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课改革

2024-06-15

基础课改革(通用12篇)

基础课改革 篇1

英语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但也要依据现实的情况进行。因此我们必须要对教学现状以及学校学生的学情进行详细的了解, 也要对教师自身进行剖析,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有效的教学改革。

1 英语教学的现状

在很多学生眼里, 公共英语课是无关紧要的课程, 所以他们对该课持的是漠视的态度, 认为只要考试过了就行。笔者曾在所授课的班级里 (非英语专业) 做了个随堂调查, 给学生提出了一个这样的问题“你是怎么看待英语学习的?”80%左右的学生说“老师,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英语?”, “老师, 我们以后的工作和英语是没有联系的”, “老师, 我觉得学英语没什么意义, 用不到的”等等;10%的学生认为“我们所学的只能够应对过级考试, 但对以后的的职业没什么帮助。”这次调查让我们看到了高职院校公共外语教学的缺陷, 只注重应试培养而忽略了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不致用, 没有体现出高职教育的特色。

党的十六大以后, 国家越来越重视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出台了很多政策来支持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并提出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1) 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还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这就更促进了基础英语课改革的步伐。既然高职教育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 那么基础英语教学就应当立足于学生未来的职业, 在教学设计时应考虑到将教学与应用结合起来。

2 高职学生学情分析

随着高职教育普及化这一理念的提出, 我们不得不承认生源的多样化对基础英语教学带来越来越多的困难。随着高考生源数逐年下降, 以及高等院校招生人数不断增加, 高职院校受到了相当大的冲击。高职院校的分数线近几年来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 去年我省高职院校的最低投档线为150分 (文理) ;这就意味着高职院校学生的基础水平有所下降, 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学生学习态度以及学习习惯会大相径庭。这一系列的原因直接影响到英语课的教学。所以要进行英语教学改革, 我们首先要了解学校的基本学情;我将以我所任教的合肥财经职业学院为例, 对学生的学情进行一些分析。

笔者从2011年执教至今带过本校很多专业的英语课程, 这几年教学下来笔者发现随着高职录取分数线的降低, 我们所招的学生的基础是越来越差, 尤其是英语成绩:入学成绩达到90分以上的不到10%, 60分到80分的大概只占1/3, 大部分学生的成绩都在60分左右, 甚至在工科班级里20、30分者能占到30%以上。也就是说学生绝大部分的基底是比较差的, 这导致未实行分层教育下教学过程中会出现部分学生听不懂、不知教师所云, 部分学生觉得太容易, 上课不认真听讲的种种现象产生。

经过长时间的观察 (包括对学生晚自习状况的分析) 笔者认为80%左右的高职学生学习动机不强、学习目标不明确、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 习惯教师的满堂灌形式;学习兴趣不高, 控制能力较差;10%左右的学生刚开始有学习激情, 但随着时间推移, 这些学生在学习氛围低下的环境下, 学习激情逐渐消失;只有不到10%的学生能坚持自主学习。总而言之, 高职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 缺少学习的激情和兴趣, 整体的学习氛围比较低下。

但是从课堂中你往往会发现这些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 反应比较快, 极富有个性, 部分学生很喜欢表现自己。这些学生中大部分在他们以往的教育经历中都是弱势群体, 得不到教师的关注, 自卑感比较重, 所以他们比较敏感。如果我们教师从一开始就关注到学生这一特性, 加之正确的引导就会引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在我所教的学生中就不乏这样的案列。因此面对这样的学情, 我们教师应该要思考如何改变常规的教法, 来带动学生自主学习。

3 英语教学改革

3.1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好的师生关系是授好课的前提, 本人认为师生的关系应是平等、和谐的, 课堂气氛应是宽松、融洽的;师生之间应该是良师益友, 但又不失威信。现在高职学生极具个性, 教师不能再持坚持严师出高徒的旧思想, 始终自己照本宣科, 认为完成教学计划就行了;这样学生是不会买你帐的, 学生会认为你的课堂枯燥无味, 或者是难度太大听不懂, 最后会导致学生上课不听课, 甚至是逃课!而部分教师也意识到了这点, 为了拉近和学生的关系, 待学生如友, 和学生故意打成一片, 但往往没有把握好师生交往的尺度, 过度的放纵学生, 这就会导致课堂失控;这就是教师常常头疼的问题“一统就死, 一放就乱” (2) 。所以笔者认为:教师将学生当做朋友的做法没错, 但教师的威信不可丢。古人云:“有威则可畏, 有信则乐从, 凡欲服人者, 必兼备威信。”除此教师还应做到:

3.1.1 尊重学生人格, 注重与学生交流

高职学生的成绩较差, 但是教师不应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他们, 要尊重他们, 并在课后要如朋友一样和他们多交流。在处理学生的问题时, 教师不应轻易训斥学生, 要学会倾听。李政涛说过:“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 倾听受教育者的诉说是教师的道德重任。” (3) 每个学生都需要关怀, 教师应该倾听学生心灵深处的需求和情感,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地了解学生, 才能有和谐的师生关系。

3.1.2 善待有个性学生, 关注角落学生

有个性学生往往有着较强的创新潜能, 在课堂上他们可能不遵守课堂秩序, 但反之体现出他们思维活跃不随便苟同他人的意见。对于这样的学生, 教师应该要正确引导, 不应大声斥责, 更不应当着大家的面讽刺, 应该成为他们的伯乐来赏识他们;在他们破坏课堂秩序的时候, 教师可以用善意的眼神提醒学生, 让他们明白老师已经在关注他, 这样他们就会控制自己;对他们的表扬要及时, 使他们感到自己在不断进步。而经常坐在角落里的学生是比较孤寂寡言的, 他们的自卑感比较重, 害怕与教师交流;面对这类学生, 教师必须要有耐心, 经常关注他们, 打开他们的心结。有时候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和一个眼神可以改变一个人, 创造奇迹。

3.2 创建活跃的课堂氛围, 注重学生听说的培养

英语课堂应该生动活泼, 而不是满堂灌的形式。枯燥的课本教学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激情, 也培养不了学生的应用能力, 无法和学生将来的就业挂钩;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该重点考虑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在现今国际化交流日益强大的环境下, 英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 尤其是在口语这一方面。因此在平时教学的时候,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开口, 多用英语交流。李岚清同志曾说到, “最重要的是要给学生多创造听说读写的应用环境, 特别是听和说的环节。” (4)

教学时教师不应该将重点放在语法上, 应该放在学生的听说上, 不能让学生学成“聋子英语”、“哑巴英语”。有的教师为了为了提高学生口语能力而要求学生课堂上背诵文章, 甚至要求学生养成用英语思考的习惯, 但学生在中文环境的影响下不可能习惯性的用英语去思考, 尤其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所以强压着他们用英语思考是不现实的。背诵对提高专科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有没有作用?虽然理论上讲背诵有利于学生增加词汇和句子的准确性, 但太过于费时, 而且消磨学生的耐心和学习积极性, 效果不是很明显。其实我们对学生英语的要求不应该那么的苛刻, 我们应该循序渐进, 从基础的交流开始。因此英语教师在教学时应尽量使用双语教学, 使学生培养听的能力;并要求他们多读多听, 多做用英语交流, 以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 并应督促他们要持之以恒。

3.3 分层教学

上文笔者曾说到高职学生英语基础较差, 而且各种层次的都有, 如果把他们放在一起教师就会很难把握教学尺度。比方说一个班级里, 学生英语成绩有90、60、20分等参差不齐, 面对这样的班级你该如何教?内容深了, 大部分学生听不懂;内容浅了部分学生又不耐烦, 这样是无法达到教学目的, 因此在应该采用英语分层教学。如何分层?在新生入学后, 对学生进行统一的英语能力测试, 再根据学生的成绩来进行分班教学;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设计出合理的教学目标, 做到重视每位学生, 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

3.4 职业英语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现代化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 我们培养的学生应具有较强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应将英语融入专业课, 从而进行以职业为核心的英语教学。我们可以针对不同专业对英语教学进行细化, 和各学院合作开设相关的行业英语;比如说可以开设旅游英语、餐饮英语、物流英语、酒店英语等等, 这样针对性比较强, 按照行业工作的行程进行英语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到相应的英语知识, 也会学到专业知识, 这样对其将来的就业将起到很大铺垫作用, 也就是说原有的基础英语课应增添满足市场就业要素的内容。

或者各专业可以开设相关的英语选修课,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以及今后的就业方向选择对自己有帮助的课程;只有学生主动的去学才能达到有效学习的效果。在课堂之外, 学院还可以开设“第二课堂”, 比如说英语角, 英语比赛等等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练兵”环境, 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4 总结

教师要转变过去以老师讲为核心, 变成以学生讲为核心的教学方式, 来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 而高职公共英语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使每位学生自愿的学习英语, 并在教授学生基础的同时, 注重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 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去说。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但我们应有改革意识, 认真的总结, 努力探索出适合高职学生提高英语应用能力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孙诚.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2012[R].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3.

[2]陈兴杰.新教师应该知道的50个问题[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2.

[3]李政涛.倾听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J].山西:教育理论与实践杂志社, 2000.

[4]李岚清.李岚清教育访谈录[M].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基础课改革 篇2

内容提要:电工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涉及电学专业教育中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本文从实践教学的必然性、优点以及如何实现实践教学等方面对电工基础应走进实习实训室进行了探析,并指出这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电工基础、教学改革、实践教学、实训室

电工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涉及电学专业教育中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在专业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电工基础课程的特点是:概念多、抽象、实践性强。因此,为了使学生能够在加深理解的同时,强化记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实践教学应该成为专业课程教学中重要的一环。

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教学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们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电工基础这门课程来说,教学改革目标是将它的教学环境从传统意义上的教室搬到实习实训室。

一、走进实习实训室是电工基础课程学习的必然

当前,受普及高中以及家长们望子成龙的观念影响,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状况日渐窘迫,各校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生源质量不断下降,给教育教学带来相当大的困难。纵观各中职学校,在专业课程教学中都普遍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即课程自身难度较大,而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如电工基础课程具有“内容相对抽象,与数学和物理联系紧密”等特点,而中职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较差,缺乏必要的数学、物理基础和相应的自主学习能力,特别是对于其中的“分流生”来讲,绝大部分学生甚至完全没有基础,致使教学工作难上加难。的确,电工基础课程的抽象和晦涩,对入学成绩比较低的学生来讲,确实有相 当难度。但在电子信息技术和自动化程度高度发展的今天,并且处于专业和未来工作的需要,他们却又不可避免地必须进行电工基础等相关课程的学习。因此,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与探索,从感性教学入手,让学生直观地认知学习内容,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及记忆的加强都是十分重要的和必要的。

二、走进实习实训室进行电工基础课程学习的优点

1.教学形象直观,学生容易理解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许多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都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对某种元件、设备的功能或某种操作方法讲述了多次,不如将实物展现一下或对该操作方法演示一遍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比如在讲授“电路中常用元器件”这部分内容时,尽管电阻、电容、电感都是最普遍、最常用的电子元件,但对于没有见过、没有用过这些元器件的学生来说,课堂上的理论教学只能是纸上谈兵,学生很难有直观认识,很难想象出真正的元器件是怎样的。即使给学生讲过以后,他们见到这些元器件实物,仍不知该怎么识别和区分。若把这些内容放到实习实训室里对照实物来讲解,让学生边听边识别,并用仪器测量,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识别和掌握该元器件的特性,同时也学会了万用表、直流稳压电源、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仪器、仪表的使用,对所测量的元器件会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2.动手、动脑穿插进行,提高知识吸收率

中职学生都有偏爱动手实践的特点,当教师在讲解完甚至还没讲解完知识要点的时候,学生已“跃跃欲试”。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完全可以在实习实训室教学中,以生动的演示增加学生的听课兴趣和求知欲望。如在进行“戴维南定 理”的教学中,先用30分钟做观察性实验,然后作理论性讲解,就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3.营造自主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良好氛围

由于学生所看所接触的均为实习实训室的实物,任何内心所想都可以立刻通过实验来验证,所以实习实训室现场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际操作、开拓创新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更容易使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4.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

在实习实训室进行教学,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还能潜移默化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如在实验中,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对有代表性的问题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随后每组轮流派一名同学代表小组回答老师的问题,最后老师根据答题结果,给该组同学打分。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同时学生也可大胆提出问题,对有分歧的地方由老师进行引导、纠正。经过这样的讨论,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不但会加深理解,而且也会留下深刻印象。使学生逐渐由“学会知识”变为“会学知识”。

三、如何让电工基础课程顺利走进实习实训室

1.努力提高教师的“双师型”素质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迅猛,科学发明创造日新月异,各类知识相互交叉。任何一个教师如果把自己仅仅局限于本学科之内的研究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学习兴趣不断增加,学习内容不断丰富,尤其是通过网络可以涉猎任何感兴趣的领域。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像海绵—样从各个方 面吸取知识,特别是要注重学习新的科学成就和成果,密切关注与本专业相关学科的最新发展,以防知识老化,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而且也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深造。

目前有些中职学校采取了由“理论教师”教授理论知识,由“实验教师”教授实验课程的做法,当然这样的“实验教师”都是在企业中工作过的技师或工程师。这种教学方式的初衷是好的,但具体实施起来却给学生出了难题。道理很简单,对于同一门课程来说,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方向,他们对其中知识要点的理解不同,且不说如何将理论与实验完美地衔接起来,仅从让学生准确掌握两位教师从不同角度讲解的课程知识上来说,就已经很难实现了。这时就需要能将教师与技师或工程师这两者有机融合的“双师型”教师来完成。可见,在任何一门课程教学中,任课教师所具有的素质与能力是学生能否学好该课程的关键因素之一。电工基础课程因为其实验环节相对重要,因而对任课教师的选择也就有其特殊的要求,“双师型”教师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因此,努力成为“双师型”教师是至关重要的。

2.建立与教学配套的实习实训室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职学校实习实训室是从事实验教学、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学术交流的重要场所,是培养人才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基地。为达到良好的实验、实训效果,中职学校应该建立与教学配套的实习实训室。

电工基础课程需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人人动手,利用实验设备、工具和条件完成实验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有所突破与创新。这里“人人动手”,就需要实验室具备相应的规模。除某些实验仪器和设备因成本较高等特殊原因外,实 验设备应尽可能地达到课内学生每1~2人配备一套的水平,否则,不利于学生在有限的实验时间内掌握实验内容,同时也会引起教学秩序混乱,场面失控,造成安全隐患。

3.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发展职业教育要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加快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逐步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使学生在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实践能力及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为自身的就业做好准备。这就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及职业技术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切实地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研究与之适应的教学方法,改变以课堂为中心的模式和灌输教材为主的教学计划,加大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环节,创造更多的条件,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教学巧妙地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水平。

从目前的就业角度来看,存在“应试”的问题,这是劳动与行业部门的招工考试,也是各类中职学校不得不重视的问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命力。这种就业考试多与专业技术与技能训练相关,而专业技术与技能训练又与我们平日的每堂实验课密不可分。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把有关专业实验课教学内容与其行业技术等级标准中的应知、应会的内容关联起来,使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学为所用。

四、结语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不仅要有理论知识,更重要是要有一定的实际操作技能,要有能在一线进行生产,并解决生产中出现的技术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以往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逐步转化为“教、学、做”相结合的 现代教学模式,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张念宏《教育学辞典》北京出版社1987年10月第一版

电子技术基础课教学改革点滴 篇3

关键词:电子技术基础 教学改革

中职技校电子技术基础课是电子信息类各专业的公共技术基础课,由于它概念、原理抽象复杂,加之近年来学生基础下降,使这门课的教学出现了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状。如何改革这门课的教学,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实施分层教学

长期以来,人们较多地关注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总是让学生去适应既定的教学目标,而不能将教学目标调整为适应学生,不符合教学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电子技术基础课是一门专业原理课,学习它需要一定的物理、数学、电路分析基础。但中职学生学习基础普遍较差,为此必须对教学进行改革和调整。根据学生学习基础较差且不平衡等学习现状,可实施分层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对学习基础较强者,坚持理论教学要求;对学习基础薄弱者,适当降低教学要求。例如,对一些很复杂和难以理解的概念、原理、分析计算,可简化或缺省,变分析研究方法的定量分析为定性分析,乃至对理论上的掌握不作要求,而主要着眼于实际操作应用环节。总之,要充分挖掘一切教学因素,既面向所有学生,又兼顾学生个性发展,让教师的教去适应学生的学,通过同班教学、分层提高、共同发展、分层达标的教学策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和获得成功,从而使这门课的教学稳步深入地进行。

笔者认为,这样做并未偏离中等职教“以培养中初级应用操作人才为主”的培养目标,但对教师业务素质却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中,广大教师应有改革创新精神,对教学制定明确的目标,对分层对象进行合理的组织,同时要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以及采取更灵活有效的教学机制,并注意客观地进行质量评价等。

二、联系实际应用教学

电子技术基础课是学习后续各专业课的理论基础,然而,不少学生却对它学习兴趣不浓,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讲授时就理论讲理论,照本宣科,枯燥无味。实践证明,在讲课时教师若能注意把握本课程特点,将其较强的基础理论性与较强的工程应用性相结合,努力突破教材的束缚和局限,适当拓展知识面,针对有关基础理论多举实例,多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及学生的现实需要教学,在理论性与专业性互相渗透且有机统一的基础上,就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例如,在讲“功率放大器”内容时,可联系收录机中的功放电路、电视机中的行、场输出电路;讲“数字电路”时,可简介数字测速系统、电子钟以及工业生产中的计数、计时装置;讲各种家用电器的共同部分——“直流稳压电源”时,可适当介绍其故障现象与维修等。

三、加强直观教学

在理论教学中,注意采用直观教学手段,是使理论分析变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的重要方法。由于电子技术基础课是以结构复杂的半导体器件和种类繁多、功能各异的单元电子电路为主要分析研究对象,加强其直观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本课程教学中,教材知识点的引入宜采用实物示教、演示实验等直观教学方法,每个单元都应配有相应的实验。另外,还应编写电子实训的教学内容,供专用实验周使用。要通过实物示教、演示实验等方法、手段,重视概念、原理引入、导出的过程,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从而避免枯燥空洞的说教,以降低学生的思维难度,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讲“半导体器件”内容时,应把各类半导体二极管、晶体管、集成电路等展示给学生看;讲“多级放大器和负反馈放大器”时,可让学生体会一个助听器或音频功率放大器实体电路的功能效果;讲“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的稳定”时,可用加热的电吹风去分别靠近固定偏置电路和分压式稳定工作点偏置电路中的晶体管,观察比较升温前后示波器上显示的输出电压波形,和用直流电压表、电流表测得的晶体管的电流、电压值的变化情况。

科学技术的进步为电子理论教学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在教学中还要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等先进的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四、推进项目式教学

电子技术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材中蕴含着大量的实用知识,如电子元器件的检测、小型电子功能电路的制作等等。职校学生对学习电子理论普遍感到困难、缺乏兴趣,但他们活跃、好奇、肯动手,尤其期待电子技术的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自身在一定情境和条件下,借助其他帮助,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灌输,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对所学的内容失去兴趣。若一开始通过精心设计的形象案例,激发学生的直接兴趣,在案例制作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就会产生为什么能这样做的疑问,当学生有了迫切的求知欲望,对于案例之后相关概念的讲解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项目式教学(又称任务驱动教学法),无疑在激发学生兴趣上有良好的效果。

在电子技术基础课教学过程中,要大力推进“项目式教学”,这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它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并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的习惯,引导他们学会如何去发现、去思考、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思考与解决问题。项目式教学本质上是通过“任务”来诱发、加强和维持学习者的成就动机。该方法突出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和策略,这对于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可将课程知识点“模拟和数字”精心地设计在以下14个操作项目专题中:其中模拟电子技术6个,分别为直流稳压电源的制作与调试、制作安装助听器、低频功率放大器的安装和调试、集成运算放大器的连接测试、制作安装晶闸管调压电路、半导体收音机的安装与调试;数字电子技术8个,分别为触摸式延时开关的制作、并联二进制加法器的连接实验、用双向移位寄存器构成环形脉冲分配器、用异步计数器实现二-五-十分频、计数译码显示电路的连接实验、用数据选择器实现脉冲序列产生器、用集成定时器构成多谐振荡器、用数/模转换器实现D/A转换实验。该设计选题精当、覆盖全面、难易适度、可操作性强,实践证明,采用项目式教学法,有力地促进了本学科的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冯满顺.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高传贤.电子技术应用基础项目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3]苑桂花.电子课的分层教学[J].现代教育,2003,(5).

高校公共基础课改革初探 篇4

公共基础课是高校面向全体学生所有专业开设的课程, 是全体大学生都应该学习的思想、文化并养成基本素养的通识课, 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计算机、高等数学、英语、体育等。这些课程不一定同大学生所学的专业有直接关联, 但是, 它们却能够培养大学生远大理想、高尚情操、科学思维、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因此, 开设公共基础课, 并使公共基础课切实发挥它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公共基础课存在的问题

高校基础课存在的问题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 (1) 高校对公共基础课的认识不足; (2) 大学生对公共基础课的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 许多高校对公共基础课程的认识不足主要包括: (1) 关于公共基础课的定位和功能认识还需要进一步地明晰, 只有明晰公共基础课的功能和定位, 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 (2) 高校在公共基础课的课程标准制定沿袭普通高等教育课程的设计, 教师在教学中大多局限于已经形成的教案 (来源于出版社或网络) , 而这些教案往往已经过时, 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需要了; (3) 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方法单一, 大多以教师讲授为主, 就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 学生对公共基础课也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的现象。调查显示, 22.1%的学生认为公共基础课不重要, 其中, 6.2%的学生认为公共基础课可有可无, 而15.9%的学生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开设公共基础课。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 公共基础课对于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没有作用。事实上, 这种观点的产生与整个社会的急功近利和浮躁心理相关, 与公共基础课不能立竿见影的特点有关, 与高校和教师也有一定的关系。

因此, 无论从高校对公共基础课程的认识来看, 还是大学生对公共基础课程的态度来看, 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改革都是刻不容缓的。

二、高校基础课改革的探索和实践

1. 大学公共基础课应该与各大学生所学专业结合, 增加实践活动。

高校和教师应该注重将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结合起来,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 既考虑到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 又要使大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公共基础课是高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提升在校大学生的文学素养、逻辑思维、创新意识、道德意识等综合素质层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现实的大学教育中, 由于专业的划分与定向, 学生往往重视专业课的学习而忽视公共基础课的学习, 使高校和教师降低对教学目的和目标的要求。因此, 高校和教师不仅应该认清公共基础课在新的教育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而且更应该明确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关系, 努力找准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结合点, 为大学生认真学习公共基础课搭建一座桥梁。比如, 以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同学为对象教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教师就可以联系学生的专业和课程需要设计一个教学实践环节———“以房养老”的社会调查。这样的调查既可以做到专业课与公共基础课兼顾, 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程度。

2.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使用情境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从教学需要和教材出发, 教师有目的地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 激发学生以一定的积极态度去体验, 从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 以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对增强中小学生的课堂教学效果显著, 对大学生同样适用。在高校公共基础课的教学中, 许多教师注重课堂讲解, 一味灌输知识, 而不考虑学生愿不愿意接受、能不能接受的问题。可以说, 这样的教学方法, 使学生在原本就不重视基础课的基础上更讨厌公共基础课。这样的教学模式实在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因此, 高校教师在上课时应该采取情境教学法, 遵循教学内容, 同时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 创设一些合适的情境, 激起学生的学习情趣, 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积极投入学习。这样, 教师就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可以说, 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比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中涉及价值的内容, 就可以设置一个情境:在12人乘的一艘船上, 仅有唯一限乘6人的备用皮划艇可供逃生。船上有: (1) 船长; (2) 精通航海的罪犯; (3) 健壮的青年工仔; (4) 貌美的卖淫女; (5) 患绝症的女孩; (6) 智障的男孩; (7) 中年科学家; (8) 断肢的个体暴发户; (9) 老医生; (10) 国家干部; (11) 体弱的方丈和尚; (12) 大学生你自己。这艘船在风高浪急的海上航行时不幸遇险将要沉时, 请你决定哪些人可以坐皮划艇逃生。大多数学生都会按照这些人的利用价值来选择, 当然, 自己是必选的。在学生选完之后, 我会告诉他们, 人的价值不仅仅是人的效用, 还包括主体价值, 比如平等、自由等。通过这样的“生死抉择”, 学生的参与度提高了, 而且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人的价值。

3. 对学生的考核应采用多种方式综合评价。

考试作为监测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手段, 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针对学生“考什么, 学什么, 背什么”的学习考试模式, 高校中的公共基础课的评价应该采用多种形式的综合评价方法。教师不仅要把目光放在考试成绩上, 还应该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表现纳入评价范围之内。在这里, 我们新建了一个考核方式:平时成绩 (占总成绩的20%, 计20分) +实践活动成绩 (占总成绩的20%, 计20分) +考试成绩 (占总成绩的60%, 计60分) 。

我们可以把平时分的考核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班级整体表现考核分 (占平时分的25%, 计5分) 。公共基础课的教师往往要同时兼任几个班的课, 但是每个班的表现不尽相同。有的班级到课率较高、迟到早退现象少, 而且在课堂中可以积极地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这样的班级整体表现不错, 分数较高;还有一些班级, 到课率低、迟到早退现象严重, 而且课堂教学中不能积极配合教师, 这样的班级整体表现较差, 分数就会相对较低。这个班级整体表现考核分是每个学生平均分的基础, 在这个基础之上, 我们再考核学生个人的考勤情况; (2) 学生的课堂表现分 (占平时分的25%, 计5分) 。课堂表现包括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等课堂环节。学生的课堂表现分如何打这是一个问题。其实, 我们可以对其进行量化。如在一个学期中, 记录每一位学生回答问题的次数, 找出回答次数最多的那位同学, 他的课堂表现分是5分, 然后用他的分数除以回答问题的次数就得出回答一个问题可以得多少分, 然后再乘以每个学生回答问题的次数, 就得到他们的课堂表现分; (3) 学生的考勤分 (占平时分的50%, 计10分) 。学生的考勤工作主要是通过点名来完成, 缺勤3次就不能参加最后的考试。

对于实践活动的考核, 也可以进行细化, 根据学生在实践中的分工和承担实践活动任务的多少来给分, 进而得到的一个考核标准就是在实践活动中承担的任务分 (5分) +实践活动完成水平分 (15分) 。如从分工上来看, 组长可以得5分, 汇报者得4分, 组员得3分。如果汇报者是组长, 也只得5分, 如果汇报者是组员, 即可得4分。然后, 教师再根据实践活动完成的整体水平进行给分, 那么这个分是全组的得分, 无论是组长、汇报者还是组员都是一致的。

对于最后的考试, 则要求教师在公平公正的条件下, 对每一位同学进行闭卷或开卷考查, 严肃考纪, 杜绝作弊现象。

三、结论与启示

在高校教育中, 公共基础课的价值与地位是不可撼动的, 因此, 高校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 其中遇到的问题较多, 需要我们努力奋进, 积极应对, 以此加快对公共基础课的改革, 强化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使公共基础课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基础课改革 篇5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的现状尴尬,问题颇多。此文就目前中职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提出了解决的途径和办法。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尴尬专业

随着社会的变革与经济的发展,教育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和

中小学基础教育的教学改革全面展开,而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却相对滞后,无论在教育观念、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文化基础课教学问题尤为突出,面临尴尬,亟待改革。

一、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目前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生源质量偏低使文化基础课教学遭遇尴尬

随着我国教育格局发生的根本性变化,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招生规模逐年扩大,人们的教育需求得到满足。处于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夹缝”位置的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源几乎全部来自初中生,而且绝大多数是升入高中无望才选择上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的,他们普遍存在着文化基础知识水平偏低的问题,相当一部分学生数学、语文、理化、英语、政治等科目加起来都不足百分。这些文化基础知识“先天不足”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到中等职业学校学习是为了“混张文凭”好找个工作的思想,他们对文化基础课由听不懂到听不进直到很反感,提起文化基础课就“头疼”。由于生源质量偏低,大多数学生对文化基础课学习没有热情,文化基础课几乎成了“大酱碟”,需要了就“沾一口”,否则就弃之一旁。文化基础课教师也成了不受学生欢迎的人,相对专业课程而言,文化基础课教学情景甚是尴尬。

2.教育系统内部认识偏颇使文化基础课教学被“忽视”

中等职业教育是以一定的专业教育为基础的,专业技能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抓手”,也是职业教育的优势和特色所在。中等职业教育为抓住这根生命线,人为地使得“专业技能”与“文化基础”之间权重失衡,缺乏对学生进行综合职业素质发展所需要的基础文化素质的培养。当前职业教育发展中除了对口升学班级外,一般都比较忽视文化基础课程的开设和实施,文化基础课几乎成了陪衬。在课程设置和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非常突出“专业课”的地位,甚至提出“文化基础课要为专业课服好务、让好路”。为了满足专业课时数,任意删减文化基础课的教学内容。由于时间、学制等方面的限制,在过于强调“专业课”的同时便忽略了文化基础的全面提高。结果只注重单一专业技能的培养,学生文化基础方面的教育被忽视,培养出来的人才发展不够全面,心理素质较低,缺乏自信,转岗再就业能力低。此外,由于忽视基础文化素质的提高,专业技能发展本身也受到很大的制约。难以进行自我教育与提高,使以后职业生涯的继续发展受到严重的限制。

3.教学评价问题使文化基础课教学缺乏“分量”

由于中等职业教育的特性,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成为重中之重,人们的目光都盯在学生专业课程的成绩上,专业课程的成绩好,就业安置相对就容易的多。由于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课已经建立了比较系统的、完善的学校、社会考核评价机制,各种等级证书的考核使各专业知识的评价厚重有力,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把能否取得专业等级证书作为评价这个学生学习优劣的标准。而文化基础课教学则缺少强有力的外部评价机制,内部评价机制又不够完善,对教师而言,其教学过程、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等方面的监控与评价无疑是“宽松”的;对学生而言,其学习过程、学习质量、学习效果等方面的检测与评价更是“宽松”的,这便导致了文化基础课教学的考核评价缺乏“分量”,起不到激励作用。

4.学科定位模糊使文化基础课迷失方向

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究竟以初中补习为主还是按教学大纲要求安排课程是各中等职业学校共同存在的难题。中等职业教育的对口升学压力相对来说要小得多,能够参加对口升学的学生又是少数,这部分学生对文化基础课的需要相对大一些。而大多数学生文化基础知识水平偏低,在教学实践中难于把握教学深度,如果严格按教学大纲安排教学,教学几乎无法进行,如果弃教学大纲于不顾,又何谈保证教学质量,正所谓“教深了不行,教浅了还不行”。如何按“职教性”特点定位文化基础课教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改革的途径与对策

1.摆正“专业课”与“文化课”之间的关系

中等职业教育的特性决定了学生在校期间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是学习的主旋律,由于就业的需要,很自然的就把专业课的砝码加大了。其实,“专业课”与“文化课”之间并不是矛盾对立的,宽厚的文化基础是培养扎实专业技能的条件,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中等职业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狭窄的专业技能训练,必须注重对学生普通文化素质、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实现“文化高移、基础宽厚、技能复合、素质全面”的中等职业教育目标。通过课程整合、弹性学制和必修、选修结合等多种方式组织文化基础课的教学。根据学生的兴趣、个性和实际需要,加强文化基础素质的教育,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要克服重专业课轻文化课,重专业技术培养轻文化基础培养,重眼前谋职轻终身发展的倾向,处理好专业课和文

化基础课相互关系,使学生全面发展。

2.准确定位文化基础课

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学科定位问题应放在整个中等职业教育系统中来考虑。要根据生源状况,改革、完善文化基础课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提高对文化基础课教学的认识。它在学生培养上应兼顾升学与就业,而侧重在就业;它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还要致力于教会学生谋职求职的能力和素养;它不仅是工具性和基础性的统一,而且还是职教性的体现。只有明确了这一定位问题,才能使文化基础课教学更具有目标性、方向性和针对性。

3.加强文化基础课学科价值认识

造成“专业技能”与“文化基础”之间权重失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文化基础课学科价值认识不够。教育系统内部那种认为学生生源差,文化基础课能学多少算多少的思想的存在,导致了文化基础课教学质量不高,教师缺乏教学激情。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加强对文化基础课学科价值的认识。文化基础课教学不仅关系到学生成为一技之长的“技能型”人才,还关系到学生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不仅关系到学生成为技巧型、技能型人才从而解决就业问题,更关系到学生潜能开发、终身发展的问题。因此,我们要提高对文化基础课教学在中等职业教育中重要性的认识,将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安排放入整个人才培养方案和整体课程结构中,使文化基础课程真正体现其学科价值。

4.加强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针对性

加强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的针对性,是摆脱目前尴尬状况的重要途径。首先,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不搞一刀切,可以试行分层教学,对基础好的学生鼓励参加对口升学考试,对基础差的学生要善于激发培养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勤奋学习,自我发展,以切实提高整体素质。其次,要把文化基础素质与现代科技意识的培养很好结合起来,在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中要突出和强化实用性。还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增强教学过程的形象性、趣味性、参与性,丰富教学内容,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5.加强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机制的有效建立对于提高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质量,提高学科品位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探索研究,不断完善教学评价方法,同时应借鉴专业课教学评价方法,不断开拓新的教学评价方法,强化评价功能。例如语文教学可以引进和采用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开发的“ZHC”即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成绩合格的学生可获得“职业汉语水平等级证书,对学生学习文化基础课能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

基础课改革 篇6

关键词:公共基础课;随堂考;无纸化;开卷考试

金肯职业技术学院是于2000年6月,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批准建立的一所省属全日制民办普通高校。以机械与汽车工程、土木建筑为主打品牌的院校。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编制中,把课程结构设置为四类课程和综合实训,其中四类即公共基础教育课程、共享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分类核心课程、高层专业互选课程。素质教育课程分为通识课程和公选课。通识课程在我校即使公共基础课其包含了《思想道德休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体育》、《军事理论》、《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职业规划与拓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考试主要有两种目的:一是检测考试者对某方面知识或技能的掌握程度;二是检验考试者是否已经具备获得某种资格的基本能力。从这两种目的看,考试可以分为效果考试和资格考试。从正常的公共基础课的教学过程来说我们采取的是效果考试,又是检查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衡量教师与学生的评价体系之一。学生在学业是否达到或多大程度上达到预期教学目标,也有促进作用,即帮助学生发现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以便努力改进学习。以及老师调整教学方案的一种手段。

传统的考试大多采用笔试、闭卷的形式,重视知识的记忆,忽视知识的应用和能力的培养。考试的内容基本上是教科书和笔记上的简单重复,学生靠死记硬背的方式能较容易地通过考试。这种做法造成的结果有二,一是出现“高分低能”,二是相当部分学生放松学习,考前采取突击复习以应付考试。以前,大学里较常见的现象是“上课抄笔记,下课补笔记,考前背笔记”,目前这种情况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上课的学生,上课记笔记的已越来越少,甚至到课率都不是100%。那么在临近考试前,学校各复印点挤满了复印笔记的学生。这种情况出现在公共基础课上特为明显,学生觉得没有在这些课程上下多大功夫,但是又必须得通过考核。

因此推进公共基础课考核是有必要的,不以一次考试和一种考核方法评定学生成绩,从终结性评价转向注重过程和促进学生应用能力发展的形成性评价。一是教学过程中渗透能力考核。在科目考试的成绩计算上,采取平时占40%、期终占60%(理论与实践)的方法。在考查科目的成绩计算,采取平时占60%、期终占40%(含面试、实验等)的方法。实行平时考查与集中考核相结合,学习理论与现实表现相结合,综合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实际表现,不断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际运用能力;二是实行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相结合,坚持“强化应用”的命题原则,着重考核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水平。

其实分数不是最终的追求,我们希望学生能提高综合素质如强化职业道德、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这是宗旨。在金肯学院创办以来,公共基础课程一直延续着补考、期中、期末,补考这几个考试方式。最终都是以纸质形式考核。然而在近几年来,教务处和基础教研室都在思考着考核方法,也做了一些必要的尝试,如随堂考:是效果考试的一个典型形式。消除学生对考试的焦虑紧张感,也对课上讲解的内容进行了强化性的练习。在2014年10月底的期中考试《高等数学》就采用了此形式。使学生对所学的概念,公式等有个加强型的记忆,大大降低了期末时学生的不及格率;于2015年《大学英语》也尝试着采用了此形式。大学英语还在尝试着其他的考试方式

无纸化考试:《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考试采用了无纸化考试,效果很理想。无论从学生的反馈还是任课教师还是学院的组织方都受到了好评。依教育部要求,江苏省从2012年下半年起在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CRE)中试行无纸化考试。我院计算机信息技术考试也在积极的同国家的政策同步中,计算机的无纸化考试也是一种尝试与跟进。

开卷考试:《军事理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休养与法律基础》《就业指导》这些课程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大的社会环境以及基于学生基本素质培养的学科整合课程。提高修养对知识的掌握、理智的形成,对一个人的素质乃至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素质、对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学生提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

考试改革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也应看到由此带来的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方面,操作趋于繁杂,教师的工作量大大增加,推广施行会有一些困难。另一方面,由于考试方式的多样性和时间的不确定性,会增加教师的随意性和考试的不规范性等等。这些问题能否顺利地解决,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考试改革的进程,进而对教学的整体改革产生影响。

我们的目的是培养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强的应用型人才。民办高职院校已成为试点注册入学的主战场。注册入学这一新举措推进了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给民办高职院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是也要清楚地认识到在“注册入学”的背景下,如何将这些文化底子较差的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企业要求的人才难度比以前更大。因此,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开展本课题研究,有力地推进注册入学背景下民办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以及考核方式的改革。其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它不仅对我院,而且对整个民办高职教育公共基础课的改革与建设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具有较为广泛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余向平:高职教育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基本思路[J];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13期

[2]杨晓波 孙丽春 张晓磊:高职教育公共基础课考试现状及改革浅析《中国成人教育》 2009年22期

基础课改革 篇7

一、传统钢琴基础课教学的现状

1. 院校层面:生源质量和资金投入参差不齐

众所周知, “学习音乐不仅要有良好的先天生理条件和音乐感觉, 同时还应具有很好的文化功底与多种智能。音乐专业中的钢琴演奏对人才的要求更为严格, 一般的儿童掌握钢琴弹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大体需要花费八到十年的时间。而经过一筛再筛并扩大招生进校的地方院校生源, 大多只是在音乐技能方面经过一两年甚至几个月的匆忙备考就跨入了大学校门, 他们不只弹奏方法乱, 程度低, 对音乐的认识片面, 而且钢琴专业的学生错过了技术训练的最好时机”。生源质量的参差不齐在很大程度上给钢琴基础课的教学带来了困难。

学校面对不断扩招的高校学生, 在钢琴与琴房的配备上已经显得越来越捉襟见肘, 并不能完全保证学生的练琴时间与钢琴质量。

2. 教师层面: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尚未转变

目前, 教师绝大多数都是在传统钢琴“一对一”教学模式下修习钢琴的, 因此他们学到的教学方法也是传统的“一对一”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显然不完全适应钢琴基础课的教学需要。

面对不断扩招的高校学生, 对钢琴教师来说增加了教学时数, 但是对于“一对一”的教学中还要不停的重复学生共同存在的弹奏问题以及理论问题, 这是对于教师教学时间与教学成果的极大浪费。

3. 学生层面: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差异很大

就目前而言, 很多学生尤其是主专业不是钢琴的学生对钢琴基础课缺乏学习兴趣, 对钢琴课的基础作用认识不足, 认为不是自己的主专业学多了也没有什么用;在学习中期望一蹴而就, 遇到困难时常常抱怨家境贫寒、天赋不够、起步太晚、师资太差等等客观原因, 没有意识到自己学习不够刻苦、学习态度不端正等等主观原因。

针对以上问题, 经过一系列的考察与研究, 只有对钢琴基础课的教学形式进行充分的改革才能使钢琴基础课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钢琴基础课教学形式的改革

1. 院校层面:采取一次性投资, 使数码钢琴教室进入校园, 取代钢琴基础课“一对一”的教学形式。

首先, 数码钢琴教室的开发与利用使院校解决了因为学校扩招的情况与钢琴和琴房不成比例的问题。

其次, 数码钢琴不需要调琴, 在节省调琴费用的同时, 还可以解决十到十五人同时练琴且互不干扰的问题, 能够保证学生的练琴时间与练琴效率。

2. 教师层面:由“一对一”的教学形式改为集体上课形式。

在新生入学之后针对每个学生的钢琴弹奏水平以及理论掌握水平大致按照十到十五人为一组进行分组, 教师可以把原来“一对一”小课中不断重复的教学内容统一讲解, 把节约下来的时间在原来的教学内容中穿插进来更多的音乐理论、和声、曲式分析、基本功训练、乐曲创作背景、乐曲重奏、合奏、即兴伴奏、移调练习等内容, 更加充实与完善讲课的内容, 使钢琴基础课更加具有可操作性与实用性。

3. 学生层面:加强数码钢琴课上课时的合作与激励原则。

使学生在与自己钢琴程度相当的学生中找到自己的参照物, 在共同上课与回课的过程中准确找到自己的位置, 发现自己的进展与不足, 并能体会到“一对一”小课中不能实现的钢琴重奏、合奏、联奏等带来的乐趣与成就感。

在经过了一学期的学习后, 由于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与用功程度的差异, 在下学期伊始需重新按照学生的弹奏程度及考试分数各方面综合评定再进行重新分组, 这样的不断变化使学生有了一种竞争意识, 找到了激励自己学习钢琴的兴趣与动力。也因为在数码钢琴中可以进行的各种实用性的学习使学生对自己本专业有了相当程度的促进, 这就使原本懒散的学习状态得到极大的改善。

三、教学改革后的跟进与完善

教学形式的改革是改善钢琴基础课教学的一方面, 在实行后很大程度的提高了钢琴基础课的教学质量, 确实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是也存在不断完善的问题。

1. 院校方面:

在经过数码钢琴教室的使用后要加大对数码钢琴设施的管理力度, 使设备能够更长远的使用下去。

2. 教师方面:

很多教师在经过数码钢琴教学之后, 感到从“一对一”小课中无限重复式的教学中解脱出来, 能够有更多的时间搞科研, 但是在上数码钢琴课时仍然还受原来“一对一”授课方式的影响, 只注重学生的技术技巧训练, 教学内容不够丰富, 教学方式还不够多样, 需要进行更多关于此类的研究与实践。

3. 学生方面:

数码钢琴的教学虽然调动了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热情, 但由于有不断分组的危机感存在, 学生一味追求弹大而难的曲子, 所以有些学生忽略了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 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形成一种学习氛围, 强调综合能力的整体提升, 并且在考核细则方面加上各类考试内容, 完善考核标准。

摘要:高等院校音乐专业的钢琴基础课多年来实行“一对一”的小课上课方式, 存在诸多的问题, 数码钢琴集体课的教学形式在不断的发展中取代了传统的上课模式, 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音乐专业,钢琴基础课,教学形式,改革

参考文献

[1]宋志伟.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实践与探索[J]高等教育, 2011 (6) .

[2]苏晨琦.高师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创新模式探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2 (5) .

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探索 篇8

一、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面临的困境

(一) 公共基础课的课程定位难以把握

目前高职院校开设公共基础课程, 主要包括工具类课程, 如数学、计算机基础、外语、应用文写作等;德育类课程, 如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等;人文类课程, 如大学语文、美学等;职业素养类课程, 如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等;身心健康类课程, 如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开设这几大类课程旨在满足学生学好专业课, 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需要, 从而达到拓宽学生知识面, 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培养和发展学生兴趣特长与潜能的目标。

高职院校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 关于公共基础课的定位问题成为教学改革的热点和难点。公共基础课不仅仅具有为专业课程服务的工具性功能, 更具有“润物细无声”的人文教化功能, 如大学语文、大学英语的思维能力培养和工具价值, 体育的现实和潜在价值,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导向功能等。这些功能可以唤醒学生的情感经验, 进行欣赏体悟, 进而“由己及人”, 扩大到对人、社会的更深层的理解与认识, 而这正是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所缺乏的。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中, 要处理好公共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关系, 既要突出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 又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因此清楚地认识公共基础课在新的教育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明确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关系, 找准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结合点, 树立公共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理念, 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二) 理论教学与实践难以结合

由于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教育模式上沿袭学科教育模式, 过分追求基础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培养目标、教学方法等没有体现出高职高专院校的课程特色, 忽视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造成了公共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脱节现象。因此, 公共基础课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树立公共课为专业课服务的新理念, 强化理论教学与实践的相结合。但要把知识传授的基础理论课转变成具有教学实效性以及学生认可的能力训练课程, 这对公共基础课教学是一大挑战, 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练一体化”的课程改革, 在公共基础课程部分相当艰难。教学观念、教学条件、教学环境等, 都是公共基础课难以走出困境的制约因素。一方面是高职教育的职业性、技术性和就业导向性以及巨大的就业压力, 迫使高职院校树立公共基础课教学的就业导向理念, 把高职学生普遍关注的就业能力问题作为基础课教学改革的立足点与出发点, 另一方面是公共基础课自身的理论特色和基础定位, 这就使得公共基础课改革面临两难境地。

(三) 学生主体地位难以保证

传统教学的最大弊端就是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 忽略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教师在教学中仅仅传递观点、手段和结论, 将教材内容按照学科的逻辑顺序传授给学生。在教材使用上则大多是国家统编教材, 国家统编教材比较注重教材的适用范围, 教材编写过程中要考虑各行各业的特点, 考虑各行各业的需求, 所以教材内容多是基础性的东西和共性的东西。这样的教材没有行业特点, 不能完全照顾到各行业的需要, 没能很好地起到为专业课搭建知识平台的作用。公共基础课教学应力图改变这种模式, 在公共基础课教学活动中牢固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意识到自己的主体责任和主体力量, 从而形成自觉、强烈的创新意向和动机, 最大限度地开发自身的创造潜能。我们必须清楚的事实是, 学生获得知识、提高素质主要依靠自己的主动性。因此, 教学过程中必须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的自主精神和选择性要求,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要结合实际情况, 大力推行以学生为教育主体的讨论式教学、辩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问题教学、直观形象教学等教学方法, 帮助他们自觉、主动地将理论知识内化为个人素质。力求改变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法, 把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放在第一位, 强化思维训练, 开放学生的思维空间。具体到教学过程, 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一系列的具体环节, 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角。

二、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途径探索

(一) 改革公共基础课课程设置

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面临诸多问题, “其中最根本的问题之一是人才培养系统性的偏差, 集中体现在人才培养的效果与市场需求之间的距离, 而导致这一偏差的最直接原因是课程”[1]。高职院校应根据行业、企业需求, 推进落实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 调整课程设置。坚持教学以技能为中心, 专业课、文化课教学为技能课教学服务, 调整教学计划, 突出实践教学, 加大实践教学比例。教学改革和课程设置应关注行业、企业的最新发展, 根据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状况和基本要求, 结合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大纲, 突出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流程和新方法, 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在课程的难度和广度方面, 遵循“实用为先、够用为度”的原则;在教学内容上, 删繁就简, 面对实际, 讲求实效。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实践能力的“实用型”、“应用型”人才, 公共基础课要根据专业课的设置情况进行调整, 树立为专业课服务的理念, 摆正公共课与专业课的关系, 不断深化课程教学改革。

(二) 改进公共基础课教学方式

公共基础课教学, 要以为专业课服务为宗旨, 配合好专业课教学。要做到这点, 必须改进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方式, 确保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如在大学语文、应用文教学中, 着眼于学生实际, 切合高职院校学生的语文实际水平和就业需要, 结合法律、文秘、计算机等各专业培养需求, 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人际沟通交往能力和应用文写作能力,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 组织演讲赛、辩论赛、求职应聘会, 组织学生到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办公系统进行实训, 结合各单位工作实际写作各类公文等, 切实体现工学结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又如在政治思想课的教育教学中, 进行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与实践的研究, 构建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新模块, 即课堂讲授—专题讨论—实践教学三大模块。通过政治理论课、法律基础课、时事专题讲座、日常思想教育等形式的教育, 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政治情操;通过专业教育、生产性实训教育和企业化管理, 使学生具备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精神和文化修养。充分体现出工学结合的办学思想和教学模式, 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

(三) 提高公共基础课教师素质

公共基础课程自身的基础性、示范性、实践性, 使得公共基础课的任课教师不仅应具有丰富的教育理论、扎实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 还应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与丰富的人格魅力。这就要求公共基础课教师在教学的学科领域, 应该有相应的科研成果。要适应新的教学方案, 要在新的形势下把理论问题讲活, 教师就必须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 积累较多的科学研究成果。这样才能应对日益复杂的思想意识形态领域提出的挑战, 才能在较深的层次上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公共基础课教师还要深入社会实际, 加强调查研究, 不断开阔理论研究的视野。教师只有充分发挥引导作用, 及时更新教学观念, 提升教学水平,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才会使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水平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随着时代的发展, 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面临着新的挑战, 关于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定位、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研究与探讨, 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与讨论, 尽管公共基础课程在高职院校备受冷遇是个不争的事实, 但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必须涉及公共基础课程领域。伴随着革新传统模式, 探索基于工作体系的课程教改实践, 有些高职院校在公共基础课程的改革方面作了大胆的实践与尝试, 并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富有特色且有成效的课程改革经验与做法, 这些做法对探索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的目标、方向和路径, 意义重大而深远。

摘要: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使命, 公共基础课作为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高职院校实现培养目标不可或缺的内容, 因此清楚地认识公共基础课在新的教育体系中所面临的困境, 对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进行积极探索, 是现代社会发展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的客观要求, 也是高职院校教学理念转变过程中面临的重要课题和紧迫任务。

关键词: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运动人体科学基础课教学改革刍议 篇9

然而, 近年来在我省体育院系部分同学中, 对于《运动解剖学》和《运动生理学》的“厌学”或“畏学”情绪逐渐滋生。有部分同学感觉这两门课程抽象、枯燥、乏味, 甚至认为超出自身接受能力而产生了放弃的想法。这对于后续运动人体科学相关课程的学习及运动技术相关课程的学习无疑是极大的妨碍和阻力。基于以上原因, 本文对山东省部分高校体育院系《运动解剖学》及《运动生理学》的成绩进行了抽样调查分析, 试图总结出这两门课程目前存在的共性问题及不足, 并着重对于如何改进、提高这两门课程的教学时效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 1 研究对象

山东省部分高校体育院系2010 -2014 级学生运动解剖学结业考试试卷, 共50 个班2402 人份; 运动生理学结业考试试卷, 共50 个班2437 人份。

1. 2 研究方法

1. 2. 1 访谈法

与山东省部分体育院系运动人体科学任课教师就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的教学心得与体会多次进行座谈; 并随机选取了2012、2013 级部分同学进行座谈, 一起探讨在运动人体科学基础课学习过程中的体会, 重点听取了对不足部分的分析与建议。

1. 2. 2 调查法

随机调阅了2010 -2014 级山东省部分高校体育院系在校生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结业考试试卷、成绩单、成绩分析表, 综合分析教学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之处。

1. 2. 3 数理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 0 统计软件包对所采集数据进行处理, 计算成绩分布百分率、平均成绩 ( x-± SD) 、试卷难度系数。

2 研究结果

2. 1 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总体成绩分布统计结果

表1 统计结果表明: ⑴所调查高校体育院系试卷的难度系数比较适中, 说明在命题过程中较好的考虑到了知识面的深度与广度; ⑵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的高分成绩与低分成绩悬殊较大, 表明不同同学之间对运动人体科学基础课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成效存在明显差异; ⑶卷面分数优秀率较低, 表明在教学环节的把握与教学内容的选择,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方面可能存在较多的问题; ⑷总体卷面平均成绩仅仅高于及格线寥寥无几, 卷面不及格率较高, 表明有相当部分同学对运动人体科学基础课的知识掌握较差, 亟需寻求恰当的解决途径和办法。

2. 2 山东省部分高校体育院系不同系别学生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成绩结果分析

2. 2. 1 山东省部分高校体育院系体育系同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成绩结果分析

2010 - 2014 级体育教育专业同学的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卷面考试成绩基本呈正态分布, 分布区间较为合理, 高分人数偏少而低分人数偏多, 运动生理学的平均成绩较之运动解剖学又有下降的趋势。

作为传统专业系科, 体育教育专业的同学在高中阶段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 但从成绩上可以发现同学体现出来的学习热情与投入程度并不高, 这提示我们需要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 更多的与运动实践紧密结合, 增加直观有趣的CAI可视教辅教材, 并进一步搭建教学资源库及与同学交流互动的网络平台, 激发并保持同学对于运动人体科学基础课的学习兴趣, 在兴趣的引导下, 以期大幅度提升学习成效。

2. 2. 2 山东省部分高校体育院系运动系同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成绩结果分析

2010 - 2014 级运动训练专业同学的成绩已不呈正态分布, 卷面成绩低于及格线的人数甚至超过了1/3, 但与此同时高分人数比例并不低, 成绩分布呈现两极分化趋势, 总体情况不容乐观。以上结果提示我们, 只要方法得当, 措施得力, 同学的学习程度及学习成绩提升存在较大的空间与潜力。

运动训练专业的同学主要来自单独招生及部分退役的一线运动员, 由于客观条件限制, 部分同学的文化基础较为薄弱, 从考试成绩上反映出部分同学对运动人体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 基本理论缺乏足够了解。他们的优势在于对运动实践的认知较为深刻, 由此要求在接下来的教学实践中必须结合同学的运动专项, 寻找激发他们的兴奋点, 加强直观教学, 并尝试把部分教学内容带出课堂, 与训练课直接对接, 加深同学对运动人体科学基础课的理解, 同时着力加强课堂小结、章节总结、课后复习等学习环节的把握, 借鉴已有的运动解剖学习题集的成功经验, 尽快建设完成适合同学应用的运动生理学习题集及习题库。

2. 2. 3 山东省部分高校体育院系武术系同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成绩结果分析

2010 - 2014 级武术系同学的运动人体基础课卷面成绩分布趋势与运动系同学比较接近, 不及格人数同样较多, 成绩也呈较为明显的两极分化趋势, 同学对于“三基”的把握存在较明显缺陷。

这首先与同学的知识背景紧密相关, 武术系同学大多来自于武校、体校及部分退役的一线运动员, 部分同学缺乏生物学知识基础。与运动系成绩分布不同的是, 武术系同学成绩分布运动生理学比运动解剖学的总体情况要稍微好一些, 高分人数多于运动解剖学, 究其原因我们认为在运动解剖学的教学中可能由于任课教师缺乏对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直观认知, 与直接运动实践结合的实例较少, 而运动生理学主要着眼于探求“人的运动”与“运动的人”的生理规律的变化, 所以更容易为同学接受。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努力践行备课就是备同学, 尽力满足不同专业同学的需求。

3 分析与建议

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 我国高等教育走向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逐渐实现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这既为课程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更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要适应新的形势, 就必须善于学习现代教育思想, 转变和更新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围绕培养同学能力为主线, 调动同学的参与意识, 发挥同学的主体作用, 最大限度激发同学的求知欲。结合上述成绩分析结果, 建议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进行相应教学改革探索。

3. 1 积极适应教改对于学时的调整, 及时修订教学内容

自2000 年至今, 山东省部分高校体育院系运动解剖学课程学时设置从108 学时逐渐压缩为84 学时, 部分专业调整为64 学时; 而运动生理学从两门课程合计144 学时, 先是压缩为108 学时, 继而调整为96 学时, 2006 年之后大部分院系调整为84 学时。课程及学时设置的改变要求教学工作必须适应学时的调整, 既要突出核心问题及课程线索, 又必须大胆删减、精心选择与课程设置相吻合的教材与教学内容。运动解剖学必须牢牢把握运动系统这一重点, 让同学深入了解运动技术动作产生、改进、优化的结构基础, 学会用解剖学知识去分析技术动作并提出运动实践应用的建议; 而运动生理学则围绕运动过程中能量供应这一核心问题, 从能量的产生、利用、调节、补充诸多环节中, 精心选择教学内容, 突出对具备学科特色的问题比如运动性心脏、最大摄氧量、个体乳酸阈、运动性疲劳的介绍。在此基础上, 突出强调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规律, 着重帮助同学建构这两门课程知识框架之间的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

3. 2 认真转变观念, 不断优化知识结构, 做合格的体育人

山东省部分高校体育院系运动人体科学基础课的教学师资大多来自医学院校的基础医学专业以及师范院校的生物学专业, 在攻读学位的过程中已经拥有了较为丰富的知识储备。但由于大多数人并没有经历较为正规的体育专业学习及训练, 对体育运动缺乏深入的了解, 在课堂教学中对很多实例的理解不深、不透, 较难引起同学的共鸣与兴趣, 因此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必须转变观念, 认真重新定位, 明确教学的过程同时也是自身不断深入学习的过程, 是自身知识结构不断得到优化的过程。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教师自觉自愿的去深入了解体育运动的特点, 需要不断学习、探索、钻研, 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 最终从外行逐渐转变成内行, 从一个非体育人逐渐变成一个优秀的体育人。只有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与运动实践密切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才能随时把握同学的兴奋点, 做到深入浅出、举重若轻, 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3. 3 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促进备课个性化及教学个性化

在教学实践的过程当中,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与核心, 如何激发引导同学对运动人体科学基础课的学习兴趣, 是一个值得不断深入探讨的话题。在探讨的过程中, 必须明确一点, 备课就是备学生, 教学就是要展现自我, 换句话说, 要凸现备课的个性化及教学的个性化。要做到备课的个性化, 首先需要运动人体科学的教师对于各个体育项目以及体育赛事都要有较为深入的了解。一句话, 备课的个性化就是为了激发同学的兴趣, 引起同学的共鸣, 构建与同学进行知识交流互动的虚拟平台。除了备课的个性化之外, 在教学过程中, 在严格遵循课堂教学必备程序基础上, 在合理的范围内实现教学的个性化, 在不断变化与鲜明的个性展现当中, 始终引导保持同学的学习兴趣, 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3. 4 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及网络资源, 实践多元化教学

随着网络通讯的不断普及, 教师可以越来越方便的获取海量的知识素材, 同时随着课时的不断精简, 如何在更短的教学时间内使同学掌握更多的知识, 培养同学对运动人体科学基础课的兴趣, 成为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出发点。动画、录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 可以使枯燥乏味的抽象理论变得更直观。

部分教师在运动解剖学教学当中借助国外开发的3D clinic anatomy系统以及国内开发的3D Body等教学软件, 使同学对人体结构的认识更加深刻, 同时产生了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 在运动生理学教学当中结合已经开发应用的CAI课件, 大量引入flash素材, 使原本相对比较枯燥的运动技能等章节与运动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

下一步随着网络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深入应用, 可逐渐搭建成为师生在线交流的虚拟平台, 这样可以使师生之间的互动与反馈更具有针对性, 可以及时了解同学的掌握程度及兴趣点, 做到有的放矢。

3. 5 加强实验、实习、实践, 力求学有所用

运动解剖学与运动生理学都是应用性很强的课程, 两门课程的着眼点均基于为合理地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提供理论依据。为了适应课程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先进性特点, 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不断实践中逐渐培养并加强学生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①在教学中增加课堂讨论, 精心选取与生活、运动实践关系密切的实例, 引导同学在课堂上及课下不断探讨辨析; ②引导学生设计一些综合分析问题的生理实验, 尽量使学生更愿意用它分析和解决运动实践遇到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③鼓励更多的学生做有关运动人体科学方面的毕业论文, 积极引导同学参与相关老师的运动人体科学的科研课题研究工作中去。④逐步实现运动解剖学和运动生理学的部分课堂教学向训练课进行有效的延伸与衔接, 把理论与体育实践进行重新架构与对接。⑤引导同学走出校门, 在社区开展健身咨询和体能测试工作, 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 回报社会, 使同学进一步认识到学有所用, 同时体验知识得到认可的意义与价值。

3. 6 着力加强小结、总结、复习等学习环节的把握, 温故而知新

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认真抓好提问答疑、课堂小结、章节总结、课后复习及作业等教学环节, 不断给同学提供机会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强化、升华; 从目前应用作为复习资料的《运动解剖学习题集》与《运动生理学习题集》, 逐步开发形成CAI教辅光盘, 而后再逐步过渡到运动人体科学基础课教学资源库及交流互动平台的构建, 使同学在独立学习时有据可依, 更好的提升学习的效率及效果。

4 结语

1. 本文对2010 - 2014 级山东省部分高校体育院系同学运动人体科学基础课考试试卷及成绩进行了抽样调查分析, 初步总结出了两门课程目前存在的共性问题及不足, 发现结果不容乐观, 亟需探索有效教学改革措施, 以迅速提升教学时效。

2. 在对成绩进行合理分析基础上, 从教学的多个方面入手, 提出了系列合理的分析及建议, 有待于在接下来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验证其效果。

摘要:为探索运动人体科学基础课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及规律, 提高教学成效, 使其更好的为同学运动实践应用及未来发展服务。本文对山东省部分高校体育院系2010-2014学年在校生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两门运动人体科学基础课成绩进行抽样调查, 结果发现:卷面成绩处于优良的人数较少, 而卷面成绩不及格的同学人数偏多, 由此导致部分同学对这两门课形成了“畏学”或“厌学”情绪。针对这一问题, 本文对导致目前该现状的可能原因进行了分析, 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如何进行教改的建议与措施。

关键词:运动人体科学,基础课,成绩分析,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郑陆, 徐秀英, 隋波, 等.运动生理学教学内容改革的实验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0, 16 (4) :78-81.

[2]高丽, 郑陆, 王明燕, 等.运动生理学课堂理论和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3, 19 (1) :95-96.

[3]杨锡让.运动生理学学科现状与进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4, 27 (9) :1153-1158.

[4]赵亮, 毕小晶.普通高校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现状与改革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8, 25 (7) :44-47.

[5]郭红, 黄玉山, 郭浙斌, 等.运动人体科学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8, 31 (2) :223-225.

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初探 篇10

关键词:教学方法,教学质量,学生素质,多媒体辅助教学

计算机基础教育可以推动计算机知识的普及, 促进计算机技术的推广应用。但从我校升本以来, 随着计算机基础课程课时量的压缩, 原来的教学方法、教师教学的思维模式必将随之发生变化, 来适应新形势下教学的需要。这必将引起对原来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必要改革。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任务, 就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基本知识, 掌握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掌握通过计算机查询信息、获取信息、整合信息的技能, 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质, 培养学生成为既懂得自己的专业又能开展计算机应用的复合型人才。

一、现阶段计算机基础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课程教学实际要求, 现有计算机课程大多都采用多媒体教室授课。通过投影仪将教师操作计算机的过程投射到大屏幕上, 可以使讲解的内容更加直观形象, 更易于理解, 提高讲课的效率和教学效果。但这种方式仍有一定缺点。首先多数学生高中时期没有接触这种教学方法, 缺乏相应的学习经验。其次, 授课过程中, 教师将讲授内容做成电子教案和教学课件进行课堂演示, 信息量大、速度快, 学生无法做到边听课边做笔记, 留给学生印象较浅, 容易遗忘。最后, 学习过程仍然以听讲为主, 自主学习和相互学习的积极性仍然没有充分调动起来。

现在有不少高等院校都开展了远程教育, 网络化教学可以整合各种资源, 在网络平台上, 学生利用计算机通过网络浏览多媒体教学演示文稿等资料, 通过各种手段达到教师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学生对不易理解的章节可以反复学习, 解决了学生接受知识速度快慢不一的问题。但是, 在这种虚拟的网络学习环境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第一, 新生刚刚脱离了高中时期, 自主学习能力还不够, 在没有任何网络学习的经验和方法的情况下, 学习效果不可能达到最佳状态;第二, 如果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参加网络学习、网络讨论和答疑, 生动的学习过程将会变成没有督促的个人学习。因此, 我们要积极进行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探讨。

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应达到的目标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应已提高学生基本素质入手,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意识, 培养学生在自己学习的相关领域运用计算机开发能力。所以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改革主要是建立在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又能充分体现学生是认知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 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三、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全面整合

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还存在着一些不合理性, 例如, 就我校而言, 内容广泛, 但课程学习时间较短, 课程学习较孤立, 与其他课程特别是专业课联系较少等。这种计算机课程的设置, 缺乏学习的针对性, 不能及时地掌握计算机新知识、新技术, 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课程建设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大举措。学校能提供的产品是专业和课程, 是课程以及围绕着课程所提供的服务。对于计算机基础教育这类应用型课程而言, 学习的方向应瞄准应用, 学习的目的是学会自主解决问题, 针对计算机软件设计的相似性做到学一而知三的效果, 这既是课程改革的关键, 也是评价精品课程最重要的客观标准。

对课程内容进行全面调整, 重点围绕着贴近实际应用, 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出发点, 即以提高技能为宗旨进行内容整合和提高, 使课程内容既体现了先进性、实效性和应用性, 又照顾了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

四、寻求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把培养学生素质放在首位

计算机基础教学应该大力提倡“精讲多练”, “精讲”要求教师讲出内容的精髓和基本知识点, “多练”要使学生有目标、有实效。因此, 计算机实验教学应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 要做统筹安排, 形成较完善的实验教学体系, 以利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面对这种情况, 应在教师重点讲解的基础上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可以以学习小组的形式来组织学生共同学习, 通过多媒体讲解、网络辅导等多种教学形式来达到让学生快速掌握知识的目的。结合学生本专业的特点进行课堂内容设计, 让学生学有所用, 充分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也给教师带来了紧迫感, 教师若缺乏必要的培养和进修学习, 缺乏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掌握, 直接影响计算机教学的质量。因此, 教师要积极自我学习新知识、新技术, 积极参加科研工作, 并且要对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学生感兴趣的课堂教学内容,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是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关键, 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水平, 才能确保教学质量。我们要定期进行教学法研究和专题讲座, 通过教师间的交流提高教研室整体教学水平及学术水平。

总之,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应用水平的提高, 对计算机基础教育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计算机技术正在以飞快的速度发展, 我们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要与当前计算机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 尤其是计算机基础教学, 更应与当前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相适应。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 今后在教学中将面临更多的新问题, 我们要为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继续研究和探索。

基础课改革 篇11

[关键词]数学类公共基础课;专业课;课程改革

数学类公共基础课是高等院校实现其教育培养目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学好专业课的前提和必备条件。对于财经大学来说,数学类的教学更是重中之重,基础数学课是财经学生的必修课,是学生学好专业的基础。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我校奉行“以学生为本、以质量立校”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与追求卓越精神、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潜质的应用型人才,我们在学校必须通过加强数学類公共基础课的教学,通过教学的实际效果,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课堂的高效教学,切实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在我们学校,数学类公共基础课程是由基础课部数学教研室的教师承担,以前我校数学类公共基础课在课程设置和教育模式上沿袭学科教育模式,过分追求基础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其培养目标、教学方法等没有体现出目前我校的专业特色,出现了数学公共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脱节的现象。因此,近年来,数学基础课教师非常重视开展数学类基础课教学教研活动,注重在教职员工中树立并强化公共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教学理念。我校坚持以教学工作及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根本,融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为一体,教学科研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德、智、体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一、改革课程设置,给教师留出学习进修时间,更新教师对数学类公共基础课的教学观念

教师的思想封闭,缺乏对外的交流和学习,长期的“闭门造车”使教师的教学观念已经远远落后于学生的实际需要。因此,教师应该及时了解其他高等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的先进经验,了解各科教学的教学前沿,教师的教学观念需要及时更新,教学水平需要不断提升。为此,我们学校能够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学校内公共基础课教师的培训,积极为数学公共基础课教师提供更多机会外出学习,提高数学公共基础课教师的教学水平。这极大促进了我校数学类公共基础课教师对自己不足的认识,改变了教师长期以来落后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使教师提高了对数学基础课的教学能力,提高了教学的水平。我校将专门出台《关于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计划减少数学基础课任课教师的课时,给教师留出更多学习的时间,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利用好学习时间进行教学业务进修。要把“如何在课时减少的情况下,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这个问题,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要求全体基础课教师要从全局出发,拥护学校教学改革,对公共基础课设置改革达成共识,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摆正公共课与专业课的关系,以课程组为单位对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沟通,积极深化课程教学改革,要在课时减少的同时保证教学质量。

二、改进数学类公共课基础科的内容设置

我们与学院各系专业课教师积极沟通交流,了解专业培养目标,分析专业所需要的能力结构,详细了解专业教学计划、课程体系,了解该专业学生从事工作所需要的基本能力素质,充分认识自己所授课程对学生专业能力和素质培养的作用,寻找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的结合点。我们设计了关于数学类公共基础课的问卷调查,发放给了各系教学秘书,经过近一个月的充分调研,得到了信息反馈。我们根据年级不同的专业要求,结合各课程组的充分讨论,调整了教学内容,删繁就简,面对实际,讲求实效。在教学过程中,要指出在哪门专业课中能够用到哪些知识,在什么实践环节中能够用到这些知识,做到有的放矢,做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时分配等更加合理。

三、重新审视教学,认真编写符合我校特色的数学类公共基础课教材

以前,我校对数学公共基础课自身的完整性与合理性重视不够,造成了一些问题,针对这些情况,我校在打破学科教育模式,立足为专业服务的同时,针对数学公共基础课自身的特点,把基础知识与专业教学知识相结合,依据学生学习实际和数学教学规律,积极制定教材,要让学生对于所得知识“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我们知道,数学类公共基础课教材大多是统编教材,比较注重教材的适用范围,教材编写过程中要考虑各行各业的特点与需求,所以教材内容多是基础性的知识。这样的教材没有行业特点,不能完全照顾到各行业的需要,没能很好地起到为专业课搭建知识平台的作用,数学类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衔接不紧密,数学类公共基础课讲授的知识与专业课的实际需要脱节,二者无法形成有机的整体。因此,一方面我们学校要加强对数学类公共基础课的关注程度,另一方面要求任课教师也要定期参加集体备课,充分把握授课内容的合理性,不能过度强调“教学任务”而忽视数学与专业课的衔接。通过我们学校不断的研究与实践,我校数学公共基础课教学团队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从2010年开始编写我校的《高等数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教材,并且正在陆续出版相关的教学辅导用书,内容上按照财经类大学的学科专业特点,在结构、例题和课后作业的选取上都进行了考虑,切实淡化了数学类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界限,增强了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效果。

数学类基础课教学是财经院校的核心课程,是学生学好专业课的基础,不同的学生对数学学科的要求不同,不同的专业课对数学基础的要求不同,这就给数学基础课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作为学校,要积极面对这种情况,采取必要的教学改革措施,改变这种情况对教学的影响,提高教学的效果。我校就在了解学生、教师等实际情况后,积极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树立教师的“服务”意识,让教师集体积极研究,创新教学方式,增加或删减教学内容,重新编写教材,使教师的教学更加符合教学实际,使教学高效运行。我校的教学改革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 凌 高职院校数学类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0年04期.

[2]邹锐标 地方农林院校数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中国大学教学》 2012年10期.

[3]杨 韧 基于体系建设的数学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3年06期.

[4]李世伟 基于专业需求的大学数学类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新西部》 2011年10期.

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改革 篇12

1 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改革所面临的现状

1.1 过于注重基础课程创作技巧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更加倾向于“为画画而画画”, 就是说为了提高技术深入而刻画, 为了表现画面的逼真而画画。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临摹和写生, 对艺术设计课程中所要求的绘画技术和能力都着重加强。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是为了之后的美术课程深化打基础。通过写实技巧的锻炼可以增加学生的绘画表现力, 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过于重视这样的训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如果学生只注重物体形态的临摹, 对绘画物体的表达只停留在表面, 就很容易使画面变得呆板, 极易丧失学生的个性表达和自主创作。

1.2 缺少有序的情感表达

在基础课的相互衔接中, 各个学科相互孤立, 缺少必要的知识联系。学生在学习素描、速写、色彩的过程中, 教师一味强调技艺, 过于片面。学生的学习处于盲目的状态, 缺少有序的情感表达。有了这样的消极方面, 在进入专题课程学习时, 很容易陷入艺术设计教学困境。为了使学生建立起有序的情感表达, 在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安排中, 教师应逐步调整课程阶段, 完善教学方法, 将基础课程与专业设计方法有机结合, 从而落实“全面发展”的人才养成。强调艺术设计专业培养, 应该着重拓宽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学习技法的同时分析、解决问题, 从而打破基础课程的教学局限。

1.3 制定适合学生自身的教学模式

近些年来, 由于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 就业问题成为了各高校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在基础课程阶段, 教师就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素质养成。通常, 高等院校的基础课程都设置在大一、大二阶段, 部分学校在学生进入大学一年的时间, 都在单纯地进行素描、色彩的练习。这种应试教育下所养成的灌输式教学缺少了师生之间的互动, 忽视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自主学习能力。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 教师不能单纯强调学生完成作业, 应该积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不断启发学生自主设计的能力。为了消除学生单纯为了作业去画画的不利心态, 教师应该想方设法让学生进行设计创作, 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对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相关思考

2.1 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改革的安排

在艺术设计的专业教学中, 课程的安排要摒弃陈旧单一的课程安排, 要以增强学生艺术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首要任务, 加深学生对色彩、风格、空间、结构关系的深刻理解。

在素描教学案例中, 教师可以素描进行分类, 细化为精细素描、空想素描。在常见的结构素描进行一段时间后, 将其他素描方式融入学生学习课题。例如精细素描, 指的是让学生发挥基础造型能力, 将细小的东西放大到纸上。如:一张纸包的石头、两只饱满的麦穗、几朵盛开的鲜花、一块拆开的糖果等等。空想素描, 指的是凭借学生脑海中的想象, 在画面上绘画出不可思议的素描形象。如:折断的铅笔、破碎的闹钟、飞翔的羽毛、微澜的水面、翻开的书本等等。这样的素描方式一方面加强了学生的兴趣, 另一方面也使他们的思维得到拓展。并且通过创新型素描课程的开设, 可以有效地改善学生们对课程的注意力, 逐步加强素描教学效果。

2.2 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情感表达

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中, 实践的表达更应得到注重。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实际项目的设计中, 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参与实际设计课题。高校教师要努力将艺术设计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设计中。须知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强化可以为日后的设计深入打好基础。

在优秀的艺术设计作品中, 没有情感的注入无法得到观众的认同。对学生实践能力和情感融入的培养同样重要。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 在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开展中, 教师可以拿来一些浅显易懂的艺术设计实践案例作为示范, 例如:一些广告设计样片、包装设计策划等等, 带学生亲自感受社会实践中艺术设计的地位和作用。教师要对这些成熟的, 有实际操作可以依赖的设计案例进行全面讲解, 从情感、设计等方面进行分析。在这个过程中, 通过实际设计方案的解析演示可以极大地开阔学生眼界。

2.3 注重基础课程的相互融合

在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中, 基础课程的每个分类都是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因此, 教师要注意艺术课程的相互融合, 强调专业基础课程的科学性。在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中, 应该对设计素描的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组合。加强基础课程相互间的联系和支撑。

例如素描风景和色彩风景的搭配、速写和白描的作业布置, 要采用“兼并式”的教学方法, 在一张纸上, 给予学生表达多种绘画方式的空间, 允许学生进行自由选择。经过了这样的设计, 出现了很多精彩的绘画作业,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作能力。在基础课程相互融合的方面, 教师应该进行环环相扣的设计和结合, 素描、色彩、速写都是相互影响的设计学科, 不能单纯独立开某一学科, 为后续的课程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便于学生综合设计能力的提高。脱离死板陈旧的“一科作业十几张”模式, 教师可以进行充分的组合式的搭配, 从而给予学生创作信心和创作灵感的提升。

3 总结

综上所述, 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艺术设计专业基础教学的质量, 为了使学生打好艺术设计的扎实基础, 教师需要从课程上下足功夫。通过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合理改革需要让学生明确不同的教学任务。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研究方向, 让学生顺利实现设计基础课程向专业深入层次的过渡, 逐步引入设计教学知识学科的理论经验和实践能力, 进而形成科学有序的知识结构体系, 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使艺术设计教学向良好的发展方向前进。

摘要:艺术设计基础课程作为美术教育的根基, 逐渐有了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教学模式。在美术基础教学体系构建的过程中, 高校教师从注重技法的初始逐渐演化, 发展至今更加倾向于学生内心情感的刻画和表达。笔者作为工作在教学一线的艺术设计教育人员, 总结相应工作经验, 从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改革的本质和特点入手, 分析了该课程在专业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的不足, 并提出了相应课堂问题改革策略, 力求建立一套完善严谨的艺术教育理论体系。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单炜.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建设与研究发展[J].艺术教育, 2005 (6) .

[2]夏燕靖.对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的探讨[D].南京艺术学院, 2007.

上一篇:英语教学法课下一篇:农机科技产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