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问题与对策 仅供参考(精选7篇)
关于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问题与对策 仅供参考 篇1
关于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问题与对策
摘 要: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办学体制呈现出办学主体“一主多元”办学形式“一主多元”等特点。存在对社会力量办学的审批不够规范、对转制学校的审批和监管失范等问题。需要严格法制,规范、引导民办学校的健康,巩固办学主体多元化格局,促进基础教育健康发展。关键词:基础办学体制;问题;对策
近十年的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使我国基础教育的办学主体构成、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分析我国当前基础教育办学体制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明确进一步改革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基础教育办学体制的特点
基础教育领域的办学体制问题,简单地说就是基础教育各级各类学校由谁来举办、谁来投资、谁来管理等问题。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办学体制呈现出以下主要特点。
(一)办学主体“一主多元”
基础教育的公益性、普及性、基础性决定了基础教育属于社会公益事业,所以投资兴办各级各类基础教育学校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过去,学校的举办被完全看成是政府的职能和权力。„„由此形成了政府作为唯一的举办主体的现象。”但我国是穷国办大教育。教育投入长期短缺是客观事实,只有改革办学体制以更多地吸纳社会资源,才能解决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因此,现行的基础教育办学体制已经形成了以政府为办学主体,事业组织、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社会团体、学术团体及公民个人等社会力量为办学补充的“一主多元”的形势,“可以预见,多元化主体办学将出现一个新的高潮”。
(二)办学形式“一主多元”
现行的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使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学校构成不再是单一化的公立中小学,已初步形成了包括公立公办、民办、公民合办(公转民办、公办民助、民办公助)等在内的多种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并存的格局”。形成了以公办学校为主的多种办学形式并存的“一主多元”的办学形式。
(三)办学经费多级财政分担
现行的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明确了各级政府的办学责任。形成了中央、省、市、县四级财政合理分担的基础教育办学经费投入机制。同时广泛吸纳各种社会资入到基础教育办学中来。“对美国、日本、法国、英国、印度和韩国等六国的义务教育办学体制考察看,无论在财政上采用集权制。还是分权制,凡是义务教育成功的国家。均采用‘基层地方政府为主,多级政府分担经费’的办学体制。”
(四)学校办学自主权进一步扩大
现行的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是伴随着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进行的,随着改革的深入。“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投资人与办学者、管理者相分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从对基础教育学校的直接管理转向通过立法、拨款等宏观调控手段为主的间接管理。使得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进一步扩大。
二、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在社会力量办学营利问题上的认识与实践有偏差
《民办教育促进法》第3条规定:“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第51条规定:“民办学校在扣除办学成本、预留发展基金以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其他的必需的费用后,出资人可以从办学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取得合理回报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由此可见,社会力量办学不能以营利为目的,但为了保护其办学的积极性,可以给予适当的合理回报。但在实践中部分民办学校还是打着兴办公益事业的幌子,行营利之实。
(二)对社会力量办学的审批不够规范
在对民办学校的审批中,有的主管部门为了提高办学主体多元化的比例或者其它目的,草草地批准本不符合条件的举办者,尤其是对其经费筹措与管理使用、资产来源等方面的审查不够细致。给以后的非正常中止办学留下了隐患;还有一些主管部门可能在观念上没有转变过来,抑或是其它种种原因,对那些符合办学条件,本应批准设立的学校不予批准,痛失了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办学的良机。
(三)民办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一方面,由于民办学校办学者的成分复杂,内部管理混乱及不符合教育的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由于利益的驱使,一些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在学校的实际运行中存有诸如乱收学费、乱发文凭、乱招生等严重违反国家有关和政策的行为,同时由于较一般公立学校享有更多的办学自主权。而在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方面随意度大,对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不能有效地保障。
(四)对转制学校的审批和监管失范
公立学校转制是推进基础办学体制改革,实现公立学校形式多样化的积极探索。但现实中对转制学校的审批和监管失范。导致国有资产的直接或间接、显性或隐性的流失;“名校”的转制或变相转制,反而刺激了不正当的择校行为愈演愈烈。使刚刚起步的民办学校陷入不公平的竞争环境中。
三、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对策
(一)严格教育法制,巩固办学主体多元化格局
“能够面对全球化挑战的教育一定应该是可供选择的教育。而可供选择的教育的前提是教育的多样化。”为此,要加强依法治教。建立健全有关法规,严格贯彻落实《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相关法律,保障基础教育在“一主多元”的办学格局中健康。
(二)区分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采取不同的教育投入政策和办学管理政策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基础教育以政府办学为主,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办学。义务教育坚持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力量办学为补充;学前教育以政府办园为骨干。积极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幼儿园;普通高中教育在继续发展公办学校的同时,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应坚持以地方政府办学为主,同时鼓励民间办学的方针。义务教育阶段,即小学和初中。更应坚持以地方政府办学为主,强调地方各级政府依法办好公办学校的责任。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即高中(包括职业高中)和幼儿园,办学体制改革可更放开些,以形成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新体制。
(三)规范、引导民办学校的健康发展
《民办教育促进法》第3条规定:“国家对民办教育实行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民办教育事业纳入国民和社会发展规划。”第4条规定:“民办学校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保证教育质量,致力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各类人才。”这为规范、引导民办学校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
(四)谨慎对待“转制学校”
“转制学校”有别于公办学校的特点在于:国有所有制不变,资金筹措、校长、教师招聘和学校内部管理参照民办学校。“公立学校转制的核心内容是在国有教育资源所有制不变的前提下,通过教育资源的重组,转变投资体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调动学校和社会的办学积极性,提高教育质量。”应该说,当初转制的公立学校多是较为薄弱,办学经费筹措较为困难的学校,通过转制盘活教育资源。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办学。但发展到后期许多重点学校、名校也开始转制或办“校中校”,以此来“合法”地收取高额的学费,从而使转制学校变了味,走了样,造成了许多的负面影响。“公办学校实行多种形式的转制作为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一种尝试。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基础教育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应把它看
作是特定时期存在的解决经费困难的一项临时性措施。”为此,有关的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谨慎对待转制学校,切记盲目跟风。2006年6月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第22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改变或者变相改变公办学校的性质”。在法律上确保了义务教育学校不得“非法转制”。那么高中阶段的教育也应该依法对待,谨慎处理。
关于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问题与对策 仅供参考 篇2
一、我国政府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演变解析
(一)我国政府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演变历程
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历经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 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政策体系。 从政策的完整性、 政策的配套措施、政策的认可度以及政策的权威性等方面来看,我国中外合作办学政策演变历程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1. 起始阶段 。 以1984年签署的 《亚太地区高等教育相互承认学历、学位和文凭公约》为标志,我国开始探索各种形式的中外合作办学。 1993年国家教委发布 《关于境外机构的个人来华合作办学问题的通知》(简称《通知》),通过界定中外合作办学的主体、类别以及范围,初步认可了合作办学的可能性,勾勒出了中外合作办学政策的基本框架。
2. 完善阶段。 1995年,国家教委颁布《中外合作办学暂行规定》(简称《暂行规定》),这是继《通知》后的一个比较完备的关键性政策法规。 1996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中外合作办学活动中学位授予管理的通知》作为《暂行规定》的重要补充,规范了本科及以上学位的中外合作办学活动。这一时期的政策多以规定的形式出现,政策的规范性、权威性大为加强,中外合作办学开始正式走上依法办学、 依法管理的轨道[1]。 至此,中外合作办学的完整框架基本形成。
3. 成熟阶段。 为了与我国加入WTO的教育服务承诺相衔接,国务院在2003年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 该条例成为我国规范中外合作办学活动的第一部行政法规。 2004年,教育部颁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简称 《实施办法》),作为《条例》的配套规章与实施细则,进一步增强了中外合作办学政策的可操作性[1]。 此后, 我国政府又统一制定和更新了一系列指导性规范和意见:从教育部《关于做好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复核工作的通知》(2004年)、《关于当前中外合作办学若干问题的意见》(2006年),到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外合作办学秩序的通知》(2007年),教育部 《 关于开展 中外合作 办学评估 工作的通 知 》 (2009年),再到《中外合作办学评估方案》(2009年),这些相应的政策法规不仅把中外合作办学上升到规范化、 法制化层面,还构建起了包含主政策、配套政策和补充性政策在内的系统性法规体系,标志着中外合作办学正式进入成熟阶段。
(二)我国政府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特征分析
从我国政府中外合作办学政策的演变历程来看, 我国政府对中外合作办学的态度由一开始的谨慎支持转为后期的积极引导,政策的规范性和权威性程度不断提高,政策内容不断细化并具可操作性,一些原先存在较大争议的重大价值性问题也得以突破,政策发展成果值得肯定。
1. 中外合作办学由谨慎支持到积极引导的转变。 在中外合作办学初期,我国政府在政策指导和推广宣传上表现比较谨慎,最初提出“积极慎重、以我为主、加强管理、依法办学”的方针,把中外合作办学视为“中国教育事业的补充”[1]。 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日趋频繁和中外合作办学的深入发展,我国政府对中外合作办学活动的态度转为支持和积极引导,《条例》明确提出“扩大开放、规范办学、依法管理、促进发展”的指导原则,中外合作办学的地位也上升为《条例》中的 “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
2. 中外合作办学政策的规范性和权威性程度不断提高,政策内容更加细化、具体化和具可操作性。我国最早涉及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关于境外机构的个人来华合作办学问题的通知》 是一个规范性文件,且只在内部印发而不做社会宣传, 政策的法律效力较低。其后出台的《中外合作办学暂行规定》属于行政部门规章,政策的权威性得到很大的提高,但内容基本为宏观性的指导意见。而《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则是国务院行政法规,是规范中外合作办学活动的最高层次的法规,法律效力大大增加,且有很多涉及微观层面的操作性指导意见,标志着中外合作办学正式进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3. 中外合作办学政策中的一些重大价值性问题得以突破。 在我国中外合作办学早期,中外合作办学的“公益性与营利性”问题备受争议,出于对教育公益性属性的考量,《暂行规定》明确“一切中外合作办学活动不得以营利为目的”。随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民办教育促进法》率先对“合理回报”问题予以规章层面的确认,《条例》也相应删除了“不得以营利为目的”的规定,而《实施办法》则更进一步明确举办者在确认教育公益性基础上取得“合理回报”的权利[1]。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回报是一种奖励性而非投资性回报,是在坚持公益性前提下的回报,但仍属我国法律法规对国际非营利组织通则所作的一个重大变通,对于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教育领域是一大突破[1]。
二、中外合作办学省级政府教育统筹试点的现状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中外合作办学省级政府教育统筹”项目由北京市教委、上海市教委、浙江省教育厅、云南省教育厅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5个教育厅(教委)来承担,试点所涉及的省(自治区)无论从地域分布、人口状况还是经济发展水平来看,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在试点中,各省教育部门立足各地区的政治经济条件和区域办学环境,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中外合作办学模式。虽然部分试点单位仍存在一些管理与制度的适应问题,但总体而言中外合作办学试点对各单位改革的推进作用较大。
(一)“量”的分析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尤其是《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5年来,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初具规模,办学结构更加合理,学科布局逐步优化,进入了一个平稳、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根据此次各试点教育厅上报汇总的资料来看,自2010年以来,教育部协同各省教育部门共进行了6次本科及以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评议和审批工作。截至2013年,由教育部审批或由省级政府审批并报教育部备案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1979个(见图1)。 从中外合作办学的领域来看,除义务教育和军事、宗教等领域外,涉及其他各个办学领域;从办学规模来看,我国目前中外合作办学在校生总数约为55万人,其中高等教育阶段在校生约45万人,占全日制高校在校生规模的1.4%,高等教育阶段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人数达150余万[2]。 从地域分布来看,国家近年来支持中西部地区举办了257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占《教育规划纲要》实施以来举办项目总数的44%。 2014年,西藏、青海和宁夏三省实现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零的突破,至此,内地3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均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二)“质”的描述
《条例》颁布十余年来,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初具规模,高水平、示范性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大幅增加,在规模与效益上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并且这个势头还将持续。 同时,长期以来困扰中外合作办学的深层次矛盾正在逐步得到解决。
(单位:个)
1. 推动了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 为政府角色转型奠定了基础。针对传统的高校行政管理模式越来越显现出的管理理念滞后、机构职能交叉、办事流程繁杂等问题,各试点着重对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和学校行政管理制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普通高校行政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摸索并逐步形成自己的独特经验,推动了高校体制机制创新和政府角色转型。
2. 推进高校课程改革和制度创新 , 为中外合作办学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凭借由政府通过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鼓励高校在办学理念、 招生办法、 教师聘任、培养模式等方面积极摸索和创新,给予先行先试的优惠,提升了各高校的国际化办学水平。
3. 积极探索 “ 政府管 、 学校办 、 社会评 ” 的新格局,初步形成“管办评”分离的运行框架。 通过实施深入的监督管理体制改革,各试点单位积极探索“办学单位自我质量保证、 教育行政部门依法审批、社会中介组织独立评价” 相结合的质量保障体系, 通过加强市场、行业协会、学术组织、社会第三方机构在办学质量评价中的作用,初步形成“以行业自律辅助政府宏观管理”的“管办评”分离新格局,保证了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和良性发展。
三、中外合作办学省级政府教育统筹试点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近些年的发展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逐步走上了高水平、示范性的发展轨道,与此同时,由于配套政策跟进滞后,缺乏相关的监管、保障和评估机制等,致使部分试点暴露出学科重复建设、区域发展不均衡、办学层次偏低等诸多问题。
1. 地方政府对学科布局缺少整体规划 , 导致专业结构分布不合理。 在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不同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理应形成自身不同的办学目标,构建学科专业的多元化、多层次格局。然而,从我国目前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科分布来看,现有的合作项目主要集中在金融、管理、语言、信息及工程技术等实用学科上,呈现出明显的“重文、工、管,轻农、医、法”的特征。 这种现象既反映出当前的社会发展对此类人才的需求,也反映出中外合作办学的专业整体布局存在着趋利性和盲从性。虽然近年来部分学科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基本得到控制,《条例》和《教育规划纲要》的政策实施效用得到良好发挥,但是专业分布过于集中的问题仍需尽快解决。
根据上海市教委上报的上海市实施本科及以上学历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资料来看,目前上海举办最多的项目是工学,占28.12%;管理学(26.69%)和文学(24.91%)等办学成本低的专业在合作项目中占有较高比例,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成本因素的作用;最少的是农学(0.71%)和教育学(0.71%),所占比例均在1%以下, 且近年来从数量上仍未得到较快发展, 较其他学科差距明显(见图2)。 此外,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比重中,一些国家急需的新兴学科和政策要求的重要学科比例严重偏低,如国际法项目所占比例低于0.2%, 远不能满足我国对外开放需要大批精通国际法律人才的新情况[3]。 从政策执行复杂性的向度来看,要解决这一问题,如果没有各级政府部门的整体把控和宏观引导,单凭市场主体单方面的作用往往难以解决。在当前,学科专业的低水平、重复性建设已成为制约中外合作办学工作深入推进的主要因素,办学主体在自由市场环境下的盲从性扎堆与趋利行为始终是中外合作办学保持健康持续发展的一大隐忧。
(单位:%)
2. 教育行政部门多延续传统的高校管理模式 , 导致行政因素过度渗入。相对于传统的学校教育管理体系而言,中外合作办学具有特殊性。 在与各级政府的关系上,它既不同于公立大学与政府之间的高度监管关系,又不同于民办高校与政府、市场的三方关系。 审视我国政府在中外合作办学管理中的角色定位,主要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在中外合作办学的入口审批和日常监管上,缺乏专门的独立机构,以致中外合作办学的各项事务必须经过省市、 中央各级层层上报、逐次审批,造成很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报批时间过长,损伤了中外合作办学双方的积极性。 二是在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内部运行的管理上,往往延续计划经济时代的指令性管理模式,导致政府的行政因素过度渗入。 例如,我国在对中外合作办学的招生和审批中多采用行政监控管理,这明显与中外合作办学的主体地位和由此产生的管理关系不相适应,影响了中外合作办学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对课题组“中外高校合作办学试点改革模式调查问卷”的分析,对于受访者对当前政府在运行管理上所存在不足的看法, 有23.5%的受访者认为,应减少政府对中外合作办学日常运行的指令性管理与不必要的行政干涉;有29.4%的受访者认为政府应通过简政放权下放权力, 给予高校充分的办学自主权 (见图3)。 中外合作办学是一个复杂且具有高度权变性的教育形式, 加之我国教育执行依靠行政体制、教育管理体制层级设置过多、缺乏跨部门合作、延伸性政策出台不够等种种问题,使得政府对中外合作办学的管理难度加大。中外合作办学教育主管部门应如何体现自身的职能定位,使管理体制与灵活的新办学形式相适应,并进一步理顺“组织权与管理权、结果导向与过程控制、绩效管理与目标引导”等基本关系,是政府在中外合作办学中所需思考的重要问题。
3. 教育主管部门多 “ 重文件审批而轻后续管理”,质量监督与处罚机制跟进滞后。在审批期正确判断待引进教育资源的优异程度,在办学期间定期对合作办学质量进行监控评估是中外合作办学能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层次多样, 审批的项目千差万别,情况比较复杂,但各试点普遍存在三个问题:一是政府虽然十分重视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审批与把关,但对于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引进之后如何有效地利用和本土化, 缺乏完善的配套机制,存在“重文件审批而轻后续管理”的现象。二是由于现阶段对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监督缺乏系统的评估体系和可操作化的程序, 因而在目前国内的各类评估中, 中外合作办学往往没有被纳入正式的高校质量评价体系。 这样,中外合作办学就失去了传统教育管理中的质量监督机制,维持办学质量完全依赖于办学机构自身的职业素养和道德约束。三是政府行政部门监管的权力过于集中,对社会第三方监管力量的运用又存在不足,导致监管部门行政处罚的成本太大,由于缺乏足够的专业化监管人员,对违法办学、胡乱收费等现象未形成强有力的震慑力和约束力。
此次“中外高校合作办学试点改 革模式调 查问卷 ”显示,对于政府在办学质量监督评估方面的不足,有41.2%的受访者认为,主要原因是未形成有效的评价体系或组织;有29.4% 的受访者 把中外合 作办学的诸多弊端归结于相关监管评估机制不到位(见图4)。 随着中外合作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合作程度的不断加深, 如何从专业设置、 师资力量、教学环境乃至就业质量等方面对中外合作办学成果进行综合评价, 迫切需要政府部门建立起 “多主体、多维度、全过程、立体化”的监管体系与可操作的评估程序,否则中外合作办学中的非实质引进和低水平重复办学等现象就难以得到彻底解决。
四、中外合作办学省级政府教育统筹试点的对策建议
目前,我国中外合作办学仍然处于由粗放型向质量型转变的探索阶段,由于发展时间短,开放幅度大, 我国的中外合作办学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出现了一些争议。对此,我们既要有清醒的认识,又要以发展的眼光思考中外合作办学的定位,做出积极主动的战略谋划和政策设计, 推动中外合作办学规范、健康、有序发展。
1. 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与引导作用 ,树立监管型 、 服务型政府角色。鉴于我国传统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所带来的办学效益不佳等问题,中外合作办学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在于政府在中外合作办学中充当何种角色。政府在对中外合作办学的管理上需转变传统的管理者观念, 理顺自身与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关系, 形成权责明确、统筹有力的教育管理体制,把高校从传统的多头管理、封闭办学、条块分割和政府管得过多的管理体制束缚中解放出来,“以细致健全的法律规范替代自上而下的行政指令,以多元参与的综合监管完善主体单一的行政管理,以系统的统筹运行机制改进层层审批的集权现状,从外部行政机制上确保中外合作办学的健康发展”[4]。
(单位:%)
(单位:%)
教育部门作为管理者, 应重点解决布局问题,在教育资源引进的入口环节为高校提供资质认证服务, 进行质量把关。 对于那些前期投资大、办学周期长但市场适应能力较弱的基础学科和新兴专业,国家应给予相应的政策优惠或进行必要的补贴。教育部门作为引导者,应着力支持一批起点高、合作基础好的试点项目先行先试,探索典型经验,通过择优扶持和典型示范打造一批高水平、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当示范性项目建成后,国家对其他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的限制就可相应降低。 也就是说,国家对中外合作办学的管理可以从直接干预转变为示范引领。
2. 加强社会监管力量的参与 ,构建有效的管理 、 监督、评估、执法和处罚机制。中外合作办学在我国的发展时间不长,由于每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运作模式千差万别,情况复杂,因此在监管和评估上不应只靠政府的行政力量,而应充分发挥市场、行业协会、学术组织、社会各界等多元主体的积极性。 对政府来说要放权,改变政府的教育管理职能,更多地运用政策、 法律、财政、信息服务等手段,加强和改善宏观治理; 对办学机构来说要用好权、管理好权,通过健全自主权有效行使自律机制,形成一套相互支撑、相互制约、 运转协调的监管体制,确保放而不乱。真正形成“中央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引导,地方政府服务监督、依法行政,市场主导资源优化配置,行业机构进行组织自律, 学术组织负责质量监管, 社会各界进行舆论监督,合作办学主办方依法自主办学”的高效运行体系。
其中,政府行政监管职能的有效发挥需依赖以下两点:一是监管要向审批前延伸,要及时改进和完善审批许可制度, 设计科学合理的审批前监管程序,进一步统筹协调教育、法律、金融、财税、外事等部门,明确分工、责权相符,建立各职能部门的统筹协作与联动机制。 二是监管要向审批后延伸,应加快建立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监督和认证制度。认证程序本身就是一个持续的监管程序, 地方政府在加强审批监管、过程监管、信息披露等各方面措施的同时,应充分发挥社会监管力量的作用,真正做到全程、动态监管。 此外,目前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双方政府联合监管的机制尚未建立起来,下一步应着力拓展合作双方政府层面的交流渠道,建立中外政府合作监管的长效机制。
3. 实施 “ 两条腿走路 ” 战略 , 推动我国对外教育交流与合作向纵深方向发展。目前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基本上是以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为主,由于《条例》对中外合作办学概念的限制,已经“走出去”的机构和项目难以纳入中外合作办学的范畴进行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方面合作办学活动的开展[5]。 从世界各国历史经验看,后发国家的教育国际化大多要经历“教育模式移植、本土化探索、确立教育国际化战略及发展路径、‘国际本土化’及‘本土国际化’协调发展”四个阶段[6],而随着近年来《教育规划纲要》中所提及的“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精神在相关政策中不断得到体现,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基本实现前两阶段任务后,政府肯定会进一步推动教育的“国际本土化” 及“本土的国际化”,积极支持相应的国内优质教育资源走出去。
关于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问题与对策 仅供参考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一、校企合作的实质与内涵
校企合作是“校企合作教育”的简称,国际上又称“合作教育”。 校企合作实质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它是由校企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以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作为导向,以“产学合作,双向参与”为基本内涵,以“增强学校办学活力,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的办学模式。纵观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企业出现“用工荒”以及大学生面临“就业难”的双重问题一直未得到彻底的解决,探其原因,实质上是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问题。然而,从职业教育“面向社会、着眼未来、服务经济” 的办学宗旨来看,为了解决企业用工荒以及大学生面临的严峻的就业形势这两大问题,校企合作之所以成为高职院校是否能够办出特色,是否能够培养出适合于企业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不得不选择的一条道路,这是由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属性决定的。
二、校企合作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相对于国外来说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校企合作才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合作。直到进入21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国的校企合作才真正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虽然我国的校企合作在经过了十年左右的发展后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整体上看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缺乏长效的校企共同主导的合作机制,这主要表现为:
(一)校企双方对合作的认识性不足
高职院校是校企合作的主体,但目前仍有绝大部分高职院校不能认识到职业教育的特点是培养市场需要的技能型人才,而是简单地把工学结合等同于“放羊式”的实习,但课堂学习仍然是以传统的教学形式为主。学生毕业之前的顶岗实习不能很好的运用所学知识到相应的岗位上,学生不能学以致用,也即是学生在课堂上所学与企业实习内容完全脱轨。这个问题反应在高职院校在对学生实习、实训和产学合作的定位不清晰,不能很好的培养出适应市场发展所需的技能型人才。其次,很多企业对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也不高,认为企业只是选择人才,而学校才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学生的综合能力只和学校的教育有关,所以在这方面,不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培养人才。再者,有些中小企业由于资金的缺乏,对开展校企合作也无能无力。在学校方面,有些教职员工却认为校企合作应该由企业来推动,企业应免费提供相关的指导和服务,这些因素都成为影响和阻碍目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发展的主要原因。
(二)校企合作范围狭窄且仍然属于浅层次的合作
纵观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其校企合作的层次及深度仍然缺乏,特别是技术开发方面的合作,还有待提高,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学校依据不同专业课程的特色以及企业的需求,大力扩建实训室甚至把企业作为学生的实习、实训的场所,由学校的教师和企业相关岗位的员工一起指导学生,让学生能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做到“做中学,学中做”,努力缩小学生与社会零距离接触的距离。但是,如果学校没有雄厚的资金,也无法预期企业支持的力度,只是单纯的扩建实训室的话,其结果是学校始终会处于比较被动的局面,这必定难以形成长期而稳定的合作。第二,目前有些院校只是为了申报、验收或应付检查而与企业进行一些临时性、应景式的合作,又或者只是单纯的寻求毕业生的实习与就业率而没有考虑到与企业合作需要建立长期有效的运行机制;其次,對于双方的合作,出现“校热企冷”的尴尬局面还普遍存在,校企共同主导的合作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
(三)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还有待加强
教师是学校的核心,高职院校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就目前来说,高职教师队伍的建设还存在着诸多不合理的因素,这也是限制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发展的重要因素。比如,专业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工作积极性不高、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还普遍存在、“双师型”教师队伍比例不合理等等,这些因素都势必会影响到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
三、促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有效策略
针对以上几点问题,现就如何提高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途径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校企合作双方都应转变思想,提高对于合作的认识
思想到位,才能行动到位。要想合作成功,达到双赢的局面,校企双方都必须摆正思想,转变观念,认识到长效的校企共同主导的合作机制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这是双方共同的责任,而不是其中哪一方努力就能做好的事情。因此,必须从提高对校企合作重要性的认识开始。其次,要做好加强校企合作重要意义的宣传,这也需要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比如政府可以充分发挥其组织协调者的角色,成立专门的职业教育管理机构和研究机构以及权威性的校企合作事务机构,与行业机构一道统筹规划,具体解决校企合作事宜,保证校企合作教育行为有章可循。
(二)积极探索校企深度合作的方式与途径
作为学校和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好合作的形式,要勇于创新,只要是有利于学校、学生、企业三者发展的形式都可以大胆采用,比如:第一,加大校企合作发课程和教材的力度,建立校企合作的课程,一方面有助于带动教材建设、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建设、相关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另一方面有助于抓住学生对该门课程以及教材的兴趣,做到理实一体化教学,塑造“上学如上班、上课如上岗”的学习情景,由此摆脱传统教材只重理论而忽略实践的束缚,从而推动课程建设,优化课程结构,促进课程综合质量的提高。第二,校企双方应共同建立学生考评标准,共同建立各岗位技能评价标准,按制度、标准共同进行监督和管理。同时加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一方面企业能够较好的做好自身的宣传,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和创造真实的就业环境打下了基础。
(三)构建基于校企合作的保障机制,保障校企合作顺利进行
机制具有引导激励和约束功能,要促进校企有效合作,就必须从机制上进行创新。比如:第一,学校和企业各自利用其独有的优势,寻求双方的利益共同点,建立起以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为基础的长效合作机制,在此基础上,形成高职教育与政府、企业、学校三方面共同发展的动力机制。第二,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鼓励企业进行经费投入。在此,学校也应积极配合好企业,设立校企合作专项基金。其次,政府部门也应制定好相应的法律法规,给予一定的资金保障与法律保障,推动校企双方合作向高层次发展。第三,建立并完善基于校企合作的沟通机制。情感的交流与文化的融合是保障校企合作长久、稳定发展的前提,因此,学校与企业应定期加强沟通与交流,共同探讨与解决合作中出现的问题,促进彼此的沟通和理解。同时,学校也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随访,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中的态度及受益程度,以便在后期过程中制定改进措施。
(四)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是影响和决定校企合作成功的重要因素,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尤其发挥“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在校企合作中的主要优势,是校企合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第一,严格建立专职教师培训、考核制度,例如定期委派专职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以此作为“双师型”教师考核的必备条件。教师向企业经验丰富的一线人员请教,一方面能够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知识,另一方面能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教学过程当中去,这无疑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第二,鼓励和支持教师参与企业技术研发和技术改造等活动。这就要求学校从政策上、经济上给以支持,例如在职称评定和聘任中对双师型教师给予优先考虑,在经济上定期给予双师型教师以一定的津贴等。第三,大胆引进有丰富经验的企业人员到校担任兼职教师,将这部分企业人员聘请作为兼职教师,用之所长,将对校内专职教师的教学工作起到良好的补充作用。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是目前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经济发展、市场需要对高职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当前,校企合作必须大力推广,建立校企长远合作的教育机制。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优势互补、互补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校企合作潜力,共同推動校企合作的良性发展,从而推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向更深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殷红,米靖,卢月萍.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研究综述.职教论坛,2011(12).
[2]刘景光,王波涛.当前国内外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构建研究述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7).
[3]邱致裕.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研究.职教天地,2012(6).
作者简介
关于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问题与对策 仅供参考 篇4
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在出席第3届大梅沙中国创新论坛的中国教育改革论坛时发表了题为“教育供给侧改革的问题与对策”的演讲。本文由现场速记整理而成,与凤凰国际智库读者分享。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各个方面均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的教育事业仍然面临很多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不足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我们迫切需要进行这样的改革。
学前教育供给侧改革:普惠性幼儿园供给严重不足
第一,学前教育问题。最近几年国家在学前教育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幼儿园数量和在园人数有了非常大的提升,这个进展在全世界没有过的。在高歌猛进的过程中,学前教育面临很多问题。总体来说,学前教育经费依然不足。从世界范围内看,发达国家的学前教育占财政经费的10%左右,我国学前教育幼儿园超过70%,教育经费仅占总比例3.5%左右,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2不到。教育经费供给不足,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其次,农村学前教育比例远远低于城市,普惠性幼儿园非常少。而且农村的民办幼儿园比例过高,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较低。西部非普惠性民办园占比70%左右。入园贵、入园难的问题不仅在农村,在城市也存在。另外,在许多地区,培养幼园教师的渠道,数量少,质量低。某些地区,幼儿园老师50%以上没有受过专业训练, 40%左右无证照,学前教育的问题比较重要。
由于财政经费短缺,教师数量和质量不能保证,我们国家的普惠性幼儿园的压力非常大。我们知道,全国人大正在开常委会,这次常委会可能会出台修订以后的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教育促进法里面规定,义务教育阶段不能办盈利性的民办教育、民办学校。这样一来,民办教育空间往学前教育释放,会这样扩大。
学前教育相当重要,比义务教育还要重要。学前教育对人生最初的塑造起到很关键的作用。我建议义务教育往学前教育延伸,学前很关键,加大学前教育的投入,尤其是普惠性幼儿园的建设,在全国很多城市通过购买公共服务方式支持民办幼儿园。政府发展幼儿园无法在短期实现的,无论是师资还是资金。政府应该四两拨千斤,撬动发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方式,比如说成都采取一些措施,建立财政补助的机制规范民办幼儿园的收费,最低收费标准控制好,达到这个标准付这个钱,购买公共服务。
义务教育的问题:质量不均衡
第二,义务教育问题。义务教育目前最大的问题是质量不均衡。通过这些年的努力,国家基本上用很短的时间普及了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普及到今天城市和乡村,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的差距在硬件上越来越小,但是质量上的差距并没有本质的改变。所以质量的差距远远大于硬件的差距,大规模大幅度地改造薄弱学校,提升薄弱学校的教育质量是当务之急。所以,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公共服务的质量水平和品质非常重要的。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问题是个性化教育资源。因为现在各届政府在教育过程中基本上采取划片就近入学,禁止学生跨区域的择校,我认为限制择校并不是最好的做法,还是要采取其他方法。学区和学区之间,学校和学校之间质量上的差距仍然存在。面对择校,大家拼命买学区房,加剧了弱势人群差距的`问题。特别是在北京以及全国一些地区,以父母教育自救为主的小学的学校没有得到认可,其实可以进一步放开,应该放开办学条件满足个性化的教育需求。
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问题:国际教育资源的供给严重不足
第三,关于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国际教育资源的供给严重不足,低龄化出国现象越来越严重,出国留学达到了45.98万多,到2月在美国增加了23.4%,在英国留学高中增加了50%,而且这个趋势并没有缓解,低龄留学对价值观、身心成长、国家认同的负面的影。从另外一方面看,每年差不多有2千亿流向国外。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这种现象正由中产阶级转向平常百姓家。
如果政策相对放开,探索一些不出国的留学,可以满足相当一部分的家庭需要。这些年已经有探索,福州办了一个西教大学,20在校1万人,学费17万多,比出国留学少一半多,更重要的是父母放心,个性化完成教学课程,经过父母认可的课程,质量高于名校,2050%进入前100名大学,70%以上进入前200名大学,这些学校不止资金留在国家,而且把孩子的心真正的留在中国。在十三五期间怎么进一步办好具有现代化水平的国际水平教育,引导现代化教育消费回流,是很大的问题。
职业教育问题:供给侧严重不足
第四,职业教育问题。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里面非常重要,因为职业教育供给侧严重不足的问题是造成我们国家劳动力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很大的一个方面。根据进城务工人员调查,受过职业教育训练的人仅占30%,有70%的人没有进行职业教育和训练,这不仅仅影响经济发展,还会影响这些人真正融入城市。
因为现在职业教育基本上是普通教育的路径,全日制、集中、脱产、集中管理,针对人员分布、分散、行业分布广,需求层次多的进城务工人员群体不够多,应该分层培训。不能集中学一年、两年、三年、四年的方式,应该满足一边学习一边工作,放宽对非学历教育的限制,打通学历教育、技能培训的通道,采取学分的方式,把文凭给一线工人,让他们更好的成长,不仅对他们个人,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希望出台政策,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帮助他们取得相应的教育。国家应该拿出相应的资金鼓励企业为员工培训学习场地,甚至可以把学校课程搬到企业里面直接授课,给他学分,甚至给他奖金。学习一门课程给配套的奖金,可以提高他们的素质。
特殊教育: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国家仍然落后
第五,特殊教育。我们国家这几年来对特殊教育加大投入,因此发展较快。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国家仍然比较落后,而且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全国仍然有589个三十万人口以下的县没有特殊学校,这些县基本上是老少边穷地区,特殊教育问题比较大。这两年在特殊教育义务教育方面政府下了很多工夫,投入很多资金,但幼儿园和高中依然比较落后。
我们国家特殊教育的教师大部分是转岗过来,很多甚至于在基础教育阶段不能胜任工作转到特殊教育领域。我们国家因为待遇比较低,环境比较艰苦,因此优秀人才进不了特殊教育。
关于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问题与对策 仅供参考 篇5
一、改革办学体制的关键,是调动政府和社会两个办学积极性,促进社会资源向高教流动,形成以政府为主体、多渠道集资办学的格局我国人口多,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实行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必须采取措施,除政府办学为主外,应调动社会、企业、个人的积极性,通过社会投资、民间集资、收取学费、科技开发、校办产业等各种渠道,形成多种形式办学的新格局。这样做,既符合我国国情,也符合世界大多数国家发展高教事业的经验。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经费的来源,一般是国家、社会、个人三部分。鉴于高等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市场经济国家无不重视教育投入,成为高教经费的主要负担者。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高等教育的主要受益者是国家和公有制企事业,以政府为主负担教育经费是完全应该的。但是,“政府为主”与“政府包揽”不同,前者是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由社会参与办学,多渠道集资办学,学生缴费上学;后者是以政府包揽办学的单一制,全部教育经费由财政拨款、学生上大学的培养费全部由政府负担,导致了毕业后由国家包分配当干部。很显然,这种以包办学、包经费、包培养费、包当国家干部为特征的单一体制,不仅脱离了我国的国情,而且同世界多数国家的经验相左。政府包揽办学的单一体制和模式,不仅无法满足高教事业发展的需要,而且不利于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高等教育是耗资巨大的事业。长期以来,我国在尚未普及义务教育的情况下,教育经费中,高教经费占20%以上,按比例在世界各国处于较高水平,但高教经费仍然严重不足,制约着高教事业的发展。出现这种局面,既有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单一体制、单一渠道造成的后果。今后,在落实《纲要》中,政府将增加教育投入,但首先应保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需要;高等教育经费在绝对数上肯定会逐年有所增长,但要提高在教育经费中的比重,恐怕短期内是不可能的。同时,实施“211工程”,重点建设一批大学和重点学科,耗资也是很大的。在这种情况下,高教经费紧缺的状况有可能长期存在。据初步测算,如果到2000年,普通高校在校学生达到350万人左右,成人高校在校学生达到300万人左右,经费缺额相当大。因此,可以断言,发展高教事业依靠政府包揽办学的单一体制是根本行不通的。政府包揽办学的体制,不仅包不了,而且也不应该包。首先,高等教育是非义务教育,世界上很多国家在教育法中规定,除政府主办的义务教育实行免费外,在其他学校接受教育可以收取学费。日本大学分国立、公立、私立,1984年缴纳的学费额分别为34万、37万和77万日元,学费占高教经费的30.6%;私立大学的学费收入占学校经费收入,一般为四分之三左右(《今日日本教育改革》、《日本教育与经济》)。英国公立大学原来不收学费,1988年高教改革后,学费收入占高校经费的15%-21%。我国1989年新生入学开始缴纳学费,1992年在高教经费中所占比重只有4%多一点。其次,世界上很多国家把发展民办高等学校(社会团体办,财团法人办,私人办)作为发展高教的重要途径,其中美国私立大学占51.3%,日本占75.3%,韩国占80.5%(《七十国教育发展概况》)。以日本为例,在高教事业发展中,充分发挥私立高等学校的作用,二战以后为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作出了很大贡献。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民办高校的规模不可能发展那么大,但是目前经批准建校的仅有15所,可见发展的潜力是很大的。此外,列入调节计划接收委培生和自费生(主要是大专层次),近三年来发展较快,一般达到20%以上,这也是调动社会力量办学的一种途径。再次,充分发挥高校的社会职能,以人才培训和科技成果转让为联结点,实行教育与生产部门合作,既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又对高校搞好教育和科研,筹集经费开辟了新的渠道。这种形式,在德、法等国有较大的发展,目前在我国也出现了好的势头。此外,企业对高校捐赠,在学校设立奖学金,其他国家比较发达,而我国为数尚少,需要加强舆论宣传,并在税收政策上加以鼓励,将来也可能逐步发展起来。邓小平同志说:“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邓小平文选》第三卷)这个目标,就是到下个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应该向全国人民讲清楚,为了落实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发展战略,政府应承担重大责任,社会、人民也应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在实行政府办学为主体的同时,充分发动地方、企业、团体和人民的力量,筹集资金办学,是发展高教事业,使经济与教育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这一举措,完全应当得到社会和人民的充分理解和大力支持。这里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一个是更新教育观念问题。目前,政府包揽办学的陈旧观念,还在影响着改革办学体制的过程。比如,有人说:“高等学校是培养干部的地方,只应由国家来办”。他们不了解政府包揽办学的单一体制,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在政府办学为主体的前提下,积极鼓励把一部分社会资源转到高等教育中来,是适应我国国情,有利于教育事业发展的。又如说:“上大学免费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表现,收费不利于实现社会公平”。他们不了解,上大学缴费不仅是高教发展的需要,是非义务教育普遍实行的一项制度,而且对于引导家庭消费投向教育,对于学生增强学习的责任心,养成艰苦奋斗精神,都是有好处的。我国高等学校缴费的标准,尽量考虑到人民群众的承受能力,对于经济有困难的学生,通过奖学金、贷学金以及勤工俭学活动,将使教育机会不均等问题受到极大的限制。另一个问题,是“受益者负担的原则”问题。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受益者是国家、企事业单位、学生及其家庭。所谓“受益者负担”,绝不能仅仅理解为“受教育者负担”。从政府看,面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新技术革命挑战,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都很重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把国家的教育投入放在重要地位,成为负担的主体。从企业看,它从高校吸收大量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成为企业发展和增值的重要因素,专门人才使企业直接受益,因而在国民收入分配中,他们通过税收负担教育经费,通过捐助、在高校设奖学金等各种形式转化为教育投入。学生上大学的受益,不仅反映在毕业生的起点工资水平上,而且在就业机会和发展的后劲上,在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享受人类科学文化成果上,都是受益者,因此,由他们负担一定比例的教育成本是完全应该的。在我国,不仅学费标准低,即使所谓“自费生”,也不是负担全部教育成本,不能简单地与“谁出钱,谁受益”混为一谈。
二、改革办学体制的重要途径,是发展各种形式的联合办学,打破条块分割和封闭状态,使教育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以纵向联系为主,以直接的行政手段,配置教育资源,使部门之间、地区之间、部门与地区之间存在着条块分割,学校设置和专业设置存在“小而全”的现象,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学校之间也存在着封闭、半封闭状态,不利于教育资源的合理使用和优化配置。市场经济要有效地配置资源,必须建立一个完整的市场体系。市场体系具有统一性和开放性的特征。所谓统一性,就是市场在国内地域间是一个整体,不应存在行政分割和封闭状态,限制资源的自由流动;所谓开放性,就是不仅国内要实行开放,而且要对外开放,以达到合理配置国内资源和利用国际资源的目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作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通过政策导向和社会需求机制,采取横向联合和协作的形式,发展联合办学,可以打破条块分割、“小而全”和封闭、半封闭状态,使教育资源得到合理使用,使专业结构优化,学校规模适当扩大,教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得到提高。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高校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下,曾初步开展了联合办学。在不改变高校原有隶属关系的情况下,中央业务部门之间,中央业务部门与地方之间,省、市、自治区之间,开始打破条块分割,开展了人才委托培养;打破“教育、生产”两张皮的状况,开发教育、科研、生产一体化,实行科研成果的有偿转让;在高等学校之间增强横向联系,实行教学、科研、后勤等方面的协作,开展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的资源共享等活动。但是联合办学还不够广泛,深层次的联合难于开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近两年来,通过各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呈现出部分高等院校自愿联合和合并的好势头。主要有以下几种联合形式:1、在隶属关系相同,经费渠道相同,地域相同的一部分高等院校,通过联合,实行合并,使原有的学科结构得到优化,资源得以合理利用,扩大了办学规模,并为提高教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创造了有利条件,有的高校还为进入“211工程”作准备。这种院校合并,同50年代院系调整相比,共同点都是为了促进高教事业的发展,不同点是:①前者是政府行为,后者是学校和政府共同行为;②前者是在全国范围内重新组建,后者是在同一城市组设;③前者从一些综合大学分出若干独立学院,后者是把若干单科院校合并为综合大学或多学科性院校。这些不同点是符合当前实际需要的。2、中央部委所属院校与所在地方政府、企业、行业的联合。部委院校以人才培养和科研优势,扩大服务面,为当地、为行业培养急需的人才,参加当地或行业需要的科技开发;地方和行业在教育经费上给予支持,在征用土地等方面给予优惠,这对于改革单一的办学体制和单一的经费来源渠道,增强学校适应社会多方面需要的能力,是大有好处的。3、高等学校之间,打破封闭状态,在教学、科研、后勤方面优势互补,互通有无,进行合作。例如教师互相兼课,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共享,使教育资源合理使用。这种联合和协作,有紧密的、有松散的,有综合的、有单项的。(1994年6月11日《人民日报》第三版《走向联合》)这些联合和协作,应从实际出发,扎扎实实,不搞形式主义;要坚持自愿平等,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不搞“拉郎配”,不搞包办代替;联合应以合理利用教育资源,优化学科结构,提高教学水平和办学效益为目标,改革单一的办学体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联合办学体制。《纲要》的“实施意见”中指出:“实行全国和地方(大区、省、中心城市)分层统筹规划,通过必要的政策导向和社会需求调节机制,促进国家教委所属院校,中央业务部门,地方所属院校之间,以及地方院校之间的联合,鼓励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之间的联合与协作,合理调整高等教育布局”。这个《意见》的实施,无疑将把联合办学的体制改革引向深入,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改革办学体制的重要社会条件,是所有制和分配的多元化,导致办学主体和教育投入的多元化邓小平同志曾多次指出,社会主义有两个基本原则,一个是公有制为主体,一个是按劳分配。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在所有制结构上,却以国有制为追求目标,搞“一大二公”,排斥或限制非国有制经济的发展,遏止竞争,使经济难以搞活;在分配原则上,实际上以平均主义为分配方针,抑制了劳动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证明,这是不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坚持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对原有的具体经济制度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在所有制结构上,我们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以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和其他经济为补充,使多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国有制和非国有制企业都进入市场,进行平等竞争,既巩固了公有制的基础和主体地位,又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在分配制度上,我们坚持按劳分配为主,其他分配形式为补充,坚持效益与公平相统一的原则,劳动者的收入将主要由市场机制相调节。他们之间会拉开差距,但不会产生两极分化。我们主张先富帮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计划经济下的所有制结构和分配方式,反映在高教办学体制上,同政府包办学、包经费、包培养费,包毕业生当国家干部,是完全一致的。当前,我们正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经济主体与利益的多元化,必然派生出教育主体的多元化,单一的政府办学格局必然被打破,除政府办学外,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民个人筹资办学和外国人捐资办学将不断涌现;由于教育投入的多元化,必将逐步形成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局面。(《关于教育资源的配置问题》)我们要看到这个发展趋势,采取正确的政策加以引导。预计到本世纪末,我国经济将实现第二个翻番,达到小康水平。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国家用于教育的投入将有较大的增加,这对高教事业的发展是有利的。同时,企业和居民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将有较大提高,企业用于科技和教育的投入将增多,居民用于教育的支出也将增加,对子女上大学缴学费的承受能力将会增加,特别需要指出,我国已逐步进入独生子女时期,使子女受到较多的教育,是多数父母的心愿,这种对教育日益增长的需要,将成为推动高教事业发展的动力和压力。《群言》杂志刊载两则在日本考察见闻中说,日本人认为,“投资于教育,犹如储蓄,可本利双收”;“父母留给子女的宝贵财产是使其接受足够的教育”。这种反映现代社会对教育需求的观念,已在中国出现。为此,搞活办学格局,在宏观调控指导下,经过考试进行资格筛选后,适当以学费作为调节供求的杠杆之一,可能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得到发展。目前,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时期。国家财力有限,居民对学费的承受能力有限(除沿海和大城市经济发达地区外)。在这种情况下,支撑我们在“发展中国家办大教育”,显然是有困难的。这就需要我们从两方面努力,一方面在保证本世纪内的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前提下,在国家财力和人民经济承受能力允许条件下,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另一方面,要改革办学体制,采取各种形式的联合办学,调动地方、企业、个人以及学校的积极性,增强办学活力,探索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路子。
四、劳动力市场和技术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对改革办学体制将会起促进作用在市场体系中,与高等教育关系密切的是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和技术市场。除基础学科、部分人文社会科学、师范教育、国防科技的人才培养,必须由政府调控和保证外,高等教育的大部分可以与人才市场和技术市场需求相衔接。这就要求高等学校重视市场供需的导向作用,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发展社会所需要的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改革学校的招生、培养、就业体制和内部管理体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办学体制。1、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在计划经济下,劳动力和科技人才的资源配置是由国家计划决定的,企业基本上没有用人的自主权,毕业生也没有择业权,劳动力(人才)部门所有,资源不能合理流动,不利于发挥人的积极性。在市场经济下,劳动力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劳动力市场的作用,是运用市场机制调节劳动力供需关系,推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目前,我国人才市场正在逐步建立和发育过程中,在《关于全民所有制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中,规定了企业拥有用人自主权,可录用毕业生,行政派遣的办法将成为过去。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变化,国家教委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意见》中,规定了现阶段招生实行国家任务计划和调节性计划相结合的制度。在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比较完善,全面实行学生缴费上学制度后,在宏观调控指导下,学校可根据社会需求和办学条件,自动调整招生规模。改革上大学由国家包培养费的制度,实行收费和奖学金、贷学金相结合的制度。改革学生就业制度,近期内实行“供需见面”和一定范围内“双向选择”的办法;在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比较完善,全面实行学生缴费上学制度后,除享受国家和单位专项或定向奖学金的学生按合同就业外,其余学生在国家政策指导下,进入劳动力市场,自行择业。普通高等学校内部的人事制度改革,是根据教学、科研、校办产业、后勤服务的不同职能,建立多种形式的用人制度;在编制定额范围内,学校有用人自主权,在定编定岗的基础上,实行全员聘任(合同)制;在保证教学科研和管理骨干队伍,保证教学科研任务完成的基础上,进行人才分流,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应当指出,教育成果不是物质产品,不能按教育成本加利润出售;教育不能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学校与用人单位不构成交换关系。因此,教育有不同于其他产业发展的规律,不能简单地将经济领域中资源配置方式完全移植到教育中来。2、技术市场对改革办学体制的作用在计划经济下,不承认技术成果是商品,学校的科技成果被无偿占有,挫伤了教师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积极性。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明确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工作应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承认科技产品的价值,使科技成果商品化,实行有偿转让,使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发挥高校在国家科技工作中方面军的作用等,这些理论和政策,促进了高校科技工作的蓬勃发展。目前除基础研究和跟踪世界高科技研究外,高校的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竞争和横向联合,为企业的技术进步作出贡献,教育经费的一部分,科研经费的绝大部分来自科技市场。与此同时,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兴办的高科技为主的校办产业,使自己的科技成果很快转化为科技商品,直接进入社会经济大循环,既活跃了科技活动,又为学校取得了部分经费收入。在企业与高等学校之间,以人才培养和科技开发为纽带,进行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协作,使双方都得到好处。从企业说,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化,委托学校或者联合研制新产品;可以委托学校开展继续教育,使在职人员及时掌握新的科技知识和管理知识;可以在学校设置定向奖学金,在人才短缺的情况下,得到稳定的来源;可以在高校联合设置研究中心、技术开发中心和中试基地,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从学校来看,这种联合既是人才和科技成果流入企业的好形式,又能使高校得到一部分办学经费和科技课题。这种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联合和合作,既不影响企业和高校的原有职能和分工,又能促进双方得到发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虽能有效地发挥作用,但应防止其负效应,如短期行为、盲目性等。市场对教育的作用有局限性,如人才资源的市场配置中,对于基础学科、艰苦行业、边远地区所需的人才,就需要运用政策手段进行调节,这些情况都应注意加以区分。
关于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问题与对策 仅供参考 篇6
§英国比较教育家萨德勒曾指出:“校外的事情 甚至比校内的事情更加重要,校外的事情制约 并且说明校内的事情。”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利益主体多元化和竞 争的出现,清一色的公办体制已严重不适应社 会发展和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办学体制改革 势在必行,这就要求改变单一的办学模式,实 现办学主体多元化。
一、我国基础教育办学体 制现状
§(一)办学体制及我国基础教育办学体制
§什么是办学体制呢?办学体制的本质就是谁 是办学的主体。§需要区分两个概念。一个概念认为谁投资谁 就是办学的主体。另一个概念认为办学权在 谁手里谁就是办学的主体。§越来越多的人赞成后一个概念,主张把投资 者与办学权分离开来,不以投资者而以办学 权作为决定谁是办学主体的主要根据。
§我国的基础教育,尤其是九年义务教育,历来 实行的是国家(通过政府)办学体制,国家是办学 的主体,实践证明是有效的。
§对基础教育来说,投资者和办学权是统一的,统一到各级政府。这就是国家办学体制。§《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在现阶段,基础教育应以地方政府为主”,“继续完善分 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并“逐步建立以 国家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征收用于教育的税 费、收取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校办产 业收入、社会捐资集资和设立教育基金等多种 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
§
(二)我国基础教育办学体制的局限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办学体制虽然呈现出一定 的生机,但更多地表现出不足。§首先,非公有学校严重不足。教育领域的市场 化运作成份不够,各教育阶段非政府部门和私 人办学比重过小。§其次,学校法人制度建设滞后。公办学校法人 资格并未使学校办学权责获得有效释放。法律 对民办学校的有关规定较为笼统,民办学校法 人属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民办学校在经营过 程中有一定风险,甚至可能破产,可能损害各 方利益。§其三,学校运行机制不良,竞争缺乏公平性。
§民办学校缺乏公办学校同等的法律地位与政策 环境。在民办教育的政策法规方面,由于对民 办教育的认识偏差,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明显不 同于公办学校的规定,影响了民办教育的健康 发展,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平等地位。§其四,办学评价缺乏科学性、公正性和真实性。§在教育领域对办学状况开展的评估、评审和评 优中,虽然有政府制定的一些标准,但市场和 社会的评价与反馈机制并不健全,以致众多评 估、评审和评优乏科学性、公正性和真实性。
二、我国基础教育办学体制的主要 弊端
§
(一)依附性
§1.依附的类型及表现 §长期以来,我国办学体制的主要弊端就是学校 对政府的依附,而多年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目 的就是为了摆脱这种依附状态。但就目前得状 况看,这一问题远没有解决。
§依附状态分为直接依附和间接依附:公办学校 一般呈现直接依附状态,而民办学校则表现出 间接依附状态。
§2.公办学校的依附
§一般来说,公办学校对政府的依附,其状态可 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在传统体制惯性下的依附; 另一种是在新的改革状态下的“改革依附性”。
§从下表中罗列的现行基础教育权项中,可以看 出目前学校权力运作状态和框架。在列出的27 项权力中,有22项权力属于地方政府、3项属 于学校、2项属于“中介组织”(属于政府直接 管理的下属机构)。
§按照一般组织理论,组织权力是一种结构性存 在,权力与权力之间是一种关联性的功能联系,某种权力如果不能配套,便难以行使。
§3.民办学校的依附
§就目前我国民办教育发展状况看,依附性是其 最大特征之一。
§这种依附性集中表现为民办学校对政府有着不 同程度的间接依附。§我国的民办教育是在中断几十年、缺少慈善机 构的支持以及私营及民间资金非常有限和薄弱 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
§其发展环境,可以说是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 济转轨、公办教育一统天下被逐步打破的时期。
§由于其在整体布局中所占比例非常小,加之体 制环境尚未根本转变,自身力量还十分弱小,其依附性特征因此比较明显。
§(1)物质方面。民办教育发展一般都需要政府 在物质资源方面给以支持或“公助”。
§(2)人员方面。在许多民办学校的起步阶段,由于校长和教师都非常紧缺,需要公办学校的 支持,经常需要利用名牌公办学校的牌子和教 师进行办学,这就体现了他们对公办学校的依 附。实际上是对政府的依附。
§(3)观念方面。许多民办学校的校长和教师 原先多为公办学校的校长或老师,绝大部分是 退休后发挥余热,所以在办学理念方面很大程 度上沿用公办学校的一套做法,他们在民办学 校的办学一般都是对公办学校的传承和复制。
§(4)管理体制。不少民办学校依旧采用原有 的运作模式,对政府的依附性甚至比公办学校 还大。政府和民办学校关系没有理顺,使得原 来的行政联系变成一种办学人员和政府官员之 间的利益联系,而且民办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受 人为因素干扰很大。
§(5)政策方面。按照一般道理,民办学校是 独立法人办学,可以有自己独特的办学体制和 运营机制。但由于政府掌握的办学资源包括物 力、人力、信息和审批权等非常集中,政府的 政策可以决定民办学校的“生死”,因而在事 实上,民办学校不得不依附政策。
§
(二)过渡性
§基础教育办学体制中的过渡性特征,在公办学 校、民办学校与转制学校中有着不同程度的表 现。
§由于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并没有确定的框架设计,学校发展的制度环境也没有合理地确定,因此,各类学校制度仍然处在探索之中。没有确定的 制度,必然带来各类学校发展中的过渡性状态 的出现。
§由于教育发展规模不断改变,没有相对稳定期,因此教育资源长期匮乏。教育发展与教育改革所 需要的成本呈现出极端的过渡性特征。其成因在 于:
§其一,从整个转型社会背景来说,社会的转型和 变动自然会波及到教育领域。社会转型本身要完 成从领域合一向领域分离、从利益合一向利益多 元、从关系社会向法治社会的多种转型,这是一 个长期的过程,其过渡性特征自然影响到教育领 域。§其二,从发展手段来说,就连民办学校的依法办 学也没有真正实现。《民办教育促进法》虽已出 台,但很多事关民办教育发展的根本问题依旧不 明。教育发展主要还是依靠政策。而政策的不确 定、不稳定与多变,必然使教育发展的整个状态 呈现出一种过渡性。
§其三,从体制改革来说,一些办学尝试或实验,本身就带有不成熟性和过渡性。比如股份制办 学、集团办学、转制办学、“名校办民校” 等,即使是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新《纲要》 也着力强调此点),也还是处于一个不断探索 过程之中,都有明显的“摸着石头过河”的自 然过渡性。
§其四,从市场机制来说,由于我们还处于一个 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转轨过程中,经济领域很 多方面的规则都还处于创建、改善阶段,教育 体制改革中引入的竞争、交换、价格、成本、经营、收费等还处于摸索之中,这必然凸显教 育改革与发展的过渡性。
§
(三)外在化 §在我国,学校管理体制改革表现出学校政府化 的外在特征。这种特征是学校的组织性质与政 府性质在运作逻辑上的同一,学校成了政府的 一个下级机构或部门,学校内部组织部门设计 与政府职能部门对口设置,学校作为专业性组 织的运行逻辑被政府作为行政组织的运行逻辑 所替代。
§造成学校政府化或外在化的原因,除了经济、政治因素外,从理论上看是由于学校作为公益 服务性的专业组织,一直被看作是为政府公共 组织的延伸,学校的专业性特征被淡化或漠视。
三、国外基础教育办学体制的变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3年《世界教育报告》指 出:“80年代全世界朝某种形式的市场经济转 变并采取措施控制公共开支的增长。没有几种 教育制度完全不受这种全球性变化的影响,虽 然还没有一个国家走得那么远,但是,使教育 在某种程度上关心顾客的选择,响应‘市场支 配力量’,尽管传统上(教育)是国家自主的活 动,但使它少一点官僚主义,多一点效益的观 念在世界各国已经得到普及。” §国外办学体制的探索正是这种响应的结果。
§
(一)美国基础教育办学体制的变革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和地区己经在 “把国立学校像国营工业企业那样加以私有化” 的道路上积极变革。特别是在美国,很多公司、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纷纷与地方政府签订协议,“承办”基础教育阶段的公立中小学校,公立学 校私营化日益广泛。
§自70年代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危机迫使人们重新审 视公立学校的功能。
§公立学校并非万能,它不但造就不出适应国际、海内社会需要的学生,而且学校内部存在着重大 的种族隔离。§公立学校在批驳面前非常淡定,质量拙劣、纪律 凌乱(“垃圾坑”、“暴力学校”)的沉疴依然 故我。
§2.美国公立学校私营化的形式
§美国公立学校的私营化是指在不改变目前公立 学校性质(实施免费义务教育、不传播宗教、不分种族实行教育机会均等)的前提下,由私营 机构或教师团体承办经营公立学校。主要形式 有特许学校(Charter School)和契约学校(Contract School)。
§(1)契约学校:私营公司承包经营公立学校 §这是公立学校私营化的主要模式。
§这一改革始于1992年,“教育选择公 司”(EAI)签订了管理佛罗里达州达得县一所小 学的协议;尔后又签订了管理马里兰州巴尔的摩 市12所公立学校的合同以及康涅狄格州哈特福 得市32所公立学校的合同。
§(2)特许学校:教师个人或群体承包、管理 公立学校 §特许学校是美国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一种新型 学校。特许学校的出现体现了美国教育改革的 一种新思路。特许学校的“特许”,最早是由 美国教师巴得((RayBudde)在其《特许教育:学 区新模式的关键》一书中提出的。他建议给一 些教师特殊的权力,让他们以自己认为合适的 方式从事教育教学活动。
§美国教师联合会主席阿.申克尔对此非常重视,他建议地方学校董事会和工会可以共同特许一 些教师或其他人员在自己的校园内建立“自治 学校”,这种学校叫“特许学校”。
§3.特许学校的种类、特点及问题 §(1)特许学校的种类
§经过几年发展,目前,特许学校种类繁多,形式 多样,大致分为4类: §A.新建的商业、技术学校。这类学校多由公司、企业、社会团体开办,主要向学生传授专业技术。
§B.由原来公立学校改建而成的特许学校。这类 学校多是原来条件较好的学校,师资力量强,教 学设施好。
§C.特殊教育学校。因移民儿童、残疾人或弱智 儿童在普通公立学校常遭歧视,家长愿意把孩子 送到此类特许学校。
§D.“示范学校”。地方教育局把这类学校视为 教改基地,允许学校有较大的自主性。
§(2)特许学校的特点
§特许学校作为美国当前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产物,还处在探索阶段。§尽管如此,特许学校还是具有一些共同点:
§其一,特许学校都得到政府的大力资助。大多 数美国人认为它属于公立学校。特许学校不属 于任何宗教派别,它们向各类学生开放,不收 费,也没有入学考试。特许学校的经费来源与 美国其它公立学校相同,即由政府提供,但各 州资助力度不同。一些特许学校还接受来自州 以外的公司、企业、团体及个人的捐助。§其二,特许学校拥有更多的办学自主权。这类学 校拥有相当多的办学自主权,在教职工聘用、经 费使用、课程设置及学生个性培养等方面表现尤 为突出。
§其三,特许学校规模一般不大。美国的特许学校 多数为小型学校。2006年所有特许学校的平均 注册生为242人,传统公立学校的平均注册人数 则为539人。§其四,多数特许学校是新建的。现在美国的特许 学校中,60%是新建的,30%从公立学校改制而 来,10%从私立学校改制而来。
§(3)特许学校的问题
§特许学校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经费问题。尽管政府给予特许学校大力资助,但最新资料表明,有60%左右的特许学校缺乏启 动资金,其中新建的特许学校尤为突出。
§二是教师问题。特许学校的某些做法与教师工会 的协议和学校的有关制度相冲突,如有权选拔和 解聘教师,直接威胁到了一些教师的工作机会和 职业保障,因此受到反对。
§三是教育机会均等问题。一些人认为,特许学校 的出现,加剧了学校之间的不平等,择校的结果 减少了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机会。
§
(二)英国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新进展 §1.基础教育学校有公共和独立之分
§在英国,基础教育学校系统包括公共教育系统 和独立学校系统两个部分,二者各自为政,互 不牵制。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公立学校学生 才开始有机会转入独立学校。
§2.建立直接拨款公立学校——加强家长对学校 的影响
§《1988年教育改革法》规定,任何愿意成为直 接拨款公立学校的郡立学校或民办公助学校,都可以就该问题举行家长投票,在取得绝大多 数赞成票的情况下,必须由该学校董事会向教 育大臣递交申请,经教育大臣批准后,即可脱 离地方教育当局控制而成为直接拨款公立学校。
§3.兴办城市技术学院——增加城市家长的中 学选择性
§《1988年教育改革法》还规定,在大城市人口 集中的地区建立侧重技术、科学、数学及其他 应用学科的城市技术学院,作为招收当地11~ 18岁年龄层学生的新型中等学校,招生规模在 750~1000人之间。
§城市技术学院的毕业生可与其他中学生一起参 加现有的公共考试,也可参加各类专业证书的 考试。
§
(三)澳大利亚基础教育办学体制的多元化
§不同的文化交融汇聚,形成了澳大利亚社会生活 的多元化,教育也不例外地颇具多元化特色。
§1.办学主体上的多元化
§澳大利亚基础教育时间为13年。
§小学预备班1年,为非免费教育,自愿就读。
§小学各州规定不同,有6年的,也有7年的,中学 或6年或5年;小学和中学共12年,1一10年级为免 费义务教育。
§澳大利亚基础教育阶段的公立学校占70%,2/3 的学生就读于公立学校。§2.办学形式上的多元化
§有的学校实行年级制,从低年级开始读起,一年 一级往上升,读完12年级,便可获得类似于我们 高中毕业证书的一种证明文件。
§有些学校实行能力分班制,也称能力分组制。不 规定入学年龄,在与家长共同协商的基础上确定 其入读班级,可以插班,允许跳级。§还有一些学校实行层次学习制。§3.教育国际化上的多元化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鼓励教育出口,该国的《海 外学生教育服务法》起到了保护海外学生权益、方便海外学生求学的作用。
§在留学生中,接受基础教育的学生占1/3以上。
四、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 理论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非义务教 育改革收效显著,对变化不大的基础教育产生 了不小的冲击。
§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有一定的特殊性,显然 既不能照搬经济改革的经验,也不能沿用非义 务教育改革的模式,还要与国外特别是发达国 家发展基础教育的道路有所区别。
§简言之,既要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还 要有独创性,体现基础教育的特点。
§
(一)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统一性 §国家为了达到自己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必然要 求其公民具有一个最低标准的科学文化索质。
§从“社会本位论”的角度看,基础教育反映的是 国家对其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不论学校是“公办’、“私立”还是“民营”,各种办学形式的基础教育都必须统一服从服务于 这一基本要求。
§既要鼓励社会积极参与办学,又要加强政府的统 筹力度,对基础教育统一规划、统一管理。
§既要鼓励办特色学校,又要坚持社会主义、全民 教育的办学方向,还要统一规范公民素质教育、基础文化教育为核心的内容。
§
(二)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公益性
§基础教育属社会公益事业,就其性质而言,是 一种“纯公共产品”。§发展基础教育应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特别是经 费方面,政府对所有基础教育学校,不管什么 属性(公立、私立),都予以足够的资助,奠 定公共性的坚实基础。§改革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政府的基础教育办学 责任不仅不能减轻,还要进一步加强。
§即使财政比较紧张,各级政府也要承担基础教 育所需的基本经费,并保持“三个增长”,从 而不仅使公办中小学在数量上占主导地位,还 要使其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
(三)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普及性
§推进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要有利于基础教 育在全体适龄儿童少年中的普及,要保证每位 公民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权益和受教育的机会。
§要通过办学体制改革,努力形成规范化、标准 化教育的基本格局。
§要将通过实施办学体制改革节省和获得的经费 按一定比例用于加强薄弱学校的建设,不断缩 小乃至消除校际之间的差距。
§要重点在薄弱学校中选择有条件的学校进行 “民办公助”的改革试验,以利于薄弱校的改 造。
§在深化办学体制改革过程中,要加人县级以上政 府的宏观统筹力度,努力缩小因地区经济文化发 展不平衡所造成的基础教育发展水平的地方差距。§
(四)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系统性
§办学体制改革与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可以良性互动,也应该协调共进。
§要以办学体制改革为契机,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 革,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学校的关系,减少微观领 域过多过细的不当干预,加强宏观统筹。
§要深化学校内部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等项改革,扩大学校在用人、经费、教改、招生等方面的自 主权,调动领导教师的积极性,增强学校的办学 活力。
五、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 的策略探讨
§
(一)正确把握义务教育办学体制改 革的方向
§义务教育阶段办学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政府办 学为主、社会广泛参与的原则,最大限度地调 动政府和社会对义务教育阶段办学的投人。§1.政府主导,多方参与
§普及义务教育主要是政府的责任,必须以政府 办学为主,主要依靠公办中小学实施义务教育
§在义务教育阶段办学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政府 不能把义务教育的责任推向社会、家庭。
§各级政府要一如既往地依法保障对义务教育的 投人,保证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按“免收学 费”、“就近入学”、“平等教育”的原则,接受到基本标准的义务教育。
§社会、家庭对普及义务教育具有义不容辞的责 任。义务教育阶段办学体制的改革要广泛调动 社会、家庭参与办学的积极性,以各种形式参 与办学与助学,增加义务教育投人。
§对民办学校继续采取“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在大中城市创 办各种形式的民办中小学,在农村边远、贫困、人口稀少的地区创办民办公助小学,以补充国 家办学之不足。
§2.学校搞活、学区优化
§义务教育阶段办学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学校微 观搞活、学区整体优化的原则,最大限度地提 高义务教育阶段办学的整体效益
§义务教育阶段办学体制改革要在各种形式学校 中适当引入竞争机制,促进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调动办学主体以及广大教师、学生的积极性,充分挖掘学校人、财、物的潜力,最大限度地 提高广大中小学的办学效益,使每一所学校都 充满生机活力。
§义务教育阶段办学体制的改革必须是一个以学 区为单元整体优化的系统工程,政府要统筹规 划,宏观调控。在义务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过 程中,要从本地区的适龄儿童少年人口、经济 水平、教育现状、地理分布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好学校布点、学校数量和规模的整体优化工 作。要通过公办学校的改制和大力发展民办学 校,实现本地区教育资产的优化配置,达到提 高本地区义务教育的总体功能和办学规模效益 的目的。
§“撤点并校”的是是非非。
§3.平等优先,兼顾效益
§义务教育阶段办学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平等优先、兼顾效益的原则,最大限度地促进义务教育的普 及、巩固和提高
§义务教育阶段办学的首要任务是普及九年义务教 育。
§政府办学与投资要优先保证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 都能平等地接受“免收学费”、“就近入学”的 基本标准的义务教育,对公办薄弱学校,老、少、边、穷地区的学校实行投入倾斜政策。
§国家有政策提倡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对负 有义务教育责任的民办学校给以必要的义务教育 津贴(理应参照公立学校拨款标准全额补贴)。
§实施义务教育的各类学校必须优先保证每一个 班级,每一个学生受到平等的基本标准的义务 教育。
§为部分学生提供超义务教育基本标准的高标准 教育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另一项任务。
§在保证完成普及任务的前提下,允许部分公办 学校和所有民办学校以教育和经济效益原则为 指导,试行“优教优价”,“因财择校”,“因才择校”。
§政府、公办学校、民办学校都要设立足够的奖 学金、助学金以支持品学兼优的贫困家庭学生,接受超过义务教育基本标准的提高教育。
§4.普及为主,提高为辅
§义务教育阶段办学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保证 以公民素质教育为主、兼顾英才素质教育的 原则,有利于中小学实施全面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从本质来说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 标的教育,而国民素质包括公民素质和英才 素质。
§素质教育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之中,在义务 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任务主要是实施公民 素质教育,同时也兼顾实施英才素质教育。
§义务教育阶段办学体制多元化的改革,首先要 确保每所学校都能按照国家制定的义务教育的 课程标准、质量标准,为全体学生提供全面而 基本的公民素质教育,并在此基础上办出各自 的特色。§其次,要鼓励和扶持部分基础较好、水平较高、特色明显的中小学校按因材施教、“因才择校” 的原则向学生实施各具特色的英才素质教育,为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高层次 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大胆探索基础教育阶段符合各 地实际的多样化的办学形式
§1.以政府为主体,依托现有公办学校,创办公 办公民(普及)学校和公办英才(提高)学校
§公办公民(普及型)学校由政府主办,政府投资,财产归政府所有,它的主要任务是对适龄儿童 少年实施国家规定的基本标准的义务教育,培 养学生的公民素质。§学校对学生实行“有教无类”、“免收学费”、“就近入学”,面向全体学生平等的、全面的、基本的素质教育。
§公办公民学校是义务教育阶段办学的主要形式,也是政府办学的主要形式,是实施义务教育的 主力军。各地政府要采取措施,加大投人,合 理布局,办好每一所公办公民学校,保证本地 区适龄儿童少年均能就近接受良好的公民素质 教育。
§公办英才(提高型)学校由政府主办,政府重点投 资,财产归政府所有,它的主要任务是对适龄 儿童少年中的优秀分子实施国家规定的基本标 准的义务教育的同时实施英才素质教育。
§学校实行“免收学费”、“因才择校”、“因 材施教”,面向少数品学兼优的儿童少年实施 内容全面、基础深厚、特长独特的英才素质教 育。
§公办英才学校是政府为提高民族创新精神和创 新能力而举办的人才培养机构,政府要采取重 点建设政策,保证高水平的办学条件、师资力 量和优秀生源。这类学校的开办要严格控制数 量,一般只限于设立在学龄人口集中的城镇和 城市,而且教育机会一定要平等。
§2.借助社会力量,改造公办学校,创建国有民 办学校和公办民助学校
§国有民办学校在办学主体上实行所有权与经营 权分离,学校的财产归国家所有,学校的经营 权归承办学校的企事业、社会团体或公民个人 所有,学校在财产、人事、招生、教学以及收 费方面按照民办学校的方式运作,享有较充分 的自主权。(美国经验)
§对国有民办学校,政府少量拨款,学校的运行 经费以自筹为主,可实行“优教优价”的原则,按教育的准成本向择校学生收取学杂费。§公办民助学校是以政府为办学主体,社会广泛 参与资助的一种合作办学模式。公办民助学校 的产权归国家所有,政府照常拨款,对学校的 财政投人不变,适当放开学校在招生、收费、集资方面的自主权,给学校安排足够的自主招 生额度,允许学校根据“优教优价”的原则,按学生培养的准成本向择校学生收取学杂费。§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民助学校以实行公民素质 教育为主,同时兼顾英才素质教育,是政府满 足学生择校要求的主要办学形式。
§3.以社会力量为办学主体,政府参与资助办学,创建民办学校和民办公助学校 §民办学校是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 组织和公民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举 办的教育机构。
§民办中小学在实施公民素质教育的同时,兼顾 英才素质教育。学校可以在较大的学区范围内,根据“优教优价”的原则,缴费择校上学。
§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学校是国家实施义务教育 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择校的 主要范围。
§民办公助学校是以社会力量为办学主体,政府 出资资助的合作办学形式。§民办公助学校具有依法办校的自主权,政府对 学校的基础建设和日常运转提供必要的津贴或 差额拨款,并在政策上给予支持。
§民办公助学校以实施基本标准的公民素质教育 为主要内容,承担义务教育的普及任务。
§民办公助学校的招生具有一定的自主权,但必 须完成政府安排的就近入学学额。§要大力鼓励农村边远、贫困、人口稀少的地区 举办民办公助中小学;同时,对基础薄弱的企 事业厂矿子弟学校进行民办公助形式的改制。
§
(三)加强管理,确保基础教育阶段办学体制 改革稳步健康地发展
§1.新一轮基础教育阶段办学体制改革是当前基 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
§要做好做好各个地区办学体制改革的宏观规划 和整体部署。一般每10万人创办1-2所民办或 国有民办学校为宜。
§2.为确保办学体制改革的健康进行,对创办民 办学校和进行国有民办改制,必须实行严格的 审批和备案制度。
§创办民办小学由区、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初中由地市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凡在全省或跨省招生的民办中小学均由省级 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实行公办学校改制的必须由其所属教育行政 主管部门提出改制方案,报同级人民政府批 准。
§3.为加强基础教育阶段民办中小学和改制中小 学的业务指导和管理。
§应将民办中小学和改制中小学的审批权与管 理权统一归口于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义务教育 管理的部门,做到谁审批谁管理。§归口审批部门要切实担负起责任,对实施义 务教育的不同形式的学校实行一视同仁的管 理和指导服务。
§4.坚决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教育改革全面 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 一律不准搞“一校两制”,社会力量办学都必须 做到四个独立:独立办学,独立法人,独立校园、校舍,独立核算。
§5.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要 加强对所有中小学、特别是改制学校和民办学校 的财务监督和管理。
§6.改制学校和民办学校教师队伍管理工作是一项 很重要的工作。要让改制学校和民办学校教师在 评优、评先、评职等方面与公办学校教师享受同 等的待遇。公办学校的教师可以向改制学校和民 办学校流动,同样,改制学校和民办学校的教师 也可以向公办学校流动。
§7.建立较为完备的社会力量办学水平综合评估 机制。
§8.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决定本地区义务教育 阶段学校各自的招生方式与招生数量。在优先 确保所有适龄少年儿童均能免费免试就近入学 的前提下,应兼顾部分品学兼优儿童和经济收 人较高家庭儿童择校入学的需求。
§9.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有关法律、法 规的规定,对社会力量办学给予扶持。
关于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问题与对策 仅供参考 篇7
一、地市级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机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 地市级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机制现状
第一, 从办学体制考察。地市级高职院校是由地级市政府投资兴办的位于该地市辖区内的高职院校, 办学经费主要来自地方政府财政拨款。由此可以看出, 地方政府为地市级高职院校的唯一办学主体。
第二, 从办学机制考察。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机制是指在高等职业教育运动、变化、发展中形成的各参与者之间权利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地市级高职院校属于“省市”两级共管组织, 省政府相关主管部门主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实训基地建设、双师型教师培养等工作, 市级政府主要主管人事权和财政权。
2. 存在的问题
第一, 地方政府的问题。 (1) 地方政府未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 地方政府有责任依法对本地区的职业教育进行统筹规划、统筹资源、统筹办学。但通过调查发现, 地方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领域认识不足, 对政府应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职能定位不准。政府与高职院校管理边界存在“模糊地带”, 出现职能“越位”、“错位”、“漏位”等现象。有的地方政府管得比较多, 导致高职院校“缩手缩脚”;有的地方政府完全放任不管, 特别是对地方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不管不问, 导致地市级高职院校的专业和地方支柱产业、重点产业衔接不够, 未充分发挥高等职业教育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作用。 (2) 地方政府对高职教育的投入不平衡。举办方的不同, 区域的不同, 导致高职院校间经费投入差距很大且不稳定。通过访谈和调查发现, 大部分地市级高职院校认为地方政府对高职院校资金投入力度不够, 只能保证最基本需要, 有的地方甚至不能保证正常运转。同时普遍认为在高职发展中, 地方政府角色最大的缺失是投入严重不足和政策法规缺失。目前, 四川省公办高职院校按主管部门不同, 分为省属、市州属两类。因所依托的财政口和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不同, 导致地方政府对高职教育的投入极不平衡。2013年四川省省属高职院校平均生均拨款为10338元, 市州属高职院校平均生均拨款为7996元, 两者相差2342元。省属高职院校最高生均拨款为18557元, 市州属高职院校最高生均拨款为12832元, 两者相差5725元。市州属高职院校最低生均拨款为5663元。市州属高职院校年生均拨款水平最高与最低相比, 极差达到7169元。
第二, 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办学的积极性不高。企业是地市级高职院校毕业生的主要接收单位, 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受益者, 本应是校企合作的倡导者和积极参与者, 但高职院校现有的办学体制机制使校企之间缺乏利益的驱动和互惠互利的动力机制, 企业与学校间缺乏共同的利益诉求, 出于成本效益、管理、以及安全方面的考虑, 企业对接受学生顶岗实习和教师培训、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缺乏热情。学校和行业、企业只能建立表面层次的合作, 无法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 难以实现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培养、资源共享等方面的深度合作。
第三, 行业组织未充分发挥指导、协调作用。各地方的行业指导办公室或行业协会掌握着本行业的人力资源情况 (包括对知识、技术、能力的要求, 人员需求状况等) 、设备情况、最新的技术及发展趋势等关键信息, 本应是确定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的主要参与者。但现有的法律法规未明确规定行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职能, 对行业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行业协会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等方面缺乏指导。导致高职院校的课程内容和行业标准融合度不够, 课程内容滞后于行业最新的技术, 设备、行业标准。调查数据也表明, 大多数高职院校认为行业偶尔参与学校人才培养, 效果不大, 大多流于形式, 没有效果。
第四, 地市级高职院校自身的问题。大部分地市级高职院校是由当地几所中专学校合并升格而成, 因此专业同质同构现象严重, 缺乏特色专业。同时师资力量薄弱, 缺乏“双师”素质教师, 教师普遍缺乏企业实践工作经验,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实践教学的开展和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训提高。课程内容陈旧, 新知识、新技术融入课程内容时间过长。
二、成因分析
1. 地方政府领导认识不足
地方政府领导对职业教育对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未将职业教育纳入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 在资源配置、经费投入、协调企业、行业参与职业教育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不够。
2. 对企业缺乏利益驱动
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 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是其主要目的, 但目前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利益结合链仅限于人才方面, 未能在财政、税收及其他经济利益方面得到优惠。同时缺乏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相关制度, 现有法规制度还没有将企业作为职业教育实施中的一个重要主体, 没有直接承担职业教育的任务, 使企业处在职业教育责任的缺失状态。
3. 校企合作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要实现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需要相应的制度环境和政策环境。但目前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对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尤其是校企合作问题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规定。地方政府也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导致校企合作双方基于各自的利益, 在合作过程中小心翼翼, “摸着石头过河”, 不能达到“水溶交融”。
4. 地市级高职院校办学定位模糊化
地市级高职院校没有很好地树立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千校同构”现象严重, 缺乏特色并造成资源浪费。同时, 由于缺乏科学的市场调研, 专业设置和当地社会需求的衔接度不够, 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吻合度不够, 不能真正做到依据当地主要产业、行业来设置专业, 根据岗位来设置课程, 参照职业和行业资格标准来重构教学内容。
三、对策与建议
1. 地方政府维度:主导和宏观调控
地方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 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或鼓励政策、优惠措施等, 明确政府、企业、行业和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各自的职责和权益, 可以通过税收优惠、安全责任分担等政策措施, 形成有利于高职教育发展的政策合力, 优化有利于高职教育发展的政策环境。调动企业、行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2. 企业维度:成为职业教育的主体
企业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受益者, 有责任参与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等。企业可以为高职院校提供实训实习场所, 接收学生顶岗实习。企业可以与高职院校联合办学, 例如五粮液集团公司与宜宾职业技术学院按照“权属明晰、资源联合、融合办学、管理科学”的原则, 建设紧密型产学合作实体———五粮液技术学院。由宜宾市政府、宜宾职业技术学院、五粮液集团三方共同组成技术学院董事会, 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校企共同出资、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组建及培养师资团队、共同实施教学组织管理、共同监控人才培养质量, 是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的载体与标志。
3. 行业维度:进行协调和业务指导
行业协会是行业、企业的代表, 了解行业、企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各地应健全行业协会组织, 发挥行业协会的职业教育功能。各类行业协会要与相关职能部门和高职院校建立对话协商机制, 例如制定定期例会制度等, 充分发挥协调和指导作用。从而促进高职院校的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真正实现校企一体化, 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4. 学校维度:立足地方, 创新办学体制机制
地市级高职院校要积极、主动的加强与地方政府、行业组织、基层企业的联系和合作, 密切关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通过科学的市场调研, 密切跟踪市场需求变化, 以地方产业为切入点, 大力开展校企合作, 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不断优化专业结构、课程体系、师资队伍, 达到专业设置与当地产业的紧密衔接, 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目标的高度吻合, “双师素质”教师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同时地市级高职院校要积极推进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构建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促进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
总之, 办学体制机制改革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 化解教育投入不足与资源相对浪费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办学模式创新的多元办学体制机制, 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发挥高职院校、政府、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增强高职院校的办学活力,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不断满足社会对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永莲, 杨小燕.四川高等职业教育对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初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4 (3) .
[2]王双金, 徐丽萍.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创新[J].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 , 2013 (4) .
[3]石静, 卢台生, 樊先茂, 邱平, 覃岭.“政校行企外”五方联动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 2012, 33 (32) .
[4]崔奎勇.高职院校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探究[J].职业时空, 2012, 08 (1) .
[5]张铁军.地市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J].教育与职业, 2012 (2) .
[6]张有根.利益相关者组织:高职办学体制机制的创新路径[J].职教论坛.2011 (25) .
[7]王昆欣, 王方.高职教育办学体制、机制创新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1 (10) .
[8]万军.地方政府促进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综合保障机制研究——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11 (5) .
【关于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问题与对策 仅供参考】推荐阅读:
永春八中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工作总结07-13
关于藏区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08-18
专题之四: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研究10-21
关于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08-24
关于集团化办学的几点认识与思考08-17
农村基础教育问题对策08-07
关于建设项目用地问题的调研对策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