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新课程改革成效

2024-10-08

体育新课程改革成效(共10篇)

体育新课程改革成效 篇1

提升初中体育教学成效, 首要的就是教学理念的创新。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 应当深刻领悟、贯彻新课程理念, 以此作为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 注重发挥自身榜样示范作用, 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 将多媒体手段广泛运用于体育教学工作, 组织分层教学和课外活动, 为学生的成长营造和谐的环境。

一、发挥示范作用, 培养良好的体育品质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应当首先要求自己成为学生的典范, 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在实际教学中, 部分体育教师不注重这一点, 教学言行、内容随意性较大, 在学生中影响消极, 如有些青年教师穿着奇装异服, 也有些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 自己却没有做到, 都会在学生心中留下负面影响。因此, 初中体育教师应当时刻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 从衣着、言行等方面为学生做好表率, 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品质。教师首先应当规范衣着外表, 坚持穿着与教师身份及体育教学活动相适宜的衣着, 不穿奇装异服, 不留怪异发型, 女同志不宜佩戴首饰, 在做好自身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其次, 应当严格要求自己, 教学的每一个示范动作都应该再三练习, 为学生提供最规范的临摹动作。要求学生达到的要求, 自己决不放松, 无论是在烈日下还是寒风中, 始终都与学生在一起, 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最后, 应当在遵守学校规定、严格作息时间、爱护公共财物等方面为学生做好表率,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体育品质, 为教学成效的提高奠定基础。

二、创新教学内容, 提高教学生动程度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 教师应当坚持以教材为基础, 但是不能拘泥于教材, 而要学会创造性地运用体育教材, 做教材的二次运用者。以现行教材为基础, 在确保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下, 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调整与完善, 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实际, 提高教学成效。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开展创新:一是对教材内容顺序进行调整。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教学项目进行调整, 将一些体力消耗较大的训练项目与相对轻松的项目穿插进行, 缓解学生的体能消耗强度, 也可以依据学生主观意愿适当变换教学顺序, 使之更加符合教学实际需求。二是依据学生需求补充教学项目。在初中体育教学中, 教师还可以补充一些教学内容作为选修项目, 这些教学内容可以按照学生需求及身心发展特点来确定, 如男生对武术感兴趣,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难度适中的武术拳作为教学补充内容, 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女生注重形体美, 教师就可以将健美操教学引入课堂, 增强女生的学习兴趣。此外, 教师还应当向学生介绍一些卫生保健与急救常识, 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三是结合校本课程组织教学。许多地区在体育发展方面具有传统的优势项目, 在校本课程之中也有体现, 而教师在组织体育教学的时候, 应当充分兼顾这些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如某地区乒乓球运动较为广泛, 校本课程中也有关于乒乓球教学的章节,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就可以结合教本课程, 强化对乒乓球项目的教学, 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

三、运用信息媒体, 优化体育教学过程

现代信息技术是当前教育教学中重要的辅助工具, 在各门学科的课堂教学中运用得较为广泛, 在体育教学中也应当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一是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拓展学生的体育知识面。如运用多媒体向学生介绍运动项目的起源与变迁, 介绍各种竞技体育的发展状况, 让学生深入了解体育, 热爱体育。二是可以缓解教学难度。在许多体育动作的教学中, 教师采取“示范-模仿”的教学方式, 有些动作较为复杂, 如蹲踞式跳远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技术的教学, 学生对于这一连贯的动作要领难以掌握, 教学实际成效提高不快。分析原因, 并不是教师教学不到位, 而是因为教师示范过程是一个瞬间过程, 学生观察不够清楚, 导致模仿的时候难以抓住要点。此时, 教师如果采用多媒体手段在室内课上补充教学, 运用电脑画面慢动作放映或是画面定格的手法, 让学生观察该动作各个节点的要领, 然后反复揣摩练习, 则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成效。许多较为复杂的动作教学, 都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进行。三是可以烘托氛围。如在激烈的体育训练之后,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 放松学生的身心, 将激烈运动对下一节课产生的影响降到最低。

四、实施分层教学, 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 在教学中一味地强求统一标准显然是不适宜的, 应当为学生设计量身定做的训练标准, 满足学生的差异性需求, 运用分层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满足这一需求。首先, 教师在教学目标制定上要区别对待。对于不同身体素质与技能水平的学生, 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该有所区别, 如对于那些身体素质好、运动技能强的学生, 可以将优秀标准作为门槛, 对于一些体育技能较差或是身体素质存在缺陷的学生, 应当适当降低要求, 可以将合格线作为门槛, 甚至可以再低一些。其次, 在教学活动组织中要区别对待。对不同训练要求的学生, 可以相对集中进行训练, 同时在同一层面的学生之间进行竞赛活动, 激发学习积极性。最后, 在考核评价上区别对待。要建立起与教学目标分层相一致的教学评价体系, 采取与学生发展实际相符合的标准开展考核评价工作, 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体育潜能, 提高教学质效。

五、开展课外活动, 拓展体育教学空间

初中体育教学应当构建起“课内+课外”的立体模式, 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实际与学生发展特点, 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外活动, 深化教学成效, 拓展教学空间,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一是可以组织兴趣小组, 针对学生感兴趣的项目开展活动, 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二是注重特长生选拔, 将一些在某项体育技能方面具有较强潜力的学生苗子选拔出来, 制定针对性培养计划, 开展专门训练, 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必要条件;三是开展竞赛活动, 结合学校整体工作安排, 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一些体育类竞赛活动, 以赛促学, 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积极性和技能水平。

体育新课程改革成效 篇2

以两个置换推进企业的改革发展--新光源照明器材部产权制度改革见成效

武汉灯具工业公司新光源照明器材部是一个只有12人的小集体企业,主要从事照明灯饰的安装和经营.1999年以前,企业年销售额仅为100万元左右,时常出现经营性亏损,职工年收入不足6000元.

作 者: 作者单位: 刊 名:中国集体经济 英文刊名:ZHONG GUO JITI JINGJI 年,卷(期):2003 “”(12) 分类号:F2 关键词: 

体育新课程改革成效 篇3

【关键词】美术课程;提升探索;成效

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已有多年,伴随新课程的改革,美术教育也进入了一个新台阶。按照新课改课程设置方案,我省普通高中课程开设了包括艺术、综合实践活动等八个学习领域,美术课程作为高中艺术课程之一,其独特地位不能替代。课改后的美术课程学科内容丰富多样,只有采取有效的方法才能将学科优势发挥出来,实现新课程理念。

一、高中美术课程教学现状

1.美术课程重视程度不够

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教育学科,长期处于“豆芽课”的位置,在现行考试制度下,美术课程往往扮演着边缘课程角色。因诸多因素,各群体对美术学科缺乏足够的理性的认识,往往认为学美术的都是些文化课不好,素质低下的。实际上,学生在书山题海中是极其渴望艺术学科的涉入,以帮助学生调节学习节奏,舒缓学习压力。这种情况下,老师应该有效的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开展有趣的学科教学,把美术课程陶冶情操,开阔视野,提升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价值发挥出来。美术课程就像是吃腻了大鱼大肉后的一盘青翠野菜,往往受人欢迎;美术课犹如一碗小面上的葱花,给人芬芳清爽。

2.教学手段单一,方法陈旧

现行美术教学普遍存在堂堂多媒体,处处PPT,虽然内容丰富,学生关注度也高,一堂课甚是热闹,但是还是难摆脱“一间屋子一块板,一张开嘴说一天”的传统教育方式。美育的目的在于按照美的标准和规律培养人的审美感受力、创造力以及提高审美趣味。美术课也是一门注重体验和实践的学科,在普通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将鉴赏与体验、鉴赏与动手实践相结合,能更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新课程亦要求师生角色的转变,如果变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让学生都去积极查阅网络、翻阅图书等准备,很多枯燥的理论课程也会变得有趣生动,技能课程成效更高。

3.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升

美术新课程涉及的模块很多,专业知识面广,技能要求高;如果学科老师不与时俱进,提升专业知识,是很难适应新课程的。要求美术老师加强学习,完善专业知识结构,多渠道多方面交流提升。师范毕业的美术老师要么是涉足面广但不专业,要么是技能专业但面又不广,都很难在教学中发挥出较能适应新课程要求的素养;而现行教学实际又很难实现校际之间师资互通、优势互补。作为新时代的美术老师也必该有适应新课改的专业素养,锤炼专业本领,尽量做到知识面广技能又专。

4.教师缺乏学科敬业精神

爱岗敬业是教师的本质要求,因长期学科地位比较边缘,高中美术课程不能很好的保证实施,且美术老师在学校长期处于可有可无的配角等因素,导致相当部分美术教师工作积极性差,爱岗敬业不够,直接影响到美术学科教学。老师的不思进取,心理价值缺失,甚至自暴自弃,使得工作消极,甚至将教学当成第二职业,自我否定了美术学科价值。

二、提升美育成效对策

1.摒弃学科差异,正视学科价值

具有人文学科特征的美术课程,是美育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人文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学科,是素质教育的必然构成。《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鼓励学生在感受、体验、参与、探究、思考和合作的学习活动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能,体验美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落实美育,就不能淡化素质教育,要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来正视美育的地位,如果只要求考试课程,美育的目标终究是不能实现。

2.开足课时,提供足够的课堂学习时间

只有足够的学习时间才能够尽可能多的系统的学习和了解美术学科知识。按照目前的学校课程开设方案,高一上期开设了“美术鉴赏”模块,每周一节美术课,下学期则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开设了其他的一个模块课程;高二不重复高一课程另开设其他模块的选修课程,即“1+2”的选课模式,以保证学生能够有机会修满必修的3学分。学生只有修习满足够的课时才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这样学生就可以有54个学时学习美术知识,为学生较系统和全面的掌握学科知识提供了学习时间的保证。

3.通过开设校本选修课,丰富课堂学习

校本选修是丰富学校课余生活的重要手段,根据学校师资和学生兴趣实际,开展美术选修课,有利于学生继续深化和提高学科学习,体现自主学习乐趣。美术模块较多,仅靠课堂课时安排学生很难全面的了解美术学科内容,而对于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模块,根据学习人数和师资情况可以尽可能多的从绘画、雕塑等模块中开设选修课程;也可以根据地域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的独特性,开展特色的校本课程;也可以利用社会文化艺术机构,如博物馆、美术馆等为学生提供活动课程和艺术欣赏的机会。只有课程多样化,学习内容才够丰富,只有拓展学生个性发展空间,才能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4.建立美术社团,开展多种美术活动,注重学生体验和实践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美术教学活动应该将学生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学生社团作为学生自发创建的组织,能够最有效的开展各种美术活动。学生往往根据兴趣爱好筹建如动漫、书画、摄影等组织,这对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发挥着巨大作用,老师应该鼓励和帮助学生组织和建立美术社团,并指导其开展各种美术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增添校园文化氛围,对丰富学校文化也是一个重要措施。

5.教师塑造学科魅力,提升学科价值

作为美术学科教师,除了要有丰富的美育理论知识以外,还得要有相当扎实的专长技能。一名专业教师,要能拿得出优秀作品来,才能让学生心理感受美术学科的魅力。美术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应该不断锤炼绘画技能,潜心研究画理画论,多出优秀作品,才能信服于众。要自我提升学科价值,认识到自身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发挥美术学科的育人功能。

总之,新课改给基础教育带来了新的活力,也给美术学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美育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润泽、濡染、陶冶,只有全体同仁锐意进取,不断总结经验,改革创新,改进美育教学,采取有效的教育手段和方法,提升高中美术教育成效,提高学生审美水平和人文素养,才能发挥出在素质教育中的独特价值和作用。

参考文献:

[1]《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S];(川教[2010]28号)

[2]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美术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试行)》[S];2010

[3]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S];2003

作者简介:

体育新课程改革成效 篇4

体育教学从广泛意义上讲就是指通过课堂的教学, 使学生们能够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方法, 学生们通过这种方法锻炼身体来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当今的体育教学方法一直沿用着旧式的教条式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只能机械的灌输体育知识, 不能掌握学生对体育知识的掌握程度, 这样就造成了对体育知识的了解不全面, 从而导致了在进行体育锻炼的同时造成了不必要的身体损伤, 减小的体育运动所造成的良好的影响, 旧式的体育教学采用死板的方式, 不考虑学生能否接受, 是否愿意接受, 接受的程度是否达到了自我进行锻炼的标准, 这些后果很严重, 只有接受了正确的指导, 才能体现出体育运动的价值和良好的影响。在本人对“大连财经学院”的运动前准备活动一项调查过程中发现, 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如篮球、排球、足球等的同学中, 直接进行活动不做准备活动的同学达到了96%, 简单活动下 (这里指准备活动时间不超过2分钟) 的同学达到了3.7%, 而完全做好准备活动的同学紧紧有0.3%, 这数据表明, 大部分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进行准备活动, 也就是说在课堂上, 教师教条式的授课内容, 让学生们根本不懂每一个步骤的意义, 如果换个角度来讲,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说明准备活动的主要原因, 列举出具体的事例, 这样学生就能够理解准备活动的意义, 也就能积极的去做好准备活动, 从而减少伤病的发生。

二、体育教学改革的建议和解决方法

1) 体育教学改革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问题, 也就是说体育教学改革要从根本上改革才能在将来使体育改革的方向不会重新走回过去的旧路, 体育教学的根本在什么位置呢, 教师, 教师是体育教学的主体力量只有通过教师的教学才能使体育知识传播到学生当中去, 加强教师的专业素质, 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 以适应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研究集体练习和自我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近些年, 一些年轻的没有教学经验的年轻教师加入到教师的行列中, 给教师队伍带来的新的理念和生机, 但是, 不可避免的弊端也逐步体现出来, 年轻教师没有工作经验, 对因材施教做的不够准确, 对学生的不够了解导致了体育教学容易走入误区, 但是新的理念有带来的老教师所不具备的良好影响, 所以我们应该把老教师的工作经验和年轻教师的新的理念结合到一起, 从而创造出新的教学方式来适应现如今体育活动的发展。定期的组织新老教师的交流会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定期的进行各大学校之间的交流会让教师能更清楚的认识到当今社会大学生的基本状况, 从而提高体育教学的水平, 锁定一个正确的体育教学改革方向。深化教学及课程结构和内容, 利用各种因素、手段, 为体育教学改革服务,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 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这就是说要打破传统的单一教学, 结合教学改革精神, 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从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出发, 制定出符合教学改革, 学生成长的有特色的教学体系。新大纲也对此有了要求。

2) 进一步确立体育教学的目的, 体育教学的目的不光是灌输体育知识, 是指导学生能够掌握并实际应用体育知识, 现如今的体育教学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应该加入自己的创新模式, 特别是高校的体育教师, 应该有一套自己的实践理论, 怎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能把所要教学的知识融于活动中, 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就掌握了知识, 这样才能印象深刻, 在将来自己独立锻炼活动的时候能够好好的应用所学的知识。宽松的教学环境, 良好的教学设备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体育教学不光是内在的一些原因, 外在同样重要, 环境、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所以各大高校可以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大力提高体育教学的环境, 只有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齐备才能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过程中, 靠体育教师是远远不够的, 体育教师要发挥最大能量, 注意人力、设施资源的开发。我们可以动员班主任、有体育特长的教师、学生、校医、及当地校外的体育名人为教学改革服务, 起到督促、帮助、榜样的作用。设施资源是加强素质教育, 提高教学质量, 增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 体育教师要与领导多沟通, 结合实际, 有计划, 有步骤配齐体育器材, 发挥作用。

3) 理论知识的教学, 理论知识在很大程度上比外在的一些因素要重要, 只有理论知识达到一定程度了, 学生才能对所要参加的体育活动有足够的了解, 只有深层次上的理解才能正确的发挥此项体育运动的作用, 例如:一个学校的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可以进行篮球对抗比赛, 但是对深层次理解不够透彻, 这样只能是学生们能够完成一场比赛, 但是如果此校同学能够理解篮球的内涵, 也就是集体活动同学之间的配合, 那么这个学校的篮球比赛就会上升到一个高度, 和其他学校进行友谊比赛的结果肯定也大不相同。所以一项体育运动不光是能让同学进行运动, 还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进行理论知识教学, 进而使学生们学会相互的配合, 相互的鼓励帮助, 这样就能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而这个素质不单单指的是身体素质, 还包括心理素质的提高。

4) 一专多能的教学方式, 现在各大高校进行了选课的教学方法, 这是教学改革上的一大突破, 但是这种上课的方式也有其弊端, 比如:一个同学喜欢足球, 这样就早就了他一直选足球课, 而当他结束了体育课后可能还不知道羽毛球、网球是怎么回事, 这个弊端的存在是一直以来体育教学的一个特点, 要解决这个弊端的方法有很多, 例如, 第二课堂, 普及班等等, 各大高校针对这个弊端的解决方法不同, 但是效果都是一样的良好, 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制定好解决的方法利用哪一个, 然后培养教师对其他项目的知识掌握程度, 从基本上对学生进行教学, 使学生对其他的领域也有了解,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多能”, 而学生本身喜欢的项目可以根据学生的本身水平和自身素质逐步增加教学内容, 达到“一专”。

三、总结

当今社会是知识急剧膨胀的社会, 不改革就会被时代的车轮丢弃, 不改革就跟不上时代的形式, 所以只有不断的改革提高自身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才能使全民的身体素质有所提高, 提高全民的身体素质重在体育教育改革, 体育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不能改变。

参考文献

[1]林志超.面向21世纪高校体育研究.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周登蒿.学校体育探索.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体育新课程改革成效 篇5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初中语文教学;成效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初中教学工作由于受到中考应试教育的影响,尤其是初中语文教学,对学生应试知识点教学过于注重,考试分数成为衡量学生学习成绩的唯一标准。由于对语文教学研究较为浅显,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不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得大多数学生整体能力的发挥受到限制。本次新课程改革在初中教学不断推进和深入后,初中语文教学取得了重大的成效。新课程理念的重要核心在于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最终优化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改进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模式、拓展教学空间以及研究教学对象等,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如何有效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成效。

一、优化教学手段

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的大背景下,初中教育教学手段的革新进度越来越快。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路技术、多媒体等技术逐渐应用到各行各业中,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也逐步应用到多媒体技术。但是,对于这一新型教育手段的认识存在着差异,一些教师还没有全面认识到多媒体的意义,认为只要将规定的知识点讲完就完成了语文教学任务,对于这种高端的教学手段完全没有必要运用。新课程要求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为了让学生接收到更多、更丰富的有效资源信息,尽量地增大教学信息容量。但是这个要求通过传统的教学手段即依靠挂图、小黑板等是无法实现的,只能展示出有限的信息。而作为现代重要的教学手段——多媒体能够融合大量的语文教学信息,并通过形象化、直观化的教学手段将这些教学信息展现出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深化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认识和掌握,课堂结构不断优化,促进了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二、改进教学模式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活动中,往往注重学生对知识性目标的记忆,而学生的主体学习能力常常被忽略。受这种教学模式的影响,大多数教师采取单向的传授方式以及机械的巩固训练,使得学生在这种被动的学习环境中,无法将自身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因此,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十分必要。为了充分激发出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及思考合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创设有效载体,发挥自身的组织作用,积极开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多类型师生双面教学活动。目前,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成果典范之一就是通过采取小组探究的模式,语文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层次划分,采用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将他们分成多个小组,把教学要求设计为思考题的方式,并指导学生进行探讨合作,在重要问题上进行实时引导。在学生讨论结束后,让各小组对探讨内容进行总结,最后教师对他们的学习成果进行有效的点评,对于不好的地方进行完善,好的地方进行鼓励,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提高,同时也使得教学成效进一步深化。

三、改变师生观念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中,在对师生关系的定位方面,很多教师都只是片面地将其关系理解为传授与被传授的关系,而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等了解甚少。由于师生之間没有足够的空间进行交流,导致师生互动难以提高。产生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在于师生之间没有建立一个和谐的平等的台阶。对于刚迈进青春期的初中生,心理发展逐渐趋向个性化特点,逐渐有了自己的思想和见解,为了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对这一现象充分重视起来,根据学生思想发展的特点,根据具体情况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感沟通。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保持亲和力的态度,无论是在教育方式还是在说话的语气、眼神等方面充分地与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起来,只有在尊重、理解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师生和谐关系。

四、改变评价模式

在初中语文教学评价中,长期以来都采取的是同一个标准评价方式,通过一张试卷实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评价。虽然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一些学生的学习状况,但是对于考试成绩不理想,特别是学困生的成绩是不能完全反映出来的。因为他们在转化过程中,可能各方面都在提高,但是比起成绩优秀的学生,会打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进行分层改进评价模式十分必要。有的教师将学生进行多个层次的划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分别对各层次的学生划分不同的教学要求,让各个层次上的学生都能取得相应的进步。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优化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成效,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必须坚持新课程理念,结合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与思想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创新改革。

参考文献:

[1]谭剑平.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创新策略[J].新校园·学习:中旬刊,2011(10).

[2]何明星.改进教育教学理念有效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深入开展:对深入贯彻新课程理念的几点思考[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1(7).

[3]伏志文.初中语文教学中对新课程理念实施策略的探究[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1(12).

[4]花保平.强化理念创新,优化教学过程:以新课程理念全面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效[J].学生之友:初中版,2011(8).

体育新课程改革成效 篇6

一、大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成效总体状况的差异性分析

体育课程整体学习成效的自我心理反映, 每份问卷各题目总得分数既为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成效整体的结果, 具体情况见表1。

以大学生性别与大学前居住地为背景变项对大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效果各维度及整体成效进行差异性检验, 在认知学习成效方面, 男、女学生差异非常显著, 男生好于女生。大学生学前居住地城市学生与乡镇学生差异明显, 城市学生好于乡镇学生。在情意学习成效方面, 男、女学生差异不显著, 城, 乡学生差异也不显著, 在技能学习成效方面, 男、女生差异不大, 城乡差异显著, 在体育课程学习整体成效上, 男、女学生差异不显著, 城市学生与乡镇学生差异不显著。

从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成效各维度的平均的分来看, 平均分最高的是情意学习部分, 其次是技能学习, 再次是认知学习。对三种不同学习成效维度进行检测, 差异非常显著, 故可认为三种不同层面的体育课程学习成效存在显著性的差异。

二、大学生体育课程认知学习成效状况的差异性分析

体育课程认知学习是学生通过对体育基本理论的学习过程而产生的一种体育意思形态总和, 具体成效见表2。

从以上对表2的分析得分最高与得分最低的男、女以及城、乡的差异性看出, 在认知学习成绩方面学生收获最少的是对比赛裁判的担任问题上。另外, 在得分最高与得分最低的项目中, 我们发现一个相互矛盾的现象, 学生认为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知道许多运动规则。但对比赛中担任裁判却有些茫然, 出现明显选择上的抵触。

三、大学生体育课程情意学习成效状况的差异性分析

体育课程学习之情意学习是指学生在体育课程中的心理感受, 主要是从体育课程对人的心理刺激反应与体育行为表现出来心里活动, 其具体结果反映见表3。

从表3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 学生普遍认为“运动比赛时, 我能与他人公平竞争”, 这是大学生对公平社会环境的心理诉求, 这在体育课程学习过程中得到了对这种心理渴望的满足, 这是体育课程教学过程的成功之处。

四、大学生体育课程技能学习成效状况的差异分析

体育课程中技能的学习部分是最重要的部分, 它是学生体育运动技能培养的重要途径, 对学生运动兴趣的养成以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有深远的影响。具体成效见表4。

从表4中得分情况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 体育课程对学生运动技术、技巧的提高是学生对体育课程技能学习的最大收获, 也是体育课程学习对学生终身体育运动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 同时也表明学生对体育课程价值认可的统一性特点。

从以上数据分析中, 我们不难看出, 重庆市普通高校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整体成效处于中上水平。在认知学习、情意学习和技能学习三个方面, 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情意感知最强、技能学习效果一般, 而认知学习部分明显偏低。说明现时体育教学还是以运动技能的学习为主, 而体育理论学习是比较缺失的一部分。那么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呢?我们不妨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要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注意学生学习的差异性, 尤其注意城乡学生差异中的教学策略, 使不同学生获得更大进步。二是在体育教学中认知、情感、技能三个维度间具有显著相关, 同时也相互促进。所以, 要注意不同学习层面的合理设计与安排, 解决好不同学习成面的整体协调教学问题。三是要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以适应体育课程发展的需要。现代体育课程教学要具有非常全面的自身素质, 通过各种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来提高体育教师素质, 适应体育新课程标准的需要, 使学生最大限度的获益。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 对重庆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成效现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成效处于中等偏上强度;男、女生在认知学习成效上差异显著, 在情意、技能以及整体成效面差异不显著;大学前不同居住的学生的在体育课程认知、技能学习成效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在情意和整体学习成效上差异不显著。

新课程下的班级管理成效评价研究 篇7

一、选定测评内容,制定测评计划和方案

测评计划和方案必须根据测评内容而制定。在笔者看来,针对中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成效的测评内容应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德育效果)、班级人际关系、学生心理素质、学生学力(智育效果)等四个方面。

1. 在学生思想品德方面。

班主任班级管理成效评价中,考核的首要成效就在于学生的思想品德,即德育工作。学生思想品德的好坏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思想政治立场是否坚定,包括是否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热爱祖国;是否关心国家大事;是否积极要求政治上的进步;能否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2)遵纪守法,包括能否遵守国家法规;维护社会秩序;遵守校规、校纪;能否抵制和反对违反国家法规、社会秩序和校规、校纪的行为。

(3)是否能处理好个人利益同国家利益、社会利益的关系。包括是否团结同学;是否爱护公共财物;是否关心热爱集体;凡事以集体、国家利益为重。

(4)文明礼貌,包括是否谦虚、诚实、正直;是否尊师、敬老、爱幼;语言是否文明;待人是否热情礼貌。

(5)劳动表现,包括是否积极、认真参加各种劳动;是否勤俭节约,爱护劳动成果。[1]

2. 班级人际关系方面。

班级人际关系的和谐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班主任与科任老师之间三种不同的关系,其和谐程度关乎班级凝聚力的强弱、学习成绩的好坏和班级融洽程度的高低、班级学习风气的好坏等。班级人际关系考核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班级中同学是否愿意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在学习上、在生活中互相照顾。

(2)同学之间的矛盾与误会能否通过一种理性的方式得到解决,班级中公然互相吵架、打架的频率与数量。

(3)正常的男女关系、早恋等现象出现,以及班主任能否及时疏导。

(4)老师与学生之间。班主任和学生的关系是否是既有威信又能融洽活跃,学生与科任老师之间是否是既相互信任又不盲目服从。

(5)所有班级老师之间,能否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精力,团结一致地为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以及班级各方面的发展做出努力。

(6)班主任能否团结各科任老师,将各科老师形成一股合力,成为班级向前发展的动力。

3. 学生心理素质方面。

中学时期是青少年性格、行为方式培养的关键时期,学生能否在中学期间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其人生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班主任班级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1)学习方面是否有着较强的动力,以谦虚和认真的学习态度来完成学习任务,是否有着较强的求知欲。

(2)挫折与困难面前能否有积极的心理暗示,促使自己以向上、乐观的态度战胜困难。

(3)心理承受能力的强弱。面对挫折是否可以坦然应对,能否有着坚强的心理素质。

4. 学生学力方面。

学生学力是指通过学习获得的能力,是人的能力的基础部分。现代教育的任务要求,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丰富的知识和必要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具有运用获得的知识去解决所面临的新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学力,是班主任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学生学力,主要包括如下两方面内容。

(1)知识方面

知识方面包括识记和理解两方面,即在学生能否正确地记忆、掌握和再认知的能力。理解是建立在正确而丰富的知识之上,而知识又通过理解的不断加深而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在当前条件下,我国主要通过考试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知识和理解的考核,通过同类型的题目,知识的运用和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来考评学生是否达到此类目标。所以,学生的考试成绩的考评对于中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成效的评价变得至关重要。此类考试主要包括各种单元考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及校、区之间的联考。通过联考方式,来判别一个老师是否符合一名合格的老师的要求,判别一个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是否取得积极的成效。

(2)能力方面

中学生学习能力方面突出表现为他们的思考能力、判断和评价能力、鉴赏和表现的能力。思考能力主要是学生应用、分析、综合的过程;判断和评价能力就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做出正确与否的判断并能对其进行评价;而鉴赏和表现的能力则主要是指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并能通过音乐、美术的形式,把自己的情感表现出来,即使不够专业,也必须具备此种能力。能力方面是一个综合性的因素,一方面可以通过考试来判断和评价,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日常生活学习中的表现来考核。

二、筛选测评人群,实施测评计划

根据测评的科学性、目的性原则,必须选定测评人群,有针对性地进行测评。从宏观上而言,被测评者是所有在一线岗位上的中学(包括初中和高中)班主任,测评对象是中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成效;从微观上而言,测评人群可能会集中到某一区域,乃至某一学校,甚至是一个年级,根据测评的需要,选定测评人群。

测评人群的选定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测评人群必须是同一类型。比如要么都是高中班主任,要么都是初中班主任,如果将高中班主任与初中班主任进行对比分析,则毫无对比分析价值;第二,跨区域的测评对象选定时要注意考虑双方教育水平的差异,考虑当地经济水平和地方重视教育的程度。比如对东部和西部地区,中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成效评价,须充分考虑其地域差异和教育发展水平差别。

在选定测评人群之后,实施测评计划。测评过程中,要抓住测评主线,即针对中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成效,防止出现测评目标偏移,保证测评结果准确性。

三、统计测评结果,反馈测评信息

测评结束之后,针对调查问卷,可采用SPSS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做出数据模型。非调查问卷类的测评结果,则主要通过直接统计数据比例的方式,得出数据。根据数据结果,分析诊断问题,撰写调查报告,得出班主任班级管理成效模型并将结果及时反馈到调研单位,助其提高班主任班级管理成效,同时建立评价档案,便于查阅和研究使用。

摘要:本文重点探讨关于中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成效的评价问题。中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成效评价, 应遵循客观性、科学性、实践性、全面性原则, 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 采用正确评价方法, 从正面和侧面包括学生思想品德、班级人际关系、学生心理素质、学生学力四个方面的内容来对中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成效进行考评。

关键词:班级管理,成效评价,步骤,内容

参考文献

体育新课程改革成效 篇8

一、深入研究学生特点, 提高教学针对性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中, 教师的教学活动一定要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认知实际开展设计与组织。部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图省事, 直接运用成品教案, 这样的教学成效并不够明显, 因为这样的教学方案虽然出自名师之手, 但是与教师的教学实际情况并不一定完全吻合, 容易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 反而制约了教学成效提升。笔者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学习基础与能力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 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活动方案。一是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做到心中有数, 教学内容设计与教学目标设定要适当高于学生的现有基础, 让学生始终处于“跳一跳才能够实现目标”的状态。二是对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学生的性格具有多种类型, 有外向型、内向型, 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之中就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因此, 笔者在教学提问之中注重多为内向型性格的学生设计一些提问内容, 引导他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之中, 提高学生的整体参与效果。三是与学生进行交流, 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笔者经常与学生开展交流活动, 小学低年级学生虽然年龄较小, 但是思想单纯, 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笔者这样可以从中了解搜集到与教学活动组织有关的信息, 这对于教学设计的完善与活动组织的调整, 都具有一定的帮助。

二、营造浓厚教学氛围, 提高教学激励性

小学生的情感容易激发, 这样的性格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如果加以有效运用, 对于整个语文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和取得实效, 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笔者在教学活动中, 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有效营造浓厚的教学氛围, 增强学生的积极情感, 深化教学成效。一是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表扬你”小环节。在学生回答出一个较难的问题之后, 要求全班学生都鼓鼓掌, 说一声“你真棒”!通过这样的鼓励方式, 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成功的乐趣, 在班级教学活动中形成你追我赶的浓厚氛围, 促进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二是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肢体语言的作用。在学生回答问题时, 如果思维遇到了阻碍, 一时想不起来, 笔者马上向学生投去鼓励的眼神, 面带微笑, 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信任与鼓励, 提高思维活跃程度。三是在教学提问设计中注重因人设定。学生的学习基础与思维能力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 因此在课堂提问环节, 教师一定要注重对学生的提问难度进行科学安排。如将过难的提问交给基础一般的学生来完成, 势必会影响学生的自信心与积极性, 因此在提问内容与难度方面, 笔者注重针对每一个层次学生的学习基础与能力进行科学设计, 让学生都能够在课堂学习中找到适合自己能力层次的展示空间, 激励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语文学习。

三、给予学生充足空间, 提高教学自主性

在新课程理念中, 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凡是能够依靠学生努力获得的知识, 应当放手让学生来完成, 提高教学活动的自主性。笔者针对低年级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开展了快乐引导教学活动, 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一是改变教学模式。教师要将原本以讲解为主的课堂教学设计为启发引导为主, 如在教学相似字形的生字教学内容时, 笔者在教学中并不急于向学生揭示其中的异同之处, 而是通过出示投影的方式, 让学生来寻找, 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与相互讨论, 自己寻找两者的不同之处, 以这样的探究活动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记忆。二是为学生搭建讨论平台。在一些内容的教学中, 笔者在引导学生学习研究的基础上, 要求学生积极发言, 表述自己的学习成果, 并要求其他学生进行完善补充, 最后教师发挥点拨与梳理总结的作用, 通过这样的方式, 可以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全面激发出来。三是放飞学生思维。在教学中, 许多教师不敢让学生的思维自由飞翔, 生怕出现“卡壳”现象, 其实这样的观念是不科学的。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有可能出现的各种思维方向, 充分预见各种可能性, 并提高教学机智, 在教学中加以灵活应变, 做到“收放自如”。

四、开展丰富主题活动, 提高教学拓展性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活动中, 教师应当充分整合教育资源, 以丰富的教学主题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巩固教学成效。笔者在教学工作中, 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有效提升了教学成效。一是开展趣味游戏活动。笔者在一些复习课教学中, 将语文汉语拼音、生字等内容设计成为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游戏活动, 如“偏旁部首找妈妈”“看谁找得快”等, 将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与巩固活动转移到游戏活动中, 寓教于乐, 有效提高了教学成效。二是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教师要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各种兴趣小组活动, 深化课堂教学成效, 如组织朗读兴趣小组提高学生朗读技巧, 组织写字兴趣小组培养学生写字能力等, 通过这些课外活动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三是组织竞赛活动。笔者在教学之余, 将需要学生强化记忆和理解掌握的教学内容, 设计成为竞赛内容, 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竞赛活动, 如古诗背诵竞赛、默写竞赛等, 以这样的竞赛活动提高教学成效。

综上所述,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注重创新, 提高学生的能动性, 注重因材施教, 与学生互动交流, 开创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同时, 要在不拘泥于条框的教学理念下, 优化教学过程, 提高教学成效,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体育新课程改革成效 篇9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语文,教学成效

初中语文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中,担任着教学活动的引导者与组织者,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积极创新教学理念,并且教师教学理念的创新直接影响着最终教学效果。本文就新课程理念指引下,全面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成效进行了一些分析讨论,希望对语文教学改革发展有所帮助。

一、以多媒体手段为代表,提升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一) 运用多媒体导入课程

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一定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例如,在学习朱自清《春》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课前准备有关《春》的资料,搜集各种各样有关春天的图片。教师在导入学习内容的时候,可以应用多媒体将图片展示给学生看,这样就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教学形式就能够有效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

( 二) 运用多媒体扩展课堂内容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应用大量的教学信息资料作为其支撑内容,但在实际教学环节中,现有教材的内容并不能够有效满足学生语文学习需求,当教师因为现有的教学内容不够充足,无法将教学活动进行下去的时候,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就能够有效丰富课程内容。

( 三) 运用多媒体营造课堂情境

语文课程教学实际上是一项充满情感的活动,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一定积极创造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能够身处于良好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学习,有效提升教学效果。想要实现这一教学效果,就需要积极发挥多媒体教学形式的作用。

二、以探究模式为代表,完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一) 进行分组讨论

在初中语文课程学习过程中,将学生进行分组学习,是非常有效的一种学习方式。教师在分组的时候,原则上应该是不少于4人的,并且每一组都应该选取一名成绩较为优秀的学生作为组长,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另外,选择组员需要考虑不同学生实际状况,教师在进行编组的时候,要将学习水平程度相一致学生编为一组。

( 二) 开展自主探究学习

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方式,就是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不应用灌输式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导。促使学生能够掌握他们应该掌握的知识,将课程学习设置成为探究性学习形式,在教学活动中向学生演示出来,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开展学习。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发挥自身引导作用,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

( 三) 注重科学引导

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时候,教师要重视学生主体位置,让学生能够依靠自身力量完成应该完成的学习目标。当学生完成相应自主学习计划内容时候,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回报自身学习成果,使用这样的学习方式就能够有效对学生进行训练,促使学生能够更好理解现有的知识点,完成相应的学习计划,提升语文教学成效。

三、以个性教学为代表,兼顾学生特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一) 在目标的设置上实现差异性

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的时候,因为自身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因素的影响,最终的学习效果具有一些差异性,针对这样的发展现状,教师就需要依据学生实际发展状况,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并有效组织相应教学活动。在组织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应该先将学生进行分类,并依据不同学生不同发展状况,制定不一样的教学计划。就学困生来说,教师需要对这一类型的学生降低学习要求,只要求他们掌握一些基础知识。教师要为每一个学生都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语文学习目标。

( 二) 在教学组织上实现差异性

教师在组织相应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考虑不同学生之间差异性问题。在进行教学提问的时候,教师需要考虑到学困生的情绪,为他们制定一些较为简单题目类型,引起这些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能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对于语文成绩优秀的学生,教师可以为他们设置一些拓展性或者是难度较大的题目,应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就能够有效满足不一样学生不同学习需求。

( 三) 在评价方法上实现差异性

教师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的时候,为了能够在整体上有效提升语文教学成效。教师就需要关注语文成绩较差学生的学习,耐心对他们进行教导。在进行语文测试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结合语文教学内容,为语文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学生设置专门的试卷,促使学生能够保持较高的学习积极性。

四、以开放性空间为代表,整合教学资源,构建教学体系

( 一) 成立课外兴趣小组

就初中语文教学活动来说,短暂的课堂学习时间不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依据这样的教学状况,教师就可以建立相应的学习兴趣小组,促使学生能够课下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来。例如,教师可以开设一些文言文研究小组等,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断提升。

( 二) 组织各类竞赛

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应该积极组织各种类型的竞赛活动,教师一定要将各种教学资源有效整个在一起。促使学生能够不断积累相应的学习素材,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还可以在课余时间,带学生参与一些社会活动,积累相应的生活素材,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结束语

体育新课程改革成效 篇10

天津滨海新区金融改革创新取得新进展

自2006年5月, 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 批准天津滨海新区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明确提出“鼓励天津滨海新区进行金融改革和创新, 在金融企业、金融业务、金融市场和金融开放等方面的重大改革, 原则上可以安排在天津滨海新区先行先试”以来, 天津金融改革创新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08年3月, 国务院批复《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 原则同意天津全面推进金融改革创新, 创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围绕加快实现建成与北方经济中心相适应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和全国金融改革创新基地的目标定位, 四年来天津市在相关领域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是制定实施金融业发展规划政策, 科学指导金融改革创新工作。2009年10月, 经国务院同意, 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金融创新专项方案》, 明确了滨海新区金融业发展目标, 科学指导金融改革创新工作。此前天津市研究制定并实施了两批金融改革创新40项近100个子项重点工作。出台了《天津市促进企业总部和金融业发展优惠政策》、《天津市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财税优惠政策》、《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保险改革试验区发展的意见》等政策办法, 促进金融业加快发展。

二是积极拓展直接融资渠道, 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积极推进产业投资基金试点, 先后获准设立总规模分别为200亿元的渤海和船舶两支产业投资基金, 占国家已批准的3批共10只产业投资基金的1/5。大力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截至今年6月末, 成立和引进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及基金管理公司486家, 认缴资金额达到909亿元。连续成功举办四届中国企业国际融资洽谈会, 积极搭建基金与项目对接平台, 融洽会已经成为国内外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私募股权基金盛会之一。成功发行中小企业集合信托债券, 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融资支持。加快推进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试点工作, 积极开展基金试点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三是切实深化金融机构改革, 不断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在做大做强银行、保险、证券、期货等传统金融业发展规模, 提高其竞争能力的同时, 注重引进和发展金融租赁、国际保理等新型金融行业, 力求形成规模, 产生集聚。改制重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天津农村商业银行已开业运营。渤海银行、渤海财险等地方金融机构在全国分支机构布局全面展开。上海银行、东亚银行、合众人寿、美国企业成长协会、中国商务港等国内外金融企业和相关机构在天津设立总部或分支机构。日本爱和谊财产保险公司、韩国企业银行、韩国外换银行中国法人总部落户天津, 实现了天津外资金融法人机构零的突破。全国首家外资消费金融公司———捷信消费金融 (中国) 有限公司获准筹建, 是全国首批获准试点四家消费金融公司之一。大力发展融资租赁业务, 工银租赁、民生租赁业务发展迅速, 兴业银行获准在津设立金融租赁公司。一批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等机构先后设立, 为中小企业、科技、三农、妇女创业就业等领域提供金融服务和支持。

四是加强资本交易平台建设, 促进资源合理有效流转。探索设立与天津经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拉动作用明显的各类资本交易平台, 力求形成资金汇集效应。近年来, 相继建立了天津股权交易所、滨海国际股权交易所、金融资产交易所、滨海国际知识产权交易所等4家资本交易所, 铁合金交易所、渤海商品交易所等3家要素交易所, 成立了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并获准开展排放权交易综合试点。各类创新型交易平台充分发挥市场作用, 不断拓展业务品种和规模, 促进了资源合理有效流转。

五是开展综合经营试点, 健全金融服务功能。全面推进天津滨海新区保险改革试验区建设, 加快保险产品创新, 探索扩大涉农保险的范围, 推动中小企业贷款保证保险和农村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中新天津生态城外商投资企业外汇资本金意愿结汇管理改革试点, 为投资与贸易活动提供了便利, 大大提升了滨海新区的影响力。筹备成立泰达国际控股集团, 按照统一管理、综合经营、法人分业、严格监管原则, 积极开展金融综合经营的创新。

六是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全面提升服务功能。建立了金融服务联席会议制度, 充分发挥政府资源和市场资源优势, 全面做好金融服务工作。加快解放北路金融城和于家堡金融区开发建设进程, 为各类入驻金融机构提供良好环境。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引进国内有影响力的资信评级机构, 重点推进全市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设立天津国际经济金融仲裁中心, 为各类金融机构、工商企业及国内外投资者提供符合国际规则的法律纠纷解决机制。

通过以上领域的金融改革创新, 天津金融业规模不断壮大, 资产经营质量明显提升。2005年至2009年, 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由6090亿元增加到13887亿元, 新增存款7796亿元, 增长128%;各项贷款余额由4722亿元增加到11152亿元, 新增贷款6429亿元, 增长136%;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由7534亿元增加到1.82万亿元, 增长142%。全市保险公司保费收入由91亿元增加到151亿元, 增长66%;保险公司总资产由252亿元增加到463亿元, 增长83.7%。金融业增加值由161亿元增加到421亿元, 在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由4.3%上升到5.6%, 实现了经济金融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

加强环渤海区域金融合作的有关建议

近年来, 天津金融改革创新工作在促进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 也注重加强与环渤海区域内主要城市合作交流, 形成了良好的金融资源共享机制, 特别是在金融机构布局、资本市场建设、金融业务合作、金融环境营造等方面在环渤海区域各兄弟城市的帮助支持下取得了明显成效。如中国企业国际融资洽谈会已经在沈阳连续举办了两届金融服务交易会, 今年9月10日, 融洽会组委会和沈阳市人民政府将举办第三届金融服务交易会;天津股权交易所已经在山东、内蒙古等省市建立了区域市场, 推动了河北、山东、内蒙古等多省市企业挂牌交易;渤海银行、天津银行、一德期货等天津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相继在北京、济南、大连、唐山、德州等环渤海省市设立分支机构;盛京银行、大连银行、锦州银行、哈尔滨银行、齐鲁银行、威海商业银行、河北银行等先后在津成立分行, 企业规模不断壮大, 为天津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充分发挥天津融资租赁业务集聚优势, 服务环渤海区域内企业发展, 如天津仲利国际租赁公司为德州某企业成功实现融资5000万元, 有效拓宽了企业融资渠道。为进一步促进环渤海区域内金融合作交流, 更为有效地发挥金融作为现代经济核心和经济运行血脉的作用, 建议在以下五个方面加大合作交流力度, 力争实现新的突破。

一是建立环渤海区域金融服务联席会议制度。通过采取定期召开年会等形式, 就区域金融发展规划、政策制度、合作项目和主要措施等方面加强合作交流, 为实现环渤海区域金融业快速健康发展和经济一体化的目标贡献力量。

二是不断推动地方金融企业加快跨区经营。积极推进区域内金融企业不断扩大分支机构布局, 做大做强区域内金融机构规模和业务总量, 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三是合作推广各类新型金融业务。加大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融资租赁、创新性财产权担保、国际保理、航运金融、产业金融、科技金融等领域的合作交流, 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四是积极拓宽市场交易平台功能。充分发挥各类市场交易平台作用, 推动产权交易市场、股权交易市场、排放权交易市场、期货交易市场和各类要素交易市场在区域内设立分市场, 促进区域内各类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有效流转。

上一篇:大学生的自我管理下一篇:县域工业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