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课程纲要(共11篇)
新课程改革课程纲要 篇1
《舞蹈小精灵》课程纲要
抚宁县石门寨小学
课程名称:《舞蹈小精灵》
课程类型:艺术类
课程资源:自编
开发主持:杨乐李静
主讲教师:杨乐
学习对象:2-5年级学生
学习时间:每双周五下午2课时
一、课程背景:作为一种艺术,舞蹈追求艺术美,并具有教育功能、认知功能和审美愉悦功能。舞蹈能够促进人们身心全面的发展,是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使人的动作协调、反应灵敏、有力地促进人脑迅速地发育成长;使人筋骨柔韧、肢体强健、精神振奋、心灵净化,增强人们之间的情感交流和社会凝聚力,对人们的道德情操的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当前世界各国对中小学校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都相当重视,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一般都设置了舞蹈课程。1988年,我国国家教委也曾下达了《全国学校艺术教育规则(1988—2000)》,把实施艺术素质教育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中小学校开展普及性艺术教育,开设艺术舞蹈课,通过德智体美各个方面全面培养学生,从而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
为使更多的孩子有更多的艺术实践机会,我们将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
加强素质教育的精神,根据少儿的身心特点,开展有计划的、科学的、系
统规范的艺术教育培训工作,促使孩子们健康成长。特编订如下校本教材。
(二)分目标
1、培养孩子的优美体态和对艺术的审美能力。
2、训练扎实的基本功如:腰、腿、胯的软度及开度。
3、通过训练,使学生具备初步的舞蹈韵律,听音乐时能找到节拍,动作节拍准确,跳舞有自娱感。掌握一定的舞蹈知识。
4、通过舞蹈基本功的训练, 使学生形体得到一定改变,掌握一定的舞蹈基本功。
5、通过舞蹈训练,培养学生初步的分工合作的社团精神,学会在集体中协调配合,相互适应,使具有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
6、通过实践训练,培养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享受音乐的快乐,提高学生的舞蹈能力,提高艺术素质。
7、培养孩子载歌载舞的习惯和舞蹈时愉快的心态。
8、培养孩子的表现欲望和基本的舞台感觉。
9、一学期准备一个展示的舞蹈。
10、规范学校思想意识,让学生有为校争光的意识,养成自尊、自重、自爱、自强的品质。
三、课程内容安排
第一课 ——————基功训练:把上训练(压腿)、把下训练(下叉、)(2课时)第二课 ——————基功训练:把上训练(压腿)、把下训练(踢腿)(2课时)
第三课 ——————基功训练、技巧练习(2课时)第四课 ——————基功训练、技巧练习、活动组合(2课时)第五课 ——————基功训练、技巧练习、活动组合(2课时)第六课 —————基功训练、技巧练习、活动组合、舞蹈组合(2课时)
第七课 —————基功训练、技巧练习、活动组合、舞蹈组合(2课时)
第八课 —————基功训练、技巧练习、活动组合、舞蹈组合(2课时)
四、课程实施建议
1、课时安排:每双周五下午2课时,共16课时
2、教学方法:以学生课堂练习为主,以老师演示为辅。
3、组织形式:面向全体,个别指导
4、场地:学校舞蹈教室(大礼堂)
5、教学用具: 地毯、舞蹈鞋、舞蹈服等
6、班级模式:40人
1、重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将优秀艺术作品的欣赏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
2、在学习舞蹈技法的基础上,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创新精神,使学生作品赋有童趣。
3、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避免教师死板传授。
4、将舞蹈学习从技法学习的层面提高到文化学习层面,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其中蕴涵的精神之美、格调之美、意境之美。
五、课程评价建议
1、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独立表现、自我分析的能力,树立学生的信心。
2、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时的表现作为评价重点,对其在学习活动中的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予以综合性评价。
3、采用自评、互评、等多种方式进行学生之间的评价。
4、注意学生以及家长的反馈信息,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大胆表现。
新课程改革课程纲要 篇2
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重点与模式
(一) 课程重点
“纲要”课共有32个教学学时, 其中理论教学28学时, 实践教学4学时。包括上、中、下编综述在内共有14个教学单元, 其中章节10单元, 导言等4单元。教学重点主要集中在课本的后半部分, 从时间上划分, 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的历史, 从章节上来讲, 是从第四章到第十章, 重点在第四、五、六、七4章。这一标准符合“纲要”课的基本要求和教学目标。但是, 其他单元并不是扮演着可有可无的角色, 如上、中、下编综述的内容, 很多教师认为就是一个提纲, 不值得花费2个学时来讲解, 有些只是简单介绍甚至忽略不计。所以, 所谓教学重点, 重在讲解的细致度, 它的要求是让学生能够理解乃至运用, 而“非重点”不是不讲解, 只是要求略低, 能够了解和记忆就可以了。
“纲要”课的特殊性质和课程定位决定了它的考核重点不是具体的知识点, 而是一种素质、一种觉悟和一种精神, 那就是“三个了解”[2], 即:第一, 了解外国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及与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苦难, 从而充分地认识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和进步性, 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民族意识, 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第二, 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民 (包括先进分子和普通大众) 为救亡图存而进行艰苦探索、顽强奋斗的历程及经验教训, 充分认识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进一步增强拥护党的领导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指导的自觉性。第三, 联系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国内外环境, 深刻了解中国人民走上以共产党为领导力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体会到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必要性和正确性, 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二) 课程模式
“纲要”课的教学模式可以定义为“单向传达”, 这一模式的特点是由教师通过课堂讲授, 将课程的主要知识点“灌输”给学生, 这种模式属于传统典型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但是, 也必须承认, 这一教学模式与“纲要”课的课程属性是较为匹配的, 因为在教学手段比较缺乏的条件下, 要实现“纲要”课的基本要求和教学目标, “单向传达”是比较合适的, 而且这一模式的教学成本较低, 容易实施, 所以大部分高校都采用这一模式实施教学。不过, 这一模式的缺陷也显而易见, 特别是随着高校教学条件的改善, 许多学校都实现了多媒体教学, “单向传达”的教学模式呆板、不利于长期记忆、形式单一的缺点就逐步暴露出来, “单向传达”模式转变为“研究型”教学与学习模式的必要性日渐紧迫。
针对上述教学要求和目标, 许多学校的“纲要”课一直采用闭卷理论考核方式, 主要题型为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和材料分析题。近两年来, 考核主要采用主观题, 客观题虽然没有取消, 但已经较少使用。这一考核方案使得学生能够认真对待“纲要”课程, 重视课程的教学过程。但是, 这一考核模式也变相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还有一部分学生期末突击学习, 临时背诵和记忆书本知识, 在期末考试完毕后就忘记了所学内容, 考核的目的没有达到, 反而流于形式, 让学生认为“纲要”课程通过简单记忆书本知识就能够及格, 对课程反而形成了呆板、程式化和固定的印象, 也加重了课程考核 (期末考试) 的作弊问题。
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研究型”改革实践
(一) “研究型”教学实践改革
“研究型”教学模式是对“单向传达”教学模式的修正和变革, 目的是改变“单向传达”教学中学生主动性发挥不足的情况, 加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同时, 将教师教学的重点由知识点的“灌输”转向解决问题的“启发式学习”和“自主性研究”, 减少学生背诵记忆课程知识点应付期末考试, 虽然在考试中能够得到八、九十的分数, 却对“历史给予的启示茫然不知”[3]的高分低能现象。从教学的过程来看, “研究型”教学主要分为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部分。
“研究型”课堂理论教学是在课堂教学时少用或不用“灌输式”的授课方式, 而采取“启发式”教学, 引导学生思考, 然后讨论, 得出结论, 理论联系实际, 使书本上的“死知识”变得“活起来”。众所周知, 理论相对于实例而言是比较困难而难懂的, 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 很多理论又涉及经典著作, 对一些学生, 尤其是理工科背景的学生来讲, 有一定难度。“纲要”课也一样, 涉及的历史人物、事件、目的、意义和经验, 许多都需要理解才能记忆, 如果简单地通过背诵来记住, 不仅不能给学生带来学习的乐趣, 反而增加了他们的痛苦。[4]“研究型”课堂理论教学就是通过先提问, 设置教学情境, 让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去学, 带着问题去研究, 然后在教师的授课过程中积极思考。所以, “研究型”课堂理论教学其实就是一种情境式的“解答”教学。
若没有“研究型”实践教学, 只有“研究型”的课堂理论教学, 也难以达到教学改革的目的。实践教学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和环节, 它的实质是一种师生间关于课程学习的互动, 其实现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笔者在河北农业大学“纲要”课教学改革中, 主要采用学生微讲座、分组讨论和调研报告3种实践形式, 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采取实地暑期调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兄弟学校交流访问等方式。[5]不论何种方式, 都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将课堂所学的知识与社会相联系, 达到寓学于用、致知于行的目标。比如, 实地暑期调研可以让一些生活在农村的学生根据教师所布置的题目, 调查当地的一些“红色”故事、“红色”遗迹、“红色”人物, 用自己的亲身体验和经历来加深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认知;再比如,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的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将课本上的场景通过参观活动复原自己的知识, 巩固所学到的一些常识和理论, 这样的记忆模式相较于书本学习更加牢固且持久。
(二) “研究型”考核实践改革
“研究型”考核模式是对“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检验, 其目的是检查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具体方案为:课程考核由课堂考核、实践考核和期末考核3大部分组成, 各自所占总成绩的比例为20%、30%和50%, 课堂考核和实践考核都有3项内容, 授课教师可以在这3项中选择1至2项进行考核, 不需要全部选择。
课堂考核主要由课堂点名、课堂提问和学生所用教材检查3大部分组成。课堂点名在每一学期可进行2~3次, 采取全员点名方式或抽查方式;课堂提问可采用预先提问, 下一次回答或随堂提问的方式进行, 每位学生每学期都要至少回答1次问题;学生所用教材检查可以安排在期中教学检查周进行, 主要是对学生所使用的教材进行检查, 重点是看是否按要求使用教材, 教材上有无随堂笔记。
实践考核主要由学生微讲座、分组讨论和调研报告3大部分组成。学生微讲座为预先安排学生收集新闻资料, 让其在下一次上课时, 在全体学生面前讲述该新闻事件, 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分组讨论为选择书本上的某一问题, 按照自由原则, 学生自行分组, 3~6人一组对所提问题进行讨论, 并选择其中一位组员代表全组成员发言, 阐述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另选一人作讨论记录, 讨论结束后整理记录, 并打印上交;调研报告由教师制定一个研究课题, 让学生就这一课题展开初步研究, 撰写固定格式的研究报告, 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也可以结成团队。
期末考核采用开卷考试形式进行。课程统一选定固定时间安排考场和监考教师。开卷考试过程中, 学生只能携带课程教材, 不得携带任何与考试相关的资料, 否则以作弊论处。期末考核主要有两种题型, 即材料分析题和材料作文题, 所占成绩比例为60%和40%, 题目来源于课本之外, 但考察重点是对于课本精神的掌握和认识。
摘要:新常态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理论和实践的革新, 这既是课程本身的改革, 也是理念和行动的改革。本文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 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也是对今后改革的抛砖引玉之论。
关键词:政治课,理论,实践,改革,近现代史
参考文献
[1]梁长坤, 闻竞.高校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J].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2011, 13 (6) :50.
[2]马敏.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
[3]梁继峰.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政治观在纵向维度上的变化轨迹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9, 25 (6) :89-90.
[4]闻竞, 孙继芳, 解丽君.舆情与组织:网络时代高校基层党员思想建设模式探析[J].电脑迷, 2014, 1 (上) :63.
新课程改革课程纲要 篇3
关键词: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教学计划 课程设置 教学内容
为全面贯策教育方针,大力推动素质教育,加强普通高等学校艺术课程设置,促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健康开展,教育部颁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声乐教学作为高师音乐教育的组成部分,在高师音乐教育的新形势下,声乐教学内容便是一个全新课题。
面对新的教育形势,教学改革的前提是思想观念的更新,探索其本身应具备的教育特点,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必须为培养基础教育和国民音乐教育需要的实用型、复合型人才而服务。纵观“课程纲要”的宗旨,高师声乐教学应呈现出以下新的特点:
一、根据“课程指导纲要”中课程目标的要求,教学计划要有新的突破
1.不以演唱知识的“专”为目标,而是求其“全”,需要全面发展
改变过去只注重演唱能力的训练,取而代之为演唱能力与教学实践能力共同提高。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演唱方法要正确,不仅为自身的深造打下扎实的基础,而且将来能够用正确的演唱方法来指导学生学习;不以技术的量为目标,而是求其根本的质量。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独立教唱和辅导课外声乐活动的能力。对于音乐教师来说,必须要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按照教学计划的要求传授给学生,尤其在通过声乐来培养某种能力的教学活动中,更应当掌握启发想象力、增强创造力的教学方式、方法,具备设定创造性活动的内容、形式、情景和全过程的能力。
2.声乐教学与钢琴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弹唱能力
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特有的复合人才类型定位要求我们在教学时要注重钢琴伴奏能力和自弹自唱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声乐课堂上要增加弹唱能力的训练,要让学生了解钢琴伴奏的意义—它不仅是伴奏更是对声乐的一种烘托,特别是在艺术歌曲演唱中,钢琴与声乐在表现歌曲意境中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和声乐演唱融为一体,共同演绎声乐作品,达到最高艺术境界。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演奏能力,而且要具备即兴伴奏的能力。它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自弹自唱、互相弹唱等。自弹自唱可以提高自身弹唱配合的能力,学生之间互相弹唱可以增强学生的听辨能力,博采众长。在教学中教师应给予学生钢琴伴奏的速度、力度等方面的指导,让学生尽快适应各种声乐伴奏特点,了解并掌握大量声乐作品及其伴奏风格,提高弹唱能力。
(1)速度处理
速度是音乐的表现手法之一,它源于生活。比如:由于生活中人处于的环境不同、心理不同,说话的速度也不相同。心境平和时说话速度较慢;处于紧张状态时说话速度较快。作曲家用音乐表现手法表现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描绘不同意境、表达人物情感。对歌曲演唱速度的处理,要做到有对比、有变化,不能使用单一的速度去完成一首作品,否则就会难以表达作品的内涵。
(2)力度处理
力度指声音的大小、强弱。歌曲的旋律要靠力度来表现。缺乏力度的歌曲就会没有生气、没有活力。在指导学生弹伴奏时,要强调力度记号的变换,作曲家在谱面上已经标记的力度记号,要严格遵守。同时还应掌握自然的艺术规律,恰如其分地运用声音的力度来表现,根据音乐的意境来决定声音的力度。
二、根据“课程指导纲要”中课程教学的要求,课程设置要有新的内容
课程教学内容的实施,实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声乐理论修养、声乐技能训练、声乐审美鉴赏、声乐演唱实践等四个方面有机组合。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课程设置,分别采用个别课、小组课、集体课等多种授课形式。
1.声乐个别课
声乐是传统高师教育的主干课程,是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必须学好的基本功。这些技能的训练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加以整合,朝实用、综合功能方向发展。声乐个别课的模式在中国音乐教育专业领域沿袭了几十年,它有一定的科学性,通过个别课可以巩固演唱方法、强化演唱技巧,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这为学生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奠定了夯石的示范演唱基础。针对高师学生择业的特殊性,声乐个别课应继续保留、加强,使之在原有的教学体系上更加完善,从声音、气息、共鸣、风格、技巧等多方面去培养学生,使学生在学习期间能自如地掌握演唱方法、拓宽演唱风格、突出演唱个性,为以后的工作做好质的准备。
2.声乐小组课
声乐小组课就是一个声乐教师对几个学生的教学。声乐教学的内容是通过训练,教师逐个纠正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研究探讨学习的兴趣,既要找到学生的个性,又要看到学生的共性。师生互相合作,既有教师的示范和学生的训练,又有学生的概括讲述、评价,教师以启发为主,通过对课堂上某一个学生的训练,其他的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各抒己见、评述优劣、加深印象,使学生举一反三,在小组课的学习中,逐步感受、理解声乐的真谛,增强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3.合唱、重唱等集体排练课
增加合唱、重唱等集体排练课。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演唱方法后声乐可以结合合唱、重唱来训练,学生可以通过合唱、重唱的排练懂得各声部之间的关系,懂得如何去演唱合唱、重唱,更为重要的是可以通过排练课掌握如何去排练合唱、重唱,如何让众多的声音和协、统一,具有表演力,培养学生组织排练声乐节目和课外活动辅导训练的能力,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好基础。
三、根据“课程指导纲要”中课程内容要求,教学内容要有新的知识点
1.将声乐艺术审美与表现纳入课程内容中
声乐“课程纲要”明确将声乐艺术审美与表现纳入了课程基本内容中,其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审美体验,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性。endprint
声乐艺术的审美就是演唱者对声乐作品美的感受。以“课程纲要”为依据,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从以下三方面制定培养和提高学生声乐艺术审美的教学方案。
(1)声音的审美
初学声乐的学生要尽快建立并形成声音的审美感受,声音的美感是建立在心理上而不是生理上的。声音的美感主要体现在声音的情感内涵,也就是学生要把歌曲的思想、情感投入到演唱中去,表现得越是淋漓尽致,歌声的美感就越强。培养学生对歌声的审美,不仅要寻找听觉上美的感受,而且要寻找内心视觉美的感受,用感觉心理去深入体验和领会,调动各种感觉器官去感受声音的美。
对声音音色的审美是培养学生对声音审美的重要因素。声音的音色是学生心理上的审美反映,没有丰富多彩的音色就不能表达歌曲的情感内涵。对于学生来说,首先要在内心建立音色的审美观念,运用音色的变化恰如其分的去表现歌曲的情感,刻画歌曲的意境,从而获得艺术感染力。
(2)乐感的审美
所谓乐感就是演唱者或演奏者表现音乐的美感,乐感是歌唱审美的重要表现。对音乐没有心理感受是不能感受到歌曲的内容和音乐美的。除了天赋以外,乐感的审美主要是通过后天的训练和培养逐渐获得的。“课程纲要”明确规定“演唱歌曲时,读谱准确,音准、节奏无误”,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乐感审美的训练。除了进行读谱、音准、节奏等基本训练外,还要注重生活体验,从生活中体验不同人的情绪、心理活动、内心情感的变化;从自然风景中体验大自然的美;通过欣赏音乐资料领略风格、韵味的美感。
(3)情感审美
对审美培养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对情感的审美。歌唱艺术的核心是情感,没有情感就无法表现艺术的美。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情感表达要力求真实、贴切,要具有真情实感的诠释,这种真情实感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演唱时要不断挖掘作品的内涵、人物的性格,塑造出典型的艺术形象。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具备理解和分析歌曲的能力,使其能较完整地表达歌曲的内容和意境。
2.课程内容的选编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
声乐“课程纲要”中要求在课程内容的选编上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在选择相当数量声乐作品的同时,重视声乐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内容比例,使学生既掌握歌唱方法和基本技能技巧,又掌握基础理论,了解相关文化,扩大视野、提高修养。
(1)重视声乐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内容
教育改革,难点在于课程改革,而教材是教学的基础,在教材的建设上要以“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为中心,相辅相成、协调统一。学习任何知识都要理论联系实际,声乐也不例外。在声乐演唱技巧达到一定程度后,理论是指导演唱的必要手段。在教学中应把基本的原理和知识传授给学生,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践和创造的能力。
(2)演唱曲目的选择要合理化
在演唱曲目的选择上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吸纳中外声乐文化的优秀成果,选择思想性强,艺术性高,具有训练价值的经典性中外作品作为教材;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关注国内外声乐发展前沿动向,选用优秀声乐新作品不断充实教材内容;选择富有民族特色、地区特色的教学内容与乡土教材,不断拓宽学生的演唱风格,提高演唱技巧,使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具有丰富、宽泛的知识面和驾驭整体专业知识结构的能力;面向基础教,联系中小学教学实际,精选在音乐教学和社会音乐活动中应用价值较高的声乐作品作为教学曲目,为适应将来的教育工作打好夯实的基础。
结合基础音乐教育的实际,实事求是地满足基础音乐教育的需求,是高师声乐教育的出发点和最高目标。当前,在新声乐“课程纲要”的指导下,声乐教育改革应抓住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诸多问题,紧贴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扎扎实实地做好声乐教学内容和教材建设的改革,紧紧围绕“课程纲要”的要求积极构建新型教育课堂,以为学生服务为主,以发展能力、提高素质为本,转变办学机制,主动迎接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2]周青青.音乐学的历史与现状[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3]【英】莉迪娅.戈尔.音乐作品的想象博物馆[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
[4]吕景云,朱丰顺.艺术心理学新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
围棋课程校本课程实施纲要 篇4
围棋课程实施纲要
一、基本项目
1、主讲教师:张村
2、教学材料:选编
3、课程类型:选修课
4、授课时间:每周三下午
5、授课对象:三至五年级选修本课程学生
二、具体内容
1、课程性质
围棋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古典文化,娱乐性、创造性、趣味性和竞技性使其得以绵延几千年而不衰,它的益智教化、陶冶性情功能更为人们所赏识。许多有识之士呼吁重视围棋的教育功能,使之进入中小学的课堂,让琴棋书画这四大文化艺术在教育园地上同放异彩。
2000年,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和中国围棋协会共同倡导发起了青少年棋艺培训和等级测试活动。2001年3月,国家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发文要在学校开展围棋活动,这有利于青少年学生个性的塑造和美德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操作能力。
现代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素质,孩子经常下围棋,其思维能力、想象能力都能得到极大锻炼,面对下棋的输赢心理素质也能得到良好培养。为让更多孩子从中受益,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我校开设了围棋选修课程。
2、课程目标
1、了解围棋的起源、现状,掌握和应用基本的围棋知识和技能。
2、培养围棋活动的兴趣和爱好,认识围棋人物。
3、培养良好的大局观,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培养人际交往能力与合作精神。
4、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5、在围棋活动中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
3、教学内容及所要达到的标准
本课程从入门开始以24学时为一段落,初步了解围棋知识掌握基本为围棋技能,使学生达到认识围棋、喜爱围棋、初步掌握和学会围棋。
4、课程实施:
1、每周二课时,利用挂盘讲解教学,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对弈,体验下棋乐趣。
2、教会学生利用网络下棋,从小树立起适应社会、挑战自我的竞争意识。
3、利用专业的围棋教材、习题集让学生更熟练的掌握围棋知识。
5、课程评价:
以综合围棋能力为核心,具体评价学生参与训练比赛,获取知识,处理知识,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其他非智力因素的形成状态和发展水平。
实施以参与性、完成性为衡量标准的评价模式,通过讨论、作业、观察、适当的书面考试及实战比赛训练等方式从围棋基础知识、围棋基本技能、围棋课表现、参与竞赛情况等方面给与评定,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新课程改革课程纲要 篇5
汉东中学政治组
一、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国内外的重大时事,并了解这些时事发生原因和其重要影响。
2、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指导学生在网络环境或其他开放性的环境中,搜集,提取反映与所要研究的重大国内外时事相关的信息,并对之进行归类、分析,培养其综合归纳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指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与辩论,培养其论证、辩驳等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功效目标
通过学习,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有助于学生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尝试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深刻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
二、课程简介
1、课程性质
时事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党和国家重大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是透视社会热点,把握时代特征,正确认识形势的一种教学。它不仅能使学生透过这扇“窗口”了解国内外大事,而且能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育效果,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判断能力和思想认识水平。本课程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落实新课程计划的需要。
2、课程特点
本课程学习时数相对较短,涉及面广,资料容易查找和获取,与政治学科有密切联系,所运用的教学设备少,与学习知识有着紧密联系,只要学生能关心和有兴趣,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3、课程的实效性
本课程是高中政治学科的校本课程,课程的学习对象为高中学生,他们已经或正在完成相关的政治,地理、历史等学科相关内容的学习。在此基础上,培养他们获取信息、总结归纳、分析说明等能力,对于扩大其知识面,完善其认知结构,培养其综合能力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同时也为学生在将来的高中会考和高考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实施意见
1、课程内容
本课程的内容涉及国内外重大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的时事。国际国内时事中,以国内为主;各个重大时事中,以政治、经济、热点问题为主。
2、课程开设要求
本课程在我校高一年级的学生中开设,要求关心时事、对时事感兴趣的学生均可参与。每周一课时,共6课时。
3、课时计划
由于本课程安排6课时(每周1课时),每课时研究专题不同,初步安排如下(可能有所变动):
第1课时: 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 第2课时: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第3课时: 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第4课时: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第5课时: 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第6课时: 成果展示。
四、课程评价 评价方式
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以量化的形式体现:
1、过程性评价:平时考勤10%;学习态度10%;平时作业20%;学生互评10%。
2、终结性评价:每个专题学习结束时,写一篇学习体会20%;进行一次终结测试30%;总成绩合格认定1学分。
评价目标 通过多方面的评价,让学生对国内外时事掌握更加准确、更加全面,使学生今后更能关心时事。激发和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安全、拥护祖国统一、树立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
五、课程参考文献
1、参考书籍:《时事报告》、《时事-高中版》等。
校本课程---纲要 篇6
课程名称:生命的奇迹 开 发 者:张荣霞
教学材料:创编+改编+选编 课程类型:校本课程 授课时间:一个月
授课对象:高一或高二年级学生
一、课程开发背景
生命是一个奇迹!这种感受在我听到宝宝第一声啼哭时强烈地震撼着我的内心。作为一名生物教学工作者,我一直有个强烈的愿望,用直观的图像和生动的语言去唤起学生内心深处对生命的感悟。
我希望通过这门课程把生物科学知识教育和生命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什么是生命意识?生命意识是基于对生命的正确认识,感悟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善待生命,提高生命质量,实现生命价值的生命观。而生命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引导学生认识生命之珍贵,珍爱生命包括自己的他人的环境中的各种动植物的生命;尊重生命的个体差异,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感悟生命意义和价值,养成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从容面对人生中的各种困难与逆境。
二、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系统学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认识生命的诞生和个体的发育过程,包括人类生殖细胞的形成、受精卵形成、胚胎发育、胚后发育(略讲);动物的生殖方式、个体发育;植物的生殖方式、植物生殖细胞的形成、种子的形成、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为必修二基因传递规律的学习奠定基础。简略介绍关于进化的几种学说,了解进化的大致过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生命的感悟能力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引导学生认识生命之珍贵,珍爱生命包括自己的他人的环境中的各种动植物的生命;尊重生命的个体差异,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感悟生命意义和价值,养成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从容面对人生中的各种困难与逆境。学会感恩,感谢赋予我们的生命的父母,为我们提供良好环境的人。
三、课程内容
教材共分四个主题,分别为:人的生命如何诞生、动物的生命如何诞生、植物的生殖和发育、地球生命的起源与进化。每个主题分别有2-3课时,共10-12课时。
生命的奇迹主题及课程内容目录: 专题一:生命的奇迹之人类篇 第1课 生殖细胞的形成
第2课 受精卵形成及胚胎发育 专题二 生命的奇迹之动物篇 第1课 动物的生殖方式
第2课 动物的生殖细胞的形成和受精作用 第3课 动物的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
专题三 生命的奇迹之植物篇 第1课 植物的生殖方式 第2课 开花与传粉 第3课 种子与果实的形成 第4课 种子的萌发和植株发育 专题四 生命的起源与进化
第1课 生命史的三个阶段生命起源的几种假说 第2课 生物进化的历程
四、课程实施建议
(一)任课教师 生物组教师
(二)课程安排
可以集中安排在一个月也可以每周一节
(三)教学方法
1、视听 这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向学生提供视听材料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形象生动、感染力强,易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2、阅读 包括教材、相关链接、课外阅读等实现知识目标。
3、讨论 对事先布置的题目或有关学习材料提出问题或作出回答。这是师生、生生之间的双向对话过程。
4、课下活动 写感想或小品文,与家长交流等。
(四)场地
班级教室或多媒体教室。
五、课程评价建议
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课程评价
(一)学生的评价。
作为活动课程中学生学业的评价,我们采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通过课堂表现、试卷、小论文等进行评价,从前后对比中分析学生知识的学习情况、生命意识的形成情况。
(二)课程本身的评价。
1、课程本身评价的范围。
课程的预期目标是否实现;课程是否适合学生和学校的需要;课时安排是否恰当;所用教学方法是否合适;采用的评价方式是否恰当。
2、课程本身评价的主体。学生、教师、学生家长等。
3、课程本身评价的方法。
新课程改革课程纲要 篇7
一、历史知识扎实
《纲要》教师要有比较扎实的历史知识, 在授课时不能脱离近现代基本历史史实。
《纲要》课程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中国人民“三大选择”的历史必然性, 从而与《特色理论》等课程构筑一个良性循环、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在这个体系的中, 只有紧密结合中国近现代的历史事实, 才能更好地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发挥以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的作用。因此《纲要》课程教学重点不在于系统的讲授理论知识, 而应注重以鲜活的史实去审视重大的历史选择, 进而了解、检验、认同、运用其中的科学真理, 这就要求《纲要》教师要有比较扎实的历史知识。
这门课程时间跨度大, 还涉及众多人物、事件、典章制度、会议等内容。这就需要《纲要》任课教师具有中国近现代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社会、文化、党的理论等丰富历史知识。同时, 任课教师也要具有一定的世界历史知识。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是被西方资本帝国主义强行纳入世界体系的, 可以说中国进入近代伊始, 就与世界历史紧密相连。作为《纲要》任课教师必须对世界历史知识有相当的认识, 只有这样, 才能以广阔的视野和深度认知近现代中国的社会发展与变革。此外, 因为近现代中国是中国古代历史的延续发展, 二者前后接续、紧密联系、不可割断。这在客观上也要求《纲要》任课教师同时具有丰富的中国古代史知识。例如, 如果课教师不知道明清嬗代的基本情况, 就很难讲清中国闭关锁国政策的由来, 那么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背景也就很难讲清楚了;如果不清楚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的儒学地位, 就无法解释康有为所写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的时代影响, 进而也无法深刻解释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变法难度和理论缺陷。在授课时《纲要》任课教师不能脱离近现代基本历史史实, 切忌以野史戏说历史人物、历史事件。
二、对历史知识的讲授要有重点性与学术性
中学《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教材将近五十万字, 而且分两学年讲授, 课时非常充裕。高校开设的《纲要》教材虽然只有二十多万字, 但要求一学期授完, 每周也只有两课时。因而, 它不可能对中国近现代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有展开的、详尽的论证和叙述, 必须在教学中突出重点。与“三个选择”“两个了解”有关的历史情况, 必须深入地、着重地讲, 其他的则可以从简或从略。只有更好地体现近现代史的“纲”, 学生才能对历史的发展脉络完整地把握、对历史发展的经验和规律准确地理解。
同时, 为避免与中学历史课程的过多重复, 《纲要》任课教师对历史知识的讲授还要有一定的学术性。中学学习《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主要解决的是“是什么”的问题, 而高校开设《纲要》 主要让学生解决“为什么”的问题;中学重点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进程, 而大学则是重点研究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所以在《纲要》课程讲授时, 不紧要突出讲授规律, 并且要在此问题上尽量介绍一些学术前沿。例如, 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为什么在中国无法实行?这是大学生感到困惑且十分关注并的一个重要问题。应当联系学术前沿, 将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到底薄弱到什么状态、对外国垄断资本的依赖程度、以及其与本国封建土地所有制有怎样密切的关系, 这些都是是解释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为什么在中国当时无法实行的有力阐述和论证。
三、要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因为《纲要》课程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 这就要求任课教师要有比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在讲授《纲要》时, 任课教师要牢记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性质, 要通过近现代史实的讲述与分析, 来阐明中国近现代的四个基本的问题, 从而坚定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对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以及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目前, 高校《纲要》课任课教师, 绝大部分是历史学科受教育背景出身, 他们史学基础扎实, 但缺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的熏陶, 在《纲要》课教学中会不经意的突出历史而淡化了政治, 出现了使《纲要》由政治理论课演化为历史课的倾向。因此, 任课教师必须注意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中国化的特色理论的学习,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上, 要借鉴政治理论中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 同时保证《纲要》课程讲述的系统性、科学性、完整性、严密性, 注重加强总结概括与理论分析, 抓住本质、探明走向、把握规律, 只有这样, 才能为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诸多重大事件的发生、发展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纲要》任课教师还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不可否认, 近现代历史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一百多年, 是中华民族从积贫积弱走向民主富强的历史, 是从任人宰割走向自主独立的历史, 是从闭关锁国走向改革开放的历史。无论是在经济、文化、政治、育等领域, 还是在外交、科技、社会生活等方面, 中国都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但是, 目前学术界、理论界对这一段历史的解读和评价, 在某些基本观点及重大问题上看法和认识并不一致, 甚至存在着很大差异。之所以如此, 既有认识局限所致, 也有阶级的偏见使然;既是研究视角不同, 更是世界观、历史观不同。对于这些分歧, 需要《纲要》任课教师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明确的政治立场。例如, 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模式的认知, 就存在革命模式与现代化模式两种理论。某些人将近现代中国社会变迁中的 “革命”和“现代化”的关系看成是分离式对立的关系, 从而否定革命正义性和必要性。更有一些人全盘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和阶级斗争理论, 将所有出现“阶级分析”字样的著作, 都斥责为“阶级框架”。对此, 任课教师必须要保持清醒头脑, 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反对这种歪曲和否定。此外, 中国近现代史参考资料多种多样, 一些新中国成立前的著作, 近些年也陆续再版, 如蒋廷黻、沈渭滨先生的《中国近代史》等。同时, 港台、西方的近现代历史著作也被翻译成中文, 如徐中约的《The Rise of Morden China》, 唐德刚的《晚清七十年》《袁氏当国》, 费正清主编的《剑桥中国晚清史》《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等。《纲要》课任课教师把这些著作作为教学参考书目是值得提倡的, 但不能不加辨别地拿来就用, 必须要用马克思主义史观对其加以梳理, 注意对其中观点的筛选和把握。
四、结语
《纲要》课程是用史实去阐述中国近现代基本问题和相关的理论成果, 要达到于叙事中寓论断的教学目的, 就要求《纲要》课任教师既要有丰富的历史知识, 讲授中重点与学术性兼顾, 更要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正确的历史观念。
摘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要充分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任课教师必须要有比较扎实的历史知识, 在授课时不能脱离近现代基本史实, 对历史知识的讲授还应有重点有学术性, 同时要求任课教师要有比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关键词:《纲要》,课程,任课教师,要求
参考文献
[1]沙健孙.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编写的若干情况[J].高校理论战线, 2007 (3) .
[2]钟艳萍.民族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爱国主义教育[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2012 (1) .
[3]刘国军, 张桂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需要处理好的三个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2 (11) .
[4]习近平.在对历史的思考中更好的走向未来[N].人民日报, 2013-06-27.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课程纲要 篇8
课程类型:普通高中思想政治选修课程
教学材料:《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科目名称:思想政治选修3《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授课教师:高三思想政治教师
授课时间:23课时
授课对象:高三学生
课程目标:
1.比较专制政体与民主政体的区别,说明政体与国体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理解国家管理形式的多样性;比较单一制与联邦制的区别,理解国家形式既包括政权组织形式,又包括国家结构形式;引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组织迅猛发展的资料,说明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2.简述英国议会被称为“议会之母”的缘由,了解英王在国家中的角色,明确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性质;简述法国总统、内阁、议会的产生及其职权,比较法国民主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3.评述“驴象之争”的典故,结合实例,揭示美国两党制的实质;了解美国联邦制的特点;简述美国是实行“三权分立”的典型国家,分析“三权分立”制的实质。
4.归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职权,理解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分析我国国家权力机关和人民的关系、国家权力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阐述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比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民主制度的特点,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
5.列举联合国的主要机构及其活动,阐释联合国宪章所倡导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评析联合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及其局限性,阐述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解析世界贸易组织被称为“经济联合国”的缘由,举例说明世界贸易组织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的角色和作用;概述欧洲联盟的诞生和发展,解析欧洲联盟在世界多极化进程中的角色和作用。
6.总之,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确: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要维护世界多样性和发展模式多样化,提倡各种文明、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彼此尊重,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要着眼于“三个面向”,较为具体地了解西方主要国家的特点和问题,进一步明确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知道几个在国际社会中有重要影响的国际组织,努力培养世界眼光和国家观念。
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
专题一 各具特色的国家和国际组织
1.国家的性质 (1课时) 2.现代国家的管理形式 (1课时) 3.现代国家的结构形式 (1课时) 4.国际组织概观 (1课时)
专题二 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以英国和法国为例
1.英国国王与君主立宪制(1课时) 2.英国的议会和政府 (1课时) 3.法国的民主共和制与半总统半议会制 (1课时) 4.英法两国政体的异同 (1课时)
专题三 联邦制、两党制、三权分立:以美国为例
1.美国的联邦制(1课时) 2.美国的两党制 (1课时) 3.美国的三权分立制(1课时) 4.美国的利益集团(1课时)
专题四 民主集中制: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1.人民的选择历史的必然(1课时) 2.按照民主集中制建立的新型政体(1课时)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1课时) 4.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课时)
专题五 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
1.联合国:最具普遍性的国际组织(1课时) 2.中国与联合国(1课时) 3.走进世界贸易组织(1课时) 4.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形式(1课时) 5.欧盟: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典型(1课时)
模块测试(2课时)
课程实施:
1.课程资源
(1)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选修三《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人民教育出版社。(2)学案:根据校情、学情编制导学案。(3)网络:科学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搜集国内外政治活动相关信息。(4)视频:充分利用国际国内政治活动等视频材料,形象直观的组织教学。(5)试卷: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编制模块测试题,对学生学分进行认定。
2.实施手段
(1)学案:编制学案,学案引领,导学合作。学案的体例结构分为:课标聚焦、情感体验、自主学习、思维拓展、知识结构,通过学案对学生学习全过程进行指导。(2)探究:结合教材中的“探究”栏目,设计课堂教学,开展课堂探究活动。(3)视频:根据教学内容选取国际国内的政治活动音像资料。
3.学习方法
(1)充分利用多种课程资源,如:教材、视频、网络资源学习。 (2)以学案为引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4.活动开展
(1)选择当前西方国家发生的某一引人注目的政治事件,收集并采用相关报道,对其政体运行的问题进行讨论。(2)结合历史教学的内容,并自行汇集、整理相关资料,共同探究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民主制度的本质区别。(3)以剖析“三权分立”、多党制的实质为题,举办一场讨论会。(4)针对一个当前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收集有关报道,评析联合国的作用。(5)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按不同类别,汇集中国在各种国际组织中的活动资料,以“活跃在世界舞台上的中国”为题,举办一个展示活动。(6)收集有关资料,撰写小论文,评析欧洲联盟在国际事务中“用一个声音讲话”的追求和意义。
课程评价:
1.学生学习过程评价 (权重:40%)
(1)考勤(10分);(2)课堂表现(10分):立足于学生课堂纪律及参与互动、小组讨论等情况赋分;(3)作业(10分);(4)参与开展的活动的表现(10分)。
2.学生学习成绩评价:(权重:60%)模块考试成绩评价(60分)。
3. 以上两项合计及格者获得相应学分。
审议意见:
该课程纲要结构完整,课程要素齐全,符合课程标准要求,课程目标来源于课程标准、教材,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三维目标体现好,能依据课程目标较好的处理教材,对微观分解教学任务,安排教学进度,有较强的指导性。
课时分配合理,课程实施科学有效,教学资源选取服务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有利于学生感悟生成知识并学会较好的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课程评价科学,对学生有着较强的导向性;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新课程理念,突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注重学生参与,让学生在感悟中体会知识的生成过程,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技巧,在参与、讨论、走进社会生活、置身于情境中升华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当代中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爱国主义情操。
书法校本课程纲要 篇9
时家庄联办小学
课程开发背景
新课改使课程资源结构的重点在发生变化,学校开始成为课程开发资源的重要力量,校本课程开发成了当代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书法是一种艺术,它集中而深邃地反映着我们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审美追求.中国书法的延续也是中华民族延续的一种方式.中国书法的延续是通过一代代地传授与学习即书法教育得以实现的.书法教育是我国古代优良文化教育传统,具有育德,启智,审美,健体等作用,在提高学生思想素质,智能素质,审美素质以及强化人格力量等方面具有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优势.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书法教育目标与素质教育目标在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培养个性等方面具有一致性.然而,面对网络信息时代,键盘将逐渐代替笔的现实正在向我国的传统文化挑战,中国书法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拯救和传承.具体内容 课程目标:
1、通过书法教育,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爱国情感,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
2、养成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质,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创造力,审美能力,使学生掌握书写的基本方法,会写一手字,培养学生书写汉字的能力;
3、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书法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为其他课程的学习打好良好的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课程内容: 年级 教 学 内 容 书法技巧 书法知识 实践活动 低年级(一、二)
①学习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执笔要领.②掌握横,竖,撇,捺等28种笔画的书写,逐步进入简单汉字书写的教学,具体内容根据书法教学的特色并结合教材的安排自行编排.③学习使用和保管书写用具,初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①激发书法兴趣,做好对学生书法的启蒙教育.②以故事介绍,图片欣赏,说话交流等形式介绍文房四宝的知识,了解历代书法家的故事.③初步学会专题收集.积极参与并表达个人意愿.如:收集书法家故事,欣赏书法家的作品……
中年级(三,四)
①学习毛笔描红,仿影,初步指导学生临摹毛笔字帖.②掌握毛笔书写顿笔,提笔,中锋行笔等运笔要领,学习腕,掌,指相互配合的方法.③掌握字的间架结构,笔画相互之间的衔接搭配.学会书写笔画难写和结构难写的字.①进行书体演变历史的研究(主要有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了解中国书法发展史.②收集,主题交流历代书法家的故事,学习他们高尚的“人品书品”.提出活动建议并积极参与活动.如:参观校书法陈列室,书写,赠送书签……
高年级(五)
①学习用毛笔临帖,掌握正确的执笔,运笔方法.②比较熟练地掌握毛笔书写中偏旁的笔画位置和写法,以及在字中的搭配关系,做到结构匀称,纸面干净.③初步掌握章法技巧(包括:纸张的尺寸,字距与行距,格式安排,落款,印章),能有自己满意的书法作品,提高审美能力.①在书坛走向多元化的今天,了解书法的传统和现代性的融合,使书法艺术升华,以小报等形式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专题展示.②学习有关书法中蕴涵的人文精神和美学知识,弘扬书法个性,提高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自主活动.如:赠送书法作品,书法竞赛…… 课程实施:
第一阶段:激发写字兴趣,培养书写习惯,练好基本笔画
第二阶段:陶冶学生性情,教给写字方法,提高写字能力
第三阶段:了解各大流派,形成独特风格,热爱祖国文字 课程评价:
课程纲要分享心得 篇10
刘丽君
《课程纲要》对我来说是一个新的事物,虽然有点陌生,但是刚接触《课程纲要》时认为它也就是和所谓的教学进度或者说教学计划大同小异。直到通过两次的亲身编写和自己对相关的《课程纲要编写》资料的学习,我才对于课程纲要的编写有了一点了解,对于学校组织的每学期编写学科课程纲要的活动也有了一点感悟。
教师撰写《课程纲要》实际上也就是对将要实施的教学进行了整体设计。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常常会犯这样一种错误,那就是非常清楚每个章节的知识点,但也往往忽略了各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及课程的目标,从而失去了对任教学科的总体把握。这就使教师忽略了学科的本质特征和目的所在。在撰写课程纲要时,我们必须理清本学期的课程在本课程中的地位与价值,明确本学期的课程内容与课程整体的逻辑关系,明确知识点与课程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因此有利于教师把握课程的整体。
《课程纲要》是一种规划,也是一种对教学实施的预期,充分地包纳了各种实施条件,如学生的知识基础、教学仪器与其他资源、符合认知规律的教学方式设计,以及作为促进学生学习的评价等。
《课程纲要》不仅是教师的教学设计方案,同样也是指导学生学习的蓝本。对于学生来说,课程纲要描述了学习的目的地,画出了学习线路图,并且提供了学习的基本要求,因此,课程纲要也有利于学生明确本学期的课程教学安排,从而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把握学习内容的逻辑框架,进而学会规划自己的学习。通过《课程纲要》的分享课,让他们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并安排好自己的学习。通过这样一种做法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还可以提高学习方面的成就,深受学生们的欢迎。
新课程改革课程纲要 篇11
对照四地音乐课程纲要标准,笔者发现各地音乐教学总体目标都体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维度。教育学家布鲁姆(Benjamin S.Bluoom)认为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包括:认知目标、情感目标以及动作技能目标。认知目标涵盖对具体音乐知识的领会与应用,分析与综合评价六个方面;情感目标体现学生对所学音乐课程价值内化的程度;动作技能目标则反应在学生在音乐课堂上所学习掌握的音乐技能。 笔者将两岸四地之音乐课程总体目标整理如下:
经由上述四份课程纲要标准的陈述,笔者发现两岸四地中小学音乐课程总体目标设定的原则统一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突出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陶冶学生音乐情操。 各地都希望透过学校音乐教学丰富学生情感体验,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通过各项音乐活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2.强调提高学生音乐体验能力。 各地设计不同音乐教学环节提高学生体验感受,强调学生在音乐教学中的个人内在探索与外在环境探索,从学生出发,更贴近学生生活,使音乐更生活化。 3.重视学生音乐知识积累,增强学生音乐技能实践。 各地都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程度的音乐技能,通过演唱、聆听、演奏等方式表现学生个人音乐素养。 4.尊重世界文化多元性,热爱本土音乐文化。 各地的课程总目标都一定程度提及了当今时代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氛围,指出学生对祖国民族文化理解及传承的必要性。
因此,两岸四地的音乐课程纲要标准的总体目标均体现了科学、统一的原则,具体细化要求了音乐课程的准则,达到了指导性和指令性的作用。为下属层次的目标提供了导向性指引。二、两岸四地音乐教学学段目标分矣之差异性
纵观两岸四地音乐课程之纲要标准,我们不难发现各地都是依据学生成长所处的身、心特点来划分学习阶段的。依照学生的年龄特点来划分学习层次,既适合于学生音乐课程的接纳学习程度,又能让整个音乐课程学习体系设置更加科学流畅,既能让任课老师们根据各年龄学段学生特点进行教学安排,又能让学校更好地进行教学评估与管理。
美国音乐教育家埃德温·戈登(EdWin Gordon.E)认为,儿童音乐性向在满九岁时便趋向稳定状态,即学生大约所处小学三年级。因此笔者尝试从四地音乐课程纲要标准中归纳小学初小学段学生应具备之音乐能力,探寻两岸四地学段要求之异同。
首先,四地有关学段的划归方法有所不一,具体如下:
由上可知,虽然两岸四地的音乐课程学段目标都是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划分,但各地对于初小学段的划分仍有差异,四地的解读与理解都各有特色,如中国大陆与中国台湾都将小学三年级划分为第二学习阶段,中国香港则将小学三年级划分为第一学习阶段,而中国澳门则将初小年级划分为三个年级具体的要求。其次,各地学段目标划分的课程内容维度亦有差异,以小学三年级学段为例。
中国大陆将三年级学生划分第二学段(3—6年级),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音乐感受与鉴赏;2.音乐表现;3.音乐创造;4.音乐与相关文化。
中国大陆认为小学三至六年级学段的学生随着认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生活范围的逐步扩大,他们的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随即增强。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合唱、乐器演奏等音乐活动的份额,以多样的教学形式和艺术魅力吸引学生。
三年级学生在中国台湾归属于第二阶段(国小三至四年级),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艺术表现试探;2.艺术基本概念;3.艺术与历史文化:4.艺术与生活。
中国台湾将分段能力指标与学生十大基本能力相互连接,强调学生了解自我与发展潜能;培养欣赏、表现与创新能力;学会生涯规划与终身学习i善于表达、沟通与分享;尊重、关怀与学会团队合作;进行文化活动与了解国际文化:学会正确规划、组织与实践相关活动;善于运用科技与信息:主动探索与研究;能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
中国香港在将三年级学生归属于KSl:第一学习阶段(小一至小三),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培养创意及想象力;2.发展音乐技能与过程;3.培养评赏音乐的能力;4.认识音乐的情境。
中国香港认为音乐科课程的四个学习目标是相辅相成、环环相扣的,应该有系统地同步发展,而不是偏向某一目标能力发展。四个学习目标的比重不完全一致,教师有较大的自由度,在课堂设计和教学中应学生的需求而灵活调适。强调通过创作、聆听、演奏等综合音乐活动让学生获得丰富全面的音乐体验。
三年级学生在中国澳门归属于小学三年级阶段,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1.歌唱;2.听音训练;3.聆听;4.节奏训练;5.读谱;6.活动。
中国澳门突出“综合性音乐活动学习”,让学生在歌唱、唱游、律动、创作等多样音乐活动中愉快地学习,藉由多元化的活动培养学生不同音乐技能与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综上可得,两岸四地中小学音乐课程学段目标分类方式不一,侧重点不一,课程内容划分的维度内容也不一样,各有特点。中国大陆的陈述更具概括性,简洁明了;中国香港的表述更为体系化,相辅相成;中国台湾的总结有较高的自由度,灵活多变;中国澳门的描述更为具体,清晰细致。 四、音乐教学学段目标学力要求之相似性
尽管两岸四地中小学音乐课程学段目标分类方式不同,课程内容划分的维度内容不同,但是针对初小学段学生音乐课程应该达到的学力要求却不尽相同。总体来看,我们可以从学生的音乐感知与鉴赏、音乐知识与技能、音乐创造与想象能力、音乐文化与相关生活环境这四个方面来概述初小学段学生应达到之音乐学习能力。
1.音乐感知与鉴赏
四地都强调培养学生音乐感知与鉴赏能力。初小学段学生应体验并区分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的律动感。聆听歌曲时注意旋律、调性、拍号、速度、强弱等基本音乐要素。运用正确良好的唱歌习惯歌唱。基本掌握读谱、唱谱的音乐技能。能参与齐唱、领唱、合唱、对唱、轮唱等不同形态演唱。对歌曲的节奏、音调把握准确。能进行简单的乐器独奏、合奏、伴奏。能主动参与音乐表演活动。 3.音乐创造与想象能力 四地都着重提高学生音乐创造与想象能力。初小学段学生应该能够进行即兴创编歌曲或乐器伴奏、舞蹈创编等创作活动以反应不同的音乐特质。学会运用适当记谱方法记录、创作音乐,如简谱、五线谱、图形谱等。能观察、探索大自然及日常生活中的声音,选择自己擅长的音乐表达方式模仿表现出来。
4.音乐文化与相关生活环境
四地都提倡关注学生接触的音乐文化与相关生活环境的关联。初小学段学生应该学会关注日常生活中的音乐。能从各种媒体管道中搜集不同类型的音乐并进行欣赏。学会主动与他人交流、分享音乐经验感悟。
从上可知,两岸四地中小学音乐课程初小学段学生应达到之音乐学习能力主要包括音乐感知与鉴赏、音乐知识与技能、音乐创造与想象能力、音乐文化与相关生活环境四大方面,各地皆强调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提高学生音乐审美情操,独立运用所学音乐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探自主索、创造音乐能力。从学生出发,多方面培养学生音乐基础素质,建立学生终身学习音乐的兴趣与正确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