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下的基础医学

2024-09-21

教育改革下的基础医学(共12篇)

教育改革下的基础医学 篇1

摘要:本文笔者就新形势下的医学教育和医学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探讨和分析, 根据医学教育的相关内容, 结合实例来进行具体阐述。

关键词:医学,教育,心理健康

一、医学教育的概述

1. 医学教育的总体观。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的医学教育面临着人才竞争和科学技术发展、社会问题和卫生事业发展的双重挑战, 在这种新形势下的医学教育要更加注重人才素质的培养和教育的质量。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出现和发展及其在医学领域中的不断渗透, 目前我国的医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 随着基础医学在宏观和微观的双向深入发展, 生物学已经从以前的分子水平发展到了量子水平, 同时用分子水平的相关研究结果说明了人体结构及其功能, 并仔细阐明了有关疾病的机制和疗效。 (2) 预防医学在生物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的引导下, 研发出了一种新且高效安全的预防药物和疫苗。 (3) 很多的临床医学开始应用一些高科技成果, 更新和发展各种诊断、检测、治疗手段和设备, 使医学逐渐走向了综合化、多元化和整体化。

2. 医学教育的发展观。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医学教育应紧跟医学的发展, 树立相应的发展观, 特别要注意的是创造性思维的教育, 这对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和智能的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科学技术方法论的相关内容, 从科学技术方法的角度来认识医学创新中的想象和灵感, 同时教师还应做好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鼓励学生积极、自主地探究问题,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 医学教育的平衡观。

由于传统的教育模式是以学生能够快速适应岗位为目标, 重视的是医学技能和专业知识的教育, 导致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成为重专业知识、身体建设、专业建设, 轻社会知识、心理素质、个性发展, 长期下来造成医学教育模式都处于一种比较单一的状态。然而随着社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医学教育应该将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放在首位, 其医学课程应该和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相结合, 培养新时代的新型医学人才, 推动医学教育的平衡发展。

二、医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概述

1. 心理健康教育和医学之间的关系。

随着社会市场竞争的加大、各种社会矛盾的增多以及工作节奏的加速等因素造成了人们的心理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也致使医学心理健康教育变得尤为重要。因此, 在医学教育过程中, 必须要高度重视医学心理健康教育, 作为一名医学生, 除了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 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确保其能够克服当代社会所面临的各种心理问题, 推动医学生的全面发展。

2. 医学心理教育的主要方法。

(1) 系统的学习医学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将提高心理素质与心理理论知识相结合的, 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以及变化规律, 学习相关的心理保健方法, 使学生学会自我控制和调节情绪, 以此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由于医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 教师必须要重视其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一些专题讲座, 使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的心理理论知识、心理疾病的预防知识以及保持心理健康的相关途径等, 促使学生能够进行自我调节, 从而提高其适应力和心理素质。 (2) 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利用社会实践活动, 使学生能够树立一个正确的思想观念, 并能够正确地评价自我。同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 引导学生之间的正常交往, 实施情感教育, 深入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为学生提供一个和谐的教育环境。此外,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 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提高学生心理自我调节能力。比如在进行护理科目教学的时候, 教师应该通过其自身的的演示, 在进行护理操作的时候, 可以设计一个场景, 将学生引入到一个较为真实的环境中, 尽量做到准确、规范和语言清晰, 同时还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到整个医学教育中去, 加强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为学生搭建一个平台, 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积极、主动地掌握专业技能和沟通知识, 并且能在实际临床中自觉地运用。 (3) 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心理咨询不仅是解决医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同时也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咨询教师通过心理学相关理论知识和方法, 采取电话咨询、网络咨询或者个别咨询等形式, 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 对学生的不良情绪进行疏导, 改变其不合理的认知, 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4) 医学生面对着繁重的学习任务和激烈的社会竞争, 难免会造成学生的心理负担过重, 心理压力较大等状况,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根据这些情况, 对学生进行定点联系, 通过语言的交流或者谈心的方式, 帮助其树立起学习的信心。此外, 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情况、心理情况等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档案, 及时地发现学生所存在的心理问题, 防范于未然, 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确保其能够更好地面对社会各种压力, 增强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黄蕾, 赵旭东, 姚玉红等.构建医学生全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2 (01) .

[2]刘葵, 陈庆健.开展医学实习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若干思考[J].中国医院.2010 (11) .

教育改革下的基础医学 篇2

一、做好备课工作

课前准备是上课的先决条件,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护生和老师都获益匪浅。作为护理学基础课教师,在课前必须认真研究教材,适当加入自我见解,找出重点、难点和考点,调整好预期授课的时间分配,理清提纲,同时翻阅大量信息材料,准备好与教学内容相联系的病例和学生感兴趣的事例,配备与课堂内容相适合的教具。护生的准备主要在于对书本的预习,预习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最大的教学功效。根据学龄层次和基础的不同,护生对理论知识及操作的掌握也略有差别。故在备课时要考虑到这点,学龄层次低的备课得更加详细、逻辑合理、导课生动、叙事活泼、投其所好,学龄层次高的备课则可有所收敛,在解惑之余着重开发护生的举一反三和自学归纳能力。而实验教学的备课最好是全体教师集体备课,规范和统一操作流程和方法,让护生不会因为每个老师示教的手法不同而有疑问。

二、鼓励学生主动学习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开启学习兴趣大门作为高职护理学基础教学方法中的首要步骤,旨在引导学生加强学习的动力,主动摄取相关知识与技能。主要改进方法如下。

2.1以详细的资料与生动的图片取代传统以往教学中的文字叙述,增进学习趣味。

2.2将国内外护理方法进行对比结合我国目前护理专业的现状,分析就业前景,增进学生信心。

2.3开展多元化见习课与实践课堂,组织学生到院内进行参观,了解护理人员工作情况,激发学生兴趣。

2.4组织学生定期参加护理专业的学习研讨会,观看教学视频,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动力。

三、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随着护理专业的不断发展,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提高教职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样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教职人员可在以往的教育观念基础上,加强并树立新型的教学观念,以适应当今需求。主要方法有:每位教职人员需在授课之间组织定期定时的集体备课,互相交流经验,讨论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积极寻求帮助;各教职人员需配合时代需要,将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在教授书本上的内容之外,结合护理事件实例,与临床应用相结合,定期举办临床实践[3];积极参加学术研讨会或技能操作比赛,以此进一步巩固并提升专业知识与技能,促使高职护理专业的基础教学工作不断革新与发展;教职人员需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教学目标,做到“因材施教”,学会换位思考,了解学生真正要学习的知识与技能;在教学过程中需摆脱以往传统教学方式,使课堂富有创意,激发学生独立自主的发展。

四、总结

教育改革下的基础医学 篇3

一、解读“教学做合一”

针对传统教育中教与学相脱离,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相脱节;先生只教不做,学生只学不做;劳心者不劳力,劳力者不劳心以及先生教死书,学生读死书的教育方法与现状,我国教育实践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先生1925年在南开大学演讲时,受张伯苓先生的启发将“教学合一”改为“教学做合一”,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1926年11月21日,陶行知先生在乡村教育研究会成立大会上以《我们的信条》为题发表了演说,其中第六项信条强调:“我们深信教法学法做法合一”。因为“教学做”有一个共同的中心那就是“事”,教学做是一件事情的三个方面,相对于活动或事情本身而言是做,相对于自己所取得的进步而言是学,相对于别人所受的影响而言是教。

其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陶先生指出:第一,先生不能将学生置于当做接受知识的容器;第二,先生不能拿书本配学生,将学生置于被动地位;第三,先生要教学生学的方法,注重学生学法的指导,使学生自动自得。自叶澜教授于1997年9月在教育研究杂志中撰写《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一文以来,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教育教学将学生作为学习和信息加工的主体,教师重在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与策略。由授学生以“鱼”向授人以“渔”转变,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而且要教学生学会学习尽可能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与生存。

其二,教的法子必须依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必须依据做的法子。针对传统教学教师忽略学生才能,只按照自己的理解教学生,用学生凑其教法,配其教材的实际情况,陶先生指出:教的法子必须依据学的法子。依建构主义基本理论,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注重学生已有经验和社会生活实际,开展本土化教学的同时使教学走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前面。一切以学生的“做”为中心,使教育教学从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转变;从重视教法向重视学法的转变;从重视认知向重视发展转变。

其三,先生需一面教一面学。没有先生的进步,也就没有学生的进步,教与学是一个相互长进的过程。在学习型的社会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切实做到“以教人者教己”。

二、新课程改革如何落实“教学做合一”

1.践行课程观

陶行知先生在《教学做合一之下教科书》指出:“做”是在劳力上劳心,是师生不断探索创新的过程,教学相长的过程。“真知识的根是安在经验里的。从经验里发芽抽条开花结果的是真知灼见。”为此,“做中学”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与直接经验。“在做上学:学的才有用,才能透;在做上教:教的才能明白,才能详尽。所以做什么,应当教什么,也应当学什么。怎样做,便怎样教,也便怎样学。”鉴于此,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创生观为指导,树立课程意识和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共同参与探究知识的过程。

初等教育之父裴斯泰洛齐认为,学校教育内容应该将学校知识与儿童通过自主活动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得的真实感觉印象相互连接,让学生通过做(实践)去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各种课外、校外活动。”教师要有课程开发意识和实践能力,视学生为课程发展的积极参与者,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关注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2.优化教学观

新课程教学目标的根本转变是实现“三维目标”,其核心是人的发展。课程改革就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另起炉灶,从外部装进新知识,而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为此,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作为求知的先导,学生获取知识的阶梯,教师需要改变已有的“传声筒”和“复印机”角色,重视学生的认知内驱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他们对知识的体验和理解。

(2)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中指出:“未来的教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为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显得尤为迫切。

(3)教会学生学做真人

从学校走出去的学生应该是全面、和谐发展的学生,不仅会学习,而且会做事、做人。教育教学中是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向权威挑战,能够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对待学习与生活,努力学习柏拉图“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求真精神。

3.转变学生观

(1)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作为出发点,以“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陶行知先生说,“人人都说小孩小,小孩人小心不小。你若以为小孩小,你比小孩还要小。”也就是说,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着、促进者,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真正做到“教小孩自己教自己;教劳苦大众自己教自己”。由于学生是发展的人、完整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在教育教学中不应将他们视为知识被动的接受者,应尊重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充分发挥他们主体性。

(2)注重学生创新能力

陶行知说:“在劳力上劳心才是真正的做。” “‘做’含有下列三种特征:一是行动;二是思想;三是新价值之创造”。“如果我们承认小孩子也是活人,便须让他们做。小孩子的做是小发明,小创造,小实验,小建设,小生产,小破坏,小奋斗,探寻小出路”。陶行知非常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儿童的六大解放”的提出对学生创造性和创新能力做了进一步阐述。通过“手和脑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无论是对素质教育还是新课程改革都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提高其求异的思维能力的创新能力。

4.更新学习观

(1)关注学生已有经验

“教的法子必须依据学的法子”,学生的学习受其已有经验和生活环境的影响,教师需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依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和方法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以适应新课程改革之需。要把“学生看作是人,而不应当看作是接受、接受、再接受的知识库。”依建构主义学习观来看,学习是一个“同化”和“顺应”的过程,是教师指导下,个体之间交流、交往互动的基础上主动建构的过程。

(2)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终身学习理念自1993年提出以来,受到大家的重视并成为21世纪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陶先生指出:“教师要以教人者教己”,不仅严格要求自己,以达到“学高为师,行为世范”,而且要有紧迫感和危机意识,督促自己不断“充电”,紧随新课程改革的步伐。

陶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为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具有重要的借鉴与指引作用。一线教育教学工作者应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真正做到:以中国教育之改造,改造中国之教育。

参考文献

[1] 戴自俺主编.陶行知全集第2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2] 陶行知著.中国教育改造.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3] 董宝良主编.陶行知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4] 江苏省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会等编.陶行知文集.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

[5] 周德藩主编.走进陶行知——教师读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6] 唐靖云.试析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的实践观.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9(1).

(责任编辑 任洪钺)

教育改革下的基础医学 篇4

一、创设情境教学, 改进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所谓情境教学, 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 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 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 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 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方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索研究热情的重要手段。在对情境的作用达到共识的今天, 创设有效的情境便成了广大教师追求的目标。情境是指在社会生活中真实发生的或可能发生的事件场景, 创设情境是指把这些事件或场景引入课堂, 将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 使之产生新的问题, 与已有的知识经验产生碰撞, 达到其认识冲突的临界点, 从而产生一种心理困境和心理需求, 表现为一种渴求解决的情绪状态, 在这样的状态下进行探索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 如果教学方法不当, 就会事倍而功半。尤其《机械基础》是一门枯燥、繁杂且不系统的课程, 若照本宣科, 不进行教学信息的双向交流, 学生必学之无味, 学之困难。怎样使职校生“乐在其中”呢?为唤起并始终保持学生适度的学习兴趣, 必须创造积极活跃的学习气氛, 根据职校生活跃、好动、爱讲的特点, 创设情境, 启迪思维,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正如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 盖在善于引导启迪, 使学生自奋其力, 自致其知, 非谓教师滔滔讲说, 学生默默取受。”我们知道《机械基础》教材中有很多的基本概念, 这些概念如果单纯性地用注入式教学法, 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 难以理解和记忆;有些概念虽然能一时记住, 但缺乏感受性认识, 时间一久容易遗忘。所以,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有必要创造情境, 将基本概念生动化、形象化, 特别是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 这一点尤为重要。例如在讲“联轴器、离合器、制动器”的内容时, 当讲到制动器时, 已近“尾声”。为设计好这个“压轴戏”, 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 笔者引入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一个骑自行车的人在平地上快速骑车, 然后刹车。请大家选择使自行车快速制动的最有效的方法:A刹前闸;B刹后闸;C先刹前闸, 后刹后闸;D先刹后闸, 后刹前闸。课堂立即活跃起来, 这个情境促使学生产生竞争心理, 大家立即发表意见。因为他们太熟悉自行车了, 也很有刹车“经验”。结果, 选“D”的学生最多。但正确答案是“C”, 自行车是前闸制动, 后闸减速。学生所以选“D”, 是注重了减速, 而问题是“制动”。接着便可以进入“制动器”的教学。制动器的形式有锥形、带状、闸瓦式等等, 可请学生结合实际, 说说自己所了解的制动实例。最后得出结论, 即各种形式的制动器都是依靠摩擦力的作用实现制动的。像这样为学生创设情境、设置悬念的启发式教学, 大大地提高了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避免了“注入式”教学的沉闷气氛, 其直观性强, 教学效果好, 非常适合《机械基础》课的课堂教学。

作为职业学校的专业课程教师, 在教学中还需不断更新调整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和能力, 充分利用各种教具仪器, 如挂图、实物、电子模型、实物投影、动画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引进”一个新的机构时, 常用该机构的模型导入, 说明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东西, 然后边演示边讲解。随着机构的演示, 学生的各种感观被调动起来参与教学, 让学生通过有动感、有色彩、形象逼真的模型接受信息。如在讲“凸轮机构”时, 首先以凸轮机构的模型引入, 借助模型完成“凸轮机构的组成”、“凸轮的形状”、“从动件的基本类型”等内容的教学。这种方式能给学生以鲜明的感性认识, 降低学生对机构的认识难度,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自信, 产生学习的兴趣。

二、重视复习课教学, 学会总结比较,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重视复习课教学, 学会总结比较是学好《机械基础》课程的又一个途径。复习应遵从一条最基本的原则:建立知识之间本质上的联系, 形成严格的知识体系。新课教学一般都把知识分门别类, 编为一个个单元, 从而使教学内容比较单一, 重点愈加突出, 以利于知识传授和学生学习, 这是必要和应该的。但是知识毕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在学完全部教材之后教师必须善于把这些知识串联起来, 引导学生自己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这是教师上复习课必须要完成的课题。

《机械基础》复习课的效果取决于复习的内容和方法能否引起学生的兴趣。复习课的困难在于教学内容基本上都是学生学过的, 处理不好就往往“乏味”。为此在进行复习之前, 对学生实际掌握知识的情况要作调查研究, 只有了解情况, 确定复习的知识体系才能有的放矢。虽然复习内容的深广度和重点应符合大纲和课本的要求, 但是复习教学内容的系统可以重新组合, 不必受教材体系的约束, 教师要以新的体系来组织复习教材, 引导学生在较大范围内把知识贯穿起来, 概括知识的轮廓和全貌,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和系统地概括所学知识的能力。

教师要善于教会学生复习、整理知识的方法, 每一堂课结束, 要总结一下这堂课的重点;一章结束后要归纳这一章所包括的内容, 各机构元件的工作原理有何异同, 适用的场合, 有何重要特性, 重点应掌握什么等等;一篇结束应总结一下这篇内容主要包括了哪些传动、哪些机构, 各种传动的区别与应用特性等, 对基础知识、工作原理、应用特性等作阶段性的小结, 让学生有一个系统的认识。这样通过复习课的归纳总结, 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有许多由于缺少系统认识而造成似懂非懂的问题, 在复习总结课上都会迎刃而解, 这就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 也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专业意识, 创设学习环境,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专业意识是学生建立专业兴趣的基础, 是学生深入学习专业知识的基本动力, 培养好学生的专业意识对于促进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应利用课堂、讲座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介绍与专业有关的新知识、新技术以及专业发展前景, 使学生认识到所学专业的重要性及其在未来岗位和社会中的作用,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 让他们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如对机电专业的学生多穿插钳工、电工、普通车工有关的机械常识。教师根据专业特性要求学生多接触一些实用的机器与设备, 使学生对这些常用机器设备的工作原理、传动过程有较强的感性认识, 明确学科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使学生感到报效祖国、实现人生价值须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 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置于这样一个学习环境之中, 对学好《机械基础》的作用不可低估。

作为一位专业课教师要能把握职业走向, 把握就业趋势, 若没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实践能力是不会受到学生青睐的, 更不用说对你所教的课程产生兴趣。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 使课堂教学言之有物、教之有方, 以吸引学生的听课注意力。教师教学语言的直观流畅, 讲课过程中结合实际旁征博引, 使学生听起来浅显易懂, 生动形象, 重点突出, 这样既能展现自身的水准和形象, 又创设了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 教师还应多看一些机械类的杂志书刊, 及时了解机械行业的科技信息, 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穿插一些比较新颖实用的例子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浓厚兴趣。

教育改革下的基础医学 篇5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不断深入,人们对于教育公平问题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不仅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价值和基本目标,也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石。教育公平的理念在制度上的体现,就是教育的均衡发展。教育均衡实质上就是指在教育公平思想和教育平等原则的支配下,教育机构、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有平等待遇的理想和确保其实际操作的教育政策和法律制度。[1]基础教育作为各级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对于教育公平的意义尤为重要,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实现的基础和保证。只有正确把握教育公平的思想,才能在教育实践中正确推行基础教育的良性均衡发展。本文拟通过对教育公平思想内涵的梳理,结合基础教育自身的特性来对基础教育的良性均衡发展进行分析,以期对推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有所启示。

一、多维视角下的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的理念由来已久,早在先秦和古希腊时代,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人就提出了教育公平的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在超越了身份制、等级制等将教育视为少数人特权的历史阶段之后,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作为基本人权,已成为现代社会普世的基础价值。[2]但是对于教育公平理念的认识和理解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对于教育公平的理解应该是多维度、动态性的。

1.教育公平是个历史性的概念

公平在任何时代都不是抽象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具体的、发展变化着的。教育公平作为公平的一个层面也不例外。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关于永恒的公平的现象,不仅因时因地而变,甚至也因人而异。一个人有一个的理解。”[3]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里,人的受教育权利是与其所属的社会等级相一致的。教育资源的分配是看个人的社会地位和政治权力为判据的。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把现实的物质利益和迫切的政治要求上升为普遍的、理性化的“自由”、“平等”、“人权”,倡导“人人生而平等”。这种“人人平等”的公平观反映在教育上,就是人人获得了形式上的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不过,这种“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却受着金钱的限制。如今,人们认识到,接受教育是一个人不可让渡的权利,不应受财富、权力、家庭等社会因素的限制,而应以受教育者的学习能力为准则来分配教育资源,追求教育的“能力”公平。总之,公平的内涵及与其他诸多问题的关系只有放在经济、政治、文化等的社会结构变动之中,即在社会历史过程中去考察才能获得合理的解释。因此,对待教育公平问题首先要看到它的动态性、时间性。

2.教育公平是个过程性的概念

教育是一个过程,教育公平也应当是一个过程性的,具体可包括这一过程的三个阶段,即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起点公平是指教育机会的平等、入学机会均等,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公平要求,在实践中尤指保障儿童接受基础教育的权利和机会;过程公平,又叫参与公平,是指个人或群体在教育的不同部门和领域内经历和参与的性质、质量,以保障每个人都能接受自己所需要的教育;结果公平,是指最终体现为学业成就、教育质量的平等,是一种实质性的、目标层面的公平。在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是经由教育过程然后才进入社会的,因此个人的教育公平就是其日后社会公平的基础和保障,个人教育公平的终点就是其社会公平的起点,如果教育公平无法保证其全过程的公平,那社会公平也就无从谈起。对教育公平的把握也要建立在对其过程性的全局理解之上,只有每个阶段的教育都做到了公平,真正的教育公平才能实现。既要积极推进教育公平各阶段的实现,也要认识到历史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可搞大跃进,盲目发展。

3.教育公平的倡导并不必然导致教育效率的下降

长久以来人们有一个认识的误区,即过于强调教育公平的实现会导致教育效率的下降,从而影响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则会更好地发展教育事业。其实对于这一问题可以从两方面来进行分析。

从教育学的视角来看,教育本身是具有特殊性的社会现象。教育是保障社会起点公平的重要工具,是经济社会正常运转的保证。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其目的就是让所有适龄人群接受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具备融入社会、工作、生活的最基本素质,而这些则是现代社会正常、有效运转的基本前提。所以,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就决定了教育的公平与效率是完全统一的,教育公平在基础教育各个阶段的真正贯彻和实现就是教育效率最大的发挥。

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教育属于准公共物品,以市场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在这里会“失灵”,因而建立在市场自由竞争基础之上的效率概念也不能简单套用在教育之上。教育的准公共物品的属性使其必然需要由政府进行供给,因为其有很大的外部效应,但同时教育是准公共物品而不是纯公共物品,其到达一定程度之后还是会出现竞争和排他性的,所以,效率问题还是存在的。不过从教育的层次来看,基础教育因为其基础性,公共物品的属性更强,在这一阶段之上保持教育公平,社会获得的正效益更大,因此这一阶段让每个人都公平地受到教育是最重要的;而在高等教育层次,其私人物品的属性更强,个人因此获得的正效益更大,所以这一阶段实行的是教育成本的分担机制,教育效率的强调也更重一些。

二、教育公平与基础教育的差异化均衡

教育公平是一个多维度、动态的概念,同样,在教育公平指导下的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也不应该是静态的、线性单一的。在中国搞基础教育均衡更是忌讳简单的平均主义、一刀切,因为各个地区都是不同的,有一些还差别很大,所以杀富济贫式、削峰填谷式的均衡发展都是不对的,也是与教育公平理念不合的。要想真正推进基础教育的良性均衡发展,需要对我国的基础教育进行现实和理论上的分析。

首先,从客观现实来看,我国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整体的教育发展水平也较低。我国基础教育学校历史条件、社区环境、师资水平等的不同决定了学校发展过程中彼此差异的存在。但差异不是差距,差异是和谐的前提,正是学校间彼此的差异才使基础教育的和谐发展有了可能。因此无论是基于我国的国情还是基于均衡发展的本然意蕴,基础教育的均衡都应该是一种差异均衡。其次,从理论上分析,基础教育的“基础”应是促进人的发展、培养合格公民、打下“成人”的基础。基础教育是“底线合格”的教育而不是“培育英才”的教育,是“打好人生成长基础”的教育而不是“社会分层流动”的教育,是“素质教育”而不是“考试选拔教育”。[4]基础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具有最基本生活能力的人,是为成为未来的合格劳动者做准备。当然,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可以培养“最杰出的人才”,但那不是它的本然目标。对基础教育的“基础”要有科学的理性判断,促使基础教育在真正的意义上良性均衡发展。

实行一种底线均衡的差异化均衡发展模式是比较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即以基础教育的“基础”为底线,针对我国不同区域、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注重学校内涵发展的教育均衡发展模式。它在现有经济条件下保证教育质量底线发展的均衡,追求教育发展基本条件的满足和基础教育最低目标的实现。底线均衡的差异化均衡发展模式奉行“合格即优秀”的教育标准,它将目标定位于基础教育的底线,而不是将目光定位于所谓“优质”、“第一流”发展的顶线。它不仅重视政府对基础教育适当的经济投入,更重视基础教育学校的内涵式发展,通过学校的内涵发展促进办学质量的提高。它重视的是基础教育发展的底线,每一个区域、每一所学校的发展都要达到一个底线标准,每一个基础教育学校毕业的学生都要在底线上合格。同时,这一发展模式还更多地着眼于以差异的特色来研究基础教育,承认差异,在差异中寻找特色,通过特色实现基础教育的底线均衡,追求一种在现有物质条件下的“低位高水平”(物质条件的相对低位和学校发展的高水平)的发展。差异均衡视角下的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城市学校和乡村学校、贵族学校和农民工子弟学校都应该保持教育基础底线的一致,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过程、管理评价都应该具有共同的底线标准。这一发展模式也正科学地诠释了基础教育的基础性。[5]

三、推进基础教育的良性均衡发展

基础教育的良性均衡发展应该是在多维教育公平观指导之下的、立足于基本国情和基础教育基础性之上的差异化均衡发展。推进基础教育的良性均衡发展应该把握好几方面的内容。

1.基础教育的整体均衡

一般认为,基础教育主要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三部分。基础教育的良性均衡发展应该是其内部各要素的全面均衡。因为这三部分是基础教育的三个阶段,每一阶段的均衡与否都直接决定了下一阶段的起点公平,而每一阶段的均衡也都会对上一阶段能否均衡产生很大的影响。比如一个地区,普通高中的发展如果不均衡,有的学校特别好,占有的优质教育资源多,而有的学校却十分薄弱,这必然会产生初中阶段的学生都想向优质高中涌入,从而造成优质高中人满为患,薄弱学校无人问津的情况,这反映在中招考试中就会使得初中教育受制于中考的指挥棒,不得不实行应试教育,推行“重点班”,讲求“效率优先”。这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必然也就导致了整体基础教育的资源配置偏向于优质学校,产生马太效应,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也就无从谈起了。所以,基础教育的整体均衡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当然,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很多地区还无法实现这种整体的均衡,但是以义务教育均衡为主体,向上下延伸的均衡发展模式在各地都已经推行开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基础教育的整体均衡一定能够实现。2.基础教育的底线均衡

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决定了基础教育的均衡应该是底线均衡。我国各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都各不相同,不能整齐划一地划定一个均衡发展的线,但是基本的教育公平是要保证的,因此基础教育的良性均衡发展就要实行底线均衡。

基础教育底线均衡的这一底线就是培养合格的公民素质。底线均衡就是在保证学生底线合格基础上的有差异的均衡。基础教育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优质合格的社会公民,学校要保证学生完成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业后实现底线上的优质合格,合格底线上的优质就是优质学校的主要特征。夯实基础、保证底线是基础教育底线均衡的基本任务。底线均衡的内容包括:学生具有优良的公民素质;学生在优良公民素质基础上实现有差异的自由发展。这就要求基础教育学校要善待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能够为每一个学生的和谐成长提供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的合适的课程和教学。课程设置要在保证国家课程标准彻底落实的基础上建设好有差异的校本课程,选择运用有差异的教学方法。基础教育学校的培养目标是育人成人,它不应当过分承担人才选拔和输送的任务,但它并不排斥培养知识基础牢固、创新能力强的“精英学生”,这些“精英学生”的成长是在底线均衡发展上的有差异的发展。不过,基础教育学校不能为了“精英”而实行所谓的“精英教育”,更不能为了“精英”而牺牲大多数学生的健康成长。

3.基础教育的过程均衡

基础教育均衡的实现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它既包括基础教育内部每一阶段教育的起点、过程和结果的公平,也包括基础教育内部各阶段的公平与均衡。这就要求我们秉持一种内生性的面向过程的教育均衡发展观,注重教育过程的监测与反馈,保证教育质量的全面均衡提高,坚决杜绝目标导向的只重物质条件和考试结果的教育发展观。

影响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过程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学校的基础设施;二是师资力量;三是学生素质。这三个因素中的第一个因素主要是由当时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的,具有区域性和外部性,因为这不是单纯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所能左右的;第二和第三个因素则是内生性的,学校可以通过教师专业发展来提升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通过学校的课程和教学改革来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因此第二、第三个因素也是推进基础教育良性均衡发展所要重视和着力把握的。

4.基础教育的特色均衡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差异中的均衡,而不是千校一面、整齐划

一、平均主义的均衡。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特别是在我国这样一个地大物博、多民族杂居、城乡二元化发展的社会之中。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就应该顺应这一差异,凸显出有特色的均衡发展,而不是一味追求统一和标准化。例如,新农村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就不必也不应该简单效仿城市化,而是可以凭借农村学校文化与城市学校文化的差异创造特色均衡。更重要的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或贫困地区未必就意味着它的教育也欠发达或者贫困,这些地区的教育完全可能凭借特色优质发展,纵横考察古今名校,许多恰恰与经济不发达相关而许多享有盛誉的教育家也是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办出了享有盛誉的学校。

教育差异也可以是人才培养特色的不同。首先,基础教育在严格履行教育责任,保障绝大多数学生因全面合格而优秀,实现底线均衡发展的基础上,可以根据人发展的不同特色实施差异教育,形成培养不同人才的特色发展。其次,我国基础教育在一定区域内的不均衡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是把客观存在的教育个别差异人为地制造成了教育群体差异,把不同发展水平和发展特点的学生差异制造成了不同学校的差异。应该根本上改变这种现象,让不同学校承担培养不同人才的教育责任。例如,对一所生源质量不高、学生成绩较差的学校可以确立“考试成绩合格就是优秀”的评价标准,激活“全面合格才是优秀”的发展趋向,让它培养的大多数学生理直气壮地报考职业技术学校;而对一所生源质量优异、学生成绩较好的学校,在“全面合格才是优秀”的底线评价标准基础上,可以让它培养的大多数学生报考普通高中。

总之,如果教育评价部门能够以底线均衡的差异化均衡发展标准来评价基础教育的发展,如果各类高等院校能够不拘一格选人才,为不同人才公平地敞开大门,那基础教育良性均衡发展就能够获得持续、稳健的发展。

参考文献:

探索课改浪潮下的基础教育新理念 篇6

位育中学校名取自《礼记·中庸》中的一句:天地位焉,万物育焉。除了对理想学校的定位理解外,还体现了浓厚的爱国情怀。1940年,汪精卫在日本的支持下于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对沦陷区推行宣皇奴化教育,随着美国参战,太平洋战场形势对日本越来越不利,一些实业家深深思考日战结束后国民教育问题,筹措资金,计划在上海建一所中学。1943年,首任校长李楚材肩负期望从重庆回沪办校,在日占汪伪政府时期,为了不宣扬皇军亲善,决定不注册,不申请,在位育小学基础上办五年制位育中学。位育中学的创办,体现了在民族灾难深重,国难当头时期,创建者对民族生死存亡的忧虑,他们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学校校名体现了创办者对理想学校的一种期望,教育者就是要创造适合学生成长的环境。1948年,李楚材解读位育精神:生长、创造,即教育者要创造学生成长的环境,以使学生内心产生生长、创造的动力。21世纪初,位育中学提出:教师学生双自主发展。现在,位育中学已出过11位院士,其中最年轻的院士于1983年毕业于位育中学;有西藏部和国际部,招收来自西藏的学生和港澳台学生。

二、课程建设

位育中学的课程建设包括两部分: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建设,狭义的校本化建设。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建设既要体现国家意志,又要体现学校的文化底蕴和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狭义的校本化建设包括拓展课、研究课和实践课,并将三者有机结合。研究课就是学生要参课题研究,这需要拓展课的知识培训和实践课的社会考察。如参与某一课题研究,首先要通过拓展课教会学生:(1)工具性知识。(2)课题的立项、材料的搜集途径与方式,材料的可信度。(3)课题研究的方法。(4)课题论文怎么写。其次要通过实践课充实丰富课题研究内容。实践课从最初的单纯活动到与拓展课、研究课相结合,使位育中学的校史、校风、文脉具有具体的意象和丰富的内涵。

三、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一定是在教学实践中、学习过程中完成的。(1)每个教研组要建立起国家课程纲要在位育中学的具体实施方略,要有具象化,具体到把知识点在这所学校达到什么程度量化,具体到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青年教师各有什么责任。(2)各级各类赛课、公开课、示范课、同课异构、倒课等。(3)推进入门教师合格化,合格教师骨干化,骨干教师个性化、名师化。

四、寄宿制学校的学生管理

1.自主管理。一幢楼同一时间只有一个管理员,所有宿舍、楼道由学生自己打理;晚上熄灯后第一轮检查由学生检查;有寝室文化节,学生用多种多样形式展示寝室文化并进行评比。

2.利用晚饭后、晚自习前的时间,开展各类讲座、拓展课、外请专家等。

3.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安排时间,学会与他人相处。

4.设立心理辅导课,有专门的心理教师,班级有心理委员。

5.设置积极、乐观、丰富的校园生活。如艺术节、文化节、体育节等(上半年蓝排联赛,下半年乒网联赛)。

五、考试制度改革

上海市从2014年开始推进以减轻学生负担,推进以素质教育为目的的考试制度改革。(1)为3+3+综合。第一个三为语文、数学、外语,每门课150分,总分450分,第二个三是在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六门三中任意选三门,被称为六选三,每门70分,分为基础分40分和等级换算分30分,总分210分,综合即社会实践等,以学时分呈现,四十学时即合格。(2)考制度预计2017实施,总分为450+210=660分。(3)录取取消一本和二本区别,25个志愿平行填报。这样看来,语数外是重点,六选三是难点。位育中学实行的是小分层走班制,即物化生政史地实行走班制,统计数据显示,选修物理80%,化学70%,地理60%,生物50%,历史、政治40%,分合格考和等级考两层。另外,针对比较难的学生选修比较多的如物理,设竞赛班、特长班、提高班等进行多层教学。

六、感悟与反思

1.课题研究要与学生校本课程相结合。吸取位育中学的经验,我们针对省课题《高中历史选修课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进一步细化研究条块,明确分工,挖掘学生潜力,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成为课题的主要参与者。

2.对学生进行辅导与培训。首先,学生掌握课题研究的一些理论知识,从选修教材的《历史人物评说》模块入手,教会学生人物评价的基本角度和方法,指导学生加强对华阴知名历史人物的了解。其次,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媒介、途径搜集材料,甄别材料类别及可信度。再次,教会学生课题研究的一些方法。如调查法,怎样设计调查问卷,怎样选择调查对象;观察法,怎样比较观察对象,怎样记载观察结果。最后,归纳总结研究成果,怎样撰写结题论文。

3.学生的社会实践课操作思路。首先,学生的社会考察需要学校一定的经费支持,结合我们的省课题,计划带学生去华阴的一些人文古迹实地考察,学生回来要写反思与感悟,重点在于对历史名人的再认识,这需要经费的支持。其次,结合实践课可对学生进行生存训练。教给学生旅行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要走一些比较艰苦的路,要有一些挫折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最后,实践课主要依托学校组织完成。

4.考试制度改革与课程教学思路。如果陕西高考制度改革走的是上海模式,我们将面临走班制教学的问题。采用走班制教学,将打破现在的教学秩序,如果学生集中选修哪些科目,这些科目老师会显得不够用,怎么办,相反的,有些科目学生选修少,老师将出现富余,又怎么办,走班制教学会加强管理难度,有可能形成班主任、任课教师在学生管理方面的一个缺口,又怎么办,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考试制度改革除减轻学生负担的目的外,还有一个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创新意识,避免教育功利化,但改革后真的能去功利化吗?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各个学校还会找到新的竞争点、宣传点,国家提倡的素质教育只怕仍然是雾里看花。

七、结语

解析基础教育视野下的教育自觉 篇7

教育自觉是后继学者受费老“文化自觉”的启发而提出的, 如齐桓、李宝斌认为“教育自觉是活动主体积极主动的排除种种干扰, 克服种种困难, 朝着教育终极目标不断努力奋斗的一种教育品质”, 邬志辉则认为“所谓的教育自觉是对中国教育传统、中国教育特色、中国教育问题的自知之明”, 其观点指出了教育主体应具有高度的教育认识, 同时也是对整个教育系统的前瞻性的期待。

而本文所说的教育自觉是受教育主体, 即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所应具有的自觉教育理念和自觉教育思维及其影响下具有自觉主动学习积极接受教育的习惯。这是一种没有外在驱动的接受教育的理念, 是受教育主体内心深处主动的、内在的渴求教育所应秉持的态度。

一、教育自觉的内涵

教育作为人类生活中重要的活动, 是人们认识事物与创造事物的理论前提。受教育主体具有了自觉教育理念、教育思维就会主动的在其意识支配下接受教育和追求教育, 将教育的价值建立在践行教育活动的基础之上思考接受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来自受教育主体内心对教育的真正渴求是教育自觉产生和形成的本质条件, 教育自觉其实质就是自觉接受教育、主动学习的一种教育理念。因此, 教育自觉就具有以下特征:

1. 主体的教育意识。

主体的教育意识是指学生在教育活动中赋予自己一种主体的地位, 把自己看作是教育活动中的主动者, 使得接受教育具有自律性、自觉性, 不是他律的、被动的, 也不是外在压迫的、委派的, 而是自觉的、内在的、自主的, 是受教育主体主动接受教育意识的升华, 自己是教育价值实现的最大受益者, 这也是教育自觉价值的最大实现。

2. 理性的教育态度。

理性的教育态度就是学生对于自己为什么接受教育以及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有一个明晰的认识和规划, 对怎样实现教育价值有一个前瞻性的预期, 对践行教育有一种能动的积极思维。这是受教育主体接受教育时必须思考的问题和保持接受教育持久性的前提。

3. 鲜活的教育体验。

教育自觉的终极目标就是让学生体验“接受教育的快乐和人生的价值所在”, 由此鲜活的教育体验就成为教育自觉的一个重要的特点。鲜活的教育体验就要求在教育活动中, 一是要体现对学生生命的关怀和价值的肯定;二是通过鲜活的课堂情境, 让学生真正的动起来;三是获得的知识应用于具体的生活实践, 让学生得到教育的满足感和知识价值的实现感。

二、教育自觉的缺失

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带来了社会深刻的变化, 于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就成为当代教育的应有任务。而现实的状况却令人堪忧, 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的基础教育, 这就需要找出影响教育自觉的因素, 从而更好的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1. 功利价值主义的社会追求。

19世纪中叶, 斯宾塞批判了英国教育并提出“教育要为完满的生活做准备”, 斯宾塞认为教育可以为个人的幸福生活开启道路, 指出了教育的实际价值。杜威说:“教育不是唯一的工具, 但他是第一的工具, 首要的工具, 最审慎的工具。”杜威把教育作为培养人思维的工具, 即从教育对社会的功能和人首要的生存本能的需求出发。而目前社会更多的是追求教育的外在价值, 关注教育对个人的功利价值, 学生接受教育的本真目的失去了方向, 这样的价值取向又如何能引起学生对教育的认识和深思, 将接受教育作为自主自觉地行为呢?

2. 教师教学方式理念的片面理解。

当前学校提倡应用建构主义“科学探究”教学方式, 但问题在于教师片面的以为只要学生动起来, 课堂气氛活跃了, 就能启发学生心智, 学生就会自主学习, 自觉接受教育。殊不知, 教学过程是由教师与学生互为创生、教育的过程。单纯的追求新颖的教学方式, 而对学生接受教育是否真正来自内心对知识的渴求, 发自内心的接受教育进行过考虑, 忽视了学生内在的教育需求。外在的压迫下接受的教育所产生的教育效果是不会长远的, 唯有来自学生内心对教育的渴望和兴趣才能产生永久的效果。

3. 学生对自身教育境遇的无自觉意识。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把人的认知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而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是介于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过渡的时期, 这一时期的儿童无忧无虑, 对未来没有太多的思考, 从而也不会自动自主的产生教育自觉意识。

三、教育自觉的路径择向

社会功利价值的追求赋予了教育更多的外在价值, 学校教师片面的教育理念抑制了学生的教育动力, 学生自身教育境遇的无自觉意识弱化了学生对教育的渴求, 这些土壤的缺失为教育自觉的路径就设定了障碍, 那就需要社会为其营造全面教育观念的氛围、教师应具有反思教育自觉的意识以及受教育主体自觉教育意识的觉醒。

1. 树立全面的教育观念。

树立全面的教育观念就要以教育的终极价值为起点, 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 社会常常以教育能为我们的生存带来的价值为接受前提, 从某种程度上讲, 这是对教育终极价值的曲解, 根本没有意识到教育的价值所在。教育的价值就在于让人成为具有一定文化的人, 让人了解世间万物的生长和发展规律, 掌握生存的技能和具有创造潜力。社会应该转变对教育的功利价值的期待, 树立全面的教育观念, 让教育改变社会的不良风气, 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 让他们感受接受教育的快乐, 从小就形成自觉主动的接受教育的观念, 培养教育自觉的思维, 自主达到社会对教育的价值要求。

2. 教师应具有反思教育的自觉意识。

要培育学生的教育自觉, 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首要的就必须具有教育自觉的意识, 首先体现在对培育学生教育自觉这一价值取向的自觉认同和自觉的实践上, 这就意味着教师会自觉的把培育学生的教育自觉作为自己的教学责任和教学的出发点。其次, 教师具有反思自己的教育自觉意识, 他就会自觉地对学生真实的课堂进行时刻的注意和观察, 了解学生的教育需求, 全面理解新的教学方式, 不是“拿来主义”而是咀嚼消化, 合理使用“科学探究”的教学方法, 重新建构教育过程。

3. 受教育主体自觉教育意识的觉醒。

受教育主体自觉教育意识的觉醒, 这是基于对自身的生命理解和所处境况的觉知。他们认识到社会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 有更多的责任和要完成的事情, 只有自己给予自己才是永恒的存在。他就会自觉地接受现在的教育, 提升自己的储备, 找准生命的重心以及教育与自己生活的关系, 明确教育是构建自身发展的必备条件, 那么他们就会自觉地对接受教育进行自我监督, 保持教育自觉的积极态度, 避免接受教育中懈怠意识的出现, 养成教育自觉的习惯。

摘要:当经济全球化风靡整个世界时, “文化自觉”理念顺应挑战而提出, 教育自觉受其影响后继出现。如今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大潮正在进行, 然而这一领域却出现了许多问题, 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基础教育。因此, 应从教育自觉的高度来解析如何改善基础教育的发展境况。

关键词:基础教育,教育主体,教育自觉

参考文献

[1]费孝通.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 2007.

[2]张晓东.课程文化自觉:实现课程改革的文化转向[J].当代教育科学, 2004, (18) :16-18.

[3]齐桓, 李宝斌.教师教育在教育自觉中的超越[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3.

教育改革下的基础医学 篇8

关键词:全科医学,医学教育,教学改革

近年来, 看病贵、看病难是中国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医疗卫生的发展不能够适应群众基本医疗服务的需求, 与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状况密切相关, 农村和城市社区仍然缺医少药。为此, 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了“改革城市卫生服务体系, 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逐步形成功能合理、方便群众的卫生服务网络。”并做出了“加快发展全科医学, 培养全科医师”的决策。卫生部在当前形势下即时出台了《关于发展全科医学教育的意见》的指导性意见, 指出“在我国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新时期, 发展全科医学教育, 培养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全科医师等有关专业卫生技术和治理人员, 是改革卫生服务体系,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需要;是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需要;是改革医学教育, 适应卫生工作发展的需要。”特别强调了全科医学教育的重要意义[1]。

全科医学又称家庭医学, 它是在西方通科医生长期实践逐渐演化而来的、具有独特价值观和方法论的知识和技能体系[2]。1969年, 美国家庭医疗委员会的成立, 标志着全科医学学科的诞生。1984年, 美国家庭医疗委员会将家庭医学定义为:一种整合生物医学、行为医学及社会科学的专科, 其知识和技能的核心源于传统的开业医师和以家庭为范围的独特领域, 而不是以病人的年龄、性别或器官系统的疾病来分科。1993年11月, 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成立, 标志着我国全科医学学科的诞生。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 我国学者将全科医学定义为:一个面向社区和家庭, 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为一体的综合性临床二级专业学科;其范围涵盖了各种年龄、性别、各个器官系统以及各种健康问题/疾病[3,4,5]。全科医学的概念主旨是强调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整体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为方向的长期负责式照顾, 并将个体健康和群体健康照顾融为一体。全科医学的产生与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和死因谱的变化、医学模式的转变密切相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群的预期寿命不断增加, 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逐渐进入老龄社会, 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当今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同时, 疾病谱和死因谱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慢性退行性疾病以教育生活方式和行为有关的疾病逐渐成为影响健康的主要疾病。由于以上这些原因, 全科医学学科应运而生并蓬勃发展。如在英国, 全科医师人数占医生总数近50%;美国平均每人每年看病2.59次, 其中0.83次是找家庭医生, 占1/3[6]。随着时代的发展, 全科医学在我国也逐渐得到重视, 特别是近年来医疗卫生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以基层和社区为基础的全科医学模式成为今后我国卫生事业改革的主要方向, 然而, 我们目前的医学教育模式仍然没有发生根本的转变。

目前, 广州医科大学包括眼科学在内的各专业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以及教学的内容和方法都基本沿袭了过去多年来的“精英教育”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 过于注重基本理论、内容多而全、理论与实践脱节以及存在培养的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差等缺点。在新形势下, 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 即时进行教学改革, 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实用性高素质新型医学人才。

1 方法

1.1 方案部署和实施计划

制定目标:通过对广州市社区及农村医学人才的现状调查, 制订出适应社区医学人才培养的眼科学教学培养计划, 确定课程体系改革内容和改革目标。

阶段实施:对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改革目标分阶段进行, 尤其是课程体系有机组合和社区医疗实践教学相结合。

局部试点:选择部分班级先试点开展, 在成功的基础上逐步开展, 选择条件较好的社区实习基地进行实践和建设。

稳步推进:用两年左右时间, 逐步开展。通过各种评价指标体系和社会反馈, 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知识应用和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改变情况。

1.2 课程教学实验的实施方案

实施对象及分组:广州医学院本科3年级预防医学班32人为全科医学模式培养组, 按教学改革设计方案施行新的方法教学;选取同年级临床医学本科班学生约198人为传统教学组进行对照, 按以前传统的教学模式施教。

全科医学模式下教学大纲的修订: (1) 以眼科学为试点课程进行新的课程设置:理论课:改变以前大课讲授以眼部解剖、生理以及病理生理等基础知识介绍为重点的授课方式, 增加临床常见病、眼与全身病以及眼科急症等方面的内容。实验课:增加眼科检查法、眼科急症处理等内容。 (2) 教学安排和时间分配:总学时维持36学时不变, 压缩理论课时间, 增加实验课和见习课时间, 使理论教学和实践课比例为1∶1。

考核评估:学习结束后分教改组和传统组进行考核评估。理论知识考核:主要通过书面笔试进行。操作能力考查:现场抽考指定项目。综合能力和实战能力考核:选定典型病例 (3个以上) 现场进行诊病, 并提出治疗方案。考查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分析总结:对比分析两组的考核结果, 比较教学改革组和传统教学组学生理论水平、操作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差异, 总结教学改革的成果。

2 结果

两个组230位学生参加了这次研究, 32位实验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 由于所学内容像眼科急诊等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疾病, 比较贴近实际生活, 有较强的实用性, 学生普遍感兴趣。考核评估结果, 理论考试, 全科医学模式组平均81.3分, 传统教学模式组平均82.6分;操作能力考评, 前者明显高于后者, 全科医学组平均93.5分, 传统组平均78.6分;综合应用能力考核, 全科医学组平均89.4, 传统组平均76.1, 前者明显优于后者, 总成绩全科医学组显著领先于传统教学组。

3 讨论

开展全科医学教育是学院体现办学思想、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新途径。学院的办学思想包含了面向基层的内容,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下得去、用得上”。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具有“面向基层”鲜明特色的办学方向。全科医学教育所培养的全科医师是基本医疗服务的承担者, 其服务的对象主要在社区、在基层, 这与我们的办学特色高度符合。随着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深入,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需要更多的全科医师。开展全科医学教育, 为学院实现办学思想、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了新的途径。高等医学院校特别是地方院校应以此为契机, 与时俱进, 在教学计划、教学内容, 直到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方面开展全科医学教育的教学改革工作, 使教学合乎于社会卫生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全面实现学院办学思想、人才培养目标, 充分体现“面向基层”的办学特色[7]。

目前作者所在院校包括眼科学在内的各专业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以及教学的内容和方法都基本沿袭了过去多年来的“精英教育”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 过于注重基本理论、内容多而全、理论与实践脱节以及存在培养的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差等缺点。在新形势下, 我们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 即时进行教学改革, 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实用性高素质新型医学人才[8]。

根据目前国家大力推广全科医学教育的社会背景, 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进行临床医学的课程改革, 先深入社会基层调查, 了解社会需求情况, 经过总体的部署和有针对性的目标设计, 对临床眼科学课程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探索, 主要对理论课的内容以及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比例等方面进行了调整, 并对课程的考核评价进行必要的补充。经过课程改革实践可以看出, 学生的理论基础并未削弱, 而实际操作能力大大加强, 学习的主动性也增强了, 达到了教学改革的预期目标。

总之, 全科医学教育是未来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全面推进还需要整体的布局和循序渐进的过程[9]。临床眼科学仅仅是临床医学中的一个小的科目, 全面的教学改革还需要其他许多课程的同步跟进和配合, 这样才能到达整个教学改革的目标, 不过眼科学课程改革探索的成功, 可以为其他课程提供很好的帮助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孟群, 解江林, 吴沛新, 等.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培训现状与思考[J].中国全科医学, 2006, 9 (3) :175-176.

[2]梁万年.全科医学概论 (第二版)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31-35.

[3]杨华, 祝善珠.中英美全科医学运行模式的比较[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06, 4 (3) :177.

[4]余海.全科医学的产生、发展及其启迪[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03, 1 (1) :3-5.

[5]祝丽玲, 张艺濛, 王佐卿, 等.国外全科医学教育模式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医院管理, 2012, 32 (3) :69-70.

[6]胡丹, 江洪涛.借鉴国外全科医学教育经验, 推进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发展[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12, 32 (1) :154-157.

[7]迟宓宓.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全科医学, 2003, 6 (5) :383-385.

[8]孙荣国, 李宁秀, 陈大义, 等.我国医学生全科医学规范化教育调查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 2008, 35 (14) :2676-2678.

教育改革下的基础医学 篇9

一、现代医学及现代口腔医学发展的趋势

21世纪对传统的救死扶伤的理念进行了进一步深化。造成人类疾病及死亡的主要因素从生物学因素变为了环境因素、行为因素和生物学因素的综合影响,促进了现代医学的多极化发展。现代医学不仅要预防个体疾病,还要面向社区、群体等大范围开展疾病预防、疾病治疗等工作。在疾病预防和疾病治疗方面,应该综合考虑社会、环境、心理、生物等多种因素,这也对当代医学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趋势,当代医学学生必须具备完整的知识结构和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具备一定的能力和素质,包括思维能力、判断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等,能够将能力、素质和知识结合起来,即要掌握一定的基本理论,具备较高的临床技能水平、科研水平和临床思维能力。

口腔医学是现代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口腔医学应该与其他医学门类一样,使用诊断试剂和医学仪器来进行诊断和治疗,逐渐缩小口腔医学与其他医学门类的区别,为口腔医学的基础研究奠定坚实基础。口腔医学与医学基础研究体现出越来越多的同一性。例如,颌骨的破骨和成骨研究隶属于各种骨病的研究,口腔癌研究隶属于癌症研究,面部痛研究隶属于身体各部位疼痛研究,牙周炎免疫反应研究隶属于各种疾病免疫反应研究,防龋疫苗研究隶属于各种疫苗研究。这些口腔医学方面的研究与其他医学技术研究在研究步骤、研究程序、使用的试剂和仪器、研究技术和研究方法方面都具有同一性。多元化、综合化、整体化是现代口腔医学发展的大势所趋,在这个过程中口腔医学对医务人员的素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对口腔医学教学进行积极改革,以满足现代口腔医学发展的需要。

二、现代医学发展趋势下的口腔医学教学改革

(一)改革口腔医学的教学类型

在现代口腔医学教学中主要有两种教学类型:整理总结型、创新启发型。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将这两种教学类型结合起来。

医学是一门经验科学,由于口腔医学知识比较繁杂,加之教材编写的滞后性,如何保障教材的系统性和教学信息的完整性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此,口腔医学教师应该对教材内容进行充分整理,结合其他相关资料,对口腔医学的最新科研内容予以关注,将其融入教学之中。既要使医学学生能够对教学大纲的要求详细掌握,又要使医学学生有机会接触口腔医学的前沿知识,了解口腔医学的前沿动态,保持其思维的活跃。

要推动现代口腔医学的发展,就必须在教学中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应该在口腔医学教学中积极开展启发性教育。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之后,就要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进行培养,要求学生能够以发病机理为依据,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推理。这也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和一定的教学能力,能够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

(二)改革口腔医学的教学内容

为了顺应现代医学发展的总体趋势,教师应该积极使用诱导式、启发式、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来替代原有的分段式、灌注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改进教学课程内容。在口腔医学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提高素质教育的比重,加入法律、人文知识等通识课程,并提高学分比重,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要求医学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心理学、道德修养、法律知识、计算机、专业外语等方面的知识,特别是提高学生的外语能力。鉴于学时有限,可以对原有的医学课程学习进行一定的删减,同时对医学学科基础课程进行调整,提高口腔基础医学课程的学分比重,并适当地增加与口腔医学相关的专业特色课。

(三)提高医学学生的临床技能

要想将医学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口腔医务人员,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缺一不可。在口腔医学改革中应该提高对医学学生临床技能培养的重视,使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临床思维能力。在授课和实习的过程中,教师都应该将教学重点放在对疾病的治疗、鉴别、诊断和临床特点的讲解方面,对于一些理论性知识课可以让学生进行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改革中要对教学计划进行改革,增加临床基本功训练的比重。这也要求医学院校配备更加完善的教学设备,可以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与相关企业进行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操作训练机会。例如,某院校与北京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德国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校企合作,引进了美国Camsight口腔数字显微仪、KAVO高仿真头模等实验教学设备,这些先进的实验设备能够将真实的临床操作环境模拟出来,使学生能够完成各项临床操作,有效地提升了实验教学的效果。与此同时,这些设备还配备了三维测量教学评估软件,能够对学生的临床操作效果进行客观评估。

医疗文书的书写能力也是现代医学工作者的一项重要能力,因此在口腔医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使学生熟悉体格检查、病史采集等医疗文书的体例,提高学生的医疗文书书写能力。

(四)提高医学学生的创新能力

现代医学具有综合性、科技性、服务性的特点。现代口腔医生在具备疾病诊治能力的基础上,还要具备科研能力、进取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在口腔医学改革中教师应该致力于提高医学学生该方面的能力。例如,在临床教学中可以集体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能够从不同方位和角度对病情进行分析,提高科研能力和分析能力。教师也可以采取问题式教学的方法,鼓励学生针对某一问题进行引导,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具备一定的问题解决能力和临床分析能力。

(五)改革口腔医学教师队伍

要提高口腔医学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对口腔医学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各方面能力进行提升,这就要求口腔医学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医德素养、人文科学素质和医学科学素质,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一定的人格魅力。这也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积极进行口腔医学科研,能够对现代口腔医学中出现的新方法、新技术理解和应用,并将其应用到教学之中。

一支强有力的口腔医学教师队伍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这是因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受到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品质的影响,因此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教师对于培养学生的医德素质和思想品德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对于医生而言,高尚的人品是成为一个优秀医生的必要条件,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高尚的品质和职业道德。同时,口腔医学教师还要具备一定的医学科学素质,且要不断地提高专业教学的水平。口腔医学教师还应该具备一定的人文科学素质和能力。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授课能力和科研能力,能够对专门的学科教学工作进行深入研究。同时口腔医学教师还应该具备积极的生活态度、稳定的心理素质、良好的情绪和一定的抗压能力,并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独自应对当前的学习和今后工作中的一些压力,保持稳定的从业状态。这也要求医院能够合理地规划师资队伍,调整教学编制,并给予教师相应的岗位津贴,提高教师的教学热情。学校可以选派业务扎实、责任心强、医德高尚的医生来承担带教教师的任务,并对带教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考核。

(六)加强专业英语教育

现代口腔医学的发展对于从业者的外语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从业者只有具备了一定的专业英语水平,才能积极了解口腔医学发展的相关资讯,阅读口腔医学的相关研究文献,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发展水平。这就需要在口腔医学教学中加强对医学学生的专业英语教育。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学校应该配备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对医学英语教材进行设计和编制,保障医学英语教学的顺利进行。除了专门的英语课程之外,还可以在病历书写、查房、临床专业课教学中加入更多的英语内容。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学校还可以聘请外教。外教能够带来新的教学方式和比较逼真的语言环境,从而对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进行全面的培养和提高。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积极组织与英语有关的各项活动,例如,英语话剧表演、英语朗读比赛、英语知识竞赛、英语辩论赛等,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从而不断提高其专业英语能力。

综上所述,为了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趋势,教师必须对口腔医学教学进行改革,不断提高口腔医学教学的效果和质量,积极开展素质教育和能力教育,使医学学生能够成长为高素质的口腔医学人才,推动我国现代口腔医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丽,庞兰,黄琨,等.优质护理中泌尿外科护理带教方法的探讨[J].全科护理,2012,10(34):3233-3234.

[2]何云锋,吴小候.基于临床路径的教学方法在泌尿外科研究生临床带教中的体会[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2,11(1):74-76.

[3]邹孟军,郁少波,江爱玉.师生双向评价护理教学质量法在泌尿外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9(3):282-283.

[4]于俊娟,史春英,崔颖.泌尿外科护理临床带教的难点与对策[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0,33(4):79.

[5]朱庆党,刘丽,赵鹃.临床前技能训练在口腔修复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7):93,105.

[6]贾书花,王改琴,张旭东,等.“以器官系统为中心”医学基础课程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2):84-85.

教育改革下的基础医学 篇10

1 口腔医学发展的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进步,人类越来越关注自身的生活质量,“救死扶伤”这一传统的医学目的在新世纪将进一步深化。行为及环境因素将逐渐取代生物学因素在导致人类疾病及死亡中占重要地位。因此,当今医学将日益向多极化发展,即从个体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向群体、社区等更大范围内的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发展。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上,也不仅局限于单一的生物学因素,而应从生物、社会、心理、环境等多方面综合考虑。这就要求医学生应具备雄厚的理论基础、完善的知识结构、过硬的能力素质、缜密的分析能力、敏捷的观察能力、准确的判断能力、独立的思维能力和一定的创造能力,成为知识、素质和能力的集合体。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口腔医学在出色地发展了区别于其它医学的诊断、治疗方法和手段之后,口腔的许多疾病,越来越要求像医学其他疾病那样去分析诊断和治疗,那样去使用医学仪器和诊断试剂[2]。牙科和医科的区别也将越来越小,牙科的内容将与医科更加交融。口腔医学的基础研究也将越来越和医学基础研究一致。防龋疫苗的研究和其他疫苗的研究有同一性;牙周炎免疫反应的研究和其他疾病免疫反应的研究有同一性;面部痛的研究与身体其他部位疼痛的研究有同一性;口腔癌的研究和其他癌症的研究有同一性;颌骨的成骨和破骨的研究与其他骨病的研究也有同一性。所有这些研究的方法、需要的技术、使用的仪器和试剂、甚至研究程序和步骤都是相同的。现代口腔医学正在向整体化、综合化、多元化方向发展。新世纪的口腔医学将全面地进入口腔医学科学,必然渴求具备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口腔医学人才,这既给口腔医学教育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较高要求,也给医学生赋予了更高的使命,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以适应新世纪医学发展的需要势在必行。

2 口腔医学的教学改革探索

2.1 教学类型的改革

根据教学需求,以整理总结型为重点,它是医学知识积累的过程,根据科研发展需要,以创新启发型为要点。

整理总结型。医学是经验科学,其教科书是千百年来人类医学知识精华的汇总,它揭示了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治疗预防的原则,但由于教材编写的客观原因,有些内容显得滞后,同时口腔医学知识复杂繁多,又由于教学改革的课时缩短等原因,对如何系统清楚地讲解教材带来了一定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充分综合整理教材内容,同时又要广泛查阅资料,科学地收集最新的科研内容,结合教材把先进口腔医学知识及技术融入到教学中,使医学生系统地详细地掌握教学大纲的要求,也使他们接受了新的内容,了解临床医学发展的新动态,使他们的思维保持高度活跃状态[3]。

创新启发型。创新是科学的主体,人类自身具有的创造性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医学更是一门需要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科学。所以创新启发性教育是我们必须面对和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创新是日积月累,在广博的知识积累基础上,去发现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前述的整理总结型教学使口腔医学生充分理解掌握口腔医学基础知识,循循善诱,启发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通过发病机理推理相应临床表现。创新启发型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师必须站在该学科的前沿,把握该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同时还要有广博的知识,因为口腔医学作为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向整体化、综合化、多元化方向发展。

2.2 教学课程的改进

从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逐步过渡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从填鸭式、灌注式、分段式教学模式逐步形成以启发式、诱导式和以能力培养为主的渐进式一体化教学模式。相应口腔医学教学课程必须进行优化改进[4]。

增加通识教育课程,加强人文知识、法律等素质教育方面的内容,包括外语能力、计算机能力、法律知识、道德修养、心理学等课程,将通识教育与基础课学分占必修课总学分的比例提高至65%,以扩大学生知识面,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

删减一些医学课程,减少医学课程学时数,并调整学科基础课程,增加口腔基础医学课程学时数,使整个学科基础课程的学分数占必修课总学分的比例提高至21%。

拓展专业面,增加口腔专业特色课学时数,使其学分占必修课总学分的比例为30%。

2.3 教师素质的提高

教师的综合素质需要提高。首先,教师思想道德素质即高尚的品质和人格魅力对学生特别是医学生的思想品德、医德素质有重大影响,医者父母心,高尚的人品对医生来说非常重要。其次,教师要具有很高的医学科学素质和人文科学素质。最后,教师需具备热情、自信、习惯接受挑战和稳定情绪及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师应具有各种能力。基本教学能力是影响口腔医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除了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外,还有能讲、会讲的本领,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5]。而注重科研是教师具备创新活力的必备条件,他的学术水平表现在教学的学术水平即对从事专门学科教学工作的研究、综合及应用的能力。学科的学术水平即对从事专门学科的研究、综合和应用的能力。另外,还应具备对新技术,新方法的理解、应用能力等。

医院应积极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提高教学水平。目前,医院普遍以医疗为主,医生医疗任务繁重,无法专心带教,多数医院由进修生或低年资的住院医生担任临床实习教学,而他们也有学习、医疗双重任务,导致教学力量先天不足;加之教学成绩没有定量考核标准,带教教师缺乏责任心,也会影响学生的实习积极性和实习效果。医院应对教学工作、师资培养进行总体规划,设置教学编制,给予合理的岗位津贴;选择配备业务过硬、医德高尚的医生为专门的带教教师;通过制定严格的教学考核评比指标及奖励机制并与职称晋升相结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还可以通过聘请专家讲学、外送培养以及医院的培训等提高带教教师素质。其次,带教教师必须掌握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和提高创新能力。要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记的教学方式,利用幻灯、录像及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2.4 加强临床技能培养

培养学生正确的临床思维能力。教师在平时的讲课和见习、实习过程中,应把疾病的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作为教学重点,灌输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疾病的病因、发病原理和病理解剖等基础内容可简单地讲解或由学生自学,这样利于学生临床思维和处理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调整教学计划,加强学生临床基本功训练。医院必须充实教学设备,从改革课程结构入手,增加实习学时数,压缩一般理论课学时,从时间上充分保证临床实践环节教学,增加实习学生的动手机会。在课程安排上,应把诊断学之类的临床课置前,使学生及早接触临床实践。同时要加大技能考试在毕业考试中的比重,充分发挥毕业考试的杠杆作用,引导学生注重临床实践和基本功的训练,临床基本技能的训练是培养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对临床医疗队伍建设至关重要。首先,医疗文书的书写是临床工作和实习阶段不可缺少的内容,是评价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客观指标。为提高医疗文书的书写效率和质量,教师应严格把关,仔细讲解,或就如何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等进行示范,并认真修改学生书写的医疗文书。其次,在实习过程中,结合临床病例巩固基本理论和提高基本技能。再次,要求学生学会与病人接触、沟通,掌握患者心理状态。

2.5 创新思维培养

医学这门古老的科学发展到今天,至少有综合性、服务性、社会性、科技结合性五大特点。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医学科学技术将迅猛发展。作为一名医生,单单具有诊治疾病的能力是不够的,还要有进取精神,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创新。因此,临床教学在注重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础理论的同时,还要进行科研能力的初步训练,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创造精神。在临床教学中,带教教师可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病种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的临床思维,从多角度、多层面、多方位来分析病情,养成科学的临床思维能力。同时采取形式多样的互动式研讨教学,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共同讨论,不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6 专业英语教育

外语特别是英语将是未来获取信息、知识的有效手段。培养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医学英语教学的前提和保证[6]。要加强医学英语教材的建设,为医学英语教学提供基本的保障。临床专业课教学、查房、病例书写等教学环节可要求有一定数量的专业外语内容。可以聘请外教,让学生接受新的教学方式,给他们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在与外教面对面的沟通中,提高他们外语听、说、读、写能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外语气氛。另外,举办外语知识竞赛、朗读比赛、英语话剧表演等多种活动来提高学生对外语的学习兴趣,为他们以后的医学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陆志刚.医学目的的发展与医学教育[J].西北医学教育,1999(2):72-75.

[2]张震康.展望21世纪中国口腔医学发展的趋势[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0,35(1):5-7.

[3]胡凯.21世纪医学发展趋势与医学生素质教育[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1(1):16-18.

[4]肖文刚,赵航,颜伟.临床实习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西南国防医药,2005,15(2):202-204.

[5]苏剑生.深化口腔医学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J].健康教育,2007,4(5):212-213.

教育改革下的基础医学 篇11

以此“结构—行动”关系为研究视角分析中国基础教育国际化过程,可以看到: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教育体制改革,在将原本由政府包揽的封闭教育系统改造成当前“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体系相对开放、选择相对多样的形态的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促进着基础教育国际化的进程。这一由集权走向分权、由封闭走向开放的变革本身也是教育体制国际化的过程。在此三十余年中,由于教育体制改革以“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方式渐进调整,中国基础教育国际化的实践与体制改革在实践需求与政策空间的问题、矛盾及其解决探索中相互推进。从政府的政策行为分析,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一、面向世界: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目的

“国际化”的教育必须具有三个基本特性:通用性——能够为他国、他民族承认接受;交流性——能够与外国进行规范化的平等的双向交流交换;开放性——能够充分对外开放[3]。中国1949年以后长达几十年由政府垄断包揽的教育体制具有封闭保守的特征,显然不具备上述要求。

从封闭走向开放与交流,正是中国教育体制的重要目的之一。中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发端并发展于国家改革开放的宏观背景下。1978年,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篇章,也奠定了社会全方位转型的基础。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发出中国教育面向国际的先声,也明确了中国教育体制改革与经济改革一致的“开放”逻辑。改革开放是打开国门走出去与引进来的重要历史行动,在此前提下的教育体制改革以“面向世界”为目的,“天然地”具有国际化意味,从而其演进发展也必然逐步深入地嵌入世界教育国际化的趋势之中。

二、教育体制改革初期:逐步放开的基础教育国际化行动空间

1985年至1995年是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头十年,改革任务主要在于打破原有的“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体制,重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培养需要的新体制。因此,本阶段体制改革对于基础教育国际化的促进主要体现在:政府向学校、市场“放权”,从而使包括公立学校、民办学校、教育服务机构在内的各类基础教育阶段教育服务提供者具有了自主选择与国际接轨的教育观念、内容、方法、技术的行动空间,逐步自上而下地促成基础教育国际化。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出台,昭示中国正式迈出了当代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决定》引用了邓小平提出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来表述教育目的,就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办教育的核心问题进行了规划,提出了“简政放权”的工作思路,具体包括两向度的放权,一是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放权,“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二是政府向学校放权,“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并要求“改革同社会主义现代化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这一政策明确了教育发展的国际化向度,并实际地改变了过去政府对学校收得过紧、统得过死的僵化体制,为学校适度进行教育内容自主选择及自主进行国际交流提供了可能空间。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将放权改革推得更远,系列改革措施初步构建了一个新的以“多元主体、分级管理、校长负责”为主要特征的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更为贴近和适应世界各国基础教育办学结构的主流,同时也为教育内容、方法等方面的国际化提供了更为有利的外部环境。同时,明确允许国际合作办学和海外捐资助学,为国际化的教育理念的传播和直接的国际交流提供了直接的制度空间。更为重要的是,《纲要》在“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中提出“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加强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发展和管理教育的成功经验”。这是首次在中央重要教育文件中明确提及教育对外开放与国际交流,虽然对此并没有具体的战略部署,但也为教育国际化发展留下了更为灵活和可商榷的政策空间。

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六十七条明确规定:“国家鼓励开展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从法律意义上确立了教育国际化的地位。同时这一教育“母法”将“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依法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写入其中,并正式确立学校的法人地位:“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具备法人条件的,自批准设立或者登记注册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这些规定进一步将教育体制改革的“放权”、“开放”思路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为教育国际化发展提供了稳定的体制环境。

三、教育体制改革发展阶段:供给专项政策规范基础教育国际化发展

就业促进视角下的医学生创业教育 篇12

一、就业促进与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最初的表述有enterprise education, 意思是事业心、进取心、探索精神或冒险精神、开拓精神等, 后来随着创业教育内涵的发展, 倾向于使用英文enterprise education来表达, 译做创业教育、企业家教育或者企业家精神教育, 也称“第三本护照教育”。

创业教育首先起源于哈佛大学, 在1947年开设了第一个学院层次的创业教育课程。到如今已经经过60多年的发展了, 在这个过程中, 关于创业教育的研究不断深入, 但是关于创业教育的定义却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创业教育最开始在商业学校里实施, 因此早期创业教育的内涵和目标就是培养企业家, 帮助他们开创或启动一个企业。创业教育仅是为那些即将创办企业的人服务的, 指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及提高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等而对少数人进行的教育。

1998年清华大学在国内管理学院中率先为MBA开设了“创新与创业管理方向”, 其中包括8门课程, 一些大学争相效仿, 各高校定位时大多取广义的创业教育, 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创业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是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 对于拿薪水的人同样重要因为用人机构或个人除了要求受雇者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外, 正越来越重视受雇者的首创、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由此可以看出, 促进就业是我国大多数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出发点。

尽管随着社会和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 创业教育的内涵不断发展, 所以创业教育有了更为广泛的新意义, 特别2008年1月1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以后, 创业教育的就业促进目的更加明显, 这也为医学生创业教育提供了契机。

二、就业促进视角下医学生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其实无论是就创业教育本身意义而言, 还是从近年来国家政策的支持和目前全国就业形势出发, 创业教育都应该而且必须大做文章, 对医学生来说更是一门必修课。

首先, 一方面对于所有大学生来说, 不管是创业, 还是不创业, 都应该接受创业教育。因为如今任何工作都需要创造力。创新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一种能力。对于毕业后计划自己创业的大学生而言, 这种教育培训更是必不可少。另一方面, 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是21世纪高等医学教育的战略目标和重点, 致力于高素质医学人才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科学思维方法和科研技能的培养等, 医学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与使用首当其冲就是教育创新。因此, 对医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刻不容缓。

其次, 各项就业促进政策为医学生创业提供了温床。近年来, 为支持大学生创业, 国家和各级政府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 涉及融资、税收、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诸多方面。教办[2010]3号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 是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 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创建医学生基层就业新格局新医改方案的提出, 三年内新建、改造3700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1万个社区卫生服务站, 为医学生创业提供了政策保障。

最后、目前医学生就业形势呼唤创业教育。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调查了31个省 (市、区) 的3079所高校或分部、分院, 调查抽样数达到44.4万人, 统计分析得出2009年大学生失业率最高前十, 让人意外的是, 本科失业率最高的10个专业中, 医学类专业占了3个。中医学失业率排在第一位, 毕业半年后有30%的毕业生没有找到工作。传统就业较好的口腔医学就业率也不尽如人意, 失业率达29%, 临床医学的失业率也有24%。据福瑞医生网统计 (结合卫生部最新数据) , 2009年医学类毕业生 (中专以上至研究生) 大约108万人。数量剧增带来了“就业”的恐慌。在“疏导”、“分流”医学生就业压力的呼唤声中, 社会越来越多地给予创业大学生各种支持, 医学生自主创业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就业方式。

三、医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是目前各大医学院校普遍开展了创业教育, 但对创业教育认识不到位。把创业教育简单理解为“创业知识教育”或“创业技能教育”。创业教育开展得不够深入, 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方式及考核标准等没有统一要求, 没有形成权威的教材体系。

缺乏大学生创业理论和实践教程, 只把创业课程当做就业指导课程的一部分, 没有将创业课程学分化、正规化。没有将创业教育渗透到各专业中, 难以发挥创业教育的整体作用。或过于重视创业技能训练和创业知识传授, 形式缺少新意。大多数医学院校创业教育方法机械呆板, 仍然沿用传统的“讲授—接受”教学模式, 致使创业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二是创业教育的组织、管理不到位, 没有建立完善的创业教育组织机构和形成规范化的教育体制。教育整体投入不够, 师资队伍创业整体素质低, 系统培训机制尚未建立, 都需要构建完善的创业教育机制和制度加以保证。

三是创业教育仅局限在学校内, 与医疗部门、药企联系不够, 缺少创业成功典型经验的实践指导, 使创业教育缺乏真实性和实践性, 急需构建学校与社会联系的创业教育联合体系, 弥补学校创业理论教育的不足。

四是创业教育缺乏良好的社会氛围。政府引导创业教育力度不够, 社会各界包括学生家长对创业教育的认识有限, 仍未形成全社会重视创业教育的环境, 需要构建创业教育的保障机制和良好条件。

另外, 创业教育缺乏后续支持, 在“创业热”的背景下, 许多医学院校仅限于开设创业课程, 没有对大学生创业进行后续指导。一项对大学生创业的调查显示, 多数大学生希望得到系列创业活动的指导, 而不是简单地学习几十个学时的课程。

四、医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施途径

医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施不能仅靠某一个学生、某一位老师的力量, 应该发动全体学生, 学生、学校两方面双管齐下, 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具体实施途径如下。

(一) 学生方面

首先要转变就业观念。现在的医学毕业生只把就业眼光拘泥于大城市或者沿海城市的三甲医院, 拘泥于专业对口, 因此禁锢他们的创业激情, 同时阻碍创业教育在医学生中的开展。好多医学生不愿意甚至抵触创业教育, 觉得创业教育对他们而言毫无用途, 因此对学校开展的创业教育毫无兴趣, 使创业教育课程形同虚设。开展创业教育首先要转变医学生的就业观念。要求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面对的机会是非常多的, 如可以面向农村、中小卫生医疗机构和非公有制卫生医疗机构就业、面向小城镇卫生医疗机构就业、面向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就业、面向医疗保障部门和卫生执法监督部门就业、面向基础医学研究和相关医学领域就业、面向世界就业、就学延缓就业、创业代替就业等, 这些都是可供选择的方向。其次要激发创业意识现今的大学生都是“90后”, 不少从小就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 什么都是家长提前安排好的, 内心创业意识已被埋没。特别医学生接受的是传统教育, 在人格特征上更有明显的依附性, 缺乏自主意识。因此, 唤醒医学生的创业意识是创业教育的又一重要内容。

(二) 学校方面

1. 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

目前, 我国高校没有或者很少开设创业课程, 这显然无法体现创业教育的核心宗旨和基本要求。要改变这一滞后现象, 必须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相关课程有机整合和整体优化的课群建设, 将创新、创造、创业教育贯穿整个大学阶段的教学之中。还可以单独开设创业课程, 系统介绍创业理论、创业知识、创业技能、创业案例等, 增加跨专业、跨科学课程, 加强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的交叉融合, 为大学生成功创业奠定基础。

2. 构建创业教育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 对塑造学生的性格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创业教育可以通过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渗透。如学校要制定鼓励学生创业的有关政策, 并形成创业制度, 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欲望;设立创业基金, 提供经费上的支持;设立专门机构, 为学生创业提供各种配套服务;开展各项活动, 如创业设计大赛等, 培养学生的创业观念和创业精神;也可以请一些有创业经历的大学生做创业报告, 使在校大学生更直观地接触创业的真实案例, 让医学生觉得创业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 让学生敢于创业、乐于创业, 充分激发广大医学生的创业热情。

3. 搭建医学生创业的实践平台

实践教学环节是创业教育的重要步骤, 医学院校应将创业教育从单一课堂教学活动扩展到学生自学活动、科学研究活动和各企事业现场实践中, 在生产实习、专业劳动和研究设计中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医学院校应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如医学义诊活动、社区服务、结对扶贫、模拟创业等形式的挂职锻炼, 全方位扩充原有专业实习定向范围, 使他们将在学校学到的书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运用到实际课题中, 增强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木志荣.上海发布城市大学生创业指数[N].中国教育报, 2007.11.07 (2) .

[2]李俊.大学生创业意愿的调查与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 2008, (6) :32.

[3]斯蒂芬·P·罗宾斯著, 玛丽·库尔特著.孙健敏, 黄卫伟, 王风彬等译.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78—80.

[4]赵彩瑞.创业教育, 敢问路在何方[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0, (2) .

[5]王琳.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依托构建高校创业教育新模式[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9, (10) .

[6]刘建佳.大学生创业教育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7, (20) .

[7]何丽.新时期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模式构建和路径抉择[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07, (4) .

[8]李海波, 朱中超.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7, (13) .

[9]熊礼杭.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探索, 2007, (11) .

上一篇:尿毒症血液透析下一篇:韩国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