教育的基础(共12篇)
教育的基础 篇1
课程改革方兴未艾,新问题也不断出现。面对全社会更加关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学质量提高的现实形势下,于是我想到了作为基础教育之基础的小学教育这个话题。
按学段分,我国教育主要可分为高等教育(即大学教育)和基础教育(即小学、初中和高中三阶段的教育)。高等教育属学历教育,重在专业人才的专业化教育和培养。基础教育属一般公民素质教育,重在各种学科知识的传播与基本求知能力的培养。毫无疑问,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因为,它无可替代地成为学习者升入高一学段———初中和高中学段甚至大学阶段———的奠定知识储备与基本学习能力储备的前提性基础。
由此可以看出,小学教育为学生在未来社会中的生存方式的选择、生命质量的高低将打下不可忽视的基础和不可磨灭的烙印。
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和教育事业发展迅速的国家,对于小学阶段的教育都十分重视。在师资配置方面,这些国家大都会把本国最优秀的教育师资配置在小学阶段或较低的学段。在这一点上,我们的做法似乎正好与他们相反。
那么,小学教育究竟应该为学生打下什么样的“基础”,就被视为完成了任务,尽到了责任了呢?
一是各学科的《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学生应达到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也就是我们传统说法中的“双基”。在这一点上,我们必须有一个清楚的认识,那就是,“双基”是学生持续学习与发展的前提性基础。课程改革“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的要求,绝对不是对“双基”目标的淡化和否定,而是对教师在“以能力立意为核心的教学”基础上的教学目标具体化的强化。
二是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和兴趣。这正是求知过程中最为宝贵也最为必要的心理品质和思维品质。如果学到的知识一时间不足量,并不要紧;但如果是丧失了求知的兴趣和愿望,那就是致命的失败。
近日,我去参加区域教研活动,从小学到中学的课听了不少。我有一个很深的感受:小学的课堂充满欢声笑语,初中的课堂学生发言者寥寥无几,高中的课堂气氛沉闷让人感到压抑。由此看来,保护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良好学习习惯真的是任重道远。
培养良好的心智,训练良好的习惯,保护可贵的浓厚学习兴趣和强烈求知欲望,都应该成为小学段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这一点必须引起大家的高度关注。
三是通过“三维目标”的落实而初步形成的比较全面而健康的政治、文化、心理、体能等综合素质的基础。
四是在前三项内容基础上初步形成的学生特色、特长的个性化发展的兴趣与爱好的基础。
一般情况下,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活动,都应围绕这四个方面认真进行。小学教育教学理想化的结果应该是,为中学输送一批又一批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过硬,学习习惯良好,政治、文化、心理和体能四项素质均能达标,又具有个性化特长的小学毕业生。要完成这四项内容方面的任务,一方面要靠各基层学校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科学而有效的激励性评价的监控与指导;另一方面要在不断夯实教师专业素质基础和提升职业道德修养水平上下工夫。
作为小学段的教师,大家肩上的责任十分重大。我们面对的是未来社会的主人,而他们知识的基础、性格的底色、素质的底子都将由我们来确定。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我们义不容辞地承担着塑造学生未来、塑造民族性格的神圣使命。要完成好这项使命,我们必须热爱学生。只有热爱学生,才会真正宽容和帮助学生,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教学的艺术才可能得以升华;同时我们还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我们自身的综合素质,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新课改的形势下适应工作并不断创新,特别是为小学生未来可持续地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智育抓不好要出次品;体育抓不好要出废品;德育抓不好要出危险品;美育抓不好要出低档品。而小学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小学教育抓不好,我们整个的教育就可能会出现危机。小学教育必须引起我们每一个人的密切关注和高度重视。■
教育的基础 篇2
□黄全愈
1979年,有个中国访问团去美考察基础教育,认为美国孩子加减乘除还在掰手指头,就整天奢谈发明创造;下午1点多就放学回家;课堂乱如集市……得出结论:美国基础教育病入膏肓,后中国的科技将赶上这个超级大国。
同年,美国也派团考察中国基础教育,认为中国学生世界上最勤奋,起得最早、睡得最晚,学习最好。结论:再过20年,美国的科技将被中国甩在后面。
27年过去了,美国“病入膏肓”的教育又培养了数十位诺贝尔奖得主,作为一个创新型国家,美国的科技继续领先世界……
两家的预言都错了,但错在哪里?非常发人深思!
中美基础教育的实质差异是什么?
杨振宁教授认为:对比中美学生,他得到两个极深的印象:一是中国学生在中学做的习题多,因此远比美国学生根基扎实;其二是中国的大一学生比美国大一学生成熟多了,能集中注意力,努力学习。所以说,清华的本科生平均水平比哈佛的高。
杨教授看似比较大一学生,但实际比的是基础教育。
中国注重学生掌握的“知识量”,培养孩子吸收知识的学习行为和接受能力。中国基础教育的“童子功”是多学、多练、多记、多考。
美国注重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创造性、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美国基础教育的“童子功”是多看、多问、多想、多干。
《天赋教育在美国》以“西安事变”的历史教学为例,具体比较了两者的异同:中国老师讲完史实后,要求学生记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满足于考试结果。
美国老师则是八仙过海:如,什么都不教,让孩子们分成几组,分别制做一份当时各党各派报纸;或者只给几个辩论题,让孩子组成正、反方进行辩论。即便是常规教学,老师也会启发孩子的发散性思维:如蒋不妥协?如张、杨不和共产党合作?如张、杨把蒋处死?如蒋逃出西安……甚至让学生自己设想发散性思维的问题。无论哪种方式,学生都在收集材料、研究材料、组织观点的过程中,培养了“会学”的能力。
美国学者贾尼丝・萨博把培养“聪明的孩子”还是培养“智慧的学生”概括为两种教育:
聪明的孩子 智慧的学生
1.能够知道答案 1.能够提出问题
2.带着兴趣去听 2.表达有力的观点
3.能理解别人的意思3.能概括抽象的东西
4.能抓住要领 4.能演绎推理
5.完成作业・ 5.寻找课题
6.乐于接受・ 6.长于出击
7.吸收知识・ 7.运用知识
8.善于操作・ 8.善于发明
9.长于记忆・ 9.长于猜想
10.喜欢自己学习 10.善于反思、反省
从“西安事变”的教学比较看,中国基础教育培养的学生包揽了“聪明的孩子”的所有特点。美国天赋教育培养的学生也囊括了“智慧的学生”的所有表现。
培养“考生”还是培养“学生”?是中美基础教育的根本区别,也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
“考生”是以“学会”为目的的寻找已知世界的现成答案者,“学生”是以“会学”为手段的探索未知世界者。一字之差,千里之遥。奥赛需要“考生”去回答现成的答案;诺贝尔奖需要“学生”去探索未知世界的东西。为什么中国的中学生年年获奥赛奖,但中国的高校却无人获诺贝尔奖?根本原因是我们只培养考生,不培养学生。
只占世界人口不到5%的美国获得70%以上的诺贝尔奖,科技领先世界,其基础教育功不可没―――为美国这个创新型国家,培养源源不断的“智慧学生”,输送取之不尽的创新型人才。
诺贝尔奖鼓励的是什么?
杨教授还认为:中美处于不同阶段,两国对人才的需要不一样。而创新人才有不同层次,中国可暂时不要赢诺贝尔奖的人才,但需要比尔・盖茨这种能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人才。
然而,科学家和企业家不是不同层次的人才,而是不同类型的人才。一个国家的发展既需要各种层次的人才,也需要各种类型的人才。即便企业也离不开科技创新,一个企业离科技创新远了,离末日就近了。如果创新是企业崛起的脊梁,创新也就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一个国家可以不拿诺贝尔奖,但是不能不要诺贝尔奖提倡的创新精神。
追求诺贝尔奖的精神,鼓励的是一种探索未知世界的自主创新精神。拿不拿奖,并不是关键,关键是我们的教育鼓励的是什么。即使美国获得70%以上的诺贝尔奖,获奖者也不过凤毛麟角,但由于鼓励追求诺贝尔奖的精神,美国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乐于创新的人比比皆是。给孩子讲孙悟空的故事,并不是要孩子变成尖嘴猴腮的孙悟空,而是鼓励孩子打破束缚去追求真理的精神。因此,我们可以不拿诺贝尔奖,但是我们不能不要诺贝尔奖提倡的探索未知世界的自主创新精神。我们可以不拿诺贝尔奖,但我们不能只培养聪明的考生,而不去培养智慧的学生。
杨教授到清华授课,之所以受到异乎寻常的尊重,是因为对中国人民来说,杨教授不仅仅是一个给学生带来物理知识的教授,杨教授带来的是一种诺贝尔奖所鼓励的探索未知世界的自主创新精神。有能力给清华大一学生上物理课的老师成千上万,惟杨教授的大师风采能给学子一种对学术创新的无止境的追求。这才是无价的。
等人均GDP达1万美元才改革教育吗?
杨教授因满意中国的教育,因而提出:等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才筹划重大教育改革。
实际上,中国孩子起跑领先只是一种虚幻的表象,美国基础教育使得孩子后劲儿十足,才是国人不可忽视的真相。
中国基础教育属灌输知识类,美国是培养能力型。前者“以鱼”,后者“以渔”。给成筐鱼当然比一条条钓来得快。但老师给的“鱼”再多也会吃光,自己能钓“鱼”再少也会越来越多。
美国四年级小学生研究气象谚语。不仅要了解天气变化的科学知识,掌握仪器去预报天气;还要证实和证伪民间气象谚语。让孩子理解科学知识,掌握仪器,仅仅是培养气象员,掌握的不过是人们已知的东西。当孩子能够运用科学知识和仪器去“证实”和“证伪”长期流传于民间的似是而非的气象谚语,这就是在培养科学家必备的探索未知世界的批判性思维。
我也听过国内重点学校四年级的课,老师“赶圩”式地急急忙忙直奔答案,答对的孩子得一颗糖,答不对的不但不得糖,老师也不解释“为什么错”。老师说:根据教学大纲的进度,时间不够,只能“保先”――保证那些先进的。
别人让孩子在研究中证实或证伪一个假说,我们连解释“为什么错”的机会都没给孩子。美国基础教育练的是慢功,但后劲足。请看全美“Iowa基本技能考试”成绩:
科目 年级 成绩 年级 成绩 年级成绩
词汇:6年级 727年级858年级88
阅读:6年级 677年级718年级78
拼写:6年级 717年级848年级85
大写:6年级 427年级728年级79
标点:6年级 507年级878年级94
实际运用:6年级 797年级928年级94
数学概念:6年级 817年级828年级95
数学解题:6年级 437年级728年级85
数学计算:6年级 657年级728年级68
综合:6年级 667年级848年级91
一般来说,年级和成绩成反比:年级越高成绩越低。但美国孩子的成绩除8年级“数学计算”比7年级低4分外,所有数据都呈现“年级越高,成绩越好”的正比例奇观。
中国基础教育的“童子功”搞早学多学、考啥学啥的“双基”,来得快但乏后劲。
为什么杨教授只比大一学生?为什么不比一比大四生、硕士生、博士生?杨老大概也是心知肚明的:我们的学生后劲儿不足,离终点越近越没法比。
有一次,我到某重点中学做报告,互动提问非常活跃。突然,有个老师发言:“今天我们的.学生按年级排座位,初一在前面高三在后面。不知您是否注意,越是前面的问题越多,越是后面的问题越少。如果我们的教育使得学生问题越来越少……”全场哗然!
中国老师上完课问:“还有问题吗?”学生没有问题,那是最佳状况。要应试,当然问题越少越好。美国老师上课,学生没有问题,就是老师教学有问题。欲启疑,自然问题越多越好。培养“考生”是把有问题的教得没有问题;培养“学生”是把没有问题的教得有问题。
美国孩子的成绩由低到高,问题由少到多;中国孩子的成绩由高到低,问题由多到少。这个基础教育的正比和反比的反差难道不发人深省吗?
国务院经济发展中心主任王梦奎曾估计:中国人均GDP达3000美元约需20年。那么,等到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教育改革要停滞多少年?别说多,应试教育再推行30年,后果无法想象!实际上,GDP的上升和教育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离开教育的改革,GDP能凭空翻6番吗?
中国要在成为创新型国家,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一代人以考为本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必须触动形成这种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的基础教育―――继续强力推行新课改,从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根本上改变人才的素质。
一句话,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动一动中国基础教育的基础!
学得多?多什么?看来这是我和方先生的分野所在。
●是静态的知识性的多?是的,大陆肯定比欧美多,大陆的学生比欧美的学生聪明。
●作为解决问题的能力、人的生存能力,我从有限的观察来看,大陆远不如欧美,欧美的学生智慧。
另外我和方先生的另外一个分野是时间性问题。
我们的观点是要随着学习者的生理成熟而不断提升学习的各类要求,而不是在竹笋阶段就让竹笋当扁担用。
所以我们不能够简单地反对。我们关注的是人的生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至于相对静态的知识,只要小孩子喜欢学习,这些东西还会是问题吗?
如果说方先生关注那些静态的知识,那他在欧美生活的孩子和在中国大陆生活的相比,确实是要自卑一点的,不过到了高中,如果方先生的孩子是走学术路线的,就那些相对的静态知识和研究能力来说,那么大陆的孩子都要自卑了。即便不走学术路线,那么大陆的孩子也要为生存能力问题而自卑。
浅议基础教育的“教育公平” 篇3
教育公平问题贯穿到教育的整个过程,也是社会公平的根本,基础教育是否公平关系到整个教育体系能否良性运转,也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但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多种因素,导致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教育存在很大差异,严重影响着基础教育的公平性。因此,国家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都要采取各种措施,不断缩小基础教育不公平的差距,从而提高社会的公平性,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根本上保障人权。
一、基础教育的教育公平存在的问题
1.经济发展不平衡引起基础教育不公平
经济是影响基础教育公平的根本因素,决定着教育的发展水平,由于我国城乡、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不同地区的基础教育出现差距。首先是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学生的辍学率要明显高于城镇,尤其是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偏远山区,孩子入学率和辍学率普遍高于城镇。同时,由于户籍限制,在外打工的农民工孩子在城市中上学不能享受相同的待遇,而且国家每年的教育经费几乎全部用在城市,导致农村基础教育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远远落后于城市,当今还要很多农村地区仍然没有多媒体教师,学生甚至在危房里上课。
其次,由于东西部经济实力悬殊大,导致西部地区不能拿出太多的资金投入到教育中,甚至都不能满足一些学校的最低教育经费需求;同时,受家庭收入低的限制,很多孩子因无力支付受教育费用而被迫辍学。另外,中西部地区的师资力量差距也很大,比如北京、天津等发达地区的教师学历达标要远远高于贵州、内蒙古等地区。
2.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教育存在不公平
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无论是在教育投资还是师资力量上都存在很大的差距,对教育公平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重点学校享受着特殊的政策,在生源选择、资源配置、师资力量等方面都具有优先权,这样学校之间就失去了公平性,重点学校能凭借自己的优势争取更多的物资条件;教师也失去了公平性,重点学校的教师无论是社会地位还是经济收益方面都比普通学校的要高,这样就使得优秀的教师都流入重点学校中;学生之间也存在不公平现象,重点学校为学生提供了更优质的教育,这样就对普通学校的学生很不公平,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后果。
二、如何促进基础教育的教育公平
1.创新制度,完善教育体制,从制度和体制上促进基础教育的公平性
制度公平是教育公平的根本保证,国家必须根据教育公平的现状,更新理念和制度,不断调节基础教育的公平性,比如将义务教育工作的实施重点放在山区、牧区和偏远地区,各种法律和政策为基础教育实现公平性提供了制度保证。同时还要改革现行的教育体制,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政府责任,合理配置各学校的教师流动、经费投入等,多关注弱势群体和弱势地区的教育问题,减轻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财政压力,为家庭经济条件差的学生提供各种补助,保证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平等性,从而充分体现出政府是教育的第一责任人。
2.合理分配师资力量和各种教育资源,促进学校间的公平性
建立完善的教育人事管理制度,促进优秀教师的合理流动,引导教师向农村地区、偏远地区和一些薄弱学校流动,促使教师资源能够合理配置。为了保证基础教育的良性循环,必须取缔一些重点学校的特殊权利,政府应一视同仁,取缔对重点学校重点拨款、配备师资和招生优先等优惠政策,用同一的标准来衡量所有学校,进一步淡化或消除基础教育学校的等级分类标准,对一些薄弱地区的学校进行重点支持,解决其办学条件,促使其尽快达到标准,缩小与其它学校之间的差距,每个学校都拥有大体平等的师资力量和物资条件,在整个基础教育领域就形成了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3.建立评价监督体制,推进基础教育的公平性
还要加强对教育结果的监督,首先要保证学生升入高中和就业的平等性,另外,由于我国教育资源有限,不能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顺利考入大学,只能在相对公平的条件下进行择优录取,近年来,我国高校在不断扩招,就为广大受教育者提供了更多的继续学习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的公平性。同时,还要建立一套科学化、规范化的基础教育智联评估体系和教学指导体系,提高每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实现微观教育的公平性。为了保证基础教育公平开展的顺利落实,要加强对其考核监督,可以把实施的具体效果作为考察领导干部政绩的一个依据。
三、结语
总之,在知识经济时代,基础教育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不断完善的情况下,基础教育更加趋向于公平,但由于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政策制定的不完善等原因,基础教育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还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不利于整个教育系统的顺利发展。因此,政府必须担负起教育的第一责任人的形象,制定各种政策制度,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加强对弱势群体和弱势地区的关注,进一步促进基础教育的公平性。
[1]张恩俭.浅议基础教育的“教育公平”[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6).
[2]石明兰.“新基础教育”的教育公平思想探析[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04).
关于基础教育的教育取向思考 篇4
关键词:素质教育,取向,思考建议
当前, 我们正处在应试教育占主导地位, 素质教育处在从属地位时期。应试教育一直能够为社会和人们所接受, 素质教育从国家到各级教育部门都很重视, 但却不被社会和人们接受。推进素质教育为何如此艰难呢?这里有一个关键问题, 就是教育取向问题。这个问题很重要, 应该引起社会和人们的关注与重视。
一、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含义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 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 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 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 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应试教育, 通常被视为一种偏重于通过考试, 以分数来衡量学生水平, 片面追求升学率, 以把少数人从多数人中选拔出来送进高一级学校为目的的教学模式, 与素质教育相对应。
二、高中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现状
从我所经历的高中教育看, 虽然并不能代表我国的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现状的全部, 但至少能反映出高中教育的一些实际情况。
1、高中素质教育的缩影
当前, 高中开展素质教育的几种主要表现形式, 一是开设理科实验班, 重点教授与奥林匹克竞赛相关的知识;二是培养体育和艺术特长生;三是开设一些形式上的素质教育课程。理科实验班和特长生一直能坚持到高三, 但这只是涉及到少数学生, 高中所开设的信息、劳技等课程只能坚持到高一, 后来就被与高考相关的课程挤占了。对大多数学生而言, 素质教育只是形式上的。
2、高中应试教育的缩影
同素质教育相比, 应试教育就在不相同了,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课程设置, 以高考科目为中心;理科以语、数、外、理、化、生为主, 文科以语、数、外、政、史、地为主, 其他的科目只能让路。二是时间安排, 以高考科目为主体;通过占用其他等课程, 增加高考科目的教学时间。三是教学方式, 以反复灌输和复制为主;采用题海战术, 要求学生照本宣科。四是教学质量评估, 以考试分数作唯一标准;采取考试之后按分数排名的办法, 以此来激励学生和老师。五是教学目标, 以升学为终极目标;升学是第一位的, 至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素质开发则是次要的。
三、推进素质教育的思考建议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必须形成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取向。这种取向是家长和学生接受, 学校支持, 社会认同, 国家倡导的取向。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加快课程教程的改革, 从实质上引导素质教育取向
为了使素质教育有实质性的内容, 教程课程必须改革, 在课程设置上要充分考虑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和注重能力的锻炼。否则就可能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问题, 我们湖北省启动了在2009级新高中教育的课程改革, 或许是新一轮素质教育的开始, 我们拭目以待。
2、加快考试制度的改革, 从标准上引导素质教育取向
考试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成绩是衡量培养人才质量的重要标准。推进素质教育, 要改革考试制度, 但不是否定考试制度。考试制度改革不能再以传统的应试考试办法来考核学生成绩, 不要再从复杂的题海游戏中去寻找标准, 方式方法要创新。既要注重考核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 不能唯死记硬背, 又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加强动手能力和智力思维的同步开发。
3、加快招生制度的改革, 从目标上引导素质教育取向
推进素质教育要改革招生制度。改革招生制度, 要结合学生特点、符合学生发展志向和发展方向、要符合国家要求和社会需求。改革招生制度要扩大自主招生的范围, 提高自主招生的比例, 简化自主招生的程序和标准。改革招生制度要学习借鉴外国先进成功经验。中国的学生为什么能被美国的几所名牌大学同时录取, 却上不了国内本科院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 媒体报道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这样的问题我们要去深入研究。
4、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 从氛围上引导素质教育取向
素质教育不仅仅是教育部门、学校、家长和学生的事情, 这是涉及整个国家和全社会的大事, 因此, 素质教育取向必须得到全社会的认同和支持, 尤其是要加强正确的宣传引导, 转变人们传统教育观念, 形成全社会支持的共识。
5、加大务实创新的措施, 从形式上引导素质教育取向
推进素质教育要加大务实创新的措施, 要走出素质教育的误区, 不要再只追求奥赛、体育和艺术特长生等几种形式, 要有创新的措施, 立足现实, 循序渐进, 开发出形式多样的、面向大多数学生的素质教育形式。
影响教育取向的因素很多, 我们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引导, 使之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进, 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化发展, 有利于人的终生发展, 有利于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教育的哲学基础7 篇5
原文:黑格尔认为,一个人要想接受真正的教育就必须经历人类文化发展的各个阶段。这一观点乍一看似乎荒谬,但其实不然,因为黑格尔坚信个体能从过去所有的事情中接受教益。黑格尔认为,至少对某些人来说,要了解人类集体意识的历史中各种基本要素还是可能的(不是每一方面所有的可能性)
——摘自第一章《理念论与教育》,第25页
【美国奥兹们、克莱威尔著,石中英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9】
笔记:记得韩寒刚刚出道的时候,好像有些名言流传开来,其中的观点似乎是,一般人数学没有必要学习到初二以上,理由是根本没有什么用处,还有某些学科根本没有必要学,等等。他发聩振聋的思想,立刻得到许多人的响应,包括一些学者名流,纷纷举例旁证:毛泽东数学没有学好,并不影响他成为伟大的领袖,钱钟书数学考鸭蛋(一说是15分),没有影响他成为学界泰斗。
这样的观点如果解读成为要给偏才以成长的空间,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如果理解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
可以不学,或者学得好学不好无所谓;只要引导学生学好他感兴趣的学科就好了,或者理解为只要学好有用的就够了,可能是偏颇的。
我们认为,一个人接受怎样的教育,一定程度上就是接受了怎样的指令。这些“指令”将不知不觉中成为引导他行动的依据,指导他的思想和行事。换言之,有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有什么样的人(思想、品位和人生状态)。
基础教育之所以叫基础教育,因为它是夯实人生根基的教育。这个阶段所学的东西,很多并不具有直接的实用意义。有的为进一步深造准备条件,有的成为普通人能够幸福生活的一些基本涵养,包括道德的、知识的、礼仪的和思维方式的,等等。比如对一个将来不去从事精算、会计或者其他计量科技工作的人来说,可能许多人觉得不需要具备数学方面的知识,其实,这是一种浅见。数的观念、严密的逻辑推演的思考习惯,不必说对从事领导及管理工作的人来说,尤为重要,即便是对一般人的日常生活而言,也都是不可或缺的。是否可以这样说,没有数学意识的人,往往很难具有经济头脑,而没有经济头脑,在现代社会里,对一个成功的领导者、管理者来说,其缺陷是严
重的;对一般人来说,没有数学意识,对许多问题的思考,也会陷于混沌和偏执,仅仅满足于“大约摸滚”。因为数学对于极大多数人来说,不是运算的工具,而是应该有的对于精确、理性的敏感。
我想,要是毛泽东同志年轻时受过严谨、规范的理科(包括数学)训练,并有理科思维的习惯,最好与小平他们也去法国吃过洋面包,曾经在塞纳河里“中流击水”,或许,我们国家后来的发展会更加好些。还有,我要说的是,钱钟书数学考鸭蛋,并不是他成为学界泰斗的原因。钱钟书数学不好,可能对他的学术存在着隐形的影响。而且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我们的学生中,数学不好的不一定是钱钟书。
而且据我所知,西点军校的功课,不仅仅是军事训练和体育课,核心课程中就有两条:“数理工程轨”和“社会科学与公共事务轨”。
最后,还想说一句,我的一个非常聪明的学生,因为一直无法安心于学业,拖交作业,自我放纵,热衷早恋,最后,作为重点中学实验班的学生,却无奈进入一所档次很低的大学。
教育的基础 篇6
关键词 : “标签教育”;基础教育; 科学发展;
一、近期的“绿领巾”等事件折射出现行学校教育中长期且普遍采用的“标签教育”
(一)西安“绿领巾”事件背景回顾。
据报道,在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学生们被人为分成了两类,一半孩子带着鲜艳的红领巾,另一部分孩子则带着绿领巾,孩子们胸前的绿领巾在人群中显得格外扎眼。该校老师解释称,学校给学习或者思想品德较差的学生发放绿领巾以资鼓励。如果孩子们表现得好,加油努力,就可争取带上绿领巾。这样的事件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还美其名曰是一种可提倡的教育形式、一种激励学生进步的教育机制,实则就是差生的标识,体现了中国基础教育中很普遍的“标签教育”。
近来类似的事件还远远不止这些。山东东营某校有班级对违纪学生罚款,罚金用来奖励成绩优良的学生;内蒙包头某校实行差异化校服,优秀学生穿红色校服,而普通学生穿蓝白相间的校服……这不过是同一思维的不同表现形式而已,当体罚学生已成为过街老鼠之后,这样的“标签教育”却给学生带来更重的伤痛。
(二)有关各方在事件发生后的反应(政府、学生、学校)。
这一事件经媒体报道后,社会各界反响激烈,舆论一片哗然,人们都开始热议此事,也在冷静后思考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对此,各个事件相关方面也给予了不同的表态。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坚决反对学校以任何方式对未成年学生进行所谓的“好”与“差”的区别;未央区少工委和教育主管部门得知情况后立即叫停了此做法,并回收全部“绿领巾”,要求学校即刻召开专题家长会向家长解释说明。学校方面称其初衷是为孩子健康成长,为教育其上进,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培养,没想到家长会有意见,也没有考虑到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果真如此么,连普通民众都看得出的问题,处在教育一线的工作者会看不透?
二、中国基础教育中长期存在的问题
“绿领巾”之类的事件提醒我们基础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素质教育目前只是形式与口号。“标签教育”会使所谓的“差生”有了一种低人一等的标识,容易让孩子幼小的心灵产生自卑感,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可以说差生戴“绿领巾”让我们的教育蒙羞。经过思考,我认为有几方面问题亟待解决。
(一)传统教育理念根深蒂固,应试教育盛行,学校单纯依靠考试成绩排名评价学生,教育评价机制单一化。
我们近些年来在提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改革是一个从行动到思想的大转变,现在很多学校的领导、老师在思想上还没有从过去的教育形式里抽离出来。过去成绩好就是好学生,但是素质教育早已经摒弃了这个观点,因为素质教育旨在人的全面健康发展。我们无法否认成绩的重要性,毕竟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为了更公平地选拔人才,给大家一个平等受教育的机会,只能采取考试的形式,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一个度十分重要。就像国家现在反对“唯GDP”的观念,强调可持续发展一样,我们的教育也不应仅仅盯着成绩看,那样的话,成绩不好的学生定会在这样的氛围当中缺乏一定的自尊自重意识,将来也很难以积极向上的情绪待人处世。
(二)广大教师的现行教育观念和方法缺乏人格关怀。
在整个教育阶段,绝大多数中国孩子身上贴得最牢固而显眼的,就是这一种分类标签:尖子生、差生、中等生。一些平时非常努力,但是成绩却不很理想的孩子始终得不到老师的重视,甚至还会遭遇到冷暴力,即老师的不闻不问。学习较差的学生境况更是堪忧,经常会招致老师严厉训斥,有些被安排在教室的角落当中,学生自觉抬不起头来。老师的这种明显区别对待,客观上已变相给孩子划分了等次,这容易让孩子幼小的心灵产生自卑感,不利于心理健康。虽然基础教育的孩子还不是很懂事,但是毕竟还是有自尊心,知道自己和别人不一样,不公平的种子会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使他们无法建立健全的人格和品德,违背了教育的终极目的,学生们会为了这种功利化的教育方式付出沉重代价。
(三)家长对孩子成才过于急于求成,过分注重结果。
当前的家庭教育中,急功近利的态度将育人过程挤压得十分扁平,很多家长患上了教育强迫症,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根本不顾孩子的情绪,这不仅让孩子承受了难以负担的学业压力,更将庸俗浅薄的功利化价值观念植入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试想一个成绩较差的孩子在学校受到老师的冷淡对待,回到家中父母也是满心的不理解与责骂,孩子如何健康成长。
三、多管齐下全面采取措施健康育人,育健康人
(一)政府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落实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20字工作方针。
纲要中提到:育人为本是以人为本在教育系统内的根本要求,它强调的是学校要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要为全面发展服务,通过为全面发展服务来激励为社会发展服务。要求学校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教育部门应将纲要的精神进一步落实下来,建立问责机制,禁止任何学校、任何年级的教师将学生分出三六九等,予以定期检查;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尊重每位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学习能力上的千差万别。还应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对类似的事件给予大力报道,向学校施压,现在媒体已经在推动社会进步当中发挥了日益重大的作用,直接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
(二)学校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尊重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潜在的发展能力,人人都能成才。
教育是一种对人的向上牵引,是对人的自然状态的某种改变甚至修正。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养成、品行的磨砺、审美的积淀,从一张白纸到美丽图案,这是一个十分长期的过程,需要精心雕琢,且容不得在其上胡乱涂写。教师应充分领会孔子“有教无类”的作风,把每一位学生都看作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人,任何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行为的实施都必须站在为学生的健康发展为出发点上,真心欣赏学生。
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研究学生,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特长,因材施教,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不因为学生成绩的好坏而差别对待;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从幼儿开始要保护儿童的好奇心,逐渐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到中学阶段逐渐形成自己的志向。
(三)家长亦须真正从思想上彻底转变过去的教育理念,培养孩子全面发展。
渴望尊重、平等、公正,无论孩子还是成人,无论在学校还是其他单位、场所,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这种待遇。古有明训:揠苗不能助长。并不是有好的愿望就能有收获,如果做违反教育规律的傻事,会以对孩子的伤害而告终,而这种伤害又是不可逆的。让人成为真正的“人”,是培养一个具有健全人格和平等观念的人,决不让孩子从小就在这样等级观念极其强大的环境里成长,避免他们成长过程中对于等级的追求和平等的蔑视。
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应该以健全人格的公民为培养目标,教育孩子“成人”的重要性遠远大于“成才”。中国的教育正处在深化改革、谋划长远的关键时期。在急功近利的社会环境投射下,教育容易被世俗“劫持”而沦丧根本的育人理念。但未来中国社会真正需要的,不应仅仅是少数自我强大的精英,而是遍布各个阶层的一代健康、成熟的合格公民。要培养他们,我们需要从摘掉教育的“绿领巾”、脱掉教育的“红校服”开始。
参考文献:
[1]张海波,杨兆山."教育问题"探析[J].教育研究, 2011,(11).
[2]邓晓茫.当代中国教育的病根[J].社会科学论坛,2010-7.
[3]李政涛.如何在中国进行基础教育改革[J].基础教育,2010-9.
[4]叶澜.中国基础教育发展呼唤解放思想的深化[J].基础教育,2009-3.
教育的基础 篇7
关键词:《中国教育学刊》,研究热点,知识图谱,文献计量学,教育教学改革
《中国教育学刊》作为中国教育学会会刊是基础教育研究的权威期刊之一, 也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来源期刊, 经过二十余年的不懈努力, 该刊推动了我国基础教育学科的发展, 为国内外读者提供了新颖、全面、有指导意义的各类学术论文。有学者对其进行了统计研究与分析, 例如黄友初利用《中国教育学刊》2010-2011年刊载的642篇论文, 分析了其载文基本信息、栏目分布、作者和引文情况[1]。但尚无学者对该刊关键词、发文作者与机构、引文来源与知识基础等内容做整体性计量研究。鉴于该刊代表性, 本文将对该刊1998~2012年所载的3436篇论文、7911个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 并对其作者、关键词、发文机构以及文献共被引等情况做出科学知识图谱, 以探求其知识基础、期刊质量与学术影响力, 并从中发现我国近年来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脉络及研究趋势。
一、研究方法及载文情况
1.研究方法
所谓知识图谱, 就是以科学知识为对象, 通过空间表征法, 综合运用科学计量学、信息可视化技术、应用数学、图形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揭示由科学文献和引文路径的复杂交织所反映出的科学交流及发展趋势[2]。相较于传统的内容分析法, 基于文献计量的科学知识图谱的方法可以通过定量的数据更加客观、直观、形象地反映某一学科或领域的研究热点及研究演化等情况。本文利用陈超美教授开发的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对关键词共现和引文共被引等情况进行分析, 并绘制科学知识图谱[3]。由于目前CiteSpace软件要求输入的文献格式主要为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数据库 (ISI) 中文献的文本格式, 而本文使用的是中文数据库中的文献格式, 因此先通过CSSCIREC软件将CSSCI数据格式转换为ISI格式后, 再运用Cite Space对《中国教育学刊》的3436篇载文进行文献计量分析。
2.载文情况
期刊的载文量能够反映出一份期刊的信息占有能力、输出能力和辐射能力, 因而是评价期刊基本指标之一。研究发现, 《中国教育学刊》近几年来所刊载的论文数量逐年增加, 2009年达到峰值, 之后又稍有回落。
二、高频关键词揭示的研究热点
关键词能够最直接地反映和概况一篇文章的主题和内容, 通过对关键词词频的统计可以清楚地了解和判断某时段内的学科、机构及期刊的研究主题和研究热点。在设定阈值和余弦相似系数后, 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国教育学刊》刊载的论文进行了关键词共现统计 (见表1、表2) , 并绘制其知识图谱。经统计, 1998~2012年间共有7911个关键词, 其中出现10次以上的有130个, 出现20次以上的有59个。
根据知识图谱中节点的大小可以发现热门关键词, 通过近年突现关键词可以揭示研究热点问题。知识图谱表明, “素质教育” (213) 是最大的节点, 除此之外, “课程改革” (193) 、“教育改革” (147) 、“课堂教学” (142) 、“基础教育” (122) 、“教师” (121) 、“教学改革” (99) 等也都是《中国教育学刊》此间的研究热点。“基础教育”这一关键词说明了这一刊物所属的学科领域, 而其他高频关键词还表明了这一学科领域最近研究的热点问题。我们利用CiteSpace对所有关键词进行聚类, 得到的结果可以聚为五类:分别是素质教育与教育公平、基础教育与农村教育、教师发展与学校管理、教育改革与课程改革、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15年间出现的关键词有近八千个, 设定阈值后能够在可视化知识图谱中显现出来的关键词也是词频最高的关键词, 这五类关键词基本代表了1998~2012年间基础教育学科的研究热点。
1.素质教育与教育公平聚类
素质教育与教育公平聚类包括“素质教育”“教育公平”“义务教育”“道德教育”“教育均衡发展”等关键词。我国上世纪80年代提出“素质教育”的口号, 其核心就是要解决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这两大问题。自素质教育推行以来, 我国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也一直在不断讨论、深化和明晰素质教育这一政策的执行效率与效果, 并及时指出素质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与困难, 为素质教育的推行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例如学者张旺认为教育目的功利化、课堂教学灌输化、评价标准唯一化、教学活动无机化、人才培养同一化是影响我国素质教育推进的五个重要问题, 只有以人为本地解决这些问题, 才会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4]。追求教育公平则是人类社会所持有的共同理念, 但其也与素质教育密不可分, “只有做到教育公平, 素质教育才能全面推行;要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必须做到教育公平[5]”。素质教育和教育公平的研究具有互动性与互补性, 而对这两个方面《中国教育学刊》也给予了及时的跟踪研究。
2.基础教育与农村教育聚类
这一聚类包括“基础教育”“农村教育”“中小学”“课堂教学”“学校教育”等关键词。基础教育是本刊的主要研究领域, 且21世纪的中国正处在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基础教育必须要适应和回应社会的信息化和全球化转型[6], 因而吸引了一批学者的研究兴趣, 成为近年来基础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随着农村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愈提高, 我国农村教育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但诸如农村教育观念、经费、师资、课程、教育结构、体制等许多问题都有待于解决, 而学者对农村教育的调查报告和个案研究逐年增多, 体现了学界对农村教育的重视。
3.教师发展与学校管理聚类
这一聚类包括“教师”“学校管理”“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发展”“教师素质”等关键词。20世纪80年代以来, 教师发展在世界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发生了深刻而又根本的转变, 值得学界深入研究。教师发展是一种过程, 它既可以是一种主体性过程, 也可以是一种客体性或主客体性兼具的过程[7]。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具有提高学校管理效能、提升教师工作积极性等多种功能, 因而教师发展与学校管理两者之间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与联系, 此类研究对保证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与高效率的学校管理有重要意义, 也因此成为基础教育领域近年的研究热点。
4.教育改革与课程改革聚类
教育改革聚类凸显出来, 说明了该刊具有较强的时代特色。这一聚类包括“教育改革”“课程改革”“新课程”“教学改革”“教学创新”等关键词。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其他领域社会改革一样不断扩展和深化, 极大地推进了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 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不可忽视的是, 中国教育改革的复杂性、曲折性、长期性世所罕见, 而剖析中国教育改革的阻力与对策, 助力推进教育改革也是学者和期刊的责任[8]。另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一部分, 也是基础教育领域最大的一场改革, 其意义在于传播新的理念、新的文化、新的行动方式, 同样是一项整体的、复杂的、系统的基础教育建设工程[9]。而《中国教育学刊》对教育改革与课程改革这两项关乎中国基础教育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给予了极大的重视。
5.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聚类
这一聚类包括了“教育研究”“教学实践”“教育方法”“教学研究”“教学科研”“教学策略”“语文教学”等关键词, 从对我国教育研究30年来发展历程的回顾[10], 到对基础教育研究导向的政策建议[11], 再到对教育研究中运用的质化及量化等分析方法的研究[12]等均表达了国内学者对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等基础研究的关注。这也说明教学在基础教育当中的关键作用, 而在高等教育相关的文献计量当中, 大学教学的关注度并没有如此突出。
三、突现关键词揭示的研究趋势
突现度即某一关键词突然出现的程度, 突现度越高则说明该关键词越来越受到关注, 地位越来越突出。根据表2可以得出, 目前基础教育领域的研究趋势为:对有效教学的研究、学校建设的研究以及教育均衡的研究。
1.有效教学的研究
教师有效教学与学生有效学习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而有效教学是一种“提倡效果、效用、效率三者并重的教学观, 有效果、有效用、有效率是有效教学的三个维度。有效果指的是学有所得、所获;有效用指的是学的东西是有价值的、有用的;有效率指学的过程和方法是科学的、简洁的、省时的[13]”。有效教学也是基础教育质量尤其是中小学课堂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 但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 虽然教师在提高教学有效性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但从总体上看, 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惑, 教学低效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改变[14]。
2.学校建设研究
教育部在2010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曾对中小学学校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一是发展“特色”, 二是着重“创新”。而学校文化是承载“特色”、凸显“创新”的重要精神支柱, 同时文化竞争力也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其在中小学学校建设方面具有着不可替代的主体地位。但当前, 很多中小学的学校文化建设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为:对学校文化建设认识不足、意识不强;对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理解片面;过分注重形式, 忽视内涵;缺乏规划, 不能持之以恒[15]。因而, 如何继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以便更好地继承传统文化、实现特色发展和增强创新氛围成为了众多学者现在及未来的研究趋势。
3.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在基础教育领域, 教育均衡是首要问题, 基础教育发展的不均衡, 不仅给教育本身, 而且对社会都可能造成诸多不良影响, 通过政策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不仅是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 也是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虽然目前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了一定程度的阶段性成果, 但还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这需要我们在总结经验基础上, 依据义务教育法规定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 明确重点、因地制宜, 切实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16]。
四、基于文献共被引的知识基础
如果把研究热点定义为一个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 那么研究热点的引文就构成了相应的知识基础。《中国教育学刊》十五年间刊载的3436篇论文共有10266篇有效参考文献, 经统计被引次数≥2次的参考文献有336篇, ≥5次的有72篇, ≥14次的有10篇 (如表3) 。这些文献是1998~2012年间《中国教育学刊》研究热点最为关注的文献群, 多数是涉及基础教育改革、课程改革的文章或著作。
教育部的两部文件《语文课程标准》及《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分别被引34次和20次,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基础教育学者对课程改革的关注。两个“标准”分别论述基础教育中语文与数学的“课程性质与地位”、阐明其“课程的基本理念”、制定其“课程目标”并介绍了一些可行的课堂建议与案例,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程评价的多样性, 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17]。自此两部《课程标准》颁布起, 许多新的教育理念, 教学原则都在课程标准以及新教材中体现出来, 为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基础。
由钟启泉、崔允漷、张华等人合著的《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 解读》, 从“课程改革的目标与背景”“课程结构”“课程标准与教材开发”“教学理念与策略”“课程与教材评价”“课程管理与课程资源”“课程改革与教师”等七个方面, 解读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 为广大基础教育工作者与研究者提供了一种背景、一种视角、一种参照[18]。对此类著作的高频引用也表明我国基础教育学者对国家重要政策文件的重视。
叶澜、白益民、王枬、陶志琼编撰的《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从教师的道德、专业发展和美学的角度, 对教师的职业作了新的论释。从“教师德性论”到“教师审美论”再到“教师发展论”, 多角度地分析与论证了教师职业的形成、教师与其它职业的区别及教师应达到的理想境界等问题, 并将重点放在了一直被人忽视的“教师该如何育己“这一话题上, 通过提升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素质而推动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19]。
表3还表明, 张华的《课程与教学论》 (2000) 、邓小平的《邓小平文选》 (1993)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 (2001) 、佐藤学著, 钟启泉译的《课程与教师》 (2003) , 以及钟启泉的《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 (2003) 也是《中国教育学刊》研究热点重要的知识基础。我国基础教育学者对这些经典文献的引用也反映出他们对基础教育政策、课程改革与基础理论的重视。
五、结论
1998~2012年间, 《中国教育学刊》紧密围绕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重大理论及实践问题, 刊发了一批高质量的论文, 广泛影响学科发展的同时, 该刊自身的学术影响力也不断提升, 并在“素质教育与教育公平”“基础教育与农村教育”“教师发展与学校管理”、“教育改革与课程改革”及“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五个方面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研究热点。无论个人作者还是署名机构, 《中国教育学刊》均稿源广泛、基数众多, 形成了对该刊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的少数精英群体。
教育的基础 篇8
好景不长, 开学一周后, 小X的异常行为就初见端倪。随着和班里同学的熟悉, 他逐渐活跃起来, 尤其和几个调皮的学生打得火热。渐渐的, 小X的怪异行为都暴露出来, 他根本没有要守规矩的意识。他总是上课铃响了仍然怡然自得地拿着水杯在开水房接水, 我示意他之后, 他才磨磨蹭蹭地往教室走, 进班时又大声说话或者做怪动作, 或者大声开关门, 或者出去上厕所, 引得全班哄堂大笑。一开始我提醒, 他倒也笑着答应, 但并不改正。我有些生气, 心想提醒了几次他都不当回事, 不是成心为难我吗?后来, 我就改变了态度, 在全班严厉批评他。头几次还见效, 小X有所害怕, 可又过了一段时间, 他也不示弱了, 和我当面顶撞或者装作听不清, 没完没了地缠着我解释, 最后我只能退步不搭理他, 任凭他胡闹, 却压着一股莫名的火埋在心底。这种僵局持续了很长时间, 小X依然我行我素, 我也觉得难以管理, 心想遇上这么个学生就自认倒霉吧!
很长一段时间内, 我都不想再去管小X, 觉得他不可理喻, 可是, 他毕竟在我的班里, 又影响着其他同学。后来, 我冷静下来, 认真思考, 我想自己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对小X的行为不理解, 也没有耐心想要去理解。而像小X这类特殊孩子, 由于生理上的原因导致理解力比同类孩子差, 必将导致行为上和普通孩子不一样。要做好他的教育工作, 就要放慢我的脚步, 放慢我的情绪, 用教育普通孩子的双倍时间去解决他的问题。
一次合适的机会, 我找小X长谈了一次, 这次谈话持续了大概2个小时。谈话的原本目的是要规范他上课的基本行为, 不过要达到这个目的真不容易, 我先是听他絮叨了1个多小时, 这种絮叨音大、尖, 又不清楚, 而且颠三倒四, 重复很多遍。但是, 我努力平息着自己的情绪, 心里念叨着耐心、耐心再耐心。他既然一直说肯定有他要说的原因, 要么需要表达和倾诉自己, 要么希望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我认真地倾听, 一开始听不懂, 可是随着我的耐心和引导, 他逐渐变慢语速, 我们也书写交流关键词, 慢慢的, 他的情绪平静下来, 他要表达的意思我也基本听懂了。然后我领着他总结了他想说的话, 他一下子轻松了许多, 也愿意听我讲话了。我逐一地带他分析, 告诉他应该如何对待, 不应该怎么对待, 期间经常会被他打断, 可每次我都极其耐心地听, 这才让他有了安全感和信任感, 越来越愿意接受我的教育了。我也终于将我对他上课的要求逐一的落实到他的理解里, 并让他记录下来以便长期监督自己。这一次长谈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接下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 他都能规范自己的上课行为, 如有问题一经提醒当即改正。而且, 这次谈话也增强了小X对我的信任和依赖, 他一有情况就会充满期待地过来找我。后来的谈话中, 我经常暗示他语速要慢, 声音要小, 并同时示意他这样我会更理解, 他也逐步学会了慢慢讲话、不急不躁。另外, 在小X与同学之间出现误解时, 我都耐心地先听他抱怨, 并认同他的感受, 等待他情绪冷静, 再心平气和地与他分析对错, 寻找合适他的处理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 他经常能自己疏导好自己的情绪并找到自己的问题所在, 最后都会不好意思地笑笑:“老师, 我明白了, 我开始没想到, 我要赶紧找小B道歉去……”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 小X的表现有了明显的提高, 他已经基本能做到遵守学校制度和规范, 而且情绪也比较稳定, 很少再出现气急败坏或者和老师顶撞的情况。这些都是在耐心的基础上取得的效果, 也是我以后一直要贯彻的原则。
基础教育的核心使命 篇9
小学教育要打好三个基础
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校长陈立华:
2012年11月, 京华时报报道, 某地高中生体检的合格率只有13.39%, 中国青少年的体质连续25年下降……这个数据足以让我们陷入沉思。
基础教育不能急功近利, 应该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因此, 我们把孩子的健康放在了很核心的基础位置。我们提出的办学理念是为幸福人生奠基, 在这个办学理念之下, 我们提出了四句话, 从健康启航, 让道德护航, 用习惯护航, 乘能力远航。我们提出基础教育重点要打好三个基础, 即健康基础、习惯基础、能力基础。我着重谈谈健康和能力的问题。
我们学校给每个孩子做了一个小书包, 孩子的所有用具都放在学校。哪科有作业, 就带哪科的作业本回家。我们之所以这样做, 是考虑到孩子身体还处在发育期, 负重过大, 对孩子身体发育会造成不良影响。现在, 因为书包过重, 不少小学生都有脊柱侧弯的问题。
北京市要求, 孩子每天在校活动时间1小时。在此基础上, 我们又增加了1小时。为了控制肥胖率、保证学生体质健康, 学校特别针对小胖墩儿建立了“小胖墩儿俱乐部”, 开辟了专门的体育锻炼教室。每天, 小胖墩儿可以在午休时间来到这里, 跟随专业体育老师进行针对性训练, 并通过体质健康测试仪监控自己的体质。最近, 我发现一个现象, 身体素质最好的班, 学习成绩也是最好的, 可见, 健康的身体对学习成绩有积极影响。
我们建了一个爱眼工作室, 每天孩子在这个工作室中, 戴着仪器调节20-40分钟。经过一个阶段的训练, 假性近视是可以调下来的, 总体训练有效率是93.1%。
我们继承和发扬了前任校长、特级教师马芯兰的教育理念, 并且在实践中进行创造, 提出“轻松学习, 快乐成长”, 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增强教学的有效性作为减轻学生负担的主要途径。为了拓展孩子们的兴趣, 学校安排了厨艺、陶艺、版画等15门拓展课程, 学生可以自主选修。
基础教育核心使命如何定位
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
基础教育应该打好三方面的基础。第一个是打好身心健康的基础。一些家长认为, 孩子学习越早越好, 知识越多越好, 其实并不是这样。就一个人的发展而言, 从小就要打好身体、心理的基础, 特别是心理的基础。身体的健康能够看出来, 是有形的, 而心理健康是无形的, 一般家长、教师不够重视。
第二个是打好学习的基础。最近有两个报告值得关注。去年3月份,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表了一个报告, 21世纪必须掌握四种本领:第一是思维方式, 教育要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第二是沟通方式, 要与别人进行良好的沟通;第三个是工作工具, 就当前而言, 主要是掌握信息技术;第四是生活能力。今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基础教育学习指标体系, 包括身体健康、社会情绪、文化意识、文字沟通、学习方式、科学技术等方面。就身体健康来说, 在小学阶段, 包括以下内容:一是身体健康与卫生, 儿童要学会讲卫生, 能够正确用水, 预防传染病, 同时能够选择健康的方式, 预防非传染性疾病;二是食品和营养, 了解食品和营养对身体的重要性, 既要确保儿童能够获取足够的营养, 又要适当控制各种营养成分的比例;三是体育运动;四是性健康;等等。
第三个是打好走向社会的基础。人最终要走向社会, 所以要善于与别人沟通, 尊重别人, 尊重别人的价值观, 要有社会公德等。
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雷朝滋:
探讨基础教育的核心使命非常有意义。关键是我们能不能准确定位基础教育的核心使命。如果定位不准确, 问题就很难解决。我认为, 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基础教育阶段, 笼统地谈核心使命可能会产生误导。因为小学和中学的核心使命是不一样的。我们去欧美、澳大利亚考察基础教育, 发现国内有很多做法和国外大相径庭, 比如说课程的安排, 欧美发达国家小学五年级以前基本以玩儿为主, 我们现在是让孩子使劲学, 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小学教育的使命究竟是什么?在欧美发达国家, 小学的使命是保护孩子的天性, 让他们玩儿好, 身心健康是第一位的, 知识传授是第二位的。在这一点, 不要说我们的小学, 从幼儿园开始在某种程度上就已经有了小学化倾向。所以, 探讨基础教育的核心使命, 首先应该明确区分基础教育的不同阶段。
北京市朝阳区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王世元:
为什么追问基础教育的核心使命?我们在弄清基础教育的核心使命时, 是否就意味着育人的基本途径、载体、内容和方法都清楚了?当我们基本的课程足以满足基础教育的核心使命时, 是不是就可以不再增加其他课程了?
基础教育的核心使命是什么?基础教育应该是做人的教育。我对朝阳区实验小学最感兴趣的是孩子不张扬, 当你走进校园, 学生一般不会向你问好, 大家都是微微一笑, 小手一摆, 那是一种儒雅。我们要引导孩子有独立意识、审美意识、创新意识。同时, 还要教给孩子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素养、基本技能。
如何实现基础教育核心使命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北大附中原校长康健:
基础教育有基本价值、普世价值, 还有相对独立价值。现在很多人都在说, 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都在做预科。我们把独立价值忽略了。如何认识基础教育的独立价值非常重要。
在小学阶段, 一个人生命的成长是非常活跃的, 所以营养、健康、安全就变得非常重要。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先生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他到德国去考察一所小学, 晚上备了一堂课, 准备给孩子们讲。第二天上课时, 他先把自己的名字解释了一下:“我叫谢维和, 有保卫世界和平的意思……”孩子们一下有了兴趣:“你给我解释一下我的名字是什么意思……”谢维和心里嘀咕, 昨天晚上认真备了中国文化课, 到这儿怎么成这样了?课后, 当地校长都给谢维和鼓掌, 也有人说幸亏他没拿课本来上课。德国法律规定, 教师不能用课本给三年级以下的孩子上课。
基础教育的核心使命要关注孩子的生命, 关注孩子的成长需求。国际上有一个说法, 看一所学校, 一张课程表就能解读一切, 教育的目的、价值、方法, 内行通过看学生怎么学、学生之间怎么交流, 就能把这一切看清楚。我们小学应该思考的是, 怎样按照符合小学生认知规律的方式满足孩子的成长需求。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不能单纯地把教育的各个阶段割裂, 小学、中学、大学各司其职。由于家庭环境、营养的问题, 孩子们小学低年级就开始发胖, 所以, 很大程度上, 小胖墩儿不是学校造成的。学校做了很多工作来减少小胖墩儿的比例, 其实是在做“消防员”。我们现在缺乏一个系统整体的基础教育顶层设计, 大家各管一段, 就不易做好补救工作。大学补中学的, 这是不正常的, 造成了资源浪费, 造成了冲突。这种纵向的联系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 我们不能在一个独立的阶段解决孩子成长的所有问题, 我们不仅要纵向串联, 而且要横向联络。
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雷朝滋:
如何实现基础教育的核心使命?现在说学生学得很累, 用传统思维可能很难解决这个问题。比如, 我们提出要以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 在此, 我们首先要搞清什么是教育信息化。不要把信息化理解成电化教育, 不是把特级教师讲的课录下来, 把纸质信息搞成数字化就是信息化。还有很多人以为教育信息化就是配硬件设备, 这都是非常肤浅的。
教育信息化要带来教育的一场革命, 包含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革命。教学方式怎么革命?不是某个教师教得好, 在网络上一播就是信息化了, 而是用信息化的手段把我们过去讲不明白的内容让学生搞明白。简单举一个例子, 语文教材上有一句“小荷才露尖尖角”, 我到去年才搞明白。诸如此类的问题, 用信息化的手段可以生动地告诉学生是怎么回事, 这就是信息化的优势。
把怎样的儿童交给世界
民盟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徐辉:
看一所小学, 我更重视的是学校怎样来传递关爱。有这样一个故事:当年, 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的学生到一所小学调研, 结果令他们非常失望, 这个小学都是问题学生、问题教师。调研的结论是, 学校没有前途, 学生没有前途。几十年后, 一个教授对这些曾经的问题学生做了回访, 结果他们都发展得非常好。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 他们都提到了一位老师。于是, 教授又去采访这位老师。该老师就说了一个字——爱。他认为, 在幼儿园、小学阶段, 教师怎样传递爱心是最重要的。在朝阳区实验小学, 我高兴地看到, 很多细节已经证明学校在努力这样做。
我看一所学校的另一个观察点是, 是否提供了促进学生发挥潜力的机会。朝阳区实验小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 学校安排了厨艺、陶艺、版画等15门拓展课程, 供学生自主选修, 这些都是他们成长的平台。
教育的成功不能进行即时的评判, 而在于孩子未来能成长为什么样的人。不管教育多么成功, 我们始终都要保持一颗谦卑的心。我们要给孩子从小播下爱的种子, 为他的成长提供空间。
我想强调的一个观点是:不要给孩子提供驯养的快乐, 而要提供自由的快乐。一只宠物狗看上去是非常快乐的, 但是这种驯养的快乐是不是宠物狗自身的快乐, 我们不得而知。杜威说, 学校就是社会, 陶行知认为, 社会就是学校。所以, 学校要重视儿童和社会的沟通, 孩子有没有机会到社会上关爱穷人、残疾儿童, 这对孩子的发展非常重要。
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小学数学教研室主任、特级教师吴正宪:
学生沉重的课业负担, 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我在全国人大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人要有梦想, 如果孩子连做梦的时间都没有, 他怎么去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基础教育的核心使命是什么?我认为, 首先是一个健康的体魄, 离开这一点其他一切无从谈起。第二是阳光的心态, 孩子应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自信、尊重他人, 这种良好的心态很重要。第三是智慧的头脑。有人总是对孩子说, 你小时候痛苦一点, 长大就幸福了。其实, 幸福是由每一天构成的, 如果孩子在课堂上不开心, 那么他的整个生命质量就会大打折扣, 因此关注生命, 给孩子幸福, 要从我们自身做起。
这里面是有一个价值判断的。我特别呼吁教育行政官员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要思考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到底是什么?学生的分数上去了, 考上了一个好学校, 但如果心灵不健康, 又有什么意义呢?因此, 我们希望教育人共同追问:我们的使命到底是什么?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教育价值观?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郑新蓉:
朝阳区实验小学的探索, 回归到教育本身这个命题上, 就是生命、生活、生存。这说明中国基础教育的探索并非在真空中。陈校长把不同的教育元素像变形金刚一样组合在一起, 利用现有的条件、机会, 按照教育规律去营造教育环境, 引导孩子成长, 难能可贵。
理想的基础教育是全人格教育 篇10
全人格教育是对教育的一种认识和理解, 也是一种指导教育行为的系统理念。全人格教育, 顾名思义是完全的人格教育。人格, 狭义地理解, 指人的品格。在全人格教育理念中, 人格的含义更广, 既包括道德人格, 也包括心理人格、法律人格, 特别强调它是做人的资格。全人格教育起源于健全人格教育, 它以“人格”培养为核心, 以“完全”或“健全”的人格为培养目标, 以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为手段, 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早在100年前, 蔡元培先生就倡导健全人格教育, 他指出:“教育者, 养成人格之事业也”。林砺儒先生不仅对“全人格教育”的名称予以确认, 而且对全人格教育理论做了自己的发展。他提出:“教育是人格的成长”, “一个完整的人格, 定必包含动物的、人类的、公民的、职业的四种资格。”他不仅肯定了人格是做人的资格, 并且指出完整人格必定是由四种不同的资格构成。这对于我们进一步理解什么是全人格, 如何进行全人格教育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全人格教育使教育回到原点。自人类诞生以来, 教育就发挥着促进人类延续, 助人适应环境, 推进社会进步的作用。人格培养自始至终都是人类教育的重要内容。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不同, 它不是侧重专业培养, 而是为学生的人生奠基。基础教育作为学生成年前的教育, 对象从0岁到18岁, 这正是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学生一般都是18岁高中毕业, 这不仅意味着他们高中学业的完成, 更标志着新的成年人步入社会。因此, 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使高中毕业生具备完整的人格、健全的人格。
袁贵仁教授在《试论人格》一文中指出:“在哲学看来, 真正的人是在生理因素基础上由心理因素、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品德素质构成的完整的人, 是在历史中行动的人, 是作为活动主体的人。在哲学意义上, 人的规格, 就是具备基本素质、能够从事现实的活动。人格, 也就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资格。”
人格作为“人的资格”有着双重作用。就社会来说, 对每个人的人格都应当予以尊重;就每个个体的人来说, 应当以自己良好的人格回应社会。
因此, 可以把基础教育的整个过程都作为全人格教育的过程, 把基础教育所有教育内容都与人格培养结合起来。无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还是社会教育, 在这个阶段, 都要为儿童和青少年人格的成长努力, 都要为培养他们健全而高尚的人格做贡献。
全人格教育从人格健全的角度倡导人的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四育的培养, 将促进人格的完善, 也使人的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虽然各自占用课时数量大不相同, 但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德育为先、立德树人, 说明德育在全人格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只要为学生健全人格发展所必需, 无论中高考是否考查, 我们都要积极发展。例如, 开展《伦理学》教学、志愿者服务等。全人格教育是强化了人格教育的素质教育。全人格教育强调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根本目的, 是以人为本的教育, 它与应试教育划清了界限。
全人格教育对杰出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林崇德教授在研究创造性人才特征时提出:“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 着重强调培养创造性人才不仅要重视培养创造性思维, 而且要关注创造性人格的训练。”
林砺儒先生1922年至1930年担任北京师大附中校长, 钱学森1923至1929年在北京师大附中读书, 他接受的中学教育完全是林砺儒先生倡导的全人格教育。钱学森说, 在师大附中学习是他人生的一个高潮。很多与钱学森同时在师大附中读书的同学, 后来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 仅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就有十几位。在短短的几年内, 在只有几十亩的校园里, 有这样一大批杰出人才涌现, 历史地证明了全人格教育的成功。如今, 在我们努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期盼杰出人才出现的时候, 全人格教育同样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全人格教育在当今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不会直接带来社会的文明, 不讲道德的利益竞争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破坏和灾难。有的人为了追求眼前利益, 不惜破坏自然生态, 祸及子孙后代;有的人为了追求暴利, 不管他人死活, 在食品中搞假冒伪劣;有的人因为恩恩怨怨, 杀死身边的同学, 甚至亲人;有的人身为公职人员, 贪赃枉法, 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损失……经济发展了, 科技进步了, 但是人的道德不会自动跟上世界快速发展的步伐。社会上出现的种种病态现象, 归根结底是由人造成的, 而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点, 就是丧失了起码的人格。人格教育必须从小抓起, 人守住了做人的底线, 就不会迷失做事的方向。在我们大力维护社会和谐安定、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明的时候, 全人格教育能够起到基石的作用。
中美基础教育的比较 篇11
关键字:基础教育;比较;课程
美国高等教育在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但高等教育特别是高水平教育是以基础教育为基础的,虽然中美教育有许多交流和相互学习,但中美两国基础教育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很难说哪国基础教育孰优孰劣,我们只能说适合各自国情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我想中美基础教育的差异与两国历史背景、经济形态、文化传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以下我将简要的介绍下两国基础教育存在的差异之处:
一、中美两国在基础教育的不同处
(一)基础教育提供学生的学习环境不同
在中国基础教育的班级人数过多,课堂容量大、要求高,课堂氛围比较严肃呆板。老师讲得多,学生思考得少,课堂往往强调所谓的课堂纪律,不允许“乱堂”现象发生,否则学生就会被老师批评,同样教师就会被认为缺乏驾驭课堂的能力。[1]课堂上教师强调师道尊严,而在美国的课堂班级人数较少、学习氛围宽松,上课期间老师允许学生可以走动,学生也可以自由辩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习环境相对比较轻松、比较自由、比较活跃。把课堂当作游戏场所,在美国小学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二)基础教育上知识观上存在差异
在中国我认为我们主要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劳动者。中国在基础教育上学生的知识面比较窄,在知识上更多是强调统一和服从。中国的教育注重对基础知识的积累灌输,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尊重和对知识的传承。
我认为美国的教育是为了培养资本主义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美国基础教育上一般知识面比较宽广,更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应变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批判精神和对知识的拓展和创造。美国基础教育关心每个学生个体的发展,鼓励学生开展创新思维。美国教育鼓励学生独立精神和创造精神,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组织研究材料的运动研究方法的能力。
(三)基础教育方式的不同
中国在基础教育上是典型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中国学生的受教育方式是“填鸭”,中国的学生是很多时候为了应付一定的考试通常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中国教育学生获得知识答案时是通过一个个问题的答案引导学生,使他们找到“唯一的正确答案”。[2]
美国基础教育上的学生的受教育方式十分轻松。美国教育学生是多看、多问、多想、多干,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能。美国学校的教学是教育孩子如何去摸索、去探索,美国学生从小被回应的全部是赞扬,就算答错了,做错了,听到的还是鼓励。
(四)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不同
课程是教师、学生的风向标,课程设置的不同使在学生培养上有所不同,在中国的基础教育中都是使用统一的教材、统一的学科,在外语的学习上,只有英语一种,这是教育系统为全体学生做的统一选择,学生在学习科目上没有自主的选择权。中国虽然设置了一些活动课程,但真正实施还是以考试中的科目课程为重点,其他课程只是学校的一点“点缀”,致使部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交往能力等没有很好地培养。而在美国基础教育中学生选择课程的范围就广得多,在美国有不用教材的课叫做“家庭生活”课,课程内容有缝纫、烹饪和增强自信心等等,教给学生书本之外生活中的事情,教会学生如何生活。在语言的学习上除了母语英语还包括西班牙语、法语、拉丁语等外语。
二、中、美两国基础教育的优劣
我想任何问题都是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吧。差异的存在,让我们清楚的知道有差异说明有提升的地方,知道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提升,哪些地方应该不断地继续弘扬。没有差异的话什么都是相同的,一味的雷同会让你失去不断探求的兴趣。当然我们在面对差异的时候,更多是对照、学习,正所谓的:“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中国人一直以来都是以“勤劳、智慧”闻名天下,中国学生都比较勤奋,中国的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把握与理解都很好。中国的教师在上课前有细致地上课计划,讲课的内容也是通过计划后上课时认真执行的,并认为少了哪个部分或步骤就不完美,这和美国不一样。美国课堂很随意,老师可以身穿牛仔,而学生可以自己组织讨论。让学生自由的学习、自由的思考、自由的创造,来提高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种松散的课堂教学组织使得学生非常随意,但知识的传授效率会较低,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就会比中国学生差,但想象力、思考能力的培养则较好。
通过比较我认为中国式的教育是要求学生模仿,老师是学生知识的来源,也是操守的榜样,因此老师要求学生绝对服从指示,满足老师在行为上的要求,而美国教育却相反,尊重个人的自由意志,教育重心是引导学生发掘自我。美国文化鼓励自我表现,干涉学生的行为,请会被视为妨碍自由发展,伤害幼小心灵的成长。所以老师从来不会强迫学生尊崇某一种规范,唯恐阻碍学生的心智发展,美国教师比中国教师更能容忍学生的顽劣行为,这种教育精神的有点令学生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更有自信,但对一些是非观念仍未完整的儿童和青少年,成长期间没有一个道德行为的榜样,学生也不会养成守规矩的习惯,行为失去准则。课程不充实会带来不良的后果。他山之石虽可攻玉。但不能完全照搬。万丈高楼从地起,教师应该有一种自觉地意识,意识到每个学生都会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思想,不同的行为,应重视个性和个体的独立性。
参考文献:
[1] 杨冬丽. 中美基础教育内容与方法的比较[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02)
[2] 钱波. 中美教育特点的比较研究[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3(01)
在基础教育中教育技术的设计 篇12
研究人员写教育(或儿童)技术,他们有一个特定的方向或倾向于有一个特定的目标:如何提高某一具体学科的教学,如何使一个特定的接口更有用,如何教孩子计划。这种方法是教育技术研究的一个主要议题,并理所当然地成为手段以巩固稳定该领域的进展。然而,我们从基础教育向发展后期看,从学生自身所拥有技术能力看,基础教育技术的设计模式应该围绕着后期发展演变,服务于后期的教育方式,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在基础教育设计的过程中可以给孩子们提供更多的工具,资源,设计等。而目前我国的教育方式下,孩子们常常被描述为“自然”设备,如计算机:有一个默认接收,复制拷贝成人已经完成的知识储备/技术技能等固定的模式。因而教育技术是育人技术以及创新整合的技术,不单单指传统的教学的过程。
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2004年不仅将“教育技术”(Educational Technology)和“教学技术”(Instructional Technology)进行了区别定义,还将教育技术的两大对象指向了“过程”和“资源”,又区别于AECT94定义中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这说明了可用于执行的过程和利用的资源范围更加广泛,只要符合“研究”和“道德规范的实践”。我国现代教育需要清楚地认识这两个对象,才能更好地与国际接轨,促进人以及社会的发展。
2 基础教育中教育技术的关键:从专业过渡到孩子
国外的学校已经开始教一小群高中生如何计划以适应与迎合人类环境,科罗拉多大学提供一个扩展程序,涉及一百多名高中生。在成年人的陪同下这些学生向学校展示了他们的编程技能160年疾控中心机、令人震惊的计算的数据。而这并不是特例,国外的很多小学也早已经开始设计适合小学生应用的编程课程。
这个事例值得我们深思,因为它非凡的反传统智慧几乎开辟了近半个世纪以来的教育先例。马尔可夫链的态度的“大祭司”生出的假设关于技术适合成年人更具体地说,成人成才和技术可否理解成“儿童”。自从计算机/显微镜等昂贵的仪器,由训练有素的技术人员操作,儿童是不太被允许使用的。之前我们可能思考得到的结果是今天的技术所属的假设,或不属于儿童领域的工作。因为涉及一个成本问题:这些东西都是昂贵的!如果孩子们碰错了拨动开关,出现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儿童是未经过专业培训的,好奇心以及多动的特征很难受到控制。查看当前景观的专业技术,不难搜出类似的反应在我们自己身上。例如孩子被允许玩高速相机吗?电子显微镜吗?超级对撞机吗?注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所关注的当务之急不主要是为孩子的安全。相反,关注的是设备的安全。一个孩子可以与电子显微镜工作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这些东西是昂贵的。
我们可以以最初的试探性方式,反思儿童长期发展的技术。利用重复出现的模式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以上的技术转变,从专业或工业技术过渡到适应孩子使用的技术。这种模式最显著的例子是计算机,如国内早教机的出现,国外的少儿编程又或者计算机中适用于某个年龄段的软件程序。但同样的主题趋势与其他技术可以逐步融合,如彩色喷墨打印机,3 d打印机,通过改良重复以前的技术从而可用于培训来供孩子使用。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在教育技术中涉及的工具与经济/消费挂钩时,是不那么让人轻松的,例如电视,电子玩具或者电子工具当以消费者为导向的情况下,一些先进的技术主要是为儿童的游戏,娱乐或教育,但很少有人认为,孩子们建模或重新发明再创造的过程是为自己,更多的是“被接受”。
在许多情况下,从专业过渡到孩子的一大矛盾主要是经济(使技术更便宜)和文化(重塑孩子的潜在利益和能力)。我们相信通过检查那些历史模式,可以激发我们的想象力,以及儿童所表现出来的我们意想不到的创造力。物理学家弗里曼·戴森曾提出,生物技术化的最后一步是将生物技术的游戏现实化,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电脑游戏,是真正发挥种子和鸡蛋的成长过程给人的体验感受,而不是屏幕上的图像,玩这种体验式的游戏孩子们可收获真正的亲密感,缩小成本和效益,但保留基本体验,让孩子得到更真实的启发,将成人方式或者工具调整成“儿童模式”,这涉及了模仿技术和孩子适应技术。
3 基础教育中教育技术的信息化
教育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方式,是采用特殊的方式来传递教育内容,特别是多媒体组合技术和人脑活动全息仿真技术都引起学习方式的革命,如:怀特和沃森特在研究室,列出了现代教育技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10个主要影响因素,它们是:学习意向/学习动机/学习花费的时间/学习的愉悦感/教学资源的使用/问题解决能力/反馈/与其他学生的合作交流/独立性以及创造性。再如:另外一些教育学者认为要正确看待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就必须重新理解以下四个方面的关系:学与教/学生与教师的地位/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学生与教师相互作用的方式。在国外的一些学校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主要有三种方式,包括作为一种直接的教育工具/作为一种其他教育形式的辅助手段以及作为一种学生学习时的治理辅助工具。信息化教育的概念在西方国家更为专业和直接,更多人愿意接受译为IT-Based Education,或者Itin education,e-Education,Network-Based Education,其实这代表了信息技术在教育实践中的地位。
基础教育中不仅要向儿童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懂得如何思考树立独立的人格“。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它完全颠覆了传统课堂中“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的过程,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为学习者构建出个性化协作式的自主学习环境,促进了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使信息技术远远突破辅助教学的概念而成为教育不可或缺的工具和要素。
信息化教育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不是完全取代传统教育模式而是进行优化结构,弥补传统教育模式中资源有限/消息滞后等缺点。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化教育出现的可支持的技术也越来越多,如电子数据库/超媒体/智能CAI/微世界与模拟/双向试听远程学习,各类技术在支持教育改革方面有不同的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学中起作用的是方法而不是媒体工具,基础教育中如何选择适合年龄段孩童的信息工具,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这才是施教者真正需要注意的,是教育工作者需要提高的一项职业技能和素养,也是“互联网+”的立体教育环境中给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带来的一项新挑战。
4 儿童模仿和儿童适应行为
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模仿的敏感程度和相应的吸收能力构成可塑性,基础教育在最开始的过程中就是从儿童的模仿开始,多指行为模仿,在基础教育中也正是利用了孩童对语言行为的模仿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儿童对于环境的吸收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也正是思维难以理解模仿从而给予了教育中提高创新性的突破点,孩童对于不同事物的敏感程度,关注点,理解吸收都可以帮助孩童进行发散思维。儿童模仿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前期教学设计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较多人们关注特殊儿童的适应行为研究,这将有利于帮助理解特殊儿童行为原因及进行特殊化教育。这不难看出儿童适应行为的研究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心理健康教育又是基础教育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在教学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孩童的适应行为。教学设计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要针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心理特征,针对教学内容,以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心理特征为确定教学策略的依据。所以教学设计之前研究、确定教学目标和掌握学生学习心理研究教学内容是非常必要的。
基础教育中教学设计要从教材分析,学生分析等全方位思考,以人为本,将孩子看成独立的个体,给予专业的知识和培训,以及技能传授,科学的利用现代教育工具,充分的尊重儿童的思想,关注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笔者认为这是我国教育改革当中需要关注的点。儿童的思想需要在天马行空中给予知识和技能的支持以及保护,这也是民族发展的未来。
摘要:绝大多数的研究教育技术重点,指向于“短期”或者“中期”问题:如何改善现有的软件系统,如何评估一个课堂创新,如何以更有效的方式进行指定课程的教学。然而,时代的发展推动课改的进程,从更长远的视角看教学发展及技术的实施所涉及更大的问题是怎样的教学模式与儿童有效吸收相关?在该文中,我们将以一个广泛的主题模式“成人”(或“专业”)技术逐步成为与儿童相关的活动为例,说明这种分析可以使用于未来的教学设计中,从而适应儿童基础教育发展的实际。
关键词:教育技术,教育工具,立体教育,教育设计模式
参考文献
[1]钱杰,姜同仁.中国高等体育教育发展模式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2]鲁飞.论体育的核心价值观[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5):27-29.
[3]郭瑞华.北京高校奥林匹克教育现状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硕士论文,2006.
[4]杨小明.体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5]学校体育学编写组.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3.
【教育的基础】推荐阅读:
基础教育与教育的基础07-09
基础教育的基础是什么10-25
基础教育中的美术教育06-01
感受芬兰的基础教育07-03
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08-11
科学的基础教育观08-19
不一样的美国基础教育06-06
杜威教育观的哲学基础06-10
基础教育网的发展趋势06-17
与基础教育有关的论文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