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专业理论课程

2024-06-16

体育专业理论课程(共12篇)

体育专业理论课程 篇1

人体科学课程是高等院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体育理论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一门理论和实验并重的课程,是构建体育教育专业学科系统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培养体育教育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体育领域由于受传统观念和社会偏见的影响,体育专业学生重技术,轻理论,或者认为其难度较大不愿意学习,教师对其重视不足等等导致人体科学课程不受重视,实验课则更受忽略,很多学校干脆不上实验课,如何适应新时代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要求,实验室管理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1 现状分析

我国师范类院校体育专业人体科学实验室普遍存在下列问题。

1.1 人体科学理论实验室不受重视

很多师范类高校实验设备资金主要投向理科或工科专业,对体育实验室的支持不够,这一方面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体育专业学生文化理论知识差,其理论要求不高,实验课程可有可无,另一方面也可能对新形势下师范类体育专业学生的培养要求缺少了解。这些想法不仅仅存在于非体育专业教师,一些体育学院或系领导和教师也对此不够重视,还沿用老一套的培养方法,重技术,轻理论。可能受到整个环境的影响或自身认识不足,学生们对人体科学实验课的态度不够端正,加上教师对要求不够严格,有兴趣的同学去玩玩,没兴趣的跟着看新鲜或干脆不去,人体科学实验课就像是杂耍课,想去就去,不想去也没有大碍,反正实验课考核都能及格。

1.2 实验室自我封闭,资金少

实验室已有设备陈旧,年久失修,老化损坏严重,新设备缺乏,无法保证正常实验开展,无法保证教学效果。实验室建设与维护资金少,实验室本身又自我封闭,不能服务社会,资金来源更加困难。

1.3 设备使用效率低,隐形浪费很大。

学生仅能在固定的实验课中使用,在实验课结束后学生便无权使用这样实验仪器设备,在实验课以外的时间内便一直闲置,有的实验室间隔一学期才安排实验课,在没有安排实验课的整整一学期内实验仪器设备尘封,闲置实验设备的利用率不高,无形中造成了隐性的资源浪费,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

1.4 无专业实验人员,管理制度如同虚设

大多数学校没有专业实验员,由任课教师兼任,实验课不独立于理论课程,占用理论课课时,使得本来就很少的理论课时更加捉襟见肘,实验课的课时自然压缩,有的学校干脆没有实验课。各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基本上都具有,但真正能严格遵守管理制度的少之又少,管理制度只是一种摆设。

1.5 实验内容落后,实验教学方法僵化,实验课中学生参与少

大多数实验是验证性实验,实验项目来源于基础医学实验,和运动训练脱钩,没有专业特点,没有针对性,操作繁琐,不少体育教育专业同学理论知识较为薄弱,做完了实验学生还不明白是在干什么。实验课老师把实验演示一遍后,仅仅部分同学能够参与到实验中,很多同学很少真正参与实验。

2 开放式实验教学探讨

南开大学的陈翠英潘元胜在1994年发表的《实验教学开放模式的探索》一文中提出教学实验室的开放模式主要有五种:开展设计性实验、吸收学生作为科研的助手、改革常规实验的内容、选修实验与兴趣小组教学、实验室功能的开放。本人认为实验室功能的开放模式比较符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和理论基础。能够解决人体科学理论实验所存在的问题,能够提高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1 大纲要求基本实验方面

2.1.1 拓展实验时间与空间

长期以来,实验的空间普遍局限于教室或实验室,实验时间也局限于一节课的时间,扩招以来,学生数量大大增加,而体育实验的规模还没有及时跟上,实验时“一人表演,少数人观看,多数人闲聊”体育实验课情景较普遍。开放式教学打破这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验空间由室内向室外延伸,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体育专业学生大多数时间活跃在体育场,而体育场也可以作为一个实验室,可以把实验仪器拿到体育场进行现场试验,增加了实验的针对性。

2.1.2 实验教学目标的多层化、实验内容选择的多样化

体育教育专业同学基础理论水平总体不高,参差不齐,对于水平较差,实验水平不高者可以通过增强实验的趣味性来促使其完成基本实验要求,如当体育专业的同学了解到运动状态时,尿中肌酐系数含量的变化可作为检测运动员运动强度的大小、训练效果等的一个重要参考数据时,他们兴趣盎然,表现得格外兴奋。他们都想通过检测自己的尿标本,来了解自己的运动强度大小,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对于较好者,可以在完成基本实验要求的基础上提高其实验的复杂性。如综合分析性的问题,例如:对有氧耐力的评定,涉及多个指标的测试,进行综合评价等等。

开放式教学的实验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容,应鼓励学生运用实验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鼓励将学生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作为实验内容。运动训练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可以作为实验的内容。另外,减少一些必修实验中验证性实验项目,增加综合性和创新性项目,拓宽实验内容。

2.1.3 实验设计的自主性

传统的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是由教师讲解、演示,学生根据教材或教师设定的实验步骤和方法“按部就班”的进行实验操作,然后按照规定的格式来完成实验报告。这种实验教学模式,局限于所学知识的复习巩固和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学习兴趣不大,积极性不高,实验效果不好,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开放式教学打破这种模式,先由学生独立自主的设计实验方案,再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评价、完善实验方案,并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来完成实验操作以获取结论。

2.2 实验课程的拓展——实验室面向社会开放

人体科学实验室包括运动生理学实验室、运动生物化学实验室、运动保健学实验室等,拥有一套完整的体质监测设备,如身体成分测试仪、生化分析仪、心肺功能测试仪、心电图机、肺功能测试仪等,拥有一套康复保健仪器如远红外按摩床、各种电针仪、理疗设备。另外相关授课教师基本经过正规康复医学教育,所以人体科学实验室具备了对外开放的条件。由于实验室功能开放增大了实验室的负荷,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仪器的老化和损坏增加。实验室的实验管理方案尤为重要,教学管理采取教师管理与学生管理相结合,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机会参与管理。一方面,采用行为量化评价的方法,加强学生个体的自我管理,并通过学生个体之间、学习小组之间的相互评价来加强学生个体之间、学习小组之间的相互管理。另一方面,通过自荐、推荐和选拔相结合选取学生管理者(学生实验员和组长)来加强对班级和小组进行指导和管理。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实验室的管理,提高了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扩大了就业面。增加了实验室资金来源,使设备得以更新。老师通过提高了教学效果,增强了科研能力,增加了教师收入。

3 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意义

3.1 开放式实验教学方法提高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

开放式实验教学方法解决了体育专业实验课程开展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解决了学生对实验课的轻视和排斥,提高了他们上实验课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积极主动的参与实验,和教师的积极互动,不自觉中提高了教学效果。

3.2 开放式实验教学方法使运动生理学实验和运动训练结合起来,优化了运动生理学实验内容

运动生理学实验内容的改革势在必行,把握运动生理学的发展方向,摒弃过时的实验内容,实验课走向操场、赛场,与训练结合起来。不再沿用医学专业的实验内容,培养的不是医学生,而是具有懂得科学训练和运动医务监督的体育生。

3.3 开放式实验教学方法促使实验室、教师、学生三者的良性发展

开放式实验教学提高了实验室的利用率,促进了实验室的良性发展。教师通过实验过程提高了实践水平,提高了个人知识水平,提高了教学效果。学生通过这个过程真正的参与了实验,提高了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通过实践中的合作交流,提高了团结协作意识。

4 小结

体育教育专业人体科学实验课程通过采用开放式实验教学,包括基本实验课程开放式教学和实验室功能的开放,切合了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学习特点,提高了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师教学效果,增强了理论联系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增加了实验室资金来源,使实验室、实验教学良性发展。

摘要:针对体育专业人体科学理论课程实验开展过程存在问题,如:实验项目落后,实验方法僵化、针对性差、实验效果较差,实验室仪器落后、利用率低等,提出了适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际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实验室功能的开放。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运动生理学,开放式实验教学

参考文献

[1]邱红霞.运动人体科学基础理论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体育科技.2005,26(2):77- 79

[2]黄英,任传忠,刘洪涛.解剖学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探讨[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6,18(2):152-153

[3]王斌.浅论开放式实验教学与创新人才培养[J].实验室科学.2008,2:35-38

[4]吕艳欣,金松,王玉,等.医学遗传学试验开放式教学的实践探索[J].2008,21(1):42-43

[5]李艳,杨拯,周佃波,等.医学机能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探讨[J].实研室研究与探索.2007,26(10):119-121

[6]丁玉荣.浅谈高校开放式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室科学.2007,6:29-31

体育专业理论课程 篇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体育的理解逐渐深入。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拥有较高体育竞技能力的体育人才,更需要高综合素质,特别是高文化素质的体育人才。由于受现行教学体制和管理体制的限制,许多体育专业的学生很难把训练和文化学习有效结合起来,从而导致了“文化疲惫”、“厌学”现象。[1~2]体育专业学生对专业理论课的学习兴趣不高,则是理论课学习怠惰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在借鉴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南昌航空大学体育学院200多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试图探究和发现一些能提高体育专业学生对专业理论课的学习兴趣的手段和方法,以便为体育专业学生理论教学提供参考价值。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南昌航空大学体育学院大一到大三的125名体育专业大学生。1.2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通过图书馆、中文数据期刊网等查阅并阅读了近年来国内国外关于体育专业大学生对专业理论课学习兴趣的相关的资料,为本研究的论证和分析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支撑和实证依据。(2)问卷调查法:根据选题的要求设计了相关的调查问卷,并请专家就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等问题进行了论证。为此对南昌航空大学体育专业125名学生发放了调查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一)研究对象临沂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二)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通过阅读大量的书籍、期刊以及相关的优秀硕博士论文,获取丰富的文献资料,保证研究的科学性、代表性。2.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相关的资料。对我院在校体育教育专业学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数理统计法对我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理论课的学习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如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平时用在理论知识学习上的时间过少,绝大部分同学不进行体育理论课课前预习;我院理论课学生出勤率偏低,课堂上的表现令人担忧,课堂认真听讲的学生占少数;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够重视,考试时搞突击的学生占很大一部分;课堂常规管理不严,部分理论课教师对学生的出勤、课堂纪律等方面的要求较为宽松,教学方法不够科学,过于传统,教学内容不够丰富,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学生对待理论知识的态度不正确,认为理论知识学习重要的学生只占一半左右。不少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厌学情绪,这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这既是社会问题,也是一种心理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是体育学科不具有诱人的魅力吗?是学生天生不爱学习吗?本文认为主要原因是体育教学中忽视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学方法与手段不符合教学规律所造成的。21世纪在呼唤人才的同时,也呼唤着新的教育观和人才观,这就要求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心灵的塑造,使学生通过体育教学,掌握知识技能,提高身体素质。

性的体育活动,继而创造出新的精神产品和文化财富,以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从客观上讲,校园体育文化成为多种文化意识的温床,在这里容易产生新思想、新观念,产生强烈的创造意识和表现欲望,闪烁着师生新异的思想火花。4.校园体育文化的社会功能。高校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促进校园成员的社会化,而这种个体社会化的内容与要求和校园体育文化的“教化”目标一脉相承,因为校园体育文化的深入发展可以使校园个体与社会环境之间达到平衡和协调,从而实现对人的身体、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达到社会化的目的。5.校园体育文化的情感功能。校园体育文化不仅可以作为紧张学习工作之余体力、脑力恢复的调节剂,而且还可以作为人们娱乐、享受、愉悦身心的有效方式。从生理和心理的需求来看,校园体育文化为丰富师生员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了可能性。校园体育文化的审美价值融合在师生员工的情感体验之中,丰富、充实了精神境界,同时也提高和美化了思想境界,培养了高尚的道德情感、审美情趣,从而为和谐校园的创建和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四、构建校园体育文化的途径1.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建设。体育物质文化是体育文化的外在标志

学生对体育理论课兴趣不高,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如何上好体育理论课,关键在于体育教师的教法。许多的体育老师不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就根本不知道怎么去抓住学生学习关键点,只照本宣科,从而使学生对体育理论课失去兴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归纳起来有四个方面:一是“重实践,轻理论”的教学观念;二是课本上的理论知识简单易懂;三是体育理论不纳入升学考试,学生不感兴趣;四是个别学校或多或少还存在着随意挤占体育课现象。总之,理论课重视不够、计划性不强是症结所在。体育理论知识是学生应具备的文化素养,是体育课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体育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指导学生科学地进行身体锻炼,从而使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如何扭转这种局面?我认为,首先应转变“重实践,轻理论”的教学观念;其次要抓住体育理论课的特点和应注意的几个关键环节;最后做到有的放矢,方能上好每节理论课。

一、精心设计,逐步引导,把第一堂课上好是关键每学期会固定安排几节体育课为理论课,另外因为天气原因不能在室外进行体育活动,体育老师也会安排上理论课,相应介绍某种体育运动项目的技术动作及特点。其中我们把开学的第一节体育课安排为理......体育理论课能为体育实践课打下良好的基础,针对当前学生对体育理论课普遍缺乏兴趣问题,我就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上好体育理论课。

一、拓宽学生学习知识面,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

通过体育理论课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接触到更多、更广的体育知识,接受潜移默化的影响,既拓宽了学习的知识面,又提高了体育文化素养,使学生真正认识到体育锻炼在人生中的重要意义。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理论的兴趣

作为教师要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挖掘教材中的兴趣因素和艺术魅力,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以往的体育课教学由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学生已经对这种教学模式感到乏味。多媒体教学教学对学生呈现的是一个神奇的世界,教学课件中教学画面的变换,声音效果的叠加,动画效果的处理,远远超出了教师的讲解示范。授课时学生会兴趣盎然,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三、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的结合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提出了一个明确而全面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保持完美的状态。”即健康是三维的,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体育与健康课本也穿插了大量的体育理论知识,休闲体育与娱乐体育等知识,通过理论课的教学让学生清楚了解和掌握,拓展视听空间,增强终身体育的意识。

四、理论课要多结合国内外体育大事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每个国人为之自豪,通过学习奥运会有关知识、了解申办过程,激发了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中国足球队打入世界杯决赛,同学们观看足球比赛的热情高涨,及时地在理论课上结合世界杯进行足球知识及规则的教学;以体育明星的光辉形象和模范事迹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如第一个打破世界纪录的中国人陈镜开、摘取奥运桂冠的第一人许海峰、“篮球飞人”乔丹等。使学生从古往今来的许多杰出运动员的生动事迹中获得收益,得到启示,培养体育实践课的学习兴趣。

发布者:江兵 发布时间: 2011-10-3 17:19:49 一,结合教学计划和任务,上好第一节引导课

一般情况下,我们把每学期的第一次体育课安排为引导课,其作用有两点:一是向学生介绍本学期的教学内容,考核项目,达标标准以及课外体育活动的安排和要求,以引起学生的重视;二是向新生介绍本校体育方面的成就,开展体育活动的情况和优良的传统,以调动学生上好体育课和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俗话讲,好的开端就成功了一半。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在深刻领会大纲精神,吃透教材内容,掌握教学重点,难点的前提下,认真组织好理论引导课,这样才能使每一个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体育教学中去。

二,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传授真确的锻炼方法

体育教师应根据每学期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传授正确的锻炼方法,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锻炼的自觉性。例如,在有中长跑教学内容的学期,教师应向学生介绍如何通过有氧训练,混氧训练和无氧训练来发展一般耐力和速度耐力;在有体操内容的学期,教师应向学生介绍发展上肢力量和柔韧素质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体操技巧。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理论课,向学生介绍一些减肥和健美的正确练习方法,以满足广大学生的需要。传授正确的锻炼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终生体育的意识。

三,介绍各项目的技术特点和比赛规则,提高体育比赛的欣赏能力 通过调查发现,许多学生对各体育项目的技术特点和比赛规则一知半解。例如,有的学生对链球的技术特点和比赛规则不清楚等等,他们特别想通过体育课堂,来增加这方面的知识。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需要,有计划地向他们介绍一些项目的技术特点和比赛规则,以提高他们的欣赏能力和学习兴趣。许多学生反映,正是由于对一些体育项目的了解,他们才开始喜欢上这些项目。

【摘 要】体育学校的学生不同于普通学校的学生,他们在完成正常文化学习的同时还要承担一项更艰巨的任务——业余体育训练,不管从体力上还是心理上都要付出普通学生的两倍甚至更多。如何对待他们的文化学习,使他们从厌学到热爱学习,从只顾训练到“文体并重”,从单一的特长学习到“德、智、体”全面发展。本文作者根据多年在体校从事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并就此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以便供同行作一些参考。

【关键词】体校学生;厌学;成因;对策

我们的教育应该是长效教育、有效教育。据笔者在某体校近三年的跟踪调查,学生在校三年第一学年结束,学生失学率达10%,第二学年结束,学生失学率达28.8%,到第三学年时,学生的失学率高达38.5%,中专学生的失学率更甚。学生的失学率如此之高,原因何在?其重要原因是:学生厌学。

一、原因探析

1.市场冲击,读书效益太慢

改革开放后,所有国民现代意识虽然有了明显的提高,然而仍有很大部分难以摆脱急功近利思想的束缚,仍然难以接受“读书是个无底洞”的现实,因为读书数十年也看不到明显的经济效益。即使读完初中、小学与没读书出去打工也没有本质不同,无非都是扛水泥包子、洗菜盘子!而且,近年来,读完中专毕业后外出打工比起没读书的挣钱也多不了很多。因此,不管是家长还是学生,往往都会被当前的金钱世界所吸引,甚至乐意放弃读书,去捞现钱。2.品质不良,持续耐劳太难。“读书如水浸石”指的是读书不仅需要时间长,而且还需持久的耐力,体校学生更为好玩好动。读书需牺牲与伙伴的逸乐时间,需要克制自己的好玩好动习惯。到了中学时代,还要克制自己的青春冲动,限制自己的大脑“胡思乱想”这些都要与学生自己心理、行为产生必要的矛盾冲突,如果我们教育不到位,学生就会在外因和内动力的“冲撞”之下,把持不住自己,尤其现在的独生子女,本来就娇生惯养,怕吃苦,哪能苦其心志,劳其体肤。3.多年应试,有用储量太小。

我们的教育由于多年的应试性,使得我们不管教材编写还是教师教学都是紧扣大纲、考纲在进行,因而,凡不涉及到考试的内容,教师也就自然的不会花时间、花精力,因为那样反倒费力不讨好。因此,我们的课堂除去了知识讲解就是知识的识记,单调呆板枯燥乏味,而且大多数还是“三一”课堂(一本教材,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更莫谈童真童趣、现代手段。试想,在电视已经进入千家万户的今天,课堂没有声光电图的刺激,学生会满足吗? 4.要求超高,文化基础太弱。

体校学生在校承担双重任务(1)完成教育局规定的文化学习内容;(2)完成体育局交给的训练、比赛任务,因此,既要花时间和精力去训练,精疲力竭又要跑到教室读书学习,往往是文化学习时间和精力得不到保证。所以,其文化学习效果可想而知。而学校订购的教材是统一的,学校的要求是统一的,上级的评价是统一的,升学的标准也是统一的。基础较好的学生跟得上教学进度,基础差的就成了教师的拖累,因而,教师对这部分学生要求更严,这类学生在班上、在课堂里既没能耐又没地位,还经常受老师的“训”,所以这部分学生最终出路就只有辍学。

5.重体轻文,学习氛围太差。

体校虽然坚持“文体并重”的宗旨和原则,但现实中,由于体校要完成上面规定的比赛任务,多拿奖牌,多输送人才教练迫于压力,大肆强调多出训练成绩,出好成绩的重要性,很多学生过分崇拜体育明星,更何况很多学生的来源是由于在文化学习上已无大的盼头,只希望能在体育训练上有出头之日。因此,出现重体轻文,整个学校文化学习氛围太差的局势。据统计:一个班学生学习求知欲较强的只占20%;通过教师反复引导还愿意学习的占40%;迫于父母胁迫而又无心学习的学生占40%。因此纪律较差,好学生学习受影响,上课教师感受不到上好课的成就感,恶性循环,好学生也只好另谋其他学校。

二、对策探索

1.莫忘教育的本质:一切为了孩子。

学生是无知的,但也是我们未来的希望,因而我们要百般的呵护,其他任何事情都允许失败,唯独教育不能。因为这未来既影响孩子一生,又是关系着家庭、社会的安宁,关系着祖国、民族的命运。所以我们说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也是大家公认的教育本质所在。因此,我们的老师就要全身心投入,教育主管部门对教育的绩效的评价就要做好导向,我们的校长就要深刻理解教育的内涵,也就是说不管你是谁,即使有再大的困难,都不能影响教育,我们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尤其是教师,你要做一个真正的教师、称职的教师,你只能这样。当然,只有我们这样想了、做了,我们的学生才会对我们满意。2.莫忘教育的规律:孩子乐意接受的教育才会有效。

干任何事都要讲求绩效,教育也不例外。但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一是显效慢,不能急于求成;二是显效对象特别,教育的成败更靠学生内化才能表现出来,甚至大部分还不能直接表现出来;三是有“后劲”的教育才是最理想的教育,所以说最有效的教育是孩子们乐意接受的教育。其实答案就是因材施教。可我们的很多教师就是表现得很自私,生怕失去眼前利益,不管学生怎么样,总是想急于求成。在教师的眼里学生没几个是满意的,即使他得了第一名还觉得不够,而学生也一样,学校、教师、课程没有多少是他们满意的。因而要想改变教育的现状,就要找到学生与教育的最佳结合点——那就是孩子乐意接受——那就是教育的自身规律——那就是把握学生的身心特点、遵循学生的身心规律。否则,急切近利,就必定会适得其反。

3.莫忘自己的身份:教育者对学生只能教育

我们有不少的教师对学生要求可谓是细致入微,苛刻残忍。其校规班规“措词严厉,毫无人味”“不准”“违者”“罚”,尤其不可理解的是“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不准骂人,教师却骂学生,不准打牌教师却打牌。要尊重别人教师却不尊重学生,要心胸宽广教师却小肚鸡肠,容不得学生有“毛病”,有的教师甚至将自己的“不安逸”放在学生身上施蛮、撒野。更有甚者体罚学生。试想,如此教育教学,学生能不厌学吗?因此,我们作为一名教师就要真正的忠实职守,莫忘自己的身份:教育者。莫忘自己的职责:教育。4.莫忘自己曾经也是孩子:学生毕竟是孩子

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和教师关心、爱护学生应该是职业本能。学生毕竟是孩子,他很稚嫩很柔弱。他的身体需要我们去关心,他的心灵需要我们去呵护。同时,他对世界的认识需要“试误”,因而学生一定会犯错误,也一定要犯错误,不然你叫啥就做啥,那不就成了傻子?据调查很多学生厌学就因为得不到教师的理解:感觉学习压力很重或者无法承受的48%的学生中,压力来自教师的占68%;教师不理解学生错误的占72%。犯错误被教师逮着的要么视而不见,要么追根究底“霹雳交加声色俱厉”其实学生犯错绝大多数根本没有什么动机。因此,我们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去选择我们的教育行为,不要忘了我们小时候也是“孙猴儿”!何况我们面对的学生还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受的宠爱比我们小时候要多得多。何况我们这些当教师的,小时候的智力、成绩很不错,一般都是教师的得意门生。5.莫忘体校孩子的特点:胆大、好动好玩、能吃苦耐劳但知识习惯基础差。

体校学生与其他学校的孩子相比有着独自的特点:他们胆大、外向、易冲动、好玩好动,在体育训练中特别能吃苦耐劳;但其生活、学习习惯差,知识底子薄,不会安排时间等等。这就要求我们文化教师在学生身上要更多的花费时间和精力,要更有耐心疏导他们的心理。引导他们把训练场上的拼搏精神用在文化学习上来弥补不足,构建他们的认知结构,尽快地发现和发挥他们的特长。从而让他们增强信心,鼓足勇气,扬起理想风帆,与其他学校孩子一样愉快地进行文化学习。

6.莫忘自己的兴趣:让学生热爱自己先热爱

学科教学是我们教学的特色,要想学生学好自己所教的学科,培养学生热爱自己教学的学科是最关键的,要让学生热爱,首先得让自己先热爱;只有热爱了所教学的学科,我们才会更多、更深的钻研学科,学科知识才会广搏,学科教学才会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当然学生才会服气、买帐。因此,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兴趣来了,还怕学生学不好吗?当然也就不存在厌学了。

7.莫忘教学的技巧:阿基米德杠杆跷地球

教学的最佳状态就是教师付出的少,学生收获的多。怎样才会达到这种境界——技巧。虽然教无定法,但教有定论。不然同一所学校,同一班级,由不同的教师去教,结果一般都会差距很大。当然这原因很多,不能一概而论,但有一点是无可非议的,那就是教师的职业技巧是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作为教师应多学习多思考多探索多实践多总结,这样才会找出“阿基米德杠杆跷地球”的有效方法。结论:

体育专业理论课程 篇3

关键词:体育 健康 新课程 标准 理论

一、在学习中探索,教师观念的转变是首要任务

通过学习与实践,使我体会到这次课改的核心工作就是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体育课程基本理念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同时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己发展的需要。我在学习课程标准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到了体育课程的价值,学生通过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可以增进身体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通过课改的实践,我认识到在水平一阶段最符合孩子们的心理、生理、个性需求的最佳方式是创设情境以主题式教学为主。于是我在教学中进行大胆的尝试,例如:跑的教学,采用创编故事,如:“龟兔赛跑”、“我是汽车小司机”,“植树”,“运输忙”等更生动、活泼,趣味性强的主题式教学,使学生的体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在课改的实施过程中,使我体会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成为学生在学习和发展中的促进者,学习活动中的协作者,组织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社会交往的启蒙者,提供课程学习资源的服务者,师生之间呈现的是平等才和谐,朋友与知己的关系,同时教师又是学生在学习和创造中的欣赏者、开发和创造者。

二、要充分遵守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理念下体育教学原则

(一)人文精神在体育教学原则研究中将更加突现。这主要在两个方面展开:一是更加注重和突出教学主体性发展的问题研究。如进一步研究激发学生内部需求与动力问题,学生在教学中的自主活动问题,师生民主合作与平等交往问题等等。这些旨在培养和激发学生主体性的精神,将在今后的体育教学原则研究中得到强烈体现。二是更加注重体育教学中情感性、审美性和艺术性成分的含量。

(二)重视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是与当代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精神和教学目的相一致的。突破以知识为主的教学原则体系框架,既要重视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又要发展非智力因素及个性品质,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这已成当前教学原则研究及其发展的一大趋势。如“情景性原则”、“情感性原则”、“兴趣先导原则”等,人们还提出了建立适应素质教育原则的体系,如“身心全面发展原则”、“为终身体育打基础原则”、“多元化评价原则”等。

(3)重视教与学的统一。要突破单纯从教学的双边性和统一性出发,既重视对教师“教”的原则的研究,又重视学生“学”的原则的探讨。只有明确了为学而教的思想认识,才能彻底改变教学中为知识而教的“满堂灌”的局面。因此说,主体性教学原则的提出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是科学的教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一个基本原则。

三、构建全新的现代化体育教学原则体系将成为教学研究的根本目的和发展方向

构建全新的现代化体育教学原则体系,不仅是体育教学原则研究的根本目的,也是广大体育教学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要吸收前人的成果,扬长避短,去粗取精,但不能脱离千百年来总结出来的教学实践和教学原则成果,避免各原则之间分散孤立,力求适应时代发展提出的要求。为21世纪培养创造型人才服务。同时,要尽力使体系具有一定的概括性,要具备应有的个性特征。教学原则将同课程改革一样,在既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又提高教学质量方面有所突破,在既巩固基础知识又培养创造能力方面有所突破,在既提高素质又发展个性方面有所突破,还要充分体现党的教育方针,反映教育教学规律,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构建一个完整的、全面的、各教学原则相互有机联系的教学原则体系。

四、激励性评价不等于多多益善

体育新课程改革非常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机制,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实力和成绩,让学生获得一种成功的满足和喜悦。体育新课程课堂评价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教师的微笑多了,对学生的表扬、鼓励多了,这是好事,体育教师对学生的课堂反应情况应该“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问题是,微笑、表扬、鼓励并不是多多益善,尤其是对学生明显错误的动作应予以否定,不能动辄表扬。其实,激励也好,批评也好,只要适时适度,就能恰到好处。有时体育教师一个信任的点头,一个由衷的微笑,一个亲切的动作,其所蕴含的表扬、鼓励更充满感情,会起到更好的作用。体育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体育课程评价“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体育学习”,“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表扬学生在于努力挖掘学生的全部潜力,促进他们的发展,“只有对学生有深刻的了解,‘读懂’学生,才能真正地焕发出表扬的强大力量。如果体育教师能够读懂学生,即使批评指正,学生接受起来也不困难”。可见,体育新课程理念下的评价应是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过分地、铺天盖地的表扬,是起不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的。

参考文献:

[1]钱建国.对目前体育课程改革的反思[J].中小学教学教法.2005.1.

体育专业理论课程 篇4

在当今智育压倒体育的社会风潮之下, 在课程教学改革方面, 提出实施德育综合改革, 构建高校德育课程体系, 将德育目标融入体育课程, 实现全科育人。课程设置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有力保障, 其科学的合理设置决定着运动人才的培养质量, 面对严峻的新形势, 课程深入开展高校依法体育教育, 推进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学术指导中心建设,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及大学生运动训练专业体育教育, 加强校外社会实践基地建设, 形成引导、指导学生健康成长的长效机制。创新高校体育运动训练专业教学方法, 研究制定适合当代大学生科学合理地体育课程设置等基本规范。因此, 高校运动训练专业的培养目标理应以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为前提, 以培养符合当代体育教育为基点, 进而培养出集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的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运动人才。

1、影响我国高校体育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的主要原因

1.1、运动训练专业课程内容组织有所偏差, 人才培养目标观点相对落后

一直以来, 运动专业训练都是以培养教练员为本位目标, 在实践体育课程活动当中, 运动训练专业课程由于体育教师往往只单单重视学生生理运动是否已达标, 而在心理健康的指导方面非常欠缺, 这不仅完全违背了“健康第一”的教学原则, 而且对培养大学生心理素质健康方面以及学生今后步入社会的适应能力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从我国体育教育专业的整体特点来看, 高校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的课程可以大致两大类三层次, 其一是对运动队生源系统加强理论知识的广泛学习, 其二则是对普通学生加强多项运动技能的全面训练。然而, 由于学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内容组织有所偏差, 人才培养目标观点相对落后, 专业培养目标混淆、运动训练专业培养方向过窄, 导致了学科与术科比例不平衡, 必修课与选修课比例等课程结构出现紊乱, 许多与现实不相符合的问题等等造成学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的不科学化。

1.2、课程层次结构比例不协调, 体育评价应试化

体育运动训练专业课程层次结构的比例协调关系着体育运动质量的均衡化, 课程层次结构的偏差往往使得运动训练训练专业课程建设的不规范。与此同时, 体育考试是评价学生体育质量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随着人们对于唯分数第一的“应试教育”的痛恨, 各级教育部门也在不断地修正自己的教育方针政策, 然而, 体育考试仍然带来了一些负面现象。那就是越临近体育考试越是“恶补”, 加大训练量, 延长训练时间, 增加训练强度, 这些做法颇有些“应试”的影子。要培育专业的体育师资, 提升教材的规范化和体育课程的科学性, 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去吸引他们锻炼, 不能只去应付体育考试。由于体育运动训练专业是一项教育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应该从培养孩子热爱运动, 养成运动习惯方面入手。, 而运动训练专业作为一个重要的专业培养目标, 需要在长期的时间里不断的对其进行强化、教化、重复。

2、构建校本特色的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 释放体育课程新活力

在体育课程引领、规划、建设、实施、管理、评价等六大方面作为定位优质体育课程设置的主要驱动力, 促使各高校体院校领导从纷繁复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 回归教育者本色。教育局应及时组建高校体育课程教材调研, 鼓励学校对体育课程计划进行整体思考和规划, 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体育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 加强对高校体育运动训练专业课程的实施管理, 有组织地开展体育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评审认定, 并鼓励学校引进和开设国际体育课程, 与此同时, 结合提升高校所要求的素养工程, 从学生评价到课程评价入手, 改变过去重视“课堂”忽视“课程”、“重结果”忽视“重过程”的做法, 引领学校开发、利用、享受体育运动训练专业新课程, 构建具有特色的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 从而形成完整的、富有特色的学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与课程文化。

3、优化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结构, 促进体育教育质量的跨越式发展

高校体育运动训练专业课程创新促进了教育质量跨越式提升。近年来,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在特色发展道路上, 以培养学生运动兴趣为起点,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 重点改革开展游戏和运动想结合的体育教学, 在体育运动项目方面要机遇学生充分地自主选择权利。于此同时, 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 学校体育运动训练课程发挥着主导作用, 学校体育运动训练专业课程应该实行体制健康促进、运动技能掌握和健全人格培养的三围目标, 推崇高校体育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人才, 积极优化和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高校体育课程结构。新一轮课程改革进入了深水区, 运动训练专业的改革发展应及时以国家“全面深化教育改革”为契机, 依托现代化科技教学资源优势, 深度推进现代体育教育制度建设, 深度推进高校体育课程基层改革, 以运动训练专业目标培育创造性高水平的运动人才, 完善学校内部完善课程治理, 实现体育教育的高端化、集聚化、多元化。

4、结束语

总而言之, 高校体育运动训练专业的课程设置应以培养专业体育教育人才目标进行实施和优化, 高校体育运动训练专业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性强、内容繁杂的系统性工程, 其优化的核心内容是以体育课程结构的优化改革为前提, 以体育课程内容的革新为核心。当前, 中国体育教育改革的主要难点在于怎样从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过渡到专业体育教育的培养目标。当前, 我国高校的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与其他的文化课一样, 受到驱动机制的影响, 具有应试倾向, 因此我们所要及时改变高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的设置形式, 实际上则是为改革体育运动训练的驱动机制, 推动专项体育课, 以培养高校体育运动训练专业目标作为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突破口。优化高校体育运动训练课程设置和体育课程改革, 探索学校体育改革全新的方式、路径、管理和保障模式, 从而带动学校体育教育的全面变革, 更新传统体育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王昶.吉林省高校运动训练专业排球专项课教学内容分析与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0.

[2]蒋建文.普通高校运动训练专业现役运动员教学管理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 2014.

[3]曹海信.近代中国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体系的历史变革及启示[D].陕西师范大学, 2007.

[4]赵彦莉.全国高校运动训练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现状及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 2007.

[5]吴贻刚, 罗小兵, 朱民华.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教练员学”课程理论体系及教学内容的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2, 03.

[6]程红军.我国部分师范类院校运动训练专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 2013.

[7]鲁长芬.对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研制的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 2013.

体育专业理论课程 篇5

新的体育课标颁布以来,我还没有仔细的研读过,利用暑假的时间,我粗略的阅读了一下,

新课标已逐渐改变传统体育教学中的教师的灌输式、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并向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发展,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广泛采用了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新型学习方式,有利于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坚持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增强学生学习效果,通过学生的探索活动,获得运动知识和技能。

我觉得新课表更突出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学质量的好坏与学生主体精神发挥的程度有直接关系。《体育课程标准》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信任的成长,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防在中心地位,

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因此,评价体育教学课时,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体精神发挥的程度是非常重要的标准之一。一是学生体育教学活动中是否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活动的内容和方法是否经过自身的肯定和选择。简单的观察方法是看学生体育活动中热情的程度。应该说,学生如是积极投入体育教学活动,那么该课便发挥了学生的能动性。其次是看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自主意识的表现,主要反应在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把握情况,以及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和质量,学习的情感状态和心理投入程度。如果学生对学习内容把握准确,以自己的自主学习为主,动机明确,活动兴趣高,且有愉快的心理体验,说明教师在该课堂中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应该说明的是,学生主体精神的发挥,是教师施以诱因条件的结果,而学生主体精神发挥的程度如何,关键看教师艺术性运用诱因方法的能力。

体育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是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具体体现。

体育专业理论课程 篇6

【关键词】 普拉提 可行性 课程设置

普拉提是由德国人约瑟夫.普拉提创立并推广的,它融入了西方人身体肌肉的训练手段和东方人身心合一的健身理念,通过对身体核心部位(包括腹横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腹横肌、竖脊肌)的控制,配合有节奏的侧胸式呼吸法,在垫上或运用专业器械进行深层肌肉练习的一种健身方法,在强化腰腹及臀部肌肉力量的同时能够加强机体器官的功能,增强身体的控制、柔韧和协调能力。它注重情境、冥想,注重体育锻炼与生命哲学的完美结合,在汲取了东方的瑜伽、太极与西方古罗马、希腊的传统养生术精髓的基础上,通过姿势练习将呼吸、冥想、柔韧和平衡有机结合,从而达到加强人体核心肌肉、提高柔韧性、改善不良体态、均衡雕塑形体、缓解压力的多重目的。普拉提与2003年传入中国,由于其独特的健身功效,已被许多女性越来越崇尚。关于普拉提纳入中学课程的建议也被提上议程。普拉提作为一项新兴的健身项目,能够优化中学体育课程,提高学生兴趣,在中学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一、 普拉提的内涵和健身作用

1、普拉提的内涵

普拉提是一种有思想的运动,它把东西方两种健身理念合二为一,注重身体训练的同时思想配合好呼吸。让身体与自然以平和、满足的心态协调发展,从而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激情与喜悦。普拉提被称为身体控制术。该运动具有科学性、广泛性、安全性、全面性等特点。

2、普拉提的锻炼功效

普拉提练习可以改善循环、提高心肺功能、加强消化功能;通过优美、缓慢、简单的大幅度动作能够使身体更加纤长,灵活、健美,拉伸练习融入芭蕾的修长理念,使练习者塑造良好的身体姿态;而良好的动静结合的动作也可以使在刺激身体肌肉后及时的放松,从而强健身体各关节;普拉提对身体核心部位的力量训练,加深身体深层肌肉力量及核心部位的稳定性和控制性,提高身体柔韧性和平衡性;普拉提还能促进脊柱的生理功能恢复,增加肌肉力量;同时普拉提还可以缓解压力、消除紧张,稳定情绪。

二、 中学开设普拉提课程的可行性

1、课程资源分析

在中学开设普拉提课程,具备许多课程资源优势。目前,许多中学已开展健美操、体育舞蹈、瑜伽等课程,具有相关的术科资源;其次,再者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其提供了基础学科基础。健美操、瑜伽等在中学的发展为新兴项目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借鉴。

2、师资资源分析

普拉提的师资要求,除了专业普拉提教室外还可以从中学现有的健美操、瑜伽教师中来填充,他们同普拉提专业相接近,可以相互补充。

3、场地资源分析

普拉提与瑜伽教学一样属于静态无对抗活动,对场地、时间、空间要求不大。只需要空地和海绵垫,目前我国中学基本都建有豪华体育馆和良好的体育设施,基本上中学都能满足普拉提教学的场地和器材需要。

4、学生学习分析

普拉提不受练习者性别和身体健康状态限制。其练习形式多样、动作难易度可以自行调整,容易控制,动作中要求和呼吸配合,巧妙的将挑战性和娱乐性有机的结合起来。而且普拉提对身体核心部位的联系,不仅满足女性塑身的需要,同时也可以让男生们在教学中强身健体,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三、 中学如何设置普拉提课程

1、课程目标设置

在進行普拉提课程目标设置时,根据国家颁布的关于体育课程目标设置的几项标准,再结合高等教育特点、普拉提的特殊价值、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几方面综合考虑设置:使学生掌握普拉提的基本技术、了解基本知识,提高学生身体协调性和柔韧性,发展学生身体核心力量。

2、课程内容设置

根据普通中学大学体育课程的具体特点和普拉提课程教学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等,瑜伽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包括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理论部分包括:普拉提的起源、普拉提的健身价值、普拉提的健身原则和方法、普拉提的编排原则、普拉提的生理学原理;实践部分包括:(1)正确的站姿,正确的体位,(2)正确的呼吸方法,(3)热身方法、静态腹部练习、平衡练习、臀部挤压、背部伸展、收腹运动、坐姿练习、骨盆倾斜、猫式练习、侧身练习,(4)普拉提组合教学。

3、课程教学设计设置

3.1教学进度

普拉提的教学应该以核心力量的练习为重点,组合教学为难点。教学过程中应以体式练习为主,穿插理论讲解,根据普通中学体育课时安排,普拉提的课时为3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4学时,实践课26课时,考试2学时,每学时45分钟。

3.2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传授知识、教授动作技能,并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根据普拉提的教学特点,可采取语言法、示范法、自主学习法、分组练习法等方法进行教学,教学中要求教师语言生动。

3.3教学组织

根据教学计划、目标、大纲和教材,施行教与学。以班为单位进行教学,由于普拉提的特殊性,可以实施小班教学或者男女分班以及根据基础不同设置初级班和提高班以保证教学效率。

4、课程教学评价设置

普拉提课程的教学评价应与中学大学体育课程培养目标、课程教学标紧密结合,注重发挥评价的检验功能、激励功能以及反馈功能。教学评价主要包括课程考核内容、考核方法和评分标准。

考核内容为规定普拉提组合动作进行考核,且规定必考动作个数与必考动作的难度规格。其中技术考核采取个人独立完成的方式对所选择内容进行考核,占总成绩的60%;理论成绩考核采取口试,随堂提问的形式进行,占总成绩的20%;平时成绩考核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纪律、出勤情况、学习态度、进步幅度及平时测验等给予评定,占总成绩的20%。

四、 结语

普拉提将走进学校尤其是中学课堂,由于普拉提运动的自身特点,普拉提运动在普通中学的设置,更需要转变教育观念,需要教材、教法的改革、教学师资的培养以及瑜伽运动更深层次的研究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庄则豪,张云,朱昀昀.译普拉提健身操[M]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2]苏姗娜·斯科特/著,裴咏铭/译.你随身的普拉提教练[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4

[3]张晓莹,张泽新,孙琴.中学生健身普拉提[J].中国学校体育,2006,1

作者简介:

胡顺风,宁波市鄞州区咸祥中学。

体育专业理论课程 篇7

一、运动技术学习理论简析

对各学派观点的回顾与梳理如下:

1. 行为派的理论

行为派的理论是建立在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基础上的。其主要的代表有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论、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说、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核心概念是反应, 他们认为有机体某些活动产生积极的后果行为受到强化, 那么有机体就会增强其反应, 再次重复该行为, 并逐渐巩固下来以后只要出现适当的环境刺激, 活动便会自动出现。动作技能的学习本质上就是形成一套刺激——反应的相互联结系统。例如, 儿童学习使用钥匙开门, 就必须学会一系列的肌肉反应动作:首先要拿钥匙对准锁孔, 然后确认插入的位置是否准确, 还要将钥匙完全插入并按正确方向旋转、最后推开门。如果最后环节上缺少强化物 (打开了) , 儿童使用钥匙开门的行为就会发生消退, 整个联结也将随之消失。运动技能作为动作技能的一部分, 也完全符合这一操作系统。又如, 学生学做体操动作, 总是先看着教师的动作去学, 教师的动作是学生学习的刺激, 当学生学会做体操动作以后, 只要教师一声令下, 或做出了第一个动作之后, 学生就可以连续地做下去。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的“示范动作”是学生学习动作的条件刺激。有关行为主义学派的理论与存在的问题详见下表1:

2. 认知派的理论

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概念是认知, 因而认知心理学家在承认动作本身是一系列刺激——反应联结的同时, 更强调动作技能的学习必须有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成分参与。他们认为, 在动作技能的形成中, 学习者必须理解与某动作技能有关的知识、性质、功用, 回忆过去学过的与眼前任务相关的动作行为, 预期与假设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反应和动作示范, 形成目标意向和目标期望, 把自己的反应与示范者的标准反应进行比较找出误差, 采取对策、调节自己的反应。动作技能的水平越高, 越是需要学习者有较高水平的认知, 通俗地讲即运动技能的水平高低, 取决于学习者对动作技能的理解程度。有关认知学派的理论与存在的问题详见下表2:

二、体育课程学习与运动训练之间的区别

体育课程学习与运动训练既有共同的特征, 也有本质的区别, 其共性在于运动技术的传习, 但不同点也很明显, 即在运动技术的传习过程中, 学习目标与要求不同、运动量与强度不同、学习环境与条件不同、学习水平与效果不同等, 体育课程学习与运动训练的共同特点是作为区别体育学科与非体育学科之用, 体育课程学习与运动训练的差异性则是作为深入各自学科研究并揭示内部规律之用, 两者缺一不可。但长期以来, 在体育课程学习中没有自身的学习理论, 而是通常借用运动训练学中的学习理论, 这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因此, 我们需要结合体育课程学习的特点, 探讨学生学习运动技术的特点与规律, 做到有的放矢。但是翻开学校体育学或体育教学论等有关权威书籍, 却没有提到运动技能形成的理论, 只是谈到运动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初步学习运动技能阶段——改进与提高阶段——自动化阶段。在说到体育教学过程特殊规律时也借用了运动训练的“人体适应性规律”, 人体的适应性规律固然没错, 但是体育课程学习中却不可能达到超量恢复, 因为体育学习过程中的运动量、运动强度很难达到像运动训练那样的强度, 这就是它的谬误之处。同时也说明体育课程急切呼唤与需要发展自己的运动技术学习理论。其次, 传统的运动技能学习理论主要侧重于行为主义学派的条件刺激反应学说, 而且这个理论已在教学实践中处于支配的地位, 这种理念势必导致训练或学习者双方的非人性化、机械化处理, 教练或教师的绝对权威性, 学生的无主体性、无主动性。体育课程学习与运动训练领域中运动技术学习的区别详见下表3。

通过比较体育课程与运动训练领域中运动技术学习特点, 不难发现, 体育课程中运动技术的学习具有初步性、健身性、模糊性、多样性等特点, 运动训练中的运动技术学习则具有高强度、大负荷、科学化、专项化、精细化、自动化、挑战运动极限等特点, 不能把运动训练和体育课程学习中的运动技术学习过程混为一谈, 因此, 重新构建体育课程中的运动技术学习理论显得迫不及待。

三、体育课程中运动技术学习理论存在的几个问题

综观以上各种运动技术学习理论, 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从实验对象看, 有关于动物的也有关于人类的, 而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得到的理论 (如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论、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说、苛勒的顿悟学习理论、托尔曼的认知论等) 与人类的行为有很大区别, 因此, 从动物实验所得的理论结果是否适应人类的学习行为值得进一步探讨;另一方面, 在人类的学习行为中, 运动技术的学习与一般人类行为的学习又有一定的区别, 通过人类一般行为的研究结果是否可以运用到运动技术的学习理论也是值得研究的。总之, 在人类运动行为研究中要借鉴动物实验研究与人类一般行为实验研究, 笔者认为不能全盘搬用, 而是有选择性地采用部分可取的理论。

2. 在运动技能形成的理论中, 虽罗列了诸多学习理论, 但并没有构建出真正的“运动技术学习理论”, 包括比较权威的体育心理学教材也只是介绍了各种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学习理论;在以上教材中也只是提到了有关人类学习行为的“加涅信息加工理论”, 并基本按加涅的理论来构建运动技能形成理论, 这难免有“观点片面”之嫌。

3. 运动技术教学仍是体育课程教学的本质特征之一, 这也是体育课程学科的立身之本, 特别是现行课程标准改革以来, 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出现了多元化、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出现了随意化, 现在更需要时刻把握体育课程教学的本质特征。但是, 体育课程教学的过程与运动训练的过程在本质上存在着很大差异, 而目前体育课程还主要借用了运动训练的一些原理, 没有体现体育课程中运动技术学习的特殊性。

4. 由于运动训练的残酷性, 运动员必须在教练员科学训练的指导下, 百分之百地投入, 才有可能在高手如云的竞技场上抢占属于自己的一片领地。而体育课程中学习运动技术的目的并不在于极大地提高运动成绩, 运动技术的学习也不需要十分精细。因此, 学生在学习运动技术过程中虽然也要强调反复、重复练习一个固定的运动动作, 但体育课程更关注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 即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需要、学习情绪、学习体验等, 这些内容对于学生学习的有效性起了比较重要的作用, 当然, 运动训练也要关注运动员的人权, 注重运动员参与训练与比赛的心理问题, 但是它们两者之间的侧重点是不同的。

5. 体育课程中的运动技术教学包含了教与学的两个方面, 因此既有教师教的理论, 也有学生学的理论, 过去比较重视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艺术、教学手段、教学策略, 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而言, 势必要发挥体育教师的引领作用、指导作用, 但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 这种作用将逐渐减弱。现行课程标准比较重视开发学生的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这是对学生学习方式重视的一种转变, 从理论上说正确的, 这是对教师绝对权威做法的一种弥补与充实, 只是没有在理论上进一步弄清这些学习方式与教师的教法有什么关系, 过于强调学的一个侧面, 从而导致了实践中诸多的盲目做法。因而, 必须在理论层面上搞清学习方式是针对学生学的角度, 与教师的教不可分割, 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 而这两个方面的比重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课程内容的类型、课的教学目标等情况发生一定的变化, 不可一味强调学生的学习方式或体育教师权威的教法, 否则必将顾此失彼、走向极端。

参考文献

[1]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

[2]潘绍伟.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3]李祥主编.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体育专业理论课程 篇8

关键词:高校,俱乐部模式,一体化

近年来, 高校体育思想日益丰富。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体育课程教学组织形式, 在一些高校被采用。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给高校体育教学带来了新的变化。这种教学模式也得到学术界的认可。但俱乐部教学改革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不完善之处。我校在2009年开始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改革, 经过三年的改革实践, 取得一定的教学改革成果, 同时在运行机制等方面也有待完善之处。本文从阐述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为切入点, 系统分析运行过程中各环节的基本现状及发展趋势, 分析完善这种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对策。

1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概述

1.1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

体育俱乐部教学是体育教学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 20世纪90年代中期, 出现了由学生自主选项的“专项课+课外俱乐部体育教学”、“体育教学俱乐部”等教学模式。特别是教育部提出“要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 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结合的课程结构”这一“课程一体化”要求之后, 这一组织形式本身所特有“整合资源”、“贴近学生”、“操作灵活”的优势日益显现, 引起国内高校广泛关注。它的实施有利于保持体育教学和课外锻炼的连续性, 有利于把大学生的体育教育过程延伸到高等教育的全过程。

1.2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类型

体育俱乐部的组织形式可分为课内俱乐部, 课外体育俱乐部, 课内外相结合三种类型。课外体育俱乐部出现较早, 多是以学生运动训练队为基础发展起来。并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 以拓展体育教育功能, 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行为习惯。课内俱乐部的发展是现代教育理念不断发展并借鉴国外高校的发展经验的结晶。它是以现代教育理念为依托, 充分利用场馆器材资源,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单项俱乐部, 自主选择学习时间, 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这种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 以构建现代大学体育教育新的学习方式为目标。国家提出实施素质教育以后, 出现了以课内外相结合的体育俱乐部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是以培养人才的整体教育观为出发点, 以课内外一体化为表现的形式, 以终身体育、终身教育为指导思想, 以培养适应学习化社会为目标的。

1.3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运行机制

1.3.1 成立体育俱乐部。

体育俱乐部是以学生共同兴趣爱好为组织基础, 根据学校场馆资源情况与师资条件, 在兼顾学校体育传统与项目开展状况成立, 学生根据个人体育兴趣爱好选择加入。体育教学俱乐部在教学过程中打破年级、系别、班级的限制。根据学生体育基础、选课人数和场地条件各体育教学俱乐部在课程类型上分为教学课、辅导课、训练课。教学课是针对俱乐部初级会员组织的必修课。教学目的是培养初级会员对所选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战术的了解和掌握, 培养兴趣爱好。辅导课是对俱乐部中级会员开设的巩固与提高课程。训练课则是对高级会员开设的提高课程, 是参加校内外运动竞赛的基础。

1.3.2 建立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与考核评价制度。

制定体育俱乐部教学运行方案, 从建立组织机构、课程设置、课程目标、选课规则、教学任务落实、教学运行管理、考核与评价及群体竞赛组织管理。各环节要有严格的制度保障并不断完善。在考核评价环节上要实现由传统的教师评价向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的评价模式转变。在强调过程性评价的同时重视发展性评价。

1.3.3 建立一支尽职尽责的俱乐部指导教师及指导员队伍。建立一

支经验丰富的俱乐部指导教师队伍以及热心俱乐部工作, 具有很强的竞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的俱乐部指导员队伍, 是搞好体育俱乐部工作的前提。在俱乐部成立初期, 指导教师肩负着建立一个高效率的俱乐部管理机构的重任。无论是俱乐部主任, 还是各部的负责人, 都是今后俱乐部开展工作的骨干。他们的选任是俱乐部后期工作能否开展好的关键因素。

2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发展现状

2.1 场馆设施条件制约

目前, 我国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发展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从2007年体育评估的情况来看, 场馆条件不足问题成为普遍现象。

2.2 师资队伍的专项结构制约

传统教学模式使教师只注重课内的教学组织, 而对课外辅导, 竞赛及运动队训练则关注的很少。自己专项以外的项目就关注的更少,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 已不适应当前以体育俱乐部为组织形式的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改革的需要。师资队伍的专项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

2.3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制度不完善

以体育俱乐部教学的为组织形式的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制度不完善。教学、课外辅导、群体竞赛的三个环节需要以更加完善的制度建设作为保障, 有利于各环节之间的相互促进。加强制度建设是推进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重点。

3 优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对策

3.1“质量保障”核心是教师, 师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调整好“特

长”与“多样性”发展的关系, 围绕“教学型、训练型和体育指导型”教师培养定位针对性开展多途径的工作。第二是解决好“状态”问题, 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加强教学管理, 严格执行教学工作奖惩规定, 充分调动全体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打造“三型”特色师资队伍。通过内部培训、外出学习、学历提高、职业培训、资质认证等措施, 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专业技能、充实的体育实践经历, 精教学、能指导、懂训练的“三型”特色教师。

3.2 俱乐部体育教学模式, 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其先进性, 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体育教学改革要充分考虑“国情、省情和校情”, 针对我校实情,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需要进一步优化, 教育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评价体系还需进一步更新。

3.3 学生自我健身意识有待提高, 大多数学生课余时间很少参加体

育锻炼, 其原因, 一是教学中对学生终身体育认识培养不足, 教学内容安排尚需改进。二是课外体育活动缺乏明确的目标、辅导和考评。三是缺乏对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系统监督和管理。

3.4 按照巩固三个基础 (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 抓住三

个重点 (构建学习内容、改变学习方式、完善评价体系) , 构建五个板块 (基本技能、爱好与专项提高、体育生活方式、校园体育文化、健康评价与健康咨询) , 实现一个转变 (“育体”向“育人”转变) 的原则, 整体优化体育教学体系。

3.5 不断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体育专业理论课程 篇9

随着课程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校在改革中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多元智能教学。在这种形式下,如果教师仍局限于通过传统的方式评价学生,显然无法适应教学发展的新趋势,同时也不能展现学生学习的全貌。基于多元智能理论下的体育课程评价对传统评价进行了变革,适应了课程和教学改革发展的新趋势。

1 传统的体育课程评价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体育课程评价过分注重“达标”,把高度、远度、力量、速度等运动成绩作为学生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的尺度,强调“统一性”的标准,以“统一”的标准要求所有的学生,忽视了学生由于先天遗传、营养、生活环境以及生理、心理等方面的个体差异,从而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个性发展与学习的自主性,它的理论基础是智能的一元性,主要强调的是学生的身体动觉的智能;评价的价值取向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甄别和筛选;评价方法、手段、标准单一,一般是以考试作为评价的方法,评价的核心是围绕学生的运动水平而进行的,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以及体育能力、个体的进步度等难以量化的因素,学生健康水平得不到进一步的提高,影响学生体育课的激情;评价往往是事后评价,缺乏形成性的评价,忽视了通过评价来促进学生发展的价值目标;忽视评价客体的差异性,用一刀切的方法对待有差异的客体。

2 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

加德纳在多年来对人类潜能的大量实验研究基础之上,针对传统的一元智能理论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智力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于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在加德纳看来,智力的核心和衡量的标准并不是像传统智力理论所说的那样是语言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而是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出社会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德纳根据研究认为人脑至少有七个不同的智力中心区,目前可以确证的智力有七种:言语的智力、逻辑的智力、视觉空间的智力、身体动觉的智力、音乐的智力、人际交往的智力以及自我反省的智力。他认为,这七种智力也并非一成不变,个体身上也可能存在着其它智力。事实上,加德纳自己于1988年又在上述七种智力之外增加了——种智力,即认识自然的能力。指的是一种对自然现象敏感。喜欢探索大自然,善于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分类、鉴别的能力。其实重要的不是七种或八种甚至九种智力,而是一种多维度的分析智力问题的方法。

(2)这七种智力是相互联系的,而且通常有一个主要或次要的智力。加德纳认为,这七种智力基本上在每个人身上都是存在的,只是由于遗传或环绕等方面的原因,各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的表现程度不同。例如,人际交往智力强的人喜欢群体活动,善于交际、相处和交流,对于集体项目如篮球、足球或组织比赛、担任裁判等工作有较好的优势;而身体动觉智力强的人喜欢运动、操作,喜欢动手实践,对于动作技能掌握得很快等等。个体在获取信息时可能主要使用某一种智力,但正如“单丝不成线,独木难成林”,在做每一件事时,其它智力都要共同参与。

3 多元智能理论对体育课程评价的启示

体育课程评价的对象是人,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人的智能具有多元性、复杂性、发展性,那么体育课程的评价也就具有多元性、复杂性和发展性。所以,体育课程评价本身就不大可能遵从一一对应的简单关系。体育课程的评价需要教师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指导下,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依据对象特性,做出合乎教育规律的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提出一个关于每个学生发展状况的报告和描述,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反馈信息,教师和学生可以据此做出判断和调整,创设适宜于学生的有差异的特定智能发展的学习活动及相关的条件和机会。这样,体育课程评价才可能发挥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师素质和水平以及改进课程实施的功能。多元智能理论在整体上符合体育课程评价的这种追求。具体说来,多元智能在以下几个方面为我们理解和促进体育课程评价的良性发展提供了启示。

3.1 体育课程评价的标准具有多元性

加德纳认为,每一个健全的人都具有程度不同、相对独立的智能结构。由于各种智能在个体上有不同的组合方式,导致了个体之间的智能差异和不平衡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尊重学生的个性、强调个体的差异,承认学生间的智能差异和个体差异、学生自身发展的不均衡性和整体性,为学生提供发挥自己优势智能的空间。体育课程评价作为一种促进学生发展的指示器,就应该为学生提供在一切可能方面都获得发展自己的机会,所以体育课程评价的标准应该是多元性的。而传统的体育课程评价的标准是统一的,它只是身体素质上反映学生的差别。以至于学生被引导或强迫在他们可能不喜欢或不擅长的方面投入他们的精力和时间。但他们的优势智能却从未得到发展,很多学生就被教师和同学看成了后进生。这对他们是不公平、不人道的。而依据多元智能理论的体育课程评价就可以打破这种弊端。为社会、学校和教师识别学生、发展学生提供多元化的依据,帮助每个学生获得发展自己优势的机会。

3.2 体育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发展的契机

在传统的体育课程评价中,很多教师虽然也强调评价的过程性、发展性,也有促进学生发展的善良意愿。但体育课分数的唯一性却使得传统的评价在事实上体现的效果却是终结性、甄别性的。学生要尽力地在他们可能不擅长的项目中去适应课本或教师制定的标准,而不能发展自己的优势智能。而依据多元智能理论的体育课程评价的目的,就是在于识别学生优势智能领域,为学生提供发展自己优势智能的机会,或鼓励智能优势不明显的学生努力发展较具有潜力的智能领域。也只有这样的体育课程评价才可以体现出学生的发展性。

3.3 体育课程评价信息的来源是多纬度的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宗旨是多纬度的学习。指的是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良好的社会适应等方面。这就要求我们的学习评价也要是多纬度的,而不只是关注身体健康这一块。传统的体育评价就缺乏这方面的精神,只是简单的把考试成绩加上平时表现加上出勤率等就得出一个分数,更有甚者,就凭感觉给一个分的现象。而在多元智能的理论指导下的体育评价则应根据学生的各种表现:身体素质、体育技术、课堂表现、组织领导才能、对校内外的影响力、带动指导其他人的能力等等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它的评价的信息来源应该是多维度的。

4 体育课程评价方法要多元化

加德纳认为,如果不能对学生在不同领域的不同认知过程和学习状况做出准确的评价,那么,再好的课程改革也没有多大作用,评价在教育中扮演了中心角色。多元智能理论的研究提出评价是教学的最大需求,既然承认学生多元智能的存在,就不能仍然套用单一的课程评价方式考核学生的体育成绩,而应该以多种评价的手段方法去衡量不同的学生。这样才能发挥学生多元智能的优势,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长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要用简单的速度、力量、灵敏、耐力等身体素质方面的标准来衡量,而是要用多元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4.1 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在体育课程中, 定量评价比较适合于评定学生的体能和运动技能, 但很难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养成、意志品质、自信心和自尊心、合作精神等。 因此, 应该制定一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以衡量学生整体健康水平为主的评价体系, 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价。

4.2 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

《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 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成绩应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生评价结合起来进行, 即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随时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进行各方面的评价, 以便于随时发现问题(包括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方面的问题) , 并及时加以改进, 然后在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作一个终结性评价。这样才能准确、公正地评价一个学生, 既能保证评价结果的信度和效度, 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3 绝对性评价与相对性评价相结合

《课程标准》提出, 应将绝对性与相对性评价结合起来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进行评价, 如在学生入学之初, 通过诊断性评价建立一套学生个人的体育档案, 包括对学生的体能、技能等方面的摸底, 并把它们作为学生的入学起点成绩, 然后将每学期结束时终结性评价结果与学生入学的起点成绩进行对照。就可以发现每个学生一学期来学习进步的幅度, 从而使每个学生看到自己在不断进步。

总之, 体育课程的评价应是一个综合、全面的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 只要教师能综合运用各种评价手段、评价方法和不同的评价主体, 建构多元理论的体育课程评价, 才能真正发挥教学评价促进和改进教学的作用, 从而发现和发展学生与体育相关的各方面潜能, 以实现体育教学的素质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王艳荣.多元智能理论与学校体育观念的创新[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3,(2).

[2]陈亮,朱德全.多元智力理论与新课程教学评价[J].外国教育研究,2003,(5).

[3]毛振明.对现代体育教学大纲的“考核改革”及问题的讨论[J].体育教学,2001,(1).

[4]张玲,别先平.对高中体育成绩考核改革研究的现状与期望[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袁冲,刘谨.改革考核方法优化体育教学[J].体育教学,2000,(4).

[6]邵良,张雪珍,陈兆祥.中学体育评价方法思考与设计[J]1中国学校体育,2000,(3).

[7]邬锡均.论体育成绩评定的科学化[J].湖北体育科技,1999,(2).

[8]冉孟刚.对评价体育教学效果的理论探讨[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1998,(2).

体育专业理论课程 篇10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理论研究

2016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强化政府责任,统一基本标准,因地因校制宜,积极稳妥推进,鼓励依据民族特色和地方传统,大胆探索创新,不断提高学校体育工作水平。”国家教委副主任邹时炎在《要大力发展学校民族传统体育》重要讲话指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使青少年一代有健强的体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不仅需要发展现代体育事业,也要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事业。”高校作为一个重要的发展与传承平台,是发展和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一个有效途径,对体育教学改革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都有极大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学校体育的强大教育功能来完成对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项目的传承和保护。贵州省作为一个多民族省份,把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列入高校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行体育教学的不足,还可有效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1贵州高校开设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贵州地区少数民族文化节日的完整保存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资源的丰富,都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和发展平台。贵州的多民族文化孕育出了嬉戏娱乐、竞技能力、配合节庆习俗的三大民族体育项群,构成了一种寓意深刻的独特文化表达方式,反映出不同民族社会历史和文化变迁。贵州高校开设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的可行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大环境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提供了发展平台。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学生身体素质下降,“两级分化”趋势明显加剧,已经成为影响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问题。(2)体育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少数民族项目单一发展模式,制约了少数民族体育运动形式和体育项目格局的形成。就民族体育来说,体育全球化加快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抢救和整理,不仅有利于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还可以促进我国特色体育项目及文化的形成。(3)高校公共体育与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的互补性。高校引进民族传统体育,不仅丰富了体育教学内容,还促进了传统体育项目地区的体育资源的开发整合,实现了两者之间的相互补充。

2贵州高校少数民族体育课程大纲设计的基本指导思想及原则

2.1贵州高校少数民族体育课程大纲设计的基本指导思想

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内容形式多彩,文化内涵丰富,场地器材要求简单,这些是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的优势,也符合体育课程的要求。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和2002年8月国家教育部出台的《全国普通高校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确了高校体育课程的性质、结构以及课程内容确定的原则、课程评价体系等,确定了体育课程的五个教学目标,给大学体育课程提供了明确要求。同时也是贵州高校少数民族体育课程内容设计的基本指导思想。

2.2贵州高校少数民族体育课程大纲确定的原则

2.2.1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

“健康第一”作为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也是确定体育课程内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与此同时重视少数民族体育课程的体育文化含量。

2.2.2选择性与实效性相结合

课程项目的选择应根据地区少数民族特色、气候、场馆设施等不同情况因地制宜选择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在确定课程内容的同时,要考虑到对学生健康发展的实效,并注意课程内容的衔接。

2.2.3科学性和民族性相结合

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内容和要求科学选择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选择与体育学科的发展相适应,遵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弘扬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吸取我国优秀民族体育文化。

3贵州高校开设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的筛选与确立

将贵州省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依据性质分为球类、棋牌类、武术类、较力类、跑跳掷类、骑射类等。根据贵州省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的分类,运用德尔非法,筛选和确立贵州高校开设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专家意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结合地域、器械限制,建议筛除龙舟竞速、马术、独竹漂等;(2)秋千项目属于少数民族运动会比赛项目,出于难度和安全方面考虑,专业类院校建议开设,普通高校不建议开设此项目;(3)高校体育课程象棋、围棋、桥牌等项目较少开设,不建议开设少数民族棋牌类课程;(4)少数民族武术方面,建议根据少数民族区域特征,开设拳术类课程1~2项,器械类项目1~2项。在此基础上确立贵州省高校少数民族体育课程开设项目。(见表1)

4贵州高校开设少数民族体育项目课程大纲的初步构建—以板鞋项目为例

教学大纲是根据学科内容及其体系和教学计划的要求编写的教学指导文件,进行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了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知识、技能的范围、深度与体系结构,主要表现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要求、课程评价等。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批准发布实行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精神,将国家教育部出台的《全国普通高校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作为制定体育课程大纲的依据,在总结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在众多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中选取板鞋竞速项目大纲进行设计,分别制定板鞋项目的课程性质与目标(见表2)、板鞋项目课程内容(见表3)、学时分配(见表4)以及板鞋课程评价(见表5),对少数民族体育板鞋项目进行课程建设。

5结语

注重实效的中国特色学校体育发展格局是学校体育的未来发展趋势,因地因校制宜,依据少数民族特色体育和地方传统体育,进一步挖掘民族民间体育,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中,充实和丰富体育课程内容资源体系。

参考文献

[1]王南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纳入贵州高校体育课程资源体系的必要性分析[J].铜仁学院学报,2012,14(3):88-91.

[2]谢燕歌,洪浩.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指导思想探索与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1):94-99.

体育专业理论课程 篇11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1.多元智能理论概念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于1983年提出的,他指出智能是在一种或者多种文化背景下,个体解决问题的能力。智能是以解决问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的能力为关键,与一定的文化价值有关。而人的智能是以多元方式存在的,即言语、逻辑、音乐、视觉、动觉、人际交往、自我反省及自然等八种智能。每一个人都具备这些智能,每一种智能具有相对独立性,即使同一种智能也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2.校本课程开发概念

校本课程开发是20世纪70年代教育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的产物。到目前,对校本开发的理解是多样的,有来自国外的,也有来自中国大陆的。因此,对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不同理解,体现着实践本身的复杂性。随着学校课程实践的开展和深入,导致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不断丰富。概括来讲,校本课程的开发就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发展学生为根本、以学校师生为共同主体进行的适合学校自身实际的课程开发策略和行为。

3.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

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要求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我国地大物博,各地区经济文化差异较大,这就要求体育课程的学习内容也具有充分的变通性,使课程更符合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同时,在课程内容方面,充分体现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受益的原则。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是根据学校体育资源情况、学生体育需求,以学校为主体,由学校领导和师生共同组成开发主体,进行体育课程开发的一个持续性过程。

二、多元智能理论、校本课程开发、素质教育的关系

1.多元智能理论与校本课程开发互为补充

课程在教育体系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是教育事业的核心以及教育运行的手段,是教育主体之间用于传达信息、表达价值的媒介。同时,它是实施多元智能教育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学校所使用的课程高度集中,虽然课程内容上涵盖了多种智能的内容,但在课程中仍较少考虑到个体智能的多元性,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校本课程可以更好地完成实施多元智能理论的切入,多元智能理论也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一种课程设计的途径,而通过校本课程来贯穿多元智能教育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发展。

2.多元智能理论、校本课程开发与素质教育理念的一致性

简言之,素质教育就是培养、提高民族或学生素质的教育,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素质等教育。素质教育是尊重学生个体发展的现有水平、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需要、以此提高民族素质的教育。其核心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全面挖掘学生的潜能。多元智能理论也是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以最大努力去实现学生的个体价值。而校本课程的开发就是立足实际去实施的教育,而不是少数“精英”的教育。因此,有了这个一致性的契合,在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对学校体育课程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3.文化是契合多元智能理论与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

智能具有明显的文化特性,智能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环境,智能的取向往往就是文化的价值取向。体育是一种文化活动,它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个体身心发展的活动。体育课程被视为一种体育文化载体,对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因此,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要充分考虑我国民族体育文化众多、地区文化差异较大等系列问题,才能更好地进行多元智能视角下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三、学校体育课程开发的条件

1.学校体育课程政策法规保障

近年来,学校体育课程开发有了自己较大的自主空间,并产生了越来越多的优秀体育课程。1996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正式确定试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2002年,《全国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正式公布了三级课程与管理文件和纲领,这为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提供了制度性保障,为多元智能理论的引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学校体育课程资源丰富

学校体育资源的相对充足,课程改革在资源和理念上具有可操作性。体育运动项目在生产劳动基础上发展起来,与一定历史、地域、民族等相关。因此,处于一定区域的学校,有很大的课程资源,体育课程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同时,学校体育课程资源应与当地的民俗民风相结合,比如踩高跷、耍花灯等。

3.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赋予了体育教师一定的课程自主权,调动了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多元智能的校本课程,更能针对学生的发展要求,针对学生的差异性,使课程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和智能的发展。

四、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的构建

1.多元智能理论下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目标构建

学校体育课程目标是学校体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各国体育课程目标的共同点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强调培养学生体育锻炼能力,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今,在多元智能理论下,学校体育教学必须立足学校、师生的实际,结合先进的多元智能教育理论,构建体育课程目标。在课程开发过程中,课程目标要切合学校实际,根据学校所在区域条件,把课程目标改造成具有操作意义的学习目标。具体来说,分为以下几个具体目标:第一,运动参与目标。在这个参与目标中,人人都能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养成参与运动的意识,欣赏体育比赛,可以组织和带动大家来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并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素养。第二,运动技能目标。通过体育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两项以上健身的技能,掌握最基本的运动创伤的处理技巧和方法。第三,身体健康目标。通过体育学习,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能对健康有较高认识,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第四,心理健康目标。经过自己的实际,设置可行的体育教学目标,并经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后,能调适自身心理,体验运动乐趣。这是多元智能理论中的自我认识智能的应用。第五,社会适应目标。在体育活动中,要具有良好的体育道德、合作意识和集体责任感,这是人际关系智能的达成表现。

2.多元智能体育教学内容的构建

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内容要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学生的需求,内容更加广泛,具有选择空间和余地。基于学校地域实际,以多元智能理论为依据,以校本课程开发为落脚点来制定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语言文字智能内容。体育课程中的语言文字内容主要是有关技术动作的文字描述,体育赛事的解说等。第二,数理逻辑智能内容。在体育课程内容设计上,把在体育运动中的数理逻辑知识内容不断地进行推理和判断,如在各种运动中关系到运动的方式,有关于运动的轨迹、各种运动场的设计等。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有这方面内容,这样才能更好发展学生的这方面智能。第三,人际关系智能内容。在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中,加大团结协作、和平共处等内容,关注人际关系智能的达成。第四,身体动觉智能内容。在体育课程内容设计上,身体动觉智能贯穿其中。体育教学应该把身体运动作为一项重要智能来看待,强调身体运动智能的重要性。第五,视觉空间智能内容。体育课程中有许多的运动项目,都与视觉空间智能有很大关系,要加大这个课程内容的构建。用视觉判断与动作相接的射击、球类等运动项目,也可以采用闭眼后进行练习。第六,音乐节奏智能的内容。与音乐有关的体育随处可见,比如健美操、舞蹈、运动会等伴随有独自的音乐。因此,在体育课程内容上也要突出对音乐节奏智能的培养。第七,自知自省智能的内容。在体育课程评价内容中,设置有关自我认识的内容,如自身身体素质的强弱,认识自身体育态度和学习态度等。第八,自然观察智能的内容。在许多的体育运动项目中,模仿了不少动物的动作,如“五禽戏”、“蛙泳、“鲤鱼打挺”、“兔跳”等等,这些技术动作是人们对于自然观察后应用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自然观察智能,可以利用已有的技术动作,让学生去自然联系,以此开发自然观察智能。

3.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结构的构建

首先,体育理论知识与体育实践相结合是校本课程的基本结构。根据国家课程建设指导大纲,把体育理论知识课时比例由10%提高到20%,注重对学生体育文化内涵的培养。在设计课程结构时,把体育理论知识在体育实践课上每节进行5~10分钟左右,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其次,建立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的课程结构。课外体育锻炼是体育课程课堂教学的补充。可以利用社会资源来弥补课堂教学中的条件的缺乏,这可以弥补学校体育课程的不足。再次,建立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程结构。在教学时,借助多元智能的理论,体育教师要多元考虑,学生则要多元学习,师生之间建立互动的补充机制。除此之外,构建保健与康复的体育课程结构。对部分身体异常的特殊群体学生,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以满足其体育活动需求。

4.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的实施

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意味着学生有实践多种智能类型的机会。在设计多元智能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技能时,能够运用他们最强势的智能。在一节课上学生的智能不可能全部得到培养,学生可以选择某种智能来学习。因此,可以在体育课堂上开发出多种切入点。在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学校校本课程的实施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第一,教学菜单模式。在课程实施中,把相关的教学内容以一种菜单模式列出来,供教授学习使用。体育教学中,教师提供一些“教学菜单”,让学生从“教学菜单”中选择自己擅长的学习方式,这有助于更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的情况。第二,自助餐模式。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基于学校实际和多元的智能观念进行中国化的改革。自助餐式的教学模式强调了学生的自主选择体育项目的权力。同时,自助餐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必须贯穿多元智能,立足校本实际,给学生可以选择的多个运动项目。第三,多元智能模式。这个模式主要着眼于个体的智能发展,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把多种智能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设计出发展学生多方面智能的课程,并能通过强项智能带动其弱项智能。第四,专题教学模式。专题课程使学生深入研究某个专题,提出问题并寻求答案。在体育教学中,设计出许多专题内容进行编排,可以设计理论专题报告、体育实践专题以及项目生活化专题等。第五,教师合作教学模式。实施多元智能理论进行校本课程开发要求体育教师共同学习和集体备课。教师必须进行密切合作,逐步形成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氛围。

5.学校体育校本课程评价体系构建

多元智能校本课程的评价方式是多样的,采用的评价方式不应只局限于量化的评价方式,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考虑学生的各个方面,这有利于评价的客观性。首先,对学生学习的多元评价。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评价,要从身体智能、认识智能领域、自省智能、社会交往智能等方面进行。评价手段上采取多种方式相结合,如自评与他评、考核与达标等多种综合评价方式。第二,对教师教学的多元评价。对教师的评价主要是专业素质和体育课堂教学两方面。教师专业素质主要包括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指导思想、教师职业道德、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以及体育教师的运动基础等。借鉴多元智能理论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体育教师的评价主要有自评、领导评价、同行评价以及学生评价等,既要多元进行,也要个别对待;既要看教学效果,也要看学生基础。第三,体育课程建设评价。体育课程的建设评价,离不开自上而下的评价模式,而实施课程的主要场所是学校,课程的评价也应该有学校老师、学生共同参与到课程的建设评价中来,这才能更有利于课程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邹玉玲.体育课程导论.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2] 李健.基于多元智能的校本课程编制.教学与管理,2005.

[3] 杨立龙.校本课程的设计与探讨.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4] 杨文轩.体育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 吴志宏.多元智能新视点丛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体育专业理论课程 篇12

1高校体育理论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依据

(1) 基于教学目标的高校体育理论课程教学体系构建。

《纲要》中提出了高校体育课程的目标有两种:一种是基本目标;另一种是发展目标。课程基本目标是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基本要求确定的, 是指对部分有特长的学生确定并努力的目标。发展目标是在实现基础目标基础上的继续发展。二者都由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以及社会适应目标五个领域目标组成, 但其领域目标的具体要求又各不相同。基础目标中的运动参与目标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 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 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运动技能目标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 能够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 并且掌握常见运动创伤处理方法; 身体健康目标要求学生能够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状况, 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的知识, 合理选择人体需要的健康营养食品,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目标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 在运动中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社会适应目标要求学生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 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关系等。上述《纲要》的目标内容恰好体现了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的内容方向和具体目标, 因此高校体育理论课程教学体系是基于《纲要》的教学目标进行构建的。

(2) 目前高校体育教学实际需要。

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对教育有不同要求, 其指导思想也不尽相同。指导思想会对当下高校体育理论教学体系的变革产生巨大的影响。目前, 在高校流通并且比较具有权威的体育理论课程教材的样本大约有几十种, 其内容涵盖了体育绪论、奥林匹克、体育与健康、体育锻炼的方法和手段, 以及运动损伤的处置等诸多方面。 而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对体育教育的要求, 《纲要》中对高校体育理论教材的内容进行了补充。现阶段, 高校体育教育更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 因此体育理论教学内容也不只局限于体育的基础理论知识, 而是在理论教材中增加了如健康的运动生活方式、体育病理及损伤处置、体育明星效应与心理拓展训练等内容。这些内容不仅符合目前高校体育教学实际的需求, 还丰富了体育理论教学课堂。但是, 由于教材内容容量大, 难免会对教师选择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产生影响, 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因此, 教师在体育理论教学中要选择具有实用性的内容, 体育与健康等方面相结合的内容, 同时还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明白易懂和可操作性, 即高校体育理论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需要以目前高校体育教学实际需要为依据。

(3) 基于学生对于体育知识学习的实际需求。

近年来, 高校体育理论课程教学体系的内容大都以学校的教育价值和教育目标为依据。教学价值是指在教学中运用体育理论知识指导体育锻炼, 引导学生形成锻炼的意识。教学目标则指通过实际课程学习, 令学生获得体育竞赛、健身、保健等理论知识。而随着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逐渐成熟, 学生开始在教育过程中具有强烈的独立意识和较强的主动性, 对体育知识的学习有其特定要求。首先是对体育知识的需求。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 大学生的体育意识不断增强, 他们重视用体育知识丰富自身, 为“终身体育”意识打下基础。其次是对健身的需求。现代社会工作节奏快, 人们心理压力大, 这使学生更加重视身体健康, 产生了对健身的需求。再次, 对健美的需求。与健身追求健康不同, 健美注重的是形体及肌肉的练习, 这也是受到社会精神文明发展和审美意识影响的结果。最后是对娱乐的需求。娱乐性是体育的本质属性, 指在体育锻炼中获得愉悦, 陶冶情操。将娱乐与体育学习相结合, 在体育教学中感受乐趣, 是学生对体育理论教学的需求。此外, 部分学生有体育兴趣或者追求竞技体育。为此, 他们需要相关的理论知识, 如运动技能、健康和营养、运动损伤处理等知识, 以及自控能力和协作精神。因此, 只有以学生对于体育知识学习的实际需求为依据, 才能顺利完成高校体育理论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

2高校体育理论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路径

构建高校体育理论课程教学体系, 是推进高校体育教育顺利、 健康发展的必重要方式。该文将从目的、指导思想与教学体系三方面阐述其构建的路径。

(1) 主要目的。

构建普通高校体育理论教学体系首先要确定其主要目的。普通高校体育理论教学体系的目标是在体育课堂教学中, 通过对体育理论知识的教学, 令学生了解体育的基本技术和技能知识, 具备健康的体魄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学会科学的健身、健美方式, 掌握处理运动损伤的方法, 养成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锻炼习惯。发展高校体育教育, 首先要让学生正确了解体育与健康的关联, 掌握体育的基本科学知识, 学会合理的健身与健美方法, 从而养成学生的良好生活和锻炼习惯,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令学生能够进行科学、 自主的体育锻炼, 养成终身体育的理念;其次, 要让学生学习体育常识, 并以其为体育实践的指导, 寻找自身的体育特长与爱好, 在实际教学中发现体育的趣味性, 从而对体育教育产生兴趣与学习积极性, 促成终身体育的习惯。由上述文字可知, 高校体育理论教学体系的目的是通过理论教学实现体育基本知识、体育素质和品德的教育, 其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地位是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

(2) 指导思想。

构建高校体育理论教学体系要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终身体育是一种适应教学实际需求的全新教育观念, 是当下体育教学的重要目的和方向, 影响着高校体育理论教学的改革。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 教师应该注意理论课程在体育教育中的重要性, 重视实践与理论教学的结合, 通过对理论知识的讲授培养学生的素质, 推进素质教育发展。高校体育理论教学体系的构建要立足社会发展和实际教学的需求, 同时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对知识的学习需求, 增强学生日常体育锻炼的自主性, 培养他们终身体育的锻炼理念。以学生个性为例, 不同年龄的学生无论在生理还是心理上都有着差异。大学生正处于对社会环境与新事物进行探索和追求的阶段, 并且已经具备较高的理解与评价能力, 因此会受到自身与外界的影响而对事物产生更为广泛的爱好。此时的体育理论教育会更易令学生对体育锻炼产生兴趣, 增强他们锻炼的意识, 令他们即使离开校园进入社会仍然会自觉坚持锻炼。此外, 体育理论教育将体育锻炼的基本技术、方式等知识与协作能力、自控能力等素质有机结合起来, 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理念。

(3) 教学体系。

根据高校的教学实际与学生的个性特点, 高校体育理论教学构建了具有明显阶段层次的教学结构。高校体育理论教学体系共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体育欣赏教材内容, 其理论依据为体育学及体育美学, 目的在于产生体育意识;第二阶段为竞赛胜负判定, 其理论依据为体育竞赛学及游戏学, 目的在于产生体育兴趣意识; 第三阶段为体育锻炼处方设定, 其理论依据为终身体育和休闲体育, 目的在于产生体育行为;第四阶段为身体体能评价、保健设定, 其理论依据为健康学和体育保健学, 目的在于产生健康的体育行为。上述四个阶段构建了完整的具备理论体系、阶段理论、具体实践及目标实现的教学顺序活动。高校体育理论教学体系就是根据阶段性教学, 将体育理论基本知识、运动的方法和体育技能以文字等形式传授给高校学生, 让他们能够不断加深对体育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最终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日常锻炼之中。构建高校体育理论教学体系以增强体育知识与体育素质为主要目的, 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 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体能和整体素质, 完整实现高校体育教育的最终目的。

3结语

综上所述, 基于理论教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弱势发展, 本文以高校体育理论教学体系为对象, 按《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目标要求, 研究了构建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体系的依据以及构建路径。望通过该文能够助力高校体育理论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发展, 促进终身体育理念的推行。

参考文献

[1]哈瑾.刍议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大课程体系的构建[J].当代体育科技, 2015 (35) .

[2]董传升, 孙夕鹭, 赵宏雯, 等.基于体育认知差异性的体育院校非体专业学生体育理论教学过程设计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5 (9) :94-100.

[3]荣礴.学校体育基础理论知识的课堂教学探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5 (10) :147-149.

[4]马金凤.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4 (2) :105-109.

[5]贾鹏.素质教育背景下构建普通高校体育理论教学体系之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2008 (4) :67-69.

上一篇:DLP技术发展下一篇:英语教学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