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与素质教育(共12篇)
基础教育与素质教育 篇1
舞蹈具有较为悠久的历史,而且起源较早,从人类开始劳动之日起便成长起来。舞蹈离不开文学、美术以及音乐的参与和配合,是人类文化和艺术的结晶。在经过漫长的提炼和组织之后,舞蹈逐渐形成了自身特有的风格,人们通过舞蹈的方式来对他们的内心情感和社会生活进行表达和反映。在伴随着动作、音乐节奏以及面部表情的基础之上对舞蹈进行演绎,极具有美感和艺术吸引力。舞蹈除了供认欣赏和娱乐之外,还对教育具有一定的宣传作用。在素质教育中引入舞蹈教育,将会使得素质教学的呈现形式更为丰富多彩,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广泛的积极影响。
一、阐述目前我国舞蹈教育的现状
舞蹈尽管发展起步较早,但是真正融入到教育行业却显得较为缓慢。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对于舞蹈的训练和教育仅仅局限于专业舞蹈院校以及部分艺术类院校,而在学生传统的基础教育中却没有对舞蹈教育予以充分重视,舞蹈教育在基础教育中所占的比例十分有限,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舞蹈教学从素质教育中被孤立了出来,大部分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几乎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舞蹈训练,甚至都没有开设过舞蹈这一课程。由于繁重的学习压力和升学压力,很多学生都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了专业课的学习上。同时,由于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的限制和约束,很多学生难以从学习中解放出来,学的相当疲劳和费劲,缺乏灵活的学习技巧和休息空间,导致学生对于学习丝毫提不起兴趣,甚至会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和逆反心理。并且在过于繁重的学习压力下,很多学生经常学习到很晚,并不注意对自身身体的锻炼和重视,再加上不良的饮食习惯,导致很多学生身体大多处于亚健康状态,发育不良,体能素质较低。很多学生觉得十分疲劳和苦闷,内心的压抑和矛盾难以得到良好的释放。面对这种情况,学校可以适当的开设舞蹈教育课程,为学生提供一个缓解和释放压力的空间和场所,以便学生能够做到劳逸结合,在锻炼身体和释放情绪的同时,提升对自己的认知和自信,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舞蹈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1. 实行德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所谓德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人格和情感的双重教育,舞蹈教育不仅能够对人类生理和心里特征进行真实的反映和再现,而且还可以对人们道德修养以及人格魅力的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进行德育方面扮演着十分关键的角色,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进行舞蹈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对舞者的态度、意志、情感以及理解等多重特点进行塑造和培养,从而形成舞者自身独特的个人风格,诚实或者正直等多种人格魅力。而且舞蹈极富有节律,所表现出的体态十分优美,对于舞者体形的塑造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舞蹈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的精神世界起到净化作用,协调统一舞者的形态、神态以及意识。对舞蹈教育课程进行开设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舞蹈教师以生动形象且富有趣味的向学生讲解舞蹈相关知识和原理,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和热忱,积极的去理解舞蹈,养成积极乐观的心态,并且逐渐提高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鼓励学生积极的进行合作和交流,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良好的班级纪律和学习氛围。另外,在学校开设舞蹈教学,可以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按照自己的原则和方式来对舞蹈进行表现,符合了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和原则,提高了学生的道德水平。
2. 通过舞蹈,开拓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人们在思考的过程中,不仅具有抽象思维,而且还需要形象思维的参与和配合。对舞蹈艺术进行审美过程是通过人们的形象思维以及情感体验共同参与和配合完成的。通过不同的肢体性舞蹈表现,可以看出舞者对于生活的见解以及对真善美的热爱和向往。曾经有人说过这样一段话:“一个舞者在完成某个动作的过程时,要经过一个模仿、感知、理解、吸收、创造和发挥的过程,此过程本身就需要舞者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智力因素。舞者只有在发挥自觉能动性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把握舞蹈的内涵。”,将舞蹈的真正内涵充分表现和概括了出来。由此可见,无论是对生活的理解,还是更高层次的加工和升华均可以通过舞蹈进行诠释,舞蹈是人类的重要发现和伟大成果。而且据相关智力调查表明,很多舞蹈学生的智商要比人均智商高,这也从另一层面反映出舞蹈教育确实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3. 强身健体,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舞蹈是人们通过体态来对感情和观念进行表达的有效途径,与此同时,人们也可以在舞蹈的过程中释放身体的各种压力,使身体得到彻底的解放并达到愉快身心的目的。然而,舞蹈却与平常的体育锻炼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尽管都可以锻炼身体,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但是舞蹈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更为多样,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更具有广泛性,不仅仅局限于身体锻炼方面。通过系统而专业的舞蹈教育,除了能够强身健体之外,还能进一步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内在的独特气质和魅力。人的体质大体上可以分为体格和体能这两部分。所谓体格主要就是指人的形态结构,生长发育、体形体态均属于这个范畴。所谓体能便主要是指人体的各种生理作用以及行为水平。在进行舞蹈教育的过程中,进行一定的形体训练是十分必要的,并确保体态的优美,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使学生的体形和形态更为良好和优美。同时,舞蹈教育还需要对学生的柔韧性、控制力、协调性、稳定性以及耐力进行专门的素质训练,以便能够全方位的对学生的整个身体系统进行锻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舞蹈特有的锻炼方式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内在身体潜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以后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身体基础。
4. 陶冶情操,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培养和提升
舞蹈除了可以强身健体之外,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心灵进行美化,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和体验。同时舞蹈对于学生身心素质的提高以及全面和谐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曾经有人对舞蹈的艺术价值魅力予以这样的评价:“人体是最美的,而舞蹈又是一种高级化的人体运动,是一种经过美化的人体运动。大学生通过接受舞蹈教育,其气质、情感、形貌、言谈举止等方面都会更加高雅,内心充实的情感世界都在舞蹈中得到充分体验,这才是舞蹈教育推动素质教育的更深层的意义。”由此可见,学生通过舞蹈教育,可以在气质、情感以及言谈举止等方面都变得更加优雅和得体,学生的内心情感世界也可以得到尽情的体验和释放,具有极为深远的教育意义。舞蹈具有极高的审美能力,可以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培养。同时舞蹈和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比如音乐、绘画以及文学等都具有很多相似之处和亲密联系,但是其也存在着很多不同之处。学生在经过舞蹈教师的有效指导后,可以将这些共同的审美元素进行消化和融合,构建和完善学生自身的审美结构体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给学生以心灵和人格上的成长。舞蹈教育对于素质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与思想和情感的不断交融下,学生能够获得较多的审美体验,从而对自己和人生产生新的理解和看法,启迪学生思考,净化心灵,使学生获得较快成长和全面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舞蹈教育对于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校应该充分重视舞蹈教育的重要性,以便能够为学生提供释放压力和身心发展的良好环境,使学生能够通过舞蹈教育获得更快且全面的成长。
基础教育与素质教育 篇2
素质教育作为应试教育的对立面提出来后,得到了举国上下的广泛认同,那么,何谓“本质”呢?本质是指人或事物底子性的构造,具有根底或条件的意义,并蕴涵着无限开展的也许。
素,素日,平素之意;质,本性、本质之解。“素质”并不什么,也不深奥,“素质”就是一个人平素日积月累的“常识”、“习惯”、“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所谓本质教育,即是合理调整和组织本质构造,并不断完善和优化本质构造的活动和进程。
一般认为幼儿的素质教育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智能素质、品德素质、法规素质、劳动素质、审美素质。
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滋润涵养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子、贤哲精英。大力提升国学教育价值,是我们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国学经典教育不仅与素质教育具有一致的指向,而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不二法门。表面上看,国学经典教育不直接养成某种技能,是一种“无用术”,但它实际上是从更深厚和高远的层面做好夯实基础、调整结构、完善素质的工作,是一种源于根本、专注根本、为着根本的教育。同时,在小学阶段,学生记忆力强,没有过重课业负担,是学习和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期。
学习国学经典,让学生在诵读中提升境界,丰富内涵、开阔胸襟、净化灵魂、启迪智慧,也就是把自己生命的根须,扎根于丰厚的传统文化土壤的过程;就是把自己从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人,变成一个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的过程。
政治教育与素质教育 篇3
关键词: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实施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4-039-01
在传统教育模式和观念的指导下,初中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往往是教师按照大纲、教参的要求把经典原理讲给学生听、学生按照教师的讲解在教材上画重点,课后背所记重点、笔记。长期以往教师越教越乏味,形成思想政治课难教,思想政治课难学,思想政治课谁都可教的局面。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要努力优化课堂教学。
一、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素质教育有“全体性”特征,教师必须树立“全体性”教育观念,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政治课教师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学生听讲、记笔记、背笔记的被动学生局面,而应放手发动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如: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发现新问题,讲解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总结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运用本课中的原理分析社会热点问题,归纳自己学习本课、节及框题的方法体会,评判教师的教学等方式都是可以在课堂教学运用的。特别是现行的思想政治课教材的形式多样化(有宋体、楷体、黑体等字体形式,有议一议、想一想、说一说、忆一忆、试一试等形式的思考题,有漫画、现实生活的实例等素质,有归纳和演绎的论证方法),既能满足学生阅读的需要,又是学生思考、讨论及辩论的需要。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的容量
有人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多,课堂容量就大;有人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得少,学生练得多(即精讲多练),课堂容量适当。其实我们应坚持客观的衡量课堂容量的标准。在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能很好地把理论知识的重点与现实生活中的重点、热点与焦点结合起来,运用生动活泼的方法进行透彻、准确的分析,能够在传授知识时对学生进行学习方面的引导,让他们掌握获取知识的技巧同时进行适量信息的传播,充分调动课堂学习的气氛,引导学生发现、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等,这都是适量的课堂容量,而并非单从时间的分配来衡量。
三、探索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师课堂教学方法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有效地掌握应学的知识,关系到学生能否学到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关系到学生的各种学科能力能否得到培养。可见教学方法得当与否是很重要的。如:我在进行《发现自己的潜能》时,在一个班按概念——举例——方法——举例模式进行教学,从表面上看教学思路流畅,学生能够接受。但实际上学生始终没有从听讲、记笔记、背笔记的学习模式中逃出来,实际的教学效果并不好。后来经过自己精心钻研,到另一个班采用:讲笑话引入——举数据——活动(比力气,现场调查,比记忆,分组讨论)经过这一系列、整体化的教学体系,学生既积极参与了教学、掌握了知识,又学会了分析问题、获取知识的方法,最终培养了他们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学效果是较好的。但初中的思想政治课三年的教学内容不一样(有心理、法律及政治),学生认知水平不一样,每个教师的教学风格也不一样,因此不可能用一种方法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而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即通常所学的“教不可无法,教无定有法”。
基础教育与素质教育 篇4
从积极的角度讲, 人文学科教育本身, 就包含了深厚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讲授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类的课程, 是一种求真判断, 用韦伯的话来说, 就是一种工具理性, 讲求形式合理性。文史学科教育呢, 则含有基本的价值判断, 讲求价值的合理性。科学研究可以面对世间一切事物, 将价值观念悬置起来, 人文学科教育却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文学艺术的价值判断, 永远有其难以逾越的边界。有位哲人讲过, 在舞台上, 一个少女可以歌唱她失去的爱情, 但是一个守财奴却无法歌唱他失去的金钱。尽管说, 这两者在现实中都是经常发生的, 但是艺术的表现有它基本的底线。舞台上的守财奴也是有的, 无论是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 还是莫里哀的《吝啬鬼》, 还是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 作品中出现的那些拜金狂, 只能遭受作家和观众、读者的嘲笑和唾弃。即便是到了市场化、网络化的时代, 文学和审美都有自己的基本规则, 它的求善求美的本性, 都难以改变, 也永远不会转向什么诲淫诲盗的歧途, 转向金钱至上的邪路。同样地, 在历史学中, 描述历史的进程, 揭示历史演进的规律, 永远都不会是为了培养阴谋家野心家, 不是要教育学生如何不择手段地玩弄权术、操纵民心, 视历史为任人打扮的少女, 而是要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 像古人所言, 以铜为鉴, 可以正衣冠, 以人为鉴, 可以知得失, 以史为鉴, 可以知兴替。治史和读史, 也都是包含着明确的目的性的, 鉴往知来, 醒人警世。所以, 孟子才会说, 孔子修《春秋》, 乱臣贼子惧。我们在教学中, 应该是将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结合起来, 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合在专业学科教育之中。而且, 无论修文修史, 都含蕴了丰富的、生动的、可以用作人文素质教育的鲜活的材料, 都可以通过潜移默化、薰炙陶冶的方式进行人格养成。
然而, 问题还有它的另一面。在今天这样的学历至上、数字化管理的社会里, 人才招聘的时候, 需要应聘者的各种证书, 英语四六级证书, 汽车驾驶执照, 电脑操作证书, 乃至各种各样的专业学习证明。在这些“硬件”、硬指标面前, 人文素质教育作为“软件”, 就成了软指标。我们很难对学生进行量化的、显性的人文素质教育考核, 甚至, 即使有了这种考核, 拿到社会上, 何以取信于招聘单位, 何以像模像样地派上用场?另一个难处在于, 学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与今天的市场化、商品化的社会现实的错位, 还和人文素质教育自身的特性分不开。有一位文学教授说过, 学生在学校把文学学得越好, 走到社会上就越是难以适应现实、难以在社会上立足。因为我们强调文学中的美和善的价值, 希望把这些内涵日积月累地灌输到学生的性格养成之中;但是, 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市场化社会中, 许多方面, 其追求的目标都是只讲当下性实用性, 立竿见影, 短平快, “一次性消费”大行其道, 却不去关注心灵世界, 不去关注精神状况, 不去关注那些无法在市场上获得直接经济效益的内心品格。屈原在《离骚》中曾经骄傲地自诩, “吾既有此内美兮, 又重之以修能。”这内美和修能, 如果无法在数字化管理中表现出其实用价值, 恐怕今人很少会加以重视。尤其是在时值巨大的转型期的中国, 一方面是旧神已死, 新神未立, 现状的急剧变化, 与相应的行为规范的缺失, 造成了人们的行为失范, 伦理道德水准低落;一方面则是权力与金钱的媾和, 腐败现象、花天酒地和进城民工们的血汗工资制度、矿难频发的触目惊心、不容回避, 以及种种丑行陋俗的沉渣泛起、大行其道, 都在冲击和颠覆着人们的良知, 都在挑战人们的道德底线。人文学科给学生讲善讲美, 讲精神境界的超拔高蹈, 美哉善哉, 可信守这些信念, 就很难在社会中立足。我们这些人, 今天都熬到了教授副教授, 工作稳定, 衣食无忧, 站在讲台上, 可以堂而皇之地向学生宣讲人文精神。文学作品所揭示和批判的那些东西, 往往是在现实中和人性中较为严重的负面现象, 因此文学中的这种揭示和批判, 具有了鲜明的针对性和现实性, 才引人注目, 才会产生相当的社会影响, 进而被引进到文学的课堂。而且, 这些作品, 也容易引起年轻学生的关注和情感共鸣。但是, 不要忘记古人的训示:衣食足然后知荣辱, 仓禀实然后知礼义。今天的青年学生所面对的第一难题, 却是就业的压力、生存的竞争, 如何顺应时势、选择自己的职业和未来, 是当务之急, 那些形而上的追求, 恐怕只能是暂时要被束之高阁了。
还有一难, 是课堂教学和监督检查难。人文学科的教学, 是建立在对学科文献的大量阅读之上的。先有文学作品, 然后有作家和文学史, 先有历史记载, 然后有历史学。我们每个学期, 都会给学生开列一连串的书单, 指望学生能够遍读诗书典籍, 而且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自出机杼, 创出新见。但是, 今天的素质教育取代精英教育, 加上扩大招生, 报名读人文学科的很多学生, 出于各种各样的现实考虑跨入大学门槛, 对文史本身并没有多大兴趣, 学习积极性不高。同时, 文史教育, 不能象数学、物理学那样, 环环相连, 逻辑严谨, 将学习内容都通过一道道练习题、一个个公式推导和一个个理化试验, 加以验证和考察。学生不读作品不读史料, 只要看看教科书, 也能略知一二, 应付考试。这样的本末倒置, 让我们哭笑不得, 以至于现代文学著名学者刘纳教授说, 我们编撰了那么多的文学史, 它的基本作用就是供学生们报考研究生的时候背条条。何其本末倒置是也。另一位著名教授说, 在课堂上讲到作家的生活轶事的时候, 学生们听得很有兴趣, 一讲到作品分析, 学生们就读外语的读外语, 打瞌睡的打瞌睡。我自己也有这种感受。和学生讲讲郭敬明、安妮宝贝, 他们显得比教师还要热衷、还要熟悉, 但是, 对于现当代文学史上那么多的重要作家作品, 他们的兴趣就大打折扣。要在有限的课时里, 把学生引导向文学的路子上来, 谈何容易?尤其是文学的鉴赏能力, 是一种非常精微、玄妙的能力, 它需要的是多读多想基础之上的“顿悟”, 往往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今天的浮躁喧嚣的时代氛围, 何以让学生遁身世外、参禅悟道式地去进行审美感悟呢?
基础教育与素质教育 篇5
    孟子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一名大师,是战国时代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我们研究孟子的教育思想,吸取我国古代教育家探讨教育理论的一些有价值的熟悉,古为今用,对我们如何展开素质教育很有裨益,能使我们的教育内容更充实、生动,具有民族情势和风格。    孟子的一生大致于孔子类似,壮年从事教学,中年以“平治天下”为已任,游历各国,反对“霸道”,提倡“仁政”,在游历齐、宋、滕、魏国等二十多年后,晚年回到故乡从事教育和论著。孟子所处的战国时期,社会的混乱程度比孔子所处的年龄时期有过之而无不及。当时秦国使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克服强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等人。而诸侯东西朝齐,天下各方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子则宣扬唐、虞、三代的德政,所以他的主张没有得到采用。孟子抱着古圣先贤的淑世之道,特别是孔子的人性主义,完全从济世救人的宗旨动身,在那个只讲霸术,争权夺利的时代,孟子始终为人伦正义,为传统的道德政治奔走呼号。孟子持“性善说”,以为“人性”中具有善端,提出仁、义、理、智四德,而重在人为。孟子还提出了扩充善真个修善途径,即“寡欲”、“养气”等。性善论是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根据。而性善论又是以孟子的世界观为基础的。孟子以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是仁、义、礼智之端,而仁、义、礼、智就是开赋给人的本性。人能尽可能发挥心中的善端就可以了解性,并进而熟悉到“天”,以为“民心即天心”。在熟悉论上,孟子还提出了“反求诸已”、“内视”、“反施等原则方法,以为学问的真理在于把迷失的方向“本心”找回。    孟子的“仁政”、“礼”、“义”思想与现在提倡的以德治国和素质教育有很多类似的地方,更符合江总书记“以德治国”的战略思想。孟子从他的“仁政”思想动身,强***育是“行仁政”、“得民心”的重要手段。他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心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良好的教育,令人们心悦诚服,以改革其心。孟子以为教育可造就圣仁豪杰的统治者。“尊贤使能,豪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要尊重有道德的人,使用有能力的人,使教育通过培养出来的人材为实现“仁政”的理想服务。    孟子与孔子一样,要求学生通太高尚的精神生活,不要贪图物资生活的享受,物资享受方面的要求多了,相反也会妨碍精神境地的进步。他说:“何必曰利,亦有义而已矣”,就是说应寻求仁义道德的理想,不应往寻求个人的享乐和利益。人的道德情操重于生命,应有更高的理想,为了坚持理想,不惜放弃高贵的物资享受,他以为不要受高屋美室、丰盛佳肴、姬妾美女、后车千乘等物资勾引。不要贪慕富贵,而放弃了自己的理想,为了坚持真理,对一般重视的物资享受嗤之以鼻。孟子以为志士仁人应当把道德理想放在第一名,把个人幸福置于次要地位,不能把寻求个人幸福看成道德行为的唯一标准。    孟子宣扬先验的道德意识“知己、良能”,但也承认“知己、良能”必须通过实践的磨练才能得到发展和扩充,孟子不像孔子那样重视感性的陶冶,而是特别留意意志的锻炼,他希看以意志来克服环境的不良影响,令人们更好地存养善性,发展与扩充善性。孟子以为一个人的道德、聪明和才干,都是从艰苦和患难的锻炼中得来的。人之所以有道德、聪明、本领和才能,常常是由于他处于灾难逆境当中,他们经常进步警惕,斟酌患害也深,所以他们常常通情达理,人常在困难忧患中生存成长,要奋发有为,时刻处于兢兢业业当中,有所警惕,有所鼓励,勇于斗争,以此修己,则可以造就英雄,以此治国则可以避免患图强。这一熟悉在现今社会依然很有鉴戒的地方,它反映了道德教育与修养中的一条规律,在实践中不断磨练和进步自己的意志与道德品质,乃是造就一个有所作为的人的必备条件。[!--empirenews.page--]    前面讲了孟子在培养德(品质)上有他的独到的地方。而他在教学方法上的很多地方在今天依然有很多可取的地方。他提倡的“进修自得”与我们今天提倡的要学生加强自学,变罐输为主为自学为主体很有类似的地方。他以为知识的学习,并不是从外而来,必须经过自己主动自觉地努力研究,才能完全领悟,他以为精深的造旨要有正确的方法,这就是要求他自觉地寻求得到。而自觉地寻求得到,把握得比较牢固,牢固地把握而不动摇,就可以积蓄很深,积蓄很深便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所以要自觉地有所得。寻求探索便会得到、放弃便会失掉,这就是益于收获的寻求,这就是说,要重视学生自得,自觉得到的知识才能成为自己的知识。他还提倡启发思惟。孟子和孔子一样,善于启发思惟,善于使用问答到达他预期的效果。他要求学生主动积极、开动脑筋,不要急于代替学生作结论。要做到、教学生如射手张满了弓,却不发箭,作出跃跃欲试的姿式,以启发和引诱学生,激起学生有进无退的自觉性,教师不能下降要求,要在正确的道路中站住,有能力的学生便跟随而来,这便是教师引导的结果。孟子还提倡“按部就班”、“专心有恒”、“因材施教”,这些教育思想的某些方面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方法依然很有作用。他对教师提出了一条标准,那就是要“以其昭昭,令人昭昭”,而不可以其昏昏令人昭昭,作为教师必须首先自己明白,然后再往教他人明白。他谈到教师既要遵守教学规律,又必须进步自己的教学水平,使教师真正做到德高为师,学高为范。总之,不同的时代对人的素质有着不同的要求,孔孟的教育思想在当时有他的公道性,先进性,主要是为当时统治者服务,他宣扬的德是“君教臣死,臣不能不死”,事事处处以唯命是从。而现在我们讲的德是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绝不利已、专门利人,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所以说素质教育所具有的前瞻性,要不断地对传统的素质结构要求加以调剂,赋予时代的内涵。比如传统的科学文化素质强调把握科学知识,但是面对新世纪的挑战,特别是中国加进WTO以后,就必须令人们把握更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方法,具有酷爱科学,尊重科学,按科学规律办事的科学意识和奉献,创新、协作、求实的科学精神。我们只有相应地调剂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才可能为下一代打好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科学文化素质基础。    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时间延续不断发展的精神支柱,而儒家思想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它对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情势与发展,起到了最重要最巨大的作用。儒家教育思想使我们构成了民族性情的社会、历史和心理。在今天人们的思想中,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乃至家庭生活的每个角落里,都无不可以看到它的影子。在某种意义上说,儒家学说集中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儒家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聪明;儒家教育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主流,最能体现中国古典文化教育的基本特点,是我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珍贵的财富。我们要建设具有中华民族特点的现代文化教育体系和教育理论。假如不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来研究这一历史事实,假如不慎重地批评与继续儒家思想学说和儒家教育遗产,我们将失往很多宝贵的知识财富。由于儒家教育不管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特殊的贡献,他们十分重视研究封建道德及其教育的题目,把积极有为的人性论,礼治论作为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以中华民族所独有的实用性思惟方式论述了自然观与人生观合一的人格论和道德规范,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道德教育方法和原则。如德智结合,立志与持志,以身作则,中庸之道,因材施教等,这些原则与方法,通太长期的理论批评与实践检验,其中很多方面依然不失为现代教育科学的基穿在教学理论上儒家主张以人文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提倡学以致用,培养国家所需要的人材。在教学原则和方法上也有很多具有真理性的东西。如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及时施教,学思行结合,由博返约,文道结合,启发教学,按部就班,温故知新,爱好与努力相结合等等。重视学术民主与自由,提倡百家争叫,尊师重教,把教育放在社会政治生活重要地位的战略思想与作法。在今天看来无不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它有益于我国现代教育科学理论与实践的改革,对我们抓学生的素质教育有很多可鉴戒的地方。
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概说 篇6
所谓素质,有一种说法比较贴切:素质即是“人们忘光了经过探究性学习所获取的知识而剩下的那些东西”,如思维的方法、办事的程序、处世的态度、动手的能力等。那么,教会人们怎样思考问题、怎样学习工作、怎样生活创造的教育就是素质教育。大家都知道,素质教育是一项“面向全体(全民性)、全面发展(协调性)、主动发展(生动性)”的提高全民整体素质的基础性教育。它的根本立足点是“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世界、未来),基本内涵是“两个全面”(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国民素质),工作重点是一个“创新精神”和一种“实践能力”。
创新教育是将创造学原理应用于教育实践,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综合性素质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着重研究和解决基础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问题的素质奠基教育。其包括教育思想与行为、教学内容与方法、督导激励与评价等教育体系的全面革新。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与突破口,是为迎接知识经济新时代而提出的带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新型教育。它不仅是教育内容的增减和教学方法的更新,而且是教育目标的重新定位(既为社会的政治、经济建设培养接班人,又为全民族的开拓创新造就后备军——培养创新型人才);它不仅在操作层面上有所新发展(如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由小论文、小发明、小制作“三小”到发明创造、科学研究、科幻绘画、科技活动“四项”;由宏观教育改革到微观各科教学创新),而且提出要重点突出改革不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社会环境。它与素质教育是一种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素质教育是骨架、是躯体;创新教育是灵魂、是核心。
那么,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教育这场教育改革的重头戏将如何去创编、去导演呢?
对于我们学校来说,一是做到“三课同步,整体构思”。即教学课、活动课、隐形课同时展开,系统安排,以形成人人讲创新、个个学创造的新的教育氛围,并以此创新教育的学校小环境去影响家庭、社区创造革新的大环境。二是创设“隐形课堂,营造环境”。也就是充分利用校园里的标志雕塑、娱乐设施、植物修葺等创意造型和永久性的标语标牌、周期性的宣传橱窗,以及各种展览、板报等等,有意营造一种创新的环境,以诱发师生的创新意识。
对于每个教师来说,一是坚持“课堂中心,夯实基础”。就是要抓住课堂教学这个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把创新要求作为各科教学的目标之一,通过教师创造性的设计和创造性地施教,使全体学生在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应用的基础上,能够建立起创新的意识、形成创新的志趣、培养创新的精神。二是搞好“活动训练,课外延伸”。即利用活动课时间和课外活动,进行创造性思维、创造的技能等专题创造教育,使课内所学到的文化科学知识在活动课里得到灵活应用,使学生将所获取的各种信息在活动课中加以合理交汇、产生新的信息,并使之向课外延伸。
从上所知,指导广大青少年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既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一条重要渠道,又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我们一定要把这项全国青少年常规性、示范性的科教活动组织好。据悉,全国中小学校实施科技创新教育并取得卓有成效的典型不少,如上海(向明中学)、湖北(各地学校)、湖南(长沙九中、株洲二中)、广东(深圳华茂实验学校)等到处都有。
论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 篇7
1. 应试教育的历史演变
应试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古代的隋朝, 而现今所用的教育制度也只是应试教育的一个模式。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 如何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这是目前教育改革倡导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实现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对应试教育的历史发展及性质变化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也只有这样才能明确新时期教育改革的方向。
众所周知, 应试教育的特点就是注重考试, 一切教育都为了考试服务。纵观其历史演变, 可以用科举——八股——高考三个阶段来概括。
第一阶段:科举时代。隋唐时期的科举, 设有策论、经史等科目, 分科取士。做官的权力将不再被因世袭而垄断, 普通人也可借此鲤鱼跳龙门, 迈进最高权力的殿堂。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时代的科举选拔制度并不是十分完善与严密, 常有人为因素干预制度的公正性、公平性。这种情况在宋代得到了改善, “锁院制”“糊卷制”的实行确保了这种选拔制度更加公平与公正。因时而论, 这是一种在当时非常先进、非常公平的制度。
第二阶段, 八股时期。明朝开国初期, 太祖朱元璋废除分科取士制度, 改为以八股文为载体, 专以“四书五经”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在这个时期, 科举已经发展成为了一种非常公正、公平、公开的完善的人才选拔制度。但这个时代的科举却历来为人诟病, 原因在于它强行为读书人灌输了一套有利于封建统治的人生观、价值观, 从而严重钳制了人们的思想, 使读书人大多发展成为“双目瞪视, 舌强木不能对”的书呆子, 这是极不利于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因此, 从教育的层面上来讲:它对社会公平的意义来说是进步的;对社会发展的意义来说是倒退的。
第三阶段, 高考。这一时期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从1905年科举制度的废除到20世纪50年代末年周恩来总理发表《关于教育改革问题》, 姑且称之为“前高考时期”;第二部分是“文革”时期, 且称之为“高考挫折时期”;第三部分是从“文革”结束后的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 可称为“现代高考时期”。高考时期为一个整体, 其特点依旧是公平与公正。每一个人都有均等的机会进入国家的高等学府接受教育, 但其缺点也显而易见, 即无法依据每个人的差异而量身制订学习计划;造成了人才综合素质的缺失以及教学资源的浪费。
2. 应试教育的弊端
纵观应试教育发展的历史, 不难发现, 应试教育至多可以保证公平, 然而时代在改变, 社会在发展, 公平的要求已经不是当今教育所最应该注重的方向了, 取代它的应是人才“尽其天赋、善其能才”的要求。
应试教育把应试作为唯一或主要的教育目标, 是一种十分狭隘的教育模式, 这种模式正把中国基础教育引进死胡同, 其消极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重人力素质, 轻人本素质教育; (2) 阻碍个性发展, 扼杀创造力; (3) 负担过重, 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发展; (4) 导致学生两极分化; (5) 加重教师负担; (6) 酿成严重的考试弊端。
二素质教育
1. 素质教育的含义及特点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的基本特点是:全体性、基础性、发展性、全面性、未来性。
2. 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但当前教育还不能最大限度地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不论是学生抱怨课业负担重, 还是家长感慨为子女“择校”的奔波, 甚至是被人们诟病畸形发展的补习班, 以及面对升学率的大压力……都反映了全社会共同的呼声——改变应试教育现状迫切, 实施素质教育必然。
然而, 为什么素质教育聚焦了这么多人的关注, 牵动着全社会的视线?究其原因, 它是社会发展的趋势, 是一种必然规律。 (1) 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2) 素质教育决定着国家的未来; (3) 素质教育关系亿万家庭的幸福; (4) 素质教育也是教育自身改革发展的必经过程。
三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正是由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密切的联系, 如加以规划及应用, 可以互相转化, 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一, 它们通常都存于同一领域中。如同一社会、同一学校中, 有时甚至存在于同一家庭、同一个人中。
第二, 它们都重视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但由于办学目标、培养途径的不同, 所带来效果也不同。应试教育由于办学目标、培养途径的狭隘性, 决定了其在提高人的素质上存在的片面性、局限性。由于只注重提高文化素质, 而受教育者在心理、政治、思想、道德、身体素质方面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致使所培养的人才在社会实践中连小小的挫折都承受不了, 动不动就沮丧、退却、放弃。如此怎能面对未来世界的激烈竞争呢?而素质教育由于办学目标、培养途径的远大性与兼容性, 决定其在提高人的素质上的全面性、综合性。
第三, 考试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无论素质教育, 还是应试教育都是必要的。它们都要通过考试来检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 衡量学生智力水平高低, 总结教学得失, 促进教师教学的进步提高, 所以不要将考试当成应试教育的专利, 只是素质教育反对将考试作为评价学生学业的唯一手段。
综上所述,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两者可以相互转化, 只有正确理解两者的关系, 在实践中, 才能促使它们往好的方面转化, 从而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摘要:在经济繁荣、教育为本的今天, 要实行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它们之间该如何转变?它们之间又有着怎样的联系?这是当今的热门话题, 也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 但仍存在着很多待解决的问题。综合目前教育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 本文从什么是“应试教育”, 什么是“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关系做一些粗浅的探索。
浅析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 篇8
在概念上, 应试教育是指以应付考试和向高一级学校输送学生为目的一种传统教育模式;而素质教育则是根据人与社会的发展需要, 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 以注重开发人的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这是两者概念上的不同, 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又有具体的不同, 本文将从学生、教师这两个教育主体入手, 阐述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区别。
1.学生层面。应试教育下的学生常被比喻成“考试机器”, 对生活中的事物缺乏自己的观点, 不会主动关心社会现象。创新、语言表达、思想观念、思维模式等方面都没有得到充分开发, 缺乏自己独挡一面的能力。我们能培养出许多“神童”, 奥数赛冠军, 但中国的诺贝尔奖得主却寥寥无几, 这确实给中国教育敲响了警钟。素质教育更在乎学生的长远发展和全面发展, 学生不仅是为了考试而学, 也不仅仅学习课本知识, 还学习社会、学习实践, 使学生真正的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得到均衡发展, 具有创新想法, 具有独挡一面的能力, 使学生更具有个性。素质教育更加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更加注重培养实践能力。
2.教师层面。应试教育的突出特征在于“应试”, “应试”在当今社会又突出表现为:应高考, 应试教育和高考紧密相连, 高考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应试教育的代名词。在中国轰轰烈烈的高考环境下, 中学教师普遍存在的鲜明特征是:为考试而教。在此应试环境下, 多数教师身上带有的一些特征有:对考试试题研究透彻, 能总结出一套直接的、高效的应考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无意使学生逐渐形成了一种“学生为了分数学, 为了考试背”的思想束缚;在平时的教学中按照考试大纲来安排教学内容, 大纲没有明确规定的内容就尽量不在教学过程中体现, 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较为普遍拓展性知识较少;教学模式传统, 凸显的是一种“教师主体”的教学思想, 学生课堂主动参与度低。
而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就相对来说较高, 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过硬的师范技能外, 更要求老师在心理、为人、思想、创新、教学科研等各方面的素质达到较高水平。在心理素质方面, 除了要求教师自身心理健康, 素质过硬外, 更需要教师加强学生心理特征等知识的学习,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强调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 更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引导者。在为人上, 要做好“为人师表”的榜样, 强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行为举止、思想见解, 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培养学生获得对事物独到见解的能力。创新素质则可以体现在教学内容上与时俱进, 贴近生活, 不仅是为了考试, 更是为了要让学生更好地去生活;在教学手段、形式上可以采取多种方式, 如利用讨论式教学、辩论式教学、合作探究式教学等方式方法, 突显“学生主体, 教师主导”的教学思想, 使学生在语言组织表达, 思维思考, 适应社会, 身体素质等各方面全面发展。
二、素质教育推进的必要性
应试教育有诸多弊端, 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当今时代对教育发展提出的要求, 也是人才的全面培养与长久发展对教育所提出的要求, 但发展素质教育的道路是十分艰辛的。应试教育有弊端, 素质教育推行难, 存在以下障碍。第一, 思想枷锁, 部分家长和教师认为在应试教育模式下, 学生才能掌握更多知识, 认为素质教育模式不能高效地传授知识, 存在浪费时间的情况。第二, 教育制度改革和经济发展不同步, 素质教育所需的相关法律及制度保障不到位, 财力投入难以满足促进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现阶段的教育必然要走向改革, 中国也正在教育改革这条崎岖的道路上摸索。
三、素质教育推进方法
推进素质教育, 首先要落实素质教育的思想。教师、学生、家长要从思想层面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 贯彻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其次, 要从教育制度入手。国家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 把教育普及到大学, 降低销售升学压力, 提倡个性教学。这样, 学生进入社会才会有一技之长, 才能找到最精确的定位, 要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加强个性发展。最后, 要从人才选拔制度上入手, 改良高考体系。
摘要:随着2016年两会的召开, 中国教育问题又一次被推上了关注热点。目前, 素质教育的推进, 是中国教育界的一大难题。虽然国家层面在提倡要发展素质教育, 可中国的教育到底如何发展, 值得中国每个教育工作者深思。
关键词: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教师,学生
参考文献
[1]郭法奇.如何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基于《教育规划纲要》及教育历史的实证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013 (11) :6-10.
[2]郭玲.高考与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关系新论[J].教育发展研究, 2007 (1) :14-17.
教育理想与理想教育 篇9
教育理想
理想的高度能够决定人生的高度,这已为无数的事实所证明。而理想教育的高度则取决于整个社会人们教育理想的高度。要想实现理想教育的奋斗目标,我们每一个人,尤其是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拥有崇高的教育理想。有了崇高的教育理想,我们才能认真阅读,积极反思,不断创新;有了崇高的教育理想,我们才能在新课程改革中站得更高,走得更远;有了崇高的教育理想,我们期待中的理想教育才能拥有思想基础和精神保障。而一个人有着什么样的教育理想,则与他的人生追求、知识水准和生活环境息息相关。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人们心目中崇高的教育理想应该超越个人功利的狭隘,为所有的教育对象着想,为整个社会的发展服务,为人类的进步注入永恒的动力。
理想教育
确立了崇高的教育理想还不够,我们还要把这种教育理想转变为先进的教育观念,并落实在富有人性化的教育实践中,做到人人都能够为自己教育理想的实现而勤奋工作。
人的成长是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自然也离不开外部因素的影响。处在社会大环境中,我们的理想教育也同样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的影响。而社会对升学率的恶性追求必然会导致教育的畸形乃至异化,生源的悬殊差别也难以避免地会影响到学校的教育教学成绩,并最终制约一部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尤其是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偏低,也会波及教师的心理,影响一部分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从而使得理想教育的实现遭遇阻碍。这些问题,虽然并不能完全阻挡我们朝着理想教育前进的脚步,但也会让理想教育面临重重困难,甚至让理想教育举步维艰。
然而,不管遭遇到什么样的困难,理想教育也不能止步。我们没有停下来的理由。与其说理想教育是社会和未来对我们的呼唤,倒不如说是新课程教育改革背景下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最终归宿。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希望通过对理想教育的探讨,能够揭开罩在理想教育上的层层面纱,使理想教育渐趋明朗,让更多的人认识理想教育,理解理想教育,认可理想教育,以摆脱理想教育的象牙塔状态,让理想教育真正步入现实,走进人心。同样,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实践与研究,进一步明确理想教育的内涵,丰富理想教育的底蕴,达成教育理想和理想教育的完美对接,在帮助现实教育实现质的升华和历史性蜕变的同时,收获理想教育的博大与深邃。
理想教育的立足点,毫无疑问应该高于社会的一般性要求。但是,我们所追寻的理想教育,却又必须也只能立足在现实的土壤中。只有立足于现实之中,才能脚踏实地,直达理想教育高而远的境界。任何脱离现实、追求空中楼阁式的教育都不可能步入理想教育的彼岸。因此,要想实现我们的理想教育目标,必须首先获得社会的支持。要加强理想教育的宣传,展开理想教育的大讨论,让更多的人关心理想教育,思考理想教育,以此提高人们对理想教育的认识,增进人们对理想教育的感情,并在得到广泛心理认同的基础上,让人们自觉地投身到理想教育活动中来,以便给理想教育注入源源不断的智慧活水,形成激荡现实世界的滚滚洪流。只有让更多的人理解了理想教育,才能跳出“全民应试”的窠臼,实现“理想教育大家做”的目标。
社会对学校、学校对师生的评价不能过于精细,不该只以量化积分、感性判断的形式呈现,应该有着不拘一格的形式,展示理性的优雅,展现思辨的深度,彰显人性的魅力。要从更深的层面上来思考教育,从更高的目标上来考量教育,将教育从功利境界提高到自由境界,从世俗境界升华到理想境界,从单纯的知识境界提升到丰厚的人文境界。要给学校以更多的教育自主权和管理自主权,鼓励学校进行教育变革和教学创新,以创办既能适应社会要求又能显示社区特点的特色教育,而不是拿固有的模式考查学校,更不能用僵化的标准类比学校。学校之间也要开展竞争,但这种竞争应该显示良性的特质,没有对分数和升学率的刚性要求,对优质生源的争夺也不该狂热到病态的程度。
没有哪一个教师不想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体现人生价值,获得社会认同。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将传统教育对学生成绩的关注,变为理想教育对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的共同关注,并以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教育向更高层次迈进,可能在短期内无法取得明显的效果。而理想教育的高于现实、超越现实,又决定了实现这一目标必然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那么,已经习惯于追求显性教学效果的人们,能不能容许我们在理想教育的道路上“默默无闻”地前进,这是一个不能回避也不该回避的问题。而当人们对理想教育不能完全理解甚至是产生误解的时候,作为先行者的我们,还能不能坚守我们的阵地,沿着理想教育的方向“孤独”前行,这同样也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实现理想教育
在向理想教育迈进的征程中,作为教师,首先要有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对教育工作要富有激情,并且充满理性,能凭借自己的智慧育人,却也不乏在关键时刻像雄鹰一样展翅护雏的勇气和果敢,以至能够用生命的绝响奏起教育的最强音。
理想教育的实现,还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育人观。理想教育必须立足在现实的土壤里,尽管它高于现实。不管现实的土壤是肥沃,还是相对贫瘠,都要正确对待。置身在生活的洪流中,各种因素都可能困扰着我们,冲击着我们的教育理想,甚至影响到理想教育持续深入的开展。只有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才能跨越教育的功利境地,强化教育的育人功能,做到既关注学生的当下学习状态,又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心理上的帮助和情感上的支持。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才能把学生视作独立的生命个体来对待,主动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精神,自觉培育他们合作探究的意识,积极鼓励他们自由健康地发展,努力排除阻碍他们进步的各种障碍,为他们的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让崇高的教育信念在朴实的教育行为中熠熠闪光。
要想实现理想教育的目标,教师还要养成高尚情操,铸就教育家情怀。教育家不应该作为理想教育的派生物出现,而应该是理想教育诸多目标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想成为拥有不俗情怀的教育家,我们就要自觉地将对个人生活的关注变为对教育生态的关注,主动地将教育从知识领域提高到道德境界来认识,努力将教育从“功利”状态提升到“无为”状态。
教育民俗与乡村教育 篇10
教育民俗作为一种民间的教育文化, 集中体现了广大城乡中下层劳动人民的教育理想和教育智慧。教育民俗作为一种重要的知识资源, 对于保持民俗文化特色, 对于扩大教育学的研究视野, 对于反思农村教育发展问题具有一定的启示与价值。
一
教育民俗本质是一种民间教育智慧与教育传统, 但人们往往习焉不察, 很少引起重视。教育民俗就其主体而言, 是广大城乡中下层的劳动人民, 而这大量的中下层城乡劳动人民世代聚居在同一地域空间———乡村。“乡村”按其行政区划而言, 它是一个由各种形式的社会活动组成的群体, 具有特定的名称, 而且是一个为人们所公认的事实上的社会单位。这样一个基层的聚居行政单位有其深厚的民俗传统与文化底蕴, 内含一种“乡土”性。在这样一个地域、文化空间中, 广大城乡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延续与传承着多年来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 这样一种在共同的时空中大多数人所共同享用、传播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就是民俗。
教育民俗作为一种非体制的、非正统的民间教育智慧, 是在“乡村”地域展开进行的, 孕育在“日常教育生活”中。因为教育民俗的寓所是“日常教育生活”, 教育民俗才能从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力量与能源, 也使教育民俗具备一种生活性, 并与文化性同时构成教育民俗的二重属性。日常教育生活作为教育民俗的寓所, 是由教育民俗的特征决定的。第一, 教育民俗内容的广博性与复杂性体现了日常教育生活的整体性。第二, 教育民俗传承过程的长期性体现日常教育生活的长期性与重复性。第三, 教育民俗的如是性 (thus-ness) 体现了日常教育生活的自在性。这个整体性一方面是指乡村教育是与乡村的生产和生活融为一体的, 不可分割;另一方面是指在乡村教育中,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是统一的。乡村教育这一独特的空间地域, 赋予它的是不同于体制内的正统的学校教育, 而具有非计划性、自主性、自在性的特征。在教育民俗的特征中我们看到一个重要的地域差异性, 即不同的地域存在不同的教育民俗, 但又有其共同特征。
其次, 从内容分类来看, 教育民俗是语言、行为和心理的集合体。语言主要是教育俗语, 包括谚语、歌谣、故事、成语、格言、歇后语等。行为主要包括教育游戏、礼仪、惩罚等。心理贯穿于语言与行为之中, 是语言与行为民俗所反映的深层次的心理期待、信念、愿望、理想等。以教育谚语为例, 大致分为劝学、读书、教育观念、学习方法、教育方法、师生关系等几类。如“一年之计, 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树木;终身之计, 莫如树人”, 缩减为“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将教育的重要性与长期性通过简单的对比形象地展现出来。又如“玉不琢不成器, 子不教不成才”、“镜子不擦不亮, 孩子不教不成”、“井要淘, 人要教”、“家有黄金着斗量, 不如养儿送学堂”、“山要绿化, 人要文化”、“生意不如手艺, 产业不如学业”等从不同方面进行类比, 突出强调成才、成人、有文化都需要通过教育的培养, 接受教育对他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种重视教育的良好民俗, 也反映了劳动人民对教育的愿望与美好期待, 正是凭着这种热情与信仰, 才会出现像湖北蕲春这样的“教授县”, 才会出现许多家庭贫困但成绩优秀的大学生, 才会有许多父母“砸锅卖铁也让孩子上学”的一幕幕感人场景。中华民族重教这一优良传统在教育谚语中得到极好体现与说明。这样的一些教育民俗事象因此具有教育的功能。
现在乡村教育的内容主要来自课程, 即国家课程所规定的教学内容, 它很少涉及或几乎没有本土知识的教学。学生们所感受到的是来自另外一个世界的价值干涉, 都是“他者”的世界, 而不是“他们自己的世界”。本来乡村中存在丰富的文化资源, 比如教育民俗、地域文化等, 有着对于乡村生活以及乡村生活秩序建构弥足珍贵的价值成分, 换言之, 乡村地域文化中原本就潜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而这些现在却被视为落后的、“封建”的, 为人们所看不起眼, 这真不知道是该为谁可悲!
二
教育民俗与乡村教育虽然存在本真的统一关系, 但正如上文所述, 二者在现实上却是一种游离、淡出的状况, 即教育民俗在乡村教育中的淡出, 教育民俗游离于乡村教育之外。
伴随着以城市化、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化进程, 传统的乡村文明已然被排斥在“现代文明”之外。在语言民俗上, 原本传诵的如“铁不打不成器, 子不教不成才”等强调教育重要性的教育谚语, 现在只有在比较偏僻的深山地区还存在, 而取而代之的是“念不念书无所谓”、“孩子愿学就学, 不愿学拉倒”、“念三年学不如当三年兵”、“读书花钱不如打工赚钱”等反映金钱魅力与教育的无力的教育俗语。当然这并非是说诸如“上一年学就有一年的经验”、“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们上学”等等, 期待自己的孩子能够通过努力取得学业上的成就的教育俗语就不存在, 只是说现在强调教育重要性的教育谚语已不敌强调赚钱重要的俗语。
在行为民俗上, 现在的孩子基本上不大玩以前的游戏了, 踢毽子、翻绞绞 (女孩玩绳, 翻成剪子绞、牛槽绞、拉锯绞等) 、搭灶灶或过家家、抓核等都是以前乡村孩子所热衷的游戏, 而现在孩子们玩的都是一些校内体育活动的游戏, 如球类活动。
心理民俗主要体现在父母们的教育观念上。传统的教育民俗注重体罚教育, 注重对孩子的管教,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 经济的发展, 逐利成为人们的共识, 于是收入水平比较低, 没有固定工作, 给人打零工的家长虽然对孩子期望很大, 但是如果孩子学习不好, 他们就倾向于孩子早点工作挣钱。挣钱一般的家长, 比如教师、医生都想让自己的孩子上好大学, 学专门技术, 将来找个收入稳定的工作, 或者为有钱人打工, 从事“白领”职业。大老板对孩子的期望就和一般人不一样, 希望孩子在学校学点知识, 将来好继承他的产业。不同收入水平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期望不同, 教育心理也不一样。而不像传统的心理民俗单纯地寄希望于教育。
教育民俗的内容能够为乡村教育提供大量的本土知识, 但是这种本土知识在现代乡村教育中并未获得自己的地位。乡村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学校教育, 在这样的学校学习, 既不能学到系统的本土知识, 又会对自己的本土知识传统感到自卑, 因为它们不符合学校里所传递和崇尚的知识标准, 不是“真正的知识”。本土知识游离于教育民俗乃至乡村教育之外。
教育民俗的淡出, 源于乡村文化的失落。乡村文化失落的原因很多, 首先, 经济的现代化, 城市化的发展, 农村被动跟随其后。经济的发展取向是城市的价值取向, 乡村教育过多地受到城市教育外在价值取向的影响。同时, 经济的发展导致利益的驱动几乎成为淹没一切传统乡村社会文化价值的最高主宰。其次, 在观念上, “城乡分割、对立矛盾的二元体制”人为加剧了城乡的二元割离, 城乡被普遍解读为“富/贫”、“先进/落后”、“文明/野蛮”、“现代/传统”二元价值对立模式, 传统乡村文明已然被排斥于“现代文明”视野之外。因为乡村文化的地位与价值体现不出来, 所以导致在教育层面上, 城市的价值倾向也严重排斥了乡村教育中教育民俗的原有地位。
三
教育民俗与乡村教育在本真上是同一而出, 而现实中却游离、淡出。因此, 立足现实, 积极践行教育民俗的提升, 对乡村教育的发展, 乡村文化的重建, 实现乡村的内在发展, 本土知识尊严的重获, 有重要意义。
首先, 必须加强对教育民俗的研究。教育民俗是一种重要的民间文化资源, 加大对教育民俗的研究目的就是一方面提升其中优秀的教育智慧, 弘扬其中的民间教育风俗;另一方面则是增强识别、辨别能力, 祛除那些不符合社会现实、不为人民服务的陋俗, 保留那些真正能够增强本土认同的教育民俗, 从而真正为乡土教育提供优秀、饱含文化韵味与乡土情怀的教育民俗资源, 实现教育民俗的传承与弘扬。
其次, 利用教育民俗, 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文明观———多样的文明观。使学生认识到文明是多样的而非单一的;树立正确看待文明的态度———“求同存异”。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多元文明的基础之上的, 每一种文明都有它的可取之处, 有它自身的智慧之所在。要汲取其智慧之处又要允许其自由发展;要正确看待雅与俗的关系, 认识本土社会中所蕴含的发展潜能和智慧, 以克服本土人民在发展能力方面的自卑。学校教育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 预防和克服本土人民在工业化或现代化过程中对于本土知识的“集体性遗忘”, 特别要使广大的青少年不仅成为了解西方和任何外部世界知识的一代, 而且要使他们成为熟知自己本土智慧的一代, 成为能够综合各种知识和智慧, 创造性建设本土社会美好未来的一代。乡村教育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教育”就必须将乡土或本土的知识纳入到学校课程中, 承担起对本土知识或民间知识的传递、掌握与批判, 培养他们对本土社会的认同、接纳和归属感。
最后, 加强“上”与“下”的沟通。乡村教育所体现出来的问题并非只是乡村自身的问题, 而是我们整个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问题。“他们的世界”不只是他们自己的世界, 也是“我们的世界”, 二元对立的立场、精英的思路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只会扩大问题的严重性。乡村不是被改造、被启蒙的对象, 知识分子应该向乡村学习, 充分体认博大、丰厚的农业文明与乡村文化资源, 从乡村社会已有的知识传统出发, 不断检验、应用、改造、发展它们, 而不是抛弃、忽视、压抑、嘲笑。同时, 利用我们自身的优势, 和乡民一起寻求乡村自身的内在发展, 培育乡村特有的教育民俗, 发展乡村教育, 养成乡土意识, 共同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教育经历与经历教育 篇11
关键词:经历教育;教育经历;财富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7)10-0009-02
经历和体验是教育不可或缺的环节,没有经历,也就没有体验。我们的经历教育是给学生一次经历机会并在其过程中去自己进行体验。通过给学生设置一个场景,让他们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种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进而引导学生在亲身的实践中和仔细地观察中把做人、做事的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格,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经历和体验,思维才能产生飞跃;只有经历和体验,获得的思想情感和知识技能才能刻骨铭心;只有经历和体验,教育目标才能内化为学生们的基本素质。经历教育的开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不是让学生对某一件事经历过一次就可以了。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要经过循环往复,即经历——认识——再经历——再认识的过程,要让学生在反复经历中达到自然的感悟和内化,何况小学生正处在感性认识较强、理性认识较弱的年龄阶段,只有反复不断的强化,才能在他们的头脑中产生深刻的感悟,也才能真正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记得在师范读书的时候,拜读过舒婷的《致橡树》那真是一种美的享受,橡树摇曳着婀娜的身影,站在阳光下,守望着自己的爱情,不知迷倒过多少人的多少个梦。去年,有幸到海南去看一看仰慕已久的美丽橡树。到了海南真的见到橡树时却令我大失所望,完全不是诗里见到的情景。只见那一排排、一棵棵橡树都带着伤口,粘稠的胶液从橡树的伤口流出,就像一个个受伤者在不断的往外流血,在向人们述说着内心无尽的痛苦,让人顿感恐怖和触目惊心。后来听老胶工说:橡树如果没有伤口,要么就是无胶树,要么就是受过虫害的树,是即将要被砍掉的废树。只要是一棵健康的橡树,就要经历伤口的痛苦,因为橡胶只能从伤口流出,对于橡树来说经历伤口之痛就是它们成长必经之路。橡胶是它们的成功之果。老胶工的一席话让我们茅塞顿开:原来不管是谁,成功必须经历;要想成功,便要经历伤痛的磨练;就连花草树木也不例外。我再也不觉得橡树样子的恐怖和丑陋,反而觉得特别亲切。因为他们的成功是有了经历,伤口就是见证。有一位高考状元说过,如果要不是经历了被同学笑话之痛,笑他成绩差,他也不会发奋努力读书,更不会取得高考时的好成绩。同学的讥笑、讽刺对于他来说就是一个“伤口”,就是一种经历。
有一位成功企业家曾经说过,如果不是小时候家里穷,连饭都吃不饱,他也不会吃苦耐劳摸爬滚打几十年,也不可能创造出如此的企业业绩。对于这位企业家来说,小时侯的忍饥挨饿经历就是“伤口”,就是特殊的经历。正因为这些“伤口”的经历时刻提醒着他们,经历“伤口”的痛对一个人的激励是无穷的。一个人如果没有经历、没有“伤口”,如果选择不经历、不受伤,便要远离成功了。吃一堑,长一智。不经一事,不长一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些经典语言,都是经历教育的最好的体现吧!
学生每天都在上学,都在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每一堂课,每一个活动,每一个事件的发生对他来说都是一种经历,一种日常的经历,一种普遍的经历。这种无意识无准备的经历中当然也存在很多积极的教育因素,但效果远没有有意识、有目的地去让学生“经历”得到的收获大。学生每天都要经历许许多多的事情,或高兴快乐,或烦恼沮丧,或成功或失败;不同的人感悟的是不同的东西,每一种经历都是财富。而每一种经历不可能都是在学校教师有意识的监督指导下进行的,教师在平时活动中就要注重强化学生的自我教育,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使学生善于调节自己的心态,教师要时时处处、点点滴滴地向学生灌输“我能行”的信念,从而使学生能够正确面对自己所经历的一切。美国有位老师在上写作课时,给学生出了一道题:《我的志向》。学生们有的写长大了要当科学家,医生,工程师,军人或官员等。老师看到这些答案露出满意的笑容。而只有一个孩子与众不同的写到:“我想再过若干年拥有一座大大的庄园,那时可以在偌大的庄园上种上如茵的绿草,有别致的木屋等,除了用来自己休闲还可以与别人共享自己的庄园。”可这篇文章却只得到了老师一个大大的红叉叉,并要求重写。这个学生拿着作文本看着老师的评语,惊讶不已,并无错误呀,便拿着作文本去请教老师。老师告诉他:“我是让你写出你的志向,不是这些如梦一样的幻想;我要你写出自己的志向,而不是梦想,知道吗?”孩子解释到:“老师,这就是我的志向呀!”老师坚持说:“不,那不是志向,是无边的幻想一堆空想,不符合我的要求,你必须重写。”孩子也不肯妥协:“我知道呀!这就是我的志向,这就是我想要的明天,我不愿意改掉我的梦。”老师不理解的摇摇头:“如果你不重写,那你的分数只能不及格,你要想清楚哟。”孩子也跟着摇摇头:“我不改。”最后那篇作文得了不及格。若干年后,那位当年的老师带着一帮孩子到一处风景优美的度假胜地旅行,尽情享受无边的绿荫和香味四溢的烤肉之余,远处一位中年人走到老师跟前告诉老师,他就是当年那个作文不及格的孩子,如今真的拥有了自己的庄园,儿时的幻想成了现实。老师发呆地望着眼前这位庄园主,想起自己经历的教师生涯,不禁感叹:这么多年来,为了自己,不知道曾有过多少用成绩改掉孩子梦想的经历。而你是我唯一经历的坚持并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而没有被我改掉的。教师的经历对一个孩子一生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不仅传道、授业、解惑,更多的是在经历之中传输着思想。如果教师经历平庸,不敢梦想,没有追求、没有激情,甚至用自己的经历来抹杀、修改学生的成绩和梦想,那将更加可怕。无论什么经历都是财富,而要把经历变成财富是有条件的,你要正视自己的经历,在经历中教育自己,在经历中自我反思,反思自己的教育经历。只有这样经历,才是你值得骄傲的人生财富。然而,正在经历或正在摆脱经历的人是没有权利述说经历的,我们必须主动地去经历教育,在经历之中反思,在经历中教育、完善自己。
我总结出了一句话:经历教育是完美人生的必经之路,教育经历是塑造社会栋梁之才的深刻的教科书!开展经历教育要结合学生实际,从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出发,寻找教育的切入点,让学生能够接受,能够承受,能够面对,能够触及。经历不是目的,是一种过程,要将经历后的感悟内化为自身的素质,真正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素质得到有效的提高,这才是经历教育的最终目的。
数学教育与创新教育 篇12
关键词:数学教育,创新素质,功能
创新教育就是要培育学生的创新素质, 所谓创新素质, 是指人们在创新过程中所具有的创新意识、创新心理品质、创新能力、创新知识结构这四个方面的素质。在数学教育中, 人们对数学在创新素质培养方面的功能认识不足, 导致了有意识开发和利用数学育人功能方面力度不够, 这对我们实施创新教育的今天无疑是巨大的缺憾。本文试就数学教育在创新教育方面的功能进行论述。
数学教育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育功能
创新意识是人脑在不断运动变化中的客观事物的刺激下, 自觉产生的具有强烈改变客观事物现状的创新欲望, 也就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和以创新为荣的观念。
就数学教育而言, 不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素材, 首先, 数学的发展史就是发明创造史, 其间充满了无数数学家为数学发展而经历的撼人心智的智力奋斗历程。每一点数学思想的形成, 都标志着一个继承历史并突破历史的跃进, 都标明着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的升华, 这里所蕴含的不迷信权威、不囿于传统、开拓创新的奋斗精神, 无疑能激发数学学习者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其次,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 数学问题的解法千变万化, 奇妙无穷。无论是多方思考探求而得一题多解, 还是寻求问题共性得到的多题一解, 或是突破思维定势独辟蹊径的巧解、妙解, 都可极大地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创新意识。
数学教育对学生创新心理品质的培育功能
创新心理品质是指创新者所具有的独立性、敢为性、坚韧性等心理品质。创新心理品质在创新活动中有重要作用, 对创新素质的形成有明显影响。
1.数学可以培养人的独立性心理品质。在数学的学习中, 我们会发现数学的本质要求人们始终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去看待问题, 不允许有任何弄虚作假的行为存在。数学语言的精确性使得数学中的结论不会有模棱两可的情形;数学推理的逻辑性使得数学中的任何结论的得到都要有根有据, 要符合逻辑的论证;数学研究的严谨性使得数学问题探索过程中需要质疑、批判意识。总之, 数学能使学习者坚持原则, 忠于真理, 不盲从权威, 不屈服于权贵, 具有独立的人格。
2.数学可以培养人的敢为性心理品质。敢为是所有伟大发明、发现、创造及所有事业成功者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心理素质。数学学习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再创造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摆在学习者面前的每一个问题都如同一个“堡垒”, 学习者需要有强烈的攻克“堡垒”的敢为意识, 当他们经过艰苦的分析、思考、论证, 最终完满、正确地解答了一个问题, 就攻克了一个坚固的“堡垒”, 在获得成功喜悦的同时, 也增强了攻克下一个“堡垒”的敢为欲望。
3.数学可以培养人的坚韧性心理品质。数学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 经常要遇到各种困难和疑惑, 这就需要他们具有坚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 只有付出艰辛的努力, 才能获得成功。因此数学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坚韧性心理品质。
数学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功能
创新能力是创新素质的核心, 是衡量一个人创新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它由创造性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要素组成。
1.数学可以培养人的创造性观察能力。观察能力是人们对事物的特征通过视觉获得信息, 并运用思维辨认其形状、结构、关系从而发现规律和性质的能力。数学中的任何活动都离不开观察, 数学中的观察常能从表面触及本质, 捕捉到问题中隐含的关系和信息, 从而产生创造性思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对“数”研究就要观察其形式、结构及关系;对“形”研究就要观察其大小、变化、位置及关系, 不同角度的观察往往产生不同的思维, 不同的解法。因此数学学习可锻炼人的创造性观察能力。
2.数学可以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数学的发展史, 是创造发明史, 是思维发展史。数学作为一门科学, 它在内容和方法上呈现出:“概念的纯粹性、结构的协调性、语义的准确性、分类的完全性、计算的规范性、推理的严谨性、规划的可靠性、构造的可行性、统计模拟的广泛适用性、技巧决策的灵活多元性”。因而强调思维过程的数学教育, 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而且也培养了学生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推理的创新思维能力。
数学教育对学生创新知识结构的培育功能
知识结构是个体掌握知识的质量, 或是绕个体掌握知识构成的体系。在人们的创新实践中, 零散的知识只能解决个别的、局部的、表面的问题, 而系统的知识才能解决普遍的、整体的问题。也就是说, 只有建起科学的知识结构才有力于培养人们的创造性, 开发创造潜能。有学者认为当代科学技术创新者知识结构应是一种鼎形结构, 鼎形知识结构有四根支柱——哲学、语言学、数学、计算机学。
数学在鼎形知识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首先, 数学是反映客观世界数量关系空间形式的科学, 处处充满体现着事物普遍联系、对立统一、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所以数学为哲学提供了生动的素材;其次, 数学语言准确、简洁、严谨、明晰、通用, 数学学习可以使人获得更多的语言素养;第三,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有密切的联系, 数学是计算机科学发展的基础, 一定的数学知识也是计算机学学习的基础。
综上所述, 数学教育对人才创新素质培养所起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深刻的, 也是其他学科所不能取代的。因此,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数学教育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 并以此为出发点, 改革我们的数学教育, 使其充分发挥培育创新人才的巨大功能。
参考文献
[1]李佺宁.关于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几个问题[J]安康师专学报, 1999 (4) 59
[2]何伯镛.“大哉, 数学之为德”[J].数学教育学报, 1996, 2
【基础教育与素质教育】推荐阅读:
基础教育与教育的基础07-09
基础教育与高校教育08-26
基础教育与科技投入10-22
与基础教育有关的论文06-09
“新基础教育”与教师的成长与发展06-0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校长管理行为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