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网的发展趋势

2024-06-17

基础教育网的发展趋势(精选12篇)

基础教育网的发展趋势 篇1

小班化教育是一个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的水平, 人口增长呈下降趋势后, 在教育领域中所必然出现的一种改革。它体现了教育面向未来的需要, 体现了教育面向全体的要求。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潮流和趋势, 小班化教育具有无比广阔的发展空间, 必然会成为当代基础教育改革的世界性发展趋势。

一、小班化教育的内涵

小班化教育是以提高每一个学生接受教育的充分程度为目标指向的教育。其核心内涵分三个层面。

(一) 小班

小班是教育组织的一种空间形式。其基本内涵是指较少容量的教学班的学生数量, 一般在30人以下, 有的甚至在25人以下。这样的班额度显然比过去的传统教学班少多了。

(二) 小班教育

小班教育是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班额人数减少后, 教育活动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一是教与学个体可支配的时间与空间大大拓展;二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的活动密度、强度和效度, 以及师生互动关系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三是学生个体享用教育资源和教学关爱的均值递加;四是教育教学内容、方式、技术、过程等随之发生相应动态演变。

(三) 小班化教育

小班化教育是在一定的教育价值论支配下实施小班教育的过程, 即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指导下, 运用适合小班教育的教育教学内容、方法、技术等, 通过教与学的互动交往、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 实现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二、小班化教育的优越性

(一) 小班化教育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传统的大班教育存在教学盲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照顾学生的广度和频度是受生理能力限制的。小班化教育为学生创设了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和更自由的思维空间, 为学生提供了更灵活的学习方式和更生动的学习机会。如备课时, 教师可根据学生不同的智力水平、知识背景和兴趣特点等设计教案或为他们制订不同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上课时, 可进行分层教学或分组教学, 也可根据学生的不同特质进行差异教学和个别教学;布置作业时, 可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设计出一系列弹性作业,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程度、水平和兴趣自行选择。总之, 小班化教育为教师创造了尊重学生个性自由发展的客观条件, 更有利于因材施教, 充分发掘学生个性发展的潜力, 因势利导地促进学生个性的张扬, 给个性存在差异的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 使其个性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二) 小班化教育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课堂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这已成为现代教学的目标定位。传统的大班教育往往忽视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其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 生命存在的本质属性在于活动。只有在活动中通过主客体相互作用, 人的主体性才能得到发展。小班化教育正是在时空的重新组合下, 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 通过自身体验, 养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同时获得创新能力的提高。小班不仅在量上增加了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更为重要的是小班自身所具有的灵活性特点为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可能。在小班化教育中, 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各种教学活动, 这样的课堂为学生提供了大大高于以往的自主学习机会, 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三) 小班化教育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关照度

教育关照度是指在以班级为授课单位的条件下, 教师对每个学生关心与照顾的程度。教育关照度表示, 如果教师对每个学生进行均等教育的话, 关照指数越大, 表明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关心和照顾越多, 每个学生的发展可能性会越好。教育关照度是影响实现学生教育平等的一个重要因素, 小班化教育可以较好地通过提高教师的教育关照度实现教育过程公平。在小班化课堂中, 老师的教育关注度提高了, 视野关注面扩大了, 老师在把握学生层次的基础上能做到面向全体并进行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老师的关注, 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老师不同的指导, 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学生潜在的智能得到充分的挖掘, 这极大地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高。

(四) 小班化教育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小班化教育中, 课程可以更加丰富, 更加多样, 更有深度、厚度与宽度。因为当班级规模缩小后, 小班中的教学能较快地完成, 教师就会更多地采用各种形式来补充教材的内容,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有可能找到时间为学生提供课外知识, 提供一种更为广阔的经验, 学生也就有更多的机会来学习一些身边的科学知识, 进行一些有趣的科学探究活动。同时, 小班化教育更便于智力培养, 特别是各种思维训练, 便于学生动脑动手动口, 并且缩短思维到表达、思维到操作的时距, 思想火花一闪现, 便可以立即作出反应, 这对于学生优良智力品质的形成是十分有益的;小班化教育也更便于思想品德教育和学生自我养成教育, 这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是十分有益的;小班化教育还更便于审美教育、体育训练和心理辅导等, 使人的多方面素质的综合训练成为可能, 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小班化教育的教学策略

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组织的指导原则是以学生发展为本, 通过教师的指导和点拨,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自主性, 使他们在实践、体验的学习过程中, 获得全面的发展, 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每一个学生接受教育的充分程度。按此原则, 我认为, 小班化教育有多种教学策略, 但最主要的应是参与教学策略、分层教学策略和合作教学策略。

(一) 参与教学策略

参与教学的策略, 重点是在小班的课堂教学中, 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意识和行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中, 要想方设法围绕教学目标, 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情境, 激发学生产生期盼、渴知的心理状态和强烈的参与欲望, 引导学生积极而主动地思考。同时, 教师还要强化学生的积极体验, 让学生获得体验成功的快乐, 这样就能引发学生积极进取、渴望参与教学的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参与教学的热情与兴趣, 就会成为他们发挥积极作用的动力源泉, 从而获得主动发展。实践证明, 参与策略的实施, 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使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创造, 其在道德、知识、技能、身心等方面得到很大的提高。

(二) 分层教学策略

分层教学是将学生按照智力测验或学业成绩分成不同的层次, 教师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智力或学业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分层教学体现了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按不同的形式, 分层教学可以分为: (1) 学生分层。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优势和学习需求, 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层次。分层组班应本着为各类学生提供最优质服务的思想, 从长远考虑, 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上下工夫, 给学生提供各种学习层次的选择机会。 (2) 目标分层。由于小班学生少, 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和各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教学目标, 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更符合各层次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 从而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得到很好的发展。 (3) 施教分层。在课堂教学中, 要根据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 有区别地制定教学要求, 运用教学方法, 分层施教, 对不同学生所提问题的难易程度和要求不同, 及时调控和矫正,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主动发展。 (4) 作业分层。是指对不同层次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数量、类型和要求等, 让学生可以自主选择, 以达到各自的学习要求, 并保持学习兴趣。 (5) 评价分层。是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用不同层次的标准评价, 只要达到各层次的要求, 都可以给予较好的等级, 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发挥评价的最大作用。

(三) 合作教学策略

合作教学策略就是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 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 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 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和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小组合作学习是小班化教育中经常采用的一种合作教学组织形式, 其基本要素是: (1) 将学生异质分组; (2) 学生做到积极的相互互赖; (3) 学生达到相互促进作用; (4) 学生掌握合作技能; (5) 学生明确并履行个人职责; (6) 合作小组定期进行自评。合作教学是小班化教育的重要教学策略, 它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体现了对学生主体的尊重;拓宽了学生学习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 等等。总之, 合作教学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培养具有良好的功效, 是一种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有效教学策略。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 小班化教育日渐成为当代基础教育改革的世界性发展趋势。这是因为小班化教育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教师教育关照度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最主要的教学策略有参与教学策略、分层教学策略和合作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班化教育,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毛放.小班化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2]薛国凤.关于中美两国小班化教育研究的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 2004, (7) .

基础教育网的发展趋势 篇2

当前初中数学素质教育非常苍白,只有课标、教材和教辅,没有生机、活力,更没有灵魂。长期以来,我们所传授给学生的数学知识,只剩下一副枯瘦的骨架,它只有知识、技能和思维,缺乏一些具有生命活力的东西,结果使得有许多学生感到数学枯燥无味、害怕学数学,甚至不喜欢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是课改的第一生命,只有关注课堂教学效率,课程改革才能深入,“减负增效”的课堂教学新秩序的建立才有可能成为现实。当前数学教学中的不良现象具体表现为:(1)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肤浅,表现为“理念已接收,行动仍依旧”;(2)教学预设有余而生成不足;(3)教学中对学生引领有误,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变形;(4)授课方式盲从,集体备课中迷失了自己独特的教学个性,跟着感觉走;(5)媒体运用盲目,以往的“人灌”变成了“电灌”;(6)启迪方式不当,教学中常讲不到关键处;(7)教师承包太多,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都得不到最佳的发展;(8)体例变式拓展不够,学生的应变能力得不到加强,也不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整体把握;(9)互动流于形式,只有让学生独立思考后的学习才是真学,教学中不仅要看到学生的积极参与,更要看到学生的有效参与;(10)在教学中常常只重结果而轻学生思维发展和经验丰富的过程。

中学数学基础教育改革现状及发展趋势

当前我国中学数学教育的大致情况是,学校里爱好数学、成绩好、又觉得比较轻松的学生不太多,多数学生对学习数学缺乏兴趣。花的力气不少,但成绩并不好,数学成了学习的负担,拦路虎。大多数学生很难达到理想的数学水平和能力。其中有课程标准要求过高的原因;有教材内容过多过繁的原因;有教师水平不整齐,教得不够活的原因;更有现行评价体制的原因,因为数学是主科,总归是要考的,应试、要考高分的牵制力是很大的。

我国现行的课程新标准较以往的课程标准,显然是先进了不少,更符合国性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其制订的基本理念是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应用性、发展性、创造性,现阶段看来是合理的,课程新标准要求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这也是完全正确的,也完全符合数学文化素质的内涵。

课程新标准界定了数学素质的内涵,其中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更是精华;把数学看成是工具,用以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等;把数学看成是为其它科学提供语言、思想和方法的基础学科;把数学看成是培养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手段;把数学看成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后二者是十分重要的理念,这就为数学的素质教育各个环节拓宽了视野,开启了思路。

下面提出中学数学教育要深入探讨的几个问题。

(一)改革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教育思想。历史经验表明,数学教育的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而这种变化在一定时期又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里谈两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即将跨入的21世纪,随着数学和其他科学技术的发展,从总体来说,对学生的数学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方面已有很多著作和文章在更广泛和深度上有所论及,不再重述。为了迎接21世纪的挑战,我国中学数学教育,一方面要在基础知识、基本训练方面为学生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要着力培养学生具有探索和创造精神,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具有把纷繁复杂的自然现象和社会行为等转化为数学问题加以论证和评估。前者有我们的长处,又是后者赖以发展的基础;而后者是今后的发展趋势,我们在这方面有所不足,今后应大力加强。

这就要求中学数学教育要改变单纯知识传授而忽视应用的旧观念,要把传统有用的数学基础知识同应用较广泛的新知识和方法融合在一起,建立新的教材结构。

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

其二,中学数学教育要从“应试教育”转向提高全民族素质的轨道,努力做到把升学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统一起来。多年来,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思想一直困扰着有些学校的广大师生,增加学生负担。例如高中三个年级的数学课程,提前一年结束,剩下的时间围绕模拟高考试题、进行高难度的题型训练,大搞题海战术,以应付高考,争取跨越“独木桥”。初中升高中有的地方也仿效高考的办法,余波所及,有的小学也不平静。这种“应试教育”思想几经批判,也没有解决,或者说在某个时期表面上解决了,实际是“越演越烈”。这有来自社会的压力,也有教育内部的压力,这里不多谈。根据我国现实情况,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和高中毕业升入大学的毕竟是少数,多数学生要就业,而且出路是比较广阔的。现在应该下决心把中学数学教育从“应试教育”转向提高全民族素质的轨道上来。否则,势必使我国中学数学教育沿着错误的轨道形成恶性循环,有碍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不利于面向21世纪人才的培养。

(二)改革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课程教材内容。信息社会对数学知识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使中学数学教育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关键在于改革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教材内容。我们中学数学教学研究会针对我国现行中学数学课程教材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五个方面研究课题中,有关课程教材的研究课题有11项。如教学内容的选定、组织、重点的确定应当用什么思想和观点指导;新教学内容如离散数学、集合逻辑、概率统计、向量、微积分等在中学进行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传统数学教学内容的精癣提炼与改革,特别是几何教学的改革;数学应用与应用数学;能否用一种统一的综合结构取代代数、几何分科等。这些问题的研究,要切实从本国的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从培养人才的需要出发;要充分考虑大多数学生和教师的水平及设备条件;要研究良好的教材结构;要根据学生就业和升学的不同需要,研究课程的类型与水平,统一性与区别化。总之,要想想需要与可能进行可行性改革论证。

基础教育网的发展趋势 篇3

定位农村中小学教师角色、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农村基础教育正确、快速发展的重中之重。

重新定位农村中小学教师角色

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其角色结构的复杂性。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农村中小学教师一定要正确处理“师长、同志、朋友、父母”这一层面式的角色问题,走出办公室,融入学生之中,了解学生,熟悉学生,努力创造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条件。在和他们进行交流对话的过程中,提供双方交换思想信息的最有效、最充分的机会。教师只有真正掌握了学生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才能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达到“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之目的。

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宽农村中小学育人环境

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对传统教育的教学方法进行大胆改革与创新,在教学主体、教学形式、教学氛围等方面实现有机转换,确保教学内容的和谐统一。

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育环境,培养学生尊重自己、尊重同学、尊重师长、尊重知识、尊重自然、尊重社会的意识和能力针对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多样性、复杂性和长期性,要本着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贴近实际和注重实效的原则开展德育工作。大处着眼就是对各年级学生应达到什么标准有一个十分明确的要求;小处着手就是从平时抓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贴近实际、注重实效就是结合时代要求、社会环境和学生实际,扎扎实实工作,实实在在落实德育的各项措施。可以“热爱家乡、热爱学校”为主题,紧紧围绕发展创新的内容开展少先队、团队演讲比赛活动;以“养成习惯,收获命运”为主题开展争创行为规范示范班活动;以“尊重自然,强化和谐”为主题,引导学生将爱护、保护环境与自身文明修养相结合,开展从我做起,从身边每件小事做起的活动;以“珍爱生命,遵守交规”为主题,开展尊重社会,强化规则意识的话动;以“诚信、助人、尊师、兴教”为主题,开展每学期4次的团队观摩话动。

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做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相信学生的能力,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创造机会还给学生,开放学生的心灵世界,以促进学生主体的发展。

1)给学生质疑的机会。“教学就是在没有问题的地方产生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传授知识。”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起点,也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一项基本训练。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敢问”,帮助学生“会问”,引导学生“善问”。在问的形式上,可让学生课前提问,供教师备课、上课;课上提问,供师生讨论交流;课后提问,供大家学习探究。在问的内容上,指导学生“善问”,即把握何处问、怎么问。

2)给学生选择的权利。若要教学打动每个学生,就必须给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的权利,在更多的教学环节上,变教师的“指令性”为学生的“选择性”,寻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的新机制。如果学生有了自己的意向性选择,就会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去寻求自己的发展和提高。

3)给学生尝试的空间。学生的知识能力不是教师给的,而是在自主尝试、实践探究中形成的。从模仿到探究到创造,逐步构建了以学生“自主学习、大胆尝试”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定向——自学——自探——交流——反思——内化。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不会尝试到敢于尝试,到乐于尝试,到善于尝试,形成了自主意识,强化了探究意识,提高了受挫意识,迸发了成功意识。

4)给学生创造的天地。课堂对学生来说,应该是学习与成果的展示。但是学生中存在“三怕”:怕老师、怕提问、怕学生。应该培养“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只有体现出这种“不怕”的精神,才能显示出孩子的求知欲,学生才能敢学、敢问、敢拼、敢和教师争辩,才能创造出一堂好课,才能实现孩子真正的发展目标。树立我能、我会、我棒的意识,鼓励学生自主尝试、自主实践、自主创造,这样才能培养出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性。

正确运用激励性评价方法,调动学习积极性

很多学校、教师习惯于大考、小考后把成绩公布于众,然后仔细排出名次,这种做法偶尔为之,可能会给学生适度的压力,激发学习积极性。但长期如此,将破坏学校教学环境,使学生始终生活在焦虑和压抑之中。教育无小事,采取任何教育措施,都应首先考虑到学生的利益。在课堂上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了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认真对待;对学生的认识和实践结果,正确的给予充分的肯定,有独到见解的大加表扬,错误的不直接否定,更不草率批评,而是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从阅读资料、师生交流诸多方面得到正确的答案。

基础教育网的发展趋势 篇4

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 伴随经济的发展, 我国教育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同样的我国的基础教育取得的成就也是可圈可点的, 不管是入学率、学校的各种硬件和软件条件还是教师质量都得到了显著提高。我国的基础教育经历了以下历程:

第一阶段:酝酿准备 (义务教育1996—2001、普通高中2001—2003)

1996年7月, 教育部组织6所大学与中央教科所的课程专家对义务教育课程实施情况调查, 此后, 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2001年5月, 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研制工作全面启动, 此后逐渐形成新的普通高中课程结构与管理制度, 完成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起草工作, 2003年开始组织新高中课程的实验与推广工作。

第二阶段:实验推广 (义务教育2001—2004、普通高中2003—2008)

2001年秋季, 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 (实验稿) 及新课程实验教材在38个国家课程改革实验区试用。高中课程改革的实验推广进程如下:2004年秋季, 广东、山东等4个省 (区) 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 其他省区也逐渐加入, 到2008年有三分之二的省份进入了高中新课程实验。

第三阶段:全面实施 (义务教育2005始, 普通高中2010始)

2005年秋季, 义务教育阶段各起始年级的学生进入新课程。2005年以后, 义务教育课程改革逐步常态化, 开始步入评估反思、修订阶段。《关于2007年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通知》要求到2010年高中新课程将在全国全面推行。

最近, 我国于2010年7月29日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 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出发, 规划描绘了我国未来1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 科学确定了到2020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工作方针、总体任务、改革思路和重大举措[1]。其中用很长的篇幅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走向做出了规划,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政府对于进行基础教育改革的力度。

二、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基础教育历经30多年的改革, 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果, 值得我们欣慰, 但是其中的问题与矛盾是有目共睹的。下面我们分析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 教育公平问题

教育公平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问题。在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 某些教育不公平的事实越来越值得我们深思。首先是国家的宏观调控在城乡之间的差别, 城市学校在师资条件、办学条件等方面占有优势地位。再者校际之间由于国家的扶持力度的不同, 导致因为原有政策所产生的重点与非重点学校惯例, 在生源质量、办学条件及师资力量等方面存在差异, 这些差异在改革中依然存在, 受教育者依然受到不公平待遇[2]。

(二) 教师自身素质不过关的现象

当前由于我国教育体制机制尤其是针对教师的考评机制还存在严重缺陷,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安于现状, 有时是刚入职的没有编制的新老师, 只是把暂时的教学工作作为跳板, 为了能在学校这个比较安静的环境中潜心努力通过其他职业的资格考试;二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存在缺陷, 现在很多老师不是师范院校出身, 本身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巧不完备;三是教师的职业操守存在问题, 这是前两个问题的后遗症[3]。

(三) 带有消极情绪看待教育改革中引发的问题

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改革是完美无瑕的, 但人们在评价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进程中往往总是用唯美主义眼光看待并加以评判, 觉得改革就应该是尽善尽美的, 一旦改革进程中出现什么问题, 他们便会怀疑改革的合理性, 全盘否定改革。另一种消极看待改革中出现的问题的现象就是不切实际地夸大所出现问题的严重性。有的人包括一些老师抱怨“没改之前还知道怎么教, 现在越改越不知道怎样教了”。其实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旧有观念、旧有教法与新观念、新教法的冲突造成的, 但一些人会把原因推到教育改革身上去[4]。

总之, 我国进行基础教育改革三十多年在取得可喜成果的同时伴随的一系列矛盾与问题也是现实存在并发人深省的, 对此需要我们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

三、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研究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是我们不可回避的, 为了达到预期的目标, 今后改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 培养目标大调整, 课程目标大调整。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培养目标我们强调认知全面发展, 基础教育就是通识教育。对于课程目标, 我们要努力实现教育大目标。比如强调基础课程的作用;设置综合性课程 (如强调学科间的相互联系) ;强调必修课与核心课程;加快学科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 将职业技术教育进入基础教育;注意新课程的成果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减少必修课, 增加选修课。

(二) 加大经费投入,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经费投入很高, 暂且不论北欧的一些福利国家, 以美国为例, 美国近20年的教育经费增长幅度为350%, 这是我国远远不及的, 并且我国教育经费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及高等教育等之间的经费比例划分上存在不合理之处, 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不足, 因此我们需要在已有投入的基础上增加投入。

(三) 重视教育立法, 强调依法治教。

我国是一个法律不完善的国家, 教育领域的立法也不例外。在改革中出现的很多问题与矛盾都是因为没有为改革提供一个完善的法律制度保证其实施,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领域的法律建设, 各级人大及政府部门制定完善的教育立法及各种规章制度。

(四) 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确保教育质量的提高。

教师的质量决定教育的质量, 因为在今后的改革中要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严格把关教师的准入机制, 也就是要严格教师资格证考试制度, 可以相应提高获得教师资格的学历水平, 以此保证教师队伍的质量, 使教师队伍健康发展。

(五) 允许个人兴学和公立学校的私有化, 进一步搞活办学体制。

个人兴学就是个人捐资或者是直接的投资办学, 目前数量在递增且一般效果较好, 教学质量较高, 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关于公立学校私有化一般有三种形式:公立学校由私人承包经营, 私人和企业独立创办学校, 对公立学校进行改革, 人员保留, 但改革其公立的性质。

我国是典型的“穷国办大教育”。加上我国特殊的复杂国情, 使得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道路曲折, 我们需采用渐进式的改革方式积极稳定地推进。因此, 从政府行为运作的层面讲, 应着力做好系统规划和政策引导工作, 完善法规环境。从基础教育体系构建的层面讲, 应在教育理念、办学策略、管理体制、课程教材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创新, 建立完善的与时代发展背景相适应的体系。从基础教育研究的层面看, 要注重从人类文明的精神宝库中吸取创造性的精华, 做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把握教育活动的整体协调和平衡, 先普及后提高, 循序渐进, 以改革促发展。这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取得成功的必然要求, 是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基本方略, 也是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战略选择。

参考文献

[1]谌业锋.解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N].缙云教育, 2010-8-24.

[2]李擎, 楼利高.浅析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报, 2007 (3) :107-110.

[3]董新城.探究基础教育改革的故障及其超越[J].课程教育研究, 2014 (1) .7.

基础教育网的发展趋势 篇5

内容摘要: 我国的基础教育及其课程教材经历了20年的改革和发展,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和造就成千上万的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贡...关键词:课程,基础,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教材,发展

我国的基础教育及其课程教材经历了20年的改革和发展,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和造就成千上万的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处于转型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给基础教 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使命。课程教材改革作为整个教育改革旋涡的中心,目前所受到的关注日 益突出,批评和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目前教育界内外乃至整个社会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提出了许多尖锐的批 评意见,那么,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这些批评意见对未来课程教材改革的走向会产生怎样的 影响?这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

如何评价20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是一件复杂的工作。它不是靠贴标签或靠信手拈来的几个例证或事件就可以作出结论的,需要进行大量的调查和统计分析,需要对基础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做数量模 型的经济学研究。此外,由于基础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成长发现作用的滞后效应,现在就要对基础教育 做出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还为时尚早,也许再过十年才是恰当的时机。因此,在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或其某 一方面做出批判和否定的评价时就要慎之又慎,盲目轻率的否定于改革无补,而针对现实的具体问题提出建构 性的意见才是正确的态度。

当前,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决定以及高考制度和方式的改革等教育领域的重大改革措施,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更明确的方向,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光明的前景。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 重新审视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重心,更新课程观念,改革其中 落后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方面是当务之急。但是,任何改革的过程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如何估计课程改革的 继承性、复杂性和困难性?这是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必须对改革可能出现的偏差和误区有所预见,作好认真的 准备。从国际教育改革的发展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如果不对课程改革的复杂性、困难性有充分的准备,改革 可能最终成为纸上谈兵,或走弯路乃至最终失败。由于课程改革是一项涉及到人的培养和发展的事业,是牵涉 到基础教育整体和各个局部的关键领域,是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科研机构、中小学校和广大教师共同完成的任 务,这就规定了课程改革的继承性、广泛性、艰巨性和持久性。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是课 程改革顺利进行和最终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那种过于依赖行政力量的干预的作法,将使课程改革可能再次出 现政策和实践相互脱节的空壳化的情形,从而难以走出那种急进的、急躁的、急于求成的改革误区。国内外的 课程改革实践证明,企图通过一次改革解决所有问题的做法是注定要失败的。课程改革从来都是一个渐进的、继承和革新并存的过程,是一个波浪式前进的过程。简单地把当前和未来的课程按改良或改革来作观念和现实 上的区分是不恰当的,只能引起人们对课程改革认识的混乱和误解。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和思考来分析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也许会使我们能够有更清楚的认识,并从中寻找答案。我们试图从以下7个方面来把握课程改革的整体趋势。

一、课程改革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方向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注重学生个性的养成、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的课程。把课程改革建立在脑科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学研究基础上,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终极目标,使课程领 域重新出现了科学化和心理学化的潮流。国际教育界早在70年代就提出了要纠正片面强调智能发展的倾向,转 向使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尽管我国在注重学生能力发展方面与国际进程有一定距离,但我们可以吸取别人的经 验教训,把个性发展和能力发展同时纳入课程改革的中心视线,采取措施,使之并行不悖。个性、创新精神和 创新能力、社会实践能力、潜能等等,成为目前课程领域的主流词汇,这对我们纠正长期以来的知识、技能偏 向,树立现代的、科学的课程观是极大的推动。

二、强化基础学科和学科基础知识的趋势

80年代以来,一些课程权力相对分散的国家如英国和美国,通过立法和其他手段,逐步确立了每个学生都必须要学习的国家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并组织力量编制了各科课程的国家标准,强调要坚持基础学科和学科 基础知识的教学。这与我国基础教育领域长期形成的坚持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双基”论形成不谋而合之势。

但值得注意的是,对“基础”的理解有了新的变化。根据不同的时代要求和知识发展的特点,学校课程的 “基础”在不断发展变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我国过去长期在学校的课程和教学中坚持基础知识、基本技 能的“双基”教学,为学生的继续学习和从事生产劳动打下坚实基础,一直是我国学校教育中的一大鲜明特色。事实证明,坚持“双基”为保证基础教育的质量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但仅仅坚持“双基”的教学是不够的,现代社会对公民和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要求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能力,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 给我们带来的挑战。此外,飞速发展的经济和社会还要求学校养成未来公民基本的观念和态度。所以,学校课 程的基础实际上已经由“双基”发展为“三基”和“四基”。由于我国理论界和广大教师对“双基”的重视,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和方法,教师比较熟悉“双基”教学的操作程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可以得到很好的落实。我们欠缺的是对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进行理论和实际操作程序相结合的研究和实践,如 果不对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的指标和实施方式进行认真的探索,教学实践很可能仍然会停留在抓“双基”实、抓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培养虚的层面。同时,必须充分认识我国在“双基”教学上多年形成的理论和经验价值,防止出现一强调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就忽视甚至否定“双基”教学的偏向。

三、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倾向-GG NUWFs{Q:B

`Gl)Fh/-OO9t2!l~Gj!Q工商管理毕业论文$r9VQ(#)Jev2YDz+zc=%_S)JYP

道德情操的养成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养成道德在历史上一度是教育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至今也仍然是学校教育肩负的重任。从古至今人们对此做了大量的探索。观念、态度和价值体系的传递在教育和社会教化中的 极端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当今全球化、网络化发展迅速的情况下,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难度都加大加 重了。我国社会的进一步改革开放和经济市场化的过程,给学校德育带来了新的特殊的难题。在此情形下,道 德教育如何才能在学校课程中更好的体现并融为一体,产生有效的德育效应和氛围,是教育研究和实践面临的 迫切任务。但我国道德教育长期存在花时多、作用小的情形得以改善的前景不容乐观。学校、社会和家庭之间 在道德教育上相互脱节,进而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本“教科书”的局面。这种情形不是靠行政命令或一朝 一夕就能改变的,必须在发现和尊重德育的规律方面做巨大的努力。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不确定性与人文精神的永恒追求在当今社会已经形成为一对尖锐的矛盾。众所周知,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创造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于人类也可能给我们带来难以预料的灾难。靠什 么来控制科学技术这匹狂奔的野马呢?专家学者把目光投向了传统人文学科的教育。他们认为,科技发展需要 人文精神的牵引,人们需要人文精神来指引和确定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国际上近年出现的加大人文学科课程 份量的趋势就是这种看法的反映。我国学校教育中数理学科比例较大、人文学科份量偏低的情况值得我们注意。

论文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来自免费论文网

四、课程综合化的趋势和问题

综合课程的提出和发展缘于对分科教育缺陷的批判。长期以来,课程整合的理想和学科割裂的现实困扰着中小学教育教学。世界不可能按照一个整体来进行传授、学习或探索,对世界进行分解和分化加以认识是必然 的选择。但是各种分门别类的教育需要在一个学生身上最终发生整合的作用。如何解决这样一个矛盾?

我们认为,分析和综合是认识世界的两种不同的方式,没有孰优孰劣之分。与此相对应,学校教育中的分科和综合都有其自身存在的理由。综合和分科各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状况和不同阶段 学校教育的目标,不同阶段的课程综合具有不同的意义。一般来说,年级越低,综合的程度可以越高一些。义 务教育阶段的课程综合化的程度应该高些,特别是科学教育科目应该适当加以综合。但高中阶段,分科深化的 课程随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体现出的教育上的巨大价值早已为人们所认识,世界各国在高中阶段都比较重视分 科的教学,综合课程成为分科课程的有效补充。

我们必须注意克服教育中常常出现的那种以偏纠偏的思维定势,防止以综合的优点来反对分科的长处。防止要改掉的恰恰的是要继承和发扬的情形出现。那种动辄以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代表不同的教育价值观为借口,不顾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我国教育教学的实际,片面强调综合或分科的优点,以便取代对方的做法是不足 取的。可以预料,在我国未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综合化将给学校课程带来巨大的变化和新的面貌,但学校 教育将要产生和遭遇的问题、难题也是空前的。解决问题的关键不是靠制定一个政策,而是需要我们认真探索 行之有效的综合的模式和方法;而是需要我们如何能排除干扰,在课程开发和教学中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真正把握好分科和综合的界限并使它们能够相互渗透和补充。该综合的坚决综合,该分科的 坚持分科,综合中有分化,分科中有综合。

五、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实用化的趋势

中小学学术科目在追求学科体系结构完整性和纯洁性方面的误区,使我国课程总体上脱离生活和实践的倾向仍然很严重。特别是表现在中学的一些逻辑性较强的学科上,这种情形更为明显。这种误区的出现首先是对 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为公民基本素质教育的这一本质特点认识不足,学科课程专家把出发点放在为学科后 备人才的培养打基础上造成的;其次,它与课程编制者没有切实认识到实践和生活的教育价值,没有把实践和 生活当作学生认知发展的活水来看待有关。

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实际之间的联系,使它们更有效的融合起来,并不是要使课程脱离学术的轨道,而是给已经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而充分学术化了的课程增添时代的特征和新的活力。把中小学的通识教育 和职业技术教育适度融合起来,通盘考虑,是许多国家通常采用的做法。我国20多年来也一直在这一领域探索,但始终没有形成真正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在这一方面,职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结合“适度”是最难把握的,50年的历史证明,我们总是围绕这个“适度”或左或右来回徘徊折腾,甚至滑向严重干扰教学秩序的方向。过 于强调职业教育或通识教育对学校教育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危害,我们应该有充分的认识。

六、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

课程个性化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因材施教的问题。在班级授课制的情形下,教师面对众多的不同资质、不同特点的学生,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即使最大限度地采取各种措施,也难以获得理想的效果。几百年来,人们在 课程教材和教学领域不断地探讨,企求有所突破。因材施教作为课程编制和教学过程的主要原则,可以说在大 部分的时间和情形之中仍然停留在理论原则上。目前的课程改革,个性化依然是我们要坚持追求的目标。但是,应该注意到,实施个性化的课程和教学的条件正在发生变化。信息技术手段的发展、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在 学校中应用范围的日益扩大,给课程个性化和教学过程的因材施教带来了新的机遇,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课程个性化的时代内涵就是要利用新技术带来的的可能和机遇,为各种不同特色的学校和特点鲜明的学生开发 和提供相适应的课程和教材,以促进教学过程的因材施教。

课程多样化是我国各地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客观要求,也是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竞争促精品的现实需要。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教材采用“一纲多本”和“多纲多本”的政策,全国范围内有多套义务教育教材正在使 用。总结义务教育教材多样化所走过的道路,我们认为,基础教育课程教材的改革必须坚持走多样化的道路,这是确定无疑的正确方针。但是,坚持课程教材的多样化具有三个必要的条件:首先多样化是一个数量增加的 概念,就是要发展多种多样的课程教材;其次,数量的增加必须和课程教材的差异性结合在一起,即多种多样 的课程教材必须是各具特色的,相互之间的编写的风格和适应的对象上都应该具有明显的区分,各自显示出独 特性的特征;第三,仅有数量的增加和差异性的存在,还不足以真正构成多样化的本质特征,它还必须和课程 教材的可选择性结合起来,使不同特色的学校甚至不同特点的学生能够根据自身情况和特点,独立地、自由地、不受干扰地对各种课程教材作出合理的选择。只有这三方面的条件具备了,课程的多样化才可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七、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发展的趋势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日益向学校教育领域渗透的局面,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也使学校教育再次面临严峻的挑战。现行学校教育方式在未来社会继续生存还是消亡?信息科技的发展最终会为教育方 式带来什么样的变革?这在今天还是一件难以预料的事。但我们应该清楚,现行教育方式或课堂教学方式并不 是天经地义的东西,它本身也是通过变革和发展而确立的,它适应的是以纸张为载体的印刷时代的要求。今天 正在变化的信息网络时代会把我们带到什么样的方向?值得我们深思。

学习方式的变革可能是这个时代教育将要发生的变化中最突出的特征。是仍然像现在一样基于课本进行学习?还是基于信息资源进行学习?显然把教科书作为圣经一样来进行解读是陈旧的、过时的学习方式。如何为 教师和学生准备方便易查的学习资源是课程编制面临的新的巨大的课题。在教学资源的选取上,课程研究中古 老的问题“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被赋予了新的答案。那些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和创造的资源在新的 教育知识价值观的引导下,会逐步占据主要地位。由此,课程的概念将会增加新的内涵。

基础教育网的发展趋势 篇6

关键词:高职基础英语;行业化;实践能力;理论;对策

高职学生基础英语能力的提升最关键的是要提升英语教师的专业能力,只有优秀的教师才能培育出更加优秀的学生。就目前的发展趋势而言,日益进步的社会发展对高职的基础英语要求越来越高,对高职人才的英语运用能力也不断地严苛起来。高职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因此就英语这样一门越来越火热的科目而言,需要更好的教育条件来对其进行培养,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英语教师能力的提升,亦即他们的专业化能力。

一、高职基础英语教师配备现状

高职英语属于实用型科目,需要以行业化的角度来对待它,亦即每一科英语应用专业方向都需要专业的教师来进行授课,高职英语的行业化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但我国目前的高职英语教育大多都没有配备行业化的英语教师,而是从英语教学中选择比较好的教师来胜任,并且每一个专业方向的课程都让这些教师去学习和授课。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责任不仅更加重大,压力也更大,他们要学习更多的专业化的英语,但细算下来每一门的专业程度也就不那么高了,也就是说每一门专业英语的水平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高职基础英语教师的专业化需要进行合理规划才能在提升他们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

二、高职英语行业化发展趋势

高职英语的教育是面向社会的,培养出来的都是社会需要的实践型人才,行业英语是英语中的一个细小的科目,是英语系统学习中的一个分支。行业英语不仅是一门理论课程,它更看重的是实践的需要和学习。行业英语由于其门类的多样性,被划分为很多不同的科目,每一个科目都针对不同的专业和方向来设定,是不同的行业领域所需要的,因此,行业英语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在英语使用越来越频繁的当今社会,行业英语是整个英语教学行业的一个新突破。高职院校要想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就必须在他们的英语专业能力上下工夫。针对本科生而言,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都会首先考虑英语四六级考试通过的学生,这也进一步证明了在当今社会英语能力的重要性。因此讲求实用型的高职院校就应该更加重视学生的英语水平的培养。

行业英语不仅要求学生的学习具有针对性和专业性,更主要的是要求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自身具有更强的专业性。众所周知,高职院校的作用和目的是为了培养实用型的人才,对行业英语的要求自然很高,但没有具有优秀的专业素质教师的引导,学生又怎么能够提升自己的英语专业化能力呢?因此,高职院校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在教师素质这方面下更多的工夫,首先要保证教师的行业英语专业化水平。要想做到这点,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高职院校要按照行业英语的方向为学生配备充足的专业的行业英语教师,即让一个教师专门研究一门或者两门行业英语,使其能力达到更高的专业化,做到“术业有专攻”,而不是让一个老师去学习多门专业英语,但每一门都只懂皮毛,达不到专业水平。其次,高职院校要在教材的选择和编排上突出英语教学的行业化,让学生明确其接受教育的专业性,也要让他们明白其学习行业英语的目的所在,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学习中对实践能力进行培养。最后,高职院校要在学生的课程安排上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课程的安排上要将理论和实践能力培养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同时也要注重行业英语教育方式的多样性,在这些教育方法上也要让教师在行业化的基础上进行训练,使其用最有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

三、高职院校基础英语教师行业化的对策及建议

(一)明晰教师分工

高职院校的基础英语教学比起本科院校而言,对专业性的要求更加严格,由于高职院校出来的学生都是面向社会专业领域的,因此,对行业英语的要求就更高,这也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对学生的英语教育中加强他们的英语专业能力培养。英语教师的行业化是学生英语专业化程度的保证,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能力,首先就得保证教师的能力。现在的高职院校面临的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英语教师的专业划分不够明确,学校让英语水平好的老师去胜任各个科目的行业英语,这在加大英语教师的压力的同时也拉低了每一门学科的质量。因此,高职院校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明晰各个科目英语教师的分工,让教师去专攻一门或者两门行业英语,并提升专业的能力,在专业方面有更多的提升,也就能够更加有力地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

(二)增强师资力量

要想让高职基础英语教师的专业性增强,明晰他们的分工,就需要更多的英语教师来对学生进行授课。每个老师负责一门或者两门行业英语,且高职院校的行业英语门类众多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那就需要在原有的师资上做出调整,加大师资力量,让高职英语的专业性具有良好的保证。有更多的教师,也就能更加有力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质量提升,且英语教师之间能力的较量也能促进教师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从而进一步提升保证学生的学习。

(三)协调理论和实践

高职院校的基础英语教师行业化发展趋势下要做到的最后一点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在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也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由于高职院校的特殊性,实践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尤其是在行业英语这一块,有时候甚至实践比理论更加重要,因此行业英语的作用就是要将其运用于工作中。因此,高职院校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将理论与实践协调起来。

我国高职院校基础英语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究其今后的发展方向以及新趋势下的发展对策而言,主要从教师和学生这两个群体入手。而对于我们的高职英语教师而言,对他们的要求是更高的,好的专业化的教育需要优秀的专业化教师来完成,比起让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行业英语,更重要的还是提高英语教师的行业英语专业化,只有在专业的推动下,才能更加深入地研究其用法,才能在学习和工作中更加自如地运用行业英语。

参考文献:

[1]黄奕云.高职行业英语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2.

[2]赵海玲,高双喜.浅谈高职公共英语教师向行业专业英语教师发展[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

[3]杨振华,张宏萍.浅谈学习行业英语知识与提升大学英语教师素质的关联[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课题:高职基础英语教师行业化发展路径研究与实践——以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为视角(课题编号:JXJG-14-54-2)研究成果之一。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发展趋势 篇7

一、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各自的优缺点

1. 收付实现制。

收付实现制是以货币的实际收付为标准来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 计算本期盈亏的会计处理方法。其优点是会计核算程序比较简单, 在会计核算过程中不用考虑预收、预付、应收、应付问题, 期末不需要调整账目, 核算方法简便、直观, 易于理解。其缺点是不能准确地反映特定会计期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难以准确地进行成本核算, 也无法向决策者提供过去发生的现金收付事项和即将发生的现金收付事项及其相关财务信息。

2. 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是以应收应付作为标准来确认本期收入和费用, 计算本期盈亏的会计处理方法。其优点是能够准确地进行成本核算, 能够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能够向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过去发生的现金收付事项和即将发生的现金收付信息。其缺点是不仅会计核算繁琐, 而且必须重视风险防范, 执行坏账损失与跌价等准备金制度。

二、收付实现制在事业单位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第16条规定,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 但经营性收支业务核算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事业单位的经营性收支业务一般是指事业单位在专业及辅助业务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的生产经营活动发生的财务收支。然而, 当前, 在事业单位也确实存在着主营业务与非主营业务两项财务活动, 会计核算如果采用单一的收付实现制, 就难免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造成事业单位会计信息不够全面, 并缺乏可比性。

事业单位采取收付实现制, 虽然能客观反映事业单位的现金流量, 但由于将本期的全部现金收入作为本期的收入, 将本期的全部现金支出作为本期费用, 会将一些分属其他会计期间的业务收入和成本费用支出确认为本期收入和支出, 而无法正确真实地揭示事业单位的绩效与成本费用, 并导致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差。

2. 不能真实反映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

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 这样一来, 在报表上就无法反映固定资产的净值, 会使得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越来越相背离。而且, 按原值反映, 将导致资产总额虚增。另外,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报废处置的审批程序滞后, 也造成许多固定资产实际已经淘汰, 但仍然在账面上反映, 虚增了资产总值。

3. 影响事业单位会计计量的准确性。

对于政府采购货物或劳务收支入账时间, 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没有明确的规定:是在收到货物时记账, 还是在支付货款时记账。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确认。一旦采购合同的两个时点间隔很长, 出现跨年度收付款, 就会造成会计账实不符。实行政府采购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 事业单位的采购环节和付款环节相离, 特别是对于一些大型公共工程, 物资采购和货款支付间隔跨年度是常有的事情, 这样, 会计处理上就会出现严重的账实不符。特别是有些企业要求先开发票, 后付款, 两个时点往往要跨月甚至跨年度, 这又造成票据与账簿不符。

三、事业单位全面执行权责发生制的必要性

1. 以绩效为导向的事业单位改革, 要求正确计量事业活动的投入与产出。

目前, 事业单位的经济业务活动已发生了巨大变化, 多渠道的业务收入占到事业单位经费总额的相当比重。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已不再局限于预算资金的管理, 而代之以绩效为导向的管理模式, 因此, 必须正确确认和计量事业单位的收入与成本。而收付实现制所反映的现金收付与收入、费用没有配比关系, 不能准确进行成本核算, 无法考核业务绩效。权责发生制则能准确、全面地反映事业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提供服务或产品所耗费资源的成本, 并能更好地进行成本与绩效考核, 提供更为有用的会计信息。

2. 权责发生制可准确反映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及财务状况。

事业单位应承担的债务和享有的债权, 包括应收未收的收入, 应付未付的费用支出等, 均应采用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核算基础, 以便准确反映事业单位的运营业绩和财务状况, 使长期资产和隐性负债都能得以全面反映, 有利于准确地评价其资产和负债的管理状况和水平。

3. 有利于事业单位财务报告国际趋同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相当一部分事业单位与世界各国相关组织的交流与合作逐年增加, 急需建立一套完善的与国际相趋同的事业单位财务报告制度。在目前绝大多数西方国家及非营利组织采用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的国际趋同下, 我们仍然不放弃收付实现制的会计核算基础, 将会形成“会计信息”交流上的障碍, 影响我国事业单位参与国际交流的竞争能力。

四、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在事业单位的选择

基础教育网的发展趋势 篇8

运动技术也称“动作技术”。指符合人体运动科学原理、能充分发挥身体潜在能力, 有效地完成动作的合理方法。

1.体育运动的各种项目都由一系列技术动作所组成。如篮球项目中的传球、接球、运球、投篮等。技术的合理、有效是相对的, 随着教法的革新、体育设施和器材的改进、运动员身体素质的提高, 促进了新技术的形成, 部分旧技术被淘汰, 如从急行跳高背越式中产生的剪式, 滚式等。完整的运动技术包括:技术基础、技术环节和技术细节三个部分。

2.技术基础:即运动技术的基本结构, 是按特定顺序和节奏组成的各技术环节, 在进行练习时, 其顺序既不能改变、也不能减少。任何运动技术必须从掌握正确的技术基础开始。

3.技术环节:组成运动技术基础结构的各个部分。如急行跳远中的助跑、踏跳、腾空、落地, 每一个部分都是技术环节, 任何技术不论有多少环节, 其中必须有主要环节, 即技术关键。如跳远中的踏跳, 标枪投掷的最后用力等。主要技术环节一般在时间短和较多肌肉用力条件下进行。学习任何运动技术必须在掌握技术环节的基础上, 重点抓住主要环节。

4.技术细节:在不影响运动技术结构的情况下所表现出的个人技术特点。取决于每个人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和技能等。某个人最合适的技术特点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例如身高不同的运动员推铅球时最后用力的出手角度不同, 速度不同的运动员在确定急行跳远助跑的距离上也不相同;正确利用个人的条件, 形成独特的技术特点, 是掌握合理技术和提高运动成绩的很重要条件。

5.基本技术:指各项运动最基本的技术动作。如篮球运动的传接球、运球、投篮、抢篮板球、突破、抢断球;足球运动中的传球、运球射门、接球、头顶球;田径运动中的走、跑、跳、投等。准确熟练地学习掌握基本技术, 对全面掌握该项运动技术, 发展新技术, 提高技术、战术训练质量和运动成绩, 都有重要意义。

二、运动技术的生物力学原理

1.具有高度运动技术水平的运动健将, 其运动的动力学结构特点, 就是非常充分地利用了动力。这时, 动力可以正好用于必要的时刻, 用于适当的部位和适当的方向, 并且恰好在能取得最好成绩时使出全力。在竞技运动中, 除了要使出很大肌力以外, 必要时还要尽量节省肌力, 用其他力来代替。在这方面, 重要的是利用被动的内力, 包括身体的惯性力, 特别是利用外力, 首先是重力。

2.当具有完善的运动技术时, 除了能更好地利用动力外, 还能减小制动的内力和外力的作用。这在不同的运动练习中是通过不同的途径来实现的。力求减少制动力的有害作用, 对很多方面都有好处。肌肉在不工作时放松, 能减少有机体的生理负担。对抗肌在其拉紧时主动放松对动作的主动力, 同时, 对抗肌放松后, 能使关节有较大的灵活性。这样, 一方面有助于做一系列柔韧性大的复杂动作, 另一方面由于动作的幅度较大, 又能够为利用惯性力创造良好条件。只有当肌肉没有多余的紧张时, 动作才会完成得轻松自如, 柔和连贯。若肌肉参与工作不及时或对抗肌放松较迟, 则动作便会做得拘束、脱节。这不仅对肌肉的工作能力, 而且对动作的准确性都有影响。

3.最后, 当支撑性的肌肉紧张为小幅度的运动所代替时, 肌肉便放松。在这种情况下, 肌肉的静力工作便被疲劳较小的动力工作所代替。这时也常常利用相向运动, 身体一些部分的惯性力似乎是它支撑点。

三、几项运动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 铅球技术的特点

铅球技术:铅球运动员的专项素质:速度与力量, 即爆发力=速度×力量。铅球运动员的速度是快速的单个动作, 也就是肌肉在储存能量之后, 一次性快速的收缩, 这种肌肉的用力顺序是首先腰腹的内外斜肌它们使骨盆快速地向对侧转动, 之后是下肢的膝关节的伸展及踝关节的伸展, 趾肌的收缩, 紧接着是躯干的转动, 上体正对投掷方向, 胸大肌、背扩肌、前锯肌、快速收缩, 使肱骨内旋骨收, 接着肱三头肌使肘关节伸, 最后屈腕、指。上肢与下肢都从腰部第二、三腰椎开始抽两侧扩散、即从大肌群向小肌群用力, 形成鞭打动作:其中在练习中接着快速用力的要求, 在每次练习中都要以最快的速度练习。在练习力量时, 要增加开始用力的在阻力减小最后时的阻力。

(二) 篮球技术的特点

移动技术, 重心低、速度快、平步、交叉步、攻击步和各种绕步能有机的衔接。传、接球基本功扎实, 手与球接触、控制、高度敏感, 对球的力量、速度、方向、甚至旋转都准确感知, 做出合理的判断。传球时隐蔽、突然、多变、幅度小、提前量大、合理、技巧性高, 真假难辨, 虚中有实、声东击西、出神入化、防不胜防。投篮基本功扎实, 如邓肯的45度角打板, 基德的三分投篮, 加内特的高手投篮都可谓绝活。运动员能在高强度、高对抗、高难度、高干扰的情况下完成投篮动作。另外, 跳投时离地到落地之前的各时相随时出手, 个别运动员创造的所谓非正规投篮。

(三) 短跑技术的特点

短跑技术分起跑、疾跑、途中跑和终点跑等四个部分。其一, 起跑运动员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反映, 即尽量的缩短反映时间这样就要求在提高运动员神经的灵活性上下功夫;其二, 疾跑要用猎狗式。就是要发挥全身各部位的肌肉特别是躯干的力量, 即躯干的腹内外斜肌及骶棘肌的力量, 这就要求运动员躯干较粗壮。也就是说改变过去认为短跑运动员躯干不能太粗壮, 要求动作的直线性, 也就是说现代的疾跑是向左右大幅度的扭动并产生较大的水平分力;其三, 途中跑低重心、大幅度、高前摆、快频率等技术特点, 着地时缓冲更加积极 (即退让性收缩) , 下肢进行旋转式离地技术。所以说对小步跑提出质疑。其四, 终点跑注重上体的前倾, 缩短步长, 提高髂腰肌的耐力水平。撞线瞬间下肢的突停, 躯干的鱼跃式前冲等技术特点。

四、建议

1.加强运动技术理论的研究, 掌握运动技术的范畴。

2.借助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及仿生学的原理探讨最佳运动技术。

3.根据场地和器材的更新不断废弃原有的落后技术, 创造前瞻性和时代特征的运动技术。

摘要:体育运动技术的种类繁多, 各自表现出不同的风格, 但是都必须符合运动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的原理。本文试就运动技术的定义、范畴、生物力学原理、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中几个项目的发展趋势及特点, 谈谈自己的看法, 目的在于提高对运动技术的重视程度, 使运动技术具有超前性和时代的特征, 为攀登体育运动技术高峰打下坚实的理论与技术基础。

关键词:运动技术,生物力学,铅球,篮球,短跑

参考文献

[1].孙民治.篮球运动高级教程.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

[2].叶国雄, 陈树桦.篮球运动研究必读.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8.

[3].《运动生理学》教材编写组.《运动生理学》体育院系统编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基础教育网的发展趋势 篇9

1 主体功能区的内涵

在具有差异性的环境资源承载力的区域、以及当前现有的发展潜力和开发密度, 对我国未来经济和人口的分布、城镇化格局以及国土的利用进行完善的统筹谋划。为此, 在“十一五”规划中将资源分为重点开发、优化开发、禁止开发以及限制开发四种主体性功能区。根据划分区域的不同对其进行不同的定位分工, 实行不同的发展模式、发展思路和发展战略, 从而使日益激烈的资源环境矛盾有所缓解, 结合主体功能区的定位、政策、以及绩效评价, 形成科学合理的资源空间规划。所谓重点开发区域指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的资源环境, 具有较好的人口集聚和经济条件的区域。在此区域实行创业投资环境的改善, 充实基础设施, 扩大经济规模。加强产业发展的集群性, 加快城镇化和工业化, 承接禁止开发和限制开发区域人口的转移, 和优化开发区域产业的转移。使其成为全国人口和经济重要的集聚载体。优化开发区域是指已经具备了较高的国土开发密度, 开始出现资源环境承载力减弱现象的区域。该区域的发展要改变原有的大量消耗物资、占用土地、排放污染的方式实现较快的经济增长, 把提高效益和质量作为首要条件, 促进和全球竞争和分工层次的提升, 使其继续充当我国经济发展的领军者以及全球化经济的主体区域。禁止开发区域是指各类依法设立的自然保护区域。依照相关规划和法律规定实施强制性的保护, 避免自然生态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作用。限制开发区域是指较差人口和大规模集聚经济条件, 较差的资源环境承载力, 同时关系到较大范围生态或国家安全的区域。需坚持保护优先、点状发展、适度开发, 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下实施因地制宜的特色产业, 加大环境保护以及生态修复工作的力度, 对超载的人口进行有有序的引导转移, 使其逐步形成区域性或全国重要额生态功能区。

2 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现状

在我国, 土地利用规划制度是各级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的引领作用下, 实施对土地利用规划工作开展的方针、战略、原则、方法、依据等多种方法论的集合体。不仅在《土地管理法》中有相应的体现, 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国土资源部、国务院制定的相关技术规范、通知、政策等, 尤其作为对下级土地利用审批总体规划的依据, 在各级地方政府均受到了强烈的重视。土地利用规划体系主要是建立各主体间信任稳定的结构,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交易成本和不确定性, 土地利用规划制度在我国以建立二十多年, 其内容的核心是限制建设用地和保护耕地, 对确立和发展我国市场经济制度、合理配置利用土地资源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地方政府是地方非政府主体和中央政府双重利益的代理职位。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实现地方经济的发展, 相对于绝大数地方政府, 其政府职能的首要任务是进行引资招商, 其手中掌握的资源是土地优惠政策和税收。然而, 滥用土地优惠政策必将促进土地需求量的扩大。但是土地利用制约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对土地要素有着制约作用, 特别是对建设用地供给量的制约, 这样就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尤其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影响土地规划限制, 地方经济发展和最大化经济效率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成为地方政府面临的矛盾, 这样就导致了地方政府与国家中央政府目标的出现差异性。

3 土地利用规划体制的发展趋势

3.1 实行功能分区管制

当前我国土地资源急需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是:从合理的空间布局引导土地利用结构的相应调整, 从而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实现土地资源最大限度的节约。因此, 需要根据各功能区土地资源的优势进行合理规划配置, 逐步形成不同区域的单一控制管理功能。对于重点开发区, 提高投资密度, 不实行动态的农用耕地总量平衡政策, 分配较多的建筑站用耕地指标, 对基本农用耕地保护区面积进行适量的减低。在优化开发区, 不实行动态的农用耕地总量平衡政策, 分配适量的建筑用地占用农用耕地指标, 增强投资密度, 保持原有的耕地面积。在禁止开发区要减少投资密度, 控制建设占地指标, 保持原有的稳定的农田、生态保护区面积, 保证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性。对于限制开发区, 加大基本农田面积, 对建设用地面积实施控制, 确保投资密度, 保证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性。

3.2 建立耕地保护和功能区间的补偿机制

一直以来, 我国的土地管理体系是以行政区域内部的土地结构和利用总量之间的平衡,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土地资源在较大区域结构优化利用的可能性。当前实施的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在一些重点开发区和优化的开发区已经很难实施, 然而这些地区是我国将来吸纳人口、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地方, 还需增加较多的建筑用地。为了确保各功能区内的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需以功能区为单位进行耕地的占补平衡。对不同的功能区进行研究, 确立新增土地开发整理计划、建设用地计划以及耕地保有量指标, 从而在各功能区内实行具有差异化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在功能区内实施的耕地占补平衡必须严格的对已占用的耕地进行补偿。

结束语

我国的土地利用规划虽然经历了长期的实践过程, 但还是处于不完整的发展阶段。在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中, 我国土地利用规划体系还需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 最终实现最大的土地利用效率和社会经济效益。

摘要:建立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的初衷是实现对我国建设用地的限制行业农用耕地的保护, 从而实现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但从短期利益的角度来讲, 这种土地利用的规划降低了经济的增长速率。因此, 在我国土地体系的发展过程中, 需要存在一种平衡的方式, 实现解决土地资源利用的合理性和经济效益发展之间矛盾。针对这种矛盾, 文中从主功能区规划的角度对土地利用规划问题进行相应的分析, 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相关描述。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主体功能区,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王万茂, 王群.土地利用规划中不确定性的识别和处理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10) .[1]王万茂, 王群.土地利用规划中不确定性的识别和处理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10) .

[2]李永萍.浅析城市经济增长与土地利用规划控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 (9) .[2]李永萍.浅析城市经济增长与土地利用规划控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 (9) .

[3]胡静, 陈银蓉, 梅昀.中国土地利用规划制度创新机制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6) .[3]胡静, 陈银蓉, 梅昀.中国土地利用规划制度创新机制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6) .

基础教育网的发展趋势 篇10

1. 智能化研究基础

(1)国外智能化研究成果

欧美知名工程机械企业在满足其产品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一直注重通过新技术提升其产品性能及智能化水平,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他们即开始采用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提升其操作安全性及作业精准度。本世纪初,他们开始采用网络技术进行产品作业过程的信息监控、故障诊断以及虚拟化远程操作监控和操作培训。

以利勃海尔为代表的知名工程机械企业,在起重设备智能化控制方面领先于国内起重机企业。这主要表现在以下7个方面:一是采用包括CAN总线、专有总线、以太网在内的多网融合技术。通过总线可使轻便的零部件与控制器进行信息交换,通过以太网能改善传输数据速率低、包容量小的缺陷,通过专有总线则可达到保密的目的。二是进行系统冗余设计。对整机进行系统冗余设计,可预设过载、超速及特殊工况的处理方案。三是故障诊断能力强。其具备庞大故障库,可给用户提供不同故障处理措施。四是匹配合理。合理匹配起重机参数、工况、动力系统,可将起重机性能发挥到极致,充分保证高速动作的快捷性及低速动作的平顺性与稳定性。五是人机交互功能先进。其操作界面简单易懂,层层嵌套,将成千上万的传感信息及数据包含其中,使信息系统更准确。同时充分考虑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及操作能力,操纵安全可靠。六是采用工况模拟技术,从施工角度开发用户价值,融入施工经验。七是零部件专用。其设计的专有零部件(包括控制器)有独有的特点,具备行业保密性。

2010年左右,欧美高端工程机械基本实现了整机设备信息与工厂管理系统网络化的数据共享,系统能自动记录设备运行情况,特别是机构及各零部件的实际运行故障情况。这有助于故障的系统分析和经验积累,提高了设备运行安全性和设备使用效率,降低了使用维护成本。国际著名的研发咨询公司Ricardo(里卡多)借助于先进的大数据分析及创新模式,为卡特彼勒、利勃海尔、约翰迪尔、JCB等先进的工程机械企业建立了完善的产品测试及评估体系。目前,工业4.0以及大数据技术在欧美各行业开始应用,国际上技术领先的工程机械企业也开始建立自己的云服务平台,为产品全寿命周期的质量管理、施工作业的精确控制、再生产制造及产品性能评价等提供服务。

(2)国内智能化研究成果

汽车、航天产业在嵌入式系统的研发与应用较早,在智能导航、轨迹优化方面成熟,为工程机械提供了可借鉴经验。目前来看,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在智能化技术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如很多工程机械都已采用无线电信号型接触防撞装置,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设备作业的安全性。同时工程机械的控制也已从机械控制升级为电液控制、电气控制,为进行PWM控制、逻辑管理,智能化精准操作奠定了基础。总体而言,与国外产品相比,国内产品在控制系统上与国内外产品差别不大,但在显示、控制、传感技术细节方面,动作的平顺性、安全性方面,复杂工况使用的人工智能技术、可变支撑、故障诊断等方面,与国外产品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此外,我国自制关键零部件产业不发达,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制约了产品智能化的发展。

“十五”至“十二五”期间,在“863”等计划的支持下,我国工程机械行业虽然已经开展了智能化研究,主要解决了信息采集、网络化传输和远程监测,实现了作业设备的物流跟踪和作业工况的初步监测,却并未实现真正的智能化。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未考虑和实现精确作业要求,“机、电、信”没有实现一体化设计,从而使获取的状态信息较少。二是没有实现数据的有效利用和装备的性能评估、预测和全寿命周期的管理服务,未充分发挥出产品性能的提升作用。

2. 智能化发展趋势

流动式起重机(以下简称起重机)智能化研究的总体目标,是突破复杂环境下人工智能、作业空间识别、复杂装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等智能化技术等关键技术,开发出面向具有高智能化、带操作安全管理系统的智能装备,实现单机与机群智能化控制,并使我国重大施工装备、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智能化起重机应具有检测和识别工作对象与工作条件的功能,具有根据吊装目标自行决策的功能,具有响应决策、执行预定动作的伺服功能,具有自动监测吊装过程与及时修正的功能,具有自我安全防护及排除故障的功能。综合来看,起重机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包括以下8个方面:

(1)机器人化精确操作

智能起重机应具备全面感知、自动规划、主动动作、多机协同、自主学习以及决策控制等能力,为此采用环境自识别、轨迹规划、自动避障碍、远程操控、自主作业、故障诊断等智能化技术,将是起重机智能化的目标。这将使起重机的操作更安全、更舒适、更方便、更精准,操作人员可以在远离施工现场的情况下,远距离监控起重机械,完成指定吊装工程。同时应加大力度研究恶劣环境下的嵌入式系统开发,与单机智能化形成具有自动化操作、智能化作业规划和自适应环境识别的工程机械机器人系统,解决工程机械安全、高效、精准作业的问题。

智能化起重机的另一方向是研究具有人工智能的吊装作业动作,融入人的经验,从而在快捷的基础上实现吊装作业安全、平稳、高效。可根据起重机工作典型特性,将汽车与航天的导航、环境识别、人工智能、精密遥控等融入进来,以固定模式、方法来简化操作人员技能要求,从而提高操作安全性。目前来看,应重点研究具有人工智能的起重机臂架技术,形成面向风电拆装工况的技术方案及装备,解决安全、高效、精准吊装的行业难题。

在起重量大、起重臂架长、作业环境复杂、作业对象不确定等各种条件限制下,起重机将无法进行设备对作业环境和吊装对象的识别,从而造成精准对接困难。机器人领域在多关节运动轨迹控制技术、人工智能、环境识别等方向的深入研究成果,可应用于起重机臂架智能化控制。随着人工智能的介入,起重机现代化进程将会进一步加快,未来起重机将从目前的局部自动化向全面自动化过渡,并向远距离操控甚至无人驾驶的方向发展。

(2)作业环境自识别

开发具备环境识别能力并具有自我安全防护意识的起重机,能大大降低起重机故障,人员伤亡等事故的发生率。基于以上目的,需采用更多传感器系统及电子设备来持续监控起重机实际操作情况,提高起重机作业安全性和操作简便性。

智能起重机要能在不同环境精确灵活地进行作业,高性能传感器的研究开发是必不可少的。智能系统完善和传感器性能改善是增强起重机智能化的重要手段,而来自传感器的信息如何组合,即传感器的信息融合问题必须解决。具体来讲,可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及高精度差分GPS定位技术,准确定位吊重物位置,通过控制软件引导用户准确将起重姿态调整到最佳。而通过影像、声波、电磁感应、温度、压力等多传感技术实现吊装行驶路况规划、作业环境的自识别,可使起重机在千变万化的作业环境中实现安全精准作业。

(3)多机协同作业

随着工程建设中吊装的结构物不断向大型化发展,单台起重机的起重性能很难满足吊装要求,而应用多台起重机协同作业的需求日益增多。目前起重机多机协同作业时,由于需要多人采用对讲系统协调指挥,再依据指挥员主观判断来协调各起重机动作,为此吊装作业效率低、安全隐患较大。

为有效提高起重机多机协同作业的工作效率及安全性,必须开展无线监控系统的研究课题。应用成熟的检测系统、无线通讯技术及监控终端,可实现多台起重机工作参数的实时监测、动作精准控制及动态报警,从而实现多机协同控制功能。具体上,多台起重机协同作业的通讯方式、载荷分配、动力学分析、协同控制算法、数据管理及检测均课题研究的重点。

(4)吊装施工工艺

大型起重机操作复杂,作业环境恶劣,危险系数高,对操作者操作水平要求较高。,从19世纪80年代,诸多学者开始了对计算机辅助吊装方案设计技术的广泛研究。近年来,不少学者们针对起重机的吊装路径规划提出了许多有效的规划算法,如爬山算法、遗传算法、蚁群算法、PRM算法,并开发了一系列仿真平台。但是由于对实际工程因素的考虑不够全面,目前研究成果未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看来,工况规划、工况模拟、场地感知、车身姿态、吊装物体及吊装点的规划研究,是起重机智能化研究的大方向,也是一类极具挑战的研究课题。

(5)系统在线故障自诊断

大吨位起重机普遍采用机械、液压、电气综合控制,由大量的动力元件、检测元件、控制元件及执行元件有机组合而成。系统内部各元件之间呈现高度耦合性,出现的故障往往具有多样性、偶然性、复杂性、模糊性等特点,故障状态与原因间不具备可遵循的线性关系。

目前国内起重机诊断能力弱,挖掘深度不够,处理方法简单,传统的故障诊断方法如故障库、专家诊断等均难以满足要求。针对起重机系统错综复杂的故障现象,利用新技术手段、研究新诊断方法将是起重机智能化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对于起重机故障诊断技术,将从传统的人工诊断向以集成多传感器融合技术、信号分析处理技术、动态监控技术于一体的现代诊断技术发展。对于起重机故障诊断方式,将从以往的事后故障维修模式向按设备监控参数状态的维修模式转变。

(6)信息智能管理

随着现场总线技术快速发展,机械与电子技术的结合越来越密切,起重机械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将成为这一阶段的必然产物。利用起重机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可实现对起重机的日常维护、安全监控、集中管理、数据交换与共享。

起重机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不仅可对起重机的动力元件、检测元件、控制元件及执行元件等机构实时监控,且对整个企业物流管理与数据共享有重要意义。起重机作业流动性大、工况多、环境差异性大,生产调试数据的可追溯性、服务备件的及时有效性、安全评估的复杂度、维护保养的精准性、价值链管理的精益性等均没有量化指标,无法精准管理,为此迫切需要开发面向全寿命周期、全价值链的大数据设备安全管理系统。研究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的工程机械全寿命周期的安全管理技术,开发面向全价值链的设备安全管理系统,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是起重机智能化发展的一大方向。

目前,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协同设计、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精准供应链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电子商务等正在重塑产业价值链体系。对于起重机企业来讲,应将“互联网+”与起重机械有机结合,促进起重机械转型升级。具体如下:第一,大力整合优化生产服务系统,建设专业化公共服务平台,发展技术支持、设备监理、保养、维修、改造、备品备件等专业化服务平台;第二,支持起重机信息技术服务创新和应用,发展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的工程机械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技术,开发面向全价值链的设备安全管理系统,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第三,将数字技术和智能制造技术广泛应用于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丰富产品功能,提高产品性能。第四,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积极发展定制生产,满足多样化、个性化消费需求,促进智能终端与应用服务相融合、数字产品与内容服务相结合,推动产品创新,拓展服务领域。第五,建立服务于产业集群的电子商务、数字内容、数据托管、技术推广、管理咨询等服务平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7)人机交互功能

国产起重机整机人性化水平较弱,未充分体现人性化,常顾此失彼。随着“以人为中心”设计思想逐渐被认可,传统的人机关系也在发生改变,人机系统的重心从“机”的因素转移到了“人”的因素上。在人机交互方面,近期的研究方向应考虑以下4点:一是将汽车、航天的导航、环境识别、人工智能、精密遥控等技术根据起重机工作典型特性融入进来,以简化对操作人员技能要求,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操作安全性。二是使用人机工程软件,例如利用PROE、UG等三维设计软件自带的人机模块指导产品设计。三是搭建专有人机实验验证系统,利用眼动仪、数据手套等电子设备,通过数据采集判断产品显示、攀爬、维修、拆装等装置设置的合理性。四是搭建虚拟操作平台,系统评判起重机操纵系统的人性化水平。其中重点是考虑整机人性化,提高与人相关的视、听、说、触、做等各方面的人性化水平,并搭建参数化的测评系统,给出具体测评指标。

(8)可靠性设计与测试评估

教育观念的演变及发展趋势 篇11

[摘要]作为教育实践和教学改革的核心,教育观念经历了一系列的嬗变,由强调“被动接受”的教育客体论转向以受教育者本身为教育考核标准的教育主体论,而教育关系论突破了“主体——客体”的二元对立,以“主体——客体——主体”的三维结构进入教育观念的视阈。文章梳理了教育观念的演变规律,解析了教育观念的演变及其发展趋势对当前的教育实践和教学改革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教育观念 教育客体 教育主体 师生关系

[作者简介]杨军(1966- ),男,江苏盐城人,盐城工学院电气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裴森森(1976- ),男,江苏盐城人,盐城工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江苏盐城224000)

[中图分类号]G40-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35-0143-03

教育的历史是以教育观念为核心的教育体系不断改革的历史。教育客体论认为教育是受教育者对“物”的被动接受的过程,作为教育主体的人成为教育客体的物的“奴隶”;教育主体论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但在实践中却走向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面对信息网络时代对教育观念的挑战,教育关系论突破了“主体——客体”二元对立,以“主体——客体——主体”的三维结构进入教育观念的视阈。从客体论到主体论,再到关系论,教育观念呈现出有规律的递嬗。研究这一演变规律,对于认识教育的发展趋势,指导当前教育改革尤其是师生关系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教育客体论

教育客体论是教育观念理论形态的第一阶段,它以洛克的“白板说”为哲学依据,把人的心灵比做一块蜡版,可以被动接受加在它上面的任何印象。这种理论认为,教育是受教育者被动接受“外物”的过程,因此课程体系科学与否成为衡量教育的重要尺度,教育重心指向教育内容,片面强调知识学习的教学方法成为教育的核心。

显然,教育客体论是对如何造就“社会人”这一重大问题的回答。作为一种教育观念,它对教育中主、客体的认知是断裂的:一方面,这种观念强调必须对社会成员进行有效的教育,否则个体将无法获得成长,社会的发展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而有效的教育就是使学生全盘接受已被当前社会认可的课程体系的过程;另一方面,它强调学生的个性是可塑的,现有的教育内容可以通过讲授等教学方式传达给学生,学生通过被动地接受,把现有的教育内容继承下来。可见,这一理论认为教育就是教师向学生传授道德、文化知识等内容,而学生通过学习、接受这些内容从而成长为“社会所认可的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反对放任学生自然成长,认为“把人给‘自然,甚至把人引向‘自然,并在‘自然中锻炼,这只是一件蠢事”①。

虽然这一教育理论因社会、时代不同,其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但它们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以保证学生对教育内容的接受为目标来构建教育观念。被动地接受教育内容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教育关注的是怎样高效地使学生习得教育内容,教育标准化成为不容置疑的评价规则,教育方法和手段是教育的第一问题,讲授成为优先选择的授课方式。

教育客体论以是否拥有已被社会认可的课程体系而将人划分为两大群体,即教师和学生。教师因掌握教育内容而拥有对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的权力,处于教育的主导地位。但究其实质,教师也没有走出教育内容允许的范围,其教育的主导地位只是一个表象,实际上,教师也只是教育内容这一客体的人格化而已。与之相应的,学生仅仅被看做是教育的对象,而非学习的主体。教育客体论强调社会对学生的教育责任,强化学生被动的学习角色,漠视学生的主体性。在这种教育理论中,学生只是一块没有感情的白板,教师既不需要考虑学生的观点,也不用在乎他们的感受。

教育客体论也有其合理性的一面,教育客体论具有认识论意义上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人把握世界、认知世界的逻辑起点总是从对象和客体开始的,人先将目光向外,认识外物,然后才将目光逐渐内转,直至认识人本身,此外,道德、知识等内容是社会的精神文化基础,是社会得以形成、运作和发展的前提。如果不经过系统学习,社会将不能继续发展。因此,作为教育的首要环节和初始条件,将客观文化作为教育的中心视界,是必然的、合理的,而且,随着科学知识在人类社会重要性的提升,个人的发展首先便是以掌握科学知识为目标。

然而,这种理论的片面性是十分明显的。首先,它以物为中心,是一种客体至上论。教育过程本该是学生个体各方面综合成长的过程,而教育客体论却把教育等同于现有文化知识的传递,忽视了教育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忽视了个体与知识体系、意识形态、文化价值的相互作用关系。在教育实践中,这种教育观念对于个体的成长虽然有其积极作用和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它强调单向的讲授,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学生的反感和抵抗、知识无用论、考试中心主义、数据考核体系盛行、创新思维和能力难以培训等。其次,虽然它强调客观教育内容的优先性和中心地位,但由于它压抑了人的作用,强调知识和文化的传承,反而导致了这些教育内容自身无法得到发展,日渐陷于停滞。实践证明,教育客体论总是以现有世界为蓝本来建构教育,而个体的成长并不等于对现有世界的全盘接受,教育客体论最终会成为学生多方面自由发展的障碍。

传统教育观在实践中的困境导致了它的自我嬗变:从教育客体论走向教育主体论。

二、教育主体论

教育主体论是以人自身的发展为衡量标准的一种教育观念,是对教育客体论的否定。它源于卢梭发动的哥白尼式的教育革命,其进一步发展的理论依据则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卢梭在《爱弥尔》中提出,教育的唯一目的是造就人,不是政治人,也不是社会人,而仅仅是人。这引发了教育观念上巨大的进步——对于“人”的发现。现代心理学的奠基人皮亚杰率先对儿童的心智进行心理学的探究,虽然他得出儿童的理解能力非常软弱贫乏的结论,但是此后教育心理学几乎是在否定皮亚杰理论的基础上取得进展的。后皮亚杰教育心理学认为皮亚杰严重低估了儿童的理解能力,提出孩子的心灵比成人想象的要成熟且丰富得多,孩子的语言能力和创造性有时是成人无法比拟的。

在此基础上,教育主体论反对教育客体论的白板说,反对学生是“一块蜡或一团泥,可以塑造成我们选择的任何形式”,提倡“外铄的教育是假教育,内发的教育才是真教育”②的观点。其主要观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教育客体论的批判。这种理论认为虽然科学知识可以认识和改造世界,并因此成为教育的重心,但教育一旦过于迷信科学价值而放弃人文素养的传承,将给人类文明带来无穷的后患。此外,教育客体论认为教育的任务是使人接受社会化的洗礼,符合国家的需求,达到社会既定的目标,实现社会的整合。教育客体论中,教师讲授和学生学习的知识都必须由外在的目的决定,于是,作为教育真正目的“人”反而在教育中消失了。

2.关于教育的本质。教育主体论认为,除了人的思想与观念,人类知识体系没有其他任何构成要素,而人类对这个充满意义的世界的理解,可以通过不同的经验模式做出各种可能的直接描述,没有必要借助其他媒介。因为客观世界并非是外在于思想的一个特殊实体,而仅仅是一个相应于经验世界的可预想的概念。从而,不同的知识体系不是反映客观世界的不同部分,而仅仅是人类通过各种特定的观点所反映出来的同一世界的不同状貌,于是,真理不是一个等待被发现的外在目标。只有人的问题,才是教育以及人类一切行为活动的根本所在,这样,教育主体论在根本上批判了教育客体论,反对客体论的社会化教授、学习与研究等观点,为教育从以“物”为中心的客体论到以“人”为中心的主体论打下基础。通过宣扬学生的主体性,学生不再是未来的人,而成为当下的人,从而实现了教育观念从“物”到“人”的转变。

3.关于教育的功能。不同于教育客体论追求确定性、客观性的科学主义立场,教育主体论追求的是无限可能性、偶然性与趣味性的人文主义立场。它认为在教育中不存在知识合法性的绝对仲裁者,世界是一个非启蒙式的、多元文化的世界。它认为人生来就不是一个完整的“社会人”,人注定要成为学习者,所以教育是必需的,而人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是一个由多种言说方式所组成的对话场域,是一个无法被压缩成抽象规则的复杂的行为网络,是一个已被前人通过各种观点构建过的意义世界,所以,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受教育者主动获得知识的能力,扮演自我认同的角色,最终成为这个意义世界中的主体。即通过个体的自我学习与传统对话,在无限可能的意义世界中寻找属于自己的生活和存在方式。

教育主体论认为教育客体论的缺陷在于漠视了人的自我诠释能力,它提倡学生通过内发的过程来实现主体的成长、发展和生活,透过与文化的相互适应来重组自己的生活经验。在此基础上,教育的功能被定位为促进社会道德进步,使人适应社会生活的不断演进。

然而,教育主体论也存在着重大缺陷。首先,这种理论对人的理解是抽象的,对教育的分析脱离了具体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背景。同时,它往往将“完全的人”等同于西方先进国家的人,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应以西方发达国家为标准,成为西方中心论的工具。其次,虽然它高扬“人”的旗帜,但是它只见“人”这一主体,无视主体之间交往的媒介和基础,这种理论最终往往会走向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在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即如何造就人这一问题上由于难以发现新的资源,而缺乏具体的解决途径。在实践过程中,走向两种不同的结局:或坚持强调教育中教师以及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两个主体之间的关系无法准确定位,陷于各说各话、自说自话的困境,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隔离、阻断,差异难以协调,教育无从入手,教师反而背上放纵学生的恶名,学生也出现迷失方向的茫然无措感,最终难以抵挡教育功利主义的侵蚀而流于空谈;或如卢梭等人主张教育应“返回自然”,但“返回自然”的道路上在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同时,还是需要依靠教师来指导,教学被认为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带有目的性的指引过程,是教导学生使用一种或多种言说方式的技艺过程。于是学生仍然只是未来的人,而不是当下的人,这就又回到了客体论的老路上。

总之,教育主体论针对教育客体论的局限,提出了人的问题,但是,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又显得无能为力,只得滑回了旧有的轨道。

三、教育关系论

虽然教育主体论发现并高举教育中“人”的旗帜,是教育发展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转向,但它过于专注学生这一主体的无限可能性,忽视教育是“人”这一主体要素和“内容”这一客体要素的有机结合,并且主体是由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所构成的。由于其内在的缺陷,教育主体论因在实践中难以操作而收效甚微。对教育客体论与教育主体论的反省构成了教育关系论的逻辑起点,教育的困境通过超越“主体——客体”的两分模式,实现向“主体——客体——主体”三维关系结构转换。从而,教育关系论成为当前教育观念发展的主要趋势。

教育关系论的出现,一方面源于主客体等教育实体论在逻辑和实践中所遭遇的困境,另一方面源于信息网络时代对教育的冲击和挑战。网络世界是一个无中心、差异化的多极主体,它以网络这一共同物质客体为中介而彼此联系紧密。其中作为交往客体的知识具有共享性,在不同主体的运用中达到知识的最佳融合状态。在这一世界中,弘扬的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主体,它代表着发展的动力与方向。

信息社会的来临导致各种对话的发生,合作交流成为当代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普遍方式。人们在日益广阔的空间和日益密切的交往中越来越察觉到,在全球信息化时代,人类的发展不可能孤立于个体的发展或局部的操作,而必须要展开合作与交流。这种人类存在与发展方式的重大改变,在教育观念上的反映便是教育关系论的出现。

这一观点认为,教育是教师和学生构成的多极主体间为改造和创造共同的客体而结成交往关系的活动,是涉及多个主体的物质、精神和语言等多个层次的交往过程。教学内容构成了多极主体间的物质交换过程,并成为精神与语言交往的基础,教学内容向多极主体开放,与多极主体同时构成“主体——客体”的双重关系,教师和学生通过教学内容这一中介进行交往,从而通过教学内容构建出“主体——客体——主体”三维关系结构。教师和学生双方都以教学内容为中介实现相互联系,并通过教学活动的反身性而实现教师和学生的自我重构,达到教育的目标,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教学内容的创新和发展。

以往的教育客体论和教育主体论两极模式的缺陷在于只重视学生、教师和教学内容之间“主体——客体”的关系,或主张教学内容是脱离人和人所进行的创造活动的超自然物,或忽略了教学中师生间的交往活动、交往关系和运行机制。无视教育中师生这一对主体与无视教学内容这一客体的教育观念同样是无法想象的。教育关系论提出教育是“主体——客体”与“主体——主体”双重关系的统一:一方面,师生双方以主体作用于作为中介的教学内容,以实现“主体——客体”双向物质变换;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在精神与语言层面的交流构成多极主体间的交往关系体系。提倡在多极主体基础上建构教学过程,并通过教学的返身性而达到主体的自我重构。

在这一观念指导下,要求“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关于社会化的观念”,认为教学内容不是单纯的“物”,也绝不是教学关系的终结点和栖息地,而只是一种中介,是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这两大主体之间关系的起点,是师生交往关系的纽带和凝结,实现着师生两极主体间交往关系的功能。每一主体面对的教学内容,不仅与“我”相关,而且也与“他”即另一极主体相关。但在深层次上,两个主体具有同等的权利。教师和学生都是完整的主体,对他人持完全开放的态度,而不能自我封闭于事先给定的“教师”“学生”身份中。这样,教师为学生提供了解世界的知识体系与学生建构自己理论的学习活动,两者同一而不可分割。特别重要的是,这一过程中不得强化教师的特权,反对传授式、控制式的教学关系,教师不可通过单向讲授进行教学,而要引导学生通过参与批判性的讨论、全班共同协作来建立新型互惠式的师生关系。这一新型的师生关系中,师生双方都通过“向他人开放;与他人交流;某种包含自我更新意味的自我反省;重新与他人交流”③这四重行为的不断递进,进而不断地提高对自我的理解。

于是,学生不再是“一团形状不定、完全被动的黏土,由他碰巧遇上的父母、老师、社会或者随便什么力量压制成形,所以他最终被设定的形状完全取决于别人决定施加给他的特性”。而认为学生“从一开始就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他们的行为是有机的,而不是可有可无的;甚至对于最初的社会性的相互作用,他也带来了某种特性,影响了别人对他的种种行为”。教育涉及的双方“都不断地改变对方,他们和对方一起成长。社会化是一个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的实践”。从而“从根本上说,是一次双方联合的尝试”。④

四、对当代中国师生关系的启示

通过解析教育观念的演变和发展趋势,不难发现当前中国的教育正处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转变的过程之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还只是一个单向的灌输行为,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体地位都尚未确立,“主体——客体”之间的对立仍旧明显,裴斯泰洛齐所言之“将科学艺术与人民大众之间的屏障放火烧掉”⑤对于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意义重大。而吸收科学的教育观念,形成合理的师生关系将是教育改革的切入点,为此应强调以下几点:

第一,把教师和学生当做平等的教育主体。“对教育改革需要一个新的思维方式”⑥来确立教育主体的多极性和平等性,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师和学生都应有同样的教学主体地位,教育内容作为人的成长过程的一个中介,不应该成为驾驭人的工具。教育观念的演变过程可以说是教育主体意识觉醒、主体地位和资格逐步被确认的过程。而改变教育思想上的贫乏,正确指认教育中主体(尤其是学生)的地位、资格和意识,是从事教育改革实践最重要的前提。

第二,反省现有的教育模式。现有的教育模式在培养学生方面具有儿童成人化倾向,强迫学生以成年人的思维进入成年人的世界,是一个以成人化的模具塑造儿童的过程,这一过程使得原本有无限可能的儿童只能朝单一的成人化的方向发展,而成人世界的困境说明这并非是完美的世界。儿童的原创性和开放性,却可能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某种改善。因此已经丧失了敏感性的成年人应该从中获得某种启示,进而找出改革的方法。

第三,构建开放的教育平台。教育关系论要求“为多元差异性思想的对话搭建平台,而不由某种唯一的或大写的主体独占论域并建立话语霸权”⑦,它承认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别性,不以统一的标准来要求不同的学生,而提供必要的机会让每一种可能都有成长和验证的空间,认为学生只要“给予空间和时间,他们就按照固有的规律正确地去成长”⑧;强调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性,教师应把知识提供给学生,而不是单纯地讲授甚至灌输给学生,通过让学生广泛地获取信息,满足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心,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而且,教育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探寻真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出现不同的观点、见解是合理的,不必大惊小怪,如果教师没有充分的理由确定学生是错的,那么,应该以“存疑”的态度承认学生的思想同样有其合理性。

[注释]

①⑤王坤庆.20世纪西方教育学科的反战与反思[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4,19.

②⑧马骥雄.外国教育史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63,263.

③(加)史密斯.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M].郭洋生,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04.

④(美)鲁道夫·谢弗.母亲的使命[M].高延延,译.沈阳:辽海出版社,1999:18-19.

⑥(加)迈克·富兰.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M].加拿大多伦多国际学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1.

基础教育网的发展趋势 篇12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发展趋势

一、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 我国早期的职业大学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我国东南沿海及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率先创办了一批新型地方性大学———职业大学, 这就是我国最早具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性质的学校。1985年,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 “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院校, 逐步建立起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有力地推动了高职教育的发展, 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 职业大学的数量已达到126所。它们共同的特点是自费、走读、不包分配。

相对于早期职业大学的发展, 初中起点的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探索, 却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成功的发展道路。实践证明, 五年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便于统筹安排教学计划, 实现了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机衔接, 并且由于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有效教学时间长, 为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的养成创造了良好条件, 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二) 多种类型 (“双起点”、“双证书”) 高职教育的发展时期

1991年1月, 经原国家教委和总后勤部共同批准,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工业学校基础上, 建立邢台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率先在全国试办高中起点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当时, 国家对试办学校的基本要求是“双起点”、“双证书”, 即学校招收普通高中起点和相当于高中阶段的职业学校起点的毕业生, 学生毕业时既获得大专学历证书又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两种证书。经过几年的探索, 邢台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探索出了特色鲜明的“双起点、双业制、双证书、订单式”高等职业办学道路, 被原国家教委称为“邢台模式”。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正式确立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法律地位, 推动我国高职教育走上了依法办学的新阶段。到1998年底, 经原国家教委批准独立设置的专科层次高校 (包括高专、高职和成人高校) 共有1394所。

(三) 高职教育快速发展阶段

2000年1月, 为大力推进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加强学校教学基本建设和教学管理, 教育部提出了我国高职高专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人才培养工作重点和工作思路, 它成为此后我国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性文件。2002年7月, 第四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 要建立并逐步完善“在国务院领导下, 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要形成政府主导, 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教育部指导各高职院校从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专业试点、实训基地、产学研结合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2004年2月,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第三次全国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上, 概括了高职教育界对高职教育形成的共识: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为了加强对高职教育的质量监控工作, 教育部决定, 从2003年开始, 在高等学校中建立5年一轮的高校教学工作评估制度, 2004年至2008年为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第一个周期。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进行的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极大地促进了高职院校的发展。

二、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

截至2007年4月26日, 全国共有高职高专院校1109所。高职教育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均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教育在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培养高技能人才等方面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由于培养目标定位比较准确和办学有特色, 高职教育不仅对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也为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一个明显的标志就是就业率连年攀升, 社会认可度不断提高。1998年, 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仅为42%, 2003年则上升到55%, 2004年在全国增加32万高职毕业生的情况下, 就业率较上年提高了6个百分点, 达到61%。北京、浙江等地区的毕业生就业率甚至达到80%左右, 与本科生基本持平。2005年高职毕业生达到160余万人, 较上一年增加20余万人, 而就业率又比上一年提高了1个百分点, 达到62%。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 已经成为高职教育战线的共识和自觉行动, 并取得成效。

三、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

(一) 市场需求逐渐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 随着人们对于高等教育需求的不断增长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 我国高职教育的规模得到了空前扩大。但是, 规模的扩张并不意味着能够真正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反, 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并不能尽如人意。一方面企业需要懂得高新技术、操作能力又强、能够快速适应岗位需求并有发展后劲的高技能人才;另一方面许多高职院校仍然沿用以学科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 即使以能力培养为目标, 仍然很大程度上沿用以前的人才培养方式, 培养的人才没有准确的职业岗位定位, 缺乏就业能力。因此, 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以企业需求为导向,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充分满足企业的需要, 这样才能获得自身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之间、院校与行业 (企业) 之间加强合作, 联合组建不同类别、各具特色的职教集团, 采取大学联盟等非营利合作的组织形式, 整合、重组教育资源, 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用先进的理念统一办学标准和管理规范, 做到校企双赢。

(二) 职业能力的内涵拓展是高等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重点

高职院校从适应社会需求和促进自身发展的角度, 正视现实, 立足其位, 高瞻远瞩, 明确定位, 在高职领域争创一流。近年来, 我国高职教育规模获得了迅速扩大, 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对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结构, 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办学条件相对较差, “双师型”专业教师数量不足, 质量保障体系不够完善, 办学机制改革有待突破等, 这些严重制约了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在这种情况下, 2006年11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实施国家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建设计划, 积极提高我国高职教育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 决定重点支持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 目的就是通过示范建设, 带动全国高职院校办出特色, 提高水平。这项工程以加强高职院校基础能力建设为切入点, 把高职院校改革与发展的重点放到加强内涵建设和提高教育质量上来, 增强培养面向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高技能人才的能力。这一举措将会促进一部分高职院校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 同时也将会带动其他高职院校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加强内涵建设上来。

(三) 办学层次上移与学科教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相衔接

一方面, 高职教育办学层次逐渐上移, 不断与学科教育相融合, 有的国家开始授予不同的学位 (学士、硕士或博土) ;另一方面, 高职教育本身就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两个方面, 为适应能力提升、岗位转换的需要, 也在向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方向拓展。我国高职教育的多元化体现在几个方面:办学主体多元化, 经费筹措多元化, 办学模式多元化, 服务功能多元化,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共同发展, 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多元化等。《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 要积极推进体制改革与创新, 推动公办职业学校资源整合和重组, 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的路子。

(四) 人才培养逐渐由职业能力训练转向综合能力培养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高职院校所探索的以任职岗位能力培养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需求的不断变化, 已不再完全适应市场的需求, 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不仅需要具备高超的技艺, 还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团队协调合作能力、职业迁移能力、国际视野等方面的素质。这样, 一方面能满足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对各种人才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能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 人才的全球流动也成为必然趋势, 顺应这种趋势, 国际职业资格认证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和认可。这种职业资格认证, 打破了学科人才的禁锢, 进行的是一种职业资格准人的培训和认可。已经获得大学或研究生学历的人员, 为了职业转换、职业提升等, 都可以接受国际职业资格培训和认证。

(五) 高等职业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 终身学习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 而我国的终身教育体系还很不完善, 这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因为, 在未来的学习化社会中, 高职教育运行的中心不是学校, 也不是企业, 而是受教育者本人, 因此只要高职教育摆脱传统的思想束缚, 积极主动地按照社会需要进行改革, 必然将会在终身教育体系中大有作为。

(六) 高等职业教育必然不断向着更高的层次探索

上一篇:育肥羊饲养管理下一篇:运维外包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