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础教育”与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2024-06-02

“新基础教育”与教师的成长与发展(精选8篇)

“新基础教育”与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篇1

2001年8月,广州市先烈东小学非常幸运地成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十五”国家级重点课题“‘新基础教育’理论与推广性、发展性研究”的试验学校。“新基础教育”理论提出的“三观十性”,以及“把课堂教学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把发展的主动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的“四还”目标等为教师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这一课题由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大教授、著名教育学家叶澜主持。她认为教育活动是动态生成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把学生看作“对象”、“主体”,还要看作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精力放在研究学生、倾听学生发展学生上,而不是把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动、回答看作是一种对教师的配合,而是看作对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和教学过程创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这是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中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呈现者”、对话的“提问者”、学习的“指导者”、学业的“评价者”、纪律的“管理者”,更重要的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呈现信息的“重组者”;没有教师这个“重组者”角色起到的重要作用,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有效的师生互动,学生将有可能变成散沙一团,教学也会失去它的意义。所以,“新基础教育”不是不关注教师作用的发挥,而是要求教师在新的水平上发挥教学过程“重组者”、动态生成“推进者”的重要角色。

教师是如何成为教学过程“重组者”和动态生成“推进者”,从而实现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呢?经过两年的探索,我们从教师身上看到如下可喜的变化:

一、更加全面地关注学生的发展

从实验教师上课过程的表现看,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课程生成和发展的基础。如在数学课中,“数学问题生活化”和“研究性学习”被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上课过程中,教师将学生置于现实生活问题的情景之中,使教学活动步入“创造一种学生容易接受的气氛”的佳境。在这样的课堂中占主要地位的不再是单纯的知识和技能,而是教师组织指导下的学生活动。

——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叶澜教授在阐述新教育观念下的学生观时,认为新学生观就是注重学生发展的潜在性、主动性和差异性的学生观。这是教师在教育中努力探索的最大可能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逐渐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人这一教育行为产生的观念性前提。作为教师要运用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差异性和选择性: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中,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是聆听、练习、回答问题和记笔记,整个思路是跟着教师转,活动比较整齐划一且呈现集体化的特征;而在主动发展的学习方式中,学生是在探究中学习,其个性特点表现较为突出,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变得更为复杂和细微了。

——关注不同智力类型的学生。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环境下,学校和教师更为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一般来说是用学业成绩这把尺子去衡量和评价学生;“新基础教育”则更多的是使用发展性评价,关注学生状态的变化。它吸收了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构建了多元的课程智力结构和多元的课程评价体系。近几年,我校大力开展儿童智能开发实验,开设了音乐、体育、艺术、科技、奥林匹克等多类实验小组近42个,学生参加省市区多类比赛取得了上百项荣誉,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多元智能开发给自己发展带来的益处,表现得更加自信了。同时,多元智能实验反过来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校学生的学业成绩普遍有了较大提高。这是一个非常生动有趣的现象,多元评价的推行,改变了那种“清一色”的学生智力观,一大批不同类型的学生脱颖而出。——关注学生所在班级的状态。“新基础教育”非常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生在学校生活的质量。教师要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学习心境和人际关系,就必须努力搞好班级的建设。在班级建设中,学校更多研究的是如何“把班级还给学生”,具体做法包括:增设班级岗位,使班级的每个同学在班中都有自己的岗,都成为班级的主人;建立班级岗位轮换制,使不同的学生感受不同岗位的不同职责及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同学们的承受变化、挫折能力和自信心,从而锻炼学生在未来社会中生存发展所必备的品质和心理素质;丰富班内评价,把评价的权利还给每个学生,逐步引导学生建立多元评价方法,学会规范评价及动态评价,而且要求学生在评价别人时如何正确地评价自己;建立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由学校心理健康研究室牵头,由各班班主任参与,全面研究班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学生们对班级更加热爱了,他们在班级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能力也得到了多方面的发展。这正如叶澜教授所说:“群体的个性不是靠教师塑造,而是由他们自己用心和行动创造形成的。”

二、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新基础教育”认为:教学过程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实现个人的经验世界与社会共有的“精神文化世界”的沟通和富有个性化和创造性的占有;充分发挥人类创造的文化对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教育价值。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内在关系是教学过程创造性之间的交往(对话、合作、沟通)关系,这种关系是在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中得以展开和实现的,“多向互动,动态生成”是教学过程的内在展开逻辑。在新基础教育条件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助,共同发展,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教师要的是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营造一个轻松、宽容的课堂气氛。

三、教师逐步向专业化发展

当教师仅仅是个“知识传授者”时,教师的职业是可以被同等学历的人所代替的;而只有当教师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时,教师的职业才具有了不可替代性。叶澜教授指出,教师的专业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应该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观念,并以此作为自己专业行为的基本支点。教育观念是指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从“新基础教育”的角度看,主要是在认识基础教育的未来性、生命性和社会性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教育观、学生观和教育活动观。其次,教师的专业教养在知识结构上不再局限于“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传统模式,而是强调多层复合的结构特征。再次,当今社会赋予教师更多的责任和权利,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期望;教师要具备三种基本的能力,即理解他人及与他人交往的能力、管理能力和教育研究能力。

具有教育智慧,是未来教师专业教养达到成熟水平的况态。教师的教育智慧集中表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即具有敏锐感受、准确判断生成和变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的能力;具有根据对象实行和面临的情境,及时作出决策及选择,并调节教育行为的魄力;具有使学生积极投入学校生活,热爱学习和创造,愿意与他人进行心灵对话的魅力。教师的教育智慧使他的工作进入到科学和艺术结合的境界,充分展现出其独特的个性;教育对于他而言,不仅是一种工作,也是一种享受。

“新基础教育”为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提供了条件和机会,教师的工作将变得更加丰富,教师自身将变得更加自主、自信、自尊和自豪。

“新基础教育”与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篇2

在高师声乐教学不断改革的今天, 声乐教师已不仅仅是声乐理论知识的“呈现者”、歌唱技能的“指导者”和学业的“评价者”, 更重要的是教学过程中随即呈现信息的“重组者”;没有教师这个“重组者”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有效的师生互动, 学生——未来的基础教育老师, 就有可能一味被动、机械地重复着错误的发声, 而无法进行有效调控, 这样, 教学也将失去意义。

那么高师声乐教师该如何成为教学过程“重组者”和动态生成的“推进者”, 从而实现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呢?笔者认为:

一、更加全面地关注学生的发展

1. 关注学生的生活和经验。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 也是艺术生成和发展的基础。在声乐教学中, 教师应该首先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声乐经验、性格特征、家庭背景、当前的生活状态等。在实施教学中, 教师将学生置于现实生活的情景之中, 营造富有人文气息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搭建展示他们才能的舞台, 使他们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教学过程中占主要地位的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 而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活动。

2. 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

叶澜教授在阐述新教育观念下的学生观时, 认为新学生观就是注重学生发展的潜在性、主动性和差异性。这是教师在教育中努力探索的最大可能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逐渐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人这一教育行为产生的观念性前提。作为声乐教师要学会运用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差异性和选择性, 改变传统的声乐教学模式, 让学生从聆听——练习——调整, 再聆听——再练习——再调整中解放出来, 主动和教师“对话”, 教师不再高高在上, 而是俯下身子学会“倾听”, 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 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

3. 关注不同智力类型的学生。

在传统声乐教育模式下, 教师更为关注的是学生的专业成绩, 而且一般来说是用专业成绩这把尺子去衡量和评价学生, 导致很多学生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 甚至出现了“厌学”和“破罐破摔”的严重后果;“新基础教育”则更多的是使用发展性评价, 关注学生状态的变化。构建多元的课程智力结构和多元的课程评价体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从被动学习上升为主动学习, 成为学习的主人, 让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能都发挥出来, 使学生实现智慧和才能的双发展。同时, 承认差异, 关注差异, 采取不同的教学机智, 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实现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 各自的特长和个性得到健康、充分的发展。

近年来, 笔者一直尝试在声乐教学中开展和鼓励学生音乐学习多样化, 不仅仅拘泥于美声、民族、流行等几种唱法的学习;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 有很多声乐学生其实并不适合演唱, 那就帮助学生尽早开发己之所长, 重点突破。如有的学生虽然唱不好但他可能有很强的即兴钢伴能力, 那就鼓励他们多为同学上台伴奏, 同样能赢得大家的尊重, 找回自信;也有学生则只对音乐理论感兴趣, 那就鼓励他好好学习文化课, 积极备考音乐理论方面的研究生, 走音乐研究的路子;更有甚者, 有的学生非但唱不好就连弹 (琴) 也弹不精, 怎么办?经多方面立体调查研究发现, 该生虽然专业不太好但语言组织能力却很强, 很会讲课, 那么给他一切机会登台试讲, 鼓励参加教学大赛, 历届学生中有不少参加了校、省级教学比赛并取得了荣誉, 实现了自我提升······

二、教学方式的变化

“新基础教育”认为:教学过程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实现个人的经验世界与社会共有的“精神文化世界”的沟通和富有个性化和创造性的占有;充分发挥人类创造的文化对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教育价值。

声乐教学中, 无论是集体课、小组课、还是“一对一”的小课, 师生的内在关系是教学过程创造性之间的交往 (对话、沟通、合作) 关系, 不再是手把手的纯技能训练, 更多的是把声乐作为文化来探讨和沟通。“双向互动, 动态生成”是教学过程的内在展开逻辑。在新基础教育条件下, 高师声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应与学生积极互助, 共同发展, 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 营造一个轻松、宽容的专业学习氛围。

三、教师逐步向专业化发展

当教师仅仅是个“知识传授者”时, 教师的职业是可以被同等学历的人所代替的;而只有当教师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时, 教师的职业才具有了不可替代性。叶澜教授指出, 教师的专业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教师应该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观念, 并以此作为自己专业行为的基本支点。其次, 教师的专业教养在知识结构上不再局限于“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传统模式, 而是强调多层复合的结构特征。作为高师声乐教师, 仅仅自己会唱是远远不够的, 需要掌握更多的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物理学、音响学、声乐文化学······知识, 才能更好的开展教学。再次, 教师要具备三种能力。即理解他人及与他人交往的能力、管理能力和教育研究能力。最后, 具有“教育智慧”。表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 即具有敏锐感受、准确判断生成和变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的能力;具有根据对象实行和面临的情境, 及时作出决策及选择, 并调节教育行为的魄力;具有使学生积极投入学校生活, 热爱学习和创造, 愿意与他人进行心灵对话的魅力。

声乐教师的教育智慧是自身成长与发展达到成熟水平的标志。这会使他的工作进入到科学和艺术结合的境界, 充分展现出其独特的个性;教育对于他而言, 已不仅仅是一种工作, 更是一种享受。

摘要: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的提升, 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 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 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这是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中对教师提出的要求。那么, 作为一名专门培养基础教育教师的高师声乐教师, 其自身的成长与发展, 同样值得思考和关注。

关键词:新基础教育,教师,成长,发展

参考文献

[1]叶澜.新基础教育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2]叶澜, 郑金洲, 卜玉华.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3][加]迈克尔·富兰.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4]黄书光.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历史反思与前瞻[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6.

新课改新理念下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篇3

关键词:新课改;教师;成长创新;专业发展

随着教育理论的深化,课程改革也日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和重视。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是组织好课堂的总导演,是课程改革理念的直接应用者,是新型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同时也是课程实施过程中最直接的参与者,教师的能力、素质和教学方法将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教学的成功与否,关键在教师。因此,教师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理念的更新,像登山运动员一样,一步一步地往上攀,同时也要善于研究教材、探究教法,这样才能适应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教学体系全方位的更新和整体连动。从教育理念上看,它集中体现在1以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为核心。2建构主义为指导。3探究性学习。4开放性模式。5创生性课程。其实施主体是广大中小学教师,作为拓荒者、实践者,在原有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将其深加工,让学生尽其可能的掌握适应社会发展的各种技能并灵活运用与其中。在知识结构上,原来只要求处理局部知识,而现在要求教师能够处理学科内的综合知识,再发展到要求会处理一些跨学科的知识;在思维方式上,原要求从继承接受知识,到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认知体系,发展成为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形成一定的创新思维习惯的思维方式。在教学能力上,要求从模仿他人进行教学,到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具有驾驭多种教学方式的能力。在教学手段上,从使用传统的粉笔加黑板进行教学,到能利用包括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等等。[1]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参照这些标准和要求,许多教师感到自身的素质与之相差甚远。诚然,可以通过继续学习、接受培训来提高自己。因此,如何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成长创新,值得每一位教师思考。

一、关于教师成长创新的几点思考

在这个高速发达的信息时代教师的成长与发展不再是封闭的自我设计,而是一个开放的、互动的、自我不断消溶和形成的过程。让教师群体拥有一种强烈的内需和渴求,有一种知之不足的意愿和期待。让教师专注与自己的成长,去自觉自愿地寻找自己职业生命所必须的原动力。教师的成长创新主要包括内在的提高和外在的促进。教师成长的基地在课堂,只有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才能得到快速的成长。成长的关键在于自主研讨,通过不停的反思、交流、探讨,创建一套新的教学模式。

(一)评价与反思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成为一个“研究者”。教师不能被动地等待别人的研究成果,更不能不假思索地把这些成果应用到教学中。教师自我评价是促进教师进行自我反思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在自我评价中,要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评价的目的不在于评优评劣,而在于由此形成改进的计划,促进教师自身的提高,自评是促进教师反思能力发展的最佳途径。

思所得,发扬长处,发挥优势

做为教师,每堂课总有自己满意的地方,也就是成功之处。或是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目的的做法,或是课堂教学中突发事件的应变过程,或是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运用的感触,或是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或是双边活动开展得很成功,或是在备课时未曾考虑到而在课堂上突然迸发出来的灵感和火花,等等。无论是哪一方面有益的收获,课后及时反思,这样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并把他们归纳整理,提升形成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这样对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路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会大有好处。

思所失,汲取教训,弥补不足

任何一节课,即使教师的备课十分细密,也不可能十全十美。如:对教材处理不当,或者对某个问题的处理能力力不从心等。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做深刻的反思,探究,使之成为引以为戒的教训。只有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汲取教训,即使弥补不足,才能不断走向成功。

思有所疑,加深研究,明白透彻

这里的疑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学生的一点。每节课下来,学生或多或少会存在某些疑问,有时课堂上无法及时解决,教师把从学生方面反馈过来的疑点记录下来,仔细琢磨,有利于今后的教学和复习,更具有针对性。另一方面是教师方面的疑点,教师对教材中的问题并非一下子就可以理解得十分透彻,有时甚至似是而非。通过课堂教学,教师自己会感觉到这些,记录下来,促使自己今后对这一方面的问题加深研究,使之明白。

思所难,化难为易,水到渠成

在课堂教学中,对教材难点重点的突破事关整个教学的成败。所谓教材的难点就是指教师难讲、学生难懂的知识点。如果我们每一轮都把教材难点的处理方法、教学的信息反馈或效果,今后改进的教学设想写下来,并且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比较、研究,长期坚持,必将极大地提高教师处理教材难点的能力,化难为易,再帮助学生突破难点,使其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思创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

一节课下来,教师应静心沉思,摸索出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些创新,知识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启迪得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录下来这些得失,并惊醒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个内容时应如何改进,写出新的教学设计,这样教师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

新课程改革使教师具有更多的创造新形式,新内容的空间,更注重教师对教材的个性化处理,更注重教师具有新的教育理念,更注重对教学提出自己的、新的、独特的教学思路,运用符合学生实际的、更有成效的教学方法,在课程改革中,教师只有不断反思,才能把自己的创新推向更高的层次,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二)探究“学”与“教”的新模式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师生在教学中应该是平等的交流”等理念。怎样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来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呢?在实际教学中,每位老师都努力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新课改精神,以下是自我学习中的点滴体会。

1.加强学习,提高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理解

对于新课改的深入实施,这确实需要教师在教学观念和操作方式上的更新和学习,不能始终抱以观望和等待,而是必须进行积极实施,必须更新观念、转变思想,以坚实的步伐走进、实施新课改,同时要坚决抵制、克服“敷衍、旁观、畏惧”等心态。

传统的教学过程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的信息传播过程,教与学的过程看似平静,其实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探究过程中侧重于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一般性的问题,要求学生独立解决,培养学生的自信和成就感;难点问题合作探究并注意问题的层次性,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培养了合作精神。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一改过去的唯“分”论,要科学评价学生,新课改要求对学生的评价过程中要体现出“为了每位学生发展”的精神,注重发展性和过程性评价,教师要欣赏、尊重学生,这样学生才能大胆地提出问题来质疑,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2.立足课堂,把课改精神运用到具体教学过程之中

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一个人对认识事物缺乏浓厚的兴趣,那么他的智力的培养和发展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驱动学生自己去主动介入学习内容,产生心理体验,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设计要变“教”为“导”,营造使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情境,有意识的强化活用,形成教与学的互相推进。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结合。以前我们研究的是“这一堂课的每一个环节应该怎么安排才能把知识都传授给学生”,而现在我们应该研究的是“怎么样的教学模式才能让学生主动的去学习知识,并产生学习兴趣”。教师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关注每一个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每一点进步,面对有差异的学生,要求教师能实施有差异的教育,实现有差异的发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还要更新理念,拓展教材外延,不断变化形式和方法。

新形势下,教师只有不断地更新观念,探究教学方法,让我们的教学面向社会,走向生活,使教学富有“生活化”,才能真正地贴近生活,走向生活,才是这次教改的最终归宿,才更能体现出新课程的要求。

二、新课改有利于教师专业技能的发展

教师专业技能的发展或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育实践,如果抛开教学去谈教师的发展成长,就失去了发展的依托。教师的发展只能在教学中在对自身实践反复操练中完成。学校既是教师专业锻炼的场所,又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地方。如今,新课程的实施,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契机,新的技能将应运而生。比如,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课程开发和整合的能力、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广泛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组织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等等。教师对这些新知识、新领域、新发展要有所了解,并逐深研究。过去教师对课程教材的依赖性较强,根据自己的理解,在实施中按照自己的认识,对教材进行加工、制作、修改和补充。教师所领悟的课程与教育部门规定的课程标准实际上会有一定的距离,教师领会的课程与课堂上实施的课程也会有一定的距离。这种彼此孤立与封闭的现象和做法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应有的作用的挥。其实,教师是课程改革的最直接的依靠力量,没有教师积极的实践,课程改革就很难取得成功。因此,教师应该具备课程开发的能力、增强对课程的整合能力、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所以,教师要对新课程开发的编制意图、课程目标确定、课程内容选择与安排、材料形成等都有清楚的理解和把握,必须了解开发课程的背景、过程、主旨、措施等。这个过程就会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技能的发展。

新课程需要新型的教师,必然会培养出新一代的教师。新一轮课程改革不仅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教师的发展提出了广阔的空间,新时期的教师身负重任,要在新的课程改革和教学实践中学习掌握新的教育要求及专业技能,与新课程同行,与课程改革一起成长发展。

参考文献:

1袁健.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评价价值取向初探[D]江西师范大学.2005.

2张伟译.《批判反思型教师ABC》.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

3朱慕菊等《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

4吕型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课程.教材.教法》2003.7

5刘国才等《创新教育概论》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6

“新基础教育”与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篇4

新课程改革一直在进行着,各级各类的培训也一直在进行着,有专家说现在课改的实验应该是到了最关键的时期,到了应该深入实施、全面推进的时期。

那么,我们课程改革的关键是什么?是教师。真正的课程改革的精英在那里?不在教育管理机构、不在书房里、不在研究所……而在校园里。下面我谈谈有关教师在课改中的智慧的几点想法:

1、关于理念的问题

理念的问题,其实是最大、最高、最根本的。亚里士多德说:理念是一种思想,是非物质形态的。柏拉图说:时间万物转瞬即逝,但惟有其背后的原形——理念永远存在。

我们的教育理念、课改理念再也不能是飘在空中的东西,理念要着地。理念要转化,要成为你的人格特征的组成部分,要成为你的信念。你一张口就要体现出来,你上课布置作业都要体现出来。

比如:以人为本。什么叫以人为本?你要理解深刻。你不理解深刻,就不会内化,就不会落实。以人为本要关注人的自由。关注人的思想自由。恩格斯说:人的思想的自由是人世间最绚丽的花朵。

世界著名的数学家霍金先生失去了躯体的自由。但是他的思想是自由的。中国人最自由是在哪里?在酒桌上,你开我一个玩笑,我开你一个玩笑。思维特别敏捷、迅速、开阔……这种氛围平时很少见。

自由的前提是尊重。以人为本。这就要求我们从尊重学生开始。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要给他以时空。否则,学生就要唱一首歌了:起得最早的是我,睡得最晚的是我,书包最重的是我,作业最多的是我,负担最多的是我,心事最大的是我,是我是我还是我……学生那里还有快乐呢?

2、关于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争论(1)倾听

教育应该从倾听开始

中国教师会倾听吗?会的教师不多。

这使我想到一个笑话。在一个好多国家学生参加的聚会上,一个老师问:就其他国家粮食短缺,请大家谈谈自己的意见。美国学生说:什么叫其他国家?(不知道还有其他国家)

欧洲学生说:什么叫粮食?(他们不缺少粮食)

中国学生说:什么叫谈谈自己的意见啊?(学生不知道什么叫“谈谈自己的意见。”是因为我们的教师话语霸权太厉害了。)

我们的教师太需要学会倾听了。

有这样一个课例,一位教师教了《井底之蛙》后,让学生想想井底之蛙跳出了井以后,心情怎样,会怎么做?好多学生都说好。看到了五彩缤纷的世界,看到了许多新鲜的事物……一个学生说不好。老师说怎么可能呢?你坐下吧。学生无可奈何地坐下了。后来布置作业续写这个故事故事,那个说“不好”的学生写到,那跳出了井的青蛙一上来,看到了旁边有一条河,河对岸也有一只青蛙,他它就准备下河游过去会会朋友。可是对岸的青蛙大声叫道:“兄弟,别下去,这河里都是发臭的污水,游过来保准得皮肤病……”小青蛙刚想说谢谢。忽然看到对岸来了一个捕蛙人,那着一根小铁叉子,一下子就刺中了对岸的那只青蛙。这下子可把它吓坏了,还是回井里去吧。

老师这下明白了,孩子说出来不好是有原因的。孩子是在为环境问题和生态平衡而忧虑。遗憾的是自己在课堂上没有倾听学生的发言啊!于是着为老师在学生的作文本上批了这样一句话“老师是一只青蛙”(老师也是井底之蛙,目光短浅,没有看到学生的好答案)。

美国费城中央中学的校长在考察上海浦东中学后,比较中美教育的不同时说,我们美国的学校都有一个看不见的标语——“你们说话,我们会听的!”而我们中国老百姓恰恰也有一句话常挂在嘴上的是“大人说话,小孩儿要听话!”学校里也不例外。

(2)关于积累

这是学习语文最重要的饿东西。

积累就是布云。在太内伤布云。说不准哪块云就会下雨。俗话说:“学理如筑塔,学文如积沙”古人也说“腹有诗书书气自华”。积累什么?字的积累,词的饿积累。摘录不行,关键是要和词语反复见面才行。

这就要多多读,成语,谚语、格言、警句……都是有价值的。甚至是精短的诗文。

(3)语感

王尚文认为语感也包括写作。因此,他提出了语感应有的要求;四个一。一听就清,一说就明,一读就东,一写就顺。语感有什么作用?语感是语文能力的核心。现在不是说提高语文能力吗?所以要从培养良好的语感人手。语感是积淀形成的,语感的形成是有过程的。要经过一个长期的历练。这就需要多读书,多读就能形成能力,就能形成大量的语言模型。语言模型是需要在阅读中建构的。

这也是相通的。音乐上 有乐感,体育的打乒乓球上有球感。与邓亚萍打球的不少外国选手,站到她对面就腿软,还能打好球吗?

她的球感特别好,在0.3秒内就能判断出对方发来的求是怎么旋转的。这就是因为练得多,肯吃苦。

我们的学生书读得多,语感就自然出来了。(4)创新和打好基础

我们常说,我们赢在起点,输在终点。因此,基础打得越扎实,越是造成了盲从和思想僵化,训练的模式化。美国人甚至说,正是,美国考试倒数的名次才造就了美国教育和美国经济的发展。中国教师也应该有自己的中国功夫。

教师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学习体会 篇5

----------《教师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学习体会

亳州一中张素娟

细细读完《教师与新课程共同成长》,掩卷沉思,课堂、课下的一些情形又重新浮现眼前。其中有快乐,感动,惊喜,也有尴尬,无奈与困惑。在教师责任心的驱使下,怀着对英语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和对学生的爱,我在浩瀚的因特网上搜寻,惊喜地打开了一些著名英语教育人士的博客,(如刘道义,包天仁等)。品读着这些语言教育大师的心声,我对新课程改革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下面我将结合我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谈一些新课改体会,希望与大家共同交流学习。

目前新课改中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看,全国范围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从准备、启动到推进,经过两三年的探索与实践,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正在稳步推进中。但是,随着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也暴露和反映出了一些困难和问题。,诸如关于教学观转变的问题、关于教学方法、方式改革的问题、关于如何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问题、关于把握和钻研教学内容的问题等等。为了促进改革的深入开展 ,必须对这些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我认为一线教师中关于新课改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问题一:怎么老是“新课改”,“新教材”,成天都是“新”?

自从我参加工作2000年到现在,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很多年了,几乎年年我们都参加“新课程”培训。这几年的论文评选中,论文标题出现的频率最多的字眼就是“新课标下”、“新课标理念下”或“新课改下”。这几年改革幅度之大,程度之深,速度之快,使很多一线教师对课改认识不清,对教材分析不透从而导致了教学上的盲目性。为什么老是在改呢?

实际上,建国以来,我们已经进行了8次课改。目前课改正在调整和转变,正处在一个转折点和新的起点上,也可能还会进行下一次课改。这是很正常的,可以理解的。唯物辩证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遵循否定之否定原理。如果每次课改都是成功的,那么我们还用课改8次么?改革创新是永恒的,是动态的。课程改革本身就是一个实践任务,我们以及课改专家也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都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问题二: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保守主义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学中突出对学生的语言技能和知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进行培养。一些教师对新课标、新教材的理解尚不到位,尤其是对新课标提出的各级目标的认识尚不足。还有个别教师,甚至个别还算比较年轻的教师,根本不理会新课改的事,而是仍然坚持按照自己的那老一套去教学生,好像新课程与他们无关,“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或者干脆考倚老卖老,或者说一套做一套,穿新写走老路。尤其是高三的老师,迫于高考的压力,为了给学生系统的复习基础知识。培养提高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经常不得不填鸭式的灌,搞书山题海战术打时间仗。很多学校都存在这种现象:高一高二轰轰烈烈搞课改。到了高三就完全变了样、新课程改革是社会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对新课标、新教材的理解与认识是实现新的教学

1理念、思想、方法和目标的基础。教师肩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重任,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必须认真学习新课改精神,并积极投身到课改的实践中来。

问题三:极左冒进,闻风而动的盲目追随和形式主义

由于缺乏改革的理论基础和改革的理念追求 ,教育实践界存在着闻风而动的盲目追随和形式主义 ,现在有的课堂活动看起来花样形式较多,但是与教学内容的关联处理显得很生硬,有串联活动之嫌,使用的结果可能冲淡主题,给课堂教学带来负面影响,会使课堂管理失控,给一些顽皮学生提供“玩”的机会。

教学内容与活动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课堂教学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完成教学内容,更好的实现课程目标,换句话说就是通过“动”来达到“学”,是“动”中“学”,而不是为了“动”而“动”,为“学”而“学”,所以,课堂不应是活动串联起来的游戏,而是内容和的有机结合。

问题四:科研与实践教学的脱节

新课程改革推进的过程中,还存在着教育科研与教学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有的教师,迫于学校压力或只是为了评职称的需要,不得不应付几篇“论文”。自己在论文中写的什么,有什么新的教育思想,在教学实践中根本就没有考虑过更谈不上运用。而有些认真搞科研的教师,科研成果累累,讲起理论滔滔不绝,但真正在教学实践中运用的却不多。

新课改中必须注意的几点

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新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所有英语教育界人士,尤其是一线英语教师和教研员,都必须坚持不懈的更加深入全面的推进新课改。但是,绝对不能盲目。我们尤其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 认清几组关系:

外语教学中存在许许多多的矛盾,诸如:理论与实践、学习与应用、知识与能力、结构与功能,还有思想教育与语言教学、读写与听说、母语与目的语、机械操练与交际性练习、准确性与流利性等等。如何正确处理这些矛盾,是我们这些外语教育工作者经常面临的挑战。新课程改革与高考-------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

新课程体系以素质教育理念为出发点,它的出台大大地改变了英语的教学,它在课程的目标、功能、内容、结构、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都有了重大改革,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因此,此次英语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以往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倾向,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这似乎与高考要求的“掌握基础知识(词汇,语法,句型),培养基本技能”有一些矛盾。过去,很多高中教师尤其是高三教师,为了应对学生高考的需要,会花大量的时间讲解词汇运法,语法规则,通过题海战术的训练,着重夯实学生基础知识,提高应试技能,以帮助他们应付高考。而现在,按照高中新课标的要求,不能再搞“题海战术”,不少教师和家长都为学生的高考成绩担忧。

我们认为,这种担忧是可以理解的。近两年来,由于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标的试行和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推动,英语高考无论从形式和内容上都在进行改革。但是,必须看到,高考的体制和内容还没有能够完全按照高中课标所提出的“综合语言的运用能力”的要求来彻底改革,在这种现状下,高三的教师,在继续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在课堂教学和课下作业中帮助学生为高考作一定的准备,不仅是可以理解的,而且也是有益的。从理想的角度来说,真正掌握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包括阅读理解力和基础语法知识)的高中学生,应当是任何类型和内容的考试都不怕,都能考高分。应当看到,“高分低能”的情况已在大大改变,“高分高能”的学生在日益增多。广大教师应当看到,高中英语课改和高考改革是一统一的系统工程,应试能力也是个人素质的一部分。只要我们坚持高中英语新课程提出的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能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必然能得到提高,因此,新课程与考试是不矛盾的,同时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行也必将伴随着考试体制的日趋合理科学完善。英语基础知识与综合能力---------重基础还是重应用。

英语教学中我们必须买你对的还有知识和能力这一对矛盾。以往英语教学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勿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但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不能仅仅知道英语的知识,而是培养口头和笔头运用语言进行实际交际的能力。因此新课程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倡导体验、实践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就简而言之,新课改要求重点培养语言运用能力。

那么,要“能力”就不要“基础”了吗?

刘道义的恩师,著名的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国家语委委员、人民教育出版社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语言学会会长、叶圣陶研究会会长张志公先生曾强调,“考虑英语教学和教材中的任何问题,必须充分重视中学生在母语环境中学习外语往往不安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单纯模仿,而希望知道为什么这样而不那样的道理。中学英语教学和教材中要教点有关的知识,可是,绝对不应贪多求全、繁琐艰深,学了又用不上。.学习语言是能力的培养、训练”从张老的话中,我们可以很明确的看出,第一,英语学习的本质和最终目标就是培养训练语言能力。因此学生所学,教师所教必须有实用价值,以应用为目标。第二,在汉语环境下学英语的中学生,必须探索“所以然”,也即教师必须讲解教授基本的知识(语音词汇语法句型)。毕竟,词汇语法是语言的基本要素,更是各种语言能力的基础。只不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按张老所说,“所教的语言知识“精要、好懂、管用。”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3.传统观点与现代理念;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从“传统”到“现代”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之间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者不是对立的关系而应该互相补充相辅相成。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两者个各有优缺,传统的五步教学法更有利于学生对基础词汇语法句子结构的积累。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以及“任务型教学法”“合作学习”更注重对听说读写各种能力的培养。志公先生谈到教学方法时,他强调,不要搞一律化。他说:“不同的学习阶段,不同的目的,各自需要最适合它的办法。”“对于方法,不要绝对化,某种方法一定好,某种方法一定不行。”所以,我们要善于把传统的和现代的相结合。

很多现代教育理念及技术都是从国外“引进”的。我们对国外的各种各样的理念、思想、教法、模式等一定要懂得学习和借鉴,不能一律排斥。有的可以拿来就用,但不能搞简单的拿来主义。而对于我们自己传统的教学理念也不能够全盘否定。不能把老祖宗的东西都丢掉不要,认为传统的就是旧的坏的。这是完全错误的。现在很多国家正在研究中国的教育,包括外语教育。国外很多国家都认为中国传统的、这种以理解记忆为主和认知为主的教育是值得他们学习借鉴的,并且认为我们的教法和理念比他们的更加有效,比他们的强调“知识的‘个人主义’”要好。老外尚且认同我们的传统,那我们国人就更应该对其充分利用了。

二 重新整合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材的弹性。新棵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可以适当的删减或补充教材的内容,可以根据教学实际调整教学的顺序。教师应该明确,以前的教学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而现在新课标的要求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前者是我把知识给你,你来学,来接受,后者

是教师想出一些尽可能适合学生的办法让学生掌握知识,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反映在教材的处理上,前者给了你纲,给了你教学全部内容,你可以将教材用够,剥烂教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后者给你的教材仅是一个适应于教学的一般性材料,教师需要精细加工。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在诸如教育资源,学生生源、师资水平,英语教育现状也是不平衡的,所以教材不强求一律,各校可在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根据各自的条件选用教材或者在教材选定后根据各种因素增添和删减某些材料。一句话,弹性的使用教材,这样就使教材具有了开放性,而不是原来的封闭形式了。

另外,旧教材相比,新教材话题涉及内容广泛新颖,贴近生活,除了具有科学性和趣味性外,更具有开放性和可持续性。课程内容更丰富,结构更灵活,给予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机会。

总之,新教材给教师和不同层次的英语教学提供了十分广阔的活动空间,它给了我们一个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因地制宜”的自由度。

三 恰当选择教学方法与手段,做到灵活多变

新课程改革强调发现学习、研究学习、探究学习,这些学习方法充分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因此,我们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合作学习”“任务型教学”风靡一时。殊不知,任何教学方法都有其的局限。

比如,在实施任务型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语言形式,追求任务的真实情境,急于实现功能。这种情况常发生在公开课上,为了展现学生在任务型活动中创造性的使用语言,教师在课堂上不敢讲授语言点,取消了呈现语言(词汇、句型等)的步骤,似乎学生不教不学便会了。其实,这里有虚假的成分,可能前一节课处理过语言,甚至是事先上过的课。否则,便可发现课上的活动开展困难,或许有少数尖子学生撑门面,或许热闹,但语言质量较差,错误甚多。而且,教师对学生小组活动中的问题不加批评;对学生普遍存在的语言错误不予纠正,听之任之。这样,因为强调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而不敢提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就自然出现了语言准确性差、基础不扎实等问题。

再比如,有些英语课堂中的合作学习,往往只注意了形式而忽略了实质,有些教师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一些易见问题。学生围坐一起,言论纷纷,场面看似热闹,可交流时却是千篇一律,照本宣科,缺乏自己的独特见解。还有一种情况,教材上的讨论材料有的太晦涩,范围太大,有些老师不加选择就要求学生分组讨论。结果,大部分学生抓耳挠腮,“智穷力竭”,场面尴尬,浪费时间。此外,还有分组欠科学,时机不当,时间不足。评价不全面等问题。

还有多媒体教学。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教学内容的理解,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获得课堂教学的高效率。但绝对不能滥用,否则只能适得其反。

因此,新课程背景下,我们一线教师一定要从实际需要出发,按照不同的课型灵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包括传统的如“五步教学法”“四位一体法”等和现代的),并对它们进行有机组合。只有这样,英语课堂效率才会达到最高。

四 以学生为主体,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教师要用辩证的观点看待教学中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教学过程中有两点必须注意,一是学生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课标目标要求的最重要的主体。二是教师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实现课标目标要求的必不可少的外在因素。只有教师才能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在这条路上要不断给学生提供各种指导和帮助,时刻准备纠正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既然如此,教师就应该具备包括吸收新思想、先进教学理念、先进教法的能力,具有深厚而宽广的专业知识底蕴为学生这个教学主体走向成功提供各种帮助。如果简单强调学生为主体而忽视教师在教学过程发挥的主要作用,就会出现不利于教学的结果。例如,教师一讲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作用似乎就不好体现,课不敢讲了,进而是大量无目的的活动。课堂上放手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来是必要的,但学生的活

动不能是无序、无目的的活动。教师驾驭课堂不是不让学生动,而是要让学生在实现课标的各级目标的方案中活动,使他们的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合作精神、学习策略等目标得到实践和增长。

同时我们要注重培养“朋友式”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平时要时时关注学生情感,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有积极的情态,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刻板的情态,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还会影响其它发展。情态是学好英语的重要因素,努力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空间,我们必须做到: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把英语教学与情态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关注学习有困难的或性格内向的学习,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语言的机会;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五 科研一定要与实践结合“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并充实理论。”这话说了几十年了,但真正身体力行的人不太多。张志公先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有忽视理论的倾向,也有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专家们坐在研究室里研究理论,教师们站在课堂里教学,„两者不相见,宛如参与商‟。”他希望专家和第一线上的教师通力合作。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在“象牙塔”里凭理论书籍和资料是研究不出成果来的,而 “教师的经验、甘苦是研究问题的最必要的材料。”

我们身为一线教师,教学实践中会碰在很多问题,会有很多体验。按理说,一线教师搞科研是最有条件,最有权力,最容易出成果的,因为我们基地,有对象,有实践。但事实上,我们的教师队伍中,有些由于忙于搞科研而教学成绩平平,有些则因为忙于教学而无暇顾及科研,而真正能把科研与教学两者兼顾并有机融合的为数却不多。科研脱离了实践,无异于纸上谈兵,毫无意义;实践没有了理论的指导,就很容易迷失方向,误入歧途。因此,我呼吁,广大教育同仁们,我们一定要努力,要么做科研型的教学能手,要么做实践性的科研专家。

六 加强专业学习,提高自身修养

教师是实施《英语课程标准》的主导者和执行者,因此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是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教师要有职业上的危机感:新时代的老师难当,新课改要求之下的老师更难当。新课程改革正如一股巨浪向我们扑来。现在使用英语新教材色彩斑斓,包罗万象,与其说是教科书,不如说是“杂志”。这样的教材要求老师们自身具备很高的素质。面对这样的新教材,教师们普遍感到提高自身素质的迫切需要。

首先,我们英语教师应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比如:教师必须准确把握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和内容,特别是要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观与学生观、调整教师角色与教学行为、努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灵活处理教材等,否则,根本就用不好新教材或只能“穿新鞋,走老路”。其次,教师必须自觉加强中外文化修养,最大限度地拓宽自身的知识面;同时,还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能在自己的继续学习和实际教学之中灵活地加以运用。此外,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英语教学的艺术性首先是教师的形象和活动对学生的感染和感动。英语教师的艺术修养,如声音笑貌和言行等的表现,都对学生有艺术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新基础教育”与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篇6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专业化发展与成长论文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内容摘要:教师专业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是教学方面的成长,教师在自己专业化发展方面应在专业伦理、专业理念、专业精神等方面发挥示范作用,以此提升自身师德、更新自身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独特的专业化发展水平。

关键词:专业化认识 专业化发展 专业化成长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学生一碗水,教师一桶水。”在现代的教育理念下,教师具有的应该不仅仅是一桶死水,而是源源不断的活水。作为一个教师,要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发展好自己的专业化,才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以广博的知识赢得学生。

一、教师专业化的认识

教师专业化是指由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伦理、自我专业意识等所构成的专业素质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标准:1.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服务意识。2.具有班级管理的智慧与艺术。3.具备复合型知识结构。4.接受专业养成教育和专业训练,参加一定的专业团体。教师必须接受任职资格培训、提高培训和高级研修培训。这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

二、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1.专业精神。专业精神是教师在对本专业工作性质充分理解基础上形成的专业发展观念和专业追求,是教师依法办学和坚持自己的教育理想与信念的基础。教师的专业精神包括教师的管理哲学、管理思想、专业理念、自制力、人格魅力和角色意识等。

2.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是教师为胜任其职业的需要而必须具备的相关专业的知识,包括现代管理科学知识、一定的教育科学知识和一定的实践性知识。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必须系统掌握教师专业结构的知识和技能,以丰富的专业化知识作为支撑,这样才能做到视野开阔,认清教育发展的趋势。

3.专业能力。教师的专业能力主要包括:①突出的创新能力。即适应改革创新的要求,强化自我的反思研究能力,不断在创新状态下形成的创新能力;②良好的科研能力。③有效的协调能力。即具有表达说服能力、评价反馈能力、与他人沟通、合作、交往的能力,以及班能管理协调能力等。

4.专业伦理。教师的专业伦理包括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以及教师的专业态度和动机。教师的`专业态度和动机是他们专业活动和行为的动力系统,直接关系到教师专业稳定性和教师专业的投入程度。

5.自我专业发展意识。自我专业意识是保证教师自觉地促进自我专业发展的内在主观动力,是一种自我调整专业发展路径的意识。主要包括对过去专业发展过程的自己评价意识,对自己现在专业发展状态水平所处阶段的意识以及对自己未来专业发展过程的规划意识。

三、教师专业化的成长

教师应在专业伦理、专业理念、专业精神等方面发挥示范作用,提升自身师德、更新自身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独特的专业化发展水平。

1.以高尚的专业伦理提升自身的师德。教师的专业伦理包括三个层次,一是行为规范层次。即:教师在对待同事、工作、家长、上级领导、方针政策法规等的行为规范,其核心就是依法治教,廉洁奉公。二是教师的专业精神。教师应具备的负责精神、创新精神、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服务精神。三是教师的个性品质修养。现代教育形势下的教师,必须带着爱心工作,必须带着激情工作。

2.以科学的专业理念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作为一名新型教师,教育思想和理念必须科学,要形成自己独特而又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规律及学生实际的`管理观、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改进教育教学行为。正如一位哲人所说:“拥有高超的技艺,你会成为一位名匠;拥有渊博的知识,你会成为一位名家!但就算你同时拥有了高超的技艺和渊博的知识,你也不一定能够成为一位名师,然而如果你想成为一位名师,那么高超的技艺及渊博的知识都是你的最低储备!”这就告诉我们,教师不但要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更要提高专业技能在教学中的综合运用水平。

3.以刻苦探究的专业精神激励自身学习热情。俗话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在现代的教育理念下,教师具有的不仅仅是一桶死水,也不能是陈年浊水,而是源源不断的活水。这桶水只有日有所新,才能跟上知识日日更新的发展年代。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师要“活到老、做到老、学到老”,应该“教学做合一”.因此,教师只有为断地学习研究精神,做一名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才不会退化。

4.以自我发展的专业意识引领自身专业持续发展。俗话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自身教学技能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而是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长期而反复苦练。因此,在工作中在注重提升自我追求、自我专业发展的意识,要有竞争和成材意识,要有专业发展、自我发展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活动的主战场中驾驭好课堂,引导好学生,与学生互动好,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取得好的教学质量。简而言之,教师要想有自编自导自演的教学能力,必须有自我发展的专业意识,给自己定一个发展方向,并不断尝试和创新,才能走出属于自己的,跟上新时代教育教学发展步伐。

谈教师的个人成长与专业发展 篇7

一、教育信念与德性追求

教学无易事,看似简单不经意的教学行为背后可能潜藏着教师丰富的实践智慧。然而,教师个人实践智慧的生成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它需要教师长时间的付出和追求。现实生活中许多优秀教师在经受各种“教育事件”的历练,我们不仅要思考一个问题:是什么力量支撑其长期追寻“智慧”教学之路?笔者认为,其中关键性因素就是教师有教育信念的支撑和对德性长期的自我诉求。

我们学校有位老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时刻用“激情、热情和关爱”诠释着“教育德性”。在一次评选“地级教学能手”的验收课堂上,听课的有地、县、校各级领导和老师共二十多个人,当全班同学齐读课文时,突然前排一位同学从座位上溜下去了,还没有等教室里其他人反应过来,杨老师己经把这位学生抱起来向诊所飞奔而去。原来这个学生癫痫病又犯了,学生最终抢救过来了,但这节验收课却没有顺利完成,杨老师也因此没有评上地级教学能手。这就是一个普通教师的德性。杨老师的这种德性是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孜孜不倦地修养而逐渐形成的一种获得性的内在精神品质。在工作中她不断探索,大胆进步,最终成长为省级骨干教师。可见,教师个人实践智慧生长的动力系统来自教师个人生活历程中的确立的教育信念,而教育德性则是其核心。教育的真谛在于养成人格,而培养有德性的教师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不朽内涵。

二、教学思维与专业学习

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对课堂信息及时加工、改造、提炼和应答,教学的计划、组织、进程、方式方法等常常需要根据现场情景瞬间转换或改变,这种情形依赖于教师的教学思维。教学思维力虽有天性禀赋的因子,但更多的需要自身的体悟,有意识地锤炼和突破习惯的勇气,教师的专业学习又是培养教学思维力的重要途径。

陈老师是一个爱学习的人,也是一个有教学思想的人。他每年都要订阅许多有关教学的报刊杂志,他把学到的新教法自觉灵活地用到课堂教学中去,他是学校最早进行分组教学实验的人,但不能得到上级和同事认可。他所上的公开课,经常被评的一无是处,“课堂乱的不想课堂!”“学生讲要老师干嘛?” “失去了教师的权威”等等。但他的课, 学生喜欢,教学成绩好,学困生转化快, 所以在学校不允许的情况下,她在自己家里进行实验教学,找了十几名距他家近的学生,利用节假日和周末在自家客厅搞分组合作教学实验,在操作过程中他不断反思、不断改进还写过许多论文,其中一篇《落实主题活动,培养创新思维》的论文,曾受到香港国际教育中心的好评和奖励。后来实行新课改时, 他已经驾轻就熟成了新课改的培训老师。在工作中,不论有多难带的班他都能带成优秀班级,而且教学成绩特别突出。由此可见,教师教学思维力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学习过程。教师专业学习有别于教师职前培养,它首先是一种基于现实问题的学习,一种经验积淀型学习和自我导向式学习。

三、实践反思与教学研究

实践反思实际上是教师自我对话, 是自己对过去所沉积的经验、历史、思想等所进行的反思性研究和理解。无论是发生在课前对课堂教学的思考和计划,课后对课堂教学效果思考的“行动的反思”,还是发生在课堂教学过程教学策略调整的“在行动中反思”,都可以说,教师的教学实践反思既是对自己教学实践性知识和教育经验系统的清理与梳理,又是对传统教学习惯的习俗的反对与改造。

优秀的教师在实践中总能发现问题,进行不断自我追问与思考,带着问题开展实践,在教学中进行研究。“草根式”教学革命呼唤着教师从教学实践中不断追问、思考、反思和研究探索,不断将日常备课、教学过程、教研活动等相关内容与自己提出的教研问题紧密结合起来,这是教师走向智慧教学的重要途径和成功之路。

沟通,促进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篇8

沟通的价值意义

面对改革,教师自身寻求发展,应努力地扩大发展的视野,积极地认同别人,每个人都有不同于他人的观点、思想、价值观和方法。这样教师必须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不同学科的教师打交道,而教师之间的相互沟通将直接影响到教学等课改课题的质量,所以教师间的沟通、合作的价值意义、教师集体的协调一致、教师之间的密切配合在此显得尤为重要。

1.获得心理支持。一些研究表明,教师具有强烈的成就感,不仅源于学生得认同和支持,同时也源于同事与所在集体的认同与支持。如果把教师的成长与发展仅仅作为一种个体教师所追求的活动,就会限制教师发展的潜力。通过沟通、群体互动来获得支持和挑战,有助于教师明确自己的信仰并在追求信仰的过程中获得勇气。如果我们想使教师得到真正的发展,就得从“个体主义者”的方法中摆脱出来,转到系统研究的方法上。教师必须能自由地表达这些理解,公开发表自己所关心的事。只有拥有了这些知识,他们才能转变成教育智慧并帮助其他人的成长。

2.示范合作。教师非常有必要将这一点展示给学生,因为教师在教育学生学会合作、交流以有益于他们的发展时,教师必须身体力行其所倡导的这种信念。此外与同事合作交流还可以鼓励教师运用多种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3.成功的力量。作为一个集体,可以获得比个人更多的成绩。一个成功的学校或集体应该是相互尊重、平等交流的开放性的组织或集体,在这其中,思想、观点能够一起分享,问题、困难共同承担和解决。同事间交流的新想法是教师教学信息和灵感的巨大源泉,通过大家一起分享材料、计划和资料及共同努力,教师获得的不仅仅是有益于自身的发展力量,更为重要的是为所在的集体赢得了前进的动力和发展的空间。

4.支持变革。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也为教师的沟通提供了新的空间和舞台。课程综合化要求,新课程的综合化特征,需要更多的教师在更大的空间,用更平等的方式工作,教师之间将更加紧密地合作。可以说新课程增强了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师的专业分工,只有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合作,才有可能完成课程的综合和学习方式的综合。

存在的问题

沟通不仅是教育的手段,而且也是教育的目的。在传统教育中我们只是将沟通当做一种达到目的的手段,究其根源,在于对人的发展认识的偏差,使得今天教师的成长与发展陷入孤独的境地。

1.学校文化阻碍了教师的成长。由于受学校教育的社会性影响,教师被视为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工具,教师的视野、活动领域被窄化了,学校与丰富的社会生活割裂了,教师也脱离了作为人的本身属性。在一味强调学生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忽视了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教师发展的自主性,教师的教育教学只能按照专家预先制定好的课程方案行动,教育教学失去了生机与活力。在教学中教师既走入不了别人的空间,别人亦很难进入自己的领域,从而彼此孤立。这样教师只能将压力与苦闷埋在心底,致使教师的身心健康受到极大的伤害,产生职业倦怠。再加上教师间彼此不能认定和赞美,致使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很难获得群体的支持,从而严重影响了教师在本学科及其它领域的探索和学习。

2.教师职业的“专业个人主义”特点,阻碍了教师的成长。自古以来形成的“文人相轻”的职业文化,使得教师在大多数情况下总是独自面对教育情境中的问题,教师与教师之间也很少相互干涉,一间教室就像是一个有城墙和护城河的城堡。而当前中小学教师的分工也是越来越细,很多教师长期以来从事一门学科的教学,很少涉足自己专业以外的领域,这种长期的孤立、隔离、封闭式的教学活动,使得教师的这种孤立状态成为习惯,形成了“个人主义”与“互不干涉”的状况,这种状况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教师的创造潜能,而且对于教师要在团体中共同成长、共同设计课程、协同合作实施教学的统整课程,具有非常不利的影响。

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师只有在沟通、合作的空间氛围中才能自由成长发展。作为整体中的一员,教师需要不断发展,但我们更应注重“整体中的教师”的成长,因为它是所有发展的基点,它也是教师摆脱“独自”式教育束缚的关键所在。

1.平等沟通——教师成长的动力之源

教育要促进完整的人的发展,就需要更新教育的主体观,从优化教育沟通的角度去探索教育发展的新思路。而要促进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就需要关注沟通,强调教师之间平等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

沟通的价值在于它是人道主义的,提倡人性化、个性化、平等化和民主化。作为人道主义的沟通价值,对于改造传统教育中的等级观念和尊卑文化,在人与人之间建立平等的关系,推动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的参与和合作,促成师师、师生共同成长与进步。这正是我们强调教师沟通对于教师成长发展的意蕴所在。

人只有通过沟通才能充分发展自我、丰富自我。而沟通则意味着沟通双方均为具有独立人格的自由主体。教师沟通是成人与成人间的沟通,是知识分子与知识分子间的沟通,这种教师间的沟通质量高,沟通双方互惠的程度大。这其中含有成人的经验交流和知识分子理性思维的分享,不仅有助于教师获取生活经验和专业技能,而且极大地促成交流双方经验的共享,也有助于双方思想的碰撞和智慧火花的捕捉。

以往我们总是从教师的劳动特点出发,认为教师职业就是单兵作战,致使教师形成了注重身份的功利性和心态闭锁性的职业文化,教师在工作中体现不出自己的生命价值,只是一个被动的任务执行者或无私奉献者,造成了在最富有生命意义的教育活动中“无师”的尴尬局面。教师作为持续发展的个体,也要展示、发展自我,只有通过沟通,让教师从封闭的职业中走出来,获得自身的全面发展,才能在工作中不断地感受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使自己的工作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2.对话——促进教师成长的新境界

对话是沟通的主要方式。对话是一种平等的交流,一种共同的探讨,一种相互的沟通。在对话中,人们不是探讨一个确定性的主题,而意在一种有待发现的真理。参与对话的人没有任何对立,他们只是想搞清楚共同面对的问题。

对话、理解构成教育过程,与传统教育过程相比,体现的是主体间性之间的移情、体验、思想与人格。它是双向的、全面的、精神上的生成。它体现沟通理性的创造性和主体间的融合,而不是预定知识的复合,从而逐步排除个体认识的自我中心。真正的对话总是蕴涵着一种伙伴关系,而不是用一种观点来反对另一种观点,也不是将一种观点强加到另一种观点之上,它不应变成一种简单的行政操作。教师之间的沟通是要通过对话与理解来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沟通着的每一方都把另一方看做自己交谈的“你”,彼此被卷入了精神的深处,沉浸在真诚的对话中。通过彼此间这种真诚的对话“实现着多种视界的沟通、汇聚、融合、激活思维,生成新知,产生视界融合,给真理的探求不断开辟着新的可能性”,教师们也在相互理解的对话中获得沟通与共享。

对话形式也应该是多样的,教学观摩活动、集体备课、教育会诊、网上咨询、学术沙龙、个案研究报告等这些都有益于教师间相互交流,相互启迪,相互激励,在人格上相互砥砺,精神上相互融合。

上一篇:消化内科中长期规划下一篇:简 报(读书心得交流)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