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农业发展(共12篇)
农村农业发展 篇1
1月23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中, 胡锦涛指出,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是顺应世界农业发展普遍规律、立足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 是统筹城乡发展、协调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必然要求,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 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 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 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 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胡锦涛强调, 在当前形势下, 保持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对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具有更为重大的意义。保增长的基础支撑在农业, 扩内需的最大潜力在农村, 保民生的重点难点在农民。尤其要抓好以下3项工作。一是要大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 稳定粮食种植面积, 继续提高单产, 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较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的补贴, 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 加快落实国家扶持油料、生猪、奶业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严格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控, 确保食品质量安全。二是要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 改善农民生活。抓住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时机, 大幅度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三是要大力促进农民增收, 开拓农村市场。积极谋划促进农民增收的新思路, 最大限度拓展农村内部增收空间。发展先进适用、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各类农业机械, 加强农机技术培训和售后服务。严厉查处坑农害农行为, 严禁假冒伪劣商品流向农村市场。
胡锦涛指出,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中央统一部署,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统筹兼顾、综合规划, 认真抓好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落实。要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全面分析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 充分估计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复杂局面, 深入实际, 把握动态, 摸清实情, 找准对策, 切实解决影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积极主动做好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
农村农业发展 篇2
温家宝提出,强化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新华网北京3月5日电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对今年政府工作提出建议:强化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温家宝说,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是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既管当前,也管长远,是长期指导思想。农村土地制度关乎农村的根本稳定,也关乎中国的长远发展,其核心是要保障农民的财产权益,底线是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要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支持发展多种形式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和多层次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逐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始终注重保护法律赋予农民的财产权利,调动农民积极性。毫不放松粮食生产,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推广先进技术,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要继续加大“三农”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要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农业生产经营队伍,积极培育新型农民。
温家宝说,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要遵循城镇化的客观规律,积极稳妥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城乡统筹、节约用地、因地制宜、提高质量。特大城市和大城市要合理控制规模,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增强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加快推进户籍制度、社会管理体制和相关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为人们自由迁徙、安居乐业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村庄建设要注意保持乡村风貌,营造宜居环境,使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
农村农业发展 篇3
关键词:农村循环经济;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
发展农村循环经济不能脱离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的大背景,只有在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的大背景下,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定位才能更准确、视野才能更开阔,提出的发展对策才能更有效。因此,本文对农村循环经济和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一、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为农村循环经济提供强大的支持体系
1.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为农村循环经济提供物质支持
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即用现代工业来武装农业,实现机械化、水利化、电气化、化学化。农村循环经济是建立在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的基础上的,具有集约、高效、持续的特点。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使农村循环经济的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农民能够从中获得比较收益,也就具有了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动力,从而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2.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为农村循环经济提供技术支持
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即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在农业生产上广泛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化学技术、耕作与栽培技术以及饲养技术等。测土施肥技术、化肥深施技术、生物肥料的应用、农药的科学施用技术、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微生物农药的应用、适时揭膜技术、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等等,在这些技术的应用中都体现着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对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持作用。正是农业生产技术的现代化使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具备了技术可行性。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农村循环经济必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3.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村循环经济提供服务支持
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农民,一头连着千变万化的市场,为农民提供培训、技术、资金、信息等等方面的服务。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可以为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使农民能够在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过程中降低成本、提高收益,是农村循环经济得到发展的必备条件。
4.农民素质提高为农村循环经济提供能力支持
农民素质的提高能够为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一方面,农民思想观念的提高使农民认可、接受农村循环经济,并且具备较强的现代市场意识。另一方面,从生活消费角度考虑,农民可持续消费的意识和观念的培养和确立以及可持续消费知识和消费技能的掌握,必将对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5.农民收入提高为农村循环经济提供经济支持
农民收入提高,农民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经济能力就逐步增强,农民就有经济实力购买相应的机械设备、建造相应的设施、采用相应的技术。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民的抗风险能力也大大增强,有意愿去尝试新的生产方式、新的生产设备、新的生产技术,以期从中获得更大的收益。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民就会更加关注生活的质量,环境意识会逐渐增强,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意识也会逐渐增强。
二、农村循环经济使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迈向更高层次
1.农村循环经济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传统农业劳动生产率极低,资源没有得到有效配置。现代农业资源得到了有效配置,具有很高的农业生产效率。农业现代化就是要把传统农业改造成现代农业。现代农业虽然由于其高度发达的农业生产力而有效地改造了环境从而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但却常常由于急功近利而破坏了农业持续发展的资源条件。农村循环经济把可持续发展融入到了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使现代农业具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而成为更高层次的现代农业。
2.农村循环经济促进农业产业链延长
按照循环经济的观点,废弃物只不过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一方面使原有产业链中的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另一方面变废弃物为资源,把原来的废弃物纳入到新的产业链中。把循环经济的理念应用在农业生产中,通过化肥农药的科学合理使用、立体种养达到资源的高效利用,保护资源、减少污染,通过农膜的回收利用、秸秆和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达到变废为宝。农业生产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使农业产业链延长,而且新形成的产业链藕合到原有的产业链中,使农业产业链的抗风险能力大大增强。
3.农村循环经济促进农民收入及其生活质量提高
农村循环经济使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废弃物得到资源化利用,资源的高效利用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废弃物的资源化可以创造新的收益,农民的收入势必因此而获得提高。农村循环经济使农村的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资源、环境得到了保护,农业的持续生产能力也得到了保护。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现代化和生产技术的现代化,农业生产力长期持续稳定地提高,势必使农民收入长期持续稳定地提高;生态系统或生态环境长期持续稳定地改善,也势必使农民的生活质量长期持续稳定地改善。
三、农村循环经济与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的协同推进
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为农村循环经济提供强大的支持体系,而农村循环经济使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迈向更高层次,他们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农村循环经济与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在发展顺序上不存在先后的问题,而应该协同推进。没有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的农村循环经济只不过是以传统农业为基础的农村经济,没有农村循环经济的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必将付出沉重的代价。只有农村循环经济和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的协同推进,才是最优的选择,也才能真正推动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长安:循环经济问题讨论综述[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4,(12).
[2]董必慧 王少祥 刘 意:农村循环经济初探[J]. 江苏农村经济, 2005,(11).
农村农业发展 篇4
1 农村职业教育在贵州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1 有利于优化农村经济结构
贵州省“三农”的主要问题是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 与市场不适应, 需求不旺, 流通不畅, 部分农产品滞销卖难;需要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发展现代农业。这是当务之急, 是农村改革深化的重要课题。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都需要新型农民, 而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就是培养新型农民的最主要手段。新型农业技术的推广、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农业专业化的增强都对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农民已不能简单地依靠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 而需要更新知识和技能, 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为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智力支持。为此, 加强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是调整农村经济结构, 发展现代农业, 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1.2 有利于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提高广大农村劳动力素质更好地发展农村社会的客观需要。2007年末, 贵州省常住人口3975万人, 其中农村人口2852.8万人, 占全省人口的71.76%。就业人员2280万人, 其中乡村从业人员1822万人, 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员1634.7万人, 农村富余劳动力超过500万人。2006年, 贵州省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5.1万人,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6.5万人。通过职业教育和培训为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技能条件。2006年《贵州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规划了贵州省职业教育发展的前景。《规划》要求到2010年, 我省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将达到16万人, 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 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达到40万人以上。“十一五”期间, 为社会输送50万名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和18万名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
1.3 有利于提高农民职业技能, 促进农民收入增收
通过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 可以使农民尽快掌握农业适用技术, 提高农民应用先进、实用农业科技的意识和能力, 有利于建立和完善农村技术推广体系, 使其能经常、持久发挥作用。农民掌握了专业技术, 就有了致富的本领, 拓宽了致富的门路。
1.4 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 位于长江、珠江上游, 全省岩溶地貌占国土面积的61.9%,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少水流失和石漠化严重。改革开放以来, 贵州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农民人均纯收入有大幅度提高, 但传统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 为提高农产品产量, 过量使用化肥、不当施用农药以及不科学的污水灌溉等问题依然严重, 已成为农业、农村发展的制约因素。吴邦国在贵州考察提出“发展教育事业、保护生态环境是实现贵州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大计。”因此, 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提高农民素质, 合理有效地利用土地等自然资源, 有利于贵州的生态环境建设。
2 贵州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对农村职业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 有偏见, 重视不够
我国职业教育一向处于受歧视的状态。普通教育被视为通往权力和地位的阶梯, 能为社会培养出“精英”;而职业教育, 被称为“次等教育”, 是针对那些升学无望的人而开办的补充式教育。农民不愿意把自己子女的第一志愿报在职业学校上, 就读于农村职业学校只是很多农民迫不得已的选择。据贵州省教育厅的统计资料, 2007年, 贵州省中等职业学校在校人数33.3万人, 其中在校农林类学生数12578人。上大学, 在体面的岗位上工作才是他们为子女确立的真正目标。再加上, 近几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农村职业学校招生难成了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还有就是对“农”字的理解过于狭窄, 往往仅局限于传统农业。所以农村职业教育急需培养的是第一线和第二、三产业的专业技术人才, 但我国的农村职业教育却在很大程度上与目标有所偏离;农村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落后, 适应不了经济的发展, 也制约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2.2 对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教育经费是教育发展的重要的指标, 教育经费投入的不足, 制约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的成本远远高于普通教育, 需要更多的投入。但事实上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远远少于对普通教育的投入。2007年贵州省财政性教育经费合计207.09亿元;中等职业教育经费11.41亿元, 占财政总投入的5.5%, 中等职业教育下的职业高中教育经费2.85亿元, 其中用于农村的仅0.089亿元;普通高等教育经费29.2亿元;义务教育经费137.34亿元。与义务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相比, 中等职业教育的经费比重严重不足。农村职业教育吸引民间投资和社会捐助的能力很弱, 资金投入不足已成为农村职业教育滞后的基本原因。
2.3 职业教育资源匮乏, 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师资问题始终是制约农村职业学校发展的关键问题。“十五”期末, 贵州职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仅为52.5%。据《贵州省领导干部手册》的资料, 2000年, 贵州省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19.43万人, 专任教师1.15万人, 生师比为16.89:1。按同比计, 2007年, 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数33.34万人, 则教师总量应达到1.97万人, 而实际教师总数9954人, 至少应增加1万人。可见, 贵州省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数量是严重不足, 而且还呈逐渐减少趋势。教师整体素质不高, 且文化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比例失衡, 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严重不足。据2007年贵州教育统计资料, 中等职业教育专任教师文化课教师占46.7%, 其中职业高中占58.78%, 成人中专占45%。文化课教师比例仍然偏高, 专业课、实习指导教师的数量严重不足。另外, 由于农村职业学校的客观条件艰苦, 待遇不高, 对高学历、高职称人才缺乏吸引力。导致高职称教师严重缺乏, 中等职业学校副高级以上职称只占18.3%。种种原因使农村职业教育师资缺乏, 尤其是“双师型”教师更加缺乏, 中等职业教育专任教师共计9885人, 其中具有专业课、实习指导课资格的双师型教师只有1455人, 只占整个专任教师14.7%。
2.4 职业教育改革滞后
2006年, 贵州省完成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5.1万人, 超额7.18%完成教育部下达14万人招生任务。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6.5万人, 超计划数65.1%。虽然从统计数据上看, 贵州农村中接受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农民数量大大的增加, 但实际上农民技能素质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据陈宁华从教育对象、教育条件、教育效果三个方面对我国31个省市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综合状况综合评价, 贵州省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综合评价排名第27名, 其中教育对象排名第29名、教育效果排名第31名。可见贵州省农村职业教育总体水平是相当落后的。其原因主要是职业教育在课程和专业设置方面的不合理, 职业教育不仅需要理论课的学习, 更重要是实践能力的培养。而能够把专业课知识直接指导学生用于实践的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同时贵州省职业学校在推出适应市场需要的专业方面滞后, 一些培训学校跟不上发展需要, 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往往面临培训方式老套、培训理念落后、实践设备器材缺乏且陈旧等问题。还有就是一些职业学校招生没有根据市场需求进行, 盲目招生, 造成部分学员就业积压。
3 加快发展贵州农村职业教育的对策建议
3.1 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重视农村职业教育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 社会上包括广大农民对职业教育有偏见, 要推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 首先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一方面, 要充分认识农村职业教育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长期以来, 许多人习惯将普通教育视为“正统教育”, 而将职业教育看作“次等教育”, 农村职业教育一直未获得其应有的地位。另一方面, 要用与时俱进的态度来认识农村职业教育本身, 积极改革农村职业教育以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实际表明, 大多数适应了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变化要求、办得很好的农村职业学校无不转变了观念, 甚至为了更好地服务好农村经济和社会, 设置了适应农村现代化对新型人才需求的专业, 并进行了相应的课程改革。同时, 政府、学校和社会各方面都要加强对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要从根本上消除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偏见, 树立起职业技术人才观念, 为社会培养出所需技术人才。只有社会各界人士转变思想观念、重视农村职业教育, 才能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从而贵州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服务。
3.2 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引导企业和社会投资, 建立多元投入机制
将农村职业教育经费纳入公共财政预算, 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 建立多元经费投入机制, 不断扩大资金支持及培训规模, 满足农民对培训的需求。
政府部门应根据专业情况制定职业学校学生人均经费标准, 划定举办者和学校分担经费的责任, 各级政府应将职业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加大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保证职业教育财政拨款持续增长。增加专项经费, 加速职业教育办学条件的改善。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事业只依靠政府财政投入还远远不够, 必须借助社会、企业和个人力量。政府应采取激励政策, 建立激励机制, 积极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本投资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要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兴办农民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 支持参与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资金投入的企业和个人, 鼓励有条件的学校根据学校特色兴办相应的企业, 在审批、税收、财政补贴、信贷、政策等方面给予适当的优惠措施。利用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实用技术性强、与企业具有天然紧密合作关系特点, 积极吸引企业对相应职业学校的投入。政府还应宣传、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人士对农村职业教育投资, 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本支持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形成政府部门、社会资本、企业和农民都投入、参与农村职业教育事业的多元投入机制。
3.3 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以建设“双师型”职教师资队伍为目标, 以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建设为支撑, 以推进职业学校人事制度改革为动力, 通过制度创新和广泛开展以骨干教师为重点的教师全员培训, 充实数量、优化结构、提高素质、完善制度、加强交流, 促进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结构的优化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适应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不断充实职业学校教师数量, 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大, 必然对职业教育教师数量的补充提出新的要求。因此, 需要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 培养和吸收一大批优秀人才充实农村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同时, 建设一支有特色的农村职业教育教师队伍, 首先要针对这支队伍特色不明显的现状, 优化队伍的结构, 重点提高职业学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实施素质教育能力。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 形成以全省重点建设的职教师资培训基地为主体、校本培训为基础的灵活开放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建立教师到企业进修实践的制度, 职业学校教师要能够定期到与自己所教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考察、实践、进修。
3.4 创新农村职业教育体制和机制, 探索多元化办学模式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健全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 加强农民技能培训, 广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农村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 要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一方面, 要立足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为农村第一、二、三产业培养出所需要的各种职业技术人才;另一方面, 要根据剩余劳动力资源的特点和各种劳动力稀缺地区的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情况, 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技术技能培训, 实现劳动力跨地区的合理流动。在专业设置上, 拓广思路, 坚持实际、实用、实效原则, 围绕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的需要制定发展规划, 立足当地自然资源优势, 走与当地经济建设发展相结合, 与支柱产业相结合, 与骨干企业相结合的道路。
参考文献
[1]贵州省政府办公厅, 贵州年鉴社.贵州年鉴[M].贵州年鉴社, 2007.
[2]李剑阁.中国新农村建设调查[M].远东出版社, 2007.
[3]陈宁华.我国农民职业教育发展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8 (2) .
农村农业发展 篇5
随着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城乡的进一步融合,城市的景观、生活在广泛地影响着农村的居民,促使农村的人居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另一方面随着农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对更高的生活质量的追求,使农民从观念上开始注重居住环境的质量,在经济条件允许的状况下进行房屋建设,村落绿化建设,道路的修缮硬化和绿化,还增加了健身娱乐设施。1980年以后,农村的住房条件大有提高,先富起来的村落对居住环境也有了高的要求,兴建了村公园。使农村的环境质量有了一定的提高和改善。
但是在村庄的建设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己经引起了有关专家学者的重视,开始从生态环境保护,旅游开发、人文景观再现、延续和城乡一体化的宏观角度加强了对农村规划、保护和建设方面的研究。
加上农村许多当地政府的反思和重视,己经出现开始注重前期规划设计的趋势。相关的法令和法规也正在被提上日程。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因地制宜的规划 当前的农村规划滞后,目前,虽然全国有26%的村庄己经编制了村庄总体规划,但是大多没有和近期编制的市域和县域总体规划相衔接,有一部分对农村未来的发展定位不够准确。
对于管理者来说,制定规划只是政策需要,没有真正实施的可能。己经建成的新村,缺乏农村的环境特征,设计者没有对农村进行深层次的文化挖掘,一味迎合居民的需求。
①建筑形式欧化 由于西方文化对我国文化和人民思想的冲击和影响,致使农村的居民也盲目的模仿城市中见到的欧式建筑,在有着5000年中华文明的土地上长出了欧式特征的建筑,破坏了中国农村特有的文化内涵和特色田园风光,岂不知欧式建筑的形式是和他们国家的文化一脉相承的结果,我们的农村民居建设也应该植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和历史文脉的继承和发扬。
御鑫造园http:///
②环境景观设计城市化 当前的有些农村环境景观设计不尊重农村的地方文化和场所精神、不考虑农村的环境特征,没有有效地保护和继承农村景观的固有风貌,而将适合城市环境的设计照搬到农村的规划设计当中。修建了不适合农村规模的宽马路,大尺度的广场,只有“广”而没有“场”的概念,非常地不适合人的使用尺度,在路口、广场上建大钢雕,不仅破坏了农村的田园风貌还造成了土地利用的浪费。
③缺乏“以人为本”的设计 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和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有着显著的不同,在设计中,不能以适合城市居民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环境景观设计移植到农村,有些设计缺乏对农村居民的心理、行为进行充分的研究,造成建成的环境使农村居民使用不便,缺乏吸引力和实用性。无论什么样的规划设计,目的都是要为人解决问题,最终来为人服务和使用的,只有符合当地人的需要的规划设计才称得上是好的设计。
规划设计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要想在新农村建设中做到事半功倍,低水平的规划和无规划的建设同样是不允许的,这需要专业的设计者必须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心和专业精神以及对当地历史和现实情况的深入了解,才能在新农村建设中起到控制景观风貌的作用。
农村居民思想观念认识存在偏差 长期以来,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经济收入都普遍比城市低,造成人们思想观念上认识的错误,认为只要是城市的就是“现代的”“好的”,只要是农村的就是“土的”“不好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对其居住条件有着求新求变的心理,在缺乏正确观念指导的情况下,城市的建设模式和建筑特点误导着农村居民的建设思想,加之农村的民居建设大多是农民自主建设,由此就使土不土,洋不洋的建筑
御鑫造园http:///
形式在农村这块土地上生根发芽。
这种没有专业人员指导的农民自主建设,拆了建,建了拆,造成了农村建筑布局和景观环境相当混乱,造成了许多中国特有的传统乡土文化的丧失。农村环境质量下降 由于工业的发展,许多工厂以乡镇企业的形式,扎根于农村,虽然对农村的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带动作用,但是严重的破坏了农村的生态环境,污水随意的排入河流。
加上对农田的侵占等都使原来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当前的某些建设中还出现了填河、挖湖的做法;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家家都有摩托车等机动交通工具,大量尾气的排放使空气质量变差,但却没有引起农村居民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对环境保护的足够重视;建设中为了建成城市景观,为了“不露土”,许多的当地植被被砍伐,代之以水泥的硬质铺装。所有的这些都致使当前的农村环境质量在不断下降。
浅议农村生态农业发展技术 篇6
所谓相对优越性,是指一项创新的采用较未采用前的状况的改进程度。创新优越性与创新采用率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即潜在采用者感到创新的优越性越明显,其采用创新的可能性就越大。所谓生态农业的相对优越性指的是生态农业与以往其他农业(传统农业、石油农业)的相对优越程度。下面主要从效益性因素来分析。
这里所说的效益性因素包括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从我国当前的生态农业的试点来看,生态农业的三个效益是较为明显的。
生态农业与其他农业生产模式相比,在经济效益上的优越性并不突出。在全国2400多个生态村和生态试点中,几乎没有一个村镇经济发展水平能在当地居于首富,“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者居多。纵观我国所有的亿元村镇,均是靠大力发展乡镇工业致富的。而追求生态建设的村镇,主要力量都放在了改土造田、林网建设、太阳能建设、沼气利用、生物链建设上了,工业往往发展不快,或者被有意加以控制。因此,在现阶段,由于各种限制,生态农业的生态效益还无法“显化”为丰厚的经济效益,它主要是综合效益明显,远期效益突出,而农民是最讲实惠的,他们只看重经济效益,而且是只看重近期的经济效益,并以此单项指标作为自己行为的指南,从而大大缩小了农民对生态农业优越性的实际体验。
二、生态农业的相容性
相容性是指潜在采用者认为创新与其需要、既有的观念、以往及现在的经验等相适合的程度。从创新采用导致的不确定性而言,相容性越高,意味着采用创新的不确定性越小,从而对采用者的冲击越小,不至于受太大的抵制。一般来说,相容性往往会影响潜在采用者对创新的认可。
就目前来说,我国广大地区的农民对生态农业知识知之甚少,对常规农业存在难以割舍的恋旧情结,再加上我国农业的总体利益较低,农民们从心理上认为农业不能使自己致富,因而对生态农业持怀疑态度,没有情感上的需求。一方面是因为常规现代化农业从50年代起就开始宣传,已对农业科技人员、管理者和农民起到较深的潜移默化作用,人们一讲农业现代化就自然想起“四化”,对“四化”可能引起的副作用不熟悉,对全球现今的新发展不了解,习惯性认识有意无意地阻碍着人们对生态农业的认同。另一方面,生态农业毕竟是一种新的农业生产方式,很多人并不了解它的实质内涵、它的优越性和他的技术要求,推动起来也容易被动和盲目。此外,我国生态农业研究和实践上处于起步阶段,理论上的阐述比较复杂,科技研究还不够深入,实践效果的定量分析和描述也很不够,尤其是未总结出一套让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短时间内就出效益的生态农业实用技术,这些也是影响生态农业相容性的原因。
三、生态农业的复杂性
复杂性是指一项创新被认为难以理解和使用的程度。一般说来,创新越易于理解和使用,其被采用的可能性也就较大。复杂性和采用者对自身能力的评估都是一种主观感觉。一种创新的复杂性越高,自觉可以领会和使用该创新的人就越少,因此人们采用创新的可能性也就越低。
从总体上讲,我国生态农业比较复杂难以理解。首先,生态农业的系统既是一个复合生态系统,又是一个松散的集合体,有多重时空上的相对独立的组分组成,这些组分按一定的比例组合在一起,或构成时间上的延续,或得到空间上的互补。其次,在食物链设计上,试验的农业生物数量和种类、物质和能量投入的最佳值、生产管理条件等都要从实践中获得数据加以分析,拿出科学的依据,而这无疑是一个艰辛和复杂的过程。其三,生态农业的原理、原则过于抽象,难于为大多数农民所掌握。例如,何为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如何协调系统和组分间的关系?如何充分发挥系统的组织作用等等问题,这都是很难掌握的。最后,生态农业强调的是对现有的技术的优化组合,这是生态农业的创新之处,但过多的利用现有技术往往会给人造成一种错觉,即生态农业同其他农业形式没有什么区别。同时,由于生态农业的技术支持系统不过硬,缺乏具体的优化组合技术,又受系统复杂多样性的影响,如何在实际生产中实现技术的有效组合仍是一个难以把握的问题。如农业资源保护增殖技术、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农业环境综合整治技术等都比较抽象难懂,再加上农民的知识水平有限,要真正掌握生态农业的技术可以说是非常困难。
四、生态农业的可实验性
可实验性是指用户在正式采用创新前对创新性能所能试验、考察的可能性。由于采用创新的决策过程是一个需要不断消除不确定性和风险感的过程,即使是有限度的实验或使用,也能够使用户对创新的特点和功能有一个实在的感觉,帮助消除诸多担忧和疑虑,从而有利于创新的扩散,因此,创新的可实验性越强,创新的采用率越高,它们之间有正向的相关关系。
总体上讲,我国的生态农业的可实验性较差。由于生态农业是一个涉及多学科技术的生产体系,技术种类需要多而且整合起来还比较复杂,且短期内不易见效益,单靠农民现有的知识水平难以消化和掌握,更别提单独操作和实验了。特别是对生态农业的早期采纳者来说,它们对生态农业可实验性特别看重,因为它们可参考的经验不多,他们可以借鉴的通常只有从大众媒体获得的有关生态农业的一般知识。因此,他们常常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感,对采用可实验性较差的生态农业可以说是慎之又慎。从宏观上来说,对于一个生态农业示范县或省,生态农业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部门的事业,建设面广,综合性强,单纯靠某一个部门的力量是难以奏效的,生态农业必须在政府的领导下,把相关部门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结合起来,按照各自的业务要求,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统一协调,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农民采用生态农业的积极性,以弥补生态农业可实验性较差的不足。新晨范文网
五、生态农业的可察性
可察性是指创新的采用结果对其他人来说显而易见的程度。有些创新被采用后不易为人所知,有些创新的采用则一目了然,尽人所知,通常,对大多数创新来说,可察性是和其采用率呈正相关关系。
农村农业发展 篇7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现代农民,农村发展
十七届三中全会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发展现代农业,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新型的现代农民, 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发展的关键一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主体是农民, 因此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是培养称职合格的新型农民, 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根本转变, 促进农村大发展的关键。
一、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关注程度逐渐降低
改革开放初期, 我国许多地方还存在着各种形式和档次的农业培训学校, 许多村庄也开设有农民夜校, 每年县乡政府定期组织村组中文化程度偏高的青壮年农民到农业学校学习农业生产的新理念、新技术和新经验, 回村后再通过村设农民夜校将这些新知识传授给每一个农民, 同时在村组成立技术小分队负责解决农民在实施新技术时遇到的各种问题。这种在政府组织和支持下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对农村生产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加快, 随着对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重视, 逐渐轻视了农村, 农村职业教育也逐渐变得可有可无了, 政府也减少了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 放松了对农民进行教育培训的组织活动。加上乡村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缺失, 多年来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在广大农村没有得到有效普及应用。
2、农村职业学校的办学思路多向化, 师资力量逐渐减弱, 教学质量逐渐下降
我国现阶段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 经济建设如火如荼, 在世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 新工业、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 人们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 有强烈的学习新技术、谋求新职业的愿望。农村职业学校在政府放手不管、自身谋生存的现实面前, 也参与到市场需求的专业培训方面, 逐渐放弃了农学专业设置;农学教师意识到农业知识的无用和新兴技术的紧缺及良好前景, 纷纷放弃农学改行进修钻研其他学科, 甚至离开农村职业学校。另一方面, 许多农业专业的大学毕业学生也想方设法不从事农业教学工作;广大来自农村的考生, 深知农村生活的困苦, 也了解市场上对新兴专业的亟需, 不愿报考农学专业。从而导致农村职业学校师资越来越弱, 不能保证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
3、基层农业技术服务站功能逐渐退化, 制约着农村职业教育的有效普及
现代农业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产业, 农业生产要素投入以资本和科技投入为主, 农民需要许多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 否则, 他们就不会操作农业机械, 也难知道种什么品种, 如何种;施什么肥, 施多少, 何时施;如何销售自己的产品。农民组织是一种松散、素质偏低、追求短期利益观念较重的基层组织, 政府如果缺乏对其进行有效组织和科学引导, 要促进农村发展, 增加农民收入, 将是极其困难的。但当前基层农业技术服务站功能存在逐渐弱化的趋势, 农民在农业生产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解决, 即使农民重视了农业技术的重要性, 但由于解决不了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问题, 不能带来生产的发展, 不能增加农民的收入, 必然降低农民参加农村职业培训的积极性, 从而制约了农村职业教育的有效普及和发展。
二、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思路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广大农民, 要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 促进农村大发展, 就需要继续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培养大批懂技术、会经营的现代农民。针对当前农村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 我认为可以采取如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重建农村职业教育的繁荣, 从而使农民更新提高自身素质有途径, 掌握的知识有效使用, 个人增收有保障, 农村发展有希望, 最终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
1、政府重新提高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认识, 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
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大量的投入和长期的发展, 需要有一个长远的发展规划。各级政府一定要积极响应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号召, 树立大农民教育观, 树立现代农民教育观, 树立为建设新农村服务的教育观。充分认识到将来的农业已经不再是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概念, 而是“农、工、贸”结合, 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大农业概念;因此, 农民教育就应根据已经变化的新形势, 树立大农民教育观, 适应不同规格人才需求的要求,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把农民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认识到必须从过去以经济扶贫为主而忽略知识技能扶贫的方式, 改为知识技能扶贫和经济扶贫并重的方式上来。要引导农村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加快建立既承载优良传统道德文化, 又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的道德体系。认识到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现代农民的重要性, 教育农民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能正确认识沉着应对农业经济中的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为此各级基层政府一定要拨付专项农村职业教育资金, 重建农村职业学校和乡村不同形式的夜校或文化大院, 利用现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 切实组织好农民积极参加教育培训。
发展职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大量的投入和长期的发展, 需要有一个长远的发展规划。
2、鼓励农村职业学校把办学重点转移到对农民进行培训上来
农村职业学校要充分认识到农业在国家建设中重要的基础地位, 勇敢承担起培养现代农民这一艰巨而光荣的任务, 在当前国家大力支持职业教育的大好形势下, 争取政府的全面支持, 高度重视农村职业教育硬、软件建设。首先转变观念, 由以前为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思路转变到为大农业服务上来, 农民教育资源不仅要为培养高素质的农民服务, 同时要服务于当地农业生产的农村经济。其次要改革课程体系建设, 在办学上要把知识经济和农业科技革命的新理念和知识创新意识作为培训的重要内容, 及时充实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等新观点、新技术、新成果, 体现当代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趋势。第三要抓住机遇, 大力宣传农业发展的紧迫性和在农村创业的现实性, 面对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形势的进一步加剧, 大批青壮年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盲目性现状, 学校可探索在培养人才方面教学手段的多样性, 加强实践教学, 培养过硬的应用型人才;以新培养人才或实验田为点, 让更多的农民愿意参加培训教育, 让培育起来的高素质新型农民直接服务于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推进农村经济发展, 为当地的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3、加强乡村农技术站建设, 充分发挥农村职业教育的作用
毕竟我国农民整体素质偏低, 经过培训的农民在应用农业技术方面肯定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困难, 从而阻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重建乡村农业技术服务站, 可以就近具体解决农民生产活动中的难题, 帮助农民掌握技术, 发展生产。在部分农民接受职业培训和农村技术服务站的帮助得到实惠后, 一定会有更多的农民积极自愿参加培训, 形成农民专心种粮促生产, 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 比学赶超的良好风气, 另一方面也会遏止当前农村流行的赌博、偷盗等不良恶习, 对促进农村和谐、科学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对促进农村社会稳定,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完成到2020年农民收入翻一番的奋斗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农村农业发展 篇8
1 社会变迁与分化促使农村发展方式的转变
发展方式转变是转型时期中国经济社会面临的根本问题,关系到中国能否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社会能否全面建成的关键在于农村发展。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农村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社会结构的变迁和分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释放出来的生产力能量即将消耗殆尽,正从一种正能量转向一种负能量,如不及时调整,加速农村生产方式转变,农村的二元经济鸿沟将更会加剧,“三农”问题将更加严峻。从实践来看,中国农村社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社会变迁与社会转型,导致农村社会分化,呈现出新的特征:
1.1 农村社会结构的分化
自近代被迫卷入现代化世界潮流中,农村的社会变迁同整个中国社会一样开始转型与分化。长期的农耕经济与小农生产方式,使得农村相对独立,但发展缓慢。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结构的调整,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早起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由于制度、政策、自然条件等因素,农村依附于城市,服务于城市的现代化进程,城乡二元鸿沟开始凸显,逐渐在经济、政治、文化、城乡社会治理等方面形成了不同的发展规律,也导致城乡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就农村而言,原来单一的组织结构、阶层结构、家庭结构、价值观念开始发生巨大分化,呈现出多元性与多样化的特点。有学者把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形成过程分成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840—1949年):国外工业文明与市场经济的冲击导致中国城乡分离加速;第二阶段(1949—1978年):计划经济体制固化了中国城乡差距;第三阶段(1978—2003年):前改革时代“级差式”发展方式和“分离化”改革措施加速了中国城乡分离与对立;第四阶段(2003年至今):后改革时代城乡关系出现既统筹又分离的趋势[1]。中国农村社会结构分化的最大变化,一是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老人和妇女,农村成为实际的老龄化社会。据中国城乡一体化蓝皮书报告:在调查的184个乡村里,平均每个村的劳动力人口为1281人,而外出劳动力人口为956人,占到劳动力的75%[2]。二是留守儿童增多。这样客观上使得原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破产,农业现代化、机械化同分散的小农生产方式相矛盾,农业生产率底下,这种一家一户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桎梏。
1.2 农村社会阶层的分化
伴随着社会阶层结构的分化,农村社会阶层也发生了巨大的分化,一些农民脱离农业生产而从事其它行业的阶层,如农村个体户、私营企业主、自由职业者以及承包经营者等新型阶层,他们已不是原来意义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但依然是农业户籍。阶层的分化导致农民收入分配结构的分化,从事不同职业的农民,由于其收入来源的差异,也导致其身份、地位、认同感的差异,农村内部贫富差距也日益凸显。农业的收入有限,已经不占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事实证明,凡是以农业作为家庭收入主要来源的农民,基本上都是农村的贫困户。非农业收入成为一些农民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这种变化一方面反映了城镇化在加速,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农业与农村改革势在必行,农村生产方式调整迫在眉睫,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的生产方式越来越迫切。
1.3 农村人口和家庭结构分化
传统的农耕经济时代,农村人口规模和家庭大小决定一个家庭的收入与社会地位。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农村人口和家庭结构也在分化,突出特点就是人口数量下降,家庭规模缩小,对人口素质要求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突出。现在的农村家庭一般以两个孩子居多,家庭规模相对萎缩,新生代的农民子弟不愿重复老一代人的生活,从小也缺乏父辈的那种吃苦耐劳精神的锻炼,尽管户籍在农村,他们大多不愿呆在农村,更不愿从事农业生产,上学和打工成为主要的出路。农村人口和家庭结构的分化,对人力资源开始和人口素质更加重视,教育的投入成为农民主要的家庭支出。
1.4 乡村治理方式的变化
农村乡村治理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社会人口流动的加剧,农民开始走出农村,对经济发展、民主权利、文化权益的要求和参与日益强烈,维权意识增强。一些基层党组织涣散,不能与时俱进,治理方式单一,忽视农民心声和对他们权益保护,依靠传统的方式治理,导致民怨沸腾,部分地区干群关系紧张。二是农民由于经济地位分化导致不同利益诉求对治理方式的挑战。农村阶层分化和收入分配方式的差异,导致农民之间的两极分化,先富起来的农民逐渐成为农村的强势群体,在村民事物、社会地位、政治生活等方面处于强势地位,而广大农民处于弱势地位。如何平衡不同利益群体的不同利益诉求,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与发展,不断增加基层党组织的堡垒作用,成为乡村治理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1.5 农村社会规范和社会价值分化
中国社会的转型必然影响到农村的民风民俗和农民价值观改变。以血缘和地缘为纽带的村民关系越来越淡化,实用主义和金钱权利因素在主导农民人际关系中的地位日益上升,乡村那种纯朴、憨厚的传统民风民俗正在逐渐被淡化。农村阶层分化导致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身份差异,这种差异左右着农民的情感体验、社会认同以及社会归属感,传统与现代、亲情与金钱不同价值观的交织带来不同社会身份的心理困惑与冲突。再加上由于阶层分化和利益分化加剧了部分弱势农民群体的心理失衡和震荡,他们觉得被“排斥”而处于边缘化地位,对社会的不满增加,精神空虚与价值观紊乱导致近年来一些宗教甚至是邪教乘虚而入,从而弥补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失去的缺憾,这是农村发展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农村社会变迁与社会分化出现的这些问题,要求人们在城乡统筹发展进程中,要高度关注农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新变化,加快农村生产方式转变,找到农村发展的动力,从而增强农村和农业自身的发展能力,而不是简单依靠工业促进农业,城市带动农村,从而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农村实际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
2 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中农村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2.1 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中农村发展的理论
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和核心是农村发展,然而,当前对农村发展的理论研究不足,当然,这是与人们对发展的理解相一致。从法兰克福学派提出的工业文明观即发展就是增长,到生存经济学家提出综合发展观,最后到以人为中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发展观这种从经济增长论转向综合发展论,从发展客体论转向发展主体论,从增长极限论转向可持续发展论的嬗变,是人类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体现着人类实践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的有限性与过程性。可以说,人类对社会发展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提升和选择的过程,由于受到传统发展观影响,人们对于农村发展,往往也是从“经济增长”的角度运用量化性的指标如人均收入、家庭年收入、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为标准衡量农村的进步与否,再加上数据、图标等量化指标的直观性、客观性与准确性,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衡量指标体系成为判断农村发展的基本标尺。当然,也有学者从政治学角度,通过考察农村基层组织和村民自治以及农民的政治权利、政治意识、政治参与等方面判断农村的发展。社会学从社会变迁带来的农村社会结构变化、人口素质、文化变迁以及社会整合等方面研究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这些多学科的研究,拓展了人们对农村发展的视野,加深了对农村发展的认识,丰富了城乡统筹发展理论。但是,一个最大的不足是,缺乏整体性、规范性、反思性的认识,农村发展是一个包括农村社会转型、经济转轨、政治文明、文化变迁的社会整体发展与进步。城乡从二元分离到有机融合,并非单一的城镇化或人口的转移,还包括资金、技术、土地、管理等社会物质性要素和心理、意识、文化、制度等社会精神性要素的统筹配置与双向融汇。农村社会由农村在特定的时间、空间、人的活动三要素构成,农村发展是包括农村社会结构转型与农村社会价值观和文化变迁的三者统一体。遗憾的是,城乡统筹发展往往重视物质性要素如户籍制度改革、城镇化、新农村等硬件文明,忽视对人们的社会心理、情感体验、文化要素、心里归宿感等软文明的需求,因为前者是客观实在,容易用量化指标衡量,成为政绩,而后者往往被主观忽视。事实上,城乡统筹发展成功与否,除了硬性的指标外,精神性与文化性等软因素更为根本,是衡量农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理论是行动的向导,科学理论是成功的重要保证,理论的不足导致认识的误区和实践的偏差。
2.2 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中重庆农村发展的实践
重庆是中国农村的一个缩影,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城乡统筹发展难度之大、情况之复杂,前所未有,整体上处于欠发达地区和欠发达阶段。2011年末户籍总人口3329.81万人,农业人口2052.17万人,农业人口占61.63%,且大多集中在两翼地区。同时,数据显示,“一小时经济圈”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762.69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77.5%,而渝东北与渝东南占全市生产总值的22.5%,渝东北与渝东南是库区、山区、农村、贫困区的集中连片区,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恶劣,发展的基础差,很多地方几乎没有工业。可以看出,农村发展是重庆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败的关键。重庆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党和政府主要从公共财政体制,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市场体制,行政体制等6个方面推进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制度、政策、思维方式等方面有很多创新,对于继续深化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城乡统筹实践进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1)盲目追求农民户籍转户的比重,急于求成,忽视农民变市民的后续保障工作。截止2011年末,农转城共完成82.3万户,321.90万人,面对庞大的转户人群,后续保障跟不上。(2)城乡统筹单向度、一维性,只注重城镇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忽视对农村发展的重视,以及农村发展对城市的影响导向作用,未能真正实现城乡互动互补互助。因此,城乡统筹发展应该以相互依赖理论为指导,从城乡关联的角度出发,使城乡发展融入互补的生产、交换、消费的关联网络中,充分发挥城市对乡村的带动作用和乡村对城市的支持作用,充分实现城乡诸要素的有序流动,协调城乡社会经济的共同发展,才能彻底解决城乡发展失衡问题[3]。(3)将城乡统筹简单地理解为农村城镇化建设,把社会主义新农村看作是农民聚集,上高楼。(4)农业现代化特色不够。重庆是一个农业大市,工业主要集中在“一圈”,“一圈两翼”战略架构主要是依靠现代工业来展开的路子是否符合重庆农村实际值得商榷。2011年全市农业从业人员比重高达44%,城镇化率达55%,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38%,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高达39.1%。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一般思路,也是实现中国未来发展的根本动力,问题是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如何实现科学发展,避免城镇化发展的一些误区。比如说城市是不是越大越好,城镇化的进程是不是越快越好,城市的功能是不是越多越好,城镇化发展是不是要让所有农民都住在城里,基于重庆农业发展的现实和需要,在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对于农业或者是农民未来的生存发展空间,应该预留多大的发展空间,这些可能都是需要我们加以认真思考的。
3 农村发展的出路:以错位战略和差别化发展模式实现发展方式转变
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要想真正破解城乡二元经济鸿沟,必须从农村发展方式转变入手,立足区域实际,实施错位战略,走差别化发展道路。所谓错位,是指竞争主体在同一市场背景下,各寻其位,错落有致,顺利前行。从地区经济发展来看,错位发展就是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权衡利弊扬长避短,下大力培育自己的比较优势,认准某些产业和领域,做大做强,从而形成自己的经济特色,达到快速发展的目的。错位发展包含三方面内涵:(1)实现宏观上的错位,努力发展“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人强我特”的产业,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群体;(2)区域间的错位,避免产业结构趋同与重构;(3)实现区域内部的错位,构筑资源效益最大化的产业结构新框架。今天区域间的经济竞争力,不在大而全,而在特而强,这种经济竞争实际上是地区优势产业并由此衍生出来的品牌竞争。错位发展的特点就是在“特”字上下功夫,如何找准、挖掘和营销“特色”,形成品牌特色,是实现错位发展的关键。
重庆农村发展要立足地方实际,不实施“你有,我也要有”的“赶超战略”、“模仿战略”,而是要在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另辟蹊径,潜心于“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错位发展战略”,形成相对的比较优势、潜在优势和发展优势,闯出一条合乎科学发展观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避免老是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亦步亦趋。一方面要加大主城区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另一方面农村必须转变思路,创新农村发展方式,走绿色经济、创意经济、特色农业的创新道路,从而跳出刘易斯传统的“二元经济结构”框架,走一条非工业化而是重点放到发展特色经济、生态旅游、民族风情等方面的新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走绿色发展模式的道路。
3.1 以调整结构为重点,发展特色高效的现代农业
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不仅是农村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关键。随着农村社会变迁,农业的主导功能日益多元化,有学者概括为“经济、生态调节、就业和生活保障、休闲和文明传承”等多种功能[4],现代农业的多种功能,决定了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的区域性与特色性,立足本地实际,走特色高效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是中国农村发展的一般出路。重庆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区位差异,造成城乡结构、经济社会结构,既不平衡,也不合理,不改变这个结构,“三农”问题也就解决不了。(1)农业布局结构调整。重庆农村由于地理区位的差异导致各地的农业经济的主导产业不同,如涪陵的榨菜、城口的腊肉、奉节的脐橙、梁平的张鸭子等成为知名品牌,但是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程度不够,根源在农业结构布局不合理。(2)农业产品结构调整。当前,“两翼”地区农产品长期以来的“四多四少”(大路产品多、优质产品少;低档产品多、高档产品少;普通产品多、专用产品少;初级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现象没有得以根本改变,农产品结构单一,主导产品少,拳头产品缺,市场竞争力弱。为此,农村要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劳动力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为主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生产,着重以适销对路的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为主,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农产品含金量,促进农业内部结构合理化和产业间的良性循环,不断满足市场优质化、多样化的需求。(3)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当前,重庆农村较大程度还保持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状态,农产品加工水平仅占29%,农产品优质率占50.8%,柑橘的优质果率仅占35%左右。同时,存有农副产品市场体系辐射力不强,新型现代营销体系不够完善;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缓慢,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带动力弱、化解市场风险能力弱等问题,极大的制约着农民增收。
3.2 以实施集群战略为核心,推进林下经济发展
重庆农村主要在“两翼”地区,以丘陵、山地为主,林地面积占全市的77%,达313.33万hm2,可开发利用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地近66.67万hm2。然而目前,“两翼”林地综合产出仅450元/hm2,林业对农民收入贡献不足1%。按照比较利益原则和要素禀赋原则来看,林地显然是“两翼”地区的独特优势资源,我们应因地制宜,充分加以利用,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同时,在产业布局上要力求相对集中,实行区域化发展,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形成独具“两翼”特色的优势产业群、产业带,使已有的优势更优,亮点更亮,强项更强,从而全面提高主产区的农民收入,增强农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3.3 以中心镇建设为动力,走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重庆由于特殊的地理因素,农村大多处于山区,人口分布分散,资源配置存在矛盾。解决办法就是加快中心镇建设,促进人口聚集集中。加快中心镇建设步伐,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既鼓励引导农民进城发展二、三产业,又避免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增加就业危机和带来社会问题。以现有的县城和少数中心建制镇为重点,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搞好试点示范,力求做到把乡镇企业合理聚集、发展农村服务业、完善农村市场体系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通过放宽城镇基础设施的市场准入,鼓励外商投资和国内民间资本参与小城镇建设,进一步完善和增强小城镇的吞吐功能、载体功能、城乡对接桥梁功能,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农村资本向非农产业拓展,向二、三产业转移。同时,要通过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大中城市、沿海地区和国外输出转移,实现农村劳动力跨区跨国的流动,为土地流转及农村经营体制创新开辟广阔的空间,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3.4 以土地流转为关键,实施农业规模化经营
土地是农民唯一可以作为财产收入的要素,由于政策等原因,土地对农民增收的实际作用有限,农村发展的关键在于土地问题。当前,农村小规模、分散生产经营的家庭式经营模式,不仅影响资源的合理配置,也制约农业的市场化进程,直接阻碍农村经济发展。在坚持党的农村基本土地政策长期稳定的前提下,要积极鼓励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使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或交给承包经营者管理,提高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程度,彻底改变过去农业生产的短期行为和对土地的掠夺性经营。特别要在农产品种子工程、技术推广、基地建设、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大流通等领域,大力鼓励管理、资本、技术、土地等不同资产的拥有者,以股份制形式联合投入农业经营,实现资源的优化组合,利用工商资本整合资源(包括技术资源),开拓市场,推进农业区域化、专业化和社会化发展,有效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强农业竞争力。同时,大力发展农业经济组织,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抓好大型项目建设,形成小农户、大群体,小规模、大基地,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企业化经营,把农产品和农业劳动力带进国内外市场。
3.5 以特色休闲民族旅游为抓手,大力发展农村文化旅游经济
休闲文化旅游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重庆是著名的山城、江城和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价值极高,为重庆旅游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尤其是农村地区,更是集民族文化、旅游景区于一体,大力发展特色休闲民族旅游,是促进农村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1)整合资源,梯度开发。瑰丽的自然山水、独特的山城风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浓郁的民族民俗风情,共同构成了重庆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要抓住具有重庆特色重点推进,要全力打造长江三峡、大足石刻、武隆天生三硚3个文化旅游景区,把他们打造成世界级文化旅游精品项目。(2)重视民族文化旅游。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美丽的古代传说,魅力的民族风情,优雅的古城小镇,都是文化旅游的魅力之处。重庆的农村地区,是少数民族聚集地,也是大力发展民族风情文化旅游的重地。奉节白帝城、云阳张飞庙、忠县石宝寨、丰都鬼城、乌江画廊民族民情游、钓鱼城史迹文化游、巴渝古镇民俗风情游等具有浓厚的民族气息和文化底蕴,两翼地区要加大开发挖掘,主城都市游和乡村民族休闲游相得益彰,互相补充,共同打造成文化旅游精品,实现农村经济发展。
3.6 以职业教育为载体,为农村绿色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当前,城乡统筹发展进程中一个突出问题是现代化与信息化要求同农民素质低下的矛盾,同时,制约重庆农村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就业和农民素质问题,等、靠、要思想严重,陋俗、偏见等影响和制约着从村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仅解决了农村面临人才问题,为农村发展提供智力和动力支持,也会进一步加快城乡库区城乡一体化进程,解决农民市民化后与城市现代工业用人的高素质矛盾。当前,重庆农村劳动力接受过各种形式的专业技术培训的农村劳动力仅占13.5%,高级技术人才更是凤毛麟角,“招工人难”和“找工作难”的结构性就业矛盾还将持续。随着城乡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农村地区工业化程度将大大提高,而技术工人的匮乏,将严重影响工业发展质量。所以,无论是从我国发展实际需要来说,还是从加快人口非农化来说,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大力培养高级技术人才是实现农村发展的长远之计。
总之,农村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创新发展模式,加速发展方式转变。就不能按常规思路,追求传统的发展模式,应走出一条独特性、差异性的发展道路,找准自己的比较优势,构筑独特的竞争优势,实现农村的长远发展与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白永秀.城乡二元结构的中国视角:形成、拓展、路径[J].学术月刊,2012,44(5):67-77.
[2]汝信,付崇兰.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30.
[3]程志强,潘晨光.中国城乡统筹发展报告2011[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272.
农村农业发展 篇9
虽然我国一直重视三农问题, 但是我国农业只有部分地区和国家大型农场实现了较高机械化, 并且我国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生产专业程度低, 生产效率低, 农村资本投入回报率低。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已经阻碍我国经济全面综合发展。
陈纪平 (2008) 认为农业企业生产比家庭生产具有优势。徐旭初, 冯冠胜等 (2002) 、么振辉 (2000) 发现农业产业化可以提高农村生产效率。黄祖辉 (2000;2012) 从市场竞争力的角度研究了农民参加合作社的动机主要是为了改变独自售卖、买时候的市场力量不如参加合作社。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利用变异系数法, 从实证的角度证明了新型产业组织发展对于农村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正向意义。
2 理论分析
产业化的新型经营主体主要是各类专业化合作社、互助组织、中介组织以及和大型企业长期合作的集中生产的集体。产业化的生产组织既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又可以改善农民市场力量提高农民收入。
首先农业产业化组织生产, 可以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和资本效率;其次, 农业产业化组织发展促使农村居民生活聚集程度增加, 可以促进农村经济非农业经济活动;最后产业化新型经营组织的发展, 可以提高农村生产效率和农村资本回报率。
3 模型设计
3.1 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1995年~2012年的数据作为样本, 其中相关的变量数据来自于《中国农业统计年鉴》与《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3.2 变量
根据已经设计的模型和可得数据引入以下变量:农村总产量 (DAGDP/用农村地区总产值变化量衡量) ;产业化组织发展综合指数 (Industrialization Level/利用变异系数法综合大中型机械拥有量、产业化经营组织、农学普通本科毕业生数、农垦国有企业耕作面积、乡镇企业营业收入、机耕面积六个指标计算得出) ;其中货币政策方向、财政支持、国家财政农村投入衡量、宏观经济环境为控制变量分别用Dm2、Afinance、Dgdp来表示。
在变量选取中, 本文选择客观赋权法当中的变异系数法对各个指标赋予权重, 进行农业产业化进程的评价分析, 其中大中型机械拥有量、合作化经营组织、农学普通本科毕业生数、农垦国有企业耕作面积、乡镇企业营业收入、机耕面积权重分别是0.23 284 358、0.260 718、0.11 961、0.033 456、0.239 321、0.11 405。
4 实证分析
通过单位根检验发现以上变量中Dm2、Afinance和Dgdp都为非平稳数据, 为避免虚假回归问题, 在实证中将以上各变量进行对数化处理为LDm2、LAfinance和LDgdp。在上述对数化之后各变量都为平稳数据, 利用最小二乘法得出以下结果。
该实证结果中各检验值表现良好, 产业化组织发展指标的系数显著为正, 证明农村中产业化组织的发展确实对农村生产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结束语
新型产业化组织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为了可以合理加快农村产业组织化的发展, 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首先, 政府要制定合理完善的政策法规引导产业化组织发展。其次, 要通过定点示范的方式, 引导农民加入产业化组织从被动吸引向自发建立和主动加入转变。最后, 各级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一定要通过政策和资金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积极鼓励各种形式的产业化组织发展。
参考文献
重庆农业农村发展对策研究 篇10
1 重庆市农村总体发展情况
重庆幅员面积8.24万km2, 地形大势由南北向长江河谷倾斜。境内山高谷深, 沟壑纵横, 山地面积占76%, 丘陵占22%, 河谷平坝仅占2%。重庆直辖以来, 全市社会经济呈现出飞速发展的态势, 农业有了长足的增长,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实现了农产品由短缺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和结构性过剩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以10个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为代表的结构调整稳步实施, 优势产业、特色产品逐步发展壮大, 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大幅度改善, 农村经济繁荣、社会稳定。
2 重庆市农村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生产方式落后, 土地浪费严重
重庆有效灌溉面积仅70.3万hm2, 农业普遍是“靠天吃饭”, 农村还是锄头挖土、牛儿犁田, 施肥、灌溉由双肩挑粪桶, 物流输送靠人的双肩。随着农村青壮劳动力不断外出打工后, 55岁以上的人成为种地“主力军”, 很大一部分土地以前除种植水稻、玉米外, 还要种小麦、油菜、土豆等农作物, 但现在劳动力短缺、种地效益差等原因, 不少农民每年仅种一季粮食作物, 种植结构呈单一趋势。
2.2 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高
农村的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 道路交通、供水供电、农田水利等各方面条件还比较差。水利设施抗灾能力弱, 大量的塘堰水库沟渠等水利设施投入不足, 年久失修, 抗旱、排涝设施老化, 渠道淤塞, 病险水库面大, 农业抗灾能力弱。标准化农田比例不高, 综合生产效益低, 难以形成农业规模经营。农村路网建设严重滞后, 部分村社公路没有硬化, 有的是断头路、泥巴路, 农民出行极不方便。
2.3 耕地撂荒不断增加, 农产品产量受到威胁
重庆土地撂荒呈现旱地比水田、小春作物比大春作物、山区坡地比低地平坝更普遍的特点。从撂荒地的结构看, 全家外出无人耕种大约占总撂荒的50%, 土地贫瘠、耕作条件差大约占30%, 缺乏劳动力、耕种不力大概占10%, 其他诸如自然灾害、权属纠纷等大约占10%。随着城镇化的推进, 耕地荒弃现象将呈现增加趋势, 再加之重庆人均耕地少, 耕地荒弃将对重庆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造成威胁。影响耕地撂荒的主要原因:农业比较效益低, 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转移, 种地劳动力由季节性缺失转变成了长期缺乏;部分耕地生产条件差, 土地流转困难;野生动物危害农业生产, 促进边远地撂荒。
2.4 农业技术推广难, 农业生产力提高面临困境
重庆地质多为“喀斯特地貌”构造, 因而溶洞、温泉、峡谷、关隘多, 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也不利于机械化耕种, 农村还是传统的耕作。留守在农村的劳动力多是老人、小孩和妇女, 劳动力年龄偏大, 文化程度较低, 接受新技术能力很有限;很多家庭都是老人带着一群小孩, 根本无力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据调查, 36%的家庭主要劳动力年龄在50岁以上, 35岁以下的劳动力仅11%。重庆农业发展正面临着推广新技术难的窘境, 农村劳动人口的不断减少, 新技术没有得到有效应用, 将影响重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3 对策建议
3.1 搞好保护发展规划, 保证粮食安全, 促进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
各级政府要指导各村结合当地, 认真编制耕地保护利用详细规划和农村发展利用规划, 认真研究各村功能定位, 准确划分粮食生产区、特色产业发展区、村集体建设用地区和农民聚居区, 推动农业农村健康发展。划入粮食生产区的耕地必须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 只能用于粮食生产, 确保粮食安全。对擅自在粮食生产区进行其它非粮食农作物种植或开发的, 进行严厉处罚, 并要求限期恢复, 确保重庆市粮食基本自足。统一全村集体建设用地, 进行集中规划使用, 通过招商引资, 发展集体企业和民营经济, 实现当地劳动力就近安置和转移。确定农民聚居区, 统一进行风貌设计, 统一基础设施及相关配套建设, 把需要新建房屋的农户全部纳入聚居区, 推动农村公共服务建设, 改变农村居住环境和子女上学难等问题。
3.2 完善农村土地管理政策, 严格补贴兑现, 调动种粮积极性
为扩大种粮面积, 减少土地撂荒, 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承包使用管理政策, 进一步明确农民对承包地的权利和义务, 对规划用于种粮的耕地, 如果是用作修建鱼塘、建苗圃的, 要限期恢复耕种;对承包地没有耕种而撂荒的, 要让农户缴纳耕地资源占用税或没收承包地进行重新发包, 通过相关的制约机制, 要求农户要么主动找人耕种, 要么退回承包地。对农户自己找不到人耕种的, 农户可以主动申请把承包地暂时交给村社, 由村社找人耕种。要严格执行种粮农资综合补贴政策, 严格坚持谁种粮, 谁享受补贴;谁多种粮、多产粮, 谁就多拿补贴, 同时提高种粮补贴标准, 进一步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
3.3 增加投入,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农业机械化使用率
各级政府应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 进一步调整支出结构, 更多地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下大力气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电力、公路、乡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农业农村生产条件, 稳步提高耕地地力和产出能力, 不断扩大灌溉面积, 积极发展节水灌溉和旱作节水农业, 提高抗自然风险能力。着力投资治理大河、大江、湖泊, 努力完成一批水利骨干及配套工程。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和基本农田整治, 推行沃土工程, 加快改造中低产田, 扩大农村机械化使用范围, 进一步降低劳动者强度。
3.4 制定扶持政策, 鼓励农地流转, 发展规模农业
要制定扶持政策推动农地流转, 把扶持的重点放在规模种粮、生猪养殖、蔬菜种植以及特色农业园区道路、水利设施建设上来。允许业主用租赁土地上的附作物作为抵押, 向银行申请贷款, 对农业产业化企业在税收上地方留成部分给予先征后返的优惠政策。基层要专门成立土地流转服务机构, 作为规范和激活土地流转市场的桥梁, 为群众提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服务工作, 鼓励适度发展规模农业, 走农业现代化道路, 保证粮食生产逐年增收和农产品满足广大人民需求。
3.5 增加人力资本投入, 提高农民素质, 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
要不断增加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入, 快速提高农民素质, 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认真落实“科教兴国”战略, 加大农民文化素质教育投入。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 推广实用技术, 不断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要围绕科学生产和增效增收, 开展专题培训讲座, 提高农民的科学种田、现代化生产意识, 培养适应现代化农业生产需要的高素质农民。
3.6 利用地方优势资源, 发展乡村旅游, 增加农民收入
发展乡村旅游具有加强城乡文化交流、改变农业生产落后的观念, 改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刺激消费、扩大内需, 做大旅游规模、推进旅游发展等作用。重庆应进一步构建田园农业旅游、农业科技旅游、民俗风情旅游、参与体验游、租赁农园、农家乐旅游等种类多样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丰富休闲农业内容, 突出地域特色, 挖掘文化内涵, 提高文化品位, 打造旅游精品, 推动重庆休闲农业跨越式发展。
摘要:重庆直辖以来, 重庆农业农村得到了较快发展, 优势产业、特色产品逐步发展壮大, 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大幅度改善, 农村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本文对制约重庆市农业农村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促进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重庆市,农业农村,发展问题,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1]重庆市统计局.重庆统计年鉴 (2013)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 2013.
[2]周华维, 皮竟.重庆农村经济发展概况与对策探讨[J].南方农业, 2012 (03) :75-77.
[3]程运康, 王有超, 吴雪琴.发展重庆都市农业旅游产业的探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03) :16-17.
[4]葛信勇, 段渝川.城乡统筹背景下重庆山区现代农业的发展路径[J].生态经济, 2011 (11) :137-140.
[5]王丽娟, 陈东军.谈当前中国农业与农民现状和发展对策[J].辽宁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02) .
[6]蔡宇平.浅论走向21世纪中国农业的发展战略[J].科学·经济·社会, 2000 (03) .
[7]梁丽.重庆市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 2009 (07) .
农村农业发展 篇11
一、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系列讲话全面阐述了新时期农业农村发展的战略思想,为财政支农工作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先后到广东、河北、甘肃、海南、天津、湖北、辽宁、湖南、山东等地考察农村发展、粮食生产、扶贫开发、农村改革、现代农业发展等,在贫困农户家庭、田间地头和科研院所、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与基层干部群众和地方党政领导进行深入的交谈,对解决“三农”问题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与此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各相关工作会议,还多次就“三农”工作发表了重要讲话。这些讲话和指示,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新时期党关于加强和加快农业农村发展的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充分体现了历史与现实、局部与整体、思想与行动的高度辨证统一,立意高瞻远瞩,内涵丰富深刻,是指导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行动指南。
(一)“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突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工作时指出,由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有为数不少的困难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社会。此后,总书记在甘肃、山东、湖南等地考察时也反复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农村小康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地位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整个大局就有保障”。并强调,“我们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充分说明了习近平总书记和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我国国情和未来发展大势科学准确的把握。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大的国情就是人口多,经济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这种不平衡不协调不仅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方面,还表现在基本公共服务、农村社会发展和农村建设方面,即使到2020年,我国农村人口只有40%左右,如果农村没有全面实现小康,就谈不上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因此,加快农业农村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民生和人居环境,实现城乡同步奔小康,就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首要任务和主攻方向。
(二)“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强调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201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天津市夏粮生产时指出,一个国家只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进而才能掌握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11月,在山东考察时,更是进一步强调,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保障粮食安全对中国来说是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旦发生大饥荒,有钱也没有用。解决13亿人吃饭问题,要坚持立足国内。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创新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并再次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同时,从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完善粮食生产政策、搞好粮食储备调节、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抓好节约粮食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我国人口众多,粮食消费需求巨大,尽管粮食产能已达1万亿斤以上,但近年来粮食净进口量也在不断增加,粮食供求始终处在一种紧平衡状态,稍有差池,就有可能带来难以预料的政治和社会波动,而且短期内,国际粮食市场由于各种因素也难以稳定保证对中国的供给。牢固树立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新理念,立足国内解决粮食安全,不仅是发展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加快新型城镇化的基本遵循,也是推进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复兴梦的头等大事。
(三)“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之魂”,明确了保护农民利益与深化农村组织制度创新的两者关系。三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主要是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地位,鼓励创新农业经营新的主体,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在山东省考察时进一步明确,重点要以解决好地怎么种为导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体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全面阐述了深化农村组织制度创新与保护农民利益的关系,指出,坚持党的政策,首要的就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这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魂”。要根据新的发展趋势,不断探索农村集体所有权的有效实现形式,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同时,总书记对“谁来种地”这个问题也做了深刻阐述,强调指出,核心是解决好人的问题,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要鼓励发展、大力扶持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主体,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和构建职业农民队伍。组织制度创新和保护农民利益是并行不悖、辨证统一的,加快构建新型经营体系,推动农村组织制度创新,是发展现代农业、富裕农民、繁荣乡村的必然要求,但所有改革创新都不能损害农民的利益,特别是要确保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的各种权利,尤其是农民家庭的土地承包权。
(四)“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体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我国“五位一体”发展战略的总体布局,对于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一中全会上提出,我们要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现代化建设全局的突出地位,把生态文明理念深刻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从根本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确保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此后,在不同场合,他都一再强调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关系。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总书记在全面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要求着力树立生态观念、完善生态制度、维护生态安全、优化生态环境,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推进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提高生态服务功能。三中全会上,总书记提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生动地刻画了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关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在谈到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时强调,食品安全的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农业。食品安全,首先是“产”出来的,要把住生产环境安全关,治地治水,净化农产品产地环境,切断污染物进入农田的链条,对受污染严重的耕地、水等,要划定食用农产品生产禁止区域,进行集中修复,控肥、控药、控填加剂,严格管制乱用、滥用农业投入品。农业是一个具有多种功能的产业,也是生态系统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近10年来,尽管我国农业和粮食综合产能不断提高,但依靠牺牲环境资源和大量使用无机化学物投入支撑高产的情况日益突出,农业环境问题、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时有发生,粗放经营的农业发展在可持续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隐患,不仅阻碍着农业现代化发展,而且对整个生态文明建设和民族的永续发展带来重大的影响。总书记的讲话不仅深刻阐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食品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关系,而且更加突出强调了农业安全生产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必然要求,要把生态文明理念深刻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也包括对农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要求。
(五)“提高扶贫工作的精准性、有效性、持续性”,指出了新时期农村扶贫开发的主攻方向。扶贫和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一直牵挂在总书记的心头。2012年年底,总书记专门就扶贫工作到河北省阜平县进行实地考察,此后又分别到甘肃省、山东省、湖南省对扶贫工作进行了考察调研,期间,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还专门听取扶贫工作汇报。一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期农村扶贫开发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央对扶贫开发工作高度重视,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把帮助群众脱贫致富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因势利导,落实倾斜政策,找对路子,苦干实干,推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加快发展;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贫困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帮助乡亲们寻找脱贫致富的好路子;抓扶贫开发,既要整体联动,有共性的要求,又要突出重点;抓扶贫开发,要紧紧扭住增加农民收入这个中心任务,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这个基本保障,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这个治本之策,突出重点,上下联动,综合施策;贫困地区要脱贫致富,改善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很重要。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总书记更是明确提出,坚持不懈推进扶贫开发,实行精准扶贫。这些都为新时期扶贫开发明确了主攻方向。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是在减贫方面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扶贫开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仍然有一些集中连片,贫困程度比较深、扶贫攻坚难度比较大的特困地区,加上扶贫标准提高,相对贫困人口的比重也比较大,扶贫减贫的任务非常艰巨。如何用好有限的扶贫资源,如何提高扶贫成效,就需要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瞄准扶贫攻坚的靶心,从教育、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着力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自我发展和脱贫致富的能力,从根本上甩掉贫穷落后的帽子。
(六)“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凸显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中国特色要求。从十六大提出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到十八大提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一次升华,也是我们党对解决“三农”问题思想认识、指导方针的一次升华。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新型城镇化也发表了一系列讲话和指示。2013年7月在湖北考察时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我们既要有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也要有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两个方面要同步发展。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把广大农村建设成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听取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序推进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和扩大内需最主要的潜力所在。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多地少、城乡区域差异大、生态环境接近承载极限的国家推进城镇化,路子必须走正。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总书记对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是我国经济社会存在的突出矛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根本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全面分析了城镇化发展形势,明确了推进城镇化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重点任务。总书记强调,在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实现城镇化,在人类发展史上没有先例。城镇化目标正确、方向对头,走出一条新路,将有利于释放内需巨大潜力,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而且世界经济和生态环境也将从中受益。他指出,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是我国发展必然要遇到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推进城镇化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遵循规律,因势利导,使城镇化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一句“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共鸣。这充分说明了在中国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必须依据中国的实际,走前人和别人没有走过的路。要以人为本,着力提高城乡一体化水平和新型城镇化质量,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之路,让城市融入自然,传承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道路。
此外,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讲话中还专门提到农业科技、现代农业建设、农产品质量、农村社会管理等,这些方面的内容也需要我们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并贯彻在财政支农工作。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讲话精神,我们还深深体会到,有一条主线贯穿其中,就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一是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推进涉农行政管理方式创新;二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加大政府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破除一切不合理的限制和歧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三是处理好政府与农民的关系。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因地制宜,试点先行,尊重农民和基层的首创精神。四是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中央把方向、管大局、抓重点,地方按照中央“三农”决策部署解决好农业农村发展的实际问题。在粮食安全问题上,中央和地方要共同负责,中央承担首要责任。五是处理好国内和国际的关系。善于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六是处理好农村社会管理和治理的关系。要以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为优先方向,树立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理念,确保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安定有序。
二、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财政支农工作的全局性、主动性、开创性和有效性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的系列讲话,站位高屋建瓴,内容丰富深刻,对于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新型城镇化进程具有重大的战略指导意义。学习总书记讲话,不仅要深刻领会讲话的精神实质,更重要的是结合全面深化改革、财税改革和农村改革,把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到具体的财政支农工作中。
(一)树立大局全局观念,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整体角度把握好财政支农政策的制定实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与此同时,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两个方面都是关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财政支农工作一头联结着“三农”,一头联结着财政,始终需要树立宏观意识,大局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和中长期观念。因此,做好财政支农工作,研究制定实施财政支农政策,必须全面贯彻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从大局全局出发,从可持续和中长期发展的角度把握财政改革发展和农业农村发展规律和发展大势,紧紧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紧紧围绕深化财税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紧紧围绕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三个大的方面,突出重点,抓住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问题,想大事,谋大事,既要深入基层、深入农村开展实实在在的广泛调研,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总结提炼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经验;又要根据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发展变化的趋势,切实加强顶层设计,开动脑筋,充分论证,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二)增强工作主动性,在财政支农工作中认真把握“与其被动买单,不如主动请客”的工作方法。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特别是最近10年的发展历程,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不断出现。一方面,农业发展要不断提高粮食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另一方面,农业发展要与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迫切需要改变过去依靠牺牲资源环境和粗放投入、粗放经营的方式,提供安全放心的农产品,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一方面,农村发展需要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另一方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要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同时需要改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促进早日摆脱贫困。这些情况都需要我们积极应对。正如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所指出那样,“稳”也好,“改”也好,是辨证统一、互为条件的。一静一动,静要有定力,动要有秩序。对做好财政支农工作来讲,面对纷繁复杂的形势和层次多样的需求,既要保持足够的定力,也要积极主动地行动。首先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按照十八届 三中全会决定和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精神要求,透过农业农村发展的现象抓住存在问题的症结和发展的趋势性苗头性的问题,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实事求是地拿出有创造性的改革措施和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其次,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要按照中央“把握大局、扎实推进、坚持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战略上要勇于进取,战术上则要稳扎稳打”的要求,在财政支农的政策和指导思想上要勇于思索,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在具体政策措施落地时,要小心求证、谨慎求证、反复求证,做到“迈出第一步一定要慎重”,确保财政支农政策措施落实到位,确保政策实施取得实效。再次,主动出击,大胆推进。财政政策和财政工作由于其特点和性质,不管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还是其他类型的财政政策,其本身就具有积极的特性,这种特性很大程度上表现在财政工作的主动性方面。做好财政支农工作,对于符合改革发展方向、看得准看得清的事项,要主动出击,变被动为主动,大胆推进。今后一段时间,要坚定不移、积极主动地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推进农林生态建设,推进农村扶贫开发,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强化改革创新意识,在坚持市场经济改革取向的基础上突出财政支农重点。全面深化改革将是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财政支农工作不能独身其外,要进一步增强改革创新意识,积极投身改革创新之中,要突出做好两件事。第一,要深入研究政府与市场在农业农村发展中边界,科学合理地确定财政支农范围。第二,深入研究中央与地方财政支农支出责任划分。要在此基础上,突出中央财政支农重点。一是支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加强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特别是现代种业发展,建立健全调动种粮抓粮两个积极性的激励机制,促进建立国家粮食储备体系,支持充分运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二是支持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林资源永续利用。抓紧组织实施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和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积极稳妥推动新一轮退耕还林和湿地保护,促进生态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继续实施重大林业生态工程、草原保护生态工程和重点地区水土保持工程。三是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推动农村组织制度创新。积极支持和推动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制定有效政策措施引导、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新兴经营主体发育壮大,积极探索财政资金支持形成的小型农村公益设施产权移交和管护机制创新,引导地方各级财政支持集体经济发展。四是支持重大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业现代化。按照总书记提出的“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安全环保法治化,加快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的要求,积极支持农业重大科技创新,积极支持重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积极引导地方加强农业科技服务全程化体系建设,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五是创新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机制,提高财政扶贫的精准性、有效性和持续性。推动改进贫困县考核机制,建立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退出机制。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围绕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扶持扶贫对象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促进扶贫对象转移就业。精确识别扶贫对象。改革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机制,增强扶贫资金使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项目审批权限进一步下放。强化财政综合扶贫投入政策,持续增加对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着力改善扶贫对象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推动城乡优质教育、卫生、文化等资源向贫困地区覆盖,解决好扶贫对象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六是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着力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推进农业经营方式创新,扶持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经营,保障农民合法权益,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把加大投入与完善制度有机结合,推动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推动城乡教育、社会保障、就业、基本医疗保险、文化、住房等方面的均衡、融合发展,加快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
(四)夯实管理基础工作,全面提升财政支农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是要打牢基础,财政支农工作也不例外。一是在完善制度、明确职责、理顺流程、控制节点、加强监督,提高内部管控的有效性方面下功夫,不断提高财政支农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二是突出财政支农工作的绩效管理。以结果为导向,在政策制定和资金安排方面要努力设定具体的绩效目标,要建立绩效目标和政策实施、资金使用的跟踪机制,要强化绩效结果的考核和运用。三是积极创新财政支农管理方式和资金使用方式。在加强风险控制和防范的同时坚持下放审批权限,在积极稳妥的原则下积极探索PPP等新的财政支农资金运用方式。积极推动涉农资金整合。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
(作者系财政部农业司司长)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体育发展 篇12
1 新农村建设对农村体育发展的促进作用
农村体育的最重要问题是体育人口,体育经费、体育人才、体育运动设施、体育运动项目、体育服务产业。而新农村建设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前提条件。
1 . 1 新农村建设方便体育运动的开展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把人口集中到社区中来,这些人口聚集的地方有利于体育活动的发动和推广,社区中的人也就成了潜在的体育人口,为体育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人口条件,在人员比较集中的地方,体育工作有利于开展和传播。另一方面在农村中有很多老艺人,他们是发展农村传统体育的宝贵财富,这些技术和文化是我们先辈人在实践中巨剑积累起来的智慧的结晶,对弘扬民族文化,发展体育事业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1 . 2 新农村建设对场地器材和经费保障方面的政策支持
农村体育发展的最大的瓶颈就是经费不足和场地器材相对困乏,新农村建设为农村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一方面城镇建设体现的是改善人民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在小区建设中,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的小区必然存在大量的体育健身器材。健身长廊,健身路径,健身广场等体育活动场所在小区中必然能找到他们的身影,这些设施的建立,为体育事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为了使这些体育设施发挥他们的作用,得到正常的维护,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肯定会提供一定的财力支持。政府的支持为体育经费来源以及体育经费的融资提供了保障,为体育事业的蓬勃开展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1 . 3 新型农村社区化的建设, 滋生了人民对农村体育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长期以来体育运动知识在农村比较匮乏,体育运动意识比较淡薄,认为干农活就是锻炼身体,做体育运动会被人冷嘲热讽,会被认为“吃饱撑的”根本无用。这种认识观念阻碍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农村这个群体对体育和健康的需求会越来越大,农村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业劳作强度的下降,出现了很多由于缺乏正常锻炼而产生的富贵病,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体育对人体健康的作用,而在农村主要的锻炼方式就是跑步,广场舞。活动的方式比较单一,能选择的活动项目也比较少。农村体育是个很大的发展空间,发展好农村体育对扩大体育市场满足体育需求有很重要的作用。
2 农村体育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
新农村建设对农村体育有促进作用,同样农村体育的也对新农村建设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宣传发动作用、体现社区功能方面、丰富社区生活、增强新农村内涵等。农村体育有利于体现新农村的精神风貌,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的建设。
2 . 1 农村体育的开展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宣传和发动
新农村建设开建之初,小农思想、和乡土观念严重的影响着社区建设的进程,新的示范小区和新城镇的建成后,在政府的引导下,社区人民在体育广场翩翩起舞,在先进的体育设施和体育器材尽情的释放着他们的快乐,社区的便利,社区的城市化生活,潜移默化的改造着人民对新农村建设的偏见,客关上增强了人民对城镇建设得的积极性,有利于新农村建设成效的宣传,有助于减少人们对新农村建设的错误认识,通过体育媒介可以起到统一思想、提高觉悟的作用,对发动广大人们群众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有重要的作用。2 . 2传统体育项目对丰富城镇的内涵, 增添生活色彩有重要作用
传统体育项目具有独特的人文特点和乡土气息,很多体育传统项目为新农村建设立下过汗马功劳,比如,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柳林花鼓,在柳林镇申请中心镇建设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柳林花鼓,降狮舞等一大批民间传统项目,广泛的宣传了柳林的光辉形象,展现柳林镇精神风貌。另一方面这些文化特色大大地增强了新农村人民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为把新农村建设成有文化,有特征,有色彩的城镇做出了很大贡献。
2 . 3 体育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体育活动可以促进乡村文化的发展,为乡村生活增添活力。尤其是集体的运动项目可以增进人民的感情,加强人与人之间沟通和交流,可以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体育运动和体育赛事可以展现新农村人民的精神风貌,在比赛中宣扬体育精神,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为精神文明进步,为和谐社会的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发展好农村体育事业,利用好体育的社会功能,体育就能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来服务。
2 . 4 农村体育经济对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体育发展对地方经济的发展有很大促进作用,国外的体育市场为国民经济贡献值远远高于国内。体育经济的发展对提高国民经济的水平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农村体育是一个很大的市场,有市场必然就有需求,农村体育事业的壮大对体育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不同需求必然涌现出来,相应的体育用品和体育服务定会大幅增加,各种体育运动的技术培训,档次不同的健身指导,人们对运动中寻找快乐促进健康的需求等等。体育丰富了人民的生活,逐渐改变着人民的生活方式,开发农村体育市场,搞活农村体育经济,将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3 农村体育的发展方向
3 . 1 努力发展农村体育经济产业
体育搭台,经济唱戏。在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大潮中,体育经济的在各国经济发展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搞好体育经济,发展体育市场,也可以是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据资料显示中国有九亿人在农村,但是农村的体育发展却很滞后,农村体育经济同样也存在着很大市场,在新农村建设和社区建设的同时,利用农村体育潜藏的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农村体育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拓宽就业途径,利用体育的平台,唱好一场经济发展的大戏。
3 . 2 大力发展农村体育服务产业
农村体育服务业的现状很薄弱,发展服务业可以解决农村体育服务行业缺失的短板,可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各种体育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农村的体育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改变,农村的体育人口数量也在显著地增加。但为农村体育服务的机构可以说少之又少,一方面体育人才大量闲置,很多体育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即失业,或者是抛弃专业另奔前程。另一方面,农村需要大量的体育专业人才来支持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这种状况的发生主要原因还是农村的体育市场还不够强大,当然这种强大需要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发展体育服务行业也是农村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对农村体育的发展意义重大。
3 . 3 打造独具特色的体育休闲事业
农村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发展农村休闲体育可以以本地的民土风情,独特风格为特点发展休闲体育经济,例如结合传统体育项目,建设独具特色的体育旅游项目,把体育元素整合到游戏中,使人们在休闲游戏的同时锻炼身体,陶冶情操。例如农村体育发展可根据附近地貌地形特点,开发出登山、滑沙、攀岩、激流冲浪、迷宫激战、蹦极、山野马拉松、漂流、马术运动等体育运动项目,吸引远近居民在贴近大自然的同时,体验挑战自然、战胜自我的快感,又能加快当地体育设施的健全和农民健身意识的增强。这样既可以带动当地的经济增长,增加农民的收入;又可以刺激农民的体育消费需求,增加农民参与体育消费的欲望。农村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底蕴浓厚,有历史文化遗产,这些都可以为农村休闲体育的发展服务。
4 结语
在实现中国梦,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在,农村体育遇上了很好的发展契机,新型农村建设有利于农村体育的发展,他为农村体育发展提供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农村体育的发展同样也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研究好发展好农村体育,让农村体育服务于社会经济,服务于人民生活,让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经济发展同飞,让中国的体育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之梦跨越。
摘要:随着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的开展,农村的体育事业也迎来了发展的契机,新农村建设为农村体育发展提供了很多便利的条件,农村体育也为新农村发展提供了很多的帮助,本文采用调查研究法,逻辑分析法,比较归纳法等方法对农村体育与新农村建设的相互促进作用做了系统的阐述,提出了下一步农村体育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