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语境(共10篇)
视觉语境 篇1
在海德格尔眼中, 现代社会是一个“世界图像时代”, 世界作为图像被把握和理解。图像弥漫在电影、电视、广告、摄影和网络等载体中, 让人目不暇接。作为图像的接收器官, 眼睛的功用在这个时代得到了最大的发挥。有学者指出, “用眼睛去看”在今天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当代审美文化正日益变成一种视觉文化。[1]
如果我们将广告放到视觉文化的语境下去理解, 就会发现广告绝对不仅仅是一种推销商品的工具, 它还具有创造意义的功能。鲍德里亚对此早有论述, 他认为现代社会的消费实际上已经超出实际需求的满足, 变成了符号化的物品、符号化的服务中所蕴含的“意义”的消费。[2]
一、视觉文化
根据马尔科姆·巴纳德的观点, 视觉文化存在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视觉文化, “强调的是这个术语的文化层面, 它所涉及的是在视觉文化氛围中形成和通过视觉文化传播的价值观念和个性特征”;狭义的视觉文化, 强调的是这个术语的视觉方面, “它在某种程度上把人类生产和消费的二维和三维的可视物品视为文化和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 这个意义上的视觉文化是一个范围很广的概念……各种不同类别的美术、各种不同类型的设计, 以及类似面部化妆、时装和文身这样的事物, 都可能被包括在视觉文化的范畴之内”。[3]显然, 广告可以归属到狭义的视觉文化上。
二、产品与爱情的关系
爱情广告存在一些基本的范式, 或者说它们拥有一些典型的叙事模式。对于这些模式, 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广告中产品与爱情的关系来获得。在广告中, 产品对于爱情故事的进展通常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陈培爱教授指出, “为数众多的广告……刻意在爱情与商品之间建立意义联系:爱情的商业价值, 产品的爱情功能。”[4]的确, 许多广告都在试图挖掘产品的爱情功能。
(一) 现代媒婆
在一些广告中, 产品所扮演的角色就是“媒婆”。广告中男女主角碰面时, 被对方吸引的原因大致有两种:一是二人都拥有同一种商品, 这似乎意味着双方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 暗示着二人合得来;二是其中一个人拥有或使用某种产品所散发出来的魅力吸引了另一个人。由于产品这个“现代媒婆”的存在, 广告中人物的爱情关系才会有发展的无限可能。
OPPO MP3广告中的爱情属于第一种。广告中的男主角衣着时尚, 正在听OPPO MP3;女主角从后面走来, 在男主角身边停下。她衣服的色调和男主角的十分相近, 而且也在听OPPO MP3。二人伴随着音乐一起进入了一个梦境。OPPO MP3使他们相识, 并演绎了一段梦境中的爱情。
AXE男士香水广告中的爱情则属于第二种。在这则故事中, 女主角和第一个男人无论是在生活方式, 还是在行为举止上都极其相似, 但是他们并没有走到一起。相反, 另外一个男人出门时仅仅因为喷了AXE香水, 在他和女主角第一次碰面时就赢得了她的芳心。AXE香水发挥着“媒婆”的作用。
(二) 产品化解爱情危机
广告常常先设置、虚构一种爱情或性关系方面的危机情境, 然后告诉你只要你买了我的商品, 这则危机即刻就可化解, 面包会有, 一切都会有。化解危机是爱情广告中经常使用的模式。
在黎明代言的和记黄埔电讯广告中, 3G手机就挽救了他的一段恋情。这则广告向我们展示了3G手机化解危机的神奇力量, 并且告诉消费者为挽回爱情做的努力一定要让对方看得到。
(三) 产品作为一种爱情证明
如果你爱他/她, 那么你就应该给她/他买广告中的产品。这也是爱情广告经常使用的模式。这种类型的广告试图告诉消费者爱情需要证明, 而不仅仅是口头上的“蜜语甜言”。
喜之郎水晶之恋广告就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例子。在广告中, 爱情被细分为不同类型的爱, 由不同口味的果冻代替, 如绿色葡萄代表清新的爱, 黄色香橙代表甜蜜的爱。广告还告诉消费者“爱我就和我分享水晶之恋果冻吧”。这则广告试图将无形的爱情用有形的果冻来表示, 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对爱情的理解来选择不同类型的果冻, 进而向恋人证明自己的感情。
三、爱情广告的社会功能
广告是一种经济行为, 也是一种社会现象, 渗入我们生活中的每一部分。[4]爱情广告和文艺作品一样, 也会在无形之中塑造和改变我们的爱情观。我们可以从广告中找到诸如什么是爱, 怎样向爱人表达, 怎样维持一段恋情这些问题的答案。现代爱情广告可以给消费者带来多重满足。然而, 它同时也在慢慢地解构传统的爱情观。
(一) 营造爱情的“梦工厂”
爱情广告为消费者描绘理想中的约会文化和社会情境, 如海滩、咖啡馆、西餐厅、郊游等。“梦工厂”里光线柔和, 浪漫音乐此起彼伏。消费者在这个“梦工厂”中可以暂时忘掉日常生活的压力和负担, 带来情绪上的解放感。消费者可以在“梦工厂”里对号入座, 选择自己喜欢或渴望扮演的角色, 体验到自己也许从未亲身经历过的生活意境。
(二) 消费者自我定位和评价的依据
传播学者D.麦奎尔曾经通过对电视节目的调查, 归纳了各类节目提供“满足”的不同特点, 而且抽出了它们之间共通的四种基本类型。其中有一个类型为自我确认效用, 它是指电视节目中的人物、事件、状况、矛盾冲突的解决方法等, 可以为观众提供自我评价的参考框架, 通过这种比较, 观众能够引起对自身行为的反省, 并在此基础上协调自己的观念和行为。[2]广告中所展现的爱情故事也会成为消费者的一个参照物, 他们会将自己所经历的爱情与广告中的爱情进行比较, 并从中获得改进现实爱情的方法。喜之郎水晶之恋果冻广告会告诉你情人节应该送什么礼物, 维他柠檬茶广告会告诉你如何检验男朋友对你所说的话, 和记电讯广告会告诉你怎样挽救一段恋情。
(三) 解构传统爱情观
爱情广告可以反映出人们爱情观念的变迁。浪漫爱情和自由恋爱的观念在中国的兴起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清末民初的改革派知识分子, 尤其是五四青年对他们眼中的落后腐败的传统社会进行了猛烈地攻击, 而传统的家庭制度则是传统社会的顽石, 因此也成为他们批评的对象。1921年1月19日, 刊登在《申报》上的棕榄香皂广告就是如此, 一位男子送一位女子棕榄香皂以博得女子欢心, 文案是“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投我以棕榄报之以笑脸”。在这则广告中, 爱情只与当事的两个人有关。
现代爱情广告更是在深层次上解构了传统的爱情观。人们的爱情观念较之以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爱情不再仅仅意味着忠诚地尽到家庭的责任和相依相伴的亲密关系, 它成为自我实现以及发挥内在潜能的方法。联想广告always online篇里的女主角在经历了一场爱情后变得更加成熟, 能够自己处理在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与挫折, 不需要男友再当自己的“保姆”、“老爸”和“问讯处”。
(四) 负功能
现代爱情广告存在着煽情以及刻意关联的趋向。各种类型的产品似乎都能和爱情联姻, 生产出来的广告千篇一律。如果将广告中的产品换成其他品牌, 则完全不会影响到整个叙事结构。爱情在这里只是噱头, 它的作用是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爱情和产品有相互脱离的危险。
有一则汽车广告对爱情的运用就是如此, 故事发生在卧室里。女主角在梳妆台前梳理头发, 画外音是“原谅我见异思迁”。男主角则躺在床上, 翻着杂志, 画外音为“别怪我喜新厌旧。”女主角又说:“肚量太小。”男主角接着说:“感觉没劲。”最后他们一起说道:“该换了。”这些对话似乎暗示着他们的关系行将破裂, 然而真实的情况是, 他们要换新车了。爱情在这则汽车广告中只是被临时拿来开场的, 它并没有融入整个故事之中。
四、结语
威廉森说:“广告正在向我们推销的是消费品之外的某种东西, 它提供给我们的是某种我们和那些商品可互换的结构, 所以说, 广告是在推销我们自己。”[5]当我们在视觉文化的语境下观看爱情广告时, 我们究竟在看什么?费斯克曾经说:“看制造意义, 它因此成了一种进入社会关系的方式, 一种将自己嵌入总的社会秩序的手段, 一种控制个人眼下的个别社会关系的手段。”[6]我们从爱情广告中看到了我们逝去的、正在品尝的和渴望的爱情。我们能够依靠爱情广告中的处事模式来管理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关系, 并且将其作为评价现实关系好坏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姚文放.我看故我在:媒介变化与视觉文化的崛起[A].中国美学年鉴 (2002) [C].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3:67-69.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出版社, 1999:55, 182.
[3]马尔科姆·巴纳德 (英) .理解视觉文化的方法[M].常宁生, 译.商务印书馆, 2005:2-3.
[4]陈培爱.广告传播学[M].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9:208, 383.
[5]周宪.现代性与视觉文化中的旅游凝视[J].天津社会科学, 2008 (1) :111-118.
[6]周宪.从视觉文化观点看时尚[J].学术研究, 2005 (4) :122-126.
视觉语境 篇2
随着科学的进步,西方的视觉传达设计在20世纪后半叶达到了发展的繁荣期,同时也是视觉传达设计从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过渡的时期。由于各种设计思潮的不断涌现,设计风格和观念的不断转变,视觉传达设计作为设计领域的一部分,与建筑设计一样也受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及不同以往的设计理念。现代主义的视觉语言是强调和谐与统一,擅长用简洁的几何图形进行造型,反对与功能无关的装饰。由于现代主义设计占据设计领域很长一段时间,更多的设计师不再拘泥于现代主义设计的国际性等特点,一味的摒弃现代主义的设计思想,接受来自后现代主义设计的思想与特征,从根本创作手法上推陈出新,不受现代主义的束缚,主张以装饰的手法达到视觉的冲击效果。视觉传达设计也因此无论从造型、色彩还是所体现的文化、产生的效果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而具有了独特而深具吸引力的特征。
美国著名的建筑师罗伯特·文杜里曾经对“后现代主义设计”提出了自己的诠释,他认为:设计家不应该忽视、漠视当代社会的各种文化对自己设计的影响,应该注重在自己的设计中吸收当代各种文化精神,这样才能丰富自己的建筑设计。他在其理论专著《论建筑中的复杂性与矛盾性》(Complexity and Contradiction in Architecture)中针对米斯·凡·德·罗提出的现代主义理论“少就是多”提出了“少令人生厌”的观点。他主张以“杂乱的活力”取代現代主义“明显的统一”;以杂种取代现代主义的“纯种”;主张走歪路而不主张走直路;主张模棱两可而不主张清晰明确;主张变化无常而非直截了当……罗伯特·文杜里不仅是一位后现代主义建筑理论家,更是一位重要的后现代主义设计师,他的代表作“栗子山别墅”成为了最早的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他的一系列观点对建筑设计有着很大的影响,而这些观点同样也对视觉传达设计有着相当大的影响。随后在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想的冲击下,越来越多的视觉传达设计师在思想上冲破了传统的束缚,天马行空,追求形式和感官上的刺激愉悦,反对单调刻板的理性形式。它们认为形式不仅仅是功能主义的,而应具有鲜明的个性、创意性的思维、反传统、反常规的表现形式。大量运用了矛盾修饰法、讽刺和隐喻的手法来进行设计,对空白、悬念、错乱、模糊等游戏性语汇进行了大量的尝试性探索,不再限制对感性的发挥,我们可以看到不循常规的、怪异、离奇的形象,独特的、异常的、随意的形态成为后现代造型语言中最为常见的元素。
在后现代主义设计影响下的视觉传达设计其实是对现代主义环境下的视觉传达设计的一种改革与创新,他并不像在建筑领域里面一样影响是翻天覆地的,仅仅是在表现形式上,建筑设计是体现在一种外观跟使用,而视觉传达设计是在一点一点吸收其他涉及领域和各种文化生活观念等来革新自己。在视觉符号系统中,文字、图形、色彩、编排是视觉传达设计的主要元素。而受后现代主义影响的设计师是通过各种元素的重组来达到强烈的视觉表现,他们的作品个人特色鲜明突出,风格和内容也非常丰富。
后现代主义设计时期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首先表现在第三次产业革命中的技术创新导致的视觉传达面貌的极大改变。从内容上,所涉及的平面方向的(书籍设计、标志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等)都有所变化,而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信息技术的到来,软件、网页等都成了视觉传达设计的内容。同时声音、光线等也成为了视觉传达设计的因素。
由于表达形式的差异视觉传达设计仅仅是通过一种可视的视觉形式来表现,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发展使得视觉传达设计的设计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前靠人工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的作品,现在通过计算机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同样更多是表现在创意和想法上而不是手工的精细。
后现代主义设计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共同发展的,它呈现给世人一种新的迹象。对于视觉传达设计而言,虽然后现代艺术对其影响非常广泛,但是在设计的同时也要考虑设计商品的使用价值,适用人群,受众等社会效益,同时针对不同设计人群进行细节的变化。在设计师的设计也要在适合市场发展的基础上设计使用的,那些仅针对于概念想法的设计俗称概念设计。同样,概念设计是后现代设计的一种存在形态。在这个设计领域,作品本身已经不再是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他所传达的概念。
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 篇3
1 数字媒体语境下视觉艺术的技术创新
首先,数字媒体技术的创新。
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得益于数字媒体技术而不断发展,在数字媒体技术的作用下,数字媒体艺术有效地将技和艺融合为一体。视觉艺术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创新而不断创新,增加了许多艺术门类,使视觉艺术获得了更为广泛的发展,如网络艺术、数码艺术等,这些视觉艺术都紧密地与科技联系在一起。艺术和技术的有效融合,促使数字媒体语境下视觉艺术的更好发展,其发展过程亦是视觉艺术的创新过程。
其次,技术性的艺术,并不是单一依靠技术。
在数字媒体的语境下,视觉艺术进行了创新,并且其应用技术逐步提高。例如,电影是一门视觉艺术,其发展过程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的发展历程,直到今天,3D等电影的实现,无不体现着数字技术带给视觉艺术的推动作用,这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视觉艺术在技术的促进下创新,不但依靠技术的有利推动,而且也依靠来源于人类生活众多领域因素的推动[1]。
最后,从虚拟艺术到现实艺术的转变。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营造了一个虚拟世界,带给人们不同的视觉艺术享受已经不是梦,而是无穷的魅力展现。视觉艺术有虚拟艺术,也有现实艺术,而在视觉艺术不断创新过程中,多数虚拟艺术能够较好地向现实艺术转变,这在一定程度上应归功于科技发展的有利推动。从创造图像到创造视觉世界的过程,经历了时间进度和时间长度的改变,进而使技术和艺术的有机融合为现实艺术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2 数字媒体语境下视觉艺术的形式创新
视觉艺术的创新在于艺术风格和形式的创新,更在于内容的创新,只有将艺术充分地融入新的思想和意境,才算是视觉艺术的真正创新。在数字媒体语境下,视觉艺术进行了形式创新,进而更能表达出艺术的创新与独特魅力。
首先,视觉艺术形式由旧到新的创新转变。
一方面,任何形式的艺术创新,都不是始终保持新的状态,而需要经历由新到旧的过程,而视觉艺术创新的发展也是如此,经历了从旧到新的蜕变;另一方面,视觉艺术的旧是由于新思想、新内容、新形式的注入为视觉艺术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2]。
其次,视觉艺术在数字媒体语境的条件下,逐渐融合多种艺术形式,从而使视觉艺术成为多维的艺术。
艺术创新需要艺术观察、艺术灵感、艺术表现而实现,数字媒体语境为艺术观察提供了更多的渠道,也为艺术观察提供了更多的层次和方面。因此,能够较大程度激发艺术灵感,并且经过艺术家的努力实现艺术表现,其过程就是艺术创新的过程。
3 数字媒体语境下视觉艺术的观念创新
在数字媒体语境下,进行视觉艺术的创新,需要对观念进行创新,进而为视觉艺术创新提供创新的动力。我国科技水平在不断提高,所以先进的技术为视觉艺术的创新提供了基础条件,即便如此也无法使人人都成为艺术家。视觉艺术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和价值,其意义也十分重大,而且艺术创新极大程度是科技和新科技共同作用的产物。艺术家进行视觉艺术创新时,需要与心灵观念进行有机结合,才能够更好地完成心灵世界的创作,这足以说明观念创新促进视觉艺术的创新。在数字媒体环境的作用下,能够实现更广泛人群的交流和沟通,从而将艺术家的创作观念进行创新。因此,其视觉艺术更能展现艺术家的创新观念,亦能使受众获得新的创作观念方式。总之,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媒体的形成是一种必然趋势,而数字技术为人类带去的强大信息能量,能够极大程度的改变人类的生活观念,进而激发更多人对艺术创作观念的思考,有利于视觉艺术的创新[3]。
4 结论
随着媒体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视觉艺术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然而主要是受到数字技术的影响,在数字媒体语境下视觉艺术有了较好的衍生,有利于视觉艺术的更好发展。视觉艺术在数字技术的作用下,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但其本身的审美意识形态,则不会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而彻底改变。总之,在数字媒体的语境下,视觉艺术需要进行不断地创新,才能更好地接受数字媒体时代带来的挑战,也能够更好地抓住数字媒体的发展机遇促进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视觉语境 篇4
关键词 视觉文化 文化语境 听说能力
一、视觉文化的概念
视觉文化又称图像文化,这是就图像在视觉文化中的地位而言的。现代社会中的人们,总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图像来感知世界。早晨看电视新闻,天下大事伴随着主持人优雅的形象尽收眼底;上街后触目所及的公交车、高楼上,巨幅的广告图像映入眼帘;翻开报纸杂志,最吸引人眼球的首先是各种印制精美的彩页和图片;购物时不仅消费商品的使用价值,也在消费商品的感性符号;通过电影、电视剧来了解古典名著,数码影碟早已取代小说成为受众需求量最大的艺术品;可视电话、电子图像己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可以说置身于现代生活中的人们,越来越离不开视觉化因素了。用大众传播学家费瑟斯通的话来说,我们被“源源不断的、渗透当今社会日常生活结构的符号和图像” 所包围。海德格尔早就预言: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世界图像时代”。“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它标志着现代之本质。”“世界被把握为图像”,即图像就是世界及其认识世界的方式,当日常生活中一切事物都被视觉化时,这个时代也就是“世界图像时代”了。影视、广告、卡通漫画、网上图片……种种动态非动态的图像在我们的生活中蜂拥而至,这些围绕着我们的影像和视觉信息,构成了我们今天的视觉化生存。
对视觉文化现象有重要发展的是德国思想家本雅明。他对机械复制时代艺术的讨论,也集中在电影等可复制艺术样式上。本雅明虽然没有直接采用“视觉文化”的概念,但他的理论中渗透了关于视觉文化的深刻见解。他认为,机械复制时代是人类文明的一次巨大变革,电影作为一种技术的新发明,把一种新的文化带入人类社会生活。到了50年代,电视的广泛运用,扩大是视觉文化的范围,图像的霸权越加明显地呈现出来。加拿大学者麦克鲁汉把视觉文化的研究推向一个新阶段。他从媒介和传播方式的变革角度,论证了电子媒介文化的到来,这种文化将视觉和听觉文化整合起来,对受众的效果超过了以往任何一种媒介,尤其是电视的出现。
一言以蔽之,我们正身处一个人类历史上空前的视觉富裕和视觉张力的时代。
二、视觉文化语境的构建
在视觉文化语境中, 大众传媒作为意识形态的主要传递者,必定会受到熏陶感染,从而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表现出其现实文化层面。传统的观看电影电视已成为一种视觉享受,视觉文化被重新“建构”。文学名著、网络小说被不断地拍成影视作品,越来越多的学生乐于通过欣赏英文影视作品而不是阅读小说来了解这些英文名著。直接的视觉冲击会使学生更容易加深对英美国家的社会、历史和文化的理解。
影视创作最初是以文化反思、人文关怀为宗旨的。影视文本的阐释本身就是一个无穷尽的流动的和不断重新建构的过程。影视文本常常与由文本诞生的文化语境互相交织,所以文本是不能脱离它存在的文化视阈。既然我们把当代影视当做一个文化现象,那么“对影视这一无网之网中盘根错节的文化现象,纷繁复杂的文化因子的解码,必须放在一定场域中进行,否则就不能得到恰切合理的解释。批评应冲破一时一地及一种文化背景的限制,以一种新的更高层次的文化眼光来进行关注。”影视这种重要的视觉艺术形式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功能。从不读小说转向电影和电视等视觉形态,名著改编热或历史影片的流行表明视觉的诱惑远远大于语言。观看比阅读更具直观和感性特征。
影视文本中传统的人文主义价值观念一直都得到传播和表达,无论是对西方电影研究者还是普通观众,如果能从这些影片中读解出他们所能理解的文化含义,那么文化优越感将得满足,审美接受感也获得愉快。全球化对各领域的冲击已经存在和正在发生,我们的文化研究越来越具有多元化、非边缘化(demarginalization)、非领地化(deterritorialization)和消解中心(decentralization)等特征。接受美学告诉我们,任何接受主体的艺术参与都只是其期待视野寻求表达的过程。
三、在视觉文化语境下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各种各样的视觉文化正充斥着我们的生活空间,这一人类历史上空前的视觉富裕和视觉张力的时代赋予了我们新的使命。随着计算机的普及、数字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影像的制造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视觉、影像已成为当代文化的主导因素。在这个图像充斥视野的时代,我们要保持对视觉文化的清醒认识,培养对视觉文化的批判性接受能力,加强视觉素养教育。
在英语视听学习中利用经典的英文电影对白为文本载体、辅以精彩的英文注释,学生在此过程中始终处于用英语思维的状态。其中的英文注释发挥着强大的作用,它能够为学生解答英语电影看、听过程中遇到的典型问题和困惑,加深对影片内容及其所反映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的理解。潜移默化中培养了语感,能自如地听懂并运用英语语言,提高英语听说能力。此外,英文电影中充斥着英美国家人的各种习惯用语,只有多听多看,才能真正融入他们的文化氛围中。在英语视觉文化语境下,通过耳濡目染,真正“活学”,掌握语音、词汇、句型、思维和文化;在语言环境中入乡随俗,也才能真正“活用”,达到理解和表达、交流和沟通。学好英语必须从听说入手。英文电影为学生提供了英语学习中“习得听说”的必要条件,在看的同时有意识地为自己营造出一种国外的英语环境,使自己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下学习。
今天的网络时代,视觉信息过载也很容易让我们迷失在“快餐文化”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视觉素养,在英文影视作品中挑选出真正反映英美社会文化和时代发展的艺术作品,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化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鉴于英语视觉文化语境对学生的学习认知影响较大,我们更加要重视视觉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意识和综合文化素质提高的影响,合理利用有效资源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通过视听说等课程的课堂指导,学生课后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合理地选材,利用互联网、图书馆和其他影视资源不断提高英语听说能力。
参考文献:
[1]【英】迈克.费瑟斯通,刘精明.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上海:译林出版社,2000.
[2]【斯】艾尔雅维茨著,胡菊兰等译.图像时代[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3]M irzoeff,N icholas.An Introduction to V isual Culture[M]. London:Routeldge,1999.
[4]Debord,Guy.The Society of Spectacle[M].New York: Zone,1994.
[5]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J].学术研究,2004,(2).
视觉语境 篇5
一、视觉文化与高中美术鉴赏教育
视觉文化是以图像符号为构成元素, 以视知觉可以感知的样式为外在表现形态的文化。视觉文化的最显著特点之一是把本身非视觉性的东西视像化。正如尼古拉·米尔佐夫在《什么是视觉文化》中所说“这就是视觉文化, 它不仅是你生活的一部分, 而且就是你的日常生活”。现在人类的日常生活被各种广告、服装设计、城市绿化、影视作品等各种图像占据着, 而生活方式也在悄然受到图像的影响和制约。美术鉴赏也是一样。视觉文化冲击下, 美术鉴赏教学带来了新变。
二、课堂设问的现状分析
由于我国的应试教育模式, 校方、家长包括学生自己都很少重视美术鉴赏课。这就导致了教师们的具体教学技巧不够, 教学经验不能像语数外教学一样得到广泛交流, 特别是在教学策略的研究上明显不足。
为调查高中美术鉴赏课提问的现状, 笔者选取南京市金陵中学美术教研组的两位老师A、B作为研究对象。 (两位老师都拥有10年以上的教龄, 均为师范类大学美术教育专业本科出身, 相关的教学成果颇丰。南京金陵中国美术教研组共8人。得出结论后, 与各位老师交流讨论, 认同率很高。本次研究数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统计学意义。)
通过数据统计和分析, 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设问有较大随意性, 严谨程度远不如语数外三门主课。以A老师讲《美术作品的特征》为例, A问学生“在你们以往的经验中, 是怎么认识美术和美术鉴赏的?大家初中上过美术课吗?都喜欢吗?”, 即使是教龄很高的美术老师, 在教学中都易出现类似的提问。这样的提问分别指向不同的目标, 问题界定模糊, 很容易让学生感到迷茫、吃力和别扭;2.措辞欠妥, 问题指向不明确;3.停顿时间过短;4.口头反馈含义笼统, 缺少有针对性的评价或后续问题, 且评价主体单一;5.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以B为例, B在讲授中西传统陶器工艺时, 问学生:“西方的陶器是不是更具象?中国的更意象?”看似在询问学生的看法, 但实际上在语言表达时已经暗含了自己的观点, 学生回答多数为“是”;6.没有鼓励学生发问;7.目标学生的确定过于随意。
三、视觉文化语境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课堂设问的优化设计
本文认为, 优化问题设计的前提首先是要存在有效提问, 做到提问有效。这不仅仅包括问题设计的要求, 也包括问题提出后的信息反馈等, 在兼顾学习内容的同时, 有效提问把学习的重点放在思考过程上, 因而是一项关键性的教学手段。”
在问题设计方面, 要做到:1、问题与目标相关联。问题能够启发思维, 对思维的发展有着指向性意义。当教师们明确了问题的目的以后, 就能更高效地通过问题引导学生;2、问题具有普适性和针对性;3、突出创新性和可行性。
在具体的提问中, 还要注意一点:合理组织, 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参与进来。普通高中多采用大班教学, 每班人数在五六十到七八十人不等。但在有限的45分钟里能够被老师提问的学生最多不过十几人。这就意味着大多数学生是静态的, 缺乏自我展示和自我表达的。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小组讨论。斯滕伯格在《思维教学》中提出了四步策略:“让学生熟悉问题, 找出方向;组内解决问题, 学生在小组内协作, 确定并解决问题;组间解决问题, 学生跨组讨论如何解决手边的问题;个人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工作。”这样一来, 学生参与度会极大提高, 同时学生的个人问题可以通过小组成员的集体智慧得到解决, 节省宝贵时间。只有这样, 才能更高效地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力, 让学生在视觉文化泛滥的情况下, 拥有一双“火眼金睛”。
参考文献
[1]严永金主编.名师最激发潜能的课堂提问艺术[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7.
[2]尼古拉·米尔佐夫著, 王有亮译.什么是视觉文化[J]文化研究 (第三辑) .2002 (1) :1—12.
[3]Marylou Dantonio&Paul C.Beisenherz著, 宋玲译.课堂提问的艺术——发展教师的有效提问技能[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71.
视觉语境 篇6
一、视觉文化概念
视觉文化是20世纪初欧洲光大的一个重要的文化形态或文化发展趋势, 是一种高度视觉化的文化。较早使用“视觉文化”这一概念的是匈牙利电影美学家巴拉兹, 他用视觉文化进行电影研究, 在《电影美学》中预言, “随着电影的出现, 一种新的视觉文化将取代印刷文化。”进一步对视觉文化研究起重要推动作用的是德国思想家本雅明, 他认为机械复制时代是人类文明的一次巨大变革, 传统的审美景观已经衰退,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震惊”效果, 渗透了其关于视觉文化的深刻洞见。在此之后两年, 海德格尔提出了“世界图像时代”的概念, 他指出:世界图像时代就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到了20世纪50年代, 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从媒介和传播方式的变革角度, 论证了电子媒介文化的到来, 将视觉文化和听觉文化整合起来, 凸出的表现是电视的出现给人们带来的视觉经验超过以往任何一种媒介。60年代, 德波作惊人之语, 宣判一个充斥着图像的“景象社会”的到来。80年代末以来, “语言学的转向”已寿终正寝, 越来越多的思想家迷恋于“视觉的转向”, 或“图像的转向”, 或“视觉文化的转向”。2002年6月中国第一个视觉文化传播研究中心在复旦大学成立, 该中心是全国最早关注视觉文化传播的研究机构, 并正在成为这一研究领域的重镇, 标志着我国视觉文化传播研究领域开始起步。
视觉文化的特点———是继文化研究、怪异理论和美国黑人研究之后产生的。已经从一个对从事艺术史、电影和媒体研究、社会学及其他视觉研究者有用的术语, 变成了一个时髦的、也许有争议的研究交叉科学的新方法。视觉文化是一种策略, 用它来研究后现代日常生活的谱系、定义和作用。而目前视觉文化作为一个研究课题的出现, 发展了W·J·T·米歇尔所说的“图像理论”, 根据这一理论, 今天的西方哲学和科学对世界的理解, 靠的是图像模式而不是文本模式。那一观念是从诸如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这类基于语言学的运动以来就统治着知识界的讨论。
二、视觉文化语境与英语口语关联
1. 视觉文化研究
视觉文化包括两个研究范畴, 视觉文化的英文翻译可以有两种:Visual Culture和Visual Literacy。二者之间有范畴上的差异, 是不同的但又相互关联的两个研究领域。Culture和Literacy的意义区别:Culture———泛指社会客观存在的文化现象、生活习俗等。Literacy———特指人的主观方面的读写算能力与知识素养。Visual Culture和Visual Literacy的意义区别在于前者指独立于人主体之外而客观存在的对象化的视觉文化, 后者则指体现人的主体性的解读外在客观视觉信息的主观素养。Visual Culture和Visual Literacy的研究范畴的相应区别为:Visual Culture Research———是将宽泛的视觉文化现象作为客体加以研究的领域。而Visual Literacy Research———则是从人的主体性出发, 将人的视觉素养发展作为研究对象。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必然要涉及对客体视觉文化现象的分析。后者正是此课题关注的研究范畴:从视觉素养发展和视觉解读能力培养的角度出发, 选择某些特定的Visual Culture现象加以考察, 探究视觉文化与提高大学英语口语能力的关系。
2. 视觉文化语境和大学英语口语能力培养研究
我们将以图像符号为构成元素、以视知觉可以感知的样式为外在表现形态的文化统称为视觉文化。按照大学英语的教学特点, 英语口语能力提高与视觉文化的结合成为重点, 语言自身的自发性, 无准备性、句式多变、直观性等特点为学生提供了真实有趣的语言材料。充分挖掘视觉文化的教育功能, 探索实践视觉文化与大学英语口语两者的最佳契合, 有效提高了大学生的口语表达与人际交往能力, 而且提升了他们的视觉文化素养。
三、视觉文化语境下大学英语口语能力培养的研究方法
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这就突出了英语口语表达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构建真实的语言环境, 不断增强学生对英美文化的了解, 可以激发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欲望, 同时文化和习俗的学习也能保证语言输出的正确性。因此, 本文将从培养跨文化思维习惯的新视觉来探究提高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效果的教学策略。
1. 视觉文化对英语口语显性刺激提升口语能力
视觉文化传播的三种主要方式:电影、电视、电脑网络。视觉文化传播是一种大众传播媒介, 造成的社会影响很大。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 教师帮助学生了解汉英语言和文化差异, 培养其用英语思维习惯, 提高理解能力;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搞好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 鼓励学生积极开口说英语, 将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在实际生活中, 多给学生创造与外籍教师面对面进行口语交流的机会, 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接触到地道的英语口语。在口语课堂上, 教师应利用多媒体、互联网的优势, 为学生准备丰富的视听说资料, 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共同刺激, 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和趣味性, 让他们对所学的语言感兴趣, 进而调动学习者的学习情绪和积极性。
2. 视觉文化对英语口语隐性刺激提升口语能力
英语广告里会把英语国家的一些传统文化因素暗含在里面, 把它们与广告结合, 学生通过经常性的视觉的冲击, 把里面暗含的西方文化记在心里。在锻炼英语口试时候会把这些记住, 广告里面涉及到的文化视觉冲击包括风俗习惯、文学作品, 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都是隐性刺激的表现形式, 学生都会牢固记忆。培养跨文化思维习惯的新视觉也可以提高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
在语言环境中耳濡目染, 才能真正“活学”, 掌握语音、词汇、句型、思维和文化;在语言环境中入乡随俗, 也才能真正“活用”, 达到理解和表达、交流和沟通的目的。
四、视觉文化语境下大学英语口语能力培养的研究意义
视觉文化语境下的大学英语口语能力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口语能力的研究不仅在课题研究上富有创新和实验性, 在形式上也将力图超越传统的研究模式。据笔者所掌握的资料而言, 以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从电影等单一的视觉文化语境对大学英语口语能力的研究, 但对其视觉文化语境研究不够深入。本项目将通过视觉文化语境对于大学英语口语能力的冲击影响能有一个系统的了解。而我国对口语能力研究与视觉文化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因此本项目对我们更好地理解提高大学英语口语能力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和推动作用。
通过视觉文化语境下的英语表达提高学生口语能力, 使大学生在视觉文化冲击的同时能够提高自身理解和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 增进对英美国家的社会、历史和文化的理解。学生不仅对以电影为主要代表的图像和声音结合的资料兴趣远高于纯声音资料, 而且对前者印象深刻, 事实上, 人们丰富的视觉经验与理解这种经验的能力之间正在产生着巨大的鸿沟。视觉诱惑越多, 视觉困惑也越深。这表明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视觉文化研究所获得的时代机遇, 也揭示了人们精神生活质量的提高对视觉文化研究的深刻需要。
摘要:针对目前国内鲜有关于从英语具体语境视角出发并且结合英语口语实证方面的研究, 本文着重探索视觉文化的概念, 视觉文化语境影响下大学英语口语的发展, 具体提高口语能力的方法, 视觉文化语境下口语能力培养的意义。旨在提高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口语应用能力。
关键词:视觉文化,英语口语,培养
参考文献
[1]GUY DEBORD, The Society of Spectacle[M].New York:Zone, 1994.
[2]W·J·T·MITCHEL.Picture Theor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4.
[3]NICHOLAS MIROEFF.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M].London:Routeldge, 1999.
[4]周宪.视觉文化语境中的电影[J].电影艺术, 2001 (2) .
[5]张良红.注重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培养学生的英语实用能力[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3 (3) .
视觉语境 篇7
一、文献回顾与问题的提出
“视觉文化”一词, 最早是由1913年著名的匈牙利美学家巴拉·巴拉兹提出。到了1950年, 视觉现象伴随大众媒介等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而越来越突出, 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从媒介和传播方式的变革角度分析了电子媒介文化的到来, 将视视、听觉文化相整合起来, 特别是电视的出现所带来的视觉感受超过之前的任何一个媒介[1]。19世纪80年代, 西方学术界普遍接受了视觉文化的概念。而我国最早对视觉文化传播关注的研究机构于2002年6月在复旦大学正式成立的视觉文化传播研究中心, 为我国研究视觉文化开启了先锋, 其以文化研究和媒介研究作为主要的研究方面, 成为一门新型的跨学科研究领域[2]。
高校大学生视觉文化的聚焦点是流行文化。“流行文化”兴起于欧洲, 西方学者大多站在批判主义立场上, 用文化二元论把大众文化和高雅文化对立起来, 流行文化持批判态度, 否定流行文化的社会价值, 认为“流行文化”在艺术的创造性和审美力量方面明显不足, 是一种充满工具性、商业性的消费文化。不过, 后现代主义者站在文化多元论的角度上否认精英文化与流行文化的明显差别, 认为应摒弃阶级意识进行全面审视“流行文化”利弊得失, 认为流行文化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文化形态, 它的通俗性、便捷性、趣味性迎合了社会大众的文化需求, 在后工业社会时代是必要的。基于此, 高宣扬将流行文化概括为:“时装、时尚、时髦、消费文化、休闲文化、奢侈文化、物质文化、流行社会生产方式、流行品味、都市文化、次文化、大众文化以及群众文化等概念所组成的一个内容丰富、成分复杂的总概念”[3]。
高校校园流行文化是一种“符合在校大学生年龄和心理特征, 在大学校园内由大学生充当主要参与者和传播者, 并被大学生们普遍喜欢和热烈追随的表现形式多样的文化”[4]。这种文化形式作为一种校园文化, 在国内学术界批判声音较多。孙玉杰 (1996) 指出“流行文化”渗透进校园, 占领了原本属于“学术报告”、“艺术欣赏”的海报栏、报告厅。流行文化挤占校园文化的领地, 令关注大学生成长的人们“几多欣喜几多忧”[5]。不过, 有些学者从高校校园流行文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出发, 肯定“校园流行文化”的积极作用, 并且需要对有些“流行文化”进行引导、改造和升华, 使其转化为积极文化。
二、现代性与校园流行文化的视觉化
“现代性”是1863年由法国文学评论家波德莱尔首先使用的概念。在现代社会发展中, 它造成了理性主义的绝对化, 对包含情感、道德在内的非理性主义的否定, 使之失去了文化的基础, 人的精神生活也理性化了, 人成了理性控制的对象, 导致了人的异化。现代性背景下, 工具理性和科学技术合谋, 促进了校园流行文化的形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从生活、娱乐、文化等方面渗透、融合进高校的控制体系, 对大学生施加影响。在流行文化上, 通过视觉文化对大学生实行全面的控制, 他们无法摆脱游戏、QQ聊天、微信、微博、电影、电视等各种文化统治手段对精神的控制和管理, 校园生活日渐异化。
受现代性影响, 校园流行文化呈现出视觉化特征。大学生生活在一个图像极具膨胀的视觉时代, “世界图像时代”的到来让他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力, 繁杂多样的图像跑进了他们的视线, 网络传媒、电视、电影、形象设计等文化形态让他们处在一个视觉符号情境的世界中, 校园文化已较少有耐心地对经典名著细细研读的人, 更多的学生选择以网络的形式来解读文学名著, 他们的阅读方式已从文字形式转换成了视觉图像形式, 图像符号将取代文字符号。迈克·费瑟斯通认为:“观众们如此紧紧地跟踪着变换迅速的电视图像, 以致难以把那些形象的所指, 连结成一个有意义的叙述, 他 (或她) 仅仅陶醉于那些由众多画面迭连闪现的屏幕图像所造成的紧张与感官刺激”[6]。在这充满光、电、声、色为传播媒介的传媒时代, 新型视觉文化必然会对校园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校园流行文化的发展和互联网密不可分, 大学生的课余生活离不开手机、网络、电视、电影等传播媒介。因此, 伴随着校园流行文化的影像化, 大学生文化消费行为的符号化、感性化与网络化发展态势越来越明显。视觉文化、网络文化和校园文化合流后, 对大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 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根据调查:“以网络为载体的文化存在三大危害:暴力游戏、沉溺聊天、泛滥色情”[7]。当前, 手机短信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载体和交流工具被誉为“第五媒体”。手机以其便携、价廉、信息强、功能多等特点, 催生出一种校园流行文化, 即“拇指文化”。并且, 手机是男女学生交流感情的主要媒介, 所形成的拇指文化逐步沦落为高校爱情文化。
三、后现代主义与校园流行文化的多元化
后现代主义思潮是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二战后, 西方文化经历了一次次裂变, 生命哲学、现象学、存在主义等各种文化思潮不断地争鸣和论战, 各种学术观点此消彼长, 更迭汰变。在一次次哲学思辨的过程中, 后现代主义脱颖而出, 并迅速把握了社会思潮的人文指向, 并从20世纪80年代起成为风靡全球的理论思潮。
后现代主义否定中心论和标准化, 强调多元化和个性化。后现代主义时期, 组织结构、管理方法、工作方式越来越灵活, 这一趋势消除了“刚性”和“机械性”, 要求尊重人的个性, 因而, 情感、兴趣、人际关系也越来越蕴含人情的味道。近年来, 高校流行文化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和个性化。“QQ、校内网、网游热、美剧、恶搞、动漫、韩流、博客潮、拇指文化、御宅文化”等十大高校流行文化是后现代主义的文化体现[8]。受韩国影视剧的影响, 高校校园涌起一股“韩流”, 众多大学生纷纷效颦韩国文化, 泰迪熊服、娃娃衫, 韩国料理、拌饭、烧烤、泡菜等, 从服饰到饮食, 甚至在音乐、游戏、谈吐等方面均对当代大学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如韩国服饰阔腿裤、紧身衣, 与中国传统服饰相比, 其设计更标新立异, 与众不同, 满足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化追求, 是后现代主义的文化体现。
校园流行文化的个性化特征是张扬个性, 表达青春活力的自然流露。在各式各样校园文化活动中, 大学生时常是时代元素和流行元素的集大成者, 他们乐于参与、展示自我、表达个性、强调情感。文化审视从静态走向动态, 那些传统的学术报告、艺术专栏已开始让位于动态的、本能的、原始性的生动演艺。摇滚、街舞等节奏强烈的流行元素引起大学生的文化冲动, “在这个令人眼花缭乱、扑朔迷离的纷繁多彩行为文化的乐园里, 大学生们活出了属于他们自己的精彩与奇妙, 真正进入了他们崇尚的‘酷’和‘爽’的世界里”[9]。
高校校园流行文化直接影响当代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同时, 也为高等教育进行理论指导、意见咨询、文化导向和科学管理提供了依据。在后现代主义盛行的今天, 高校校园流行文化的多样性、时代性、情感性正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 引导他们的行为方式、言谈举止和兴趣爱好。因此, 需要根据当代大学生的视觉文化取向, 构建全新的校园流行文化引导机制, 积极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文以载道, 以文育人, 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摘要:视觉文化时代的来临, 极大影响着高校校园流行文化的形成。校园流行文化已经从海报、文字、图片等静态的传播形式转向了手机、电脑、电影、电视等动态的文化载体, 传媒工具在校园流行文化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QQ聊天、网络游戏、好莱坞电影等传媒工具迎合了当代大学生的视觉文化取向和心理诉求。受后现代主义的影响, 高校校园流行文化呈个性化和多元化发展态势, 并成为大学生张扬个性, 展示自我, 表现青春活力的主要形式。
关键词:视觉文化,高校管理,流行文化,后现代主义
参考文献
[1] .[加]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11:28
[2] .鲍仕莲.视觉文化研究综述[J].新闻视觉, 2011, 6:244~245
[3].高宣扬.流行文化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63
[4] .刘姣.大学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D].天津大学, 2011:9
[5] .孙玉杰.流行文化、校园文化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J].青年研究, 1996, 1
[6] .[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0:35~37
[7] .熊华军.高校校园流行文化反思[J].成人教育, 2005, 1:56~58
[8] .李江静, 彭思雅.大学校园十大流行文化现象排行榜[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 5:33~36
视觉语境 篇8
1 网络新闻媒体视觉传达的特点
1.1 实时性
实时性是网络新闻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最独特的一点。传统媒体中无论报刊、电视或杂志几乎无法做到对新闻的实时传播, 从记者采访取得第一手新闻素材到编辑形成新闻稿件再到播出, 其间的时间间隔最快也需要以小时计。从某个角度上说, 此时播出的新闻实质上是若干小时前的“旧闻”。网络新闻媒体传达的讯息则能将此间隔缩短为分钟, 只要网络新闻记者到达事发现场, 无论采取何种视觉传达模式 (文字、图片或音视频等) , 无论采用何种媒体载体 (网站、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 , 都能在几分钟内将新闻内容传播至网络, 真正体现出新闻资讯“新”的特点, 使受众在第一时间了解事件的真相。
1.2 互动性
新闻资讯不再局限于媒体向受众单向传播一种形式, 受众利用网络新闻媒体能够实现对新闻的“按需索取”, 还可以对新闻事件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视觉感受上不再是被动接受新闻, 而可以参与到新闻中。
1.3 丰富性
网络新闻媒体的视觉传达具有丰富性, 具体而言, 它不再像传统媒体一样受版面、传达形式及各种因素的束缚, 任何与该新闻有关的视觉形式都可以通过网络新闻媒体进行传达。文字、图片、视频、虚拟场景、模拟动画、互动交流、DIY等等, 只要新闻报道需要, 只要有该新闻素材, 任何视觉传达形式都可以在网络新闻媒体上呈现。
1.4 立体化
网络新闻媒体的报道已不再局限于传统媒体的平面报道和单一视频报道, 因为可选择的视觉传达形式多样, 所以网络新闻的报道就更加立体化, 通过各种视觉传达形式, 将新闻事件平面化的文字和图片、视频加以润色。通过文字可以大概了解新闻的各要素, 通过图片可以从不同角度感知新闻事件, 通过视频可以切身体验当时的场景, 通过互动可以了解当事者、旁观者和普通看客的观点, 等等。这时, 一个完整、真实、有血有肉、立体全面的新闻事件就呈现在浏览者面前。
1.5 个性化
网络新闻媒体的性质决定了这个平台可以给视觉传达更大的空间和自由度, 从而使各媒体可以展现自己个性化的一面。同一个新闻事件是“千家一面”, 但是如何通过视觉形式传达给受众就可以自由选择。个性化的视觉传达可以使各网络新闻媒体形成自己的固定视觉形象, 从而使浏览者一看便知这是哪家媒体的新闻报道, 如新华网、人民网的新闻专题报道等;个性化的视觉传达还可以使本网站的新闻报道呈现出丰富、活泼的视觉感受, 让本网站的固定浏览者时时有新感受, 对不同的新闻报道、专题做个性化的视觉设计, 给新闻加分, 也提升网络新闻媒体自身的形象。
1.6 无限化
没有容量限制的网络使得网络新闻媒体在新闻报道的视觉设计时可以不用太在意篇幅和形式。例如, 博览会的专题报道, 把可以互动的虚拟场馆搬到网页上;为“和谐号”动车投入使用制作的新闻专题报道, 如何使用动车上的新设备, 可以用Flash动画来展示;国际重大体育赛事, 比赛实况可以在网站上进行回访等操作, 等等, 做这些视觉传达形式的设计都不需要担心浏览速度和服务器存储受到影响。
2 新媒体语境下网络新闻媒体视觉传达的优势
2.1 融合
新媒体语境下网络新闻媒体视觉传达普遍囊括了信息时代大众所能接触到的所有媒介形式, 一般会根据不同新闻资讯内容选取最具说服力和说明性的多种视觉表达方式互为补充与辅助。比如时政类的网络新闻专题借用报纸的版面编排方式, 阅读的舒适感和亲进度将大幅提升;大型会展的宣传专题添加人机互动的网上展馆功能, 让浏览者在家就可以看展;网站界面设置不同的可选属性 (色彩、是否省略图片、是否关闭Flash等) , 让浏览者自主选择自己偏好的浏览方式;将“两微一端 (微博、微信、客户端) ”与网站页面融合, 利用二维码等将几者有机结合等等。全方位融合正在成为网络新闻媒体视觉传达的流行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新闻报道已经不再是图片、文字统领一切的旧面貌, 视频、动画、人机互动、移动客户端、微博、微信成为吸引更多受众的“利器”, 且各类视觉传达形式间已不再有“主从”、“轻重”的差别。全面、有机融合所有报道形式, 在提高网站的IP量 (即Internet Protocol, 指独立IP数) 的同时, 探索实践增加PV量 (即Page View, 即页面浏览量, 或者点击量) 的途径, 在提高单篇新闻的传播力的同时, 也要整体提升网络新闻媒体的影响力和认知度, 这正在成为各大网络新闻媒体发展壮大的必要手法。
2.2 最大程度的还原
在新媒体语境下网络新闻媒体的视觉传达能够最大程度还原和展现新闻事件的每个关键节点。具体而言, 没有容量限制的网络使新闻报道不再有字数或篇幅的限制, 只要确有必要, 报道篇幅可以无限延展, 文字、图片、视频、互动等的使用不受约束, 可以将一件事的来龙去脉、细枝末节讲的清楚透彻。新闻事件不再仅仅是呆板、冰冷的陈述事实或展示结论, 而是让浏览者置身其中, 通过图片还原新闻场景, 通过视频了解新闻始末, 通过互动参与其中甚至促成或改变新闻事件结果。这样的视觉传达形式, 使得受众不再被隔离在事件之外只当看客, 而是能够参与其中了解其中原委。
2.3 给受众以独立思考的空间
在新闻报道中, 往往会掺杂编辑、记者自己的观点、见解, 而误导浏览者的理解和判断, 但是在新媒体语境下网络新闻媒体的视觉传达一般不会被刻意剪辑、增删, 而是不被选择、无所保留地全然呈现, 记者和编辑只起新闻事件的传送作用, 这确保了受众不会受到新闻内容传播者主观意识的影响。如果说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犹如一个被修剪、打理过后的盆景, 那么网络新闻媒体视觉传达出的就是一棵野生的树木, 或许枝桠繁杂甚至凌乱, 但完整、真实。受众可以自由且全权决定接受何种类型的新闻报道, 自行对比来自不同媒体的资讯, 以自己的视角个性化解读新闻内容指向或隐含的意义。当新闻资讯累积到足够数量时, 受众便能以独立思考的方式最大程度地接近事实真相、最大程度地避免被人为误导或煽动。如果说文学领域存在着“比较文学”, 新媒体语境下网络新闻媒体的视觉传达提供的则是“比较新闻”。有比较的新闻规避了受众遭受蒙蔽的风险, 这既体现了新闻报道追求“真实”的本义, 也表达了新闻媒体对受众应有的尊重。
3 新媒体语境下网络新闻媒体的视觉传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1 片面追求视觉效果, 忽视新闻主题
一些网络新闻媒体过分追求视觉效果, 滥用动画、特效、炫图等, 而忽略了网络新闻媒体的本体依然还是“新闻”, 喧宾夺主, 没有在视觉设计上实现对新闻的呈现和衬托, 更甚者不恰当的运用视觉元素和手法, 最终偏离了新闻原本的意思或方向。
对策:应合理恰当的运用视觉元素和视觉效果, 正确的视觉传达应该是为新闻的表现力加分。例如, 对于严肃正统的内容, 在色彩和表现手法上就不能太“花哨”, 中规中矩是最适合的;对于大型文娱活动等的报道, 在视觉设计上就可以活泼、热闹一些, 以此来烘托气氛、营造氛围, 这时运用一些绚丽的色彩和特效等表现手法就是合适的。
3.2 视觉形象僵化, 缺少新意
虽然不能一味的追求视觉效果, 但是也要避免视觉形象的僵化和固定套路, 每一个网络新闻媒体的从业者都应该做好两者的平衡。不能否认, 统一的形象对一个新闻网站至关重要, 可以让浏览者一看便知这是哪个网站的报道, 但是也有很多新闻网站在做专题报道时运用同一个模板, 仅仅是替换不同的图片和文字, 像流水线上的产品。网络媒体之所以区别于传统广播、电视和纸媒, 就是因为它的“新鲜”, 不仅新闻更新迅速, 表现形式也要“新”。
对策:这就要求新闻网站在编排新闻专题或页面时, 要为不同的新闻报道内容设计适合于它的富有个性化的专题或页面。要根据新闻的性质和内容在视觉设计上多尝试、多研究。可尝试与传统媒体在表现形式上的融合, 如借鉴报纸、杂志或海报的表现形式;可尝试与新媒体的融合, 如借鉴“两微一端”的表现形式等。
3.3 可读性差, 忽略用户体验
新媒体语境下, 网络媒体的新闻编发更注重时效性和各种形式的“吸睛”, 在这种快餐式和炫目式的“新”编发状态下, 对用户体验的思考和设计就难免缺失, 导致部分新闻网站的可读性差, 给浏览者的感觉不舒服。具体表现为, 文不对图、图不达意, 该突出的文字被背景图遮盖、该看清楚的图片模糊不清, 色彩过于丰富导致视觉疲劳, 功能按钮的引导不当等。
对策:如果单独研究用户体验如何运用在网络新闻媒体的视觉传达中, 在目前情况下有些困难, 但是最基本的用户体验要顾及。至少要保证用户在浏览网页时看着舒服, 对浏览的顺序用线条、色彩等加以引导对功能按钮加强设计便于引导点击。
3.4 校对缺失, 常出错
新媒体语境下, 网络新闻媒体常因“快”出错, 有别于传统媒体在新闻播发前的反复校对、多级审核, 网络新闻媒体出现页面设计制作不得体, 错字、“白”字, 图片运用不当等的情况经常发生。
对策:首先要完善网络新闻媒体的多级编审制度, 不能一人“既编又审又发”, 多了审核和把关的人, 出错自然可以减少或避免。
其次, 目前网络新闻媒体的从业者还存在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不高的情况, 人员流动性大, 入职门槛低, “杂牌军”的情况比比皆是, 网络新闻媒体区别于一般网络主体, “新闻”和“媒体”有其严肃性和特殊性, 所以从选人用人到业务能力培养等方面多下功夫, 从根源上就可以减少和避免出错。
3.5“传统”网络新闻媒体与新平台新端口对接仍有不足。
在新媒体语境下, 网络新闻媒体也有了它“传统”的一面, 相对于“两微一端”的“新”, 网络新闻媒体在时效性和视觉传达形式上又有了差距, 因此网络新闻媒体要借新媒体的“力”, 运用好新媒体这块“新”阵地。
对策:网络新闻媒体要积极运用“两微一端”等新媒体, 在视觉设计上要由互联网思维转换为新媒体思维, 力求在设计上适应新媒体的传播形式, 将新闻制作成适于在新媒体上传播的形式, 与网站同时播发, 这是网络新闻媒体必然的出路和方向。
4 结论
新媒体语境下网络新闻媒体的视觉传达具有了超越以往任何时代传媒表达方式的丰富性和自由度, 以最广泛的融合手段向新闻受众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真实新闻资讯内容。这种新兴的视觉传达手法改变了传统新闻传播将受众置于被动接受的客体地位, 在最大程度还原事实真相的同时给予了受众应有的尊重, 使受众既拥有了对新闻的选择权, 又获得了独立思考的空间。与此同时, 也促使网络新闻媒体自身的创新和不断发展, 以适应新的媒体大环境, 在视觉传达方面为网络新闻的传播着色、添彩。
参考文献
[1]蒋运生.网络媒体的视觉传达设计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13, 12:120, 122.
[2]钟惠辉.网络媒体的视觉传达设计[J].科技传播, 2012, 1:175-176.
视觉语境 篇9
首先,把影视资源引进课堂是可行的。据统计,语文课本中百分之六十的内容是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文学的熏陶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而影视艺术与文学一直存在着亲密的姻缘关系。世界电影史上的许多影片都是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这些文学作品中既包括了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也包括了当代的畅销作品。在国外,雨果、小仲马、狄更斯、海明威、托尔斯泰等作家的许多作品都被改编成了电影。我国当代电影也可以说是踩着文学的肩膀成长起来的,50年代以来,鲁迅的《祝福》、茅盾的《林家铺子》和巴金的《家》,这些文学名著都以另一种完全不同于语言文字的形式展现在银幕上,《红旗谱》《暴风骤雨》《野火春风斗古城》《英雄儿女》等也来自对文学作品的改编。80年代以来,茅盾的《子夜》、老舍的《骆驼祥子》《茶馆》、巴金的《寒夜》、曹禺的《原野》《雷雨》《日出》等现代经典文学作品也先后被改编成电影。老导演凌子风先后改编了老舍的《骆驼祥子》、沈从文的《边城》、许地山的《春桃》等文学作品,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文学名著改编系列。同时一些中青年作家的作品也得到了电影创作者的青睐,《被爱情遗忘的角落》《人到中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人生》《孩子王》《红高粱》《红衣少女》《高山下的花环》《芙蓉镇》《良家妇女》《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活着》《香魂女》《阳光灿烂的日子》等影片都来自对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成功改编,可以说影视中一系列的重要作品都与文学原著有着姻缘关系。可贵的是,这些影视作品大都尊重了文学作品原著的主旨,较大程度地继承了原著的主题内容和美学观念的精华,并且利用其影像的具象性特点将人物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如电视剧《红楼梦》中,邓婕将王熙凤演得形神兼备,陈晓旭把林黛玉的体弱多病、多愁善感、美丽动人表现得入木三分,这些都给学生造成了很强烈的感官刺激,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学生更好地把握人物形象,进而理解文章的主旨是非常有帮助的。
其次,影视作品是易被接受的。从学生接受角度看,因影视是视听综合的艺术,以生动逼真的画面和具有震撼力的音响效果直接给接受者以强烈的感官刺激,因而深受作为接受者的学生的喜爱。充分有效地利用影视资源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教出来的学生不喜欢语文,或者不懂语文,只能是语文教育的失败。”兴趣是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它随着动机的形成、发展而形成和发展。目前的状况是,我们的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最强、兴趣培养的最佳时期,可是他们大多在初中阶段就存在厌学情绪或倾向,能够专注于课本学习的学生是少之又少。电影、电视作为知识、信息的新载体,能够把真实的世界以幻觉的形式再现在银幕上,生动的形象和曲折的故事情节很容易就能触及学生的内心深处,也迎合了他们娱乐的内在需求,达到在玩中学的目的。所以,灵活地利用影视资源触发学生兴趣指向的“兴奋点”,一定会取得理想的教育效应。
最后,影视资源的引进对语文教学实践是大有帮助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都知道学生大多钟情于影视剧,如果教师加以正确的引导,学生对影视剧的喜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转化为对文学原著的兴趣。影视视觉元素的直观性可以充分满足学生的视觉饥渴,故而可以通过影视来带动学生对文学作品本身的阅读和更好的理解。现实已对此作出了最好的证明。如电影《手机》的放映及其高票房带来了刘震云小说的全面升温;《康熙王朝》的高收视率带动了二月河“帝王系列”小说的走俏;《红楼梦》复杂的人物关系、深奥的主旨常使人望而却步,几集电视剧看下来,既轻松又明了,对人物性格不用刻意分析就一清二楚。可见在课堂上合理地利用视觉元素,可以使学生对文学作品产生兴趣,进而促进其阅读。同时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可以得到提高,对文学原著的理解力也能得到增强。
2.有利于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影视资源引进课堂可以使学生用较为独特的感知方式和审美眼光去发掘生活,使学生的才情性灵得到释放,而且可以极大地拓展学生自我体验的深度和广度,丰富学生的写作语言的积累。影视可以以最快的速度传播信息,如我们的电视新闻类节目、直播节目,可以使学生更及时地了解世界,更真实地贴近生活。笔者曾将“迎战暴风雪”“感动中国”“抗震救灾”等内容引进课堂,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些内容以直观、逼真的形象触动了学生的心灵,激发出学生潜藏于内心深处的激情,使得他们迸发出极大的创作灵感。再者主持人激情澎湃的语词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听觉,在带给学生震撼的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语言词汇。总之,影视带给学生的便捷和可观可感的形象性、逼真性及强烈的震撼是教师的口头言词和报纸等书面文字所无法比拟的。
3.有利于拓展语文教学的内容,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加快语文教学的进度。如在讲解《阿Q正传》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阅读课文,然后观摩影片,让学生结合影片理解课文,教师可以将能突出人物性格、文章主旨的画面及语言反复放给学生看,这样不仅能改变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使枯燥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激起学生对语文课堂的热情,而且能加深学生的记忆。研究发现,人所获得的知识,60%来自视觉,20%来自听觉,15%来自触觉,3%来自嗅觉,2%来自味觉。众所周知,图形比词汇更容易记忆,影视正好以其直观形象、浅显易懂、方便快捷、刺激愉悦的特点充分迎合了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视觉欲望。在这种状态下,学生自然而然地将知识储存在了记忆的“仓库”里,即使时间长了,有关文字忘了,也可以凭借形象特征唤起再现性思维,把信息从头脑中提取出来。
当然,我们不能一味地夸大利用影视资源的益处,而忽视了它不利的一面,凡事都要讲究一个度,过犹不及。如果过多地利用影视资源,甚至以影视的观看代替文字的阅读,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不利于语感的培养,影视的形象直观性也将剥夺学生在阅读文字作品时所能享受到的审美想象。一句话,世上没有绝对的好和绝对的坏,任何东西都是有益有害的,关键是如何使用它,如何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只要我们在语文课堂上合理地利用影视资源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量规避和减小影视的负面作用,相信把影视资源引进语文课堂将是促进语文教学创新与发展的一个有效策略。
参考资料:
1.〔英〕约翰·伯杰著,戴行鍼译《视觉艺术鉴赏》,商务印书馆。
2.李建平《新课程标准:权威有说法》,《中国教育报》2001年7月3日第3版。
视觉语境 篇10
关键词:艺术心理学,视觉艺术,电影美学,色彩
一、视觉审美体验的流变
任何艺术都有其自身独特的语言, 电影诞生的最初形式是以视觉通道为基础的, 从卢米埃尔兄弟的《水浇园丁》到现代电影的兴盛, 均以视觉审美语言作为主要审美对象。画面语言在电影艺术语言中, 占主要地位。因此, 作为观影主体对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主要依靠视觉感官去捕捉画面信息。电影从诞生之初各种关于视觉的工具和技术的发展, 极大的满足了观者的视觉体验, 从最初《火车进站》16格/秒的胶片记录形式到现今《霍比特人》IMAX 60帧/秒的数字记录形式, 从乔治梅里埃通过物理手段开创的电影特效到今日无所不能的电脑特效, 无一不深刻的影响着观众的视觉观念和视觉审美体验, 而这种审美体验反过来又推动了审美对象的创新与发展。下文中笔者将从现代电影的视觉表现形式上对这种流变而产生的审美语言做概要性的分析, 并对现当代电影的审美要素进行简要梳理。
二、电影美学思想
电影美学, 其核心是对电影的美学分析, 作为电影学和艺术美学的重要分支, 是研究电影艺术美和审美等问题的研究门类。事实上的形成规律主要依据电影作品的审美形态。因此, 把电影作品作为一个整体, 它的复杂构成是电影美学分析所着重分析的。电影是一门具有技术性的艺术, 一部电影的制作、生产都遵循工业化标准。电影创作的初衷, 就是让观众在故事中看到真实历史和社会现实从而引发思考。综观西方电影理论发展史, 德裔美籍电影理论家、知觉心理学家阿恩海姆曾提出, 电影拍摄并不是纯粹展现客观事实, 而是通过搬上大银幕这样的事实再现技术, 让观者通过事情发展的细节仔细体会生活的意义。这种理念是根据观众审美心理来体现电影艺术价值。法国电影理论家巴赞将电影理论和电影评论相结合, 从电影影像出发详尽研究电影本体论, 提出纪实美学理论, 影响了世界电影发展进程。
三、电影艺术中光影的审美表现
电影画面的灵魂是光影效果, 光与影为电影画面奠定视觉基调, 为特定场景营造气氛, 并突显造型特点, 形成造型风格。在布置灯光时, 摄影师会根据电影的主题、气氛、类型来变换打光方式, 并通过最终的统一处理使之成为一个整体。电影艺术的灯光与静态绘画艺术或者摄影艺术中灯光的差别在于, 它并不是一成不变, 而是随着摄影机或被摄物的变化而改变。
电影根据打光、镜头和滤镜的不同表现手法可以传达出不同的语境和画面代入感, 从而使观众在观影时不仅可以被画面主体的人物吸引, 更可以在观影时融入其构建的虚拟环境。在电影《勇敢的心》 (Brave heart) 中, 当男主角和王妃坠入爱河时的场景用柔焦镜头和温暖的自然背光, 如同雷诺阿的画, 制造出浪漫的抒情效果, 以此来表现人物内心与周围景色同样的明媚。
四、色彩
1. 电影色彩的叙事功能
在视听艺术画面中, 各种不同颜色构成了色彩, 物体由于吸收和反射光量的程度不同呈现出复杂的色彩。作为视听艺术画面语言不可或缺的元素, 色彩是电影导演在其作品中用来表达人物情绪和感情的重要手段之一, 并成为黑白电影与彩色电影起承转合的重要标志。1925年, 蒙太奇美学的开山之作, 苏联影片《战舰波将金号》, 在黑白默片基础之上, 运用人工上色之法, 把起义后战舰上升起的红旗上涂成鲜艳的红色, 堪称彩色片的序幕。10年之后的1935年, 世界上第一部彩色故事片《浮华世界》正式诞生。从此, 色彩在视听艺术画面语言的范畴中, 充分发挥其营造意境、烘托环境、塑造形象、表现主题、形成风格的重要作用。诚如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导演安东尼奥尼所说:“在拍摄色彩片时, 有必要进行干预, 拿起常见的现实, 代之以当时的现实。”
2. 电影画面的心理效应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 人们热衷于解读构图线条, 却消极接受了色彩, 默许它代表心境。大众普遍认知, 与色彩相关联的多为形容词, 蕴含丰富感情和强烈心理效应。一般来说, 运用色彩营造视听画面意境的方式为两种:
一是运用色彩的基调创造情感, 并通过自然风光基调和人物情感情调互相融合。影片《花火》 (Hana-bi) 冷色调为主的影像风格, 淋漓尽致的彰显了日本导演北野武的美学要求——北野蓝, 这是他的又一个蓝色奏鸣曲。整部影片画面的主色调为蓝与灰, 片中不论昏暗或是蔚蓝的天空, 还是湛蓝的大海, 都与主题基调相呼应。导演本人认为, 一方面蓝色背景是从情绪来表现影片中人物之生存艰难;另一方面依据表演艺术范畴来说, 如一张白纸烘托人物细微的情感变化。这种变化正是通过静谧而紧迫的镜头、色彩之间的冲突来体现。
二是将色彩和情感的丰富性相融合, 交相辉映, 在情景交融中营造意境之美。在英国爱情轻喜剧影片《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的结尾, 男女主终场戏份“真爱至上”在伦敦的大雨中上演。正蓝色带来一丝冷意, 让观众能够身历其境, 对主人公的情绪感同身受, 在同类型电影中颇有新意。
电影中的色彩早已跨越了对事物的再现功能, 色彩有自己的语言, 可以传递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 达到对人的情绪和精神的影响。这种心理影响被称作色彩的心理效应, 它的产生有时是直接心理刺激, 有时通过联想间接影响, 时常还会涉及民族、宗教、信仰等因素。人的视知觉在生理和心理方面, 对比色彩, 呈现更直接的辨识能力和稳定性能。纵然电影画面中的某事物发生突变, 观众的判断也依然根据视觉感知力来执行。人眼所具有的生理机制, 是在长时间观察被赋予色彩的形体物体过程中, 最终降低针对色彩的敏感度。观众通常在电影中对某人物的主观视角印象深刻, 特别是在高亮度光线效果之下, 万事万物之色彩都在逐渐偏离它原来的轨道, 表面上是视觉补偿对色彩辨识失常的现象, 竟成为电影导演传达人物内心情绪状态的最佳方式。
在电影中, 不同色彩带来不同的心理效应, 即便是色相、纯度和明度的变化, 也会有不同的心理感知力。摄影师出身的导演张艺谋很会把握色彩语言控制电影情绪。他把色彩作为电影视觉语言的重要手段, 同样具有心理特性。他的电影, 无论是仪式化的“红色”早期作品, 还是后来的写实风格, 色彩总是鲜明而活跃的。早期影片贯穿着红色的基调, 红色会让人想到太阳、鲜血、生命, 给人以激情、兴奋之感, 色彩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我们的个人情绪和观影感受。在《红高粱》结尾处, 九儿被子弹射中, 血色残阳下, 整片高粱地都成了血红色。爷爷一动不动, 夕阳的余晖照耀下, 画面中波段较长的红色, 成为观众主观辨识的色彩。随着色彩的作用释放的是惨烈和悲壮, 唤醒强烈的生命意识和民族精神。
相同的色调在电影中是一种符号, 承担了诸多暗示、叙事功能, 表现的含义也有所不同。在电影《十面埋伏》中的绿色再次挑战色彩的视觉冲击效果。竹海里, 捕快们垂直倒悬从竹尖飘然而落, 整个画面一片碧绿。在色彩心理学中, 绿色代表着生命、希望、淡定、从容。也许正是导演所期待的一个公平的舆论环境。而影片《千里走单骑》, 色彩自然本真, 延续了纪实的视觉风格。影片真实朴素的色彩有利于还原亲情的深沉厚重之美。在片中诸多原生态镜头中, 色彩皆纯粹干净, 蓝色的天空尤为突出, 给人一种深沉之美。以色彩心理学角度来看, 蓝色是灵性、深邃的, 它象征着睿智、思考。张艺谋导演所钟爱的对色彩的渲染和夸张, 在影片叙事、主题表达、人物心理的展现以及电影风格的塑造方面起到了锦上添花的效果, 令人感到惊艳。
五、构图
1. 平衡原则与重量
构图作为视听艺术画面语言首要的元素, 具有视听艺术画面语言的美学特征。电影导演通过对画面中人物关系和位置的布局, 吸引观众注意, 引导观众, 从而彰显主题和美感。虽然电影在拍摄中以三维空间安排, 但是导演和画家一样需要顾及一些绘画般的元素。视觉艺术家有时会将构图因素称为“重量”, 心理学家及艺术理论家认为构图的特定部分有其本质上的重量。古典艺术作品中, 艺术家会取平衡、和谐之势, 给观者带来心中的安定。例如意大利著名画家拉斐尔的《带金莺的圣母图》构图为金字塔式。现代艺术家则不拘泥于此, 许多导演会刻意制造不平衡的画面来寻求戏剧效果。比如, 电影中有出现偏执的角色或事件时, 导演便会故意违反和谐构图。又如全景中, 原本将角色放在中央即是平稳的画面, 但导演可能会将之放在景框边缘, 造成心理失控的效果。
2. 线条与空间
线条也能产生一些心理效果, 从运动的方向来说, 水平线给人由左到右的感觉, 而垂直线则给予人由上而下的运动感觉。很多导演利用水平线条和垂直线条代表稳定, 斜线和歪线带来动感这一原则来制造心理效果。斜线使影片中人物产生焦躁不安的情绪, 即使场面本身不具戏剧性, 其影像和剧情间仍能营造张力。空间也可用作复杂的心理变换。当一个人物离开画面时, 镜头可以稍有移动, 比如用横摇来调整空白画面造成的不平衡感, 亦可静止不动, 捕捉画面的失落感。强调两个角色的敌意时, 可以将二人置放于画面边缘, 中间隔着很大的空间, 或者让一个角色侵入另一个的空间。
六、结语
电影, 即视听艺术的画面语言, 兼具心理学和美学特征, 既百花齐放, 又独树一帜。从画面语言出发, 分析其心理学特征, 是研究视听艺术美学品味以及美学品格的根本。如何能够在瞬间吸引目标观众注意, 尊重观众的审美, 引导观众由单纯视觉形象的感受, 上升到在心理对影片主题产生认同以及共鸣, 从而通过视觉艺术产生意料之外的效果。因此, 笔者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和解构当代经典电影作品, 希望对其中部分视觉表现手法做一粗浅的总结, 也为未来能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梳理出更清晰的脉络。
参考文献
[1]路易斯·贾内梯, 焦雄屏译.认识电影[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2009.
[2]大卫·波德维尔, 曾伟祯译.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2009.
[3]丁蕾.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D].南京艺术学院, 2013.
[4]席琰妍.视听艺术画面语言的美学特征[J].艺术研究, 2011 (3) .
[5]刘畅, 甄真.生命之火绽放如花——浅析北野武电影《花火》的视听艺术[J].电影评介, 2013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