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之改革

2024-06-16

英语教学之改革(共12篇)

英语教学之改革 篇1

英语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但也要依据现实的情况进行。因此我们必须要对教学现状以及学校学生的学情进行详细的了解, 也要对教师自身进行剖析,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有效的教学改革。

1 英语教学的现状

在很多学生眼里, 公共英语课是无关紧要的课程, 所以他们对该课持的是漠视的态度, 认为只要考试过了就行。笔者曾在所授课的班级里 (非英语专业) 做了个随堂调查, 给学生提出了一个这样的问题“你是怎么看待英语学习的?”80%左右的学生说“老师,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英语?”, “老师, 我们以后的工作和英语是没有联系的”, “老师, 我觉得学英语没什么意义, 用不到的”等等;10%的学生认为“我们所学的只能够应对过级考试, 但对以后的的职业没什么帮助。”这次调查让我们看到了高职院校公共外语教学的缺陷, 只注重应试培养而忽略了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不致用, 没有体现出高职教育的特色。

党的十六大以后, 国家越来越重视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出台了很多政策来支持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并提出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1) 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还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这就更促进了基础英语课改革的步伐。既然高职教育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 那么基础英语教学就应当立足于学生未来的职业, 在教学设计时应考虑到将教学与应用结合起来。

2 高职学生学情分析

随着高职教育普及化这一理念的提出, 我们不得不承认生源的多样化对基础英语教学带来越来越多的困难。随着高考生源数逐年下降, 以及高等院校招生人数不断增加, 高职院校受到了相当大的冲击。高职院校的分数线近几年来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 去年我省高职院校的最低投档线为150分 (文理) ;这就意味着高职院校学生的基础水平有所下降, 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学生学习态度以及学习习惯会大相径庭。这一系列的原因直接影响到英语课的教学。所以要进行英语教学改革, 我们首先要了解学校的基本学情;我将以我所任教的合肥财经职业学院为例, 对学生的学情进行一些分析。

笔者从2011年执教至今带过本校很多专业的英语课程, 这几年教学下来笔者发现随着高职录取分数线的降低, 我们所招的学生的基础是越来越差, 尤其是英语成绩:入学成绩达到90分以上的不到10%, 60分到80分的大概只占1/3, 大部分学生的成绩都在60分左右, 甚至在工科班级里20、30分者能占到30%以上。也就是说学生绝大部分的基底是比较差的, 这导致未实行分层教育下教学过程中会出现部分学生听不懂、不知教师所云, 部分学生觉得太容易, 上课不认真听讲的种种现象产生。

经过长时间的观察 (包括对学生晚自习状况的分析) 笔者认为80%左右的高职学生学习动机不强、学习目标不明确、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 习惯教师的满堂灌形式;学习兴趣不高, 控制能力较差;10%左右的学生刚开始有学习激情, 但随着时间推移, 这些学生在学习氛围低下的环境下, 学习激情逐渐消失;只有不到10%的学生能坚持自主学习。总而言之, 高职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 缺少学习的激情和兴趣, 整体的学习氛围比较低下。

但是从课堂中你往往会发现这些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 反应比较快, 极富有个性, 部分学生很喜欢表现自己。这些学生中大部分在他们以往的教育经历中都是弱势群体, 得不到教师的关注, 自卑感比较重, 所以他们比较敏感。如果我们教师从一开始就关注到学生这一特性, 加之正确的引导就会引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在我所教的学生中就不乏这样的案列。因此面对这样的学情, 我们教师应该要思考如何改变常规的教法, 来带动学生自主学习。

3 英语教学改革

3.1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好的师生关系是授好课的前提, 本人认为师生的关系应是平等、和谐的, 课堂气氛应是宽松、融洽的;师生之间应该是良师益友, 但又不失威信。现在高职学生极具个性, 教师不能再持坚持严师出高徒的旧思想, 始终自己照本宣科, 认为完成教学计划就行了;这样学生是不会买你帐的, 学生会认为你的课堂枯燥无味, 或者是难度太大听不懂, 最后会导致学生上课不听课, 甚至是逃课!而部分教师也意识到了这点, 为了拉近和学生的关系, 待学生如友, 和学生故意打成一片, 但往往没有把握好师生交往的尺度, 过度的放纵学生, 这就会导致课堂失控;这就是教师常常头疼的问题“一统就死, 一放就乱” (2) 。所以笔者认为:教师将学生当做朋友的做法没错, 但教师的威信不可丢。古人云:“有威则可畏, 有信则乐从, 凡欲服人者, 必兼备威信。”除此教师还应做到:

3.1.1 尊重学生人格, 注重与学生交流

高职学生的成绩较差, 但是教师不应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他们, 要尊重他们, 并在课后要如朋友一样和他们多交流。在处理学生的问题时, 教师不应轻易训斥学生, 要学会倾听。李政涛说过:“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 倾听受教育者的诉说是教师的道德重任。” (3) 每个学生都需要关怀, 教师应该倾听学生心灵深处的需求和情感,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地了解学生, 才能有和谐的师生关系。

3.1.2 善待有个性学生, 关注角落学生

有个性学生往往有着较强的创新潜能, 在课堂上他们可能不遵守课堂秩序, 但反之体现出他们思维活跃不随便苟同他人的意见。对于这样的学生, 教师应该要正确引导, 不应大声斥责, 更不应当着大家的面讽刺, 应该成为他们的伯乐来赏识他们;在他们破坏课堂秩序的时候, 教师可以用善意的眼神提醒学生, 让他们明白老师已经在关注他, 这样他们就会控制自己;对他们的表扬要及时, 使他们感到自己在不断进步。而经常坐在角落里的学生是比较孤寂寡言的, 他们的自卑感比较重, 害怕与教师交流;面对这类学生, 教师必须要有耐心, 经常关注他们, 打开他们的心结。有时候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和一个眼神可以改变一个人, 创造奇迹。

3.2 创建活跃的课堂氛围, 注重学生听说的培养

英语课堂应该生动活泼, 而不是满堂灌的形式。枯燥的课本教学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激情, 也培养不了学生的应用能力, 无法和学生将来的就业挂钩;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该重点考虑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在现今国际化交流日益强大的环境下, 英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 尤其是在口语这一方面。因此在平时教学的时候,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开口, 多用英语交流。李岚清同志曾说到, “最重要的是要给学生多创造听说读写的应用环境, 特别是听和说的环节。” (4)

教学时教师不应该将重点放在语法上, 应该放在学生的听说上, 不能让学生学成“聋子英语”、“哑巴英语”。有的教师为了为了提高学生口语能力而要求学生课堂上背诵文章, 甚至要求学生养成用英语思考的习惯, 但学生在中文环境的影响下不可能习惯性的用英语去思考, 尤其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所以强压着他们用英语思考是不现实的。背诵对提高专科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有没有作用?虽然理论上讲背诵有利于学生增加词汇和句子的准确性, 但太过于费时, 而且消磨学生的耐心和学习积极性, 效果不是很明显。其实我们对学生英语的要求不应该那么的苛刻, 我们应该循序渐进, 从基础的交流开始。因此英语教师在教学时应尽量使用双语教学, 使学生培养听的能力;并要求他们多读多听, 多做用英语交流, 以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 并应督促他们要持之以恒。

3.3 分层教学

上文笔者曾说到高职学生英语基础较差, 而且各种层次的都有, 如果把他们放在一起教师就会很难把握教学尺度。比方说一个班级里, 学生英语成绩有90、60、20分等参差不齐, 面对这样的班级你该如何教?内容深了, 大部分学生听不懂;内容浅了部分学生又不耐烦, 这样是无法达到教学目的, 因此在应该采用英语分层教学。如何分层?在新生入学后, 对学生进行统一的英语能力测试, 再根据学生的成绩来进行分班教学;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设计出合理的教学目标, 做到重视每位学生, 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

3.4 职业英语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现代化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 我们培养的学生应具有较强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应将英语融入专业课, 从而进行以职业为核心的英语教学。我们可以针对不同专业对英语教学进行细化, 和各学院合作开设相关的行业英语;比如说可以开设旅游英语、餐饮英语、物流英语、酒店英语等等, 这样针对性比较强, 按照行业工作的行程进行英语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到相应的英语知识, 也会学到专业知识, 这样对其将来的就业将起到很大铺垫作用, 也就是说原有的基础英语课应增添满足市场就业要素的内容。

或者各专业可以开设相关的英语选修课,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以及今后的就业方向选择对自己有帮助的课程;只有学生主动的去学才能达到有效学习的效果。在课堂之外, 学院还可以开设“第二课堂”, 比如说英语角, 英语比赛等等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练兵”环境, 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4 总结

教师要转变过去以老师讲为核心, 变成以学生讲为核心的教学方式, 来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 而高职公共英语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使每位学生自愿的学习英语, 并在教授学生基础的同时, 注重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 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去说。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但我们应有改革意识, 认真的总结, 努力探索出适合高职学生提高英语应用能力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孙诚.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2012[R].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3.

[2]陈兴杰.新教师应该知道的50个问题[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2.

[3]李政涛.倾听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J].山西:教育理论与实践杂志社, 2000.

[4]李岚清.李岚清教育访谈录[M].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英语教学之改革 篇2

一、事件:

近日北京出台的高考改革要点:语文从150分上调到180; 英语从150下调到100;综合从300上调320;数学不变

补充:英语学科分数由150分减为100分,并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按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成绩3年内有效。

二、拓展:

国家语委的一项调查显示:65%以上的大学生将超过四分之一的时间用在了外语的学习上。然而大学生为何如此厚此薄彼,是出于对英语的爱么?答案显然不是!是教育的硬杠杠,助力英语热!

源由:在改革开放之初,英语人才匮乏。通过强制手段学习英语,有利于培养大量的英语实用型人才,帮助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但当前,国情、世情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英语实用型人才已经接近饱和。而此时,英语科目在高考中所占权重过大,已经不合学习英语的初衷,基础教育也存在严重的应试英语、功利英语,舆论对此表示强烈不满。

原因:一方面,中国当前的考核体制把英语地位拔得过高

另一方面,现在国民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普遍认知度不够,写不好字、提笔忘字的现象日趋严重

从而,有网上调查显示:新浪网3.4万余人参与的调查显示,72.5%的人“支持高考英语降低分值”,而凤凰网19.3万余人参与的调查显示“支持降低英语分值,提高语文分值”的人数达到了83%

所以,北京中高考改革方案中“提高语文分值、降低英语分值”的内容备受关注

同时,山东省出台的方案明确表示,英语听力测试从明年起将取消。江苏省传出英语将“退出”高考,不再计入总分,而是以等级计形式计入高考成绩,不过,江苏省教育考试部门表示高考改革方案目前还没有定论

三、评价:

1、我们不能因为汉语遇冷,就“妒忌”英语热。但外语,无论这种语言多么地流行,多么地重要,它也只能是一个人的第二种语言,是在母语这个土壤上生长起来的一种获取新知的工具,它自己并不能产生新知,一个人的成就大小与会不会第二外语、第二外语是否精通并无多大本质的联系。毕竟,英语不过是一个学习的工具。

2、而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就如字面意思一样,“是母亲给我们的语言”,它,是一个人学习一切知识的土壤,是一个人“文化身份”的标识。没有坚实的汉语基础,又有几人能翻译出如此美文:原文:(Fear can hold you prisoner,hope can set you free.)------“怯懦囚禁灵魂,希望还你自由”。《基督山伯爵》(3、对于高考英语降分,我认为,这并不是淡化英语的分量,只是改变了评价学生的方式,对于这种变革,我觉得更加灵活,符合人成长的内在规律

四、总结:

英语教学改革的背后,实际上是整体高考录取制度的问题,是我们在用单一的分数标准来选拔评价学生。真正的高考改革就是推行政府宏观管理、专业基础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种选择的自主招生模式,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专业特点,来自主提出要不要英语。

英语专业教学改革之我见 篇3

一、英语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重视不够

进入到实际的课堂教学当中我们会看到许多的学生在学习英语专业的时候兴致并不高,许多人甚至觉得完全没有必要学习,反正学过之后也无非就是认识了几个单词而已。所以许多学习产生了对英语专业厌弃的态度,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并不高。而且学生对于专业英语的认识和要求也仅仅停留在考试及格不挂科的标准上,并没有太大的追求,这也导致了他们的积极性不高。长此以往,如果要求学生独立去翻译以前专业英语的文章或者是小小的英文说明书和其他的资料,对于学生来说都会是极大的负担。所以学生们在毕业的时候专业英语水准不仅没有提高,更有甚者连之前的基础英语语法的知识都忘记了。这就是学生不能够高度重视专业英语实用性的结果。

(二)教学方法单一

近年来新课改的力度在不断的加大,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也在逐步的渗透到许多课堂当中。但是在专业英语的学习当中则并非如此,还是停留在老师领导学生学习,在遇到不认识的单词或者是专业术语的时候,由老师进行翻译和解释。对于专业的语法和大段文章的翻译也是由老师领着一句句的翻译。长期下去学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而且由于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课堂上由老师牵着学习,学生可以理解文章内涵和专业知识。但是一旦到了课下进入实际训练的时候,学生们又陷入了迷茫的状态。这样不仅不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是会给学生带来英语学习负担的。

二、提高英语专业教学的措施

(一)模拟面试

专业英语的学习就是为了促进学生就业的,因而在实际的运用过程当中才能够很好的检验出学生专业英语学习的水平。因而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分组对面试的场景进行模拟,要求学生自主确定面试的机构,而后对面试官和面试者进行安排。并且必须要求学生们在模拟的过程当中不能够由于其他原因突然中止面试。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们体验到实际面试的程序和专业英语的重要性,同时也是能够锻炼和提升他们的临场应变能力的。在模拟之后要求参与者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自己的优缺点,而后再由周围的同学进行评价,最后再由老师点评。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们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也是能够使他们明确努力的方向的。

(二)学与用相结合

所有的学习都是为了运用到实际当中,对于专业英语的学习更是如此。因而在教授专业英语的过程当中教师应当适当安排学生将所学运用到将来的工作当中,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所以教师可以定期安排学生分小组翻译食品药品的英文说明,再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再要求他们翻译专业英语的文章。最后通过小组的努力将成果进行整理,这样才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和探索的欲望,也才能够有效进行专业英语的教学。

三、小结

英语教学改革之我见 篇4

一、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方法

1. 增大语言输入量。

根据语言学大师克拉申的输入假设理论, 如果能向习得者不断地提供略高于他们现有水平的可理解输入, 就为他们习得新的语言结构提供了必要条件。因此, 我们目前在英语课上提供的是精心挑选的文章, 然后又从中选出语言点给学生讲解及举例, 这显然是一种精调输入, 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应该拓宽语言习得渠道, 增大语言输入, 尤其是粗调输入。这方面我们采用的方法是利用外教作为授课的主角, 在课堂上, 采用全英语教学。这种方法是最直接的活输入, 可以最大限度使学生处在外语环境, 使学生容易模仿, 达到快速提高口语能力的目标。同时积极开展课堂以外英语活动, 例如推荐同学看经典英语电影, 唱英语歌曲, 听VOA等英语广播, 提倡多进行课外阅读, 例如英文报纸和书刊等, 加大听力和文字的输入量。

2. 采用精读教学方法。

古语云:“书读千遍, 其意自见。”学的遍数多了, 心就定了, 智慧就增长了。自然懂得文章的意思, 而且, 融会贯通成为自己的知识, 永远不会忘记。英语学习也不例外。我们从大学课本, 英文名著等文献中找到了几十篇经典文章印成小册子发给同学, 在精讲文章的同时推荐同学门精读并背颂经典课文。几十篇文章背熟之后, 同学门的阅读及写作的能力都有了明显提高。

3. 培养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

“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读书是学习, 使用也是学习, 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这充分证明了实际应用能力的重要性。Veirtriglia (1982提出, 语言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向学生讲授关于语言的知识, 而是要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语言交际机会, 使语言学习成为一个“动态过程” (动态的程序) , 课堂应当鼓励学生把语言作为传达意思的媒介来学, 而不是作为一套句法系统来学。基于上述思想。我们和外教一起配合, 创造适当情景让学生结合所学的课文和对话作些议论性、描述性和发挥性的表述尝试;学生编成小组进行专题讨论或对话, 通过不断地提出问题, 让学生分析问题和回答问题。讲完一课的语言点之后, 教师结合课文给出讨论题, 让学生做10分钟的讨论, 要求每个人都参与到小组的活动中, 大家一起分析, 理解命题, 组织语言, 尽量用刚学会的词汇表达自己的认识和观点, 同学之间互帮互学, 把自己融入合作小组这个整体, 培养每个学生的整体荣誉感。通过合作小组形式的集体活动, 学生们感到自己学到的不再是一个孤立的句型、词汇, 而是从不会说到能说、想说了, 拓展了思路, 丰富了知识。这种合作学习法增强了练习口语的机会, 提高了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交际能力。另外, 我们在进行英语写作训练时, 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讨论, 学生们就题材、结构、内容、写作目的发表各自的看法, 然后拟订提纲, 写出文章, 用英语以口头和书面形式进行组与组之间的交流, 促进了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技能的提高。

4. 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活动、竞赛等形式, 在校园内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与氛围。

在学校的网站, 我们开辟了英语学习专栏, 上面定期登载老师推荐同学登陆的学习网站地址, 好的文章以及优秀课外读物名称供同学们查阅;在校园广播站, 我们精选优秀节目例如VOA special english等节目, 每天播送供同学们收听。每年我们会组织一次小型的英语演讲比赛, 锻炼同学们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大有提高, 学生毕业后的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学生的英语能力能够满足工作需要。

二、教师应和学生应充分沟通, 建立深厚的师生情谊

我们中国人最重视的是孝亲尊师, 在古代, 老师与学生的关系象父子一样。教学相长, 学生对老师很尊敬, 勤奋努力学习, 一定能够得到老师真传。而当老师亲眼目睹学生因为你的教导而语言能力与日俱增时, 教学的喜悦便油然而生。只有建立起深厚的师生情谊, 才能更好的促进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英语课堂教学中, 师生双方在一定程度上会感到像局外人。这是英语教师感到苦恼的问题。笔者认为应注意使学生讨论的话题和他们自己相关, 有时可以提供自己的意见和经历, 这样学生会感到教师不是遥不可及的, 而是同自己距离很近, 从而产生亲近感。应尽量与学生交心, 这样学生就愿意与教师打交道, 会交流他们的观点、想法, 有利于课堂气氛的活跃和教学效果的提高。基于上述观点, 我在课堂教学之外, 尽自己最大能力了解每个同学的家庭情况、成长经历、兴趣、学习状况等信息, 思考应当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帮助他 (她) 进步, 对于需要重点帮助的学生制定工作的大致方向和思路, 然后和同学充分沟通, 在和谐、快乐的气氛下努力帮助学生提高。

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进行情景模拟式教学, 从真实的工作岗位中提炼出虚拟的教学情景, 从而获取所需基础语言知识并加以应用。开展以课内为基础, 课外为依托, 语言技能实训周为拓展, 以语言应用技能培养为主线的综合英语实践教学模式, 能更好地实现培养应用型高职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之浅见 篇5

李 进

五里小学

联系电话:***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论文

摘要:课程改革后,新形式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对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数学课堂应“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好的课堂教学首先是教师正确把握教材,课堂应能促进有效合作学习的进行,使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个性化发展成为可能。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打造自由开放课堂 合理的课堂评价方式 内容:

一、如何看待教材

教材的编写是时代的产物,教材必然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老师的善于运用。教材不是圣书,它只是提供了最基本的教学资源。一般地说,数学的基本概念、法则、公式、性质都是教学的重点。确定教材的重点,要以教材本身为依据。瞻前顾后,溯源探流,研究所教的内容在整个知识系统中的地位和价值。在整个知识系统中,关系全局的这部分知识,可定为教材的重点。例如,低年级教学统计时,应把学生能够参与统计过程作为教学的重点。所谓难点,就是多数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小学数学教材中,有的内容比较抽象,不易被学生理解;有的内容纵横交错,比较复杂;也有的内容本质属性比较隐蔽,或者体现了新的观点和新的方法,或者在新旧知识的衔接上呈现了较大的坡度,或相互干扰,易混、易错等。这种教师难教、学生难学、难懂、难掌握的内容以及学生学习中容易混淆和错误的内容,通常称之为教材的难点。教学难点要根据教材的广度和深度,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心理特征来确定。难点有时和重点是一致的。例如,对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的理解,既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同时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由于学生情况、教师素质、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差异,教师对教材的使用应从实际出发,科学地处理教材,灵活地驾驭教材。研究教材,吃透教材,真正把握教材编写意图,抓住教学重难点,找准活动的切入点,在此基础上,才能确定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对教师来说,首先要做到“走进教材”,先从“教教材”开始,深刻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一步步把握教材的特点,并在课堂教学中加以实践。只有用活教材,才能教活教材;只有教活教材,才能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我们用的是青岛版教材,课题都是以信息窗情境图的形式导入,要掌握好图画情境题向文字叙述题的恰当过渡。把问题置于情境之中,的确能提高学生的兴趣,贴近学生的生活。特别是低年级的图画情境题,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帮助理解题意,教学中可以试着让学生根据图画用文字叙述题目内容、要求,注意引导学生会读题、读懂题、然后去解题,使学生尽快在情境中抽出有用的数学信息,以节省有效的教学时间。教学过程是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认知结构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整体观念,从教材的整体入手通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弄清每部分教材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用联系、发展的观点,分析处理教材。

二、教师掌握好课堂调控的度

传统的课堂秩序是强迫式的,特点为限制性、规定性和强制性,无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课堂成了教师发号施令、展示威严的场所,学生成了课堂的附属品,单向教学活动的对象。试想在这样的课堂秩序下,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得到尊重吗?学生的思维能活跃吗?学生的情绪能高涨吗?他们能自主学习吗?因此,要想使课堂秩序由强制走向自由,就要考虑让学生自主参与课堂秩序的制定,逐步建构新型的、相互约束、相互促进的课堂秩序。在课堂秩序重建的过程中,教师要学会“跳”出来,尽量使自己变成一个“旁观者”,只是在适当的时候给学生以引导和帮助。例如,课堂上经常要有小组之间、全班的交流活动,往往会出现这边大讲、那边小说的局面,课堂显得很乱,难以调控,这主要是因为学生没有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而造成的。我们都知道,倾听不仅是合作学习的一种技巧,也是尊重别人的一种表现,因此让学生学会倾听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在学生发言时,善于观察认真倾听的同学,并在学生发言结束后找几个同学说说刚才同学发言的要点,然后再找那位认真倾听的同学复述发言的要点,要不惜花费一些时间,培养学生倾听发言、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和优秀品质。慢慢的,学生逐步从“他律”走向“自律”,从自我要求到形成习惯。

课堂秩序是完成教育教学目标、任务的有力保障。良好的课堂秩序可以维持课堂的稳定,降低教师的焦虑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然,我们在这里强调的是课堂的自由秩序,而不是课堂的强制秩序,这一秩序的建构基础是所有成员的自由、自主和自愿。自由开放的课堂提倡小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教给学生终生受益的东西,教会学生怎样思考、怎样做事、怎样创造、怎样合作。但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要靠小组合作来研究,许多教师把小组合作当作教学的“必须手段”。课堂上,一个小组活动接一个小组活动,不考虑活动的价值,一味追求“热闹”,课堂气氛是活跃了,教室里却显得乱糟糟、闹哄哄,忽视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这也是造成课堂“乱”的一个原因。因此,我们教师不应把注意力都倾注在热热闹闹的、外显的小组活动上,而应该更加关注学生思维上的“动”,对于那些没有思维参与的、简单的小组活动我们宁可放弃。从这个层面讲,我们更提倡小组合作与独立思考相结合,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展开小组合作与交流,营造动静结合、有张有弛的课堂节律,从而达到调控学生情绪、调动学生思维的目的,使课堂教学紧张而有序地展开。

三、反思促进学生的学习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不是简单地让学习者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自己的见解。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不仅要不断监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判断自己的进展与目标的差距,采取各种增进和帮助和思考的策略,而且还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数学对象的抽象性、数学活动的探索性决定了小学生不可能一次性地直接把握数学活动的本质,必须要经过多次的反复思考、深入研究和自我调整才可能洞察数学活动的本质特征。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而言,反思的内容主要有: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反思,对解题思路、分析过程、运算过程、语言的表述进行反思,对所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反思等。在数学活动中,当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出现错误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地反思探索过程;当数学活动结

束后,要引导学生反思整个探索过程和所获得结论的合理性,以获得成功的体验.例如,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后,教师可让学生反思: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怎样总结出来的?从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学了分数的基本性质有什么作用?这样,就有助于学生对自身学习过程进行反思,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的提高。

四、对教学评价的思考

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以全面了解他们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他们更好的发展为评价的最终目标。既关注结果,更关注过程;既关注学习水平,更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个性倾向。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将检测、实践活动、知识小结、自我评价、提问以及观察思考、学生成长记录袋等各种方法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评价的核心内容:是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展现出的数学思维过程。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评价结果应注重个体的发展与进步。包括课堂评价、作业评价、阶段评价、学期评价、学年评价、学段评价等。评价结果的呈现形式为:成绩(等级)+评语(激励性语言)+成长记录袋。总之,评价应是注重过程的、客观的、公正的。

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之浅见 篇6

经过一天的参观学习,大家一致认为不虚此行。第一,杜郎口中学的文化氛围浓、育人环境佳。走到校门口,看到办公楼上“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八个大字,体现该校办学理念;走进教学楼,看到楼梯上、梁上、走廊墙上、教室墙上、到处都是激励性语言,老师和学生的经典语句、名牌大学简介;学生作品展示、成果博览;第二,学校管理精细、到位。做到一周一总结公布、学校对年级打分,教师对上周工作总结,教学反思、本周计划,教师公开课随时反馈,滚动公示;考勤情况一周一公布、与经济挂钩;教师的成果、学生的优秀作品,都给予稿酬;师生的卫生、纪律等较差的个别现象都及时公布;教室内分工具体,各负其责;第三,课堂教学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刚进课堂,感觉很乱,仔细观察,实则有序。“三三六”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适合学生自己的学习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参观结束后,进行了学习交流。大家表示要学以致用,汲取精华,不邯郸学步,要结合实际具体分析,人人写出学习心得,人人参与课堂改革,努力打造高效课堂。

新课程标准明确地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我的理解是:首先强调师生角色换位。传统的观念是教师一言堂,满堂灌,学生被动学习;现在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其次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要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要组织学生营造和保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教师要引导学生设计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围绕问题的核心进行探索;合作者是指建立平等的、民主的、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受到激励和鼓舞,得到指导和建议。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改革创新是教学永恒的主题。教师不能满足于课本知识的传授,要不拘泥于课本,融入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不仅要会教书,而且要会设计和开展课程,懂得如何教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处于动态的人,因而也就不可能找到一套标准的既定模式,教学工作必然是永远充满着未知因素,永远需要研究的态度。新课程呼唤综合型教师,只有获得比学生更丰富详尽的信息和资料,才能吸引学生多样的兴趣,应对新课程的教学。比如当前蓬勃兴起的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学生充分发挥认知主体作用、学会学习、使知识和技能内化为素质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广大数学教师要充分利用其直观形象、丰富多彩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智慧,将教学引向深入。

要营造民主、和谐的创新氛围。课堂气氛决定、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宽松而生动活泼的气氛可以使情绪具有“动机和知觉作用的积极力量,它组织、维持并指导行为。”现代心理学认为:儿童在无拘无束的时候,在轻松、愉快、和谐的环境中,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记忆增强;反之,消极、低落的情绪体验,则思路阻塞,操作迟缓,心灵封闭,无创造性可言。可见,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民主、宽松、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和环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发扬教学民主,消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畏惧感和紧张感,以亲切的面孔、鼓励的话语使学生觉得可亲可信,让学生在一个人格得到尊重、情感得到理解、行为得到鼓励、努力得到肯定的氛围中,尽情释放自己潜在的创造能量。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提倡“七允许”,即:想说允许自由说,说错了允许重说,说不完整允许补充,说完了允许自由坐下,不同意见允许争辩,不清楚的问题允许提问,老师错了允许批评。有一道题:下列哪些加法算式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再写出来?其中有一式是8+8+8+8+8+6,练习时,有几位同学改写成8×5+6、8×6-2、9×5+1,这几种解答出乎我的意料,我马上表扬了这几位敢于大胆创新的同学。不料有一位女生站起来理直气壮地说;“老师不应该表扬他们,因为他们没有按题目要求改写成乘法算式,而是写成了乘法和加法、减法的混合算式”。受表扬的同学马上承认他们考虑得不周到,确实解答错了。另一个男生说:“如果把题目要求换成,改写成简单算式就好了”。这一矛盾冲突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这一争辩过程中,师生完全处于平等的地位,没有权威,没有定论,学生们自己发现问题、自行探索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畅所欲言,在民主的氛围中,自主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一点在山东茌平杜郎口中学表现得很好。

目前常用的一种教法尝试教学法,基本思路就是:教学过程中,不是先由教师讲,而是让学生在上知识的基础上先来尝试练习,在尝试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自学课本,引导学生讨论,在学生尝试练习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尝试教学法的基本程序分为五个步骤:出示尝试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尝试教学法与普通的教学方法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改变教学过程中“先讲后练”的方式,以“先练后讲”的方式作为教学的主要形式。

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之我见 篇7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师素质和修养

高职英语教育不同于普通大学英语教育, 有其实用性广、实践性强的特点, 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然而,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 各级别英语教学的深刻变革给高职英语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为此, 高职英语教学该如何发展来应对这一冲击和挑战呢?笔者从提高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整体水平方面提出三点改革意见, 与各位同仁一同探讨。

一、转变教学理念和角色

英语教师应该形成新的教育观和人才观, 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主体意识。英语教师在贯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同时, 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紧扣社会发展对英语教学目标的要求, 变英语教师为英语教育工作者, 做一位英语教学的组织者、设计者和指导者,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持久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及时激发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力, 服务于学生。

二、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

首先, 高职英语教学应突出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走出以“教师、课本、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增强英语教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更新教与学的方法, 让所传授的知识“为学生所需, 为学生所用”。与此同时, 英语教师还有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教学生如何获取知识, 即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古人云:“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高职英语教学应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 培养学习者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这样远比简单地“授之以鱼”要重要得多, 也对学生有用得多。其次, 现行的高职英语教材应强调实用性、趣味性, 始终贯彻听说领先、培养能力的宗旨, 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 把英语学习当作技能训练。教师不能受制于教材和教参, 而应设法使静态的文字变成活泼的交际活动语言, 使学生在语言运用中学习语言, 在创造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语言, 让课堂成为学生交流和表达的中心。另外, 英语课不仅可以在教室里上, 还可以由教师带学生去公园、超市及与学生专业相关的实验室、实习地等场所上, 通过实践让学生增强英语口语水平和交际能力。

三、新时期的英语教师必须与时俱进, 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

(一) 拥有丰富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熟练的语言技能。

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内容, 这些是英语教师必须掌握的, 这里不作详细的说明。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译等五个方面。英语语言基础知识是语言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基础, 而英语教师的英语基础知识和语言技能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英语学习的发展进程。因此, 《新课程标准》要求英语教师要有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 同时要具备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 重视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尤其是听说能力的培养。

(二) 加强学习文化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具有宽泛的文化素养。

语言和文化是紧密地交织在一起的。语言既是整个文化的产物和结果, 又是形成并沟通文化的媒介。《新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师的多文化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英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英语语言国家的文化,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使他们具有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英语教师必须拥有较广的跨文化知识, 善于将英语学习与社会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 在教学中力争渗透有关国家的政治、文化、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背景知识。同时, 还要抓住教材特点, 在语言教学的同时让学生了解英美国家文化, 从而启发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让学生的文化积累与语言技能同步发展, 这也是新世纪、新教材对高职英语教师提出的新的素质要求。

(三) 掌握熟练的现代教学技术。

以多媒体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创新型教学手段, 具有直观性、交互性、生动性的特点, 有利于拓展教学内容, 活跃课堂气氛, 为学生在一定情景下的语言交际的操练、语言能力的养成提供最佳的外部环境, 因而为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广阔的天地。这也就要求英语教师的演示能力、操作能力必须加强。英语教师要学习这些现代教学工具的使用知识, 就必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中的一些基本操作方法, 以及应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与英语学科教学整合的综合能力。

总而言之, 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性的深层次的过程, 而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中, 英语教师将发挥出越来越大的功效。高职英语教学的主导者是英语教师, 最终受益的将是一代又一代能够真正掌握好英语知识的学生。

参考文献

[1]束定芳, 庄智象.现代英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

[2]神小菲.现代英语教学的探讨[J].福建:教改天地, 2006, (3) .

[3]中国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论证报告[M].2004.

[4]彭静, 刘幼.论大学英语教师在大学教学改革中的发展[J].教师教育研究, 2006, (4) .

[5]郝福莲.高职英语教学之我见:教学改革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 (4) .

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改革之浅见 篇8

21世纪, 是知识信息全球一体化的时代。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化, 英语作为当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来说, 成为国人与世界交流的重要语言工具。在现代社会里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应当具备英语沟通能力, 这一需要的变化也迫使中等职业学校对英语教学进行改革, 这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保定市财贸学校以培养一流人才为宗旨, 所谓“一流人才”不仅仅是专业学好、学精, 而是在以学好专业课的基础上又具有与时代相接轨的能力和技术, 即“一专多能型人才”, 单一型人才已不能适应全面发展的社会形势。这就需要教师在努力教好自己专业课的同时, 更多地挖掘学生的内部能力, 培养多方面的技能, 为学生将来更好的就业打下基础。对于保定市财贸学校学生来说, 学好专业课程的同时学好专业英语也是当今社会的大势所趋。

二、课堂教学上的改革

近年来,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已成为广大教师普遍关注的热点。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创新思维能力, 使学生跃出教科书框架, 学活书本, 从而在短时间内学好英语, 为学生所学专业更好地服好务已成为英语教师当今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培养能力的教学应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应在英语教学实践中, 注重充分调动全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求知欲。众所周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让学生对英语有了兴趣和求知欲望后, 才能要求他们学好。因此针对保定市财贸学校学生英语基础薄弱, 词汇少、听力差、语法知识欠缺, 对英语不感兴趣这一现象, 首先要创造一个学习英语的氛围, 比如在楼道里张贴一些英语的至理名言, 课上用简单易懂的英语以猜谜语说故事的形式来抓住他们的注意力, 活跃课堂气氛, 逐步让他们对英语从产生兴趣到深感兴趣。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明白学好英语的重要性。

学生对英语产生一定的兴趣后, 在日常学习中, 尽可能增加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量。在精听时, 让学生一字不差地重复, 反复训练使学生掌握一定量句型, 让学生大胆开口, 不要怕出错。在“说”的训练中教师要注意观察, 揣测学生的心理, 由易到难, 由慢到快, 有不准到标准, 及时加以矫正、补救, 帮助学生减少心理压力。还可以在课下开展Free talk活动, 创设一种轻松、愉快、平静、和谐的语言环境, 有利于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在这种情境中向学生介绍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这些活动能使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观察世界, 学会正确运用所学语言灵活表达。

总之, 教学的根本, 不仅是把外在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内在素质。教是为了育, 而育的重点是指导学生去学, 去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三、课程设置上的改革

这几年保定市财贸学校开设了物流英语、旅游英语和计算机英语等专业英语课程, 这就构成了英语教学中的两部分, 即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这两个部分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作用不同, 但又互相联系, 互相影响, 互相渗透。基础英语教学为专业英语教学提供了语法基础;而专业英语教学则是从基础英语教学到专业课教学过渡的“桥梁”, 是从浅层次英语学习向深层次英语学习过渡的不可或缺的中间环节。然而,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英语水平差, 学生不喜欢学习英语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面对这类水平的学生, 直接开设专业英语会挫败某些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因为面对大量生涩难懂的专业术语, 学生会更加“知难而退”, 彻底放弃对英语的学习, 这对学生的就业技能要件无疑是一个大的折扣。

针对这种现状, 英语教师应积极对教务科的课程安排设置“献计、献策”, 在课程安排上一年级先进行基础英语学习, 到二年级再进行专业英语学习。在设置上与专业英语同期开设的是对应的专业课程。通过这种安排与设置方法, 保证了学生一年基础英语学习后英语学习不断线, 在提高基础英语水平的基础上进入专业英语的学习, 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难度, 而与之同步开设的专业课会增强学生对专业英语的理解力, 是学生学好专业英语的一个捷径。

当然, 科学的课程设置并不代表学生的英语水平就一定能提高, 要想掌握英语技能, 还需督促学生多做听说读写的练习, 这是学好英语不可缺少的训练。

让我们共同努力和探索, 为中等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学改革尽一些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鲍冬娇.探讨职业英语教学改革[J].2007 (6) .

[2]、陈莉.我国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思路之构想[J].江淮论坛, 2009 (2) .

[3]、孙秀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2 (9) .

作文教学改革之我见 篇9

一、为作文教学改革创设良好的发展环境

(1) 为作文教学改革创设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 就要加强宣传和舆论导向的作用, 使社会各界不仅认识到作文教学对教育质量的贡献和对学生良好品德形成所起的重要推动作用;还应认识到作文教学的长期性, 尽量减少升学考试片面的功利主义的影响;更要充分地认识到“作文即做人”, 作文是情感渲泄的阀门, 作文是跳跃思维的闪光, 作文是一切美好与丑恶、哀伤与快乐、幼稚与成长的记录。

(2) 为教学作文改革创设良好的内部发展环境。作文教学是语文水平展示的窗口, 又是培养健全人格的接口, 它不仅是为了传授知识, 更重要的是进行科学精神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去除浮躁, 去除功利心, 去除“见物不见人”的偏见, 在作文教学时引导学生走好感受、领会、掌握这三步, 同时将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 培养人格健全的人, 作为作文教学永恒的主题。

二、激发学生阅读和写作兴趣

教师要不断地向学生“喷火”, 直到把他们心中的“火”点燃。这个“火”就是对阅读、对写作的热情、爱好和兴趣。学生提不起写作兴趣, 怕写作文,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生的课外阅读面太窄———为写作文才去阅读, 平常积累的素材太少了, 无话可写, 怎不害怕?因此, 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扩大其知识面, 增加学生对素材的积累。

在当前的作文教学中, 教师重技法传授, 轻阅读积累, 将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截然分开, 根本没有认清作文教学急待破解的难点和关键点, 那就是要重视阅读积累,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让阅读伴随学生成长。众所周知, 积累性阅读能扎下创造根基, 为培养学生的表达欲望和写作兴趣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这样, 作文教学才不会重犯前人的错误, 重走前人的弯路, 或者在低水平上重复前人的劳作, 作文教学才会迎来“柳暗花明”的春天。通过教师引导, 学生不仅爱上了阅读, 还爱上了作文, 且深深体会到:原来作文并不难。

三、让学生生活五彩斑斓, 使之热爱生活, 增加生活经验的积累

学生提不起写作兴趣, 怕写作文, 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在应试教育的升学压力下, 学生的生活过于单调和乏味。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是生活”。他的意思是生活是美好的, 生活中处处有美的闪光点, 要善于观察、发现、捕捉, 才能充实头脑, 美化心灵, 从而写出好的文章来。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我结合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 做生活的有心人, 从初一开始写日记、周记;每期开学时, 我陪学生一起看校园风景, 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各种景物, 观察各种人和事并细心体会个人的感受, 结果不少同学写出了好文章。

四、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要鼓励学生热情地发现、用心地体会、大胆地想象、真实地表达, 要让学生觉得作文不是写不出时痛苦的煎熬, 更不是“移花接木”的抄袭, 而是一个可以与之“谈心”的好朋友, 能陪着他们一起快乐成长的好伙伴。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质量, 教师就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一种书面表达需要的情境, 让学生有事可写, 有物可摹, 有形可绘, 有情可抒, 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写作热情, 才能让学生感觉到写作是一种生活的需要, 就像每天吃饭和呼吸新鲜空气一样。

为了让学生们体会到作文是提笔就有可写之物, 教师应将许多有趣的情景融入到作文教学中, 如生动好玩的故事、惊险剌激的冒险、动手动脑的游戏、奇幻有趣的魔法……用多元的情境带来“兴趣”这支魔棒, 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我的具体做法是: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如保护环境, 我们该怎样做?班级和谐, 我们该如何办?通过与作文这个朋友的“交流”, 同学们思想开了窍, 思路打开了, 情感也来了。在《假如我是一只鸟》的作文中, 从原来打鸟到现在保护鸟类的李君在用心告诉人们:鸟类是人类的好朋友, 珍惜鸟类就是珍惜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在《我理想中的班级体》一文中, 从原来爱与同学打架、骂架到现在友爱同学的王莎在用心告诉人们:班级呈现出的是一片和谐之美, 使我们对构建和谐社会充满信心。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 学生有话可写, 有感而发, 有情可抒, 怎愁不喜欢写作?又怎愁写不生动呢?

五、培养写作能力, 使学生写作有法有序, 让学生保持浓厚而持久的写作兴趣

学生喜欢旅游, 喜欢在假日余暇时到风景名胜度假。游览之后, 不少学生却不喜欢写旅游散文, 甚至因怕写而宁愿不去旅游。因此, 加强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绝不可轻视、绝不可放松。

1. 理论指导, 模仿“写作”

学生在表达真实感情方面问题不少。如何让学生把自己的情感体验明明白白、愉愉快快地表达出来呢?我认为要点有二: (1) 作好理论指导, 让学生掌握一些写作规律和技巧, 为学生达到运笔自如的境界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模仿写作, 这是作文的基础, 让学生模仿范文的形式, 当然绝不能机械模仿, 然后在模仿中有所创新。

2. 培养学生“改写作文”的习惯

修改作文是作文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作文修改有着不可小视的作用, 它是作文教学水平提高的有效手段, 也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学生的肯定和青睐。但在当前的作文教学中, 重教师指导, 轻习作讲评, 重教师批改, 轻学生参与的现象较为普遍。我认为, 作文教学课堂是教师的舞台, 更是学生的舞台。

(1) 教师要做到详批细改。教师在潜心批阅习作时, 那些紧扣时代脉搏、文字清丽、思维活跃, 洋溢着纯真情趣的文章, 便异彩纷呈地展现于教师面前, 让教师欣喜地感受到学生能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敢于点击现实, 能抒发真情实感;同时也让教师欣喜地感受到学生的想象空间日益拓展, 开放性思维得到激发, 创新意识逐步加强。教师喜爱作文之情使油然而生, 厌教之情也就荡然无存了。

(2) 学生批改。培养学生批改作文的能力, 就会进一步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 发挥他们的积极性。我在作文评改时, 除了教师本人评改外, 还采用学生互评或自评的形式, 找出优点, 指出缺点, 重在鼓励, 如推荐朗读、张贴优秀习作等。然后教师和学生一道分析研究习作的成败得失, 总结经验, 为下次作文教学提出建议。我由衷地感到, 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作文修改, 已成为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推动力, 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

(3) 保留习作, 班班相传, 届届相传。习作既代表着学生成长的足迹, 也是我们进行作文教学研究的一笔宝贵财富。它们不但凝聚了学生们的聪明才智, 而且也体现了一代新人的思想风格和精神品格。

3. 鼓励个性化的表达

彩虹的美丽在于它的七色光彩, 作文的美丽在于它的个性化。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文教学时, 教师应咬住“创新”不放松, 咬住“个性化”不动摇。教师应深深懂得, 个性化就是真实, 真情实感才是作文中最亮丽的风景;教师必须学会制造氛围, 与学生形成和谐的氛围, 让学生敢于说、敢于写自己的真实感受;教师也应深深地意识到, 教学生背所谓的“范文”以应对考试并得高分, 就犹如拉磨的驴子自以为走过万里, 其实未走出房门一步;教师应深深地认识到, 那种背离了个性化的“贝多芬”式作文教学法, 那种把野草当做花卉来欣赏, 复制千人一面、万人一腔, 题材大同、格式小异文章的作文“加工厂”, 不但可笑, 而且可悲。

课堂教学改革之我见 篇1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有一些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认为数学枯燥、难学,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没有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果在导入时设计上比较新颖的情景,这样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自学打好基础。

自学阶段,学生必须明确自学的内容、时间和要求。自学时间不宜过长,并且自学的内容一定要有对应的思考或指导,不能是简单的看书,只有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自学才更有价值。同时,提出的问题一定要具体,如果不具体,就会导使学生没有思考的方向,使课堂陷入被动。

在研讨导学这一环节,一定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主导作用。以前的课堂,老师在讲台上累得满头大汗,口干舌燥, 急得手舞足蹈,而学生在台下则是昏昏欲睡,效果可想而知,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剥夺。现在我们要把课堂还给学生,那是不是就彻底放手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探究,自己去总结,我们什么也不用管, 这样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呢? 学生好比是风筝,风筝飞得再高也离不开老师手中的线。 我们放手的同时要给学生搭建一个平台,多设计能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才会让课堂有生机,有活力,否则课堂便成了一片死海,老师的主导作用也就体现不出来了。 当然,教学预设也不要过多,如果教师总是让学生在自己预设下进行学习,思维产生的碰撞就少,课堂上的生成资源就会很少,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不到体现。老师在放手给学生去研究、讨论和交流的同时,老师也要加入到交流之中,充分了解学生的做题情况,收集学生的做题信息,展示不同的做法,选出最好的方法,这样“后教” 才更有针对性。当然,我们还要重视一题多变,能让学生举一反三; 一题多解,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最后对于当堂检测部分,题目类型要多样化,不要太单调,这样学生也能从多个角度得到训练。 学生做完后,教师一定要批阅, 通过批阅,可以发现我们课堂教学效果,可以尽早“查缺”,从而“补漏”更有针对性。

只有在课堂教学中多反思,多实践,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提高得更快。

摘要:学校推出了“学导练”教学模式,就该教学模式谈一些个人观点。

英语作业改革创新之我见 篇11

关键词:自主性;改革;创新

作业是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的评价表,是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连接新旧知识的纽带,作业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要把作业布置得既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还要体现出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在有创造性的作业活动中,既获得知识,又发展其创造性。

那么,如何留作业才会使学生的趣味性、自主性更高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新课改的理念对英语作业做了不少尝试,首先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同样,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在作业布置上,要注意学生间的差异性,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学生的作业可以分为基础作业、选择作业和超额作业。凡是本节课所必须完成的作业视为基础作业,该部分作业较为简单,中差生必须完成本部分作业,可允许优等生不做。为照顾学生好中差实际,将题目做些变化,视为选择作业,学生各取所需。设计一些难度较大的作业,视为超额作业,不作硬性规定,让学生在更大空间内选择。这样既培养了差等生的学习兴趣并鼓励中等生向优等生奋起直追,而且又使优等生有了动力,能够更加有创造性地去学习。其次,布置作业趣味性要强,不要让学生死记硬背单词或课文,这样比较枯燥乏味,要在语言知识的运用方面多下功夫,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掌握所学单词和句型。

另一方面,教师留完作业就万事大吉了吗?当然不是。批改作业也是不可疏漏的一项任务。因为批改作业是教师在课后与学生进行学习和情感交流的有效方式,是情感输出的载体,不仅体现了教师对学生作业的态度和意见,也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认可或否定。评语虽小,但作用很大,它起到了沟通师生感情、激发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学习自主性和渲染英语学习气氛的良好作用。因此,我经常采用下面几种方法来批改作业。

1.全面批改,注重评语。一般对待作业,我的做法是全面认真批改,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启发性标注、评语。这也是师生之间沟通的一种重要方式。在使用评语时多使用“Good”“Great”“Excellent”“well done”“wonderful”等简单的词语来对学生进行鼓励,这样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使学生对英语学习充满信心。另一方面,在差等生的作业评语中,我又将友善的批评性评语应用在教学实践中。每个人都是有自尊心的,尤其是差等生,他们的心理更加脆弱,虽然他们的成绩差,但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和抚慰。所以在给他们指出错误的时候,我用委婉的语气给出评语,如“I think you can do better if you work harder.”“would you mind being careful next time?”“I’m sorry you have made a few mistakes.”“I hope you can do as carefully as you can next time.”

此外,针对班里一些差生作业的抄袭现象,也要认真对待,进行相应的真诚的点评,写上如“Try to do it by yourself”,“I believe you can ”等鼓励性的评价,或在评价中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性的意见,使学生增强信心,学生需要教师不断的鼓励,以使他们在前进的道路上感受到关爱与指点,不至于丧失信心。

2.坚持做作业错误记录。每次批改作业后,让学生课下把自己的错题整理到错题本上加以巩固或过一段时间就复习一次。对典型错误或带有普遍性的错误我会记录下来,通过分析、归纳,能及时发现问题也能发现学生的漏洞,备课时穿插进去,及时进行补救工作。只有积累教学经验并掌握教学规律,教改才会有积极的意义。

3.定期进行全班性的作业评讲。教师应阶段性安排适当的时机进行作业评讲,对作业认真、质量高、进步明显的学生进行表扬、鼓励,介绍他的作业特色,必要时介绍经验等。根据作业记录,对一单元或某一阶段中学生作业典型错误进行分析、评讲并指导如何做某类题。而且,教师应欢迎学生给自己的批改进行评议,发扬民主。这样不仅改善教师的批改工作,而且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更认真地做好作业,更自觉地关注教师的批注。达到批改作业的目的。教师应针对不同的学生及其作业,在不同的场合给予适当的评语。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如在考试前,如果作业评语如春风化雨一般地激励,就能很好地调整学生的心态,使他们信心百倍地考好每一门课。通过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提高作业的批改实际效果,要使我们从作业堆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钻研教材教法,改进作业批改方式方法,科学、规范、确切、及时的评语是不可或缺,也是十分必要的。

综上,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补充与延伸,它关系到学生素养的提升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因此,作业的设置也需要教师的不断创新,坚持以生为本,从学生学情出发,使学生在作业的过程中体会到作业的乐趣,得到能力上的提升,进而促进学生的整体素质,这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历史教学改革之我见 篇12

关键词:课程改革,互动,发,思维,主体开放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 关于如何进行课改的讨论就成为了焦点。课程改革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有挑战也有机遇, 只有在广大教师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中才能摸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课改道路。下面我就谈谈在历史教学的课改过程中的一些想法。

一直以来我就很喜欢西方一些国家的教育方式, 他们在课堂教学中一直注重的是以学生为中心, 发散式教学为主, 考试的题目一般没有标准型答案, 对课堂交流模式也没有过于具体的要求。但在我国, 课改前无论是理论还是实际, 对课堂交流的认识肤浅, 要求过严, 教师一言堂的现象明显, 而且多数是死记硬背, 导致历史教学课堂死气沉沉, 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历史教师也被风趣地誉为“老学究”。

而新课改提倡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相对于之前的教学有了很大的进步, 可当前的高考制度与课改制度存在不一致性。很多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并没有完全按照新课程的要求, 依然改变不了高考的指挥棒作用。在课堂上, 教师的总体教学目标仍然以高考试卷分数为最终的指示目标。这就造成了无论教学方法怎么改变, 教学的指导思想根深蒂固的以高考分数为终极目标下, 教师很难在教学上有所根本的变革。教师依然是课程的主导者, 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缺失对于问题的思考环节, 学生处于被动的硬性记忆和反复的练习之中。学生只是简单和枯燥地记忆, 通过大量的示范性训练完成对于知识的被动记忆和掌握。缺失了对于所学知识的思考, 一方面, 极大地伤害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没有给与学生深刻思考的时间, 压缩了学生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和能力;另一方面, 使得课堂枯燥无味, 学生变得消极、麻木, “任尔东西南北风, 我自岿然不动”。应试教学仍占主导, 课堂教学教师“不放权”“一言堂”, 不给学生探究。深层的东西并没有被挖掘出来, 指向性强, 学生的思考余地小。

我认为, 历史教学要想有所突破, 教学目标的设定应该放于首要位置。新课程下的教学目标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 目标的主体应是学生, 而不是教师, 摒弃“一言堂”的教学模式, 实施开放式教学模式。即教师转变观念: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 是学生心灵和智慧的发现者, 充当“伯乐”的作用,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我们往往会不自觉地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 使开放式教学受到影响, 那么如何改善这种局面呢?

一、教学目标设计应合理, 不只注重知识目标

新课改中对情感、态度、价值观有了全新的定义, 融入了对己、对世界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新课程中主要是要求学生要乐于学习, 追求真理, 具有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我认为这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把课堂交还给学生, 课堂重现活跃、自由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始终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 以便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教师仍然将知识的熟练掌握、考试的高分成绩作为终极目标, 对于课堂的情感策略、自主学习策略等仍然处于从属地位。

二、教学目标设计应注重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的选择

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应把教学目标融入其中, 即不能把教学目标表面化, 要在课堂设计中把教学目标巧妙地融入其中, 既达到知识的系统化, 又把课堂气氛活跃化。虽然此种做法会使部分教师力不从心, 但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 这是对教师和学生的双赢, 也只有这样新课改才不至于成为一纸空文。

三、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应把课堂“还”给学生, 做到既让学生经过独立思考主动地获取知识的同时, 又能适当地提出学生感兴趣而又与教材内容相关的问题进行讨论, 教学中不出现死角, 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虽然进行交流式教学还存在很大的困难, 涉及到教师自身理论和业务素养的提高、学生专业学识的欠缺、对话的无序等, 但是让学生敢于发现问题, 敢于向教师质疑, 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的空间, 并通过恰当的点拨, 使学生得出自己的结论, 这正是新课程对历史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四、教学目标的设定要“与时俱进”

教学目标确定后是否适用于教学, 收效如何, 这是决定教师上课效率高低的标准条件之一, 也是课程改革的一大热点问题。孔子曰“因材施教”, 也就是说, 教师确定教学目标是要充分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 目标的设定要有层次性, 不可以用同一个目标衡量每一个学生, 一棒子打死。

当然, 要想将课程改革进行到底, 对历史学科教学来讲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当然, 提升的空间相对也较大, 这与教师自身业务素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另一方面, 学生历史知识的欠缺、理解能力的差别也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基于此, 我认为教师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一下自身的素质:

1.与时俱进, 积极学习, 成为学者型教师。要想让学生加深对历史问题的分析理解, 培养学生开放、创新思维的方式, 作为教师应具有广阔的视野和丰富的知识储备, 同时要具有发散的思维方式, 这样在教学中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2.做到师生平等对话。而这种平等的师生关系更利于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思想认识结合起来, 使学生充分发挥其想象力, 知识得到了很好的外延。

3.教师要摒弃“本本主义”。信息时代的今天, 中学生的思维活跃, 有独立的见解, 所以有些知识已经不再拘泥于课堂的传统知识。他们会用他们的思维方式来思考和解答问题, 喜欢争论并按自己的标准进行评价。因此, 教师要有的放矢, 在教学中有目的地拓宽教学视野, 实现多渠道开放式教学, 并且爱护和保护他们个性的发展, 也就是说要允许学生自由发言。

以上就是我对新课标下历史教学目标设计的一些粗浅的理解, 我期待着在开放式的历史教学中能让学生参与其中而有所感悟, 还给高中历史教学和师生一个和谐的空间。教师要怎么做、做到何种程度, 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 尽量实现开放式教学, 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中。

参考文献

[1]吴强国.浅析中职学校开展有效历史教学的方法和策略[J].科技信息 (科学教研) , 2008 (23) :594+574.

[2]张金平.激发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中职旅游历史教学浅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9 (17) :63-64.

[3]解东霞.基于新课标的中职历史教学现状及完善对策研究[J].中外企业家, 2014 (02) :186+188.

[4]刘建梅.浅谈提高中职历史教学效率的策略[J].学苑教育, 2013 (16) :67.

[5]邱惠林.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中职历史教学的实效性[J].家教世界, 2013 (14) :287-288.

[6]黄鲜英.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中历史教学的实施[J].科学大众 (科学教育) , 2013 (12) :123.

[7]林奇兵.中职旅游专业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J].考试周刊, 2012 (47) :135-136.

[8]余金福.古今多少事, 付诸笑谈中——如何提高中职历史教学效率[J].新课程 (下) , 2012 (06) :123-124.

[9]陆娱.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旅游中职历史课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 2013 (05) :114-115.

[10]何书红.中职生健康职业人格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有机渗透[J].新课程 (教研) , 2010 (12) :147.

[11]林红琼.在中职历史教学中渗透心理素质教育的尝试与思考[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1 (11) :146-147.

上一篇:体育专业理论课程下一篇:再生养护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