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纲要

2024-10-07

体育课程纲要(通用8篇)

体育课程纲要 篇1

竹林学校校本课程

《魅力田径》实施纲要

竹林学校校本课程——《魅力田径》实施纲要

《魅力田径》课程说明

本课程名为“魅力田径”。其主要内容是针对中小学生,在校接受适合此年龄段的田径技术教育所创编的。田径运动有着其他运动无法替代的优势:它有利于发展学生力量、耐力、速度、灵敏、变向、柔韧等身体身体素质素质;有利于学生身体机能的发展;有利于培养中小学生的勇敢顽强的意志意志品质品质,满足现代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的需要,因此如何让学生喜欢田径课,进而积极主动的完成田径校 本课程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因此我们想通过本课的研究找到学生真正喜欢的田径课的内容或者模式。跑步对身体有许多好处!第一、跑步可以提高心脏的工作效率。它可以使心脏的收缩、舒张能力大大增强,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心脏病的发生。第二、跑步可以提高呼吸系统的功能。我们跑步 时呼吸肌收缩有力,气体交换量增加,肺活量提高,使人养成深、慢呼吸的习惯。第三、跑步有利于耐力、灵敏度、协调能力的提高,增强人的体质。第四、跑步可以倍养我们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

一、课程基本情况

1、课程名称:魅力田径

2、开课教师:张付成 陈会斌

3、教学材料:自编纲要、田径教学光盘资料

4、课程类型:

5、学习时限:一学年(每周 1 课时,共 30 课时)

6、授课对象:1----9 年级

7、课程性质:学科拓展类

二、课程具体方案

(一)课程目标 1.运动技能目标:发展学生力量、耐力、速度、灵敏、变向、柔韧等身体素质。2.生理健康目标。通过练习,有效地改善大脑皮层神经兴奋与抑制的过程,提高 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循环系统的功能,使身心得到 全面、均衡的发展。3.心理健康目标:培养中学生的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满足现代学生自我价值的 实现的需要,感受合作力量,唤起团结意识,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和意志品质,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激发和培

(二)具体目标

1、田径基础知识(1)通过学习田径相关知识,使学生对田径增进了解,能自然过渡到学习训练 当中。(2)丰富了他们的知识面,激发了他

们对田径的好奇心和学习田径的兴趣。

2、基本功训练(1)采用身体素质训练的方式,训练学生能掌握田径的基本能力和技术动作。(2)通过训练使学生身体的各个部位得到适当的拉伸,增强身体的灵活性和协 调性。

3、跑步基础训练(1)初步掌握跑的技能,掌握训练方法,提高身体素质。(2)通过训练,使学生能够很快的适应比赛节奏的激烈性。(3)提高学生身体各部分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促进儿童的骨骼发育,提高身体素质。

4、奥运会田径比赛欣赏(1)在欣赏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对各种大型比赛的理解力。(2)利用现代化的电教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 学生主动地训练。

(三)课程内容

单元一: 基础知识(20 课时)课程内容 课时安排 授课地点 授课教师

1、田径起源、田径项目

2、田径点滴小知识

1、跑的专门性训练

2、摆臂技术和跑的专门性训练

单元二: 全面的身体 素质训练(25 课时)

3、柔韧性训练

4、平衡性训练

5、跳跃性训练

6、速度性训练

7、变速跑训练

8、耐力性训练

单元三: 视 频 欣 赏(3 课时)

1、观赏跑步比赛的精彩片段

2、学习并掌握一些田径规则

3、实践练习比赛

(四)课程标准

1、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跑步技能和训练方法,能够正确有力地进行体育测验 和比赛。

2、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力。

3、使学生能够感受合作力量,唤起团结意识,从而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和意志 品质。

(五)课程实施说明

1、授课形式:教师为主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直观教学与启发思维相结 合, 引导学生进行实践。

2、组织形式:讲授,训练,欣赏,实践活动。

3、活动安排:(1)课内讲解。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奥运会的资料,课上让他们互相交流,老师给予适时的点拨,使学生对田径知识有深刻的了解。(2)课外让学生参与比赛和一些更大型的体育比赛活动,去感受体育带给自 己的的魅力。

4、上课时间:每周三下午三、四节课共 40 分钟。

5、上课人数:50 人

(六)考核评价说明

1、考核方式:制定了关于学生的出勤表、参加活动记录表、学业成绩评价 表以及学生学习情况评价表。

2、考核形式:基本功实践考核、小型比赛、综合实践活动等内容丰富的评 价方式。

3、考核结果:学期末评选“ ‘快乐田径’优秀学员”和“校园小明星”称 号。(考核标准:学期末,全勤、参加活动情况是 3 个小笑脸的学生定为“ ‘快乐田 径’优秀学员” ;学习情况总评是优、学业成绩为 4 个 A 的定为 “校园小明星”)。

三、课程目标:

1、突破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主的旧体系,建立以增强体质、提高体育能力,促进

学生身心健康为主线的课程目标体系。使学生在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和身体活动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增强学生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2、通过各种体育途径,向学生进行系统的体育运动、卫生保健基础知识教育,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学会健身,至少掌握一项体育技能,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3、寓德育和美育于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团结合作、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等良好体育作风,同时培养学生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陶冶学生美的情操,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让每位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四.实施建议:

1、教师应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充分挖掘和利用课程资源,不断地调整课程内容,进行优化整合,突出课程的生成性特点,创设出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

2、在实施过程中以学生的学习和锻炼为中心,侧重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养成锻炼身体习惯。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

3、教师应对本人开发的单元教材进行试教,通过实验对照班、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做好反馈记录,不断修改完善教材内容,最后在教科室的指导下年级推广运用。

4、教师应该注重校本课程的学习与交流,统一观点,增强合作意识,不断提高理论水平,体验新课程理念,努力推进新课程的改革。四.课程评价(附后面)

(一)对教师的评价:

注:1.评价意见等第:A—优,B—良,C—一般,D—需改进。

2.具体栏目的评价,只需在后面的方格内打“√”,综合意见以定性分析为主。(二)对学生的评价:

我校课程开发项目基本上都是运动技能类,如足球、篮球、乒乓球、武术等,通过学生自身参与评价过程,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互教互学过程中更加主动、积极地进行运动技能的学习。

1、评价主体多元化:

①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占40%):主要通过对学生的技术评定,使教师了解和掌握教学质量与效果,同时控制整个评价活动,掌握主动权。

②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占40%):通过学生间的互动与评定活动,引导学生相互关心,互相了解,主动观察周围同学的学习态度和能力,鼓励学生发扬协作共进精神,在互教互学中,使学生建立交流与沟通的人际交往意识,并在考核评价活动中,逐步掌握正确评价的技巧,提高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学生自我评价(占20%)素质教育强调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设计综合评价时,除考虑学生间相互评价外,还安排了学生自我评定的比例,让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养成主动学习,自觉锻炼的方法。(附自我评价表)学生课堂自我评价标准

1.在体育课上,我学习____认真。

a 非常

b 比较

c 还算

d 不太 e 一点点 2.在体育课上,我得到了同学的帮助,我___ a非常感激

b 无所谓

c 觉得是应该的 3.当动作出现错误时,我对错误的原因___思考

a总是仔细

b进行一些

c有时

d很少思考

e从不 4.对学习目标已完成___

a全部

b大部分 c 一半 d 一点 e 零 5.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对项目___感兴趣 a非常

b很

c无所谓

d有点

e一点不 6.在体育课上,我学习___主动

a非常

b比较 c 不确定

d不太 e不 7.我对自己动作不规范的地方____注意

a非常 b 比较

c有时会

d不太

e不会 8.在老师组织的讨论过程中,我发言的积极性___ a非常高

b比较高

c不太高 d 不高 e 没有 9.我对自己的运动表现___满意

a非常 b 比较 c 还算 d 不太 e 不 10.我对自己和同学的差距___清楚

a非常 b 比较 c 还算 d 不太 e 不 11.当同学出现错误时,我___帮助指出

a会立即 b 会 c 有时会

d不太愿意

e不会 12.在学习过程中,我有意识一边思考老师教授的要领一边进行练习的次数___

a增加许多 b增加了 c没变

13.在学习过程中,我___能体会学习带来的快乐 a总

b大多时候

c有时

d很少

e不能

2、确定评价指标:

技术水平(占60%):根据学生实际掌握动作质量与临场发挥的水平,在独立完成任务练习的基础上,按动作规格,技术要求,熟练程度及演示技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学生态度(占20%):包括出勤,遵守课堂纪律,主动学习与刻苦练习的程度,求知欲望及课余强化复习的次数。

学习能力(占20%):对教材的掌握速度和质量,对教材的理解能力与表现能力,遇到问题的解决力法及同学间互教互学的能力。

3、确定评价项目与标准。

甲:动作完成好,姿势正确,熟练到位,轻松协调。

乙:完成动作较好,动作较连贯。基本到位,无明显错误。丙:基本能完成动作,不够到位,连贯性差。

丁:未能完成动作,质量差,经补考,并在教师的提示和同学的帮助下不能完成动作。

4、操作

①技术评定根据学生的临场发挥和实际水平按评分标准进行评定。②学习态度与能力在小组评议的基础上由体育委员(或小组长)根据该生本学期的表现作出具体决定。当然,新的评价方法在教学中面临着许多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教师掌握相关的教育主人理论,转变单一的教师给学生打分的观念。同时要求教师要有敬业的精神,关心了解学生的需要,设计教学,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体育课程纲要 篇2

一关于《新纲要》的创新点

新、旧“纲要”都是国家的意志和行为, 在性质上没有差别, 但在创新思想上, 《新纲要》在五个方面表现出了它的与时俱进:

第一, 将大学体育课程的性质界定为“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 突出了体育课程身心参与、从事练习并承受运动负荷的实践课程特征。中国的学校无论是大学还是中小学, 彼此间差距相当大, 指导纲要的制定者们显然知道这一点, 故放宽了要求, 兼顾了差异, 但是推广这种具有革命性的改革的做法值得商榷。总体来讲, 它首先试点, 然后推广, 试点的学校多是重点院校, 这给在地方院校的推广工作无形中增加了阻力;另外, 改革工作从第一线全面开始, 但作为师资来源的师范院校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明显落后于改革实践, 改革的外部管理环境落后于改革实践, 致使在第一线的广大教师, 不论长幼都很难把握《新纲要》的精神实质。

第二, 将课程目标层次化, 从根本上否定了以往“进了大学门就按一个标准培养人”这一陈旧的教学模式, 褒扬了以人为本、承认并尊重学生个体差别、区别对待、因材施教等诸多新的教育理念。

第三, 以三个“自主”明确了对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真正承认, 为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气氛提供了政策上的保证。

第四, 在体育课程的时间空间、类型和组织形式、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以及评价等四个方面都大大拓展了视野。

第五, 对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这五个领域目标的确定, 不仅是贯彻中央《决定》中提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直接体现, 对“体育是手段, 健康是目的”的最佳诠释, 也与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相吻合, 为长期困惑人们的大中学体育课程衔接问题, 提供了一个解决的新思路和新办法。

二《新纲要》制定的背景及影响因素分析

《新纲要》确立了以育人为本的思想, 将学生的发展、成人成才放在首位, 着眼于调动和依靠学生内在的积极性。[2]正是基于这一点, 《新纲要》将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的全面和谐发展、提高运动技能和参与意识置于课程目标的核心位置。因此, 《新纲要》恰当地处理了学生本位、知识本位与社会本位的矛盾, 体现了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和谐统一, 使体育课程更符合“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全面和谐发展的需要, 充分反映了体育的本质特征, 即一方面把身体运动作为对自身进行改造的手段, 另一方面又追求身体运动本身对人的积极作用和美的价值, 促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这也是《新纲要》课程目标的创新之处, 它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课程改革是一个复杂的、受多方面影响的、交互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被称为“政策”的“主意”转化为行为———社会行动 (Ottoson&Green, 1987;Wenger, Mc Dermott, &Snyder, 2002) 。因此可以看出, 课程改革要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社会、政治、经济、组织、文化、及个人因素) , 也牵扯各级人力的参与 (管理人员、课程制定委员会参与人员、教授、学者) 。《新纲要》制定和出台同样有着特殊的背景, 并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新纲要》正式颁布离《旧纲要》的颁布时间已过去整整10年。这10年来, 中国政治、经济、教育形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大变化。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不拘一格培养人的理念、终身体育的意识、学生为主体、发展个性、培养兴趣等诸多新的教育观念得到普遍的认同, 涌现了不少新的教学模式、课程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风格。这些变化使中国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成为必然。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全面而深刻地总结了50年来中国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 指出由于主客观原因, 现行的教育观念、体制、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方法相对滞后, 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不能适应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3]《决定》还明确提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 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作为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正式《决定》, 对体育而言, 这是首次。因此, 《决定》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是推动高校体育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强劲动力。这是新世纪国家对体育课程的基本要求, 同样是国家的意志和行为的体现。这样, 自然而然需要一个与之相衔接、相配套的高等教育《新纲要》的出现。《新纲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它是继承了《旧纲要》的合理内核而创新发展的结果, 是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必然, 是与时俱进的产物。

关注人类健康是21世纪国际社会的共同主题。《新纲要》所坚持的“以人为本”的原则, 强调健康意识的培养, 是世界性的潮流和趋势。进入21世纪以来, 我国的综合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 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享受科学技术和现代文明所带来的便捷、舒适的现代生活。现代文明在带给人们充分的物质享受的同时, 也给人类的健康带了新的威胁。由于精神紧张、营养过剩、运动不足、环境污染等因素所引发的非传染性疾病在全球不断蔓延, 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不断扩大。对于学生来说, 升学压力大、睡眠不足正成为影响他们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 生活水平的普遍改善, 热量、脂肪等摄入过多及食物结构的不尽合理, 加之营养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滞后, 特别是沉重的课业压力使得学生闲暇锻炼时间减少, 导致了肥胖发生率的不断升高。2002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显示, 学生形态发育水平继续提高、营养状况继续改善、握力水平有所提高、几种常见疾病 (低血红蛋白、龋齿等) 的患病率继续下降;反映肺脏功能的肺活量测试继续呈现下降趋势;超重及肥胖学生明显增多, 已成为城市学生重要的健康问题。[4]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适应社会发展以及人们对健康的迫切需要和对生活质量的不断追求, 必须从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抓起。这一点国内外已经达成共识。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把体育课名称改为健康与体育、保健体育、体育与健康等, 表明了体育教育指导思想的变化。《新纲要》在强调增强学生体质, 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培养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 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的同时, 突出了三维的健康理念, 即通过接受体育教育实现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的全面健康发展, 充分反映了体育教育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主体思想。

三如何辩证地看待《新纲要》

《新纲要》相对于我们传统的课程教学而言, 是一个新的事物, 有一个认知的过程, 但它不是空穴来风, 它还是有着比较坚实的实践经验和科学的探索作为基础的, 它之所以引起了许多的疑惑, 这是新旧事物之间发生交替转换时的斗争表现, 它在某些方面比较超前的认识, 反映了制定者或推行者矫枉过正的思路与想法, 我们的体育课程在发展的道路上, 改革、创新与传统、经验是永恒的一对矛盾, 在传统、经验的基础上改革创新, 在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形成新的传统和经验, 这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我们在研究它们之间进行的转化或发展中, 要注意它们之间的斗争形式, 要正确认识到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不能绝对地否定, 也不能绝对地肯定, 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对立统一的思想作风才能使我们的改革工作朝着我们的良好愿望发展。

“健康第一、科学全面、全体发展”是新世纪对人才质量的时代呐喊, 大学体育课程在体现体育的健身价值和人文价值上有着自己独特的使命, 在健身价值上, 它是最后的正规性学校体育教育, 在人文价值上, 于个人, 于社会, 在大学体育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处处闪烁着“奋斗、自由”“竞争、和谐”的体育文明之光。

《纲要》鲜明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 突出了“健康第一”的工作指向, 坚持宏观控制, 抓大放小的工作思路。在具体推行时, 传统与现代、理想与现实交织在一起, 问题会很多, 但笔者认为, 关键问题在于我们广大的一线教师要领会“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抓住《纲要》“学生主体性”的人文精髓, 根据实际情况, 选择符合客观发展条件的体育课程观, 然后要坚持尝试, 不断进取。这种体育课程观不再是单向的维度, 它来自学生、教师、社会、学校等多方的维度。如果我们为了某种利益, 仍在坚持争论《纲要》的合理与否, 徘徊在改革与保守、行动与等待之间的话, 时代发展的浪潮一定会把我们掀翻。少点争论、多点理解, 勤于思考, 勇于实践, 才能在实践中真正把握《纲要》的先进性思想, 发挥《纲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欣.影响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主导因素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5 (5) 108.

[2]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2002.

[3]林志超.普通高校两个“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异同[J].体育学刊, 2004 (1) :75.

体育课程纲要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新《纲要》

2002年,教育部颁布了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并于2003年开始在全国所有高等院校施行。高职院校担负着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培养大量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学生的健康水平如何是直接关系到经济建设的大问题。对于新兴的高职院校而言,学校体育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对高职院校实施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情况加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研究目的

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新《纲要》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课程评价等做出了明确规定。高职院校执行的情况如何?在执行过程遇到了哪些困难?存在什么问题?就此对广东省的部分高职院校进行了调查,并试图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广东省高职院校在实施新《纲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面临的困难,并针对这些问题与困难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与建议,旨在为深化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全面提升学校体育工作水平提供参考。

研究对象和方法

研究对象广东省的14所高职院校,其中既有全省体育先进单位,也有建校历史较长的老牌学校,更多的是近几年涌现出来的新兴的高职院校。

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查阅了大量的有关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方面的研究文章和研究资料。(2)访谈法。通过走访、电话访谈、信访等形式与14所高职院校体育部(室)主任或教师20人进行了交流。(3)问卷调查法。在相关专家的指导下,设计出问卷一套,共发放1400份,收回有效问卷1181份,经信度检验,有效回收率为84.4%。(4)数理统计法。运用SPSS处理、分析和整理。

结果分析

(一)广东省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现状

课程设置情况《纲要》规定:“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程(四个学期共计144学时)。修满规定学分、达到基本要求是学生毕业、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对三年级以上学生(包括研究生)开设体育选修课。”

但调查结果不能令人满意。完全按《纲要》在三个年级均开设体育课且达到学时要求的只有1所院校,仅占7%;在一、二年级开设体育课且四个学期达到144学时的仅有3所院校,占21%;在一、二年级开设体育课但未能达到144学时的有6所院校,占43%;仅在一年级开设体育课的有4所院校,占29%。在调查中还发现,体育必修课学时最少的一所学校竟只有36学时,学校采用的是单、双周上体育课的形式。总之,此次调查中有93%的院校不符合《纲要》的要求。

1.体育课教学模式。由于受观念、师资、场地的影响与制约,现阶段高职院校的体育课形式比较单一,大多数院校仍以基础体育课的形式上课,由体育部(室)统一制定教学计划,所有体育教师共同执行,此类院校共有11所,占79%。只有少数几所院校能根据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基本达到了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具有“三个自主”上课的自由度,这类院校有3所,占21%。在确定课堂教学班的编制方面,无一所院校达到或接近新《纲要》“根据体育课程的实际情况,为确保教学质量,课堂教学班人数一般在30人左右”的规定。通常都在50人左右,且多数是男女合班,最多的一个班达到78人。学生对高职院校体育课的上课方式与内容的满意度很低(如表1所示)。

2.体育课考核内容与方法。考试的形式方法与内容对教学过程起着导向作用,考试的结果应能较好地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水平。多数高职院校采用综合评定的形式,一般由理论、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和学习态度四个方面组成(如表2所示),各院校有一定的差别。有5所院校每学期均从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有6所院校每学年从四个方面对学生考核一次,而另一次考核则由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学习态度三个方面组成;还有3所院校不进行理论考试。理论考试的形式多种多样,有闭卷、开卷、作业、课堂提问等。学生有理论教材的院校占85%,有15%院校的学生根本没有理论教材。身体素质考试内容多选择《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或《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中的一些项目。学习态度全部是以学生出勤率及课堂表现来衡量。针对考核内容与考核方法,笔者对学生的调查情况如下:在对有关体育理论知识认识的调查中,许多学生渴望学习一些简单实用的体育理论知识以指导他们的体育实践活动,占被调查人数的72.4%(共855人)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学习一些体育理论知识;21.1%(共249人)的学生认为体育理论知识可有可无;只有6.5%(共77人)的学生认为学习体育理论知识完全没有必要。学生普遍认为体育课教师讲的理论知识太少(794人,占67.2%),但多数学生又不愿意上专门的理论课,大多希望将理论知识贯穿于体育实践教学中(824人,占69.8%)。学生对现行的体育成绩评价体系的看法,认为“基本合理”的只占38.8%,很多学生认为体育成绩评价体系不能真实地反映出自己的实际情况。有94.3%学生认为将“进步大小”作为主要评价标准“非常重要”,有68.5%的学生认为将“课外锻炼”列入评价标准之一“非常重要”。

课程目标的实现情况《纲要》将课程目标归为五种: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五种目标中又有两种不同的但相互衔接的要求,即基本要求与发展要求。《纲要》既对绝大多数学生提出了基本要求,又对部分在达到基本目标后学有所长的学生设定了更高的目标。经调查,高职院校学生课程目标实现的情况不理想。主要表现在:

1.自觉锻炼的习惯还没有很好地形成,积极参与性不强,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的学生很少。有49.3%的学生在上完体育课后,不再进行任何体育活动;对学院、系、班级组织的体育活动只有19.9%的学生积极参与;只有9.4%的学生制定了自己的锻炼计划。在问及为什么不制定个人锻炼计划时,有71.8%的学生回答“不懂得如何制定”,有16%的学生认为“太麻烦,没有必要”。

2.对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不能很好地掌握,对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急救方法知之甚少。有37.8%的学生除了跑步之外再没有其他运动技能,只有24%的学生略懂一些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方法。

3.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没有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起居饮食规律性差,是广东省高职院校学生突出的问题。据调查,有21.5%的学生没有吃早餐的习惯,有37%的学生经常不吃早餐;晚上11︰00以前睡觉的学生只有45.2%,有早锻炼习惯的学生仅占被调查学生的17.4%。

4.缺乏良好的运动体验与成功的感觉,不能通过体育运动很好地体会到奋发向上、勇于拼搏、团结互助的精神。只有30.3%的学生感觉运动是“很快乐的事情”。有10.1%学生通过体育锻炼、训练与比赛感觉到对自己的行为有“非常良好的影响”。

课内外一体化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执行情况《纲要》第四款第七条明确规定:“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应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要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校外(社会、野外)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在广东省的高职院校中,没有一所院校能将课外体育锻炼、校外(社会、野外)活动、运动训练等全部纳入体育课程,只有3所院校将运动训练纳入了体育课程,但也仅仅局限于为数不多的学院代表队的运动员们。93%的院校体育课外活动是自发组织的。国家从2004年起,在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纲要》第五款规定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要“充分反映和体现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内容和要求”。在笔者调查的14所高职院校中,有6所院校没有进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与上报工作。

(二)广东省高职院校实施新《纲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体育教育理念肤浅,对新《纲要》重视不足高职院校大多是在近几年涌现出来的,很多院校对高等教育尚不能有深刻的认识与理解,缺乏大教育观,教育管理理念相对肤浅,其中也包括对学校体育工作的认识。一些学校领导体育意识淡薄,对学校教育“健康第一”的观念缺乏了解,对于学校体育课能减则减,能不上就不上,导致国家相关的学校体育政策与法规不能很好地得到执行。这是高职院校对新《纲要》不能很好落实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终身体育的重要性缺乏深刻认识终身体育观念的产生和发展使人们认识到体育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关键环节,不仅对终身体育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可以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坚实的基础。广东省高职院校对终身体育思想的贯彻力度不够,主要反映在作为学生终身体育中心环节的体育教学得不到完善,在三年级甚至在二年级就出现断层。

体育设施简陋、运动场所严重不足、体育师资薄弱等极大地制约了新《纲要》的实施据笔者对广东省14所高职院校2005年体育教学情况的调查,生均室外场地低于教育部规定的基本标准4.7平方米的院校有12所,最低的只有1.6平方米;生均室内场地低于教育部规定的基本标准0.3平方米的有13所。师资状况更令人担忧,14所院校无一所达标,师生比最好的只有1∶357,最差的为1∶2575(一个学生过万人的高职院校仅有专职体育教师4人),数字令人触目惊心。体育设施简陋、运动场地严重不足、师资匮乏成了广东省高职院校全面实施新《纲要》的“瓶颈”。在对影响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诸多因素的调查中,有91%的学生将“缺少体育活动场所”排在了第一位。

学业繁重,实习频繁、时间长,影响到《纲要》的实施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学制为3年,与4年制本科院校有一定的区别。3年中,学生不仅要完成繁重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还要进行长时间的实习,且实习大多在校外进行,往往贯穿于整个学业过程,学生实际在校时间相对较短,这给《纲要》的实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对新《纲要》的课程评价体系理解不深新《纲要》指出“评价应是对学习效果和过程的评价”,除了对学生体能与运动技能、学习态度进行评价外,还强调了评价的完整性,即对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兴趣、体育精神等情感和社会性发展这类非体力因素的评价。但目前高职院校对体育课程的评价仍然停留在以身体素质、运动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学习态度的评价仅仅是以学生出勤率与上课表现为基本依据。另外一些能反映学生锻炼效果的因素,如课外锻炼、进步幅度等都没有列入评价体系。学生被动学习,被动锻炼,根本不能体现主体地位。另外,对体育理论知识或不考不评,或流于形式,忽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对学生科学锻炼情况的掌握,这些都大大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制约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制约了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最终影响课程基本目标的实现。

缺乏对课内外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研究实行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形式是体育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方向,对构建科学的体育教学体系、对学生形成终身体育习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与作用。课外体育活动作为学校体育的组成部分,对于弥补体育课教学的不足,传承体育文化,掌握体育知识,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能力和习惯,发展学生体育实践能力等具有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对此尚缺乏实质性的探索与实践研究。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均是自发性的,没有一套对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体育成绩中也没有相应的评价成分。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广东省高职院校对新《纲要》的实施尚存在很多不足,与新《纲要》要求达到的目标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具体表现在:体育教育理念肤浅,对新《纲要》重视不足,执行不力;对终身体育的重要性缺乏深刻认识;体育设施简陋、运动场所严重不足、体育师资薄弱、学生学业繁重、实习频繁等极大地制约了新《纲要》的实施;对新《纲要》的课程评价体系理解不深;缺乏对课内外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二)建议

1.高职院校领导应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要加大对学校体育的投入,尽快完善体育设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全面实施新《纲要》奠定基础。

2.应大力发展与扶持体育单项协会,让更多的学生有组织地进行课外体育锻炼;院、系、班级应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为学生提供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加强体育训练竞赛工作,培养体育骨干力量,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逐步构建与完善课内外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3.保证体育课教学时数,灵活执行新《纲要》相关规定。例如,可选择弹性学分制的方法,即针对学生实习多、时间长、在校时间相对较少的实际,可将144个必修课学时分配到五个学期甚至六个学期中完成;丰富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注重学生良好个性的培养;改进体育课成绩评价方法,将“进步程度”列为主要评价指标之一,提高每一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进体育课的学习评价方法,采取重在参与、重结果、更重过程的方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能够在宽松愉快的氛围内学习锻炼;加强体育理论教学,使传授体育锻炼的科学知识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始终。

4.研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与体育教学、课外体育锻炼有机结合的方式方法,真正落实国家对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杜若源,程锐.教育部未来五年培养30万高等技术人才[N].中国教育报,2003-12-12.

[2]唐代青.高职教育要树立新观念[N].中国教育报,2001-11-26.

[3]周兴旺.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实施新《纲要》的理性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6):107-108.

[4]黄家莲.探究新《纲要》走进新课程[J].体育科技,2004,(3):92-96.

[5]曾李萍,等.广东普通高校实施体育课程教学新《纲要》的研究[C].广东省第七届大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汇编[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1-6.

[6]林志超,李克异.面对21世纪高校体育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7]程传银,鲍志宏.关于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课程论思考[J].体育科学,2004,25(4).

[8]姜维强.对辽宁省变通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3,(1):46-49.

[9]张春美.普通高校体育课的“一体化”教学模式[J].体育学刊,2002,(1):51-53.

作者简介:

体育课程纲要 篇4

2002年,教育部颁布了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并于2003年在全国所有高等院校开始施行。高职院校担负着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大量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急需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重任,他们的健康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经济建设的大问题,对于占湖南省高等院校近一半的高职院校来说,现在湖南省高职院校体育工作面临着前年未有的挑战,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体育课程的重要作用日显突出,因此对高等职业院校实施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情况的研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研究目的体育课程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新《纲要》中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调和结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课程评价等做出了明确规定。而高职院校执行的情况又如何?在执行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存在什么问题?本文作者就此对湖南省部分高职院校进行了调查,并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试图找出湖南高职院校在实施新《纲要》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发现高职院校所面临的一些困难,并就这些问题与困难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与建议,意在为深化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全面提升学校体育工作水平提供参考。

2.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

湖南省64所高职院校中的18所高职院校,该18所院校既有全省的体育先进单位,也有历史较长的老牌学校,更多的是近几年新办的高职院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大量的有关高等职业院校职业教育、体育教学方面的研究文章和研究资料。

2.2.2访谈法

通过走访、电话访谈、信访等形式与14所高职院校体育部(室)主任或教师30人进行了交流。

2.2.3问卷调查法

在相关专家的指导下,设计问卷一套,共发放了1000份,收回后经信度检验,收回有效问卷962份,有效回收率为96.2%。

2.2.4数理统计法

通过SPSS处理、分析和整理。

3.结果分析

3.1湖南省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现状

3.1.1课程设置情况

新《纲要》规定:“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程(4个学期共计144学时)”、“对三年级以上学生(包括研究生)开设体育选修课。” 调查结果不能令人满意。完全按新《纲要》在一、二年级开设体育课程且4个学期达到144学时的仅有2所院校,占11%;在一、二年级开设体育课程但未能达到144学时的有1所院校,占5%;仅在一年级开设体育课的有15所院校,占84%。总之,此次调查中有89%的院校不符合新《纲要》的要求。

由于受观念、师资、场地影响与制约,现阶段高职院校体育课形式比较单一,大多数院校仍以基础体育课的形式上课,由体育部(室)统一制订教学计划,所有体育教师共同执行,调查中共有16所院校,占89%。

在课堂教学班的编制方面,仅有一所院校达到或接近新《纲要》“根据体育课程的实际情况,为确保教学质量、课堂教学班人数一般以30人左右”的规定要求,通过都在50人左右,最多的达到84人一班,且多数是男女合班。

从对学生的调查情况来看,学生对目前高职院校体育课的上课形式与内容满意度很低。

3.1.2课程目标的实现情况

新《纲要》中课程目标分为5种: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等。新《纲要》既对绝大多数学生提出了基本要求,又对在达到基本目标后部分学有所长的学生设定了更高的目标。

经调查,目前湖南省高职院校学生对课程目标实现情况不理想。具体表现为:

(1)自觉锻炼的习惯还没有很好的形成,积极参与性不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的学生很少;

(2)对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不能很好掌握,对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急救方法知之甚少;

(3)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没有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4)缺乏良好的运动体验与成功的感觉,不能通过体育运动很好地体会到奋发向上、富于拼搏、团结互助的精神。

3.1.3《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课内外一体化的执行情况

新《纲要》在第五款中规定,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要“充分反映和体现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内容和要求”。在调查的18所高职院校中,18所高职院校都在进行测试与上报工作。

新《纲要》在第四款第七条明确规定:“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应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有所结合,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要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校外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目前在湖南省的高职院校中几乎是一片空白。96%的学校体育课外活动是自发组织的。

3.2湖南省高职院校实施新《纲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2.1对新《纲要》重视不够,体育教育观念浅显

3.2.2对“终身体育”缺乏深刻认识,忽视中心环节的重要性

3.2.3运动场地严重不足,体育师资薄弱极大地制约了新《纲要》的实施3.2.4学生学业繁重,实习实训频繁影响新《纲要》的实施

4.小结与建议

4.1小结

湖南省高职院校对新《纲要》的实施尚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与新《纲要》所要求达到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具体表现在:体育教育理念浅显,对新《纲要》重视不足,执行不力;对“终身体育”思想缺乏深刻认识,忽视中心环节的重要性;体育设施简陋,运动场所严重不足,体育师资薄弱,学生学业繁重,实习、实训频繁等极大制约了新《纲要》的实施。

4.2建议

4.2.1高职院校各级领导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贯彻“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加大对学校体育的投入,完善体育设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全面实施新《纲要》奠定基础。

4.2.2大力发展和扶持各种体育协会,让更多的学生有组织的进行课外锻炼;通过院、系、班级等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为学生提供大量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加强体育训练竞赛工作,培养体育骨干力量,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4.2.3保证体育课教学时数,认真执行新《纲要》相关规定。

4.2.4研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与体育教学、课外锻炼有机结合的方式方法,真正实现国家对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的目的。

参考文献:

校本课程 口风琴课程纲要 篇5

口风琴属于“键盘簧片乐器”,它具备口琴和竖笛的演奏特点。口风琴师五十年代中期由日本东京大学音乐教育家大厂善一在吸收,借鉴簧片乐器与键盘乐器结合的基础上研制的,它可以吹奏旋律,也可以进行多声部演奏。口风琴是适合在农村学校的音乐课堂中推广的,它有利于艺术性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音乐能力,成本也较为低廉,在农村学校的经济范围内。

农村学校口风琴的普及与推广具有实际提高音乐素养的优势。1 口风琴易于提供良好的音乐,音色和音准,可以培养学生的听觉能力,有助于建立良好的音感基础。口风琴简单易学,表现力丰富,利于集体教学。口风琴即可独奏又可合奏,组合灵活,可以进行各种形式的互动学习,培养合作交流能力都有积极作用,它可以单独组成乐队,也可以配合其他乐器演奏。口风琴教学促进对键盘的认识,对于乐理的教授起到直观作用。5 口风琴教学有助于学生尝试音乐的节奏,旋律的创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口风琴学习可以使用五线谱也可以使用简谱,助于识谱的学习也有助于学习转调,即兴旋律演奏。口风琴在使用中要特别要求学生注意卫生,自备“吹嘴”,吹奏前漱口,保证口腔卫生,在吹奏完毕口进行琴体排水。上册

横奏 初次见面,我叫“口风琴” 2 手指热身操high起来 爬一爬五线谱,彩色键盘真可爱 4 气息开车练习5 摇啊摇 6 小宝宝要睡觉 7 玛丽有只小羔羊 8 划船歌 9 小小鸭子 10 音乐台阶 11 乘音乐列车去旅游 12 小蜜蜂 13 小猫圆舞曲 14 穿越大拇指 15 转圈 16 祝你生日快乐 17 鹰 扩指缩指真灵活 19 小摇篮 20 三个魔法师 21 欢乐颂 22 DO RE MI 23 踏级石

下册

校本课程---纲要 篇6

课程名称:生命的奇迹 开 发 者:张荣霞

教学材料:创编+改编+选编 课程类型:校本课程 授课时间:一个月

授课对象:高一或高二年级学生

一、课程开发背景

生命是一个奇迹!这种感受在我听到宝宝第一声啼哭时强烈地震撼着我的内心。作为一名生物教学工作者,我一直有个强烈的愿望,用直观的图像和生动的语言去唤起学生内心深处对生命的感悟。

我希望通过这门课程把生物科学知识教育和生命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什么是生命意识?生命意识是基于对生命的正确认识,感悟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善待生命,提高生命质量,实现生命价值的生命观。而生命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引导学生认识生命之珍贵,珍爱生命包括自己的他人的环境中的各种动植物的生命;尊重生命的个体差异,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感悟生命意义和价值,养成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从容面对人生中的各种困难与逆境。

二、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系统学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认识生命的诞生和个体的发育过程,包括人类生殖细胞的形成、受精卵形成、胚胎发育、胚后发育(略讲);动物的生殖方式、个体发育;植物的生殖方式、植物生殖细胞的形成、种子的形成、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为必修二基因传递规律的学习奠定基础。简略介绍关于进化的几种学说,了解进化的大致过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生命的感悟能力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引导学生认识生命之珍贵,珍爱生命包括自己的他人的环境中的各种动植物的生命;尊重生命的个体差异,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感悟生命意义和价值,养成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从容面对人生中的各种困难与逆境。学会感恩,感谢赋予我们的生命的父母,为我们提供良好环境的人。

三、课程内容

教材共分四个主题,分别为:人的生命如何诞生、动物的生命如何诞生、植物的生殖和发育、地球生命的起源与进化。每个主题分别有2-3课时,共10-12课时。

生命的奇迹主题及课程内容目录: 专题一:生命的奇迹之人类篇 第1课 生殖细胞的形成

第2课 受精卵形成及胚胎发育 专题二 生命的奇迹之动物篇 第1课 动物的生殖方式

第2课 动物的生殖细胞的形成和受精作用 第3课 动物的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

专题三 生命的奇迹之植物篇 第1课 植物的生殖方式 第2课 开花与传粉 第3课 种子与果实的形成 第4课 种子的萌发和植株发育 专题四 生命的起源与进化

第1课 生命史的三个阶段生命起源的几种假说 第2课 生物进化的历程

四、课程实施建议

(一)任课教师 生物组教师

(二)课程安排

可以集中安排在一个月也可以每周一节

(三)教学方法

1、视听 这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向学生提供视听材料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形象生动、感染力强,易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2、阅读 包括教材、相关链接、课外阅读等实现知识目标。

3、讨论 对事先布置的题目或有关学习材料提出问题或作出回答。这是师生、生生之间的双向对话过程。

4、课下活动 写感想或小品文,与家长交流等。

(四)场地

班级教室或多媒体教室。

五、课程评价建议

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课程评价

(一)学生的评价。

作为活动课程中学生学业的评价,我们采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通过课堂表现、试卷、小论文等进行评价,从前后对比中分析学生知识的学习情况、生命意识的形成情况。

(二)课程本身的评价。

1、课程本身评价的范围。

课程的预期目标是否实现;课程是否适合学生和学校的需要;课时安排是否恰当;所用教学方法是否合适;采用的评价方式是否恰当。

2、课程本身评价的主体。学生、教师、学生家长等。

3、课程本身评价的方法。

体育课程纲要 篇7

高中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高中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能够根据客观实际构建文明且科学的思想和行为观念。就体育教育而言,实行分层次的体育教学,引导学生形成符合自己体质的体育健康和锻炼观念,增强健康意识和体质,是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方式。

1、分层次体育教学的依据

分层次体育教学就是依据学生的不同基础、不同发展需要而实施的一种有分组、有区别化的体育教育方式。它区别于传统照顾中等水平学生的“一刀切”方法,它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挖掘学生学习的内在潜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简称《教育规划纲要》中指出: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落实课程方案,保证学生全面完成国家规定的文理等各门课程的学习。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因此,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当提供给学生更多不同锻炼强度层次和不同项目需求层次的选择机会,让学生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让学生成为主动学习的主人。

因材施教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原则,也要求教师需从学生实际出发,按照学生的性格特征及学习特点,有的放矢地实施教学,使学生都能最大发挥自己的学习能量。由于高中学生身心素质的发展参差不齐,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从实际出发,对于不同身体体质、技能状况的学生,应进行不同的分组分层次有区别的进行教学。

2、分层次体育教学实施方法

教学效果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教学对象的基础、教育目标、教学方法的科学把握。分层次体育教学方法的实施,就是综合考虑了教育对象的不同基础条件,不同的年级、不同的体能、确立不同的阶段目标,通过分类编组、进行有区别的分类指导,达到分类提高,让体能差的学生逐步增强体质,让中等生不断提高,让特长生努力提升,从而取得预期教学总目标。因此,分层次体育教学方法的实施主要从教育对象,教育目标和教学方法三方面考虑。

2.1、教育对象分层

分层次体育教学方法,首先要掌握教育对象的有效数据资料,主要包括学生的体育与健康知识需求和身体素质状况。数据资料可以通过学期开始的体能测试得到,也可以通过学生入学时的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及课堂咨询、课后访谈等方式的获取。拥有教育对象的一手数据资料后,然后,按照一定的评判标准对学生的体质进行层次划分(譬如:高、中、低三个等级,并确保各等级的比重符合实际),对学生的健康理论需求也进行类似的归类并进行层次划分。当然,这种层次划分并不是静止不变的,它是具有阶段性的,它只能代表当前的状况。教学实施一段时间后,如果学生们的体能和知识需求变化了,相应的数据也应当及时更新,重新再做层次划分。

2.2、教育目标分层

一个学期或学年的教学总目标是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它通过各个阶段目标来实现的,而一个阶段目标的实现也是需要通过每堂课程的教学来完成的。对于一个阶段性目标,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当细化成不同层次的子目标。譬如一个课时目标,可以细化为高层目标、中层目标和低层目标,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群体都能够通过该课时学习到的相应等级的知识。高层目标是体育教学中使高等级学生所达到的进一步提升,加深对运动技术内涵的理解,拓宽视野的能力。中层目标是要求大部分中等级学生达到的能够较为熟练地掌握所学的运动技能,教学中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低层目标是要求低等级学生达到的初步掌握教学的运动技能,基本掌握课堂学习的任务的能力。

因此,分层次体育教学要根据学生的等级情况,对每个专项的教学方案都要设计具有梯度、有层次的,让不同学生都能学习到相应层次的知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例如:在快速跑教学中,高层目标则是使高技能学生提升爆发力,力求达到优秀等级;中层目标是通过良好线,实现自我超越,缩短与优秀线的距离;低层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尽力通过达标线,并促使其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提高。如在健美操教学中,一般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一般是有一定舞蹈基础的,乐感非常强,学习能力强。第二层是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但是动作掌握速度一般,能跟上老师的上课节奏,处于这一层的学生占绝大多数。第三层次的学生一般是学习能力差、协调性不好,学习动作慢,几乎没有什么表现力,一般是不爱运动的学生在其中,对于处于第一层的学生重点是培养他们的领导骨干作用,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展示空间。第二层次的学生要加强锻炼,通过合作、探究等形式提高他们的动作质量,争取进入第一层次。第三层次的学生由于学习主动性较差,不爱运动,教学目标的重点在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主动参与体育运动中来,体验体育运动的乐趣。

2.3、施教过程分层

教育的过程是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的,一旦教学目标确定,后续工作都需要以此为根据来展开,所以,分层教育也应符合分层的教育目标要求。前期在教案设计、备课及理论授课过程中要层次明确,尽力让不同等级的学生掌握相应层次的目标。

体能锻炼课程中,应尽量由教师分组,将能力相近的学生进行同组锻炼,学生自选分组进行活动时,小组内学生能力水平应由教师统一区分,并加以指导。教师的要求和指导应灵活、多样化,以使每个学生都有所长进,譬如,让优秀学生一帮一协助普通生或较差生完成动作,此外,对低等级的学生要热情帮助并注意保护,尽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和提高。在课的教学过程中要让不同能力的学生都有所进步。课上的检验环节是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重要环节,充分把握和利用好这一环节,可以有针对性地提供不同目标选择,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应层次的练习要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到与自己的学习能力相匹配和发展,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予练予乐。

总之,在分层次教学过程中,多选择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实效性且有利身心健康、能有效促进健康意识和锻炼的教材,达到增强健身意识,全面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

3、实施注意事项

3.1、教学层次要灵活调整

对教育对象进行等级划分,不应公开化。因为这种教师静态的主观划分,不能表征将来的状况,只是为了制定层次的教学目标的参考。如果公开化,影响师生关系,将起到反作用。及时更新数据,防止数据永久化。教与学的互动过程,学生的技能和水平及需求是会随着变化的。因此,不能将一次数据应用到整个学期甚至整个学年,应适时重新调整和层次重定位,才能不断满足学生的求知和学习需求,如果进行长期不变,有可能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扼杀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甚而影响教学效果和目标。

3.2、把握好“四环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四个重要环节即:备课、授课、考核和课外作业都要注意层次分明,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备课的时候不仅要备学生,也要备教材,注意一些突发事件的处理。授课的时候要注意分层,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运动能力进行不同的学习目标分层;考核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给与不同的考核办法,除了关注学生的运动成绩外,更要重点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出勤绿和课堂表现等。课外作业也是体育教学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给学生提供不同的作业选择,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体验,为其特长构建平台,成为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主人,满足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3.3、遵循因材施教原则

分层教学过程,也应重点突出,防止“照顾”不周。分层次教学法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规律,以教学形式的变化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当然,满足中等层次目标的实现是课程教学的重点,但不能因为此在每次课上都将低层次目标就简单带过,高层次目标时间来不及就不讲授。随着教学改革更要在教学中要注重提高课堂效率,创建高效课堂,提高课堂生命力。高中体育教学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学会一到两项运动技能为发展目标。这就要教师应具有新思维,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分层次体育教学,就是研究学生的差异性、利用差异是为了消除差距和发展个性差异。所以,教学过程中应照顾学生差异,也就是为了更好的体现和发挥学生的个性,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分层次体育教学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分层次体育教学的效果才能得到体现。

4、总结

分层次体育教学符合教育部关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第十二条: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落实课程方案,保证学生全面完成国家规定的文理等各门课程的学习。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提高课程的选择性,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分层次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使得学生感觉良好、心理得到满足,自尊心、自信心得到满足,使全体学生体验到体育的快乐,促使不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学生喜欢上体育课,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基础。在教学中,准确把握学生群体分层,通过制定合理的分层教学目标和科学实施分层次的体育教学,体育教师能够处理好教与学和学生发展的关系,实现教学目标;并有利于转化差生,发展普通生,培养优秀生,能面向全体,提高全体学生的体育与健康素质。分层次体育教学有利于教师进行针对性指导,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分层次体育教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之间相互督促与竞争,培养体育意识,促进学生体育兴趣的形成。此外分层教学中的使用不当而出现要求降低、标准降低的现象,我们也不可忽视。分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发挥学生特长,融合个体差异,相互帮助,共同提高。因此,欲要挥好分层教学的好处,还要提高教学人员的分层次理论水平,如:分层的方法、各层之间的教学手段、时间分配、考核标准等。

参考文献

[1]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7/29/c_12388942.htm

[2]常汝吉.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体育课程纲要 篇8

第一,本课程应当勾划这样一个体系,就是一条线索为主,四条线索为辅。这条主线索就是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实现面向世界的近代化。我想这就是我们开设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110年的中国近现代史,它的主要线索就是这个。四条辅线索是:其一,近现代以来也就是110年的中国社会状况,使学生能够了解中国的国情,包括广大的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也包括近代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情况,尤其是要认识只有社会主义可以救中国的历史规律和逻辑结论。其二,近现代以来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西方近代文化相互碰撞与融合的关系,以及对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产生的积极与消极影响。了解中国近现代文化是认识中国近现代社会的一面镜子。其三,近现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从17世纪以后,西方主要国家已经陆续走上近代道路,逐渐形成了近代化潮流。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被纳入到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体系,原有的自然经济秩序逐渐被打破以至最后被商品经济所取代。了解中国近现代的经济发展状况,可以使大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其四,中国是怎样实现从中世纪封建专制主义政治制度向近现代转型的。当然中国的政治文明在近现代社会一直没有得以实现,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为什么在中国无法实现,三民主义的政治纲领为什么不能引导中国社会走向文明。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才开始了实现政治文明的历程。教育大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

第二,大学的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不同于历史专业本科学生的“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课程。这两门课程实际上侧重于从史学学科本身或者从学术角度进行教学和研究。而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也不同于中学的“中国近现代史”课程。这两者的区别有两点:一是内容不能完全重复,否则对大学生没有吸引力,在深度上有所区别,大学应当比中学的更深一些。二是体例应当有所区别。我的建议就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可否采取专题的体例。因为对于这段历史,大学生是基本熟悉的。他们在中学时期已经把握了这段历史的全貌,甚至对基本问题也是熟悉的,尤其是文科学生更是如此。那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不是可以分为十个专题,按照这样的体例编写教材。可以在教材的前面有一个类似概要的部分,对中国近现代历史有一个全面的介绍,作为第一个专题,统领整个教材的内容。第二个专题是外国侵略者对中国发动的历次战争的过程,所有战争串联起来,也可以使大学生对中国社会一步一步半殖民地化的进程,有直观的、纵向的了解。第三个专题是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状况,从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自然经济的冲击到洋务运动,再到甲午战争的初步发展时期,到辛女革命前后的黄金时期,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后红色根据地的经济和后来国统区的经济等,使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的过程。第四个专题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情况,包括社会的文明进步,社会风俗的演变等等。第五个专题是近现代思想文化,从龚自珍、魏源、严复、康有为到孙中山、毛泽东,先进的中国人是怎样向西方学习救国救民真理的,近现代科学教育和各种文化形态的产生和发展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的最终胜利,还包括对近现代史上的伟人和其他著名人物的重点介绍,可以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第六个专题是近现代人民革命战争,包括农民战争和农民运动,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运动等等。第七个专题是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革命运动、新文化运动、乡村建设等等。他们是向西方学习救国救民真理的先驱,但是他们学习的西方方案还是不能救中国,这究竟是为什么?第八个专题是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转型,包括政治体制、军事制度、科举制度、外交制度等等。第九个专题是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陕甘宁边区,西安事变等,这方面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内容。第十个专题是中国近现代与世界近代化和现代化历史进程的关系,也就是要介绍和研究近现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如何实现面向世界的近代化、现代化。最后全书可以有一个近现代史大事记,编年体系,使学生对具体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有具体的了解,这个可以作为附录。

这样的编写体例有点类似纪事本末体的体例,可以避免与中学教材和历史学科本科教材的重复。

第三,本课程课堂教学设计问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四门政治理论课里最为成熟的一门。因为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在学术界来说已经有了100多年的研究,可供参考的专著和教科书十分丰富。但是这些教材主要突出了学术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色彩不够。那么如何按照政治理论课的要求来编写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材,还是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我的认识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理论化、立体化、多层次、相对接、重互动的教授思路。主要是六个方面:一是课堂上的基本内容教学;也就是教学大纲里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二是多媒体教学,配合文字教材,编写电子教案和音像等多媒体教材,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和形象化;三是社会实践教学,充分利用各地的历史资源和革命老区资源,安排学生的社会实践教学;四是讨论、演讲、写小论文,要求学生自我安排这个环节的工作;五是专家专题讲座,聘请十名本学科的专家学者对中国近现代史的某些专门问题开办讲座,在全省高校的范围内巡回讲座,使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的了解更加全面和深入;六是网上教学,教材和讲义、参考资料等可以挂在网上等等。我们应当尽可能地采用以上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整体教学框架,这是需要在设计教材的时候就一并考虑周全的事宜。这是六个结合或者六个主要教学环节。

第四,编写“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材,应当有较高的理论指导,我的认识是要注意三个结合、两个突出。三个结合:一是思想政治理论与当代社会实践以及大学生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二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相结合;三是历史发展与逻辑规律的结合。两个突出;一是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从正面吸取历史经验和教训;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加以正确引导,强化大学生对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个历史结论的信念;二是突出国情教育和社会发展观教育,使大学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使命,刻苦学习,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专门人才。

以上是我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的初步认识,个人意见很不成熟,主要是想提供一块引玉之砖,以使我们的讨论更加深入。

上一篇:天大期末试卷下一篇:陈校长在2010年春季法制报告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