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语境

2024-07-27

全媒体语境(共11篇)

全媒体语境 篇1

广播媒体最早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 其受众广泛, 传播迅速, 并具有感染力强的显著特点。自进入全媒体时代, 传统广播媒体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要想实现突围, 传统广播媒体必须与新媒体积极合作, 加快自身战略转型的步伐。

一、广度:打造全方位传播平台

广度是指广播媒体对受众的影响力度。作为传播各类新闻信息的公众媒介, 广播媒体一定要借助新媒体的立体式互动平台, 在重大新闻事件的播报中体现其应有的媒介价值。

(一) 加强新媒体合作, 打造立体化全覆盖报道

过去, 广播媒体往往只凭借一己之力对社会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宣传, 这种媒介的影响力往往不够强大。进入全媒体时代, 广播媒体应该突破传统的节目播送方式, 充分利用数字互联网媒体和社交类门户网站等平台来合力打造立体化全方位的新闻报道。例如, 在2011年的“两会”报道期间,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与中国广播网、手机中广网以及央视广讯等新媒体合作, 在声音、影像、文字和图片等各个方面对“两会”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 开创了“两会”报道的新模式。从这次报道的成功经历可以看出:新的时期, 广播媒体应该与新媒体亲密合作, 多渠道、全方位地传播国家大政方针和重要新闻事件, 以更好地履行自己传播媒介的职责。

(二) 构建区域性广播组织, 实现连动式报道

全媒体时代, 传统广播电台应该加强跨地域间的整合和互动, 搭建出区域性广播组织平台, 在重大时间发生时能够统一部署, 快速整合, 全方位、多角度地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

2009年1月, 广播界成立了中国广播联盟, 以汇集广播媒体优势, 发展广播事业, 成立伊始就有171家电台加入。之后, 在社会重大突发事件面前, 中国广播联盟更是凸显了其应有的强大力量。例如, 在第十六届亚运会的报道中, 中国广播联盟中的45个成员台, 330多位记者共同参与进了本次亚运会的报道中, 他们规划选题、统一指挥, 有序地完成了本次赛事报道, 为全国观众奉上了一道精彩的亚运会大餐, 也开创了中国广播联盟事业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深度:树立群体化内容定位

要树立群体化的内容定位, 就是要避免“大众口味”。在全媒体时代还未到来的时候, 广播媒体只能提供“大众口味”的内容报道。新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出现后, 许多彰显个性的网络平台受到人们的欢迎, 互联网按照兴趣喜好将受众聚拢在一起。这时, 传统广播媒体的“大锅饭”报道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受众需求, 必须要突破这种桎梏, 尝试更加个性化和多元化的广播报道方式。

在这方面, 知识类脱口秀节目《逻辑思维》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 这档节目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其精准的市场定位。它把握住了追求上进、渴求知识、并且善于独立思考的这类人的视角, 并紧紧跟随他们的关注点来推荐其感兴趣的书籍、社会话题或新闻报道, 以此来引发受众的共鸣及思考。使得这档节目在播出后很短的时间内就吸引了大批观众, 节目点击率持续高涨。

类似于《逻辑思维》的模式, 《晓说》这档节目也是基于准确的受众定位而获得成功的, 这档节目在网络上的点击量一度突破4亿, 其火爆程度可见一斑。这档节目以具有一定文化水平, 并且爱好研究历史的文艺青年为受众, 再加上主持人高晓松诙谐幽默的调侃风格, 节目播出之后即深受观众喜爱。由此可见, 在全媒体时代, 广播媒体应该避免同质化节目的出现, 要善于分析受众需求, 准确定位观众喜好, 只有这样, 才能出奇制胜, 吸引眼球。

三、厚度:彰显人文关怀和责任

在社会重大自然灾害面前, 电力、通讯、网络信号的不畅将导致电视和网络的崩溃。但是广播媒体因其外力消耗成本低的特点便极有可能在这种关键时刻成为传播重大信息的“中枢神经”。这也决定了广播媒体具有承担社会责任的艰巨任务。

(一) 广播媒体要承担起社会救助的平台作用

在2011年发生的“9.11事件”中, 美国共有13000家电台在第一时间内报道了这起事件的最新进展, 被人们称为“动员民众在危机面前团结一心的媒体”。不但是在事件过程中的实时报道, 广播媒体在该事件之后的心理疏导方面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日本本身就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 广播媒体在日本也受到高度重视, 日本的重要广播电台都制定了危机管理条例, 明确标注了在灾害发生时的救助方式、要点、报道时的注意事项等问题。

我国的广播媒体中也有主动承担起社会救助平台的, 如厦门市电视台不在十四级台风袭击、全市停电的情况下自备发电机, 在广播中实时报道台风动向, 并开通了“台风真情热线”, 变身为政府和社会救灾抢险的生命线。

(二) 实时关注社会动向, 先声夺人

面对社会的突发事件, “中国之声”广播往往能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迅速反应并获得第一手新闻资料。这种高度专业的工作效率归功于其拥有一个强大的指挥中枢。例如, 2008年我国出现的严重冰雪灾害事件, “中国之声”广播电台迅速出击, 从报道选题到记者分工, 每一项工作都进行的有条不紊, 电台推出的专题节目《爱心守望风雪同行》占据同一时段的新闻制高点, 节目中充满了人们关怀和社会真情, 这次直播从1月21日开始, 一直持续到2月5日结束, 先后有300多名中国之声的新闻记者投身到这次报道当中, 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事无巨细, 真正彰显了广播媒体的能动作用。

在媒介融合的浪潮当中, 广播媒体应该紧随时代脚步, 从打造全方位的传播平台、树立群体化的内容定位和承担媒体人文关怀的社会责任这三个方面入手, 着重体现出广播媒体报道内容的深度、广度和厚度。同时, 传统广播媒体要加强与新媒体的融合, 借助网络媒体平台的优势发展转型, 使广播媒体在全媒体时代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摘要:立足于全媒体时代, 传统广播媒体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需要顺应时代发展, 积极寻求转型之路。鉴于此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出发, 对全媒体语境下广播媒体创新发展的路径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全媒体,广播媒体,创新路径

参考文献

[1]格根图雅.全媒体语境下广播的发展途径——以内蒙古电台为例[J].内蒙古电大学刊, 2014 (05) .

[2]朱家柏.城市广播:借助与新媒体的融合展翅腾飞[J].声屏世界, 2015 (05) .

[3]朱奕安, 张柏林.媒介融合时代广播媒体发展策略研究——从郑州人民广播电台打造全媒体“新常态”谈起[J].中国广播, 2015 (05) .

全媒体语境 篇2

纵观中国戏曲史,从原始粗糙的巫傩仪式,到发展成熟的综合艺术,戏曲一直处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它开创了独立的演剧体系,是世界三大古剧中唯一薪火相传并且至今还活跃在舞台上的剧种。戏曲较之于其他文学艺术样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是一种由集体完成的艺术,涵盖了许多部分——演员、剧本、舞台、灯光、道具等等,各部分服务并服从于戏曲整个活动,若一出戏从案头搬上舞台,就是从无声走向了有声,戏一旦唱活就具有了生命,如果再把它传播开来,将会衍生出更为深层的审美价值和文化意义。

1戏曲的文本传播与舞台传播

中国戏曲的传播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其一是以戏曲文本为主体的案头传播,其二是舞台传播”。[1]近代以前的戏曲传播方式主要是文本传播,比如从明代中叶到清代乾嘉时期是中国戏曲选本的黄金时期,就选本而言,主要包括出选、曲选和剧选,正是众多全本戏和折子戏选本的留世给中国戏曲史的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史料。随着新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拓宽了戏曲观众审美途径的同时,也给戏曲的传播方式带来了巨大变化。

1.1文本创作中多维文化题材的发掘

戏曲的文本创作是戏曲整体活动的发端,文本的优劣对接下来的戏曲活动会产生非常直接的影响。文本创作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在旧时戏曲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删改;另外一种是结合旧的故事题材或者现今热门话题来创作新文本,使其更符合当下观众的审美趋向。第一种类型比如青春版《牡丹亭》,对曲词“只删不改”, 第二种类型比如《西京故事》,高昂的秦腔中内蕴了人性坚强与善良的力量,那棵紫薇树象征着万千人心中所固守的精神净土,这是一部是极具现实主义和教育意义的现代新戏,两种类型相比较,后一种类型具有更大的可塑性,新题材和新故事带给观众新的审美愉悦。优秀的戏曲剧作会对戏曲传播产生积极的影响,如何有效挖掘新题材,笔者认为应该在“文化线”的基础上,紧扣时代的最强音,从文化意义的角度打造为观众所喜闻乐见的现代新戏。

中国传统文化有其独特的发展脉络,它由众多“文化线”架构而成,比如从文化内容来看,涵盖了英雄侠义,忠君孝善,文人风月,世俗民情等等,中国古代戏曲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传播与古代文化传播休戚相关,古代文化跨地域传播主要依赖商路和水路,戏曲也是如此。商路比如丝绸之路,它是亚欧大陆的交通动脉,是中国、印度和希腊三种主要文化交流的桥梁,这三个区域是古戏剧文化的圣地,世界三大古剧均诞生于此,丝绸之路的贯通,必定对中西戏剧的交流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水路比如京杭大运河的,它连贯南北,流经江南文化圈和齐鲁文化圈,对于明清时期南北文化交流有非常大的作用。

以水路为例,自运河开通以来,南北的交通多依赖于此,运河两岸的商贾云集、人口增多和会馆林立带来了沿岸戏曲的大繁荣,从史料来看,当时就有不少南方的戏班顺河而上到北方演出,这种职业性的戏班以戏谋生,到了运河的某个商埠后就会停下来做演出来补贴班用,至今运河两岸有些保存下来的会馆墙壁上还刻有当时会馆常演出的剧目。现代新戏山东梆子《运河老店》,就是依托运河文化,以济宁州的河都酱园参加万国博览会并获得金奖为主线,讲述了因运河而兴的百年老字号的传奇故事。诚然,运河“文化线”中内蕴了许许多多有待挖掘的戏剧题材。

1.2舞台演出中新元素的纳入

时代在发展,整个戏曲活动中的诸元素势必会发生变化,这是戏曲发展的必要条件,舞台演出的影响力是戏曲能更好传播的首要前提,旧时戏曲舞台的影响力取决于演员的演唱,若演员的演唱能博得观众的认可,那么这出戏必然会再搬上舞台,甚至还会跨地域演出,在一定时期内,舞台传播基本等同于演员传播。随着科技的发展,戏曲的舞台演出融入了诸多新元素,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戏曲的舞台艺术魅力,同时对于戏曲的传播也会产生积极影响。

舞台传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参演该剧目的演员,舞台演出中整体的舞美效果,剧作编排主要面向的受众,当然还会受到经济、社会和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影响。比如青春版《牡丹亭》的巨大成功就不是偶然,因为老戏新演,又附以“青春”话语,所以受众老少皆宜,它不仅在各省市有影响力的戏曲舞台演出,而且还走进校园,在海内外都产生了非常广泛的影响。较之文本传播,戏曲的舞台传播更能推动戏曲艺术的发展与传承,虽然现在可以通过互联网媒体观看戏曲的演出,但是戏曲是一种非常注重剧场氛围和观众效应的艺术,它非常注重舞台价值的塑造,同一个戏在同的剧场中可能有不一样的观感,这种独特的艺术特性更加彰显出舞台传播的价值。

2戏曲传播媒介的多元共荣和有效利用

2.1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双向互动

传统媒体通常又称“平面媒体”,包括报纸、广播和电视,在近代的戏曲传播中,传统媒体是其主要传播方式。报纸是最富近代气息的戏曲传播媒介,清末民初时期的申报中,有许多有关戏园剧院演出剧目的广告,有的广告为了能更好地吸引观众,经常把精彩剧目和名角演员都放在显眼的位置,甚至占据大半个版面,戏园之间的广告竞争异常激烈,这虽然是在市场化运作下戏曲营销的一种方式,但是也同时间接地扩大了戏曲的传播,不仅如此,还产生了以刊登戏曲内容为主的报刊,比如《二十世纪大舞台》、《俳优杂志》、《剧学月刊》等等,虽然刊登得多是戏评和戏曲理论,但是这对于戏曲文化地位的提高和戏曲的传播普及都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戏曲电视节目是电视作为媒介在戏曲传播中常见的形式,当然这种传播形式有其局限性,观众的戏曲审美具有被动性,无法实现主动选择,在一定意义上说,戏曲电视更具有知识的普及与教化作用。

全媒体语境 篇3

关键词:全媒体 物联网 云计算 媒介融合 终端

全媒体语境英译名为“Omnimedia”,其最初源自美国一问名叫Martha Stewart Living Omnimedia(玛莎-斯图尔特生活全媒体)的家政公司。这家成立于1999年的公司,拥有并管理包括杂志、书籍、报纸专栏、电视节目、广播节目、网站在内的多种媒体,通过旗下的所谓“全媒体”传播自己的家政服务和产品。随着互联网与通信技术发展,当下全媒体不仅包括杂志、书籍、报纸专栏、电视节目、广播节目,还包括网络、电信、卫星通信在内的各种传播工具,涵盖视听、形象、触觉等人们接受资讯的全部感官。

伴随科学技术对“人体的延伸”,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互间媒介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人类虽已进入全媒体全向传播的新语境,新媒体革新的态势却不断演进,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改变了这个世界,也改变了经济社会的运行方式和人们的生产方式。

一、新媒体的技术高度

时下,引领科学技术高度、助推新媒体发展的包括纷至沓来的物联网和方兴未艾的云计算。

(一)气息逼人的物联网大潮

物联网的英文名称为“The 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由该名称可见,物联网即“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之上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与通讯。

自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提出“感知中国”以来,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物联网在当下中国受到政府与民间的极大关注。有资料表明,中国物联网产业链2009年可能已突破1000亿元产值,2010年产值将超过2000亿元,2015年整体市场规模可达到7500亿元。而在2020年前,中国规划投入3.86万亿元资金用于物联网研发。

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已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物联网的应用与发展,目前国家发改委也正在做相关规划工作。可以预见,物联网技术在使人类生活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的同时,也使得新媒体功能发生重大变化,使其从一个主要的信息提供者,转变为以信息传递为中心的社会服务者。

(二)泛在的云计算

云计算理念,直接起源于2007年Amazon EC2产品和Google-IBM的分布式计算项目。其核心思想是将大量用网络连接的计算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构成一个计算资源池,向用户提供按需服务。其核心功能就是把所有分布在各个本地计算机和远程服务器的计算任务进行统一协同调度,为不断增长的信息处理提供一个强大的运算操作中心。从技术角度看,在云计算的应用下,以后个人和企业只需一台普通电脑,一个浏览器即可完成所有操作。例如Google的关键词索多就属于云计算范畴。

继个人计算机与互联网之后,云计算被称为IT行业的第三次变革。其技术的成熟运用与发展将导致网络运营至少在今后10年左右产生两次转型。其一,在今后几年迅速升级设备以满足迅速发展的社会化媒体及视频的互动要求;其二,在5年后,宽带速率与质量将遭遇云计算所带来的新的挑战。云计算的发展对传统媒体实现顺利转型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将对媒体操作流程产生深远影响。

随着物联网技术发展、云计算技术成熟,未来社会将变成以信息为中心的新媒体社会,每个人将拥有两个大脑:人体大脑和信息大脑。各社会组织和行动单位将通过物联网进行。网络将成为与电力、燃气一样重要的基础设施,无线宽带将取代移动通信。

二、新媒体的行业趋向

“媒介融合”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Pooi)教授提出,1983年他在《自由的科技》中提出“传播形态聚合”概念,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在功能上呈现出融合一体化趋势,这种媒介融合主要针对的是传统媒体范畴。其后,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安德鲁·纳奇森将“融合媒介”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介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他强调的“媒介融合”更多是指各媒介之间的合作和联盟。

媒介融合并非“零和游戏”,而是彼此之间的共生共荣。“十二五”规划将三网融合确定为未来5年中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这必会为媒介融合带来新的机遇。由于部门利益条块分割,媒介融合在我国实际推进过程中步履维艰。从发展实践看,我国媒介融合呈如下发展态势:

首先,总体上看,在媒介融合发展上,中国与西方差距不算太大。但由于中国的政策壁垒与行业分割,中国的媒介融合特别是基于三网融合基础上的媒介融合,还仅仅处在初始状态,融合的质量与深度仍处在浅表层次,传统媒介与新媒介,甚至传统媒介与传统媒介之间尚未出现真正产权意义上的深度整合。

其次,从产业角度看,所有权融合是媒介融合的关键所在,但从现实看,媒介所有权,特别是三网所有权的融合,仍需一个长期发展过程。

因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推动与体制担保,媒介融合的进度与空间有限,所以,基于现实形式,目前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应探索与尝试媒介组织结构性融合、新闻采访技能融合、新闻叙事形式融合等新的媒介融合形式。

三、新媒体的媒介演进

随着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和三网融合的大力发展,新媒体在功能上将呈现全媒体的发展态势。

全媒体是载体形式、内容形式以及技术平台的集大成者。从受众层面看,全媒体体现在受众的覆盖面上,其传播范围广,信息吸引和填充了人们各种注意力空间。全媒体的“全”还体现在其包容性上,这种包容性既重视各单一媒体的差异与特点,也包容与整合各媒体的各种功能。

全媒体形成后,其主要操作功能将出现以下变革:

(一)流程再造、渠道为王

道琼斯公司有一个著名的“波纹”信息资源管理理念:一个新闻事件发生,就像一块石头投到水里,会产生很多波纹,一个波纹一个波纹地扩散开,影响面会迅速放大。传统报业同样也可以通过新闻信息的多形态呈现、多渠道发行、多终端阅读,实现多次售卖,继而获取更大、更多的增值。从而获得游说广告商更大的筹码,通过一次售卖赚取比原来单一介质更大的收益。

道琼斯的信息处理“波纹”理念,就是全媒体产品的“流程再造”理念,即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新媒体,都应搭建全媒体数字平台,实现采编资源的优化整合,将记者采集的关于同一内容和主题的文字、图片、音视频裁量输入到统一的全媒体数据库,经过再加工和再编辑,然后由各种媒体各取所需,将原生态产品深加工为符合各种媒体特色的终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媒介渠道广为散布,初步实现了一次采集、动态整合、多个渠道、多次发布的数字化传播,实现新闻信息资源的实时共享和互动。

(二)差异表达、超细分服务

全媒体运作实践,大致分为以下几种:一是以网络媒体作为主导,多媒体记者属于网站,编制也可属于集团,但都由网站统一指挥与协调;二是报网互动与整合,多媒体记者一身二任,既是报纸记者,也是网站记者,并同时完成二者交予的任务;三是媒介集团各部门打通界限,多媒体记者隶属报业集团或广电集团,由集团相关机构统一指挥,而网站和其他二级媒介机构仅成为功能较单一的新闻编辑和发布机构。

满足多元需求的个性产品是全媒体发展命脉所在。在全媒体数字平台基础上进行新闻采制与传播,并非要抹杀单个媒体的差异性,而是为全媒体语境下,各媒体自由与经济发展提供更加高效的平台。媒体通过全媒体采编运作节省大量人力、物力资源,通过各媒体的特性与差异性表达,可以为受众提供超细分服务,从而满足受众的多元需求。

(三)背包记者、集纳采编

美联社需要的记者在西方被称为“背包记者”或“超级记者”,这种记者是一种全媒体记者,他们往往要身兼数职,以手机+电脑+摄像机(照相机)的方式,向全媒体数字平台提供新闻。

背包记者也是一种融合,但并不是把所有记者糅合在一起打通整个流程就可以了。记者的观念要转变,也就是记者在策划和奔向新闻现场的时候,就要考虑你采集的内容,在手机报、网站、视频、报纸上如何发布。这样记者在采集内容时目的性就会非常强,就可以把整个的全媒体融合到一起。

四、新媒体的终端发展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必将导致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此时,终端设备将成为传播中最重要的部分。诸如iPhone和iPad、移动POs机等。随着移动终端软硬件技术的不断进化,手机与电脑之间的界限正在变得模糊不堪。如世界头号的手机厂商诺基亚近期的市场营销策略就表明,其公司在对外宣传口号上已经不再将其终端产品称为移动电话,而是彻头彻尾地变成了多媒体电脑(Multimedia Computer)。基于终端发展,将会出现的移动新媒体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WAP与MMS媒体

WAP即无线应用协议,是目前主流的手机上网信息媒介。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同比增长17.5%。因此基于WAP的新闻信息传播需求巨大。

目前基于WAP媒体的信息传播主要分为两类:

1.首先是以移动运营商为主导的新闻信息服务,如移动梦网的新闻频道等。其次是互联网门户网站在WAP上的延伸信息服务。其三是以免费为主的第三方独立WAP网站提供的资讯信息服务,如WAP天下、3G门户等第三方独立站点,目前在市场占有上皆有一席之地。

2.MMS媒体。MMS媒体主要是移动通信2.5G时代的主要彩信增值业务之一,随着通信资费的下降,手机微博与手机qq的兴起,此种媒体的发展前景目前尚难预料。此种媒体目前主要由移动运营商借由整合传统媒体信息资源用以打造彩信手机报业业务,并通过其旗下各sP自行开发的各种彩信杂志,如《财经视野》、TOM的《新闻空间站》等,通常以包月形式提供。当然,条件成熟情况下,移动运营商也会自主提供手机彩信报业业务。

(二)客户端软件信息媒体

客户端软件信息媒体主要指通过在手机安装拥有联网功能的客户端软件,经由GPRS、CDMA等3G网络远程接通新闻信息服务,并能充分互动的新媒体。此类媒体具有三个特点,其一,使用前需要安装手机软件应用程序,也可以在手机软件中集成手机论坛信息、RSS新闻阅读等,为用户提供多种信息服务。其二,利用移动Flash平台提供信息服务,将网上普遍采用的Flash技术移植到手机上,如中国移动的“手机动画”业务即属此类。其三,利用流媒体播放软件提供新闻信息服务,通过某些独立WAP网站开发的流媒体软件,远程访问一些3G门户网站信息。

(三)移动微博

微博是近两年最火热的新媒体样式,微博以开放API的形式实现用户间功能软件与信息节点间的嵌套式开放,从而形成信息的互动开放传播。移动微博已发展成为互联网博客家族的又一亮点。作为互联网博客业务的延伸,移动博客通过WAP和客户端软件等形式,让用户更加便利地体验网络微博所带来的种种信息使用快感。

移动微博的运营商主要有主流的互联网BSP、各自独立的无线服务提供商如3G门户、Pica及移动运营商等,手机微博的便利、快捷性,对把关人的管理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四)移动搜索引擎

搜索引擎是打开网络信息海洋的钥匙,如今这把钥匙已经从传统网络阵地延展到手机平台上。移动搜索引擎最初是互联网搜索引擎的拷贝版,即直接将互联网引擎挪移至手机平台上,包括百度、Google等,其功能体验与互联网版本几无两样。更高层级的搜索引擎是移动运营商提供的官方搜索引擎和第三方专业手机搜索引擎。不过,从市场“赢家通吃”规则看,实力弱小的第三方手机搜索引擎如果不迅速壮大并形成品牌效应,迟早会被其他搜索引擎“吃捧”。

结语

不断发展的新媒体发展形势让人目不暇接,物联网、云计算、三网融合、新一代移动通信媒体带来媒介渠道的全新整合,差异化表达与超细分服务,给受众带来多点互动、移动表达、即时多向传播和即时分享的体验。未来新媒体究竟会趋向何处,相信没有人能给出言之凿凿的答案。从目前新媒体的发展趋向看,可以肯定的是,未来媒体演化将取决于国家政策、受众的需求、技术的革新及能否创造信息的市场营销模式。与国外同类产业相比,现阶段中国新媒体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其发展仍需要社会呵护与传媒行业人士持续努力。

全媒体语境下纸质媒体的救赎之道 篇4

一、全媒体背景下纸媒的尴尬处境

随着时代的发展及科技的进步,各种新型的媒体形态不断出现,并且呈现出很强的时效性、表现性、参与性、 互动性和信息内容丰富性的特征,这些都是传统纸媒所难以做到的。如:与互联网相比,纸媒的出版程序更为复杂,采编、审稿、出版、发行等都需要时间上的成本, 所以在时效性上不如互联网快捷;与微博这种新型的媒体形式相比,在读者的参与性与互动性上又存在明显的劣势;与电视相比,在内容的呈现上又显得单一。即使纸媒所拥有的携带方便、可随时阅读这一优势,也很快被便捷的手机报所代替。因此,在新媒体多样化发展的时代大背景下,纸媒却呈现出了一种四面受敌的景象。

从时代背景来看,起初中国纸质媒体发展的辉煌时期是在20世纪70年代,但是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文化形态多元化的对外传播出现,尤其是伴随着新型的传播媒体网络日益普及数子新媒体的崛起,纸质媒体的尴尬处境和危机感愈发明显。纸质媒体与新媒体的差异性具体体现在:首先,从制作与生产角度来看, 纸张的制作与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界木材,这不利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其次,纸质媒体的营销模式尚未形成西方国家成熟的产业链。中国大部分报业盈利模式单一,市场竞争力弱和效益低。再次,传播方式上存在着很大弊端。很多热点新闻事件在电视媒体播出后一天后,读者才能在第二天报刊上读到,因此,缺乏及时有效的新闻信息的传播,进一步限制了纸媒的优势发挥。 最后,纸媒的雷同化和同质化竞争,削弱了其发展的有利空间。此外,传统纸媒广告营业额的减少,影响了其生存。传统纸媒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广告商的广告费资助。如今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很多受众把视觉转向了以及时传递大量信息的网络媒体,这使传统纸媒的发行量大大缩水,陷入运营困难的处境。当前,我国报业市场定位不准确,分类混杂,细分不够,这是不是意味着纸媒已经没有了生存的空间?

二、纸媒相对新媒体的比较优势

纸媒之所以没有被广播、电视所取代,正是因为其自身的比较优势。

第一,纸媒更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并能给予读者更深层次的阅读体验,满足了受众的期待视野。阅读纸质媒体的习惯是人们几千年来所养成的,它存在于每一个读者的骨子里,非一朝一夕所能改变的。此外,纸质传媒是一个实实在在、具体可感的实物,它在触觉上、 视觉上能给读者不同寻常的感觉,其深入的报道触发人们对问题的深入思考,使人们止步于浅显的平面化报道, 对所报道的内容作出学理上的思考,从而拓展其想象的空间。

第二,纸媒内容的原创性和深刻性。由于纸媒有限的版面和纸质资源的消耗,决定了纸质媒体在内容的编排上更加注重原创,更加注重对新闻内容的深入挖掘和对社会现状的形而上的思考。这也是纸质传媒的核心竞争力所在。相比而言,新媒体还主要是以转载纸质媒体的内容为主,这从侧面说明了纸媒的优势。

第三,纸媒有着成熟的发展模式,新媒体还处于发展阶段。纸媒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早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出版模式和盈利模式。而新媒体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一切都还在探索之中,尚没有成熟的发展模式。 这也为纸媒的更新升级提供了有利的时间机会。

第四,纸质媒体的高度公信力和深度性报道的优势赢得读者的高度认同。纸媒的公信力与权威性,重点体现在对党的思想及政策的报道上,它缜密的新闻编辑能力及社会分析能力,是其它任何新兴媒体都远远不及的。

三、纸媒的突围策略

在三网融合的全媒体语境中,纸媒的成功突围愈发显得重要,值得我们作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第一,内容层面。所谓“内容为王”,应继续秉持纸媒权威性与公信度的报道,将纸媒内容做真、做深、 做足。众所周知,纸媒的权威性与公信度是其自身的最大优势,是其核心竞争力所在。因此,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纸媒要继续坚守这一高地,始终把握舆论宣传的权威性与公信度;其次,注重内容的原创、尊重事件的事实与热点的深度报道;再次,纸媒应该充分调动自身各方的力量,深入社会基层,挖掘一些最有价值的社会信息,如实、深刻的将其报道,真正成为舆论的导向仪, 传媒的航向标。

第二,形式层面。在对受众群体消费心理的研究基础上,开拓纸媒的单向维度传播模式,凸显与新型媒体的联姻,从而丰富纸媒的表现手段和形式。纸媒在坚守民族文化价值观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受众的消费心理, 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进行形式创作,打造自身的品牌与特色。一方面,纸媒在排版设计上要增加创意的元素, 丰富版面的艺术表现形式,如:三原色的搭配、文字与图片的配置等,使其给受众一种全新的阅读感受,使它既不乏报道的深度,又不缺欣赏的魅力;另一方面,纸媒与新媒体的深度合作,拓宽其表现的艺术手段。如: 纸媒与互联网结合,打造纸媒的电子版;与手机、ipad等终端合作,打造手机报等。

第三,接受层面。调动读者的参与性与互动性,实现双向传播的民主化。默多克曾说过:“报纸在21世纪会达到新高峰,因为人们对资讯的渴求比过去都大。与博客等互联网内容相比,报纸提供一个更值得信赖的资讯来源。利用报纸品牌,把伟大的新闻工作和价值判断呈现给读者,以读者想要的方式和内容传递,是当前的挑战”。纸媒相对于其他媒体来言,参与性与互动性较弱。尤其是全媒体语境下新型传播工具微博的出现,将受众的参与性意识充分的调动起来,使他们不仅成为了信息的接受者,更成为了信息的创作者与传播者。因此, 纸媒在保持自身权威性与公信度的同时,还应该开通与受众间互动的渠道,使其更能反映受众的心声,传达他们的世界观及价值观。只有抓住了受众的心,才能抓住他们的眼球。

综而述之,新媒体的出现虽然给纸媒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并不意味着纸媒时代的终结。郑瑜在《媒介融合: 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观》一文中指出,媒介融合是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观。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新媒体不可能“速胜”, 传统媒体也不可能像某些学者精算的那样“速亡”。 但有一个事实又不容争辩:如果离开网络和数字服务, 报纸将没有未来。这就需要实现媒介融合。祸福相倚, 虽然新媒体的崛起动摇了纸媒传统媒体“大佬”的地位, 但也使其意识到自身的缺陷,从而促使其不断的自我升级换代,使自身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挑战与机遇并存,相信未来的媒体世界,几大传媒形式不是彼此取代,而是呈现出相互共存、多元化的发展局面。

摘要:在全媒体的时代语境之下,新兴媒体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对纸质媒体产生了一定冲击。本文立足于全媒体语境,重点论述纸质媒体的现状、优势及突围道路。

全媒体语境 篇5

[关键词] 全媒体时代;经典著作;阅读指导;初中语文

全媒体是在具备文字、图形、图像、动画、音频和视频等各种媒体表现手段的基础之上,进行不同媒介形态(纸媒、电视媒体、广播媒体、网络媒体等)之间的融合,产生质变后形成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全媒体通过提供多种方式和多种层次的各种传播形态来满足受众的细分需求,使得受众获得更及时、更多角度、更多感观满足的媒体体验。近年来,全媒体的飞速发展正在对初中生的思维模式、心理意识、行为习惯产生深刻影响,初中生的经典阅读面临着新挑战。在全媒体语境下,如何适应全媒体时代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初中生经典阅读指导,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一个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思考的课题。

一、全媒体时代阅读教学面临的新挑战

1.使用全媒体挤压了学生阅读时间

现代人有一种常见的社会病理现象——“媒介依存症”(又称为“媒介依赖症”)。媒介依赖理论最初由德弗勒和鲍尔·基洛奇提出,其核心思想是受众依赖媒介提供的信息去满足他们的需求并实现他们的目的。

伴随着全媒体的广泛普及,媒体依存症很常见,初中生也不例外。全媒体环境下,学生能接触到的媒体形式极其丰富,除了传统的纸质阅读材料之外,以图片、视频、音频、网络游戏等形式的各种媒体资源海量供应,学生沉浸在精彩纷呈的信息海洋中。视频、图片、音频、网络游戏等载体声情并茂,这些媒体形式接触起来轻松愉悦,不需要深度思考,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甚至有些学生陷于其中不能自拔,课余大量时间用于上网观看视频、阅读小说、玩网络游戏等等,形成“媒介依存症”。相比之下,阅读经典著作毕竟比较费时费力,需要深度思考,不少初中生不愿意将时间投入阅读经典中,这是值得教师警惕的。

2.浅阅读冲击了深阅读方式

根据2014年发布的“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受数字媒介迅猛发展的影响,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PDA/MP4/MP5阅读等)的接触率为50.1%,较2012年的40.3%上升了9.8个百分点。人均每天读书时长为13.43分钟,比2012年的15.38分钟减少了1.95分钟;2013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从新兴媒介来看,人均每天上网接触时间最长。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上网时长为50.78分钟,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为21.70分钟,人均每天电子阅读器阅读时长为2.26分钟。0—17周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76.1%,比2012年的77.0%下降了0.9个百分点。

在全媒体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社交媒体、网络小说等快餐文化风靡一时,不免会影响中学生的阅读方式,这种背景下电子阅读方式大多是“浅阅读”,表现为对阅读文本进行浮光掠影式的阅读,阅读时不求甚解。比如初中生喜欢用手机看小说,其中男生偏爱军事类、玄幻类等,而女生则是穿越类、言情类的小说。“浅阅读”能够快速获取大量信息,能够博览群书,但是缺乏阅读深度。

3.缺少读书的氛围

从社会大环境来说,当今社会市场化促使人们秉承经济利益至上的观念,一切向钱看,业余时间热衷于交际应酬,关注的是个人升迁、股市、房市等,读书的氛围不够浓厚。当代初中生所面临的环境是一个全媒体高度发达的环境,全媒体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对涉世未深的初中生来说,全媒体比书本更有诱惑力。就学校环境来说,学校偏重于工具理性,更加注重提高升学率的直接目标,对于读书这种见效慢的行为不够重视。在家庭层面来说,全媒体的发展,“媒介依存症”渗入到初中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初中生的父母自己业余时间更多用于看电视、上网、玩手机,真正潜心读书的父母只占少数;初中生的课外阅读基本上是放任自流式的,缺乏家长的陪伴和指导,有些初中生课余时间沉迷于网络,这种家庭氛围不利于初中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4.功利性读书占据主导

目前,初中生的阅读方式趋向于功利性,更多的是强调阅读的有用性,要求能够对升学有帮助,书店的教辅类、应试类的书籍占据了最好位置,也占据了初中生阅读的大多数时间。诚然,在当今升学竞争愈加激烈的背景下,初中生为了提高学习成绩,有功利性阅读无可厚非。但是,如果阅读仅仅是为了升学是远远不够的,初中生不仅要完成课程计划所规定的阅读书目,掌握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知识,更要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多涉猎一些古今中外的经典著作,拓宽知识视野。

二、全媒体时代加强阅读经典指导的必要性

1.阅读经典是学生精神成长的重要抓手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应该是师生共享的读书乐园,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读书是学校最重要的活动,是教育最本质的活动。他说:“无限相信书籍的教育力量,是我教育信念的一个信条。”

一个人的成长不仅是生理上成长,还有精神成长。经典名著中蕴含了很多人生哲理、道德教化的准则,例如《大学》中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人做人的准则。孔子认为理想的人格是坚忍不拔、乐观进取,合于社会准则的“君子”,《周易·乾》的“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等等。初中生通过阅读经典,可以陶冶情操,提高道德水平和人格修养。

2.阅读经典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渠道

2014年9月9日,习近平在北师大参观考察时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2013年3月7日,习近平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我们不仅要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还要睁眼看世界,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中获得启发,为我所用。”

纵观古今中外,每个时代的精神文明成果集中体现在经久不衰的经典著作中,经典著作是人类文明的沉淀,诸子百家的著作、唐诗宋词、明清小说、文艺复兴时期的名著等等,都是不同时代文明的高峰。阅读经典是对人类文明结晶的继承和发扬,是与大师的对话。然而,全媒体时代,各种信息来源渠道多元化、碎片化,各种思潮鱼龙混杂,会给价值体系尚未成型的初中生带来不利影响,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因此,教师应引导初中生多阅读经典,提高鉴别能力,汲取中外文明的精髓,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阅读经典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阅读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阅读经典,可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鉴赏水平,形成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学生通过阅读经典,可以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掌握阅读技巧,提升阅读能力。全媒体时代,浅阅读盛行,更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要有计划地传授一些读书的方法,如浏览、泛读、精读、速读等,使学生掌握不同阅读素材的阅读方式方法。

4.阅读经典是提升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方式

很多经典著作不仅是伟人思想精华的结晶,而且是语言文字运用的高峰,历代作家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是学生学习的榜样。“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大量阅读经典,对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可以让学生从名篇佳作中积累语言材料,增加语言表达素材的多样性;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敏感性,引导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有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2003年,科技部研究中心对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的一项评估报告显示:“通过背诵古典诗文,94%的家长和100%的教师表示对提高孩子的语言文字能力有好处。”

三、全媒体时代初中生经典阅读指导方法

1.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

有学者认为,阅读活动是“读者—读物—环境”三者相互作用的关系网,它不仅是读者和读物的闭合系统,而且是读者和环境的开放系统。读书需要良好的环境,社会环境、心理环境。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刘勰说:“陶钧文思,贵在虚静。”都强调的是阅读环境的净化问题。对于学校而言,应尽可能建设好图书馆、阅览室、图书角,还可以在校园内张贴读书的字画、宣传语,营造书香校园的浓厚氛围。同时,教师要指导家长尽可能营造适合阅读的良好环境,为孩子阅读经典提供各种便利条件。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通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专门用于宣传阅读经典活动。利用阅读指导的公共服务平台,推送名人读书的小故事,提高学生阅读兴趣。每次组织阅读活动前,在网站、博客、微博和微信上发布活动预告,公布时间和读书主题,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利用这些平台,教师可以定期推荐经典名著,对经典名著进行导读。

2.积极运用多元载体阅读经典

全媒体时代,阅读的方式由单一的纸质阅读方式演化成多元阅读方式,既有传统的纸质阅读,也有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等,阅读方式多种多样。

从人类阅读史来看,阅读介质总是从笨重到轻便,从单调到丰富多彩的路径演进。“阅读载体曾历经从树皮、石板等到纸质出版物的转变,而阅读主体也逐渐从小众化趋向大众化、平民化。21世纪以来,电脑、手机等新兴媒介的迅猛发展又一次给阅读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数字阅读正逐渐成为与纸质阅读相比肩的阅读方式。”对于新兴的阅读方式,语文教师不必刻意排斥,更应该顺应形势,引导学生利用好各类新型的阅读载体,在手持阅读器、电脑、手机等阅读工具上载入经典著作,以便随时阅读,提高阅读经典的便利性。

3.运用全媒体指导阅读

在全媒体语境下,多种媒体的冲击,使初中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阅读定力相对缺乏,在这种情况下,阅读指导不能是单调乏味的读书,而应是多元化的:第一,应该结合阅读经典名著,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将书本阅读延伸到活动,活学活用,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阅读经典的积极性,比如可以开展名著改编成剧目表演活动、名著朗诵活动、演讲比赛等。第二,积极运用多种媒体的文本指导阅读。例如,一些经典著作往往被拍摄成了影视作品,在指导阅读的时候,可以选择其中的精彩片段播放,利用声情并茂的影视作品丰富阅读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第三,要积极利用好互联网的主动参与、互动共享功能,比如学生可以在班级阅读网络平台(比如博客、微博),通过互联网的链接、评论功能对文本进行实时评论、转发,学生经由自媒体发布的阅读笔记和思考感悟还可以成为其他学生进行阅读的文本对象。

4.以全媒体为平台展示学生阅读成果

从文化发展角度来看,全媒体时代的阅读是一种社会化阅读。“所谓社会化阅读,从用户层面看,是个性化、主动式阅读;从阅读方式看,是共享、分享式阅读;从阅读结果看,是关系式、信任型阅读。”

初中生这个年龄阶段好胜心强,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而全媒体恰好提供了展示的平台。教师要积极利用全媒体平台展示、分享学生的阅读成果,进一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例如,将学生写的读书心得体会在这些网络公共平台上进行发布,也可以在每次读书活动之后,可以将活动相关的图片、视频、音频剪辑后,用社交媒体平台推送,将活动从校内扩散到校外,扩大活动的影响力。

朱永新认为:“一个人的阅读史,某种程度上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全媒体时代,虽然各种媒体呈现的信息精彩纷呈。但是,经典阅读对于个人的精神成长和民族的精神状貌提升仍然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教师要顺应形势,兴利除弊,既要坚持经典阅读不放松,也要积极利用好全媒体来辅助经典阅读的指导,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积极性,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52.

[2]朱治德.诵读经文百万少儿从中受益[EBIOL].新华网.

[3]曾祥芹.阅读环境论——阅读客体研究之二[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1):92.

[4]蔡骐.移动互联时代的阅读变迁[J].新闻记者,2013,(9).

[5]詹新惠.社会化阅读产生怎样的影响[J].网络传播,2013,(2).

全媒体语境下播音主持的应对策略 篇6

一、全媒体的主要特征

全媒体时代下,音频、视频、文字和图片的高度整合性,具有很强的视听性。音视频传播方式整合了三网,即广电网、电信网和互联网的三网合一,是无线的、互动的、海量资讯的方式传播,实现了媒体融合,和广播电视传统媒体的单向大众传播有本质的区别。

(一)多种媒体融合使信息传播方式实现多样化

全媒体网络平台集文字、声音、图像和Flash于一体,集合视、听觉于一体打造丰富多彩、形象生动的信息产品。多种媒体的融合使用让播音主持的工作平台延伸到了网络、手机、移动影视设备等新媒体播出平台。

(二)个体参与性强

由于智能手机和电脑的普及,人人都可以在互联网构筑的话语平台上参与即时发言、互动,体现出高度的互动性和参与性。互动性是全传媒的突出特征,大量的互动直播方式要求播音主持人能及时现场无稿播音,对播音主持人的综合把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信息瞬间报道呈现大众化趋势

如今实时新闻事件由身处事发现场的普通大众在第一时间发布到网络上已不鲜见。普通大众由“受众”成为了新闻报道的参与人,甚至是“新闻源”,新闻、信息瞬间报道呈现出大众化趋势。对这一趋势的把握能力是全媒体对播音主持人提出的又一个新要求。

(四)信息资源海量无限开放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借助全媒体人们可自由选择时间、地点,自由获取所需信息资源,打破了原来的“双规”(规定时间、规定地点)限制。海量信息的无限开放发送使主持人的竞争平台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地方到全国,甚至跨越国界扩展到整个地球村的传媒领域。这对播音主持人的竞争冲击无疑是巨大的。

二、对全媒体挑战的应对策略

全媒体的从业环境发生了极大变革,对播音主持的思想观念、播音主持技巧、审美诉求和播音主持人的素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媒体人只有不断调整、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志和修养才能更好地适应全媒体时代的要求。

(一)摆脱传统媒体的思想束缚,培养全媒体时代的播报能力

全媒体时代媒介平台传播方式的丰富性要求播音主持人不仅要做好摄像、录音、播音主持等相关工作,还要具备记者的采编能力,能现场组稿、摄影、播报,同时还要具备利用不同媒体终端发布信息的技能,还应有巧妙地引导受众参与、及时点评引发受众的思考与共鸣,增强与受众互动的能力。所以播音主持人应注重个人的能力训练及时跟上时代的步伐。

(二)注重培养符合音视频结合的播音主持技巧

全媒体集多种元素于一个多功能公共平台,可进行即时的多形式的多元互动交流,所具备的优势是传统媒体所不能比拟的。越来越多的音频、视频资源或二者的结合资源的涌现就说明音视频的播音主持的市场需要。这就需要媒体人除了具备文字、图片或图像的编辑能力和相应的网络技术能力之外,还应该具备符合音视频结合的播音主持技巧以更好地适应全媒体时代的新要求。

(三)立足当今文化语境注重“艺术走入生活”的审美诉求

在全媒体时代信息大爆炸的情形之下,受众的审美情趣发生了很大的变革。对播音主持的语言、样态的要求与传统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播音创作中,播音主持应使用受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实现无障碍交流,以唤起受众的接受愿望。模拟受众的在场感,设想“在什么场合说”“怎样说”和“对谁说”。“播音主持语言作为一种典型的媒介语言,不仅具备艺术创作的审美属性还应注重大众的传播属性。”[2]让艺术走进生活以契合现代的生活节奏和人们的审美需求,最终实现艺术语言和生活用语的水乳交融。但这“并不意味着放弃播音字正腔圆的规范。相反,科学的发声吐字、精准的表达在任何时候都是适用的,关键在于如何调整语气、语调乃至语态特征,由呆板的播报语体向口头语体过渡,真正实现传受双方交流的贴近性,让播音艺术走进生活”。[2]

(四)注重提升自身内在素质和修养

如今的社会是一个张扬个性、百花齐放、多元共存的新时代,节目类型呈现分众化和小众化特点,以一种去中心化的形式运作。播音主持人只有具有鲜明的、独特的个性风格,才能吸引特定的受众群。但是提倡主持人个性化是在正确处理个性与共性的前提下的个性,是符合播音主持共性和节目特点的个性。在受众参与性增强、信息传播呈现大众趋势的全媒体时代,播音主持人肩负着更加重大的社会责任,更应注重提升自身素质和修养,增强喉舌意识,传播社会正能量,以正确的思想观和价值观影响并引导社会舆论。

尽管科技和时代的发展对播音主持有不同的具体要求和挑战,只要播音主持人具有很强的新闻敏感度、思想具前瞻性,反应敏捷、敏于发现、善于思考,具有扎实的基本功,“接地气”、知民情,并且不止步于自身的知识结构不断更新、完善自身的专业技能,与时代同步就能迎接时代的挑战和要求。

三、结语

现代社会科技日新月异,作为与科技发展联系极其紧密的传媒业,受到的冲击是巨大的。在全媒体语境下,信息的传播载体、内容和传播的渠道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信息传播速度实现了瞬间传播,受众面、关注面与以往相比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传播引发的互动效果非常显著。播音主持人要在日益发展的传媒业环境中有效促进信息沟通,真正成为信息传播的喉舌、开关性节点,除了要夯实播音主持的基本功,更要积极更新、完善专业技能与素养。只有思想观念与专业能力与时俱进,播音主持才能同时代发展的脉搏同步跃动。

摘要:科技的迅猛发展使传媒进入了全媒体时代,随之产生的深刻变革给播音主持带来重大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挑战。本文结合全媒体的突出特征,探讨在新的传媒语境下播音主持的几点应对策略。

关键词:全媒体,播音主持,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王庚年.关于全媒体的认识与探索[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2(11):8-11.

全媒体语境 篇7

电视编辑必须学习新的技术, 适应新的环境。在全媒体语境下, 电视编辑应该明确内容定位, 充分整合资源, 利用多种平台, 不断创新机制, 以实现更好地为全媒体提供内容。

一、问题的提出

所谓“全媒体”, 这一概念是随着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应用而催生的“跨媒体”逐步衍生而成的。从狭义上理解, 是指所有媒介载体形式的总和。而更为广泛的认识是, 随着时代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信息传播手段带来了我们获取新闻、资讯的新体验, 这类新体验都可以纳入到全媒体的范畴中去。电视编辑的角色转型正是基于传统媒介工作形态对全媒体语境的主动应对。

在全媒体语境下, 传统电视开始将触角伸向新兴媒体, 这对电视编辑所扮演的角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发展趋势来看, 广播电视新兴媒体对节目内容的大量需求, 将带动媒体内容资源的重新整合, 这意味着电视编辑将融合媒体新闻等节目资源, 参与到包括新兴媒体的内容运营之中, 将不再仅仅从传统电视的立场上考虑和处理问题, 而应掌握好不同媒体的特性, 有的放矢, 学会在同一平台上将节目资源进行组合与调配, 从而适应不同媒体的需求。因此, 从全媒体语境下进行考量, 电视编辑在整个电视内容运营中无疑承担着一种全能型的角色。

二、电视编辑的全新理念

新的编辑角色转型必然需要新的编辑理念来支撑。而编辑理念, 在我国指的是“编辑在编创媒体、结构文化时, 根据自身的素养和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形势的总体把握, 形成的关于媒体的主流活动与主导意识的思维灵智, 是对编辑活动规律的理性认知和意识的升华。”

理念不是一成不变的, 同样, 电视编辑理念也是不断变化的, 而这种变化是环境体制改变的一个缩影, 是电视变革的一种社会反映, 同时导引着电视传播的创新。当前, 电视同业内部的巨大压力, 传统电视和新兴媒体之间的竞争与融合, 都对指导电视内容生产的电视编辑“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激烈的竞争, 明确媒体定位与维护媒介个性是首要问题, 因此电视编辑首先要有“定位”的理念, 包括内容的定位与受众的定位。内容的定位最关键的就是媒体选择以什么样的姿态面对受众, 它是编辑理念的具体阐述和实践指南, 也是各栏目风格与媒体个性及单个媒体内统一风格的基础。而受众的定位即媒体选择面对什么样的受众, 怎样更好地服务受众, 在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博弈中, 越来越趋向传者与受众真正的平等, 这就需要编辑在理念上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受众细分, 做到分众化与小众化。

此外, “整合”的理念也在全媒体时代得到张扬, 在传统媒体向新兴媒体扩张的过程中, 往往在内容生产上会实行“大编辑部”的概念, 即同一媒体集团下的传统电视与新兴媒体的内容提供由同一个编辑平台来完成, 如上海文广旗下的东方明珠移动电视的四套节目, 均是采用SMG开路频道的节目资源而加以针对性改造后播出的, 在这种情况下, 如何将同一节目资源经过整合后应用到不同媒体也成为了电视编辑所面临的新的问题。“为全媒体生产内容”的理念将越来越深入人心。

编辑理念是进行编辑工作的前提, 只有将编辑理念系统化并在实际应用中不断深化, 编辑人员的业务素质才能得到不断提高, 编辑的角色转型才能顺利完成, 而电视编辑的各项功能才能得以实现。

三、电视编辑的角色转型

现代电视编辑, 已不是单纯的节目制作者, 而是在整个电视传播链环中充当着全能型角色, 其角色转变的原动力就来自它所处的全媒体语境。

1、电视编辑的全能角色

全媒体语境给我们分析电视编辑角色以全新的视角, 编辑与记者的角色界限开始模糊, 很多电视媒体都成立了由记者和编辑共同组成的报道组, 共同负责对某一主题的报道, 很多专题和专栏节目中的编导, 甚至已经取代记者, 成为编辑和记者合一的角色。如在《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节目中, 片尾字幕上的“编辑”往往同时指“编辑”与“记者”的双重身份。

随着商业化生产模式的引入, 一些电视媒体开始采用一种更大众化、更廉价的节目采编模式, 独家的、第一手的信息可能被更多内容来源的选择、加工所取代, 如凤凰卫视的《有报天天读》、江西卫视的《传奇故事》等新闻性栏目, 都是通过对新闻资源再利用的“编”与“辑”形成栏目。与此同时, 电视编辑在节目制作中的地位得以加强。

2、平台的角色转型

在信息技术全面发展的今天, 电视已不再是每家放在客厅里的那台电视了, 电视的概念已赋予了新的内涵。视频传播方式出现了全新的变化。电视编辑工作主要在以下平台进行:

传统电视媒体:这是电视编辑工作运行的常规平台, 一个电视媒体往往是多个频道的经营者和多个栏目的拥有者。

移动电视:移动电视是以数字地面广播技术传播电视节目的新兴媒体。它支持移动接收, 即“机动人不动”, 在汽车、地铁、火车等交通工具上, 都可接收电视节目, 在我国, 移动电视还涵盖了“人动机不动”的楼宇电视。

网络电视:网络电视是通过宽带互联网传输影视节目等多媒体内容的新兴媒体, 它可为用户提供视频点播 (VOD) 、直播、录播、数据广播、游戏等服务, 如IPTV、网络宽频都属于此范畴。

手机电视:作为“第五媒体”的手机媒体, 主要通过手机屏幕实现电视传播, 不管其技术手段是广播式或流媒体式, 其在手机电视节目编辑上的要求都是一样的, 即简明清晰、特写多, 适应手机屏幕需求。我们必须认识到, 不同的平台对编辑角色的要求也不同。3G技术的广泛应用, 使用手机看电视的人越来越多。

不同的电视媒介对象不同, 传输方式不同, 内容也应该不同, 我们的编辑应根椐不同的媒介制作不同的节目。

3、编辑话语的转换

话语的产生是一种综合而又复杂的过程。编辑话语是从编辑活动中产生, 对编辑主体、编辑对象以及接受群体同时产生影响的一种语言形式。编辑话语是蕴含在编辑活动中的一种话语实践, 它不仅是构成思考、产生意义的方式, 也是构成它们试图控制的那些主体的思想意识、心智活动及情感生活的要素。电视编辑话语是从电视编辑活动中产生并影响其发展的重要要素, 在全媒体语境下, 电视编辑话语的拓展主要体现在两方面:话语选择与话语构建。从传播学的角度讲, 编辑工作旨在调节信息的无序化和信息产品的有序化这对矛盾, 编辑通过自己的工作, 把纷繁的客观世界之中的知识信息系统化、条理化, 使无序的信息以体系化、知识化、有序化的方式存在。

四、结语

总之, 媒介的变化是为了创造出更好的内容。内容永远是灵魂, 不管传输渠道和接收的终端如何变化, 生产内容的电视编辑工作永远是电视媒体运营的重要环节。近几年, 传统电视与新兴媒体的竞合正在进行中。要进一步彰显电视编辑的重要作用, 获得中国电视媒体未来更大的提升空间, 就必须从当前语境下出发, 转变电视编辑的角色和功能, 从而进行电视编辑机制上的创新, 达到更好的“为全媒体提供内容”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石长顺:《电视新闻编辑与制作》, 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5年。[1]石长顺:《电视新闻编辑与制作》, 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5年。

[2]张组乔:《网络时代编辑该具有什么样的理念》, 《编辑之友》, 2007年第2期。[2]张组乔:《网络时代编辑该具有什么样的理念》, 《编辑之友》, 2007年第2期。

[3]王金茹:《论编辑话语的基本特征》,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2007年第8期。[3]王金茹:《论编辑话语的基本特征》,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2007年第8期。

[4]王振铎、赵运通:《编辑学原理》 (修订版) , 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4年。[4]王振铎、赵运通:《编辑学原理》 (修订版) , 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4年。

[5]格鲁夫:《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2年。[5]格鲁夫:《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2年。

全媒体语境 篇8

毋庸讳言, 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生命周期, 新旧更替也一刻不停地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酝酿、发生, 其中的某些内容正在不可避免地走向消失与灭亡, 看到这一点, 就叫“尊重客观”。与此同时, 就整体而言, 传统又绝不是我们可以随意丢弃摒除的东西, 它本身就被附着了极强的生命力与延续性, 而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的生命力与延续性更多的是通过我们在实践中创造性地阐释它, 利用它得以实现。做到这一点, 就叫“激活主观”。把“尊重客观”和“激活主观”套用到电视文化节目中, 我们不难发现, 无论是“存旧”, 还是“立新”, 都是一种对文化和电视的再认识。

一、尊重客观:电视文化节目的“存旧”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 全球化浪潮不断冲击旧有格局的同时也引发了文化地震, 绝大多数国家都被裹挟其中, 中国也不例外。在这样的背景下, 文化的认同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比较而言, 地域文化的传播有一个接受程度广泛与否的问题。中原文化得天独厚的根本优势在于她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源头和中华文化的基础, 具有根源性、原创性、包容性、开放性等特点。也正因为如此, 以豫剧为代表的中原戏曲文化、以少林功夫为代表的武术文化, 以及依托丰富文物资源的收藏文化植根于民间大众、影响于社会生活, 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戏曲”、“武术”、“文物”作为中原地区的三大文化资源, 为河南电视台文化品牌栏目的创新积累了极其广泛的观众资源。在这样完备的条件下, 《梨园春》、《武林风》、《华豫之门》等品牌栏目才得以脱颖而出, 从而在全国各地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对于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曾经有过:“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原则。事实上, 这句口号就包含了深厚的哲学理念和现实意义, 虽然谈的是“新”, 却充满了浓郁的“存旧”意味。凭借《梨园春》、《武林风》、《华豫之门》这三个有着极其鲜明中原地域文化特色的品牌电视文化栏目, 以及覆盖全国的信号条件, 河南卫视在中部地区电视市场上有着强大的影响力, 而且对全国重点市场也有着较强的渗透力和辐射力。

在对文化资源的掌控和利用方面, 河南卫视通过文化电视节目的创新不仅打造出了核心竞争力, 也增强了持续竞争优势。这比单纯地从善良的愿望出发, 喊一些“振兴”、“复兴”的口号要有更多意义。也就是说, 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利用, 是对文化“来路”的清晰认知, 是对电视“去向”的正确判断, 也是电视文化节目的发展之路。

受众基础是电视栏目存在的基本条件, 电视栏目是为大众服务的, 受众群体越大, 电视栏目的到达率就会越高。正因为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辽宁卫视利用地方喜剧文化, 创办了一系列栏目和活动, 《本山带谁上春晚》、《我要上乡7》等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内蒙古卫视利用人文自然风情研发的《蔚蓝色的故乡》、山东卫视的《新杏坛》、云南卫视的《经典人文地理》、宁夏卫视的《印象宁夏》、青海卫视的《湿地飞羽》、甘肃卫视的《中国的西北角》、四川卫视的《巴山蜀水》等都是利用文化资源推出的既有地域特色, 也有全国影响的电视文化节目。共同的特点和特色就是表现传统文化, 也就是“存旧”。

《梨园春》、《武林风》、《华豫之门》之后, 河南卫视在什么样类型的节目上再下功夫, 目光最后被锁定在汉字上。汉字是悠久的中华文化流传下来的珍贵遗产, 了解汉字, 发现并展示汉字的魅力, 让更多的人能够关注汉字、使用汉字, 把汉字作为民族瑰宝加以传承成为了以“文化中国”定位的河南电视台的一种责任、担当。

河南与汉字文化有着不解之源。迄今发现最早的契刻文字在河南舞阳, 仓颉造字的传说在濮阳, 甲骨文的发现在安阳, 制定规范书写“小篆”的李斯是上蔡人, 编写《说文解字》的许慎是漯河人等。

《汉字英雄》栏目应运而生, 并且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是又一次尊重客观的现实之举。

应该看到, 电视文化节目赖以存在的基因———传统文化, 由于生存环境和生长空间早已发生变化, 加上强势文化的巨大冲击, 有时候消亡是不可逆转的。逆潮流而动, 反规律地去振兴, 其效果也难长久。理性的做法是, 将那些留存着中国传统文化优秀基因, 记录着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轨迹, 凝聚着我们民族精神、情感、个性特征的文化形态, 通过科学的流程, 严谨的措施, 高效的方法, 进行“标本化”的处理, 尽可能原汁原味地保存下来, 这就叫做原始“存旧”。另外最有效果、最有影响的就是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运用电视手段做一种形式的创新, 从另一个方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进行再创造。

二、激活主观:电视文化节目的“立新”

一个成功的电视媒体保持活力的秘诀在于不断创新, 不断推出新的“产品”, 拉长产业链条。河南电视台曾先后创办了戏曲擂台节目《梨园春》、武术竞技节目《武林风》、文物鉴定节目《华豫之门》等有着厚重文化韵味和河南元素的电视文化节目, 成功探索出了一条集纳优秀的中原传统文化与本土电视媒体的创新结合之路。

在当下全媒体、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战略格局下, 河南电视台卫星频道坚守“文化卫视承传文明”定位, 从厚重的中原历史文化中寻找动力, 从创新、开发新内容上谋求发展机遇, 以开放办台和内部革新战略, 从对电视文化节目的生存和发展进行了创新与探索。《汉字英雄》、《成语英雄》等为代表的一批电视文化节目在河南电视荧屏崭露头角, 实现了电视文化节目的“坚守内涵”与“创新表达”。

从屏幕中的文化味道, 我们可以读出, 已经拥有了文化自信, 正在寻求文化自强的中国有胸襟, 也有能力在借鉴吸收古今中外人类文明一切有价值成果的基础上, 经过辩证的综合创新, 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文化, 并通过电视这一大众媒介, 实现更深、更广的传播。在这一点上, 中央电视台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是显著的代表。

从理论上讲, 传统文化的价值如何, 是“理”的问题, 能否发展则有“势”的因素参与决定。这里所说的“势”, 主要是指传统文化在电视节目中的客观功效。这种客观功效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人们“激活主观”后的行为创造而产生的。创造的途径是“实践”, 创造的手段是“综合”, 将二者结合起来, 便有可能实现电视文化节目的“立新”。

关于“文化综合创新”, 张岱年先生曾经谈到两点:“一是文化系统的可解析性与可重构性;二是文化要素之间的可离性与可相容性。”换言之, 通过文化系统解析后的重构, 文化要素分离后的重组, 就能够创造一个新东西, 所以综合本身就是创造, 就是创新。从外部环境看, 综合创新的主张与全球文化融合的趋势同步, 故而是可行的;从内部条件看, 亦是如此。

以河南电视台《汉字英雄》为例, 在策划阶段, 围绕这个针对中小学生的栏目, 河南电视台和爱奇艺创新团队首先考虑的问题是在暑期黄金档播出什么样的节目才会带来好的收视率和美誉度。河南地处中原腹地, 拥有华夏文明中最璀璨的文化资源, 积淀了上下五千年的厚重文化底蕴, 这也成为河南电视台谋求打造传统文化教育栏目———《汉字英雄》的原始动力。

据不完全统计, 在整个暑期档, 全国上星频道中同时播出了至少五档唱歌节目。唱歌节目花样翻新连绵不绝, 唱歌的人才已经被过度开发了。但对于汉字这个文化概念, 对于关注汉字的中小学生而言, 却是一个富矿。河南电视台和爱奇艺的策划团队一致认为, 当大家听烦了唱歌选秀, 厌倦了全民舞蹈的时候, 有可能在不断转换遥控器的过程中, 停留在画面制作精美、竞技节奏有度, 同时在传递文化信息方面形式新颖、内容新奇的《汉字英雄》上。

西方一位名人曾说:“中国的统一”, “是由特有的语言加固的, 不是方言, 而是书面语, 就是那些在中国随处可见但绝对一致的文字———汉字”。河南电视台的《汉字英雄》、中央电视台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都以汉字为表现内容, 有着内容上、形式上极大的雷同性, 这种地方电视台与中央电视台在创新节目上不约而同的“统一性”, 是深入人心的“存旧”前提下的“立新”。

我们知道, 中国传统文化承载着丰富的精神气质和人文气息, 尤其注重人的作用和天地人之间的关系, 有着历史渊源和现实意义的价值观, 在电视文化节目中得到体现, 是新时代的“文以载道”, 饱含着浓郁的人文性, 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求, 同时还升华出了哲学意义。《汉字英雄》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栏目的产生源于创新意识, 传播赖于平台优势, 是传统文化的时代解读, 是电视文化节目的新形式、新意境。

三、渊源共生, 和谐共融:电视文化节目“存旧立新”的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 将“尊重客观”与“激活主观”有机结合, 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存旧”与“立新”进行生动融合, 就能实现电视文化节目的再创造、再创新。

在媒体竞争加剧、新媒体抢占市场份额的今天, 电视文化节目的新探索———通过“坚守内涵”与“创新表达”, 实现“存旧”与“立新”, 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创意源泉, 释放文化正能量绝非坦途。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之下, 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其固有的人文精神与审美价值都必须经过多重现实标准的重新考量。在这一重要的历史征程中, 电视文化节目采取“存旧立新”的方式完成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生命的再创造, 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子.从<汉字英雄>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看电视文化节目的探索与创新[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13 (10) .

全媒体语境 篇9

1 电视编辑的角色转换

1.1 电视编辑角色的全能性

编辑一词有两种解释, 一是工作类别, 二是职业身份, 即对作品进行修改, 或是对作品进行修改的人, 所以电视编辑的本意是指对拍摄材料进行剪辑制作的人。然而, 在现今的电视行业中, 电视编辑的职责不仅仅包括后期剪辑、合成这两项, 还要顾及到电视节目的构思、选题、采访等环节, 在整个电视节目中贯穿始终。尤其是在电视节目创作环节, 记者和编辑的工作内容是难以区分开的, 甚至有时编辑要担当记者的角色进行采访, 因为创作者的判断至关重要。在采访拍摄结束后, 编辑要剪辑、整合零散的前期素材, 建立完整的节目形态, 设定节目的中心思想。因此, 从全媒体语境下进行考量, 电视编辑在整个电视内容运营中无疑承担着全能型角色[1]。

1.2 电视编辑概念的全新性

编辑理念使电视编辑在工作中必须具备一定主导意识, 这与电视编辑自身的素养有关, 也与电视编辑的意识形态有一定联系。电视编辑的理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是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变化和更新的。电视编辑理念的变化也是环境变化的一个缩影, 引导着电视人不断创新。面对激烈的竞争, 电视编辑需要找到一个正确“定位”, 这个定位包括节目内容定位和观众对节目期望的定位。这就需要编辑在取材上不拘一格, 在制作上以人为本, 在内容上做到分众化、小众化。如在做《舌尖上的中国》时, 编辑所要表达的不单单是事物本身的美味, 还要有历史味道, 人情味道, 故乡味道, 记忆味道。这样便可深入观众内心, 并且为美食爱好者开拓视野, 同时也让外国人了解到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2 电视编辑的功能拓展

2.1 编辑内容的拓展

编辑内容主要指电视节目、栏目、频道以及媒体这四项。电视编辑的工作内容, 是由电视节目逐渐转换成栏目和频道后, 最终蜕变成为媒体的。在编辑内容转变的同时, 编辑平台也由最初的电视拓展至现在的手机、电脑。现今, 在全媒体语境下, 全媒体编辑成为电视编辑的主要工作[2]。这就要求不断拓展电视编辑功能, 如可以巧妙地结合新媒体内容, 像网络调查、微信微博等, 电视编辑加以改造后, 也能成为电视媒体使用的新内容。

2.2 编辑平台的拓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 只能通过电视机看电视的时代已经远去, 现在人们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电视机收看电视节目。可见,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视编辑的工作平台也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而不断拓展, 平台虽然拓宽了, 但需要认识到, 不同的工作平台对电视编辑的要求是不同的, 如手机电视, 因为手机屏幕较小, 所以需要手机电视节目清晰度要高、特写镜头要多[3]。编辑手法上, 需要更多短小精炼的内容迎合快节奏的生活。

2.3 编辑话语的拓展

节目中编辑的话语对编辑对象、节目效果、编辑工作人员都存在着巨大影响, 编辑话语是电视编辑通过一系列的剪辑后, 在电视节目中呈现给观众的一种表达节目中心思想的语言。传统的节目中多数为科教类、新闻类等, 现在又多增加一类“娱乐”, 相对其他类的节目来说娱乐类编辑更加困难, 随着观众品味的提升, 编辑需要花费更多心思去找出或者制造亮点, 如时下较火的真人秀节目, 编辑人员需要从大量的拍摄素材中选取最适合的桥段, 配上背景音乐、字幕、图片, 最后再将全部剪辑后的内容有序整合在一起, 实际上就是一个选择和整合编辑话语的过程, 意味着电视编辑是媒介传播的“把关人”。

3 结语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 电视编辑的工作范围也在逐渐拓展, 电视编辑工作主责已不再局限于对节目素材的剪辑, 而是涵盖了电视生产的全过程。由此可见, 在电视行业中, 想获得更大提升与回报, 就必须从当前语境出发, 转变电视编辑的角色和功能。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加快了信息传递速度;改变了信息传递形式;丰富了观众视野。这些都得益于“新媒体时代”的发展, 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传统的电视编辑也在悄然地发生着角色转变和功能拓展。

关键词:全媒体语境,电视编辑,角色转型,功能拓展

参考文献

[1]石长顺, 唐晓丹.全媒体语境下电视编辑的角色转型与功能拓展[J].中国编辑, 2009 (3) .

[2]蒋金.全媒体语境下电视编辑的角色转型与功能拓展[J].西部广播电视, 2014 (11) .

网络语境中传统媒体的道义坚守 篇10

1、掌握主动,先发制人。在事件的来龙去脉还未弄清之时,传统媒体的记者编辑要头脑清醒,通过综合分析各个舆论场,发现真实的社会状态,主动、及时而果断地加入,及时发现可能被网络媒体炒作的热点苗头,增强有关热点的预见性,杜绝被动应付,勇于主动出击,以最快的速度抢占舆论制高点。

2、深度解读,揭示真相。传统媒体要对网上披露的新闻事件做好深度解读文章,掌握信息解释的主动权,帮助人们了解新闻事件背后传达的深层次意义,即对真实的信息进行分析和解释。

3、加强评论,创造优势。传统媒体应加强对新闻事件的评论,特别是在专业性较强的领域,传统媒体可以邀请权威专家和业界知名人士,来对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点评。传统媒体要在抢占重大事件话语权的同时,体现自身的思想品质、影响力和引导力,以独特视角和方式来增强吸引力。

全媒体语境 篇11

1 相关概念概述

全媒体是一个新型的概念,其概念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互联网,可以说有了互联网才有了全媒体。其具体的含义说的是所需的信息通过无论是文字、声音、影像、动画抑或是网页等形式,经过广播、报纸、电视、论坛等信息加工处理后进行相关的宣传和传播,最后实现多种终端,如手机、电脑、电视等同时接收。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共享到信息内容。全媒体的形式多样,兼容了多种新闻媒介,不仅包括最新发展起来的新媒体,同时也将传统的新闻媒介囊括其中。互联网对全媒体的影响非常大,没有互联网的帮助,信息的共享只能是天方夜谭。全媒体实现了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全方位融合,不仅实现了它们之间的互动和互补,更是促进了两者的共同发展。通过对同一信息的不同处理,实现了声音、广播、电视等的互相融合,丰富了其形式以适应不同人群的需求。如在对某一产品进行展示时,文字和图片等能对产品进行详细的描述和展示,但声音和影像的文件更能增加其生动性。

2 电视新闻类节目的数字化转型潮流

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在短短的数十年间经历了几代的更新,微博、朋友圈、博客等很快占领了人们的生活,世界进入了“微时代”。“微时代”对传统的新闻媒介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使以电视新闻类节目为主的传统媒介在市场上的地位迅速下降,甚至有人预言在近几年以电视新闻类节目为主的传统媒介会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消失。本着居安思危的思想,电视新闻类节目在短时间内进行了数字化调整,使其更加适应时代的要求和发展。也有且仅有加快电视新闻类节目的数字化转型才能使电视新闻类节目在媒介融合的语境下立于不败之地。在大量信息侵袭的时代下,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各不相同,分别有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途径,由此可知,想要拥有足够的客户群体,就要对信息进行整合,形成“集中式”媒介传播,加快媒介的传播速度。“媒介整合”是基于互联网的发展和数字技术的基本知识,对信息进行整合和重组,实现信息的集约化、数字化和多元化。西方国家在全媒体方面的研究要远超于中国,其成果也远超中国,如国外的《shepard reporting》就非常注重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多元化,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和处理,建立不同媒体之间的对接。在国外电视新闻媒体的影响下,我国的电视新闻类节目纷纷开始了数字化的转型和全媒体的转变,其措施主要有建立自己的官方网站、建设自己的论坛和研发自己的App,以及设立自己的微信公众号等。譬如凤凰卫视推出的杂志类电视新闻节目《全媒体全时空》,是电视新闻类节目实现全媒体改革的重要的一个载体,凤凰卫视整合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多种媒介形式推出了新型的电视新闻,对于中国电视新闻行业的改革也是起到了引领作用。

3 电视新闻类节目的全媒体元素解析

全媒体元素在电视新闻类节目的改革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电视新闻类节目实现全媒体改革的重要组成元素。电视新闻类节目中的全媒体元素有着其自身的特征,是传统的媒介工具所不能比拟的。以下将对电视新闻类节目的全媒体元素进行详细的剖析。

3.1 多种平台相互融合的全媒体元素

如今的电视新闻类节目经过了全媒体改革以后,由之前单一的平台变成了一个相互融合的大平台。这个大型的平台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多个平台之间相互建立联系而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具有相对条理性的大型平台。以凤凰卫视的《全媒体全时空》为例,凤凰卫视为其搭建了一个大型的平台,集电视、广播、动画等为一体。利用有限的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电视媒体的优势,对信息进行整合并输出,最后运用微信、微博等公共平台再进行相关新闻的扩充。在这样一个大型的新媒体平台中,还可以运用一些科技的元素,实现演播室的三维立体性报道,与不同演播室中的主持人进行相关的互动和连线,最大程度地做到信息的整合和传播。可以说,电视新闻类节目的多屏互动是电视新闻类节目在未来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的突破口和优势点。

3.2 多屏互动的全媒体元素

新闻类节目具有很强的实效性,牢牢把握住新闻的实效性才能使节目在同行各类节目中具有优势。在互联网时代下,多屏互动成为新闻媒体中常用的一些元素,在各类新闻节目中都存在各种现场直播。譬如在报道中,演播室内的主持人可以通过多元语言交流功能实现与现场的主持人“面对面”交流,这样能让演播室内的人第一时间见到事发现场的一些实时画面和相关进度。通过这样的一种交流形式,实现了各种新闻在第一时间就能让观众看得到。同时,还可以进行两个演播室之间的交流,双方就同一件事发表自己的一些言论,让观众跟随专家的不同观点对同一新闻事件进行独立 思考。

3.3 PC端和手机端的热点板块

一个相互融合的平台在时代的趋势下,总是会和互联网进行融合,很多电视新闻类节目都拥有自己的网站和App,在对网站和App的板块建设过程中,都会设立一些吸引人的热点板块,如在凤凰网的电脑端和手机端上都有一个热点资源的模块。这个模块会对每天的一些热点资源进行整合,并设立相关的评论区,让浏览者进行相关的点评和阅读。这个模块很巧妙地运用了全媒体元素,对信息进行了很好的整合和输出,吸引了很多观众对网页进行浏览和关注。

3.4 多种内容的全媒体元素

在融入全媒体元素之前,各种新闻内容只在相关的电视台出现,如娱乐、财经、时政等内容都是分属于不同的电视台管理。但在融合了全媒体元素之后,各种新闻内容被整合在了统一的网站和新闻内容中,分为不同的板块进行输出,把报道内容分为娱乐、财经、时政、社会等相关的内容,这样的一种整合模式,满足了不同人群的电视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观看者,使电视新闻类节目的地位更加稳固,也为电视新闻类节目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4 结论

综上所述,传统的报纸、广播等媒介工具在新媒体迅速崛起的时代背景下,开启了数字化的时代,并在其中加入了全媒体元素。正是由于全媒体元素在电视新闻类节目中的运用,使电视新闻类节目更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武瑾,唐贝贝.媒介融合语境下电视新闻类节目的全媒体元素解读——以凤凰卫视《全媒体全时空》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014(21):11-12.

[2]姚必鲜.新传媒生态下电视新闻节目的影响力研究[J].新闻爱好者,2013(1):82-84.

上一篇:农村农业发展下一篇:地质填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