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校长管理行为(精选8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校长管理行为 篇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校长管理行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门类、更新课程内容、改革课程管理体制和考试评价制度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新课程方案是在学校中通过校长领导下的教师队伍进行创造性的劳动而变成现实的。校长的管理理念及所产生的行为将直接决定新课程在学校中的实施状况,新课程中的新教育理念与创新要求要求学校管理发生相应的变革.
一、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课程改革的必要性。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近年来,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无论是改革教育的弊病,还是对教育发展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往往都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入手,通过改革基础教育课程,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些国家都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增强国力、积蓄未来国家竞争实力的战略措施加以推行。建国以来,我国先后进行了七次课程改革,每次都取得了明显的成就。最近一次比较全面的改革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之后,八十年代后期至九十年代初期,经过几年的努力,形成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现行的体系。增加了“选修课”、“活动课”,初步改变了多年来只有“必修课”的模式;初步推动在统一基本要求前提下的教材多样化,引入了地方课程,初步改变了国家对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在教学实践中涌现出一批重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重视学生成功与发展的好的`教改典型。这些成绩为当前的课程改革打下了基础,积累了经验。但是,课程是必须不断改革、不断建设、不断创新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弊端明显地突现出来。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代发展的需求不能完全适应;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课程内容存在着“难、繁、偏、旧”的状况;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于反映现代科学、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的经验和社会实际;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和甄别、选拔的功能;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于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发展的需求。这些问题的存在,以及它们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制约和不良影响,说明了推进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针
[1][2][3][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校长管理行为 篇2
对话中, 与会的中方校长们与美国代表团的各位校长分别针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办法”“教师和学生关系处理原则”“帮助学业困难者的策略”“校长的角色定位与领导力”“学生学习方式”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而美方代表所介绍的美国学校课程设置、中小学教材选用、教师聘任与管理等方面的相关情况, 让与会领导、校长、老师们耳目一新。
“这不仅是一次两国文化的交流, 更是一次教育理念与经验的碰撞, 相信通过此类活动的开展, 必将推动中美两国基础教育向深入研讨发展”, 玉泉小学校长高峰接受采访时说:“通过对话, 在世界的横轴上, 寻找玉泉小学‘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自身的坐标, 也会进一步推动我们办学理念的不断完善, 推动学校双语教学的飞速发展, 乃至推动整个区域教育的高效提升。”
美国教育联合会国际部主任雷蒙斯?余、西柯维纳学区总监 (督学) 黛布拉·卡普兰、霍伦中学校长海克特?加力西亚、爱知伍德高中校长马克?超瓦托、卡梅隆小学校长谢丽尔?莱斯卡, 北京市海淀区教委副主任王建忠、教研室主任郭立军、教科所所长吴颍惠、国际交流科科长屠永永以及部分海淀区中小学校长参与了对话活动。
活动心得
“中美交流”促英语课堂改革
2月24日, 美国加州洛杉矶县西柯汶纳市的几名中小学校长受邀到我校就课程、教学与管理等问题进行交流、研讨, 令我感触最深的是学区总监黛布拉?卡普兰和卡梅隆小学校长谢丽尔?莱斯卡的精彩演讲。她们的演讲意义深远, 既有教育观念的渗透, 又有真实的教学实践经验, 特别是对于我———一位英语教师更是有着独特的推动作用。
按照我校《九年发展纲要》中所阐述的学校发展目标, 双语教学已经正式列为我校发展的重点项目。而正如高峰校长所讲:要想使学校走向国际化, 实现双语的教学目标, 就必须强化日常的英语教学。作为一名英语老师如何调整教学观念, 适应学校的发展已成为我急需解决的一项课题。
听着两位美国教育同行的讲解, 让我不得不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反思:日常的教育教学中, 我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和适应能力了吗?我的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创造能力了吗?在我的课堂上是不是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是不是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了批判性思考?是不是真正创设环境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协调、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一条条反思, 一点点触动, 让我一下看清了自己将要走的路。
我深知,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学科, 交流和大量阅读是十分重要的, 要想做到这些就必须引导孩子们主动去参与。而美国这种“浸入式”的教学方式, 不正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 引导孩子们形成自己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吗?
伴着反思, 我决定将美国先进的教育经验立刻引进我的课堂。通过教研室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 做到教材有效整合的基础上, 为孩子们创设更多的独立阅读或小组的合作阅读、交流时间, 让每个孩子都能够有比较充分的独立阅读的时间和交流时间。交流、阅读的方式也会吸取美国教育同行的先进经验, 做到因人而异, 根据阅读程度、阅读兴趣, 形成不同的组合。使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水平和兴趣自主决定阅读材料和交流学习的方法。让英语课堂成为孩子们学习语言、使用语言的“幸福乐园”, 不再是望而生畏的英语课。
当然更要注重个人的发展。我将把握好学校创设的各种学习机会, 同外教老师更多的交流教育心得, 并且走出校门, 与有经验的专家、教师共同交流, 取百家之长, 补自家之短。真正实现个人修为、教学经验双发展。
品德课堂的转变
开学的第一周, 去给一年级孩子上品德课, 在楼道发现所教班的几个孩子正扶着楼梯扶手往下滑, 于是赶紧制止, 给他们讲了这样玩的危险性。上课, 又特意向全班同学重申了学校的要求。要求大家不要做这种危险动作了。没想到第二次去上课, 又看到他们仍然在玩。向学生询问后才知道, 他们一直都喜欢这么玩, 其他老师也批评过他们。于是课上我抽出时间请同学们针对这样的玩法展开讨论, 试图通过孩子们的互相帮助改变这种行为。课堂上大家侃侃而谈, 列举着种种可怕的后果, 最后, 一致表示要坚决摒弃这种不良行为。可当我再次跨上楼梯的时候, 我几乎要崩溃了, 孩子们依然乐此不疲。我被孩子们说一套, 而做又是另一套的做法快要激怒了, 整堂课上我都在寻找着解决的答案。
近日, 参加我校“中美校长对话”活动后, 我又再一次近距离感受到了美国教育家的风采, 倾听了创造“第56号教室”奇迹的美国大家———雷夫先生的报告。两次先进教育理念的冲击, 令我感受颇深。特别是雷夫先生所倡导的“没有害怕的教育”观点。他说:“着力孩子品格的培养, 激发孩子自身的高要求才是成就孩子一生的根本!”
在此理念的推动下, 我决定转变策略, 让孩子们自己去亲身体验, 并从中感悟。一节课后我请同学们找一找校园中的危险游戏, 并聘请那几位同学为问题考察员, 去验证同学们的发现。最后请他们将情况汇总, 向全体同学通报, 同时出版一本由他们主编的校园危险游戏丛书。虽然书至今没有出版成功, 但他们的确该变了。
这次的成功使我一下明白了品德只有这样教才是真正的以学生为本。教材中有一课是教给孩子们怎样和同学、朋友相处, 我决定将此理念再次尝试。课上我请同学们从班中暗自拟定一个准备交往的朋友, 给一周时间进行交流, 但要随时记下两人之间这段时间所发生的高兴或不愉快的事。再一节课进行交流, 最后自己评判是否和这位同学发展成好朋友。如果同意就走到他身边夸夸他。活动结束后我请同学们总结交友经验时, 同学们纷纷表示:要想和朋友相处好就要互相帮助、互相谅解。甚至有的孩子说: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的优点, 才能成为真朋友。
这才是真正的品德课堂, 这才是真正的育人呀!
作为一名新上岗的教师, 心中有着太多的想法, 但由于没有实践的经验, 这些想法在不断的实践中似乎变成了一座座空中楼阁。这次有幸参加“中美校长对话”活动, 让我有了太多的感触。
在新的教学理念冲击下, 原有的那些想法似乎又焕发了青春!听着来访校长的演讲, 让我从一个个实例中, 真正揣摩到了“教学是‘学’的技能, 而不是‘教’的艺术”的含义。一位好的老师不是教给学生知识, 而是引导孩子们去思考, 从中学到知识, 领悟到其中的哲理。例如:“1+1=2”, 这个简单的加法运算, 教授方法不同, 所产生的结果却截然不同。方法一:这就是一个普通的、谁都知道的加法算式, 学生只需要记住“1+1=2”而已。方法二:1+1=2, 你能从中得到什么?你可以想到什么?二者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是在给孩子灌输老师们的想法, 而后者是让孩子自己去思考、研究, 发现规律。
要落实“幸福教育”, 就要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研究的快乐, 学习的幸福。美国的教学方法使整个课堂充满探究的氛围, 并不是假合作、假讨论。整堂课在教师合理的评价与引导下, 有序进行。
通过这次活动, 我真切的感受到, 作为一个新教师, 虽然年轻的我有许多创新的想法, 但要学习的东西还有许多。只有不断的实现思想与实践的碰撞才能不断产生出智慧的火花;只有更多的接触到新的教育观念和教学经验, 才能成为教学的行家里手。
学校链接
北京玉泉小学:德如玉、智如泉
学校愿景:建设一所伟大学校
校训:玉不琢, 不成器
培养目标:培养“德如玉、智如泉”的玉泉学子
教育理念:让每一个学生拥有幸福人生
校风: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
办学特色:幸福教育、双语教育、情感教育
1960年, 时任中国国防大学校长的罗荣桓元帅为解决教官子女上学问题, 创建了北京市海淀区玉泉小学, 并亲自兼任名誉校长。2006年, 原金沟河小学和采石路小学先后合并到玉泉小学, 形成今日玉泉一校二址之格局。
学校占地15000平方米, 校舍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 拥有教职工120人, 48个教学班、1800名学生。专任教师中, 大专以上学历占98%, 其中本科学历占80%, 研究生层次的占3%;小学高级教师以上占55%;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和取得区级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的占66%。学校拥有报告厅、会议中心、交际中心、图书馆、微机室、科学实验室等教学设施, 普通教室配有投影机、微机、空调等设备。
办学50多年来, 历经几代玉泉人的努力, 取得了优异的办学成绩。学校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课程改革实验学校、全国综合实践活动实验学校、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实践创新活动先进单位、全国少年军校示范校、全国新学校研究理事校、北京市阳光心语体操推广工作示范校、文明礼仪先进学校和健康促进学校;荣获全国十佳现代学校、绿色学校先进单位、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校、精神文明先进单位、体育项目特色学校、中小学群体科研课题先进学校等称号。
校长教育思想与课程教学创新 篇3
要做一个充满理性的校长
苏霍姆林斯基倡导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好的校长。首先你就得努力成为一个好的教师、好的教学论专家……”这些精辟的论断揭示了校长的主要职责就是必须充当先进教育思想的探究者,形成自己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这种理念指导下提出并不断完善自己的办学思想。
办学思想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在管理学校中,先进的办学思想就会变为一种内在的积极向上、勇于进取的精神,就会形成一种开拓创新、科学发展的力量,时时鞭策校长不断开拓前进。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面对多大的压力,校长都要精神充沛地向大家展露自信的微笑,都要引领大家沿着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奋勇前进,使每个学生都放飞梦想,成就未来。
做一个用心的校长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就有这个特点,要领导它,首先必须是本身不断地丰富和更新,使自己的头脑今天一定要比昨天更充实。”校长要真正成为思想者、实践者、管理者,就必须使全校教师树立共同的行动目标,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共同的教育价值观。达到上述层面的效应,校长必须建立人本主义观念。人本主义的教育管理是以尊重教育师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发掘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健全个性为特征的教育。在工作实践中,校长要把创建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培养教师情感,激发教师工作热情,转移到建立适应教师的管理模式中去,促使教师热爱工作,积极工作,达到管理的最佳效果。
做一个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校长
在学校的整体工作中,校长和教师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作为校长首先要在自己的心中树立教师是学校主人的意识,要真正做到尊师重教,尊重人才,尊重知识;走群众路线,想教师之所想,急教师之所急,满足教师正当的心理需求和工作需要,千方百计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条件,增强其责任感、事业心,形成一个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队伍。
校长处在学校的核心地位,知道的信息更多一些,但一定要调查研究,明察秋毫,去伪存真。在日常工作中,校长的肚量要大些,能容普通群众难容之事,能尊常人不敬之人。校长要重视教师的公平需要,营造公平竞争的良好氛围,读懂教师的“需求”与“追求”。
校长要做人本主义管理理念的实践者,在建设和谐校园的进程中,要以教师为本,注重广大教师的主体参与。高质量的决策和高效率的管理,有赖于校长和广大教师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共同参与和团结协作。只有当教师以主人翁的精神风貌,自觉地贯彻、主动负责的时候,校长的办学理念才能真正得到实现,才能顺利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校长要调动因素,形成合力,智慧办学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校长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学校管理决策中自身的影响力主要来自校长的品质、学识、才能和良好的作风。校长只有摆正威信与权力的关系,才能避免管理决策过程中个人独断专行的不民主行为。在决策时,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先民主后集中,以实现决策的科学性。
在工作中要戒骄戒躁,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凝成合力,形成上下一致,齐心协力的局面。在处理一些较为复杂或敏感的问题时,应不耻下问,虚心向老师们请教,特别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校长要善于发现和挖掘教师的特点、才干和潜能,发挥他们的潜能,将群体的智慧和力量作为管理决策的向心力,智慧办学。
综上所述,如果校长有理想的追求,有强烈的成就愿望,以自己精湛的知识和一流的管理能力带动教师,并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师生,通过科学民主的管理调动全校师生的积极性,激发活力,形成合力,就能在人本主义理念下办出具有自己特色的高质量的学校,从而促进课程教学创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校长管理行为 篇4
培养良好习惯,放飞明天的希望
兖州新兖镇中心小学孟令真
[摘要]: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十分重视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他认为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著名教育学家占姆士也说过:“把一个信念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行动;把一个行动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习惯;把一个习惯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性格;把一个性格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命运。”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这样讲“良好的习惯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可以说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好的习惯使人受益一生。我想,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如果在小学阶段,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上下了功夫,那就为学生一生的发展铺就了成功的道路,为孩子放飞明天的希望。
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小学生良好的习惯不可能是一蹴而就,教育者不能希望孩子的语言行为和不良习惯一夜之间踪影全无,良好习惯也决不可能是一步到位的。所以在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过程中,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事物的规律进行一步步地引导,必须坚持形式和方法的多样化,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要求学生递减不良行为的次数和频率,才能使行为习惯的培养收到实效。
一、晓之以理
“知”是“行”的基础。行为学的理论告诉我们,行为是人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的表现形式。许多心理学家认为,行为很大程度上是内在的认知和情绪的外在表露。错误的认知,导致错误行为反应方式和不恰当的行为结果。
必备的行为规范知识是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充分利用班集体作为教育的平台,让学生在互动中提高认识,良好的习惯得到培养。例如让学生知道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有哪些行为习惯的要求。结合学生层次特点和自身的实际,注意形式的多样性和内容的趣味性。可结合生动的故事,有趣的游戏,班队活动等进行,可以把学校和班级的有关条例、学生行为习惯的训练相结合,既能克服知识讲授的单调,又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明理首先要立规矩。古人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让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让学生懂得我为什么要这么做的道理很重要,只有让学生从思想上加以认同,明白了道理,才能使学生自觉地按照要求去做。如:对学生进行读写姿势的指导时,给学生讲讲不注意读写姿势所带来的后果,再结合多媒体让学生观看驼背和近视的录像,让学生体会到驼背和近视不仅不美观,还会给生活带来诸多的不便,学生一致认识到注意读写姿势的重要性。我让学生把心中的想法,写在了当天的日记上,并把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展示在班队园地中。
当然,在说理中,教师也要注意方法,不能只是一味地讲解,可以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做,不这么做又会怎么样,从面从正反两方面来明白这样做的意义,真正认识到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不是一种简单化的教育,而是一种道德修养,健全人格的教育;不是简单的规范宣讲,而重在激发学生的向上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导之以行
作为一位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实践家,叶圣陶先生非常强调在习惯养成中的身体力行。他认为,要养成某种好习惯,要随时随地加以注意,躬行实践,才能收到相当的效果。他以常见的事例来说明这个道理。他在《“习惯成自然”》一文中写道,“要有观察的能力,必须真个用心去观察;要有劳动的能力,必须真个动手去劳动;要有读书的能力,必须真个把书本打开,认认真真去读;要有做好公民的能力,必须真个把公民应做的一切认认真真去做”,这样,我们“所知”的才能逐渐化为我们的习惯,成为相应的能力和素质。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结合班级的奋斗目标,设置情景,让孩子们通过各种形式的体验,来指导行为。
从故事入手导行。故事具有独特的魅力,平时的教育中,我常结合故事对孩子们进行教育。如在指导“热爱班集体,为集体争荣誉”这一目标的行为中,从《今天我值日》的故事入手,引导学生感悟故事主人公是如何做值日的,并谈自己的想法,接着组织学生找一找班中有哪些同学也能像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样热爱班集体,为集体争荣誉。在此基础上,说说自己在平时是如何做的,认为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还不够存在什么问题,并请同学提出建议,作为自己的努力方向。这样,不仅使孩子们领悟到了道理,也引起了幼小心
灵中真切的情感体验。我想,这种教育的影响是其他任何说教都无法比拟的设置辨析情景导行。从班级生活实际出发,把发生在身边的一些事,编成故事讲一讲,制成小品演一演。这些故事、小品既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里面的主人公都是小朋友自己,并且是由自己来表演,接着引导学生对小品、故事辩一辩错(对)在哪?说一说自己有什么想法?来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指导自己的行为。
创设活动情境体验导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与体验教育相合结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母亲节前夕,为了了解父母的辛苦及对孩子的疼爱,组织学生们通过回忆自己与父母之间的真实的小故事,并亲自演一演父母,观察父母一天的工作,说说父母的心事,孩子们深深地体验到父母对自己的疼爱,而作为子女对父母关心不够,在此基础上开展“真情的回报”活动
树立榜样导行。小学生的模仿性很强,而且年龄越小,模仿性越强。教师首先要以自身良好的形象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著名儿童教育家孙敬修说得好:老师的一言一行对于孩子是很有影响的,孩子的眼睛是录像机,耳朵是录音机,脑子是电子计算机,录下来的信号装在电子计算机储存起来,然后指导他的行动。教师以自身的行动树立起来的教师形象,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起着长久深刻的影响,所以作为老师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应该首先做到,在学生面前展示自己良好的习惯。其次,在班级中,可以通过集体的力量,推荐出大家公认的学习榜样。因为榜样是大家推荐出来的,是大家信赖的,又生活在同学中间,所以在平常的学习中,他们就会模仿着去做。
三、加强训练
“百说不如一练”,“习惯”要“习”才能“惯”,学习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训练。要让学生真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引导学生围绕良好习惯的行为要求,反复进行行为训练。训练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情境创设活动的载体,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理解和规范自己的言行,达到行为被动到主动的过渡,从而养成良好习惯的目的。
强化训练。强化训练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有意识的严格的反复训练。比如根据学生的实际,充分利用晨会、班会加强对学生行为的训练,如:行队礼的训练,礼貌待客的训练,整理书包的训练,读写姿
势的训练……为了加强训练效果,有时还采用表演的方式,讨论会的方式。通过这些生动活泼,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行为习惯的养成落到实处。
分解式训练。对有些目标的达成,想让学生一下子养成不容易,所以把这个目标化为几个具体的目标,呈阶梯式上升,让学生在训练中踏着这一个个阶梯,不断进步,最后达成质的飞跃。如在进行“朗读课文”这个目标的训练中,组织学生进行了阶梯式的分解,第一阶段为正确朗读课文,第二阶段为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三阶为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这样,不仅给了学生训练的阶梯,更给了学生前进的阶梯。
互补式训练。根据学生成绩、个性特点、个人意愿相结合,合理安排学生的座位,使同桌在某些方面产生互补。比如爱讲话的同学与安静的同学同桌,作业速度慢的与作业认真的同学同桌。平时,同桌可以有意识地自己选择时机进行某方面的互补训练,有利于促进良好习惯的形成。
四、适当评价
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在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反复现象,这样,平时的评价就是显得更为重。建立规范合理的班级评价制度,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督促检查,使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养成自觉的习惯。
1、激励性评价——实现评价的激励作用
清代教育学家颜昊先生说:“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苛求学生,不如用一点心力去发现其优点,并以此鼓励他,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滋味。小学生好胜心强,喜欢竞争,采用竞赛的方式进行激励性的评价,能很好地激发他们的热情,促使他们全身心的投入。
如根据班级实际情况,把行为习惯的教育内容分解成几个方面,分别进行评比。采用等级记分,星级评比。比如优秀级为5分,良好级为3分,合格级为1分,另外设立了奖励加分,得到表扬加5分,做一件好事奖5分等,计分形式为累计积分,每周一评比,然后把评比结果加以综合,评出班级明星,把照片贴在班级明星栏中。对于那些在行为习惯方面表现突出的同学,除了把照片张贴于明星栏中,还可以当选为光荣的升旗手,成为值日班长,参与班级管理。
实行班干部竞选制也是一种激励评比的好办法。班干部的产生打破原有惯例,采用月月竞选制,每次要由队员上台作竞选演讲。事实上这也是一次借全体同学督促的时机。每次的竞选,队员们积极参与,把他看作是对自己的挑战。为了竞选顺利通过,他们会在平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督促与约束。在班干部竞选中,班中有每个同学都当过班队
干部,体验到了当班干部的快乐与困难,喜悦与挫折,张扬了个性,从而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能自由、和谐地发展。
2、行为惩罚
著名学者孙云晓教授说过:“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对个别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恰如其分的惩罚行为,也是一种行为训练的方式。比如“不乱扔纸屑的习惯“,有个别的学生通过教育和训练仍然随意乱扔纸屑,这时就要在进一步教育、讲道理的基础上,进行行为惩罚。如让学生到指定的范围弯腰捡起地上的纸屑或动手整理教室地面,保持教室环境或者搜集有关保护环境卫生的资料向同学展示,通过行为惩罚,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3、利用成长记录袋评价
在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中,利用成长记录袋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评。平时教师指导学生将自己的点滴进步和成绩记入成长袋,建立了“金手指长”的行为习惯成长记录卡,记录袋中还放进了他们的优秀作业,优秀日记,平时课上老师奖的小卡片,自己满意的手工制作等。为了促使学生更好地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每过一个阶段进行整理,向学生展示,向家长展示,让学生感到自己的进步,在鞭策、鼓励、肯定、宽容中不断成长。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校长管理行为 篇5
从20世纪90年代起,日本基础教育面临难以自持的危机。日本教育改革国民会议在《教育改革国民会议报告:变革教育的17条提案》报告中明确指出:“现今日本的教育正处于巨大的歧路”,“濒临难以自持的危机”。这种教育危机的一个突出体现就是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僵化、封闭、划一的桎梏特征尤为明显。而作为这一僵化、封闭、划一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重要组成部分的校长制同样面临危机。
9月中央教育审议会发布的咨询报告《关于今后地方教育行政的发展》中就曾详细论及日本基础教育校长制面临的危机,其主要包括六个方面:一是由于这种对学校过强的制度控制,再加上学校辅助性管理决策机制的固有缺陷,学校的决策很少是以校长的权力和责任为基础做出的;二是校长的任职期限过短,缺少按照自己的方针形成管理特色和调动教职员积极性的时间;三是校长和副校长依照年功序列的选任机制,使得富有热情和才能的年轻教师和校外人才少有机会得到选拔;四是学校之间缺乏横向竞争的机制与意识,从而造成公立学校整体上的个性缺失;五是校内各种决定形成过程及各职务和执行过程中,透明度缺乏、责任不明,学校是所在地区的教育机构这一观念比较薄弱,因而得不到家长和广大居民的足够信任;六是学校的封闭性,使得与家庭、社区之间的协作十分缺乏等等。日本广岛大学教育学博士李东林对这种严重危机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在日本,公立学校的管理权拥有者是教育委员会,对校长的任命权也掌握在教育委员会的教育长手中。校长是在教育长的指挥监督下,履行本校管理职责的最高责任者。可见,校长的“婆家”是教育委员会,“婆婆”是教育长。更有日本学者在与英国对比后,对本国校长做出这样的形象比喻:如果英国的校长像“船长”,日本的校长则像“水手长”。船出航后,船长就拥有了绝对的权威和权力,而水手长只不过起着现场监督的作用,事无巨细必须要依从船长的指示。显然,校长制这一高度集权管理模式暴露的僵化、封闭、划一的危机,严重制约了校长自主办学的积极性、自觉性与主动性的发挥。拯救校长制的危机,成为日本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紧迫任务和努力方向。
正是在此背景下,为拯救基础教育校长制面临的危机,日本立足于校长的权限、选任、资格、决策等方面,推出了系列改革举措。
一、梳理政府与学校的教育管理职能,创设校长自主办学必需的宏观背景
有效梳理、界定政府与学校的管理职能,转变政府职能,确立学校自主性,重建政府与学校的关系,这既是为校长自主办学创设必需的宏观背景,也是校长自主办学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这意味着学校的管理权在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特别是校长之间的重新配置。这方面的改革集中体现在修改学校管理规则,对其管理职能重新界定,改革后这种职能的主要变化包括:
1.由主导强制型向辅助支援型转变
修改后的学校管理规则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在教育内容及方法选用等具体运营事项上,由强制性命令、指示型领导,转向非强制性指导、建议性领导,把这些事务的管理第一责任者从教育行政部门领导转移到学校校长,进一步增强对于学校的辅助与支援机能。与直接控制减少相对应的是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支持性和服务性机能的加强,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帮助学校处理一些特殊情境,如突发事件、向父母及居民做出某些说明、与有关机构的联系协调、媒体宣传等;二是为学校提供必需的相关专业服务,如涉及儿童的保健卫生、安全管理、设备管理及法律诉讼方面。
2.由直接管理型向间接管理型转变
修改后的学校管理规则重新界定了政府与学校的职能,放松、弱化管制的程度,重新明确规定了在各项管理规定中,哪些是需要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或认可做出的,哪些是只需学校事前呈报或事后报告的。批准、认可、事前呈报、事后报告,放松、弱化了管制的程度,反映了依法递减的控制强度,从而实现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管理各领域的层级控制。这种在一些领域控制强度的降低与淡化,也正是学校自主增强、权限扩大的一个方面。例如,一些学校例行的活动如需要在外留宿,原是需要经过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改为事前呈报则强调了学校在这方面的决定权。
3.由微观管理型向宏观管理型转变
此举有助于减轻学校的行政负担,因为政府大量微观管理行为不可避免地给学校带来繁杂的行政事务。日本的基层学校每年都承担大量的各级各类调查统计、各学科竞赛活动的组织任务,应付来自都府县各相关部门的事务委托或工作询查,因此学校核心管理业务以外的行政负担非常沉重。为使校长及教职员专注于职责,教育行政部门必须致力于通过整理,停止、精简或减少对学校的依赖来减轻学校基层的行政冗务。
二、扩大办学自主权,改革校长任职资格标准
校长自主办学权力的扩大既意味着责任和使命的进一步加重,也意味着校长将拥有更多实现自己教育理念和进行教育创新的机会。在这次学校管理权的下移和学校自主性与自律性增加的改革中,校长自主权的扩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学校人事管理权
现行制度下,教职员的人事调动,包括新人采用、退职、转岗、职务升迁等人事权限方面都是由教育行政部门决定的。虽然《关于地方行政的组织及其运营的法律》中规定校长在人事的结构和人员的变动上具有提出意见的权力,但实际情况是这一权力形同虚设。正如日本一些普通初中的校长所说,学校有空岗待补时,校长的责任是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岗位要求,然后就是等待被确定的人选来跟他会谈,中间的其他事情都与他无关。依照上述咨询报告,在代课教师和特别非常勤讲师的录用上,允许校长推荐具体人选,提供给校长多名候选人,以此赋予“意见提出权”实质上的意义。此外,校长对特别非常勤讲师的评价将会直接影响到其以后的录用,而日本正计划实现“学校生力计划”,计划在3年内,采用引进社会人非常勤讲教师和短期制教师5万人,这为校长在该方面发挥作用提供了机会。校长还将在同一地区内小学、初、高中之间实行教职员兼职的改革中拥有很大的决定权。教育国民会议提案中提出将校长的人事权扩展到所有正规编制的职员。比如,大阪府教委有如下举措:高中校长可以自行向社会公开招聘教师(限额两人),并亲自主持选考,合格者由校长向教委举荐。虽然最后的决定权仍在教委手中,但校长的意见会被充分尊重。[2]
2.学校的财务预算权
日本中小学学校的财务预算,由地方政府的预算委员会负责编制。预算基本决定于学校的教职员和学生的规模,在编制流程中有听取学校意见的环节,但编制决定权在地方政府,预算的执行权原则上属于地方行政长官,教育行政部门接受委任行使辅助执行权,并进一步委托校长执行。如此一来,校长在预算执行中的权限已经非常狭窄了。改革要求除了在预算编制时可以更多考虑校长的意见外,专门设置能由校长商定的项目,以便支持本校个性化和特色化教学和管理的需要。同时,赋予校长在一定的预算额度内自主决定财务内容的权力。在校长的“财权”方面,一些地方在制定学校预算时,开始听取校长的意见,并给予校长一定范围及程度的预算编制权。横滨市开始,从财政中拨给每个高中500万、初中400万、小学300万日元作为“创办特色学校推进费”。校长可以自主地编制“推进费”的具体使用项目,年度使用中即使中途变更已制定的项目也被允许。
3.校长课程管理权
进一步下放课程管理方面的权力,扩大校长课程管理权。在制定学校教育目标、指导重点、学校经营等重点方面,校长却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在遵循教育法律、法规及学习指导要领(相当于中国的课程标准)基础上,校长可以根据地区性特点(包括自然环境、人文背景、教育环境等)以及学校的传统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可操作的教育目标。有调查表明,学校教育目标的制定主要有三种类型:法规型(与法规规定的目标相近)约占10%,实态型(具有浓厚的地区性及学校、学生特点的色彩)约占10%,并列型(法规型及实态型同时存在)约占80%。教育目标一旦确定,教学及学习指导的重点、学校经营的重点、课程的安排等都要围绕它展开。此外,校长拥有校本课程商定权,有权决定在本校采取一些灵活的、有利于学生个体发展和学校教育特色形成的课程及其组织方式,如学生自选课程、自定节奏的选择学习项目;实行弹性班级规模,生活和学习可以采取不同的编班,使用同一教材的.学生可以根据习熟程度再分为小班教学;校外人士参与学校教育;优秀教学法共享;促进IT教育、英语教育中与真实场景和实物的结合等等。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也许有点言过其实,但校长的素质高低直接决定着自主办学的成功与否,却是不争的事实。为了确保扩大的校长办学自主权直接发挥作用,达到改革的预期目的,这次改革中对校长的任职资格更加注重经验能力、独立见解与创造性。在校长的选任方面,各地方教委已向社会公开招聘。20文部省修改实施的《关于学校教育法实施规则等的部分改正的省令》中,原定校长必须持有教师许可证并具有5年以上相关教育职位的履职经历,现追加为具有以上相关教育职位经验者,即使没有教师许可证,也可被视为具有同行任职条件(在日本被称为“民间人”或“社会人”)对待,都可以应聘。原先以知识考察笔试为主的选拔考试所占的比重逐渐降低。校长的年轻化、任期长期化、开辟校外人士担任学校领导的途径、鼓励校长吸收企业组织管理经验的培训计划、建立替代年功序列的新的评价体系等,也在积极的酝酿当中。截至204月,已有125人通过选考后走马上任,其中58人是“民间人”校长。被聘用的“民间人”校长一般都是些银行或大企业等部门经理级人物。此举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学校与地方的交流和协作,学习企业的管理模式。
三、学校职员会议、协议会、评议员制和顾问制度携手,完善校长辅助决策机制
现代决策非常重视辅助决策机制的构建。完善的辅助决策机制,无疑是校长办学自主权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日本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顺应现代决策理论发展趋势,通过学校职员会议、协议会、评议员制度和顾问制度携手,共构校长辅助决策机制。
1.学校职员会议
“职员会议”是指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参加、定期举行的会议。一般每两个月召开一次,如遇重大事情也可随时举行。日本中小学中普遍设有职员会议,审议讨论学校的一些重要事项,这是教职员参与学校管理的一项重要渠道。但是职员会议的设置、构成和运行,一直是依照惯例而行,没有法令上的明文规定。于是关于职员会议的性质和功能,究竟是校长的咨询和辅助机构还是学校的最高决策机构,莫衷一是,影响了职员会议辅助功能的充分发挥。鉴于“职员会议”性质不明确的状况,在年文部省颁布的《关于学校教育法实施规则等的部分改正的省令》中,“职员会议”被定位于校长的辅助机关,校长成为“职员会议”的主宰。但另一方面,校长也有责任把自己的教育理念、管理经营方针,以及有关校务方面的决定告知“职员会议”,并听取教职员的意见。尤其是在教学方面,由于教师拥有“掌管儿童教育”的权利,因此校长要充分尊重教师的意见。可见,现在“职员会议”的组织活动,更体现出“民主集中制”的特征。2000年1月《学校教育法施行规则的修正案》进一步明确了职员会议的辅助功能,职员会议是由校长主导、促进教职员间沟通、辅助校长决策的机构,它的设置是为了加强校长的领导权,协助校长进行正确决策并更好地贯彻决策。这将有助于完善校长决策机制。
2.学校协议会
现代新型的学校制度特别注重建立具有亲地域性的开放学校,以改变由于封闭办学造成的地区社会与学校之间的隔膜和不信任感,使学校走向“社区的学校”。同时,家长、居民和企业的参与也是提高校长决策质量的保证之一。日本此次改革高度重视积极发挥学校协议会的作用。日本的学校协议会是依各学校或地区的需要而设、结构弹性的组织,实质上是以校长为核心的辅助管理机构,促使校长决策时充分考虑到地区社会的理解和需要,是家长居民和职员共同参与学校管理的重要载体,有助于提高教育管理决策水平。日本学校协议会尽管从构成上类似于英国的学校理事会和美国的学校委员会,都包含有学生代表、家长代表和教职员代表,但其所履行的职能却与英国学校理事会、美国学校委员会有本质上的差异。英国学校理事会的构成、选举和职能是以1988年教育改革法为依据,有着包括参与校长任免在内的实质性的学校管理权限;美国学校委员会,以芝加哥学区为例,是以1988年的《芝加哥学校改革法》为依据构成和运作的,直接参与校长的选聘、签约和履职考核、审议学校计划、预算和教职员聘任等工作,也具有实质性的管理职能。
3.学校评议员制度
2000年文部省颁布的《关于学校教育法实施规则等的部分改正的省令》明确规定设置学校评议员制度。学校评议员由本地区各行业推荐,经校长决定,由当地教育委员会委派一定的校外人士担任。职责是应校长要求对学校教育提出建议,使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校长每学期都要与评议员逐个会面,听取其对学校管理运行的意见和建议,以使决策更加符合学校所在地域社会的实际状况,更加符合本地区儿童的教育需要。这并非一个合议制的委员会与许多地区业已存在的学校协议会不同,该制度注重评议员作为个人的看法。虽然法令并未规定每所学校必须设置,但事实上学校评议员制度推行非常迅速。据文部省204月1日调查,都道及县立学校(含指定都市立学校)中已设置学校评议员的占57.5%,市町村立学校中占41.9%。另据文部省调查,有47%的公立学校已经引入学校评议员制度,30%的公立学校准备引入学校评议员制度。《日本二十一世纪教育新生计划(彩虹计划)》还将学校评议员制度确定为改革战略重点之一。
4.学校顾问制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校长管理行为 篇6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一个好校长带领一批好教师,才能办出一所好学校。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我们也会发现,有的学校治理得很好,无论是教师的修养,还是学生的道德素质,都是那么叫人赞不绝口,是一处令人神往的学习场所;但有的学校却恰恰相反,校园里丝毫没有书香气,垃圾随地可见,学生更是出口成脏,教师也表现出强烈的职业倦怠,彼此之间更是钩心斗角。这种差距和对比很大程度上都受到该校校长的影响,包括校长的人品,作风,领导力等等。
所以,我们很有必要把焦点聚集在校长身上,“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校长?”这是我们不得不对当前的校长队伍建设提出的反思。长期以来,我们对校长角色的定位一直比较模糊。在人们的意识里,校长通常被认为是被提拔上来的官或是教师,但很少有人将校长理解为一种职业。有没有想过,这些提拔上来的老师仅仅是在教学上有所建树,仅仅是能和他的学生达成一片,深受学生的欢迎,并且在每次统考中都能带出一个成绩相当突出的班级。但是如果站在一个学校管理者的角度来看,这些本领足够领导一个拥有千位或万位学生的学校吗?他有这方面的专业管理知识吗?答案可能是值得怀疑的。
我们便自然而然地讨论起了“校长职业化”这个名词。何谓校长职业化? 对于这个不成熟的理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解释说:“校长职业化”首先要承认校长是职业,是通过市场选择、聘任的职业,并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专业素质、职业能力等方面具备现代校长的职业标准。有人提出:我国目前的校长是一种行政职务,主要执行上级指令,校长的角色主要按计划指令照章办事,自主权受到很多限制,不利于校长创造性的发挥。职业校长不是一种职务,而是一个具备某种能力和精神特质的社会群体。职业校长既是学校的决策者,又是学校内部协作群体中的首席教师。有人解释说:职业校长,是指经专门训练,具有管理经营科研等职业技能并获得认证资格,使其统辖的教育资源实现持续增值化的高级专业人才。也有的认为,职业化校长,是指专门从事学校经营和教育服务的专业校长,它不是一种职务,而是指一个具备某种能力和精神特质的社会群体。校长职业化就是把校长从官本位的传统束缚中解放出来,由任命制的事业管理者转变为聘任制的产业经营者,由执行计划的职务校长转变为关注市场的职业校长。
那么如何才能很好地实行校长职业化的转变呢?
最根本的是要求校长确立专业领导、专业管理的思想,把学校管理作为校长的本职专业。其实质和核心就是校长的素质和能力的专业化。因此,推进校长职业化,就是要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努力提高校长素质和能力的专业水平,促进校长的专业化成长。那么,什么是专业化?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许多标准,我认同这其中几条:有专业的知识结构;受专门的教育训练;有专一的服务意识;有健全的专业组织;有恪守专业的伦理道德。在校长职业化理念的指导下,我们不能简单地把校长看作是“职位”,更应该把它看成是一种“职业”,正如国家主席是我国的政府机构而不单单是个人的职位一样。既然是一种职业,如同法官、律师、医生一样,必须具有特有的职业性和专业性。因此,在中国教育转型进程中,校长的角色应该是设计师、引领者、探索者、促进者。
一、校长要做学校改革发展的设计师:从时间上看,要提出学校总体发展的近期、中期和远期规划,让全体教职工在任何时候心中有目标,工作有劲头,并不断体验成功的快感。从条块上看,要着眼于教师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组织形态建设、校园设施建设等之间的有机联系,整体优化,全面提高。作为一名校长必须要高瞻远瞩,驾驭全局,不断结合纵向、横向的变化发展了的实际,不断提出、修正学校总体的规划设计。
二、校长要做学校教育思想的引领者:“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根据本校实际提出具体而符合实际的教育思想,并努力内化为全体教职工认同的学校价值观,让校长的灵魂外化为学校的办学灵魂。要坚持为学生服务,坚持为企业服务,坚持为社会服务,坚持为地方经济服务。
三、校长要做学校经营管理的探索者:一方面,校长是管理者,要讲究管理艺术。制度管理要从严,制度面前要替现人人平等,否则会失去公平。管理是一门艺术,管理人更是一门融交际、学识和人格魅力的综合艺术,校长要从管理知识、管理技能以及个性气质等方面提高自己。另一方面,校长又是经营者。校长要具有经营学校的理念和经营学校的本领,设法提高办学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尤其对职业学校而言,必须走开放式办学之路,最大限度地利用企业的、社会的、高校的教育资源,争取更多社会力量的支持。
四、校长要做教师专业成长的促进者:校长是“教师之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校长的作用是为教师创造更多的机会。我坚信,如果给教师一个机会,教师很可能还学校一个奇迹。
我们期待着校长职业化的星星之火,早日形成燎原之势。
“新教育”的提倡者朱永新教授说:“教师素质确实是迫切需要提高,但我想,提高校长素质,培养好的校长可能更迫切,毕竟,一个好校长,往往就意味着一个好学校。”那么,在当前基础教育改革迅猛发展的今天,校长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呢?
一、政治和道德素质:校长要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敏锐的政治觉悟,严明的组织纪律,崇高的道德品质,摆正自己的位置,认真履行校长职责,努力实现学校的工作目标。作为一名优秀的校长,他必须辩证地看待学校的人和事,勤奋工作,坦率正直,广开思路。校长道德素质的提高,自然使其人格感召力相应得到提高,这有利于在学校营造具有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教育群体,而这种群体的存在,将成为一所学校成功的最为重要的保证。
二、领导和创新素质: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校长应该具有全面的领导能力,具体来说,包括管理能力、决策能力、协调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是一个校长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管理要符合党和国家的法律政策以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各项规定,要符合现代化管理的要求,顺应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合乎民
意,体现师生员工的共同愿望。决策水平是衡量校长领导能力的重要标志,当面对的是影响学校发展方向的问题时,校长的决策就显得尤其重要。作为校长,必须养成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的作风,具备审时度势、科学预测的能力。协调是学校管理的重要职能之一,对人际关系的协调又是协调工作的主要任务。创新是教育发展的要求,是一所学校活力的体现。校长的创新意识是一种优秀的思想品质,是一种积极的工作态度,是根据事物发展的规律,创造新事物以适应新形势的能力。
三、教学和科研素质:苏霍姆林斯基说:“不具备教学计划里所列的各门学科的知识,就没有可能领导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优秀的校长首先应该是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是一名具有先进教学理念的学者,一名具有科学教育观念的教育专家。校长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便于了解学生,体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和困难。自己能够上好课,有教学专长,才能真正深入教学领域有效地指导教学,以身作则地解决教学问题,提高教学技巧,而校长这种教学行家里手的专家形象必然会带动和影响教师,起到榜样和表率的作用,这是建立管理者威信、搞好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四、身体和心理素质:“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校长身体状况不佳,会导致学校的许多工作无法及时、顺利地展开,学校的发展也势必会受到影响。科学地、有规律地进行体育活动,形成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校长积极进取的源泉。校长要有乐观开朗的性格,这是管理者联系群众,协调校内校外人际关系的重要心理条件。作为一校之长,无论在何时都应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要善于抑制自己的冲动情绪。校长要有宽容的心态,只有这样,才能把各种各样的人才团结在自己周围,群策群力办好学校。
我也阅读了一些关于校长素质的书。《优秀校长一定要做的15件事》中提到:每时每刻关注每一个人;首先关注行为,进而关注信念;要乐于关注;随时补救而不是亡羊补牢。
《校长的平衡艺术——做人本校园的“独裁者”》中说,标准中对未来的校长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既要在必要地时候“铁面无私”,又要能包容,善合作,敏感,有同情心;校长要树立“有爱心,能分享”的形象;要“在 心怀仁爱与当机立断中找平衡”;“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不断更新”。
我们期待着校长们能够做得更好!
教育学院
教育学(师范)
081840300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校长管理行为 篇7
一、学校行为规范教育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1. 行规教育课程的设计缺乏层次与统整
不少学校都对行规教育进行了总体规划,力图理清思路,实现行规目标与日常抓手的有机对接。但总体规划制定的水平有所差异,一些学校对于行规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没有很好地把握,行规目标制定欠缺适切性,各种方法途径之间缺乏统整。主要表现出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对年段年级差异关注不够,如初中、高中行规目标差别不大;二是过于注重行为细节规范,将行规教育仅仅定位于礼仪的养成、基础文明行为的养成,没有将现代生活方式、生活态度、生活情趣和心理品质的养成包含其中,虽便于操作和实施,但一定程度上窄化了行规教育;三是缺乏发挥教师行为示范作用的相应举措。
2. 行规教育的两种机制尚未同时发挥作用
行为训练与思想引领相结合,才能提升行规教育实效,这也是众多学校在行规教育方式上需要突破的地方。行为训练是行规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尤其是在年龄较小的阶段,通过付诸行动,可以加深体验和形成判断力。但很多学校没有将训练限定在“必不可少”的限度之内,使得这种方法变成了束缚学生的枯燥训练,侵犯了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甚至妨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思想引领着重于学生认知、态度和精神世界的改变,有利于充分调动其对规范的思考,体验规范的形成是社会生活的需要,并在思辨中理解规范的内涵。但这种方法对学生和教育者要求较高,较难把握。行规教育中应将行为训练和思想引领作为两种相互支撑、相互协作的机制,思想引领最终要落实和表现在行为上,脱离了思想引领的行为训练也是机械无意义的。
3. 行规教育的两种倾向需要澄清与兼容
行规教育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形成规范与发展个性两种看似矛盾的教育倾向,如何界定和梳理两者间的关系是绝大部分学校面临的难题。有的学校没有形成“规范需要规则但不是规训,规范本质是为了保护人的自由”这样的科学理念;有的学校缺少在各类学校集体活动中对学生行为规范的具体要求和常抓不懈的机制,这不利于学生形成规范意识与行为;有的学校制定了大量的评价标准和考评办法,但一些内容过细、过死,规范教育过了头,导致不易落实,且不符合学生个性发展要求;有的学校过分强调行为表现,缺乏对学生进行行为动机方面的教育和引导。
二、学校行为规范教育课程建设原理
个体对行为规范的学习过程,即将外在于自己的行为要求转化为内在行为需要的过程,叫做行为规范的内化。内化的外显标志是个体外在规范行为的发生。一般认为,典型的内化机制有顺从、仿效和信奉。不同机制产生不同的内化水平,规范行为的稳定性与内化水平的高低相一致。
1. 内化的初级阶段——顺从
顺从是最初级的内化,指主体对行为规范的必要性、意义和价值缺乏认识,甚至在产生抵触的认识与情绪时,既不违背也不反抗,仍然遵照执行。顺从具体又分为从众和服从。从众就是常说的“随大流”,服从指遵从权威的命令或现实的压力。人的行为很容易受周围的人和当时所处的情境的影响。所以在教育中,我们注重班集体良好风气的营造,由此产生一种情境压力,利用班集体中的从众效应,引发学生更多符合行为规范的积极行为。通过科学设置合适的外在压力(比如奖励和惩罚),可以有效引发学生的服从行为,减少不合规范的行为。
顺从的主体仅仅认识到遵守规范是满足某种需要或消除惩罚的工具,因而行为规范的内化程度是较浅的,执行规范的内在态度机制是薄弱而不稳定的,相应的行为表现也可能时好时坏,有很大的局限性,表现出皮亚杰所讲的他律阶段和科尔伯格所讲的前习俗水平的主要特点。行规教育不能仅满足于使学生顺从,但也不能忽视顺从的积极作用:一是由于顺从不会因更高水平的内化机制出现而消失;二是由于学生在顺从中可以学到行为规范的执行方式,并随着行为的实践不断加深认识和体验,从而使内化过程向更深程度发展。
2. 内化的一个关键阶段——仿效
仿效是指主体主动接受榜样(即规范的体现,可以是人、事或物)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之相接近,其出发点是试图与榜样一致。它又被称为认同学习、观察学习、社会学习、模仿学习、替代学习。仿效学习中,主体虽然对规范必要性的认识和体验仍是模糊的,但确立起了对规范体现者的崇拜仰慕的情感以及行为趋同倾向,即我们常说的“身教重于言教”。
研究表明,榜样的很多特征影响着仿效学习的发生。榜样应该是学生认同并认为值得学习的对象,它必须对学生具有吸引力,能激起其认同需要和仰慕心理。那些与学生的需要、兴趣、爱好、年龄、性别与社会背景越相近的榜样,越能成为学生仿效的对象。这些相似性带给学生一种可接近感,同时榜样在某方面的“越高一筹”又能激发学生设定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适切目标,可有效避免学生产生“可望不可及”或“望洋兴叹”的心理。
仰慕情感为自觉遵从态度提供了动机因素,仿效行为进一步为自觉遵从态度提供了执行方式,因此仿效也是确立行为规范自觉遵从态度的开端。但仿效并不是内化的最高阶段,因为单单靠仿效获得的认识与体验往往是感性的、零散的,有待于进一步概括化与系统化。
3. 内化的最高阶段—信奉
我们常说的“内化”,准确地说便是“信奉”。信奉表现为主体的行为是由行为规范背后所蕴含的价值信念所驱动的。行为规范的意义、价值是主体自觉追求的一种强大行为动机,并已纳入主体自己的准则体系中。主体不仅能做出合乎行为规范要求的行为,同时对它的价值有了深刻的认识与情感体验,还确立了行为的监控系统,如果主体践行行为规范的内在需求被满足,就会“心安理得”;反之就可能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创造有利于学生信奉的条件,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大的方面加以尝试:一是加强价值引导,通过认识行为规范结果的价值和价值澄清方式让学生认同规范;二是丰富学生情感体验,采用直观、形象、生动的教育手段,避免空洞、抽象,通过因果推理、换位思考,体验行为主体的情绪情感,增强学生的道德敏感性。
上述三种内化机制无论阶段高低,将一直存在,顺从和仿效学习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智能的发展而被信奉学习全部取代。但不同的年龄阶段三种机制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在幼儿、小学阶段,顺从和仿效学习是最主要的内化方式,而随着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的提高,他们将逐渐转向信奉学习。这促使我们思考行为规范的要求是否适切,例如小学生的行为规范是否简单、明确、易操作、易仿效,中学生的行为规范是否注重了价值和意义的渗透。总之,每种内化机制都对规范行为的习得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也使得行规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更加丰富与多样。
三、学校行为规范教育课程分层目标
上海市在制定中小学行为规范示范校评估标准中的“学生行为表现”分年段检测点时,不少专家提出将学生规范表现细化为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交往礼仪、学校集体规范和社会公共规范五个方面。学校可以结合学生年段特点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并依据标准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教育内容。以上表格是笔者梳理相关研究后,对中小学行为规范教育目标提出的个人分层建议。(见表1)
四、走向主动建构的学校行为规范教育课程的实施
1. 小学阶段行规教育内容要有童趣性表达
行为规范内容繁杂,对于小学生而言,还存在记忆和执行的困难,如何使这些规范变成小学生容易记忆的内容,学校有很多创新做法。比如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小学将行为规范教育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由学生和老师共同创编儿歌,内容明确清晰,涵盖了学生生活的绝大多数场景,学生朗朗上口,是一种很好的值得借鉴的教育方式。(见表2)
2. 行为规范训练中要关注学生行为态度的转变
要使行为规范教育踏石有痕,学校必须建立反馈评价体系,关注学生行为表现,并及时给予纠正。上海七宝外国语小学将学生行为养成中繁多的操作内容进行创意性整合,用“一二三四,手拉手,大步向前走”作为行动口号与行动准则,引领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一二三四”读起来琅琅上口,表明步伐整齐,行为一致;“手拉手”则表示师生、生生、家校互动互助;而“大步向前走”则要求每个学生将行为变成习惯、将习惯内化为自身生命的需求,通过每天的风纪分评比、每周风纪分公布、每月品行评定来检测学生行为。
学校以“朝思暮问”为校训,使学生形成一种自我反省的思维习惯——沐浴晨风,想一想,今天该怎么努力;踏着夕阳,问一问,今天有什么进步。学校通过“一日三次小广播”,传递“朝思暮问”的思想。每个早晨,全校师生排着整齐的方阵,由校长讲述一个个蕴含大道理的小故事。午间10分钟,每日主题广播会准时响起:星期一总结上一周的各班风纪情况,表彰优秀班级,提醒落后的同学;星期二、星期三,从学生视角了解身边的事;星期四,带来健康小常识;星期五的“Happy English”。放学广播会带来每天的好人好事,也会对不守纪律的行为进行批评。
学校通过外显的行为准则“一二三四”和内敛的心理机制“朝思暮问”,使学生在习得良好行为的同时,产生了信念与责任意识。
3. 行规教育课程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时代特征
上海市文来中学的“一周BOBO秀”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每次到了“一周BOBO秀”时间,学生都会催促班级的电教管理员早早打开电视,静候。从形式上,“一周BOBO秀”改变了原来校广播这种单一的声音传播途径和说教模式,增加了图片、照片、漫画、PPT和相关视频等,丰富学生的视听感受。从内容上,“一周BOBO秀”突破了传统教育中出现的大而空的问题,节目从两个角度进行了突破:一是紧紧抓住学生生活中发生的事;二是根据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引入容易引起学生兴趣和产生共鸣的卡通、动漫或影视形象;三是在话语表述形式上除了幽默、引导性语言运用,也有“同龄人”聊天,允许评头论足,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和熟悉的话语系统中接受教育。
由于“一周BOBO秀”采取的形式和运用的资源生动、翔实,学生相互间会不自觉地运用“一周BOBO秀”所倡导的价值观比照自己的言行,并相互教育,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构建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课程,让我们的教育紧跟时代的脚步,不断创新行规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是信息化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新挑战。
4. 行为规范教育课程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
周国平先生在“教育七条箴言”中讲到,智育是要发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而不是灌输知识;德育是要鼓励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输规范;美育是要培育丰富的灵魂,而不是灌输技艺。这些对教育目标与方式的归纳,值得我们深思。校园生活的主人是学生,我们该用何种方式引导学生去思考和判断,直至在行为上做出合理的选择呢?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校长管理行为 篇8
关键词:民办教育机构;组织行为;人力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 G51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4-26-2
0 引言
民办教育机构规模及人员规模不断扩大,如何有效地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是当前面临的一大挑战。控制人力资源成本,不仅能够提高人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也是深化改革、提高高校综合竞争力的有效保证。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控制人力资源总量,保证工作效率,还要提高员工基本素质,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满足员工不同类型的需求。
1 民办教育机构运作模式
1.1 民办教育机构
根据学校经费来源及发起人身份的不同,我国教育机构可分为民办教育机构及公办教育机构。两者之间不仅资金来源不同,办学体制及管理体制也存在着较大差异,促进了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扩大了自主办学权力。民办教育机构一定程度上分化了政府教育的压力,不断挖掘现有社会教育资源的潜力,增加了教育供给方式的多样性和选择性,满足社会不同层次人群对于教育的不同需求。
1.2 民办教育机构的组织结构
对于一个民办教育机构它的规模是不同的,根据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权限,民办教育机构的组织结构可概括为以下内容,其包含了:董事会、校长办公室、教务部门、行政部门、招生部门、财务部门、信息技术、后勤及其他。校长办公室是连接董事会及管理层的中间部门,但在很多民办教育机构中,校长即是董事长,是作为此民办教育机构的所有者,这样的模式下,其他部门管理者也就成了经营者。
1.3 民办教育机构的运作模式
根据学校的办学内容及运营方式,民办教育机构包含了从小学、初高中、大学的全系列课程教育,也包含了全封闭式学前教育、课外学历培训教育、计算机、烹饪等技能培训教育,以及为企业集团提供人力资源培训服务,为出国留学深造者提供指导服务。因此,民办教育机构的运作模式是多种多样的,覆盖的人群范围也相当广阔,可选择教育的多样性,极大地丰富了受教育者的选择性。
2 民办教育机构人力资源管理
2.1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综合运用科学方法,对人力的选拔、培养和使用进行计划和监督,其中包含了对人力的思想、心理及行为引导,使人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实现人尽其才,事半功倍。
2.2 民办教育机构人力资源管理的特殊性
经调查发现,民办教育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还不尽完善,民办教育机构虽已形成一定规模,但在管理上仍和公办教育机构存在较大差距,基本上处于粗放型管理模式状态。
2.2.1 人员流动不合理
适当的人才流动可以激活民办教育机构人才队伍的活力,这对于形成良好的竞争态势有着很大作用,但在目前来说,我国民办教育机构普遍存在人才流动过大的现象。一般情况下,民办教育机构会通过各种渠道重新招聘教师来补充师资团队,但这类做法只能短时间内缓解问题,并不能完全解决。民办教育机构人才流动过大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首先是民办教育机构对教育的后续投资资金缺乏,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人才激励、保留机制不完善;其次是民办教育机构的校园文化建设实力不足,没有一个能留住人才的学术氛围;再次是民办教育机构教师的薪资普遍不高,无法满足一些教师的需求,于是这一部分人员很快流失了;最后,民办教育机构的人才培育机制不完善,因为害怕培训后的教师流失,给他人作了嫁衣。
2.2.2 激励机制不健全
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民办教育机构留住人才的有效手段,这一机制将最终为民办教育机构的教学、科研及管理更好地服务。目前民办教育机构的师资队伍中,公办教育机构兼职、退休教师占有很大比重,因此对专职教师的激励是严重不足的。另外,民办教育机构的激励机制主要以物质激励为主,在人员的精神层面给予的激励过少,降低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2.2.3 评价考核不科学
绩效评估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民办教育机构中激励教师的一项重要方法。一个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对于优化教育机构的管理方式和提升人才工作积极性,有很大的指导作用。但在当前的民办教育机构评估考核中,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评价方式过于简单,没有一个明确合理的考评目标;二是评价标准太模糊,甚至存在不科学现象;三是在评估过程中,对于结果的处置力度不够强,出现一些不公平的评估现象。
3 民办教育机构中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革新
3.1 完善人员流动机制
民办教育机构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如要完善人员流动机制,可以从人员的流入、内部管理、人员的流出三个部分着手。首先是人员流入方面,各民办教育机构做好岗位需求分析,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合理职位,做好人才流入的动态分析。在招聘工作中把好关,避免出现内部人员恶性竞争不合理上岗现象。其次,完善内部管理,根据各岗位对员工的素质要求设置合理的薪酬标准,制定岗位薪酬,并调整现有的相关规章制度。再次是人才的流出管理,民办教育机构中如出现人员富余现象,可盘活机构中的师资人才流动,鼓励其在其他行业发挥作用。
3.2 健全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激发人员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主要形式,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激励方式为奖金激励,奖金激励可以使员工在学校的建设、教学及科研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在具备一定物质基础的情况下,民办教育机构可以开发出具有竞争优势的薪酬体系。并不断开发出精神层面的激励机制,更多地关心及尊重教职员工,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创造一个相互关心,相互信任的工作团队。
3.3 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
在民办教育机构中,考评机制可分为奖惩性考评及发展性考评。奖惩性考评从物质方向出发,通过奖励及惩罚得到激励和约束的结果。发展性考评更多的是关注于员工的长远发展,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发展条件。一般来说,各民办教育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考评机制,但更多地建议发展性考评机制成为首要机制,积极引导教职员工参与学校管理,实现共同发展和进步。
4 结束语
转变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立足自身优化教学结构,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对我国民办教育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将使我国民办教育机构得到更快速、更健全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潘懋元.关于民办高等教育体制的探讨[J].上海髙教研究,1988(03).
[2] 刘莉莉.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
[3] 翟延东.我国民办教育的发展与管理[J].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4] 王波.民办高等学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3.
[5] 李建忠.我国民办高校的人力资源现状与对策[J].2005(09).
[6] 黄水林.我国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亟待实现的几个转变[J].200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校长管理行为】推荐阅读:
熊丙奇谈北大校长推荐制与教育改革11-11
关于开放教育《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的思考07-27
基础管理干部培训课程设置的探索与实践10-25
永春八中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工作总结07-13
教育基础课程08-28
基础教育理科课程改革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