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印象

2024-07-30

视觉印象(精选4篇)

视觉印象 篇1

近年来, 随着近代现象学的发展以及二价控制论的介入, 人们普遍意识到绘画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它不但关涉到创造者的主观意图、物的显现与本质, 还关涉到观众的观看介入。因此, 作为绘画问题的出发点, 画家在创作过程中采用怎么样的视觉模式这个问题就变成了所有问题中的首要问题。作为西方艺术史中的佼佼者, 印象派就是打着视觉模式这一旗帜把古典写实主义绘画从统治者推到了历史的边缘。

对于客观物象, 我们习惯于认为“看”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 其实不然。看见一个东西是视觉正常的人的一个本能, 而看懂一件事物却是融合了我们的生活经验的视知觉建构过程。视觉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 没有受过教育的幼儿, 最初并没有立体和方向的概念, 同样的清朝宫廷画家郎世宁的画作刚传入国内时, 人物肖像脸部的一大片阴影也是不能被人们所接受的。没有接受过牛顿色散实验的人, 也不可能知道彩虹的形成是因为水珠的折射。并且事实证明当印象派的绘画刚被搬上舞台的时候, 他们采用的反光和阴影的方法并不被人所接受。公众通过对它们的证实发现伦敦的雾原来是红色的, 晴天物体的投影原来是蓝紫色的。实际上, 正是这种体验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视觉的相对主义, “看”的能力也是通过学习才得到的。

现实世界是一个运动的三维空间, 纵观艺术发展的历程, 画家、雕塑家、设计师都是在追求一种三维空间及形象的真实。特别作为平面艺术的绘画, 它想要表现现实世界, 首先就要解决把三维空间甚至四维空间如何转换为平面的问题。随着科学的发展, 14世纪, 在光学与几何学理论不断完善的基础上逐步确立的线性透视的方法, 毫无疑问是欧洲绘画史上的一次重大的视觉改革。它所展示的空间非常符合人们因视错觉生成的那种视觉欣赏习惯, 因此, 它被认为是一种更为科学, 也更为“真实”的绘画方式。然而, 一旦这种观察方法在绘画文化中为人们接受之后, 就一直被人们不假思索地作为纵深表现原则来继承, 以至于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总是让人们感觉物象离我们很远, 并且无视了顶视及俯视这些日常常见的视觉现象。尽管如此, 这种写实主义的画法一直垄断了欧洲艺术史长达四百年之久。因此在此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印象派, 就显得格外的坚强, 然而从艺术史发展规律来看, 印象派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 它是19世纪法国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直以来, 人们总相信眼睛会忠实地关照着周围的事物, 会精确地反映外在世界的物理属性, 并且从不怀疑。然而, 17世纪后半期的大科学家牛顿的色散实验却为人类的视觉提出了一个驳论。分离出来的七色光带说明我们所谓肉眼所见的白光并不是纯净的白光而是赤、橙、黄、绿、青、靛、紫七种色光的混合, 而平时我们所说的物体的固有色也不是物体本身所固有的, 而是以色光为主体的客观存在, 对于人则是一种视象感觉。不同波长的可见光照射到物体上, 有一部分光被吸收了, 一部分光被反射出来进入人的眼睛, 再经由视神经传递到大脑, 使人感觉到色彩和空间。物体色的呈现与照射物体的光源色、物体反射吸收光源的物理属性有关, 而且物体与光源的距离, 受光的角度等条件均会影响其色彩的变化。这样以来, 传统固有色的观念就被彻底打破了。从这个理论出发, 那种认为树是绿色的, 花是红色的观念, 如果作为文学语言去描写物象的色彩是确切的, 但作为绘画色彩而言就显得太过概念了。既然人类的眼睛已经变得不可信任, 那么采用固有色绘画的古典写实主义就更没有成立的依据了。再加上照相机的发明, 自然主义写实艺术就变得更加不合时宜了。

另外, 我们在采用透视法进行绘画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其他的问题。我们在透视法的空间中去描绘物象, 就必须对所画的景色保持不变的位置和视点。原因是视点的任何移动都会改变你已经画在画面上的那些角度关系。但是, 这与我们的实际情况是相背离的, 我们在观察的过程中总是会移动位置和变换视角。在观察的范围里, 观者的运动引起了视觉的改变。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单一视点只不过是人为的、理想的一种成像机制, 同时也是—种观看在视觉-心理之间进行自我调整的策略。就像绘画中的轮廓线与地平线一样, 是我们的一个观念设置, 它本来并不存在, 但它总是得到强化这一事实却充分证明了我们对它的需要。

可以说透视法作为一种知识体系, 它的建立为写实主义艺术家找到了描绘自然的途径。但任何一种发明都可能是一面双刃剑。达·芬奇的巨作《最后的晚餐》就是透视法运用最好的例子, 同时也是对这种线性透视批判最好的例子。在这幅平行透视的构图中, 耶稣被安排在圣餐餐桌的中间, 画面所有透视的焦点集中在耶稣的头部, 这样耶稣就作为画面的中心成为观者观看画面时的视觉中点。但是我们知道这样的安排是不符合生活常理的。按照生活的常理, 耶稣应该坐在圣餐餐桌的顶端, 而门徒应该分坐在餐桌两侧。问题是如果以这样的构图来安排人物座次的话, 近大远小的透视法则就会使耶稣显得过于矮小, 这就有违了耶稣高大的形象, 而达·芬奇有违常理的安排却在真正意义上修正了透视法的缺点, 这正体现了这位伟大画家的过人之处。并且, 艺术家一旦掌握了透视法的表现方法, 在日常视觉中, 人们就会对事物本身缺乏体验。仿照海德格尔的话说, 这是一种“视觉的沉沦”。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在日常生活里, 我们抬头看天空和低着头走路, 但是, 传统写实性透视法忽略了这种最普遍的透视。物体总是被安排的离我们视线很远的位置。因此, 当塞尚画他那幅著名的桌面俯视图问世时, 其效果使人感到它并不是采用的古典透视学原理。其实, 塞尚并没有发明什么新的原理, 他只是在画面中改变了视角。他试图在更高的层次上革新这些法则, 这意味着塞尚并不是要人们放弃透视法的学习, 而是强调学习眼睛怎样观看的重要性。

基于以上原因, 印象派画家就打着这样的旗号对掌握统治地位的古典写实主义绘画狂轰乱炸, 力求主导绘画历史的走向。从历史的长河来看, 印象主义是胜利的, 他们把古典写实主义从主流挤到舞台的边缘, 然而, 他们胜利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就是对于人类视觉的再认识。

由印象派开始, 画家观看物象的方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本来人的眼睛能同时看到自然物体多种因素“涉及眼睛的十大功能:黑暗、光明、体积、色彩、形状、位置、远和近、动和静。”1等全部因素。传统的写实绘画便是全因素的造型艺术。绘画到了印象派, 他们摒弃了对物体轮廓线的描述, 把精力放在表现物体的动态变化和对现实情景的生命状态和存在形式进行直觉式的客观再现与描绘上, 为了表现出光影的绚丽多彩、光怪陆离, 艺术家们采用奔放的笔触和没有调和的颜色在画布上直接糅合, 原色并列、重叠和补色手法, 形成强烈的视觉冲突, 令人耳目一新。色彩和笔法的结合构筑出一个崭新的绘画世界, 这样一来色彩便摆脱了形体的束缚, 被单独地分离了出来, 成为基本的绘画语言要素。绘画方法独立于题材。画什么变成了如何画。从印象派伊始, 现代主义艺术家们更加注重这种绘画因素分离的效果:立体派把目光投到体面的组合、结构的穿插上面;未来派则提醒我们忽略了时间;康定斯基与蒙德里安却彻底抛弃了母题。与此同时, 由于社会的进步, 科学分工愈来愈细, 在客观上也迫使绘画走向“分离”的道路。这种把绘画本体因素拆散重构的视觉方式, 可称为“分离式”的看的方式。

可以说自印象派伊始, 绘画形式才真正开始直接诉诸于视觉。印象派在艺术精神上对立于西方古典传统绘画, 追求强烈的个人感受, 要求按照自己的眼睛的观察和感受来表达微妙的色彩变化。虽然, 就印象派画家所追求的目标而言, 他并没有比与文艺复兴时期画家走的更远, 模仿自然与再现自然依然是印象派画家努力追求的目标, 甚至在光与色彩的处理上, 印象派画家比传统保守派画家更加注重真实, 甚至有着某种近乎于科学的规则。但印象派这种使色彩高于形体的方式, 将绘画从客观自然再现转向主观精神表现, 使绘画本体特性从自在走向自为, 从不自觉的依附关系变成自觉的自主关系。可以说这是一个质的飞跃, 一个划时代的伟大革命。正是在这个基础上, 现代艺术掀起了一场又一场美术存在价值本身的伟大革命。

摘要:作为绘画问题的出发点, 画家在创作过程中观看、感知世界的方式不同, 决定着画家见解、重构艺术的方式的不同。本文从印象派视觉模式解析的角度出发, 分析印象派对于现代艺术的影响。

关键词:印象派,视觉模式

注释

11.莱奥纳多.《芬奇论艺术》第48页, 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年.

视觉印象 篇2

一、新派别的产生

“整个绘画史永远是一部看的历史。看的方式改变了, 技巧就会随之而改变。 (2) ”印象主义是现实主义向现代艺术的过渡, 广义上讲, 是指画家捕捉事物的瞬间变化, 狭义上讲, 是指画家的第一感觉, 类似于“草稿”之意。强调画家在其创作过程中主观感觉的重要作用。19世纪中叶, 在法国以艺术创新为追求目标的一群年轻艺术家, 在1874年举办的“联合展览会”中, 克劳德·莫奈的画作《日出·印象》引起了大众的注目和评论, 甚至是嘲讽和曲解。后又风靡全欧洲并对写实主义产生了极大冲击, 代表人物除莫奈外还有灵魂人物马奈, 开拓者塞尚, 中坚者雷诺阿、毕沙罗和德加 (如图1) 。对绘画的光、色研究和探索是这场视觉革命的历史性功绩, 鲜明的审美理念、造型法则和艺术倾向是最其显著的特征, 色彩的单纯和笔触的奔放与传统工整细腻的画风截然不同, 被大众审美定义为欺世盗名和激进狂野。后印象派的产生没有固定的画家团体和正式展览展示其画作, 并且未在公开场合发表过其言论和艺术主张, 后印象派是艺术评论家勉强加之的称呼。它与印象派最大的区别就是其强调个性, 彰显自我, 刻意在画面中加强和渗透画家个人的主观幻想和精神。

二、内心独白的不同

印象派画家的追求是执着的, 他们坚信光的变幻莫测和描绘光照下的真实是绘画的本真, 感性思维和画家的第一感觉重于其理性思考, 正如法国作家左拉所说:“绘画给予人的是感觉, 而不是思想。”“印象派画家把注意力集中在光和色的效果上, 即把光和色从事物中分离了出来。本来光和色都是依附于事物本身, 或固着于事物本身的。现在它们被分离出来, 成为独立的因素。” (3) 光的纯真印象在这一时刻被无限的推崇和尊重, 那些恰如其分的笔触和适量的、未经调配的颜料在画面上组合、并置。印象派之父莫奈是运用光和色的天才 (如图2) , 对他来说, 雪不是白色的, 随着光的变化它会带有红色、蓝色、紫色、橙色等, 如1891年莫奈展出的15幅关于干草堆的油画, 在不同光线下的一系列表现干草堆的瞬间光影效果, 绿色的草地在夕阳的照射下也会闪着红色的光芒, 光使色彩在此处互相穿插、包容。莫奈追逐着光的变化, 我们似乎无法从他的画作中体会他本人的情感和曲折的人生经历, 他用色彩和笔触凝固了转瞬即逝的玄妙景象, 这一点与后印象派画家有着很大不同。

后印象派大师以凡·高为主要代表, 他短暂而极富激情的一生全都献给了艺术和绘画, 他的爱与恨、希望与失望、欢乐与痛楚等内心独白都全然反映在他的画作中。从他的自画像中能明显地感受到他用粗犷的笔触、狂野的色彩和夸张怪异的形象描绘着他瘦骨嶙峋的躯体和深沉痛苦的眼神。他的最后一幅作品《《麦田上的乌鸦群》, 黑色夹杂着钴蓝色的、死寂的天空看不到希望, 似乎暗示着死亡的恐惧, 而金色成熟的麦田又象征着生命力的旺盛, 生命与死亡在此时彼此抗争、压抑着, 作者那颗试图冲破限制和不安分的心灵表露无遗。尽管凡·高是穷苦的、孤寂的, 但他内心永远渴望着阳光和希望, 这一场景正符合他当时的心境。

三、对现代绘画艺术启示的不同

美国美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在比较传统艺术和现代派艺术时说:“古代的艺术大师们所希望的是能够把主体对物质的坚固性和清晰可辨性感受突出出来, 而现代派艺术却希望尽量减小事物的物质性和尽量把事物的主体性减小到最小限度。我们从现代艺术见到的形象, 并不是再现物理现实的形象, 而是人的想象力臆造出来的形象。这种由人创造出来的非物质的轻飘飘的形象, 不是为了突出自身, 而是为了突出它们所处的那个平面。”印象派作为新的艺术流派, 反对单纯地模仿自然并强调自我。新的绘画语言与题材的突变、新的技法与创作观念的创新等方面都具有颠覆性的革新意义。印象派的视觉图示是对大众审美习惯和程式化的视觉感受进行变化, 东方和非洲艺术也对西方艺术界有所震动, 因此, 这一变革极大地影响着现代绘画艺术的发展。而作为19世纪西方的重要画派后印象主义在继承了印象派传统的基础上, 也有着自身的发展和突破, 并且思想观念也受一些哲学家的影响, 如康德、尼采、叔本华以及弗洛伊德等, 后印象派突破了理性思想的束缚, 思维敏捷、富于创新精神, 一大批新晋艺术家的作品凸显了其推崇崇高美的意识, 增强画面的感染力, 丰富艺术形式, 这种革命性的探索激励着后世艺术家的创新意识和动力。后印象派大师带给我们的多是感动和激情, 画面既是他们内心的写照, 也是他们生命轨迹的记忆。艺术的创作是艺术家们心灵的袒露, 现代绘画艺术也应如此。

四、结语

总之, 印象画派成功地以光色的表现为自己的独立宣言, 在19世纪的传统绘画背景下发展了一场完胜的视觉革命, 使绘画从封闭的室内转战到了宽阔的大自然, 将纯粹而明艳的色彩释放出来并赋予其自由和个性, 完成并创立了以光源色和环境色为核心的现代色彩理论, 为现代绘画艺术带来了新的启迪, 滋养了现代艺术的土壤并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后印象画派是继印象派之后的更加富有创造力的艺术流派, 虽未成立完整、正式的体系, 但其画派中的众多大师的画作和个人魅力一直影响着后世, 其标榜自我、传达个人精神的绘画理念是现代绘画艺术所要继承的, 20世纪前期的大多数主要艺术流派和理论都是接受和获得了印象派的艺术追求和启示性的艺术精神, 在这里找到了新的起点和动力。

参考文献

[1]约翰·拉塞尔.现代艺术的意义[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1993:P2

[2]刘小枫主编.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M].北京:知识出版社, 1994:P281

[3][4]牛宏宝.分裂与综合——前后印象派绘画艺术的审美追求及意义[J].《浙江学刊》, 1998.05:P98、102

[5][日]中川作一, 许平、贾晓梅、赵秀侠译.视觉艺术的社会心理[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6]朱伯雄.世界美术名作鉴赏词典[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l996

简析印象派油画笔触的视觉特征 篇3

印象派油画中的笔触

1. 印象派油画的笔触方法发展

笔触是带有颜料的油画笔在画布上运动的痕迹, 早期油画全幅各部分颜料层厚薄比较一致, 运笔力度均匀, 几乎不显露出笔触。17世纪的画家注意到笔触的运动受创作时心境和情感律动的驱使, 画家在作画时能产生控制笔触动势的情感, 笔触的轻、重、缓、急和运动方向不仅使被塑造的形象显出生动感, 笔触自身也具有艺术表现力。

19世纪初, 在法国浪漫主义代表人物籍里柯与德拉克罗瓦的作品中, 人们能感觉到富有运动感的笔触, 生动的线条, 以及光线和色彩的力量。1860年在巴黎学画的莫奈, 雷诺, 西斯莱等人, 常结伴到枫丹白露森林作画。户外光色的效果吸引了他们, 印象派画家渐渐坚持在户外对景物写生, 而且喜欢让完成的作品保持速写的风格, 而不愿意在画室中对其再进行加工。通过笔法笔触, 将光、色进行了画面分割, 进行细致的描绘, 把光色的真实形态表现出来。

2.印象派油画的笔触特征

印象派用笔方法的产生与其一次性的绘制方式也是有关系的。印象派画家作画时根据对景物写生时的直觉与感受, 保留笔触的偶然性。

要分析印象派油画笔触的特征则应当从它的样式说起。从总体上来看, 印象派油画的笔触在视觉形态上有一些相同的特征, 印象派油画在绘制时有意识地保留画面上写生过程中的一笔一画都清晰可见。笔触基本上是为塑造形象而运用, 显露的程度有限, 并统一在或曲长、或短促的某种有序倾向中;被描绘的物象统一在中心焦点的构图中, 形成与真实视域同构的效果。短笔触的运用, 赋予表情姿态, 保留画面笔触的过程与动态感, 并注意强调笔触的组织所呈现的外观上的美, 使该作品有欣赏价值, 笔触的效果显示了印象派艺术的一种视觉特征。

印象派油画笔触的艺术特征

1.印象派个性化的笔触是艺术家主观感受与情绪化的外在表现

画家运笔时, 借助颜料的厚薄、调合剂的浓淡、落笔的轻重、运笔的快慢及点染的气韵等等在塑造形象的同时还体现了丰富的主观感受和情绪变化。要体现绘画艺术就要借助具体的形式语言, 它以画面的形式状态宣泄画家的情感及思想状态。

马奈发展了传统的笔触方式, 把个人笔触当作开创作品节奏和作品风格的特殊要素, 他喜欢将暗部表现得亮而透明, 自由的笔触和形象的构图巧妙结合, 让我们感受到马奈潇洒而富有表象的力量。梵高以疾急奔放的笔触, 使浓厚、明亮的色彩充满强烈的力感, 表现内心情绪的不安。在印象派中, 莫奈才是真正的实质性的领袖。他捕捉景物表面光线变化给人的色彩瞬间印象, 用细碎笔触的厚涂法将对比色并置。在《睡莲》系列作品中, 光影闪烁的睡莲和幽暗的翠柳, 用舞动奔放的笔触铺开, 而以随意的笔触将色块作为色调的调整, 似乎无法计较笔触的形状与薄厚。部署越是潇洒自由, 颜色越是微妙而摄入人心, 画家的情绪已与自然融为一体, 画面的笔触直接反映了画家的情绪与主观感受。莫奈成功地将个人感受融入笔法之中, 在他的笔触气氛中, 我们甚至可以领悟到东方艺术的一些境界。

2. 印象派笔触对客观自然光、色的追求与感受

印象派绘画色彩丰富而变化微妙, 无论受光部或者背光部都充满光与色的微妙的变化。在色彩的运用上用不混合的纯色, 并追求大自然微妙的光色变换关系。对反色光线的描绘, 少用黑色, 而以紫色取代了阴影部分的暗色, 以黄色表达光部分的暖色, 以此构建印象派色彩视觉上的空间形态, 并求得画面的艺术思想和绘制手法的一致。

通过比较许多画家作品中的笔触运用, 我们发现不同画家笔下的痕迹呈现出不一样的面貌, 画面中各种各样的笔触, 可以看出画家当时的内心状态, 冷静的或激动的情绪, 以及画家不同的艺术风格。可以看出:个性化的笔触记录了印象派画家们的主观感受, 画面的笔触对画面的视觉效果直接导致了个人画风格的形成。

印象派笔触对现代绘画艺术的影响

印象派油画以个性化笔触构建画面的形式, 将画家对自然观察和感受结果表现在画布上, 流露出笔触在外观上的一种自然与坦率的美。面对自然, 在对风景写生的过程中将画面所形成的笔触形式保留下来, 不加过多的装饰, 保留笔触的过程和偶然笔触的使用, 强调笔触组织中所体现出来的视觉形式。

毕加索的分析立体派就是从塞尚的画面笔触中得到的启发, 自塞尚以后的画家几乎无人不受他的影响, 他得到了“现代艺术之父”的称呼。梵高将充满激情的笔触与内心的清高联系起来却是表现主义的先驱, 高更参加过第四到第七印象派画展, 高更画面的象征意义导致了象征主义的诞生。高更使用的笔触所达到的鲜明、纯粹的色彩效果, 对后来的野兽主义画家也产生过重大影响, 各类现代艺术自印象派以后很快地发展起来了, 开始更多地关注画面的视觉形式内容。印象派成为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分水领域。

参考文献

[1] (英) 丹纳.艺术哲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

浅谈印象派油画笔触的视觉特征 篇4

关于印象派油画中的视觉特征——笔触

1、印象派油画的笔触特征

印象派在绘画创作中笔法的产生与一气呵成的绘画方式也是相互关联的。在画家作画时尽可能的保留对于景物写生时最初衷的直觉与感受, 并且保留笔触的偶然性。

我们从它的的样式开始对印象派笔触的特征来进行分析。从大的方向上来看, 印象派油画的笔触在视觉感受上有一些共性和规律之类的特征, 印象派画家们在创作时主观的保留住画面上写生过程中的笔触以及肌理。笔触的运用是为了表达塑造形象的情感而表现出来的, 表现的程度有局限性, 画面中的物体统一在中心焦点的构图中, 构成了与真实的视域同构效果。短笔触在绘画中的表达, 被赋予了情感姿态, 保留住了动态感与绘画过程的痕迹, 加强了比处在绘画作品上的力度感以及表现力, 使绘画作品有欣赏价值, 印象派绘画笔触的特征表达出一种视觉感受。

2、印象派油画笔触的发展过程

笔触是画笔在布面上划过的轨迹, 较早时期的油画面幅上各每处的颜料层厚薄较为一致, 运笔力度柔和均匀, 很难看清楚绘画的笔触。在进入17世纪后, 画家们感受到在创作过程中笔触连带着作家们的心境、情感等。在创作时画家们能产生控制笔触动势的情感, 笔触的皴擦方向和轻、重、缓、急能够形象生动的表达出塑造的主体物, 由此说明笔触本生在画面上也具有艺术表现力。

到了19世纪初, 在法国浪漫主义代表人物籍里柯与德拉克罗瓦的作品中, 我们明显的能感觉到拥有灵动之感的笔触, 律动颤抖着的线条, 包括光线和色彩带给我们的力量。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在那时在法国巴黎的雷诺阿, 西斯莱, 莫奈等人, 时常相约一起去作画到美丽的枫丹白露森林。在户外大气透视的中的色彩效果深深吸引了他们, 于是印象派画家开始提倡在户外对景物写生, 并热衷于让他们的绘画作品保持有速写般的生动, 而不愿意在室内进行二次甚至多次的加工。画家们运用笔触笔法, 画面的分割依赖于光与色的区分, 并且进行细致的描绘, 把光色在自然中最本真的一面所表现出来。

印象派油画笔触的艺术特征

1、关于富有情感的笔触是艺术家情绪化与主观感受的外在表现

画家在绘画运笔时, 使用颜料的薄厚程度、运笔的轻重、画笔在布面上滑动的速度充分的表达出了在绘画过程重主体物带给画家的感受机器内心世界充分宣泄。所以在绘画艺术的表达方式上就要借助具体的形式语言, 它以画面的构成、形式感来宣泄画家的思想状态及内心情感。

在印象派的绘画人物中莫奈是为实质性的领袖。莫奈善于捕捉景色彩瞬间印象, 运用零碎的笔触和厚重的颜料将对比色充分的表现出来。在著名的系列作品《睡莲》中, 斑驳灵动的睡莲和碧绿幽静的翠柳, 富有激情豪放的笔触来进行描绘, 并以自由的笔触将色块作为色调的调整, 画面所带给我们的整体感受已让我们不再注意那些并非规则的笔触和形状。画面处理越是飘飘洒洒, 而摄入人心越是微妙的颜色, 画家的情感世界已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画面的笔触直接反映了画家的情绪与主观感受。由此说来莫奈能将自己的情感、心绪融入于笔法之中, 所以在他的绘画表现力中, 我们似乎感同身受的领悟到东方艺术的美感气息。

2、印象派笔触对客观自然光、色的追求与感受

印象派色彩表现能力极其丰富且十分微妙, 在物体的每一个关系中都有着精妙的色彩表现。使用颜色并不运用混合纯色, 始终强调户外景色微妙的色彩变化。以紫色取代了阴影部分的暗色, 光部分的暖色用黄色来表达, 并以此来表现印象派色彩视觉上的空间形态, 使得绘画的艺术思想与表现手法相互一致。对于许多画家笔触运用的比较, 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画家的笔触有着不一样的感受与面貌, 正是有了种类繁多的笔触, 才可以感受到画家作画时的内心状态, 我们能够得知:个性化的笔触表现出了印象派画家们的主观感受, 作画时所形成的笔触是归属于视觉效果的一种表达方式, 不同的表达方式造成个人画风格的形成。

从印象派笔触到现代绘画艺术

印象派油画独具特色的笔触形成了表达方式, 使作者将自然观察内心情感共同作用于画面上, 表现出笔触在外观上的一种单纯的美。在户外的写生过程中尽可能的保留最初的绘画感受、笔触以及不加过多的装饰, 使得原笔触的保留与偶然性笔触的相结合, 强调笔触组织中所体现出来的视觉形式。

毕加索的立体抽象主义就是从塞尚的笔触中得到的萌发, 所以自塞尚之后的画家几乎无人不受他的影响, 使他成为了“现代艺术之父”。而梵高天真且带有激情的表现方式与内心的情感世界联系起来却是表现主义的先驱, 对于高更来说画面的象征意义导致了后面的象征主义的出现。许多画家使用的笔触表现得明快单纯的色彩, 对于野兽主义画家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许许多多的现代艺术因为印象派的出现很快地发展起来了, 开始注重画面的表现能力及视觉形式内容。印象派笔触的发展为后期多种艺术形式奠定了基础, 同时也丰富了绘画的视觉特征。

摘要:文章主要入手于印象派绘画笔触方面进行赏析印象派绘画的视觉特征, 印象派代表画家主张在室外进行创作, 善于表现出瞬色彩大气的透视中, 光线下所出现的物象, 并且独具特色的表现手法、笔触的效果是印象派画家对绘画语言深入考究的主要方面, 丰富了绘画艺术的表现形式, 这在美术史上是绘画观念的重大创新

关键词:印象派,笔触,表现

参考文献

[1]、 (英) 丹纳.艺术哲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

上一篇:使用寿命下一篇:高教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