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农业农民

2024-11-15

农村农业农民(通用12篇)

农村农业农民 篇1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把解决农村、农业、农民(以下简称“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三农”问题是一个较长期的社会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育改革,特别是创立一个面向农村、农业、农民的高等农业教育体系尤其急迫。

一、基于“三农”的高等农业教育职能

高等农业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有关农业及相关行业的一种专业性的教育形式,高等农业院校是高等农业教育的主体。中世纪以来,大学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逐步具备和发展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三大职能。高等农业院校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高等农业教育的载体,同样具备这三大职能。

高等农业教育以“三农”为其发展的起点和终点,对农业技术系统的影响很大。高等农业教育特别是高等农业院校通过合格人才的培养为农业提供高素质的技术智力和人才流动途径;通过科学研究推动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与农业技术进步;通过直接的社会服务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但是,高等农业院校三大职能的发挥也是历史的、具体的,是有条件的、不尽均衡的。从当前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的办学实践看,三大职能中,科学研究的作用较大,一批重要的农业科技成果已转化成为现实的农业生产力,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生产,但科学研究中重理论、轻实际,重成果、轻转化的问题还很突出;从人才培养看,社会发展的高要求与人才培养的不适应的矛盾依然存在,面向农业、农村的人才就业机制亟待建立;就直接服务社会而言,还缺乏高效快捷的通道、模式和适宜的机制。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随着新科技革命在全球的兴起,大学逐渐从社会的边缘走向了社会的中心,日益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器,大学的三大职能也随之发展。但由于长久以来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我国大学布局和功能辐射主要还是瞄准城市,面向“三农”的高等教育资源十分稀缺,服务“三农”的大学职能也十分有限。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市场化的背景下,调整和加强三大职能,更好地服务“三农”,是高等农业院校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核心问题。

二、面向“三农”的高等农业教育所处的现实情景

1、新的农业科技革命。

上世纪六七十代年起,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现代工程技术、新能源开发、农产品综合利用技术为代表的新农业科技革命在全球方兴未艾,且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其综合化程度越来越强,成果产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农业产业升级越来越快,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新农业科技革命对高等农业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已经对大学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知识创新、人才培养等产生了巨大影响,加剧了高等农业教育的竞争,也凸显出了高等农业教育的价值。

新时期,高等农业教育肩负着‘科教兴农”的神圣使命。在追赶新的农业科技方面,我国高等农业院校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在多个领域都获得了领先的地位,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如高新科技的产业化程度还很低,技术进步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还不高,农业高新技术对产业升级的推动作用还不明显等。应对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挑战,加速发展农业高新技术,是增强农业竞争力最有效的途径,也是高等农业教育发展必须予以重视的问题。

2、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农业产业发展。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愈加明显。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全球产业的重新分工和全球资源、知识、技术、商品市场的形成,世界经济新一轮结构变迁的特征是从大车间经济向服务业迈进。参与国际竞争和以国际市场为参照进行农业产业的结构性调整,是中国农业面临的首要问题。

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和结构变迁的要求,我国农业必须走出车间经济阶段,走向市场,延伸闭合农业产业链条,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经济中第一、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结构,这是改变我国农业弱质的重要途径。因此,面向“三农”的高等农业教育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回应新时代农业产业变化调整的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调整专业与学科设置,变革人才培养方式。特别是应大力加强农业产业发展管理、决策和智力等软技术的研究,培养与农业产业发展相对接的农业经营、管理人才,服务农业变革。

3、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市场化。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已经来临。但是,目前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的学生规模还不到全国高等教育总规模的10%,高等农业教育的规模与农业人口的状况极不相称。另一方面,从上世纪后期开始,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市场化趋势越来越明显,高等教育的竞争不仅表现在国内人才、资源的竞争,而且已成为国际间的一种竞争。

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市场化发展既对高等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高等学校的重新定位、理念更新、战略重构成为了一种必然。而从目前情况看,高等农业院校在大众化、国际化、市场化发展中处于一种比较不利的地位,主要表现为学科综合化、国际化、结构化水平不高,师资队伍的近亲繁殖导致结构不尽合理,生源与就业渠道不畅,综合竞争能力不强。因此,要适应大众化、国际化、市场化发展的要求,就必须面向“三农”深化改革,加快发展,进一步拓展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空间,进一步增强高等农业院校的基础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

4、“三农”困境。

“三农”困境在我国不仅是一个社会问题、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也是高等农业教育不能回避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现实背景。

在农民问题中即有一个接受高等教育的问题,在目前我国社会各阶层中,占整个社会人口半数以上的农业劳动者阶层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仍未达到社会平均水平,其辈出率远远低于社会其他阶层,即使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另一方面,我国农业科技人员数量太少,不到全国专业技术人员的3%,每万亩土地的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不足1人,每万亩森林仅有0.53个林业专业技术人员。我国农业要实现增长方式的“两个转变”、农民要实现小康目标、农村要实现现代化,关键在于面向“三农”的人力资本开发,而目前存在的困境症结之一即在于教育。

三、服务“三农”的高等农业教育改革与发展

1、加快高等农业院校发展,满足“三农”发展的要求。

高等农业院校要对国家、社会、人民有所作为,就必须坚定不移加快发展,这既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趋势,更是“三农”发展的新要求。我国是农业大国,即使到2020年实现55%以上城市化率以后,我国仍将有近7亿人生活在农村,农村就业人口存量仍然有4亿之多。

高等教育发展从精英阶段到大众阶段再到普及阶段转变的同时,质的变化亦很明显,其中高等教育的功能也从塑造人的心智和个性、培养官吏与学术人才发展为传授技术与培养能力、培养技术与经济专家,再发展为培养人的社会适应能力、造就现代社会公民。面向“三农”的高等农业教育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农业技术与经济人才,造就众多的现代社会高素质的公民,对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人力资本开发,只有加快发展,方能实现。因而“三农”发展对高等农业教育的外在要求与高等农业院校发展不够的矛盾将会更加突出。要满足“三农”发展与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要求,就必须实现办学体制与机制的创新,整合配置国家、社会、个人等多渠道的办学资源,加快高等农业院校的发展,而且这种发展首先应以扩张农业院校办学规模为基础。

2、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提高服务“三农”的能力。

服务“三农”的高等农业院校学科专业建设,必须瞄准农业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发展方向,紧跟新农业科技革命的发展步伐,以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增长农业整体效益为目标。农业技术进步既是技术进化和技术革命,也是管理、决策和智力等软技术的进步;既包括知识创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资源开发创新,也包括市场创新与组织管理创新。因此,高等农业院校要按照“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学科布局上应在人文和社会科学、经济管理、理、工、商以及传统的农学学科间建立新的平衡关系,组建起富有特色的学科群,以此为基础构建农业院校基础竞争力,发展核心竞争力,提高服务“三农”的能力。特别要适应世界经济新一轮结构变迁对农业发展的要求,改革过去农业院校学科专业片面注重农业内第一、二产业,围绕农业内第一、二产业培养人才、组织科研、提供服务的模式,大力加强农业第三产业学科专业建设,组织科学研究,培养运销、仓储、加工、交易等农用商业人才,培养农业经济中的EMBA。要顺应高等教育国际化、市场化的趋势,瞄准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整合学科专业。

3、改革人才培养方式,适应“三农”发展的需要。

适应“三农”发展需要的高等农业教育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着眼于人的发展。这就要求立足于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和全体学生共同发展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方式。要大力加强农业院校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人文精神是对人的精神世界(内在的)和文化世界(外在的)的观照,其核心是根源于人的精神需要的价值和价值体系,对于做人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农业院校的大学生是中国农业振兴、农村现代化的希望,没有过硬的思想素质和深厚的人文精神底蕴是不能适应“三农”发展需要的。

改革人才培养方式,就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加强农业院校的通识教育。因为,通识在本体论与认识论层面,是对常识、对科学的超越,在人生观与价值观层面,通识是对人的生命本然、终极目的与理想等意义世界的观照。而通识教育正是高等农业院校教育教学的一个薄弱环节。要更新教学内容,着眼于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改善高等农业教育结构。

4、创新服务社会机制,增强辐射“三农”的功能。

高等农业院校要通过寻求科技和经济结合的最佳切入点,打通科技通向农业经济、进入市场的渠道,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要实现开门办学,为“三农”发展提供经济技术服务、信息服务、成果孵化服务和技术培训服务;要协调学校、企业、市场、政府间的关系,整合各种资源,增强大学辐射“三农”的功能。要通过兴办农业科技园、组建各种咨询服务机构、网络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实现学、研、厂(场)一体化发展,构建农民终身教育体系。

综上所述,“三农”问题的解决和高等农业教育发展是紧密相关、密切相连,二者良性互动必将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和农业高等教育发展、农业院校竞争实力的提高产生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①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农学院:《都市型现代农业与都市农业学科群建设》,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

②王涛、刘拥军、王秀清:《北京都市农业发展的理论与政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

③陈阜、王强:《农业科技园区规划理论与实践》,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

农村农业农民 篇2

(一)一、农业经营:重点在于确立“双轨并行”的制度——稳定自给性小农,发展商业性大农

(一)我国农业绩效总体很好,农业问题并不严重

农业是一个产业,所以,它只能承担起与其作为一个产业相应的责任与义务。

根据经济学家的定义,农业的职能主要地表现在四种贡献上:产品贡献、要素贡献、市场

贡献和外汇贡献。

这样看来,尽管我国农业发展曾经走过了许多弯路,但到目前为止的结果应该说是相当不错的了:全国城乡的食品供给常年基本有保障、丰年有余,粮食库存充裕;即使在农业份额已下降到仅占GDP总量14.5的今天,农业仍能为国家赚取一定量的外汇收入(2002年,我国农产品出口181.4亿美元,顺差57亿美元);劳动力和资金仍不断地从农业部门释放出来;农业发展也支撑起了我国已初具规模的化肥、农机、农药、农膜等工业产业。所以,总体看来,我国农业发展已经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如果仅仅从一个产业的角度来看,在目前的条件下,我国的农业发展应该说是健康的,并不存在大的问题。

正因为如此,笔者认为很多人把我国目前农业中存在的问题人为地夸大了,把本来比较简单的问题人为地弄得复杂化了。这很不利于我们对今后农业的健康发展做出实事求是的判断,当然,也就难以找到正确的发展道路。例如,不少人在谈到农业存在的问题时,会提到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太多。显而易见,这不是农业的错。相反,这是农业进步的表现。至于如何为这些剩余劳动力找到出路,不应该视为农业的问题,而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问题或体制方面的问题。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国农业完全没有问题了。但农业的问题多是发展中的问题、进步中的问题,并且都是可以找到解决方案的问题。例如,经过艰难而漫长的谈判后,我国终于加入了WTO。这意味着中国农产品市场已构成了世界农产品市场的一部分,其他国家的农产品可以在比过去更宽松的环境中进入我国市场,我国农产品也可以在比过去更有利的条件下进入其他国家的市场。这其中起关键作用的因素就是国际竞争力。客观地讲,我国农业的整体竞争力在国际上是比较低的。这既表现在我国人均农业资源很少的先天性资源不足上,也表现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低、不能为农业发展提供有效帮助的后天性劣势上。怎么办?出路仍然只有一条,那就是进一步追求农业发展的创新之路。在全球开放经济环境中、在开放市场条件下,这种创新更为艰难,它必须是一种能超越国际经验的创新。

(二)加入WTO后,我国应选择一条新的“双轨并行”的农业经营制度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农业制度创新必须做到同时有效地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在吸取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增强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二是在充分照顾我国基本国情的前提下保持农业的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本实现以及保证农村社会基本稳定。

综观农业发展的国际经验,农业经营无非就是走两条道路:一条道路是指主要建立在专业化、商品化、市场化、机械化基础上的规模型的大农(场)经济;另一条道路是指主要建立在生物化、技术化、保护型、密集型基础上的小农经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农业发展类型属于前者;欧洲不少国家和日本等的情况则属于后一类。

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国情主要表现出两大特征:一是土地资源相对太少,比欧洲和日本的平均水平还要少得多,属于非常典型的小农经济;二是农业的专业化、商品化、市场化程度很低,家庭生产的农产品主要地是供农民自我消费。这既与农户经营规模小直接相联系,也与我国农村地区交通运输业不发达、市场体系建设的软硬件条件较差有一定关系。

在充分考虑国际农业发展经验及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在农业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我国应建立和创新一种将自给性的小农经济与商业性的大农经济紧密结合、并行发展的新的农业“双轨并”制度。

(三)保护、完善现行的家庭小农经济

家庭小农经济制度本身在中国具有许多优越性:

1.有利于农村稳定。土地是农民心目中永恒的有价资产,具有不动产性质。每家每户都拥有一小块土地或土地的使用权,使农民由无产者、雇工变成了有产者、自耕农,这是许多发展中国家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秦汉以来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前,2000多年间经常发生社会动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土地的地主制以及由此产生的土地的自由买卖与不断发生的土地兼并。因此,让农民每家每户都拥有一小块土地并严格限制其买卖行为发生,是保持中国农村社会长期稳定的基础。

2.有利于农民的社会保障。每家每户都拥有一小块土地可以在相当大程度上弥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严重缺失所带来的种种不足,即土地具有社会保险的功能。尽管笔者仍然坚决主张在农村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而不是用农地来保障农民的生老病死,但我们又必须面对现实。在广大农村基本没有社会保障而言的情况下,土地在这方面的功能是显而易

见、非常重要的。

3.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我国到2002年底的总人口为12.8亿,其中,有7.8亿人口、2.4亿个农户常年居住在农村地区。如果我们能通过土地的家庭经营制度稳定地保障占全国61的农村人口有充分的粮食供给,那么,整个国家的粮食安全就得到了基本保障。

4.有利于抵御外来农产品对中国的入侵。在以自给自足为主的小农制度下,即使中国农产品市场对外全面开放,全球化进程更加激烈地冲击中国农业,也很难对农村这一大块粮食市场构成威胁,因为从总体上讲,农民基本上是不会靠买粮食过日子的。

5.有利于加强城乡之间的联系。在保持每家每户都拥有一小块土地的前提下,如果我们又能成功地将大量的农业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部门及城镇地区,那么,这一小块土地又会变成加强城乡联系的一种纽带。

(四)小农家庭经济在中国得以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

当然,要使小农家庭经营制度的这些优越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与体现,不是没有条件的。以下三个前提条件是必不可少的:

1.端正对农业的认识。总的说来,目前我们对农业的认识是太“深刻”了,“深刻”到了沉重的地步。所以,从现在起,我们应从三个方面“看淡”农业:

(1)伴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农业更多地只是起到一个基础性部门的作用,而不再是国民经济的决定部门。因此,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会越来越小,其所占GDP的比重会越来越低。

(2)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大国而言,既要吸取一些发展中国家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因过分强调工业化而忽视农业的教训,但也千万不可以在这方面矫枉太过正。我们应该清楚地明白,非农化是我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3)由于我国客观存在的非常紧张的人地关系,加上其大国特征,在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家庭小农经济应该被确定为国家农业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政府应鼓励、提倡、支持目前以家庭为基础的小农经济建立起自给自足的经营结构,而不是简单地提倡把小农经济完全引导到市场经济的大潮之中。

在这一点上,我们不能照搬其他国家的模式:美、加、澳是因为其土地面积多、人口少、它们必须用机械和土地来替代劳动力,通过机械化实现规模经营。因为实行规模经营,自产的农产品无法完全自我消费,会有大量的剩余,所以,这些农产品必须进入市场。而且,由于这些国家有条件实现规模经营,农业劳动生产率很高,所以,其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很强。

在一些人地关系方面与我国相似的国家,它们的农业发展模式又是与美、加、澳不一样的。总体说来,它们的农业发展模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是纯为保护与储备土地资源、改善环境质量以及营造自然景观而为之的环保型农业;另一种对于农民来说是有经济目的的,农产品通常也进入市场,但由于政治(选票)与社会公平的需要,政府对农业实行大量补贴,以至于从经济上讲远不如进口农产品更划算。这种农业发展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市场经济本身的真正含义了。

由此可见,我国农业发展的现实基础决定了我国农村的小农经济既没有必要走美、加、澳式的大规模的农业市场经济之路,也没有必要走像欧洲一些国家那样依靠大量政府补贴的农业发展道路。不仅没有必要,而且也根本上做不到:因为美国式道路需要其农产品有很强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欧洲式道路需要有很强的政府财力作后盾。

因此,中国应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将小农经济确立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主体形式,并把自给自足而不是家庭农业经营的市场化作为其经营的主要目标。当然,这并不排除小规模的自由市场交易。我们千万不能照搬欧美国家的农业发展模式,重要的是,即使搬来了,我们也执行不了。

2.调整一些方针政策,其中主要的是两个方面的政策和一个体制:一是国家的粮食购销政策;二是农业税费政策;三是农村基层行政管理体制。

(1)对于国家粮食购销政策而言,适应我国加入WTO后的新形势的需要,我国目前的粮食流通体制应进一步做彻底改革。如果考虑到以上提出的有关我国农村小农经济模式的设想,长远来看,国家根本上就不需要在以家庭小农经济为主的农业地区定购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地方性的自由市场或者个体、私人经营者完全可以在市场原则下自主决定其在这方面的购销经营行为。

(2)对于农业税费政策而言,尽管目前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被迫缴费的问题,但这只解决了问题的一半。不论是从国际经验、还是从中国实际来看,对我国现存的十分脆弱的、以自给自足为主的家庭经营制小农征收任何税和费都是没有道理的。如上所述,在欧美国家,农业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政府的大量直接、间接补贴。而我国这样处于弱势地位的农业产业在国家工业化已经进入到中期阶段的现在,不仅得不到反哺,还要继续被征收农业税,无论如何也是说不过去的。

因此,考虑到以下三个具体原因,政府在设计进一步的农村税费改革方案时,应将农业税费全部取消,各级政府都不再从农民那里收取任何税费:第一,在我国加入WTO后,由于“黄箱”政策的应用今后会逐渐地受到一定的制约(尽管目前仍有一定的运作空间),取消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可以做到在不违反WTO规则的前提下通过“绿箱”政策支持农业发展;第二,尽管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只有500亿元左右,但由于我国农村的征税手段落后,收税的成本却很高,如果考虑到由于征管不严而产生的贪污和腐败现象,从农民那里收这点税实际上有些得不偿失;第三,被征农业税的对象多为真正的种田人,他们往往是农村中比较贫穷的人,收人很低,确实有些承受不了。

(3)要想真正做到从根于上把农民的负担减下来,最根本的办法就是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大刀阔斧地对现行的农村基层行政管理体制进行彻底改革。其中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要逐步地、分阶段地取消乡政府作为一级政府的行政建制。这样做不仅可以大幅度地减少政府目前在农村里的冗员、减轻农民负担;而且可以从总体上改善与提高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效果,推进我国民主化进程。

从历史上看,乡制在我国的确立与发展经历过三个主要的阶段,表现过两种不同的形式:在从秦朝到隋初的700多年间的乡亭制下,尽管乡是作为一级基层行政管理建制而存在的,乡官一般也是由上级官方任命的,但人数一般很少。一个在秦汉时代管辖1万多户的乡,通常只有3-5名乡官(分别管理治安、赋税、劳役、教化等事务)。在从隋开皇十年(公元595年)改乡亭制为乡里制到清朝的保甲制的1000多年间,乡都不是作为一级政府组织存在的,而是一个自治组织(乡官都是由村民选举产生的)。乡村里的事务都是由县政府直接管理、协调的,乡作为自治组织,只是起着协助县政府工作的职能。民国时期,乡作为一级基层政府行政管理机构,又被重新建立起来了,直到现在。

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完全可以考虑分两步对目前的乡制进行改革:第一步是大量精简乡级行政管理人员;第二步则可以取消乡作为一级政府的建制,通过精干的县政府派出人员协调政府在农村的管理工作。同时,要建立起坚强的村级自治组织。

3.最重要的一个条件在于:一个有效的、可持续发展的小农经济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以大量农业劳动力转向非农业部门、大量农村劳动力和人口转向城镇地区为首提的。这意味农村家庭必须主要地从农业、农村之外创造其收入来源,而不是靠其所拥有的小块土地。以上所阐述的以自给自足为主的小农家庭经济是解决不了农民的收入问题的。道理很简单,在我国现有的农业资源条件下,试图通过发展农业而使8亿农民致富根本上就是不可能的。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的最终出路只能是在农业之外。那么,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和农村人口的转移与流出就成为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的重要途径了,同时,它也从根本上决定了笔者所主张的家庭小农经济制度在我国未来发展的命运。

(五)发展、壮大我国的规模型农业经济

这主要是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我国现在已经是WTO成员国了,必须着力于培植一部分有比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的优势农产品,因此,一定的规模经营是一个必要条件;另一方面,尽管依靠小农经济可以大致解决全国60的人口的食品供给问题,但另外的40的城镇人口的食品供给则需要国家通过别的办法来解决,例如通过进口的办法或者通过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化种植方法来解决。

美国的规模化农产品生产主要是通过科学布局各优势农产品的专业化种植带而实现的。这方面的经验目前已开始逐渐地被我国政府在相当程度上所接受。最近,农业部出台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就是一个明证。这种做法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说,由于人口与农业资源拥有量不对称,加上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不强,我国农业从总体上讲在国际上不具有竞争力,但这并不排除我国少数农产品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根据农业部公布的这一规划,我国将在未来5年内建成35个特色鲜明、品牌闻名、涉及11种在国际国内市场上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的专业种植带。这11种农产品包括专用小麦、专用玉米、高油大豆、棉花、“双低”油菜、“双高”甘蔗、柑橘、苹果、肉牛肉羊、牛奶和水产品。

从专业化、规模化的农产品生产组织形式来看,美国采取的基本上是家庭农场的组织方式。我国在现阶段则有多种方式,例如国营农场、集体农场、国家专业化种植基地、专业承包大户以及“公司 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组织方式等。

让农业更强 农村更美 农民更富 篇3

1月9~10日,河南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河南省委九届六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13年河南“三农”工作,安排部署2014年工作,重点研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政策措施。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庚茂,省委副书记、省长谢伏瞻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讨论了《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实施意见(讨论稿)》。本刊编辑部摘编2014年河南省委农村工作重点,以飨读者。

粮食生产:“中国碗”要盛“河南粮”

中国人吃饭要靠自己,河南人吃饭更要靠自己。

河南的粮食生产基础还不稳固,要实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保粮田,把粮食播种面积稳定住,把粮田控制住;保产量,通过运用科技成果、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提高抗灾减灾能力,建设更多旱涝保收高标准粮田,增加单产,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效益,通过提高土地规模经营水平和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为现代农业发展创造条件,提高农业比较效益。

要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实现农民增收与粮食增产同步,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要持续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提高抵御旱涝灾害的能力。

现代农业:推动农业市场化、企业化经营

推动农业市场化、企业化经营,首要的是适度规模经营。

要在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鼓励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鼓励和引导土地经营权流转,形成若干适度规模经营的农业企业,促进人才、技术、资本等资源要素更多地向农业配置。

各级党委政府要采取有力措施,鼓励扶持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提高农民素质,鼓励、吸引、支持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投身现代农业发展。要以劳动手段的现代化推动农业现代化,加快科技进步,加强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着力提高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水平。

要坚持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的方向,加快构建政府主导与社会广泛参与相结合、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协调、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统一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治理农村面源污染,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循环农业,大力实施都市生态农业发展工程。

要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管制、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积极引导支持企业打造农产品品牌。高度重视节约粮食,坚决刹住浪费粮食的不良风气。

农民增收: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尽快富裕农民

促进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既是实现农民增收最快的途径,又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和条件。要把最大限度地鼓励引导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作为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历史进程中的头等大事,科学规划、合理调整全省生产力布局,依托产业发展创造就业岗位;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坚持“产业为基、就业为本、住房牵动和教育牵动”,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让农业转移人口“进得来”“落得住”“转得出”。

留守农民要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尽快形成当地支柱产业;大力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带动农业结构调整。要加强职业教育,全面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增加工资性收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让他们从农业发展中得到更多收益。

要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努力实现共同富裕,突出“转”,引导贫困地区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城镇转移、向市民转变;突出“特”,宜林则林、宜茶则茶、宜牧则牧,在本地脱贫;突出“迁”,对难以就近转移就业、又没有条件发展特色产业的,进行整体搬迁。当前,要突出重点,着力抓好大别山、伏牛山、太行山和黄河滩区“三山一滩”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

新农村建设:为农民建设幸福家园和美丽乡村

要坚持城乡统筹、相互促进,着力推动规划编制、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力市场、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城乡统筹,健全体制机制,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要科学规划、分类指导,立足实际、循序渐进地优化村庄布局,原则上以县为单元,根据地方资源禀赋特点,依次制定产业规划、村庄规划、土地规划、环境规划、公共设施配套规划,做到“五规合一”。

要遵循规律、因势利导,注意从当前劳动力转移程度、产业规模及特色、经济实力、土地利用、道路建设等实际情况出发,哪里够条件就解决哪里的问题;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讲究分步实施,做到低成本、高效益,使新农村建设成为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

要加快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坚持“织好网、保基本、兜住底”,推进公共资源城乡均衡配置。要加强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农村改革坚持“三个不变”

要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三个不变”这个最大前提。

要明确改什么,围绕完善土地制度推进改革,加快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推动土地经营权等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公开、公正、规范运行,加快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稳步推进人地挂钩政策试点;围绕形成市场配置资源机制推进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农村资源配置当中的决定性作用,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引导工商资本发展现代种养业、在农村兴办各类事业;围绕创新农业经营组织推进改革,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的新型农业经营组织体系;围绕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改革,培育中介组织,支持发展公益性和经营性服务组织。

要把握好如何改,审慎稳妥推进,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选择。

“双基双治”建设:夯实农村和谐根基

农村农业农民 篇4

未来农业业发展目标要解决水与土壤污染, 生态环境破坏问题, 实现绿水青山, 金山银山, 可持续发展。实现土壤、食品、人类大健康产业, 是兆亿产业。

使农民留在农村, 住得起楼、看得起病、上得起学, 安居乐业。

1.1 农业生产首先要土壤健康

我国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激素的广泛使用, 使农田肥力不断下降。化肥的有害化学物质流失到土壤、水与空气中, 造成环境污染重于工业污染, 最终又影响到食品安全和人们的身体健康。

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化肥农药减施项目, 任务艰巨, 关键在治理污染, 恢复土壤的生态环境, 实现土壤健康, 作物健康, 食品安全, 人类健康;绿水青山, 金山银山的目标。

1.2 发展发健康产业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 经济衰退将导致生产与消费模式的结构性改变, 世界将由“大量生产、大量消费”转向更加重视健康、安全、环境以及知识和文化。

农业、医疗、绿色能源、教育是最稳定的产业, 其中与人类健康有关的产业是朝阳产业, 最赚钱的产业, 是兆亿的产业。

1.3 把农民留在农村发财致富

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 特点是人口众多, 土地资源有限。我们不能照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农业高度机械化, 规模化的经验。

黑龙江、新疆等垦区实践证明走高度机械化, 规模化高效率大农业发展道路, 需要大量投资;机械化水平越高, 分离出的人口越多, 少数人是富了, 多数人穷了。大量农民进城, 无法就业, 会带来巨大的社会问题。

全国垦区面临的问题是领导重点抓高度机械化, 少数人致富, 把高效农业当作庭院经济, 副业分工工会、妇联去管。我们的领导在为少数人服务, 将技能差的分离的工人赶到城市作二等公民, 根源在于我们领导干部思想僵化, 背离了党为人民服务, 解放全人类的宗旨。

出路在哪里?创新理论, 转变国家工作重点, 投资农村生物技术, 造土壤, 治理生态环境, 把农民留在农村, 组织多数农民发展高效农业, 打造土壤、食品、人类健康大健康产业, 实现亩产1万元、5万元、10万元、20万元、乃至100万元, 实行集约化经营,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打造参与国内外经济大流通航母, 赚国内外富人的钱。真正实现绿水青山, 金山银山, 农民在农村安居乐业。

2. 农业发展战略

2.1 关于发展模式问题

农业的发展模式有两种, 一是少数人种多数地保证粮食数量供给, 二是多数人重少数地, 发展高效农业。

2.1.1 少数人种多数地发展现代化产业

少数人种多数地发展现代化产业是提高效率, 降低粮食作物生产成本, 参与国际大市场竞争的必由之路。引入竞争机制, 采用证书制度和竞争淘汰制度, 不断提高生产规模和经营者素质。现代农业产业化需要将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组装, 建立作物栽培、耕作、种子、土壤、植保、灌溉、农机、设施农业等技术标准化与规程, 不断引进, 消化先进的机械设备与技术, 提高生产率与降低成本, 获得最高效益。

需要发展自然生态农业, 大力开展生物技术的引进、消化、复制, 造土, 修复多年使用化肥农药破坏的土壤生态环境;用现代生物技术搞秸秆还田、化肥进行生物发酵, 植物营养免疫, 防灾减灾;继续发展机械化, 数字化的现代化农业, 用少数人种多数地, 实现农产品数量和质量安全, 稳定粮食综合产能力。

2.2 多数人种少数地, 发展高效农业

2.2.1 多数人如何中少数地?

我国农业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农业发展不是高度机械化后, 农村分离劳动力进城就完事大吉。

发达国家走过的路值得借鉴。美国农业一百年总结中指出, 农业劳动力分离后搞高效农业, 农产品加工业消耗了分离人口70%。

瑞士走的是精细农业, 瑞士农民种地养牛, 种蔬菜、水果、规模并不大。农协负责组织农民培训, 使农民学会种植和养殖技术, 农民种植果树、蔬菜、养牛, 并加工, 所有产品交给农协销售, 如养10头奶牛, 可加工酸奶、奶酪、奶油、巧克力、奶糖等, 统一质量, 分散加工、包装统一品牌, 农协统一销售。

日本发展环保生态高效农业, 如种蔬菜、果树采用生物技术有氧发酵秸秆、页岩、生土、木材废料等, 有氧发酵化肥等造土壤, 治理土壤与水污染, 不施化肥不施农药新技术。日本岛本酵素世界社将复杂的蔬菜、果树、水稻等栽培技术系统化、简单化、规范化, 使农民可复制, 每个大棚标准为1000︰, 政府补贴500万日元, 折人民币30万元, 可以多年连作, 有的已经种植番茄、网纹瓜35年连作。分散种植, 统一技术措施, 统一质量, 统一包装, 统一品牌, 统一销售。农民利用本地自然资源, 作物的秸秆 (如稻秸、稻壳、麦秆、玉米秸、烟草秸等) , 木屑、生土、页岩、骨粉、鱼粉、山柴、油渣、豆饼、菜籽饼、圈肥、鸡粪、人粪尿、豆腐渣、肉粉、皮肥、矿物质化肥等制作有机肥、土曲子, 有机质肥料, 发展高效农业, 产品价格比传统栽培高7倍以上, 1000︰大棚一年净赚180~200万人民币, 加上政府补贴, 总收入210~230多万。农村生态环境优美, 农民盖起楼房, 家家有汽车, 500米之内有饭店、商场超市、邮电局、学校等。

我们要尊重自然规律, 适应环境, 认真实施化肥农药减施项目, 将我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生命科学相结合, 用生物技术有氧发酵秸秆制造有机肥和用生土制造土曲子, 将化工厂变成生物化工厂搬入田间, 造土壤, 强壮作物根系, 恢复土壤生态环境和地力, 治理水与土壤污染。用生物技术有氧发酵动植物蛋白与矿物质化肥等制作有机质发酵肥料, 提高土壤养分, 达到土壤健康, 作物高产优质, 食品安全, 人类健康。

建议政府更新观念, 把发展农村发展高效农业, 农民留在农村, 治理土壤与环境污染, 建设绿水青山, 金山银山的新农村;把发展高效农业当作重要工作来抓, 不在当成副业甩给工会、妇联去管。建议政府加大投入, 加强服务, 帮助农村推广集约化经营, 是农民从中获利。

2.2.2. 普及健康知识创造新商机

人为什么会生病?是吃的不平衡了, 人吃的不平衡会引起身体缺某种酶或某种酶不足, 诱发疾病。近30年来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 国民改变了饮食结构摄入动物蛋白过多, 动物蛋白在体内经过口、胃、小肠酶的作用, 分解产生硫酸、磷酸, 进入大肠, 必须变成碱性物质才能被吸收, 于是用血液中的钙元素来平衡, 血液中钙消耗完再从骨骼中借钙, 如果吃过多的动物蛋白, 消耗过多的钙, 还会直接把细胞壁中的镁离子借出平衡酸碱。大量流失钙人会形成高血脂, 会引起心脏病、高血压等心脑等血管疾病。摄入一份的动物蛋白需要4份的蔬菜水果来平衡酸碱。

据美国研究。二战以来畜禽由放牧改为饲养, 畜禽食物结构的改变, 使它们体内Ω-3型和Ω-6型多不饱和脂肪酸由1:1改变为1:3, 吃放牧的动物蛋白比饲养的动物蛋白健康。过多摄入饲养的动物蛋白是多年来人类心脑管疾病, 癌症、糖尿病等加重的诱因。

饲料中的食品添加剂多是激素类药剂, 缩短了畜禽的饲养周期, 人类吃后体内富集了激素, 引起女性子宫、乳房, 男性前列腺肿瘤和癌症, 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普及健康知识, 改变食物结构, 吃的科学有利于人类健康。同时减少粮食消耗, 我国如果吃的科学, 粮食有5亿顿足够, 其中一半做主食, 一半转变成饲料生产动物蛋白。就目前的粮食生产水平, 粮食数量压力减少, 可以减少1亿吨粮食生产, 可以减少农药化肥的投入, 环境会得到改善。同时可减少1.5亿顿进口粮食。

畜牧业的特异发展, 消耗大量粮食, 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带来了20%二氧化碳排放, 是我国环境污染家中的根源。建议提高放牧与不使用饲料化学添加剂动物蛋白的价格, 控制人们吃肉的欲望, 减少肉类生产是最实际的低碳和治理空气霾和水与土壤污染的最有效措施。

2.2.3 发展健康产业商机无限

20世纪农产生是沿着从田间到餐桌顺序进行, 决定农产品生产的是农民, 而不是消费者。

21世纪农产品生产的决定权将从农民转移到消费者手中, 农产品的价值最终体现在消费者需求中实现。三高人群 (职位高、学历高、收入高) 追求健康长寿, 快乐人生, 对食品要求更健康、更方便、以及增加食欲的色、香、味等等;在食品能否被消费者接受的衡量标准中, 反映质量、安全和有益于健康的部分越来越重要, 消费者要求食品质量要有透明度和可追踪性, 功能性及生产方法。功能性食品及配餐食品将倍受欢迎。

现代科学理念, 食物是最好的医生, 吃素是长寿的秘诀, 更多地用食物代替药物, 用膳食获得健康, 用自然疗法代替昂贵医疗, 用现代生物技术开发功能性农产品商机无限。

发展功能性食品, 即含有有益于人体健康的酶类, 如抗氧化剂、植物营养剂、多糖类等, 能增强人的免疫功能。

农业健康产业是兆亿的产业, 关键在于生产功能性农产品和科学的加工, 健康营销。

向大自然学习, 用生物技术发酵秸秆、生土等制作有机肥、土曲子;发酵矿物质化肥与有机质肥料等新技术, 造土壤, 恢复自然生态环境, 彻底淘汰化肥农药, 生产如种植面积种植玉米、豆类、水稻、亚麻、荞麦、南瓜、燕麦、蔬菜、浆果、坚果等经过科学加工, 成为有益于人类健康的功能性食品, 投入市场增值, 就能够实现亩产万元、5万元、10万元, 乃至100万元不是梦, 农民才能富起来。

3. 高效农业土壤健康是基础

3.农业以土为本, 孕育万物生命

3.1 土壤如何形成

地球上所有生命都是靠太阳能, 水, 空气和大地而生存。地球表面的大地是由岩石构成的。在太阳能与空气、水等同时反复地进行着物理的, 化学的风化作用, 形成了极为细小的颗粒的土。土再经过几千万年乃至几亿年的时间, 微生物菌群产生分解动植物残体的酶及分解矿物质营养的酶, 赋予土消化分解机能及活的生命, 形成1厘米厚的黑土层需要100~200万年的时间, 形成1厘米厚的耕层土壤需要300~400万年的时间。

3.2 土壤变坏容易, 变好难

近30年来, 人们追求高产, 多生产粮食, 大量使用化肥, 农药, 而没有想到对土壤和自然生态平衡的破坏, 和对人体健康的破坏。

土壤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本、家园, 不可利用, 好比银行有借有还, 并有利息的;使用化肥农药, 拿走粮食, 再把秸秆烧掉 (包括田间及做燃料烧掉) , 或直接深翻还田, 无异于向银行借美元还人民币, 或抢银行。对土壤的破坏堪比二战日本侵略对中国的破坏。

应该深刻认识土壤生态环境恶化, 水与环境污染, 是制造底下的霾, 土壤退化成不具备作物和有益微生物生存的环境, 难以保证作物高产、优质的土了。

农业发展遇到的气候异变, 灾难频发, 食品安全问题严重, 国民身体素质下降, 慢性疾病日趋严重。

3.3. 恢复土壤生态环境任重道远

3.3.1 我国土壤学理论需要拨乱反正

多年来我国土壤学基础理论落后, 研究方法与理念落后, 教科书陈旧, 难以指导农业生产。如土壤施肥还停留在以作物为中心盲目施肥阶段, 作物营养缺啥补啥, 乱用微量元素, 有机肥发酵的理论依然是无氧发酵, 随意选一个生物菌, 与秸秆混合埋入田间, 或直接深翻进行无氧发酵, 再制造土壤的霾等等问题。

某省治理一个乡5个村动物、人的粪便, 沼气污染, 投入1500万元, 经省科委组织专家鉴定为无氧发酵科研成果, 依然是污染环境, 臭气熏天, 没有任何改善。

我国长期忽视农业基础理论研究, 如土壤学、植物营养学、植保科学、耕作栽培学等基础科学理论研究;农业科研分工过细, 导致人才单一, 缺乏现代化综合科技人才;农业科研忽视生产实践, 综合组装技术的研究。土壤学、植物营养学研究人员大多转向化肥产品开发、或销售, 植物保护转向农药使用、产品开发, 或农药销售。

学术界需要拨乱反正, 正本清源。

3.3.2 恢复土壤生态需要创新理论

创新理论是植物营养免疫学, 营养决定植物体内微生态、土壤生态中的微生物活性和菌群平衡, 微生物活性影响酶的活性和植物生理活性, 增加和充分发挥植物自身免疫功能, 实现防灾减灾。

土壤地力是具有良好的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 这三个条件在长期连续地互相保持均衡的状态时, 才能成为培育健康作物的土壤。我国多年来对生物性的研究只停留在纸上, 不被重视。生物性——土壤微生物的生态系统, (微生物相) 要保持好气性的有益状态。深刻认识秸秆、动物残体、生土、页岩、矿物质化肥、有机质材料等有氧发酵新理论。秸秆有氧发酵制作有机肥是唯一能改善土壤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 别无它法。有氧发酵的优质堆肥是改善土壤物理、化学及生物性的唯一有效措施, 并且造土壤 (培肥地力) 优质堆肥是必不可少材料。

3.3.3 恢复土壤生态任重道远

一般作物秸秆进行有氧发酵获得的有机肥有机质含量10%以下, 木屑、树皮、竹子、芦苇等的纤维素较高不超过30%。据日本酵素世界社研究, 用木屑发酵有机肥 (有氧发酵) , 每亩 (667㎡) 大约施用35吨;用普通秸秆发酵有机肥 (有氧发酵) , 每亩 (667㎡) 施用70吨, 土壤有机质含量可增加1%;用有机肥提供土壤有机质含量, 造土壤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造土壤需要大量有机肥, 选则发酵材料的纤维素含量越高, 造土效果越好。好的土壤有机质5︰6%, 可见造土壤是长期而艰巨的生物工程, 不能急功近利。

根据上述分析, 恢复我国土壤生态环境, 从现在开始不施化肥农药, 需要250~300年。

4. 用生物技术发展高效农业

4.1 用生物技术造土, 恢复土壤自然生态

农业生产以土为本, 一切活动均应围绕着促进土地的土壤化作用, 充分发挥土壤的机能, 利用现代生命科学成果, 充分发挥土地自然潜力。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 已经逐渐成熟, 需要加大投入, 国外成功的需要认真引进、消化、复制、组装和完善。

用生物技术造土, 恢复土壤自然生态——岛本微生物农法最成熟。岛本微生物农法的引进与消化是解决我国当前农业问题最好的途径。

用酵素菌技术就是向大自然学习, 利用农村现有资源, 就地取材, 有氧发酵有机肥、生土、页岩、矿物质化肥、矿物等, 平衡作物营养, 滋养免疫系统功能, 使其运用自身的力量去抗灾减灾, 生产出优质高产, 富含对人类健康有益的产品。

4.2 推广有机肥发酵的技术需要转变观念

农业生产向自然生态农业或环保生态农业方向发展。有机肥有氧发酵技术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场革命, 既可以解决我国食品安全, 还可以解决农业水与土壤生态污染问题。逐步减少乃至淘汰农药、化肥, 为促进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有机肥有氧发酵理论最先进的技术不在西方, 而在东方。日本岛本家族经过80多年三代人不断的研究与生产实践, 20世纪50年代初期推出《岛本微生物农业应用法》, 也称酵素菌技术, 解决了日本战后农业资源缺乏, 贫穷落后发展农业生产问题, 基础理论是向大自然学习, 利用农村秸秆等自然资源, 用酵素菌有氧发酵动植物残体, 页岩、生土、矿物质化肥等, 造土壤, 给作物生长和有益微生物繁殖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关键技术:

(1) 菌种先进筛选方法是从微生物菌群种筛选菌群, 竞争能力强, 在高温、低温条件均能发酵。可发酵植物秸秆 (包括纤维素多的木屑、竹子等) 、骨头、不溶于水的矿物质化肥、页岩、生土、豆饼、菜籽饼、油渣等。菌种不能从菌群种筛选单个菌种, 或从菌群筛选单个菌种后再混在一起洒入田间, 或与秸秆混合, 翻入地下等不会有较好的结果。

(2) 有氧发酵是核心技术

有氧发酵是创新技术, 通过调节水分, 翻动调节温度, 实现有氧发酵, 有机肥质量好, 是中性肥料。是造土壤, 改善土壤生态唯一有效的方法。

(3) 用酵素菌喂养畜禽, 或发酵秸秆做饲料, 解决粪便臭味, 替代抗菌素, 粪便还田, 或与秸秆混配调节碳氮比。

(4) 各种作物用酵素菌技术均有系统操作方案, 包括秸秆制作有机肥、页岩、生土、矿物质化肥、有机质肥料制作, 发酵自制叶面肥等。

(5) 彻底解决重茬病问题所有作物均可连作, 优质高产, 彻底解决食品质量安全问题。

(6) 有酵素菌发酵动物、人的粪便, 治理水污染、土壤残留农药问题。

本项技术已经在世界20多个国家推广。《岛本微生物农业应用法》1994年引进我国, 进展并不顺利, 主要原因是观念落后, 未能从思想上引起重视, 浮躁、急于求成心态加上商业炒作, 多数不成功。应该转变观念, 遵循引进、学习、转变、复制、创新的原则, 通过学习转变观念, 认真复制, 然后再根据国情将引进技术系统化、规范化、模式化, 使之成为简单、易学、易复制的技术。

用生物技术造土壤, 恢复土壤自然生态, 化肥减量施用——我国没有成功的技术, 引进《岛本微生物农业应用法》技术最成熟, 也解决我国当前农业问题最好的途径。

5. 打造集约化管理与流通系统

财富在哪里?在流通环节。流通环节有多少财富?有80%。我们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 这个时代信息是资本, 谁掌握了信息和流通, 谁就获得财富。

5.1 成立咨询培训系统

成立农产品开发培训系统, 这是一个没有围墙的大学, 打造一支具有爱心、责任、付出的生产和营销的儒商队伍, 确保生产均质, 打造精品名牌, 参与国内、国际大流通, 使更多地个人、家庭在这个系统中成长, 成熟、成功。系统运作的三个好处:

(1) 通过培训可使大多数人的价值观相同或相近。

(2) 形成协调一致的思维模式、行为模式。

(3) 集众人智慧创造出可被复制的成功模式。

5.2 研究可供复制的农产品生产模式

生产功能性农产品的技术已经成熟, 需要组织专家认真总结, 把复杂的生产工艺系统化、模式化, 规范化, 简单化, 使之易教、易学、易复制。

5.3 系统复制农产品生产模式, 确保产品质量

通过系统培训, 要求生产者学习、复制、不走样、照做, 才能生产出优质、同质农产品, 组织千家万户生产的农产品确保外观、品质、口感、食味相同。统一包装, 统一品牌, 在每一个包装盒上标记生产者的编号, 可追溯生产来源、生产质量, 明确责任。

5.4 打造生产、营销优质农产品航母, 挺进国内外市场

通过系统复制的农产品生产模式, 规模化生产出优质农产品后, 统一包装、统一品牌上市, 创造名牌产品, 参加大流通才能有大效益和竞争力。

摘要:未来农业发展目标要实现绿水青山, 金山银山, 实现土壤、食品、人类大健康产业, 使农民留在农村发展高效农业, 住得起楼、买得起车、看得起病、上得起学, 安居乐业。农村发展模式有两种, 一是少数人种多数地, 发展高度机械化的大农业, 重点解决粮食数量安全。另一种是多数人种少数地, 发展高效农业, 使大多数人发财致富, 是未来农村重点工作。用生物技术造土壤, 彻底解决土壤、水及环境污染, 逐步解决化肥农药减施, 乃至淘汰化肥, 杀菌剂、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农药。

农村农业农民 篇5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据新华社电

农村农业农民 篇6

(一)发展速度较快。《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近两年的时间,我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从无到有,起步良好,并逐渐进入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

(二)产业特色突出。已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集中在我市农业产业优势比较突出的红枣、蔬菜、畜牧养殖、花生、优质粮油、水产、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上。其中,种植业类(蔬菜、小杂果)68家,红枣12家,养殖业类58家、农机服务业类15家、其他类8家。

(三)服务内容广泛。合作社的经营服务内容涵盖农副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全过程,主要为社员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副产品的贮运销售、技术信息指导等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初步形成了“建一个组织,兴一项产业,活一地经济,富一方百姓”的发展格局。

(四)能人带头办社成为主流。在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中,能人带头办社已经成为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中坚力量。从目前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办人的情况看,各类农村生产经营大户领办的占61%,村干部领办的占23%,农业龙头企业领办的占14%,技术服务等部门领办的占2%。这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农村中有经营头脑、市场经济意识强,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产业带头人,这些人本身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渴望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已逐渐成为发展农村主导产业的领军人物。

(五)实施政策推动,形成发展合力。市委、市政府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进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列为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出台了扶持政策,强化政策落实,促进合作社健康持续发展。对生产基地规模较大、标准化程度较高、运作依法规范、带动农民增收作用显著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奖励扶持,以此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健康发展。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主要用于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信息开发、人员培训、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市场营销和引进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等。对成功取得无公害产地认定,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的将给予奖励扶持。制定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注册登记、税收、金融信贷、用地、用电、农产品运输、农业标准化、农产品销售,技术人才支持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要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依据各自职责,竭尽全力做好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指导、扶持和服务工作。市财政、农委等部门联合制定了奖励实施办法,把合作社开展信息服务、技术培训推广、农产品质量认证、基础设施建设、市场营销等作为扶持奖励的重点,进一步提高合作社的自我发展和辐射带动能力。

(六)开展典型带动,加快发展速度。始终坚持示范带动、典型引路的发展思路,按照我市的实际情况和规划要求,选择不同产业的专业合作社进行规范试点。绿源蔬菜、绿野养猪、福贵莲藕、临港农机、农乐西瓜、龙盛农副产品、好想你红枣、超强奶牛等一批合作社被确定为河南省、郑州市示范性合作社。树立了先进典型,总结、推广其成功模式和典型经验。对成立较早,运作规范,成效显著的专业合作社,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报道,使广大群众逐步认识并接受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农村农业农民 篇7

打工潮造成了城市就业的巨大压力, 农民自身的素质限制, 城市就业市场的需求限制, 农民打工的热情已经大为降低。乡镇企业由于自身基础的薄弱, 又大都位于农村, 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落后,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国有大企业集团的整合和强大,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乡镇企业大都纷纷衰落, 只有极少数的企业能够随着市场经济的步伐, 不断调整自己, 跟上时代。面对就业的压力和经济形势的挑战, 农民把就业方式的重点, 转向了农业内部。他们结合本地农业资源特点,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经过20多年的农村改革, 一直向城市, 向工业, 要收入, 要就业的农村, 开始深刻地认识到, 任何问题的解决, 都得在自身矛盾运动中寻找解决方法, 而不能把解决方法寄托到外在条件上。目前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 不但对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 更具有根本性, 而且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提供了稳定和长期的保障。

一、打工潮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20世纪的农民打工潮,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我们从不否认, 打工给农民带来经济收入的巨大提高, 打工开阔了农民的眼界, 打工带来了城市经济的繁荣, 打工在中国农民创业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但是, 打工潮也暴露了中国农业、农村、农民存在的一些问题。

农村出外打工的都是青壮年劳动力, 他们是发展农村的主力军。这批人离开农村, 造成以下结果:

(一) 农村人力资源严重流失, 直接影响到农业的发展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 留在家里的大多是妇女、儿童、老人, 有近一半以上是文盲或半文盲, 一大半是家务缠身的妇女。这样, 直接影响到的就是农业的发展。

农业结构调整, 农业先进技术的应用, 以及农业社区的整合和维系都需要知识和文化, 留在家里的老人、儿童、妇女种地, 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 根本不具有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和愿望。结果农业单产量下降, 耕地粗放经营, 耕地撂荒等, 农业资源浪费和流失。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低, 农业技术落后, 造成越是产粮地区越贫穷。现在尽管取消了农业税, 并为种粮农民补贴。但很多农民, 仅是领取补贴而已, 没有投入到生产条件改善中去。下放到各家各户的补贴, 单纯成了一种对种粮农户的安慰和关心, 不能集中起来, 改善生产条件, 发展农业生产。在调查的农户中发现, 其实这点微薄的粮补, 对农民致富仅是杯水车薪, 但对国家却是一笔巨大的开销。实现现代化, 意味着现代化的工业要与现代化的农业并行。目前我们处于总体小康阶段, 粮食问题的解决, 只是农业最基本的要求, 完成这一基本问题后, 随之而来的问题将更为复杂, 农民温饱问题解决后, 要求自身生活质量的提高, 要求收入的提高, 以便为自身的发展提供条件, 这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农业完成它的最基本功能后, 应该如何向现代化进军, 这只是破题而已。因此, 如何从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农业, 发展农业生产力, 农村需要大批的现代农民, 农业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

(二) 大量较高素质的农村劳动力外流, 对农村文化和政治建设将产生不利影响

文化和政治建设是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体现, 它不是随着经济发展自动生成的, 他同样需要建设。而农村大量有文化的劳动力者出外打工, 留在家里的老人、儿童、妇女根本谈不上文化政治建设。甚至一些未成年的中学生, 也产生了外出打工的想法, 中途辍学, 影响了农村文化水平的提高。大批劳动力的外出, 造成农村的荒疏, 很多村子村容村貌无人规划, 影响了农村建设的进行。在中国工业化时期, 出现了农村的荒芜, 这些警示我们, 在工业化进程中, 城乡分割会造成社会矛盾的加剧, 这无论如何都不是一件好事。

(三) 农民收入下滑

农业发展到今天已经不是简单的小规模的家庭经营, 他需要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撑。今天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大大高于工业资本有机构成, 农民比较收入不低于工业, 甚至高于工业, 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而中国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非常缓慢, 农业技术水平很低, 农业资本有机构成大大低于工业, 农民收入就低。进入“九五”以来, 农民收入的增长幅度连年下滑。特别引起注意的是, 农民收入结构中来自农业收入的绝对额在下降, 全国仍有40%以上的农民属于纯农户, 这部分家庭来自非农业收入不到10%, 这意味着来自农业收入的减少等于纯农户的收入出现负增长。在农民来自农业的纯收入连续下降的情况下, 全国平均的农民纯收入之所以还能保持低速增长, 关键就在于农民外出流动打工就业的收入在增长。因此农民收入下滑, 农民工收入维持农民收入的增长, 没有打工收入, 很多纯农户家庭就非常贫困。因此打工经济的迅速增长, 纯农民的收入就会很难提高, 农业发展就会受到影响。因此我们说打工经济, 在迅速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 也把中国的“三农”问题明显的暴露出来, 但不能促使“三农”问题的全面根本解决。况且当打工农民的收入提高, 很多农民增长见识后, 在寻求自身发展根本之道时, 又把自己的创业根基放在了的农村。这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了农民就业的最终理性选择。

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 对“三农”问题的解决, 更具有根本性和全局性, 而且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稳定的保证。

(一)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解决农民就业, 可以统筹解决“三农”问题

所谓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就是以本地农业资源为依托, 因地制宜, 按照市场原则, 遵循价值规律, 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目标, 对农业内部重新进行选择、优化, 使其由低级向高级、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 其实质是对农业各种生产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使其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开发和利用农业资源, 需要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促使传统农业向专业化、市场化、现代化转变, 形成现代农业。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 能保护和改善农业和农村的生态环境, 实现农村人口、资源、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 促进农村建设的良性循环, 还农村青山绿水, 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观。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扩大, 农民从产业化经营和专业化经营中得到的收入会迅速提高, 而且这种提高带有普遍性和长期性。越是产业化和专业化经营成功的地方, 大批的农业劳动力被吸收, 农民致富有取之不尽的源泉。因此, 随着农业专业化、产业化的发展, 农业转化为现代农业, 农村生产和建设出现良性循环, 农民收入就有了长效机制。因此, 农业、农村和农民统筹发展, 就会形成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解决农民就业, 可以把农村劳务经济引向深入

劳务经济的实质是农民出卖劳动直接获取工资收入, 它既包括生产物质产品也包括生产非物质产品的服务活动。劳务经济的发展有以下几个意义:

1、劳务经济的发展程度是衡量农村劳动力商品化程度的指标。

因为劳动力商品化就是付出劳动力而获取工资, 工资获取的越多, 劳动力价值的市场实现就越大。

2、发展劳务经济是农民现代化的标志。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生产满足自己消费, 而工资是分工和市场经济的产物, 是工业化的产物。

3、发展劳务经济是衡量农村劳动力就业质量的标志。

以工资形式获取的收入, 表明就业的形式已经社会化, 市场化了, 这种就业方式必将带来农村的社会变革。因此发展农村劳务经济就是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 那么广大农民从自身的条件出发, 结合本地优势, 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的进军, 促使农业向市场化、产业化发展。大规模的产业化经营, 农民变成产业工人, 工资性收入就会增加, 劳务经济就可以获得大规模的, 高水平的, 长期性的发展。

(三)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解决农民就业, 可以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契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破解“三农”问题、加快国家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都离不开乡镇企业的发展。过去的实践也充分证明, 县域经济的发展, 农民的就业和增收光靠第一产业, 其潜力是有限的, 而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才能较快、较好地解决“三农”问题。如何利用自身优势, 进一步发展乡镇企业, 使他形成自己的特色之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解决农民就业, 为乡镇企业调整产品结构, 促使产业升级, 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

农产品加工业成为乡镇企业发展的新亮点。近年来, 各地按照农业产业化经营思路, 把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调整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的大方向, 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依靠资源优势, 突出绿色品牌, 建设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带, 涌现出一大批带动力和竞争力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农产品加工业总体呈现快速增长的好势头, 成为乡镇企业重要的优势和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的比重达到29.14%, 成为乡镇工业的主要行业和重要增长点。国际经验是发达国家从事农产品加工业的劳动力远远多于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 中国却正好相反。这表明在乡镇企业中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更多地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巨大的潜力。

产业集群的不断壮大提升了乡镇企业发展的产业水平。近几年, 乡镇企业在专业村、产业镇、工业园区的基础上, 以特色产业为主体, 以骨干企业为龙头, 与延长产业链相配套的企业不断聚集, 形成了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和区域竞争优势的专业园区和产业集群。由产业集群构成的区域特色块状经济已成为展示某一地区工业化水平的一个品牌。产业集群化已成为乡镇企业整合利用资源, 调整优化结构, 提升产业层次,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的深入推进, 国家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开始重点向“三农”和中小企业倾斜, 乡镇企业的发展空间和领域进一步拓宽, 乡镇企业特别是涉农中小企业将会得到更多的财政和金融支持。

农村农业农民 篇8

(一) 农村和农业结构矛盾依然突出, 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

其主要原因在与当前农民在发展中其思想观念落后, 这种传统的思想观念是农户走入市场, 致富的障碍, 部分农民延续过去计划体制下的习惯, 使得其在生产过程中思想不解放、保守, 在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中其没有办法跟着市场的变化来实现思想观念上的变化。在需求资金项目上希望政府给予扶助, "等、靠、要"思想严重;二是种植结构单一, 在种植的过程中由于其种植的产品种类单一, 优质产品的比重依然很低, 高效经济作物面积较小, 科技扶持的力度不够, 使得产品在市场上价格不高, 竞争力不强, 市场占有率低。

(二) 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不强。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制约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低, 农业产业化基本思路是, 确定主导产业, 实行区域化布局, 依靠龙头带动。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 其主要的发展方式是通过规模经营来实现市场化需求的方针, 是通过龙头产业来牵头带领其他各种模式发展的过程。面向国内外大市场, 建立和健全了与农村商品生产相适应的农产品审查服务体系。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是以服务为主要目的和宗旨, 建立健全各种农产品服务体系的过程。

(三) 农资涨价过快, 幅度过高, 延缓了农民致富进程。

(四) 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

通过多年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各种问题的解决来看, 农业科技、信息、标准化生产、防疫体系建设以及农产品检测等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 在我国的农村经济建设过程中, 其体系是十分脆弱的。农民生产的盲目性未得到根本改变, 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冲击较大, 不能够正常的保障其在市场变动中的不变性。

二、提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分析

(一) 与其它产业相比, 农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弱质性、

依赖性、区域性、市场滞后性, 我国当前的农业生产过程中, 大多数还是以靠天吃饭为主要的生产原则, 无法摆脱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过程。季节差异大, 稍有“风吹草动”都会造成农业大减产。加上农产品, 在各种市场需求的过程中其价格波动较小。农产品供给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远远大于需求的反应程度, 农民很难把握市场, 无法从市场中价格变动过程中来获取主要的利益。因此必须采取保护措施扶持农业发展, 即稳定农产品价格和增加对农业投入;农业基础薄弱是我国当前的主要环节和因素。政府虽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 但在短期内很难取得大的成效。

(二) 产业战略选择的影响。

国家政策对当前农业的影响比例不大, 国家实施农产品政策, 通过农产品不等价交换来保证重工业发展所需的资本积累, 在当前的农产品市场交易过程中存在着多种问题与不合理因素。还通过税费和农村储蓄等措施, 从农业部门抽出大量资金, 农村贷存率不断下降。

三、农业管理

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 农民收入也逐步出现了大幅度的提升过程。是由于全国性的农产品供给短缺, 为农民发展生产创造了有利的市场形势。在这种市场条件日益紧缺的形势之下, 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之后, 使得当前农业生产逐步出现了跨越式发展过程,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各种先进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不断使用是的这种供不应求的市场形势逐步出现了逆转。

因此, 农产品生产总量超出市场有效需求总量的事实, 是不容否定的。在当前的生产过程中, 各种产量过剩的情景之下, 市场价格波动的出现和影响逐步成为当前农产品生产影响的前提和基础。但是, 不论何种原因所致, 短缺现象都必然是暂时性的。因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不管出现何种情况, 不管是供不应求还是供大于求, 其市场价格控制受到国家宏观调控的限制使得其在变动的过程中都是缓慢的。就大农业而言, 多年来的市场周期性波动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即过剩是普遍的, 短缺是暂时的。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 能否在出现供不应求的过程是当前农业发展中人们期待的愿望, 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让人们清楚的认识这种现象是不可能出现的。并且, 在这种错误判断基础上所形成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 必然酿致严重的经济、政治后果。因此在当前农业生产提升的过程中是通过各种手段进行提高生产效率的方式, 而不是一个守株待兔的过程。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过程中, 其主要是一个信息技术发展的过程, 信息技术不断的完善与更新促进当前市场的不断变化与完善。在市场交易中信息是完全的、契约是完备的, 但在现实中信息往往是不完全的, 契约也是不完备的, 从而随时会出现交易风险。在这种背景之下要做到对农村经济的保护预处理, 就必须通过降低风险来决定农村经济机制的处理过程。

自人类由农业时代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 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便一直是按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的方向来展开的, 即原材料在产品价值中所占的比重日益缩, 科技含量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 或如马克思所早已指出的, 由技术进步所决定的资本有机构成有不断增长的趋势。就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而言, 也必然遵循这一趋势, 即农产品将在离开土地后经过更多的生产、经营环节, 形成更大的附加值, 才能进入消费市场。

农村农业农民 篇9

1 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举措

1.1 大力实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

安阳县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5.89亿元,建成优质、高产、稳产高标准粮田2.89万hm2。连续8 a被省政府评为粮食生产先进县,2010、2012年2 a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争取到全国产粮大县奖补资金4 096万元,为高标准粮田建设提供了资金支持。通过实施高标准粮田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显著提高,基本构建了“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粮食生产新格局。2015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11.29万hm2,粮食总产78.76万t,其中高标准粮田示范区内粮食平均667 m2产量达650 kg,较实施前平均667 m2增产70 kg,带动全县粮食年增产6万余t,增产效益十分明显。

1.2 集成推广农业技术

大力实施科技兴农,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全县开展了百名农技人员包百村活动,建设粮食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和良种繁育基地,通过高产开发、示范展示、现场观摩、周边带动,全县粮食作物品种得到最大优化,推广了以周麦16、周麦22和浚单20、郑单958等为主的主导品种,良种覆盖率达100%。大力实施良种良法配套技术,重点推广了小麦适期晚播、麦田节水灌溉、氮肥后移测土配方施肥、玉米“一增四改”和适时晚收等技术。

1.3 大力开展土地流转发展高效农业

土地流转面积达2.47万hm2,占耕地面积的32%。通过土地流转培育种粮大户262余家。土地流转促进了高效农业的快速发展,全县蔬菜总面积达1.42万hm2,其中发展高效农业0.62万hm2,高效农业园区34个,年产量达45.6万t,全县受益人数达19万人次,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1.4 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建设

截至目前,县财政已累计投入资金4 000余万元,扶持发展沼气用户6万余户,建成大中型沼气工程137座,发展沼渣、沼液综合利用示范基地4处,沼气发电2处,沼气普及率达30%,年增收节支4 320万元。

1.5 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通过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发展龙头企业促进农民增收。目前全县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700多家,建设省级重点龙头企业3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23家。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等方式建立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创建1 133.33多hm2原料基地。对于拉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2 制约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

2.1 小规模生产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安阳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发展迅速,但现有农业组织结构仍以分散的农户家庭经营为主体,规模小而分散。这种分散经营的农业组织结构,使农产品生产成本难以降低,为数众多的分散农户直接进入市场,不仅难以回避农业交易成本高的问题,也难以协调农户与市场的矛盾,增加市场风险。而且由于农户众多分散,生产规模小,农民无法在市场流通中占据主导地位,如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促进农产品的加工增值,提高农产品的价格竞争力等。

2.2 农民素质较低

农民科技素质低,发展经济积极性低。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外出打工,留守在农村的大多是“386199”部队,即妇女、儿童和老人,他们的文化素质和接受科技的能力较低;且绝大多数农民小农意识浓厚,只想着“老婆孩子热炕头,三亩耕地一头牛,稀里糊涂混春秋”,直接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3 市场信息滞后

农民对生产缺乏预见性,看见什么效益好就种什么,往往造成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的局面。同时,从客观上讲,要求众多小规模经营、素质不高的农民根据市场信息指导生产,长期内难以实现。因此,信息滞后对农业增效和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将长期存在。

2.4 农业产业化程度低

一方面,农产品加工深度不够,加工转化和增值率低,优质特色产品不多,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更少,缺乏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产品研发能力不强,新开发产品少,而且大多没有形成品牌效应。加之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农业生产成本随之增加,农业效益下降,从而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3 发展建议

3.1 加大投资支持力度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增加农业投入,大幅度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已成为当前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的最迫切的需要。要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增加政府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支出,改善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大力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功能完备、长效管护的农村水利工程体系;加快推进以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项目为重点的农业综合开发,强化耕地质量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3.2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要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大力推进粮食高产创建和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坚持科技兴粮,强化科技支撑,提高科技对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要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最大限度地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的有效途径。本着“整体推进、连片开发”的原则,着力优势主导产业,突出发展特色产业,不断提升现代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信息化水平。推进市场建设和品牌培育,大力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发展网上销售、连锁配送、农超对接等新型流通业态,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培育农产品知名品牌,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3.3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

通过吸引社会资本兴办龙头企业,扶持壮大现有龙头企业,加快建设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加大省级、市级、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创建和发展力度,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完善农业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合作组织、种养大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真正把农业家庭式的小生产融入到工业化发展的大链条中。

3.4 创新农业经营机制

按照“适应市场、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的原则,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加快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战略为总体目标,依托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积极推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转型升级。积极兴办农业、植保、农机、农资、水利和种子种苗等专业化服务组织,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中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

3.5 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要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土地流转,要保障农民失地不失业、失地不失利、失地不失权,进一步加快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促使农民二次分工,使农民走上更广阔的增收之路。

摘要:结合长期的基层财政部门工作实践,总结河南省安阳县近年来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经验和做法,深刻分析制约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并就进一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农村农业农民 篇10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0月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通过《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 促进农业升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

会议指出, 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要贯彻新发展理念,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一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引导农户依法自愿有序流转土地经营权, 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二要优化农业产业布局, 依靠科技创新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提高机械化、信息化水平, 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安全保障能力。三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和职业农民, 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和电子商务、创意休闲农业等新业态, 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四要实施绿色兴农重大工程, 严格化肥、农药、饲料添加剂等使用管理, 推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 综合防治农业面源污染, 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五要加大支农惠农富农力度, 健全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拓宽社会资本市场化投入渠道, 优化农业补贴政策, 创新信贷、保险等支农措施, 大力扶持农村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六要促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相辅相成, 强化地方主体责任, 因地因城施策, 保障居民基本住房需求, 努力实现住有所居,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来源:中国政府网)

现代农业需要职业农民 篇11

靠谁来实现农业现代化?要从现代农业的本质属性和发展方向中寻找答案。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本质区别,在于其所依托的农业科学技术支撑,更在于其必然根植于社会化的现代农业经营管理模式,必然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需求。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从经济效率不断提高的根本目标看,必然是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业经济体规模不断扩大,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工、企业分工日益发达,最终,“小而全”的自给自足生产方式不断被高度专业化、商品化的生产所代替,农业生产过程同加工、销售以及生产资料的制造和供应紧密结合,达到农工商的一体化。简而言之,现代农业的发展,就是农业生产的“企业化”。

既然要企业化,就要考虑成本核算、生产效率、市场竞争、资本收益、风险规避等等在传统农业中显得不是特别重要,或者仅仅隐含在传统农业生产实践中但没有被如此明确提出来的一系列企业经营管理问题。依靠谁去考虑这些问题呢,自然要靠农业企业的经营者——这里,我们将之命名为“职业农民”。

职业农民不是某一特定的技术工种,而是一群有着多种职业技能的农业从业者。他们有的从事育种和营养管理,是现代农业的原料提供商;有的从事种植养殖,是现代农业的生产车间;有的从事农产品销售和物流,是现代农业的供销员;有的从事合作社经营、农业企业并购,是现代农业的企业家;还有的从事农业金融、保险、期货,是现代农业的风险管理者。他们的技能可以是专门的,也可以是复合的;他们可以是传统农业农民深造而来,也可以从专门的农业院校培养而来;他们的身份可以是农业户口,也可以是城镇户口。

职业农民是一个新鲜事物。我们畅想她的美好,期待在现代农业发展中,这才露尖尖角的小荷走向春色满园:“农民”成为一种自豪的职业,农村成为年轻人的“职场”。作为农民教育培训的专业机构,我们可以不断地探索,勇敢地实践,在职业农民培育的征途上,亲笔描绘下我们的努力。

农村农业农民 篇12

近年来,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胜阳村按照党和国家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针和要求, 走出了一条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镇化发展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的胜阳特色发展之路, 为徐州、苏北地区乃至全国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示范和表率。该村连年受到各级政府表彰, 先后被授予“全国绿化造林千佳村”、“江苏省小城镇建设示范村”、“江苏省村镇文明住宅小区”、“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百佳生态村”、“徐州市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并被誉为“苏北第一村”。

一、胜阳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及模式

胜阳村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 提出以产业发展为基础, 依托科技创新和产业进步, 实现生产发展;以提高农民收入为宗旨, 引导农民创业就业, 实现生活宽裕;以人居环境友好为要求, 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建设型的农民社区, 实现村容整洁;以制度创新为主线, 通过民主决策, 实现管理民主;以和谐新农村为目的, 加强农民教育, 提高农民素质, 实现乡风文明。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的推进, 胜阳全面提高综合实力, 目前已经成为徐州乃至苏北地区农村建设和发展的典范, 并着力向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村现代化的目标迈进。

1. 以工业化致富农民

胜阳村位于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三堡镇东南部, 苏皖两省交界处。胜阳村又名刁店村, 由原来的刁店、土楼、赵庄三个自然村合并建设而成。合并前, 三村都面临一不靠山、二不沿路、三不近城、四不临矿的局面, 长期以来“吃粮靠返销, 花钱靠救济”。1978年, 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村党支部带领群众开展大规模的旱改水, 农业生产得到发展, 生产队搞起了多种经营, 群众的温饱问题才得以解决, 村民的生活也有所改善。但单一薄弱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 仍然没有摆脱落后、贫穷的阴影。1980年, 新任村党支部负责人意识到要想致富, 必须脚踏实地去探索工业发展的路子, 而且认定发展的途径就是办好村工业, 壮大集体经济, 让村民富起来, 这一决定也正式揭开了刁店村大办工业的历史。1985年春刁店村成立了刁店窑厂, 1988年胜阳木业公司在刁店村落成, 直至发展到今天全村拥有个体工商户231户, 民营工业企业142家, 其中木材加工113家的新局面。正是工业化的发展进程, 推动了胜阳村民致富和新农村建设发展的进程。

2. 以产业化提升农业

近年来, 胜阳村提出“敢为天下先、勇夺木业冠”的产业发展目标, 立足村情, 整合产业结构, 以木材加工产业为龙头, 集成相关先进适用技术, 推动产业升级, 形成了以木材加工、热电、运输、商贸为主, 农林业生产为辅的新型农村经济发展体系。该村坚持以骨干企业为龙头, 工业经济强村富民第一方略不动摇, 围绕做大做强木材加工产业, 形成规模优势, 做到“生产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农业基础单薄、资源投入多、比较效益低、产品结构不合理、市场竞争力弱的粗放型增长的老路子, 走以科技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基地为依托、以企业为龙头、产供销一体化经营的新路。强调“利益共同体”, 把农户和客户作为利益主体, 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围绕木材加工支柱产业和产品, 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 实行区域化布局、科技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 通过“科技占市场、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形式, 逐步形成科、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体系。通过订单农业、股份合作、二次分配承包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 保证农民权益, 实现农户和企业的共赢。

3. 以城镇化发展农村

农村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是中国解决三农问题的两条重要途径, 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两个方面。它们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 共同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向前发展。胜阳村走的是“自下而上”的农村城镇化发展道路, 即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发展乡镇企业, 发展农村经济, 实行就近的空间转移和小规模的适当集聚, 促进小城镇的形成和发展, 它的动力主要来源于乡村经济的发展。该村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发展为重、富民为本、统筹发展”的思路, 对村镇布局、村民住宅建设做到规划在前, 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的原则统筹建设, 从而形成目前村镇建设整齐、村容整洁的小城镇发展局面。城镇化发展规模的形成, 不但给村民生活带来了巨大转变, 几乎家家都住上了别墅, 而且对乡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也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二、胜阳新农村建设所取得的初步成效

1. 产业发展的规模效应已经呈现

胜阳村是闻名全国的板材加工基地。目前, 胜阳集团是徐州市确定的预上市重点扶持企业之一, 该集团已形成15亿元的加工生产能力, 是全国第四大木材加工企业, 主产细木工板、保丽板、泰柚板、阻燃板等九大系列30多个品种, 产品畅销海内外, 年实现利税l亿元, 在其带动之下, 全县有50多家加工企业与之配套, 加工规模达到15亿元, 利税2亿元。“江苏胜阳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是村里的龙头企业, 产品远销欧洲、美洲、中东等地区的30多个国家, 而且在赤道几内亚、加蓬、俄罗斯等国都建立有板材加工企业。

2. 农村城镇化发展已步入正轨, 家家户户都住上了造型别致的别墅

胜阳村从1996年开始实施中心村建设, 到目前为止自然村搬迁已结束, 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 二级镇规划框架已经拉开, 并科学合理地规划建设农贸市场、商场、学校、卫生院、热电厂、水厂、垃圾处理厂以及休闲、娱乐、服务等公用设施。村内道路按网格状布置, 路成网, 房成排, 绿化、硬化、供排水、有线电视以及网络等现代化的通讯设施等基础设施已经到位, 基本达到了硬化、绿化、亮化、美化的标准。形成了工业、商业、行政、生活、娱乐等五区分明、功能协调的格局。农民也和城市居民一样, 大部分彻底脱离了土地, 享受现代化的优越生活环境, 并吸引了周边地区的大量村民来此打工、就业。

3. 加快村庄环境建设管理, 改善村民生活环境

胜阳村立足于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 加大对村庄建设和管理的力度, 使村民生活环境达到“三化” (绿化、美化、净化) 、“三园” (林园、花园、生活乐园) 标准。为了确实抓好环境建设和综合治理, 胜阳村坚持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施工, 使整个村庄房屋造型新颖, 居住舒适、大方, 村民人均钢筋砖木结构住房面积超过50平方米。同时, 村集体投资1 800万元, 用于完成公共水厂、生活垃圾处理厂、人民公园、文体活动娱乐场所及等建设任务, 使全村所有道路硬化、亮化、绿化近100%, 人均绿地面积不低于150平方米。目前, 胜阳村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虽然还要进一步完善, 但已经呈现出“三化”、“三园”的繁荣景象。

4. 抓好精神文明建设, 促进乡风文明和农村和谐发展

胜阳村围绕“提高村民素质, 营造文明环境”这一主题, 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建设, 推出了“四大工程”:一是民主管理工程, 认真组织学习贯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充分调动村民民主管理意识, 积极参与自治, 让民主之风活跃村中;二是群众读书学习工程, 也称“一二三工程”, 要求每个家庭拥有一个书橱, 两份杂志或报纸, 三百册图书, 村里组织工作班子, 派员深入各户宣传、动员, 并采取一系列激励措施, 营造学习氛围, 同时经常组织各种学习、讲座, 激发村民求知的热情;三是群众文化工程, 以开展文体活动为载体, 积极倡导健康有益的业余文化生活, 定期组织各种文体比赛、青年文化艺术节等, 吸引村民投身到文明健康的活动中去;四是邻里互助工程, 要求村民做到邻里之间互帮互学, 团结友爱, 遵纪守法, 爱护公物, 每年开展评选和表彰“十星文明户”活动, 使村民整体素质普遍提高, 村内到处洋溢着和谐、文明的气氛。

目前, 胜阳村新建了农民乐园, 购买了健身器材, 兴建了篮球及网球场, 家家通了有线电视和电话;修建老年公寓, 一期工程投资180万元, 全部经费由村里自行解决, 对70岁以上老年人, 吃、穿、住、医疗等各方面由村里统一负责, 免费安排;老年公寓二期工程, 建设标准分为多个档次, 非胜阳村的老年人也可根据需求选择不同档次入住。

三、胜阳新农村建设模式给经济欠发达地区所带来的启示

1. 大力发展村域经济, 增强农民和农业自我发展的能力

胜阳村以“公司+基地+农户”为发展链条, 做到了农户家庭经济、传统集体经济、新型合作经济 (股份合作企业、合作与合伙企业) 等方面的良好结合, 使企业和农户、集体和个体都得到了很好发展。通过木材加工这一基础产业, 推动和带动热电、运输、商贸等产业的发展, 并向煤矿开采等领域渗透。做到了农副业并举、种养加与新项目投资相结合, 从而发展村域特色经济。由此可见, 结合农村实情选好发展项目应该是该村得以发展的重要举措, 也是其他农村发展需要解决好的重要问题。该村还通过村集体股份合作制经济组织, 降低农户的交易成本, 减少农业经营的风险, 提高农民搞好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使农业逐步形成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机制, 从而有效有力地促进村域经济的发展。伴随着工业、农业的发展, 农民自身素质和发展能力也得到了明显增强。

2. 新农村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农村社会发展状态

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 提高农民素质, 培育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新型农民。同时, 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文化设施, 积极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 通过多种渠道、多种载体强化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倡导和引导建设健康文明的社会新风气。从中国发达农村的发展经验和欠发达农村的现实状况来看, 如果仅仅依靠农业来发展农村经济, 让村民致富, 势必存在很大局限性或者不可能实现, 因为“人多地少”、“农业生产水平和效率低下”是中国农村发展面临的最大困境。因此, 解决中国三农问题要做到“跳出三农看三农”, 即解决农业问题出路在于发展非农产业, 解决农村问题在于城镇化发展, 解决农民问题在于大量的转移农村劳动力。胜阳村正是依靠农业发展非农产业, 依靠村镇建设走城镇化道路, 依靠提高农民素质转移农业生产劳动力, 从而将胜阳人领向致富的道路, 使胜阳村迈入建设新农村的星光大道。因此, 对经济欠发达地区而言, 如何发展农业与非农产业, 做到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协调发展, 实现农业为非农产业提供原材料支持, 非农产业又带动和促进农业发展, 以此推动新农村建设进程, 是十分重要而紧迫的关键问题。

3. 切实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措施

多数欠发达地区农村发展的现状是, 农业生产水平落后, 生产效率低下, 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甚至严重匮乏等。这与政府的投资、引导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密不可分的。所以, 政府应该把投资方向由城市建设转向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或者向农村建设倾斜, 积极开拓农村市场, 通过市场经济规律推动农村和农业的发展, 从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拓宽农村就业门路, 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许多农村来看, 依然存在建筑零乱、人畜混住、污水自流、垃圾乱倒、道路两侧乱堆乱建等现象, 总体脏、乱、差等问题还比较突出, 公共设施不健全或基本没有, 而且有的村庄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威胁。另外, 就同一地区而言, 各县之间、城乡之间、乡村之间甚至村庄内部, 贫富差距和居住环境差距也比较大, 与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相差甚远。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对这些欠发达地区而言确实是任重而道远。

4. 提高农民素质, 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

中国的问题关键在于农民, 农民的问题关键在于技能, 技能的问题关键在于培训。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城镇化的首要问题是将更多的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 让更多的农民从事非农业生产。一方面通过非农业途径谋求生活和提高生活质量, 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大幅度减少农业人口数量, 释放出更多的农业资源, 使农业做到集约生产,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更好实现农民增收, 以加快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比如, 胜阳村现有的3 800多村民中, 有3 500多人从事非农业生产, 其中派出到国外就业的新型农民就有160多人, 这些新型农民都具有一技之长, 收入、生活水平和质量等都得到了明显改善。同时, 具体从事农业生产的只有200多人, 也因为人均耕地拥有量的大幅度增加而明显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更好做到增产增收。因此, 政府应加大培训农民的力度和广度, 提高农民素质, 培育新型农民。同时积极为农民联系和提供非农就业岗位, 使大部分农民从事非农生产或者转化为市民, 从而减少农村劳动力, 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效率, 促进农业发展。

5. 科学规划, 分步实施, 统筹兼顾

建设新农村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社会大工程, 受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政府、农民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积极探索各种影响因素的作用, 以更好推进建设新农村的进程, 已成为摆在全国上下的一个重要课题。需要强调的是, 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立足实际, 顺应民意, 做到科学规划, 分步实施, 统筹兼顾。村镇规划编制既要以区域城镇体系规划为指导, 做到建筑结构和使用功能合理, 土地利用率高, 又要达到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 广泛征求农民意见, 符合农民改善家园面貌的强烈愿望, 避免不发达地区、偏僻地区放任自流的现象, 避免乱占滥建, 无序发展。

参考文献

[1]范鹏.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以甘肃为例[J].开发研究, 2006, (1) .

[2]关树华.五改三建两提高——湖北省恩施州新农村建设模式及其对欠发达地区的示范作用[J].小城镇建设, 2006, (6) .

上一篇:多元探究下一篇:医疗康复机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