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方案

2024-10-16

视觉方案(精选12篇)

视觉方案 篇1

2015年中国国际视听集成设备与技术展 (Info Comm China 2015) 于4月8至10日在中国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期间, 视觉显示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导者科视Christie®展示了适于多种应用的“重量级”视觉解决方案。

美国科视数字系统公司是一家全球视觉技术解决方案公司。科视Christie作为世界上最先营销最先进投影机和完整系统展示先行者, 一直在树立标准, 被认定为全球最具创新性的视觉技术公司之一。从零售显示市场到好莱坞电影显示市场, 从应急指挥中心到教室和培训模拟场所, 科视Christie显示解决方案和投影机凭借其动态精美的图像吸引了全世界观众的眼球。

本次科视Christie展台位于展馆的EB1-01号, 由多个区域组成, 整体设计与拳击赛场相似, 处处彰显动感和活力。由全新科视Christie Boxer 4K30投影机领衔的精彩产品展示共分为六个核心区域, 包括“无畏” (Bold) 、“专注” (Observe) 、“激昂" (Xhilarate) 、“体验” (Experience) 、“颠覆” (Redefi ne) 和“卓越” (Superior) , 组合在一起便是“BOXERS” (拳击手) 一词, 每个展区均配有最先进的科视Christie产品, 以完美用于各项特定应用。

展区1——“颠覆” (科视Christie Boxer)

全新科视Christie Boxer 4K30三芯片投影机在Info Comm China首次亮相。其设计由内而外与其重量级水准相得益彰。科视Christie Boxer 4K30可提供30000流明亮度和4K (4096×2160) 原始分辨率, 重量不足150磅 (68千克) , 适用于高冲击性现场活动, 为租赁舞台和固定安装应用设立了新的行业标杆。它配备6盏450W汞灯, 安装在两个3灯底座之中, 内置科视Christie Tru LifeTM图像处理, 可提供最高位深度和最快的帧速率。展位设有三台边缘融合的科视Christie Boxer 4K30, 由来自COOLUX屡获殊荣的潘多拉魔盒媒体系统 (Pandoras Box media systems) 驱动, 游客看后对其功率、亮度、性能和耐用性的完美结合而拍手叫绝。

展区2——“无畏” (科视Christie Roadie 4K45)

在“无畏”展区, 行业最亮的灯光照明投影机科视Christie Roadie 4K45, 进一步巩固了科视Christie作为先进视觉技术的市场领导者地位。此外, 这款在Info Comm China2015首次展出了Roadie 4K45, 以其坚固、可靠, 通过路测验证, 176英寸的壮观投影和4K分辨率的内容展示, 成为展位的瞩目焦点。Roadie 4K45拥有45000流明亮度, 集成了变形和融合功能, 适用于世界级的投影映射应用。此外, 与科视Christie Tru Life™电子平台完美结合, 实现了出众的色彩还原和图像处理。Roadie 4K45可完美用于现场活动和基于位置的娱乐, 即使是最严苛的专业视听要求, 都可以出色完成。最近, 在中国采用科视Christie技术打造惊艳图像的大规模安装包括武汉万达电影乐园, 以及在珠海长隆海洋王国的巨型鲸鲨雕塑上进行的投影映射。

展区3——“卓越” (科视Christie H系列)

科视Christie继续展示其对1DLP市场的承诺, 在“卓越”展区推出全新科视Christie H系列投影机。H系列投影机仅重52.5磅 (24千克) , 配有双灯泡, 可产生12000流明亮度, 是10000流明以上1DLP类别之中最轻、最亮、最小的投影机。该系列投影机有两种型号可供选择, 均适用于中到大型租赁舞台和固定应用, 包括音乐厅、礼堂、宾馆、董事会议室、教育、政府、会议室和宗教场所。对舞台租赁而言, H系列不仅坚固耐用, 足够明亮, 还提供了细腻丰富、美轮美奂的色彩, 是为办公室而精心设计。其小巧、紧凑的外形使得无论是纵向安装还是横向安装, 都以整洁、精致的外观超静音运行, 同时配以强大的内部展示能力。

展区4——“专注” (科视Christie Phoenix和科视ChristieEntero HB 80”显示箱体)

科视Christie展位的另一大亮点即是“专注”展区, 该展区设有多源显示解决方案, 所配屏幕帷墙可对控制室环境进行模拟。所展示的科视Christie®PhoenixTM可实现对影音数据的无缝访问和控制, 而无需考虑用户的位置, 还展示了6个80英寸科视Christie EnteroTMHB视频墙显示箱体。该种设置非常适合需要采用控制器来显示重大信息的高品质命令和控制显示解决方案的用户。依托核心网络流媒体解决方案, 科视Phoenix允许用户在重大场合进行协作、合成并生成快速、准确的决策, 而科视Christie EnteroTMHB显示箱体也是多种环境之中客制化程度最高的视频墙显示解决方案。

展区5——“体验” (汽车模拟演示与科视Christie MirageWU14K-M)

科视Christie必看展位之一便是“体验”区:令人震撼的汽车模拟演示。该展区采用科视Christie Mirage WU14K-M支持200英寸屏幕上的细腻丰富、生动形象的视觉效果。Mirage WU14K-M的像素更高、性能更佳、亮度更亮, 可为各种应用打造令人惊艳的3D效果, 它拥有双450W灯设计, 可提供12500 ANSI流明亮度, 并具有高达2100:1的对比度。凭借WUXGA分辨率和双输入3D来提供高达120Hz的原始性能, 科视Christie Mirage WU14K-M是一款真正创新的高性能3D投影机, 可提供清晰逼真的图像, 并具有出色的色彩还原能力。

展区6——“激昂” (科视Christie Brio)

在“激昂”展区可体验到由多功能科视Christie Brio企业版带来的兴奋。该展区专为满足需要多地点协作用户的要求而设计, 使用户可以轻松进行会面、共享信息和协作, 克服了地理距离, 并消除了单站点和多站点工作会议上的挑战。一旦连接到科视Christie Brio企业版节点, 演示文稿和高品质媒体就可以通过IP网络, 在世界各地的站点之间轻松共享。参与者将能够在模拟两个地理位置的两个单独房间内, 体验到这种协作的强大之处。在第一个房间内, Brio企业版节点搭载灵敏的科视Christie FHD651-T 65英寸液晶触摸面板, 打造卓越的触摸屏性能, 而在第二个房间内, 则使用科视Christie GS系列投影机, 从Brio企业版向墙面投影视觉效果。其中, 科视Christie GS系列投影机配有激光荧光体照明, 运行时间惊人, 达20000小时, 而无需更换灯泡和滤光片。

电影和商业综合产品系列

除了六个主题区域, 科视Christie还展示了其电影和商业产品系列, 包括其突破性的激光投影系统、屡获殊荣的科视Christie®Micro Tiles®、以及科视Christie G系列、H系列、Q系列等1DLP®投影机, 它们适用于企业会议室、高等院校、宗教场所、政府以及其他中小型场馆的应用。此外, 还将展出科视Christie J系列和M系列等坚固可靠的3DLP投影机。来自coolux的潘多拉魔盒 (Pandoras Box) 产品系列, 以及科视Christie Spyder X20更为此次耀眼的静态展示阵容锦上添花, 其中, 科视Christie Spyder X20是全球最强大的视频处理器和演示切换器, 真正满足了用户的灵活需求, 可对不同内容进行同时显示和控制。

科视Christie亚太区副总裁余林女士在接受《广播与电视技术》采访时说道:“一直以来, 科视Christie作为能够了解市场需求、并推动创新发展来定义未来视觉显示技术的行业领导者, 这让我们深以为豪。”“这正是我们将最全面的先进可视化解决方案, 战略性地展示于Info Comm China 2015的原因所在——以超低的成本、最优质的客户服务和售后支持, 推出拥有最高性能和灵活性的重量级产品。”

科视Christie中国销售总监裴健补充道:“Info Comm China是中国最大的视听展会之一, 通过全面地展示我们的先进解决方案, 为了解来自不同领域的相关人士提供了完美的平台。我们衷心希望科视Christie Boxer 4K30和Roadie 4K45投影机等‘重量级’产品在中国的首次亮相, 能进一步巩固科视Christie领先视觉显示技术的全球领导者和创新者的地位。”

视觉方案 篇2

一、选题

1、学生所在省市的公益广告投放情况的调查与研究

2、城乡交通安全公益广告的调查与研究

3、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与研究

二、调查形式:

1、实地调查:利用暑假时间对国内大中小城市城乡

车站、码头、机场、公路、公交、市内、市外等

区域进行调查与研究,范围包括:电视、网络、户外、车身、墙体、报纸、杂志、DM等所有媒体。

2、资料查阅

三、调查内容:

1、拍摄收集作品图片;

2、对收集的作品资料进行分类整理;

3、写调查报告与心得;

设视觉情景,扬视觉之长 篇3

关键词: 聋生 语文教学 《我爱故乡的杨梅》

一、案例背景

由于丧失听力,聋生很难对身边丰富多彩的生活形成听表象,他们主要通过视觉通道感知和获取外界信息,学习中更多地依赖直观刺激。互联网具有把枯燥、单调、平面型的教学方式转化成图、音、像、影、文字等相结合的多媒体动态形式及立体式教学的独特优势和魅力。实物具有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的效果。在聋校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调动聋生的视觉感官,将课文内容鲜活地展现在聋孩子眼前,形成“扬聋生视觉之长,补聋生听觉之短”的学习状态。下面我结合一个获奖案例进行阐述。

《我爱故乡的杨梅》是一篇状物文章,是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语文第十册中的课文。它描述了故乡杨梅树的美丽和杨梅果的可爱,表达了作者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课文层次清晰,按照杨梅的生长过程特点,由整体到部分、由表及里地进行叙述。全文采用细腻、生动的拟人手法,让读者对杨梅产生如见其形、如观其色、如品其味的感觉。

二、案例描述

片段一:创设情境,引导感知。

课文是如何描写杨梅果的呢?我们看作者的介绍。

(播放课文3—6自然段的对应录像)视频资料来源:http://video.sina.com.cn/v/b/1391334-1239832923.html.

教学设计理念:本篇课文描写的是江南水乡,苏北学生对此缺少直接的生活经验。针对这个问题,上课伊始,我播放了一段课文朗诵的视频资料,目的是将学生带入作者秀丽的故乡,并且视频中附上对应的课文语句,帮助聋生在语言文字与所描述的意境之间建立正确的对应关系。孩子们通过视觉观察,轻松地借助字幕走进了课文情境。

片段二:斟字酌句,趣味赏析。

课文描写了杨梅果的哪几个方面?(板书:外形、颜色、味道)

首先写了什么?请大家朗读这部分课文。(学生自读,思考)

谁来说一说,描写杨梅果外形的句子(板书:圆、小刺)。

看(出示实物):这就是杨梅和桂圆,仔细比较(它们大小一样,都是圆圆的)。摸一摸,有什么不同?(杨梅遍身生着小刺)。

一起来读这句话(学生读句子)。

这里能不能换成另外一个句子?请大家边读边想,哪句更好?(生答……)老师引导总结:第2句将杨梅与桂圆作比较,更形象。

教学设计理念:这段课文描写的是杨梅果的外形,在教学句子“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时,教者出示杨梅、桂圆的实物,引导聋生将陌生的杨梅和所熟悉的桂圆作比较,从而获取直观感受,体会作者描写事物的细致之笔。

杨梅果的颜色和味道又是怎样的呢?(学生自由朗读,思考)

第5自然段描写了杨梅果的颜色,是什么颜色?请完成填空。(板书:淡红 深红 黑的)。看看这三幅图,想一想,这几个词语可以调换位置吗?(不能)它表面颜色的变化说明了什么?(杨梅果渐渐成熟)一起来读句子。成熟的杨梅“几乎”变成了黑的。“几乎”是什么意思?(接近于黑色)是不是真正的黑色?不是。(齐读)

这时候,作者轻轻咬开杨梅,看见了什么?(生答:果肉、汁水)什么颜色?(新鲜红嫩的果肉、鲜红的汁水)一起来读第③句话。

(结合图片总结)这里作者按顺序,写出杨梅果表面由生到熟的颜色变化,再由外到内,描写果肉和果汁的颜色。

教学设计理念:“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句。”是新课标中本学段的阅读目标。这部分课文描写了杨梅的颜色,苏北学生不熟悉杨梅的生长过程,缺少直观感知,所以教者借助多媒体,将描写杨梅颜色的词句配上形象的、鲜艳的图片,活化课文,引导聋生通过观察图画,发挥想象,从斟字酌句开始,赏析课文内容。

片段三:水到渠成,升华主题。

刚才,同学们了解了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味道。

(回顾课文)它圆圆的,遍身生着小刺。先是淡红的、随后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没有熟透的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

接下来,请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话,读一读。(学生选读课文)

(师对照板书作总述)这篇课文,作者之所以能写得生动、具体、形象,因为首先,他是个善于观察的人,抓住了事物的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从杨梅树写到杨梅果,又从生到熟、从外到内具体描写杨梅果。我们要向作者学习,注意观察,学会观察。我们知道,这篇课文是作者在病中看到窗外细雨,不禁想起家乡、想起家乡的杨梅而写的。字里行间,可以体会到作者对杨梅的(?摇?摇 ?摇?摇),对故乡的(?摇?摇 ?摇?摇)。(板书——喜爱杨梅,热爱故乡)

作者通过描写故乡的杨梅表达了热爱故乡的情感。同学们,你的家乡是什么样子的?你们热爱家乡吗?(学生展示自己课前准备好的各种影像资料和图片,进行交流和互动。)

教学设计理念:本文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知道杨梅是故乡的象征,明白爱故乡的杨梅也就是爱故乡,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教学中首先要帮助学生体味感情,然后升华主题,鼓励学生说出对家乡的深切感受。课堂上,孩子们借助影像资料介绍家乡,用手语告诉大家,我爱扬州,因为有美丽的五亭桥,美味的富春包子……

片段四:尊重个性,拓展思维。

课后,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完成其中一项作业——(破)

(1)先看一看、尝一尝杨梅,再读一读描写杨梅形、色、味的句子,然后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2)请你仿照课文,通过看、摸、尝等,抓住形、色、味的特点,描写自己爱吃的一种水果(如:苹果、草莓、……),要求语句通顺、意思完整。

教学设计意图:“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涵养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要重视语文的熏陶作用,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这一环节,教者设计了两项难度有别的作业。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仅要求聋生通过直观的看、摸、尝体验,进行文字回顾和记录,而且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孩子,让每一个人都体验到成功。

三、案例总结

1.创设视觉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探索知识的动力。文本无非就是彼时彼地的生活,针对聋生学习更依赖直观刺激这一特点,在教学一开始,教师就播放课文内容的对应录像,帮助孩子了解杨梅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通过这一视觉情境的创设,聋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自觉地走进课文,情感自然转移到对课文的体验上,这不仅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而且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借助视觉情景,培养学习能力。

抽象的词语、句子,还有学生无法感知的景象,单凭教师用语言解释,学生不易理解,不能产生直观联想,利用视觉情景就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在讲课文时,作为苏北的聋生,大部分没亲眼见过杨梅树,课文中的许多词语学生没有直观的感知,我就让学生去看、摸、尝,通过视觉、触觉等品词析句,这样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3.利用视觉情景,提高表达能力。

聋生学习语言,总是以感性的形象作为来源。生动的视觉情景,可以引发聋生表达自己所观察到的事物,唤起学习和运用语言的主观需求。有效地运用视觉情景,可以高效触动聋生去看、去“说”。课堂上,当投影仪上出现家乡的影像或图片时,孩子们纷纷用手语告诉大家,“这就是我美丽的家乡——扬州……”这无疑是帮助聋生将语言文字和事物形象结合起来的最佳手段。

参考文献:

[1]程益基.聋校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若干思考.中国特殊教育网,2007,10.12.

[2]杨九俊,吴永军,主编.建设新课程:从理解到行动.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06.

[3]杨建英.浅谈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的思考.才智,2001.

视觉方案 篇4

从人的视觉生理来看,每个人都有一个主眼,可能是左眼,也可能是右眼。主视眼所看到的东西会被大脑优先接受。人的大脑习惯性利用主眼的成像来分析和定位物体,主眼由于运动多,获得的补给也多,往往发育的比副眼好。

我们通过一个简单实验来验证这一点:用双手圈成一个洞,如图1(a)。站到一个物体1米以外,将物体置于洞中心,如图1(b)。双眼能从洞中看到此前选定物体的时候,停住,闭上一只眼,如果你还能从洞中观察到该物体那么这只眼就是你的主眼,如图1(c)。如果闭上另一支眼,不能在洞中央看见物体,那么这只眼就是你的副眼,如图1(d)。

人们观察物体的时候,大脑都是通过主眼来识别物体的细节,而借助另外一只副眼来辅助定位空间位置,从而形成立体视觉。通常情况下,主眼视力好于副眼,亦即主眼黑白分辨力和色彩分析力都好于副眼。

这个实验表明,通常我们所说的双眼立体视觉并非一定要建立在左右对称的基础之上。事实上,只要有其中一只主眼能够获得视像的全部细节信息,则另一只副眼只需要提供较少的视差信息既可以实现完整的立体视觉。

1关于兼容制广播电视

1.1兼容制广播的回顾

我们如今采用的模拟彩色电视、数字高标清电视和FM调频立体声广播都是兼容制广播的实例。

1.2兼容制概念的讨论

通常所说的电视系统兼容性可分为向上兼容和向下兼容两种,例如:在兼容制彩色电视系统中,所谓向上兼容是指黑白电视机既可以接收黑白电视信号,也能够接收彩色电视信号而重现正常的黑白图像;向下兼容则是指彩色电视机在接收彩色电视信号时,能重现正常的彩色图像,而在接收黑白电视信号时,能重现正常的黑白图像。

由于人眼的视觉特性,对黑白对比的细节有较高的分辨力,而对彩色对比的细节分辨力较低。在彩色图像传送过程中,只有大面积色块部分需要在传送其亮度信息的同时还必须传送其色度成分,而颜色的细节部分,都可以用亮度信号来取代,这就是大面积着色原理。

据亮度方程Y=0.3R+0.59G+0.11B,可得亮度—色差信号与R、G、B三基色信号的关系:

R-Y=0.7R-0.59G-0.11B

B-Y=-0.3R-0.59G+0.89B

一个亮度信号与两个色差信号可以还原三种色度信号。

由于标清亮度信号频带宽度为0~6MHz,三个色差信号频带宽度也为0~6MHz,依据大面积着色原理,为在有限带宽范围内同时传送亮度与色差信号,可以将色差信号频带压缩到0~1.3MHz。如此,满足人眼视觉特性的彩色电视信号实际只需要黑白全清晰度信号带宽的150%便已足够。而实际上在模拟电视技术中还可以通过频谱交错技术将色差信号嵌入黑白标清信号带宽内,从而更有效地利用了宝贵的频谱资源。

如果系统能够实现双向兼容,那么黑白电视接收机可以重现全带宽黑白电视图像;而彩色电视接收机除接收全清晰度黑白图像外还能够同时接收两路压缩带宽的色差信号,经过矩阵解码后重现全带宽分辨度的彩色电视图像,两者均可以达到最佳的图像质量。

无独有偶,类似的主副信道传输方式在导频制FM立体声广播和Dual Link HD SDI 4:4:4/4:2:2+0:2:2视频传输中均有相同的思路。

1.3目前的所谓兼容制3D电视是单向兼容

中国3D电视试验频道于2012年元旦开始试播,该频道由中央电视台、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深圳6家电视台联合创办。该3D电视播出系统采用SbS(Side by Side)单路HD-SDI播出方式,所有播出信号均采用SbS高清帧兼容左右拼接方式,实现了在现有2D高清信号播出系统基础上传送和播出3D电视节目的功能。

左右拼接(SbS)方式是一种形成高清帧兼容3D电视的视频拼接方式。指对同一时刻的左路和右路视频帧进行下变换,得到一半水平分辨率的左路和右路视频帧,并将其水平并列拼接为一帧,其中下变换后的左路视频帧位于下变换后的右路视频帧的左侧。这种帧兼容格式具有能用原有高清晰度电视传输通道和高清机顶盒接收解码的优点,但是图像的水平清晰度损失一半(与此类似的还有Up and Down拼接方式)。作为接收端的SbS 3DTV接收机,可将左右半帧拉伸并以轮流显示或间隔偏振方式得到3D图像,由于双眼视觉的补偿作用,其水平分辨率并非线性损失。

2单向兼容制3D电视的问题

单向兼容实现了在现有播出平台基础上的3D传输,但并未解决2D电视收看3D频道内容的问题。普通2D电视接收机则无法通过拉伸显示正常画幅比例的图像,而只能显示为SbS左右半帧拼合图像。因此说,SbS帧兼容方式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双向兼容,而仅仅是利用现有2D技术系统实现3D信号传输的权宜之计。

2.1原因分析

1.现实原因,认识上觉得不必要。经过几年的试播,3D试验频道运营团队逐渐发现当前运营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节目吸引力不够;2)频道时段归属不明,参与各台自身的特色和频道整体性难以实现;3)立体效果不够鲜明;4)广告运营未见起色;5)政策扶持缺乏连续性。由于归属不明,运营模式不清楚,各台对于节目规划不纳入统一计划,与各台属下其它2D频道缺乏共享联动,更在节目综合统筹利用方面缺乏规划。同时,观众对3D电视试验频道的认知度、认可度都不高。

2. 技术原因,半幅清晰度下降,牺牲了图像质量。

目前我国3D电视试验频道采用Sb S帧兼容格式进行3D电视节目传输。优点是可以完全利用现有高清电视传输系统,包括电视台前端播出系统、有线电视网络前端系统、用户终端等,实现3D电视节目的播出传输及收看。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3D电视左右路视频信号水平清晰度损失一半,图像质量降低,立体效果本身打折扣。此外,只有支持Sb S3D格式的接收终端才能实现3D图像显示或单独显示一路2D图像,而普通2D电视接收终端则始终无法正确显示2D图像。

2.2 结果

1.导致了3D频道收视率不高。由于节目形态完全独立于2D频道,尽管在参与六台的推动下取得了一定发展,但是由于3D电视频道发展的整体资源、市场环境、观众认可度等方面制约,3D电视试验频道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从而使得我国的3D电视频道长期仍处于“试验”阶段。

2.与此相关的节目投入不大(重复播出,低质制作)。3D试验频道节目实行采购制,包括电影、体育、综艺节目等。首播4.5小时,每天重播两次。中央电视台、北京广播电视台、上海广播电视台分别负责每天1小时的首播时段,天津电视台、江苏电视台和深圳电视台则分别负责每天30分钟的首播时段,各个台负责的具体时段的播出顺序每3个月轮换一次。但由于制作能力有限,现阶段频道主要充斥着一些访谈、健身、烹饪之类的“简易”节目,不能体现3D的优势,反而透支了3D电视的概念,招致观众的反感乃至抛弃。

目前国内的立体电视节目在体育赛事方面和文艺晚会方面有所偏重,在节目类型选择上,大多数成员台都选择了演播室节目。

立体电视试验频道的网络调查显示,最受欢迎的立体电视节目是综艺节目,而观众最想看的则是立体电影和电视剧。但现阶段试验频道尚无法满足这一需求。立体电视比起立体电影来说,最大优势就在于直播内容。目前客观条件还不能满足进行立体电视直播的要求,但直播必然是未来立体电视体育赛事节目的发展方向。

3. 以上原因决定了不能扩大再生产,一定程度上抑制了3D节目本身的发展。

目前,制约3D电视试验频道发展的主要问题是节目资源的缺乏和质量欠佳。由于各台节目资源储备不足,重播量大成为突出问题。受制作能力和成本的限制,节目资源在短期内难以得到快速扩充。此外,节目质量有待提高。同主流2D节目相比,3D电视节目创作较为保守和简陋。同时,多数节目难以实现与2D节目的套拍,即使有也未必适合在3D平台播出。

3D电视节目制作机构,是整个内容制作产业环节中的重要力量,但对电视台有较大的依附性,必须要保证制作和购买的节目有播出平台以分担风险。国内的独立内容制作公司多是与3D试验频道进行合作,提供相应时段的内容。

3D电视试验频道尚无整体经营时段广告的计划。

各合办台中,有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江苏电视台播出广告,均为实验性质广告。并未将广告经营纳入各自的整体经营规划。

3全兼容3D电视播出的解决方案

全兼容高清3D电视格式发展的下一阶段,在传输编解码等技术层面已可行;高清机顶盒只需要支持HDMI1.4a以上物理接口,并更新复用、解码等即可实现。

方案1:在现有左右拼接格式视频信号的基础上,传输增强信号,实现双路全分辨率。增强信号也为左右拼接格式视频信号,与基础左右拼接视频信号合并,可以得到双路全分辨率3D电视信号。基础左右拼接视频信号与增强左右拼接视频信号的压缩编码可采用H.264 SVC可分级编码或双路H.264编码技术。该方案可以兼容现在播出的3D电视试验频道信号格式,现有的高清机顶盒可以继续收看左右拼接格式3D电视节目。缺点是占用频道资源较多且仍然不能够向下兼容2D接收终端。

方案2:采用主副频带信号兼容的方式,实现全分辨率3D显示。3D信号的一路全分辨率高清信号可作为2D高清电视节目,通过现有高清机顶盒可以接收这路信号作为普通2D高清节目收看;3D电视的另一路压缩高清信号作为增强信号,新部署的3D电视机顶盒可以解码左右路高清信号重放3D图像。3D电视的两路高清信号的压缩编码可以采用H.264 MVC(Multiview Video Coding)多视角视频编码技术。该方案优点是能够实现2D与3D信号的同播,利于电视台进行频道资源的整体规划。

全兼容的含义:首先要包含一个完整带宽的HDTV信号,其次插入一个部分带宽清晰度的副眼信号。

技术要求:从信源角度,要求左右路双眼信号等清晰度,编码方式采用主流编码方式,自动兼容2D格式,在非3D解码时自动丢弃副眼信号。

通过3D解码器的信号识别,在终端实现2D和3D无缝切换是可行的。按照国家广电总局发布的《3D电视技术指导意见第二部分:高清帧兼容3D电视信号传输》中的技术规范,在播出前端,将3D电视节目的最大最小视差信息复用到TS流中,现有高清机顶盒进行软件升级,从而可以解析最大最小视差信息,并根据此信息实现正确的EPG立体显示。为进一步提升EPG信息的立体显示效果,还可以改进3D电视EPG传输技术,实现精细的、视觉舒适的EPG立体显示。

4 DVB-T2的参考

在国际上,DVB-3DTV是一个2010年底提出的新标准,用以在DVB传输标准之下传送3D视频信号。

2012年7月11日在DVB第71次指导委员会会议上批准了Phase 2a DVB-3DTV规范,亦称为服务兼容模式。Phase2a提供全高清2D信号及一个MPEG MVC补充信号。能够为普通HDTV接收机提供来自同一频道3D节目的2D版本,同时提高了3DTV的图像质量。此规范即将提交给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正式标准化。

英国Blue Sky正在考虑传输全分辨率3D电视的方式。NHK日本放送技术研究所也尝试用混合广播(Hybridcast)系统实现全高清(Full HD)3D内容传输。具体方式是将左右眼影像的一路信号经由广播电波(broadcast wave)、另一路信号经由电信网络发送到家庭终端,并在电视上播放左右眼均为全高清质量的影像。这是一种将广播与宽带码流传输结合起来的双码流(dual-stream)技术。

由于频谱是稀有资源,在早期的SbS试验3DTV后,电视播出机构会很在意全高清3D传送占用的带宽容量,以及用高效的方式实现同频道兼容播出2D和3D节目内容。

为计算3DTV传输需要的实际码率,首先要分析当前2D HDTV节目传输的数据带宽和码率。

表1是法国地面HDTV广播的传输标准。在DVB-T系统下利用一个被称为“R5”的8MHz复用频道传输3个HDTV频道:TF1HD、France2HD和M6HD,使用的总带宽为24.88Mbps(FFT 8k、64QAM、GI 1/8、FFC 3/4)。

3D和2D信号的码率之比取决于3D格式以及图像分辨率。

一般在100%(使用半幅压缩分辨率Sb S画面)到200%(全高清L/R画面)之间,兼容制3D传输方式(如Full HD 2D信号+低分辨率视差信号)大约需要标准2D HDTV码率的150%。

由于DVB-T2比DVB-T码率高约40%-50%,因此可以容纳兼容制Full HD 3DTV信号,成为传输3DTV节目的可行技术。

5结束语

通过在视觉生理和信号编码传输层面的分析,证明使用非对称全高清兼容格式进行3D电视传输是可行的。该方案对2D接收终端的兼容性对于电视台加强2D与3D的协同合作,整合频道资源,开拓节目内容储备渠道,开发广告平台价值,提升3D频道商业价值从而形成长久的发展机制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推进我国立体电视产业及其试验频道良性发展的建议报告.科技部《立体影视内容产业关键系统研发集成与服务示范》项目2014.7.

[2]Bernard Mendiburu.3D Movie Making.Focal Press[J].3D影视制作.

[3]Pinson Eric.3DTV over DVB-T2.TVB Europe.Sep2010.p32.

视觉方案 篇5

社会宣传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通过统一、规范、强势的亚运会志愿者形象标识与视觉系统,构造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宣传网络,形成强大的宣传攻势,广泛宣传亚运会志愿者和志愿服务工作,传播志愿服务理念,营造全民参与亚运、支持亚运、奉献亚运的社会宣传氛围,亚组委志愿者部、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联合多家单位开展志愿者形象标识与视觉系统社会宣传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机构

(一)主办单位

亚组委志愿者部

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

(二)承办单位

广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广州市交通委员会、地下铁道总公司、珠江移动有限公司、广州报刊亭有限公司、星维传播、全粤传媒、新动传媒、鑫象广告

二、活动时间

2010年6月至2010年12月

三、活动主题

当好亚运东道主,志愿创造新生活

一起来,更精彩

四、宣传渠道

(一)平面宣传

1、宣传栏:公交站宣传栏、书报亭宣传栏、建筑工地围墙、地铁宣传栏、大型户外广告牌(高速公路广告牌)。

2、交通终端:火车站、高铁、国内及国际航空线路等。

3、车身广告:的士车、公交车车身广告。

(二)媒体宣传

1、电视媒体:广东电视台、广州电视台、南方电视台。

2、交通工具媒体:火车站、高铁、国内及国际航空线路国内国际大型飞机场的候机厅电视节目、地铁、公交电视、计程车电视等。

3、户外媒体:城市电视、楼宇电视、户外大屏幕。

(三)网络宣传

亚运官方网站、网易亚运频道、青年视窗等。

五、宣传推进计划

(一)平面宣传

(1)公交站宣传栏、书报亭宣传栏、建筑工地围墙、地铁宣传栏、大型户外广告牌(高速公路广告牌),从7月至12月份投放期间,每月更新宣传平面海报,11月至12月亚运会及亚残运会进行期间,争取最大限度的广告资源进行

集中投放。

(2)火车站内、高铁车厢内、机场大厅内的广告以及的士车、公交车车身广告,计划从7月至12月份投放,每月更新宣传平面海报。

(二)媒体宣传

1、在广东电视台、广州电视台、南方电视台等省内各大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亚运会志愿者宣传片,定期更新宣传片的播放内容。

2、在城市电视、楼宇电视、地铁、公交电视、计程车电视、室外大屏幕、各高校电视台全天候滚动播出亚运会志愿者宣传片,定期更新宣传片的播放内容。

3、在火车站、高铁、国内及国际航空机场、飞机内定期更新宣传片的播放内容。

(三)网络宣传

1、在亚运官方网站、网易亚运频道开设视频专区,循环播放亚运会志愿者宣传片;

2、在网易亚运频道上提供复制链接,在各大论坛上传播亚运会志愿者宣传片。

六、宣传联系

视觉文化背景下雕塑的视觉化转变 篇6

关键词:视觉文化;雕塑;转变

罗丹曾对图像时代发出警告:现代社会是平面的时代,雕塑的技艺面临失传。他说:“今天对于雕塑的感觉力已完全消失,不只是欧洲,也在每个人中间,这是一个平面的时代,人们对圆雕已一无所知,人们得意于自己做的事,直到他被迫看到结果并不完美,可是这要耗费多少年月才能使他们意识到这一点。”[1]

1 文化的视觉化

罗丹的预言已成为今天的现实,雕塑也的确在视觉文化的背景下发生了重大变化。法国学者波德里亚曾以符号表征系统的变化将文艺复兴以来的文化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模仿为主要范式的古典文化时期,这个时期从文艺复兴持续到工业革命,强调对自然的模仿;第二阶段是以生产为主导的范式,存在于工业革命时期,此时的符号已不单纯局限于对现实的模仿,而是具有了一定的自主性;第三个阶段是拟象阶段,数码控制是当前的主导范式,符号拥有了完全的自主性,按照自身的逻辑生产复制从而形成了虚拟现实。[2]这里的第三阶段就是当下艺术家从事创作的文化背景,也称作视觉文化阶段。

视觉文化可以被理解为文化的视觉化,不仅限于视觉艺术领域,视觉现象被扩充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小到印刷品、电视影像、手机界面,大到建筑样式、城市视觉形象等。这个时代的特征是:主流的认识世界的方式并不是接触真实的世界,而是通过观看体验图像来间接地认识世界。正如海德格尔所说“从本质上看,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3]

2 雕塑的视觉化转变

传统的视觉艺术遇到这样的问题,单一专业领域的知识已经不足以应对社会的发展,从印刷媒介到影像媒介再到如今颇有市场的交互媒介,从标志设计到品牌设计再到服务设计……造成了由“语言”向“视觉图像”过渡的“视觉文化转向”,并形成了“文化大众”。以流行主义和大众化为主要特征的后现代主义艺术已然将以精英主义为特征的现代艺术解构在当下日常生活的话语体系中了。文化大众要求一切艺术品都如绚丽的图像那样赏心悦目,而传统意义上的雕塑是难以提供这样的视觉经验和刺激的。当一双具有图像依赖性的眼睛来看雕塑时,会因为其缺乏色彩而感到索然无味,会因为复杂的視面,多变的轮廓而难以把握。而丧失了现场的体验也就无法体会空间艺术的魅力在这种背景下,当代雕塑不论是色彩、体量、材料运用还是对传播方式都产生了和以往不同的风格特色。图像在对雕塑某些传统观念和特征进行消解的同时,也筛选并强化着其中符合图像传播特点和当下视觉习惯的方面。具体的变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雕塑表面的色彩表现

色彩在雕塑上的运用成为当代很多雕塑家的自觉。传统概念中的雕塑被定义为空间和材料的艺术,而单色往往能更好地突出材料的肌理和质感,并能促使观众把注意力完完全全地集中到“形体”上来,因此,色彩一直不是雕塑关心的主要问题。虽然在雕塑上设色古已有之,比如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雕塑,最初都是上色的,中国古代的陶俑亦是如此。但是从文艺复兴开始,雕塑就很少上色了。雕塑以舍弃大千世界缤纷色彩的代价而获取的这种单纯的形式,恰恰体现了古典主义的精神诉求,即要求观众诉诸一种静观、细品、深思、冥想的状态。这种理性的审美无法适应以图像迅速复制和消费为代表的当代大众文化即时性、一次性、视觉性的审美习惯。所以色彩在现当代雕塑中的广泛运用满足了三方面的诉求:一方面反映了当代社会大众的审美需求和感官欲望;也符合了当代视觉图像文化传播的趣味和要求同时从雕塑摆放环境的角度看,五彩斑斓的彩色雕确实更能适应今天充斥着五光十色图像的城市氛围。如陈文令创作的《红孩子》和周春芽的雕塑《绿狗》等作品从名字就可看出色彩在作品中的作用。

但是,随着色彩的进入,传统雕塑的量感、质感就会遭到消解。例如很多卡通雕塑造型夸张、设色艳丽、表面光洁、描绘精细,但整个作品显得无比轻飘,这些作品消解了传统雕塑的量感,只能算作立体的漫画。雕塑作品由于设色形成的对材料表面的覆盖,使得雕塑材料的肌理和质感失去了表现力。在这一类雕塑的“形”与“色”的相互关系中,形体甚至是依附于色彩的,是在为最终的色彩表现做准备。当我们通过照片来看这些作品时,已很难分清被拍摄的到底是一幅画还是一尊雕塑。

2.2 雕塑图像化的表达方式

在视觉文化语境下的雕塑作品呈现出一种“图像化”的倾向。不但雕塑的创作灵感来自于图像,甚至图像更近一步成为雕塑的材料。

首先是根据图像进行创作。作为空间中立体的形态,传统雕塑的创作灵感和材料都来自于现实世界,不论是自然界还是各种人工制品,比如罗丹对人体的迷恋,亨利.摩尔对骨头和海边卵石形状的沉迷,甚至直接对现成品的挪用,都体现了艺术家与第一现实的关系。然而现在情况产生了变化,雕塑家不再仅仅是面向自然或周遭的现实世界获取创作资源 ,而是开始转向大众传播形式中的各种影像和图像,从这种被改造后的第二现实中寻求创作的灵感,把平面的图像直接做成立体的形式。例如:雕塑家许鸿飞来自从看到《广州日报》刊登的“寻找最可爱大兵”系列报道后,就萌生创作“可爱大兵”雕像的想法,并且如照片一样完成了作品,简单的雕塑语言不会影响其因为照片的成功而引起的轰动效应。旅法雕塑家王度的作品就通过把报章、杂志中的特定形象,进行精确的三维空间的复制,甚至连照片中人物形象的透视变形,也不折不扣地在雕塑中进行了表现。

其次,图像直接进入雕塑作品。海量的图像经过雕塑家的筛选后作为一种雕塑材料,经过特定技法(如粘贴、转印等)的转换后,成为雕塑的一部分。例如苏立群老师为北京2008奥运创作的雕塑《历史铭记这一刻》在表面光滑的做胜利动作的大手上精心贴满了各种关于奥运会的宣传图片,清晰地传达了欢庆奥运的主题。因为粘贴图片需要平滑的表面,所以雕塑的造型就要牺牲掉形体的丰富性,保证表面平滑。这使得作品更像一个以雕塑为载体的海报。

2.3 雕塑作品呈现的方式借助图像

在当代艺术的大潮中,雕塑的界定是一个开放的概念,如罗伯特·史密斯的《螺旋防波堤》,海泽的《双重否定》以及克里斯托的作品《隐蔽的德国柏林国会大厦》等,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普通观众是无法进入,甚至是无法接近的,而且这些作品巨大的尺度决定了,即使在现场的人们也无法以正常的视角进行观赏,必须通过特定角度拍摄的照片或音像资料,才能感受到作品在自然环境中的全貌。因此,他们的作品在画廊和博物馆通常是以照片、录像和电影的形式呈现出来。在这里,图像作为作品重要的诠释者,在整个艺术行为的呈现表达和传播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传媒和公共传播的强大力量面前,在当代艺术走向融合、交叉并呈现出更强的综合性的背景下,图(下转第页)(上接第页)像的视觉经验对传统雕塑样式的改造和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作为传播的手段,它体现了视觉的优先性在当代文化中的强势地位和对其他媒介形式形成的压力。同时还应看到,图像时代带给我们形象内涵和意义的表面化,使得艺术原有的审美静观和对意义的体味也转变为对视觉快感的追求。

3 对雕塑图像化的反思

視觉文化语境下,当代雕塑呈现出一种“图像化”的倾向,在作品的题材和表现方式上更加追求视觉和感官的刺激性和陌生化,作品意义的丰富性正让于感官和欲望刺激的直接性。现代雕塑作品呈现出的结构简单、形式明确、效果单纯强烈但缺少韵味的特点正是当代雕塑在图像传方式的影响下呈现出来的符号化倾向的具体表现。

赫尔德在《雕塑论》中阐述了雕塑并非视觉艺术而是触觉艺术,“对于视觉来说,实际上只有平面图像或平面图形才是适合的,然而立体的和立体的外形却很赖于触觉”。[4]德加在晚年视力大减的情况下创作出以马、舞女、浴者为题材的雕塑名作。雷诺阿也在晚年创作的大量的雕塑。中国传统石窟雕塑是在很暗的情况下操作的,触觉可能更为重要。特别是中国的张明山可以在袖中塑人像,惟妙惟肖。

“反者道之动。”雕塑的触觉性在视觉文化的时代可以使人增加全方位的感受和体验,纠正过分的视觉化带来的负面问题。通过形体思维和材料思考增加对世界的体验和对自身的关注,警惕图像霸权、视觉消费、文化快餐等视觉文化现象对大众审美的负面作用。

参考文献:

[1] 克莱代尔.罗丹笔记[M].迟柯,等,译.四川文艺出版社,2004:144.

[2] Mark Poste,ed.JeanBaudrillard Selected Writings[M] .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Press,第135页.

[3] 孙周兴.海德格尔选集[M].上海三联书店,199:899.

视觉方案 篇7

日前,德州仪器(TI)宣布推出一款可支持全高清(HD)分辨率的最新DMVA1 IP网络摄像机片上系统(SoC)。通过为设计增加智能视频功能,该解决方案将掀起视频监控市场一轮重大的创新热潮。此前,视频分析系统的开发不仅成本高昂、极具挑战性,而且非常难以实现集成,但TI业界领先的最新DMVA1 SoC将改变这一局面。DMVA1的目标领域为视频监控市场,其通过集成TI的第一代视觉协处理器提供入门级的分析功能,从而使客户能够轻松部署众多智能分析功能,如人数统计、触发区(trip zone)、智能运动检测、摄像机篡改检测以及流媒体元数据(streaming metadata)等。此外,由于在同一芯片中紧密耦合了视觉协处理器与智能分析功能,客户能够将具有视频分析功能的IP网络摄像机的成本降低一个数量级。

作为TI专用发展规划中针对IP网络摄像机应用推出的新一代产品的一部分,DMVA1SoC将使视频分析成为该市场的事实特性,并将为安防客户的设计工作提供更多选择。为了简化实施方案,加速产品上市进程,客户可通过订购完整的IP网络摄像机参考设计评估DMVA1视频安全摄像机SoC。

视觉传达设计与视觉思维 篇8

一、视觉传达设计与视觉思维的含义和特点

1. 含义

视觉传达设计:主要是通过图片的语言来形容完成传达过程的,促进传达者和受众者的交流,达到最终目的。因此图形是构成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要素,视觉传达借助图片的色彩、形状、组成部分,让人们理解视觉思维的情绪和含义,最终决定视觉传达设计效果是否成功。

视觉思维:人们通过视觉思维获得信息,根据图片、文字交流形成生动的感染力和视觉色彩,从而让视觉设计师能够更好地设计作品,突出视觉思维的重要性。

2. 特点

人们在追求视觉思维的过程中,只注重整体效果,忽略局部的作用。

视觉思维的特点:建立在人体大脑上的思维,接触其他辅助图片、文字达到视觉思维效果。视觉思维是一种积极的、完善的理想的行动。

视觉思维传达设计特点:通过视觉思维的传达,人们观看、创新、联想,将其表现为思维,进行分析、深加工、整理。视觉传达设计总结为传递各种信息结合体,具有明确、清晰传达的特点。

二、视觉传达设计中视觉思维的几点要素

1. 注重比例

视觉思维对图片、文字比例要素很关注,比例大小是影像视觉的主要因素。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形成各个事物都有其大小的比例,过大或者过小,都会影响整体的立体感,达不到视觉传达设计者表达的主旨。完美的比例,适当的尺度作为设计的基础,才能真正看出设计者的功底和对艺术的欣赏力,以及设计者的水平。

2. 重视个人的视觉感觉

视觉传达设计是给观看者看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个人视觉感很重要,个人视觉的特点是只对自我感兴趣的设计进行深度分析。对于一个艺术作品欣赏,每个人欣赏的角度都是不同的,第一眼的感官放在整体布局上面。从设计者的作品就可以看出他侧重关注哪一部分,设计者的视觉中心越明确,作品整体感越强。所以,设计者应该从观看者角度换位思考,设计出作品。

3. 注重对称和统一

对称和统一两者相互辅助,在两者的基础上可以看到作品不同艺术价值和色调机理。对称:每一个设计者的传达设计都是独一无二的,无论从颜色、形状、大小、表达、线条及设计、形态等,这些都是设计者运用到作品中的要素。统一:每个作品的比例是统一的。设计者要有序地安排,把握整体的美感,亚里士多德曾说:艺术作品是根据作者内心的原理而合乎目的的统一起来的。因此,在设计中统一和对称有相当的审美重要性和美学意义。

4. 整体、局部完美布局

欣赏者在观察一个作品时,首先关注的是创作的整体效果,其次才从局部分析设计者的功底。所谓整体感就是设计者能够运用各个元素,把它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整体版面上能有优美的感觉。局部的各个要素要相互协调,共同设计,相互依存,页面和布局安排得当,处理合理,才能使整体看起来更协调,所以说整体和局部都要完美布局。

三、视觉思维运用和培养应注意的问题

1. 培养视觉设计者联想思维

视觉思维培养设计者的联想思维。联想思维是对不同的事物产生的一种没有固定性思维的想象。联想分为接近联想、对比联想、相似联想和因果联想。无论哪种联想都是视觉创造者在思维创作时最普通的一种视觉思维方式。联想思维是人们很容易做到的,视觉设计者通过提供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结合,创造出自己需求的资源,注入新的需求资源,产生一种新的思维创作方式。

2. 培养视觉设计者发散思维

发散性思维是把设计者引入一个创作的王国,设计者根据提供的创作题材运用视觉思维能力。统一的一个事物,可以利用发散性思维让设计者思想跳跃,灵活运用。发散性思维是设计者创作的重要的思维模式之一。设计者在创作时考虑的因素比较多,发散性思维正好可以让设计者运用自我独特的发散性思维进行只属于自我的创作。虽然发散性思维运用范围比较广泛,但设计者可根据自身情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创作适合自己的好作品。艺术来源于生活、创作与生活,对于视觉设计师而言,只有真正来源于生活,回归生活,把发散性思维用到生活中去才是艺术的体现者。

3. 培养视觉设计者的逆向思维

在艺术发展的浪潮中,艺术作品如果过于平凡,则它的存在生命力几乎是没有价值的。剥离出来,人为地添加一些逆向思维的素材,用一些夸张的手法进行创作。一个作品想在短时间内打动人就要设计者发挥自身的逆向思维,让作品拥有特点个性,引起关注者的重视,这才是设计者的目的。当视觉设计者采取逆向思维的素材创作时,作品往往都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4. 培养视觉设计者的创造性思维

在个性发展的年代,如果作品不能吸引人的眼球,没有创新意识,就会在艺术作品的浪潮中淹没。创新是设计本质的要求,也是艺术时代的要求。如今人们文化水平逐年提高,对艺术的欣赏水平逐步提高,高雅设计逐渐登上新时期的舞台。设计师要充分发挥自我的创新意识,加之自我的生活阅历,培养自我的创新意识,设计出符合自己的艺术作品,形成属于自己的设计思维方式,体现出艺术作品的时代性和艺术效果

四、结语

视觉传达设计与视觉思维关系密切。视觉思维对我们有引导性的作用,让我们具有对未来的探索性。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受多方面的影响,视觉传达就是其一。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创新是21世纪设计最本质的要求和目的。无论什么品牌的设计师都应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自身的视觉传达设计与视觉思维相结合的手段,有效地把自己想要表达的主旨表达出来,这样才能体现艺术的时代性和创新性。

法国埃克斯市中学生汉语学习动机分析

(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宜昌

摘要:随着海外汉语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法国学生出于不同的学习动机学习汉语。学习动机是指在学习情境中能够激发学习者学习行为的内在驱动力,它是产生学习行为的直接原因,能够使学习者的学习行为指向特定的目标。了解法国学生的汉语学习动机情况,找到适合他们的学习策略,有助于更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更好地推广汉语及中国文化。

关键词:法国学生汉语学习学习动机

近年来,法国学生学习汉语的人数急速增加。法国目前有19所公立小学、535所公立初中和高中开设汉语课。2011至2012年,有29505名学生进入初中、高中和中文预备班学习。在师资方面,除了400多名法国教师外,法国教育部和中国国家汉办还派出志愿者辅助法国教师的汉语教学。截止到2010年年底,中国国家汉办已向89个国家派出了1万余名汉语志愿者。除了汉办派出的志愿者外,法国教育部还招聘中国法语专业的学生担任汉语助教。2011年,法国教育部通过法国驻华使馆招聘的汉语助教有61名,由汉办派出的志愿者为42名。这些助教到法国后,通常被分配在法国的高中和初中。笔者利用在法国担任汉语助教的机会对埃克斯市两所初中和一所高中的学生学习汉语的动机做了相关调查。

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学习动机是引发与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并使之指向一定学业目标的一种动力倾向。学习动机推动着学习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动机,才能保证学习的持续性和有效性。了解法国中学生的汉语学习动机,可以帮助教师有效地进行课程设置、安排教学内容、实施合理的教学策略,以便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

一、调查结果及分析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法国埃克斯市Arc de meyran,Chateau double初中和Emile Zola高中学习汉语的学生,共77人,年龄为13到18岁。其中,初中生为17人,高中生为60人。对于这17名初中生而言,汉语都是他们的第三外语。而高中生里,选汉语作为第三外语的有31人(高一20人、高二9人、高三2人),选汉语作为第二外语的有19人(高一2人、高三12人)。从被试的性别上看,男生有21名,占35%,女生有39名,占65%。

通过调查,笔者发现埃克斯市中学生的汉语学习动机呈现如下特点:

1. 二外学生的学习动机普遍高于三外学生

目前,汉语作为外语在法国中等教育中位于第五位,仅次于英语、西班牙语、德语和意大利语。在接受调查的60名高中生中,将汉语作为二外的有19人。这19名学生都是从初三开始学习汉语,升入高中后,汉语即成为他们的第二外语。相对于高一才开始学汉语的学生,这19名学生的学习动机更为明确。随着学习的深入和汉语水平的提高,这些学生的学习兴趣越

来越浓,他们对自己的学习动机也有了进一步的认知和了解,于是学习起来更加努力。尤其是对于一部分想进入大学汉语专业学习的二外学生而言,汉语还关系到他们的个人发展,即未来工作就业的砝码,因此,他们的汉语学习动机尤为强烈。

2. 初中生的汉语学习动机呈现模糊性

在本次调查中,学习汉语的初中生年龄为13岁和14岁。受年龄的影响,他们的汉语学习动机呈现出一定的模糊性。在17名被试中,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学汉语,他们学汉语基本是出于父母的意愿。在法国的中学外语教育中,英语以95%的比例占据第一外语的位置,而西班牙语以34%的比例成为仅次于英语的第二大外语。通常情况下,法国中学生选周边国家的语言,例如意大利语、德语作为二外或三外。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际地位的提高,很多法国家长开始意识到学习汉语将为子女创造不错的就业前景。由于学习汉语是父母的选择,加上初中生年龄小,对未来还没有规划,无法意识到将来的就业压力,这就造成了他们汉语学习目的的不明确性和学生动机的模糊性。

3. 学习动机的变化性

法国学生的汉语学习动机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师的授课方式、学习成绩、家长的期望等都会对他们的学习动机产生影响。一部分学生刚开始学汉语时,学习热情很高。但是学了一段时间之后,由于教材老旧、课时太少、教学方法不当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的汉语学习积极性降低。还有一部分学生觉得汉语发音困难、汉字难记、语法复杂,学习效果不明显,不愿意继续学习。在高中三个年级的学生中,高一和高三学生的学习动机都比较强烈。高一时,由于刚接触到汉语和对中国文化的向往,学生们的汉语学习充满了新鲜感,学习效果显著。但是到了高二,由于学习内容过少,学生们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有限,课后也少有时间巩固复习。而且平时缺乏汉语语言环境,学生们鲜有机会练习汉语,难以学以致用,于是学习兴趣又有所下降。高三时,由于临近毕业,选择汉语做二外和三外的学生高考时需参加汉语口试和笔试,学生的学习动机又有所增强。

二、对汉语教学的启示

1.选用合适的教材

在法国,使用最广泛的教材是《汉语语言文字启蒙》。该教材编写于1989年,以白乐桑的“字本位”思想为指导,以字为基本结构单位,有效地组织了字、词、句和文化的教学。20多年的教学实践已经证明该教材适合初级汉语教学的需要,但是教材里对于中国文化的介绍已经与国内现实脱节。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除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外,多数学生都渴望更快更多地掌握日常交际用语。尤其是对三外学生而言,简单有效的口语交际词汇是最有效的,因为他们学习汉语更多是想到中国旅游时能听懂当地人说什么和顺利地与之交流,但是教材里却没有相应的内容。此外,由于埃克斯市的学校尚未采用多

参考文献

[1]赵孙杰,张舒予.视觉表征在创新思维培养中的应用探析[J].中小学电教,2010(10).

[2]张亚菲.视觉思维在画册设计中的运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2.

论网页的视觉元素与视觉冲击 篇9

(一) 网页界面设计市场发展现状

如今, 互联网越来越走近我们的生活, 网上冲浪也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这五彩缤纷的网络世界中, 涌现出大量优秀精美的网页, 而这些网络信息的呈现, 无非就是通过文本、图像、Flash动画等设计元素。如今, 我国的网页数量逐步增加, [1]到2007年6月止, 网页数量已达到44.7亿页, 但在界面的设计上, 国内的的确还很“年轻”, 还处在起步和探索阶段, 除了一些大的专业网站在版面的编排上比较讲究之外, 其他很少见到界面设计考究、创意优秀的中文网站;相对而言, 国外的界面设计开始趋向成熟阶段, 他们着重突出时尚与艺术, 让象征性、特异性等艺术魅力贯穿于网页设计中, 所以全球最受欢迎的1000个网页更多的是来自西方国家。数字计算与互联网的发展是人类两项最重要的技术成就, 尽管属于现代技术, 而它们的发展却可追溯到几十年, 甚至几个世纪以前。作为近二十年以来意义深远的新兴设计领域, 网页设计的挑战更来自于——怎样在人类和技术之间创建一个有效的界面。

(二) 网页界面设计的性质

尽管网页的界面设计是一个全新的实践领域, 但却可以借鉴其他设计领域, 我们不能以无知的涂鸦为起点来对它, 所以作为一项综合工程, 网页界面设计也吸收了其他设计学科, 甚至非设计学科的技术特征等。虽然它不同其他艺术, 但是从视觉的角度来说, 能否有效地将信息组织编排, 还是会间接影响着整个网站在受众群体中的知名度。一个产品要想得到大众的认可, 首先就得在感官上得到呼应, 所以在设计一个网页界面时, 应该把握受众群体在视觉上的心理特点, 研究各种视觉元素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用合理、有效的编排得到一个吸引人们眼球的界面设计。对于网页设计来讲, 其信息内容的有效传达是通过对各种构成要素的设计编排来实现的:包括文字、图形、图象、标志、色彩等造型要素及标题、信息菜单、信息正文、标语、单位名称等内容要素, 而人类的大脑善于在尺寸、颜色、形状及空间位置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图像处理, 所以视觉化的展示方式对于未来的网络信息领域, 将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

二、网页界面设计构成要素的视觉冲击与表现

(一) 特殊文字与网站信息的运用

作为信息传达媒介的视觉功能, 文字具有传达主题内容的作用, 在网页中, 它是最为重要的。因为字形符号具有强烈、明晰的视觉效果, 方便传达信息, 能够使之更具时效性和标志性, 网页设计者可以用字体来充分地体现设计中要表达的情感。创造新的形式是为了打破旧的格局, 求新、求异、求发展是当今人们的要求, 字体设计也不例外, 它的视觉形象要给人们耳目一新的感觉。而字体选择是一种感性、直观的行为, 其构成的基本要求是易读性和可读性, 在此之上, 便可以选一些特殊字体来生动画面, 但重要的一点在于, 要服从其风格与内容特性相吻合, 而不是相脱离, 更不能相互冲突。像以下两张的儿童网站 (图1) , 在个别字体上就进行了特殊化, 体现了页面的活泼和趣味性, 不仅能在视觉上获得美感, 给人以美好印象, 而且还能获得良好的心理反应, 作为网页设计者, 既可以按照常规的方式来设置字体, 也可以对字体进行艺术化的设计。无论怎样, 一切都应围绕如何更出色地实现自己的设计目标, 将文字图形化、意象化, 以更富有创意的形式表达出深层的设计思想, 克服网页的单调与平淡, 从而打动人心。

(二) 个性的色彩对视觉上的冲击

从人们的视觉感受来说, 任何物品所带来给视觉的第一印象, 无疑是色彩, 它对视觉的主体起到一定的衬托和协调作用。在网页界面设计中, 色彩的个性运用, 能使网页增加对人们的吸引力。但此处的“个性运用”并不是说色彩自身对比越强, 越鲜亮就越好, 它们还得根据产品的固有特点进行运用, 统一整个网页的风格和情调, 以达到自身的个性化, 所以在完整、简洁的运用前提下, 能充分体现与众不同的一面, 那么对人们的吸引力也就越强, 给受众者的印象也就越深。像一些女性或者文学方面的网站, 颜色背景以浅灰色或浅绿色的居多, 柔和、素雅的风格让浏览者一眼就能了解此网站性质;而黑色这种带有傲慢特性的色彩便更适合男性网站, 它能使整个画面成为他的天下, 散发一种阳刚魅力。颜色的表达, 虽然不能完全的代表企业形象, 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可以传达产品信息。“可口可乐”在品牌推广时, 采用红色为其标准色, 所以在制作网站时, 整个页面都是用红色底块进行覆盖, 如此运用不但为整个版式增添亮丽, 也充分体现了产品的特性化, 为其打响品牌。由此说来, 合理地运用个性色彩一方面能够吸引网民的注意力, 而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体现网站的主题。

(三) 网站整体布局设计的感官效应

由于整个界面的空间有限, 所以一方面, 我们既要考虑界面是否有效地被利用, 里面的信息是否丰富;而另一方面, 我们还要考虑界面布局是否好看, 尤其是一个网站的主页面, 它的界面布局应该更美观, 更抢眼。作为网页编辑者, 只有把图片和文字有力地结合起来, 才能突出版面的视觉中心, 在文字与图片之间的对比与共生中寻找一个平衡点。如boo.net网页 (图2) , 在整个布局上显得紧凑但主次分明, 用一张动感的数码图片占据大量空间, 把浏览者的视点都集中在此, 周围再进行些文字排版, 同样也能让浏览者轻松阅读, 在视觉上得到美感;eyeweekly.com网页 (图3) , 因为文字信息少的缘故, 所以在布局上穿插了较多的图片, 按照网格的构成规律进行排版, 如此大胆又精美的设计方式, 即使文字少、色彩单调, 一样增强了整体版面的可阅读性和视觉感。所以尽管文字再特殊, 色彩再多么的好看, 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布局, 带来的只是杂乱无章的页面, 同样, 即使没有光鲜亮丽的元素, 好的布局还是会给浏览者带来良好的视觉冲击。

(四) 图像和flash的有效互动

随着人们对审美、时尚的不断追求, 网页设计不再是一味的追求文字和版式上的美化效果, 由原始的文字表达方式已变成今日的动态、文字和图片的相结合, 更多的视觉图像以及flash出现在网页中, 并且不断地花样翻新, 它们在制作上也越来越精美、新颖, 并且富有创造力和想像力。但从可用性的角度讲, 并不是越花哨的图像或flash就越被用户所接受, 它们的可用性还是要回到它们在网页设计中是如何互动的。大多flash都是用于网络广告, 目的是为了企业和产品得到推广。在flash制作和图像的选材上应该得到呼应, 像百丽的网页, 在进入画面时只是蓝天和大树, 用简单背景图片来突出接下来的产品, 几片简单的叶子飘落也显得生动有趣。现在很多商家为了打响广告, 在制作网页时增添了不少flash广告, 把整个网页排的密密麻麻, 显得很繁琐, 这样不仅得不到视觉上的美感, 而且会给浏览者带来视觉疲劳, 例如同行业的nike与adidas (图4) 相比较, nike官方网在制作首页时, 仅仅只是在一块黑色背景上添加了一双“nike”鞋, 简单明了, 同时也突显了产品特征;而adidas在做产品网页时, 运用了大量图像效果, 使整个画面显得过于花哨, 过多的色彩让人感觉有点眼花缭乱。所以, 不能因为动画的引人而过多地强调动画本身, 要知道, 只有图像和flash互相配合才能实现效果的最优化。

三、加强网页界面设计视觉冲击的重要性

(一) 更好地表达产品信息

其实这种以数码技术支持的网络、多媒体设计也是属于视觉传达设计学科, 但有些人始终认为, 网页最主要的是内容, 可是, 红花还需要绿叶陪衬, 任何一件有实在意义的东西只有经过包装后, 才能更加充分展示它那最有价值的一面。[2]美国芝加哥有人做过一次试验, 将同一份目录印成彩色和黑白两种, 寄发后数月再做统计, 结果发现彩色目录的销售吸引力是黑白目录的5倍。可见在产品中增强对消费者的视觉冲击是多么重要, 相比一个平淡无味的产品, 而被精心设计过后的要更受欢迎。网页设计也是如此, 能在视觉上带来冲击力的网页设计, 既能把产品的特色和质感完全表现出来, 产生真实感, 又具有美化版面、增加网页的美感享受作用。倘若知名的快餐店麦当劳, 又或是咖啡巨头星巴克等国际品牌, 他们没有在网络上进行广告宣传, 又或是对网页的视觉效果并不是那么在乎, 单凭在市场上的营销, 产品的特色是得不到充分展示;反之, 随着它的网站浏览次数逐渐增加, 广告被更多受众者得知, 那么企业效益也会越来越好。形象是人类的第一知觉, 形象化的表现, 独特的表现力, 使信息能够在信息海洋中突显, 吸引受众的眼球, 人们可以直观知晓要领, 从而把握信息, 无疑极大的增强了信息的快捷传递。

(二) 吸引客户的注意力

一个浏览者每天上网都要浏览无数网页, 但一个页面完全下载后也许没半分钟就被关掉了。主要的原因是界面的整体感觉上缺少视觉冲击力, 没有让浏览者停留欣赏的欲望性, 如果一切以客户需求为中心, 从各方面展示亲和力, 在视觉上增强冲击力, 必定能增强消费者的注意力, 增大网页浏览次数, 以便广告得到推广。互联网是个创新意识很强的行业, 所以不单是从内容上, 互动服务块的流程设计上创新, 在网页界面设计上更应该力求视觉冲击, 不断提高视觉创新。

四、结束语

网络正成为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 那么未来必将会出现更多带有不同需求的新用户群以及更多的花样繁复的新技术, 如果能加强在这方面的研究, 不仅能培养研究者探索视觉体验和视觉归纳的能力, 同时也将会从各个方面增强自身的设计理念。如今, 在科技传播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带动下, 数码媒体已进入飞速发展的时代, 而网络行业也在不断涌现, 中国的网民数量在世界上已居第二位。所以, 在中国市场上, 像这种媒体形式的设计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而加强在视觉上的突破, 对当今社会新媒体的发展趋势还是有很大帮助。因此, 设计者必须充分认识网络, 了解网络的特征, 才能使设计更加适合于网络上的传播。

摘要:本文就网页的视觉元素给浏览者和产品带来不同反应展开分析。虽说我国的网页数量逐步增加, 但在界面的设计上, 国内的的确还很“年轻”, 忽略了受众群体在视觉上的心理特点, 而一个好的网页设计既能把产品的特色和质感完全表现出来, 吸引客户的注意力, 又能提高受众的关注度。所以本文探讨的是, 在设计一个网页界面时, 应该如何用合理、有效的编排去吸引人们的眼球。

关键词:界面设计,构成,视觉,效益

参考文献

[1]《网络广告设计》孙世圃、李小虎著.岭南美术出版社.

[2]《艺术设计教育展望》陈汉民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3]《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视觉传达设计中的网页艺术设计.吕文静著.

视觉传达中表现空间的视觉张力 篇10

关键词:视觉传达,张力,空间

视觉传达设计兴起于19世纪中叶欧美的印刷美术设计, 是主要以文字、图形、色彩为基本要素的艺术创作。随着现代传媒发展的多样性和密集性, 生活节奏的日渐加速, 人们越来越重视新感觉, 依赖视觉。作为现代设计, 如何在瞬息万变的生活中抓住人们的视线, 以快速的传递信息呢?这就要学会突出视觉传达设计的特点, 利用各种刺激的手段和方法, 吸引观者的注意, 激发观者的欲望, 使其有所反应, 从而达到宣传的目的。

总的来说, 设计是一种文化, 是人类创造力的外在表现, 人们在创造为生活服务的各种工具的同时, 也赋予了它一定的图形和形状, 无论它是平面的还是立体的, 都会因其形态而表现出一定的“性格”, 就像它从此有了生命力一样, 人们在观察它, 使用它的时候, 会从中得到各种信息, 引起不同的感情, 而在视觉传达设计中, 运用极具冲击力的视觉张力和空间来表现和传达信息和情感, 从精神文化领域影响人们的感情和观念, 这将给视觉传达设计作品带来独特的艺术魅力。

“张力”本是物理学范畴中的一个概念, 是指受到牵拉的物体中任一个截面两侧存在的相互作用的拉力“。在视觉设计中我们引用”张力“这一概念是用来形容人们在看到物象时光线刺激眼睛引起的一种心理感受。这种心理感受如同受到力的牵引, 把人的视线吸引到物象上, 并且以强大的视觉力度扩展开去。所以说, 视觉张力是一种视觉感受, 而这种感受可以概括为”强大的视觉扩展力“, 无论是通过主题思想还是通过画面构成来表现视觉张力, 它的最终目的是将代表自身形式的美的视觉语言, 以一种强大的视觉力度扩展开去, 以达到震撼人心的视觉魅力, 并留下深刻影响力的视觉展示效果。总之, 它带给观者的都将是刺激, 是震撼, 是一种极具魅力的视觉感受。

空间是指介于物与物之间, 环绕与物四周或包含于物之内的间隔、距离或区域的意象, 在视觉艺术里, 它实际上是指画面中各种元素的编排, 同时, 空间也是一种视觉语言, 在显示大小的属性中, 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是展示物体与物体之间的距离和大小关系的舞台。设计中, 合理的运用空间的编排, 将给艺术设计的舞台中注入层次感和动感, 从而舞动人心, 以表现出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中独特的视觉魅力。

毋庸质疑, 一件成功的艺术作品, 它首先是能很好的带动观者的情绪的, 在设计中, 合理的运用视觉元素塑造出充实的视觉空间及恰倒好处的视觉张力, 将更直接有效的带动观者的情绪。

1 张力的表现

1.1 由正常形态的偏离———变形, 产生张力。

形的倾斜, 由静态位置的偏离, 产生了具有倾向性的张力。一般说来, 人们对事物的感知都是以某种已形成的正常形态为参照样式的, 同时对于力的均衡也有一个大体的度的把握。与常态的偏离, 超越了自然物象的表象, 形成了艺术形与自然形之间既相互对立, 又相互补充、相互依存的内在动力, 这是产生张力所不可缺少的基本方式。常态的偏离为艺术家创造具有鲜明个性的艺术形象, 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这种偏离, 表现出艺术家选择判断的主动性。它可以归结为如下几类:从偏离常态结构切入, 如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画家, 对常态结构进行支解, 重组和复合、便宜, 创造出有别于常态, 奇特, 不合情理的怪诞形象。从偏离常态质地进行, 如菜歇的机械人物, 马克的血液冷冻头像, 通过别出心裁的转换质地手法获得了让人过目不忘的艺术效果。从常态比例偏高;如果迪里阿尼笔下优美修长的人物形象造型蕴涵张力。

1.2 空间的趋向性产生张力。

空间给视觉元素的大小界定了一定的尺度与范围, 视觉元素在空间中通过不同的排列和组合方式所形成的方向感和动感, 产生具有趋向性的张力。按照人的视觉生理, 一定大小的物体会在人的视网膜上体现出最符合视觉生理习惯的轨迹。这种视觉轨迹的延伸, 形成了视觉张力。考虑制造一种能够引导空间的力量, 造就一个核心, 使平面空间产生凝聚力, 从而使这个空间充实起来, 并在这个平面的二维空间中制造一个能够引人们关注的趣味中心, 能产生强烈的运动感, 展现出视觉张力。

1.3 色彩的对比产生视觉张力。

从色轮的众多颜色中提取视觉感强烈的色彩, 利用原色、问色、复色进行组合。色环两端的补色并置时产生相互排斥、扩张的作用形成视觉张力。如:红———绿、橙———蓝、黄——紫、橙红———蓝绿、橙黄——蓝紫、黄绿——紫红, 等等。虽然这些色调大部分不被认为是”自然“的, 但却是自然色相的艺术夸张, 比起大部分”自然“的色彩更具有吸引视线的效果。

2 空间的表现

2.1 形态的重叠能表现空间。

重叠是一种关于空间的造型意识。在平面造型中, 无论是透明的形态还是不透明的形态, 无论是相同的形态还是不相同的形态, 只要是它们彼此间部分相互叠掩, 形与形之间就会产生前后空间错觉, 往往上面的形显得近些, 下面的形显得远些。

2.2 利用点、线的大小和疏密表现空间。

由于视觉经验的积累, 观者在观看二维形态时, 往往认为相对大和长的形象有前进感, 小和短的形象有隐退感。

2.2 明暗对比表现空间。

明暗之间的对比是描绘光、阴影和三维形体的最理想手段。通常情况下, 明度高的形态较明度低的形态显得前进些。

2.3 用线性透视表现空间。运用透视倾斜

的线条, 使物体逐渐向远处聚焦或变小, 符合人们的视觉心理。

2.4 利用斜线、斜投影表现空间。

艺术中的透视画法在空间的表现方面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线具有方向性, 斜线表现空间, 似乎是对透视原理的最简单归纳。斜线表现空间和透视的科学方法造就了斜投影法, 斜投影法的表现深度是立体感的最直接表现。

2.5 打破秩序作空间的表现。

在一定的骨骼秩序中或形态排列整齐的组织中, 适当改变局部线或点的排列方向, 以破坏原有的秩序特征, 会造成空间感。

最后, 在空间的表现中, 空白量的多少, 会形成不同的格调。空白是创造意境产生联想的条件。任何信息要输送传递到读者的意识中去, 都必须重视使用空白。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制造张力既可能会使产品令人耳目一新也可能给人带来不适, 而抵消张力如果处理不当又往往走向折衷主义的极端, 产生平淡甚或平庸的作品, 空间中大面积留白能产生视觉引力也可能导致画面空洞没有内容, 而过于饱满的空间又往往使画面琐碎不知重点。设计中表现视觉张力, 并不意味着将设计走向极端, 制造不舒适的视觉紧张感, 产生视觉刺激富裕和过剩的视觉文化, 而是努力使设计与人进行视觉与心灵的沟通。

视觉传达设计中, 无论是二维空间还是三维空间, 都应遵循比例与均衡的基础性美学法则, 平稳是倾斜的对立面, 平稳代表缓和, 倾斜带来紧张。打破平稳与平衡, 走向一定程度的极端是取得自然和视觉紧张的基本原理。将视觉元素偏离正常的结构轨迹, 产生出其不意的视觉效果———张力, 才会使人产生新奇和震撼的视觉感受。平面设计与其他绘画艺术一样, 最终都必须遵循比例与均衡的美学法则, 在取得视觉平衡的基础上, 最大限度的发挥视觉张力, 从而使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尽可能地展示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在强调个性特点的现代及现代之后的艺术中, 视觉传达张力与空间凭借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和艺术效果, 展现出强大的视觉魅力。

参考文献

[1]方新普, 陆峰, 孟梅林.视觉流程设计[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刘宝岳.平面构成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阿恩海姆 (美) 著, 滕守尧, 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4]戴光华.视觉.张力.空间[J].装饰, 2004, 2.

[5]刘清世.不动之动[J].艺术教育.

视觉方案 篇11

关键词:PowerPoint;视觉思维;视觉艺术

中图分类号:J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0-0027-01

数字化时代带来技术的同时,一种以视觉信息为标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已融入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视觉图像、影像符号被大量地诞生和应用,世界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视觉文化。在教育领域,对视觉化教育的蕴藏和开掘正处在蓬勃发展之中,例如慕课、翻转课堂等基于数字化学习的教学模式在中小学掀起的教育变革浪潮。

PowerPoint是当今大中小学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通过这种异于课本、传统黑板的信息生成媒介,视觉图像、影像符号被大量地诞生和应用。它承担着传统教学的延续和对数字化学习的融合与超越,本文将尝试通过对PowerPoint视觉传达设计创新的研究,使教师视觉思维的感悟能力、制作的PowerPoint品质得到不断提升,进而使PowerPoint的创造更符合教学课堂。

一、在教学中发展视觉思维的重要性

在整个感觉器官中,视觉获取的信息量占获取总量的70%,视觉是通过视觉知觉、思维、记忆、情感等作用形成视觉认知的。著名的视觉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主张感觉与知觉的同时作用,认为视觉也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具有选择与判断、整合与组织的通力,即视觉思维。因而,视觉观看是主动发现的过程。福建师范大学教师、博士刘冬岩在《中国教育报》上也曾发表文章说,一直以来,我们的教学强调学生的读、写、算,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语言逻辑表达,另一种与语言思维不同的思维方式——视觉思维却受到了忽视。

在传统的教学中,板书一直占据教学中的主要地位,可见视觉之影响力。如今,随着技术的发展,课堂中经由图像、影像、虚拟等视觉形象传达信息内容的方式已成为教学常态。PowerPoint属于多媒体应用,是一种利用文字、图像、色彩、动画、音频等设计元素有机组合而成的高级演示文稿。如今亦被普遍运用于教学中,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学生深陷在一个视觉化的学习环境而不知其然和所以然,因而,如何去激发学生运用视觉思维进行视觉表达,丰富学生获取、表达教学信息的方式,发展学生的视觉思维及空间推理能力,最终促进他们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亦是我们教学者应该多多思考的问题。

二、PowerPoint 制作需要视觉艺术创新

学习资源日渐丰富的今天,简单的PowerPoint制作己经不能满足学生受众越来越高的视觉审美要求,PowerPoint的制作已经提升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关于教学PowerPoint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教学设计与技术解决方面,对视觉艺术创新还未予以足够的重视。研究PowerPoint制作的视觉艺术创新,可以极大的发挥视觉图像符号在视觉化教育时代的特殊传播价值。

视觉艺术创新是对所要传达视觉信息在主题、传播方式、表现形式等多方面的创造性表现,追求技术与艺术的有效结合,是整个视觉艺术创作、视觉传播构成与观者参与的行为活动方式的全面创新,最终达到利于视觉传播的目的。PowerPoint视觉艺术创新就是以整合性的视角去思考,如何重新定义讲课的性质使其从对文本的权威性演示变成一场能引导学生受众以创造性的思维模式获得较好的多媒体教学体验?如何制造“知觉的尖锐化”去激发学生受众对内置的知识文化的批判性、创造性和积极反应?以及如何运用新手段、应用新技术重构新奇的视觉化的阅读方式?视觉体验更多的是一直综合的知觉体验。PowerPoint制作者在视觉艺术上达到创新,就要极力去挖掘和呈现多样的数字艺术媒介语言的视觉表现力,向受众提供亲近感、触摸感、温度感或者震惊感等多维情感投射。当然,要达到这种境界制作者需要在文字、色彩、图形、布局、交互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思考和深入的研究。

三、视觉思维在PowerPoint设计中的诱导作用

PowerPoint设计是多媒体应用设计亦是视觉设计艺术,它作为一个可视化的沟通工具,视觉心理左右着受众对信息的接受程度。PowerPoint视觉艺术创新就是设计阶段对视觉因素的关注,利用视觉思维理论将可看性、可读性、互动性、可听性与艺术形式结合。

(一)文字、图形、色彩和布局设计。阿恩海姆指出,所谓的认识,无非是指积极地探索、选择、对本质的把握等,而这一切又都涉及着对外物之形态的简化和组织(抽象、分析、综合、补足、纠正、比较、结合、分离、在背景中突出某物)。从视觉生理上说,观看发生在注视点上,制作者要做的是如何准确设计观看者最先注意的起点,依靠色彩和图文版式的指引,来确定视觉顺序,完成从一个注视点跳跃到另一个注视点,从而接受信息。首先,对于色彩来说,视觉思维与色彩思维是等价的,因为我们所看到的一切图像、符号,都是本身有深浅反差的色彩构成的,色彩像视觉一样分明地向我们的意识显示着各种图像、符号。利用色彩的差异能够增强学习者的识别和记忆。其次,在一张PowerPoint中学习者对界面内诸多构成的注意程度是不同的。人们在阅读一种信息载体时,视线的流动习惯是从左到右,由上到下,由左上方沿着弧形线向右下方流动,并逐渐递减。制作者在设计的时候注意视觉中心的规律,将焦点设置在画面中部(靠上的地方),以大的图形、以对比较强的地方为视觉中心。

(二)交互方式设计。交互方式设计强调的是传播中的双向沟通与互动,是为了更好的“观看”而使用的技术手段。如,通过结合影像、动画和录像等技术手段使人们有效、迅速地交换、文字、语言、面部表情、影像等重要沟通因素,可获得良好的“沟通情绪”和“临场感”,从而通过大脑做进一步的分析,转换为信息,并且和过去的经验互相比较,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相应的反馈。此外,我们应该更多的关注,师生对于教学材料的感悟、双向沟通与互动,教学者要及时对学习者的反馈信息进行评价。

课堂中PowerPoint的使用构筑了张扬视觉文化的媒介平台,只有当学生从其承载的视觉符号的影像中获得美好学习体验,内置的文化内涵极大的被学生受众感知消化,并得到积极反应,PowerPoint 才能真正发挥其教学辅助功效。

参考文献:

[1]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M].藤守尧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

[2]丁蕾.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3。

作者简介:韦晓红(1989.4—),女,广西贵港人,硕士,百色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远程教育。

视觉方案 篇12

一、乡土文化视觉资源在乡土文化教育中的作用

1. 改变了以往单一的文化传播方式

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 由于文化的表现形式多样, 不同的表现方式具有不同的传播效果。据调查, 学生了解乡土文化主要是由于自己感兴趣, 通过教师课堂讲授而获得的比例较低,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 对于文化的了解程度也逐渐降低。可见, 乡土文化的传播方式的单一化, 是导致乡土文化传播效果低、速度慢、范围窄的主要原因。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 培养高素质学生成为2 1世纪教育的重点, 其中文化素养培养也成为政府和学校关注的焦点, 以往的文化传播方式逐渐由父母和长辈的口头告知转向学校的专项教育, 而这种教育方式的实施是建立在丰富的和优质的乡土文化资源基础上的。

读图时代的来临, 使视觉文化资源成为文化资源开发的重点, 其应用使人类接受信息的通道多样化, 同样, 在教育教学中, 采用视觉性的乡土文化资源进行乡土文化教育也成为教育首选。乡土文化视觉资源弥补了学生了解乡土风情、风俗习惯、乡土风景等文化方式的不足, 学生不仅可以通过文字书本、口耳相传, 而且还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直观地了解乡土人文和乡土历史。

2. 提高学生对乡土文化学习的兴趣

在视觉文化思想的指导下, 视觉文化资源的引入, 不仅使知识信息的呈现方式多样化, 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乡土文化的兴趣。在乡土文化视觉资源中, 图片、图像占较大比例, 而“图像符号的直观效果使人们更加容易把握和接触”。这就充分说明了, 乡土文化视觉教育资源带给学习者美妙的文化视觉感受的同时, 学生还可以从中得到乐趣, 在其他学科课程学习重任下消除了学生对乡土文化的陌生感和恐惧感, 使学生感知自己家乡的文化内涵, 而这恰恰是以单纯的文本为主的传播方式所无法比拟的。作为乡土文化教育, 在中小学的开设以选修课的形式进行, 该课程以课时量少为主要特点, 要在短时间里让更多学生能真正了解自己家乡的人文历史, 必须以优质的教学资源为基础。而作为视觉化的乡土文化资料由于其具备图形和图像的特点, 在读图时代, 势必成为提高乡土文化教育质量的教育资源。

3.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视觉素养

J·戴伯斯于1 9 6 9年首次提出了视觉素养 (Visual Literacy) 一词, 主要指与视觉相关的文化知识、素养和能力, 可以分成四个层面:知识层、技术层、能力层和情感层。它又可以分解为五种能力, 即意向掌握能力、视觉理解能力、媒体运用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和信息表达能力。在信息时代, 在整个人类的生活环境, 视觉信息无处不在, 获取高质量的视觉信息成为人们获得高生活水平的条件。乡土文化视觉资源由于与学生的生活接近, 能将现实生活中学生看不到的东西即一些隐性文化外显, 学生通过图形、图像更加直观地了解自己的家乡。乡土文化视觉资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娱乐资源, 学生不仅可以通过欣赏乡土文化视觉资源中的图片来培养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 也可以通过观看反映自己家乡文化的视频, 来了解家乡的人文历史, 深层次理解家乡的浓郁文化, 并为其表达自己对家乡文化的理解提供更形象的资料。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保护自己家乡的独特文化、发扬自己家乡优秀文化的道德情操, 使乡土文化教育真正起到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作用。

4. 为学生的学习创造真实的文化情景

对乡土文化教学来说, 由于课程的性质和学校教学之间的矛盾, 即要求教师在不影响学生文化课知识学习的前提下, 有效开展乡土文化教育, 这也成为当代学校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有的学校已经开设了乡土文化教育方面的课程, 但却是为应付检查而“安排”;有的学校则不愿意安排该课程, 恐怕耽搁正常教学。要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 在课程性质不变的情况下, 必须改善课程的设置和丰富课程内容表现形式, 即在短时间内为学生提供更直观、更形象的关于家乡文化信息的表现形式。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接触的乡土人文用镜头的方式记录和表现出来, 不仅具有视觉上的冲击, 而且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为学生创造真实的文化学习情景, 达到节省教育时间和提高乡土文化教育质量的目的。

5. 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交流和弘扬

在乡土文化教育中, 让学生真正地了解和理解家乡的人文历史, 是教育的主要内容, 但是, 了解其他地方的乡土文化也是扩展学生文化知识面的途径。由于地理位置差异, 各地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 想要达到入乡随俗的效果, 就必须对本土以外的文化进行深入的了解。以往的区域文化交流主要通过文字性的材料, 其特点是:文字描述冗长、枯燥、流通速度慢、传播范围窄等。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 这一传播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文化的接受速度和要求。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基础上, 文化视觉资源以惊人的速度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在对民族文化传播的所有方式中, 占有很大的比例。人们通过一张V C D, 就可以全面了解某地的文化历史, 也可以将自己家乡的文化全貌展现给其他区域的人们。这充分说明了乡土文化视觉资源有利于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

二、视觉文化视野下, 乡土文化视觉资源的二次开发

开发的方式主要有:

第一, 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 将本地的民俗活动、民间的衣食住行和民间遗留的古迹等文化用动态视频拍摄下来, 并与研究乡土人文历史的专家合作, 编辑制作, 形成客观的、直观的反映本地人文的视频资料。对于民间的歌曲、戏曲、音乐等, 采集民间风情的视频画面, 采用视音频技术合成、处理, 形成视音俱全的教学资源。

第二, 利用数码电子技术, 拍摄一些静态的乡土文化载体, 形成系列的文化展览, 丰富乡土文化的视觉资源。比如, 对于一些民间的建筑、古树、雕刻、绘画、书法等资源, 用照相机拍摄, 再配文字解释, 从形式和内容上共同反映本地文化。

总之, 乡土文化教育应该成为当代青少年教育的主要内容, 其中, 有效地开发乡土文化资源, 与校本资源相结合, 特别是乡土视觉文化资源的开发, 在读图时代, 不仅对青少年的视觉文化素养的培养有重要作用, 而且对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有重要的教育意义。作为教师, 应立足本地底蕴丰富的文化资源, 对要通过教师引导才能真正理解文化内涵的资源, 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 进行二次开发, 使其真正成为乡土文化教育中的核心资源。

参考文献

[1]李学文、旷锦锋.英语课程中乡土文化学习状况的调查[J].基础英语教育, 2007 (10) .

[2]俞宁.视觉文化符号传播中技术层面的理性思考[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9) .

[3]齐立森.视觉文化研究对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启示[J].教育信息化, 2006 (10) .

【视觉方案】推荐阅读:

视觉环境10-16

视觉选择05-08

视觉语境05-13

听觉视觉05-21

视觉风格06-01

视觉广告06-03

视觉元素06-23

视觉能力06-25

视觉引导07-09

三维视觉07-09

上一篇:空间景观格局下一篇:中学生物教学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