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下电子技术

2024-08-31

课程改革下电子技术(共12篇)

课程改革下电子技术 篇1

1. 引言

当前, 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贯通的人才“立交桥”培养模式发展如火如荼, 相应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不断推进。基于应用型本科高升本、中升本、专升本等多元化人才“立交桥”培养体系, 为适应不同层次生源专业学习需求, 新型应用本科课程教学模式呼之欲出[1]。作为非电类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基础课,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 如何针对多层次生源开展教学是当前课程实施面临的难题。

2. 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思路

传统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科知识理论性、系统性、完整性, 未形成以职业需求为主的特色, 使课程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难以有机结合。当前, 应用本科生源三种层次:高中起点、中职起点及专科起点的应用本科学生理论基础差别迥异、技能基础区别明显、知识和技能认知接受能力差别较大。传统本科教育教学模式直接引入多层次应用型本科教育无法适应不同程度学生的需求, 导致高中起点学生动手能力训练不足、中职起点学生理论学习困难重重、专科起点学生学习针对性不强等特点[2、3]。

3.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改革主要措施

(1) 有取有舍———设定不同层次教学大纲。制定教学大纲时, 在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知识架构和认知特点的基础上, 经过广泛调研和论证, 针对三类不同层次的学生, 应有所取舍, 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4]。例如:针对中职起点学生通过实践动手接受知识能力强的特点, 强化知识的应用性, 将繁杂的理论知识融入到技能应用中, 结合多元化教学手段加以实施。

(2) 化整为零———实施模块化教学。针对课程特点采用模块化教学具体授课过程中, 模块化是指将课程涉及的主要理论与实践内容有机结合, 并将其按所需培养岗位核心能力划分为内容相对独立、彼此互相联系的理论+技能模块, 按照模块实施教学过程。课程模块在内容和时间上是一个相对独立且自成一体的教学单位;每一个模块具有特定的教学功能, 各模块间可动态调整和组合, 能使培养的学生技能更切合企业岗位需求。

实施过程中, 教师利用较少时间对模块任务进行讲解, 传授所需理论知识, 大部分时间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任务:教学全过程围绕学生展开, 教师对学生疑问处进行指导。学生开展独立思维和团队协作, 融理论于实践。模块化实施过程中, 将理论课时与技能训练结合在一起:学生带着理论去操作、动手, 然后将动手实践效果反馈以印证理论。教师需根据学生实际接受情况合理调整理论与实践比例, 融理论教学于实践技能教学, 提高学生学习趣味性和积极性。

(3) 全副武装———多元化教学手段并用。授课过程中, 教师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和技能接受特点及知识获取敏感性特点, 结合板书、PPT课件、虚拟动画、仿真教学等现代多元化教学方式相结合,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类别的教学手段, 以喜闻乐见的展示形式引导并激发学生善于学习、乐于学习、学会学习, 通过直观的方式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加深对相关结构的理解程度, 变学生“被动、封闭”为“主动、开放”的学习状态[4]。针对不同层次学生, 结合学生认知特点合理变更授课时理论-理论、理论-实践授课次序, 并及时辅以实验、实训和参观实习等实践教学, 着眼于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

(4) 面向过程———建立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不同层次学生授课模式对课程考核方式提出了新要求, 如何考核不同起点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是课程的核心环节。课程评价标准应最终归结为对知识的应用和迁移, 不同层次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不同、应用的广泛性和深度也有不同。考核方式上采用基于过程考核的多元化考核方式[5]。

改变传统考核方式, 摈弃一考定结果的期末考试制度, 在模块实施过程中给学生以评价, 评价以动手技能考核为主, 考查理论知识为辅, 不同层次学生理论和动手技能考核比例略有不同, 中升本学生强化技能考核, 高升本和专升本突出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应用考核。多元化考核评价方式体现在两个方面:评价过程多元化, 各模块完成后均进行阶段性评价;评价主体多元化, 评价主体由单一的教师转换为教师、小组和学生结合的多元化评价主体。经过实践, 满足了各层次学生的考核评价要求, 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成就感。

4. 结语

应用型本科人才“立交桥”培养模式下,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为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综合应用技能培养及改进教学质量方面提供了良好的平台。针对一线企业所需培养岗位核心能力划分的教学内容和模块化实施过程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切实获得了“学”与“用”的相结合。当然, 课程改革仍存在诸多困难, 如设备硬件、师资水平无法满足改革需求、评价体系不全面等, 有待今后不断加以深入探索和研究。

摘要: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贯通的人才“立交桥”培养模式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多层次培养体系探讨了教学目标设定和教学内容选择, 初步研究了适应当前应用本科教育多层次生源现状下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改革。改革后的课程教学模式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接受和应用。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人才“立交桥”,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钱素平.协同发展构建应用型人才成长立交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4 (6) :14-16.

[2]许海英.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改革的探索[J].电子制作, 2015 (4) :185-186.

[3]徐艳.《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探索[J].科技资讯, 2015 (15) :190-191.

[4]郭广灵.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课程教材, 2011 (212) :95-96.

[5]吴卫兵.基于过程考核的电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铜陵学院学报, 2015 (1) :118-120.

课程改革下电子技术 篇2

湛江市二中海东中学

程小梅

自2015年开始,我们学校进行了轰轰烈烈的课改活动。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在组织上、形式上接受课程和教材的改变,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课程改革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它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领会,并要与实践相结合。

摘要: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教学模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新课程改革的开展和不断深入,对我们以前的教学方式形成了很大的冲击。我们必须对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重新审视,进行认真的思考、完善,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但在初级阶段,必然会有不足之处。本文主要对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谈谈本人的认识。

关键字:新课程改革、教学模式、先教后学、导学案、小组合作、教学评价

一、教学模式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都是由教师当课堂的“主角”,由教师讲授、板书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老师是主动的施教者,学生是死记硬背地接受知识。整节课下来,学生缺乏参与,讨论,更别说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了。显然,传统的教学模式严重制约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我们的教学模式也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课程标准中,教师和学生被赋予了新的角色。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在学习方式上,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了优化我们的课堂效率,教师需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教学更注重的是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学的首要目的不再是一节课能给学生灌输多少内容,而是给学生提供知识平台,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只是指导和帮助。我们更重视的是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自己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这过程中,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指导者、交流者和合作者,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最终由学生自己获得解决问题的答案。

二、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的教学模式也随之变化,“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对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先学后教”是让学生自主参与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先学后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更有利于分层教学。“先学后教”教学模式最主要的就是:学生是主体,在知识的学习中主要以学生自学、学生上台讲解为主。在课堂上学生是小老师,学生根据分组、分工合作。在教学过程中同学可以提出质疑,展示的同学解答,再让其他同学评判正确与否,然后一起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模式只要引导得当,学生可能比老师想得全面。

“先学后教”同样适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根据每节课的内容和学生情况,课前学习导学案,让学生按照导学案进行“先学”,然后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上课情况,通过课堂练习或作品展示等,教师再进行有效的讲评。这种教学模式有效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无论是备课还是上课、无论是课前预习还是课后作业,都要严格按照“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去做,工作量是特别繁重的。课前预习你一定要分析清课程的知识点、重点和难点。课堂上教师要不断地巡回指导,课下还要进行辅导和课前预习。因此,我们学校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每天下午制定了3节辅导课,让学生在预习或复习的时候遇到问题可以随时提问,教师及时地解决学生在预习导学案中所遇到的问题。

“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大大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当中。

三、课前制定导学案

新的有效的教学模式要求我们课前针对本校的学生情况和学科特点,制定适合的、统一的校本导学案。在编写导学案时,根据学生现有知识,自学能力水平和考试的要求,编制出每一节课的导学方案。在编写导学案时,我们有一个基本的框架:首先以“学生自学课本知识——完成课本练习题——情境导入——提出问题——理解知识——巩固练习——小结——课堂检测——知识反馈”的模式展开。学生在课前根据“导学案”自主学习,初步掌握基础知识,并尝试用已掌握的知识解答“导学案”中的问题,学生能自主完成的内容,就可以先学习掌握,剩余部分可以在辅导课或者通过小组讨论中解决,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导学案”还鼓励学生在自学中探索发现新的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就可以反过来促进老师在备课中没有考虑的一些细节。同时,每节课后我们都根据学生预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导学案进行不断修改和完善,再加工修改。

导学案的实施让学生感受了自主学习的快乐,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导学案的教学,学生主动性加强了,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由原来的满堂灌和被动接受的学习模式改变为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的模式。而“小组合作”的教学恰恰能够发挥这样的教学效果。“小组合作”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它不仅充分发挥了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交流,协作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把个人自学、小组交流、全班讨论、教师指点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而促使小组之间合作、竞争,激发了学习热情,挖掘了个体学习潜能,使学生在互补促进中共同提高。开学初,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分组,对于分组教师做了大量的工作。首先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各科知识的掌握程度来分组:选定每个小组的小组长;各学科代表;中心发言人;小组的总结者;计分者等等。分工明确具体到每个小组成员都有任务,一个都不能少。

小组合作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同样适用。例如在教授《图文混排》时,教师给学生提供了一些素材,每个学生都是一位设计师,学生根据自己的想像或所见来设计出图文并茂的电子报刊。学生的想象力是不同的,掌握软件的能力也有区别,让那些接受能力强,使用方法灵活的学生指导,并适时提供可行的处理办法,在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小组合作意识。这时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他们不仅掌握了《图文并排》的基本操作,更重要的是掌握了使用一种软件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独立地、创造性地使用其他工具软件奠定了基础。

小组合作不仅仅只是学生的问题,教师在小组合作中的作用不容忽视。首先教师在课前的导学案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哪个步骤是要求小组合作的,使合作不仅是流于形式;其次在课堂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在适合的时机进行引导、反馈。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怎样更有效地开展好小组合作学习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把握时机,当好导演,让学生当好演员。

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提高了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组的讨论探究互帮互助中既帮别人解决了问题,也为别的同学帮助解决了问题,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够增强学生的班级向心力和凝聚力,增强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

五、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课程实施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不仅能检验学生一节课学习的效果,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一种鼓励、激发学生创新的能力。它在课程体系中起着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

传统的教学评价过分强调了学生的选拔与甄别作用。新课程改革下,信息技术评价必须注重学生信息意识和情感、信息伦理道德修养、信息科学素养和能力的全面评价。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我们不能单纯地由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我们还应该从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去评价他们。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必须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质量进行评价。通过评价,了解教和学两方面的信息,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或学习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信息技术作为中小学一门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其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选择灵活多样的评价工具,如问卷调查,上机操作,研究报告,作品创作等。比如:评价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时我们重点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评价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时,我们重点考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采取了愉悦式教学,是否采取了创新教学法等等。通过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我们在备课时,要确定教学结束后以哪一项作为评价的重心,从而布置学生书面或者上机练习要求。不论采用什么方式进行评价都应鼓励学生创新,使检查学生学习质量的手段和方法像信息技术本身的发展一样充满活力。

六、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

信息技术领域发展迅速、更新很快,新产品、新知识几乎天天出现。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只有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这样才能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在新程改革的引导下,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不仅仅是为了教会学生一些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更为重要的是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终身受益。

结语

新课程改革后,信息技术课从一门纯粹讲软件使用的课程转变为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主体的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改变必然带来教学方法上的改变。新课程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深化的过程。它需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不断研究、反思、总结、修改、完善最终探索出一套比较适合我们学生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新课程的教学实施》 高等教育出版社 《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学计算机教学法》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法》

《信息技术新课改的认识与思考》

浅析新课程改革下的信息技术教学 篇3

一、激发兴趣,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前提条件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在上课前应做好课前准备,充分发掘教材资源,进行有效的课前导入。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信息技术《高级网络搜索》第一节《搜索图片》时,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播放几张甚至几十幅风格不同的图片,包括著名的旅游景点、可爱的小动物等让学生欣赏,然后让学生讨论发言。如果让自己通过网络搜索图片,想要搜索什么样的图片。或者说自己很想去哪个地方旅游,提前通过网络了解当地的风景图片等信息,这样学生带着对本节课的好奇进入教学过程。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不能过于死板,要灵活应变,因“材”施教,注意临场发挥,充分以学生为主,注意观察学生的听课状况,营造一种师生共同学习的快乐轻松的学习氛围。良好的教学氛围有效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敢于提出质疑,共同解决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二、合理分配时间,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求教师以生为本,把课堂还给学生。传统的课堂教学没有生机,学生积极性不高。信息技术作为“特殊”的一门学科,更需要学生的实践操作及练习。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上要合理分配时间,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自主学习、练习。教师则要做好“陪读”,为学生解答疑难问题,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当然,让学生自主并不是随意,漫无目的,教师要为学生设定一定的学习目标,让其有目的地进行练习,而不是一盘散沙,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例如,在学习《查找与保存信息》的第一节《通过分类目录查找信息》后,让学生自由练习,教师要明确提出的练习目标是:在常见的搜索网站中能够根据分类目录进行搜索信息。例如,在百度搜索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图片等等。总之,教师要把上机时间还给学生,让其主动、积极地学习。

三、优化校内网络环境,引导学生正确上网

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告诉我们人生活的环境对其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学校的校内网络环境也影响着学生对网络信息的选择。初中生心智还不成熟,一开始接触网络若得不到良好环境的影响以及老师、家长的引导,很容易沉迷网络游戏,浏览不健康网页等等,严重的话就会耽误学业,走向犯罪。因此,学校可以创建网络兴趣小组开展网络活动课,指导学生处理好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关系,休闲娱乐和学习工作的关系。引导学生将时间和精力用到学习和创造中。另外,学校也可以为学生提供表现自己的大舞台,定期举行电脑作品制作大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引导学生正确利用互联网,将自己有创意的作品展示出来,学校要给予学生肯定和奖励,甚至让他们参加更高级别的比赛。最后,教师要经常性地向学生推荐优秀的少儿网站和专题网站,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网上的各项知识竞赛,了解各国风情,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兴趣,在网络上得到获取知识的快乐。

总之,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信息技术教学,作为信息教师要以初中生心理特征为切入点,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并且教师做好领路人,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

新课程改革下的信息技术教学 篇4

一、更新观念, 明确目标任务

大家都知道, 计算机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新事物, 每天甚至每刻都有大量的新软件和新硬件出现, 作为新时期的信息技术教师, 一定要从教学思想上更新传统的教育观。信息技术学科讲授的是与世界同步的最新知识, 运用的是目前最先进的多媒体教学网络, 这就更需要教师具有“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教师不仅要精通教学内容, 更要熟悉学生, 掌握学生的认知规律, 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设计开发有效的教学资源, 创设情境, 给学生的学习以一定的引导和具体的帮助。因此, 教师只有在思想上明确了自己应处的位置, 转变已有的“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观念, 确立“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新观念, 才能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促使学生去探索、去创新。

二、明确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

信息技术是一门基础课程, 它是培养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如同“读、写、算”同样重要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之一的课程。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归纳为以下四点:

1. 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

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操作等。

2. 信息能力

能够快捷有效地获取信息;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准确地处理信息;创造性地使用信息。

3. 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

具有独立自主的学习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并且有能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4. 信息道德

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 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三、以“任务驱动”为主导, 因材施教

课程改革下电子技术 篇5

【摘要】新课程教育理念认为,教学是预设问题与问题解决的统一体。而预设问题和问题解决属于“问题教学法”的范畴。在新课程理念下实践“问题教学法”,可以从三方面入手:对教材预设问题、培养与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使用“问题解决式”的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信息技术课程;问题教学法 引言

在我国,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信息技术学科教材出现了新的变化,主要体现在:选取知识点的改变;知识内容的编排与逻辑结构的改变;知识呈现方式的改变„„面对教材的变化,我们应如何增强对现行教材的理解、改进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呢?

新课程教育理念认为,教学是预设问题与问题解决的统一体。高质量地预设问题和问题解决有助于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教学过程,有序组织教学活动,一方面为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学生自主探索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又为充满变数、洋溢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导航,从而培养学生信息问题的解决能力,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创造性的激发。

预设问题和问题解决属于“问题教学法”的范畴。那么,什么是“问题教学法”?从教学论专家马赫穆托夫在《现代的课》一文中的一段话中,可以见到答案的概貌:“从内部结构的观点来看,可以认为问题性的课是这样的:在这种课上,教师有意地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的探索活动,让学生提出学习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这种做法的问题性水平较高),或由教师自己提出这些问题并解决它们,在此同时向学生说明在该探索情境下的思维逻辑(这种做法的问题性水平较低)”。马赫穆托夫这段的理论概括,与我们对问题教学法的运用,在客观上是相吻合的。因此,我们对问题教学法本身可以做这样的界定:问题教学法是这样的一种教学方法,即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寻求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课程理念下实践“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是新课改的重要标志之一。课本只是提供了现成的知识,但这些知识如何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才是教学的关键。新课程教育理念认为,课堂教学必须强化“以人的发展为本”,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问题教学法”恰恰符合了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因为它的课堂教学主要形式,就是要求学生参与多向思维,通过不同角度的探索,自己去获取、巩固和深化知识,并在参与全过程中发展思维,培养能力。

2.1 在教学中对教材预设问题 首先是基于“---是什么”的问题。这是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基本问题,回答了“信息技术是什么?”、“信息时代主要特征是什么?”、“信息技术学科是什么样的学科?”这对学生形成对客观世界的理解非常重要,并且有助于学生作概念的界定。信息技术学科基础部分中基本问题所占比例最大,以信息技术学科教材《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二章 “信息获取” 为例,共阐述了下列“---是什么”的问题。

(1)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是什么?

(2)因特网信息查找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3)什么是网络中的文件?什么是文件的重要属性?文件的类型是什么?

(4)什么是网络数据库?常见的网络数据库有哪些?

这些问题为学生提供了陈述性知识,即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包括对事实、规则、事件等信息的表达,为其知识建构作了必要的准备。

其次是基于“---为什么” 的问题。现代教育理论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认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起积极作用,保持强烈的学习动机。“---为什么” 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回答学习意义与目的、学习兴趣、学习导向方面,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起促进作用。以《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二章“信息获取” 为例,并未直接涉及此类问题,隐含及间接涉及到的有:

(1)为什么要主动获取信息?(生活案例)

(2)为什么要通过计算机/因特网获取信息?(各种传播媒体的特点比较)

(3)为什么要进行信息评价?

(4)为什么要借助网络数据库查找信息?(生活案例)

这一类问题传递的是一种内省的知识,往往触及学习者的内心,引起学习者反思,思索学习的目的、意义,提升学习的兴趣,进而调整学习的策略,改善学习。

最后是基于“---怎么做” 的问题。作为科学技术课范畴的信息技术学科,其课程目标向来注重对学生应用技能的训练,在新课程背景下又拓展到信息思维训练、应用技能训练以及解决信息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所以,基于“---怎么做” 的预设问题占有很大的比重,包括一切为了进行信息转换活动而采取的具体操作程序,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操作步骤的知识。仍以《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二章“信息获取” 为例,涉及到的问题有:

(1)怎样选择信息的来源?(信息思维训练)

(2)怎样确定合理的信息获取方法?(信息思维训练)

(3)怎样评价信息?(信息思维训练)

(4)怎样使用搜索引擎?(应用技能训练)

(5)怎样进行文件下载?怎样借助工具下载?(应用技能训练)

(6)怎样通过网络数据库进行信息检索?(应用技能训练)

(7)怎样评价网络数据库?(信息思维训练)

这一类预设问题为学生提供了程序性知识,让学生面对信息事件时具有判断评价能力,懂得处理信息加工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2 在教学中培养与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遇到问题时所产生的一种主动质疑、积极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心理学研究证明: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首先,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新课程强调教育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发展,教师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上,师生关系是平等的,教师要将学生看作是一个完整而又充满活力的人,要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鼓励学生。教学要准允学生质疑教师所讲的内容,准允学生自由提问,更要准允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哪怕是不合逻辑,或者漏洞百出。对于富有思考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等形式来解决,超出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的问题,可以给学生提供学习资源,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寻求解答。这样,学生就没有精神束缚,自然会积极举手,踊跃发言。

其次,通过任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任务驱动法”是信息技术课教学中通常采用的教学方法。要想在任务驱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任务不应当是对每一个具体操作都提出具体要求的任务,任务的设计要有一定的探索性,把发现问题的程序留给学生,引发学生思考、探索。任务的设置要触及每个学生知识及能力的“最近发展区”。如果教师提出的任务过于简单,对学生来说,缺乏探索性,学生就会感到索然无味,失去兴趣;如果任务难度太大,以学生现有的知识及能力很难达到,学生就会失去信心、失去兴趣,所以任务的设置一定要掌握好难度。

最后,创设应用性问题情景。“问题教学法”的核心是情境设置,根据生产和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创设实际问题情景,可以使学生意识到学习的实际意义,认识到学习的价值,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更能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呢?设置问题要遵循启发性原则---问题的设置要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目的性原则---问题的设置要紧扣教学目标和要求;重点性原则---问题的设置集中在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适应性原则---设置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并留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层次性原则---问题的设置应当是循序渐进的;新异性原则---问题的设置要有新鲜感、有吸引力,能激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2.3 在教学中使用“问题解决式”的课堂教学模式

首先,在创设情境中提出问题。创设情境是问题产生的基础与前提,教师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创设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情境。情境创设是教学设计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因为在情境的作用下,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将得到“刺激”,从而激活学生知识间的联系、思维上的联想,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对于所提出的问题自然也会专注起来,从而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研究这一问题。

其次,在小组分工中分析问题。将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各个小组成员进一步确定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列表的形式记录小组成员关于问题的意见,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例如,电脑死机是硬件原因、软件原因、病毒入侵、操作不当还是其他的原因;界定自己要研究的问题,例如某个同学认为是硬件的原因,那么他可能继续研究哪些硬件会引起电脑死机,硬件引起电脑死机会出现什么现象,教师呈现的情境中是否有这种现象,有什么解决办法。

第三,在确定方案中解决问题。对问题作出分析以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设想,也就是提出该问题的“解决方案”。如果原有的知识不能解决问题,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调查、访谈、查阅书籍、上网等)搜集相关的信息。将小组搜集的信息进行汇总、整理、分析、加工,评价、判断信息的有效性、充足性,判断所搜集的信息是否能够解决问题。在获取信息的基础上,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建议、主张、方案。如在教学小报设计中,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小报设计假设,利用各种信息网络媒体资源,并结合学生自身原有的认知结构、经验及能力,从而将不同渠道获取的信息进行重组,通过“三个活动”(心理活动、思维活动、探究活动),从而寻找出利用 Word 来制作小报的有效途径或方法。在运用信息技术及网络资源进行推论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实现了自己的假设,但也有的学生推翻了自己的设计,从而重新设计了方案进行论证。

第四,在展示结果中将成果汇总。展示的结果可以包括小组对解决问题的建议、推论、方案等,可以是鼓励学生简单地阐述自己(或小组)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可以是询问学生的某个想法是怎样与事实相联系的。教师组织学生展示小组成果,其他小组同学参与讨论;把各小组制定的讲解计划和大家一起交流。建议学生使用多种方式表现成果,例如可以是电子文档、多媒体、动画、表格、网页、程序设计等,也可以写成简单的书面报告,如调查报告、解决方案报告等。

第五,在评价总结中反思拓展。评价方式有同伴互评、教师评价、自我评价等等;评价形式有口头陈述、书面报告、作品集、实践考试、书面考试等等。反思主要指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和过程进行反思。第一类是关于学习内容的反思,学生提出诸如“如何用这些信息达到项目目标”,“我学到了什么”,“这个概念我理解了吗”等问题;第二类是关于学习过程的反思,学生提出诸如 “在此环境中我怎样做一个自主学习者、一个问题解决者、一个合作者”,“我的优点及缺点是什么”,“我如何改进提高” 等问题。如在教学《计算机病毒》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自己所学习的新知识进行反思,对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对小组活动中所涉及的关于电脑病毒的新知识进行总结;对其他小组和个人进行评价,尤其是平时不愿意发言的学生或者对信息技术不感兴趣的学生。使用“问题教学法”要注意的问题

在传统教学中,很多教师为了便于控制课堂节奏,节约时间,多“灌输”一点,提一些确认性或者反问式的非教学性问题,回避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所造成的尴尬与不愉快。老师这样对学生的成长极为不利,忽略了学生主体的思维锻炼,限制了学生个体的发展。其实,教师的作用更多的是引导学生用其所知而知其所不知,教师提问的难度要能起到训练学生思维的作用。还有,学生回答问题往往带有主观色彩,难免出现千奇百怪的答案。首先对于狭义问题,当学生回答错误的时候,教师最好通过讲解、演示、讨论的方式来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的错误。而对于开放式的问题,我们不可能期望所有的学生都有一样的答案,否则也就失去了开放式问题的本质,因为大家都无法说明唯一正确的答案是什么。这时候教师的价值就在于很果断地判断哪些肯定是错误的答案,敏锐地发现那些有价值的答案,有必要解决的问题,让大家一起来继续深入地探讨,或请教老师、同学、家长,或借助一些资料、网络等来解决。

课程改革下电子技术 篇6

一、分层教学

在上课前,了解学情。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和兴趣差异等,将学生大致分成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学生信息技术知识比较丰富,学习兴趣浓厚,学习能力强,一般不满足教材上的基本内容。第二个层次:学生各方面都比较一般化,课堂学习中能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但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第三个层次:学生直接接触信息技术知识很少或学习能力不够强,或对电脑没有兴趣,学习有一定困难。

在教学中,先按教学目标和要求进行全班集体讲解,然后安排学生做练习。一般情况下,第一层次的学生往往很快完成练习并掌握了教学内容。第二层次学生完成起来难度不大,可安排第一层次的学生分组帮忙指导,教师则集中精力辅导第三层次学生。

在教学深度上,确定教学目标要在分析学生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来确定,设置分层目标要遵循“既要让全体学生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基本目标,又允许学有余力的学生超过课程要求去学习”的原则,使目标层次与各类学生现有发展水平相适应,让不同起点学生都有力所能及的目标。

这样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分层次教学法,能够克服教学内容与学生兴趣爱好之间的矛盾,克服学生掌握知识水平两极分化的矛盾,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出发点,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校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分组教学

分组教学采用分组开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一定要充分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把在分组教学完整实施过程中可能遇见的问题做详细的规划和预案处理,避免分组流于形式。可通过问卷调查或平时课上表现,根据学生的电脑知识、学习成绩等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3-4人左右,每个小组保证至少一名知识丰富、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由其担任学习小组的小组长,负责分配任务,督促和检查小组成员的学习,配合分组教学的实施。在教学过程中组长不但负责维持本组纪律,而且要能够部分地解决本组学生提出的问题,同时分析、汇总本组在教学实践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地反馈给教师。分组教学模式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创造了条件。

分组活动需要学生很大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这与学生本身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有很大的关系。选好小组的组长非常关键,只有小组长有效的管理,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教师先将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都要明确地告诉组长,让他们做到心中有数。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和磨合,各小组长能真正地成为组员的教学小助手,组员间的协作关系更加稳固可靠,使他们结成学习共同体,理论与实践水平不断提高。

在此学习环境中,学生获得知识能力和方法是在教师、同学的帮助下,通过独立探究或协作交流,主动建构起来的。在成为学习主人的同时,情感交流也健康发展,个性得以完美展现。上课期间,教师布置“任务”在各组展开竞赛,在竞争的情境氛围中,对于较难的“任务”会使学生频繁地提问,组长在能力范围内及时给予指导和组内互帮互助,组员间的优势互补,互帮互助,献计献策,齐心协力的团队精神就得以潜移默化的培养和体现,教师也能更好地把握教学节奏,巡回指导、逐一点拨。

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操作完毕,根据“任务”或课题的完成情况及各组的写作意识与组员的参与程度、掌握进度等,采取自评、互评,组评、师评相结合的方式,对各组进行点评。学生在接受他人评价的过程中,逐步完善自我。同时在评价他人的过程中也反思自己的问题,修正自己的行为。使得学生进一步加强对课程的理解和记忆。

三、任务驱动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认真分析教学目标,将教学目标巧妙地蕴含到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中,通过让学生去完成一个包含一定具体知识或能力训练的实际任务,达到某个教学目标。把教学内容分解到精心设计的一系列任务中,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或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教师设置的任务,完成任务的过程既是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的过程,也是自主学习新知识的过程,而且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师在创设任务时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教师创设,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学习难点以及学生的学习水平来创设任务。第二种则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创设,教师起引导作用。比如,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任务,或教师设计出开放度较高的任务,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设计自己的任务。

任务设计的合理与否是任务驱动式教学法能否成功实施的前提。任务驱动法是要营造一个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任务要有针对性,即任务是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的。设计的任务要有阶梯性,要因人而异。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规律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接受能力等特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驱动“任务”设计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问题,要具有可操作性。教师在课前要认真把握好教材,在任务的设计过程中,要将每节课的知识点与技能蕴含其中,任务必须与学习的主题相吻合。

任务完成后,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评价任务可先以小组为单位,对照设计的评价量规表,由小组的各个成员先进行交流、讨论、评价,对不完善的地方作相应的修改。教师则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活动,对任务完成好的加以表扬,对任务完成有困难的或有瑕疵的加以引导或点拨。通过有效的评价,不仅能完善和丰富学生的认知结构,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对教师来说可以借此了解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从而为下一步的教学设计提供准确的信息。

“任务驱动”教学法只是一种教学手段,一定要根据教学目标,结合所学习的内容,按照“从大到小、逐步细分”的思路,分层次、分阶段、分课时地把总目标分解为一个个小的学习模块,并使每一个模块对应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

新形势下的电子技术课程教学 篇7

一、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随着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由“技术员”向“操作工人”转变,电子技术的教学应改变传统的传授知识为本位的教学思想,打破学科体系,突出应用特点,把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电子技术的教学内容应体现精、宽、用、新四个方面。

(一)精。

所谓精,是指应当承认理论知识系统的相对不完整性,精选理论知识,降低理论难度。例如:放大电路的图解分析法,可以让我们合理选择静态工作点,正确选择电路参数,直观、全面地了解放大器的工作情况。但是图解分析法比较麻烦、费事,在生产实践中几乎用不上。因此可考虑把图解分析法删去。

(二)宽。

所谓宽,指知识覆盖面要宽。学校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扎实基础。因此电子技术的教学应拓展一些相近或相关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给学生留下联系多种知识的“接口”为自己今后的发展创造更广阔的空间。电子技术涵盖了强电、弱电的各个学科的基础知识,作为专业基础理论课,应结合专业特点,服务于各门专业课的教学工作,为专业课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用。

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电子教学应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例如:介绍了整流滤波电路之后,可以带领学生为自己的小家电做一个直流电源,使学生进一步熟悉电路,掌握电子制作的一般方法和技巧,从而既巩固了理论知识,又提高了学习兴趣。

(四)新。

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电子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知识不断涌现,电子产品不断趋向于大功率化、数字化、智能化、大规模集成化。电子技术的教学应尽可能跟上电子技术的发展,引入新的知识点。引入新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力,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基础。

二、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的优化

素质教育的重点就是提高学生的智力,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关键在于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于电子技术理论性强,不少教师感觉难以进行启发式教学,教师想改,但学生往往是启而不发;而学生因为理论枯燥乏味,学习没有积极性。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常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总体来说,效果较好:

(一)直观教学法。

例如在学习一些新的电子元器件时,可多带一些不同类形、不同型号的器件,便于学生熟悉,另外带一些电子产品,让学生在线路板上寻找元件,熟悉元器件型号等。

(二)类比法。

在讲授分压式偏置电路的计算时,可通过比较分压式偏置电路与基本放大电路交流通路的并用,直接得出分压式偏量电路的计算公式。

(三)问题探索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精心设计,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分析并最终解决问题。例如在讲授负反馈放大电路自激振荡的产生及消除时,教师可通过实例来说明,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在唱卡拉OK时,如果音箱与话筒的位置不当,大家会听到刺耳的啸叫声。最后得出结论,只要使自激振荡不满足相位或振幅平衡的任一条件,即可消除自激振荡。

三、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手段的改革

电教媒体可以采用多种感官刺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例如在分析温度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可逐步展现随着温度的变化,工作点逐步上移的过程,活动的图像形象地取代了书本上的静止图像,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激发学生去思考。由于多媒体课件的交互性,能产生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环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选择自己想学的内容,以满足学生多层次的需要。

四、 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

科学的评价体系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全面的考查。二是考核形成的多样化。全面的考查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电子技术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考核的形式可分为:口头提问、书面作业、课堂练习、阶段测试、期中、期末考试。只有采用科学的评价体系才有助于督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不断努力,改进自己的不足,以提高学习成绩。

总之,只有通过优化教学改革,才有助于我们不断研究,不断探讨,不断地提高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

摘要:电子技术是高职院校电子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已受到严重冲击。因此,应对原有的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使之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要求。

课程改革下电子技术 篇8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信息技术,课程理念,素质教育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作用日益彰显。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必备的一种技能, 理应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旨在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那么, 教师如何做好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谈谈一些看法。

一、讲练结合, 注重学生上机实践

总所周知, 信息技术的操作性比较强, 对原理的理解和对基本技能的掌握, 都需要学生切实进行实践。在实际的教学中, 教师的讲解固然重要, 但是更应该注重在讲解基础上的锻炼。学生只有通过动手操作, 才能学好这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一边讲一边引导学生进行操作, 这样符合学生的一般认知规律。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上机实践时间, 让学生对知识掌握得更加到位。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让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了兴趣, 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使他们主动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那么, 如何在信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首先, 教师应该在讲课过程中尽量穿插一些有趣的教学环节, 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适当放松的机会, 比如在某个教学任务完成以后, 可以让学生休息一下, 玩个小游戏。

其次, 教师要及时鼓励表现好的学生, 让他们对教师的表扬产生一种期待, 重视信息技术课, 积极准备, 认真表现。

最后, 教师应该结合信息技术课程使用电脑这一优势, 给学生展现更丰富的内容,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许多学校在信息技术课程开展的过程中, 已经连上网络, 这就使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更加具有优势。因此, 教师必须好好把握并充分利用这一资源。

三、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学习水平是参差不齐的, 因此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争取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他们的成绩。在学习的过程中, 有些学生可能跟不上教师讲解的进度, 而又羞于主动去问教师, 久而久之与其他学生的差距越来越大, 对信息技术也逐渐失去兴趣。鉴于这种情况,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实行小组合作学习, 能够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力, 形成互帮互助、互相促进的学习风气。这样既能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 也能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每个小组成员中起到带头作用的学生, 是教师的小助手, 既帮助教师, 也帮助同学, 同时又能提高自己的能力。

此外, 在信息课上不同学生表现出不同水平, 教师在进行学习小组划分时, 要费一番心思。首先小组的划分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 让学优生带动学困生, 在较短时间内提高学习效率。其次, 每个学习小组的人员数要适中, 一般在5人左右比较好。最后, 选择一些能力强、责任心强的学生做小组长, 这样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教学内容应具有可拓展性, 保证部分特长生有所突破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发展较为迅速的课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把重点放在知识点的讲解上, 毕竟信息技术的更新比较快, 信息技术课堂更应该培养学生的信息技能,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仅要讲授知识, 更要传授方法, 培养能力。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 教师既要掌控课堂, 又要给学生足够的自由, 让学生自己有效利用教师给予的一定数量的自由时间, 去发挥自己的优势, 去拓展知识。

例如, 本人在给学生讲解“在Word中插入表格”这一小节内容时, 首先按部就班地要求学生插入表格, 对表格的高度、边框、底纹等内容进行设置。对于这部分知识的学习, 不同的学生可能表现出不同的水平, 教师要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让一些基础差的学生实现基本的目标, 让能力强一些的学生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 进行一定的尝试, 做得更出色一些。

五、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提升教师自身的魅力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 师生之间的关系也非常重要。紧张的师生关系下的课堂教学, 不利于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而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下的教学, 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让学生更信任教师。新课程改革提倡教师和学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要求师生之间民主、平等、互助和互相尊重。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首先需要教师关爱学生, 同时又严格要求学生。教师只有以对学生的爱为出发点, 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只有在学习上对学生严格要求, 才能真正得到学生的钦佩, 学生才能真正“亲其师, 信其道”。

其次,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也离不开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业务素质高的教师才能促进学生进步, 才能真正得到学生的认可。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良好的专业水准, 要对业务精通, 善于体现出自己的教学艺术, 从而得到学生的认可。

总之,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 营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环境, 使一些看似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还要给学生较为充足的自由发挥空间, 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晓梅.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评价[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1 (12) .

[2]程路正.高中教学中对学生有效评价的实践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 2010 (23) .

课程改革下电子技术 篇9

什么是职业呢?从百度网搜索职业的定义“职业是人们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谋生手段的工作;从社会角度看职业是劳动者获得的社会角色,劳动者为社会承担一定的义务和责任,并获得相应的报酬;从国民经济活动所需要的人力资源角度来看,职业是指不同性质、不同内容、不同形式、不同操作的专门劳动岗位。”不论从何角度看,职业就是人们从事工作,并获取劳动报酬的工作形势。社会发展至今,大学生谋求一份职业已经不在像以前一样容易,那种包分配形势离当下的社会已经越来越远,因此大学生谋求职业就必须以自身专业为基础,对职业要求做出相应的调整。这就显示出在谋求职业之前,职业教育成为当下最有效的谋求手段,职业教育途径很多,有社会办学,国家办学,私人办学等等,多种职业教育相比之下,国家办学在就业形势,学历保障,学习内容,名誉信度上,都占有一定优势。因此职业类学院就必然成为职业教育出发点。

二、职业类技术学院课程改革

国家在设置高等职院的课程时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主要是根据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 (群) 的实际需要来设置和调整专业,由承办学校自行确定,报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备案。专业口径可宽可窄,宽窄并存。”从以上高等职院的课程设置可以看出,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设计学生的知识技能,那么这就要求课程安排要以技能、技术知识为主,当前随着社会的需求,单位企事业的需要,高职的发展,越来越显示课程改革是不可回避的问题,那么体育课程在这一改革浪潮下不可能一层不变。

三、体育课程的改革现状

随着教育体质的改变,二十年里,体育课程也在体育模式与全面发展体质的目的下进行变化,这样的变化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今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与体质文化的需求。而高职的前身主要是各中专,技校、商校等发展起来或合并起来的大专类院校,其体育课程主要走的是中学,中专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下的体育课程与现今发展要求来看,存在着以下几个缺陷:(1)教学观念陈旧:教学观念上还停留在教学内容多样化,课程目标多样化,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等特点上。(2)教学模式单一:主要体现在上课形式上单一,(3)教学内容复杂,与现今的社会存在着格格不入的局面,教学还停留在以体质检测为主的教学内容上。现今,各类职高学院为了适应社会大发展,进行课程改革,在职高类课程改革浪潮下,体育课程也要求思变,转观念。

四、体育课程改革方法

体育课程是职业类学院的一门课程,虽然它与职业无关,但却是职业的基础,为了更好适应职业的发展,体育课程不能停留在原来的教学水平上,这就要求体育课程有一个全新变更。

4.1 体育功能相结合进行体育课程改革

现在体育功能主要是以职业特点为依据进行发展,这一阶段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可以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制定体育课程内容,然后根据学生喜好,选项教学,选项教学由于是学生自己感性趣的内容,所以有利于学生提高掌握,同时体育课程是为职业服务的特点,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的培养,第二部分,根据学生专业对学生进行专业强制性体育课程安排,这一过程主要是从学生专业出发,内容也许不是学生所乐于接受的,但却是学生专业所必需的,像旅游专业的学生,职业对身体素质的要求是除了性格开朗,身体健美,还要具有良好的耐力,因此要对他进行耐力内容方面的体育课程安排,像长跑,这一项目大多数学生都会对其厌烦,但却是职业所必需的。

4.2 与体育课程资源利用相结合进行体育课程改革

所谓课程资源:在钟启泉教授主编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解读中是这样论述的: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根据这一课程资源的解读,体育课程资源可分为体育课程进行所必需的物质资源和必需的文化资源。物质资源包括场地、器材、设备、设施等在内的实物性资源;文化资源包括项目所具有的民俗文化特性和教师科研与实施课程教学的水平。资源的利用是对体育课程实施的保障,怎样利用好体育资源,是对体育教师上好一节体育课程的考验。另外课程的实施除了资源以外,也包括显性的课程计划、科目、活动, 和隐性的教师影响、师生关系、校园文化等。融合好体育课程各项基能,是体育课程所必需的前提。

4.3 与素质教育、终身体育教育相结合进行体育课程改革

体育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过程,在此过程不仅要教会学生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和运动技能,而且要教会学生在将来如何用所学过的运动技能、卫生保健知识去锻炼和养护身体的能力,同时还能带动周围的人进行身体锻炼。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要在过程性评价的基础上,再对其开展终结性的评价。

摘要:职业学院的生存, 不同于高等院校存在的模式, 即便是高等院校也在谋求发展的途径, 这就势必推动职业类学院课程进行改革, 那么课程改革势必引发体育课程要适应当前形势。体育课程如何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学校运行机制的要求?

关键词: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改革,体育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赵顺来.试析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1 (1) .

[2]、于军.试论体育课程观念的更新和体育教学内容的改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2 (4) .

课程改革下电子技术 篇10

一、“慕课”发展简介

“慕课”, 英文称为MOOCs, 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简称。2001年最早的麻省理工大学将其课程免费放置于互联网, 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国内外大学纷纷相应, 一时间国内诸多“公开课”、“精品课”等等互联网课程热潮汹涌, 从2013年5月开始, 清华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纷纷加入在线教育联盟, 中国“慕课”进入蓬勃发展的时期, 国内教育行业的从业者普遍意识到了“慕课”将对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慕课”对于传统课堂的影响

1、最初互联网开始对于人们获取资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具体体现在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 从报纸书刊杂志等转移到电脑网页、移动终端 (手机、平板电脑) 等使用应用程序阅读。由于移动终端获取知识相对于传统出版物而言, 资讯内容更适合相对容易快速传播的片段内容, 微博与微信的广泛使用也从侧面证明了这一点。但似乎我们对于互联网时代教育教学的改变稍显迟钝, 因为传统课堂具有教学体系相对完整, 又有丰富的传统教学理论作为支撑, 早期的“公开课”和“精品课”似乎也是简单的将课堂视频置于互联网上而已, 大家对于课程改革的呼声不高, 但当“慕课”这种形式出现, 它积极迎合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快速、获取容易等特点, 将传统课堂推到了不得不思考转变的时刻。

2、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使得人们对于职业教育要求开始转变, 人们越来越多的认识到职业教育应该是终身受教育, 随技术进步, 职业教育内容要不断更新, 而原来的旧有的教育体系虽然完整, 却并不合适现代技术的发展特点, 人们更希望快速获得技术更新部分的内容, 对于教学内容也希望能够快速更新, 特别对于从业者而言, 让他从头至尾的完成传统教育的各个环节变得不大现实, 同时也没有必要。这时候审视传统职业技术院校的教育显然已经不那么合适每个受教育者了。慕课的出现及时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因为借助互联网技术, 在线教育的内容更新更为方便, 传播也更为广泛, 学员可以在任意时间和地点使用移动终端完成自己关注部分内容的学习。

3、传统职业教育环境下, 师资力量的不均衡会导致学员所受教育差异很大, 特别对于偏远地区, 能够获得的优质教育资源更少, 而慕课这种形式有效的解决了时空差异带来的很多不利影响, 如果能够对于职业教育名师教学进行师资的整合, 可以充分借鉴名师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各个学校的师资力量的不足 (对于传统的基础教育更是如此) 。

三、“慕课”对于教师、学生提出的新要求

1、对于教师而言, 由于互联网带来的丰富资讯, 虽然是个巨大的知识宝库, 对于缺乏资讯管理训练的学生而言, 虽然大有裨益, 但有时也会被淹没在信息的海洋里, 如何帮助学生梳理出必要的知识内容, 将是未来大多数教师的主要职责。而少部分优秀有特点的教师将会成为各个专业学科的佼佼者, 能够获得大量的关注, 有机会进行大规模的网络在线课程的讲授。

2、学生将逐渐发现不得不改变自己被动学习的角色, 从而积极主动的探究各学科知识, 否则会更容易被甩离学习团队, 学生要学会在互联网帮助下针对自己的不足, 与学习同伴或老师借助交流工具寻求帮助, 逐渐的成为自己学习的掌控者。

3、大多数教师的角色要发生变化, 特别是职业教育的老师可能更多的不再是传统知识体系的讲授方式, 而是学生身边辅助者和教练员。一方面要帮助学生知识掌握方面的提高, 更多的是教练知识的运用, 作为现场的演练者来展示运用知识的方法和技能。其中优秀的教师可以准备自己的慕课课程, 做好教学设计, 针对大量的在线学习者准备好自己的拿手科目, 还得借助各种技术手段在互联网上展示出来, 当然单纯依靠一两个人很难完成高质量的慕课制作, 还需要其他技术成员进行支持, 组成团队共同完成高质量的慕课制作。

四、信息技术课程课程的特点分析

1、信息技术课程课程多数更加重视操作技能, 特别是软件操作技能的训练。如何将这些技能点进行分解, 使之称为合适的慕课课程需要长期的探索, 教学设计也需要不断的改进, 保留传统教学理论中适合的部分, 更多的追求灵活趣味的教学设计。内容和时间的安排也是非常耐琢磨和思考, 做到短小精悍、精益求精。

2、软件操作技能训练, 互联网上资源非常多, 但是适合具体工作岗位要求的却寥寥无几, 即使是比较出名的讲解视频, 大多数也是传统课堂的简单外延, 具有针对性相关的慕课还需要不同行业从业教师的不断探索。

3、部分应用课程需要考虑大量的生产工艺内容, 而作为慕课可以完成传统教学上无法完成的时空变换, 比如讲解完图像调整的操作, 就可以马上打印展示出结果的展示, 这在传统课堂上很难实现。

五、教学改革

考虑以上内容, 我们可以思考在慕课时代下如何改革目前的信息技术类相关职业课程了。下面从如下几点分析思考开展教学改革。

1、教学设计与工作岗位要求进行联系。教学设计不能再像传统教学那种设计方法, 要考虑灵活多变和趣味性, 特别在学科开始之初, 必须设法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程学习中来, 当然在有了成熟慕课教学资源的状况下, 教师将会更多的是考虑课堂训练的教学设计了。这对于技能掌握的训练尤为重要。

2、精心设计学习过程评价、完善在线评价系统。传统教学设计过程中, 对于评价部分和慕课时代的在线评测有着很大的不同, 合适的设计交互测试不仅能提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还能有效巩固所学知识, 当然评价系统的开发要本着科学的态度, 针对职业教育对象, 如中级和高级学生所关注评价内容有所差异, 这些都要依靠我们教育从业者从头开始探索实施。

3、精心设计课堂训练与课前“慕课”知识讲解之间的衔接, 准确把握实操训练的难易程度。学生希望获得的是通过一定的努力可以做到的实操训练, 太容易和太困难都会带来学习的困扰, 学期初和学期末的难度都要有其差异, 让学生不断在训练中巩固学习, 从而获得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综上所述, 慕课肯定会给信息技术课程技术的教学带来相当大的改变, 希望在未来的探索过程中, 诸位职业教育的从业者从探索课程的设计直至MOOC平台的构建、课程内容的制作发布等等要付出大量的精力, 并不断的完善, 为慕课时代的信息技术课程操作教学改变尽自己力量。

参考文献

[1]贺斌.慕课:本质、现状及其展望[J].江苏教育研究, 2014

[2]陈希, 高淼.MOOC课程模式及其对高校的影响[J].软件导刊, 2014

[3]李凑, 刘赣洪.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的SWOT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

课程改革下电子技术 篇11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信息技术;教学创新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是实现新课程目标的一个良好载体,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的一条极好途径。信息技术新课标带来了许多全新的教学理念,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材是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因此,要让信息技术教学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就必须对教学过程进行改革和创新。

一、教师教育观念是实施创新教学的前提

新课程改革不仅是教材上的改革,更是观念上的改革。信息技术老师应该拥有现代教育理念,领会新课标精神,树立新理念,构建新课堂。要正确处理好新理念与传统教育间的矛盾,防止穿新鞋走老路。“苦学之不如好学之,好学之不如乐学之”,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课堂。例如我们在讲网上搜索内容时,可以将课堂改成“看电影”,整堂課上学生很自然地在网上搜到许多自己喜爱看的电影,同时也学会了网上搜索的技能。很自然地将学业上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还过了一把电影瘾,寓教娱乐,其乐融融。这堂课就很生动地启示我们:首先教师要对教育观进行转变,根据教学实际内容,大胆创新设计,让教学内容生动,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只有这样才会使新课程不会形式化、表面化,才能更加有效地开展下去。

二、合理教学组织是实施创新教学关键

信息技术是一门能较快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学科。对此教师应很好地利用这个有利条件,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激发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其学得有兴趣、有情趣、有乐趣。

1.活用教学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经常是被动地接受学习,教师往往忽视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教学枯燥,使学生的激情一开始就处于谷底。其实信息技术是一门融知识和技能为一体的学科。只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就能很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新鲜感走进课堂。例如:我采用分组方法,要让每个学习小组进行讨论、归纳、总结,大家各抒己见、取长补短。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成为学习的主人,体验成功喜悦。让学生们在互助的学习过程中了解合作的重要性。

2.创设和谐氛围,保持学习情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学习,有利于解放思想,从而有利于创新。教师要创设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使其在一个轻松的氛围中掌握好知识点。例如:在“信息及其特征”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安排了互动游戏,“请你参加”让学生用肢体语言来体验信息的传递,帮助学生了解信息的特征,让学生更有兴趣去探究后面的知识领域。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创设和谐学习环境,是保持学生学习情趣的最佳手段。

3.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开发学习乐趣

在日常课堂中经常出现教师“好心”地为全体学生示范如何操作,但过多的教师讲解和示范只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阻碍学生自主学习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养成。而信息技术课本身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动手中学会思考。因此,教学过程中应该给学生足够活动空间,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掌握本节所要学的知识点,感受其中快乐。例如:在学习Photoshop和flash时,我会让学生带一些自己拍的人物和风景的照片,组成一个素材库,供全体学生选用。课前我会事先做好一个样例作品,告诉学生今后我们会以这个作品来学习photoshop和flash的基本操作。然后让学生以自己掌握的知识点来完成个人作品,在完成作品后学生会感受到其中的快乐。这样就能激发学生想更好地学习Photoshop和flash的愿望,从而为学生的创新行为创造条件。

三、科学的教学方法是实施创新教学的动力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科学的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学习,使之成为一个真正会学习的人。在这里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几种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加以引导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打破了传统教学方法中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顺序。而是以完成一个“任务”作为驱动来进行教学。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2.分组教学。就是让两人或多人组成一个小组一起探究,共同练习,互相帮助,共同学习,达到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因此,开展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例如:学习Word制作小报时,让学生四人组成一个编辑部,明确各人分工,在制作过程中,大家既能充分发挥各自特长,又能团结一心、取长补短来完成教学任务。

3.分层教学。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在教学中就要采用分层教学,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给出不同层次的任务,让每一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都能有所发展。例如:我们将任务设计成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名字,如基础任务可设计成“小试牛刀”、提高任务设计成“大展身手”等,通过视觉刺激,促使学生更好地完成教学内容,最终达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自身发展。

4.运用视听教学法。通常正常人用于获知的感官中,视觉占83%,听觉占11%。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例如我们在设计情境时,可以给出一些贴近教学内容的视频、动画等,通过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使其更加喜欢这门课,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程改革下电子技术 篇12

一、重组教学内容

参照环境监测岗位职业要求和职业资格标准, 根据学生毕业后从事环境监测工作所需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 确定环境监测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出发点, 以工作任务为载体进行教学内容的组织, 按水质和水污染监测模块、空气污染和废气监测模块、土壤与固体废物监测模块、室内环境监测模块、生物监测模块、监测质量控制模块、综合实训模块进行划分, 模拟环境监测站的水分析监测室、大气物理监测室和生物生态室、仪器分析室的真实工作内容进行项目开发, 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使他们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 成为具备专业基本素质和职业综合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改革教学模式

在每一教学模块中, 我们根据不同的环境要素设置监测项目, 确定教学目标要求, 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具体的工作任务。以水质和水污染监测模块为例, 我们设置地表水水质监测、工业废水水质监测、污水处理厂水质监测三个项目。项目中包括水样溶解氧的测定、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氨氮的测定、总磷的测定、挥发酚的测定、重金属含量的测定、活性污泥性质的测定等多项工作任务, 打破以前的以学科体系为主的教学模式, 教学中选择环境监测职业岗位中的真实工作内容作为教学内容, 引起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开展监测工作任务之前要学会查阅相关监测项目的环境标准, 如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地表水和废水监测技术规范 (HJ/T91-2002) 等, 学生在了解监测项目的环境标准后, 教师再进行课堂教学, 让学生开展项目训练, 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效果, 改变以往学生被动听讲的现象, 加强课堂的互动, 通过这种方式教会学生学会各种环境监测方法。

以往的环境监测课程中, 开设的实验绝大多数为验证性实验, 实验课仅仅验证理论课学习的结论, 难以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要将环境监测真实工作内容引入课堂教学,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程改革中, 我们把环境监测教学实验和学校校园环境监测及环境质量评价结合起来, 把课程教学的内容与校园环境、企业污染监测联系起来, 开设监测项目训练。在监测项目中, 将学生分成小组, 开设“校园河水监测与评价”、“纺织印染企业废水排放监测与评价”、“江边污水处理厂废水排放监测与评价”、“常州大学城空气二氧化氮含量的监测与评价”和“化学实验室室内空气监测与评价”等监测项目, 让学生进行选择, 不同的小组承担不同的监测项目, 小组成员承担不同的工作任务, 监测项目完成后, 每个小组要提交相应的监测报告, 这样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让他们自己设计实验方案, 查询相关污染物排放标准, 出具监测报告, 进行环境综合评价。以工作过程为主线, 学生按照“现场调查→制定监测方案→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的步骤完成工作任务, 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 让小组学生通过完成各项监测任务, 训练学生查阅环境标准, 完成现场布点, 能对水体、大气、土壤等污染物样品进行采集和保存, 会对环境中的主要污染物进行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 培养他们开展现场监测项目的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各类环境监测项目中工作任务的完成加深学生对环境监测知识的掌握, 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活动设计则实现了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转变, 使课堂教学真正建立在以学生主动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在项目教学中, 学生实验报告的提交按照常州市环境监测站的真实岗位报表内容和格式提交实验数据。通过完成训练项目, 学生熟练地掌握了环境监测工作各个环节的要领。这种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了全面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 让学生切身感受能力训练每个环节的重要性, 为他们今后走向环境监测岗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加强校企合作, 共建实验教学平台

加强校企合作, 校企双方可共建校外实验实训基地, 双方根据课程需要, 可组织学生进入基地开展工学交替、参观等教学活动。聘请企业有经验的工程师给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专业知识讲座, 巩固和丰富学生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 让学生及时掌握新技术和新方法。在课程建设中, 我们与常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苏州华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国通环境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建立校企合作关系, 通过带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 了解环境监测岗位职业环境, 学习环境监测先进技术。比如, 在环境监测中, 离子色谱法能够快速分离和检测阴、阳离子。离子色谱法是水质、大气、土壤监测的最佳检验方法。目前, 采用离子色谱分析已经成为环境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3,4]。由于学校实验条件限制, 我们无法开展的这些实验项目, 我们通过带学生去苏州华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顶岗训练, 学习离子色谱在大气降水中的氟离子、氯离子、硝酸根和硫酸根离子等的应用。又比如, 遥感技术是目前世界上较先进的技术, 将遥感技术用于环境监测上有很多好处, 不需要采样就可以对污染源进行定位以及跟踪[5]。我们在课程中安排一定的课时带学生去常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观看太湖蓝藻遥感监测系统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让学生了解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快速、直观地获取太湖整个水域水质的时空变化情况, 可实现对太湖水域藻类的动态监测。加强校企合作, 共建实验、教学平台, 既为学校节约了设备投资成本, 又满足了专业学生学习先进技术的教学需要。

四、课程考核策略

在本课程的课程考核中, 采用态度性评价占10%、知识评价占40%、技能性评价占50%的多元评价方式, 改变传统的仅以学生学业成绩来评价学生课程学习情况的评价方式。在本课程中, 我们在学生完成监测项目的过程中, 对他们的采样规范、布点情况和实验操作规范进行评分。每个小组完成监测任务后, 以小组汇报的形式汇报自己项目的开展情况, 要求附上监测过程图片、监测数据等, 并对监测项目给出监测报告并进行评价。小组之间和指导老师给予打分, 作为该小组成员的技能成绩。期末理论考试成绩仅占课程总成绩的40%。考核方式改革后, 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提高了学习效果。

总之, 基于工作过程的环境监测技术课程改革, 目的是让学生参与其中, 让他们掌握更多的职业岗位技能, 让每个学生在学习中真实体验工作过程。经过三届学生教学实践, 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强化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

摘要:环境监测岗位是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学生的核心职业岗位, 环境监测技术课程在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重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加强校企合作、课程考核策略四个方面阐述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下的教学改革, 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培养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工作过程,环境监测技术,环境标准

参考文献

[1]陈永芳.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教学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60.

[2]奚旦立, 孙裕生, 刘秀英.环境监测[M].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1-2.

[3]张青春.离子色谱法在地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J].化学工程与装备, 2010, (11) :168-170.

[4]何婕.离子色谱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J].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第一卷) , 2012, (6) :599-601.

上一篇:背景杂波下一篇:水泵控制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