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旅游课程

2024-08-23

体育旅游课程(通用8篇)

体育旅游课程 篇1

随着大众旅游的深入发展,中国的旅游业出现了新的格局和发展态势,即旅游者开始追求和参与到以体育为首要目的或与体育相关的旅游活动中来。在体育旅游活动中旅游者不仅获得了传统旅游的观光赏景,而且登山、滑雪、穿越、潜水、观赛等体育活动也使旅游者获得了自我满足和成就感,而且强壮了身体,体育旅游作为一种重要的休闲方式,越来越受到游客的青睐。为了适应和促进体育旅游的发展,需要大量具有专业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应用型体育旅游人才来满足市场的需求,更好地为体育旅游者服务,而体育旅游市场营销学是培养体育旅游专业人才的重要基础性课程,它知识涉及面广;实用性强,能够直接服务于旅游业,深入掌握和正确运用对体育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大有裨益。

一、体育旅游市场营销应用型人才分析

体育旅游市场营销学在使学生对体育旅游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体系、营销观念、营销基本技能有一个系统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着力培养三种类型的应用型人才。

第一,体育旅游产品企划型人才。企划型人才的主要任务是在体育旅游产品市场需求状况调查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经营实际,进行体育旅游产品的设计,包括体育旅游线路的规划、体育旅游活动项目及场地的选取、食住行游购娱各环节的安排等;体育旅游产品和线路的报价;分销渠道规划、产品经销商的选取;宣传促销决策等,如高级营销师就属于企划型人才。

第二,体育旅游产品推销型人才。推销型人才是在销售第一线或销售现场按照企划型人才设计的营销计划、方案,通过运用各种推销技巧和方法把体育旅游产品或服务推销给体育旅游者的人才,他们主要从事具体的销售实践活动,如旅游推销员、旅行社前台接待员等。

第三,体育旅游产品销售型人才。销售型人才是介于企划型人才和推销型人才之间的一种人才。销售型人才也处于生产第一线或工作现场,但他们不是具体的操作者,而是从事管理、服务等实践活动以及技术指导工作的人才,如销售经理、广告经理、公关经理、销售督导等。

二、高校旅游市场营销学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虽然现阶段国内绝大多数综合性大学、一些专业性大学和职业教育学校开设了旅游管理专业或体育专业,但能将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的体育旅游管理专业和休闲专业却较少,目前沈阳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和天津体育学院开设有体育旅游管理专业。因此,体育旅游的营销课程开设得也较少,但体育旅游市场营销课程在培养设计、营销体育旅游产品、体育旅游线路的专业人才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传统的旅游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在培养应用型的体育旅游营销人才方面存在一些缺陷,需要进行一定的改革和完善。

(一)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重理论、轻实际

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强调学科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强调理论知识的输入和获得,而忽视体育旅游的实际需要,忽视了获得知识的同时学生专业实际应用能力的锻炼和培养,缺乏实用性。

(二)在课堂教学方法上,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忽视学生的探究和体验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讲课为主,以教师为主体,以理论知识的传授和获取为目的。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接受填鸭式的教育,而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就很难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三)课堂内外实践教育缺失

目前,大多数院校的旅游市场营销学的教学大纲中对实践环节的任务要求不明确,甚至没有要求,或者实践环节安排的学时不足。一些教师由于自身缺乏企业营销实战经验,在教学实际中,或对实践重视不够,或受自身实践能力限制,使得该课程的实践环节形式较单一,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要求不严格,流于形式,不够深入。

(四)课程考核方式不合理

现阶段,大多数学校的旅游市场营销学的课程考试采用单一的闭卷笔试成绩,而试卷的内容又大多集中在对老师所讲的理论知识的死记硬背上,对实践部分和应用能力的考核较少,这样就会造成学生知识、能力结构单一、片面,高分低能的现象,不利于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三、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体育旅游市场营销学课程改革的建议

(一)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目标,体现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随着体育旅游的深入发展,对复合型、应用型体育旅游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体现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应在课内和课外都“以人为本、以能为先、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重点,将培养目标分解成不同的能力知识模块,课程以实现模块能力标准为目标,以锻炼学生的日后工作应用能力,注重学生的实践性、参与性的学习过程。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内实践、课外实训、考核方式等多种方法和手段,构建应用型的体育旅游营销的教学模式。

(二)在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中,突出学生的参与性和主体地位

体育旅游市场营销学既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又具有显著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和情景模拟教学法可以较好地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

案例教学法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通过对体育旅游市场营销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有效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体育旅游市场营销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因此,在教学中要尽可能联系体育旅游活动中的实际案例来教学。在案例的选编上要凸显体育的特色,合理地设计和组织实施体育旅游营销案例教学方案,并在教学实践中对案例教学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是运用案例教学法取得成功的关键。

此外,可以在课堂上多采用情景模拟教学,它寓教于乐,以学生为中心,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它还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协调能力、交际能力和谈判能力,如产品销售和商务谈判的情景模拟教学,有助于应用型营销人才的培养。情景模拟教学法从操作过程来看,可以分为情景设置、情景分析、仿真表演、评委会评议、教师总结评价五个步骤。

(三)借助实验室和营销软件,增强学生的旅游企业营销实战体验

计算机网络的迅猛发展,给旅游企业营销带来了新的机遇。情境模拟营销是运用电脑网络、电子游戏、计算机数据库等模拟企业的营销环境,强化企业与顾客的双向信息交流,加强企业对顾客消费心理的了解,实现营销目的的一种营销手段。

在体育旅游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中也应体现最先进的营销工作实际,沈阳体育学院建有体育旅游虚拟体验实验室和市场营销综合模拟实验室,借助实验室的软硬件设施和三维虚拟仿真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企业营销实务的直观认识和应用能力。例如,利用体育旅游虚拟体验实验室的情境模拟软件进行旅游企业体育旅游新产品的开发和销售为内容的电子游戏模拟操作。

1. 体育旅游线路、体育旅游活动项目、休闲度假区等的体育旅游新产品推广游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为旅游企业设计体育旅游新产品,将所设计新产品的特点、价格、活动项目、线路安排,相关景点、度假区的介绍等制作成游戏软件,让消费者在娱乐的过程中,充分了解产品,旅游新产品推广游戏有利于激发消费者的占有欲,对产品发生浓厚的兴趣。待到新产品投入市场时,对于顾客来讲,它不再是新面孔,有助于顺利打开市场。

2. 产品改进游戏在接下来的产品改进游戏中,软件主要为参与者提供一个操作平台,使其能够按自己的需求和意图对其他小组同学设计的新产品进行重新设计。并借助记录自动存贮系统,使研发者掌握消费者对产品进行的全部改进和设计。再根据游戏软件中的记录,获得“重新设计”信息,不断改进产品,满足消费者需求。此外,还可以利于实验室的计算机软件模拟现实的旅游市场营销环境,在仿真的市场环境下完成市场调查、商业计划书撰写、旅游产品开发、营销方案设计、产品定价、渠道建设和广告设计、促销活动、模拟销售等流程,体会市场营销活动的各个环节。

(四)增加课外实训,以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为了培养应用型的体育旅游营销人才,还应当多带领学生“走出去”,对与体育旅游相关的旅游景区、场地,体育旅游线路和活动项目等进行实地的实训考察。由教师或体育旅游相关企业事前布置实训的任务,学生带着问题、任务实地调研和考察,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或体育旅游相关企业的员工给与指导和答疑解惑,结束后学生撰写实训报告,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或提供建议。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更充分地结合旅游实际发现和解决问题。

(五)注重应用能力培养的考核方式

改变传统的一张试卷定成绩的做法,课程的成绩评定由平时成绩、实训成绩和理论成绩三部分构成,加大课堂实践环节和课外实训环节的分值比重。平时成绩根据学生课堂案例分析讨论、情景模拟、实验室虚拟经营的表现等打分;实训成绩根据撰写考察日记、综合实训报告、见习考察过程的表现与创新情况打分;期末的理论考试中,减少学生死记硬背的内容,加大灵活运用理论知识阐述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的考核。

参考文献

[1]朴勇慧.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现代管理,2006,(12):212.

[2]赵士德,潘泽沦.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黄山学院学报,2014,(16):109.

[3]姜含春,葛伟.基于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市场营销学课程本科教学模式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10,(2):60.

[4]许芳,王峥.体验式教学法在《市场营销学》课程中的探索与应用[J].河南农业,2008,(9):28.

体育旅游课程 篇2

人类即将进入体验经济时代,体育旅游消费表现出若干新趋向,即消费需求的情感化、消费内容个性化、消费价值的体验化、消费方式的主动化、消费意识的绿色化、消费内涵的文化化、消费动机的求美化等特性,因此在体育旅游营销策略上要迎合体育旅游消费者的消费新趋向,适时创新。针对体验经济时代体育旅游消费的新趋向,对于体育旅游企业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体育旅游企业若不能跟上时代步伐,随着消费需求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营销策略,则必将被消费者抛弃。因此,为了适应体验经济时代体育旅游消费的新趋向,体育旅游企业在营销策略上要做出相应调整和创新。什么是体育旅游?作为某些旅游活动开展过程中的伴生现象,体育旅游活动似乎早已有之。但是,体育旅游作为现代旅游研究和旅游业发展中的专用术语,实为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较新概念。人们对体育旅游的解释很多。其中有些定义,例如“体育旅游是不同的人在特殊场所的相互交往过程中衍生的一种社会、经济和文化现象”,未免因过于抽象而令人难解。相比较而言,表述较为具体、且较多为人们引用的定义是:“体育旅游是人们出于非商业性原因,为参与或观看体育活动而外出进行的旅行活动”,“体育旅游”包括外出参加体育活动的旅行、外出观看体育比赛的旅行、以及外出寻访体育文化景点的旅行”,显然,在这些定义中,所谓体育旅游实指旅游者的体育旅游活动。

河南省地理环境独特,旅游资源丰富,适合进行体育旅游的开发。构建河南省体育旅游经济圈,使旅游资源优势尽快转变为产业优势,促进河南旅游经济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些类型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相关设施的建设,基本上都是出于商业性的目的,因而其开发和经营的成败都将取决于所提供的体育旅游产品受市场欢迎的程度。同样,这一认识也绝非意味着主张政府可对这类体育旅游的开发放任自流。政府在这一领域中的角色主要是根据发展旅游业的既定方针,为民间部门的开发工作提供政策性支持和便利性服务,当然也需要依据有关的国土资源政策和当地的旅游业发展规划,控制有关开发项目的审批,以及采取必要的政策措施,限制因发展过度而带来的不可接受的负面影响。

一、构建河南省体育旅游经济圈的可行性分析

旅游经济圈是为了获得最佳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以旅游资源为核心,以文化和经济的亲缘性为纽带,并通过特定发展模式构建的具有一定地理范围的旅游、经济和文化协作发展的区域。所谓体育旅游经济圈,是指以体育为载体,依托旅游资源,融合旅游、健身、休闲、文化、娱乐、节庆等多功能的区域经济协作体。通过构建体育旅游经济圈,有利于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利用丰富的资源优势统一发展,合理规划,实现资源共享,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构建体育旅游经济圈可以打破地方本位主义和条块分割现象,使开发、利用与保护相结合,保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区域旅游的整体形象。由于体育旅游经济圈资源优势强、种类丰富、品牌优势明显、对市场具有较强的冲击力,有利于整个体育旅游经济圈整体优势的发挥,能获得最佳的营销效果。

(一)外部条件分析

体育旅游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特别是在发达国家,体育旅游已成为现代旅游产业发展的主流趋势,成为国家的重要经济产业。据国际体育旅游协会报告数据显示:瑞士仅滑雪旅游1项,每年接待外国游客1500万人次,创汇70亿美元左右;以“足球工业”为主体的意大利,体育旅游的年产值从20世纪80年代的180亿美元已达到目前的500亿美元,超过了汽车制造业和烟草业产值;韩国和日本通过联合举办2002年世界杯,分别创造88亿美元和245亿美元的产值。

在我国,旅游业是经济发展最强劲的朝阳产业。据美国高盛公司预测,我国旅游业的收入每年将增长18%左右。根据我国政府的产业规划目标,到2020年我国旅游业总收入将超过

3.3万亿元,成为世界旅游强国。体育旅游作为当前旅游产品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已经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在政策上给予了大力支持。我国陆续启动了“环青海湖民族体育圈”、“长三角体育圈”、“环太湖体育圈”等16个体育旅游经济圈的建设,其中“环青海湖民族体育圈”已经启动。“环青海湖民族体育圈”利用雪域高原湖畔独特的体育、文化资源,以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为龙头,大力发展环青海湖地区体育旅游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对河南省体育经济圈的构建有很强的借鉴作用。

(二)内部条件分析

河南省是人口大省,具有潜在的消费能力。自2007年以来,地区生产总值居全国第5位,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0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突破2000美元,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自2005年以来,旅游业快速发展,全省旅游经济保持了年均25%以上的增速。2008年,全省接待海内外游客2亿多人次,居全国第7位;旅游总收入1592亿元,居全国第6位,相当于全省GDP的8.6%,旅游业呈现出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河南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省内河流大多发源于西部、西北部和东南部山区,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493条。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405亿立方米,居全国第19位。全省现有林业用地7053.03万亩,森林覆盖率17.32%,林木覆盖率23.77%。全省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35个,总面积1135.4万亩。湿地面积1663万亩,占全省总面积的6.6%。全省植物资源丰富,森林公园达94处。郑州的嵩山,洛阳的龙门山、白云山,信阳的鸡公山,焦作的云台山,济源的王屋山,平顶山的石人山,安阳的太行大峡谷,南阳的宝天曼、老界岭,鹤壁的云梦山,驻马店的嵖岈山等均属山水奇观。其中,建有嵩山少林寺、龙门石窟、云台山等3个国家5A级名胜风景区,白云山、石人山、石漫滩等16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宝天曼、黄河故道湿地等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4个具有河南地方特色的旅游风景区(嵩山旅游风景区、伏牛山旅游风景区、太行山旅游风景区、桐柏—大别山旅游风景区)和18个具有竞争力的旅游精品景点。这些均可结合景观建设,开发汽车旅游、登山旅游、探险旅游、森林旅游等体育旅游项目,可开展登山、汽车拉力赛、攀岩、滑翔、定向、龙舟、皮划艇、摩托艇、划船、滑水漂流等体育旅游活动。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文物古迹众多,有“中国第一名刹”嵩山少林寺、洛阳龙门石窟和安阳殷墟,再加上相国寺、白马寺等一大批历史文化景观,构成了河南省旅游业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河南省的少林武功、陈氏太极拳名扬中外。众多的历史遗迹、文化名城,为河南开发特色文化体育旅游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从中可以开发出风筝、舞狮、舞龙、武术、秋千、蹴鞠、投壶、高跷等具有极强的参与性和健身性的项目。人们之所以认为旅游业具有脆弱性,其原因之一就在于目的地旅游业的生存对外部客源的依赖。客源地的经济及社会状况决定着其居民的旅游需求潜力,然而所有这些都属于目的地旅游业不可控制的因素。尽管从逻辑上讲,旅游客源市场结构的重点化甚至单极化有利于目的地经营者了解和满足目标顾客的需要,有助于及时地监测和查知目标市场对各种营销举措的回应;但是,一旦因客源地方面的缘故,其居民出游率大幅度下降,目的地旅游业所蒙受的风险和损失可想而知。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所以从实践上看,几乎所有的旅游目的地都希望并且都致力于将重点客源市场的选择建立在市场结构多元化的基础之上。虽然如此,很多旅游目的地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往往是,由于营销预算的制约,推进市场多元化的努力十分有限,加之营销技术方面的问题,客观收效也因此而受到影响。

综上所述,河南省具有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体育旅游经济圈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国际和国内环境,市场前景乐观。所以,构建河南省体育旅游经济圈符合河南旅游发展的需要,也是整合和开发河南省体育旅游资源的最佳模式。

二、河南省体育旅游经济圈的构建

河南省体育旅游经济圈的范围应以郑州为中心,洛阳、开封、新乡、许昌为内圆,向外

扩展到三门峡、南阳、商丘、安阳,方圆100公里左右。城市之间都有铁路和高速公路相连接,交通极为方便,适合旅客出行。这样,河南体育旅游经济圈可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圈内旅游资源丰富的、各旅游景区联系较紧密的圈层式的经济联合体。

三、河南省体育旅游经济圈开发对策

(一)有计划合理开发旅游资源

河南体育旅游经济圈发展本身具有很强的区域关联性。因此,在体育旅游经济圈的开发过程中,必须注意合理规划,请相关专家进行论证。开发要有科学性和规范性,必须遵循整体性开发原则,因地制宜,对区域内的体育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分析,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要充分发挥政府作用,注意各景区的协调管理,通力合作,实现各地区产业之间和地区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从而实现发展共赢的局面。

(二)打造体育旅游文化精品

河南省是中国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特别是传统体育、民俗体育世界闻名,对国外和国内的游客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要抓住时机,在体育旅游经济圈内挖掘河南省传统体育、民族体育、民间体育的旅游文化资源,并加以继承和发扬,打造出一批体育旅游文化精品,是河南省体育旅游经济圈的发展趋势。

(三)培训体育旅游专业人才

体育旅游的特点是旅游者的亲身体验,并且部分项目具有刺激性、挑战性和危险性,游客在参与具有危险性的项目,如漂流、游泳、攀岩等,要有专业的人员来进行保护,否则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因此,在注重加强安全措施的情况下,要加快体育专业导游队伍的建设,依托高校和社会培训机构,建立培训基地,培养即懂体育又懂旅游的复合型人才,为河南省体育旅游的发展储备人力资源。

体育与旅游之间的关联早已有之。在人类社会经济和生活理念都已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将体育作为旅游资源去开发主题旅游业的时机已经成熟。由于体育旅游的类型不尽相同,因而针对不同类型的体育旅游宜采取不同的开发战略。重大体育赛事的旅游功效虽然诱人关注,但主办或承办这类赛事的机会往往是可遇而难求,对于绝大多数地方来说甚至是几乎不可求。因此,对于有幸能够获得这类机会的旅游目的地来说,其体育旅游开发的重点工作无疑应围绕如何抓住和用好这类机遇而展开。但是,对于大多数旅游目的地而言,无论是从近期还是从长远上看,有关发展体育旅游的工作都应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条件,所有各类体育旅游产品客观上都有其不同的市场,因此无论是体育旅游产品内容的设计和组织,还是其他营销组合要素的策划与实施,都需要以所选定的目标市场为依据。

休闲体育旅游探析 篇3

1 休闲体育旅游的分类

1.1 以人文地理旅游资源为主的“名胜古迹游”、“山水风光游”、“民风民俗游”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疆域广阔, 民族融合。既有比方地貌的粗矿, 又有江南水乡的婉约, 丰富的地理资源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数千年的文化底蕴留给我们无尽的传说故事, 游客或寻迹、或赏景, 通过旅游这一载体, 通过徒步的形式, 既锻炼了身体, 又陶冶了情操。一个地区的民族在特定的自然、社会环境下, 在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孕育出特定的社会风情和民族遗风, 它们是在各自生活环境、发展历史、社会经济、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合成体。

1.2 以现代体育资源为主的场馆游、比赛观赏游, 体育表演游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 奥运场馆成了游客必去的旅游景点, 目的就是重温运动健儿的飒爽英姿。北京的球迷会不远千里随队去另一个城市为球队呐喊助威, 支持自己城市的球队, 体现了一种热爱, 一种精神。上海赛车场轰鸣的马达声吸引了国内众多的赛车爱好者, 更有甚者, 为了一睹球星的风采, 会专门跑到国外去看篮球赛、网球赛…。这种以体育为载体的旅游形式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1.3 以“探险”“刺激”为主的体验游

年轻人的天性决定了他们喜欢冒险、刺激的娱乐活动。户外拓展、野外生存、海钓、滑翔伞等项目应时而生, 并深受青年人的喜爱。浙江地处南方, 却在临安建造了滑雪场, 周末游客络绎不绝, 这正是迎合了都市人的冒险体验, 项目本身也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起到了双赢的作用。

1.4 以娱乐休闲为主的度假游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 人们的工作压力大, 人们渴望利用节假日远离都市, 去周边度假旅游, 各种专门为都市人打造的休闲旅游项目如雨后春笋, 并换发勃勃生机。各种以度假为特色的度假酒店、度假农庄应运而生。在节假日, 家人出游, 或者三五好友聚会, 爬山、品茶、采摘、踏青、垂钓等, 抛弃工作中的压力, 亲近大自然, 放松心情, 所以深受广大都市人的喜爱。

2 城市发展进程中体育旅游的特征分析

2.1 体育休闲旅游形式由单一走向多元

现代社会的进步使得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 五天工作日的实施使人们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收入的不断增加, 使人们的休闲行为有了物质保障。新鲜事物的不断涌入, 使人们接触到了越来越多的运动项目, 传统的以单位、社区为锻炼场所, 以散步、球类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体育活动逐渐被越来越丰富的运动项目所取代, 在进行传统的体育休闲行为的同时, 人们更愿意尝试新鲜的运动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体育旅游包含了风光、探险、度假、健身、休闲等诸多因素, 所以体育休闲旅游的形式正在由单一走向多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很多新兴事物不断涌现, 传统的旅游和休闲活动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特别是青年人的需要, 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 开发符合新潮流需要的旅游项目势在必行, 其中主要是适合青年人的新的体育旅游项目”[2]。

2.2 体育旅游的需求、目的由原始走向高端

随着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的提高, 人们对生活的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现代人由于工作节奏加快和生活习惯方式改变的, 现代文明病也随之产生。体育休闲旅游的目的也随之改变, 由原来的“游山玩水寻访名胜”到现在的放松休闲寻求刺激和娱乐。是一种消磨时间的方式, 而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文化需求内涵[1]。人们对体育休闲旅游的需求越来越多, 体育旅游的目的也正在逐步改变, 由原来原始的健身娱乐需要正逐步向参与、文化、冒险、刺激等多元需求转变。这正迎合了现代人对生活质量的追求, 随着小康社会的实现, 人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物质层面, 更多的注重精神层面, 达到精神上的满足, 物质与精神的和谐统一, 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生活质量。

现代社会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传统的娱乐休闲活动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旅游业是朝阳产业, 是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而体育旅游以其自身的休闲、娱乐、健身的特点, 以及低碳、环保的绿色概念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普遍关注。体育休闲旅游也将推动整个旅游市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体育旅游及其界定[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2:11:4-6.[1]体育旅游及其界定[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2:11:4-6.

从体育的角度看体育旅游事业发展 篇4

一、从体育角度界定体育旅游概念

体育旅游是一种旅游方式, 其主题和主要内容是体育, 换言之, 是以旅游为形式、体育为内容。前者代表了体育内在的“强身健体、身心合一”的本质功能, 后者则体现了旅游内在的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审美需求。两者完美统一于体育旅游当中。在体育旅游概念里, 体育、娱乐的界限是模糊的。但也正因为这一点, 才能够动员更多的人参与到大众体育当中去, 在体育旅游过程中, 体育实现了生活化、普遍化、社会化、科学化、产业化, 体育真正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体育旅游不同于一般的商业旅游, 需要借助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 鼓励旅游者的亲身参与、彼此欣赏, 并充分发挥其社会交流和参与功能, 包括在旅游中所从事的各种身体锻炼、体育竞赛、体育康复及体育文体交流活动。

体育旅游项目和产品有着不同于其他旅游产品的特点, 即“体育性”。首先是专业性和技能性。体育旅游者首先必须要掌握某项体育休闲运动 (如滑雪、潜泳、攀岩等) 的简单技能, 这样才能有效地亲身参与其中并获得新奇感与体验感。因此, 体育旅游在体育设施、体育培训和安全保障上有其专业技能性, 体育旅游的开展始终离不开体育的专业技能指导。其次是规则性。体育旅游者需要了解某项体育赛事 (如NBA、世界杯) 的比赛规则或者某些体育运动 (如高尔夫) 的竞赛规则, 这样才能获得体育旅游过程中的愉悦感和紧张刺激感。第三, 健身性。体育旅游是以获得身体健康为需求动机的一种消费行为, 这也符合以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发展体育事业的目的和宗旨, 而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第十六章“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中也明确强调“发展健身休闲体育”。因此, “强身健体”是体育旅游业态的一个重要属性。

二、我国体育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1. 发展较快, 但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中国体育旅游发展的重要节点, 足球、篮球、乒乓球等, 尤其是足球职业联赛开始发展起来, 推动了大众体育的开展, 体育旅游成为了都市人消费的新热点。但中国体育旅游市场的开发远未成熟, 特别在中小城市和农村, 体育旅游人才储备不足, 体育旅游产品开发也离市场的需求较远。许多体育旅游项目和景点并不是独立展开的, 而是依托于文化游览、观光休闲。换个角度看, 体育旅游市场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目前, 关键是没有形成规模化的经济效应。

2. 中国拥有发展体育旅游的诸多优势

首先是拥有丰富的体育旅游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自然资源比如:东北的冰雪、南方的江河峡谷、西南的雪山, 西北的沙漠戈壁, 众多的名山大川……给我们提供了进行体育旅游的绝好基础;人文资源比如:我国的山峰险峻大连城市的“足球名片”、三亚的日光浴、敦煌的体育壁画、山东的蹴鞠文化……, 还有那众多少数民族的独特的体育民俗和景观, 吸引着众多体育旅游爱好者。

其次是群众体育运动的开展和公众体育观念的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中产阶级群体已经形成, 并逐渐壮大, 体育人口迅速增加, 参加体育旅游的人数将会逐渐增加, 体育范畴内的健身、娱乐、休闲、探险等特色旅游项目必然会成为人们的新宠, 体育旅游的开展还将大大拉动体育旅游周边产品生产和销售市场的扩大。

再次是中国体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很多体育项目在我国都已成功地导入了产业化运作模式, 形成了巨大的体育产业市场。这一切给体育旅游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许多地区把发展体育旅游作为当地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 给予重点扶持, 这是体育旅游进一步发展的庞大助力。

三、从体育角度看未来中国进一步发展体育旅游的对策

1. 充分利用大型体育运动会提升我国体育旅游的影响力

1990年, 中国成功举办了亚运会;2008年, 中国又成功举办奥运会;今年中国又获得了2022年冬季奥运会和2019年男篮世界杯的举办权。至此, 中国已经举办或将要举办了全球和地区主要的体育盛会。比如:奥运会、大运会、大冬会、青奥会以及足球、篮球、乒乓球等单项世界杯比赛。这些运动盛会对体育旅游发展带动作用是明显的, 业界应该充分利用大型体育盛会的举办契机, 提升体育旅游产业的影响力:充分利用先进的体育设施, 以及由赛事举办形成的良好的赛事和体育旅游人力资源;充分利用体育盛会的申办、举办这一过程推动体育这种“积极的生活方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部分;充分利用因大型体育盛会形成的良好的的治安、交通、环境、卫生等方面的的旅游环境。

2. 提升体育旅游业者的体育旅游经济意识

从体育的角度看, 体育旅游是一种休闲体育或假日体育, 是人们参与体育的一种形式或活动的一种方式。或者可以看做是到异地的体育活动。“假日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独特现象, 体育旅游业大有可为。但在实际调查中发现业界没有充分利用节假日发展假日体育经济。业界首先自身要有“假日体育旅游”这样的意识, 同时, 要善于培育、培养体育旅游市场, 可以做一些市场细分。体育产业应主动与旅游业界结合, 根据各地区、各时段、各节假日的不同, 规划丰富多彩的体育旅游产品。

3. 以品牌作为增长点发展特色体育旅游

体育明星有着特别的人格魅力, 特别对年轻人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体育旅游业者可以请明星代言, 用以作为体育旅游的卖点, 体育旅游的周边产品也应当有明星的特色。要创造体育旅游品牌, 并充分发挥品牌的影响力。

4. 加强游客的参与性和互动性

很多体育项目和活动都讲求游客的参与和互动性。不然就没有趣味。一些新兴体育项目, 像蹦极、漂移、攀岩等等刺激能够吸引人, 也可以开发出更多的项目鼓励游客的参与。

游客的参与是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但是, 体育项目有技术性要求和安全性要求。例如乒乓球、羽毛球以及网球等运动项目需要有较高技术要求就需要有教练做一定的指导, 游客才能够体会到蕴藏在运动中的乐趣;例如漂流、滑水、登山等项目对安全性有较高要求, 则更需要有专业教练从旁指导。

5. 注重体育旅游事业的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强调体育旅游事业的健康发展, 是说体育旅游应当合法合规, 决不可走入低俗、下流甚至暴力、色情的陷阱。所谓协调, 是多层面的。在体育旅游层面, 体育旅游所涉及的人事物三者应当协调, 这就要有相当的人才储备和组织, 专业的体育旅游公司也许会成为将来体育旅游的主力军;在旅游产业层面, 体育旅游不应仅仅被看作是一个旅游种类, 而应是一种旅游方式, 应该有机地渗透到旅游产业当中去;在经济社会发展这一层面, 体育旅游应当和社会整体发展、自然生态的自我更新相协调。所谓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是说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发展要有更为长远的眼光, 要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体育旅游发展再发展过程中, 须考虑社会和自然生态环境的承受力。

在这其中, 政府绝不可以缺位:要连同业者根据当地的自然和人文, 做好体育旅游发展的规划, 优化体育旅游发展的环境, 整合体育旅游资源, 鼓励体育界和旅游界的沟通, 建立体育旅游开发体系和体育旅游信息数据库, 鼓励体育旅游人才队伍的成长, 引导社会投资方向, 提升体育产业的社会地位。

6. 抓住互联网+机遇, 促进体育旅游的突进

“互联网+体育旅游”是互联网、体育、旅游三者进行深度融合。互联网的进入, 无疑会改变体育旅游的业态。互联网+会迅速促进体育旅游市场规模化, 服务质量标准化、价格透明化、用户体验个性化。体育旅游行业需要抓住机遇, 体育产业从业者要通过互联网+加快和旅游业的融合进程。通过互联网+, 将体育产业、旅游产业和消费者无缝对接。

结语

现代人生活方式已经大大改变, 健康理念和旅游观念的变化以及人们体育和健康意识的兴起是体育旅游事业发展的社会基础。体育和旅游的结合, 使得旅游超出了单纯的旅行和观光的范畴。我国拥有众多的体育旅游资源, 随着经济的发展, 体育旅游客源市场越来越大。从体育角度看, 体育旅游产业从业者要充分利用大型体育运动会提升我国体育旅游的影响力;提升体育旅游业者的假日体育旅游经济意识;营销过程中以品牌作为增长点发展特色体育旅游;加强游客的参与性和互动性;注重体育旅游事业的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抓住互联网+机遇, 促进体育旅游的突进, 以发挥出体育旅游的生态效益、文化效益、社会效益。

摘要:体育旅游是体育与旅游的结合。人们体育锻炼健身的意识在不断增强, 体育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扩大。以体育健身、娱乐、观赏竞赛为目的体育旅游成为了人们特别是都市人的生活的一部分。体育旅游有着巨大的旅游市场, 其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推动作用也是巨大的。体育界和旅游业界都应重视体育旅游。

关键词:体育旅游,经济

参考文献

[1]樊炳有.体育公共服务的运行机制探讨[J].体育与科学, 2010, 31 (2) :25.

[2]胡小明, 倪伊克.运动休闲之要素—兼论竞技娱乐化[J].体育科学, 2010, 30 (1) :14.

[3]胡小明.分享运动—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J].体育科学, 2010, 30 (11) :4.

[4]王伯超, 范冬云, 王伟超.发达国家体育公共服务改革的背景及启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0, 34 (5) :6.

[5]宛霞, 邵凯, 邢晓晨.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0, 29 (6) :33-35.

[6]杨强.从最新产业政策看体育旅游业如何健康发展[J].环球体育市场, 2010, (6) :14-15.

[7]杨强.体育强国发展战略的思考:突破与不足——基于《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的解读[J].体育科学, 2010, 30 (9) :12-17.

[8]中国旅游未来研究会课题组.新10年中国旅游发展趋势预测 (2011-2020) [J].旅游学刊, 2011, (3) :93-94.

山西体育旅游发展研究 篇5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生活的期望值越来越高, 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一种, 从近2年火爆的旅游市场可见一斑。体育旅游以其特有的魅力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在旅游市场上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体育旅游既不是简单意义的观光旅游, 也不是纯粹的体育健身, 而是二者的有机结合。综合文献研究, 体育旅游可以分为直接性的和间接性两种。直接性的体育旅游 (参与性体育旅游) 是指旅游者在旅游中直接参与各种体育休闲、娱乐、竞赛、健身、康复、探险等活动;间接性的体育旅游 (观赏性体育旅游) 是指旅游者在旅游中观赏、观摩体育比赛、参观体育胜地等活动。总之, 发展体育旅游事业, 在带动体育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 又能不断丰富旅游的内容, 促进旅游业的全面发展。体育旅游如果能得到合理、充分的开发, 对增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正是基于这一点对山西省体育旅游的发展进行分析研究, 以期为我省区域经济的发展添砖加瓦。

1 山西省体育旅游发展现状

相关研究资料表明, 体育旅游的兴盛是体育产业与旅游业发展到一定水平时的产物, 同时又依附于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山西 (Shanxi) 位于太行山以西, 黄河以东。山西之名, 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自古被称为“表里山河”。春秋时期, 大部分地区为晋国所有, 所以简称“晋”;战国初期, 韩、赵、魏三家分晋, 因而又称“三晋”。全省总面积156579平方公里, 总人口3410余万人, 现辖太原、大同、朔州、阳泉、长治、忻州、吕梁、晋中、临汾、运城、晋城等11个地级市, 共85个县, 11个县级市, 23个市辖区。山西历史悠久, 旅游资源丰富, 人文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 素有“中华文明一千年看北京, 三千年看西安, 五千年看山西”的美誉, 由此可见山西在中华5000年泱泱文化中的地位所在。与如此丰富旅游资源所不相匹配的是旅游业发展水平的落后, 体育旅游同样也没能逃脱厄运, 主要表现为:体育与旅游的结合不太完善;体育旅游产业化程度较低;配套服务的专业化程度较低;体育旅游专业化服务人才的欠缺;体育旅游产业化理念落后, 品牌效应不突出等。

2 山西体育旅游发展条件分析

2.1 区位条件

山西省位于黄河中游, 黄土高原东部, 北跨绵绵内长城, 西、南以涛涛黄河为堑, 东邻巍巍太行山, 南北狭长, 毗邻京津冀都市圈, 交通便利, 是中国中部最重要的省份, 在我国中部发展整体布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除此之外, 根据国家旅游局的旅游主题“2008奥运旅游年”, 山西省旅游局为了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在奥运会期间来山西旅游, 提出了“赛在北京游在山西”的发展口号, 更奠定了山西体育旅游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2.2 人文历史条件

山西历史悠久, 旅游资源丰富, 人文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 素有“中华文明一千年看北京, 三千年看西安, 五千年看山西”的美誉, 三晋大地, 任何一个角落都无不闪现着人文历史的光辉, 梵音声声, 香烟袅袅的佛教圣地五台山;令人赞叹的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气势恢弘的北魏时期云岗石窟;流芳百世的洪洞大槐树;与法国艾菲尔铁塔和意大利比萨斜塔号称世界三大奇塔的应县木塔;惊险绝伦的恒山悬空寺;世界第二大黄色瀑布——黄河壶口瀑布, 豪华气派的晋商四大宅院等等。

2.3 交通条件

交通是旅游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山西旅游的交通条件无论是航空, 铁路, 还是公路都能形成与旅游景区、景点的全方位衔接。

3 山西体育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3.1 拓宽思路, 深入发掘, 建构山西体育旅游“三圈”的全新格局

山西丰富的旅游资源, 无疑对山西体育旅游的全新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推动。面对日趋竞争激烈的体育旅游市场, 如何将丰富的资源、区位的优势、市场的强烈需求有机统一起来, 转变成具有独特卖点的体育旅游“核心产品”, 依据山西省经济发展的“十二五”规划, 应拓宽思路, 深入发掘, 努力建构山西体育旅游“三圈”的全新格局, 使其带动山西省体育产业及其经济的全面发展。

“三圈” (图1、表1) ——晋北体育旅游圈:构建大同市、忻州市、朔州市为主的体育旅游圈, 以晋北的佛教文化旅游为基础, 辅之古建和探险。晋中体育旅游圈:构建太原市、晋中市、阳泉市、吕梁市为主的体育旅游圈, 以晋中的晋商大院文化旅游为基础, 辅之观赏、观摩和参观。晋南体育旅游圈:构建长治市、运城市、临汾市、晋城市为主体的体育旅游圈, 以晋南的黄河根祖文化旅游为基础, 辅之观赏、观摩、参观和休闲探险。

3.2 提升水平, 强化资源整合, 重视配套服务的建设

通过实地走访, 我们不难发现, 配套服务建设的欠缺是目前山西省体育旅游发展较为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 许多价值很高的体育旅游资源不得不因此而大打折扣。不论从发展山西省体育旅游的角度, 还是从发展山西省旅游的角度, 或是从更长远的发展山西省经济的角度出发, 都不能只重视体育旅游自身基础没施的建设, 而忽视其他相关要素的配套建设及资源的整合。全面加强食、住、行、游、购、娱等要素之间的配套服务的建设, 才能有效的加快山西省旅游发展的步伐, 更好的整合现有旅游资源, 从而提升山西省旅游发展水平。

3.3 实施体育旅游人才战略, 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体育旅游服务人才

随着山西省体育旅游市场的不断健全, 体育旅游服务的专业人才需求越来越大。相关研究资料表明, 超过55%的游客对体育旅游的服务质量表示一般或不满意, 由此不难发现, 我省体育旅游服务专门人才的缺口很大。只有具有一流的体育旅游专业服务人才才能提供一流的体育旅游服务, 因此, 山西省应未雨绸缪, 及早实施体育旅游人才战略, 通过建立完善的体育旅游人才培养体系, 调动体育相关行政部门、旅游相关行政部门、全省各大院校的体育和旅游专业等对体育旅游人才资源的重视, 形成多方联动, 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体育旅游服务人才。

3.4 树立体育旅游产业化理念, 打造山西体育旅游品牌效应

树立对山西体育旅游产业化理念的全新认识, 掌握山西省体育旅游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律, 努力完善体育旅游市场的体系和机制, 加强对山西省体育旅游产业化运作模式、布局的系统化研究在学习体育旅游产业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与我省的基本情况相结合, 走具有山西省特色体育旅游的产业化经营道路。

打造山西体育旅游品牌效应, (1) 注重对我省体育旅游的大力宣传。 (2) 加大对重要国际和国内赛事的承办力度。 (3) 积极寻求国内外著名体育品牌公司的赞助。 (4) 努力探索与国内外著名体育公司联合开发具有山西省体育旅游特色的标志性产品。

4 结语

通过对山西省体育旅游的深入研究, 山西省体育旅游发展的前景是十分光明的。这不仅有利于我省体育发展的整体部署, 更对我省区域经济的大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前途是光明的, 道路是曲折的, 我们不可能一蹴而就, 山西省体育旅游的蓬勃发展需要大家的一致努力,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观察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 分析山西省体育旅游的现状与优势, 在此基础上, 提出山西省体育旅游的发展策略, 旨在推动山西省体育旅游“更高、更快、更强”的发展。

关键词:山西,体育旅游,现状,资源,研究

参考文献

[1]石晓峰, 李建英, 王飞.山西省体育旅游资源分析及开发策略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 2009 (3) :126-131.

[2]李香华.体育旅游与健身[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3.

[3]霍炎.体育经济新思考[J].体育与科学, 2001 (40) :7-8.

[4]李天元.旅游学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0.

[5]胡小明.休闲理论与体育娱乐化[J].体育与科学, 2005, 26 (4) :11-13.

[6]李思屈, 李涛.文化产业概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7.

[7]刘凯, 柴新.体育旅游开发与可持续发展[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4, 16 (4) :32-34.

湘西地区体育旅游探析 篇6

1 发展湘西地区体育旅游的价值

1 . 1 增进传播与交流, 丰富旅游文化市场

湘西地区是土家族和苗族为主,其他少数民族杂居的地方,构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人群特点,正是这个神奇的地方,创造出了各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在丰富当地人民的业余生活外,也给外来游客增添了许多乐趣,让人流连忘返,湘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因此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和发扬,广为人知。在思想上,这无疑促进了人们在精神和情感上的交流,带动不同地域和不同地方的体育文化及旅游文化之间的传播和交流。如果有更多类似的体育活动能够整理投放旅游市场,将会进一步推动旅游文化市场的发展。

1 . 2 有利于传承与保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据了解,目前广泛 运用到旅 游中的湘 西体育项 目主要有:苗鼓、跳竹竿、踩高跷、荡秋千、舞龙舞狮、踢毽子等,还有一些民间体育或杂技在旅游景点的精彩演出,让游客们大呼喝彩,并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但是好多这些类似的传统体育项目正面临失传或变异,所以如何更好的抢救和保护这些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成为当今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在一定程度上而言旅游成为少数民族地区传统项目开发利用的另一平台,有利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1 . 3 促进湘西体育事业的发展

湘西地区旅游发展迅速,与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有关外,还与民族和地方的文化有特色相联系,显示出无穷的民族风情,吸引着国内外广大旅客的参观。而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对其进行开发与利用,化生成为旅游产品,让游客对民族文 化渴望了 解的心理 需要得到 满足 ,“体育搭 台 ,旅游唱戏”,不但增强旅游业的竞争力,同时也可以带动湘西体育事业的发展。

2 湘西地区体育旅游现状

2 . 1 湘西地区体育资源现状

湘西地区素以神奇和美丽闻名全国,凤凰古城、猛洞河、流沙瀑布等,当地美丽的山水风景、丰富的历史文化及浓郁的民族风情等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有学者对湘西进行概括为:“湘西是在沈从文的书里,在黄永玉的画里,在宋祖英的歌里”。近几年,来湘西旅游的游客每年达1000多万,其中有很多是来自海外的游客。旅游业成为湘西地区的龙头产业,在湘西经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除了风景如画,文化气息浓厚之外,湘西的体育旅游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民族传统体育这方面,项目资源丰富、特色浓、发展前景广,如果能够得到进一步合理的开发与利用,对湘西旅游业的发展来说,无疑是锦上添花,使湘西经济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据调查了解到,湘西地区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如苗鼓、荡秋千、踩高跷、舞龙舞狮、摆手舞、踢毽子等,还有在湘西民俗节日当中,比如三月三、六月六、赶秋节、等开展丰富的民俗体育活动,有上刀梯、抢花炮、跳竹竿、跳猴儿鼓、苗鼓表演、跳摆手舞等。如果可以将这些丰富的体育项目得到很好的开发与宣传,对体育旅游业及当地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2 . 2 湘西地区体育旅游现状

2.2.1 平时客流量远远低于民族、民俗节庆期间

通过调查,到目前为止,在国家节庆日及湘西民俗节日期间,来湘西地区旅游的客流量大大高于平时,分析其原因,节假日人们的空余时间多,可以满足旅游出行。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这些节庆与民族集会里,具有大量的当地民俗活动,人们载歌载舞,少数民族体育活动开展异常热闹,非常值得各方游客的参观与感受,所以国内外游客络绎不绝,纷纷汇聚与此。

2.2.2 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还需进一步加强

湘西在地理位置上还属于偏远山区,在经济上较为落后,所以开发湘西旅游的资金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制约性,所以难免在开发力度上受到限制。目前总的来说,湘西地区自然人文价值的旅游资源开发比重大于体育旅游资源,所以,当地有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人为了生计投身其他工作,使得类似的精彩活动在平时开展较少,开发的也不够充分。

2.2.3 游 客 对 当 地 体 育 旅 游 资 源 的 了 解 不 够

由于一些客观原因,这些体育旅游项目大多数只在民俗风情较浓厚地带的表演区进行,通过展示各种原汁原味、原生态的湘西民族体育旅游的风采,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所以还有一部分地区在体育旅游这个方面开展的还不够充分,加之宣传力度不够,导游对当地体育旅游文化理解的不多,导致各地游客对湘西的一些旅游资源还不是很了解。

3 发展湘西地区体育旅游的几点建议

3 . 1 采用多种方式加大宣传力度

湘西地区体育旅游在宣传力度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提高。这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通过媒体、报道、海报宣传等方式对外宣传,让更国内外更多人了解湘西的体育旅游,被当地的风土人情、趣味十足的体育项目吸引过来。另一方面是需要加强对当地广大群众的宣传力度,普及他们相关理论知识。比如借助体育协会组织、体育文化站对当地开展的民族、民俗体育场面录制成视频,对项目内容的典故、内涵及意义进行知识普及,尤其是对当地导游相关知识的培训,将当地民族体育文化宣传的更到位,促进湘西地区体育旅游的和谐良性发展。

3 . 2 政策扶持, 加大经济投入

湘西地区体育旅游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这需要政府对湘西民族体育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引起重视跟关注。到目前为止,针对民族地区传统体育的保护法律还不够,最新的更是少之又少,在相关活动的开展缺乏相应的政策法规来支撑。另一方面,在经济投入方面,需要一定资金支持。当地体育文化站,应该跟当地旅游服务部门进行协商与合作,在自然人文资源的投入与民族体育旅游资源两个方面的投入比重上合理调节,在经济上给予必要的支持。

3 . 3 合理开发利用当地体育旅游资源

体育旅游的社会价值 篇7

1、体育旅游具有健身功能。运动使新陈代谢旺盛, 大脑能获得更多的营养, 增强心肺功能, 整个机体会处于较理想的机能状态, 体育旅游可以提高人的创造力。体育旅游相对观光旅游来说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旅游, 通过亲自参与某项健身、冒险或观战的体育活动, 不仅能增强体质, 健美强身, 还可陶冶情操。经常参加体育旅游, 可使人的创新活动保持在较高水平。大力发展体育旅游, 可以起到提高全民素质, 振奋民族精神的作用。体育旅游的健身功能, 还可以作为一种劳动力的有效保护手段, 它可以提高社会的健康水平, 抵御疾病现象对劳动力的侵害, 提高劳动力的工作效率, 从侧面节省社会劳动时间。

2、体育旅游具有文化功能。体育旅游是广泛传播体育文化, 提高体育社会化程度的有益选择。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资料, 全世界旅游群体中, 以消遣娱乐、健身康复为目的的旅游者所占比例最大。体育旅游为社会体育开辟了一条谋求经济效益、发挥经济功能的有效途径, 也为社会体育架起一座传播体育文化, 促进了世界各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与交流。

3、体育旅游具有经济功能。20世纪50年代以来,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众体育的蓬勃兴起, 带来了以体育健身、娱乐、康复、探险、观赏和参与各类体育竞赛等为目的的全球性旅游活动的普及和发展。体育旅游能增加国家创汇, 改善投资环境, 提供就业机会, 促进对外经济合作与交流。体育旅游这一特殊文化现象逐渐被人们所认识。

一、体育旅游对参与者身心健康的影响

自2001年国家旅游局提出“体育健身旅游年”的主题之后, 极大地促进了体育旅游的发展, 人们积极参与各种各样的体育旅游活动, 体育旅游活动也给人们带来了健康的体魄和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特别是每一种野外的体育旅游, 都是一种效果极佳的自然疗法。所谓的自然疗法, 就是指借助于自然环境中的力量, 进行身体疾病的治疗或者康复的过程。根据第3次人口普查的资料, 我国百岁老人多生活在森林中的山区或少数民族地区, 可见, 环境对人的寿命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体育旅游的健身价值, 一般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是旅游给参与者带来的那种欣赏异地风景、饱览异地风光、体验环境改变、体会不同地区、不同城市、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内容。另一方面, 参与体育运动, 获得自身健康水平的提高。

1、体育旅游中参与者能充分享受到旅游环境方面的健身价值。

体育旅游活动开展的地方, 大多为一些自然风光比较优美的风景区, 比如郊外、山区、森林、海边、温泉集中地、岩洞等等。这些地区, 由于同人们经常居住的城市环境不同, 存在着多种有益于健康方面的因素, 比如, 林地的空气中存在着大量的负离子, 有利于人们提高健康, 防止疾病的侵袭。山地气温凉爽, 可以增加给中暑患者消化器官的活力, 增进食欲。泡医疗温泉, 能治疗各种疾病。氡泉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 硫化氢泉治疗各种慢性关节炎等疾病, 单纯温泉治疗各种慢性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神经炎、神经痛等疾病, 效果都是很显著的。在森林环境中, 由于森林中的光合作用, 氧气充分, 噪音降低, 空气清新, 温度适宜, 并且具有杀毒灭菌的功效, 特别适合于慢性病的患者身体休养康复。参加森林中的体育旅游活动对于呼吸系统疾病, 如慢性鼻炎、咽炎、慢性气管性疾病、肺气肿等疾病, 疗效明显, 对于心血管系统疾病如冠心寅, 高血压, 动脉硬化等也有一定的疗效。

2、体育旅游中运动项目所具有的健身价值。

体育旅游发展到现在, 与几项运动项目联系密切。高尔夫球运动、漂流项目、滑草或滑沙运动、滑雪运动、自行车运动等, 可以看作体育旅游专项运动。它能让人们最大程度地从办公或家庭环境中走出来, 到野外去, 充分体会或体验一种运动着的快乐, 并同时享受着健康的感觉。这就是体育旅游所能给人们的精神方面的放松以及身体上的健康因素的增长, 从而让人们远离疾病, 保持着身心的最大健康状态。

比如骑自行车、攀岩、滑草、漂流、冬泳等运动。这些体育旅游运动项目的开展, 极大的促进了参与者的健康水平, 提高了体育旅游的社会价值。参加高尔夫球运动, 可陶冶性情, 可增强上下肢力量和腰腹部力量, 还可防治失眠症等慢性疾病, 对内脏功能、呼吸系统机能以及心血管系统功能皆有良好的增强促进作用。

二、小结

体育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特种旅游形式,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体育旅游迎合了当前人们的健康需要, 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它在带给人们旅游观光乐趣的同时, 也给人们带来了健康的体魄, 满足了人们的健身需要。体育旅游是一种有利于改善身心状态、减轻精神压力、缓解环境矛盾、保持健康、延年益寿的积极的生活方式, 具有积极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姚鸿恩, 郑隆榆等.体育保健学[M].高考教育出版社.北京.2001.03

[2]、张宪安等.慢性病疗养康复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0.12

[3]、段国新.体育旅游的健身康复功效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05.117-119

体育旅游课程 篇8

1 从旅游发展视角来看, 体育旅游是一种特质的旅游消费产品

体育旅游作为旅游中的重要形式, 在具有一般旅游基本属性的同时, 但也表现出明显的特质。

1.1 体育旅游突出其健身消费功能

体育旅游作为旅游项目中的一种, 在具有满足大众休闲、娱乐、消费需求, 具备娱乐价值、休闲价值, 甚至是文化价值、教育价值、审美价值的同时, 它又是旅游服务中的一种特殊商品, 它可以给的言行, 又要积极的调动好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比如说旅游企业的领导者要给予员工应该有的尊重;为企业的员工精心的设计工作、创造愉快的工作环境;创造能够让员工发挥出自身聪明才智客观条件;给予员工发展、提升自己的机会。而这些的最终目的, 都是为了以满意的员工去争取到满意的客户, 从而促进旅游企业的发展。3.2提高旅游产品质量

不仅仅是商品才有质量的要求, 旅游活动也同样存在着质量高低的衡量, 而且质量, 可以说是旅游企业的生命、源泉。旅游的消费, 作为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一种更高层次的消费活动, 对于质量的要求更应该是非常严格的, 对于向旅游者提供服务产品的旅游企业来说, 只有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提高旅游产品的质量, 才能够确保企业的良好信誉, 而信誉更是旅游企业增加经济效益、获得经济利润的根本保证。比如说旅游企业应该大力推行旅游定点制度, 选择服务质量好、信誉佳的餐厅、商店、宾馆、旅行社作为旅游定点的企业, 并推荐给广大的旅游者。总之, 应对“假日经济”所带来的旅游业重大机遇, 旅游企业更应该积极地改善自身产品、服务的质量, 而这个问题, 也应该是旅游企业永无止境的关键工作。对于旅游企业来说, 质量更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竞争的最主要的部分, 旅游企业必须积极地树立好全体人员的质量观念;强化对旅游企业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培训以及旅游企业团队的精神培训;健全、完善旅游企业内部的各项管理措施, 才能够为顾客提供更加完整的、人们带来健身价值, 满足人们对健康消费追求。由此看, 体育旅游突出其健身性的消费。

1.2 体育旅游是与体育消费相关的多元消费产品

体育旅游是一种多元化的、服务型的产品, 它囊括了体育活动、健身活动、体育观赏活动、体育探险活动、体育竞技活动、体育教育活动、体育用品消费活动、体育休闲活动等。因此, 体育旅游是一种综合性的, 可以满足消费者与体育相关的多种身心需求的旅游服务活动。

1.3 体育旅游有赖于多种体育活动资源的开发

体育活动是一种潜在的市场资源, 很多体育活动都可以用于体育旅游的开发, 而体育旅游的发展正是依赖于这些资源的利用。通过对包括体育赛事、体育设施、体育技术、体育专业技术人员、体育文化、体育信息的开发, 可以为人们提供诸如体验式体育旅游、参与式体育旅游、观赏式体育旅游等体育旅游项目。

从以上分析看出, 体育旅游虽然是一种旅游形式, 但其具有自己的特质, 它以旅游为载体, 以体育相关活动为表现形式的旅游消费项目, 是一种能够满足大众身心健康发展的休闲旅游活动。

2 体育旅游对现代旅游业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

随着人们健身与休闲消费意识的增强, 体育旅游经济日趋活优质的旅游产品, 也才能够吸引到更多的客户。

4结语

总而言之, 旅游产生的必要条件之一是时间, 如今假日经济的兴起, 对旅游业支配与促进作用也逐渐明朗化了。“假日经济”对于旅游业来说,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遇, 旅游企业只有积极地把握好这个机遇, 做好自身的经营管理工作, 才能够促进自身企业的生存、发展。

参考文献

[1]钱文芳.我国假日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湖南财经高等专

科学校学报, 2006, (2) .

[2]王.假日旅游的可持续发展[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4, (1) .

[3]贺琛, 胡静.创新休假制度:从“黄金周”到带薪休假[J].衡阳师范学

院学报, 2005, (2) .

[4]唐建军.我国假日旅游经济的影响力及其对策[J].合肥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4, (3) .

[5]彭海珍.从中国假日经济看旅游市场[J].经济师, 2001, (4) .

[6]汪德根, 刘昌雪, 陆林.试论假日旅游经济及其健康发展[J].黄山学

院学报, 2002, (4) .跃, 成为当前大众旅游消费的热点, 对现代旅游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1 体育旅游推动了旅游经济的整体发展

体育旅游在我国来说是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与传统旅游相比, 体育旅游具有的各种旅游功能, 契合了广大游客的消费需求, 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普遍青睐。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特别是随着居民对健康休闲理念的增强, 崇尚健康生活, 追求体育健身, 体验运动快乐成为人们的消费时尚、消费潮流。在这种体育旅游发展态势中, 各地的各种体育旅游消费产品都非常热销, 滑冰、滑雪、帆船、探险、蹦极, 甚至前往观看体育竞技赛事, 从事体育商务旅游活动等都成为人们的消费追求。这使得全国各地参与体育旅游活动的人数不断增多, 体育旅游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 收入连年攀升, 并且大众呈现出越来越高、越来越趋向多元的消费需求变化。体育旅游的发展, 推动了整个旅游环境的改善, 促进了的不断提升, 使得整个旅游行业得到了整体发展, 实现了旅游管理升级、服务升级、品位升级和经营实力的升级。

2.2 体育旅游优化了旅游发展结构

体育旅游是一种全新的消费形式, 与传统的消费形式相比, 体育旅游更强调游客的参与性, 更加突出了游客接受服务与景区提供服务的互动性, 发挥了体育旅游者的能动性、自主性和情感需求的满足性, 是一种具有全新功能的旅游产品。因此, 体育旅游产品的出现, 使得旅游景区旅游项目结构发生了变化, 由此带动了旅游服务模式、旅游管理、旅游发展理念的变化, 最终使得旅游企业的发展结构适应了大众旅游的消费需求, 实现了旅游企业的服务优化、管理优化和结构发展。

2.3 体育旅游推进了旅游发展的创新

人是个性不同、思维不同、文化背景不同, 具有不同特征的人, 由此必然产生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不同活跃程度和不同的行为方式。同时体育旅游是一种游客参与性强, 互动性强的旅游形式, 这使得景区在提供体育旅游服务中, 必须体现满足个体需求、彰显人文关怀, 进行体育旅游形式的不断创新, 以满足旅游爱好者的不同需要。因此, 体育旅游或在形式上创新, 或在旅游功能、旅游品质、旅游组合上创新。在体育旅游发展中, 这种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方式, 尤其是创新的动力, 推动了体育旅游的发展, 使得体育旅游不断出现新的服务方式、服务经验和服务领域, 展现和激发了旅游活力, 推动了旅游发展。

2.4 体育旅游扩展了旅游的多元功能涵盖

从体育活动的本质来看, 它在给人们带来体育运动满足的同时, 也带来了其他很多方面的、有价值的边际功能。因此, 体育旅游消费, 不但可以给消费者提供体验运动快乐, 也可以给消费者带来趣味、品位和价值的享受, 因此, 体育旅游服务赋予自身很多的内涵和精神元素, 一种体育旅游形式主体元素是运动、休闲的, 但同时也具有文化的、教育的、审美的内涵。由此, 体育旅游增加了旅游的功能涵盖, 拓宽了旅游文化的视野, 丰富了旅游的经济、社会价值。

2.5 体育旅游优化了旅游软硬件环境

发展体育旅游所应当具备的条件, 不是传统的观赏旅游所能达到的, 它需要购置设备、打造环境, 需要必备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不仅需要一定的硬件设施、设备、器材, 也需要一种为游客服务的全新理念和服务规范。因此, 体育旅游的发展, 一方面将推进旅游景区的硬件投入、改善旅游景区的基础环境, 同时对提升旅游景区的服务素质、管理素质, 尤其更新旅游企业的服务理念, 浓郁旅游企业的文化氛围具有重要的作用。体育旅游的发展, 必然带动旅游景区环境的优化和各方面经营水平的提升。

2.6 体育旅游推进了旅游品牌的提升

在旅游消费市场中, 旅游项目的影响力在于旅游产品个性的彰显。体育旅游项目很多都是基于地方体育资源为依托, 都是基于一定的体育传承、体育历史积淀或以民族体育文化为基础, 往往蕴含了地域性、民族性的文化内涵和个性, 以此为基础开发的体育旅游项目, 若再辅以恰当的包装、精心的广告设计、精细化的服务和长期的营销推介, 必然将在客户市场中形成良好的美誉度、知名度和影响力, 最终将提升旅游景区的品牌。

当然, 体育旅游在推进旅游整体发展的过程中, 也给旅游业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比如可能由于体育旅游互动性强的特点, 引起一些耗材等成本的提高, 也可能由于体育旅游发展带来的效益提升, 造成旅游公益性的被忽视等。但无论如何, 体育旅游对旅游发展的推进作用是主要的。

3 积极推进体育旅游的发展, 努力实现旅游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当前, 应当从发挥体育旅游对旅游发展重大影响出发, 积极推进体育旅游发展, 重视规避体育旅游对旅游发展的不利影响, 积极实施体育旅游发展战略。

3.1 重视体育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

应合理开发, 重视可再生性体育旅游资源的应用;应坚持开发与保护同步的原则, 对一些不能再生的体育旅游资源和有限的体育旅游资源, 应重视予以保护, 比如对于千年古迹、古建筑等予以保护, 必要时可实行封闭式保护管理。

3.2 实现体育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 严防超负荷发展

体育旅游景区应进行有关体育旅游的科学规划, 科学测量环境可容纳的旅游容量, 合理安排体育旅游规模、时间, 防止体育旅游发展中的过度开发。

3.3 积极打造绿色健康体育旅游品牌

体育旅游景区在研究设计体育旅游品牌中, 不但要从满足游客需求出发, 更要从游客身心健康、环境保护出发, 推出无污染, 对人身心有益的友好型体育旅游产品, 应从根本上遏制体育旅游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李勇.试论发展我国体育旅游的对策[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 2004.

[2]张志.试论重庆体育旅游的开发[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4, (4) .

上一篇:铁路行业信息安全下一篇:应收账款形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