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改革

2024-08-18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改革(精选12篇)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改革 篇1

摘要:通过对中职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内容、结构的分析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置的思考, 针对当前中职专业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从根据服务对象分析进行课程内容的改革、通过“任务引领”进行课程的具体实施两个方面提出具体建议, 旨在使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在中职人才培养模式中得以具体实施。

关键词: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职,专业基础课程,工作过程系统化,项目教学

目前, 职业教育的课程并不利于实现职业教育的目标, 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很难迅速适应岗位要求。笔者拟通过分析微观课程《电子线路》内容和结构, 窥探中职专业基础课程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改革思路。

中职电子技术专业基础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泰勒的课程理论, 课程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个部分。其中, 微观的课程内容 (教材) 直接反映了教育教学目标, 同时也制约着教育教学的方式。现就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线路》课程教材和普通高等院校 (本科) 与之对应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材进行对比 (仅以模拟电路部分为例) , 以说明中职基础课程存在的问题 (高职与中职同属职业院校, 在此对二者不做比较) 。

从表1可以看出, 中职《电子线路》课程教材无论是内容, 还是内容的展开形式, 都是普通高等院校教材的简化和难度的弱化。从本质看, 只有量的变化而无质的不同。由此看出, 中职专业基础课程并未跳出学科体系的藩篱。

从西方对课程的定义看:课程即跑道, 它是由此岸通向彼岸的“桥梁”, 彼岸就是教育教学的目标。普通高等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学术型和工程型人才, 这两类人才因其工作任务的不确定性, 只得让学生系统地学习理论知识, 从而对学生提出“博学”的要求。相应地, 高等院校的课程应该以知识为逻辑起点, 通过完整、系统、严密的知识结构逻辑进行课程的设置和展开。而中等职业学校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 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 鉴于这样的目标, 中职课程的设置和展开应该以职业工作为逻辑起点, 使知识与工具或情境之间形成联系。

然而, 正如姜大源所言, 面对众多的社会职业, 职业教育却缺乏一个与之对应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基准科学, 以致其教学设计不得不建立在与其名称相近或类似的技术科学、工程科学、经济科学和管理科学基础之上。这样的职业教育课程难免留有学科体系的痕迹。很显然, 在深受普通教育模式影响的职业教育中, 以学科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活动难以满足职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就中职《电子线路》课程而言, 传统专业基础课至少存在以下弊端:

学科型课程使得学生自信心严重丧失韦纳的归因理论认为, 若学生将失败归因于稳定、不可控制的因素, 则会引发动机缺失问题。目前, 职业学校学生素质整体下降是不争的事实。中职学生普遍是备受学科型教学体系“摧残”的“应试教育”失败者, 对学科型课程学习的失败已经成为他们“稳定、不可控”的心理现实。如果仍然用学科型教学模式一厢情愿地进行学科知识灌输的话, 势必让以谋求一份职业在社会立足为目的的中职学生失望, 从而导致他们学习自信心的下降。

没有具体目标的学习抑制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根据奥苏贝尔的学习动机理论, 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主要有两个来源, 其一是认知内驱力 (另一个来源是自我提高内驱力) , 它是以求知作为目标本身, 亦即指向学习任务的动机。这是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的需要, 是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这种内驱力, 一般说来, 多半是从好奇的倾向中派生出来的。就《电子线路》课程而言, 每一单元回答的都是“是什么” (事实与概念) 和“为什么” (理解与原理) 的问题 (陈述性知识) , 而这些问题也仅仅是以符号形式浮现在学生脑海里。中职学生并不能感受到这些符号有什么作用、为什么需要, 因此也就无法产生“好奇的倾向”, 这样, 学习内驱力随着课程的进展只会越来越弱, 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只会越来越少。

传统的授课方式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综合能力的形成虽然与人才类型、培养方式无关, 但都必须经过“获取——反思——内化——实践”的反思性实践过程。课程观决定教学观和教学行为, 课程内容决定教学实施的方式和途径。虽然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 教师通过技术手段能够多少弥补传统学科体系给职业教育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带来的问题, 但这并不能根本改变其与普通教育教学方式的不同。中职学生对学科型课程体系学习信心不足和兴趣缺乏, 因而鲜有预期结果的“获取”, 也就谈不上反思与内化, 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也只能停留在口头上。

对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置的思考

为摆脱传统学科中心课程模式的影响, 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目前倡导较多的是以实践为导向的课程模式。具体到课程中就是按“工作过程系统化”对宏观课程结构进行重建;分项目对微观课程内容进行改造乃至取消传统学科课程以大项目代之。这里的项目尤其强调与企业生产和工作过程具有直接关系, 学习项目要充分体现企业工作实际需要。

这种模式一般以两种方式展现:一是打破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界限, 把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全部融入“项目”中去, 通过完成项目任务提高学生的技术理论知识和技术实践知识等一系列职业知识和能力;二是以建构模式的课程结构取代传统的三段式课程结构。也就是说, 课程展开的顺序要由原来的从一般到具体、从基础到应用、从理论到实践, 转变为从具体到一般、从应用到基础、从实践到理论。具体而言就是先完成项目课程, 最后再回到理论课程中去, 专业基础课将不再作为独立的课程存在于课程体系之中, 它将“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地忽起忽仆在大大小小的各类项目之中。显然, 这是以专业学科构成的、以结构逻辑为中心的学科体系, 转变到由实践情境构成的、以过程逻辑为中心的行动体系, 从而强调自我建构隐性知识———过程性知识获取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观的具体体现。笔者毫不怀疑“以过程逻辑为中心的行动体系”作为职业教育课程观而区别于普通教育课程观的合理性。但问题是, 当我们从宏观的视野直接投视到具体的每门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改革的时候, 以为利用“企业项目”就能涵盖某一专业 (职业) 所有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内容, 指望“毕其功于一役”, 未免显得机械而教条了。

首先, 无论是职业教育还是普通教育, 既然是教育, 就应该有共同的教育规律可循。由认知的心理顺序看, 无论是什么知识 (如技术知识、理论知识) 的掌握, 都需要一个阶梯式的发展过程, 知识的接受都应该沿着从简单到复杂, 从低级到高级, 从量变到质变的路径前行。其次, 不同类型的课程具有相异且不可替代的功能。如果说职业教育的专业课是为可预见的职业服务, 那么职业教育的专业基础课就是为专业课学习提供理论知识的支撑;如果说职业教育的专业课可以与学生日后的职业工作对接, 那么与职业教育的专业基础课直接联系的应该是职业教育的专业课而不是学生日后职业的工作任务。专业基础课是无法跨越专业课而直接面对职业工作任务的, 它应该是属于专业知识基础层次的, 体现的是对职业的“多接口性”, 它能直接服务的对象是专业课, 这是由它的功能所决定的。再次, 专业基础课的地位是由其性质决定的。它在服务专业课的同时还承载着培养学生将来工作需要的一些基本素质的任务, 是对一个人长期发展起作用的因素。依据国外教育机构的研究结论, “学校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专业学习一般只在其参加工作的最初几年是有用的, 而作为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的教育则是在较晚的时期起作用的, 而且工作时间越长其作用越重要, 越突出”。由此看出, 在人的全面发展中, 基础课程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能不能通过企业的工作过程来规划工作任务, 把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基本内容完全融入工作任务中去, 是在课程具体设置中极难操作的技术问题。企业工作任务可以包含若干的专业和专业基础知识, 但绝不可能包罗所有相关专业应知应会的知识, 况且这些知识化无形于工作任务中的时候, 离散与交叉将会凸显。同样, 针对一个项目中的具体工作任务, 其知识点的支撑可能会同时涉及不同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因此, 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难免出现无序和混乱。

可见, 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毕竟是性质和功能不同的课程, 它们在职业教育课程中的价值都应该有充分的体现。

专业基础课程改革的实践

“工作过程系统化”在职教课程改革中应根据不同企业的生产和工作过程, 概括出具有典型意义的基本工作任务, 以此作为项目设计的基础。其技术手段就是对企业的工作过程进行分析以便使“行动领域”转到“学习领域”。其本质是分析课程的服务对象并设计课程的内容。顺着这样的思路在对专业基础课进行改革时, 同样也需进行分析, 只是我们要分析的不是企业的工作任务而是专业基础课服务的对象——专业课, 以及专业基础课本身。

(一) 通过“分析”进行课程内容的改造

对专业基础课知识点的分析分析专业基础课的目的就是弄清专业基础课各单元知识点在日后学生专业学习和职业工作中的作用。限于篇幅, 笔者仅对陈其纯所著的《电子线路》典型的模拟电路章节和数字电路章节作一简要分析。从表2可以看出《电子线路》专业基础课知识点在学生日后可预见的专业学习和职业工作中的用途。当我们用传统方式无法让学生把专业基础知识内化成能力, 来解决专业课或日后职业工作遇到的问题时, 就需要考虑在不影响知识总量的前提下, 用其他方式达到教学目的。

对专业课需要的知识支撑的分析通过分析专业课所负载的专业基础知识, 可引领专业基础课“任务”的设计。表3所示是《电视机原理及维修》课程教学需要的电子技术基础知识。

应通过表3与表2的对比, 找到专业课与专业基础课的结合点, 在专业课与专业基础课结合点上, 设置工作任务于专业基础课中。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专业课负载点与专业基础课支撑点存在着聚合关系。进行专业基础课内容的设计, 完全可以把这些聚合点作为项目, 通过一系列的“任务”在专业基础课程中展开。这里的“任务”强调的是每个知识点都应该从实例开始, 并且这个实例应该是专业课内容或学生日后职业任务的雏形。

(二) 通过“任务引领”进行课程的具体实施

通过“情境”实施教学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者是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的。不得不承认, 目前职业学校专业理论的教学情境普遍单调、刻板, 缺乏职业教育特色, 难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问题意识, 而且远离学生未来的职业情境, 导致学生所学知识难以迁移到实际工作中。就专业基础课“任务引领”模式看, 这个“情境”应该是仿真的情境, 也就是将传统课堂的教学挪移到模拟的职业场景中。具体到《电子线路》课程教学, 它应该展现这样的“镜头”:教师布置任务, 学生接受任务, 教师描述任务, 学生理解、分析和执行任务, 最后学生做出产品并以文字形式加以说明。其呈现的是在教师具支持、激励和咨询意义的“教”中, 学生完成行动, 生成和建构意义的职业教育教学图式。

通过“任务”展开教学奥苏贝尔还提出, 当学习动机的认知内驱力无法推动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兴趣的时候, 还存在“自我提高内驱力”, 这就是“个体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任务引领”恰是强调在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总量不变的前提下, 通过学生自己的“接收”、“体验”, 让他们在行动中学习, 在互相合作与竞争中完成任务, 满足赢得班内地位的需要, 进而达到教学要求的模式。在此, 教师的作用是布置、支持、激励和咨询, 学生的任务是行动、思考、再行动, 最终以完整的产品形式完成知识的内化。

通过“过程”和“结果”评价教学加德纳的多元智能观告诉我们, 用普通教育的考核标准去评价职业院校的学生, 从根本上忽略智能的差异, 显然不公平也不科学。对不同智能结构与类型的学生应该用不同的标准去考核和衡量。作为“任务引领”课程模式, 它的教学评价标准应该是一种以学生学习“过程”和产品“结果”为对象的综合评价, 其目的是让学生在“获取——反思——内化——实践”的反思性实践过程中, 润物无声地获得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

以上通过《电子线路》课程的改革探讨了中职学校专业基础课程的改革之路。当然, 在具体实施中, 也可以把若干专业基础课程整合到一门课程中。如电类专业 (职业) 基础课中的电工、电子线路虚拟仿真 (EWB) 、电子测量等就可以整合为一门新的课程。这门课程如需要有个名字的话, 可以叫《电子类专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其纯.电子线路 (第2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扬素行.电子技术基础 (第12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3]施良方.西方课程探究范式探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1994, (3) .

[4]徐国庆.工作体系视野中的职业教育本质[J].职业技术教育, 2007, (1) .

[5]姜大源.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OL]. (2006-08-21) .http://www.ep-china.net/article/vocational/2006/08/20060821082550.htm.

[6]王本发.奥苏贝尔的成就动机驱力构成论及其意义[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02, (4) .

[7]张健.论职业教育项目课程改革[J].职教通讯, 2006, (3) .

[8]吴必尊.浅谈中职教育的素质教育[OL]. (2010-10-27) .http://www.doc88.com/p-67211053820.html.

[9]姜大源.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5, (4) .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改革 篇2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0807234004 课程名称: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英文名称: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 学分:4

总 学 时:64 讲课学时:64实验学时:0 上机学时:0 课外学时:0 适用对象: 非电类

先修课程:大学物理、高等数学 开课单位:工业中心

二、课程内容与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非电类专业学生电知识入门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电工电子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组成、基本分析方法,包括电路基本定律、电路的分析方法、电工基础理论,熟悉常用电机的性能与参数。本课程的具体知识点: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及基本定律、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单相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三相电路分析、一阶动态电路分析、磁路及铁心线圈、交流电动机以及半导体二极管和半导体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基本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和设计、门电路及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设计、触发器及时序逻辑电路等基本内容的介绍。

三、对教学方式、实践环节、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采用板书为主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学生应能独立完成本课程实验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实验。学生自主学习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精读教材,并适量完成电工技术题库中提供的课外习题。

四、考核方式与学习成绩评定(请注明平时成绩、考试成绩、实验成绩等各部分占比)

本课程为考试课程,期末考试为闭卷笔试。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改革与尝试 篇3

[关键词]课程改革电子技术设计性实验

[中图分类号]G423.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2)02-0079-02

作为财经类院校中的工科专业,适应新形势,不断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不断努力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在专业的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以及加强实践环节等方面做了一些改革与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改革课程设置的旧模式,适应专业新需求新发展

在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旧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置是第四学期开设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第五学期开设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这样的课程设置,使大学生在前两年的学习中专业知识涉及太少,不足以开展专业实践动手环节,更不能参加全国和省的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失去一次很好的实践机会。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对课程设置进行了改革: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比过去提前一学年,先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在第三学期开设,第四学期同时开设模拟电子技术和单片机技术课程。这样调整后,学生大二结束后就掌握了研究与开发小型智能电子系统的相关知识,并且在经过第四学期最后一周的电子技术综合实践课程的训练后,就可以参加大学生电子竞赛了。

二、探索教材改革,调整理论教学内容

(一)理论教材选用改革

由于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提前,过去在模拟电子技术中讲授的知识,如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和场效应管等,就要在数字电子技术中讲授。为此,我们进行了教材选用的改革。过去每一门课程都有一本教材,改革后则没有统一的教材,仅指定主要参考书,一般是2~3本。在这些书中,包括了电子技术基础的全部知识。

(二)理论教学内容的调整

我们在理论教学内容方面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夯实专业基础,突出分析设计思维,加强知识更新”是内容改革的出发点。针对课程改革方案,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大纲也做了相应调整,主要是将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提前开设。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中增加了半导体器件部分,如半导体二极管、双极型三极管和场效应管等知识,以利于学生对数字电子技术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比如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突出重原理、重集成电路应用的特点,特别增加了电子系统设计的相关内容。通过几年的实践,学生们普遍反映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知识讲授更加连贯、紧凑,更加结合实际了。

三、采用不同的理论教学方法

不管选择何种教学方法,出发点必须是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只有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根据知识点的不同特点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才能达到“授之以渔”的教学目的。

(一)类比和归纳教学法

类比法就是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掌握难以理解的抽象知识。比如讲授负反馈放大电路一章中的反馈概念时,应让学生认识到“反馈”的概念已经涉及各个领域,如人的行为和各种控制系统中,都存在着借助输出结果调整输入的过程,进而改善最终输出的现象。在电子技术中,为了改善放大电路的性能,将输出电量部分或者全部送回到输入端,来影响放大电路净输入信号,以改善放大电路性能的措施,就是反馈。

归纳法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总结每一章的知识要点,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归纳和演绎等能力,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如讲完晶体三极管及其放大电路一章后,学生感觉各种各样的电路很多,掌握起来很困难。教师就要及时帮助学生进行归纳:不管晶体三极管构成的放大电路怎样变换、结构如何复杂,只有四种类型,即共射放大电路、射极偏置电路、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和共基极放大电路。只要充分认识放大电路的组成结构,即“识图”,对放大电路进行归类,然后套用相关公式,就可顺利解决各种放大电路的分析与设计了。

(二) 探究式教学法

探究式教学,是以“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基本授课思路。教师要善于在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例如静态工作点对电压信号放大的影响这一内容,应该明确放大了的电压信号要能准确(不失真)地反应输入信号的变化。为此,可以提出如下问题:“要实现不失真放大必须满足哪些条件?如何实现?”教师可以借助PSP ICE 和EWB 等仿真软件,先给出工作点偏低时出现截止(或者饱和)失真的情形,让学生思考其形成原因。这时,学生的探究思路就会被调动起来,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究问题。最后教师通过改变电路电阻的参数,使电路有正确(无失真)的输出,进而告诉学生静态工作点的选择对电压信号不失真放大的影响。

四、改革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进行理论教学改革的同时,我们适时进行了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与尝试。

(一) 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增加设计性实验

在过去的实验教学中,学生在实验室中更多的是做验证性实验,验证理论课中的结论。即使有设计性实验,也是非常简单或者是由实验室提供范本,学生很快就能完成了,使本该有很大吸引力的实验课变得无趣。这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实验教学的要求。为此,我们对数字电子技术和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内容做了相应调整。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缩减了验证性实验,增加了可编程器件的应用内容,使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推出了设计性试验,如城市交通灯控制电路、简易数字钟等。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也改变了过去的验证性实验的方式,使得每部分内容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例如单管放大实验,要做成扩音机电路的前置放大级;多级放大电路和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实验要与前面的单管放大电路一起调试,作为扩音机电路的中间放大电路;自行设计双声道立体声功放电路,等等。最后,每个学生把相应的部分统合起来,相当于做了一个扩音机电路。

为了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实验,电子技术基础实验室每周除上课时间外全部开放,学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完成实验。通过上面的改革,提高了学生实验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动手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二) 适时改革课程设计内容,强化学生的系统性思维

数字电子技术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都有自己的课程设计,设计的内容为数字钟、频率计和分立器件构成的直流稳压电源。这些课程设计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很大帮助,但这些内容已经不能适应目前的新知识、新器件、新系统的发展要求了。现在,这两门课的课程设计合二为一,安排在第四学期结束后的实践周进行,时间为一周左右。课程设计的内容也改为相位检测计、温湿度检测仪、RLC参数测试仪、半导体三极管β测试仪等,结合了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和单片机的相关内容,使学生不再局限于只完成部分电路的情况,有了电子系统的实际概念和设计一个小型电子系统的实践锻炼机会。

五、建立教考分离制度,科学评价、客观真实地反映“教”与“学”

数字电子技术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理论考试全部采用试题库。试题库发挥了应有的高效、灵活、高度保密、高质量、可预控、稳定一致等方面的优越性,客观公正地评价了教师教学效果、学生学习状态,达到提高教学管理水平的目的。采用试题库对于减轻教师劳动强度,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考分离,推动教学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实验考试采用理论和时间相结合的方法。学生先统一进行一个小时的实验理论考试,然后通过抽签的形式,抽取实际操作实验考试的内容,现场实验,教师根据实验结果进行现场打分。理论部分和现场实验各占50%,这样既保证了学生全面掌握实验理论知识,又能够检验学生的实践技能。

课程设计的评分标准,包括了理论设计,电路制作与调试,测试结果和课程设计报告等方面,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

通过近几年的改革与尝试,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动手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同时大大增加了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度和获取专业知识兴趣;学生自发成立了校电子学会,定期举行校内电子设计与制作大赛;积极申报校级和省级新苗计划、创新项目等;参加全国和省大学生电子竞赛、挑战杯等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并取得了较好成绩。

[参考文献]

[1]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王毓银. 数字电路逻辑设计[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王小海.集成电子技术基础教程(下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郑家龙.集成电子技术基础教程(第二版)上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李丹妮,姜应战,刘金辉.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优化与创新[J].海军院校教育,2003,(5):48-50.

[6]闫慧兰,雷飞,徐萍萍.“模拟电子技术”多元化教学的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0,(5):86-87.

[责任编辑:刘凤华]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篇4

该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和实践性强、内容抽象、教学难度大。为有效地把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 培养社会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 克服日常教学的不足, 必须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 改进教学方法, 改善教学手段, 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构建比较完善的电子技术理论教学体系, 以满足21世纪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

1 教学内容改革

1.1 根据不同专业的要求设置教学大纲

电子技术基础作为专业基础课涉及电气、电子信息类等相关专业。但不同专业对电子技术基础的教学要求不同, 另外该课程在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规划中地位也不同, 必需根据不同专业对该课程分层次教学。内容及要求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各个专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类。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专业在后继课程中重点强调信号的传递、滤波、通信;电子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等专业强调半导体器件的内部工作原理和结构构造、光刻工艺;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等专业强调过程控制、信号转换、嵌入式开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则强调半导体器件的存储、信号的同步、复位等……基于上述情况, 按照不同的专业要求和专业基础, 对该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整合修订。修订后的教学大纲按专业分层次提出要求, 使教学内容与专业基础相适应;重视基本概念、基本分析方法、基本技能;强调新技术与新知识的应用, 反映电子信息技术的新进展。

1.2 理论教学内容注重工程能力培养

工科学院的学生, 必须具备良好的工程设计、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工程素质养成至关重要。为达到这样的目标, 我们对理论课的结构、内容进行了调整。

1.2.1 电路的设计内容可分解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电路元器件的选择, 安排在半导体器件之中讲解;另一部分是电路模型的设计, 分别溶入相应的电路分析内容中讲解, 有利于与电路计算、分析、设计紧密结合, 便于学生的理解及运用。

1.2.2 在课程内容上删减了纯理论推导的内容, 增加了实用的

工程实例电路, 不仅使学生的理论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 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开发其创造性。

1.2.3 将与电子技术相关的各门课程知识进行归纳与总结, 将

其渗透到理论课程教学中, 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应用技能的强化训练。如将传感器内部电路与控制电路显示电路等有机的结合起来, 突出了分析与设计能力的培养, 有效地克服了相关内容之间联系差、应用脱节的弊病,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3 实践教学内容注重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提高

1.3.1 以电子技术实验为核心, 将与之相关的电工学、嵌入式系

统、单片机、传感器等课程的实验内容引进电子技术实验课内, 进行合理地调整与组合, 将独立分散的, 互不相干的实验, 有机结合成综合性、设计性、实用性较强的实验项目。使实验更具有目的性、关联性。

1.3.2 将综合实验内容划分为三个层次。

基本综合型、提高综合型、基本设计型, 根据学生的不同知识层次及实验目的, 开设相应的实验项目和内容。基本综合型、提高综合型、基本设计型的实验题目由教师指定, 综合设计型和创新型实验可由教师指定, 也可由学生自拟, 给学生更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能够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1.3.3 为突出工程应用能力和实际技能的训练, 增加了实用的

工程实例电路的实验项目, 不仅使学生的理论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 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开发其创造性。突出了“以应用为目的, 密切联系工程实际, 重在工程素质培养”的教学改革要求, 使课程的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实用性。

1.3.4 根据实验内容安排实验学时, 避免了有的学生“吃不饱”, 有的学生“吃不下”。

2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

2.1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 即从最基本的单元电路入手, 分析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总结电路特点、指出电路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如何解决所存在的问题、怎样改进电路, 然后提出改进后的电路;对于改进后的电路, 进一步分析其电路特点, 再启发学生思考由于电路结构的改进而给性能带来的变化, 这样通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提高的思路来讲解相关内容。比如讲解触发器的电路结构时, 先基本触发器, 然后钟控同步触发器、主从RS触发器、主从JK触发器、最后边沿触发器的顺序进行, 在分析前者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引出后一种电路形式[1]。采用这种启发式教学方法, 不仅可使学生熟悉相关电路的形成过程, 而且学生通过教学过程, 体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真正含义。

2.2 改进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 适当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传统的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手段是教师讲述、板书、推导、挂图等, 然而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缺乏感性的认识, 学生不能从直观感知信息中获得知识, 可适当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把枯燥抽象的内容以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形式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 有助于促进和加深学生对抽象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使之简单、清晰、明朗化。例如, 在介绍半导体三极管的内部载流子运动时, 传统教学模式下, 教师结合板书, 口头描述载流子的扩散运动和漂移运动以及自由电子同空穴的复合过程。这些微观运动现象自身非常抽象, 通常学生都觉得枯燥乏味, 难以捉摸。如果我们制作一个描述载流子、自由电子和空穴在半导体中运动的flash多媒体课件, 并利用适当的声音和动画效果, 来形象生动地描述出这些微观运动。学生就会很快的掌握该部分内容。

2.3 引入计算机仿真实验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 EDA技术已经成为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采用计算机技术作为模拟工具, 可以引导电子技术实验从硬件实验验证方式向多元化实验方式转移。

电子工作台EWB[2]、pspice、multisim、Proteus等电路仿真工具采用图形方式创建电路, 具有图形界面友好、智能连线、支持拖放操作、易学易用、仿真准确快速的特点, 对元器件既提供理想模型和实际模型, 又可以对它设置不同的故障。所提供的虚拟测试仪器, 其外形和操作方法与实际仪器很相似, 适用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实验和科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利用上述软件制作相应的电路模型、波形、电路状态输出等演示给学生, 帮助他们分析、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并鼓励学生学习应用一种软件, 使之能够自己设计, 仿真电子电路, 加强学习的主动性。

2.4 加强双语教学

由于现在互联网飞速发展, 地球已经真正变成“村子”。交流的便利给中国带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 我们也需要大量的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应该具有很好的和世界沟通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 既要注重知识的体系, 也要注重语言的的“国际化”[3]。

授课过程中, 我们应采用中英文并用的形式, 中文当然是主体, 但是关键性术语应该给出具体的英文单词。并给出相应的英文参考文献, 鼓励学生阅读原版英文教材, 了解具体器件中外的不同应用和差距。

3 适当引入电子技术学史、联系时代前沿

电子技术学史是研究电子线路发展历史的科学, 电子线路的发展史, 就是一部创新史, 电子线路的新发现, 新产品, 都蕴涵着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有序地介绍一些电子线路学史可以激发起学生了解和学习电子线路的欲望。在研究电子学史过程中, 同学会发现电子线路理论的建立无法和生产、科学实验相脱离。从而使学生了解实验的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按照电子技术的理论体系进行讲授的同时, 对一些电路规律, 可以从历史的角度讲述电路定律的建立过程, 同时介绍与之相关的科学家在建立该理论时研究问题的思维路线、解决方法, 注意把学生带进科学家的复杂思维和艰苦创造的“情景”中去, 从而使学生了解科学家对显而易见的事实提出的质疑常常是发现问题的前提, 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是创新的基础[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电路的发展也由离散的单个器件变成集成化。与之对应的电子技术的更新换代也在同时进行。因此, 除了教材内容, 教师还应根据各专业领域的新发展、新课题, 结合教材内容, 不断地将实践中正在使用和即将推广使用但还没来得及进入教材的新知识和新技术充实到课堂教学中来。这些前沿知识和技术与学生周围的生产和生活实际息息相关, 这样的课堂具有现代气息, 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研究兴趣。

4 明确教学目的, 改革考试、考核方式

鉴于电子技术基础的教学目的, 新时期电子技术的发展特点。考试方法也应做适当调整, 综合运用多样化的考核办法, 建立合理考评机制。

对理论课可以将出勤情况、作业完成情况、专题研讨、阶段考核等量化成分值作为本课程的平时成绩。采用课堂表现、平时成绩、小论文、期末闭卷考试相结合的评分方式。

对于实验采用全程考核, 将实验预习、实验方案、操作能力、数据结果、数据处理、结论分析、改进建议情况等可量化成分值作为实验环节中每个实验题目的成绩。这样可以全程考核学生的学习过程, 有效地保证了学习质量。

对期末考试实行教考分离, 制作电子技术基础题库。任课教师不自己出期末试卷, 而由教研室依据教学大纲在试题库中抽题, 实现教考分离。从根本上保证试卷中试题的覆盖面、试题的质量;提高了试卷的保密性, 避免了人为因素。

摘要:文章根据电气、电子信息类专业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现状以及教学目标的转换, 以培养素质、提高能力、激发创新为主线, 从修改培养方案、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改革的设想, 并作了初步的尝试。

关键词: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林涛, 邱彦章.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华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2006 (7) .

[2]傅晓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2006 (9) .

[3]王淑娟, 于泳.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双语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C]//全国高等学校电子技术研究会论文集, 2009 (7) .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改革 篇5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包括选择课题、电路原理图设计、组装、调试和编写总结报告等教学环节。

一、课程设计的基本任务

本课程设计的基本任务,是着重提高学生在电子电路应用方面的实践技能,树立严谨的科学作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电路设计、安装、调试、整理资料等环节,初步掌握工程设计方法和组织实践的基本技能,逐步熟悉开展科学实践的程序和方法。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 初步掌握数字逻辑电路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包括: 1)根据设计任务和指标,初选电路;

2)通过调查研究、设计计算,确定电路方案;

3)选择元器件,安装电路,独立进行试验,并通过调试改进方案; 4)分析实验结果,写出设计总结报告。

 培养一定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包括: 1)学会自己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对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能独立思考,查阅资料,寻找答案;

3)掌握一些测试电路的基本方法,实验中出现一般故障,能通过“分析、观察、判断、试验、再判断”的基本方法独立解决; 4)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 掌握安装、布线、调试等基本技能,巩固常用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通过严格的科学训练和工程设计实践,树立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并培养自己具有一定的生产观点、经济观点、全面观点及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课程设计课题 题目1: 可编程彩灯控制器 要求:

 基本功能: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设计脉冲产生电路、图形控制电路和存储电路。用发光二极管点阵(8×8)作为显示电路,显示内容的动画感要强。显示内容包括基本部分中南大学、班级、姓名、学号,其它自由发挥。图形能连续循环,图形大于64幅,图形间隔在20ms~2s范围内连续可调。 扩展功能:能手动和加压清零功能,有自动选画功能并且用七段数码管显示第几幅画。题目2: 数字电子钟

 基本功能: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一个有“时”、“分”、“秒”(23 小时59 分59 秒)显示、且有校时功能的电子钟。 扩展功能::(至少选择一个,可全部选择)① 闹钟系统.

② 整点报时.在59 分51 秒、53 秒、55 秒、57 秒输出750Hz 音频信号,在59 分59秒时输出1000Hz 信号,音响持续1 秒,在1000Hz 音响结束时刻为整点。

③ 日历系统.(用发光二极管点阵(8×8)作为显示电路)题目3: 电梯楼层显示控制器

 基本功能: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设计。用一位LED数码管显示电梯楼层位置;能响应每层(共5层)楼电梯按钮的呼唤(注意有优先权的问题),电梯自动行进到所需位置,停留4s ,发出开门信号。

 扩展功能:用发光二极管点阵(8×8)作为显示电路,显示电梯动态的上下状态。题目4: 迷你彩灯控制电路  基本功能:

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彩灯在追逐旋转中能突然停住,突然熄灭,且追逐、停止、熄灭都是随机的。发光二极管的数量至少 在10个以上,用来组织图行。图行能组成追逐式、单向旋转式、双向旋转式、辐射式等多种图案。

 扩展功能:用发光二极管点阵(8×8)作为显示电路,同时显

示图案状态。

四、时间安排:

第18周:电子电路系统原理图。(用软件仿真,实现部分功能)该周星期三晚上6:00,0806班在民主楼130就原理图进行讨论修改。该周星期三晚上7:00,0813班在民主楼130就原理图进行讨论修改。第19周:电子电路的组装、调试与总结。

该周星期一上午进入实验室。该周星期三中期检查(基本功能部分应该完成),该周星期五下午验收(包括扩展部分功能)。

五、课程设计总结报告(见报告后页要求)

六、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与评分方法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种,成绩的评定主要参照以下几方面:

1)学生独立设计电路的能力,占20%;

2)实验电路完成情况(具体视完成质量,先后,是否独立完成等情况而定),占40%; 3)指导教师考核,验收占20%; 4)报告,占20%;

5)下列情况之一者,要酌情减分:

有抄袭行为或有意给别人抄袭;损坏或丢失实验室物品,包括元器件、仪器设备和工具;迟交总结报告。

七、参考资料: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用教程 中南工业大学 陈明义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 高等教育出版社 彭介华

付录:

电子电路系统原理图设计: 在设计一个电子电路系统时,首先必须明确系统的设计任务,根据任务进行方案选择,然后对方案中的各部分进行单元电路的设计、参数计算和器件选择,最后将各部分连接在一起,画出一个符合设计要求的完整的系统电路图。

一、明确系统的设计任务要求

对系统的设计任务进行具体分析,充分了解系统的性能指标、内容及要求,以便明确系统应完成的任务。

二、方案选择

这一步的工作要求是,把系统要完成的任务分配给若干个单元电路,并画出一个能表示各单元功能的整机原理框图。

方案选择的重要任务是根据掌握的知识和资料,针对系统提出的任务、要求和条件,完成系统的功能设计。在这个过程中要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力争做到设计方案合理、可靠、经济、功能齐全、技术先进。并且对方案要不断进行可行性和优缺点的分析;最后设计出一个完整框图。框图必须正确反映系统应完成的任务和各组成部分的功能,清楚表示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相互关系。

三、单元电路的设计、参数计算和器件选择

根据系统的指标和功能框图,明确各部分任务,进行各单元电路的设计、参数计算和器件选择。1.单元电路设计

单元电路是整机的一部分,只有把各单元电路设计好才能提高整体设计水平。

每个单元电路设计前都需明确本单元电路的任务,详细拟定出单元电路的性能指标,与前后级之间的关系,分析电路的组成形式。具体设计时,可以模仿成熟的先进的电路,也可以进行创新或改进,但都必须保证性能要求。而且,不仅单元电路本身要设计合理,各单元电路间也要互相配合,注意各部分的输入信号、输出信号和控制信号的关系。2.参数计算

(1)元器件的工作电流、电压、频率和功耗等参数应能满足电路指标的要求;(2)元器件的极限参数必须留有足够裕量,一般应大于额定值的1.5 倍;(3)电阻和电容的参数应选计算值附近的标称值。3.器件选择

(1)阻容元件的选择:电阻和电容种类很多,正确选择电阻和电容是很重要的。不同的电路对电阻和电容性能要求也不同,有些电路对电容的漏电要求很严,还有些电路对电阻、电容的性能和容量要求很高,例如滤波电路中常用大容量(100μF 一3000μF)铝电解电容,为滤掉高频通常还需并联小容量(0.01μF~0.1μF)瓷片电容。设计时要根据电路的要求选择性能和参数合适的阻容元件,并要注意功耗、容量、频率和耐压范围是否满足要求。

(2)分立元件的选择:分立元件包括二极管、晶体三极管、场效应管、光电二(三)极管、晶闸管等。根据其用途分别进行选择。

选择的器件种类不同,注意事项也不同。例如选择晶体三极管时。首先注意是选择NPN 型还是PNP 型管,是高频管还是低频管,是大功率管还是小功率管.并注意管子的参数PCM、ICM、BVCEO、BVEBO、ICBO、、fT 和fe 是否满足电路设计指标的要求,高频工作时,要求fT =(5~10)f,f 为工作频率。

(3)集成电路的选择:由于集成电路可以实现很多单元电路甚至整机电路的功能,所以选用集成电路来设计单元电路和总体电路既方便又灵活,它不仅使系统体积缩小.而且性能可靠便于调试及运用,在设计电路时颇受欢迎。集成电路有模拟集成电路和数字集成电路。国内外巳生产出大量集成电路,器件的型号、原理、功能、特性可查阅有关手册。选择的集成电路不仅要在功能和特性上实现设计方案,而且要满足功耗、电压、速度、价格等多方面的要求。

四、电路图的绘制

为详细表示设计的整机电路及各单元电路的连接关系,设计时需绘制完整电路图。电路图通常是在系统框图、单元电路设计、参数计算和器件选择的基础上绘制的,它是组装、调试和维修的依据。绘制电路图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布局合理、排列均匀、图面清晰、便于看图、有利于对图的理解和阅读。

有时一个总电路由几部分组成,绘图时应尽量把总电路面在一张图纸上.如果电路比较复杂,需绘制几张图,则应把主电路画在同一张图纸上,而把一些比较独立或次要的部分画在另外的图纸上,并在图的断口两端做上标记,标出信号从一张图到另一张图的引出点和引入点,以此说明各图纸在电路连线之间的关系。有时为了强调并便于看清各单元电路的功能关系,每一个功能单元电路的元件应集中布置在一起,并尽可能按工作顺序排列。

(2)注意信号的流向。一般从输入端或者信号源画起,由左至右或者由上之下地按照信号的流向依次画出各单元电路,而反馈通路的信号流向则与此相反。

(3)图形符号要标准,图中应加适当的标注。图形符号表示器件的项目或概念,电路图中的中、大规模集成电路器件,一般用方框表示,在方框中标出它的型号,在方框的边线两侧标出每根线的功能名称和管脚号。除中、大规模器件外。其余元器件符号应当标准化。

(4)连接线应为直线,并且交叉和折弯应最少。通常连接线可以水平布置或垂直布置,一般不画斜线。互相连通的交叉线,应在交叉处用圆点表示。根据需要,可以在连接线上加注信号名或其他标记,表示其功能或其去向。有的连线可用符号表示,例如器件的电源一般标电源电压的数值.地线用符号上表示。设计的电路是否能满足设计要求,还必须通过组装、调试进行验。

电子电路的组装、调试与总结

电子电路设计好后,便可进行组装、调试,最后对课题内容进行全面总结。

一、电子电路的组装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中组装电路通常采用焊接和在实验箱上插接两种方式。焊接组装可提高学生焊接技术,但器件可重复利用率低。在实验箱上组装,元器件便于插接且电路便于调试,并可提高器件重复利用率。下面介绍在实验箱上用插接方式组装电路的方法。(1)集成电路的装插

插接集成电路时首先应认清方向,不要倒插,所有集成电路的插八方向要保持一致,注意管脚不能弯曲。(2)元器件的位置

根据电路图的各部分功能确定元器件在实验箱的插接板上的位置,并按信号的流同将元器件顺序地连接。以易于调试。

(3)导线的选用和连接

导线直径应和插接板的插孔直径相一致,过粗会损坏插孔,过细则与插孔接触不良。为橙壹电路的方便,根据不同用途.导线可以选用不同的颜色。一般习惯是正电源用红线,负电源用蓝线,地线用黑线,信号线用其他颜色的线等。

连接用的导线要求紧贴在插接板上,避免接触不良.连线不允许跨接在集成电路上,一般从集成电路周围通过,尽量做到横平竖直,这样便于查线和更换器件。

组装电路时注意,电路之间要共地。正确的组装方法和合理的布局,不仅使电路整齐美观,而且能提高电路工作的可靠性,便于检查和排除故障。

二、电子电路的调试

通常有以下两种调试电路的方法:

第一种是采用边安装边调试的方法。把一个总电路按框图上的功能分成若干单元电路分别进行安装和调试,在完成各单元电路调试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安装和调试的范围,最后完成整机调试。对于新设计的电路,此方法既便于调试,又可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该方法适于课程设计中采用。第二种方法是整个电路安装完毕,实行一次性调试。这种方法适于定型产品。

调试时应注意做好调试记录,准确记录电路各部分的测试数据和波形,以便于分析和运行时参考。一般调试步骤如下:(1)通电前检查

电路安装完毕,首先直观检查电路各部分接线是否正确,检查电源、地线、信号线、元器件引脚之间有无短路,器件有无接错。(2)通电检查

接接入电路所要求的电源电压,观察电路中各部分器件有无异常现象。如果出现异常现象,则应立即关断电源,待排除故障后方可重新通电。(3)单元电路调试

在调试单元电路时应明确本部分的调试要求.按调试要求测试性能指标和观察波形。调试顺序按信号的流向进行。这样可以把前面调试过的输出信号作为后一级的输入信号,为最后的整机联调创造条件。电路调试包括静态和动态调试,通过调试掌握必要的数据、波形、现象,然后对电路进行分析、判断、排除故障,完成调试要求。(4)整机联调

各单元电路调试完成后就为整机调试打下了基础。整机联调时应观察各单元电路连接后各级之间的信号关系.主要观察动态结果,检查电路的性能和参数,分析测量的数据和波形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对发现的故障和问题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电路故障的排除可以按下述8 种方法进行:

信号寻迹法 寻找电路故障时,一般可以按信号的流程逐级进行。从电路的输入端加入适当的信号。用示波器或电压表等仪器逐级检查信号在电路内务部分传输的情况,根据电路的工作原理分析电路的功能是否正常,如果有问题,应及时处理。调试电路时也可从输出级向输

入级倒推进行信号从最后一级电路的输入端加入,观察输出端是否正常,然后逐级将适当信号加入前面一级电路输入端,继续进行检查。这里所指的“适当信号”是指频率、电压幅值等参数应满足电路要求,这样才能使调试顺利进行。

对分法 把有故障的电路分为两部分,先检测这两部分中究竟是哪部分有故障,然后再对有故障的部分对分检测,一直到找出故障为止。采用“对分法”可减少调试工作量。

分割测试法 对于一些有反馈的环形电路,如振荡器、稳压器等电路,它们各级的

工作情况互相有牵连,这时可采取分割环路的方法,将反馈环去掉,然后逐级检查,可更快地查出故障部分。对自激振荡现象也可以用此法检查。

电容器旁路法 如遇电路发生自激振荡或寄生调幅等故障,检测时可用一只容量较大的电容器并联到故障电路的输入或输出端,观察对故障现象的影响,据此分析故障的部位。在放大电路中,旁路电容失效或开路,使负反馈加强,输出量下降,此时用适当的电容并联在旁路电容两端,就可以看到输出幅度恢复正常,也就可断定旁路电容的问题.这种检查可能要多处试验才有结果,这时要细心分析可能引起故障的原因。这种方法也用来检查电源滤波和去耦电路的故障。

对比法 将有问题的电路的状态,参数与相同的正常电路进行逐项对比.此方法可以较快地从异常的参数中分析出故障

替代法 把已调试好的单元电路代替有故障或有疑问的相同的单元电路(注意共地),这样可以很快判断故障部位。有时元器件的故障不很明显,如电容器漏电、电阻变质,晶体管和集成电路性能下降等,这时用相同规格的优质元器件逐一替代实验,就可以具体地判断故障点,加快查找故障点的速度,提高调试效率。静态测试法 故障部位找到后,要确定是哪一个或哪几个元件有问题,最常用的就是静态测试法和动态测试法,静态测试是用万用表测试电阻值、电容器漏电,电路是否断路或短路,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的各引脚电压是否正常等.这种测试是在电路不加信号时进行的,所以叫静态测试。通过这种测试可发现元器件的故障。

《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 篇6

【关键词】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R47-4

《基础护理技术》是护理专业中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对学生今后学习各专科课程和进入临床护理岗位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环节。本人在实际教学中,结合护理岗位特点,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改革考核方法,集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1.根据护理岗位特点,整合教学内容

患者从入院到出院,需要接受各种护理,根据这些活动的特点将其整合为五个典型的工作任务,即:入院护理、用药护理、生活护理、专项护理、出院护理[1]。在授课过程中,结合这五个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职业能力,遵循必须、够用的原则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即归并为以23个项目为引导的学习任务,实施以项目导向为主的教学。

2.改革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2.1 引进PBL教学法

教学中以“提问”的方式,鼓励学生思考。例如介绍给药技术时,提问:大家平时患小病时,你是如何用药的?都用过哪些药、剂型?用药过程中注意了哪些事情?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每个知识点的理解。

2.2 创新实训教学方式

传统的以技能操作为中心的“演示—模拟练习一指导”三段式实训教学方式,这种传统的以教师演示为主的灌输式的实训教学方式,忽视了护生综合能力的培养[2]。通过改革实训教学方法,探索出以“情境导入新课一分析学习任务一教师示范(教学视频)一学生回示一点评一分组实训一考核一总结”为主线的新的教学方式。通过该方式的实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且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有很大提高,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2.3 开展角色扮演教学法

角色扮演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互动的一种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对护士角色和患者角色的扮演,使他们能够在模拟临床的环境下,锻炼其组织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应变能力等。如介绍血压的观察与护理时,设计“案例:患者,李某,男,30岁。有10年高血压病史,因脑卒中至右侧肢体偏瘫而入院。入院血压190/135 mmHg,经治疗后血压稍有下降,但仍波动在190~170/130~120 mmHg,患者较烦闷。一人扮演病例中的患者,一人扮演护士为患者测量血压”。

2.4 真人真做

对各种注射法、口腔护理、头发护理、生命体征的测量等护理操作采用真人代替模型进行训练,即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又可增加操作的真实性、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化学生对操作的感性认识,为学生今后进入临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2.5 加强学生整体护理能力的培养

课程组老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1个情景,该情景中包含所学课程单元中的多项护理操作。在学完该课程单元的内容时,把情景交给学生,让学生讨论,利用课余时间到实训室进行练习,在课堂上让学生把所涉及的操作全部展示出来。例如:患者,李红,女,55岁,有10年高血压病史。昨天淋雨后出现高热、寒战,患者感全身肌肉酸痛,左侧胸部疼痛,咳嗽或深呼吸时加剧。痰少,成铁锈色,有时感到恶心。今天早晨8:00到医院就诊。门诊初步诊断:大叶性肺炎。需住院治疗,您作为当班护士应如何为患者做好入院护理。通过该环节的训练可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整体护理水平。

3.优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讲授某些操作前,让学生观看与操作有关的光碟,使学生感觉身临其境、増强了求知欲,带着问题主动看、主动听,主动思考,从片中护士的仪表、言语、行为、举止,操作中的目的、评估、准备、操作步骤、注意事项,操作后的评价中发现知识点,重、难点,操作技巧,为最终规范、娴熟地完成各项护理操作打下基础。

4.改革考核方法

4.1在第二、三学期,采取总评成绩=作业(5%)+考勤(5%)+项目操作考核(30%)

期末综合操作考核(10%)+基本护理知识测试(10%)+期末理论考核(40%)。

4.1.1考勤及作业 考勤及作业完成情况以教学过程中的记载为主。

4.1.2 项目操作考核 23个项目中,确定必考操作项目有:铺床技术、监测生命体征、无菌技术、隔离技术、注射技术、静脉输液、口腔护理、鼻饲、导尿、灌肠、给氧、吸痰、心肺复苏共13个,这些项目在课堂实训结束后逐个考核过关。考核时采取一人监考多人的形式进行考核或采用教师考核组长,组长考组员,然后教师抽考组员的方式,并将抽考同学的操作考核成绩与小组其他成员的成绩挂钩,设置共同加分或减分,从而增强了小组成员间的凝聚力、责任心和协作精神,督促小组全体成员认真练习,共同進步。[3]

4.1.3综合操作考核 在学期结束时,由所有基础护理技术教师担任考官,教师随机抽签决定考场号;学生随机抽签,确定考试项目。

4.1.4基本护理知识测试 在每2-3个项目学习结束后,进行一次项目测试。

4.2在第四学期岗前培训后,由校内专任教师和校外兼职教师利用综合病例对学生进行综合理论与综合技术考核。考核成绩作为实习点分配的参考依据之一。

总之,在《基础护理技术》教学中,结合临床护理岗位特点,通过整合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和改革考核方法等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巩固,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今后能更好的胜任临床护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张连辉,沈传华,何红燕等.基于岗位工作过程建设《常用护理技术》课程【J】.护理研究.2010,24(1):268-269.

【2】刘静茹,刘晨冰,毛智慧.改革《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能力【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7):186-187.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改革 篇7

1 指导思想

(1) 教学要适应新的电子技术应用和人才发展的需要, 就必须加大课堂讲授内容的信息量, 将课程学习与计算机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拓宽视野, 开阔思路,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2) 人生的经验、能力、智慧、技能和技巧等素质的养成, 不是从别人那里直接获取的, 而是通过体验等方式观察、领会感悟到的, 教学中应使学生有更多的获取“直接经验”的机会。

(3) 教学应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勤于动手、培养他们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4) 学习考评不但要反映出学生的学业成就和能力发展水平, 还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自我完善, 使具有不同特长的学生都有施展才华的机会, 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教学案例——晶体管基本放大电路

2.1 教学资料

(1) 教学课题的引入。演示学生熟悉的3瓦手提式晶体管扩音器实物, 分析其结构, 设问:“为什么其中电路能够放大信号?”, 使学生进入本章教学问题的情境。 (2) 讲解相关原理与概念。放大电路中各元器件的作用和电路的组成原则。通过课件演示共射极基本放大仿真电路图, 讲解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的结构和电路接法;放大电路的原理与特性。要求学生在仿真电路图上通过仿真示波器和电压表, 按照实验内容去观测电路中各点电压的波形、数值和相位关系, 通过改变电路中Ri与Ro的数值, 去观察它们的变化对ui和uo的影响, 并将自己的实验和分析结果填写好, 认识放大电路的基本特性;放大信号的失真现象及消除方法。给出仿真电路图, 通过更改Rb和Rc的数值, 在课件上演示电路输出信号出现的饱和失真和截止失真现象, 讲解相关的概念。多级放大器的组成及放大倍数。

(3) 引导学生思考, 归纳总结。教师在理论上讲解了多级放大器的组成框图、级间耦合方式, 电压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后, 用教学课件分别演示, 并让学生展开问题讨论, 学生经过认真讨论后, 教师与学生共同归纳以上问题的正确答案。

(4) 课后作业。在学生学习了基本放大电路的相关知识后, 做一个有关放大电路设计的课业, 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相关知识。

(5) 考核。模块考试与综合实践能力考核。

2.2 分析

“晶体管基本放大电路”是模拟电子技术中的重点内容, 它的基本概念、分析计算和应用方法是本章的教学重点, 也是学生学习掌握一般电子电路的重要基础。

在教学中依据两条主线交叉组织教学活动: (1) 理论教学:引入课题—概念讲解—演示操作—观察分析—讨论理解—归纳知识要点—分析计算讲解—实用电路学习; (2) 实践活动:提出任务—个人实践—发现问题、提出质疑—讨论应用方法、经验分享—改进完善—总结应用原则、方法和技巧。用探索发现式的学习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各种抽象概念, 通过开展各种实践活动, 促进学生对应用知识的理解和实践手段的掌握。从而实现对教学难点的突破。

3 教学分析

3.1 对比分析

我校从2002级开始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实施探索研究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改革, 通过教学实践, 我们认为课程教法与教育手段的革新, 使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变化, 从02级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看, 由于在课堂活动中增加了多种实践活动, 同时加大了应用能力的考评力度, 大部分学生在较好地掌握了放大电路的基础理论知识, 另外我们还发现, 在学期初一些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 也开始有了兴趣, 他们在学习中逐渐增加了与同学的“技法”交流, 注重理论课的学习, 因此学习有了明显进步。

3.2 问卷调查结果

我们对2002级学生就对实践活动课的感受、喜欢的学习方式、学习效果与自我评价等问题做了问卷调查, 调查表明:94%的学生认为通过学习中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 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56%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得到了明显的加强, 64%的学生认为自己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改革思考

(1) “主动的探索发现”式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学中要发挥学生在学习认识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主动探索发现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参与、自主活动、独立探究、积极体验的全面的、充分个性化的发展机会。通过学习过程的体验, 学会了学习;通过对个人知识的体验和过滤, 形成了独特的风格;通过反思性的学习方式, 去体验变革与创新。因此, 主动探索发现的学习方式不仅使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更加全面深入, 也使他们的学习能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锻炼了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突出强调了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的要求, 让学生体会到了知识应用的完整思路和方法, 培养应有的工程素质, 强化学生理论学习的自主性和针对性。因此, 教学中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线的实践活动, 不仅是使学生获得综合应用知识的最佳途径, 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改革 篇8

1调整课程结构。在课程建设、改革的过程中, 对原有的课程结构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新的课程结构改变了传统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相分离的状况, 针对每一堂课确定要达到的能力目标, 采用“导入实例—分析讲解—实际操作”的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教学方法, 并目在“学以致用”教学单元的内容编排上, 根据不同专业的要求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实践、训练内容。教学实践的结果表明, 改革后的课程结构呈现出以下几方而的新特点:一是依据每一单元、每一堂课所制定的能力目标确定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 课程的针对性、应用性教学特征明显;二是课程内容涵盖了原先的电子技术、电子制作、电子线路课程设计等课程的精粹, 丰富了原先单调枯燥的课程内容;三是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课程结构解决了过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的问题, 避免了在一些知识点上的重复讲授, 提高了教学效率, 改善了教学效果。改革课程结构的另一举措是使教学内容模块化。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授课专业较宽, 而且生源复杂, 基础不一, 给教学带来一定难度。为了保证教学质量, 将课程内容划分为电子技术基础、电子电路的单元电路、电子技术应用电路部分。第一部分涉及“电子电路的分析方法”、“元器件的特性”等, 视生源的情况确定内容的增减, 对具有一定电路分析基础的在校生, 可将重点放在“半导体器件的特性分析与测试”方而;第二部分“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的主要单元电路, 根据专业的侧重点选择地加强相关联内容的教学, 例如, 计算机类专业应将重点放在数字电子技术上, 而空调技术等专业应更注重对“模拟电子技术”, 尤其是对“晶闸管电路基础”的控制电路应用技术的掌握和理解;第二部分是“电子技术应用电路”, 一般根据授课专业的性质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块, 例如, 在进行“计算机控制技术”专业教学时, 重点讲授并指导学生制作各种计算机接口电路, 在空调技术专业的应用电路实训中和各种空调及制冷设备的控制电路, 并安排相应的实训内容。通过上述“电子电路基础加功能电路分析加专业应用技术”的教学模式, 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电子技术操作与实际应用能力。

2改革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分离或一门课程、一个实践环节单独操练的做法, 强调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应用性和综合性。让学生按照专业能力目标在实训室或生产实践中锻炼和提高专业技能, 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并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促使学生转变被动学习的状况, 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课程结构的改变, 引发了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形式和考核评价等一系列的连锁变革。以“模拟电子技术”的教学为例, 学生初学放大电路工作原理会遇到诸多的困难, 各部分单元电路的分析计算不但内容多, 而且仅靠理论学习和有限的几个验证性实验是很难理解放大器的原理与性能并掌握其制作及调试技能的。引入全新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方式后, 课程教学的场地由一般的教室移到了实训室, 单元课时由原先的2课时增加为4课时, 实际电路分析、操作演示, 代替了原先理论课抽象的讲解。同样, 以讲解放大电路原理与调试技术为例, 教师从剖析一台实际的扩音机的电路入手, 分部分讲解各电路单元的组成、电路参数, 期间穿插参数测试的演示, 并指导学生动手进行安装和调试。这种采用任务驱动法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在操作中学习, 并促使学生能较快地掌握重要的知识点和基本技能, 教学的主动性得以增强。与传统的理论与实践相对独立的教学体系相比, 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专业基本技能方而有其独特的作用。

3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依据新的课程改革思路, 结合精品课程的建设, 重新制作多媒体课件, 开设网络课堂、EDA技术运用等多种新型教学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的教学手段及其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而:

3.1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和其他课程一样,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也比较普遍。但是, 一个优秀的CAI课件不应仅仅起到“板”的作用, 而必须具备形象生动、交互性强、图形动态效果好等特点。在精品课程建设的过程中, 结合新的课改思路, 制作了全新的CAI课件, 这些课件具有以下特点:a.层次性强, 图形动态效果好。在分析电路原理时, 电路图的展现是根据问题的提出一步步地以动画的形式展开的, 这样的动态表现方式应用在“整流电路”、“放大电路”、“负反馈电路”等内容的教学中, 可以形象、直观地展示电路中电流的走向、各点的波形, 起到了传统教学方式所达不到的表现效果。b.内容新, 互动性强。按照模块化教学划分教学单元, 并针对各专业的实际情况安排相关的实例分析与实训项目以及每一单元后的“学以致用”内容, 从而促使学生能即时消化学习的内容, 达到既定的知识与能力目标。增加仿真实验演示内容, 运用仿真软件制作的虚拟实验演示, 展示电路各点的波形, 其生动的效果是普通的课件所不能达到的。3.2网络课堂结合精品课程的建设, 在电子技术课程中开设网络课堂。网络课程的开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范围更广、内容更活泼的“第二课堂”同时, 也是激发学习积极性, 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进入网络课堂, 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教学辅导资源, 如参考电子教案、单元自测题、课外电子制作课题等。而且学生可以进行自我测验, 达到复习和巩固理论知识的效果。如果学生有疑问, 还可以进入论坛进行讨论或给教师留言。教师可通过在线答疑或回复留言的方式给学生答疑、指导。开设网络课堂, 不仅方便学生随时查阅课件及相关参考资料, 同时, 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可以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而进行自主学习, 改变了传统课堂学生被动学习的模式。这一新型的开放式的学习平台的构建, 不仅为本专业的学生开辟了课外专业课程的学习场地, 而且也扩大了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层次。3.3增设开放式实验, 扩大“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比例为了提升实践教学的效果, 不断探索开放式实验教学的运行与管理机制, 利用新建的创新实验室, 构建一个能激发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开放式的实践平台。从实验空间、实验时间、实验内容乃至实验管理均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提供了条件。配合任务驱动法教学模式的实施, 将“综合性”和“设计性”实践项目作为学生课内、外的一项主要作业内容主要包括“音频放大器”的制作、“电子钟”的制作、“电子密码锁”的制作和“交通等智能控制器”的制作等。通过将教学内容与电子设计、制作学习活动结合起来, 促使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设计创造力得以充分地展示和发挥, 真正体现了“教学相长”, 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以上是对《电子技术基础》的教学进行改革的几点浅见,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随着电子技术课程建设与改革的继续深入, 还将对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进一步地优化, 不断丰富、改进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式, 使课程体系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摘要: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是电子类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核心课程, 如何进行电子技术课程改革探索一条符合高职学生学习的方法一直是研究的课题。从课程结构调整、教学模式改革、考核方式完善以及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等方而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体系结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改,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邹道生.模拟电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 2006, 1.[1]邹道生.模拟电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 2006, 1.

[2]鑫祥.对高职课程的理论思考[J].高职教论坛, 2006, 4.[2]鑫祥.对高职课程的理论思考[J].高职教论坛, 2006, 4.

[3]郝波.电子技术基础f X71[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出版社, 2004.[3]郝波.电子技术基础f X71[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出版社, 2004.

[4]毕满清.建设现代化电子实验室的方法和措施[J].华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2006, 4.[4]毕满清.建设现代化电子实验室的方法和措施[J].华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2006, 4.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改革 篇9

1 研究目的

目前国内高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呈现多样化, 无论是本科还是高职、大专, 教学质量差别大, 存在医学基础课与培养目标脱节、教学内容缺乏专业针对性、课程内容与专业课程衔接不紧密等问题, 医学基础课程从教学内容到教材使用大多仍借用临床医学专业, 学生学习医学基础课虽然花费大量时间, 但不能为专业课学习做好铺垫。基础医学教育是各类医学学科的基石, 在整个医学教育体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如何科学地设置医学基础课程, 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 使学生既掌握足够的、符合岗位实践技能要求的基本理论知识, 又能满足其职业可持续发展, 成为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热点[2]。

首都医科大学与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合办的康复医学院, 设有康复医学和康复治疗技术本科专业已有13年之久,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作为全国康复医学行业的典范, 不但是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的实训中心, 同时还肩负着全国各地康复医疗人才的培训任务, 聚集了全国各地医疗机构前来进修的康复治疗师, 其中康复治疗各领域都有分布。本研究以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全体康复治疗师 (包括进修人员) 为研究对象, 样本较具有代表性;本研究针对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医学基础课进行调研, 以期对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医学基础课程体系进行改革。

2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及问卷调查法对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各科室的康复治疗技术专家、康复治疗师 (包括进修人员) 进行调研, 主要就我们所关注的21门医学基础课程的需求情况进行调查, 以明确各门基础医学课程的重要程度, 为本专业构建基础课程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3 研究内容

本研究首先通过对以往相关文献的查阅以及对现有康复治疗技术临床实际工作的了解, 制定了半结构式专家访谈提纲;然后通过对7个不同领域的康复治疗技术专家进行深入访谈, 获得关于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医学基础课程的一系列相关信息;最后, 根据访谈结果确定调查问卷内容。

调查问卷共分3部分。第一部分针对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主要包括专业方向、工作年限及学历) 进行选择;第二部分根据康复医学院现有教学计划, 分别对21门医学基础课程按照临床实际工作需要程度设定4个选项 (非常有用、较有用、较少使用、几乎没用过) 进行选择;第三部分针对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本科与高职医学基础课程的区别进行调查, 采用问答形式。

4 研究结果

4.1 专家访谈

对7个不同领域康复治疗技术专家进行深入访谈, 结果如下:

(1) 现有康复治疗技术人员在临床实际工作中的表现表明, 该专业本科毕业生以往对医学基础课的学习较扎实, 而高职及大专毕业生相对较差, 但无论本科还是高职毕业生并不能将所学医学基础知识灵活运用于医学实践中。

(2) 各位专家发现, 学生对医学基础课重要内容的学习往往不够深入, 如解剖学、生物力学, 尤其缺乏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的能力。

(3) 多数康复治疗技术专家认为, 有部分课程知识内容的确用得较少, 可以考虑减少相应的课时或将其设为选修课;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属于理学类, 可以压缩或合并相关的基础课课程, 只需简单介绍与康复治疗有关的内容即可。

(4) 对于具体疾病, 多数康复治疗技术专家认为应该了解的有:疾病的概念、分类、临床分型、分期、临床表现 (因为很多疾病在不同分期的处理方法不同, 在疾病的转归过程中治疗量也是不同的, 所以治疗师应对患者有一个简单的、大体的判断) ;对于诊断来说, 大多是由医生来做, 治疗师只做康复评定, 即医生对每个康复患者做一个统筹安排, 具体的治疗细节可以由康复治疗师来调整 (如治疗师对于患者姿势的设定) , 所以对于一名康复治疗师来说, 与疾病相比较, 功能障碍更接近其工作的核心。

(5) 专家们认为, 康复治疗师实际工作涉及的医学基础知识较多, 但大多较表浅, 可以根据康复治疗师资格考试大纲进行合并, 这样就可以把时间较多地用在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上。另外, 有很多医学基础知识是需要工作以后通过岗前培训再次复习和补充的。

(6) 关于康复治疗技术专业高职与本科教育的区别上, 多数专家认为, 除学历、教学时间上有较大区别外, 本科教育对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要求更高, 同时, 更为广泛的医学基础课程知识的学习有利于本科生后续的深造;而高职教育更注重技能的训练, 且毕业生稳定性相对较好, 更能安心于治疗师的本职工作。但半数以上专家认为, 无论高职还是本科, 甚至是研究生的个人能力, 工作以后的学习提高更为重要。

4.2 调查问卷

本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270份, 收回236份, 回收率为87.41%;有效问卷为227份, 有效率为96.19%。对回收问卷中的选项采用均数进行统计, 按照重要程度百分比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1) 227名研究对象中, 超过半数的为物理治疗 (PT) 方向, 这与康复治疗工作实际情况相符, 同时, 作业治疗 (OT) 、言语治疗 (ST) 方向的分布比例也与实际工作情况一致 (见表1) 。

(2) 227名研究对象中, 工作年限分布较均衡, 说明康复研究中心康复治疗技术人员梯队建设较稳定, 研究对象较具有代表性 (见表2) 。

(3) 227名研究对象中, 学历层次分布与康复研究中心三甲医院的人员要求有关, 其中学历较低的高职技术人员大多为外来进修人员, 也具有一定代表性 (见表3) 。

(4) 调研结果显示, 在21门医学基础课中, “非常有用”的课程排名前10位的依次为:人体解剖学、运动学、人体发育学、生物力学、神经病学、诊断学、医学心理学、生理学、外科学 (矫形) 和儿科学, 说明这些课程在康复治疗临床工作中具有很高的使用率;而“几乎不用”排名前7位的课程依次为:医用化学、生物化学、组织胚胎学、精神病学、医用物理、医学伦理学和医学统计学, 说明这些课程在康复治疗临床工作中很少使用, 但不是全无用处, 仍有个别内容需了解, 或能为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做好铺垫;其余课程在选项中或多或少存在较大分歧, 这与工作领域、工作年限以及学历的不同有着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见表4) 。

5 讨论

(1)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现有医学基础课程科目种类较多, 医学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与其他卫生类专业的区别不大, 大都沿用临床医学专业的医学基础课, 加上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本身所需的专业基础课, 课程种类繁多, 不能切实依据专业岗位需求来设置课程。

(2) 由于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在我国起步较晚, 大多数专业课教师以及高年资的治疗师因自身教育背景为临床医学专业, 习惯性地把临床医学专业大部分内容看得过重, 而对医学基础课的重要性未能按照治疗师工作实际衡量。

(3)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现有医学基础课程缺乏专用教材, 多借用临床医学专业的医学基础课程教材, 其弊端在于内容偏多, 理论偏深, 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质量。

(4) 目前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医学基础课程设置与其他专业课之间、不同学历层次之间交叉重复现象突出, 如本科与高职仅仅在课时上有所区别, 在能力培养方面, 本科教育却不如高职教育更加注重技能的训练, 该专业本科生除在学历上具有优势之外, 别无突出之处;而高职教育近年来虽有较大改革创新, 但如何为高职毕业生寻求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是需要我们考虑的问题。

6 改革措施

6.1 在调研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设置医学基础课程

以康复治疗师岗位需求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 在调研和广泛征求行业专家意见的基础上, 参照康复医学与治疗技术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 兼顾可持续发展能力, 通过优化教学内容, 有机整合课程, 合理构建适合本专业的基础课程体系, 实现基础医学教学与专业教学目标的高度统一。围绕专业培养目标, 对基础医学课程进行解构与重构, 去掉重复内容, 合并类似内容, 强化基础内容, 保留实用内容, 舍弃过时内容, 增加特色内容。

通过调研, 我们已明确了各课程在专业学习及岗位工作中的重要性及其教学内容的主次等, 下一步是依据调研结果, 从优化教学内容入手, 正确处理各课程之间的交叉渗透问题, 力争使课程内容系统化, 基础知识专业化。

6.2 专家研讨, 确立课程标准

请临床康复专家、医学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共同参与课程标准研讨, 确立相关课程的课程标准。医学基础课教师应该学习相关的专业课知识, 充分认识、理解医学基础课内容对后期专业课知识学习的重要作用。请临床康复专家从岗位需求出发对医学基础课内容提出要求, 修改、完善课程标准, 内容要贴近康复治疗实践。学校要保证重要医学基础知识的学习, 临床康复治疗技术学习不足之处可以在临床实习中加以弥补。另外, 根据专业需要调整主要医学基础课程学时[3], 以保证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的学习。

6.3 在确立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编写教材

推荐、筛选、组织一批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教师组成教材编写队伍, 他们当中一部分应是医学院校的骨干教师, 另一部分应为临床一线的康复治疗技术专家, 按照课程标准的知识体系, 确定知识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同时要确保教材内容系统性与实用性相统一,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专业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技能之间的综合, 不应是简单的“拼盘”, 而应是有机渗透与融合。要优化组合课程内容, 既要满足专业方向选择, 又要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适当增加知识拓展或阅读材料。应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才编写出多种形式、不同风格的医学基础课程教材。

6.4 构建一个从初级水平到高级水平、从应用型人才到研究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教学应该满足不同学历层次的需求, 做到各学历层次课程既能自成体系又能相互衔接, 深度随着学历层次的升高而递增, 既能满足学以致用, 又可避免交叉重复。整合式的课程设置, 可以打破以学科为体系的壁垒, 降低医学课程的分割性, 减少各学科之间内容的交叉重复, 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使其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完整的概念。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培养的是不同于康复医学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与康复医学培养的康复医师在职能上有着较大差别, 要实现以功能障碍为核心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教育改革, 需要从政策到教育教学层面的调研及大量实践的检验。

摘要: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现有医学基础课程科目种类较多, 但从教学内容到教材使用大多仍借用临床医学专业, 不利于人才培养。本文对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医学基础课程改革进行探索。

关键词:以实践为基础,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基础课程

参考文献

[1]方展画.基础教育的价值追问[J].教育发展研究, 2006 (9) :1-4.

[2]尹宪明, 吕俊峰, 蔡小红, 等.高职康复治疗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内容设置的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7, 22 (11) :1036-1037.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改革 篇10

因此, 摄像本身不是一个简单的动作, 而是运用拍摄技术的一种艺术创作, 其最终的意义在于传情达意。而我们评价一个影像作品的标准运用得也是艺术标准:有没有准确的表意、有没有表达出某种微妙的情感, 有没有感染力, 而不是一个技术的标准。从这个角度来看摄像基础这一门课程, 就必须走出之前的技术本位, 寻找到更好的教学思路和课程安排。

在教学思路上首要的一点, 就是暂缓专业级摄像机这个“明星”的出现。学生由于其好奇的天性, 对于平常接触较少的摄像机总是抱有新奇的态度, 摄像基础课程没有正式开课之前, 学生也总是会问, 使用怎样的摄像机, 摄像机的操作复杂与否。在授课的一开始, 就先不要一上来就亮出专业级的摄像机, 而是转移一下学生的关注点, 从欣赏影片开始, 任何创作开始都少不了模仿的痕迹, 模仿是一种直接而有效的学习。在欣赏影片的同时, 再进行视听语言的讲解。影片的选择尽量不要以电影为主, 电影过长, 整体的表意系统太过复杂, 最好选择创意突出且比较容易理解的影视广告或者学生当下热衷的影视片断。看完先让学生表达一下整体的观影感受, 再找出影片中最突出的表现元素 (景别、色彩、光影等) , 并分析如何才能创作这种表现元素。学生在这样的反复的分析锻炼中, 逐渐明白视听语言表达的要义。以泰国创作的sony摄像机广告片《女大十八变》为例, 这是一则具有比较强烈的搞笑效果的片子, 学生看到之后通常会哄堂大笑。在笑完之余, 在老师的提示下会进一步分析“笑果”是怎么来的。在内容上, 效果来源于前后强烈的意想不到的反差。这种意外对比的效果, 又通过景别镜头的精心选择、光照的反差和声音的对比等视听综合因素得以呈现。分析的多了, 这就成了一种创作范式的反复解读和有意识的学习。

慢慢的, 在对视听语言的逐渐理解中, 开始使用摄像机和相关的拍摄技巧进行视听语言的练习, 并通过学生的表演来营造更加热烈的课堂氛围。不以技术为本位, 但是技术是必不可少的, 尤其是在单独的视听语言的练习中, 技术的掌握的功力和表意的明确直接关联在一起, 一个镜头才有了表达意义的可能。比如说:移焦镜头, 从技术的处理上来说, 是拉长摄像机的焦距, 让镜头画面的一部分清晰一部分模糊, 并逐渐改变模糊和清晰的主体。在学会了基本的操作之后, 让学生为这个技术运用设定一个合理的情境。假设是甲乙二人的谈话, 一开始甲在说话, 是表现的主体, 让其清晰呈现, 乙为模糊呈现;当乙的反应表情成为重点时, 迅速的让其清晰, 甲变为模糊状态, 移焦在这里运用实现的表意目的是画面表现主体的变换, 从而引导观众的注意力;或者假设另一种情境, 在西湖的风景 (亭子) 当中, 让镜头前的柳枝前景为虚焦状态, 亭子为清晰状态, 然后转换焦点, 这更多的是一种形式感的呈现, 镜头富于变化、画面更加的优美。

在一些能够实现的场景中, 让学生设计表演, 不但直接强化训练了学生的拍摄技能, 效果直接, 而且学生的投入度很高。还是在甲乙谈话的例子, 两个在一起以怎样的关系展开谈话 (恋人、父母、师生) 、谈话的内容是怎样的基调 (悲伤、讽刺、搞笑等) 、在表演中两个人的姿势和站位怎么安排, 以及移焦的时机如何掌握, 诸如此类, 与实际的影视剧的拍摄过程相似。对学生而言, 通过这样的练习, 不仅仅学会了一个移焦的技巧, 而是学会了一个拍摄和创作的思路。

用故事版来强化整体逻辑的表达, 这是单独的视听语言训练一段时间之后的一个提高练习。单个镜头的学习和掌握总是相对简单的, 就像学习绘画中的线条和色彩, 难得是如何能够创造性地运用有限表现要素, 创作出富有影像吸引力的作品。单个镜头的练习像语言训练中的组词, 而故事版的绘制则是书写一个完整的句子。在书写的过程中, 需要有合理安排多个镜头的逻辑能力, 而具体的画面安排, 又考验着学生安排视听语言中各个表现要素的功底。这种情况下, 可以引入学生从小熟知的语文片断 (名师名篇) 的文字片断, 根据片断画成系列的图画, 再把学生的作业展示对比, 学生自然会有启发。

改革电子技术基础教材经验探讨 篇11

关键词:电子技术基础 教材 实用技能 培养

电子技术是研究电子元器件、电子电路及其应用的一门科学技术。电子技术来源于实践,并应用于实践,因此学习电子技术不仅需要理解基本知识,更应注重基础技能实践。当前,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和国际国内经济方式的转变,迫切需要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要敢于冲破传统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改革教材内容,使教学实施与职业岗位需求的知识、技能相对接。

一、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在用教材分析

现代电子产品已普遍使用新元件,新工艺及生产设备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像SMD贴片元器件就大量运用在计算机、汽车电子音响设备、大屏幕电视机及其他数字音视频电子产品中,而在旧的电子技术基础教材中关于贴片元器件(SMD)的识别、检测知识内容提之甚少。又比如在电子实验仪器方面,有的旧教材还介绍使用老式BT-3扫频仪来测量电路幅频特征曲线,而现在且不说在企业生产中了就连许多中职中技学校都添置了数字示波器或频谱仪等先进实验设备,教材与教学实际的脱节十分不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特别是现在举国提倡中职教育进行一体化课改的新潮流下,其教学要求学生全面参与学习内容(情景)的组织准备、装配电路,使用实验仪器完成测量并记录分析结果提出结论等,它把学生自主学习放在首位,而学生特别是新生并不具备电路识图、按工艺要求装配电路、正确操作仪器设备等相应的知识技能。

面对当前大力推进职教事业灵活办学体制的改革新形势,各地职教院校或多或少都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办学模式:勤工俭学模式、农民工培训模式、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及其他短期培训模式等。在培训时突显一个十分重要问题:缺乏能适应参训人员基础、认知能力和就业岗位要求的实用基础性教材。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电子技术基础是电类各专业公共基础课程,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效果。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在学习这一课程时存在不少的困惑,普遍反应较难懂、难学。如何根据学生基础和学习认知能力及规律通过循序渐进地教学,突出电子技术基础实用性着眼于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实现课程“教、学、岗位”一体化整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因此整合兼顾电类各专业的特点,满足或基本满足一体化教学和不同学制、不同专业以及不同办学条件教学需求是当前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材组织工作当务之急。作为教学的基础和保障,需要对教材进行改革充实。

二、教材定位与编写构想

教材定位:面向中职学校家电产品维修、计算机装配与维修、机电一体化、电子、通信产品维修、现代办公设备使用维护等电类专业学生,强化电子技术实用技能,适应于电子装配调试工等岗位需求,力求满足不同学制、不同专业以及不同办学条件教学的需求的同时,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突出实用性,着重技能培养”的教材编写构想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第一,教材集知识传授、技能训练于一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讲授知识,还必须进行技能演示,学生不仅要动脑“学”,还必须动手“做”,“学”与“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第二,采用模块结构。根据实用性要求确定了“安全用电及工具认识、基本元器件识别检测、焊接技术、电子仪器仪表、电子装配工艺”等模块。

第三,通过具体教学活动进行驱动,按照“认知—运用方法—技能训练”的认知规律组织教材内容。

第四,明确每个教学活动的认知活动内容和技能活动内容,以“实用”为主线,通过“技能训练”培养提高学生技能,设计相应的学习、操作、思考与练习等环节,帮助学生巩固或检验目标完成的情况。

三、教材结构

教材采用“模块—项目—活动”编排结构,通过分析电子装配调试工等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和电类各专业后续学习要求,确定需要掌握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安排“安全用电及工具认识、基本元器件识别检测、焊接技术、电子仪器仪表、电子装配工艺”等5个模块。每个模块由多个教学项目及具体教学活动组成,以电子仪器仪表模块为例,其教学项目体现在11个方面:

项目一:直流稳压稳流电源

项目二:指针式万用表

项目三:数字式万用表

项目四:函数信号发生器

项目五:交流毫伏表

项目六:频率计

项目七:单踪示波器

项目八:双通道示波器

项目九:多功能电话机检修仪

项目十:数字存储示波器

项目十一:频谱分析仪

可以在单踪示波器教学项目中,安排学习仪器面板介绍、实用操作方法和技巧、使用技能训练以及讨论、思考、练习等教学活动内容。

四、教材内容特点

第一,如前所述,电子技术基础是普通中职学校对刚入学的电类专业新生开设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学生在各学习情景过程中少不了要自主的与各种仪器、电源打交道,而此时新生缺乏基本的实验安全操作规范知识和安全用电知识,如不及时进行相关安全教育酿成意外突发事件,轻者损坏实验仪器重的还可能伤害人身或严重挫伤学生继续本专业学习的信心。为此本着“以人为本”对学生负责的精神,在第一章预备知识里就针对本课程的特点教育学生掌握安全用电知识,严格按实验操作规程进行实验操作的要求及应急措施,消除学生操作安全隐患和害怕心理,培养学生正确规范操作实验仪器的良好习惯和学习信心。

第二,电子元器件是电子线路的基本组成,学生只有掌握电子元器件识别、检测技能才能正确装配电路。在此强调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技能,安排了普通元器件的识别检测内容和贴片元件(SMD)识别检测技能训练内容,以跟上现代电子产品使用新型元器件的潮流。

第三,电子实验通常会使用到电子测量仪器仪表进行实验数据观测,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正确操作电子测量仪器仪表、完成电路参数测量的能力上,而刚刚接触电子技术的学生面对仪器复杂的功能,普遍感到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原有的教材对相关电子实验仪器使用操作方法介绍不多,或者是叙述过于简单,在实际教学中常常发现学生不能掌握操作要领,存在实验时乱调仪器,一旦不出结果或波形就束手无策的现象,且安排使用的仪器有的型号偏老,已跟不上時代的步伐。为此教材以着重介绍实验仪器实用操作方法为主,同时列举仪器失调状态下如何调整仪器恢复正常测量状态的处置方法,使学生能通过学习就可掌握实验仪器操作、调整方法,增强了学习信心。

针对现在许多中职学校在国家大力扶持职业教育的举措下正陆续实现教学实验仪器仪表的升级换代,添置了像数字示波器、1GHZ频谱仪、数字毫伏表等先进教学设备,掌握相应实验仪器的操作使用知识,也为学生日后上岗工作打下基础,故增加数字示波器、频谱仪等先进实验设备使用知识。

第四,作为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如何通过教学活动教会学生掌握基本的电子技术综合技能是课程的核心要求。这里所说的电子技术综合技能是指具有正确读识电路原理图和装配图等技术文件的能力、会分析电路工作原理按工艺要求完成电路装配及调试的能力、会操作使用相关仪器检测电路工作状态及信号参数的能力等。这些能力是学好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或说是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的必须条件。其中会读识电路图、掌握电子装配工艺的基本知识是进行电路实验的基础。学生若看不懂电路图不懂电子装配工艺基本知识就会错装电路元件或给以后的设备使用留下隐患,严重影响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为此教材中应安排电子装配工艺训练等内容。只有学生不仅能在书本上会分析计算电路工作,在实际操作中真正会按电路图和装配工艺要求装配电路、调试电路,才能切实做到培养提高学生的电子技术综合技能。

五、教材改革实践

自2010年开始,中等职业教育精品实用教材编写组开始尝试编写基于职业能力培养,满足不同学制、不同专业以及不同办学条件教学需要的创新型教材。2010年4月,《电子基本技能简明教程》出版,相关教师和学生对教材的改革给予了充分肯定。

1.教材的优点

(1)教材结构合理,以具体教学活动组织教学内容,形式新颖,可操作性强。

(2)引用了学生常见的或是容易理解的实用案例,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出现的认知误区提出解决办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在教学活动中,突出技能实用性的特点。

(4)“应知”讲授与“技能训练”相结合,学生 “边做边学”,“边学边做”,较为符合学生学习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有益于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和实际应用能力。

2.教材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提高了对教师业务能力的要求。改革后的教材将实用知识讲授与技能训练融为一体,要求教师不仅熟悉教材内容,更要熟练相关的技能操作。教材引入了贴片元器件识别、检测等新元件新技术、数字示波器、频谱仪等先进新型实验设备以及相应的应用案例,相应地要求教师及时更新知识技能,与时俱进。

(2)提高了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操作技能是熟能生巧的技艺,由于教材更注重实操性,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考虑在课余时间开放实验室,以满足学生的操作训练需要。

(3)由于加强实训内容,实验室工作负担加重。

参考文献:

马明骏,黄文皓,叶宁.电子基本技能简明教材.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广西电子技工学校)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改革 篇12

《电子技术基础》是高职院校电力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性较强的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电子电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具备单元电子的电路读图、分析和设计的能力;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能力;简单电子产品的调试维修能力;Multisim仿真实验软件的应用能力等,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目前高职《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和方法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尤其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学生岗位所需要的实践操作技能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鉴于此,我们综合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岗位需求,精选了若干个典型的电子电路应用实例(即小型电子产品)为项目,以项目为载体,对《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内容进行重构,使学生能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真正学到岗位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

1 课程教学体系的设计思路

首先,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及岗位需求,选择若干个典型的电子电路应用实例为项目,构成课程的知识载体,用这些趣味性强的知识载体,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创建以项目载体为主线的小型电子产品学习情境,并将其有机地融入到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中[1];第三,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自主完成项目,教师仅提供一定的辅导和评价,项目完成后由学生将项目设计的方法、过程以及心得写成书面设计报告;第四,建立创新实验室(即第二课堂),将实验室的管理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业余时间多动手,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求异的思维习惯,并从中选拔优秀选手参加各项电子设计制作赛事。在上述思路中,课堂教学的内容(即完成项目必备的基础知识)、实验教学的内容(即完成项目必备的实践技能)及进度都与项目同步进行,培养学生岗位所需求的实践操作技能,提升职业素养。

2 以项目为载体的课程内容的组织安排

以项目为载体,突出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对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内容进行精简。课程内容借助精选的七个项目展开,具体安排如表1所示。

在学期开始时,让学生自发组成学习小组,将一些常用的电子元器件(如电容、电阻、发光LED、集成运放和数字芯片等)装入元件盒内发给每个小组一套,同时再为各个小组配备一套必备的工具(如钳子、镊子、螺丝刀等)、实验电路连接导线和实验面包板一块,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也能在创新实验室中制作、调试电路。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由各学习小组自己设计实验线路、实验方案。让学生自己查阅所使用电子器件的资料,了解器件的外部引脚功能、连线和元件参数,然后用Multisim软件做出仿真,经指导老师审查合格后,学生再用实际的电子器件在面包板上将设计的项目实现出来。教师针对遇到的问题给予指导和帮助,辅助学生完成工作任务。项目完成后要求学生完成书面报告,并对自己的项目制作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

以项目为载体安排课程内容,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站在电子系统的高度认识电子电路,既能了解电子电路的基本组成及分析方法,又能掌握电子电路的具体应用技术。项目理论知识的学习按“够用”的原则,使学生弄懂项目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相关知识即可。与以往《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内容相比,不再讲解元器件或集成电路的内部结构和特性,而更加注重其外部特性及实际应用,重点讲解器件外部引脚功能和元件参数的选择、读图等工程应用问题,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职业岗位要求[1]。

例如“声光控照明电路”这个项目,我们首先给出这个电子产品的原理图,如图1所示。先介绍其功能及电路结构框图,用Multisim仿真实验软件演示(传感器用开关代替),观察其实验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对这个产品进行分解,让学生掌握一些单元电路的功能与设计。

针对电路中出现的新元件(如NE555和驻极体)重点讲解,关键是NE555的用法,即它每个引脚的作用及接法。而三极管、双向晶闸管、稳压管和电容这些已经介绍过的元件则简单说明,这样就能使学生既简单了解了NE555的工作原理,又重点掌握了NE555构成单稳态触发器时的接线,同时还避免了学生一开始就陷入NE555复杂内部电路的学习中,有助于学生学会使用NE555这个常用器件。

以项目为载体重构的课程内容,形成了以项目、实验、综合实训“教学做于一体”的课程教学体系[1],如表1所示。工作任务及目标则是教学内容和项目载体的细化分解。

3 以实验为主的教学实施

在教学实施中采用以实验为主要形式的项目实施方案。我们充分发挥Multisim仿真实验软件、实验室及创新实验室的作用,使学生能在实验环境中学习掌握以项目为载体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内容。我们安排了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用万用表粗测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单管放大电路的测试、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测试、运放的线性应用(各类运算电路)、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编码器和译码器、触发器逻辑功能的测试、555定时器的应用、计数译码显示电路、D/A和A/D转换器等十多个实验。

在实验和课堂教学中我们都可以用Multisim仿真实验软件仿真,避免了以往抽象枯燥的分析推导,学生乐于接受。而元器件或集成电路的识别、仪器仪表的使用、各单元电路的制作与调试,可以在实验室或创新实验室由学生自主完成,让学生了解电子器件的具体型号、封装,而不仅仅是课本中所讲述的器件符号,增强了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能力。项目具体实施时,学生必须提前预习每次课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完成预习作业。教师针对遇到的问题给予指导和帮助,辅助学生完成工作任务。

4 课程考核评价模式

改变以往的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考核方式从单一的期末笔试转向实验动手操作与期末笔试相结合的方式。弱化期末卷面考试,重视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质量监控和考核,将考核融入到各种日常教学实践中。平时过程性项目考核、本课程结业考核,总成绩各考核项目及其分配比例如下:总成绩(100%)=平时成绩(50%)+期末成绩(50%);平时成绩(50%)=作业(5%)+实验(40%)+考勤(5%)。其中,作业要求每周至少上交一次,不少于10次;实验不少于10个项目[2]。实验进行单独考核,主要考察学生连接电路的能力、仪器仪表的使用能力、创新精神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教师出6个左右的题目,题目难度要相当,采用电路接线与仪器使用相结合的综合性、设计性题目。学生答题时必须写出相应的实验现象和结果,否则即使结果正确也不能得分。考试题目个人抽签,1人1组。这种考核方法由于题目数量多,可以保证每位考生周围的题目各不相同,避免学生考核时相互参照。而且考试题目主要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主,使考试内容覆盖面比较广,要求学生全面掌握所做过的实验并能有所提高[3]。

5 结束语

在本课程教学体系实施中,我们围绕项目展开教学,把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融合在项目任务中,以“教学做于一体”,在工作过程中实施训练,使学生较全面地掌握了《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知识和技能,取得了比较好的课程教学效果,特别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岗位所需要的实践操作技能有了明显的提高。尤其是自2007年以来,我校学生参加本省大学生现场电子设计制作赛屡获“一等奖”的佳绩,充分证明了《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体系设计的合理性。

摘要:从高职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岗位所需求的实践操作技能这一主要任务出发,根据理论知识“够用”的原则,对《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和重新编排,形成以项目为载体,建立包含实验、项目、综合实训等环节的“教学做于一体”的课程教学体系[1]。

关键词:电子技术,教学做于一体,项目,课程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韩春光.以项目为载体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10(8):31.

[2]孙乃谦.构建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项目化课程评价体系[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9(6).

上一篇:民间借贷合法化倒计时下一篇: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