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农业发展

2024-07-18

农村的农业发展(共12篇)

农村的农业发展 篇1

摘要: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 离不开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 通过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的景气程度、农村产业结构的发展、农村经济市场化的程度等相关的因素进行分析, 探究它们对农村金融发展的影响作用, 对增强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农村经济,农村金融,农村产业结构

近年来, 农村金融的发展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对“三农”日益重视的情况下, 农村经济的发展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 而增加农民的收入就必须要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而农村金融的建设与发展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金融的影响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对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作用十分巨大, 在农村经济实体不断增强的过程中, 需要农村金融的发展与支持, 可以促进农村金融业务的发展与壮大, 同时农村金融的发展与壮大, 可以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持, 提高农村经济运营的稳健性, 改变农村企业的金融状况和财务状况, 提升农村企业的融资能力和融资范围, 进而能够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就也能有效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而农村经济的发展落后, 农村的金融发展就比较脆弱。在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 农村经济发展比较, 农村金融发展也十分强健, 有效地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 由于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存在着很强的地方保护作用, 农村经济发展的壁垒十分明显, 导致农村经济的发展缺乏流动性, 这样就会导致不同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同, 形成的金融体系也不相同。

二、农村产业结构影响着农村金融的发展

农村产业结构的发展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产业结构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资源配置的作用, 并在不同的经济部分进行调整与演化, 进而影响着农村金融的发展, 农村产业结构也是决定整体经济效益和发展态势的一个重要因素, 影响着农村经济的整体提高。而农村金融对农村产业的支持, 也是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 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对农村经济的效率与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而这种影响着农村金融的发展。一方面, 农村经济效益变化将会对农村金融的绩效产生影响, 提高农村金融发展的总量, 影响着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另一方面, 农村金融的发展, 对优化的农村产业结构也有着十分明显的作用, 对于发展比较好的农村企业, 农村金融的支持力度也比较大, 在农村金融的支持下, 农村产业也增加了抵御风险的能力, 促进农村产业实体提高自身抗击风险的能力, 这样就会实现实体经济部门传递到农村金融体系的系统性抗风险能力增强, 也能有效的改变农村企业的财务状况, 优化农村的产业基础, 促进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

三、农村经济景气程度影响着农村金融的发展

农村经济景气程度表明农村经济的活跃程度, 是对农村经济管理部门制定的相关制度与环境最为直接的反映, 也是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标志。农村经济景气程度越高, 农村经济发展就越好, 对农村金融的需求也就越大。同时, 农村经济的景气程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农村金融体系的活跃程度。活跃的农村经济就会促进农村金融体系的优化发展, 同时也影响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有助于农村金融完善自身的管理体系, 也有利于支持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一般来说, 农村经济越活跃, 农村产业的发展就越好,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进而也会影响着农村金融的发展。

四、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影响农村金融的发展

“三农”的发展对农村金融发展影响十分明显, 农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越高, 农村的产业发展就会比较活跃, 也要求农村金融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优化农村金融的发展。目前, 我国农村经济正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政府的管制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正在减弱, 意味着市场配置的作用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越来越大, 有利于农村市场机制的完善发展, 同时也能够促进农村金融的稳定发展, 使得农村金融机构的独立性也在不断的增强。同时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也会促进农村诚信文化的发展, 进而也能够促进农村形成良好的经济体系, 这对提高农村金融体系的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生产要素市场化以及市场制度建设方面的因素, 也是农村金融市场稳步建设的重要途径, 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结束语

要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 就需要不断优化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环境, 提高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同时, 在农村金融发展的过程中, 应该立足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建设合理有效的农村市场金融体系, 以支持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完善。培育农村金融的内在生长机制, 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村金融体系。

参考文献

[1]王志强, 孙刚.中国金融发展规模、结构、效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经验分析[J].管理世界, 2012 (07)

[2]赵振全, 薛丰慧.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 2013 (08)

[3]姚耀军.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 2014 (05)

[4]田力, 胡改导.中国农村金融容量问题研究[J].金融研究, 2014 (03)

农村的农业发展 篇2

http://.cn 2006年04月30日10:36 东方网

连战荣誉主席近日在两岸经贸论坛的发言中提及大陆的农业发展在组织、金融、行销等方面可以借鉴台湾的经验,这让我联想起2月底我在台中和台南亲眼目睹到的台湾农业的蓬勃发展和农民生活的富足安逸,他们的运作模式和生产方式确实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1、农民适应市场的能力较强

首先,在农会的帮助下,农民抵抗天灾人祸的能力较强,当台风、地震、经济萧条时,农会都会为农民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农民的资金贷款习惯上来自于农会信用部,贷款用途并不限于农业生产,家庭事务开支亦可申请;农民选择养殖物种的决策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农会的市场调研信息和经验积累,农会会根据市场的变化对农民改良品种提出建议并协助其达到目标;农产品的产品包装设计、市场营销更是离不开农会的辅导,农会在产品销路上为农民起到了指导和决策作用。不同地区农会之间的竞争关系及下一期的选票会促使并制约农会领导人更加出色的工作,而农会总干事的高额

薪水、不菲的交际费以及农会内部的任命权更是他们积极辅导、帮助农民的内部动因。

其次,农民都已基本具有提升农产品附加价值的观念,农业已与服务业融为一体。我们所接触到的农民的经营理念大都是走农产品精致化、多元化路线,将农业同观光旅游服务业结合起来经营,如草莓业开发出草莓观光自采旅游路线、农家利用自家住宅开发便宜干净的民宿等;根据市场需求开发更新更高级的水果品种以获取农产品高端市场的份额,有的农民开发出牛奶口味的枣子和芭乐以拉开与普通水果的价格差距;大小均匀健硕的四颗装草莓被包装成礼盒状可以在节日时卖到好价钱;种植无污染的有机农产品可以高价远销进口标准严格的发达国家;对农庄寓以生态概念以提升其吸引力招揽观光客等等。在农民的潜意识里已经不再视农业为风险高、利润低、靠天吃饭的传统弱势产业,他们无论从物质还是精神上都是富足的新型农民。

第三,农业中融入科技含量。要走高附加价值的高端路线,离不开技术的支持:例如,要使草莓的农药含量被控制在国际标准以内,就需要一定的测试仪器以及种植过程中进行用药量调配和控制的先进手段;有的草莓种植者还从以色列引进喷洒灌溉和日照技术,用高科技来增加产量,提升产品品质;我们参观了屏东的一个养猪场,两个人一年养5000

头猪。主人坦陈,只有掌握了先进养殖技术的人才能降低成本,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2、遇到困难时诉求渠道畅通

当遇到不公待遇时,农民往往会想到自己曾支持过的立委或当地民意代表,他们是农民诉求的有效管道之一,立委可以动用自己的人脉和势力为农民解决困难、协调矛盾双方,必要时施加压力、主持公道。我们所访谈的一位拥有相当规模有机农场的农场主就曾因农产品只通过日本的品质安全认证而没有申请台湾本身的认证而被处以罚款,该农场主认为日本的认证标准远高于台湾,这种惩罚是没有道理的,而且看似微薄的单价罚款有可能挤压他的整体利润进而影响整个农场的正常运转,因此他就此事向自己熟识的立委进行诉求,结果通过该立委的大力协调,最后罚款被取消,他的农场安然无恙的经历这场**后日渐发达,目前已经营得相当红火。可见,如果农民缺乏及时有效的诉求管道,一次不公正的行政干预,完全可能葬送一个农民的美好前途。

3、农业用地受严格制度保护

为了保护农业用地的专用性和长期性,当地制定了一些保护农业用地的政策,如农业用地转为非农业用地代价高昂,其转让成本足以抵消获利,其中的政策手段包括涨价充公。我们在阿莲乡采访的曾先生介绍说,在25年前,他花400万台币买了5亩农地,现在如果转为非农用地,这块地的价值大约为6000万台币。按照涨价充公制度,其中只有2.5亩是他可以享受涨价获利的土地,价值为3000万台币,增值便为3000-400=2600万台币,但这部分增值获利还要严格依法缴纳所得税,而且税率是累进的,增值越高,纳税越多,这样算下来的话,估计缴税则需要1000万台币左右,因此获利空间大大受到挤压,降低了人们转换土地用途的意愿,保证了农业用地的长期稳定性。

另外,台湾加入WTO以后,由于受到外来稻米的竞争,供给远远大于需求,因此当局决定对部分生产稻米的产区实行休耕制度,休耕一年的补贴大约为20000元台币(折合人民币约5000元)/亩,这样避免了台湾内部粮食产区的恶性竞争和整体力量的衰退。

4、农业生产与环保紧密结合在农业生产中,农民的环保意识非常强,他们认为环保不仅是一种付出,而且成为资源循环利用以多元化经营获利的渠道,例如“白礁”的茎杆就可以用来做其它植物的肥料

而卖到好价钱;人工培养蘑菇的工厂会将废弃的木屑交至当时售出的厂商,由他们再回收以循环做他用;养猪厂的老板会给猪喂食精心研发的环保饲料,一举多得:改善猪肉口感、减少猪粪臭味、猪粪可以用作下一环产业链的精致肥料;草莓的农药用量得以精心控制以保证食用者的安全健康;用牛奶替代农药喷洒水果以达到除虫的功效,进行完全无污染的环保种植并藉此获得高端市场的高回报等等,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环保的意识已经深入人心,从城市渗透到农村,并与经济利益挂钩起来,为老百姓所深刻认同并有效执行。

5、医疗和教育的保障

在台湾,农民和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受教育和享受医疗保障的权利,从小学到初中的学费都非常低,不会给农民带来无法释怀的压力,而且农会的信用部也会给成绩优秀的农家子弟提供低息贷款,政府也有很多奖学金资助贫困的农村孩子。农会组织对70以上的老人有特别关照的政策,如健康养老保险等。我们走访的公馆乡和太湖乡农会,每月都会为70岁以上的老人缴纳300元/人/月的健康养老保险费。但无法避免的是农村的教育质量和医疗水平都无法与城市媲美,这也影响到农村孩子将来与城市孩子竞争时注定的实力不足,这也是美中不足之处。

6、农民中不乏高级知识分子

在与农民的访谈中,我们发现农村中的中坚力量并不是老人和小孩,其中有一部分是留学归来,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具备国际商业头脑和市场眼光的高级知识分子。他们可能从外表看与当地农民无异,可他们却把国外农业的先进经营模式和理念带到台湾并亲自实践,正是因为有了他们,台湾的农业发展在人才储备上有了扎实的功底,他们的示范作用一定会扩散到周边的其它农民,从而起到很好的带头和激励竞争的作用。留洋高材生愿意屈就在台湾农村发展,说明台湾的农业具有很大的潜力和发展前景。与其它产业相比,农业同样能让人生活富足,这是吸引大量人才流向农业的最关键因素。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教育的发展对策 篇3

[关键词]新农村农村教育发展对策

[作者简介]牛海花(1974- ),女,河北邯郸人,北华航天工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刘霞(1972- ),女,河北沧州人,北华航天工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近现代史。(河北廊坊065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发展农村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课题编号:06080068)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08)05-0024-0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确保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如期实现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培养高素质的农民可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对于新农村建设来说,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社会事业发展,无论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精神文明建设,无论是立足当前还是着眼长远,都需要农民积极主动、科学理智地参与,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水平,直接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兴衰成败。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激发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由于受历史和现实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状况还远远不能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农村与城市基础教育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教育经费短缺,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弱,教学水平低,教学设备落后,九年制义务教育还没有真正普及,青少年辍学现象仍然严重。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基础薄弱,经费不足,发展不平衡,办学效率低,办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跟不上劳动力市场的变化需求,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教育方式缺乏灵活性和吸引力。总之,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农村教育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然不能满足培养高素质新型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鉴于当前形势,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全面搞好农村教育的宏观决策

1.国家教育投资的重点应向农村教育倾斜。我国现行政府教育投入的基本格局是:中央和省级财政的投资重点主要在大学,对基础教育只有数量有限的转移支付;由市地、县区及乡村等各级财力来支撑不堪重负的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我们认为,中央和省级财力应重点保证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缺口”很大,不是“涓涓细流”所能奏效的,必须引来“滔滔江水”方能解除“多年少雨的万顷之渴”。

2.切实减少农民承担教育成本的份额。近年来,农村初中生大量辍学,高校的农村学生数量下降,农村特困生增加。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无力承受沉重的教育负担。这个问题大体应从三个方面加以解决:一是学校裁减冗员,提高效益,降低生均培养成本;二是加大对农村特困生的扶持力度;三是对来自欠发达地区农村的学生降低收费标准,并试行家庭困难生的免费制度。现行各类学校收费标准“一刀切”,表面看似公平,实际上抹杀了城乡差别。高校学生每年交纳四五千元的学杂费,对富裕家庭来说也许算不了什么,但对于贫困的农民家庭则是一个天文数字。

3.真正解决进城农民工子女就学难问题。有关调查显示,中国现有流动人口约1.2亿人,其中有进城农民工学龄子女700万,就学难问题十分突出,一部分人已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为保障进城农民工适龄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地方政府及部门,应当认真落实国家有关规定中关于流动人口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切实解决进城农民工子女就学难的问题。同时,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收费上应予以减免。

二、准确定位农村教育的发展方向

1.农村教育要为提高农村人口的基本素质服务。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奠基工程,但长期以来严重脱离农村发展的实际需要,许多中小学沿袭单一的升学教育模式,只注重少数升学有望的学习尖子,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培养教育,致使广大农民缺乏知识和技能。其中少数学子“跳出农门”后远走高飞,大大削弱了当地人口素质和人才结构,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我们认为,应当借鉴当年梁漱溟办乡村教育的做法和经验,急农民所急,想农民所想,为农民服务。建议将农村教育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教育体系认真加以研究,在服务方向、办学方针、课程设置、教材内容、考试方式等方面与城市教育区别开来。

2.农村教育要为农业产业化服务。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是新农村建设中农业发展的新趋势。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劳动力密集,但文化科技素质不高,应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使他们能掌握相关科学技术,具有从事现代农业发展所需要的多种知识和技能,实现其从“劳力型”“粗放型”向“知识型”“技术型”的转变。为此,农村教育必须改革办学模式,增加为“三农”服务的教学内容,全面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培养农民企业家和农业科技开发人才。

3.农村教育要为新农村的社会发展服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社会环境、乡俗民风有了很大改观。但由于受国际、国内大环境中种种消极因素的影响,广大农村还存在许多不健康、不文明、不科学,甚至丑恶的现象,严重地影响了农村的社会稳定和老百姓的安居乐业。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是通过教育来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传播先进文化,倡导新民德、新民风,是农村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4.农村教育要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服务。我国已经有1.5亿多农民进城打工,绝大多数人由于素质低下,只能从事粗放劳动和非技术性职业,收入低微,生活动荡。在农村仍有一亿多剩余劳动力转移不出去。农村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在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应当通过多种形式,向剩余劳动力提供基本就业知识和技能,提供就业市场和就业信息,培养他们读、写、算的基本技能,以及市场意识、竞争意识、风险意识、法权意识和效益意识等,使其有能力转移出去,并尽快融入城市生活中去。

三、系统确立农村教育的特色内容

1.加强和完善农村基础教育。农村青少年是未来农村发展各项事业的主力军,从长远来看,提高农民素质必须要高度重视农村的基础教育。第一,要从政策上确保农村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受教育权的实现,坚持基础教育面向农村全体学生。第二,要进一步解决农村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改善基础教育的办学条件。第三,农村基础教育要适应农村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结合农村存在的现实问题,有针对性地增设一些能够适应本地经济发展的专业技术科目,使学生掌握一些从事生产和工作的实际本领。

2.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健全和完善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要坚持“学用结合、按需施教”的原则,把农村文化教育与科技教育、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结合起来,适当设置与农村经济、市场经济、乡镇企业等有关的专业和课程,培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需要的新型农民。

3.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愚昧和观念落后将导致农民信念动摇、道德滑坡甚至社会动荡。所以,应当制定切实可行的新时期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新思想、新观念、新风尚,宣传农村改革开放的新成就,弘扬健康向上的民族文化和传统美德,净化农村文化市场,培养农村文化骨干队伍,支持农村民间艺人的创作和文化活动,贴近农民生活,着眼群众利益,提高农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4.加强法制建设,提高农民法制素质。当前,农民法制观念非常淡薄,农村社会治安比较混乱,违法现象相当严重,必须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使他们能够真正担当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任。第一,开展法制宣传。联系农村实际,深入开展以宪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农业法、种子法、农业保险法、信托法、民办教育法、农业价格法、婚姻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法律宣传教育,推动依法专项治理工作,农村基层干部要带头学法、守法、秉公执法,有效地提高农民的民主法制素质。第二,加大执法力度。农村社会治安还存在不少问题,一些违法犯罪行为严重干扰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必须加大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为农民群众提供一个和平稳定、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第三,加快“三农”立法。近些年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虽然加快了立法的步伐,但农村立法,还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要求。在呼唤农民学法、守法,提高其法律意识的同时,还应加快“三农”的立法工作,如制定农民教育法、农民负担法、农村土地使用法、农业科技人才保护法、农村养老保险法、村镇建设规划法、农村医疗保障法、农业投资法等法律法规,保障农民利益,维护农村秩序。

总之,发展农村教育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各级行政和教育部门必须深刻领会“三个代表”的精神,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齐抓共管,全方位推动农村教育健康快速发展,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来看,这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1]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2]陈庆立.中国农民素质论[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

农村的农业发展 篇4

1 社会变迁与分化促使农村发展方式的转变

发展方式转变是转型时期中国经济社会面临的根本问题,关系到中国能否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社会能否全面建成的关键在于农村发展。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农村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社会结构的变迁和分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释放出来的生产力能量即将消耗殆尽,正从一种正能量转向一种负能量,如不及时调整,加速农村生产方式转变,农村的二元经济鸿沟将更会加剧,“三农”问题将更加严峻。从实践来看,中国农村社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社会变迁与社会转型,导致农村社会分化,呈现出新的特征:

1.1 农村社会结构的分化

自近代被迫卷入现代化世界潮流中,农村的社会变迁同整个中国社会一样开始转型与分化。长期的农耕经济与小农生产方式,使得农村相对独立,但发展缓慢。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结构的调整,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早起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由于制度、政策、自然条件等因素,农村依附于城市,服务于城市的现代化进程,城乡二元鸿沟开始凸显,逐渐在经济、政治、文化、城乡社会治理等方面形成了不同的发展规律,也导致城乡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就农村而言,原来单一的组织结构、阶层结构、家庭结构、价值观念开始发生巨大分化,呈现出多元性与多样化的特点。有学者把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形成过程分成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840—1949年):国外工业文明与市场经济的冲击导致中国城乡分离加速;第二阶段(1949—1978年):计划经济体制固化了中国城乡差距;第三阶段(1978—2003年):前改革时代“级差式”发展方式和“分离化”改革措施加速了中国城乡分离与对立;第四阶段(2003年至今):后改革时代城乡关系出现既统筹又分离的趋势[1]。中国农村社会结构分化的最大变化,一是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老人和妇女,农村成为实际的老龄化社会。据中国城乡一体化蓝皮书报告:在调查的184个乡村里,平均每个村的劳动力人口为1281人,而外出劳动力人口为956人,占到劳动力的75%[2]。二是留守儿童增多。这样客观上使得原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破产,农业现代化、机械化同分散的小农生产方式相矛盾,农业生产率底下,这种一家一户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桎梏。

1.2 农村社会阶层的分化

伴随着社会阶层结构的分化,农村社会阶层也发生了巨大的分化,一些农民脱离农业生产而从事其它行业的阶层,如农村个体户、私营企业主、自由职业者以及承包经营者等新型阶层,他们已不是原来意义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但依然是农业户籍。阶层的分化导致农民收入分配结构的分化,从事不同职业的农民,由于其收入来源的差异,也导致其身份、地位、认同感的差异,农村内部贫富差距也日益凸显。农业的收入有限,已经不占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事实证明,凡是以农业作为家庭收入主要来源的农民,基本上都是农村的贫困户。非农业收入成为一些农民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这种变化一方面反映了城镇化在加速,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农业与农村改革势在必行,农村生产方式调整迫在眉睫,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的生产方式越来越迫切。

1.3 农村人口和家庭结构分化

传统的农耕经济时代,农村人口规模和家庭大小决定一个家庭的收入与社会地位。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农村人口和家庭结构也在分化,突出特点就是人口数量下降,家庭规模缩小,对人口素质要求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突出。现在的农村家庭一般以两个孩子居多,家庭规模相对萎缩,新生代的农民子弟不愿重复老一代人的生活,从小也缺乏父辈的那种吃苦耐劳精神的锻炼,尽管户籍在农村,他们大多不愿呆在农村,更不愿从事农业生产,上学和打工成为主要的出路。农村人口和家庭结构的分化,对人力资源开始和人口素质更加重视,教育的投入成为农民主要的家庭支出。

1.4 乡村治理方式的变化

农村乡村治理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社会人口流动的加剧,农民开始走出农村,对经济发展、民主权利、文化权益的要求和参与日益强烈,维权意识增强。一些基层党组织涣散,不能与时俱进,治理方式单一,忽视农民心声和对他们权益保护,依靠传统的方式治理,导致民怨沸腾,部分地区干群关系紧张。二是农民由于经济地位分化导致不同利益诉求对治理方式的挑战。农村阶层分化和收入分配方式的差异,导致农民之间的两极分化,先富起来的农民逐渐成为农村的强势群体,在村民事物、社会地位、政治生活等方面处于强势地位,而广大农民处于弱势地位。如何平衡不同利益群体的不同利益诉求,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与发展,不断增加基层党组织的堡垒作用,成为乡村治理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1.5 农村社会规范和社会价值分化

中国社会的转型必然影响到农村的民风民俗和农民价值观改变。以血缘和地缘为纽带的村民关系越来越淡化,实用主义和金钱权利因素在主导农民人际关系中的地位日益上升,乡村那种纯朴、憨厚的传统民风民俗正在逐渐被淡化。农村阶层分化导致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身份差异,这种差异左右着农民的情感体验、社会认同以及社会归属感,传统与现代、亲情与金钱不同价值观的交织带来不同社会身份的心理困惑与冲突。再加上由于阶层分化和利益分化加剧了部分弱势农民群体的心理失衡和震荡,他们觉得被“排斥”而处于边缘化地位,对社会的不满增加,精神空虚与价值观紊乱导致近年来一些宗教甚至是邪教乘虚而入,从而弥补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失去的缺憾,这是农村发展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农村社会变迁与社会分化出现的这些问题,要求人们在城乡统筹发展进程中,要高度关注农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新变化,加快农村生产方式转变,找到农村发展的动力,从而增强农村和农业自身的发展能力,而不是简单依靠工业促进农业,城市带动农村,从而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农村实际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

2 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中农村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2.1 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中农村发展的理论

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和核心是农村发展,然而,当前对农村发展的理论研究不足,当然,这是与人们对发展的理解相一致。从法兰克福学派提出的工业文明观即发展就是增长,到生存经济学家提出综合发展观,最后到以人为中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发展观这种从经济增长论转向综合发展论,从发展客体论转向发展主体论,从增长极限论转向可持续发展论的嬗变,是人类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体现着人类实践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的有限性与过程性。可以说,人类对社会发展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提升和选择的过程,由于受到传统发展观影响,人们对于农村发展,往往也是从“经济增长”的角度运用量化性的指标如人均收入、家庭年收入、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为标准衡量农村的进步与否,再加上数据、图标等量化指标的直观性、客观性与准确性,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衡量指标体系成为判断农村发展的基本标尺。当然,也有学者从政治学角度,通过考察农村基层组织和村民自治以及农民的政治权利、政治意识、政治参与等方面判断农村的发展。社会学从社会变迁带来的农村社会结构变化、人口素质、文化变迁以及社会整合等方面研究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这些多学科的研究,拓展了人们对农村发展的视野,加深了对农村发展的认识,丰富了城乡统筹发展理论。但是,一个最大的不足是,缺乏整体性、规范性、反思性的认识,农村发展是一个包括农村社会转型、经济转轨、政治文明、文化变迁的社会整体发展与进步。城乡从二元分离到有机融合,并非单一的城镇化或人口的转移,还包括资金、技术、土地、管理等社会物质性要素和心理、意识、文化、制度等社会精神性要素的统筹配置与双向融汇。农村社会由农村在特定的时间、空间、人的活动三要素构成,农村发展是包括农村社会结构转型与农村社会价值观和文化变迁的三者统一体。遗憾的是,城乡统筹发展往往重视物质性要素如户籍制度改革、城镇化、新农村等硬件文明,忽视对人们的社会心理、情感体验、文化要素、心里归宿感等软文明的需求,因为前者是客观实在,容易用量化指标衡量,成为政绩,而后者往往被主观忽视。事实上,城乡统筹发展成功与否,除了硬性的指标外,精神性与文化性等软因素更为根本,是衡量农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理论是行动的向导,科学理论是成功的重要保证,理论的不足导致认识的误区和实践的偏差。

2.2 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中重庆农村发展的实践

重庆是中国农村的一个缩影,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城乡统筹发展难度之大、情况之复杂,前所未有,整体上处于欠发达地区和欠发达阶段。2011年末户籍总人口3329.81万人,农业人口2052.17万人,农业人口占61.63%,且大多集中在两翼地区。同时,数据显示,“一小时经济圈”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762.69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77.5%,而渝东北与渝东南占全市生产总值的22.5%,渝东北与渝东南是库区、山区、农村、贫困区的集中连片区,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恶劣,发展的基础差,很多地方几乎没有工业。可以看出,农村发展是重庆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败的关键。重庆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党和政府主要从公共财政体制,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市场体制,行政体制等6个方面推进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制度、政策、思维方式等方面有很多创新,对于继续深化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城乡统筹实践进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1)盲目追求农民户籍转户的比重,急于求成,忽视农民变市民的后续保障工作。截止2011年末,农转城共完成82.3万户,321.90万人,面对庞大的转户人群,后续保障跟不上。(2)城乡统筹单向度、一维性,只注重城镇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忽视对农村发展的重视,以及农村发展对城市的影响导向作用,未能真正实现城乡互动互补互助。因此,城乡统筹发展应该以相互依赖理论为指导,从城乡关联的角度出发,使城乡发展融入互补的生产、交换、消费的关联网络中,充分发挥城市对乡村的带动作用和乡村对城市的支持作用,充分实现城乡诸要素的有序流动,协调城乡社会经济的共同发展,才能彻底解决城乡发展失衡问题[3]。(3)将城乡统筹简单地理解为农村城镇化建设,把社会主义新农村看作是农民聚集,上高楼。(4)农业现代化特色不够。重庆是一个农业大市,工业主要集中在“一圈”,“一圈两翼”战略架构主要是依靠现代工业来展开的路子是否符合重庆农村实际值得商榷。2011年全市农业从业人员比重高达44%,城镇化率达55%,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38%,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高达39.1%。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一般思路,也是实现中国未来发展的根本动力,问题是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如何实现科学发展,避免城镇化发展的一些误区。比如说城市是不是越大越好,城镇化的进程是不是越快越好,城市的功能是不是越多越好,城镇化发展是不是要让所有农民都住在城里,基于重庆农业发展的现实和需要,在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对于农业或者是农民未来的生存发展空间,应该预留多大的发展空间,这些可能都是需要我们加以认真思考的。

3 农村发展的出路:以错位战略和差别化发展模式实现发展方式转变

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要想真正破解城乡二元经济鸿沟,必须从农村发展方式转变入手,立足区域实际,实施错位战略,走差别化发展道路。所谓错位,是指竞争主体在同一市场背景下,各寻其位,错落有致,顺利前行。从地区经济发展来看,错位发展就是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权衡利弊扬长避短,下大力培育自己的比较优势,认准某些产业和领域,做大做强,从而形成自己的经济特色,达到快速发展的目的。错位发展包含三方面内涵:(1)实现宏观上的错位,努力发展“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人强我特”的产业,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群体;(2)区域间的错位,避免产业结构趋同与重构;(3)实现区域内部的错位,构筑资源效益最大化的产业结构新框架。今天区域间的经济竞争力,不在大而全,而在特而强,这种经济竞争实际上是地区优势产业并由此衍生出来的品牌竞争。错位发展的特点就是在“特”字上下功夫,如何找准、挖掘和营销“特色”,形成品牌特色,是实现错位发展的关键。

重庆农村发展要立足地方实际,不实施“你有,我也要有”的“赶超战略”、“模仿战略”,而是要在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另辟蹊径,潜心于“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错位发展战略”,形成相对的比较优势、潜在优势和发展优势,闯出一条合乎科学发展观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避免老是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亦步亦趋。一方面要加大主城区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另一方面农村必须转变思路,创新农村发展方式,走绿色经济、创意经济、特色农业的创新道路,从而跳出刘易斯传统的“二元经济结构”框架,走一条非工业化而是重点放到发展特色经济、生态旅游、民族风情等方面的新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走绿色发展模式的道路。

3.1 以调整结构为重点,发展特色高效的现代农业

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不仅是农村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关键。随着农村社会变迁,农业的主导功能日益多元化,有学者概括为“经济、生态调节、就业和生活保障、休闲和文明传承”等多种功能[4],现代农业的多种功能,决定了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的区域性与特色性,立足本地实际,走特色高效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是中国农村发展的一般出路。重庆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区位差异,造成城乡结构、经济社会结构,既不平衡,也不合理,不改变这个结构,“三农”问题也就解决不了。(1)农业布局结构调整。重庆农村由于地理区位的差异导致各地的农业经济的主导产业不同,如涪陵的榨菜、城口的腊肉、奉节的脐橙、梁平的张鸭子等成为知名品牌,但是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程度不够,根源在农业结构布局不合理。(2)农业产品结构调整。当前,“两翼”地区农产品长期以来的“四多四少”(大路产品多、优质产品少;低档产品多、高档产品少;普通产品多、专用产品少;初级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现象没有得以根本改变,农产品结构单一,主导产品少,拳头产品缺,市场竞争力弱。为此,农村要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劳动力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为主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生产,着重以适销对路的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为主,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农产品含金量,促进农业内部结构合理化和产业间的良性循环,不断满足市场优质化、多样化的需求。(3)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当前,重庆农村较大程度还保持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状态,农产品加工水平仅占29%,农产品优质率占50.8%,柑橘的优质果率仅占35%左右。同时,存有农副产品市场体系辐射力不强,新型现代营销体系不够完善;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缓慢,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带动力弱、化解市场风险能力弱等问题,极大的制约着农民增收。

3.2 以实施集群战略为核心,推进林下经济发展

重庆农村主要在“两翼”地区,以丘陵、山地为主,林地面积占全市的77%,达313.33万hm2,可开发利用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地近66.67万hm2。然而目前,“两翼”林地综合产出仅450元/hm2,林业对农民收入贡献不足1%。按照比较利益原则和要素禀赋原则来看,林地显然是“两翼”地区的独特优势资源,我们应因地制宜,充分加以利用,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同时,在产业布局上要力求相对集中,实行区域化发展,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形成独具“两翼”特色的优势产业群、产业带,使已有的优势更优,亮点更亮,强项更强,从而全面提高主产区的农民收入,增强农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3.3 以中心镇建设为动力,走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重庆由于特殊的地理因素,农村大多处于山区,人口分布分散,资源配置存在矛盾。解决办法就是加快中心镇建设,促进人口聚集集中。加快中心镇建设步伐,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既鼓励引导农民进城发展二、三产业,又避免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增加就业危机和带来社会问题。以现有的县城和少数中心建制镇为重点,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搞好试点示范,力求做到把乡镇企业合理聚集、发展农村服务业、完善农村市场体系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通过放宽城镇基础设施的市场准入,鼓励外商投资和国内民间资本参与小城镇建设,进一步完善和增强小城镇的吞吐功能、载体功能、城乡对接桥梁功能,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农村资本向非农产业拓展,向二、三产业转移。同时,要通过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大中城市、沿海地区和国外输出转移,实现农村劳动力跨区跨国的流动,为土地流转及农村经营体制创新开辟广阔的空间,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3.4 以土地流转为关键,实施农业规模化经营

土地是农民唯一可以作为财产收入的要素,由于政策等原因,土地对农民增收的实际作用有限,农村发展的关键在于土地问题。当前,农村小规模、分散生产经营的家庭式经营模式,不仅影响资源的合理配置,也制约农业的市场化进程,直接阻碍农村经济发展。在坚持党的农村基本土地政策长期稳定的前提下,要积极鼓励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使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或交给承包经营者管理,提高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程度,彻底改变过去农业生产的短期行为和对土地的掠夺性经营。特别要在农产品种子工程、技术推广、基地建设、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大流通等领域,大力鼓励管理、资本、技术、土地等不同资产的拥有者,以股份制形式联合投入农业经营,实现资源的优化组合,利用工商资本整合资源(包括技术资源),开拓市场,推进农业区域化、专业化和社会化发展,有效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强农业竞争力。同时,大力发展农业经济组织,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抓好大型项目建设,形成小农户、大群体,小规模、大基地,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企业化经营,把农产品和农业劳动力带进国内外市场。

3.5 以特色休闲民族旅游为抓手,大力发展农村文化旅游经济

休闲文化旅游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重庆是著名的山城、江城和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价值极高,为重庆旅游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尤其是农村地区,更是集民族文化、旅游景区于一体,大力发展特色休闲民族旅游,是促进农村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1)整合资源,梯度开发。瑰丽的自然山水、独特的山城风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浓郁的民族民俗风情,共同构成了重庆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要抓住具有重庆特色重点推进,要全力打造长江三峡、大足石刻、武隆天生三硚3个文化旅游景区,把他们打造成世界级文化旅游精品项目。(2)重视民族文化旅游。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美丽的古代传说,魅力的民族风情,优雅的古城小镇,都是文化旅游的魅力之处。重庆的农村地区,是少数民族聚集地,也是大力发展民族风情文化旅游的重地。奉节白帝城、云阳张飞庙、忠县石宝寨、丰都鬼城、乌江画廊民族民情游、钓鱼城史迹文化游、巴渝古镇民俗风情游等具有浓厚的民族气息和文化底蕴,两翼地区要加大开发挖掘,主城都市游和乡村民族休闲游相得益彰,互相补充,共同打造成文化旅游精品,实现农村经济发展。

3.6 以职业教育为载体,为农村绿色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当前,城乡统筹发展进程中一个突出问题是现代化与信息化要求同农民素质低下的矛盾,同时,制约重庆农村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就业和农民素质问题,等、靠、要思想严重,陋俗、偏见等影响和制约着从村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仅解决了农村面临人才问题,为农村发展提供智力和动力支持,也会进一步加快城乡库区城乡一体化进程,解决农民市民化后与城市现代工业用人的高素质矛盾。当前,重庆农村劳动力接受过各种形式的专业技术培训的农村劳动力仅占13.5%,高级技术人才更是凤毛麟角,“招工人难”和“找工作难”的结构性就业矛盾还将持续。随着城乡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农村地区工业化程度将大大提高,而技术工人的匮乏,将严重影响工业发展质量。所以,无论是从我国发展实际需要来说,还是从加快人口非农化来说,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大力培养高级技术人才是实现农村发展的长远之计。

总之,农村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创新发展模式,加速发展方式转变。就不能按常规思路,追求传统的发展模式,应走出一条独特性、差异性的发展道路,找准自己的比较优势,构筑独特的竞争优势,实现农村的长远发展与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白永秀.城乡二元结构的中国视角:形成、拓展、路径[J].学术月刊,2012,44(5):67-77.

[2]汝信,付崇兰.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30.

[3]程志强,潘晨光.中国城乡统筹发展报告2011[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272.

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思考 篇5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如何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如何在农业生产“双重挤压”下创新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提高农业竞争力,如何在资源环境硬约束下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如何在城镇化深入发展背景下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城乡共同繁荣,是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和重大考验。必须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抓改革促提升,抓创新促转型,抓创业促增收,抓法治促和谐,加快推进云州农业农村现代化。

一、近年来云州“三农”发展成效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坚持以统筹城乡发展为龙头,扎实做好“三农”工作,农业农村发展成就显著,总体上走在全省全国前列。但对照经济发展新常态要求,我市“三农”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农业农村发展水平与先进地区相比、与人民群众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一)农业农村体制机制活力不断释放,但全面深化农村改革面临新的重大考验。近年来,我市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完善“三农”发展配套政策,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系列改革,农业农村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2014年全市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95%,今年有望实现全面小康。但相对于八、九十年代时期,云州干部群众奋勇争先意识、改革创新精神反而有所减退,一些人自我感觉良好,“小富即安”、“小进则满”意识有所抬头。在新常态背景下,制约我市农业农村发展的许多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如农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制改革后股份流转和退出问题,农村宅基地入市流转问题,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问题,农村金融服务创新问题,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特别是征地补偿、海域补偿、环境补偿问题等等,都需要我们运用改革办法进行破解,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任务十分艰巨。此外,农村产权制度、土地制度一些长期积累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如“小产权房”问题、“外来种田户”入社待遇问题等,并引发了不少信访问题。

(二)现代农业建设扎实推进,但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生态化水平有待提高。“十二五”以来,云州以农业“两区”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新型业态农业、循环农业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基本构建,但农业现代化整体水平仍然不高,农业规模化经营、集约化发展、生态化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业土地规模经营水平较高,但土地集约化利用率不高。2014年,我市土地流转率达到64.9%,规模经营率达到66.3%。虽然跟苏南地区相比有较大差距,如苏州市目前90%以上承包耕地实现规模经营、90%以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实现流转。但是以云州这样的地形特征,能够达到这样的规模经营相当不错,提高空间也不大了。近年来我市“家庭农场”发展较快,总数达到3297家,但平均经营面积只有158亩,资源整合利用能力不足;散户经营还是主要形式,户均经营面积仅3.1亩,土地利用效率较低。二是农业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影响力带动力有限。2014年,市级农业龙头企业达到286家,但企业规模普遍不大,年产值(销售额)上亿元的95家,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和区域带动力的龙头企业不多,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农业品牌也不多。三是农业生态环境堪忧,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较大。从云州农业生产条件来看,部分区域水源污染、排放超标问题依旧存在,污染农业灌溉用水;大气二氧化硫及有害颗粒物等浓度依旧较高,近年来酸雨率一直在90%以上,而且绝大部分为ph值在4.5以下的重酸雨;近岸海域环境污染比较严重,部分海域水质已不适合海水养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难度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体系、监测体系、风险预警和评估机制尚不健全,监管队伍尚待加强。

(三)城乡统筹发展全面提升,但新农村建设推进难度增大。“十二五”以来,云州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明显改善,建立了城乡一体的居民养老、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市化率达到70%,统筹城乡发展综合评价得分达到92分。但由于多种原因,新农村建设推进过程中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一是农村公共设施建设资金不足,新村建设融资难度增大。长期以来,村镇建设实行以乡镇为主、县市统筹的管理体制,地方财政实力较强的乡镇,能够提供配套资金,可以争取到项目;而经济实力较弱的乡镇,无力资金配套就无法补助,出现了“好的更好,差的更差”的情况。“百千工程”实施过程中,示范村可以得到许多财政资金支持,而未列入示范村的则很难得到资金投入,那些真正需要支持的农村缺少长效资金投入保障,农房“两改”举步维艰。二是城乡生态治理协调机制尚未理顺,农村环境整治难度增大。目前,全市行政村污水治理覆盖率达到55%,乡村人居环境局部改善。但农村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根本扭转,农业水源污染还比较严重,城乡建设管理重叠与生态环境保护缺位的现象并存,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大管网”建设滞后于农村“小管网”建设,农村生产生活污水治理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到2016年实现行政村污水治理覆盖率90%这一目标难度很大。

(四)农民收入持续高速增长,但快速增收势头难以为继。2014年云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283元,连续十一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如何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促进农民持续高速增收,是今后几年“三农”工作面临的重大考验。这主要是三个原因:一是政策资金扶持难以持续。新常态下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有收缩之势,包括企业税收和土地财政收缩,这必将影响政策性农业农村投资,影响农民收入。二是非农就业增收难以持续。新常态下城镇就业率可能下滑,农民非农就业机会减少;同时,新常态下“机器换人”步伐加快,并将成为企业技术升级的主要模式,企业普通用工将进一步减少,农民工资性增收渠道有收窄之势。三是农民创业增收难以持续。由于农村劳动力年龄偏大,科技文化素质偏低,难以适应现代经营管理,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还有一个过程,农民创业增收难度较大。

(五)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但现代乡村治理法治化机制尚需探索。近些年来,我市探索开展了“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村级组织“小微权力”36条等经验做法,农村基层法治建设基础较好。但是按照现代乡村治理法治化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农村基层法治建设仍然任重道远。一是村级组织权力运行尚待规范。主要是村党支部、村委会、村经济合作社、村监会的职责权限还不够明晰,相互之间权力制衡机制还需强化。另外,有部分村党支部、村委会组织涣散,村合作社经济薄弱,民间组织空缺比较普遍,社团组织难以发挥应有作用。二是农村基层治理法规制度尚待完善。今后农村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而相对滞后的法规难以为改革保驾护航,如农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制改革后如何进行换届选举,合并、破产、清算、注销等法规制度还需及时跟进。三是农民法治意识尚待提高。从目前农村社会矛盾、农民非法上访、农村群体性事件等现象来看,主要原因还是农民法治意识不够强,部分干部依法办事能力还有待提高。

二、新常态下加快云州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重点与对策措施

今后一个时期特别是“十三五”时期,新常态将影响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四个全面”布局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创新驱动和生态优先等政策机遇,都将给农业农村发展带来新动力新挑战。根据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特征,我们认为,“十三五”时期云州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总的目标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改革引领、创新驱动,坚持“四化”同步、协调推进,坚持城乡统筹、一体建设,坚持生态优先、持续发展,全面推进农村改革、现代农业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农民创业就业、农村法治建设,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农业现代化、体制市场化、环境生态化、生活宽裕化、治理法治化,继续保持云州农业农村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争取达到长三角地区领先水平,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一)战略重点

1、抓改革促提升。坚持改革引领,全面深化农村各项改革,重点抓好农业经营制度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进一步激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农村美丽和谐、城乡深度融合,全面提升云州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

2、抓创新促转型。坚持创新驱动,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经营模式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力度,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同融合发展。特别是要加强对农业关键领域的科研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和应用,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精准农业”,推进农业“机器换人”,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3、抓创业促增收。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完善农民创业培训和服务机制,大力培育职业农民,鼓励和支持农民自力更生、自主创业,发展乡村生态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等现代农业新业态,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4、抓法治促和谐。坚持依法治农、依法治村,加强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深入开展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法治观念,探索符合农村实际的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提升农村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

(二)对策措施

1、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激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一是突破股份合作制改革。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全面推进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制改革。对完全融入城镇的股份经济合作社,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实施股份公司化改造或清算终止,建立混合所有制的现代企业制度。对未能融入城镇的股份经济合作社,坚持以公有制为主导,健全现代治理结构,探索集体所有制主导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二是加快推进农村产权登记。结合国家建立和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除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等不动产产权的确权登记颁证外,将农房等集体建设用地上的建筑物纳入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范围,建立统一调查、统一确权登记、统一发证的不动产登记体系。对农村宅基地上的违章建筑,要本着尊重历史、尊重传统,区分情况、分类处置的原则,依法有序稳妥地开展确权登记工作,不能简单地不予登记或予以拆除。三是健全农村产权交易体系。建立健全市本级、县(市)区、乡镇三级联动,覆盖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与农村其他资产所有权的全方位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体系。同时,建立产权交易中介服务体系和征信体系,推进跨县(市)区的网上农村产权交易。

2、推动农业经营制度创新,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率。一是提高规模经营水平。在土地经营规模方面,鼓励和支持“家庭农场”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在经济林种植、水稻种植、水果种植、蔬菜种植等领域,形成一批上千亩规模的现代化家庭农场。在企业经营规模方面,引导有实力的农业企业突破现有生产规模,扩大投资,加强垂直整合和兼并,争取向大型化、集团化、全产业链发展,做大做强一批有规模、有影响力的农业龙头企业。二是突破单一经营模式。鼓励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业企业突破主业限制,向相关行业拓展,延伸产业链、提高价值链。畅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与乡村旅游度假、健身养老、网络销售等合作渠道,推动农业生产与金融服务、港口物流、批发市场的互联互通,将农业生产融入中高端服务业之中。三是转化兼业经营模式。加快农用地确权登记进度,并通过政府补贴方式鼓励普通农户流转农用地,促进农业从分散向集中经营转变,农民从兼业向职业化转变,破解传统农业中农民与土地的纽带关系。同时,推动村经济合作社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促进合作社向现代企业转型。

3、突破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探索新农村建设新模式。一是突破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根据中央相关政策,结合我市多年来探索的实践经验,制定相关实施细则,明确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的具体操作方式,包括跨乡镇(街道)置换、跨乡镇(街道)入股等操作方式,建立起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二是突破农村宅基地流转制度。与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同步,抓紧制定云州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实施细则。还可以通过行政村合并、建立镇村联合股份合作社等方式,扩大村集体的传统地域范围,使农村宅基地能够在更大范围内,以更合理的价格有偿退出或转让,保障农民权益。三是突破新村建设传统模式。在经济新常态下,以土地出让、楼房出售等资金平衡模式难以持续。为此,在新一轮新村建设中,要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结合农村宅基地改革,将农村住房改建的重点放在城镇规划建成区之内;其他地区的新村建设则以规划先导,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农民自建房为主体,积极稳妥加以推进。

4、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建设生态高效现代农业。一是发展信息化农业。加大现代信息科技在农业领域的推广应用,推进“互联网+农业”模式建设,推进云州特色农产品和农资的电商化销售,建立云州公共农业生产信息采集和数据分析信息系统,建立农产品安全信息回溯系统。二是发展科研型农业。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与科研分离模式,推进种业强市建设,建立以市场为导向、农业生产与科研紧密结合的科研型农业,争取在种子产业、智能农业、节水灌溉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促进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三是发展循环型农业。结合“五水共治”,利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畜禽粪便治理,采用农业节水新技术、新手段,打造秸秆综合利用等农业循环利用产业链,推动云州农业向生态、高效、低碳方向发展。

5、坚持政府引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健全农村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一是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探索农村农业项目建设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营造有利于各类投资者平等准入的市场环境,吸引民间资本、境外资本(如世界银行的低息贷款或无偿赠款)参与项目建设。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加大贷款财政贴息力度,扩大农业保险补贴范围,鼓励社会资本通过参控股、并购重组、BT、BOT、PPP等方式参与农村农业项目建设。二是创新农业农村金融产品。扩大“多权一房”抵押融资范围,建立健全涉农贷款担保财产的评估、管理、处置机制,促进更多农业农村资源、资产转化为资本。建立健全农村信贷体系,复制推广“村民集团授信”、“道德银行”等农户小额信贷模式,在农村推广债券、基金、黄金、人民币理财业务。三是发展壮大农村金融机构。支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发展壮大小额信贷公司和农村资金(保险)互助社,鼓励国内外商业银行在农村设点建网,发展农村电子银行业务,促进“微银行”在农村的全覆盖。

6、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引领带动农民创业增收。一是建立职业农民标准。参考台湾、上海等地农民职业化的经验,分类制订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业社会服务人员等本地农民的职业化标准,包括技能标准、经营规模、学历、资历等。职业化农民经营土地、海域及相应农业企业,政府应给予金融、税收、财政等优惠政策,使之成为农民创业增收的主渠道。

二是加强职业农民培养。对从事农业为主的中青年兼业农民,通过农业技能、新技术推广应用、网络销售等培训,引导他们成为职业化农民。加大高素质职业农民培育力度,鼓励和支持现有普通高校、高职院校、中职学校开设涉农专业,采取全日制教育和在职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新生代职业农民、农业科技人才和农业经营管理人才。三是建立职业农民协会。参照工会建制,依托供销社网络,建立市、县(市)区、乡镇三级职业农民协会。职业农民协会运作模式可以为企业化运作的中介机构,主要功能是为职业农民提供交流平台,为职业农民提供技术咨询、产品销售、物资供应和金融服务。

农村的农业发展 篇6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

一、 促进农业产业化需要农村金融的支持

农业产业化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的支相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农业产业化的普遍形式是“公司+农户”式的比较松散的契约结合体和股份合作制农庄式的以产权为纽带的紧密结合体。这两种形式都是在小改变农村现行体制的前提下克服以一家一户为基本单位的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后,打破农工商脱节,产供销分离的旧的生产和营销格局的必然产物。农业产业化要求的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必然把城乡、农工贸、经科教紧密结合在一起,并使各方参与者互信互利、共同发展,因而能够有力地推动传统的“二元”经济结构向城乡经济一体化的“一元”经济结构过渡。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历史性突破,“十一五”以来,逐步由初级加工为主向精深加工延伸,由劳动密集型为主向劳动、技术和资金密集型并重发展。截至目前,全国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到11.4万个,固定资产总额8099亿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70.9%、91.7%。此外,农业产业化经营立足区域优势,促进了产业集聚:沿海地区形成了优势水产品、园艺产品产业带,中部地区形成了粮棉油等优质专用农产品产业带,西部地区形成了特色农产品产业带。特别是畜牧业,已成为我国农业的支柱产业。

尽管如此,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还有待提高,龙头企业总体规模偏小,特别是农产品加工水平低,与我国农业生产和消费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农产品产后加工能力在70%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重为3∶1至4∶1,而我国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只有40%左右。农业产业化发展环境有待优化,特别是企业贷款比较困难,经常由于龙头企业收购农产品资金缺口问题影响企业对农产品的收购,“贷款难”成了制约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的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瓶颈。要建立现代化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就必须把先进的经营理念、物质装备、生产技术等要素导入农业领域,大力推进农业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整体素质。而要实现这些要求 ,就必须依靠农村金融的大力支持。

二、 实现农村工业化需要农村金融的支持

农村工业化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既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又有利于延伸农业产业化链条,扩大农业产业化成果,推进科教兴农战略并实现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中国虽然采取了农村工业发展战略,但当时片面强调中国特色的农村企业发展模式,农村劳动力“离土不离乡”,使得在宏观层面上看来应当集聚在城市中的一些产业,被人为地引导到农村。结果几乎是农村企业遍地开花。造成农村投资分散、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分散、农村资源严重浪费。而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农村工业化的推进则做出了另外一种选择:集中发展工业园、科技园,建设经济技术开发区。目的在于把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结合起来。

目前,沿袭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农村工业化建设之路,许多农村及偏远落后地区进行工业科技园、经济开发区的建设,仍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在此進程中,金融如何融入并有效发挥支撑作用,始终是一个比较核心的问题。

三、 推动农村城镇化需要农村金融的支持

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要求。由于推进机器大工业的基础是生产的集中,而生产的集中必然引起人口的集结和市场、消费、科教、文化的集中,城市因而形成与发展。进入城市的人口则主要是从农村分离出来的,工业化的必然结果就是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农村人口的减少。但是,传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结果是城乡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在某些发展中国家由于农村过剩劳动力大量流入少数大城市,使这些大城市恶性膨胀,从而患上了交通拥挤、社会秩序混乱、环境污染、居住条件与卫生状况恶化、大量流浪者与过高的犯罪率等“城市病”。

我们则要走一条新型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即“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实施农村城市化的好处很多,首先有利于实现城乡一体化,由农民出钱出物出人建设的小城镇不仅不会成为农村的对设面,而且能与农村建设利益共同体,互相支持、互相促进、协调发展。其次有利于农民的观念现代化,农民集中居住于城镇后,集体生产、集体娱乐使生产和生活的圈了都扩大了,农民的集体主义与文明意识必然会增强。第三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在人口聚集的城镇才有可能集中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交通、邮电、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公益事业,使居民享受到综合服务,感受到现代文明,既提高物质生活水平,又提高精神生活水平。第四有利于农业产业化链条的龙头企业与农村工业基地的建立。一个小城镇就是一个新兴市场,既是居民集中消费的市场,又是本地农副产品输出与各地产品输入的集散地和为企业提供零配件、维修、金融、信息、实验服务以及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社会化服务的多功能市场利用城市多功能服务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相关企业集中建在小城镇,形成企业集群,有利于乡镇企业的改组、改造和走集团化之路,实现规模效益,最终促进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工业化的发展。

中国已进入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的时期,但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严重滞后,关键在于城镇建设的固定资产投入不足。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农业发展投入,全靠国家财政。改革开放以后,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在国家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逐年下降,财政支农的形势日益严峻,必然对农村金融的支农功能提出新要求。

参考文献:

[1].张月华.河南省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2009(9).

[2].殷泽,农村金融转型样本:难解体制之困[N].经济视点报,2008—10—29

[3].于奎.农村金融制度创新与城乡和谐市场构建[J].经济经纬,2006,(2):143—145.

[4].许若明.浅议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 农村.农业.农民:下半月[J].2011(11):27—27.

农村的农业发展 篇7

虽然我国一直重视三农问题, 但是我国农业只有部分地区和国家大型农场实现了较高机械化, 并且我国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生产专业程度低, 生产效率低, 农村资本投入回报率低。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已经阻碍我国经济全面综合发展。

陈纪平 (2008) 认为农业企业生产比家庭生产具有优势。徐旭初, 冯冠胜等 (2002) 、么振辉 (2000) 发现农业产业化可以提高农村生产效率。黄祖辉 (2000;2012) 从市场竞争力的角度研究了农民参加合作社的动机主要是为了改变独自售卖、买时候的市场力量不如参加合作社。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利用变异系数法, 从实证的角度证明了新型产业组织发展对于农村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正向意义。

2 理论分析

产业化的新型经营主体主要是各类专业化合作社、互助组织、中介组织以及和大型企业长期合作的集中生产的集体。产业化的生产组织既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又可以改善农民市场力量提高农民收入。

首先农业产业化组织生产, 可以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和资本效率;其次, 农业产业化组织发展促使农村居民生活聚集程度增加, 可以促进农村经济非农业经济活动;最后产业化新型经营组织的发展, 可以提高农村生产效率和农村资本回报率。

3 模型设计

3.1 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1995年~2012年的数据作为样本, 其中相关的变量数据来自于《中国农业统计年鉴》与《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3.2 变量

根据已经设计的模型和可得数据引入以下变量:农村总产量 (DAGDP/用农村地区总产值变化量衡量) ;产业化组织发展综合指数 (Industrialization Level/利用变异系数法综合大中型机械拥有量、产业化经营组织、农学普通本科毕业生数、农垦国有企业耕作面积、乡镇企业营业收入、机耕面积六个指标计算得出) ;其中货币政策方向、财政支持、国家财政农村投入衡量、宏观经济环境为控制变量分别用Dm2、Afinance、Dgdp来表示。

在变量选取中, 本文选择客观赋权法当中的变异系数法对各个指标赋予权重, 进行农业产业化进程的评价分析, 其中大中型机械拥有量、合作化经营组织、农学普通本科毕业生数、农垦国有企业耕作面积、乡镇企业营业收入、机耕面积权重分别是0.23 284 358、0.260 718、0.11 961、0.033 456、0.239 321、0.11 405。

4 实证分析

通过单位根检验发现以上变量中Dm2、Afinance和Dgdp都为非平稳数据, 为避免虚假回归问题, 在实证中将以上各变量进行对数化处理为LDm2、LAfinance和LDgdp。在上述对数化之后各变量都为平稳数据, 利用最小二乘法得出以下结果。

该实证结果中各检验值表现良好, 产业化组织发展指标的系数显著为正, 证明农村中产业化组织的发展确实对农村生产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结束语

新型产业化组织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为了可以合理加快农村产业组织化的发展, 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首先, 政府要制定合理完善的政策法规引导产业化组织发展。其次, 要通过定点示范的方式, 引导农民加入产业化组织从被动吸引向自发建立和主动加入转变。最后, 各级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一定要通过政策和资金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积极鼓励各种形式的产业化组织发展。

参考文献

农村经济管理对农村发展的影响 篇8

农村经济管理是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为目的, 以当地经济条件与地理条件为基础, 通过对基本情况的宏观与微观的双向管理, 在确定发挥在那目标之后, 采用调节生产活动中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环节让农村经济向着规范化、法制化发展的经济调控手段。农村经济一直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民经济中, 农业经济一直靠前, 在我国经济进入新阶段之后, 农民增收目标基本实现, 农业经济涨幅明显, 农村发展正在平稳快速的发展。

农村发展的基础是经济, 经济需要经济管理来实现既定发展目标。近年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 在新形势下, 农村经济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也在实际应用中凸显出许多问题, 例如:农村经济管理观念陈旧, 专业性不足, 管理秩序混乱等。因此, 如何让经济管理跟随农村发挥在那的脚步, 与时俱进, 在不断完善中发挥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持农村社会稳定的作用, 是关乎农村发展的关键。

二、农村经济管理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经济管理观念陈旧, 专业人才缺乏

在我国绝大多数的农村, 传统的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经济管理理念与方式深入人心。农村管理阶层在旧观念的影响下, 很容易忽视对经济管理方式的创新, 难以考虑经济发展的长远利益。在经济新形式的影响下, 如何在快速的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 为农村谋求一条长久的、能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是管理者的首要任务, 主观上的墨守成规为农村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阻力。现有管理阶层观念陈旧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年龄结构单一, 管理工作多半是借鉴上一辈的观念, 在经济水平发展迅速、形势多变的背景下, 老一辈的经验难以适用。年轻劳动力不足造成了知识储备与新观念引进艰难, 许多需要专业人才运用专业知识解决的问题难以得到科学合理的处理, 专业人才的缺乏让经济管理观念的更新缓慢, 难以满足农村发展的需求。

(二) 农村经济管理制度不完善, 组织机构够不合理

从现阶段农村情况来看, 我国农村经济管理并没有一套完善的适应市场经济管理理念的管理制度。大多数农村在农业资源、财务、内部管理上的规章制度十分欠缺, 例如: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快于管理制度的发展速度, 管理与发展不对称造成农村经济利润下降和农业资源的浪费。制度的不完善甚至在约束成员方面都十分困难, 对管理工作的展开与工作进程都形成了很大的阻力。体制不完善导致组织结构涣散, 例如:管理人员与农村集体成员缺乏沟通的基本渠道, 凝聚力不强, 在农村发展的过程中热情不足, 发展进度缓慢。在形式创新上, 农村经济管理总是局限于形式, 在行使职能的过程中, 经常出现管理授权不明的情况, 不利于农村的稳步发展。

(三) 农村政策对经济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

近几年, 国家积极推建设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推进实施, 为的是让广大的农民能提高生活水平, 过上更加舒适、满意的生活, 农村基层工作人员也为这一战略目标不断努力着。但从经济管理情况来看, 成效并不显著, 一直存在的问题并没有及时有效地得到解决, 例如:财务管理不规范, 村内事务不够透明化, 账务管理不完善等,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农村基层管理领导管理方法不够合理, 对农村经济管理的关注度不够, 领导层对经济管理的不合理造成了政府工作难以得到支持, 引起群众与政府之间的矛盾。

三、对解决经济管理在农村发展中问题的探讨

(一) 创新农村经济管理观念, 提高管理阶层的专业素质

为转变传统的经济效益至上的经济管理观念, 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应积极对现有的传统经济管理观念与模式采取有效地措施进行创新, 例如:改变由管理层全权决定经济管理措施的模式。加大农村经济管理观念的宣传, 引起广大成员的关注, 调动成员积极性, 为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实的群众基础与实际实施效果考察的渠道。对于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欠缺的问题, 现有的管理阶层应通过相关培训努力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 例如:开展成人夜校, 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专业正规的学习;定期开展“三下乡”活动, 普及农村经济管理相关知识等。同时, 应努力扩大农村经济管理队伍, 引进当地的专业人才, 保证新形势下的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创新农村经济管理观念, 提高管理者的专业素质, 为实行农村发展管理进行知识背景和基础人才的储备, 对管理工作的开展起着重要作用。

(二) 完善农村经济管理体制, 推进组织结构的合理化

完善农村经济管理制度可以更好地解决资源配置合理化、经济效益、组织结构等问题, 是推动农村良好长远发展的基础。应建立健全全体人员参与监督农村经济管理创新的决策机制, 调动群众积极性, 增强凝聚力。在完善的经济管理体制下, 合理化机构组织, 全面实施经济管理工作, 完善财务制度, 做好计划、控制、组织特色农产品销售方案, 提高应变能力, 防止造成农业资源的浪费。在群众基础上完善体制能让领导者更好的把握经济管理的方向并及时进行调整, 实现农村的全方面、多方位的发展目标。

(三) 加强对农村经济管理的重视程度

为了让农村经济管理在农村发展中发挥其统一调控, 合理发展经济的作用, 基层领导加强对农村经济管理的重视程度, 以先进的管理思想指导经济管理工作。一方面, 管理层要通过对中央相关文件的学习, 努力理解、贯彻中央对农村经济管理的指导精神, 在实践过程中总结符合当地实情的经济管理方法;另一方面, 要加强各地之间的交流学习, 通过听取其他乡镇的成功经验, 丰富自身经济管理知识储备, 还可以定期举行专家座谈会, 通过专家的意见, 有效提高经济管理的执行力, 让经济管理工作在整体上推动农村发展。

合理开展农村经济管理, 要从丰富专业知识与创新管理观念、完善经济管理体制等方面做起, 让农村在经济形势多变的背景下依然能实现平稳快速的发展, 为我国广大的农民群众谋求更大福祉, 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农村的农业发展 篇9

一、国外政策性金融支农特点突出且独立性强

(一) 政策性金融支农特点突出

针对农业生产中农业生产风险高、农业投资数额大、期限长、见效慢的特性, 由此决定了农村金融运作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日本政府于1945年和1947年分别通过了创建政策性金融和合作金融的相关法律, 在金融体系运行过程中通过政府财政对合作金融组织运行及农村中的贷款提供各种补贴。在印度, 政府和农村金融机构都为农民提供创业资本。通过对农民提出的创业要求由政府无偿提供25%的原始资本, 商业银行提供75%的配套贷款, 对农户提供信息咨询和技术培训;对创业贷款形成的损失, 政府还给予一定补偿来积极鼓励农民自主创业。

(二) 国外农村金融机构独立性强

国外的农村金融机构组织独立核算, 自主经营, 而中国的农村金融机构很难做到这一点。我国农信社只是名义上的合作组织, 在实际经营中官办性质依然存在, 其经营难免受到官方行政干预, 难以履行农村信用合作社为农业农民服务的宗旨, 往往恶化农信社资产质量。而且农信社的利润导向越来越明显。

二、国外农村金融贷款模式微型化

发源于孟加拉国的Grameen bank的微额信贷被世界公认是扶贫到户的最有效模式。所谓微额信贷 (microfinance) , 一般指通过想低收入客户、个体经营者提供金融服务、社会服务等, 借以帮助贫困者增加收入、摆脱贫困的活动, 具有金融含义和社会含义双重含义孟加拉国乡村银行模式是一种非政府组织从事小额信贷的模式。孟加拉国乡村银行以小组为基础的农户组织, 要求同一社区内社会经济地位相近的贫困人口在自愿的基础上组成贷款小组, 相互帮助选择项目, 相互监督项目实施, 相互承担还贷责任。银行根据借款人的需求发放无抵押的、短期的小额信贷, 但要求农户每星期分期还款。孟加拉国乡村银行在放贷的同时要求客户开设储蓄账户, 存款金额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必须购买孟加拉国乡村银行的股份, 从而成为银行的股东。印度政府通过一系列扶贫计划构建了世界上最大的微额信贷体系,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农村综合发展计划。最近十几年, 互助合作团体法案的颁布促进了互助合作团体的发展, 微额信贷正通过银行-自助团体联系计划, 在政府及非政府组织的大力推动下迅速发展。

三、国外农村金融环境安全

(一) 技术环境

国外金融对农村科技进步的成功支持主要表现在创造良好的支持环境, 将固定资产投资作为支持的重点, 对大型水利工程、农田基本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和机械设备等的支持, 增加支农金融机构的筹资渠道等保险和风险担保。

(二) 金融风险防范

日本农村金融对金融风险的防范, 首先是政府直接参与建立了农业信用保证制度, 对农协经营损失和债务进行补偿;农协之间还协议建立了相互援助制度, 即农协组织每年须将吸收存款的10%作为专项储备, 由农林中央金库统一运用和管理, 来提高农协组织的流动性;对于农协会员的存款方式实行强制保险, 农协会员存款后不用支付任何保险费用, 其储蓄存款就自动成为被保险对象。

(三) 监管环境

农村金融的监管由政府的金融监管厅负责, 它监管金融组织的资金运用情况, 确保其合规经营。而印度的农业保险却比较健全和完善, 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在这一体系中, 由国家设立农业 (政策性) 保险公司, 专为农作物生产、经营、加工等提供保险, 农民无论是否拥有土地或是否负债, 都可以申请加入农业保险。

四、结语

经济发展, 金融先行。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 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必须立足我国国情, 借鉴国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农村金融建设的成功经验,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合作金融体系, 才能在农村金融市场形成有序竞争的局面, 解决金融抑制的难题, 突破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

参考文献

[1]赵维清.日本认定农业者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现代日本经济, 2012 (02) :65-72.

[2]张乐柱.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 2004:66.

[3]焦海英.日本农村合作金融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D].杭州:浙江大学, 2002:13.

[4]马忠富.国际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经验及启示[J].中国农村经济, 2001 (11) :72-78.

[5]王煜宇.农村金融法制化:国际经验与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 2011 (08) :102-109.

农村的农业发展 篇10

一、研究模型与指标选择

(一) 研究模型

文中对于农村金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在研究的过程中相应的变量包括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 将农村的相应投资作为控制变量, 使用对于传统金融环境评析的函数模式进行计算, 通过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的关系可以得出相应的方程, 并可以表示为:Y=f (K, F) , 其公式当中Y主要的表示农村经济的发展的现状, K表示为农村的资本投入, F则是代表农村金融的发展水平。通过这个模型进行响应变量的实际调整能够有效的减少误差的产生, 确保在衡量实际的相互之间的关系的过程出现偏差。

(二) 指标选择

在进行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的研究当中, 实际涉及到农村金融和经济增长两个方面的内容。在农村金融指标的选择方面, 包含两个方面的指标内容, 其中农村经融发展规模指标和农村金融发展效率指标。在衡量农村发展规模指标时涉及到一个相关的公式FIR=DL/RGDP, 这个公式表示的是农村的存款金额和农村的信贷总余额之和。农村金融发展效率指标指的是农村金融中介将农村的金融存款进行转移, 转化成信贷行业的支持, 促进农村的经济的增长效率。因此, 指标的正确选择能够有效地减少实际在进行计算当中的差值。

二、实证分析与检验

(一) 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在20世纪末期以及21世纪初期进行实际的选择和控制, 对于相应的农村资本投入、存款余额以及贷款余额进行有效的数据统计。通过这样的资源的和数据的收集, 在实际计算当中的准确性是对于社会发展当中农村金融的真实性有着重要的保证。因此, 在模型RGDP=f (K, FIR, RLD) 中, 其中RGDP代表的是自然数值K代表的是在农业经济当中的固定投资额自然对数值, 以及RLD贷款比的自然对数值。

(二) 单位根检验

在进行分析之前, 应该对于相应的监测系统VAR进行单位根的检验工作, 确定数据在实际计算当中的准确性和运行的平稳性。因此, 在进行单位根的检验当中应该重视农村金融当中包含的各个项目, 并对于其中的平稳变量和不平稳变量进行相关的控制工作, 并报相关数据的稳定性, 在对于单位根的检测当中, 详细的信息 (见下页表1) 。

(三) Granger因果检验

Granger因果检验是对于标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检验工具, 这个因果检验的结果是在20世纪70年代当中进行提出并实用的, 其实际的操作过程对于X和Y之间的研究进行实际英国关系的评测, 并且在X变量能够对于Y进行精度的改善能够有效地预测Y的精准度, 则确定X是Y的Granger原因, 如果不能预测Y的精准程度则认为其不是Y的Granger原因。农村的金融环境长期的影响着经济增长, 并且二者之间具备一定程度的协调关系。

三、实证分析结果评述

通过上述的研究结果, 并且通过相应的数据进行研究, 得出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的相关性的实际结论, 下面对相关结论进行叙述。

(一) 农村经济货币化的正向相关性

在实际的农村货币的现金流通和实际的贷款金额的增加, 以及农村的GDP的比重的增加在农村的经济发展进程当中真有重要的比重, 同时也是货币现象的重要形式。并且相应的货币现象的增加, 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提升经济交易的环节和交易的速度, 使得相应成本有效地节约, 同时金融环境的提升使得农村的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地加快, 为经济的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农村经济增长使得货币大量的增加, 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 使得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强有力的支撑, 符合经济增长与货币化的基本规律。

数据来源:中国经济网站。

(二) 农村的金融贷款对经济增长的负相关性

对于农村的金融贷款呈现出以下的特点:一是农村的金融贷款具有表面化的特点, 其中的贷款仅仅是形式上的信贷模式。在农业当中的实际应用并不是很多, 非农业化的现象相当严重。二是农村的金融机构对于金融的实际运用存在相应的弊端, 没有重视到农业的发展规律, 其在活动的过程中没有将农资发展作为重点。三是金融制度的问题, 金融是维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金融制度的正确实施能够有效地推动社会的发展和农村经济水平的提升。

(三) 农村投资对经济增长作用不明显

在实际的农村经济当中, 投资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不会产生显著的成效。这与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相悖。在改革开放的初期阶段, 国家解放农村的剩余劳动力, 使得农村的经济得到相应的发展。但是在发展进程中, 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 农村经济现状不能够良好地利用投资。并且在实际投资时造成农村金融环境和投资脱节, 造成无效投资和投资浪费等深层次的原因。

综上所述, 在实际的农村经融环境的发展进程中, 能够有效地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农村金融环境当中, 要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进行金融体系的建立, 确保金融环境的发展适应现代农村的发展状况, 促进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提升中国经济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郭刚.中部区域农村经济发展金融支撑机制及实证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 2012.

[2]马晨.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D].荆州:长江大学, 2012.

农村的农业发展 篇11

关键词:北方欠发达地区农村农业特征趋势

1 北方欠发达地区农村农业发展的特征

(1)农产品供求总量紧平衡,部分品种呈现结构性短缺

目前我国的农产品一直处于贸易逆差状态。北方欠发达地区部分位于农牧业交错带上,自然条件相对来说比较差,增收比较缓慢。部分农产品在品种结构上的短缺主要表现在优质农产品的短缺,由于现在经常发生一些食品安全的事件使得越来越多消费者对安全优质的农产品需求增加。

(2)农业生产成本持续走高,各类费用全面上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物价也在不断的上涨,所以农村农业的成本也在持续的走高中,增加了北方欠发达地区农村农业发展的整体投入费用。

(3)农村劳动力有限剩余,农业劳动力结构性短缺

我国农村人口的整体基数比较大,所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总体人数与其他国家比还是很多。但是,随着外出务工的农村人口越来越多,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了城市,农村劳动力里青壮年劳动力以及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的劳动力比重大幅下降,导致农村的青年劳动力短缺,特别是在农忙季节这个问题很突出。

(4)农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水平落后

农村基础设施是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对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有深远的影响。近些年来,我给经济发达地区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在北方农业欠发达地区,与不断发展农民人活水平以及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相比,还是比较落后的。在部分的山区,落后的基础设施严重影响了当地农业的发展。在技术发展水平上,北方欠发达地区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进步,但并没有跟上整个社会发展的脚步,没有走上产业化以及机械化发展的道路,农业产业水平还是相对比较落后。在农业的选种以及培育角度来说,当地的农民一般都是依据传统的经验,满足自给自足,但是难以形成产品加工或销售。

(5)农业的产业化水平不高

由于大部分的农村都比较分散,土地分布也缺乏合理统一的布局,分布比较零散,这样会影响农村的产业化进程。对于北方欠发达地区的农业生产中仍然是种植业和畜牧业占主导地位,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活动难以实现机械化,使得农业的规模小,产业化水平较低。

2 北方欠发达地区农村农业发展的趋势

2.1 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构画新农村建设蓝图北方欠发达地区农村的发展要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创,对农村的发展制定合理科学的规划,突出当地的特色,注重对土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对当地的发展实行统筹兼顾。

2.2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农民增产增收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主要有以下发展趋势:

(1)要以优质农业产品为主导,发展特色生态农业,从当地的具体情况出发依据科学的技术进行农业生产,从而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减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要严格对各种迫害农业生产的污染行为进行治理,从而改善北方欠发达地区的生态环境,再造秀美山川,全面实现农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农村将发展合作经济,进行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不断增加当地生产的农业品所包含的附加值,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增加政府的扶持力度,促进农村合作意识的增加,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和当地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打造农村品牌战略,推进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进程,积极打造拥有高技术含量、自主知识产权以及高市场占有率的农产品品牌。

(4)切实落实各项支农政策,让公共财政受益于农

我国已经开始不断通过各项政策加强新农村建设,各相关部门和当地的基层组织需要积极完善的把相关的项目在当地农村落实好。需要全面的落实当地的科教文卫事业。关于对农村以及农业的一些物资奖励或者补贴,应该及时的发到相关的村民手里。完善农村的各项保障制度。

(5)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

随着我国对农村科技投入力度的增加,不断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我国的农业发展速度会加快,农业的创新能力也会很很大程度的进步,但是与世界其他国家比还是相对落后的。农业的科学技术研究与农业经济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要避免农业种植的盲目性,促进先进科研成果的转化率,提升农业的生产质量。

(5)农业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但农业产业安全形势更加严峻

农村的农业发展 篇12

资本投入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已被经济学界的研究所证明。当今“三农”问题的解决仍然是国家新农村建设的主旋律,而很多学者研究证明资本形成不足即农村金融体系的不完善是“三农”问题顺利解决的制约因素,他们认为只有建立和不断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加速农业资本的形成,保证农村经济经营主体的资金易得性,“三农”问题最终才能得到根本性的解决。这一研究结果不断受到政府的重视,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成为当下农村改革的重要话题,如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不断出台相关的政策,如金融机构的税收优惠、贴息贷款、或财政直接补等,以促进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发展、现有金融机构的产品创新等,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撑。至此,我国已初步形成由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银行、乡镇级的村镇银行、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和农村自己互助合作组织组成的一个业务多层次、产权结构和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因此,本文将以此为背景,以福建省为例,研究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联性,以求发展福建省农业贷款和财政支农资金的主要投向及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为政府出台农业金融发展政策提供实践依据,提高政策制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1 文献回顾

国外情况。1969年Goldsmith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首次提出了金融相关比率的概念,揭示了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同步发生的规律[1]。Levine Ross与King Robert对80个国家1960—1989年间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后,验证了金融发展对资本积累、生产率提高的促进作用,证实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的正相关关系[2]。国际上对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及发展的关系也进行了研究。理论研究方面,Hugh T Patirck首先提出“供给领先”模式,强调了农村金融供给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认为农村金融组织及相关服务的供给先于农村经济主体的需求[3];Mark.Drabenstot和Larry.Meeker分析了资本在农业经济中所起的作用,提出利用社区银行的可贷资金发展农村二级市场[4]。而实证研究的角度主要集中于农业信贷对农业产出的影响研究,研究方法主要有生产函数、投入要素需求函数、效率缺口函数和线性规划研究方法等。Michael T.Belongia和R.Alton Cilbert建立了农业信贷对农业产出影响的市场分析模型,并分析了信贷对农业产出的影响程度[5];《2002年世界银行的综合研究报告》表明,农村金融的发展改变了农村的生产活动方式和雇佣行为,导致了产出增加和贫困减少[6]。

国内情况。国内学者也对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农民增收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有正相关、负相关、零相关、微相关等关系。如姚耀军对中国农村1978—2002年间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做出实证研究,农村金融发展状况影响到农村经济增长,而农村经济增长对农村金融发展状况无影响[7];许崇正,高希武研究表明了信贷资金对农民增收的支持作用不够[8];温涛、冉光和和熊德平丈在对研究结果显示,中国金融发展和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显著的负效应[9];邹擘对湖南的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储蓄比率和金融机构信贷比率的提高,对湖南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长期来看是正向的,而且影响作用将随着时间的增长逐渐加大[10];袁锐研究结果表明江西农村存款增长对江西农民收入增长具有负效应、江西农村贷款增长对江西农民收入增长具有不十分显著的正效应[11]。

综上所述,国内外对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关系研究较多。但是,他们所选择的指标主要是农村存款、农民人均收入、农业生产总值,而没有考虑农业产业化组织的经营情况、农产品加工企业总产值,不能准确判断农业信贷资金的投资方向。本文将以此为出发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所选取的指标进行完善,以求得到更加合理的结果。

2 关联度的计算步骤

Y1,Y2,Y3,……,Ys为系统特征行为数据序列,X1,X2,X3,……,Xm为相关因素序列,Yi(1<is),Xj(1<jm)的时间长度相同,即数据个数相同。另设定系统特征行为数据序列Yi为母序列,而将上述m个相关因素序列称为子序列。而关联度就是两个序列关联性大小的度量,在本文中就是农村经济发展子指标与农村金融发展子指标的关联度。其计算步骤户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2]:

第一,原始数据变换,包括均值化变换、初值化变换和标准化变换三个子步骤。

第二,计算母序列与子序列的关联系数。经数据变换的母数列记为Yi,子数列记为Xi,则母序列与子序列的关联系数为:

其中,ΔijkYiXi的绝对差,即Δijk=|Yi(k)-Xj(k)|;MaxMin分别表示Δijk的最大值与最小值;β一般情况下可取0.1~0.5。

第三,计算关联度。母序列与子序列之间的关联度以两比较序列各个时刻的关联系数之平均值计算,即:

其中,λij为母序列与子序列的关联度,n为比较序列的长度(即数据个数)。

3 指标设计与数据收集

根据文献回顾的结论,为考察各项农业贷款与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经济、农业产业和农民收入的支持情况,准确判断农业信贷资金的投资方向,同时考虑资料的可获得性,笔者选取以下四个指标构成系统特征行为序列,即农林牧渔总产值(Y1)、农民农林牧渔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Y2)、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销售收入(Y3)、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企业产值(Y4);选择以下两个指标作为相关因素行为序列,即农业贷款余额(X1)和财政农林水事务预算支出(X2)。表1为上述指标在1998—2008年的统计数据,运用该数据进行农业贷款与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经济、农业产业和农民收入的灰色综合关联度分析。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1999—2009年历年的《福建统计年鉴(1999—2009)》和《福建年鉴(1999—2009)》。

数据来源:《福建统计年鉴(1999-—2009)》和《福建年鉴(1999—2009)》

图1是各变量的趋势图,从图中可以发现,农业贷款余额和财政支农支出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销售收入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企业产值的变动的方向和步调较为一致。

4 关联度研究结果

根据母序列与子序列的关联度计算步骤,运用表1的数据将其代入公式(1)、(2)中可得到农业贷款余额和财政资金支农投入与农林牧渔总产值、农民农林牧渔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销售收入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企业产值的关联矩阵,结果见表2,全面反映了1998—2008年间福建省农业贷款余额和财政支农投入与农林牧渔总产值、农民农林牧渔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销售收入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企业产值的密切程度。

根据以上分析结果,按照0<y≤0.35为弱关联、0.35<y≤0.65为中关联、0.65<y≤1.0为强关联的标准。农业贷款余额与农林牧渔总产值、农民农林牧渔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销售收入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企业产值具有强关联度;而财政支农资金与农林牧渔总产值、农民农林牧渔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销售收入具有强关联度;而与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企业产值属于中关联度。

然而,关联度强不等于就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成因。因此,本文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从检验结果可以看出:5%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三个因果关系。即农业贷款余额的增长是农林牧渔总产值增长的格兰杰成因;农业贷款余额的增长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销售收入增长的格兰杰成因;农业贷款余额的增长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企业产值增长的格兰杰成因。

第一,农林牧渔总产值与农业贷款余额的关联度最大,关联度为0.762;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企业产值次之,关联度为0.689;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销售收入最低,关联度为0.668(详见表2);并根据格兰杰因果分析结果,农业贷款余额的增长是农林牧渔总产值增长的格兰杰成因。这说明农业贷款的增长在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方面有较大的贡献,国家针对银行等金融机构向农业第一产业贷款的优惠政策表现出了较大的实际作用。

第二,因为农业贷款余额的增长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销售收入增长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企业产值增长的格兰杰成因,笔者认为农业贷款可能通过对这两个因素的促进作用,提高了农林牧渔初级产品的市场销售能力,进而间接的推动了农林牧渔总产值的增长。然而,根据农林牧渔总产值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销售收入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企业产值的关联度研究结果,关联度分别为0.564和0.652(详见表4)。这表明福建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对农业生产的带动作用有限,可能与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仍然处于较低水平有关,2007年福建省农民组织化程度仅为36.44%[13];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企业的发展可以增加对农业初级产品的需求,从而保证了农民生产的农产品能够在市场上实现经济价值,增加农业经营收入。

第二,财政支农资金与农民农林牧渔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的关联度最大,为0.785,与农林牧渔总产值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销售收入的关联度分别为0.673和0.668(详见表2)。该数据说明财政支农资金对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相关关系,但是,根据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其还不是农民农林牧渔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因此,虽然政府在农户生产经营补贴、农业综合开发、农业基础设施、农田水利和气候方面的财政支出,为农户进行农业生产经营提供经济推动力,并使农业生产环境不断优化,但是由于农业是弱质产业,并随着农民人均家庭工资性收入的不断提高,农业经营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小,经营农业的积极性不断降低,由此弱化了财政支农资金对农业经营收入增长的贡献度。

第三,财政支农资金与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企业产值的关联度仅为0.579(详见表2),说明政府对农业的财政扶持政策主要方向是农业产业中的第一产业,或者财政支农资金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的比重太小,或者政府对农产品加工业主要采取税收优惠、贷款支持等政策进行扶持,从而降低了财政支农资金的影响程度。

5 结束语

根据关联度分析结果,农业贷款余额与农林牧渔总产值、农民农林牧渔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销售收入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企业产值具有强关联度;财政支农资金与农林牧渔总产值、农民农林牧渔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销售收入具有强关联度;与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企业产值属于中关联度。而根据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农业贷款余额的增长是农林牧渔总产值增长、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销售收入增长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企业产值增长的格兰杰成因;农村经济发展不是农村金融发展的格兰杰成因。

上一篇:层次化化下一篇:绿色照明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