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景观格局

2024-10-16

空间景观格局(共12篇)

空间景观格局 篇1

一、景观地产概念

近些年, 随着社会日益进步、经济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 从而促使旅游地产逐渐升温, 特别是在北京开发商纷纷掘金旅游地产。旅游学界、房地产业内许多同仁将北京旅游地产与日本东京、美国纽约、英国伦敦、新加坡等世界发达国家都市相比, 也与中国内地的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相比。较之前者, 总是说发达国家、地区的旅游房地产业在城市发展中已处于何种地位;较之后者, 又总是说某某城市的旅游地产发展还处于何种时代。由此可见, 旅游地产作为一种产业, 在我国与在发达国家所处的地位还存在着较大差异。我国与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社会进程的不同是造成此差异之本质原因。

旅游 (景观) 地产在传统分类中, 可分为旅游景点地产、旅游商务地产、旅游度假地产和旅游住宅地产四大类。现在比较趋同的分类是主题公园型景观房产、度假区型景观房产、复合型景观房产三分法。他们都是以稀缺的旅游资源为基础, 通过对旅游、休闲度假、展览会议、教育、娱乐等产业的整合而进行的复合式房地产开发及营销模式, 开发项目全部或部分用于旅游度假。

二、从单中心到多中心对北京景观地产空间布局的影响

基于北京的现实, 考虑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发展目标, 这里从城市空间角度认识北京的扩张模式、城市拓展区这两方面的影响因子, 即从单中心到多中心的变革分析对旅游地产的影响, 认为都城历史性因素在北京旅游地产发展中具有主导影响。

(一) 城市单中心扩张造就了景观地产布局的空间基础

北京作为具有3056年建城史和857年建都史的六朝都城, 是中国拥有世界遗产 (6处) 最多的城市。其对外开放的旅游景点达200多处, 文物古迹有7309项。这是全球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独特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优势。而这些遗产和景点的分布, 多以紫禁城为中心非均匀扩散, 随着半径的变大而密度逐步减小。景观地产的发展势必受遗产资源分布的影响。

自从“梁陈方案”被50年以前北京的城市规划者否定以后, 时至今日以紫禁城为中心, 扩展了一环、二环、三环、四环, 直至五环、六环, 相关环线地价的变化呈现出以紫禁城中心区为圆心、向外不匀速降低的同心圆模式。北京中心城区地价、景观地产项目和北京城市同心圆模型高度重合, 只是个别因素上有些变异。景观地产发展将长期受到城市扩张模式的影响, 都城因素将长期成为主导因素。短期内超高标准的影子地价不会消失, 又将影响不同半径的同心圆范围内的旅游地产建设乃至管理等。需要注意的是, 景观地产不是狭义的地产或房产, 不是体闲地产, 也不是分时度假或时权酒店。它在综合性、环境、功能、经营、价值、顾客、使用等方面体现特征。它是城市景观与地产的结合, 是基于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和高端休闲地产发展的产物。因此, 都城因素也就造就了发展北京旅游地产的契机:第一, 旅游景点虽呈非均匀扩散, 但却有着共同的中心——紫禁城;第二, 中心城区的较高地价也并不影响旅游地产主要消费者——较高收入人群的消费需求;第三,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发展目标也要求我们应当发展高端休闲娱乐产业——旅游地产业。综合以上三方面影响因子可以看出, 正是城市单中心扩张为旅游地产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条件, 造就了景观地产布局的空间基础。

(二) 城市拓展区带动景观地产黄金崛起

当前北京城市战略为逐步消除旧城的城市病, 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2004年-2020年) 》中提出“两轴-两带-多中心”城市空间布局, 再加上北京城市发展规划目标的确定, 以及在《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旅游业发展规划 (征求意见稿) 》中提出的“‘十二五’在市域内实施以‘一核一轴、两带六廊’为重点的网络化旅游空间布局”, 都为带动旅游地产的崛起提供了基础性的政策保障。

“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布局与“一核一轴、两带六廊”为重点的网络化旅游空间布局的高度契合, 正是旅游业顺应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的体现。“一核”即首都功能核心旅游区。它不仅是都城的核心, 也是两轴的交汇点。作为市区中心区, 它具有发展文化传媒的功能。“西部生态带”与“东部发展带”打破了原有的城乡二元结构模式, 以纵贯线的方式更好地造就了城乡旅游资源的协同发展。“宜居城市”的建设, 使终日忙碌的人们能够在繁忙之余, 充分地得到身心的全面放松, 在繁忙之外寻求一丝安宁。

从地理空间布局的角度来看:第一, 由于核心区具有着显著的文化传媒的功能, 因此它可以以一种辐射状, 向京城的四周逐步渗透文化的氛围, 而景观地产作为一种文化传媒的形式, 正好可以在核心旅游区内得到发展;第二, “两带”的发展可将生态旅游与遗产旅游实现完美的结合, 西部生态带与东部发展带最显著的优势是自然生态景观, 这又与景观地产往往位于市郊的主题公园附近或位于风景优美的旅游度假区附近 (如东坝郊野公园、香山等地) 相契合, 它与核心区的历史文化景观相互映衬、相得益彰;第三, 由于“宜居城市”建设的要求, 景观地产的开发建设, 可以让游客、居民在游山玩水间领略到浓郁、浑厚的历史文化氛围的同时, 也带动高端休闲度假产品的开发, 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

(三) 高效、便捷的交通为北京景观地产带来机遇

组合式的旅游资源发展模式需要以高效、便捷的交通为保障。以已建和在建的15条地铁与701条公共运营交通线路等城市交通为主干, 辅以多条旅游观光线路, 构建旅游通道系统, 沟通市域内的主要旅游区 (点) 和火车站、飞机场等旅游中转枢纽地, 形成“环形加放射”的网状旅游通道系统, 将极大地提高旅游交通的速度, 为旅游者提供更加充裕的享受时间。这将直接导致长安街延长线通州、地铁13号线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开高速大兴, 以及石景山、门头沟区的城市功能转移, 也带来相应旅游地产的建设配套与黄金崛起。

综上所述, 北京都城的单中心结构造就了北京景观地产的空间布局, 北京交通拓展区带动了北京景观地产未来发展潜力, 而北京特殊的消费人口结构又决定了北京景观地产的发展方向。北京作为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 特别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转型期, 我们绝对不可以忽视都城因素对景观地产发展的主导影响。

三、都市消费与休闲经济对北京旅游 (景观) 地产的影响

北京旅游 (景观) 地产的发展与都市消费和休闲经济有着不可切断的重要联系。我们应通过北京的都市消费规模、总部经济导向、文化消费导向和城市拓展区四方面影响因子进行旅游地产影响的分析, 从中认识中国都城因素在北京旅游 (景观) 地产发展中的主导影响。

(一) 北京的都市消费规模

根据2010年初统计, 北京常住人口2200万, 全市人口密度1341人/平方公里 (全国排名第四, 次于澳门、香港、上海) 。北京外来人口达890多万, 而且还在继续增长。如果加上外来和流动人口, 北京的人口则超过1.69亿, 居全国之冠。根据2010年6月统计数据, 新加坡全国人口仅508万, 英国伦敦约800万, 美国纽约1800万左右。面对2200万常住人口和外来及流动人口, 这是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首都或城市永远都无法比拟的巨大消费群体。旅游房地产针对的是以旅游休闲为主要目的或目的之一的广义旅游者, 而且往往是经济状况好、消费观念成熟、新潮的发达地区高端顾客, 因此, 他们的消费价值观与潜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北京旅游地产如何兴建、如何改造、如何定价, 以及如何与建设世界城市接轨等。相对于其他商品房而言, 旅游房地产附加值比较高。它不仅适合度假、投资、保值, 而且分时度假等旅游房地产还可以提供诱人的交换机会和节省度假开支。这对于在北京有投资欲望而现在又受到“京十五条”、限购令等政策制约的人士而言, 无疑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势必会受到有志之士的青睐。

(二) 北京的总部经济导向

北京是中国政府所在地、中国国家级机关集中驻扎地、中国政治和经济活动的中心城市, 2010年“世界500强”中的30家企业总部设于此, 其数量高居全球城市第二名。截至2007年底, “世界500强”企业在京设立机构的共有447家, 其中“中国企业500强”总部位于北京地区的共有99家, 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北京旅游地产直面以政府消费、行政消费、高消费、首都消费为主导的倾向。

(三) 北京的文化消费导向

基于北京特有的地域和政治经济特性, 北京的旅游产业中文化消费占很大比重。那些常住和流动人口的文化消费, 又带动了北京整个旅游 (景观) 地产的发展。旅游房地产不是狭义的地产或房产, 不是景观地产或体闲地产, 也不是分时度假或时权酒店, 它在综合性、环境、功能、经营、价值、顾客、使用等方面体现着自己的特点。所以顾客的旅游体验是发展旅游 (景观) 地产的重要因素。文化消费导向决定了它以稀缺的旅游资源为基础, 通过对旅游、休闲度假、展览会议、教育、娱乐等产业的整合而进行的复合式房地产开发及营销模式, 开发的项目已经全部或部分实现了旅游功能。

综上所述, 都市消费与休闲经济对北京旅游 (景观) 地产有重要引导作用。如果北京能在市中心与周边地区加大对都市消费与休闲经济基础设施的开发和政策的扶持, 会加速北京旅游 (景观) 地产的良性发展。

空间景观格局 篇2

对焉耆绿洲近30年3期遥感数据(1973年MSS,1990年TM,ETM)应用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进行解译和拓扑后,在fragstats 景观格局分析软件中,计算出不同时期景观指数,根据计算结果从类型水平和景观水平上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人类活动对焉耆绿洲景观格局尤其是天然植被和耕地有很大影响,耕地面积在近30年间增长了增长120%.20耕地已经成为面积最大的景观类型,其最大斑块指数,达到16.24%.天然植被斑块密度由1973年0.0213增大到年0.0505,斑块数从120增加到284个,面积减少了68%,破碎化程度提高,在空间上趋于离散.1973~1990年,城镇面积增加了373.95%.1990~2000年又增加了38.36%,近30年间城市和农村居民点的斑块数增加了65个.博斯腾湖周边的芦苇沼泽地,1973~1990年,面积减少了17.52%,1990~2000年,又恢复了14.80%.从景观水平上整个研究区的`斑块数在增长,平均斑块面积在减小,这3个时期的斑块密度分别为 0.098,0.135,0.158,斑块密度的提高表明了斑块破碎化增加.香农多样性指数值在1990年上升到1.96后又在2000年下降到1.93,绿洲整体的异质性和多样性在1990年上升2000年下降.

作 者:郑逢令 董新光 李霞 ZHENG Feng-ling DONG Xin-guang LI Xia 作者单位:郑逢令,李霞,ZHENG Feng-ling,LI Xia(新疆农业大学,林学院,乌鲁木齐,830052)

董新光,DONG Xin-guang(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乌鲁木齐,830052)

前郭县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 篇3

关键词: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前郭

中图分类号: F30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14-06-2

景观生态学是地理学与生态学之间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景观空间格局、生态过程、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1]。景观生态学与可持续发展概念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条重要途径[2]。近年来,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方法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包括在城乡土地利用规划、森林和牧场经营管理、环境和自然保护、旅游设计等方面[3]。本文采用目前相对成熟的景观格局指数对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简称前郭县)土地利用结构进行分析,以期为前郭县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前郭县地处松辽平原的东端、松嫩沙地的边缘,属半湿润半干旱过渡区,是我国环境演化的一级敏感地带。在地质构造上处于第三纪东北陆台的中心部分,地层以第四纪沉积物为主。全县地势南、西部高,北、东、中部低,呈马鞍状,第二松花江、嫩江分别流经该县的东部和北部。前郭县地貌类型复杂,包括沿江泛滥平原、冲积湖积平原、古河道洼地、阶地平原、高台地和沙垄与丘间洼地。该县地带性土壤为黑钙土,自然植被为草甸草原。前郭县是以农为主,农牧并举的县份,随着农作物布局的不断调整,水稻种植面积不断增加。

2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以2009年土地利用类型图及其他相关文献资料等作为基本数据源,并结合目前国际上流行的景观空间格局分析软件包Patch Analyst对各景观指数进行分析研究。为能综合反映其整体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本研究按照国家土地分类标准,将研究区景观类型分为耕地、园地、林地、草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沟渠、城市、建制镇、村庄、采矿用地、风景名胜特殊用地、未利用地等13个类型。

2.2 研究方法

相关景观指标的计算主要采用景观生态学一些常用的方法,主要采用的空间格局指数名称、计算公式和说明见表1。在 ArcGIS 环境下获取需要分析的地物类型的矢量数据作为实验数据,并结合Patch Analyst 5 空间格局分析模块,对各类景观指数进行分析研究(表2)。

3 结果与分析

3.1 景观斑块数量及面积特征

如表2所示,在斑块数量上,各景观类型依次为:林地>耕地>采矿用地>草地>村庄>水域>未利用地>园地>交通用地>沟渠>风景名胜特殊用地>建制镇>城市。在景观面积上,各景观类型面积大小依次为耕地>草地>林地>水域>未利用地>村庄>沟渠>交通用地>采矿用地>建制镇>风景名胜特殊用地>城市。耕地、草地、林地面积较大,形成了以农用地为主的景观结构。另外,村庄用地景观类型在整个区域中也占有一定比重。水域景观主要是县域内密集分布的河泡,其中包括面积达500平方公里的查干湖。

3.2 景观斑块密度及差异特征

从斑块密度上看,从高到低依次为采矿用地>风景名胜特殊用地>园地>交通用地>村庄>林地>城市>建制镇>未利用地>沟渠>草地>水域>耕地。采矿用地斑块密度远远高于其他景观斑块,采矿用地主要是由于原油开采密集分布,由于本次分析采用的是1∶1万土地利用图,这些小面积的斑块在第二次土地调查中均归类为采矿用地,使得这一景观斑块密度最大。在利用矢量数据分析景观格局特征时,相邻同类型斑块在分析时要进行合并,耕地景观斑块密度最小,这与前郭县耕地多已连片有关。从平均面积上看,各景观类型的大小顺序与斑块密度正好相反,耕地景观平均斑块面积最大,采矿用地平均斑块面积最小。从斑块面积标准差上看,前郭县的土地利用景观面积差异性较大,斑块面积变异系数对比明显。

3.3 景观多样性、均匀度特征

多样性指数是基于信息论基础之上,用来度量系统结构组成复杂程度的一些指数。从各景观Shannon多样性指数上看,各景观从高到低依次为采矿用地>村庄>林地>耕地>园地>草地>未利用地>风景名胜特殊用地>交通用地>城市>建制镇>沟渠>>水域。耕地(水田、旱地)作为占前郭县面积最大的人工干扰景观,其单一的多样性不利于总体景观的生态平衡,反而增加了景观的干扰性和不稳定性,必然也降低景观的自我调节能力。从Shannon均匀度指数上看,高到低依次为城市>园地>村庄>采矿用地>风景名胜特殊用地>耕地>林地>建制镇>未利用地>交通用地>草地>沟渠>水域。除了水域、沟渠外,其他景观均呈现较高的斑块分布均匀性。

4 結语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前郭县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具有以下特点:(1)土地利用景观的主体是耕地,其次为草地和林地,城乡建设用地则分布较为分散,其格局与耕地的分布格局密切相关。(2)前郭县整体景观多样性较低,景观分布均匀性较强,东部景观类型较单一。国土等相关部门,在进行土地利用规划时,应根据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以及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合理制定相关政策,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现有的土地资源。

参考文献

[1] 赵中华,李春林,郄瑞卿,李清华.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特征分析[J].以磐石市为例,2012,40(8):4658-4702.

[2] 孙彦伟,卢荣安,姜广辉.区域土地持续利用规划的景观生态学思维[J].生态经济,2005,3:56-59.

高校校园景观生态的空间格局解析 篇4

关键词:校园景观,生态,空间格局

1 高校校园景观规划中的生态性概念

1.1 可持续发展

在高校校园景观规划中,要强调环境的吸引力、生命力、和承载力。在规划中协调并利用人与资源(自然与人文)的关系,并提出整体、可持续发展、可控的方案。

1.2 自然生态性

建立多层次绿化廊道完善生态网格,从而保持区域内的生态稳定。强调资源的循环再生,涉及到水域的自然或人工循环,水生植物对富营养物质的转化、分解与再生等其它相关问题。

1.3 人文生态环境

校园规划建设不能盲目追新求异,既要传承老校区深邃的“历史文脉”,又要根据当代建筑科学技术的发展,展现现代校园建筑水平。人文生态性环境是便于师生学习、生活、交流和满足多样性要求的校园景观。

2 不合理的高校校园景观

2.1 不符合当地的地域特征

高校校园景观要实现生态格局上的优化,首先要考虑高校校园所在地的地域特征和气候环境,选择适合当地的植被类型。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到当地的文化、经济和科技等各个方面的因素。但很多高校校园在建设校园环境时容易忽略这一点,最终非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2.2 校园资源利用不合理

构建生态环保的校园环境,还体现在对资源的合理使用方面。高校校园的水资源得不到有效地循环使用,造成水资源的过度浪费,也是高校校园景观建设中存在的一大问题。

2.3 校园垃圾利用率低

校园不同于社会环境,产生的垃圾种类繁多,其中有很多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如纸张、塑料制品等,但学校在设计中没有加入合理的垃圾分类装置,所以,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所以,在构建高校校园景观中,建设垃圾分类处理装置必不可少。此外,还可以在校园建设中多使用绿色环保材料,一方面提高生态景观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也便于回收和重复利用,创造一个环保、协调可持续的校园生态景观。

3 实现校园景观的生态格局建设

3.1 适应当地地域特征

校园景观实现生态化,首先要保护好当地已有的生态系统。谋求人与自然的合作和共生,尊重校园生态系统调节能力,一定程度上减少人为设计的影响,设计出富有生命力、可持续性强的校园景观。以校园中原有的景观为基本框架,保存原有的地形特征,如山林、小河、湖泊、喷泉、原生植物等,在此基础上增加小桥、凉亭等建筑,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另外,在设计之时必须考虑当地的气候特征和自然环境,顺应当地的地势地貌。

3.2 打造绿色校园

校园景观要以可持续性为导向,在实现基本教育功能的同时,打造一个“绿色”校园环境。绿色不仅仅指校园环境的绿化,更重要的是指校园景观与生态环保相结合,打造绿色生态的校园环境。例如,德国的很多学校会对雨水进行收集,用于大部分的景观用水。收集的雨水可以用于草坪的灌溉、喷泉等水景的营造、建筑的清洁等,充分节约水资源。高校校园景观可以借鉴这些经验,通过雨水收集,满足校园内的用水需求,校园雨水的循环利用不仅可以解决水资源短缺的现状,还能够得到生态化的利用,也能向师生们传达节约用水的思想,提高师生保护环境,创造绿色生态格局的意识。

3.3 注重学校文化传统

几乎每一所高校校园,大多都以绿化、建筑、文化设施、雕塑等因素构成校园景观,每一处都能体现自己学校的传统和历史,每一处都能传达出学校的内涵和精神。所以,高校校园景观必须依照自己学校的历史文化传统和高校本身所承载的精神内涵设计景观。把高校校园发展历程中的历史印记和时代精神,作为特有的精神符号融入到校园景观设计中。还应顺应时代发展,建造一些具有自我特色的建筑和雕塑,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够展示学校独特的特征,更能让学生们感受到学校的精神内涵。

4 结语

我国高校对于生态格局的引入还停留在起步阶段,生态校园景观还有很大的空间和内涵值得我们去探索。它涉及到地域性特征、节约资源成本、实现生态环境的循环使用和注重学校文化传统等各个方面。对于高校校园景观的设计,应结合校园本身的特点,运用生态格局原理进行综合性考量。

参考文献

[1]李雅素.高校校园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分析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4(4)

河南沿黄湿地景观格局及其动态 篇5

河南沿黄湿地景观格局及其动态

By using GIS and remote sensing techniques, the paper discusses how human activities have changed along the Yellow River in Henan province, China and how these altered activities have influenced the wetland landscape pattern change from 1987 to 2002. Results show that the total area of the wetland reduces dramatically compared to 1987, the total area of wetland reduces by 19.18%, the number of the patches in 2002 increases by 21.17%, the density increases by 50%, and the total perimeter increases by 1,290,491 m. Disturbed by human activities, landscape diversity index decreases from 1.1740 in 1987 to 0.9803 in 2002. During the last 20 years, the total area of the rice wetland increases, while the others decrease. Among those, the area of the bulrush wetland decreases most. In 1987, it takes 0.5% of the total area, but in 2002, it only takes 0.11%. The interpenetration of human influences on the wetland natural system has been long and close. The impacts of human activities on the spatial pattern of the wetland landscape along the Yellow River in Henan from 1987 to 2002 are great.

作 者:梁国付 丁圣彦 LIANG Guofu DING Shengyan  作者单位:College of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1, China 刊 名:地理学报(英文版)  ISTIC 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年,卷(期): 14(3) 分类号:P9 关键词:landscape pattern change   the Yellow River   floodplain   remote sensing  

重塑中国经济空间新格局 篇6

过去我们一看统计数据,很容易就看得出来东部和中部差距很大,但是现在我们用地级数据和县级数据,看不出这样的明显差异,因此,东部和中部真的是分裂的吗?真的应该分开吗?这引发了我们的一些思考。

通过仔细研究,我们有两个重大发现和判断:中长期内,中国经济空间将呈现“东中一体、外围倾斜”的新格局;中国城市体系将会呈现“一网五带、开放互联”的新格局。

“东中一体、外围倾斜”,这其实是经济的空间格局,我们一般用人口来衡量。也就是说东部和中部将集聚为中心,东中一体化趋势明显;东北和西部分散为外围,向主要城市群和城市带倾斜。

这种趋势存在的原因是什么?东中一体的内在表现又在哪里?谈及一体化,尤其是经济一体化,一般要从市场、要素和产业三个方面进行考察。

产业一体化是东中一体化的关键,能够实现垂直分工是一体化的重要表现。有个指标叫作产业相似度技术,它能够很好地反映出产业一体化的趋势。我们研究发现,东中区域之间的产业经历了一个从相似到不相似,再到相似的变化过程。

怎么理解?过去相似,它是恶性竞争,水平的竞争,你有我也有;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在竞争中可能会有各种不同的分工,出现了一些差异,一些地方转型不再做原来这个产业了,相似度也随之下降了;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后,产业相似度又上升了,虽然我们都在一个产业里,但所在的环节不一样,比如汽车产业,上海在做发动机,重庆在做外壳,其他地方在做零件,等等。这种相似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它恰恰是产业一体化的表现。

从经济要素上来看,也存在着这样一个支撑。我们发现,东中部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活跃的第一聚类,以接近20%的国土面积聚集了超过60%的人口,贡献了超过80%的国内生产总值;东北和西部形成相对低迷的第二聚类,向主要城市群和城市带集中,其余密度较低。

当然,一体化要有交通来支撑。由于交通体系的变化,使得中国的经济空间结构、城市体系空间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1990年是点线城市体系,1990年至2010年是群带城市体系,2010年以后是群网的城市体系。从全国交通网络分布看,中部和东部是网络比较密集,在西北、东北、西南地区还未形成以网为主,还是以带为主。

交通效应,它有收缩效应、线带效应和网络效应,会对城市空间产生重要的影响,高铁提速、民航增班,都可以极大地缩减两地的时间距离,带来广泛的地理收缩。

在这里,我想特别强调的是网络效应,网络化交通体系实现了各层次节点的互联互通,彼此分享外部经济。一般来讲,网络外部性的价值呈几何级增长,当节点增加时,产出规模和种类随之增加,形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目前我国东中部以网络状高铁体系支撑起群网状城市体系,未来网络效应将进一步扩展,实现更大区域的协调发展。

基于这样一个分析和判断,为了更好地顺应大国城市化的客观规律,满足大国转型的迫切需要、开拓大国开放的全新格局,我们对未来中国经济空间和城市体系发展提出五大建议:第一,对中国经济空间做出重大调整,由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分区调整为“自主发展-政策扶持”;第二,对中国城市体系做出重大调整,推进“一网五带”的发展格局;第三,自主发展区重点实施“东中一体,群网带面”战略;第四,政策扶持区重点实施“五线带面,开放互联”战略;第五,在线外实施“以点带面、适度平衡”战略。

(注:本文由本刊记者刘彦华在对作者采访基础上整理而成,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空间景观格局 篇7

关键词:城市,空间布局,景观格局指数

0 引言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 以往粗放、追求数量的土地利用方式向土地集约利用、提升质量方向转型已经势在必行。如何评价土地集约利用以及土地利用的适宜度成为我们应着重关注的问题。本方法通过收集数据, 套用景观格局指数得出数据分析, 依据不同城市性质与功能, 权衡不同系数占比。在刚性数据分析下, 同时研究区域范围下文化、经济条件以及社会环境的差异, 因地制宜加入弹性的可变因子, 分析权重再进行系数比较研究, 探讨辨析城市空间布局的合理性。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完善城市空间布局评价方法, 并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编制依据。

1 景观格局指数的意义转换

1. 1 研究城市空间布局的基本景观格局指数

1) 景观面积 ( TA) 决定了景观研究范围和分析的最大尺度。对城市而言可以确定区域研究范围明确用地界线, 是研究的定量化基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用地范围。2) 斑块类型面积 ( CA) 是度量景观的组分, 了解斑块面积来限制斑块大小的合理区间。城市布局意义为每一类用地的总面积, 面积大小决定城市空间格局, 也是衡量用地平衡的重要指标。3) 斑块个数 ( NP) 反映景观空间格局, 常被用来描述整个景观的异质性。这个指数用来描述城市某属性用地的个数。其数量与分布衡量土地利用合理性; 同时也影响人类的活动行为及城市的经济与社会格局。

1. 2 研究城市空间布局多样性及丰富度的景观格局指数

1) 斑块平均大小 ( MPS) 代表一种平均状况, 其分布区间对景观中最小斑块选取有抑制作用。同时反映景观的破碎度及景观异质性。MPS可作为开发同种属性用地规模的参考值及评价规模合理性指标。有利于土地利用开发保护。2) 面积加权的平均形状因子 ( AWMSI) 是衡量景观空间格局复杂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峰值变化也可界定边缘范围、影响边缘效应。作为城市参考, 当AWMSI形状越不规律, 则该地块的用地属性越综合, 土地集约化越高。3) 香农多样性指数 ( SHDI) 反映景观异质性, 在一个景观系统中, 土地利用集约性高, 其破碎度越高, 信息含量也越大。SHDI可评价城市空间格局的综合性以及土地利用的多样性。多样性越高, 土地利用空间格局趋于稳定性, 抗干扰能力越强。4) 蔓延度指数 ( CONTAG) 描述景观中不同斑块类型的集散程度;CONTAG较高, 景观的某优势斑块连接性强, 斑块种类单一。CONTAG对城市不同用地性质有不同解释, 较高蔓延度对生态保护区有利; 较低蔓延度说明中心区开发土地的集约化程度高。

1. 3 研究城市空间布局分布疏密度的景观格局指数

1) 平均最近距离 ( MNN) 值越大, 同类型斑块之间距离越远, 离散度高但不容易产生干扰。MNN可衡量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分布的合理性及可达性。也可预测城市用地之间产生干扰的可能性或用地的连接度。2) 平均邻近指数 ( MPI) 反映同类型斑块间的邻近程度及景观破碎度。其值与离散度和破碎度呈负相关, 与邻近度、连接度呈正相关。MPI可衡量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半径及布局合理性。3) 散布与并列指数 ( LJI) 反映受自然条件约束的生态系统斑块分布特征。LJI与城市土地开发强度成正相关; 受经济、社会、自然环境影响时可以反映其分布情况。

1. 4 研究城市空间布局职能性质要素的景观格局指数

1) 斑块所占景观面积的比例 ( % LAND) 可确定优势景观或某一类斑块生物的多样性、优势种和数量等。% LAND可计算城市不同属性用地占总用地面积的比例, 决定城市主要功能和性质, 衡量土地多样性是土地平衡的关键数据。2) 最大斑块所占景观面积的比例 ( LPI) 可确定景观优势种、种内的丰富度等生态特征。LPI可确定城市研究区域的主要属性和职能。准确把握LPI的变化, 预测区域发展动态方向及速率, 及时发现土地利用问题做好监管工作。3) 香农均度指数 ( SHEI) 与优势度关联性较强, 且成负相关关系。通过SHEI与优势度共同作用, 把握城市区域土地利用分布特征和空间格局的总体脉络; 利用已存在的主导用地性质, 发挥优势促进城市发展。

2 研究目标划分及评价方法

通过把景观格局指数赋予城市的意义, 根据不同的研究目标划分, 筛选合适的指数与尺度。可将研究目标按产业结构细分为: 1) 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密集区; 2) 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工业园区; 3) 以第一产业为主的生态与农业生产区。城市中心区重点评价土地多功能综合利用。城郊区或者是村镇, 农田耕地完整性则为重点。不同职能性质空间要求评价方法的侧重点不同。以下内容按产业结构划分进行城市空间布局评价方法论述。

2. 1 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密集区

城市中心区是城市经济集聚最密集的区域。城市中心区土地集约利用、土地混合利用是城市空间健康发展, 方便城市居民生活的保障。% LAND与SHEI用来衡量不同属性用地分布规模的合理性。当A, B类用地SHEI值越大, 说明经济密集区为主要职能, 其次R类用地应具有合理份额。LPI可以确定某一属性用地类型在评价区占主导或具有发展优势, 以及能否形成商业或金融中心。MPS和SHEI衡量每一属性用地平均规模, 衡量商业用地发展现状及经济发展程度。SHEI越大则区域将形成密集经济发展优势。AWMSI, SHDI及SHEI评价用地集约性以及土地综合利用程度, 当AWMSI越高, SHDI越大, SHEI越小, 说明土地集约综合利用效果越好。MNN和LJI可分析经济密集点分布关系, 当MNN越小、LJI越高则此处的经济越发达, 所聚集的资产越雄厚, 极核对周边辐射强度则为评价重点。MPI可分析该区域微观下商业、居住、公共服务设施的连接度, MPI越小, 离散度、破碎度越高, 说明该区域不同功能间分布较综合, 具有良好的便利性及舒适性。

2. 2 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工业园区

工业园区是以工业用地为主导的空间利用形式。交通运输的便捷性以及产业结构的链接性是工业园区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要素。解决工人就地居住同时不被干扰也是设计的关键。用% LAND和SHEI来进行土地平衡计算, 确定用地分布规模的合理性。当M类用地SHEI越大, 工业园区为主要职能。LPI确定某一工业地块在评价区是否占主导或具有发展优势。MPS确定工业基本门类, 重工业MPS相对较大, 轻工业或电子产业MPS相对较小。MNN用来控制工厂与居住的距离, LJI用来分析居住的分布对于工厂的影响以及居住环境建设的可行性。CONTAG越高说明道路与工厂的连接度越高, 其交通越便利。

2. 3 以第一产业为主的生态与农业生产区

生态资源丰富或脆弱腹地以及用于农业生产的耕地和需要保护的水源地, 此类用地完整性且规模适宜来保护生态功能不被破坏。期望% LAND值越大, NP少、LPI, MPI越大, 破碎度低生态完整性越好。LJI分析其区域分布密集程度, 越密集, 其保护价值越高。

3 结语

在利用景观格局指数时应注意: 1) 对不同空间布局评价, 因评价内容及目标不同, 应选取适应的指数参考, 不可一概而论;2) 对于用于计算的数据来源进行评估, 其精准性影响评价结果;3) 城市空间布局受多种外力共同影响, 而景观指数只作为评价城市空间布局或制定规划方案的参考, 不可成为规划的决定性因素。

参考文献

[1]陈利顶, 傅伯杰.黄河三角洲地区人类活动对景观结构的影响分析[J].生态学报, 1996, 16 (4) :337-344.

[2]常胜.区域土地利用景观空间格局研究——以湖北恩施为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2010, 28 (4) :463-467.

空间景观格局 篇8

景观格局是在自然和人为因素作用下形成的一系列大小、形状各异、排列不同的景观要素集,是各种复杂的物理、生物和社会经济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其深刻地影响并决定各种生态过程[4]。景观格局常指景观的空间结构特征,具体是指由自然或人为形成的,一系列大小、形状各异、排列不同的景观镶嵌体在景观空间的排列,其既是景观异质性的具体表现,同时又是包括干扰在内的各种生态过程在不同尺度上作用的结果。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变化是自然和人为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一定区域生态环境体系的综合反映,景观斑块的类型、形状、大小、数量和空间组合既是各种干扰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又影响该区域的生态过程和边缘效应[5]。

在景观结构动态研究中,由植物群落演替引起的景观结构与功能的变化是研究目标,由植物扩散和更替、斑块演替和边缘扩展过程,及干扰和干扰引起的其他功能在景观中的扩散是景观过程的内在动力,空间距离及群落间的连接程度成为描述景观要素间相互关系的重要指标[6]。该文将对砒砂岩区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种植后不同时期的特征进行分析,以期从理论上更好地指导类似生态工程建设项目。

1空间分布格局的主要测度方法

砒砂岩区种植沙棘后的景观要素斑块空间关系研究采用连接度指数、距离指数等来衡量[7]。连接度是描述景观中廊道或基质在空间上如何连接和延续的一种测定指标,是表示景观中同类景观要素斑块在动态功能与生态过程上相互联系的程度或潜力[8]。景观要素连接度指数(CI)用来描述景观中同类景观要素斑块的联系程度。连接度指数越大,说明其分布格局接近团聚分布;相反,连接度指数越小,说明其分布格局接近随机分布。

式中,Cijk为斑块类型i中斑块j与k的连接程度;ni为斑块类型i的斑块数目。

距离指数(MNND)是一个相对指标,以假定随机分布时一定斑块密度条件下的斑块平均距离为标准,衡量某景观要素类型斑块的平均最邻近体距离[8,9]。距离指数接近于1,其分布格局接近随机分布;距离指数接近于0,其分布格局类似于团聚分布。因此,可以说其反映的是斑块中心点在景观中的分布特征,不能全面反映景观要素斑块间的相互关系,特别是当斑块大小变动较大时,其缺点更加明显。当用该指标检验斑块的空间分布时,就可能完全掩盖斑块面积相差很大的景观要素之间空间分布的实质性差异。

MNND是斑块与其最近相邻斑块间的平均最小距离,是在假定随机分布前提条件下MNND的期望值。

式中,NND(i)是斑块i中心到其最近相邻斑块中心的距离,由于斑块形状常常是不规则的,在实际量测时其中心很难确定;N为斑块数量。

2砒砂岩3个控制年份的空间分布格局比较

砒砂岩区盖沙地、稀疏植被及水域景观的连接度指数在1998、2003、2008年3个控制年份均居于前3位(表1),连接度指数基本表达了其空间分布的聚集特征,从各景观类型的实际分布图上显示也是比较集中的。

稀疏植被的团聚分布格局主要源自于其处于景观本底的地位,综合分析其距离指数,基本处于所有景观类型的后几位,也充分反映其团聚分布的特点。同时也表明这几类斑块相互联系紧密,形成集中连片、更大斑块的潜力较大。沙棘和灌丛基本呈分散分布,聚集程度较低,距离指数也较大。说明这些要素类型的斑块可能处于2种地位,或者属于新生斑块(如沙棘),处于斑块扩展初期,有可能通过边缘而逐步扩大;或属于被分隔、侵蚀的衰退斑块(如灌丛),发生斑块演替或替代的可能性大,斑块面积将进一步被压缩[9]。其他类型分布团聚程度居中。

从动态变化角度分析,盖沙地和水域的连接度指数呈降低趋势,说明人为干扰加剧。居民地聚集度指数先减少后增加,距离指数减小明显,结合景观总体分布图可以看出,该类型逐渐扩展的过程中,逐渐向城镇化聚集的方向发展。

林地是该区域另一类主要的人工斑块,也是沙区生态环境改善的主要手段,林地的连接度指数一直在增加,距离指数则在减小,也说明团聚程度在提高,从其连接度指数和距离指数上也反映了和沙棘相似的趋势。稀疏植被、灌丛和草地作为广泛分布于该区域的类型,连接度指数和距离指数变化均不大,基本呈分散分布格局,人为干扰也较小,面积扩展主要依靠自然演替,因而在1998—2008年变化不大。

未利用地连接度指数较小,距离指数增加,反映其受人为干扰加剧,人为改造和利用使得更多的未利用地被其他景观类型占据,形成更多的斑块,团聚程度降低,逐渐呈分散分布格局。

沙棘的连接度指数也由2003年的93.0158增加到2008年的95.634 3,距离指数则由93.745 0下降到83.333 7,说明随着沙棘种植面积的扩大,其自身的团聚程度也在逐步提高。沙棘连接度指数增加,距离指数减小。说明沙棘虽然自身呈分散分布,但是在沙棘生态治理面积逐渐扩大的同时,聚集程度也在增加,显示其具有良好的团聚潜力,斑块之间相互联系的程度也在提高。

参考文献

[1]金争平.砒砂岩区水土保持与农牧业发展研究[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3.

[2]王愿昌,吴永红,寇权.砒砂岩分布范围界定与类型区划分[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7,5(1):14-18.

[3]胡建忠.砒砂岩区生态建设的一种创举——沙棘模式[J].中国水利,2007(6):25-27.

[4]邬建国.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江阜家.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在城市生态园林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08(11):69-70.

[6]傅伯杰,陈利顶,马克明,等.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7]肖笃宁.景观生态学——理论、方法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1.

[8]张晓辉.黄龙山蔡家川林场森林景观格局与生态评价[D].杨凌:西北农林大学,2007.

基于遥感技术的城市景观格局分析 篇9

近年来, 遥感成为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之一。在景观格局研究中, 遥感主要是作为多源、多时相、多尺度信息的获取途径和信息提取技术。应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 研究城市景观格局分布及结构, 在遥感技术的支持下对城市景观格局进行提取、管理、分析和评价, 可以为城市土地规划、城市环境质量改善提供依据, 从而为生态城市的建设提供有力的基础数据和决策支持, 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相关领域的研究动态

1.1 城市景观格局信息的遥感获取与分类算法。

城市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技术手段的运用和定量研究方法的发展[1]。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 遥感 (RS) 技术的快速发展, 成为景观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极大地促进了景观定量研究的发展和景观结构、格局及动态分析的不断深入, 为各种景观模型的建立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料基础[2,3]。遥感技术因其实时性、多时相性、多波段性和空间分析能力等特点, 可以及时准确地对城市景观生态动态变化进行监测, 相对于传统的地面观测, 有速度快、收效大、效率高的优势, 并且有利于实现信息管理的自动化。

1.1.1 城市景观格局信息的遥感获取。

遥感技术最大的优势集中并首先体现在强大的数据获取能力上[3], 可以快速高效获取不同类型、不同分辨率、多时相的时空信息资料, 并且不受天气、地形等条件的影响。随着遥感平台和传感器技术的发展, 遥感已经能够为景观生态学研究提供分辨率越来越高的数字影像数据。遥感资料在景观生态学中的应用可以归纳为三类[4]:a.植被和土地利用分类;b.生态系统和景观特征的定量化;c.景观动态和生态系统管理方面的研究。

我国很多城市, 如北京、上海、天津、成都等都进行了城市景观生态 (以城市绿地系统为主) 的遥感监测研究, 同时开展了生态效益评价、时空演变与优化配置等方面的研究,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目前, 我国已经开展的遥感综合与专项应用研究中, 较多的是以航空遥感为主。如上海市提出每隔3~5年组织一次航空遥感综合调查研究, 并且先后在1988年、1994年进行了两轮城市航空遥感绿化调查。卫星遥感技术在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上的不断提高, 使其在有关城市和生态环境的遥感应用实践中得到了进一步重视和应用。

此外, 在区域生态研究和保护方面, 遥感作为有力的信息获取手段, 同样为区域生态评价和景观格局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例如, 王茜[5]选取ETM图像作为数据源, 结合GPS和GIS技术对洪湖湿地结构类型进行监测及对洪湖景观格局进行定量分析。

1.1.2 城市景观格局信息的遥感分类算法。

遥感图像分类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目视解译, 二是计算机分类。在目前的城市景观遥感分类当中目视解译或者计算机辅助目视解译仍然是主要的技术手段[6], 这种分类方法工作量大、自动化程度低、效率低, 跟不上城市的快速发展。

遥感图像的计算机分类是模式识别技术在遥感领域中的具体应用[7]。目前在基于遥感的自动分类应用中用的较多的是传统的基于统计的模式识别分类方法, 诸如监督分类法和非监督分类法。这两种传统的分类方法得到广泛的应用, 但都需要参数化, 是基于特定的分类算法且算法复杂[8,9]。其分类结果由于遥感影像本身的空间分辨率以及“同物异谱”、“异物同谱”现象的存在, 往往出现较多的错分、漏分情况, 导致分类精度不能满足要求。

随着各种新理论新方法的相继涌现, 对传统计算机分类算法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近年来, 在采用模糊数学的分析方法和人工智能的方法进行研究的过程中, 取得了一定的进展[10]。基于光谱特征空间分布的非参数型计算机分类方法也已逐步成熟, 如人工神经网络、树分类器等新兴分类方法有了很大的突破。在改进方法的同时, 充分利用遥感数据的空间和纹理信息也会提高图像分类精度, 因此基于多特征进行分类也是目前遥感分类发展的热点之一。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时代的到来给遥感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契机, 国内外学者从图像分割单元或斑块的角度对遥感分类方法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取得一些进展, 发展和丰富了面向对象分类方法的理论和技术。它以含有更多语义信息的多个相邻像元组成的对象为处理单元, 可以实现较高层次的遥感图像分类和目标地物提取[11]。同时利用对象的空间特征和光谱特征进行分类, 可以有效地克服基于像元层次分类的不足[12]。

1.2 景观格局分析。

景观空间格局的研究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重点之一。景观格局分析的目的是要解释和理解其中存在的生态过程和现象[14], 具体来说主要有两点[2,13]:第一, 通过景观格局的分析, 可以从看似无序的景观斑块中, 发现潜在的规律, 第二, 将格局分析与景观中的过程和功能联系起来, 可以确定控制格局的主导因子和主导机制。

目前景观格局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14]:一是景观格局的空间异质性问题, 二是景观格局演变即时间异质性问题。空间异质性是景观格局的静态分析, 是时间异质性的反映, 是景观格局演变研究的基础。景观格局分析的方法有多种, 早期的格局分析方法主要是用航片和卫片结合区域性地理调查, 来研究景观结构和动态变化。目前景观格局分析主要应用RS和GIS技术, 按照主要研究的侧重点不同, 可以分为三大类[13]: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法、空间统计学分析方法和景观格局变化动态模拟方法。

在对景观进行空间分析, 并且渗透其他景观生态学理论建立格局与过程相互联系的过程中, 形成了许多描述景观格局及其变化的景观格局指数[15], 如斑块类型、相对丰度、优势度等。随着GIS技术的推广应用, 以及FRAGSTATS等免费软件包的不断升级, 人们可以很容易地对一幅或多幅景观类型图进行处理, 获得大量多种多样的格局指数数据。此外, 近年来基于边界特征的景观格局和动态分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国外出现了一系列针对边界研究的专用分析方法和指数工具。但是我国关于景观边界研究的报道尚不多见, 有关景观结构分析研究均将边界特征作为其研究的次要特征。

2 存在问题

通过分析国内外研究可以看出, 虽然对于城市景观格局遥感分析与评价以及相关领域的研究, 国内外学者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 但总体看来还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仍然有一些关键性的理论和技术问题需要解决:

2.1 在景观格局信息的遥感分类算法研究方面, 虽然遥感图像的计算机分类方法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但是由于理论和技术的限制, 使得它的分类精度很难满足实际要求。所以目前的城市景观遥感分类当中, 仍然以目视解译或者计算机辅助的目视解译为主要的技术手段。

2.2 在景观格局分析研究方面, 虽然现在格局指数众多, 但是很少有人去探究所使用的格局指标是否真正能够代表所谓的格局[15], 以及对哪些格局系列因子的变化较为敏感等。并且各个格局指数之间并不一定相互独立, 需要深入探讨指数之间的相关性问题, 这样才能保证使用的格局指数具有代表性, 反应的格局情况较为全面。而且, 目前对于城市景观动态及其环境影响的研究还不多见[16]。

摘要: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 使其成为景观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极大地促进了城市景观格局分析的不断深入。首先深入阐述城市景观格局信息的遥感提取与分类算法以及景观格局分析领域的发展动态与发展趋势, 然后就这两个领域研究中仍然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与探讨。

空间景观格局 篇10

自然地貌形式是古都起源的摇篮和赖以发展的基本骨骼, 是构成一个城市景观格局的基础, 也是体现城市特色的关键所在[1]。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 城市逐渐侵蚀着周围及其内部的山河水系, 在城市面貌逐渐改变的同时, 过去上千年保留着的城市与自然环境密切的关系正在消失。如何在建设现代化城市的同时保持和延续历史城市自然风貌格局, 是一个迫切的问题。城市不仅是人类文明的最高反映, 同时也为城市中生活的市民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以及共同的文化氛围。而自然地理环境先于城市存在, 是形成城市景观格局的客观基础条件。对于城市中长期生活的市民来说, 越来越陌生和千篇一律, 越来越与他们的记忆无关。当变化成为城市建设的最高准则以及唯一取向, 城市中不变的究竟还剩什么?破坏了城市的自然格局, 在进行城市建设时只会是呈现一种千篇一律、毫无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笔者从城市生态景观要素分析确定昆明自然山水格局的现状及更新, 对于现在新昆明城市快速发展和城市特色定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自然山水格局对城市格局形成的作用

城市中的河流、湖泊、山脉等景观要素在这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城市中的自然山水与城市形成过程的关系紧密, 因此对城市更新与发展时, 首先需要梳理和恢复城市历史景观格局脉络, 从特定的城市自然历史出发, 分析其发展演变规律, 在此基础上有效地开发、利用、保护这些自然资源要素, 形成城市特色和城市更新的策略。城市的文化特色是一座城市在长期的发展建设中依托城市自然山水基础上形成的历史的、文化的、特有的地域景观氛围和环境, 是一种自然演变与文化的沉淀。昆明是建城2000多年的历史城市, 从建城初始城市形态就受自然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历史时期的昆明城市都是顺延“三山一水”格局发展和演化, 逐渐形成了“城—山—水”相互渗透、特色鲜明的空间格局。

2 昆明历史山水格局演进过程分析

昆明城始于公元前277年庄跷入滇, 历经2400多年成为云南省省会、特大城市。主城区面积由最初的3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近300平方公里, 形成了“三山一湖”的模式, 大体变化经过如下三个发展阶段。 (图1)

2.1 古代时期 (公元765-1382)

唐代南诏凤伽异公元765年建拓东城———昆明城池由大理国段素兴、元代赛典赤、明代沐英先后修建, 其中以明代云南府城最著名。明朝洪武十五年 (公元1382年) 沐英等人平定云南后, 在元中庆路基础上修建云南府城, 城有六门, 城墙夯土砌砖, 城门上有城楼, 城外有护城河, 城内还有街道区划, 建为形势大、规模完备的省会城市, 且明城经过周密规划, 形成近于方形的龟城, 具有“三面湖光抱城廓, 四面山势锁烟霞”。在城市发展之初, “三山一水”的城市形态是对自然地形的顺应。

2.2 近代“内拓与外溢”时期 (1905-1980)

昆明自1905年商埠开放, 城市空间经历了“块状集聚式发展时期”到“组团式跳跃发展时期”到“放射式组团时期”, 改革开放后, 城市空间形成“一主八片”形态, 以放射组团状的结构为主。主城区空间聚集性明显, 同时伴随着城市经济高速发展与用地规模的扩大, 呈现不断向外扩散的状态。主城区沿道路交通向外拓展形成放射状延伸的结构, 城市在高原峡谷的坝子中逐渐扩大到山地周边。

2.3 现代高速发展时期 (九十年代后期至今)

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阶段, 人口高速增长带来用地扩张, 昆明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变成为主城、呈贡新区、空港经济区为核心的“网—轴—带”模式。由于昆明市中心城空间拓展受自然地形的限制, 东西向的城市蔓延被山体阻隔, 只能沿滇池东岸坝区展开发展。1996-2005年, 主城区建设用地从109平方公里增加到250km2, 城市空间发展已突破了主城区外围的建设控制线, 趋于饱和状态[2]。可见, 地表形态始终影响城市用地的选择及空间布局。城市昆明主城的空间拓展, 虽然始终受制于“三山一湖”的限制, 可利用自然地理格局进行绿地景观的发掘出城市的特色条件所在。

3 城市山水景观格局的确定

昆明是典型的高原型山水城市, 总体地形北高南低, 中部隆起, 东西两侧较低, 以湖盆岩溶高原地貌形态为主的山间盆地特征, 三面环山, 南临滇池。 (图2)

3.1 廊道

山脉及水系均是城市景观廊道。昆明是典型的“青山半入城, 六脉皆通海”的山水城市风貌。城市的东、西、北三面由金马山、碧鸡山、长虫山环绕, 与城内五华山、圆通山、云大山遥相呼应;纵贯城区的盘龙江、大观河等六条河河向南注入滇池, 形成相互呼应的基础山水格局。其中蛇山进入城区, 便是主城区内隆起的五华山、圆通山地形。明洪武昆明建筑砖城, 城址北移, 将五华、圆通、祖遍山三山与翠湖纳入城中形成“三山、四海、六河、九坡”格局[3]。由此, 长虫山系为城市主城区自然山水格局的重要依托, 北有长虫山依靠, 南有滇池濒临, 城东城西各有群山与碧水夹峙、环绕。现代城市中轴线以五华山为中轴线布局, 由北到南由此而形成昆明市中轴线, 成为了主城区内的历史景观基础。

3.2 自然河流水系

水源历来就是城市选址及建设发展的重要依据。昆明河流湖泊水系较为丰富。其中昆明拥有云南最大, 全国第六大的淡水湖泊—滇池, 蓄水量约为15.7亿立方米。此外, 昆明市还有盘龙江、玉带河、西白沙河、运粮河、大观河、西坝河、船房河、采莲河、明通河、金汁河、宝象河等11条河流。其中滇池水位当时较高约1892米, 城内水网密布, 以滇池为中心, 与普渡河、盘龙江等河流互相沟通, 形成“瓜连藤, 藤串瓜”的独特风貌[4]。滇池流域河流水系发育大多源近流短, 主城区主要靠滇池入海口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水运水系网络。

3.3 斑块

斑块是点状分布在城市内的具有一定面积的块状景观, 昆明自古城中山水条件较好, 城中各公园都是具有深远历史文化形成。元代王升作《滇池赋》中昆明八景包括了五华山、盘龙江等名胜, 明清两代至近代逐渐在名胜处建造庙宇楼阁赋予自然风景以人文底蕴, 近代又在此基础上修建一批公园, 点状散布城中。经过80年代以后昆明兴建了大批城郊风景公园、城市公园以及若干小游园, 昆明城市绿地斑块系统已逐步已形成“珠落玉盘”之势, 2001年后大小公园新建了近40个, 斑块数量上具有一定的增长。城市公园绿地规划应当顺应城市山脉水系骨架结构, 增大城区自然空间的连续性。

4 昆明城市景观格局更新策略研究

通过依顺自然山水系统脉络分析得到历史城市风貌特征的山水格局, 确定3条自然山脉及几条水系为城市山水骨架轴线。保持山体轮廓连续性, 河流水网的完整性和相互贯通。以滇池———盘龙江水系及相关连的几条河流水系为城市的绿色廊道, 扩大带状以大面积绿地作为基质以缓解城市集中布局形态, 城市绿地开放空间为斑块分散于城市当中, 并由廊道串联均匀分布。确定山、水、城的关系, 形成昆明“山环于城、水含于城”的城市与自然山水和谐共生的格局。以指状形态绿地深入到原有城市集中紧凑布局结构当中, 溶解城市的紧凑布局, 在各组团之间形成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交错融合的指“显山露水”是加强对水系和山系的保护, 突出景观视廊的效果, 还原城市山水本色。确定和保护关键性的自然要素如山体轮廓线、水面、二环、三环边界线等, 重新形成昆明城市特色景观格局。

5 结论

在当今城市高速发展和变化的背景下, 探讨城市创新与发展就应当从城市原有的城市历史景观演变出发, 对新的城市发展脉络和方向做到传承有序, 从而使得城市的发展兼具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性, 景观文化的多样性, 最终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宜居城市。城市发展的自然空间格局是城市空间演变和发展的景观骨架, 因此从城市地理景观格局研究出发, 将城市历史风貌格局的基础和现状与现代城市空间演化趋势进行对照分析, 得出对于城市的历史空间的保护和规划, 应当保护和延续自然河流水系以及山脉等格局, 使现代化的城市能够在这些自然的历史底蕴中延续生长下去。

参考文献

[1]姚亦锋, 朱诚.虎踞龙蟠的地理格局与南京城市景观探讨[J].中国园林, 2006 (02) :15-20.

[2]周昕.昆明城市空间形态演变趋势研究[M].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9:46-58.

[3]昆明市地方志编撰委员会.昆明市志[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13-24.

湖南城市化空间格局优化研究 篇11

摘 要 大量的城市化经验教训表明,合理的城市化空间格局将会加速城市化发展步伐,从而推动该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反之亦然。随着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与实施,作为中部省份的湖南因此迎来了加快发展的良机,尤其是城市的发展。

关键词 湖南城市化 空间格局 优化

2001年,湖南省以30.8%的城市化水平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此外,湖南长株潭城市群获批“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湖南城市化空间格局也将相应调整和变化。因此,要高瞻远瞩,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优化对策,以期湖南城市化空间格局在新一轮的分化组合中得以优化。

一、加强城市体系规划工作,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在经济体制转型及城市化加速发展的今天,加强湖南省城市化空间格局规划编制工作应注意如下几方面问题:首先,需要编制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动态弹性规划,应强调近期、中期和远景规划相结合,加强对区域城镇发展步骤和发展途径的探讨,强调历史性,注重阶段性,由目标终极型规划转向过程实施型规划,由单方案的刚性规划转向多方案的弹性规划;其次,城市化空间格局规划编制需要综合考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再者,城市化空间格局规划编制还应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积极引入“公众参与”,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

综合考虑城市之间的社会经济联系、地域条件和交通网络状况等,采取适宜的空间开发模式。构建全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城市化空间格局,要通过优先发展小城镇,推动乡村地域的工业和城镇化进程,推动“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要按照合理布局、科学规划、规模适度、突出重点、有序发展的原则,以强化功能、发展经济、聚集产业、适度扩张规模为目标,选择一批规模较大、基础条件较好、经济实力较强、区位条件优势明显的县市城镇和重点镇,采取一定的措施,加快带动周边乡镇和农村共同加快发展。

二、以现有大中城市为增长极,走城市群区域协作之路

素有“金三角”之称的长株潭,在湖南发展战略中地位举足轻重。历史文化名城长沙,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故乡湘潭,伴随共和国成长的工业新城株洲,犹如湘江之畔三颗璀璨的明珠,在历史的长河中交相辉映。现在长株潭已成为湖南无可争议的经济增长极。三市以全省一点三成的土地面积、近两成的人口,实现了占全省超过五成的GDP和财政收入。巨大的辐射与带动力正向着三湘四水扩展。这里聚集了全省90%的科研人员、80%的科研成果。世界500强,入湘38家,32家扎营于此。长株潭是目前湖南省发展水平最高、投资效益最好的地区,完全有条件发展得更好、更快,领航湖南向着“富民强省”迈进。

湖南五大城市群的空间格局虽已初步形成,但对其发展应着眼于全国,立足湖南省,统观全局,突出重点,注重均衡,走有湖南特色的城市群协调发展之路。具体而言,以长株潭一级城市群为核心予以重点开发,加大投资力度,加快融城步伐,加强经济辐射,使其真正成为湖南省城市体系的发动机。沿京广线向北大力发展环洞庭湖二级城市群、向南大力发展湘南二级城市群,加快与长株潭一级城市群的对接,注重沿线小城镇建设,搞好产业规划和功能,力争形成结构完善、功能互补的“湖南东部城市走廊”。富有特色地大力开发湘西三级城市群,采用“抓两头促中间,培养三大增长极”的模式,即重点抓好怀化物流圈和张家界旅游生态圈,通过辐射带动,促进吉首民族圈的发展,以此形成湘西三大核心增长极,进而拉动整个湘西城市群的和谐发展。

三、打造东方莱茵河,培育湘江生态经济发展带

湘江,被喻为湖南人的母亲河。“十一五”期间,湖南省提出“把湘江打造成东方莱茵河”的目标。2010年8月,湖南省委书记周强在谈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两型社会”建设时提到,无论是转方式,还是建“两型”,绿色发展都是应有之义、核心要求,要让这张“绿色湖南”的名片,成为湖南最有特色的标志、最有影响力的品牌、最有竞争力的资源。

湘江作为连接长株潭三座城市的水脉,与莱茵河有着许多的相似之处。在规划专家看来,两者都是有着悠远历史文化传统、远近闻名的大河,沿岸经济发展,文化古迹众多,而且湘江流域正面临着与德国工业化时期莱茵河所面临的相似课题。湖南省委政府做出重大战略部署,规划建设湖南湘江长株潭段生态经济带。该生态经济带始于南端空洲岛,止于北端月亮岛,沿湘江长128公里的滨江地带,规划范围面积约468.86平方公里,包括长沙、株洲、湘潭三城市的城区滨江地带。通过近20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开发建设,把湘江生态经济带建设成为具有明显的生态良性循环特征、城乡一体化的生态经济发达,景观环境优美,适宜人类休闲和居住,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生态经济发展走廊,并为长株潭城市群地区,乃至湖南省的可持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朱翔.洞庭湖区城镇体系建设研究.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9(3).

惠来县景观格局与动态变化分析 篇12

本文在GIS技术支持下,利用卫星遥感资料和景观格局分析软件 FRAGSTATS 3.3研究了惠来县1994年和2001年两个时期的土地景观格局的总体变化,以期为该地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惠来县地处粤东沿海,潮汕平原南部,背倚大南山,面濒南海,海岸线长82km,是揭阳市唯一的沿海县。惠来县北部为山地,中部和西部为亚岭地带,中南部多为平原台地,沿海为沙滩和湿地,其中山地较为贫瘠,耕地的有机质含量也较低。惠来县是个多灾的县,旱、涝、潮、风等自然灾害频繁。全县人均耕地占有少、土地质量水平低、后备资源不足。2006年人均GDP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仍处于经济落后的状况。

2 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本文所采用的原始数据包括TM和ETM+卫星照片解译的1994年和2001年惠来县土地覆被状况。基础地理数据为基于UTM投影的惠来县矢量图,1987年广东省1∶50万的土地利用图和Google earth软件以及经社会调查的资料等。

2.2 景观类型划分

本文根据1987年广东省土地利用图,参照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土地分类系统,结合惠来县的景观特征,同时考虑到TM和ETM影象可分辨的最小图斑、人工判读的可能性,将惠来县土地分为林地、建筑用地、耕地和草地、滩涂、水域及其它用地等6类。其中建设用地包括居民点、工矿用地及交通用地;水域包括河流、水库及池塘;滩涂在本文中具体指沿海养殖水面、河流及水库四周养殖等综合利用水面;其它用地包括裸露土地、沙滩等。

2.3 景观特征指数选择

本文根据惠来县1994年、2001年的景观生态类型数据及其数据特征,主要采用景观格局指数方法对7年来惠来县的景观动态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景观格局指数由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开发的著名景观格局分析软件系统Fragstats 3.3计算。本文还参考了一些学者[4,5,6,7]的研究方法,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选取适合该研究区的指数和方法。在类型水平上选择了景观类型面积(CA)、斑块数目(NP)、类型百分比(PLAND)、斑块密度(PD)、平均斑块面积(AREA—MN );在景观水平上选择了景观类型总面积(TA)、边缘密度、面积加权的平均形状指数(AWMSI)、最大斑块指数(LPI)、平均斑块面积(AREA—MN )、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指标的计算公式选自文献[1]。

2.4 数据处理

我们对2期不同遥感影像数据进行了统一处理。使用ERDAS 9.1对TM、ETM+影像5波段、4波段、3波段进行波段组合,以及使用ArcGIS软件从中国矢量图上裁减出惠来县的矢量图层并对其投影,采用UTM投影、WGS84坐标系统和惠来县的矢量图层在ERDAS 9.1环境下从2期遥感图像中裁减出该县两个时期的遥感图像;使用土地利用类型作为景观类型,裁减后的图像在ERDAS 9.1环境下采用最大似然法进行监督分类,依据目视判读和实际调查经验,参照研究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对监督分类后影像出现的错误和较粗略的部分进行手工修改,直至获得符合精度要求的监督分类影像(图1);利用ArcGIS 9.2将分类图转化为GRID格式,通过FRAGSTATS 3.3软件计算LANDSCAPE和CLASS尺度上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景观数据,并用ERDAS 9.1矩阵分析功能获取转移矩阵。

3 结果与分析

3.1 景观要素总体变化

根据惠来县1994年、2001年景观生态类型分类结果进行面积、斑块数及其变动情况统计,见表1、表2。惠来县的景观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林地占绝对优势。从景观类型的面积变化值来看,建筑用地、耕地和草地增加幅度较大。该县耕地面积虽广,但有机质含量少,迫切需要增加和改善耕地质量。此外,该县为实现耕地消长平衡,利用开发“四荒”、“四低”土地的总体规划,选择一些条件好的地区创办粮食复垦基地,增加耕地面积[3]。水域和其它用地增加的幅度较小;林地和滩涂面积呈下降趋势,其中以林地面积较少最为典型,因为该县立足山、海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山、海特色农业[8],到2001年林地面积比1994年减少约10%,7年间有70.72hm2的林地转移为耕地和草地。

3.2 景观水平动态特征

景观水平动态特征为:①景观多样性提高。香浓多样性指数从1.167增加到1.2652,反映了景观多样性的提高,各景观要素所占比例的差异有所缩小,说明景观的结构组成趋向复杂化,具体表现为林地、耕地、水域等景观类型受到建筑用地的侵入和分割以及滩涂改造为养殖场、盐场等。②景观破碎度增大,斑块形状复杂化。1994年惠来县共有斑块45395块,2001年增加到76259块,平均每个斑块面积减少1.36hm2;斑块密度增加较快,由35.73—60.64块/hm2,这反映出惠来县景观破碎化程度呈上升趋势。同时,最大斑块指数减小,表现为边缘与形状变化密度和面积的加权平均形状指数均有增加,进一步证明了斑块形状不规则程度的加大和景观破碎化程度的加深(表2)。③景观格局变化影响城市发展。城市景观格局与城市化过程有密切联系,城市化初期各类建设用地迅速增加,使原来单一的景观类型变得分散和多样,景观多样性指数加大;在城市化中期,景观多样性和景观破碎化程度缓慢增加;在城市化后期,各种景观规模逐渐变大,景观破碎化程度减小,景观被优势斑块类型所取代,景观多样性下降[9]。惠来县城市化阶段从 1994年起,各类景观要素的斑块数量增加,破碎化程度加大,建筑用地面积增加,到2001年斑块数在所有景观类型中增加最多,处于城市发展的初期,城市化速度加快。

3.3 主要景观要素动态特征

利用ERDAS 9.1作出景观类型动态转移矩阵(表3),得出7年来惠来县各景观要素变动的特点:①林地。林地面积减少了11605.28hm2。在减少的主要面积中,转化为耕地和草地18239.4hm2、建筑用地5674.62hm2,其次分别为滩涂、其它用地和水域913.78hm2、411.65hm2、130.53 hm2。斑块数增加7008块,斑块密度增加0.30块/hm2,平均斑块面积减少6.37hm2,说明林地破碎度加大,而面积加权平均形状指数增加2.45,林地形状变得更不规则。同时,边缘密度的增加也说明林地斑块内部的连通性变差。②建筑用地。建筑用地面积增加6335.31hm2。其中,增加的主要来源为林地、耕地和草地的转化,虽然斑快密度增大,但是平均斑块面积减小不明显,破碎度趋缓;同时,面积加权平均形状指数和边缘密度都有显著上升,说明居民点形状更不规则,内部连通性变差。

近几十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住房面积增加,但缺乏规划,城镇建设混乱;土地利用效率差,道路功能不明确[2]。因此,改变惠来县的城市建设落后状态已迫在眉睫。③耕地和草地。耕地和草地面积净增长5505.19hm2,斑块数增加6699块,斑块密度增加5.27块/hm2,但是平均斑块面积增加0.6hm2,说明耕地和草地斑块破碎化程度不明显。同时,草地斑块面积加权形状指数提高了15.93,边缘密度也增加了245.74,反映了耕地和草地形状的复杂化趋势,内部连通性更差。④滩涂。滩涂面积有所减少,主要是转化为林地1127.89hm2、水域1006.05hm2。历史上,惠来县旱、涝、风、潮灾害频繁,土地贫瘠,政府注重造林绿化,在沿海沙滩营造防护林,使部分滩涂转化为林地。滩涂斑块数增加1123块,斑块密度增加0.88块/hm2,平均斑块面积减少0.21hm2,破碎化程度不明显。面积加权指数减小2.01,边缘密度增加较少,说明滩涂斑快的形状变得更加规则,内部连通性更好,这体现了当地政府对海水养殖产业高起点规划和高标准建设的效果[8]。⑤水域。水域面积略有增长,主要是由滩涂转化而来的,其它景观要素的转化较少,板块数增加917块,斑块密度增加0.88块/hm2,平均斑块面积略有减小,边缘密度和面积加权形状指数略有增加,说明水域斑快破碎化不严重,形状较规则。⑥其它用地。斑快面积增加124.03hm2,斑块数增加2737块,斑块密度增加2.15块/hm2,平均斑块面积减少0.40hm2,景观破碎化程度加深。说明土地质量下降,利用效率差,浪费严重。

4 结语

本研究选取TM和ETM+影像数据,由于影像分辨率较低、影响因素较多,因此在数据选取、运算分析过程中要保证结果的精确性。但通过对一些景观指数的计算,从宏观上可较好地反映7年来惠来县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①惠来县景观格局与动态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以林地为基质,以林地、建筑用地和耕地、草地变化为主,林地面积的减少和水域面积的增加与当地政府立足山、海优势,建立山、海特色农业的政策有直接联系,大面积林地转化为耕地和草地。由于人为因素,城市化快速发展,部分林地又转化为建筑用地。②破碎度趋向加深,景观结构和斑块形状都趋向复杂(尤以林地和其它用地严重),景观类型稳定性增加,优势度减少。③各景观要素又有不同的景观动态特征。虽然建筑用地、耕地、草地破碎化趋缓,但是形状变得更加不规则,说明惠来县城镇建设还处在落后状态,耕地消长也不平衡,如何较好解决生产用地与建设用地、人口增长与土地减少等关系问题,应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滩涂和水域破碎化趋缓,形状也日趋规则。其它用地破碎化程度加深,说明土地利用率差。④景观多样性有所提高,受人类干扰程度加深,城市化速度快,处于发展的初期。

参考文献

[1]邬建国.景观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02-158.

[2]欧阳艳红,尚文生,等.小城镇旧城改造规划的认识与实践——以广东省惠来县为例[J].城市研究,1997,(4)∶32-34.

[3]林吴利,元健雄,蔡海龙,等.依法强化土地管理确保土地消长平衡——惠来县加强土地管理的调查[J].南方农村,1997,(5),30-32.

[4]郭澎涛,武伟,刘洪斌,等.重庆市景观格局与动态变化分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32(6)∶119-124.

[5]Forman R T T,Godron M.Landscape Ecology[M].New York:Willey,1986∶76-89.

[6]高爱,夏丽华,陈健飞,等.佛山市顺德区土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J].热带地理,2007,274)∶327-331.

[7]谢双喜,林媚珍,马秀芳.广州市花都市区景观动态变化研究[J].生态科学,2007,26(1)∶41-45.

[8]王利文,秦海龙,仁者.惠来县发展县域经济的调查报告[J].广东经济月刊,2003,83∶11-13.

上一篇:艺术设计教学之改革下一篇:视觉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