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对话

2024-07-30

语境对话(精选6篇)

语境对话 篇1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的社会功能就是交际。在英语教学中, 教学效果的优劣, 学习兴趣的培养,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法, 而情景教学是教好外语的最好方法之一。一直以来, 在初中毕业会考及升学考试试题中的“补全对话”或“情景对话”等题型都离不开情景的反应, 情景是语言交际的重要因素。一句话, 没有情景, 就没有语言交际活动, 也没有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那么, 如何有效地进行初中英语情景教学呢?

一、创造对话情景, 组织好课堂对话操练

语言交际离不开语言本身, 同时也离不开语言情景, 语言情景是语言发挥其交际功能的场合。因此, 老师可利用现实存在的情景, 或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的要求设置情景, 把学生带入情景之中, 引导学生进行对话。情景设置应真实自然, 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例如, 在教七年级英语第七单元“My Favourite Season”时, 我可以用英语和学生对话:

T: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

S:My favourite food is noodles.

T:What’s your favourite colour?

S:My favourite colour is green.

T:What’s you favourite clothes?

S:Mr favourite clothes are pants.

T: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

S:My favourite season is spring.

T:Why?

S:Because…

T:What can you see in spring?

S:I can see…

T:What do you like to do in spring?

S:…

通过这一设置情景, 教师既可以训练学生的听力, 又可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学生在这种情景中注意力高度集中, 用英语回答时显得很自然。教师从有意设计的大情景中自然的引出小情景, 以小情景补充大情景, 学生完全沉浸在英语的气氛之中, 他们也不由得用英语进行思维。情景大大促进了学生的语言交际活动, 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所以, 要想学生发挥好,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创造一个轻松的、和谐的交际环境。在这种而和谐的交际环境中, 学生不是死板的背课文, 读课文, 而是在极其自然的情景中运用英语进行交际回答, 学生的思维活跃, 积极性很高。

二、弄清场合, 注意习惯用法

情景不仅可用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中, 也可以用于词汇, 句型等习惯用法的教学中。在英语会话中, 习惯用法在某种意义上比语法更重要, 许多英语习惯表达法和汉语中同义的表达方式有很大差异。有些词组用汉语很难说明清楚, 用情景来区别, 学生就觉得容易的多了。例如, 在教look like和look the same这两个词组的区别时, 我拿了两张照片然后讲了下面这段话:

“Lucy looks like her mother, she and her mother look the same.”当我说完这句话时学生们都点头并且会心的微笑, 我明白他们听懂了, 接着我又问:

T:Do you look like your father or your mother?

S1:I look like my father, my father and I look the same.

T:How about you?

S2:My eyes look like my mother’s, but we don’t look the same.

这样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 学生掌握了两个词组的用法。情景运用于词汇, 句型的教学之中, 改变了偏重讲解和机械操练的传统教学方法, 有助于克服这种教学方法带来的高分低能的弊病。情景的设置, 使学生在真实或虚拟的语境中不仅能学到英语知识, 而且能学会运用英语。

三、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情景对话

课外对话不受情景、时间和条件的限制, 它为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 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用英语进行课外的情景对话活动, 活跃他们的思维,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培养他们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为了鼓励学生在课外用情景对话, 学校可以开辟英语第二课堂教学, 在第二课堂上, 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 分角色表演课本上的情景对话, 也可以师生共同参加自编自导的各种节目, 也可以组织学生排练一些大家比较熟悉的情景剧或是童话故事, 或者是学唱英语歌曲。因此, 第二课堂是对学生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起到了深化、强化、活化的作用, 它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它起到了让学生在玩中学, 学中玩的效果, 使学生有满足感和自豪感, 它更有利于我们加强课堂教学。

四、充分并合理利用现有教材

现行初中英语课本中结合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 设计了许多很好的情景对话, 这实际上已经为我们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 提供了条件。所以, 我们要充分的利用好教材中为我们创设的语言情景, 鼓励学生开口多说, 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教师教法生动活泼, 固然具有吸引力, 而真正吸引学生的恰是这些与课文有联系, 但又贴近生活的情景。情景的创设是没有局限的, 可结合课文编造情景, 也可以将班上同学本人及其家庭情况编入所需情景, 如值日生汇报、视听模仿、图片内容讲述, 等等。所以, 高效地利用课堂40分钟, 为学生创设一个开口说英语的环境, 是帮助学生学好英语的关键所在。

摘要:情景是语言交际的重要因素。一句话, 没有情景, 就没有语言交际活动, 也没有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那么, 如何有效地进行初中英语情景教学呢?对此, 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英语课堂,情景教学,情景对话

语境对话 篇2

“地域”一词通常指某特定地理范围内人文与自然要素形成的综合体。其后加上“主义”,就带来了对某类事物认知的倾向性及价值取向的确定性。地域主义的思想源泉来自于对特定地域的地理特征及文化特征的传承,地形地貌、植被、建材及其营造技术在其中构成了独特的基础,而由此诞生的生活方式带来的文化传承,以及对待这种传承的立场和方法却是引起学术论战的焦点。

最初的地域概念来自地理学,进而形成了景观学中的概念。对地表形态的态度和策略体现了最初对待地域的思考。十五世纪的意大利,曾经形成了别墅园和绣毯式的植坛风格,前者代表了对自然地形地貌的合理组织,园林本身被视作府邸建筑与周围自然环境之间的过渡,而后者则是人文烙印对自然的套叠。地域主义就是在这样的组合中诞生了自身特定的价值取向,从而构成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地域景观特征。

在17世纪以前,英国园林主要模仿意大利的别墅园,并盛行于都铎王朝时期(1485~1603)。其后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查理二世的外交官W.坦普尔认为完全不规则的中国园林可能比其他形式的园林更美:“我们这里建筑物和园林的美主要是建立在均衡的比例、对称和一致性上;……中国人伟大的想象力体现在对景观巧妙的塑造上:美,应该精巧绝妙地冲击双眼,而并非被各种不恰当的教条所束缚,平淡无奇地放在该放置的地方。”1

中国园林的冲击带来了浪漫主义转向,随着18世纪欧洲城市化进程开始,以英国的肯特、布朗2为代表,摆脱了法国、荷兰的规则式园林体系,形成了具有浪漫主义特质的英国园林风格,并进而极大地影响了整个欧洲园林面貌。这具有地域主义特色的景观思想被称为“如画派”的地域主义——风景地域主义逐渐成形。核心实质已经从人文形态回归到对地域形态的关注,如蒲伯3所说,“首先关注的不是僵硬的‘美的原则’,而是地域独一无二的特征:土地的形态和植被的分布特征”4。

18世纪80年代,托马斯·杰佛逊基于民主主义思想,在美国中部通过方格网进行大地测量。在其网格形态日渐成为美国城市的主要特征之时,美国“东北部开始向英国学习景观设计。”51858年奥姆斯特德与英国建筑学家卡尔福特·沃克斯(Calvert Vaux)合作设计的纽约中央公园,就是模仿英国自然式园林的营造方法:自然的湖面、起伏的草地、成片的林木。这是自然景观进入城市领域的标志。

1793年,法国巴黎的议会任命了一些艺术家来准备所谓的艺术家规划,目的是发展合适的土地,用辐射状道路建筑的连接来展示被认为是尤其重要的建筑艺术。这是早期自然风景理念形成的景观追求对城市结构影响的开始。

景观、建筑、城市就这样自然地联系在一起。早期的城市受到景观的影响如此巨大,以至于洛吉耶(Laugier)主张将城市简化为一种自然现象,试图通过将“如画”美学的形式元素扩展到城市结构中,超越固有的城市组织观念6。他认为:“只要会设计公园就会毫无困难地根据给定的范围和条件描绘城市的建筑规划。一定会有广场、交叉路口和街道。一定会有规则和随意、关联和对立、以及偶然因素出现改变着场景;伟大的秩序中有细部秩序以及整体的混乱和喧嚣。”7

即使到了现代景观学的发展阶段,在美国依然保持了最朴素的地域主义追求。美国“草原景观学派”的重要人物之一延斯·延森,形成了所谓“纯粹地域主义”的标签,他认为某个地区的景观独特性反映在当地生物的和其他因素共同作用下的偶然综合性上8。这是在现代景观语境中的保守派代表。

2、机械的高速发展阶段

十九世纪是人类文明高速发展的阶段,有以蒸汽动力和机器作业为标志的近代第一次技术革命;有以电力科技为标志的近代第二次技术革命。这一时期有大量的发明,包括电梯、广告、公用蒸汽火车、天然岩沥青路面、汽车、水泥混凝土路面、商业电力供应、公共卫生和过滤水的供应系统、地铁等,促使了社会技术体系发生变革、城市产业工人集聚、生活方式大幅度改变,从而造就了现代城市发展的基础。

工业的发展带来了对自然环境的威胁,基于对城市中自然环境的控制,1840年林内为柏林规划了一个全新的公共公园系统;基于约翰·缪赫(John Muir)和奥姆斯特德等人的想法产生了景观保护主义,也因此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诞生了美国第一个国家公园;基于对土地的控制,查尔斯·艾略特完成了波士顿都市区公共开放空间框架工程,奥姆斯特德则完成了公园系统规划,即著名的“波士顿翡翠项链”。

景观塑造的思想扩大到城市的建设方面,就是1893年的哥伦比亚世界博览会带来的城市美化运动,这是对早期现代城市建设艺术的一次探索,被认为是健康、功能和艺术的概念结合的产物。这不仅体现在大规模建筑群体组合的产生,而且体现在宽大的林荫道不仅具有艺术的魅力,而且具有便利的交通,还可以使得紧邻的建筑物获得更多的阳光和空气9。当时以“光的城市”为主题宣传城市建筑,不但用白炽灯提供了人行道的照明,而且第一次用电作为展廊的照明10。

另一方面,西特为代表的保守主义思想掀起了对传统中世纪城市的缅怀,“就像风景理论家试图从对风景画的分析中抽象出景观设计的原则一样,西特也试图从对历史的范例,特别是意大利中世纪城市中抽象出设计广场和街道的艺术原则。”11他的思想体现在《艺术原则下的城市规划建设》(1889年)中,和早期的英国风景画派的地域主义一脉相承。

而被普遍地认为是现代城市规划开端的田园城市的思想,则是霍华德受到奥姆斯特德在芝加哥工作时期为伊利诺伊州河岸镇设计的一个作品的影响和启发下产生12,在1898年出版的《明日:一条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一书中正式推出。

景观是感性的,而建筑是理性的。但十八世纪晚期出现了浪漫地域主义建筑,那时候融入了情感的建筑带有政治自由的表征,这是景观思维在建筑领域的积淀,摆脱了传统建筑美学标准,替代以观察者的观念与情感,正如歌德所言:观察者要加以甄别地感知建筑的品质与独特之处,观察者开始与建筑之间有了亲密而微妙的关系13。十九世纪,浪漫地域主义被引入民俗学的研究,将地方特色寄托在历史元素上,这倾向虽然偏于盲目,但也算是促进。

3、理性的哲学体系阶段

1900年,哈佛大学正式设置了Landscape Architecture这门课程,拉开了景观对于二十世纪影响的序幕。而1909年,佩瑞(James Sturgis Pray)在景观规划设计专业内开设了城市规划课程,更是具有特别的意义。

20世纪上半叶是哲学成果丰硕的年代,30年代美国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创建了现代系统论,40年代又产生了控制论和信息论,标志着注重整体系统思维的研究方法逐渐取代了原子主义的研究方法。60年代又产生了自组织理论,极大地影响了对景观、自然生态的研究。

从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结构主义几乎成为城市规划和城市形态的基本概念之一。结构主义的核心在于整体设计的概念,“环境的形式是整体的统一和局部的变化;房屋是局部,环境是整体。”14建筑与建筑、建筑与环境形成的这种整体联系,被上升到“整体设计”(Holistic design)的概念,又被称为“整体主义”(Holism)15。在这样的背景下,景观规划的方法发生了重大变化,开始认识到景观是一个由许多重复要素相联系而构成的系统16。

1935年,柯布西耶发表了被称作是垂直的田园城市的“阳光城市”规划方案。这个想法同霍华德的田园城市、伯纳姆的城市美化运动一起,成为现代城市规划的三个思想来源,我们从中可以发现背后都有着景观学的痕迹,无论是起源还是实质。也因此,雅各布斯认为,这三种来源彼此联系,“全部的观念和计划都与城市的运转机制无关。缺乏研究,缺乏尊重,城市成了牺牲品。”17

1938年,MARS集团在伦敦新布林美术馆组织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现代建筑展,展览中三大主题“建筑、花园、景观(architecture-gardenlandscape)”,表征了在建筑及其环境之间不应该有任何对立。建筑环绕花园,建筑与花园形成为一个完整的现代建筑景观形态18。1940年,埃克博在总结现代景观原则的时候,也特别强调建筑与景观的整体化,而不是“先建筑后园林”19。

上述所有的动向实质上揭示了特定历史背景下,景观与建筑融合,构成了全新的城市整体认知。这种认知不是表象的罗列,而是从景观的角度将城市的种种要素组成一个整体。于是,城市景观应“景”而生。城市景观(Urban landscape)一词最早出现在1944年一月的期刊《建筑评论》,当时的标题是“Exterior Furnishing or Sharawaggi20:The Art of Making Urban Landscape”21。其作者是沃尔夫(Ivor de Wolfe)。五年以后,“Townscape”正式出现,题为“城镇景观案例”,作者是沃尔夫和卡伦22。

整体化组合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强调功能的契合,1928年的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肯定了功能化的发展趋势,“城市化可以完全不再受到无端的美学束缚,它本质上是功能性的。”23在以功能城市为主题的《雅典宪章》之后,功能性的城市建设成为应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1929~1933)的灵丹妙药,从此,城市的地域特征逐渐消失,城市的全球化开始蔓延。建筑代表生产,景观代表休闲的观点,使得景观逐渐失去了对城市发展的主导地位。

4、生活的全面反思阶段

20世纪50年代是全面反思的阶段,针对的目标就是全面功能化的城市建设,城市逐渐丧失了特色和文化气息,缺少了对地域生活方式的应对。

第一次关于地方建筑对于地方文化价值意义的讨论,也许是美国景观建筑师杰克森在1952年对一个小城镇奥普提莫的研究。在书中他生动地描述了这样一种完美的生活,“这些人以各种原因来到奥普提莫中心:交际、新闻、花钱和赚钱;放松、娱乐、访友、交易;而且几乎所有的交易都发生在这广场上,……在广场周围,最古老的但最有效的服务设施建立起来,……特别是对于周围地区。”24

景观是休闲的,景观也是充满生活气息的。来自景观学的反思表现在很多方面,埃克博写出《生活景观(1950)》,强调艺术与规划的等同性;杰克逊(J.B.Jackson)在同一年创办《景观》杂志,希望唤醒对景观的重视与保护,并且对早期现代建筑做了点评:“这种自欺欺人式的与世隔绝,无论从建筑环境还是自然环境上看,是典型的包豪斯对于环境的态度。”25

1952年,吉伯德透彻地看到了社会学意义的景观概念外延,从心理学上定义了“精神通道”的概念,认为城市的视觉形象,对人的精神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运用现代技术解决城市的功能问题的同时,城市的形象应与美结合起来。这种美是整体性的,而不是某个建筑或某个广场、公园。

从法律上对生活化景观的肯定,首先来自美国。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1954年确定了城市美观作为公共福利的法律地位,并于1982年通过“百分比艺术法令”;英国则在1967年有了城市宜人法案(Civic Amenities Act)。

景观学的强势,使得景观与建筑及城市的对话重新处于平衡状态。哈佛大学设计研究院在1956年召开首届城市设计会议上,开场白就是“……试图在城市设计领域找到建筑师、风景园林师和城市规划者之间合作的基础。”26城市设计作为一个独立于城市建设法规之外的研究方向,从一开始出现的目的,就是引导人们不要孤立地看待城市的建设。

景观设计也在其后被重新定义,单纯的形式化倾向变得模糊,而是将“景观设计当作是建筑物之间的绿色缓冲的态度,这样也就更类似与建筑之间的连贯关系以及解决建筑内部复杂问题的催化剂”27。

景观不仅是建筑之间的媒介,也成为生活之间的媒介。致力于城镇景观(Townscape)研究的G·卡伦,从伦敦系列广场、伦敦上流居住区和权贵的大庭园开始,到后来的树木、街道、咖啡馆中的生活场景,逐渐创造了“townscape”一词。他认为:“在未来的50年间建筑领域的什么能够让人记住?最可能的是建设新城镇的推动力,让我们重新发现了景观的艺术,而这一景观——城镇景观的出现是伴随着城市化而具有特征的。”28

20世纪60年代,各学科继续在整体的框架下,研究城市问题。自从十人小组用结构主义替代功能主义之后,“欧洲不仅产生了对现代主义美学的强烈批判,而且一些充满希望的建筑表达形式产生了。其中最近产生的理性主义者的代表是意大利的罗西,西班牙的波菲尔和卢森堡的克里尔兄弟。”29与罗西和克里尔的原型概念不同,十人小组的原型概念将物质形态与人的行为结合起来,并把城市形态作为整体来看,显得更有意义。

5、绿色的生态演变阶段

工业的发展带来两个负面影响,一个是功能主义造成的地域特征的缺失,一个是高速发展造成的环境破坏。功能主义最大的黑洞就是地域性生活方式,人因为文化背景而不同,城市因为地域文化而具有特征。

麦克哈格通过《设计结合自然》(1969)一书将人们的视线引向了生态概念。他将生态保护技术细节同基本的设计原则结合起来,给了后人以很大的启迪。同时他始终认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学科知识不在建筑学教程之内是一个错误30。

环境的恶化不断加剧,对城市建成环境的关注使得欧洲理事会在1970年倡议作为欧洲保护年。同年,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列里创造了“生态建筑”概念的同时,也创建了生态建筑的乌托邦——阿科桑蒂。

1972年罗马俱乐部麦道斯的《增长的极限》,从全球和长远的角度,以系统动力学的理论方法,通过定量分析指出:人口增长、工业发展、粮食生产、资源耗尽和环境污染的指数增长,最终将导致全世界物尽财绝的困境。这样一个划时代意义的著作,其意义不仅在于社会学经济与环境保护上的意义,更在于让景观学重新找到了契机,象三个世纪前那样有可能重新引导城市的发展。

在现代建筑和传统建筑的纠结中,在经历了现代建筑的死亡后31,罗西和克里尔兄弟在建筑与城市两方面去寻找原型,此时柯林·罗和拉波波特对人文生态的关注,以及1977年开始关注社会与人性对城市建设的重要性的马丘比丘宪章的出现,提示着历史进程已经进入了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文明和野性共存,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同置。

198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委员会(MAB)在苏兹达利召开了生态规划学术会议。会议主要研究城市规划中的生态观点,提出了生态城市的概念。1986年,戈顿·H·奥利安通过对人类选择居住环境的行为模式研究了空间对我们一切生理需要满足能力的理论,探索了关于景观感受的一些问题,他认为对象价值的功能性判断是:“完整性、清晰性和准确性”,而且“对居住环境的选择可以被视为联系人类行为与景观体验的基本行为类型”32。

1999年6月,国际建协的《北京宪章》重新定义了建筑学:“广义建筑学,就其学科内涵来说,是通过城市设计的核心作用,从观念上和理论基础上把建筑、景观和城市规划学科的精髓整合为一体。”广义建筑学的扩展,实际是在更广阔的视野下将城市建设的诸多学科统一起来。如果说,马丘比丘宪章是将功能分区的概念统一在一个持续环境的整体概念中的话,那么北京宪章是将诸多的设计方法和理念统一在以城市设计为核心的整体设计理念中。

对城市生态环境的追求、对低碳节能的追求,带来了建筑设计的不断探索,景观与建筑、甚至城市结合的尺度不断扩大,以至于莫斯塔法维(Mohsen Mostafavi)发现建筑与景观之间的对话突破了传统定义,开始允许建筑像景观、景观像建筑的现象发生,以至于逼迫我们去思考一个基本问题:什么是建筑,什么是景观?这些新的混血儿加上现存的全部材料元素,使得我们可以构筑未来城市主义。对于城市而言,景观是文化、社会和政策的原动力,而不仅是形式上和美学上的角色33。莫斯塔法维看到了景观的暂时性特征,这使得景观永远处于未完成状态,而这个未完成状态可以看作是城市紧密的分区界限的解药。

首先由瓦尔德海姆提出的景观都市主义,描绘了一个正在进行的重新排列原则,景观正替代建筑成为现代都市主义中的基本建造单元。这意味着景观已经成为现代城市的象征和构成媒介。景观的独特在于可以对时间变化、转换、适应和连续做出反应,景观成为对无边界开放、不定的、当代城市条件的变化需求的适应媒介34。

最终,无论未来如何发展,景观代表的文化、生活、健康、活力等积极的一面,终将在城市建设中日益重要。正如约翰·西蒙茨所说:“我们可以说景观建筑师的终身目标就是帮助人类,使人、建筑、社区、城市——以及他们的生活——同所生活的地球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美]亚历山大·楚尼斯等,王丙辰等翻译,批判性地域主义:全球化世界中的建筑及其特性,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Charles Waldheim,The Landscape Urbanism Reader,New York,Princeton Architectural,2006

语境对话 篇3

在四种基础语言能力——听、说、读、写的培养过程中, 听力能力的培养是最重要也是最难掌握的一个环节。对大学生而言, 听力的重要性从某种程度上在大学英语考试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在改革后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 听力所占分值的比重由原来的20%上升到现在的35%。

作为四级听力中的一个重要形式, 短对话题目呈现出语境化的特点, 语境在短对话听力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拟从语境理论的角度对短对话听力理解进行分析, 旨在探索帮助学生提高听力能力的有效途径。为达到上述目的, 我们首先应对语境理论进行初步的了解。

2. 语境理论概述

语境是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正确地理解语言的内在含义离不开语境。语境的定义很广, 而且不同学派、不同研究领域对它的认识和理解也不相同。这一概念最早是由人类语言学家Malinowski提出, 他认为, “话语和环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语言环境对于理解语言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此后, Firth, Hymes, Halliday, Lyons, Sperber, Wilson从不同的角度丰富发展了语境理论。

韩礼德 (Halliday) 对语境因素的种类及其在语言系统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提出了“语域” (register) 这一概念。他发现人们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会随着情景的变化而变化, 同时他还将决定语言特征的情景因素归纳为三种:语场 (Field) 、语旨 (Tenor) 和语式 (Mode) 。语场指实际发生的事情, 即语言发生的环境, 包括谈话话题、讲话者及其他参与者参加的整个活动;语旨指参与者之间的关系, 包括参与者的社会地位及他们之间的角色关系;语式指语言交际的渠道或媒介, 比如是口头说还是书面写, 是即兴发挥还是有所准备, 另外还包括修辞方式。语域三要素中的任何一项发生改变, 都会引起交流意义的改变, 从而造成语言的变异, 产生不同类型的语境。

我国语言学家胡壮麟 (1994) 指出, “语境”可以指语篇内部的语境, 即“上下文” (linguistic context, co-text) ;可以指语篇产生时的周围情况, 事件的性质, 参与者的关系、时间、地点、方式等, 可称之为“情景语境” (situational context) ;它可以指说话人所在的言语社团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人情, 属于该言语社团的人一般都能理解其在语篇中的意义, 可称之为“文化语境” (cultural context) 。这三种语境都有助于理解语篇的意义和交际意图。

在此基础上, 笔者将从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三方面对四级听力的短对话进行分析。

3. 语境在听力短对话中的应用

语境理论对听力理解尤其是短对话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短对话的内容都是日常生活中的语料, 同时对话设定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之中, 而不是主观的假设。因此, 问题的解答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对话中的语境线索。

3.1 语言语境在短对话中的应用

在听力训练中, 许多学生可能会遇到这种情形:听力材料很简单, 语法结构很清晰, 每个单词也听清楚了, 但却不明白对话的意思。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仅仅听一个单词或一句话, 没有把它同上下文联系起来, 结果只能明白单个词汇或句子的字面含义而无法理解深层含义。事实上, 任何词语或语句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下才具有确切的含义。如:

例1: (2003年6月CET-4第8题)

W:I don’t understand how you got a ticket.I always thought you are a careful driver.

M:I usually am, but I thought I could get through the intersection before the light turned.

Q:Why did the man get the ticket?

A) He ran a red light.

B) He was speeding.

C) He went through a stop sign

D) He turned a corner too fast.

对话中出现了“ticket”这个词, 词典中ticket有4个含义:1) 票, 车票, 入场券;2) 标签;3) 候选人名单;4) 罚款单。具体采用哪种意思需要通过上下文来决定。我们可以看到对话中还出现了“as a careful driver”, “intersection”和“light”, 这三个词构成了ticket的上下文, ticket的含义受到了限制, 我们可以判断它的意思应该是“罚款单”, 由此答案是A) 。

由此可见, 语言语境对于我们理解听力材料中的多义词或生僻词是很有帮助的。借助语言语境, 我们可以获得更多信息, 从而更好地了解交际过程, 降低听力难度。

3.2 情景语境在短对话中的应用

情景语境是指语篇产生时的环境, 其涉及的要素有时间、地点、谈话主题、性别、年龄、社会地位、谈话者身份等。所有这些要素都会对语言的选择和理解产生影响。情景语境与语篇是存在着极为密切的预测关系的, 特定的话语总是出现在特定的语境中。比如说, 老板与雇员之间的对话是绝对不同于朋友之间的对话的。事实上, 四级听力短对话中, 有很大数量的问题与情景语境有关, 如谈话双方身份和关系、对话发生场所、谈话者的态度观点、对话的主旨大意等。情景语境因素的差异通常会在语篇中使用的具体词汇、语气、主述位结构等方面体现出来。如:

例2: (2006年6月, CET-4第15题)

M:I’ll have the steak, French fries, and let’s see, chocolate ice-cream for dissert.

W:Oh, you know these things will ruin your health, too much fat and sugar, how about ordering some vegetables and fruit instead?

Q: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

A) At a clinic.%%%%%B) In a supermarket.

C) At a restaurant.%%%D) In an ice cream shop.

这是一个判断对话发生地点的问题。根据对话中出现的“steak”、“French fries”、“dissert”和“ordering”等几个词汇, 我们可以很轻松地就判断出对话的场景是在餐馆里。

例3: (2002年6月, CET-4第5题)

W:You took an optional course this semester, didn’t you?How is it going?

M:Terrible.It seems like the more the professor talks, the less I understand.

Q:How does the man feel about the course?

A) He wishes to have more courses like it.

B) He finds it hard to follow the teacher.

C) He wishes the teacher would talk more.

D) He doesn’t like the teacher’s accent.

这是一个观点态度题, 就谈话者对某个人或某件事的喜好提问。在对话中, 我们可以听到course和semester两个词汇, 由此我们可以判断对话的语境应该是学习。而通过男士所说的“the less I understand”, 我们可以断定他在学习这门课程当中遇到了困难。由此, 答案应该是B) 。

3.3 文化语境在短对话中的应用

文化语境是交际者的背景信息, 包括有关文化、风俗、习惯、交际惯例和规则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文化是语言的基础。语言交流是在交际双方拥有共同背景的基础上进行的, 也就是说只有听话者的背景知识与说话者相一致, 双方的正常交流才能得以进行。如果没有背景知识的支持, 即使是把每一个音节和音调都听得很清楚, 也无法理解讲话者话语的意义。如:

例4: (2000年1月, CET-4第1题)

M:Hello, Mrs.White, what can I do for you?

W:I don’t know what’s the matter with me?I’m always feeling tired, I’m usually worn out at the end of the day.

Q:What do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

A) The woman is a close friend of the man.

B) The woman has been working too hard.

C) The woman is seeing a doctor.

D) The woman is tired of her work.

根据对西方文化的了解, 我们知道“What can I do for you?”常常是服务行业人员的问候语, 况且, 男士还用了比较礼貌的称呼语“Mrs.”, 因此, 我们马上可以构造出商店或诊所的语境, 在这里, 文化语境起到了作用。总之, 学生应该充分利用对话中的语境线索抓住相关的信息, 结合自己所了解的背景知识作出最佳选择。

4. 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通过对短对话中语境应用的分析, 我们不难看出, 正确地理解语言的内在含义离不开语境。它是正确理解语言的基础, 尤其是对语言深层含义的理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听力教学当中改革教学方法, 采取措施培养学生的语境能力。

首先, 教师应引导学生不要局限于对单个词汇的理解, 要从宏观上去理解整个语篇, 借助上下文, 利用语境线索来猜测单词或短语的意思。

其次, 在课堂上, 教师应选择适宜的教学材料, 分类播放不同场景的对话, 如校园、办公室、医院、餐厅等, 引导学生分析总结不同场景下谈话者说话方式、语气、语音语调等的不同, 提高学生的语境意识。

此外, 教师还应当尽量扩大学生知识面, 介绍与话题相关的背景知识、风俗习惯等, 增强学生的文化语境意识。

总之, 教师应当尽可能地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文化环境, 将语境、文字和声音结合在一起, 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A.K.&Hasan, R.Cohesion in English[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2]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3]何兆熊, 蒋艳梅.语境的动态研究[J].外国语, 1997, (6) :16-22.

[4]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4.

[5]胡壮麟.语境研究多元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 3 (34) :161-166.

[6]刘辰诞.教学篇章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7]张德禄.语言的功能与文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8]张德禄, 苗兴伟, 李学宁.功能语言学与外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语境对话 篇4

一、陈述动画主题观念

《小蛋壳》呈现的是一个不甘于被别人指为“没用”的小蛋壳的历险故事。它追求自由, 渴望被认同。在经历重重困难危险后, 它烧死了老鼠并成功脱险, 让观众看到了一个“有用”的小蛋壳。从常人的观念看, 小鸡从蛋中孵出以后, 蛋壳再没有别的用处。动画片一开始就呈现给观众这样的语境。通过小鸡和老鼠的态度, 动画揭示了人们对蛋壳的现实看法。

(1) 小鸡:没用的家伙, 去你的吧。

小蛋壳: (抽泣) 我不是个没用的家伙。

(2) 老鼠破口大骂:啊?原来是只蛋壳儿, 没用的废物!

小蛋壳委屈地低声道:不对, 我叫小蛋壳。

(1) 中小鸡出壳以后, 给小蛋壳定上“没用的家伙”的标签, 反映出它不念旧情的思想, 更映射了大众对蛋壳的现实观念。 (2) 中老鼠误把蛋壳看成是鸡蛋, 知道真相后, 又喊出“没用的废物”的标签。在有手有脚的动物面前, 小蛋壳是弱势。它不敢大声地、直接地喊出自己的不满想法, 而只是低声抽泣和小声诉委屈。

二、角色自身心理状态的顺应

维索尔伦指出, 由于顺应色彩很浓, 我们可以根据话语推测说话人的个性、情感、观念、欲望、愿望、动机、意图等。 (何自然, 2007:86) 无论是交际一方的语言本身, 还是交际双方的对话, 角色选择的语言能够很好地反映角色自身的心理状态。

1. 交际一方的心理状态分析

动画中, 老鼠作为“大反派”, 用语言诋毁小蛋壳, 又用行动束缚小蛋壳。作为正面角色的小蛋壳展现出了聪明、积极、友好和希望得到认同的形象。从一些典型的语言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各自不同的心理状态。

(3) 老鼠:哼!你还敢顶嘴!我说废物就是废物!跟我回去, 把你做成一只饭桶, 放我偷来的饭啊、菜啊。

(4) 小蛋壳:诶, 老鼠, 你真傻!为什么不把我戴在头上, 当雨帽呢?

(5) 小蛋壳:哎呀, 老鼠呀老鼠, 你可真笨!为什么不把我当成小船, 把你渡过去呢?

(6) 小蛋壳:不对, 我叫小蛋壳。您好, 您好!

老鼠发现找到的只是蛋壳而感到十分失望。遭到小蛋壳反驳, 于是气愤地说出了例 (3) 。它霸道地不容俘虏有话语权, 并有意将小蛋壳做成饭桶装饭菜。例 (3) 在观众面前完整呈现了老鼠当时的心理状态并顺应了老鼠的心理世界, 也让小蛋壳设想到了这样下去自己将来的生活, 为它设计如何逃脱提供了语境前提。

老鼠背着小蛋壳回家, 途中下起大雨来。小蛋壳于是有了第一个建议, 即 (4) 。小蛋壳顺应了老鼠想要避雨又急着回家的愿望, 提出把自己当雨帽的建议, 表现出了沉稳积极的个性。当老鼠询问小蛋壳“到家了吗?”时, 却总是得到“没有”的麻痹假象, 这使老鼠险些掉进河里淹死。然而老鼠正愁怎样渡河时, 小蛋壳适时提出了 (5) 的第二个建议。小蛋壳的建议对老鼠有好处, 同时也存在危险性。然而在交际过程中, 小蛋壳专取貌似对老鼠有利的话语, 体现出它语言中的动机意图性质。老鼠认为蛋壳“没手没脚跑不了”吃了大亏, 于是坐着蛋壳小船在河里晃荡, 终于掉进河里被浪给卷走了。

小蛋壳被浪冲上了岸, 还成为了别人的收藏品。在小猴, 小狐狸, 小老虎等新玩具朋友面前, 小蛋壳表现得特别有礼貌, 即 (6) 。它指出小狐狸说的“来了个小和尚”不对, 还清楚地报出自己的名字。它对着大家礼貌地问好, 得到了小老虎的夸奖和大家的欢迎。这时小蛋壳的心理状态与之前完全不同, 充满了结识新朋友的快乐愉悦之情。

2. 交际双方反问对话心理状态分析

反问能很好地表现角色的心理状态, 尤其是情感和观念。将否定词与问号去掉, 句子便成为肯定句, 同样能够表达出原话语的意思。但就语用顺应论来说, 能够最大程度表现角色情感和观念是十分必要的, 也是交际中经常用到的。因此反问形式的言语尤其重要。当小蛋壳再次看到遭遇过的那只老鼠后, 与老鼠有了一段反问式对话。

(7) 小蛋壳:你不是掉到河里的那只老鼠吗?

老鼠:嘿嘿嘿, 你不是那个小蛋壳吗?

小蛋壳:你你, 你没有淹死?

老鼠:啊哈, 你不知道我们老鼠, 也会游泳吧?

使用反问句形式, 小蛋壳惊讶的情绪表现无疑。观众和小蛋壳一样, 在此之前都有了老鼠被水冲走淹死了的观念。现在突然发现老鼠还活着, 观众又为小蛋壳捏了一把汗。而老鼠顺应了小蛋壳的反问形式, 也用反问句式回答, 表现出他兴奋得意的态度。一来一去的反问问答增加了戏剧色彩, 补充了常识, 也为动画剧情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3. 一段对话的心理状态分析

(8) 老鼠:不!不是玩具!这就是那只想把我淹死的小蛋壳!我要把她做成一只臭脚桶!

小老鼠:不嘛, 做个臭脚桶, 我不好玩啦!我要, 我要! (哭泣) 老鼠:好!好!那就叫他装醋, 让她酸溜溜地难过一辈子!小老鼠:嗯, 爸爸, 你不是告诉我, 蛋壳装醋会酥掉, 醋会漏掉的!

老鼠:那就装酒, 让她醉死!

小老鼠:嗯, 不是已经有了放酒的瓶子了吗?

老鼠:额, 那就装酱油, 让他咸死!

小老鼠:不是已经有了放酱油的缸子了吗?

老鼠:那就放辣酱, 让她辣死!

小老鼠:不是已经有了放辣酱的罐子了吗?

老鼠:那……

再次遇到小蛋壳并得获到手之后, 老鼠终于把它带回了家。小老鼠以为爸爸给自己带回了一个玩具。而老鼠立即表现出了它的心理状态, 即有仇必报, 凶恶、急躁的个性和情感。通过上次小蛋壳机智地险些害老鼠丧命, 老鼠有了报仇的观念和欲望, 要通过把蛋壳做成臭脚桶这个意图, 让它难受难过。现实生活中, 老鼠的生活里当然没有洗脚桶, 但童话故事里的老鼠被拟人化了, 赋予了人的色彩。老鼠提出了各种折磨小蛋壳的方案, 包括装醋、装酒、装酱油、放辣酱让其受苦。五种方案无一不是折磨小蛋壳的恶招, 这将老鼠凶恶、狠毒的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顺应对方心理状态, 以达到自身目的

顺应交际另一方的心理状态, 包括情感、观念、欲望、意图等, 使对方误以为自己完全顺从, 再出其不意地“打倒”对方, 实现胜利。这是一种实际的交际策略, 即假信息策略。这里使用到了假信息策略属于厉害假信息。厉害假信息是为了蒙蔽、欺骗接受方面 (听者和读者) , 即通常所说的“谎言”。 (钱冠连, 1997:183) 我们要明白作为正面角色的小蛋壳是为了自卫, 摆脱老鼠的束缚这一动机才采用假信息这一语用策略, 是正确积极的手段。

(9) 小蛋壳:那就放油, 做个小油灯, 让我烫死。再说, 放在桌子上, 小老鼠又好看有好玩啊!

老鼠正踌躇该怎样折磨小蛋壳时, 小蛋壳提出了一个对老鼠一举两得的建议, 即 (9) 。顺从了老鼠要折磨自己的心理, 又满足了要照顾小老鼠爱玩的心态。于是小蛋壳变成了“小油灯”。然而等到小老鼠睡着了, 老鼠喝醉了, 小蛋壳还适时地采用了厉害假信息策略麻痹对方。用“我再也不跑了”“是的, 是的”的言语使老鼠得意忘形。终于趁老鼠用尾巴蘸蛋壳里的油吃、不注意的时候, 用火苗点燃了老鼠尾巴, 最终烧死了老鼠父子, 解救了自己。小蛋壳在交际过程中选择适当的语用策略, 对交际对象的心理世界作出语境顺应。这句话既顺应了听话人老鼠的情感心理语境, 又符合说话者小蛋壳自己的交际意图, 最终成功达到了交际目的。

四、结语

言语交际体现出角色的心理状态, 为观众展现出角色清楚的心理世界。交际一方通过分析对方的情感、观念、欲望、意图等心理状态, 使用适当的语用策略达到自身目的。观众能够通过动画人物之间的交际过程分析出角色的心理世界, 理出动画的思想。动画片作为信息传播的媒介, 传递的往往是积极向上的思想和观念。动画角色通过语言相互揣测对方心理, 观众也从角色的语言中获得正面的价值观和思想。这就是动画制作和传播的目的, 是对人们思想和生活的顺应。在该动画中, 正反形象都有思想和情感, 我们能看到现实世界里人们如何实践顺应等语用理论进行交往。精致的动画来源于生活, 是生活的写照, 而语言和思想的传承应是动画创作永远的目标。

摘要:中国传统动画以篇幅短小和富含哲理著称。其中大量动画短片通过语言表达和理解突出角色的心理世界。从角色之间的对话能够体现出富含人生道理的思想和成功交际的语用策略。本文就传统动画《小蛋壳》的交际文本为例, 对其交际语境中的双方心理世界进行语用顺应分析。

关键词:交际语境,心理世界,语用顺应,《小蛋壳》

参考文献

[1]何自然, 谢朝群, 陈新仁.语用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

[2]钱冠连.汉语文化语用学 (第二版)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语境对话 篇5

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在进入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 推动了PC互联网的普及和广泛应用, 发展出门户网站、论坛BBS、博客和微博等新媒体传播形态, 并引领传统媒体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介的转型。2010年以来, 伴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快速发展, 移动智能终端、移动通信网络、移动客户端APP等传播载体不仅加速了传统媒体的变革进程, 而且对PC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传播格局变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移动互联网络的浪潮下, 旧有的传播模式受到了巨大冲击。传统媒体加速变革, 而新媒体则借移动互联之势更为迅速地壮大和发展。“截至2014年6月, 我国网民规模达6.32亿”, “手机上网的网民比例为83.4%”, [1]在新媒体传播形态尤其是受众个体的信息获取及传播行为发生了数字化、社交化和移动化的背景下, 新媒体和移动互联网成为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焦点。然而, 主流的研究视角多集中于信息传播技术发展、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传播形态转化、传播效果和受众行为变迁等方面;在信息社会的传播网络发展进程中, 企业作为传播主体一直在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并且企业出于对品牌传播和商业营销的鲜明目的, 始终对于媒体形态的变革有着非常敏锐的反应。因此, 将企业传播的路径变迁作为新媒体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传播的考察视角, 将越来越具有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的双重价值。

二、企业传播的路径变迁梳理

以企业为传播主体的商业资本参与和实施传播的核心, 是通过合理的传播路径组合, 让其组织生产的传播内容有效触及目标受众, 从而形成持续的品牌认知和产品消费。作为企业传播的核心符号, 企业“品牌”需要不断获取最为有效的传播渠道。“品牌包含消费者心目中的一组持久和共同的感知。那些感知越强烈、越相关、越有推动性, 它们就越可能影响购买决策并给企业增加价值。”[2]因此, 企业传播的根本目的是利用商业资本投入来持续影响消费者, 并不断营造共同感知。20世纪获得空前成功的广告和公关模式, 正是企业持续通过商业资源, 置换把控信息网络关键节点的大众传媒资源的真实写照。

新媒体时代尤其是移动互联环境下, 商业资本对信息网络正在发生的去中心化变革反应极为灵敏。企业迅速意识到由传统媒体把控的信息节点, 在新技术的影响下逐渐被更为复杂的信息网络所改变, 新媒体和个体媒介网络的强势崛起加速了商业资本的配置迁移。共同感知形成和强化的语境, 也从传统媒体的单向营造向新型网络中品牌与受众的双向对话发生转变。根据Nick Burcher在2012年的著作《Paid, Owned, Earned:Maximizing Marketing Returns in a Socially Connected World》提出的观点, 本文按照Paid (购买) 、Owned (自有) 、Earned (获取) 的线索, 来继续梳理企业传播在新媒体发展历程中的变迁路径。

(1) Paid Media:在传统大众传播时代, 企业主要借助广告和公关一“硬”一“软”的方式来管理媒介关系, 通过大量的广告费用和公关费用对大众媒体进行软硬结合的媒介购买, 从而借助强势的传统媒体持续覆盖目标受众, 这种信息传播关系被称为Paid Media。

(2) Owned Media:在PC互联网阶段, 企业借助信息传播技术, 利用丰富多样的物与物的连接和物与人的连接, 构建自有的信息传播平台和渠道;通过企业官方网站、EDM (Email Direct Marketing, 电子邮件营销) 、企业博客等载体, 与正在发生变革的媒体形态实现有效的连接, 同时尝试利用物与人的连接以信息化、数字化的方式直接触及受众, 这种关系被称为Owned Media。

(3) Earned Media:在以社交媒体和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个体信息化”阶段, 受众个体的媒介化使信息传播网络形成了更具影响力传播力、跨越时间空间限制的新型网络空间, 企业也须升级自有的信息传播平台和渠道并进行自身定位的调整, 利用社交媒体和移动互联技术以“人化”的姿态和形式直接或间接进入“信息人”的媒介网络——相较于传统大众媒体的商业化程度, 企业的商业资本在“信息人”媒介网络中获得了不同于广告和公关时代的交换关系变革机遇。因此, 这种新的信息传播关系被誉为Earned Media。其中, 自媒体、意见领袖等传播主体, 成为企业传播以Earned Media的方式获取信息传播资源和渠道的重点对象。

三、企业传播如何分享移动互联的社交红利

在新媒体传播进入移动互联主导的背景下, 如何借助有效的传播身份、载体和渠道进入海量移动互联用户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 抓住机遇、分享移动互联的社交红利, 成为当前企业传播变迁的核心问题。考虑到目前我国的传统媒体转型和新媒体发展进程的实际情况和阶段性特点, 大多数企业的传播策略是融合了前述Paid、Owned、Earned各阶段的精华要素, 形成POE结合的整合营销传播体系, 以复合形态力求覆盖更多去中心化、数字化、移动化和社交化的消费者和受众。企业微博、微信公众号和移动客户端APP等传播手段逐渐成为企业传播最为常用的方法。下面结合历史和比较的视角重点论述企业传播如何利用微博尤其是微信实现品牌与受众移动互联式对话的场景建构。

(1) 新浪微博主导的弱关系开放式对话。新浪微博自2009年开始内测并很快开放注册, 基于新浪深厚的媒体属性、名人资源和博客平台, 新浪微博复制了当年木子美和徐静蕾在博客普及与推广上的名人效应套路。同时新浪在早期以促进生态环境发展的高调合作姿态, 积极预置和引入了大号、媒体和企业等关键角色, 迅速在内容流和关系流上搭建了一个开放式社交媒体、分类式弱关系平台。“开放+社交媒体”、“分类+弱关系”, 新浪微博的这两个特点在与同期得到腾讯大力投入的腾讯微博的博弈中, 逐渐得到显现:一直缺乏强关系IM (Instant Messenger, 即时通讯工具) 和活跃黏性社区的新浪微博, 以Twitter之表大行Facebook之实;而相当缺乏名人、大号、媒体和企业支持的腾讯微博, 同时受到QQ和QQ空间等内部强势平台所限, 使其在开放性、媒体性和关系性上被同期的新浪微博冲击甚巨。尤其在名人、大号、媒体和企业资源集中的北上广和其他一线城市, 新浪微博的优势更为明显, 腾讯微博被习惯性定义为在二、三、四线城市依托QQ等资源拥有较强影响力和用户活跃度的社交平台;此外就是在学生等青少年用户群体中, 腾讯微博对于企业而言, 依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2) 腾讯微信主导的强关系So Lo Mo对话。作为一款由腾讯广州研究院张小龙团队研发的移动通信软件, 微信于2011年一月正式发布, 至2014年“第三季度末微信及We Chat的合并月活跃用户数约为4.68亿人。”[3]微信已成为目前为止在国内移动互联领域最为成功的一款软件, 其在移动端的普及度和活跃度以及由此产生的OTT (Over The Top) 争议, 甚至对传统的电信运营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微信之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无论在具体应用、平台效应、用户培养等方面, 还是在议题设置、社会关注、宏观策略上, 都凸显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广大企业而言, 在移动互联网方面的试水, 已经从电信运营商主导的如SP模式, 逐步过渡到一个可由企业主导的直接面向海量用户、基于社会化网络、整合内容流和关系流的新局面, 品牌与受众的移动互联式对话成为企业传播路径变迁的重要方向。然而, 企业传播在新浪微博和腾讯微信的复合拓展, 因为两种平台自身特点的差异而开始出现拐点。新浪微博开放式的媒体属性和弱关系特点, 与更具移动互联特征的强关系互动和私密空间本身是存在矛盾的。尽管新浪努力在几组相互矛盾和对立的基本属性中试图找到平衡, 然而微信在2011年的出现还是迅速展现了So Lo Mo (Social社交化, Local本地化, Mobile移动化) 的本质和精髓。微信这款基于移动终端的通信软件, 很快在语音对讲、基于位置的服务、多媒体传输、通讯录整合、群组功能、个人相册、朋友圈、公众号和公众平台、开放式接口、自定义菜单等功能的逐步丰富和完善中, 将数亿用户的碎片时间和强关系集聚在了一个OTT的通信和社交平台, 并形成了海量的基于强关系的内容流。

这一轮腾讯与新浪的博弈中, 腾讯在微博平台上因产品属性所限而未充分释放出的强关系能量, 终于借助移动化得到了释放。腾讯微信运营团队在产品策略上的数次调整, 也让从新浪微博尝试进入微信公众平台的企业传播主体, 经历了多次的折返式变迁。在微信运营团队对利用病毒式营销激活朋友圈等现象进行反思和调整的过程中, 企业传播主体也逐渐开始对以新浪微博为代表的PC互联式传播和以腾讯微信为代表的移动互联式传播产生了反思。企业传播路径变迁过程中的这次反思, 不仅需要触及新媒体传播平台的差异化发展, 更需要企业深入反思自身的企业性质、传播目的、品牌意义和受众特点等企业传播体系的核心要素。

(3) 微信平台调整对企业传播应用的影响。在对新浪微博和腾讯微信进行比较和摸索的过程中, 多数企业曾经尝试将微博营销套路或微博内容传播模式复制到微信公众平台。然而, 2013年8月发布的微信5.0版本, 成为移动互联网络中企业传播路径变迁的重要里程碑, 这次调整后企业传播在微信平台应用的策略方向和整体布局渐趋平稳并延续至今。微信5.0版把公众账号分为服务号和订阅号两类, 其中订阅号被统一放入文件夹, 每天可群发推送一次;而服务号虽然仍可以存在于微信用户的信息流首层, 但群发推送的机会变为一月一次 (后调整为一月四次) , 并率先向服务号开放自定义菜单功能。微信平台的调整, 让刚刚有些发烧的“企业微信营销”开始降温, 企业传播主体被迫进入在传播策略和实施上的反复调整阶段, 从注重媒体属性和突出内容信息流, 转化为注重社交属性和加强关系、服务的相关功能及体系建设。微信5.0版的功能调整从信息入口、展现方式和商务闭环等方面, 对企业传播在移动互联网络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也再次改变了品牌与受众在微信平台移动互联式对话的场景结构。简要梳理这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功能调整和传播影响:

第一, “扫一扫”功能的升级:QR (Quick Response) 二维码在国内的普及, 是微信发展过程中又一出乎意料的功绩。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和摄像头功能的提升, 国内二维码的先驱们多年来前仆后继的尝试, 往往折戟于移动端扫码工具的缺失和用户习惯养成的壁垒。然而2011年开始, 微信的火热却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对用户使用二维码的教育和相应工具的普及——对于企业传播而言, 微信作为二维码的扫码工具, 同时决定了微信能够影响二维码的去向——这进一步增加了微信作为企业在移动端重要入口和关键平台的筹码。二维码作为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络重要的身份识别和信息聚合方式, 也是企业基于So Lo Mo实现O2O (Online-to-Offline&Offline-to-Online, 线上线下聚合) 闭环的开始。在微信5.0版, 腾讯将“扫一扫”功能进行了更进一步的升级, 基于数字识别技术和LBS (Location-Based Service, 基于位置的服务) 海量信息, “扫一扫”能够实现对条形码、预置实景等可识别信息的扫取, 这进一步扩展了移动端的信息入口和O2O的覆盖区域, 也让企业需要重新思考如何借助“扫一扫”功能实现信息的接入、识别和传递, 同时让诸多LBS功能拥有更为实际的应用场景。

第二, 公众账号的调整:在基于个人相册的朋友圈由图片流逐渐扩展为文字流甚至视频流的过程里, 一度出现过熟人网络UGC (User Generated Content, 用户创造内容) 内容被蘑菇街、美丽说式推广所侵蚀的情况, 在微信用户质疑朋友圈也将变为第二个充斥着大号垃圾信息的微博之时, 微信运营团队迅速调整, 有效遏制了企业和营销账号在朋友圈的病毒式渗透。然而,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订阅和群发推送模式让微信页面再度信息成灾。以Foxmail邮件系统起家的张小龙始终不愿在微信中加入一个在邮件工具里最基本的“全部标记为已读”的功能, 以保证微信的到达率和点击率。产品设计时, 由用户自主选择是否关注或接受推送信息的初衷, 经后台海量的数据分析显示, 似乎失灵了——大多数个人用户更习惯每天强迫症式的逐个将新内容点击为已读, 这导致微信的用户体验开始出现一系列新的问题。于是微信团队做出了前述的调整, 把公众账号分为服务号和订阅号两类。这决定了企业传播主体必须优化用户点击进入公众账号后的页面:将推送和关键词回复升级为自定义菜单模式, 并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 准备更具应用价值的信息、服务和互动。

第三, 支付功能的试水:面对业界对微信商业化和盈利模式拓展的关注, 腾讯微信运营团队在增值服务和更为开放的平台服务等方面的调整, 成为未来微信平台持续升级的重中之重, 而这些要素与企业传播的关联也非常紧密。微信5.0版的支付功能试水, 起初与腾讯自有的增值服务和选择性的开放平台接入相关度更高。然而, 微信支付功能在2014年新年期间借助“微信红包”得到了井喷式的增长, 大量个人用户银行卡的接入和绑定, 为微信的支付功能奠定了重要的基础。“2014年上半年, 支付应用在整体和手机端都成为增长最快的应用。手机支付用户规模半年增长率达63.4%, 使用率由2013年底25.1%增至38.9%。移动网上支付与消费者生活紧密结合拓展了更多的应用场景和数据服务 (如账单功能) , 也推动了手机端商务类应用的迅速发展。”[4]对于快消、电商、O2O类企业应用而言, 微信的支付功能是公众平台之外的又一关键所在。对于广大企业传播主体而言, 品牌符号在微信与受众的移动互联式对话, 如果能够通过场景建构直接实现商业环节的闭环, 将让企业传播的路径变迁具有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

四、企业传播的微信应用策略建议

新媒体语境下品牌与受众的移动互联式对话依托企业传播的一系列路径变迁, 在移动互联场景不断得到加强和发展。作为企业传播体系中愈发重要的组成部分, 企业传播的微信应用需要在策略层面注意如下要点:

(1) 差异化调整企业微信应用的策略定位, 利用企业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的不同特点完成相应职能, 尽早布局在内容、关系、互动和监测上的同步与整合, 突出微信在移动端的多向互动、服务职能、关系管理、个性化和实时化等特点。

(2) 在移动互联领域的投入上, 有效结合Web APP (网页应用) 、Native APP (原生应用) 和Light APP (轻应用) , 充分利用微信等Light APP的平台性和开放性, 避免在Native APP的盲目投入和两者间的断裂及互斥。

(3) 针对公众平台的调整, 变资讯推送、关键词被动回复等内容主导模式为自定义菜单、主动推荐功能等关系主导模式, 并进一步布局用户登录、个性化服务、后台数据获取与协同等CRM功能。

(4) 扩展和优化二维码、O2O可激活区域、数字实景等功能, 形成丰富的信息接入、识别和传递渠道, 针对扫一扫功能的升级进行功能和用户体验优化, 避免识别盲区, 整合更多基于位置的服务, 从线上线下活动、商家合作、营销推广和服务功能入手。

(5) 尝试与支付功能相关的独立开发或第三方应用接入, 从支付、营销、推广、用户个性功能 (如虚拟激励) 等方面丰富平台的功能性并培养用户使用习惯, 需要注意的是:开发、数据和功能的安全性、稳定性及用户体验也尤为重要。

摘要:本文针对新媒体语境下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络发展带来的企业传播的路径变迁进行了简要的梳理和分析。结合企业传播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从新浪微博到腾讯微信的转化过程, 对品牌与受众移动互联式对话的场景建构进行了论述, 并重点探讨了企业传播在微信平台的传播策略调整和实施展望。

关键词:企业传播,品牌,新媒体,移动互联,微信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 2014:4.

[2]奈杰尔·霍利斯 (美) .全球化品牌[M].刘北平, 等, 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16.

[3]新华网.腾讯第三季盈利增46%微信月活跃用户增速放缓[EB/OL].http://news.xinhuanet.com/info/2014-11/13/c_133786449.htm72291d.html.2014-11-13.

语境对话 篇6

本文选取了主人公艾格兰被俘虏以后, 与武士首领胜元之间的四次直接对话作为文本分析。原因有两点。其一这四次对话贯穿了整部影片, 是艾格兰与胜元思想冲突交流的直接体现;其二胜元与艾格兰的对话存在大量的文化冲突。这种文化冲突是单向的, 艾格兰以被迫进入者的身份在另一个文化情景中生活。而且胜元俘虏艾格兰只是为了了解敌人即以木村为首的新派军队, 对艾格兰所处的欧美文化并没有兴趣。

霍尔从宏观上提出了高低语境文化理论, 尤尔则从微观上指出人们通常具有两种会话方式即高介入式和高体贴式。一般认为:高语境文化的人多采用高体贴式会话, 低语境文化的人多采用高介入式谈话。而话轮的转换机制通过话题的提起, 话题的轮转方式, 话轮的长度等方面考察会话。以下笔者试着运用以上会话理论依次具体分析随着情节的展开, 双方的采取的会话策略。

第一次对话

胜元第一次约谈艾格兰。艾格兰在完全没有预告没有思想准备的前提下, 突然被带去和胜元见面。所以对话从开始就是由胜元发起话轮转化困难。其原因是本次约谈话题不明。这不符合低文化语境背景下美国人的说话方式。当约谈的话题不明时, 就算是同一语境文化的对方也会感到不安。胜元进行对话的头几秒, 艾格兰完全处在话题的框架外, 无法进行顺利的话题轮换。而会话的结束也是由胜元控制的。艾格兰从中并没有获得多少需要的信息。

第二次对话

艾格兰学习了剑道, 一身疲惫躺在胜元身边的地板上。胜元提出想知道艾格兰与印第安人作战的经历。在六次话题转换中, 艾格兰一共用了六个单词, 两次使用“yes”“why”。而他的身体一直处于躺着的状态。表明的他对此话题丝毫没有兴趣。然后胜元说出“我们都是战争的学生”的时候, 艾格兰坐起身来表示出了一定的兴趣。由此可见让对方对话题产生兴趣是交际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从后面胜元层层推进的询问方式, 可以看出他对与艾格兰的印第安之战是有所了解的。所以话题进行本身是顺利的。

然而戏剧性的一幕是由于出现了文化的冲突 (对于卡斯特将军双方有着不同的看法) 艾格兰出现了两次连续情绪冲动性发问。我们知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 对于不同事物的看法有所不同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 就算心中不悦, 出于维持交流的持续一般高语境文化的人尽量压制自己的不快感不予表露。即使是出于低语境文化的人采用了直接表达不快感的言辞也不会在情绪上失控。笔者认为艾格兰的情绪失控并非来自文化冲突, 而是话题本身涉及艾格兰记忆领域, 即可视为私人空间。而这部分内容在谈话前, 胜元就通过相关资料了解的, 即他已经浸入了艾格兰的私人空间。需要强调的是谈话不是共同发起的, 在对话中, 胜元不断地占有艾格兰的领域, 并对其中某些部分进行了擅自的“修改”。对此毫无心理准备的艾格兰情绪才会失控。

第三次对话

此次对话是最富有禅学意味的。第三次对话的前四个话题轮转是完全处于答非所问的阶段。胜元看似自顾自地谈论关于什么是武士道的问题。而艾格兰关心刺客是谁派来的, 所以他采用高介入式的问话方式, 然而胜元的回答却是隐晦的。但艾格兰还是知道了答案, 因为此前他们共同击退刺客有了大量的共同信息。第三次对话到最后才说出了约谈的具体目的。将谈话的具体事项放在最后简单地说, 或者干脆不说, 而在之前进行大量的貌似无关的客套寒暄和铺垫是低语境文化的特点之一。

第四次对话

本次谈话有别于前三次, 是一次正真意义上的谈话, 而不是约谈。在前三次谈话中, 总是艾格兰被带入胜元所处的空间, 开始谈话。且从两个人的移动来看, 艾格兰基本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而胜元却处于自由移动状态。一般而言处于相对静止的一方是信息的接受方, 在对话开始前, 信息量是匮乏的。而相对动态一方, 则是信息输出方, 在对话开始前, 信息量是丰富的。第四次谈话, 两人同时出现在同一空间, 并肩而坐, 都处于相对静止。此时两人的身份有所改变。艾格兰已经认同的胜元的价值取向, 主动回归到胜元的部队, 要与之共存亡。这种身份的转变导致了对话方式的不同。

一般对于《最后的武士》的研究, 一般局限在东西方的文化认同和文化冲突上。最为一部带有东方主义色彩的好莱坞影片, 渲染和夸张东方神秘 (武士道) 是吸引西方观众的重要手段。因此笔者认为以此来作为文化认同的范本不够严密。本文所要研究仅仅是影片中胜元和艾格兰的四次谈话。从话题轮转, 高低语境文化方面揭示人们使用会话的策略。

参考文献

【语境对话】推荐阅读:

媒介语境05-11

视觉语境05-13

汉语语境05-17

解释语境05-29

语境知识05-31

时代语境06-07

国际语境06-09

阅读语境06-20

广告语境06-25

个人语境07-01

上一篇:计算可靠性下一篇:教师应加强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