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教育改革(通用12篇)
新课程教育改革 篇1
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 深入发展, 我们也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 尝试了一些做法, 也有了一些体会。实施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这项系统工程要得到进一步的深入发展, 离不开家长、社会的关心;离不开学校领导教师、学生的投入, 并且需要一个过程和一定的时间, 其中, 教师是课改的关键。下面结合课改工作的实践谈几点体会, 以求教于同行。
一、教师在教学中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
新的课程标准把健康教育放到了第一位。我们在贯彻实施过程中的作法是:对过去的课堂教学“由注重运动技术传授”转变为以人为本, 以学生为主体, 培养学生开拓进取的精神和创造性, 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活动, 对学生的体质、心理特点、适应能力进行测试, 了解学生的基础情况, 掌握学生的身体需求和个人兴趣, 根据学生身体的状况、体能情况把学生进行分组, 并结合学生的需求, 制定教学计划和确定教学目标。在教学中, 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有利于指导学生的身体锻炼实践, 有利于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 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把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知识和社会环境、营养学等有关知识融合在教学过程中, 不断树立学生的健康意识, 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 这样才能使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
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树立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
兴趣是激发行为和维持行为的动力。过去的体育课学生喜欢的是体育活动, 而不是体育课。因为体育课内容单调, 只注意教师“教”什么, 而没有注意学生的需要和情绪、兴趣, 导致学生对终身体育意识淡薄。《体育与健康》是以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 我们现在的主要工作是要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和欲望, 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根据学年段特点采取:情境导入、兴趣导入、设疑导入、激发情感等等教学方式, 来吸引学生, 使其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的欲望。比如:低年级教学我们就利用一些童话故事和道具, 采用表演、语言描述等来开展情境导人教学。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 十分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
三、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使每一个学生受益
过去, 我们的课堂教学内容, 是教学大纲和教师制定的, 对学生的情感和需求尊重不够。现在我们改变了过去的做法, 从教学内容、课程设计、教学评价等都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 让学生自主性地学习;给学生一个空间, 让他们自主创新;给学生创造条件, 让他们主动去锻炼;给学生留有时间, 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 让他们自己去探索。把学生要求学习的内容与方式相结合, 采取一课多内容的教学方式, 让学生有选择地参加活动, 并且在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 充分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密切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 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我们的做法是从两方面人手:一方面是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差异;另一方面是在评价的过程中体现个体的差异。在了解和掌握学生的身体条件, 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以及个性的基础上, 在教学过程中, 根据教学内容, 我们采取了体能分组法、技能分组法、友伴分组法、爱好分组法等组织形式, 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练习效率。实验证明, 一方面没有任何一种分组形式, 适用于所有活动内容;另一方面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体现个体差异, 为了发挥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 我们结合评价工作, 充分的关注、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
四、《新课标》构建了较为完整的评价体系
我们过去习惯于在每学期某个单元教学结束后, 对学生的技术或能力进行一次测试。以此来作为学生的学科成绩, 这样的终结性技术与技能的评价, 忽视了方法与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 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新课标的改革构建了较为完整的评价体系, 采取多元的评价手段, 从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 到活动中的情感投入, 从学生的学习方法到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从学生的技术掌握情况到学生的活动能力进行综合性的评价, 把评价的过程和结果, 作为了解学生有关情况和促进发展的一种手段。并发挥评价的诊断功能和激励作用, 为以后确立课程目标收集有利的依据。
如:教师为每个学生建立一个学科成绩记录卡, 卡片上设有体能成长记录栏、机能发展情况栏、技术能力提高程度栏、情感表现栏、身心适应能力栏等, 并在每栏中画有基础星六个。在六年的学习过程中, 运用成绩突出加星、成绩下降或不前的减星的方法来评价小学阶段体育学习情况。学科情况在每个学年的代表星的周围利用加小星的方式评价学年和学期的学科成绩。加星的依据:通过学生互评、自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方式定期和不定期进行。
此表在低年级由教师管理保存, 高年级由班级统一管理或装入成长记录袋, 用的时候拿出来, 由评价者填写。评价这项工作是复杂的, 虽能细化, 但很难精确。但我认为任何一个人也拿不出一把能衡量全国学生的尺子。因为, 地域的差异, 民俗的差异, 社会条件的差异, 人本身的差异, 制约着我们, 难以制造出这样的“尺子”。只有以人为本,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 才能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评价要体现质和量的统一, 评价的方式要做到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我们的做法是从开始上学到最后学生毕业, 从每节课表现到每一个学期的成绩, 整个过程进行跟踪评价。
总之, 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不断探索新课程改革之路, 学生一定会茁壮成长!
新课程教育改革 篇2
实践新课程标准推进新课程改革
本文通过在体育教学中设计对比实验,实验班采用实践新课程标准的几种新举措,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措施,来验证实验班的`教学效果是否优于对照班,从而论证这几种实践新课程标准的新举措是否优于传统教学措施,通过实验发现实验班中体能、运动技能、体育运动动机及课堂和谐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班,说明这些实践新课程标准的新举措对提高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帮助,有利于推进新课程改革.
作 者:马明权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中区东山中学,江苏,苏州,215107刊 名:科技信息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7)分类号:G42关键词:体育与健康 新课程 体能 运动技能 运动动机
反思新课程改革 篇3
教学方式的转变最终都要落实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转变学习方式究竟意味着什么?传统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这是学习观的根本变革,学习不是一种异己的外在的控制力量,而是一种发自内在的精神解放运动。高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他们的学习方式转变将牵引出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甚至生存方式的转变,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会因学习方式的转变而得到真正的张扬和提升。这将使得他们不仅成为今天学习的主人。还将成为明日生活的主人,成为一个独立的、积极参与社会的、有责任感的人。培养高中生主动、独立的学习能力,就是为他们的自主发展和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高中学生自身的知识、个性和社会性都比初中生有了较为充分的发展,他们具有强烈的探究世界的动机;他们的分析能力、辩证思维和批判思维能力明显增强。而且业已获得比较丰富的学习策略;他们日趋加强的自尊心、自主需要和自律能力绝对不容小觑。这些心理特点都决定了他们更适合一种特殊的学习——自主学习。
技术与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关系教育技术随着教育的产生而产生,随着教育和技术的而发展。教育技术与教育改革有着必然的联系。显然,新一轮的高中新课程改革与教育技术也有联系。新课程改革中要求实现教学模式由“刺激——反应型”向“双向互动型”的转变。要实现这一转变就要求教师真正地尊重和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去完成思考、推理、归纳、实验等过程。那么如何做到将课堂动起来,怎样调动学生的兴趣。就是要运用多媒体去探索一些教学新,让学生的思维的空间扩大、变活。使学生成为课本的真正主人,成为教师的真正朋友。这里面说运用多媒体去探索教学新方法就符合了前面教育技术的两层含义:一、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媒体的技术;二、析和解决教与学的总体过程,从而获得优化效果的系统方法。其次,从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转换这一上来看,在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已经确定的情况下,课程改革实施的效果如何关键在于教师水平的高低的原由中就包括:“教师需要理解和专门掌握教育技术,并能运用到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教学,善于在汹涌而来的信息面前指导学生学会处理信息。”只有教师完全的掌握并熟练运用教育技术才能达到所确定的基础教育培养目标。并并特别强调使学生达到若干目标之一“具有终身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爆炸、竞争加剧、网络与信息时代的来临,仅仅掌握知识与技能已是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对人发展的要求。人们开始关注个体发展的其他方面,如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从考查学生学到了什么。到对学生是否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
新课程下历史教学法课程的改革 篇4
如同一位教学法名师曾说过的一样, 中学新课程改革, 我们要问三个“准备好了吗?”第一, 请问现在的中学老师准备好了吗?第二, 请问将来的中学老师准备好了吗?第三, 将来中学老师的培养教师准备好了吗?其中第一问, 我们不难理解, 说的是现在中学老师理念和方法的转变要及时正确;至于第二问, 将来的中学老师即现在的师范类学生, 因为他们毕业进入中学课堂面对的直接就是新课程, 故有此一问, 希望现在的师范类学生在大学学习中就做好这方面的准备;第三问和第二问存在必然的联系, 为了让师范类学生进入中学就能够应用新课程的理念和方法进行教学, 对于师范类高校的教师来说, 这也是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在大学教育中如何灌输新课程的思想?如何引导学生掌握其中的方法?
作为历史教学法的任课教师, 笔者在兰州四十四中进行了中学课堂的实际考察, 通过对教师和学生发放问卷的形式, 认为大学的教学法课程除了培训学生教学中最基础的技能和方法之外, 还需要与时俱进地跟随新课程而革新。
第一, 在教学理念方面, 既用新课程的理念来教师范生, 同时又把理念作为教学的内容传授给他们。
这一点与新课标将“过程与方法”纳入课程目的相一致。过程和方法作为传授知识的具体手段, 是需要教师设计和策划的知识的呈现方式;作为课程目的来说, 又必须让学生掌握具体知识的演变过程、内在逻辑和获得它的相关方法, 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新课标的理念作为全新的教学思想, 是教学法教师需要重复说明和再三解释让师范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从教学环节来说, 教学法教师应该本着新课标的教育精神来组织教学, 比如依据学生发展原则、改革教法、健全评价机制等, 让学生在新课标的理念之中进行学习, 切实地体会新课标的变化, 潜移默化地掌握新课标的方法, 最终能自如地运用新课标新方法。综合说来, “新课标的理念”和“过程与方法”是教学法课程当中相辅相成、互为基础、互相诠释、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对师范生教学的环节中, 它们既是中心内容又是立论依据, 想要提倡它就要做到它, 做到它的同时就已经用实际行动宣扬了这种思想。否则, 两者脱离开来, 只能是自相矛盾。
第二, 在教学的内容方面, 教学法教师要结合新课标补充相关内容。
具体来说, 教学法教师要强调中学课程的目标, 引导学生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要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学生主动的观念, 要求在教学中教给中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阐述教学评价机制的改变等。这些都是新课程改革体现其“新”的方面, 因为如今的师范生曾经接受的是旧的教学模式, 作为学生又没有更多的机会深入地了解新课程改革的相关情况。因此, 教学法课程要给学生灌输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方法, 一是补充教学法教材的不足, 二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步伐, 从师范生教育的起初就用全新的理念培养将来的中学教师, 使之进入工作岗位时能更快适应学校教学。
第三, 在教学的方法上, 教学法的教师要适应中学教学方式的转变, 将新的教学方法引入课堂。
新课程中要求教学方式的转变, 要求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来完成教学。教学法教师在讲授相关内容的时候, 不能用旧的方法一“念”到底, 这既不符合新课程的要求, 也不能给师范生良好的正面强化。因此在教学法课程中, 可以使用新的方法进行教学。中学教学要探讨活动课的组织方式, 教学法课堂就可以先“活动”起来。比如讲解“教学模式”———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合作教学模式时, 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 让学生就某个问题使用自主或者探究的方法来安排教学, 最后大家讨论、教师总结来说明各种模式的基本方法过程。如此一来, 学生不需要记忆相关的条条框框, 只需要回顾课堂的情况就能掌握具体内容, 同时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使学生融入其中, 享受课堂。
第四, 在教学评价方面, 教学法教师对师范生的评价也要灵活采用多种方法。
新课标要求, 在有效收集教学系统信息的基础上, 采取各种科学、灵活、可行的评价方法, 对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以及影响教学的各种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的价值判断。学生的学习评价是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中学评价的改革, 教学法教师在给予师范生课程评价时, 也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和方法。作为一门实践课, 对学生的评价可以在试讲环节进行, 也可以针对某些学生理论基础比较扎实的特点, 对他们的学习心得研究论文进行评价, 还可以对学生的创新进行评价。无论如何, 评价只是一个方法, 最终的目的是针对学生特点, 因材施教, 多方面引导, 促进学生的发展。
第五, 教育活动的最终目的是“育人”, 这是无关层次亘古不变的法则。
德才兼备是全世界无数组织千百年来都遵循的价值观、人才观。培养德才兼备的人也是我们教育的根本目的。新的课程标准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和规定了中学教育的基本要求, 把知识与能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把过程与方法作为目标明确提出, 同时把政治思想教育拓宽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这三维度的要求呈逐渐深化和上升的趋势, 其中知识与能力是最基本的教学内容的目标, 可以称为“才”;过程和方法则要求传授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本领, “授人以渔”, 让学生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这仍然是“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是育人目标的体现, 中学教育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是塑造一个正直正义的社会人, 他必须是爱国、爱民族、爱生活的, 能够理解人文主义精神, 具有开放的世界观念和意识, 这是“德”。可以说达到了新课程三个维度的目标, 这样培养出来的人, 同时也是符合德才兼备的人才标准的。综合来说, 教育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可能会具有各个时代的特点, 可是教育作为培养手段, 其目的是永远不变的。历史教学法要先教师范生做人的道理, 然后让他们去教中学生。
新课程教育改革 篇5
略论新课程理念下初中体育教学改革
摘要: 体育课程改革的新的理念、措施最终要靠教师去落实,因此,广大体育教师必须关注自己知识的更新和文化品位的提升,为了在竞争激烈的教育中不被淘汰,体育教师必须走向终身学习之路。本文从初中体育教学的目标和方法来谈谈对初中体育教学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初中体育 新课程 教学改革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学校体育教学所具有的多功能、多目标已被不断拓展,在学校教育中,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让我们的学生在全面教育的氛围中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发展已成为体育教育工作者的一种共识。多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在理论研究上各持己见各种说法层出不穷,而实际操作又是依然如故,理论和实践之间出现了尴尬的局面。新课程标准的出台,为我们提供了前瞻性的理论依据。作为教改具体实施者的一线教师,不能再沉迷于过去的教育和教学行为,及早地洗涤我们头脑中残存的旧思想,旧习惯,留出最大的内存空间来安装最新的版本。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对在新形势下加强初中体育教学改革的认识:
一、明白体育教学的目标
学校体育主要由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构成。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进行健体知识和运动技能知识的传授,课外体育活动的目标是巩固课堂体育教学的内容并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练习及活跃学生的生活。所以学校体育的目标宏观上来讲应该是促进学生体格体能的形成和发展,培养学生的体育情趣,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塑造学生优秀的社会情感,以至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对于任一学生来说,是通过体育要达到以下四个目标:1.身体的发展,要有好的身体和心理。2.正确的运动技能。3.科学的养身知识,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4.好的社会情感。总而言之:全面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掌握体育卫生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形成良好个性是初中体育教学的目标。
二、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师生互动教学成效
在以往的初中体育教学中,部分教师以讲解与示范为主,很少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学要求“一刀切”,教学评价老一套,师生双边活动成效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这些现象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都应该尽量避免。
1.强化探究指导,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变“教师为主”为“学生为主”,强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启发引导作用,以探究式教学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对训练动
作进行体悟,对照教师示范或是标准图解进行对照,然后以小组训练、观摩、纠正的方式进行训练学习,让学生在自主训练、互相观察、探究指导、纠正反馈等环节教学活动中提高对动作的领悟能力,以及对错误的辨别和改正能力。
2.开展分层教学,兼顾学生发展差异
学生的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等方面是存在一定差异的,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正视学生的这种客观差异性,采取与之相适应的分层教学方法,满足各个层面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域之内得到充分发展。分层教学具体体现在教学目标的差异性上,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实际,将学生分为几个不同的能力层面,分别制定相应的能力考核目标,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通过一定程度的努力而实现学习目标。在分层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对学生采取不同的要求之外,还要在教学进度安排方面有所区分。
3.注重集体合作,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中,最容易通过发挥个人的体育才能增强集体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因此,在体育课教学中,如能将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发展学生个性的教育结合起来,就可有效地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正如学科学习的特点一样,体育技能的两极分化在每个班级中都有体现,对于因身体肥胖、瘦弱、胆小或对体育缺乏兴趣等身体、心理原因而导致的体育技能落后者,要积极创造教师个别辅导、同学
帮教练习、分组激发斗志、创设比赛情境等条件,让这部分同学时时能感受到集体对自己的关心以及自己对的行为和形象对集体的影响等等。坚持不懈,将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作为体育教学的长期任务,一定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进取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三、拓展体育教学空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体育教学活动,重课内也要关注课外,教师应当构建“课内+课外”的有效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设良好条件。教师一方面要注重优秀苗子的选拔,将一些在体育方面具有良好基础与一定特长,并且有志于在此方面发展的学生,进行单独培养,为他们制定专门的培养计划,强化针对性训练,提高学生的体育发展能力。另一方面,教师也应该运用体育教学特点,对学生进行强化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与健康人格,如通过强化训练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强化合作项目教学提高学生团结协作意识等,此外,教师还应当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四、提升教师素质和综合能力
体育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管理者和实施者。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手段,也无论采取何种练习形式,这一切都需要一节体育课的主导
者“体育教师”去操纵、去组织、去安排。因此,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素养,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我们也只有提高自身的素质和各种综合能力,才能通过才艺展示吸引学生,才能通过各种“绝活”打动学生,激发他们的体育兴趣,从而更好地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
总之,实施素质教育应强调让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均有发展,具有个性特长,实施游戏法教学则能很好地吸引学生,使他们感到因为学校里有自己的游戏伙伴,有游戏场所和游戏组织者及参与者,在共同的活动中可以不断了解自己,评价自己,提高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能够在快乐中锻炼身体,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所以,学校体育中应大力推广游戏法教学,尤其是义务教育中,在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时期,在体质锻炼的黄金时期,用多种有效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新课程教育改革 篇6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体育课程改革 初衷和目标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9-0051-02
任何国家的任何时候进行任何的课程的改革都会有一个共同的、普适性的目标,就是通过课程的改革、改进与完善,能够更好地为国家培养有关的人才。那么换而言之就是可以这么理解,任何课程改革的潜台词就是当前的课程有了问题,而且这个问题有必要通过集中式的改革工程进行重大的修缮和改革。而该课程的问题也似乎可以通过这样的工程可以改进的。因此在任何课程改革之前,对该课程有决定权的主要领导肯定会对“该课程到底发生了什么问题?”“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改革,是不是靠日常的修正已经无法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现在设计的课程改革方案是不是能够解决所面对的课程问题?”“该课程改革阶段的目标和总目标是什么?”等等问题提出假设。如果改革前对这些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那么课程改革肯定不会取得好的效果,甚至会越改越差。还有,任何课程改革的初衷和结果一定会集中在提高课程的效益和质量上,我们的课程出了什么问题,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我们要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等等。因为这是课程的原点,也是课程改革的原点。
那么,试问一下,当前中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初衷是什么呢?我认为首先应该是“减负”:目前全国中小学学生的课业负担太重,全国皆知,老百姓对学生学习负担太重这一点已是深恶痛绝,怨声载道,都希望学生不要太累了,但老百姓不知道学习负担重其实并不完全是课程的问题,是当前的社会大环境问题,是就业压力和升学压力的问题,国家相关管理层不可能不知道这些问题。但管理层还是想通过课程改革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其次应该是“提高能力”:在当前的就业压力和升学压力的影响下,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国民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很快,日新月异。科学、文化知识更新换代时间越来越短,越来越快。为了适应高、快的生活节奏,久而久之全社会普遍出现了急功近利的现象,要求各行各业快出人才,样样都出速成班。但欲速则不达,大家发现中国教育培养的人才缺乏创新精神和能力,由此才出现了著名且又无可奈何的“钱学森之问”,因此国家希望通过课程改革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希望通过改革能培养出大量的创新型人才,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第三应该是“全面发展”,国家管理层希望通过课程改革和教育,使全国的青少年通过很好的课程教育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综合以上三点可以说国家对课程改革的期待是非常清楚的,改革的措施也是全面的、有力的,但国家的期待和家长、学生的期待可能有些差距。
目前的体育课程改革给人的感觉有点盲目地跟着其它课程教育改革的初衷走,缺乏自己的初衷和目标。如果改革失去了自己的特点和目标,一味地盲目地跟着感觉走,体育课程改革就有走进死胡同的可能。体育课程改革应该有适合自己的初衷和目标,因为体育课程的改革初衷和其它课程的改革初衷有本质的不同,首先体育课程本身不存在减负的初衷和任务,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有资料显示,中国学生的体质是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为控制住这个趋势,体育课程不但不能“减负”,还应该要“增负”,要增加体育课,锻炼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其次,“提高能力”也不是体育的初衷,体育课程中不存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矛盾”,即便体育有运动技能和体育能力培养的问题,但它也和其它学科所说的问题不一样。第三个“全面发展”也和其它学科的初衷不一样,体育本身就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体”的发展,而其它学科则面临着其它不同的任务。不要说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就要全面改革,而是要该改的一定要改,该保留的还是要保留。我们作为体育教育一线的工作者更应该明白体育课程改革要做的是什么。
在推进教育新课程改革中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时,作为学校体育工作者需要明确清晰的知道体育课程改革的初衷和目标。体育课程改革的初衷和目标应包括:第一是要提高体育课程效益与教学质量,当前体育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还比较低,具体体现在教学内容长期以来都是没有深度,蜻蜓点水,教学过程低级重复,老师辛辛苦苦教了十二年,学生辛辛苦苦学了十二年,最后学生什么也没有学会,身体锻炼的效果也不理想,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体质有了明显提升,但从1995年以来学生体质呈下降趋势,却趋势下降的越来越快,应试教育越来越大行其道,就是有力的说明。学生毕业后即没有参加体育的意识也没有能力,那提出终身体育的先进理念也就只能是纸上谈兵。第二是要提高课程的可行性:我们国家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种民族相互交融,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民族生活习惯,风俗习惯等都有很大的不同。体育教育改革要与所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要允许有地区差异。少数民族地区还应大力提倡,推广民族传统体育特色。现在中国经过多年的发展,地区的差异比过去更大了。如何让体育课程更加具有实用性、适应性和富有弹性,体育教材内容的选择应该是国家统编教材、地区乡土教材、校本教材相结合。第三是要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过去的体育课程教学中,随着应试压力和各种非运动性游戏的剧增,特别是体育学业水平考试的推行,体育的应试教育压力也与日俱增,从上世纪末开始,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不高,参与体育课的积极性更低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虽然这个问题并不都是课程的问题,但是通过课程改革达到缓解的余地应该还很大。因此,作为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者也热切期望通过体育课程内容的更新与改革和教学方式的改善能够让学生更加热爱体育,更加喜欢体育课,并在体育课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快乐体育带来的乐趣。第四是提升体育教学条件:体育的教学条件相对学校教育其它的学科来说比较多,但要求也比较高,由于历史原因,国家要发展,需要投入及顾及的行业方方面面,造成国家对教育的投入问题有一定的欠债,多年来,对体育教学条件改善的欠债更多,许多地方场地、设施、器材、师资、活动经费等等都都有不同程度的欠缺,经济法的地区还好一点,经济欠发达地区就差得很多。因此,希望能通过教育课程改革工程来促进体育教学条件的改善。
新课程改革这些年 篇7
十年课改, 是个什么情况呢?
先说进步, 十年课改的进步。成绩要给予充分肯定。
首先是课程理念的进步, 不仅语文, 其他课程也如此。这次课改注入了一些新的理念, 可以与世界先进理念接轨的东西。就语文而言, 第一, 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语文素养被提上了空前重要的位置。第二, 正确把握母语教育的特点, 汉语言文字的特点。第三,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模式, 摈弃以教师为中心的, 满堂灌的旧方式。第四, 努力创建开放的语文课堂。语文跟生活、自然、社会、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紧密联系。每一个学校、老师都要有这个意识。
其次是教学内容的进步。课改引进了语文综合性学习, 并将其作为与识字并列的同等重要的教学内容。语文的综合型学习, 更加开放自主, 不论体验式、参与式, 都能培养综合运用能力。内容的第二个进步, 普遍引进相关的语文课程资源, 昨天的附小展示课程上发现, 每一个老师都有这个意识。图画、文字、网络, 孩子们读得更多, 走得更远, 不仅是弄好了校科书, 还弄好了自编教材。甚至有语文自编教材。山东潍坊就是如此。举全市之力搞阅读的阳光工程。他们的语文读本, 每一个单元配一本, 也就是说, 一个学期不仅用完了一本教科书, 同时读完了八本书。阅读量大大增加。
再次是教学方法的进步。我们广大老师在认识上, 接受了学生是主体、教师为学生服务的观念。通过课改, 深入人心。老师们也在努力把这种认识转化成教学行为。其次, 我们在尝试教与学的方式方面, 起初比较肤浅, 只做比较浅显的一般性课堂讨论, 没有目标性, 后来才意识到效果不佳, 问题不小, 赶紧回头探讨。后来, 经过反思, 浅层次的自主学习不够用的, 还要理性回顾。开展有目的有效果的课堂学习。第三, 在局部有突破。比如, 进行自主学习的研究, 进行单元整体教学研究, 进行儿童阅读的研究和实践, 在某些地区和学校有突破。第四, 教学评价的进步。大家认识到评价非常重要, 是指挥棒。柳斌说过“评价是瓶颈”“评价不改革, 课改就会夭折”。我的感觉, 评价的改革还是比较滞后的。
课程改革, 究竟还存在着哪些问题, 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问题呢?归纳如下:
第一, 课改以来, 一度出现了否定本土教学传统, 照搬国外经验的现象。初期, 言必称希腊, 言必称国外。我们最初重点参照了芬兰模式, 但是囫囵吞枣, 消化不了。其实, 我们有两三千年的教育传统, 策源地就是咱们曲阜。从孔子到叶圣陶, 很多优良传统, 在课改开始的那段时间, 被丢掉了。第二, 一度出现了重人文、轻语文的倾向。中小学语文教学, 一度在人文内涵上深挖洞广积粮, 导致了基础知识技能的被削弱。这情况在小学最为严重。识字、写字等语文基本功被无意中放弃了, 只知道分析“人文”。第三, 到目前为止, 还没有很好的解决“教什么学什么”的问题, 没有内容方面的要求。结果导致语文就是教课文, 教课文就是分析内容。第四, 到目前为止, 全国层面上存在着“重教轻学”的现象。从预设到教学, 老师基本上是站在教的立场上而不是学生立场上实施教学, 这必然导致教师的过度控制。问得多, 讲得多, 包办得多。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 我们有的时候指导不得法。在指导学生上还缺少具体有效的办法。第五点, 我们看到的是课改之后, 大面积的师生负担过重, 师生的幸福指数不高。课改本来想减轻师生负担的, 现在负担没有减少, 个别的甚至加重了。我们真敬业, 真用功, 但老师和学生的幸福指数不高。
什么原因呢?一、我们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 长期摇摆不定。语文课程究竟是干什么的, 没有确定。最初, 突出了思想性, 加强社会主义教育是对的。接着, 我们学习苏联。再接下来, 1958年搞教育大革命, 把语文课教成了政治课。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对解放十几年来的语文教学进行了反思。感觉到语文教育应该是工具性的教育, 要把工具性放在首要位置。1963年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第一次说“语文是基本工具”。后来经过“文革”, 再一次反复。“文革”结束之后, 1978年, 语文课程的性质成为了工具性和思想性的结合。这次2001年启动的课改, 是在1997年全国中小学语文教学大讨论的基础上进行的。中小学语文教学问题很多, 甚至有人说“误尽苍生是语文”, 是工具性理念的恶果。有人追究三老的责任, 叶圣陶, 张志公, 吕叔湘。是他们导致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工具化。今天我们强调人文性, 就是源自这里。语文究竟是什么?不过是学习、运用语言、理解积累运用语言的, 是掌握母语的基本能力。语文, 是有内容有文化有情感的工具。镰刀斧头没有内涵, 语文有。这个工具和人文是一体两面。一面是工具, 一面是人文。不可分割。相互依存, 不能分离。没有人文, 工具不能使用。离开工具, 人文不能传承。孔子的思想, 离开语文, 我们今天不能看到。学习语文与传承民族文化是同时、同步进行的过程。人文性主要体现在读写的内容上。具体到阅读上来说, 我认为课程内容本身足够了。思想熏陶美德熏陶。所以, 老师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语文是训练语文的课程, 训练语文是独当其任的责任。从语言文字入手, 理解内容, 自我熏陶。让孩子关注文本是怎样表达内容的。不论改革到何年何月, 都要把握语文课程的精神。
原因二, 我们缺少辩证法, 忽东忽西。在继承和创新的问题上, 我们有偏颇。我们要多一点辩证法, 要利用一分为二的、发展的、全面的、完整的眼光认识我们的语文课程和教学。在继承的时候不要忘记放弃, 在创新的时候不要忘记继承。就母语来说, 首先是继承弘扬母语教育的优秀传统。
原因三, 我们的语文教学课程内容, 还没有解决好, 无论中学小学。叶圣陶先生解释什么是语文, 要听说读写并重, 特别是读和写, 这是语文教学的最重要的功课。可是在现实中, 现在的语文教学, 阅读独大, 作文还没有回归到它应有的地位。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 归根结蒂, 是运用。由于阅读独大, 孩子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从课程安排看, 从教学内容看, 都体现出“阅读独大”的特点。每一个单元, 只有很少的文字, 几百个字属于写作。只有在每周一两节习作课上, 才讲习作。这种先天不足, 这种文选型的语文教科书, 导致习作课被压制。
原因四, 是教育体制和人才观发生了问题, 导致了上述的几个问题。教育体制机制, 到目前为止, 是全民应试, 全民为高考服务, 应试教育的指挥棒还相当厉害。不仅指挥高中初中, 也指挥小学和幼儿园。到处都有双语幼儿园, 在北京, 英语教育从孩子刚刚生下来就已经开始了。一些知识分子家庭的小孩, 两三岁就请外教, 中国话还说不利落, 就要学英语。有那个必要吗?中国人花在英语培训上的费用, 一年几百个亿!学外语热, 各种补习班愈演愈烈, 家长趋之若鹜。一个孩子报多个班, 为的是把考题一网打尽。孩子幸福吗?吃喝不愁, 可是他们的精神, 幸福吗?周一到周五, 围着家庭作业团团转, 周六周日, 跟着家长奔波于各种辅导班。中国大陆的小孩, 已经没有幸福的童年, 这是很悲哀的事情。好吃好喝好玩的快乐童年, 如果在童年没有得到, 长大后再也不能找回来。童年本来应该是快乐的, 玩耍的, 我们的孩子却失去了, 这是多么悲哀的事情。欧美的孩子, 下午三点钟放学, 校车开过来, 有的社区图书馆看书, 有的去玩各种游戏。真的非常快乐。他们发展如何?发展得也很好啊。小学语文有多少东西呢, 值得孩子们这样拼命。我小时候, 上半天学, 我们不是学得很好嘛。我那时候在天津一所不错的小学, 5个男孩, 小学毕业2个保送上了天津市的重点中学。没有被保送的3个, 也考上了南开中学。这是温总理的母校呢。学习完了, 撒欢地玩耍、踢球、奔跑、钓鱼。应试教育体制, 逼迫我们中小学幼儿园老师一起使劲,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华山只有一条路。不读大学就没有前途, 只有读了大学, 拿到硕士、博士的学位才是人才。错, 各行各业做得好的都是人才。人的智能某一方面好, 另一方面就差一点。每个人都不相同。为什么要逼迫孩子都去高考呢?孔子两千年前说, 因材施教, 而现我们培养了很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同时, 很多工作找不到可以做的人。高级技工缺乏, 能够设计出来, 却不能制作出来。现在我们回过味儿来, 开始重视中等专业技术教育。西方做得很好, 他们很多孩子并不念大学, 有些孩子都是念职业技术学校。他们的人才观, 不是当总统当专家教授才是人才, 跟普通人民一样。他们对有技术的人是很看重的。举例说:我认识一个美国人。一个电工, 就可以拿到大学教授的薪酬。有了这样的人才观, 家长就不会逼迫孩子上大学了。所以, 教育体制和人才观念的问题, 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 人才的浪费。所以我要告诉老师们, 我们不要拼命的单独专门追求高分数。不是说高考不重要, 而是说要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进行教育, 顺乎天性和爱好培养孩子。
怎么改进呢?
第一, 深入把握教学目标, 不超标, 也不降低标准。以小学语文教学来讲, 现在的问题是超标和不达标同时存在。具体说, 低年级识字、写字、词语的教学, 往往不达标。低年级的阅读教学用很多时间分析课文内容, 这就超标了。中年级, 应该重视段落的训练, 但是往往没有跟高年级区别开来。高年级的阅读教学, 很多老师, 甚至是名师的观摩课, 是他们的语文课上成了文学作品的欣赏课。超标了, 但是小学的教学任务没有完成。我希望老师们, 要严格按照各年级段的要求做好工作。简单说, 低年级, 首先要加强识字写字教学。这是低年级的重点。小学毕业生认识三千个汉字, 掌握七千个常用词汇是最基本的要求。一个小学生只要掌握了七千个常用词汇, 就能应对日常运用。这次课程标准明确写着:小学每节课要拿出10分钟书写。这是专家和领导针对有关现象提出的要求。光读不写不行的。读多了容易眼高手低。写日记培养手感, 读写并重, 效果最好。低年级进行初步的朗读训练, 重点是阅读正确。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读正确, 多音字、生字、声调、方言字等等, 不丢字, 不添字, 不颠倒、不重复自己。还要读出长句子中的停顿, 不容易。我们往往没有基础语感, 就会出现这种阅读障碍。甚至长大了也不能改变。低年级的老师, 在遇到长句子的时候要读正确。
第三个要求, 低年级的阅读教学, 要让孩子大致知道字词句的意思。要积累语言。利用记忆最佳时期积累词语和段落, 低年级的文章大多很优美, 可以背诵。中年级要继续加强词句训练。明白意思, 还要知道表达效果。第二, 要重视段落教学。这指的是三个意思:要学会概括一段话的意思;理清段序;初步了解构段的方法。有了这些, 在高年级就自然水到渠成。第三, 加强朗读。读熟, 读出感情来。还要训练默读。我们成年人不会大声朗读, 但是现在孩子训练了朗读, 忽视了默读。这是不对的。低年级到高年级, 应该是朗读的训练逐步递减, 默读则是递增。但是我在各地看到的课堂是充斥着朗读, 忽视了默读。所以要关注默读, 中年级的孩子要训练他们边读边思考, 培养批注的能力、思考的能力, 读后有感受, 有质疑问难的能力。第四, 中年级略读课文, 粗知大意。培养孩子整体把握的能力。略读与精读一个样, 是不对的。重点是培养独立的阅读, 能够关注重点, 整体把握。所以, 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是词句段。
到了高年级, 阅读教学的重点, 首先是体会词汇的含义, 表面的意思、背后的意思、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等等都能搞清楚。其次, 是重视篇的教学,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要引导孩子理清文章的顺序, 而且各种文体区别对待。第三, 要领会基本的表达方法。关注表达, 读中学写。这是解决作文能力不强的办法。第四, 学会阅读不同文体的文章, 要依据不同文体的特点, 来教给孩子读不同文体文章的方法。千万不能把不同文体的文章教成一个味道。
学会浏览, 根据需要分析处理加工信息, 这是小学阅读教学的最高要求。信息时代, 非得学会浏览不可。培养搜集加工信息的能力十分重要。四年级的美国小孩可以写20万字的文章, 靠的是大量搜集信息。请各位老师一定要准确把握各个阶段的要求, 进行科学有序的教学。还有听记的能力, 在中学语文老师那里会发现, 小学很优秀的学生, 到了中学, 跟不上趟了。原因就是不会记笔记, 不能提炼信息。比如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 把文章的条理顺序弄清楚, 加上自己的理解, 在笔记本上写出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一边讨论, 一边学习。听, 能抓住要点;记, 能快速调理记下来。
时间关系, 以下我只略陈提要:
要全面认识准确把握教学内容。
要进一步改进阅读教学的策略、方法。
要大力改进我们的习作教学。
要把语文课堂内外打通, 课内解决课标要求的内容, 课外阅读更多的书, 让语文回到生活中来。
注:本文是崔峦在中国教育学会“日记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研究”课题第三次交流会议 (2011.4.) 上的讲话摘要, 根据崔峦的讲课录音整理而成。
新课程改革与德育 篇8
一、新思考
思考一:民主意识的增强使得学生对教师的要求变得空前地强烈, 他们要求自己和教师在精神上应当是平等的。因而, 对教师自律的要求也变得空前地强烈。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的教育思想:“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家孔子也说:“其身正, 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因而教师就要做好表率作用, 加强学习, 注重个人道德修养, 提高个人道德素质, 在各方面给学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勤奋耕耘, 以身立教, 钻研, 以自己的一言一行来感染学生。
思考二:个性的张扬, 使得现在的学生很难接受批评。教师要耐心、细致, 尤其是班主任, 要调整心态, 要学会宽容、忍让, 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个别学生的问题一定要单独谈, 切忌当众批评。批评时最好把表扬放在前面, 而后指出缺点, 这样学生容易接受, 同时也升华了师生之间的关系。
思考三:信息时代的到来, 不断刺激着学生对求知的欲望, 他们对教师的专业水平的要求也相应提高。教师要有明确的角色定位, 培养职业技能, 提高专业水平, 这里指的专业水平不仅指学科水平, 还指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意识、教育眼界、教育策略和教育方法, 用自己的博学赢得学生的信任。
思考四: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渗透到学校, 学生强烈需要得到关心、爱护。教师在工作中必须用爱心去教育, 即做到“以心教心”。“师爱”是促进教育优化和教育成功的重要条件, 没有师爱就没有教育的成功。所以教师必须以爱心和诚心为教育学生的出发点, 对学生施之以爱, 晓之以理, 动情以理, 导之以行, 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不足, 做到“心中有人”。
因此, 面对日益发展的道德教育情况, 教师一定要研究道德教育策略, 走出道德教育的困境。新课程改革主张鼓励学生, 发现学生的优点, 张扬个性, 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要以放弃教育批评的功能和手段为代价, 需要有相应的批评教育的策略。通过理性的引导可以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信念, 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 我们需要提高从事教育职业的素养, 提高教师个人的行为品质修养, 制定出德育教育策略以解决现实问题。
二、新策略
策略一: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要获得学生尊重, 尊重学生的同时更要思考自己有哪些品质值得学生尊重。道德教育意味着教师要身体力行地体现教育的原则。
策略二:教学是教师职业的生命, 也是保证教师获得学生欢迎的基础。教育的成功常常源自教学的成功。因而着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 是提高道德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 一个有效的教学活动是一定要将教育的行为渗透到教学的过程之中。
策略三:习惯造就品行, 良好习惯的养成是道德教育成功的保证。德育工作不仅从讲大道理入手, 更多的是要从生活的小事抓起, 从他们的衣着、发式、妆饰、坐姿、言语等细小的方面入手, 用生活的事例、学生关注、喜欢的事例教育, 多从正面讲清道理。
策略四:了解学生的秉性爱好, 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与学生同步成长, 不仅仅是指在教学的层面, 兴趣爱好、行为习惯、认知方式都有必要与学生一同成长;德育教育还意味着要设立一个高标准和预期目标, 并激励学生去实现, 也促进教师去思考实践。如我班一个同学是个很有主见且头脑非常聪明的学生, 在同学中很有影响, 当然淘气的事情也离不开他。这样的孩子就要在班上大力表扬, 正面引导, 他会因为面子把各种事情做好, 他是我班纪律委, 晚自习从不让老师操心, 学习成绩也进步很快。
策略五:要研究批评学生的方法。时刻想到要为改变学生留有空间, 寻找转变学生的契机, 当下不能解决的就不妨等待下一次机会, 心急是做思想工作的大忌;性格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方式方法, 不能手段单一, 要找到因人而宜的对策。批评的艺术实际上就是交往的艺术, 要让批评成为相互交往交流的方式之一。
德育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基石, 其根本目标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能够自我发展的人。而特教学校的受教育者是各类残障学生, 由于学生的生理、心理障碍因素, 给特教学校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难度, 也造成众多特教学校在德育工作中呈现出“重管理、轻培育”的现象。但一味的管理既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也不符合教育基本精神, 只有真正开展好“以人为本”的育人工作才能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 确保学校管理工作的稳定推进, 而人格健全教育应是特教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切入点。
一、人格健全工作对特教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对任何一种教育来说, 培养的对象是有知识或技能的人, 而不是人的知识或技能。对受教育者, 特别是基础教育的受教育者来说, 成才的前提是首先要“成人”, 成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如果受教育者存在人格障碍, 那么他所具备的各种知识技能不但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反而会给自己、他人甚至社会带来危害。
健全人格的标准, 表象上是各种健康的心理状态:如自尊、自强、热爱生活等, 实质上是一种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也就是要学会做一个社会中的人。公认的健全人格的高层次表现是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能够主动奉献社会。为此, 各类学校的德育工作都应通过必要的人格健全教育渐次达到适应社会的总目标, 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自我发展的主观能动基础。
而特教学校学生由于其生理、心理缺陷, 其人格缺陷尤其明显, 最主要的表现是:焦虑与自卑、自私与狭隘、孤独与敏感等表现。这些缺陷一方面影响残障学生的个人成长, 另一方面对残障学生走向社会后的适应与发展产生巨大的障碍。特别是残障人群往往不能融入社会, 他们形成自己独立的社交圈子, 以圈内的价值观、世界观来看待社会。所以特教学校的人格健全培育工作更是成为其德育工作的重要突破点。
二、特教学校如何开展人格健全工作
特教学校开展学生人格健全工作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心理康复是基础手段, 主题活动是有针对性的培育, 社会适应是重要的组成, 辅助措施也同样不可缺失。残障学生由于身体障碍造成缺乏与健全人的平等性的心理状态, 从而出现人格变化, 所以只有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才能使其逐步奠定健康人格的心理基础。特教学校开展心理康复的具体形式应包括专业课程、环境保障、心理辅导、加强心理文化建设等。
专业课程指开展专业化的心理康复课程。为了确保教学效果, 除了要有专业的师资外, 还要设置专业的教室、教材、教具等设备设施, 同时要确保规范、专业化的管理, 从而通过课堂主渠道进行必要的直接康复, 要避免把心理康复当作可有可无的“调剂性”课程来实施。心理康复还要有良好的环境保障, 包括物质环境与人文环境, 特教学校要建立宽松、和谐、自主的环境, 促进残障学生良好的自我成长, 要充分利用其群体亲和力强的特点开展自我补偿工作。此外, 还要做好社会心理健康教育环境的创建工作, 特殊学校要主动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宣传特殊教育的重要意义, 并进行必要的社会培训, 争取在康复、就业、扶残等方面得到社会支持, 形成对残疾人的良好社会心理环境, 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心理康复还要进行重要的心理辅导, 包括团体辅导与个别辅导。
策略六:充分利用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平台, 注意过程, 让学生学会评价与反思, 合理规划高中人生。新课程评价重心逐步转向对过程的形成性评价, 即面向“未来”重在发展的评价。只有关注过程, 评价才可能深入学生发展的进程, 及时了解学生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所做出的努力以及获得的进步, 这样才有可能对学生的持续发展和提高进行有效的指导, 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新课程改革的反思 篇9
一、对传统教学的看法
我国中学生对数学的掌握 (特别是运算和推理) 有着明显的优势, 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但时有听闻获得“奥林匹克”大奖的中国学生却被一个很小的实践操作所难倒。所以我们要培养出高素质数学人才, 关键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 废弃应试教育中“填鸭式”的教学, 促使学生自主地研究性学习, 掌握学习的方法和途径, 学会学习, 彻底改变学生虽然先“得到了一桶水”, 但不会“取水”的现状。
二、对数学新课程的正视
我们应在理智分析的应试教育和准确预测教育趋势基础上, 正确认识以下几点。
1. 新课程学习方式 (继承+创新)
有些老师一提到“新课程”, 就认为必须“否定传统教学”, 其实这样理解是极片面的, 新课程、新理念并非否认过去, 而是对过去的继承、创新和丰富, 要求我们根据学生、教材、环境和自身等因素, 从实际出发进行有机的“整合”。
教师要对数学课进行“整合”, 就要做一名辛苦的“编剧”。千万不能让学生机械地进行“旧知练习—听取新知—尝试练习—知识梳理—巩固练习—复习训练—测试评估”, 陷入无穷无尽的一系列训练中。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 设计出适合他们的不同角色, 使他们能更投入地进行“演出”。久而久之, 你会发现他们不仅仅掌握了所学知识, 还会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表述, 更重要的是他们能用各种方法发现、获取新知识。
每一节课都能让学生感到新鲜, 每一分钟都能让学生感到快乐, 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 飞翔于数学知识的高空;让学生从心底爱上数学课, 使“新课程”释放的不仅仅是学生的手, 还有学生的心情。
2. 新课程教学方式 (合作+引导)
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正在被“你说、我说、大家说 (教师说、学生说) ”的课堂气氛所代替。新课程的本质定位为“交往”, 要求我们在课堂上必须和学生成为好朋友, 彻彻底底地放下教师的架子, 学会多以商量的口吻和态度与学生平等地对话、沟通、合作, 和学生共同探讨、研究, 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 以“共建”的方式来“以教促学”“以学长教”“互教互学”。
实行新课改以后, 有些教师反映课堂纪律变差了, 又不得不板起脸孔整顿乱哄哄的场面。我认为, 只要教师善于引导、调控, 让学生“乱”得有“形”, “形”乱而“神”不乱, 又何尝不可。从某种意义上讲, “活”与“乱”是等价的。教师如能正确地处理好“收乱”与“放活”, 使学生在一定的自由探究的“放”与教师不露痕迹的“收”结合起来, 必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新课程的教学方式, 让我们真正成为学生的知己, 他们不再“憎恨”数学课, 不再“讨厌”数学教师。在和谐、民主、平等的氛围中, 教师的用武之地也随之拓宽了。在充满生命活力与和谐气氛的教学环境中, 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 摩擦出智慧的火花, 结出创造之果。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数学
在教学中, 要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 提高探索知识的能力。我在课堂教学中, 利用“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的教学方法, 每节课都是先提出学习内容和要求, 限定时间让学生自学教材, 自做课本上练习题。我当堂布置作业, 当堂检查。先学后教的“教”字, 不是老师教, 而是老师对学生做的练习题作出评价, 个别不会做的由老师指导。教师由教授者变为组织者、指导者。
学生自学更能提高教学效率。书本上大部分知识都是学生通过自学就能够解决的, 学生自学几分钟就开始做题, 不会的再回头看书, 最后相互讨论, 基本就能做练习题了。这个过程是一个不断反馈的过程, 不是只看一遍就全部学会了。这样, 学生自学积极性更大, 效率更高。
学生在课堂上自学好比是在高速公路上开汽车, 而教师好比是路标, 引导学生正确开上高速路, 不走岔路。老师转变为学生的激发者、组织者和引导者。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施素质教育, 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如何上好数学课呢?优化认知结构, 问题设计, 教学设错, 例习题教学, 教学指导和课堂氛围是我在教学中实施的主要方法。
优化认知结构: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 并指引一个正确的方向。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结构的构建过程, 根据新旧知识间的不同关系, 用演绎、归纳、类比的推理方法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
问题设计:贴近生活的初始问题是数学教学活动的起点, 从本质上说数学活动是一种思维活动。比如在正负数知识的教学中可以引入这样的实例:有一个人从市场用60元钱买回一只羊, 接着又以70元钱卖给别人, 然后又以80元钱买回来, 再以90元钱卖给别人, 试问此人在这次买卖中是赔还是赚?赔多少还是赚多少?这样有趣问题的引入很好地解决了正负数的本质特点:-60+70-80+90=20。这样的教学体现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教学设错: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疑根于错。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适时合理地“设置错误”能使学生及时地发现错误, 在此纠正错误中, 透过表面现象, 抓住问题的本质, 全方位、全角度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 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教学中, 可这样设计一道数学题:A、B两地相距28千米, 甲乙两人从A地出发, 甲以15千米/小时的速度骑自行车先走一小时, 乙以30千米/小时的速度开汽车追赶甲, 试问, 甲何时才能被乙追上?解得乙开车1小时才能追上甲。看起来这一答案具有意义, 但仔细分析题意这又是不可能的, 因为乙开车一小时虽然可行30千米, 但A、B两地才相距28千米, 乙实际上只行进了14/15小时, 而甲先走1小时, 甲共用了28/15小时, 因此在AB两地间, 乙不可能追上甲, 而只能是甲在B地等候乙, 因此本题答案是甲不可能被乙追上。“设错”犹如一石投入学生的脑海, 必会激起思维的浪花, 激起智慧的涟漪, 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探求新知识的愿望和动力。
例题、习题的教学:课本的例题、习题一般是直截了当地给出结论, 如果例题本身提出的问题是具体而明确的, 则老师不应以得到例题有解答为满足, 而应进一步加以探索, 挖掘其中蕴含着的值得深思的问题, 通过适当变换或改变条件与结论, 或改变图形位置, 或引申拓宽, 让学生去探究、去猜想, 使学生在原题基础上产生联想, 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指导及课堂氛围:数学课堂教学中有其区别于其我学科的特点, 因此教师还须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作具体的指导, 如学好数学语言、会读数学课本、掌握数学概念、用活数学公式、掌握数学解题基本技巧、进行数学复习等。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老师还要从思想品德、学习精神、人格力量等方面感染学生, 激励学生, 还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 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 产生“亲其师, 信其道”的效应。
五、用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1. 在讲授课本知识的同时引入生活中的实例, 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2.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通过运用童话、猜谜、故事、游戏等形式来创设情境。
3. 在课堂教学中展开一些模拟活动, 让同学们亲自动口动手。
4.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注意通过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如何推进新课程改革 篇10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全国全面展开,广大中学教师接受了长时间的预备期培训。从新课程所诠释的全新理念,对新课程所提倡的教学方式的革命做了“洗脑”式的升级。广大教师们投注了极大的热情,逐条逐句地研读、理解、交流,得到了很多新的感念,创设了很多新的适应新课程的教学模式,积累了很多可操作性的课堂教学策略,大大加快了课程改革的进程。
一
在课程改革的大潮中,高中数学新教材的综合编排的体系、富有一定弹性的教材结构、注重从实际问题引入等特点更符合高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更适合一线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博得了教师们的好评。
课改就是一种改革,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四点来把握。
1. 如何改革教学理念
学习加探索是改革教学理念的有效方法。新课程其精神实质概括起来就是“以人为本”和“与时俱进”。
2. 如何改革教学目标
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位一体的目标。因此,设计好“过程”、“方法”和“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关键。
3. 如何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不必过于计较于这节课教学方法是否是“启发再创造”,重要的是要有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意识和举措。
4. 如何改革课堂模式
作为普通的数学教师,我们只能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实施新课程。课堂模式现在发展为情境—建模—应用—反思—拓展的模式。新课程的数学教学模式应该是百花齐放、多样并存的模式。
二
在课改的同时我们还要考虑到以下因素。
1. 充分利用新教材是课程改革的重要一环
教材改革只是课程改革的突破口,而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如果教学观念不更新,教学方式不转变,新编教材得不到充分利用,课程改革就会流于形式,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因此,它的好坏关系着我国课程改革的成败。
2. 高中数学新教材的很多特点更适合实施素质教育
综合编排的知识体系,便于学生自主学习,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突出培养思维能力。采用实际问题引入,强调数学应用意识。增加实习作业和研究性课题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科学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在预习中自主探索、获取知识,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注重结论与过程的统一,利用“实习作业、研究性课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
三
毋庸置疑,课改确实还存在很多问题。
1. 对新课标理念的认识不清,对新教材的内容的理解仍囿于对知识本身的灌输,忽视了教育功能的全面性。
2. 课堂教学追求表演,华丽,缺乏深刻性。
3. 课后的再认识缺乏延续,反思后的奇异想法缺乏“回炉”。
4. 对学科模块的教育价值缺乏理解,对学生个性差异了解不够,对发展性评价意义和方法缺乏研究。
改革的车轮滚滚向前,迫使我们时时检点自己的教学行为,常常思考现实教学与理想教育的差距。新的教育理念将引领和督促我们不断求索创新。
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指出数学教学要“从更高的层次———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教师应“用一种生态的和谐平衡、动态生成的思想,用生态的理念,力求营造一种和谐的、动态的、充满生命力的、可持续性的教授知识、学习知识和交流知识的数学课堂教学生态环境。数学课堂生态化教学具有和谐性、动态平衡性、整体关联性、有机生长性等基本特征”。
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亲近数学、喜欢数学、钟爱数学甚至渴望数学,扩大数学教学的影响力,我们就应该努力使数学课堂成为遵循“生态化”原则的“绿色”课堂。
参考文献
[1]石鹏逾.浅谈对新课程评价改革的几点认识[J].甘肃科技纵横, 2007, (4) .
[2]冯斌.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学体会[J].教育教学论坛, 2011, (1) .
新课程改革的反思 篇11
关键词:新课改;分组;分乐;分担;分类;分读;分析;成功教育
一、分组
将一个班划分为几个组,每个组选一个小组长,每个组自取组名,各组之间进行比赛竞争,以充分调动学生争强好胜的天性。这样做的好处是组内学生可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分组可减轻大班额学生带来的压力。建设好小组文化,分层分组管理,就好比是和谐号的动力火车组,每节车厢都有分动力机,每个小组就是一节车厢,这样“火车”才跑得快,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构架高效课堂。
二、分乐
一个人行动的动力是追求快乐幸福和逃离痛苦。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就要改变传统课堂的灌输式模式,让学生感到快乐。人生的过程就是一个心理学的研究过程,我们要让学生有成就感,对学习有兴趣,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赏识。
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老师上课轻松快乐,心情也好,因学生快速成长带来的教师的成就感也会油然而生。而且,工作成效也会大幅提升,名校荣誉感、归属感提升,收入及待遇不断提升与改善,实现了教学成果的突破。
随着教师、学生、家长满意度的提升,新课程逐步形成了良好的社会认可度,实现了素质教育的突破,赢得了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肯定与支持,成就了老师及学校的教育梦想,实现了自我价值。高效课堂模式给老师带来了冲击感,课堂不能再走传统模式了。新课堂的老师是幸福的,孩子们是幸运的。
三、分担
新课改要求的模式是自主、主动、灵活、创新、负责。我们要跳出旧式教育的牢笼,不能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让学生的主体地位缺失,也不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丧失殆尽。新课改要求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减轻学生的痛苦,要关注人,以人为本。
老师讲得少,可点燃学生求知的热情,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注重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提升学生的能力。所以老师的思路决定着学生的出路,老师的方法决定着教学的结果!
四、分类
新的教育观要求我们教师培养新的价值观与态度,新的课堂策略是培养知识技能。我们既要教文化知识还需注意一定的方法。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要求老师解放思想,让学生参与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多经历,变广阔的社会为实践的课堂,从中多
感悟。
深刻的教育来自于深刻的体验。教育的价值是教人智慧,使人高尚。教育就是成长,教育就是解放。教育是对人的成全,培养完整的人。教育是农业,应培养出丰富的果实;教育不是工业,不能千篇一律。
教育是引领、成全、解放学生,让学生全方位地动眼、动手、动口、动脚,给学生时间、空间,教育学生自己去学,做到导、学、做三位一体。教学即引领,教为学服务。课堂上要多让学生提问、质疑。学生的创新能力来源于课堂上问题意识和提问精神的培养。教育是培养完整的人,主要考查学生的人品、学生的道德。
五、分读
课改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阅读要变为课程,上足阅读课。任何一个成功人士都是博览群书的人,也就是说成功者等于阅读者。因此,我们要大力提倡读书工程,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教育要保持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孩子健康自由地成长!新课堂要求较多的动手操作和讨论交流,让老师的讲课变成学生的主动学习。
六、分析
构建高效课堂,教师的讲解应不超过10分钟,要杜绝满堂
灌。值得一提的是,现在有些老师用课件、用网络灌输,让学生自己学,讨论巩固,认为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性,体现“我的课堂我做主”的理念,其实这是不正确的。教师要把备教材变成备学生,使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
新课程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一次颠覆性的革命,愿每一位教师都成为这场革命的胜利者!
浅谈新课程改革 篇12
在认识到了课改的必要性、紧迫性之后, 我本着新课标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这一精神认真学习新课标, 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实质, 切实转变观念, 从班级实际出发,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学内容的不同, 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 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 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 进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 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 掌握学习方法, 提高基本技能, 接受熏陶感染,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扩大阅读面, 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 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在学习课改、推行课改、实施课改的过程中, 我受益良多, 特把自己的几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课前定位
课堂教学是由教师、学生、教学目的、教学方法等诸多要素组成的系统。传统教学中我讲你听的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 已经不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以及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要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有利于被学生接受和喜欢, 教师和学生应该在平等, 尊重的基础上做出明确的定位:新课程不断促进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拥有者转向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帮助者、合作者; 不断促进教师从尊贵者、训导者、管理者转向引导者、激励者、服务者。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这种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变更注重让学生亲自去感悟、亲自去体验, 把时间交给学生, 让学生动起来, 通过自读书、讨论、思考学习到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自己学习的方法。
二、多方位互动的课堂
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 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课堂上我努力让学生感受到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 让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 我努力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所以在课堂上学生或质疑问难, 或浮想联翩, 或组间交流, 或挑战权威。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 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 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 如接受、探索、模仿、体验等, 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学习方式还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 在学习中我让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和评价目标, 使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思考, 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实现互动式、交流式的合作学习, 课堂中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 在探究性学习中,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 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 通过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 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与能力, 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获得情感体验。在有限的时间内, 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教室中再没有阴暗冰冷的“死角”, 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 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 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学生思维活跃, 反应敏捷, 他们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三、及时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在每天教学结束后, 及时地进行回顾与自我评价; 是教师在理念导引下, 实践体验后的以反省、体悟为媒介的自我发展过程。教学反思要借助行动研究, 日积月累, 长期坚持。
1. 反思教师自己。在教学中, 每节课都有不同的成功之处, 课堂上精彩的导言, 教学难点的突破, 教学中突发事件的处理等。同时还要反思教学中的失败之处, 客观地分析原因, 从主观上正视并改正。勤反思, 是现代教师在研究状态下进行课堂教学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2. 反思学生。在教学过程中, 根据学生当堂的表情变化, 回答问题情况, 练习情况等获得的反馈信息, 归纳总结后, 为下一次同课内容教学提供依据和改进教学方法时的参考, 适当调整。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阶梯。我们要能反思, 会反思, 不断地增强问题意识和反思意识, 养成自觉反思的好习惯。
【新课程教育改革】推荐阅读:
化学新课程教育11-27
新课程化学教育研究07-06
新课程下的赏识教育11-16
新课程下的教育与健康11-23
新课程背景下高师教育改革初探09-12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新课程知识12-16
新课程理念下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向论文06-02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创新教育论文07-20
泸州市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培训心得体会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