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教学之改革

2024-10-16

艺术设计教学之改革(通用12篇)

艺术设计教学之改革 篇1

环境艺术设计 (Environment Art Design) 是一个很大的范畴, 是一门综合性很强、覆盖面甚广的学科, 是二战后在欧美工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中诞生的产物, 是一门新兴学科。在高速发展的经济推动下, 它逐渐走向成熟, 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尤其是近些年, 它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在我国的各大高校广泛开设。经过多年的发展, 该专业已形成一定的规模, 毕业生也获得了用人单位的欢迎。但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 社会的不断进步, 众多需求的不断提高、变化, 专业的发展也面临新的挑战。为了使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能够顺应时代的需求, 更好地发展下去, 我们应该采取多项措施和方法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

教学改革是一项具有方向性、全局性和开创性的工作, 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必须从其实际出发, 从学校的办学宗旨出发, 从人才的培养模式出发, 从社会的需求出发, 对专业进行深入改革。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 教学改革应强调课程设置的针对性, 强调基础课教学的适应性, 强调专业课教学的实用性, 强调实践教学的连续性和渐进性。

一、课程体系设置的针对性问题

艺术设计专业起步晚, 发展快, 知识结构更新快, 所以我们要从社会实际需求出发, 进行如下三方面的改革。

(一) 采用“学分制”。

必须是完全的学分制。这种管理模式可以大大加强教与学的灵活性, 体现“以学生为本位”的思想, 更好地贯彻素质教育精神。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教师, 这促使教师不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也更有利于资源配置。譬如, 单就毕业设计课程来说, 现在很多高校采用的方法是“教师去分学生”。这种方法存在弊端:教师本身研究方向的不同, 他们对本专业内所擅长的课程肯定不同。如果教师每人分十个学生, 十个学生如果是十个不同的课题, 那么教师辅导起来效果就不太好。如果改成“老师选课题, 学生选老师”, 那会使毕业设计变得自主、能动起来。每个教师可选择自己较擅长的两个课题, 且每人再接受教学主任分下来的一个课题, 也就是每人三个课题, 这是“老师选课题”阶段。“学生选老师”阶段是学生根据自己所想选择的课题来选择相对应的教师, 在所能选择的教师中再择优选择。这可能出现几种情况:某一课题选择的人很多, 那么一个教师可能分到过多的学生;而某一课题选的人较少, 某一教师可能没有学生带。那么我们可以再划分, 学生多的教师可挑选出自己想带的十个学生, 而剩下的学生再重新选择别的教师。这样教师和学生就都会有危机感, 学生害怕被教师淘汰, 那么从一开始就很努力地学习, 严格要求自己, 以在毕业设计可以选到自己想去的教师那里;同样, 教师害怕自己被学生抛弃, 也会不断地学习进步, 提高业务水平。这种方法的最大优点是:绝大多数学生可以得到对所选课题有深入研究的教师的深层次指导, 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特色与专长, 给学生以最好的指导。

(二) 采用“大专业小方向、多方向、细方向”的培养方式。

著名的环境艺术理论家多伯 (Richard P·Dober) 曾说过:“环境设计作为一种艺术, 它比建筑更巨大, 比规划更广泛, 比工程更富有感情。这是一种爱管闲事的艺术, 无所不包的艺术, 早已被传统所瞩目的艺术。”由此可见, 环境艺术不仅包括美化环境的艺术作品, 还包括地景艺术 (Land Art) 、景观艺术 (Landscape) 、规划艺术 (Planning Art) 、室内艺术 (Interior Art) 等。现在很多学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教学的内容既包括室外环境艺术方向, 又包括室内环境艺术方向, 而这两个方向内的小课题更是多。室外的包括景观艺术设计、风景园林设计、公共环境设计、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居住区规划设计等, 室内的包括公装、家装、商业空间设计等, 现在还出现了“会展”专项, 目前很受欢迎。大学四年要想把环境艺术设计中所涉及的这些小课题都学完, 并且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完成学习目标, 应该说是不现实的。因为这样“满手抓”式的教育模式只是完成了“三段式”教育的第一阶段———“是什么?”的问题, 而“为什么?”“怎么办?”却完全不懂。每项都学但每项都没学好, 那么无疑就导致了教学的失败, 就业的困难。所以, 我们要改善教学模式, 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在这里可能有人会觉得:每门都学可以增大学生的就业机会, 从就业广度上来说是个优势, 如果缩小课程、详细划分的话, 会不会缩小就业面?对于这个问题, 在此解释一下:我们所说的细分、有针对性的教育并不是完全“封闭”的教育, 并不是只学这个小方向内的课题, 而是说这个方向的课题是侧重点、核心部分, 而其他课题可以有选择地去学习, 这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 其实也就是“必修与选修”的问题。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是应该在这个方面上有所体现的。增大选修课的分量、加强其自主权, 这样完全可以解决上面所说的问题, 并且, 学生是根据喜好去选择的, 其学习的效果应该会比较理想。所以, 我认为, 环境艺术设计的本科教育应该大致划分为景观艺术设计、室内艺术设计两个方向, 有针对性且兼顾全面地去改革调整专业设置的结构问题。

(三) “交叉学科”的问题。

提到环境艺术设计这一专业, 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是:这个专业是不是属于“工科”的。但对这个专业稍微有些熟悉的人又会觉得:这个专业是艺术类的, 应该是侧重于文科, 讲求的是形式上的东西。为什么会给人造成这种感觉, 原因在于:很多人在经过四年的学习后, 所做出的设计根本就是外在形式上的, 只考虑到造型是否独特的问题, 不懂相关工程上的问题, 很多方案永远只能是“方案”, 而永远不会是“工程”。或者是让做工程的去揣摩做方案人的意图, 也就是说“施工的不懂设计, 设计的不会施工”, 做出的工程像是人工合成的产物, 没有灵魂。这也导致了学校教育与社会工作的脱节, 而没有达到环境艺术教育的真正目的, 和前面所提到的大师多伯对环境艺术的定位相违背, 也使学生觉得在学校学到的东西在社会上是没有用的。所以我们要改革, 要和工科的一些专业合作, 学习他们的一些与我们相关联的课程, 比如城市规划专业和建筑专业的一些相关课程。

二、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处理和实践课的拓展问题

(一) 基础课与专业课关系的处理问题。

首先, 基础课是专业课的基础, 而现状却是“基础课”与“专业课”各自为政。比如一年级学生学习“素描、色彩, 三大构成”。学习目的应该是为以后的专业课打基础, 而现在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根本不明确, 甚至有人认为学习这些课程只是为了巩固高中所学的东西, 只是为了夯实基本功, 只认识到了其承前作用, 没有认识到启后作用, 而其恰恰重在后者。所以艺术设计的一些课程应作一些调整。如:素描、色彩应该是设计素描与设计色彩,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结合专业的特点进行教学, 为专业课的学习作铺垫。

其次, 基础课与专业课脱节, 学生不能很好地将之前所学的专业基础课的知识应用到后面要学的专业核心课中, 学生感觉迷茫, 而教师也觉得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应增设一些课程, 做一个过渡, 将基础课与专业课衔接起来, 将基础的知识融合应用到后面的设计中去。比如:学生做的方案可能设计得很不错, 但是最终所呈现的效果却不是很好, 原因可能在于构图不好或是色彩搭配不好, 其实就是没有把基础课 (素描、色彩) 的知识利用好, 那么在基础课向专业课的过渡阶段就可以增加“版式设计”这门课程作为衔接。最后有些基础课学时安排不够合理。目前大多数学校的三大构成都是分别开设的, 并且学时数过多, 学习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大致就需要一个学期的时间, 占大学学习整个过程的1/8。况且分开教学的效果也不是很好, 学生往往学了后面忘记前面, 也不能将它们熟练、综合运用。所以, 最好是将三大构成合并成一门课程“综合构成”。这样不仅能缩短学时, 为专业课提供更多的时间, 而且课程衔接也较紧密, 教学效果也会较好。

(二) 实践课———专业拓展问题。

许多毕业生反映, 学校所学的知识在社会上不实用, 许多东西要在工作中去重新学习, 这表明了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培养的人才与市场所需求的不相适应, 学生的实践能力匮乏。现有的实践教学模式是一种“放羊式”的实习制, 学生自己找实习单位实习, 学校不参与到学生的实践体系中, 对学生的实习情况不能够及时地了解和检测, 甚至根本无法知道学生是否真正参与了实践。并且, 现在多数学校的实践课大都是集中在大四时的两三个月的时间内, 试想大学四年的理论知识怎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得到实践?其实践比重太少, 导致作用也很小, 或者根本就不起作用。但是, 如果按前面所说将大专业细分小方向, 那么四年所学的专业课程数量会有所减少, 就可以为实践课提供充足的时间。理论的东西想要变成现实必须通过实践, 并且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性质也决定了它应该是“理论指导实践, 并且重在实践”, 所以应增大实践课的比重, 真正意义上体现出环境艺术设计的特色。学校在实践教学上不能再拘泥于传统的教育做法。不但要培养具有环境艺术设计基本能力的学生, 更要培养社会环境艺术设计职业的合格就业者。要达到这个目标, 在设计教育上实现“学以致用”, 就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 教育者既是教师又是工程师。这样不仅教师本身的素质提高了, 而且可以传授给学生更多最新的、最实用的知识。第二, 建立校内工作室, 完善技能实践课堂, 使学生在校内就能直接参与社会实践课题。第三, 校企结合, 达到共赢。学校与企业合作, 企业的设计师可以到学校指导学生的实践课程, 培养社会最需要的人才, 也就是将校内课堂延伸至校外, 使大学生在校即可获得社会实践工作能力。而学生也可以在设计师的指导下, 为企业创造出优秀的设计作品, 达到共赢的目的, 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总之, 专业的发展, 有赖于我们认识的不断提高, 只有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不断地探索教学方法、教育模式, 才能使专业更快更好地发展。而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也不是一朝一夕的, 不是多灌输几门课的理论知识、多做几个课题就能解决的, 它有赖于学校对教育内容的合理规划, 有赖于教育者正确的引导, 有赖于师生的共同努力。只有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 我们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才能使我们的专业顺应时代的潮流, 持续地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林家阳, 席田鹿.对设计与设计教育的思考.美苑, 2004, (1) .

[2]欧阳巨波.当代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思考[J].装饰, 2006, 9.

[3]田恩舜.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模式的建构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 2006, 7.

艺术设计教学之改革 篇2

课堂教学改革之感想

在我们现在的英语考试形式和评价教师的方式下,作为一名一线的英语教师,我深感课堂真正改革的无力与无奈。以下是我在从事英语教学多年来的一点心得与体会,为了让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得到真正提高,我们能不能将英语分成读写与听说两科,分别让两个教师担任,这样就避免赶课程、得高分,只加强学生的读与写的训练,对学生听与说的训练少之又少。如果真的这样,我们的考试体制也要改革,英语的考试可以分成三场来考:听力考试、读写测试(就只有阅读与写作)、口语考试。口语考试要真正从质量上抓起,不能只流于形式,也不能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这样我认为就完全可以将学生的英语能力培养起来,原来的那些首字母填空、选择填空、根据汉语完成句子、句型转换等完全可以不要了,因为那些题目只是把英语肢解成是一个个的知识点,即使学生能将这些题目全做对了,那么他们会运用吗?反过来,如果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上去了,能够交流了,那些题目又有什么作用呢?我们学习语言的目的不就是交流吗?所以,课堂上我们不防多让学生去读读背背课文,多让学生去相互交流交流。这样学生不再为上英语课而头痛,不会再为做大量的题而感到乏味,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自然而然提高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自然也会渐渐养成。当然这种设想的实现是有困难的,那样我们使用的教材需要换,我们的师资配备得调整,还有很多其他方面也得改变。

期待着英语教学美好的明天

艺术设计教学之改革 篇3

关键词:中职服装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模式

多年来,笔者一直从事中职学校服装结构、服装工艺、服装美术设计三门专业主干课的教学工作。在招生并轨前,服装美术设计课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完全围绕学生对口升大学;招生并轨后,虽然对服装结构、服装工艺课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进行了优化整合,逐步转向以学生就业为主,但大多数学校对服装美术设计课的教学改革力度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教学目标盲目,教学内容孤立、随意。为此,笔者具体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进行了探讨。

一、从学生的就业岗位入手,确定服装美术设计基础教学的总体目标

首先要明确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能在服装企业的服装款式与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工艺制作、裁剪、整烫、经营管理等技术岗位上工作的高素质中、初级专门人才。我校服装专业90%的学生来自贫困的农村,他们在小学和初中几乎没有学习过美术,美术基础差,审美意识弱。尽管他们有想学好的愿望,但由于基础太差而失去信心和兴趣,也就不可能从事对美术基础要求较高的服装款式设计工作。他们中的90%所从事的职业岗位除了流水操作工以外,还有服装打板、服装裁剪、样衣制作、CAD制板放码、跟单、质检、服装产品生产流水线的组织与技术管理、服装产品推广渠道管理等工作岗位。这些岗位虽不要求从业者有扎实的服装美术设计功底,但也要求其具备一定的服装审美能力,掌握服装工艺款式图、服装结构款式图绘画表现基本技能。基于大多数毕业生的职业岗位特点及能力要求,结合我校服装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校把提高服装专业学生的审美能力,掌握基本的服装美术设计理论知识和线描服装效果图的绘画表现技能,熟练掌握服装工艺款式图、服装结构款式图的绘画表现确定为教学的总体目标。

二、从教学的总体目标入手,优化课程设置

我校服装美术设计课使用的主要教材是丁杏子主编的《服装美术设计基础》。其主要教学内容是学习服装美术设计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方法。我们在考虑学生的素质能力,结合学生的就业岗位要求的基础上,对服装美术设计基础教学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改革,将整个教学课程划分为三大模块,即设计基础模块、设计理论模块、综合实训模块。设计基础模块课程首先是绘画基础课。绘画训练不仅是画好服装款式图的基础,更重要的是,绘画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对形式美法则的理解。但鉴于教学时间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在教材原有内容的基础上重点增加了学生最易掌握且最适合表现服装的线描技法的教学,如结构素描、花卉线描等。其次是服装绘画表现课。这是设计基础模块课程的核心部分,教学的重点放在大量的服装线描效果图、服装款式图(工艺款式图、结构款式图)的训练上。设计理论模块课程的教学做到浅而实在,学以致用,尽可能与实际结合,与市场结合,与企业结合,与具体课题结合。设计综合实训模块是整个教学中最重要的实践环节,是学生从服装设计、服装结构处理到服装缝制工艺全过程的综合实训。这三大模块层层递进,科学地组成一个技术知识体系。

三、从整合教学内容入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服装美术设计、服装结构设计和服装工艺设计是服装设计的三大组成部分,它们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要改变服装美术设计课教学孤立随意、脱离实际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上必须与服装结构、服装工艺课的教学结合起来。目前,我们修订后的服装美术设计基础三大模块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都与服装结构、服装工艺课教学同步进行。如在款式图的绘画教学时,同步进行的是男女裤子、男女衬衣的结构和缝制工艺的教学,款式图的绘画表现教学重点就放在男女裤子、男女衬衣的表现上。在表现款式图时,对款式的结构、比例以及省道、分割线和门襟扣子的位置的确定,缝制工艺特征的表现,都要体现裤子、衬衣的结构制图和缝制工艺的要求。设计理论课的教学实训的课题也结合了同步进行的服装结构、服装工艺课的教学内容。特别是设计综合实训模块更是将服装设计、制板、工艺融为一体。教学内容的交叉整合,极大地克服了设计课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四、从改变课堂教学手段入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计史教学改革之我见 篇4

设计史作为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在设计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艺术设计院校都开设了艺术史课程,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设计的历史发展状况,了解设计活动和设计风格的历史演变,从而更好地借鉴传统,提高审美能力,获得设计灵感,并打下扎实的设计思想和设计实践的理论基础。目前,在我国一些院系的设计史教学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对课程的重要性不了解、对课程设置的目的不明确、对课程教学目标认识模糊、教学内容随意、教材不规范、教学方法上“满堂灌”、照本宣科、视野狭窄等,导致学生学习设计史没兴趣、教师讲授难,教学质量不理想。

一、必须明确设计史课程开设的重要意义

现代设计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艺术设计是艺术门类中发展最为迅速,也是高等教育中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然而,国内对于设计理论的重要分支——设计史的研究,尤其是关于设计史教育教学的研究,水平整体偏低,在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和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严重滞后。设计学“是以人类设计行为的全过程和它所涉及的主观和客观因素为对象的,涉及哲学、美学、艺术学、心理学、工程学、管理学、经济学、方法学等诸多学科的边缘学科。”[1]设计学——包括设计史、设计理论、设计批评等课程——与设计基础、专业设计是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群中的三大组成部分。设计史是介绍和阐述设计发展的历程,并适当分析其发展的原因、大致过程、各时期设计的特点、思潮变化和典型实例的课程。同时把影响设计发展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和设计发展本身联系起来讨论,让学生建立对现代设计发展脉络的宏观认识,并培养和形成学生艺术设计中的人文思考和新的艺术理念,培养他们作为设计师的道德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因此设计史在设计课程中的学科地位十分重要。

目前,设计史课程在内容选择、课时安排、教学方法等方面,远不及设计专业的其他课程科学合理,教学质量也不高。在许多设计院校的课程安排和实际教学中,设计史成了一种点缀或摆设,甚至设计史课程在一些院校的教学计划里几乎是空白。很多学校专业师资缺乏,由非专业老师讲授设计史,使得设计史的研究在整个教学体系中显得极其薄弱。学生对设计史课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学习时马虎,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因此相当多的毕业生虽然有一定的动手能力,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缺少创新意识,只能停留在摹仿和制作的初级阶段,有的甚至连“包豪斯”、“功能主义”、“国际主义”和“后现代设计”都搞不清楚,直接影响了其人文素养的提高和今后专业课的学习,不少设计院校毕业的学生只能沦落为艺术设计行业的“工匠”。作为一个设计专业的学生,面对着不断变化的设计潮流与时尚风格, 要想做出自己的独具创意的设计,必须要“以史为鉴”、“读史明智”, 了解设计的历史发展进程、脉络以及发展史上的事件、人物、作品乃至思想,才能吸取前人的经验,继往开来。

二、建议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段

设计史的教学内容要服从于教学目标。设计所包括的领域从建筑到工业产品、从服饰到平面等,设计史的教学内容十分广泛。在每个范畴中,又有派生的理论分支,比如建筑理论中,又有室内设计、环境设计等理论分科,体系庞大。在课时有限的课堂教学中,信息量过大,教师教起来有难度,学生学起来也难以消化。

学科专业基础课的开设一般都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因此应当结合各艺术院校各专业方向,让教学内容有所侧重,兼顾“广”与“深”。具体说就是要删繁就简, 留下理论知识中最重要的、目前应用价值高的核心理论和与之相配套的应用实例;在设计史知识教学上可以保留一些重要的设计风格、设计流派、设计师及其作品的介绍性内容。这样既可以为学生较为全面、概括地梳理人类设计历史发展脉络,让其掌握诸如“工艺美术运动”、“波普运动”、“国际主义运动”等重要的现代设计运动、设计思潮,同时针对不同设计专业,如平面、室内设计、工业设计、服装、纺织品、陶瓷和环境设计等,又可以集中课时,侧重讲授与本专业相关的设计史。

当前, 艺术设计专业设计史教材大都以王受之的《世界现代设计史》为参考范本,讲课内容由任课教师自定,教学内容往往与学生课本不一致。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问题:材料铺陈,却缺少内在联系;教学内容重点不突出,有的对设计风格、流派、设计家及其作品只作些客观的表述,缺乏相关评价,造成学生学习过程中有疑惑而不得解,不利于学生的课后延展学习和研究。各艺术院校应该结合设计专业本身和学生的学习实际, 编写适合院系和专业特点的教材。

设计史的教学内容还应该关注时代。设计的昨天是今天的历史;设计的今天是明天的历史。设计就在身边。设计是实用的艺术,随着经济、科技、艺术等的发展而日新月异,新设计层出不穷。设计史教学不应只是单纯名词解释、常识阐释的理论讲述,而应该结合学生身边的设计实例,分析、学习、总结设计风格和设计理念,围绕教学重点和对学生具有启发、借鉴意义的部分展开讲解。设计史的教学内容应紧跟时代,要求教师时时关注国内外新设计动态,关注生活、关注民生、关注设计的发展趋势,以及各国美术、设计的民族性如何传承等,并精心设计教案,让设计史教学始终保持新鲜活力。

设计史课程的教学时段设置,应充分考虑理论课和专业技能课的前后联系,以及理论对专业技能培养的指导作用,调整好设计史和其他专业课授课的先后顺序。设计史在一些院校中被作为专业基础课在大一时开设。大一学生对设计还没有形成认识,没有实践操作,因而接受能力较低,教学难以取得好的效果。大二学生经过一年专业基础和部分专业设计技能的学习,能设计出表现一定想法的作品,对设计风格、设计师、设计理念等有了一定的了解,此时再学习设计史课程,既能较好地吸收理解设计史中的重点,也能与教师进行课堂互动,只有这样教学目标才能很好地得以实施。他们在后两年的学习里,可以在技法实践课中有了实践体会的同时继续研究相关理论知识,使理论思维能力得以培养, 理论知识运用能力与设计创新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三、提倡综合使用多种教学方法

作为理论课,设计史“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极为普遍。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往往使得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师生都觉得教学枯燥无味,教学效果不佳。现代的多媒体技术可以方便地制作包含文字、声音、图像或视频素材的辅助教学课件,这对直观展示案例、呈现历史史实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若图像、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应用于设计史课堂教学,将单调枯燥的理论知识融入感性直观的多媒体介质中,必然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研究和探索的兴趣和热情,使得课堂教学生动而鲜活。

除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外,传统的讲授法、图示法、讨论法、案例示范法、习题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也应该综合使用,以期建立师生之间良性的学术互动交流,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讨论法促使学生发表看法、提出疑问, 教师与学生针对某一命题展开广泛交流, 改变设计理论课上学生只用耳不用脑的不良习惯, 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提高教学效果。通过讨论、提问,经常与学生交流, 也便于教师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在讲课过程中,无需将所有知识点都讲透, 可以留下一些知识点引导学生课后查阅资料进行延伸,做进一步研究与探索,以培养他们增加阅读量、撰写读书笔记和独立、理性思考的习惯。

设计史教学的地点也不必局限在教室内。学生的外出艺术考察、写生已成为美术院校教学的重要环节和方式,设计史的教学也可与之同步。设计史教学还可以结合组织学生听讲座、看展览等多种形式来丰富教学形式。在课程结束后,教师要注意总结经验,优化教学方法。笔者在阶段性的课程结束时,一般会做一个教学调查,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对教学的建议、看法,写出类似于中学教师课后撰写的教学后记,总结教学得失,改进教法,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四、鼓励研究本土本民族文化

平面设计作品中满眼英文而几乎没有几个汉字,让大众直呼“看不懂”,这种现象并不少见,值得注意。设计是为什么而设计?为谁而设计?王雪青在《设计与设计教育的含义》一文中指出,国内学生的平面设计展中存在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其中有一条是“洋化”现象,作品不假思考地追随“现代”,盲目地模仿、照搬西方的设计风格,而几乎忘记了自己的设计面对的基本都是中国的受众。

设计专业的学生不研究中国受众的审美习惯、欣赏水平、接受心理,或炫耀制作技术、为设计而设计;或凸显个性风格,怪诞难以被理解;或以为设计就是不停追随“现代”、“前卫”、“时尚”风格,不愿花时间积淀文化艺术素养,设计出来的作品必然浮躁肤浅。不能被受众接受的设计,就是失败的设计。设计专业的部分学生文化素养较低,如何在设计史教学中对学生给予补缺和引导,使他们突破这一瓶颈,也是艺术设计史教学中必须关注、解决的课题。

笔者在讲授《中国古代服饰设计》章节时,在课堂上播放了一段“山东青年男女的汉朝婚礼”的视频,引发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通过一对爱好汉服的新人举办的一场再现汉代传统婚礼场面的新闻视频,让学生体味汉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提醒学生思索为何现在许多年轻人缺乏对本民族文化的关注与兴趣,告诉他们作为未来的设计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传承我们祖先的优秀文化,做出中国人自己的优秀设计。只有在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引导和启发学生更多地关注研究本土本民族的文化,才能让学生懂得:设计根植于本国文化才更有生命力,才能为中国的百姓所接受,也才能更好地在世界范围内传承和展示博大深厚的中华文化。教育指导这些未来的设计师关注本土本民族的文化,是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五、结语

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在这样大规模的教育热潮中,艺术设计史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学科体系仍处于不断发展与完善的阶段。只有高校与教师充分认识到艺术设计史教学的重要地位,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段,不断改革、摸索合适的教学方法,扎根本土本民族的文化,并以开放的姿态去关注艺术设计教育在当代世界社会变迁中所发生的变化,设计史教学才能摆脱目前在设计专业中尴尬的“点缀”状态,成为艺术设计课程总体规划和实施的“点睛”之笔。

参考文献

[1]胡俊红主编.现代设计史教育教学研究论丛[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8

[2]梁梅.了解过去, 设计未来——谈设计史和设计理论的教学[J].美术观察, 1999 (12)

[3]王靖云, 王卫军.浅谈艺术设计史教学对于商业设计的作用与意义[J].青年文学家, 2009 (16)

[4]黄厚石, 孙海燕.设计原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5

[5]王雪青.设计与设计教育的含义——写在2009全国视觉传达设计教育论坛召开之际[J].美苑, 2009 (04)

大学教学改革之我见(范文) 篇5

李丹 201001005109

10针推(2)班 江西中医药大学

【内容摘要】从高校发展的社会环境出发,探讨大学教学现在的发展状况和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关于高校教育改革的几点建议,希望可以作为相关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参考。

【关键词】大学教学;创新发展;大学生;人才培养

【正文】

一、大学教学现状概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教育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和人们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高校扩招响应了社会的需求,给高校带来自身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急需解决的问题。寒窗十载就是为了金榜题名。紧踏榜单而来的是新的生活,来自不同地方、不同民族、不同教育背景、不同成长经历等等的人在梦幻般的校园相遇。都是懵懂的少年,关于未来的发展几乎没有什么概念,对所要面临的课程充满了好奇与期待。学校在接收学生后,应积极教育引导学生,不仅包括学生的思想和生活方面,还要注重大学期间的主要任务、可能所从事的职业、专业前景等方面的引导。针对每个人的具体条件的培养方案,可以包括学术型的学生、应用型的学生和创业型的学生。

现代大学物质基础条件已有根本改观。高等教育211和985工程建设,以及一系列对高等教育多样化配套改革的政策措施和法律保障,使得不同层级、不同规模的高校之间逐渐进入有序竞争状态[1]。但是,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校建设规模庞大、学生数量剧增、专业分化过细、知识结构单一与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大学生专业技能难适应劳动市场需求、大学生综合素质普遍偏低等矛盾,不仅使得高校无法打破债台高筑之困局,而且还严重影响到高等教育的更高阶段——创新人才的培养。

经济时代大学教育的角色应从提供学生知识与技术转变成营造有利于人力投资的环境,使大多数的就业人士都可以成为具有创意、专业知识与技术的知识工作者。社会再次呼唤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特征的中国大学创业教育,正是在此种社会经济与文化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这种超越于传统“学术型”“职业型”之上的“创业人才”培养实践[2],因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客观要求是我国现代大学教育多元化发展理论的创新机制。

二、关于大学教学改革方向的几点建议

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说,学生、学校和社会是相互作用的一个整体系统,学生在校生活直接面临学校管理而又要积极面对未来准备走向社会;学校既管理学生又要引导学生如何走向社会融入社会;社会接受学生的就业同时检验学校的教学管理效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必然导致系统的结构和作用出现偏差。保证系统良好的结构稳定和功能稳定的就需要有及时准确的系统反馈结构,通过反馈可以把外界条件包括制度和环境等多方面的变化及时地反映到系统内部,系统可以迅速作出相应的调节以保证其自身的功能。强有力的调节机制使系统快速平衡并促进社会的发展。所以具体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由于高校专业课程制度僵化,学生毕业后无法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大量事实证明,近百年来,知识的时效性在快速缩短,从2l世纪开始,科学知识在短时间内发生了急剧的增长。当今世界平均每天发表一万余篇论文,平均35秒有一篇论文问世,各种书籍每年增加25万种。1976年的大学毕业生到1980年所掌握的知识已有50%陈旧了。20世纪50年代大学生的知识能用30年,90年代大学生的知识能用l0年[3]。所以高校应培养学生良好 1的学习态度,引起学生对所从事的领域的浓厚兴趣,尤其在专业课教学方面老师应提供学生目前的专业领域的发展趋势、热点问题、疑难问题、科学发展动态和跟踪了解学术前沿的方法,使学生具备自主知识更新的能力,以确保在高速发展的信息科学时代不会被淘汰。

(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著名国际咨询公司麦肯锡在公布的《应对中国隐现的人才短缺》报告中指出,虽然中国大学生的数量是美国的两倍多,但由于中国的教育体系过于偏重理论,所以只有不到10%能够满足跨国公司的要求[4]。所以在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下,中国的人才可以走向世界的一个关键是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高校应该努力向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学生可以对自己专业领域的知识的应用有清晰的了解,与此同时实习还可以使学生直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为毕业后更快地融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打破旧的学科专业体制,建立适应市场要求的学科体系

《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显示,在接受访谈的全部用人单位中,有59.1%的用人单位认为当前大学的课程设置不合理,其中50%的用人单位明确提出当前大学教育中的课程设置不合理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一个制约因素[5]。现在国内高等教育专业划分过细,淡化了边缘交叉学科知识,有的专业学生在就业时因为招聘人员甚至都没有听说过此专业而屡屡碰壁,可见高校的学科设置与社会需求是脱节的。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人才又代表着国家的未来,所以高校的培养体制、培养方法应受到高度的重视。一方面要了解社会需求,及时调整学生的培养方案;另一方面可以向企业宣传高校的专业设置,提供边缘专业(社会了解较少的专业)实习机会,让学生在实际中宣传他们可以做什么,既可以把学生推向社会也可以检验高校该专业的设置必要性。

(四)鼓励学生积极创业

一般来说大学毕业生增长速度不会超过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这时社会会比较稳定地发展。而现在前者是后者的好几倍,导致大量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以降低待遇来博得工作机会,同时也导致低学历人群的就业难。所以在国家提供了良好的创业政策环境的良好条件下,高校应积极响应这一政策,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创新产业,创新品牌,同时拉动就业。具体实施可以通过宣传自主创业政策、解读创业程序、开设创业培训班、建立创业交流群体等等多方面进行。[6]

三、小结

我国自古重教,现代社会发展就更离不开良好的教育,直接的体现是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发展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发展,所以必须保证这个环节不能在整个系统中出现偏差。良好的反馈机制和良好的调节响应方法是确保系统稳定的关键。所以我们要从大局出发,全面配合高等教育的发展,同时高校本身也要作出巨大的改革,积极改革教育教学模式,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以及时调节自身适应整个大的社会环境的需要与发展,为国家社会经济生活等各方面不断注入新活力新气息,确保社会主义社会稳步向前发展。【参考文献】:

艺术设计教学之改革 篇6

摘 要:《C程序设计》是普通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等专业的基础课程,随着“互联网+课堂”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崛起,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迫切需要将信息技术整合到高校的课堂中。为此,作者基于目前《C程序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现状分析,积极探求新时代背景下教学改革的模式,提出了“互联网+课堂”下O2O通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实施教学改革,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互联网+课堂;O2O;C程序设计;通识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23-0039-03

引言

“互联网+”在很多领域已经彰显了其优势,在教育领域势必会产生根本性的影响。《C程序设计》课程是普通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等专业的基础课程,很多高校的教育技术专业均将《C程序设计》作为研究生入学的考试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形成正确的程序设计思想,为学生开发大型教育软件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C程序设计》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C程序设计》课程性质要求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入手,而传统课堂讲授时,讲授速度快,课容量大,对于学生来说,随堂掌握知识的程度低,编程练习等实践活动难以上手;教学环境条件制约教学效果,课堂演示播放多媒体课件时,多会受到教室环境影响,课件播放效果不理想;课程的教学对象是90后大学生,其学习习惯是课前看课本预习,课上听讲,课后做习题,学习多是对知识的接收,问题意识较弱。现在学生都很有个性,上课选择座位时偏爱离讲桌较远的座位,这样,导致上课时不一定能很好地看到课堂演示;學校的规章制度也制约着信息化的推进:普通地方院校的学生守则规定, 学生上课时,不能使用智能手机,造成学生逆反心理;教学过程中师生交互少,传统课堂以讲授为主、多媒体课件为辅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师生对授课信息互动的要求,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内不能够过多深入交互,学生在课堂中遇到问题不能及时得到教师反馈。

二、解决问题途径的考虑

(1)《C程序设计》的课程性质决定了,在教学该课程时,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仅仅依靠课堂上教师一味讲授并不能真正掌握程序设计的精髓,学生务必通过大量动手实践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教师上课讲授的调试程序的过程以及遇到实际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均可以通过课前事先录好的微视频,提前发送给学生。这样复习时学生想看就看,不受时空约束,实现个性化学习。

(2)创设资源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新媒体时代,学习者的角色发生了变化,现在的学习者具有主动、建构、协作、交流、反思等特点。根据这些特点,改变仅仅依靠课堂上教师一味讲授的模式,把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分为课内和课外,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推送非正式学习环境下的学习资源。

(3)传统课堂中为学生提供的教学资源为“书本纸质资源+上课讲授的PPT课件”。课前没有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资料以及相应的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小测试,以至于学生在上课时不明确学习目的。课上学生表面上认真听讲,但是主动学习参与学习的有效时间较少,课后更是无法复习。本课程教学中采用了O2O的通识翻转课堂教学方式,其中微信公众号组成了线上部分,即课下线上学生主要参与的学习活动(课前提供学习资源、课后提供学习指导与反馈)。课中线下采用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入本章所讲内容,以小组学习的方式组织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讨论中来,并采用先进的认知工具——思维导图,充分发挥每个小组成员的想象和联想,将分析问题的过程以可视化的方式记录下来,有利于测评学生课堂内的学习参与度。这样设计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4)积极尝试运用新的技术助力高等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已成为常态,在2016年NMC发布的高等教育地平线报告中明确提出,高等教育版所预测的六大技术之一为自带设备,即在未来一年内会广泛采用的近期技术;所描绘的近期趋势为混合学习设计的应用;所揭示的可解决的挑战是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融合。由此,在课堂教学中,允许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用于学习是大势所趋。学校的规章制度应该世易时移,正确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为学生推送跟课程内容相关的学习资源才是正道。

(5)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支持通识翻转课堂学习。智能手机已经走入了每个人的生活,对于大学生而言不再是奢侈品,而是人手一个,每个学生都会携带智能手机上课,手机上存储着课表,便于学生上课时将重要的学习内容拍照。由此可以正确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为学生推送跟课程内容相关的学习资源。学生可以很舒适清晰地看到教师课堂演示内容。腾讯公司开发的微信公众平台是一款免费的社交媒介产品,具有耗费流量较少、资源开发成本较低、信息传播速率较快、受众影响面较大的特点。微信公众平台具有信息聚合、订阅推送和自动回复响应等交互功能,可以实现资源内容的精准送达、关键词检索和知识存储。微信公众号的建立,为师生互动提供了一个及时反馈的平台,不受时空约束,能够让学生及时得到帮助,可以让学生自定步调学习。

三、“互联网+课堂”下O2O通识翻转课堂教学改革

《C程序设计》在长期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更好地展示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在教学实践中,对教学手段的选择根据课程性质和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而定,改变以往单向讲授的单一模式。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结合教育技术学科多学科交叉、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特点,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互联网+课堂”的通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C程序设计》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尝试。

1.教学内容方面的改革

在教学内容方面,线上发布的教学视频,不仅有任课教师事先根据教学内容梳理出知识点方面的,还有开放教育资源OER、MOOC网、网易公开课、TEDEd社区、可汗学院、中国大学MOOC、慕课网等优质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可选择的精良的学习内容。这样就有效解决了传统课堂中学生不能自定步调学习的问题。教学内容除了提供视频资源,还提供了对知识点掌握测评的小测试,便于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及时反馈。

2.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C程序设计》在长期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从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到案例分析的教学模式,到基于精品课程的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再到“互联网+课堂”下O2O通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在O2O通识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学过程包括课前的在线学习(online)和课堂面对面教学(offline)这两部分。课前在线学习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通过微信平台、精品资源共享平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数字学习环境,给学生以个性化的帮助、指导,激发学生在互联网环境下的社交活动和批判性思维;课堂面对面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等多种教学方式来促进认知与情感的内化;在课堂面对面教学中,采用学生个人探究和小组协作的方式,交流分享学习心得,构建有意义的学习;课后教师利用构建的微信群、QQ课程群提供实时交互环境,提升师生、生生協作分享交流互动的机会,及时反馈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见图1)

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号的“微”特点,构建“C程序设计”微信公众号。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学习资源内容的组织、程序应该符合移动互联网下的碎片化学习特征,传播短小精悍、基于知识点的讲解、案例分析的学习资源,即构建基于知识点的认知去迎合现在学生分布式认知的学习方式。 思维导图在基于O2O混合式教学的基本过程中起到了连接线上线下的作用。线上微信公众号教师提供学习资源的思维导图,线下课上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绘制思维导图,组织教学,并将课上所绘制的思维导图,由教师课下发表到微信公众号。思维导图适用于组织学生深度思考,发挥小组成员的想象和联想,并把各级主题级相关知识点的层级图表现出来,将思维可视化,协助学生记忆,增进学生的创造力,使其具有个人特色及多面性,有助于学生深度学习,有利于测评学生课堂内的学习参与度。

不断探索适合学生更好地学习、探究、协作的教学模式。教师的角色从主导课堂的讲授者变为给学生提供指导的引导者。将传统课堂学习的优点与网络在线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在“适当的”时间,通过应用“适当的”学习技术与“适当的”学习风格相契合,对“适当的”学习者传递“适当的”能力,从而取得最优化的学习效果。

3.教学评价方面的改革

在教学评价方面也是积极改革,探求一种更好体现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从总结性评价转向过程性评价;从笔试转向机试。由一张期末试卷笔试考试的成绩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改为“80%期末笔试成绩+20%平时上机实验报告的成绩”,现在正在探索“50%的期末笔试成绩(总结性评价)+20%时上机实验报告的成绩(过程性评价)+30%期末机试成绩(动手编程能力)”。这样不仅能考查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情况,还可以考查学生真正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编程调试程序的能力。

结束语

“互联网+课堂”下O2O通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比较适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体现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并且迎合了现代大学生的学习特点,适应个性化的自定步调的自主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教学改革发现,学生比较欣赏这样的课堂,通过互联网线上提供的大量学习资源以及自主开发的具有交互功能的微信公众号网络资源,可为学生定时推送优质网络学习资源,并通过微信公众号订阅让学生组成实践共同体,学生学习主动性明显提升,教学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夏旭,彭元辉.基于微信公众号的高校微课程设计与应用研究——以“单片机原理与设计”课程为例[J].科教导刊(中),2016(2).

[2]山峰,檀晓红,薛可.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移动微型学习实证研究——以“数据结构公众平台”为例[J].开放教育研究,2015(1).

[3]马志强,王雪娇,龙琴琴.基于同侪互评的在线学习评价研究综述[J].远程教育杂志,2014(4).

艺术设计教学之改革 篇7

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入, 实验教学改革的重心逐步由实验室硬件和环境的建设, 转向实验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国家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 “高等学校要重视本科教学的实验环节”“并开出一批新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开放式实验室适应开放式实验教学、管理模式, 为设计性实验提供环境基础。

构建模块化与层次性的实验教学体系和个性化与发展性的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在实验教学改革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实验教学现状与问题

1.1 现状

同济大学软件学院作为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 一贯重视本科生基础实验环节的课程设置, 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多门专业基础实验课程均以独立设课的方式存在, 与相关基础理论课程相对应。其中, 面向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开设的“数字逻辑实验”就是这样一门实验必修课程。

该课程内容主要包括逻辑组合电路实验和时序控制电路实验两大部分, 旨在通过一系列的实验项目, 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加深学生对“数字逻辑原理”理论课程知识要点的理解, 并具备一定的电路设计能力, 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性。该课程也是后续课程, 尤其是领域软件系统方向 (包括体系结构、嵌入式等) 的重要先导课程之一。

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 独立设课的实验课程有效提高了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要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然而, 实验教学内容和形式不应是一成不变的, 需要不断提炼和改进。

1.2 问题

根据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自身特点, 在“数字逻辑原理”理论课程教学中, 着重于对相关理论的阐述和介绍, 要求学生掌握数字逻辑的基本原理和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而没有过多涉及硬件设计方面的内容, 如HDL、FPGA、CPLD等。与此相适应, 实验项目的设置也围绕着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的应用为基础, 涉及到基本门电路、译码器、数据选择器、加法器、触发器、锁存器、计数器等相关芯片, 实验过程以接线调试为主要实验手段, 考核方式以现场验收和实验报告相结合为主。

基于上述情况, 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

(1) 实验教学面向软件工程专业, 学生主观上缺乏学习硬件知识的积极性, 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

(2) 验证性实验项目比例较高, 面对既定实验步骤, 学生进行“按部就班”的操作, 生搬硬套谋求实验结果。

(3) 在实验过程中遇到异常现象或结果, 学生不假思索会直接求助指导教师。

这样的实验课程学习效果显然达不到教学大纲的要求, 并不能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要点的理解和掌握。如何充分激发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对于硬件实验的兴趣, 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 加强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 教学改革方案

2.1 开放式实验室

同济大学软件学院探索并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与管理模式, 主要体现为:

(1) 实验室在工作日全天候开放。

(2) 学生在集中听取实验章节后, 自主完成实验预习。

(3) 学生在提交预习报告后, 可以通过实验教学管理系统自行选择时段进行实验预约。

(4) 学生在登记后进入实验室自主完成实验, 实验教学管理系统统计实验时间。

(5) 允许学生在规定课时内未获得满意实验结果的情况下, 另选时段重做实验直至完成。

(6) 教师与助教提供全程、全方位的指导和帮助, 不仅在实验室现场, 还可以通过网络方式建立师生联系。

这种开放模式推行之初, 确实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多数学生认可这样的自主学习氛围, 愿意在实验过程中主动思考、自行解决问题, 并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也体会到科研工作的艰辛, 教学效果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在随后的教学实践中, 成绩分析显示优良率和不及格率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成绩分布标准方差指数逐年上升, 成绩分布曲线有向马鞍型分布的发展趋向。如何在基础实验课程的教学中加强监管, 提高整体成绩水平, 基本杜绝不及格现象, 也需要在积累良好经验的同时, 对实验教学的实施过程加以改进。

2.2 实施方案

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 着手对数字逻辑实验教学进行重新梳理和规划, 对该课程的教学方式做了一些改进, 主要围绕以下5个方面进行:

2.2.1 加强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衔接

每学期在制订排课计划时, 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进行进度协商, 确保实验教学进程紧随理论教学的节奏进行安排。通常是相关知识要点学习后的1~2周内进行相关实验, 学生更容易接受。这个时间段内, 学生对涉及到的原理知识“记忆犹新”, 也可以通过实验操作“温故知新”, 有助于对相关知识要点和实验现象的理解和掌握, 做到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

2.2.2 规范整体教学流程

每学期首堂实验课, 安排专门的学时向全体学生介绍实验学习流程, 普及实验室安全知识和操作要求, 并带领学生进入实验室熟悉实验环境和试验设备, 认识集成电路芯片等主要配件, 掌握电路连接方法和万用表的使用方法。这样, 为整个实验课程的学习做了一个良好的铺垫, 也初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他们面对实验课程心中有数, 不至于茫然无措。

实验过程仍以在实验箱上接线调试为主, 不盲目引入和开发虚拟实验系统, 旨在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动手环境, 可以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对于硬件实验中不可避免的设备故障及配件损耗, 则通过加强日常维护和更新来降低故障率, 尽可能保证实验顺利进行。目前, 在院校两级经费的支持下, 基本能做到主要实验设备5年左右分批次轮换更新, 实验易耗配件 (主要是集成电路芯片) 2年内进行补充更新。从另一个方面来看, 也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故障判断和问题排除方法, 这也有助于提升其动手能力。

2.2.3 改进逻辑电路综合设计实验

在完成一系列验证性实验之后, 设置逻辑电路综合设计实验, 并作为课程考核项目。该项目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 自行设计逻辑电路方案并加以调试实现。

在实验讲解中, 教师会提供4~5个方案作为蓝本, 如彩灯模拟电路、时钟模拟电路、抢答器模拟电路、电子锁模拟电路等, 供学生参考, 并明确鼓励自行设计的电路方案, 对自行设计方案提高评分点, 这样很好地调动了学生主动思考和创新的积极性。

设计实验安排4个学时, 分在两周进行。第一周, 在课堂集中讲解实验要求之后, 学生自由分组 (每组不超过4人) , 开始进行为期一周的方案设计。要求自行选择所需的集成电路芯片, 方案规模适中, 不盲目求大、求难;第二周, 进行现场接线调试并限时考核验收, 要求学生根据已经初步做好的方案原理图或接线示意图, 在两个学时内现场完成接线及调试任务, 并由指导教师进行验收。验收过程中需进行演示逻辑电路功能并接受答辩, 讲述设计思路和工作原理。设计实验的最终成绩由现场答辩分数和实验报告分数两部分组成。

2.2.4 把控实验报告质量

每个实验项目结束后, 都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实验报告 (通常为两周, 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撰写报告) 。明确实验报告的规范编写格式, 加强对实验报告中小结部分的考核, 要求小结篇幅适当、内容充实, 杜绝空洞无物的语句。实验小结可以阐述对实验原理的理解, 对实验中遇到问题的思考, 还可以对实验方案提出建设性意见。

经过两年来的实践和改进, 学生的实验报告规范程度得到很大提高, 优良率始终保持在70%以上, 且稳中有升。每学期结束后, 对实验报告进行归档, 择优做成示范文档供后期学生参考。

3 实践成效

数字逻辑实验作为软件工程专业一门基础实验课, 并没有沦为数字逻辑理论课的附属课程, 而是与之相辅相成, 起到了良好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作用。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 通过分析在以往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给出了几点改革措施, 并进行了初步的实践。

改革后的实验教学经过两个年级的试行,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从教学过程来看, 由于融入大量思考性内容, 促使学生不能完全依赖于实验教材“埋头苦干”, 而必须投入到积极思考当中。在实验过程中,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明显提高, 课堂气氛热烈, 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成为常态现象, 也敢于对教材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疑问。

(2) 从考核情况来看, 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自行设计内容作为考核项目, 更有一些学生主动在课外学习电路设计辅助软件 (如Multisim仿真软件等) , 进行方案设计, 极大提高了设计水平和效率。统计数据显示, 2013学年和2014学年学生自行设计方案的比例分别为18%和31%, 有较大提升。学生乐于在实验中融入自己的想法, 如“乒乓球模拟”“比大小”“节奏大师模拟”“音乐节拍器模拟”等, 思路之开阔让人耳目一新。

(3) 在实验报告方面, 内容和质量均有显著提升, 反映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也有所加深, 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发掘。其中2013学年数字逻辑实验成绩优良率达88.9%;而2014学年优良率更是达到92.1%, 系首次突破90%。

(4) 从成绩分布情况来看, 设计性实验的引入表面上看提高了实验难度, 但是成绩优良率并没有降低, 不及格人数也处在可控范围内 (不超过3%) 。其中, 2013学年数字逻辑实验不及格率为1.8%;2014学年无不及格现象, 也是首次实现全通过。

种种迹象表明, 在校院两级支持下, 在一系列的教改措施实行后, 数字逻辑实验作为一门基础硬件实验课, 在软件专业学生的心目中, 不再是一门枯燥无味、为学分而学习的实验课, 而是可以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才华的场所。

4 结语

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引导并鼓励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独立思考, 加强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由此可见, 规范的教学方法和创新的实验内容, 在学生的能力培养中都是非常必要的。数字逻辑实验课程的改革有效提升了实验教学质量, 为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也改观了软件专业部分学生对硬件学习的抵触情绪, 从而有助于提升软件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促进高校人才培养与时代发展需要相适应。

参考文献

[1]张小林, 周美华, 李茂康.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7, 24 (7) :94-96.

谈高职高专教育毕业设计之改革 篇8

目前高职高专教育毕业设计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出于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 造成学校教学资源 (师资和实验设备) 紧缺, 给毕业设计的组织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 还存在毕业设计 (论文) 指导教师责任心不强, 或指导教师的教学和科研任务重, 毕业设计 (论文) 工作精力投入不够等现象。 (2) 在高等教育向大众化过渡的过程中, 一部分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也进入了高职高专的教育环节, 而部分指导教师为了让学生顺利通过毕业设计, 因而降低了对学生的要求, 导致学生对毕业设计环节重视不够。 (3) 就业过程成为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最主要因素。每年的三四月间, 正是毕业实践教学的关键时刻, 此时面向毕业生的各类“毕业生就业洽谈会”“人才市场”纷纷举办, 致使学生忙于参加各类招聘活动, 而影响毕业设计。 (4) 网络资源的丰富便捷为一些学生通过东拼西凑完成任务提供了可能性, 更有一些不负责任的网站提供毕业论文买卖服务, 导致一些学生采用不正当手段应付学校的考察, 严重影响了毕业设计阶段的教学秩序。针对这些情况, 有必要提高毕业生和辅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对传统毕业设计模式进行改革。

二、转换选题模式, 优化选题设计

设置好的毕业设计课题是培养毕业生综合应用能力的第一步。传统毕业设计选题模式大部分是以指导教师选题为主、学生选题为辅的“命题式作业”, 这种模式的的优点是选题可以紧密围绕指导教师的教研计划, 使辅导工作得心应手, 对教师的教学研究或科研工作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而弊端是有可能与学生的择业意向不符, 脱离毕业生的主观愿望和客观实习条件, 使毕业生不能将毕业设计与自己今后的工作方向相结合, 致使学生不愿积极参与调查研究工作, 甚至应付了事。对此, 可以尝试以学生为主体确定题目的开题方式, 即让学生在一个相对宽泛的范围内依据自己的兴趣和实习条件设定题目, 指导教师结合自己的经验帮助学生判断题目的研究价值、研究方法和研究可行性, 控制题目的难度和工作量。对于部分没有自行设定题目的学生, 教师再结合传统选题模式给予指导。

三、加强过程控制, 保证设计质量

科学的管理可以产生良好的效率和优良的质量, 为了解决部分学生由于忙于落实就业单位, 而将毕业设计流于形式, 可以将学生平时纪律考核与毕业设计的成绩挂钩。指导教师要按照设计任务书规定的工作进度时间进行检查, 随时了解学生工作质量和完成情况, 并将指导过程的时间地点都记录下来。使考勤成绩有标准可衡量, 有据可依, 并作为指导教师后期允许学生参加毕业答辩的依据。在毕业设计指导中, 采取严格的纪律和监控措施, 既保证学生设计时间的投入, 也保证教师指导时间的投入, 同时也能很清晰地反映出学生毕业设计的整个进程。

当然对于部分去外地应聘或实习的同学, 也可以采用其他更加灵活的方式以保证设计顺利进行。其中, 通过网络可以进行异地辅导的方式就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此外, 建立专业毕业设计辅导网站则能为网络辅导提供更大的空间和更专业的服务。毕业设计辅导网站的主要功能是实现远程毕业设计辅导, 为辅导教师和学生提供交流与管理的空间, 可以实现以下功能:信息发布、远程辅导、监督检查、资源共享。当然, 毕业设计辅导网站的建立对辅导教师的技术要求也较高, 并没有必要一味追求。

同时, 我们必须意识到, 再先进的信息技术也难以达到面对面辅导的质量和便捷, 所以必须保证相当时间的见面辅导, 将这两种方式结合起来使用才能更加适应当前毕业生的实际情况。

四、加强纪律考核, 量化成绩标准

目前毕业设计的成绩主要包括:指导教师评分, 评阅教师 (含指导教师) 答辩评分。采取这种答辩形式, 考核内容针对性强, 仅对毕业设计结果部分的考查, 不能对学生获取的知识进行全面的评估;同时学生的发挥也有相当大的随机性, 易受到临场因素的影响, 而且评阅教师 (指导教师) 的评分标准具有极大的主观性, 致使少数毕业设计工作量较大但答辩效果不太好的学生的成绩, 反而比工作量小的学生的低。针对此类情况, 必须进一步细化毕业设计成绩考核评定标准, 保证毕业设计考核评定标准的准确性与公正性。

(一) 加大图纸内容的成绩。图纸是毕业设计成果的标志之一, 更是机械类专业学生的技术语言。图纸中应紧密与设计相结合, 体现正确的计算结果, 还应将支承、锚固、标高、尺寸、位置等与计算、施工有关的部分表达清楚、完整, 并满足构造要求。规范的图纸可以使施工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各项设计要求、设计做法和施工程序等, 明白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学生必须认真完成高质量的设计图纸, 主动地迅速走进生产第一线, 完成向专业工程师的过渡。此外, 由于每个学生的图纸都应与自身的设计题目相关联, 因而也能够很好地杜绝学生之间的相互参考以及网上下载等其他偷工减料的做法, 保证学生毕业设计的参与性和独立性。

(二) 毕业设计答辩是控制设计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答辩是否严格、公平和公正对毕业设计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故应成立由教学和科研经验丰富的教授和副教授组成的答辩委员会。答辩可采取争优公开答辩、分组答辩方式进行。答辩组成员根据每位学生在规定时间内, 图纸内容、语言表达能力及回答问题的正确性等评分公正、准确地评出每个学生的成绩。

争优公开答辩须由学生提出申请, 指导教师推荐, 专业委员会负责组织全专业指导教师参加答辩会。获得优秀者, 学院发给其优秀毕业设计证书和奖金, 为今后从事结构设计工作的学生提供考核依据, 也激励学生对毕业设计的认真和重视。

分组答辩采用统一的打分标准, 防止出现人为的误差, 既可以相互了解各组的设计水平, 对指导教师也是一种监督。答辩分组时采取“隔离”的原则, 即答辩时指导教师和自己的学生不在同一组。对于成绩不及格的学生一定要推迟毕业时间, 重修毕业设计。

五、合理安排时间, 避开实习时期

传统的毕业设计启动时间通常都在毕业生在校的最后一个学期, 也就是最后一年的2-6月, 而这段时间也正是毕业生找工作较为繁忙的时候, 此外, 对于一部分已经找到工作的同学, 也可能会因为用人单位的需求而提前开始上岗实习, 这些情况均会导致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无法保证, 设计工作流于形式, 因此, 对于毕业设计的启动时间可以做适当的改革。毕业生在校最后一个学年的上半学期, 还有部分学习任务需要完成, 那么学校可以在这期间同时开始毕业设计的相关任务安排, 时间安排见表1:

根据以上这张表格的时间安排, 我们看到学生实际的毕业设计其实已经在最后一学年的上半学期基本完成, 只要再利用寒假的部分时间就可以全部完成, 这样也并不与学生找工作和到用人单位提前实习有冲突。当然这张时间表也仅仅适用高职高专类学校, 因为高职高专的毕业生没有面临全国硕士生考试, 因而学生完全有可能从最后一学年的上半学期开始相关的毕业设计工作。

摘要:高职高专类的高校近年来不断受到社会的关注, 此类学校的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 基本能直接上岗工作, 为了强化这种优势, 必须对在高职高专教育中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造性思维等综合性素质有重要作用的毕业设计教学环节进行进一步改革以适应社会的用人需求, 本文对目前影响高职毕业设计的问题作了较全面的分析, 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高职高专,毕业设计,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王荣.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探讨[J].九江学院学报, 2006, (1) :35-37.

[2]金宝宏, 宋建夏.毕业设计成绩考核译定标准的改革与实施[J].中国科学教育, 2007, (21) :35.

艺术设计教学之改革 篇9

一、必须推进区县报改革

据不完全数据显示, 全国75%的区县 (含县级市) 有自己的内刊型报纸, 总数约2100多家, 而公开发行的地市级以上党报仅为331家, 在数量上区县级党报占到了全国党报的85%以上。我市目前有40家党报, 除重庆日报外, 有39家区县级党报, 即使把巴渝都市报、武陵都市报、三峡都市报算作市级媒体行列, 我市区县报数量也占了90%的比例。

毫无疑问, 无论从绝对发行量和新闻宣传的有效性讲, 区县党报因为地缘属性, 在党报序列中更受读者欢迎, 是党报的主体, 是一个非常优良的新闻舆论“阵地”。

从区县报研究会成立, 到全市新闻宣传工作会的召开, 可以看出, 我市对区县报越来越重视, 但总的来说, 力度还显得不够。在39家区县报中, 仅有4家具有公开出版资格, 区县报系党报主体的地位并没有得到普遍认同, 有9个区县的报纸没有独立的出版机构, 区县报仍在“合法”与“非法”的边缘走钢丝。

更为关键的是, 区县报办报水平整体处于低级阶段。读者之所以相对重庆日报、人民日报而言更关注本区县党报, 仅仅是因为本区县党报的接近性, 无论是在新闻报道的质量、规范性、可读性还是策划方面, 区县报和重庆日报、人民日报完全不在一个档次。

说得更形象一点:我们现在守着一大片良田, 却天天啃着红苕包谷。因此, 改进这片良田的“种植”, 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二、政府是实施舆论监督的主体

一提到舆论监督, 很多人马上就会和“批评报道”、“负面新闻”联系起来, 其实并非如此。

在《科学发展观百科辞条》 (上海辞书出版社) 一书中, 舆论监督的定义是:新闻媒体拥有运用舆论的独特力量, 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 并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公共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在新闻学中,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本质属性, 其核心构成是通过公开报道和新闻批评, 让党和政府的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起到预防不良行为的作用, 在必要的时候, 特别是当党和政府在处理公共事务过程中遭遇危机处理时, 新闻媒体还充当着社会的减压器和限压阀作用。

新闻媒体在规范、合法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公开信息, 实际上在保障了公众知情权和监督权, 新闻媒体如果成为公众情绪 (包括正面与负面的情绪) 的释放管道, 实际上是在保障公众的参与权和表达权, 因此, 舆论监督重“引导舆论”而不是激化矛盾。社会对党和政府的监督方式有很多种, 党的十八大报告为什么只写进了“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这四种, 原因就在舆论监督的温和性和影响力。

我们现在所探寻的“提升新闻媒体舆论引导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实际上是在探讨“新闻媒体利用公众舆论的技巧”, 它必须建立在“媒体工具论”、“群羊效应”“沉默的螺旋定律”、“蝴蝶效应”等等众多新闻媒体规律的认识上来, 只有娴熟地掌握了媒体的特性之后, 我们才能娴熟地加以利用。这是一个庞大体系, 但新闻媒体作为传播介质, 舆论引导能力的提升空间是有限的, 主要集中在媒介的权威性塑造、影响力 (覆盖率) 的扩大方面, 因为真正的信息主体是政府。所谓的“舆论引导”实际上是“政府通过媒介对公众施加影响”, 提升舆论引导力应该是政府和媒介之间的良性互动, 包括合作 (配合) 与监督。

因此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力提升如果只单方面探寻媒介的传播技巧, 而不探寻政府的作用, 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力提升很难。就像我们呼吁的党报改革, 尽管已经改革了很多年, 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真要把党报放到市场上来竞争, 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三、必须正视的现实问题

本文认为, 从目前的情况看, 区县报本身是没有改革动力和条件的, 在“求进”与“求稳”的选择过程中, 大家都想选择后者。

第一, 区县报受到事业单位性质的保护, 而且有区级财政作为保障, “旱涝保收”, 没有生存危机, 办好办坏都一个样, 因此缺乏改革的根本动力, 也缺乏市场意识、读者意识。

第二, 要提升区县报的办报水平, 首先要有较为充足的资金, 然后要有专业的人才。我市36家区县报都不同程度存在经费不足、人才缺乏的问题。

第三, 由于人事制度关系, 官员办报在区县报普遍存在, 通过公招进入区县报的人员大多数没有经过专业培训, 不仅不适应新闻单位的需求, 而且普遍缺乏新闻理想和新闻追求, 当记者只不过是进入体制内的一个过渡。

第四, 改革创新必然会增加“出错”的几率, 在新闻行业普遍缺乏“容错机制”的情况下, 谁也不愿意去冒这个险。“看好门、不出错”, 实际上阻碍了创新。

四、几点想法

要提高全市新闻媒体舆论引导的整体能力, 区县报是主体、是重点, 更是难点, 在个区县本身缺乏改革动力的情况下, 就只有从市级层面来考虑了。

本文认为, 要解决区县报的办报质量问题, 必须从根源入手, 然后再来探讨新闻媒体的报道技巧问题, 就是通过制度倒逼的方式迫使区县报进行改革。为此, 本文建议如下:

第一, 推行重庆市区县报的标准化建设

办好一份报纸, 必须有充足的资金和新闻专业人才作为保障, 要提升区县报的新闻舆论引导能力, 首先解决区县报低成本运作带来的低质量问题。因此建议相关部门制定一个区县报办报标准, 对办报规模、人员数量、经费等做出明确要求。对于不达标的区县报, 限期整改, 对整改仍然不达标的, 则予以取消。

第二, 推行区县报的企业化管理改革

新闻单位是生产新闻和报纸这种特殊产品的机构, 其本质是“生产”单位, 更接近于“企业”。而事业单位的管理方式、财政体制、考核机制、人事制度等严重制约了区县报的发展。

第三, 密切重庆日报与区县报的联系

区县报作为党报主题, 应当成为市委、市政府重要讯息公开的主要渠道, 而不应该只是本区县的“自留地”。重庆日报作为市委市政府重大新闻讯息发布的主渠道, 建议从市级层面推动并形成重庆日报与各区县报的联系, 重庆日报向各区县报发 (销售) 通稿, 各区县报必须刊登市委市政府的重大新闻, 使市委市政府的声音通过区县报传递到更广的范围。

第四, 鼓励区县报利用自身资源优势适度参与市场竞争

作文教学改革之我见 篇10

一、为作文教学改革创设良好的发展环境

(1) 为作文教学改革创设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 就要加强宣传和舆论导向的作用, 使社会各界不仅认识到作文教学对教育质量的贡献和对学生良好品德形成所起的重要推动作用;还应认识到作文教学的长期性, 尽量减少升学考试片面的功利主义的影响;更要充分地认识到“作文即做人”, 作文是情感渲泄的阀门, 作文是跳跃思维的闪光, 作文是一切美好与丑恶、哀伤与快乐、幼稚与成长的记录。

(2) 为教学作文改革创设良好的内部发展环境。作文教学是语文水平展示的窗口, 又是培养健全人格的接口, 它不仅是为了传授知识, 更重要的是进行科学精神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去除浮躁, 去除功利心, 去除“见物不见人”的偏见, 在作文教学时引导学生走好感受、领会、掌握这三步, 同时将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 培养人格健全的人, 作为作文教学永恒的主题。

二、激发学生阅读和写作兴趣

教师要不断地向学生“喷火”, 直到把他们心中的“火”点燃。这个“火”就是对阅读、对写作的热情、爱好和兴趣。学生提不起写作兴趣, 怕写作文,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生的课外阅读面太窄———为写作文才去阅读, 平常积累的素材太少了, 无话可写, 怎不害怕?因此, 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扩大其知识面, 增加学生对素材的积累。

在当前的作文教学中, 教师重技法传授, 轻阅读积累, 将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截然分开, 根本没有认清作文教学急待破解的难点和关键点, 那就是要重视阅读积累,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让阅读伴随学生成长。众所周知, 积累性阅读能扎下创造根基, 为培养学生的表达欲望和写作兴趣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这样, 作文教学才不会重犯前人的错误, 重走前人的弯路, 或者在低水平上重复前人的劳作, 作文教学才会迎来“柳暗花明”的春天。通过教师引导, 学生不仅爱上了阅读, 还爱上了作文, 且深深体会到:原来作文并不难。

三、让学生生活五彩斑斓, 使之热爱生活, 增加生活经验的积累

学生提不起写作兴趣, 怕写作文, 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在应试教育的升学压力下, 学生的生活过于单调和乏味。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是生活”。他的意思是生活是美好的, 生活中处处有美的闪光点, 要善于观察、发现、捕捉, 才能充实头脑, 美化心灵, 从而写出好的文章来。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我结合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 做生活的有心人, 从初一开始写日记、周记;每期开学时, 我陪学生一起看校园风景, 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各种景物, 观察各种人和事并细心体会个人的感受, 结果不少同学写出了好文章。

四、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要鼓励学生热情地发现、用心地体会、大胆地想象、真实地表达, 要让学生觉得作文不是写不出时痛苦的煎熬, 更不是“移花接木”的抄袭, 而是一个可以与之“谈心”的好朋友, 能陪着他们一起快乐成长的好伙伴。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质量, 教师就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一种书面表达需要的情境, 让学生有事可写, 有物可摹, 有形可绘, 有情可抒, 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写作热情, 才能让学生感觉到写作是一种生活的需要, 就像每天吃饭和呼吸新鲜空气一样。

为了让学生们体会到作文是提笔就有可写之物, 教师应将许多有趣的情景融入到作文教学中, 如生动好玩的故事、惊险剌激的冒险、动手动脑的游戏、奇幻有趣的魔法……用多元的情境带来“兴趣”这支魔棒, 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我的具体做法是: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如保护环境, 我们该怎样做?班级和谐, 我们该如何办?通过与作文这个朋友的“交流”, 同学们思想开了窍, 思路打开了, 情感也来了。在《假如我是一只鸟》的作文中, 从原来打鸟到现在保护鸟类的李君在用心告诉人们:鸟类是人类的好朋友, 珍惜鸟类就是珍惜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在《我理想中的班级体》一文中, 从原来爱与同学打架、骂架到现在友爱同学的王莎在用心告诉人们:班级呈现出的是一片和谐之美, 使我们对构建和谐社会充满信心。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 学生有话可写, 有感而发, 有情可抒, 怎愁不喜欢写作?又怎愁写不生动呢?

五、培养写作能力, 使学生写作有法有序, 让学生保持浓厚而持久的写作兴趣

学生喜欢旅游, 喜欢在假日余暇时到风景名胜度假。游览之后, 不少学生却不喜欢写旅游散文, 甚至因怕写而宁愿不去旅游。因此, 加强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绝不可轻视、绝不可放松。

1. 理论指导, 模仿“写作”

学生在表达真实感情方面问题不少。如何让学生把自己的情感体验明明白白、愉愉快快地表达出来呢?我认为要点有二: (1) 作好理论指导, 让学生掌握一些写作规律和技巧, 为学生达到运笔自如的境界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模仿写作, 这是作文的基础, 让学生模仿范文的形式, 当然绝不能机械模仿, 然后在模仿中有所创新。

2. 培养学生“改写作文”的习惯

修改作文是作文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作文修改有着不可小视的作用, 它是作文教学水平提高的有效手段, 也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学生的肯定和青睐。但在当前的作文教学中, 重教师指导, 轻习作讲评, 重教师批改, 轻学生参与的现象较为普遍。我认为, 作文教学课堂是教师的舞台, 更是学生的舞台。

(1) 教师要做到详批细改。教师在潜心批阅习作时, 那些紧扣时代脉搏、文字清丽、思维活跃, 洋溢着纯真情趣的文章, 便异彩纷呈地展现于教师面前, 让教师欣喜地感受到学生能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敢于点击现实, 能抒发真情实感;同时也让教师欣喜地感受到学生的想象空间日益拓展, 开放性思维得到激发, 创新意识逐步加强。教师喜爱作文之情使油然而生, 厌教之情也就荡然无存了。

(2) 学生批改。培养学生批改作文的能力, 就会进一步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 发挥他们的积极性。我在作文评改时, 除了教师本人评改外, 还采用学生互评或自评的形式, 找出优点, 指出缺点, 重在鼓励, 如推荐朗读、张贴优秀习作等。然后教师和学生一道分析研究习作的成败得失, 总结经验, 为下次作文教学提出建议。我由衷地感到, 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作文修改, 已成为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推动力, 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

(3) 保留习作, 班班相传, 届届相传。习作既代表着学生成长的足迹, 也是我们进行作文教学研究的一笔宝贵财富。它们不但凝聚了学生们的聪明才智, 而且也体现了一代新人的思想风格和精神品格。

3. 鼓励个性化的表达

彩虹的美丽在于它的七色光彩, 作文的美丽在于它的个性化。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文教学时, 教师应咬住“创新”不放松, 咬住“个性化”不动摇。教师应深深懂得, 个性化就是真实, 真情实感才是作文中最亮丽的风景;教师必须学会制造氛围, 与学生形成和谐的氛围, 让学生敢于说、敢于写自己的真实感受;教师也应深深地意识到, 教学生背所谓的“范文”以应对考试并得高分, 就犹如拉磨的驴子自以为走过万里, 其实未走出房门一步;教师应深深地认识到, 那种背离了个性化的“贝多芬”式作文教学法, 那种把野草当做花卉来欣赏, 复制千人一面、万人一腔, 题材大同、格式小异文章的作文“加工厂”, 不但可笑, 而且可悲。

艺术设计教学之改革 篇11

关键词:辅助设计;艺术学;教学改革;实践教学

艺术学成为独立的学科门类,高校艺术教育面临着更大的机遇和挑战。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研究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同年,艺術学被批准成为新的独立学科门类,标志着艺术学已成为人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国艺术教育的肯定。艺术学门类的设置对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与此同时也伴随着新的挑战。

国家大力支持民办教育事业,民营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务实之需,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民办高校的特殊身份地位,其人才培养往往沿袭母体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还未形成自己的特色。”[1]民营高校由于生源质量差、师资薄弱、学校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原因使其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再加上民办高校办学时间短社会声誉不高,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的工作能力与社会需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1 数字时代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

据统计,在全国有近九成的高校开设了艺术专业,其中民办高校(含独立学院)①所占比例更高,达92%,设置了艺术专业的民办高校都在努力调整课程结构和专业方向,以期在市场化大潮中名利双收。数字化的今天,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越来越紧密,计算机辅助设计成为各个行业必不可少的手段。高校艺术专业纷纷增设相关课程,计算机辅助设计成为了其课程体系中重要的一环。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原西南大学育才学院)是全国应用技术型大学战略研究试点高校之一,2005年开始在艺术类专业中设置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当时借鉴了重庆大学的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暂定为计算机二三维设计,主要讲解photoshop/corelDRAW/3ds MAX等图像处理软件,后来根据专业需求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增加了Premiere非线性编辑软件和After Effect影视后期编辑等软件。现在,艺术学院主要有美术学、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等三个专业门类开设有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讲解的内容包括photoshop/corelDRAW/3ds MAX/auto CAD/Premiere/After Effect以及声音编辑软件Audition / Samplitude等和网页设计软件Dreamweaver/Flash /Fireworks等,此外还会涉及Maya/ToonBoomStudio等动画软件。

另外,大一新生来自全国各地,计算机基础知识参差不齐,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如今大多数高校取消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育,这使基础薄弱的学生,尤其是来自欠发达地区的学生,无法快速适应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

2 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

计算机辅助设计作为一门技能性课程,通过理论讲授与实践练习,培养学生对计算机设计软件的实际操作能力。笔者认为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大的方面:

2.1 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合理安排不同专业的计算机课程内容

计算机辅助设计是艺术专业的必修课,按照不同的专业特点选择计算机辅助软件,形成具有专业特点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体系。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建设要以社会岗位需求为导向优化课程设置,采用实例教学的课程体系,根据专业和年级设置不同的软件内容,主要针对大一下学期和大二年级的学生。例如,美术专业的学生重点在photoshop/corelDRAW/3ds MAX,还有Dreamweaver/Flash /Fireworks,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则侧重于Premiere/After Effect/photoshop,音乐学、播音与主持同样需要学习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课程。例如,Audition / Samplitude等声音编辑软件。

结合我院各个系别、专业的特点,根据最新修订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以二维软件为基础,三维图像设计与音频视频设计制作的课程体系。在新的课程体系中,由以往我院独立式教学模式逐步过渡到了主线式教学模式,并实现PS图像基础、动画网页、视频音频三者并重的一体化教学体系。在开出的计算机课程中逐渐渗透以动画、网页、非线性编辑的思想理念。此外,还要深化校企合作,尝试承接广告设计、微电影、影视与平面广告、文艺演出等项目,形成基于应用课程的立体化教学体系,增强学生的实战能力。

2.2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教学方法改革

以往的计算机辅助设计,通常存在着内容大而广的现象,有关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内容,基本上都会在教学内容中出现,看上去学生学了不少知识,洋洋大观,然而学生对于这些有关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知识通常是一知半解,很难精通,无法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甚至还要毕业后在社会上自费参加软件培训。

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实用性很强,在教学中理论能否与实际设计相结合,关系到该门课程的教学成败。根据上述现状,我院编写了新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大纲,精心规划了教学内容,并增加了实训的课程内容。配合我校的精品课程建设,新的大纲根据市场的业务需求,删除了一些计算机理论知识,更新了的设计理念和方法,精选了设计制作软件。并将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其他专业课程有机结合起来,“拓展了学习深度与广度,使该门课程的学习得到了延续,也丰富了其他课程的学习。”[2]

在新的培养方案中,课程将理论学时和上机实训重新进行分配,增加社会实践,比例为1∶2∶1,做到学以致用。上机实训都是设计案例的处理与分析,教师进行必要的引导,让学生规划整个设计分析过程,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丰富了教学内容,深受好评。

2.3 加强实践性教学管理,培养技能型人才

加强社会实践教学,通过课内实验和课外实习相结合的途径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加强实践性教学是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职业学校办学质量的关键环节。”[3]本课程实践性很强,操作流程必须依靠反复的实训才能记牢掌握,所以通过课堂上的理论学习,再通过综合性案例分析和训练,最后再依靠社会实习使学生熟记于心。综合性案例的训练也可通过社会实践实习来实现,以此巩固软件的实际运用能力。因此,社会实践教学在培养方案设置上必不可少。

3 教学理论与设计实践相结合

“案例教学是围绕学习目的,把实际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学生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从而重点培养学生的批判反思意识及团队合作能力,并促进使学生充分理解问题的能力,此方法非常适用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传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每节课的理论学习和上机操作在排课上是分开进行的,造成功能与案例的脱节,甚至于会出现课堂上讲解的一些软件功能一辈子也用不着。案例教学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它的最大优点是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当中,打破了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法,它不单独讲解课本知识内容,而是把它融入设计实例中,围绕案例进行学习。使学生了解企业产品、了解目标受众,否则就容易产生滞后性和盲目性,专业学习单凭辅助设计手段来表达作品主题,作品就难有创意,只有遵循设计规律,坚持以社会需求为中心,才能创作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作品。

评价作品是否具备实用性、创新性,为此学生要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动手能力,计算机辅助设计要与设计实践案例相结合,即计算机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这不仅需要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还需要熟练掌握软件应用技术,更需要动手操作能力和专业综合素养。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很大,而企业更需要的是动手能力强,经验较丰富,来就能用的人才。通过系统学习文化课程和专业课程提高基本审美修养,通过计算机辅助课学习提高操作能力,通过参加社会实践训练解决问题的能力,将课内学习、课外实践与就业取向相结合。同时也要加强课内实验教学和社会实习的结合,为学生就业添底气,构筑坚实的支撑平台。

4 结语

通过辅助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进行转变和改革,以培养实用人才为引导,加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课程教学中,遵循艺术的实践性与创新性特征,以强化实践能力、设计能力与创新能力人才培养为核心,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更接近企业工作模式,提高自身素质,满足社会需求。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取软件资格认证,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增强就业竞争力。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改革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改革无止境,创新不停步,教学改革亦如此,我們要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拓展教学思路、提高教学质量,让我们的学生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注释:①截至2015年5月21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2845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553所(含独立设置民办普通高校447所,独立学院275所,中外合作办学7所),成人高等学校292所。

参考文献:

[1] 陈敬国.基于就业导向的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品牌,2015(03):139.

[2] 王新华.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9):170.

[3] [DB/OL] http://wenku.baidu.com/view/032a482ab4daa58da0114a0b.html .百度文库.

课堂教学改革之我见 篇1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有一些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认为数学枯燥、难学,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没有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果在导入时设计上比较新颖的情景,这样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自学打好基础。

自学阶段,学生必须明确自学的内容、时间和要求。自学时间不宜过长,并且自学的内容一定要有对应的思考或指导,不能是简单的看书,只有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自学才更有价值。同时,提出的问题一定要具体,如果不具体,就会导使学生没有思考的方向,使课堂陷入被动。

在研讨导学这一环节,一定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主导作用。以前的课堂,老师在讲台上累得满头大汗,口干舌燥, 急得手舞足蹈,而学生在台下则是昏昏欲睡,效果可想而知,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剥夺。现在我们要把课堂还给学生,那是不是就彻底放手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探究,自己去总结,我们什么也不用管, 这样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呢? 学生好比是风筝,风筝飞得再高也离不开老师手中的线。 我们放手的同时要给学生搭建一个平台,多设计能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才会让课堂有生机,有活力,否则课堂便成了一片死海,老师的主导作用也就体现不出来了。 当然,教学预设也不要过多,如果教师总是让学生在自己预设下进行学习,思维产生的碰撞就少,课堂上的生成资源就会很少,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不到体现。老师在放手给学生去研究、讨论和交流的同时,老师也要加入到交流之中,充分了解学生的做题情况,收集学生的做题信息,展示不同的做法,选出最好的方法,这样“后教” 才更有针对性。当然,我们还要重视一题多变,能让学生举一反三; 一题多解,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最后对于当堂检测部分,题目类型要多样化,不要太单调,这样学生也能从多个角度得到训练。 学生做完后,教师一定要批阅, 通过批阅,可以发现我们课堂教学效果,可以尽早“查缺”,从而“补漏”更有针对性。

只有在课堂教学中多反思,多实践,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提高得更快。

摘要:学校推出了“学导练”教学模式,就该教学模式谈一些个人观点。

上一篇:行业英语的渗透下一篇:空间景观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