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要点

2024-09-23

2020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要点(共7篇)

2020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要点 篇1

2020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要点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环境,做好2020年农业农村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市委“十项重点工作”全面推进之年,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全市农业农村工作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深入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扣打赢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两大目标,以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为总抓手,实施乡村规划、产业振兴、人居环境整治、脱贫攻坚、农村改革五大行动,抓重点、补短板、强基础、促落实,努力实现城乡规划一体、产业协同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城乡资源要素互动,加快城乡规划、产业、生态、资本要素四方面融合发展,形成重点工作示范引领、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的良好局面,最大限度降低新冠肺炎疫情对“三农”发展的不利影响,确保小康之年农业丰收、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一、切实抓好重要农产品增产保供

1.实施绿色粮食示范工程。在高陵、临潼、阎良、长安、鄠邑、周至、蓝田等7个区县实施粮食主产区县绿色示范区建设,建立示范区30个,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病虫害统防统治等技术措施,强化关键时段田间管理,促进粮食单产水平不断提高,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00万亩以上,总产量稳定在120万吨以上。(种植业处牵头,农机处配合)

2.实施设施蔬菜提质工程。认真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各项要求,按照区域统筹、板块推进、规模发展的总体思路,以设施农业建设为重点,集成推广绿色生产综合技术,优化区域种植结构,打造区域特色品牌,加快形成西阎、沿渭、沿山、城郊等4条蔬菜产业带,全市蔬菜生产面积稳定在100万亩左右,总产达到300万吨以上。(种植业处牵头)

3.实施特色果业增效工程。启动国家葡萄西安市综合示范基地和葡萄新品种西安区试园建设,开展国家桃、石榴综合示范基地建设,持续推进标准果园、观光果园、葡萄酒庄、周至猕猴桃转型升级示范县建设,新增果园面积1万亩、新增果业提质增效标准示范基地建设面积1.5万亩,全市园林水果面积达到75万亩,年产水果达到93万吨。做好特色果品宣传推介,完成灞桥樱桃、临潼石榴区域公用品牌建设,进一步提升西安果业影响力。(果业处牵头,市场与信息处配合)

4.实施优势畜牧提升工程。以保供给、保生态、保安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三保一推”为目标,大力推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生猪生产恢复三年行动,到2020年底全市生猪存栏达到34万头、全年出栏达到54万头。大力培育奶山羊养殖大户、家庭牧场和专业村,鼓励引导社会资本、乳品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标准化养殖园(小区),加快构建“集体经济组织+企业+奶农”的奶山羊产业发展模式。重点发展肉鸡、肉鸭和蛋鸡生产,支持肉牛、肉羊养殖,因地制宜发展肉兔、肉鸽、鹌鹑等特种畜禽生产,丰富市场动物蛋白消费种类。加快奶业振兴步伐,建设优质奶源基地,推进奶牛精准饲喂管理,提升奶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畜牧处牵头,兽医处配合)

5.实施健康渔业发展工程。全面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因地制宜,引导绿色养殖,重点发展池塘工程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稳步提升稻鱼综合种养水平,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拓宽休闲渔业,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完成产地水产品产量1万吨。加强渔政执法,组织开展中国渔政“亮剑2020”行动,落实渭河流域西安段禁渔期管理,全面禁止炸鱼、毒鱼、电鱼和密眼网捕鱼行为,持续开展打击整治破坏秦岭水生生物资源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积极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强化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监管工作。(渔业渔政处牵头)

二、推进农村事业全面发展

6.狠抓产业精准扶贫。把发展乡村产业作为稳步脱贫的治本之策和乡村振兴的根本基础来抓,持续加大扶贫产业支持力度,强力推进“十百千万”产业脱贫工程,提高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的收入水平。采取有效措施,加大经营主体带贫力度,健全完善主体带贫激励约束机制,总结、提炼、推广成熟的主体带贫模式,发掘、宣传、学习带贫先进典型,增强连贫带贫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严格落实“四不摘”政策,巩固扩大产业脱贫成果,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产业脱贫长效机制,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衔接。(产业脱贫办牵头,产业处、合作经济指导处、政策与改革处、办公室、规划处配合)

7.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发挥典型示范引领,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综合示范县、示范镇(街)、示范村建设。坚持进度服从质量,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探索推行农村粪污、垃圾资源化回收利用和厕所管护运维机制,统筹协调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深入开展“净美西安”村庄清洁行动,加快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加快健全村庄保洁机制,增设农民工公益性岗位,2020年实现行政村干净整洁全覆盖。(人居办牵头,社会事业处、计财处、畜牧处配合)

8.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协调推动有条件的村庄编制“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制机制,实施农村社会公共服务人才培训、引进。补强农村公共服务短板,加快实施农村片区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开展村史馆、农耕博物馆建设等试点。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推进村内道路、通组道路建设。围绕村庄改造提升,开展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试点。支持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推动农业保险“提标、扩面”。(人居办牵头,社会事业处、发展规划处、计财处、产业处配合)

三、提升现代农业设施装备水平

9.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建立健全高标准农田建设考核评价机制,全面完成201914.7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7万亩高效节水示范项目农田建设任务。积极做好20201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5万亩高效节水示范项目的规划、设计、申报,确保国家和省级项目的落地实施。认真做好地力补贴的测算发放,全面完成高标准农田上图入库和耕地质量保护等工作。(农田建设处牵头)

10.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积极推进与涉农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强西安都市现代农业综合试验站建设,丰富和完善“一站多点”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加强农业科技攻关,组织申报省、市各类农业科技项目20项;加大先进实用技术集成示范推广,推介发布农业主推品种和技术30项。组建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团,聘用农业专家10人,担任我市农业科技发展顾问。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0万人次,全年培育高素质农民3000名。组织参加第二十七届杨凌农高会。(科教处牵头)

11.推进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认真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精心组织重要农时机械化生产,抓好农机深松整地项目实施、机械化秸秆综合利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推广。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切实加强农机安全监理,进一步提升“农机直通车”平台建设水平。2020年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6%以上,主要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5%以上。(农机处牵头)

12.加强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以智慧农业建设为重点,推进农业信息化工作。运用地理信息和以物联网平台为依托,推动智慧农业建设。以我市1600个信息采集点为依托,加强数据采集工作。按照省农业农村厅做好农业信息进村入户暨新一轮信息站建设的安排部署,大力提升信息站市场化运营能力。依托“媒体+政务+服务”的模式推进信息入户工程建设,2020年益农服务社建设覆盖到80%的行政村。(市场信息处牵头)

13.加强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严格野生动物产地检疫管理。持续加强非洲猪瘟防控,全面落实监测排查、清洗消毒、调运监管、禁用餐厨废弃物喂猪、屠宰环节自检、流通加工环节抽检等现行有效防控措施。强化高致病性禽流感、狂犬病、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加强以布病为主的人畜共患病防治,落实牛羊布病检测净化和调运监管等防控措施。健全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加强人员队伍建设,提升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完善病虫害监测防控体系建设,加强小麦粘虫、条锈病、赤霉病、玉米草地贪夜蛾等监测防控。做好鲤春病毒血症、锦鲤疱疹病毒病等水产重大疫情防控。(兽医处、种植业处、渔业渔政处分工负责)

四、推动农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14.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和畜禽健康养殖项目,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8%。深入开展化肥、农药使用减量化行动。大力推进秸秆机械化、饲料化、肥料化利用,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5%以上。加强农膜回收网点建设,推广“残膜有偿回收”和0.01㎜以上标准地膜使用,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80%。完成耕地土壤质量类别划分,推广安全利用技术,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2%。积极开展农业生产性用煤改清洁能源检查指导,杜绝农业设施使用散煤。建立健全秦岭保护区农业污染防治工作机制,有序实施农业污染防治。(科教处牵头,畜牧处、种植业处、农机处、果业处、渔业渔政处、农田建设处配合)

15.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支持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高度聚集、生产方式绿色、辐射带动有力的园区,完善生产体系,延长产业链,提高建设水平,创建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快技术改造、装备升级和规模扩张,不断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以规模经营为依托,以利益联结为纽带,打造一批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跟进、小农户参与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020年认定市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15个,各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达到50家。(发展规划处牵头,产业处配合)

16.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启动家庭农场培育计划,持续做好家庭农场名录管理。开展合作社质量提升三年行动,修订《西安市市级示范社评定管理办法》,深入开展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继续开展“空壳社”专项清理,发展壮大单体农民合作社,培育发展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全年认定市级龙头企业15家,新增家庭农场100家、农民合作社300家。(合作经济指导处、政策改革处、产业处分工负责)

17.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推行标准化生产,实施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加强优质农产品认证,严格检验监测和执法监管,强化监管能力和监管长效机制建设,全面提升监管水平。全年编制农业地方标准和农业生产技术规程25项,包装农产品上市追溯覆盖率达到80%以上,完成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15个,快速抽检农产品不少于15.4万批次,定量检测2530批次,农产品监测总体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监管处牵头,标准与检测处配合)

五、深化农村改革加强乡村治理

18.稳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落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完善承包地初始登记、变更登记、矛盾纠纷调处协调工作机制。分级开展仲裁员培训,增加专业能力。做好确权登记颁证信息便民化管理,力争全年农村承包地证书发放率93%以上。指导阎良区做好“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先行试点”工作。组织开展农村宅基地和农房利用现状调查,逐步建立农村宅基地基础信息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宅基地管理。指导高陵区、长安区、鄠邑区开展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试点示范建设,稳慎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政策改革处、合作经济指导处分工负责)

19.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任务。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做好清产核资、成员界定、股权设置、成立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等重点工作。加强农村经营管理体系建设,完善相关监管制度,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加强集体经济组织董事长、监事长及管理人员的培训指导,提高管理和发展能力,打造一批集体经济发展示范村,力争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确保20%以上的村集体年经营收益达到5万元以上、10%以上的村集体年经营收益达到10万元以上。(政策改革处牵头)

20.协调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认真贯彻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和措施要求,跟踪指导5个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建设,推动全市乡村治理试点建设,打造乡村治理先进样板。协调组织、宣传、政法、民政、司法等部门加强工作指导,构建协同推进的乡村治理体系。通过多种形式促进农村集体资产财务公开,加强集体经济组织审计监督。落实减轻农民负担有关要求,加强农民减负工作。深化行业乱象整治,探索建立扫黑除恶长效机制,全面纵深推进农业农村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庆丰收、迎小康”为主题,办好农民丰收节和大西安农民节。(合作经济指导处、政策改革处、市场信息处分工负责)

六、强化“三农”工作政策制度保障

21.加强“三农”工作统筹协调。强化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切实加强党委农村工作机构建设,强化人员力量配备,完善党委农办运行机制,把加强党对农村工作领导的要求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党委农办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督促指导作用,做到对内有力统筹、对外充分协调、对下强力推动,形成全面推动“三农”工作的合力。(秘书处牵头)

22.切实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推进执法体制改革,组建西安市农业执法支队,强化执法队伍和能力建设,提升基本装备保障水平。持续优化简化细化许可审批事项,全面提升涉农审批许可“法治化”“标准化”“便利化”水平,探索建立“容缺”受理办理机制,破解“准入不准营”“准营不准入”现象。认真抓好执法监督和法治宣传教育,依法开展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行政诉讼出庭应诉制度,全面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人事处、行政审批处、法规处分工负责,计财处配合)

23.强化干部队伍和纪律作风建设。巩固实施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围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工作任务,深入基层了解实情、研究对策、提出建议、推动工作。弘扬奋斗担当精神,科学应对“三农” 领域各种风险挑战,提升干部综合业务素质,打造“一懂两爱”干部队伍,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重大斗争中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加强纪律作风建设,严格执行《准则》《条例》,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制定出台《农业农村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管好用好资金项目,坚决守住廉洁底线。(机关党委、人事处、计财处分工负责)

24.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落实。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及我省《实施办法》和中央和省委、市委“一号文件”,推动完善乡村振兴政策制度体系,加强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督查。突出试验示范,加快推动5个省级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步伐,同时启动一批试验区建设项目。启动10个以上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抓好幸福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为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引领示范。按照规划布局,指导有关区县启动农业经济开发区建设工作。(农办秘书处牵头,发展规划处配合)

全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中央、省委“一号文件”,扎实做好农业农村各项工作,全力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坚决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战略后院,发挥经济社会压舱石作用,为打赢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

2020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要点 篇2

会议指出, 2010年全省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思路, 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 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 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 把发展旱作农业、高效节水农业、循环农业和特色优势产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 扎实开展新农村建设, 深入实施“六大行动”, 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毫不松懈地抓好“三农”工作, 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主要预期目标是:努力实现农民收入增幅达到12%;力争粮食总产达到950万吨;减少贫困人口40万人;草食畜牧业增加值在农业中的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

会议强调, 落实总体要求, 实现目标任务, 要进一步厘清一些事关全省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关系, 在总结经验中不断提升发展水平。一是要坚持粮食增产和加工转化并重, 紧紧咬住新增50亿斤粮食的目标, 主攻1000万亩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和400万亩脱毒马铃薯种植, 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引进一批有实力的加工、销售企业, 提高加工档次, 改变加工和营销水平低的状况。二是要坚持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和拓展外部增收空间并举, 深入实施促农增收“六大行动”, 按照内外抓、综合抓、重点抓的思路, 形成促进农民增收的活力。三是要坚持推进结构调整和提高农民与龙头企业素质相结合, 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区域规划来组织实施种养业, 围绕市场需求来扶持发展加工、流通企业, 围绕提高农民科学种养水平, 促进先进实用技术进村入户, 把结构调整的过程变为提高农民和龙头企业素质的过程。四是要坚持扶持开发和农村低保制度的有效衔接, 注重产业扶贫、科技扶贫、智力扶贫同整村推进和连片开发有机结合, 行业扶贫和专项扶贫有机结合, 探索基本生活靠最低保障、脱贫致富靠扶持开发的新机制。五是要坚持农村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相促进, 重点办好事关农村民生的水、电、路、气、房5件实事。六是要坚持深化农村改革与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试点相统筹, 更加注重制度建设, 更加注重城乡联动, 更加注重统筹兼顾, 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深化农垦体制改革, 探索培育村镇银行和县一级担保公司, 不断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2020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要点 篇3

互助县民政局

(2020年2月**日)

各位领导:

大家好!下面,我就2019年民政重点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打算做一简要发言,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截止2019年底,全县共有农村低保对象4303户11987人,城镇低保对象295户524人,城乡特困供养对象1563户1644人,享受残疾人补贴人数8967人,孤儿和困境儿童651人,其中孤儿54人(集中供养5人),70岁以上老人1.76万人(其中70-79岁14319人,80-89岁3133人,90-99岁191人),留守儿童702人,留守妇女138人,留守老人597人。

二、2019年重点工作回顾

2019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政工作会议上的重要批示及中央、省市县委和政府关于民生保障的决策部署精神,民政各项工作成效显著。一是认真履行保障基本民生职责,扎实开展了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孤儿和残疾人保障、困境儿童等社会救助工作,累计为3.5万余人次贫困群众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1.2亿元,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成效。二是坚持突出特色、为老人提供方便优质高效服务为宗旨,全县养老服务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居家养老工作,形成了以恒生长者照护中心为中枢,各服务站为枢纽,上下联动,优势互补,整村推进的服务模式。社区养老工作,以树立标杆、示范带动为突破口,积极打造了南街、东街日间照料中心和吉家岭幸福院等一批社区养老和村级养老的先进典型。机构养老工作,以提升机构功能和增强服务能力为重点,对县社会福利中心和敬老院进行了适老化改造和设备更新工作,机构服务功能得到提升。三是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稳步有序发展,困境儿童和孤儿基本权益保障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残疾、孤儿信息录入率均达100%,30名应届贫困大学生得到慈善救助,省市慈善组织为我县福利(养老)机构和村级办公用房无偿捐赠监控摄像机等设备147台、电视机10台。四是完成了4个农村社区服务站项目建设任务、老年人活动中心主体建设任务,殡仪服务中心项目完成招投标,预计3月底开工建设。五是以开展村级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重点,通过开展村级换届选举“回头看”、宣传引导、每月研判制度、候选人资格联审等措施,全力推进村级组织自治能力建设,村级组织自治能力建设不断发展。

三、2020年工作打算

(一)聚焦脱贫攻坚,精准高效救助。

按照脱贫攻坚“八个一批”政策和巩固提升两年行动计划要求,认真履行民政兜底保障脱贫职责,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兜底线、救急难”的功能,对符合救助条件的贫困群众实施高效精准救助,为脱贫攻坚顺利收官打下基础。一是进一步加大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抓好农村低保月动态调整,及时将符合低保条件的脱贫人口纳入低保范围。二是按规定落实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残疾人补贴和孤儿保障政策,加强特殊人群集中供养机构建设,不断提高特困人员的集中供养能力。三是加大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困难的家庭或个人的临时救助力度。四是对救助资金实行社会化发放,保证按时足额发放到服务对象手中。五是不断提高社会救助经办服务工作的法治化、精准化、精细化、专业化水平。六是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同步提高城乡低保对象分类施保金、特困供养对象基本生活补助标准。

(二)积极探索创新,提升助老质量。

一是充分发挥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作用,努力转变传统单一的服务模式,积极推行“互联网+养老”服务模式,逐步建立老人呼叫服务系统和应急救援服务系统,为老年人提供高效方便的服务为重点,在提供紧急救援、精神慰藉、康复训练、家庭医生签约等全方位服务上下功夫。二是高质量、高标准对现有养老机构进行改造提升,在提供特困老人老有所养的基本养老需求的同时,有效满足中高端群体养老服务需要。同时,积极鼓励民间组织和个人兴办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全面提升社会养老服务水平。

(三)狠抓政策落实,推进社会福利事业。

一是落实好残疾人两项补贴和精神残疾监护人“以奖代补”政策。二是做好孤儿、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等未成年人关爱保障工作,积极协同相关部门扎实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工作。同时,通过强化宣传、积极动员,鼓励困境儿童入住县福利机构实行集中供养,保障其切身利益。三是积极争取实施“福彩助残助老健康行”、“明天计划”等慈善福利项目。

(四)健全体制机制,深化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一是协同乡镇人民政府抓好新建农村社区服务站的规范化布置,扩大农村社区建设试点范围。联合组织等部门持续开展村级换届选举“回头看”工作,强化候选人资格联审,推进村级组织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纵深发展。二是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整合服务资源,创新社区服务管理模式,积极培育发展公益性、服务性、互助性社区社会组织,广泛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落实社区减负工作。三是协同乡镇政府健全完善村(居)民自治制度和村(居)务监督机制,规范开展村(居)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不断深化基层群众自治实践。

(五)稳步推进各项改革任务。

一是稳步推进高寨、红崖子沟等乡镇“镇改办”、“村改居”工作。二是结合我县实际拟定出台《互助县免除居民殡葬基本服务费实施意见》、《互助县散埋乱葬专项整治方案》等政策,为稳步推进殡葬改革铺好路、开好局。

(六)全力做好项目建设工作。

积极向省市民政部门争取项目,不断提升我县民政公共服务设施服务水平。落实计划总投资544万元的11个农村社区新建项目,稳步推进殡仪服务中心、老年活动中心、补家幸福院等项目建设工作。积极向省市民政部门争取资金,力争五十镇佑宁养护院项目投入运行。

2020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要点 篇4

2020年,我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以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为总方针,以实施乡村振兴为总抓手,全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村增绿、农民增收。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2020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稳定优化粮食生产。

2020年我区水稻收获面积预计为ⅩⅩ万亩,亩产预计为ⅩⅩ公斤,总产预计为ⅩⅩ万吨,小麦收获面积为ⅩⅩ万亩,亩产预计为ⅩⅩ公斤,总产预计为ⅩⅩ万吨。大宗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保持基本稳定。

(二)开展科技服务工作。

一是积极组织全区农技人员在关键农时进村入户指导。二是扩大测土配方施肥成果应用,全年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ⅩⅩ万亩,实现全区粮食种植面积的全覆盖。三是积极开展小麦穗期“一喷三防”工作,通过加强监测预警、召开现场会等形式,加强对小麦赤霉病和穗蚜的防控。2020年,ⅩⅩ区积极向上级争取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30.035万元(含2019年结余资金120.035万元),鼓励和引导农户、农机合作社购买大型拖拉机、加装秸秆粉碎装置的收获机械、粉碎还田机、打捆机等农机具。截至目前共补贴农业机械103台套,其中动力机械13台,收获机械34台,旋耕机38台,打捆机1台,秸秆粉碎还田机1台,补贴总额167.85万元。

(三)持续提升生态水平。

一是切实做好我区2020年秸秆综合利用提升工程实施工作,积极制定《ⅩⅩ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2020年工作要点》,确保按时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二是印制了500份《致广大联合收割机手的一封信》和1000份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明白纸,并通过联通信息平台向本区收割机手免费发送秸秆综合利用和农机操作规范信息,进行广泛宣传。三是制定了ⅩⅩ区小麦秸秆还田技术方案,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发动,做到技术宣传到位。经测算,午季农作物秸秆总量5.56万吨,可收集秸秆有4.62万吨,综合利用量4.2万吨,综合利用率90.91%。其中在肥料化利用方面,机械化还田1.99万吨,还田面积5.16万亩;基料化利用方面,食用菌基质用量0.21万吨;饲料化利用方面,青储饲料用量0.53万吨;能源化利用方面,秸秆电厂用量1.13万吨,其他方面0.34万吨。产业化利用量占农作物秸秆利用总量比例为52.62%、能源化和原料化利用量占农作物秸秆利用总量比例为35%。四是积极开展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工作。制定《ⅩⅩ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实施方案(修订)》,确定3家规模养殖场和1家粪污处理中心为项目实施单位。截止到目前,项目实施单位均已开工建设。

(四)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切实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推行无公害和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生产。截至目前全区共拥有国家级示范基地2个,省级示范区4个、市级示范区12个,市级龙头企业16家,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基地2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成为我区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和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力量。切实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推行无公害和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生产。目前我区土地流转面积73038亩,其中新增流转面积1650亩。农民专业合作社共计183家,新增11家;家庭农场累计110家,新增9家。

(五)守牢农产品质量底线。

2016-2018年我区圆满完成农产品质量安全快检体系和认证体系建设任务,目前四个乡镇已全部配齐蔬菜、畜禽、水产快检设备共计12套,已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覆盖,2020年累计上传检测数据1220条,检测合格率99.9%。今年我区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程建设,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工作,新培育2个以上“三品一标”农产品和1个以上规模生产经营主体的农产品实现追溯,推动规模以上农产品生产经营单位入驻国家或省追溯管理信息平台,探索开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区块链追溯应用。2家绿色食品认证已完成,1家规模农产品已完成,全部入驻省追溯平台,实现二维码追溯。1家规模农产品也已经在省平台注册追溯系统。今年以来,ⅩⅩ区农业农村水利局联合其他部门多次开展农资打假“春雷行动”。重点查看了九龙岗镇、孔店乡种子、农药、肥料、兽药等经营店,累计巡查次数8次,出动执法人员24人次,检查农资门店27家,重点查看是否存在假冒伪劣农资、饲料、渔药、兽药领域的违法行为。针对检查中发现的经营户销售记录不完善、药品摆放不合规等问题,已现场要求整改,同时对他们进行农资安全知识和政策宣传,确保农资市场平稳有序、人民群众用上放心农资产品。

(六)积极开展人居环境整治。

一是继续抓好规划布局,按照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等5部门《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的要求,结合乡村振兴规划实施,开展村庄规划调研工作,运用土地增减挂钩的政策机遇,规划先行,积极实施空心村整治工作,实现人居环境整村整治,已完成3个村的调查摸底工作。二是积极争取资金,开展乡村振兴项目。申报省级政府非标专项债,启动乡村振兴重点工程建设工作,建设内容包括村庄公共基础设施提升工程、生态环境保护及修复治理工程、农田水利工程、产业振兴工程4大工程,工程总投资为3.285763亿元。三是强力推进厕所革命。2020年全区新建45个砖砌三格式化粪池厕所,其中上窑镇34个分别是外窑村22个,泉源村12个,洛河镇11个,分别是王庄村10个,洛河村1个。四是农村改厕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财政投入40万元,主要用于购置抽粪车、潜水泵、配套管件和前期维护费用。五是美好乡村建设,上窑镇马庙村被列为2020年美丽宜居示范村,财政投入30万元,用于马庙中心村老旧路灯的替换、道路的维修,绿化带的杂草清除和绿植补栽等建设。

(七)大力实施涉农重点项目。

一是开展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任务面积0.5万亩,计划总投资750万元,项目计划实施地点九龙岗镇方岗、王楼村。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农田混凝土道路、新建混凝土防渗渠、配套桥涵闸等。二是积极实施1.5万亩2019年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项目,实施地点位于孔店乡洪圩等村,建设防渗渠、泵站。三是启动2020年1.36万亩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项目,目前已完成设计单位单位招标工作,年底前完成建设任务。

(八)畜牧工作扎实开展。

一是开展重大动物疫病暨非洲猪瘟防控工作。2020年春季防疫工作开展以来,免疫猪口蹄疫疫苗2.5万毫升,牛羊口蹄疫疫苗1.5万毫升,禽流感疫苗45万毫升,共免疫生猪0.95万头、牛羊0.9万头、家禽51.5万只。猪口蹄疫、牛羊口蹄疫、禽流感、小反刍兽疫免疫密度均达到了应免尽免,不留免疫空白的要求。核发并年审《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2个。同时严格按照上级部署,重点完成本辖区内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在全区设立9个临时检查站及卡口,做好日常生猪调运监管工作,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二是积极推行电子出证工作,严格落实产地检疫程序,做好电子出证工作,做到票证统一。2020年截至到现在已检疫畜禽92.6万头/只。

(九)积极开展产业扶贫。

一是配合区扶贫办做好扶贫项目立项审查,完成了2020年项目库审核工作。二是积极谋划农业项目,今年谋划3个农业到村产业扶贫项目,目前都已基本完成,同时按照《ⅩⅩ区2019-2020产业扶贫实施方案》规定,积极组织开展贫困户产业项目申报工作,预计全年实施200个以上到村到户产业扶贫项目。三是制定《ⅩⅩ区2020年“四带一自”产业扶贫实施方案》,支持有条件、有意愿的“边缘户”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扩大经营规模,拓宽增收渠道。

(十)强化河湖环境整治。

一是加快违章建筑拆除进度,今年年初拆除蔡城塘水库旁违章简易房10处。二是对电鱼、围堤养鱼进行严厉打击。累计发现2处围堤养鱼情况,已责令相关负责人将湖面恢复原状;3月起开展日常巡湖工作,截止目前严厉查办了2支渔船,我区电鱼活动多发态势得到明显遏制,大范围、群体性电鱼活动现象基本消失。三是建立长效机制,制定了《高塘湖生态环境整治行动方案》,切实履行职责,发挥牵头作用,同时落实工作经费保障,由区财政拨付3个沿湖乡镇及高塘湖管理办公室各10万元办公经费。高塘湖管理办公室联合千发集团对沿湖各村进行巡查,摸排有无残余围网、违章建筑、垃圾堆、违规养殖的情况,发现9处需要整改的问题,及时下发问题交办单。

(十一)渔业生产发展加快。

渔业克服了自然灾害严重环境复杂多变等不利因素,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2020年,水产品总产量4320吨,渔业经济总产值5005万元,渔业产值4950万元;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产地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我区申报成功两家绿色渔业养殖示范基地。财政加大了对渔业的投入,其中绿色养殖尾水处理项目20万元。

(十二)做好农村改革工作。

一是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4个乡镇、46个行政村、470个村民组、21758户农户、154396.26亩土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完成率为100%,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完成率100%,稳步开展土地确权修正工作,确保农户的土地确权面积和实际面积相符合,切实维护好农户的自身利益。二是全区48个村居(含胡圩社居、金庄社居)完成了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村居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任务。共摸底出成员111093人;量化经营性资产6414.4448万元,共颁发股权证书8269本(2019年我区仅对有经营性资产的村居颁发股权证书),2020年底争取证书全覆盖到户。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48个,目前正在进行档案整理与总结完善等方面工作。

二、2021年工作打算

(一)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大力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进一步挖掘粮食增产潜力,寻求农业发展方式新突破,同时加强农技人员入户指导,提高农户种植水平,为我区粮食绿色增产提供有力保障。

(二)促进农业产业发展。

引导农民积极调整农产品结构,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产品生产。重点是发展适销对路的优质粮食、特色无公害蔬菜和绿色、有机产品等优质专用农产品生产。扩大畜禽、水产、蔬菜、水果等特色农产品规模,促进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相对集中,规模做大做强。

(三)推进农村改革。

宣传惠农政策,落实农业补贴。通过宣传惠农强农富农政策,落实各项补贴政策,提升农业生产的信心,确保农业生产平稳发展。加强基础建设,增强抗灾能力。积极实施有关乡村振兴、土地整理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四)加快绿色发展。

要深入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强化耕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实现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继续下降,利用率进一步提高。深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现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全覆盖,确保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100%。

2020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要点 篇5

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X市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一二三四”总体思路,全力以赴开好局、起好步的关键时刻,今天我们召开全市X年农业农村重点工作现场推进会,主要任务是认真落实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精神,落实全省春耕生产现场推进会会议精神,研究解决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市农业农村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安排部署重点工作。

上午,大家现场观摩了几个示范点,因有其他工作安排,我未能参加。从观摩方案和大家观摩后的反映来看,观摩点涵盖了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方面,有粮食生产基地、有规模化蔬菜基地、有生猪标准化养殖基地,也有高标准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还有乡村振兴的样板,点选得好、选得准,观摩反响好。刚才,几个县市和企业作了经验交流发言,县市既讲了面上的工作,又讲了亮点特色,企业围绕如何立足X加快发展,为X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了发言,各有特点,很有启发性,希望大家互学互鉴,努力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不断争取新进步。X副市长通报了全市春耕生产推进情况,进度如何、有什么问题、下步怎么办讲得都很清楚,请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今年年初,市委就召开了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市委X号文件也已经印发,X书记对农业农村工作谋划得很深,安排得很全很实。我们要按照市委的安排,全力以赴抓好贯彻落实。今天召开全市X年农业农村重点工作现场推进会,重点安排部署春耕生产工作,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春耕生产怎么看如果按照过去的老观念,就是要满栽满插。但是现在不一样,“十四五”时期,全省的工作思路已经从过去的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转变到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上来了,我们的农业春耕生产也要从高质量发展的角度来认识、来推动,不能只满足于满栽满插。每个县市、每个产业、每一地块都要往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迈进,为农业现代化下好春耕生产的先手棋。这对我们“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抓好“四个轮子一起转”具有重要意义和关键作用。下面,我围绕抓好春耕生产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从政治着眼,从大局出发,切实增强抓好春季农业生产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角度来看。X年,我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低于全省水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省水平,说明农业产业带动群众增收效果很好,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截至X年底,全市建档立卡户人均年收入不到X千元的还有X户X人。从这个角度来看,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还要在产业结构调整上持续发力,特别是把“一年之计在于春”的春耕生产抓紧抓好。从乡村振兴的角度来看。今年是脱贫攻坚取得全胜之后全面迈向乡村振兴的第一年。如何振兴X字总体要求中,摆在首位的是产业兴旺,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支撑。如果春季生产搞不好,全年的农业发展就会受到大影响,产业兴旺就谈不上。所以,春耕生产如何布局、如何起步、如何实现高质量显得尤为重要。从农业现代化的角度来看。前几年我们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了产业全覆盖,农业产业格局初步形成,为农业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市农业总产值一直稳居全省第一方阵,特别是去年全省增速都比较快的情况下,我们的增速还从第X位跃居第X位,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如果没有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没有高附加值产品,光是靠传统的种养,这是很难做到的。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仍然要抓好春耕生产、抓好产业结构调整,抓好农业现代化的先手棋。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抓好今年春耕生产工作的特殊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切实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以更高站位、更严要求、更实举措,扎实抓好春耕生产各项工作。

二、抢抓季节时令,以春季农业生产为契机,乘势推动农业结构大调整、产业大发展

从刚才的通报来看,全市的春耕生产,无论是土地的翻犁进度,还是种植进度,都好于预期、高于同期,增幅也比较大,说明大家都做了大量工作。这里我主要强调四个方面重点工作,给大家再提个醒。

一要乘势抓好粮食生产,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去年,全市粮食产量稳定在X万吨,今年我们定的X亩播种面积和X万吨产量目标都高于全省。在全省春耕生产现场推进会上,省委领导也对我们把粮食安全牢牢抓在手上给予了充分肯定。我市农业发展历来走在全省前列,在粮食生产上,不仅要实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还要实现规模化品牌化特色化,不断提升粮食品质,打出品牌。要解决好责任落实的问题。各县市要充分认识当前粮食生产形势,将粮食生产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全面压实党政主体责任,继续将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纳入绩效目标考核内容,逐级分解落实责任,打牢粮食安全基础。要解决好耕地保护的问题。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认真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和用途管制,严格控制耕地转为林地、园地等其他类型农用地,坚决遏制耕地

“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确保耕地优先用于粮食生产。要优先在基本农田和“两区”建设X万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要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X个示范坝区为重点,通过绿肥种植、增施有机肥等措施进行土壤改良,提高耕地质量,提高亩产量。从自然资源部门的“三调”来看,我们一方面需要更多的耕地来发展规模种植,另一方面又有不少耕地撂荒。这个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统筹解决好“无地可种”和“耕地撂荒”,让每一块耕地都发挥效益。要解决好种什么怎么种的问题。永久基本农田要重点用于发展粮食生产,特别是保障水稻、玉米、小麦种植,一般耕地主要用于粮食和油菜、蔬菜等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需要强调的是,好地拿来种粮,不能放任不管、粗放经营,要有龙头企业带动,有合作社生产,有科技支撑,千方百计种出好粮,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针对粮食生产中存在的平均单产较低、科技支撑不足、风险防范能力不高等问题,要着重抓好良种良法良机推广。要根据不同生态区域,分别甄选X—X个抗性好、产量高、品质优的水稻和玉米优良品种作为主导品种。要大力推广水稻直播、抛秧等轻简化栽培技术和山地小型收割机等新型实用农机具。要加大对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主要粮食作物投保力度,实现应保尽保。要解决好谁来种的问题。粮食生产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但仅用行政化手段来抓是行不通的。当前,群众不愿种地、丢荒撂荒,很大程度是经济的理性选择,我们必须直面问题。一方面,要认真落实农机购置补贴、稻谷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另一方面,要研究出台政策,鼓励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流转土地规模化种粮,大力支持市场主体提供社会化服务,通过规模化生产、社会化服务、集约化经营,降低劳动要素投入成本,提高粮食生产的经济效益,从根本上解决种粮的动力问题。今年社会化服务项目资金,要重点用于粮食生产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工作。要以产业化思路抓好粮食生产。X书记多次强调,要在粮食生产基地化、品牌化上做文章、见效果。今年要以粮食生产

“X个X”工程为重点,依托金晨、佳穗米业、十里香等市内粮食深加工企业,进一步发展粮食精深加工,构建以“十里香”“凯溢香”“芒耶谷”等有机高端品牌为引领,“凯粒香”“雅晶”等中档品牌为支撑,“惠水黑糯米”等特色品牌为补充的品牌体系,加快推动我市粮食产业化发展。

二要乘势做大产业规模,全力提升农业规模化水平。我们的目标是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要实现现代高效目标,规模是基础。如果没有规模,连量都没有,就不会有质。要抓好优势单品。市农投公司要发挥平台作用,引导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加大现有成熟品种推广力度,迅速扩大单品规模,打造一批在全省甚至全国叫得响的优势单品。今年,蔬菜等X个优势单品种植面积占比要达X%以上;火龙果、蜜柚、葡萄等X个优势单品投产面积要突破X万亩,占比X%以上;太子参、石斛、白及、艾纳香等中药材主打品种占比要达X%以上;大力实施

“百村百场百万头”生猪标准化养殖行动,生猪规模养殖场要完成X个以上,规模化率达X%。特别是茶叶、刺梨两大产业怎么突破,各县市、市直有关部门要梳理出问题清单,逐一研究破题举措,年底都要交账。X选择了刺梨改良品种,通过国有企业打开市场,品牌效应做得比我们好。我们的都匀毛尖进入中国茶叶区域公共品牌价值十强,是X市唯一入选品牌。但从基地标准化、全产业链等方面看,我们还比不了遵义,这方面要引起重视、多做思考。当前,都匀毛尖还存在各县市各自为战的情况,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市级明确发展六大主导产业,市级部门要放眼全局,做好种、产、销等各个环节的统筹,县市要摒弃被动思维,坚决抓好落实,形成市县联动合力,共同推动主导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在这个基础上,县市才可以自主选择发展特色产业。此外,在发展茶产业方面,我们也要进一步思考,不能仅仅盯着春茶,要着力发展夏秋茶,开发更多的茶产品,让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要抓好基地建设。完善配套育苗、灌溉、储藏、运输等基础设施,打造一批优势单品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基地,推动形成集约集中发展的重点产业带、产业群、产业区、重点乡镇。今年,要推进茶树品种改良、老旧茶园改造、绿色防控生态茶园建设,提质增效示范茶园X个;蔬菜产业要重点解决育苗中心、分拣包装、仓储保鲜冷链,确保到年底建成高产稳产的标准化基地X万亩;新建的生猪规模养殖场要重点做好

“四化配套”,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和安全保障。发展生猪产业,首先必须确保环保方面不出问题,其次要重点解决好增量和存量的问题。对于新引进的企业,一定要说清楚达到什么规模、什么标准,才能进驻。对于生猪存量,当前全国生猪养殖企业前十强中有八家落户X,实施“X个X”工程会进一步提高生猪存量,我们要认真思考、系统谋划,切实把这个产业发展好。要抓好林下经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林下经济,当前正在强力推动,我市在这方面也可以做大文章。我们拥有X万亩森林,是耕地面积的X倍。我市农业能够一直保持全省前列,如果能够把这么大面积的林业资源发展起来,产生的效益将是不可估量的。各县(市)要高度重视,组建专班专题研究,加强和省农科院等科研机构沟通对接,把他们的科研成果转化为X的产业发展优势。要整合各种涉农项目资金,发展不低于X万亩的林下种养殖项目。要抓住国储林建设机遇,把国储林X%的投资用于林下经济发展。要围绕“林菌、林药、林菜、林禽、林蜂”做好资源普查,选择具有发展潜力的单品,突出一县一业、一业一品。要建设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培育重点骨干企业,加快推进全产业链发展。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国储林项目是省里明确的重大项目,是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要载体,X书记亲自安排、亲自推动,要求各县市一把手亲自抓,相关部门和县市也作了表态,但是从目前来看,推进情况并不理想。市林业部门要深入研究,认真梳理金融等市直部门和各县市的职责,认真查摆各项工作落实了没有,问题症结在哪专题报告市委市政府。如有必要,我们可以召开专题会来推动落实。

三要乘势抓加工促转化,全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农业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必须依靠农产品加工,必须提升品牌影响力。要以超常规举措提升加工转化率。当前,我市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是X%,全省是X%,全国是X%,分别低了X、X个百分点。今年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要达到X%,较去年增长X个百分点。这是很高的要求,各县(市)必须拿出过硬措施,确保增长X%以上,来支撑全市的目标。一方面,要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聚焦成长性好的企业和具有精深加工潜力的单品,集中力量培育一批加工型龙头企业。要支持、鼓励企业用好闲置厂房,给予减免租金、电力补贴、设备购置补贴等优惠政策,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当前,生猪产业恢复很好,要加快长顺富之源(X万头)和龙里高金(X万头)生猪屠宰加工项目建设进度,提高肉品加工率。另一方面,要拓展农产品初加工,大力支持和引导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中小微企业等经营主体,对生产的蔬菜、食用菌、水果等农产品,通过采后处理、保鲜贮运等产地初加工方式,提高农产品加工率。要打造更有影响力生命力的品牌。鼓励和引导农业企业、合作社等加快商标注册、专利申请、“两品一标”认证,用标准保证质量,用质量塑造过硬品牌。特别是都匀毛尖、X刺梨这两大品牌要打造好、发展好,做成X农业的两张名片、两张王牌。“都匀毛尖”要关注“套牌”“砸牌”销售等问题,加大市场监管力度,持续加强宣传营销,厚植品牌影响力。要加快

“X刺梨”“X刺梨汁”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报,全力打造“X市刺梨·X原产”市级公共品牌。

四要乘势抓科技提质量,全力提升农业标准化水平。当前,全省绿色食品认证数达X个,我市只有X个,仅占X%,还达不到平均水平,这与我们绿色生态优势不符,也不能体现我们发展生态特色食品的定位。科技短板较为突出、标准化水平不高,严重制约了农业高质量发展,必须着力解决。要强化科技支撑。认真梳理六大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现状,摸清产业发展的短板弱项,特别是“卡脖子”的问题,整合市内、市外科研资源,分类研究破解,重点解决好种子、育苗、环能、装备等方面问题。要推进农科教结合、产学研衔接,组织农技专家深入村镇、入户入坝区、入社入企。今年要确保每个乡镇、每个重点产业都有X个专家团队服务,有X名科技专家或农技推广人员联系到村、服务到户。要推进标准化生产。聚焦毛尖茶、刺梨、辣椒、佛手瓜、茭白等优势单品,制定修订一批生产标准、加工标准、流通标准以及生产技术规程,加强标准宣传推广和指导使用,促进农产品按标生产、按标上市、按标流通,努力实现全程标准化。除长顺、罗甸、福泉外,其他X个县市要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力争X年内全部成功创建。要推广绿色生产。一方面,要在科学施肥、用药和防虫方面加强宣传引导,大力推广生物有机肥、水溶性肥料、高效叶面肥等绿色投入品和粘虫板、杀虫灯等绿色防控技术产品进基地,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另一方面,要加大土壤有机肥提升、绿色防控、统防统治等绿色高效生产技术的推广,着力提升农产品产量和品质。今年,粮食、茶叶、蔬菜

“X个X”工程基地要实现专业化统防统治全覆盖。

五要乘势抓招商建项目,全力提升农业市场化水平。抓农业现代化,必须大抓招商、大抓项目。当前,全省有省级龙头企业X家,我市只有X家,仅占X%,年产值X亿元以上的全省有X家,我市仅有X家,而且还是贸易公司。我们必须在招商引资,特别是招引龙头企业上下功夫。要围绕主导产业精准招商。聚焦茶叶、蔬菜、水果、中药材、刺梨、生态畜牧六大主导产业,用好对口帮扶城市广市市、行业协会、商会等资源,拟定重点目标市场农业龙头企业,特别是平台型龙头企业清单,采取上门拜访、洽谈会商、小分队招商、以商招商、委托招商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龙头企业。今年全市要招引农业项目X个以上,引进落地资金X亿元以上,这是保底的任务。各县市要跳起来摘桃子,每个县市引进落地资金不低于X亿元,条件好的县市要多作贡献。要突出质量效益加快项目建设。要强化项目落地,对签约项目要做好全流程服务,落实包保责任,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落得下、发展得好。据初步统计,近三年签约的农业项目X个,建成投产X个,还有X个项目没有开工,X个项目停工或未投产。这个数字看似不大,但是只要有一个项目不能正常实施,投资者就会口口相传,将对全市的招商引资造成很大影响。大家要认真梳理查摆,拿出解决措施,分类抓好整改。特别是去年签约的生猪养殖项目,都是大块头项目,各县(市)要组建工作专班,做好全程服务,全速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确保早日建成早日见效。特别强调的是,在项目选址、施工建设过程中,要守牢生态底线,坚决防止产生污染。

三、强化组织保障,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各项工作有效落地落实

农业现代化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重头戏”,承担着沉甸甸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我们一定要以非常保障、非常举措、非常担当,确保农业农村各项重点工作任务全面落实,取得实效。

一要强化组织领导,狠抓责任落实。市级层面,X书记和我对全市“三农”工作负总责,各县(市)党委、政府要发挥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担负政治责任,亲自研究推动,分管负责同志要具体抓好落实,及时协调解决农业生产中的矛盾和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能力和本领,转变思维方式,从行政化手段转到市场化手段上来,争做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行家里手。针对各项具体任务,各县(市)要清单化、事项化、项目化落实到位,把责任和压力传导到乡镇、到村。要加强督查考核,切实把干部的精力、注意力引导到抓落实、出实效上来。市农业农村局要抓好统筹调度,就粮食、生猪、茶叶、蔬菜“X个X工程”、农业经济运行、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重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量化排位,通报到各县(市)。对工作推进不力、排名连续靠后的县(市),及时组织约谈提醒。上周,市委市政府召开了新型工业化发展暨产业大招商会议,各县(市)委书记以演讲形式,谈了如何抓工业,以后还要谈如何抓农业,各县市要认真思考,认真梳理,认真谋划。

二要坚持规划引领,一张蓝图干到底。“十四五”规划《纲要》对大力发展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提出“抓单品、出特色、上规模,育主体、强基地、促联结,建标准、创品牌、优服务,强配套、促融合、增效益”的X字要求,我们必须理解好、运用好,抓好贯彻落实。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主导产业是慎重考虑之后的科学选择,各县(市)要树牢全市“一盘棋”的思想,持之以恒抓到底,既不能单打独斗,更不能一年抓一样。要做好市县产业发展规划衔接,聚集主导产业主打单品,立足资源禀赋,打破行政区域限制,抓好产业结构布局,加快协同联动发展。

2020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要点 篇6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农机化发展道路, 以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为主线, 以调整优化装备结构布局、主攻薄弱环节机械化、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为重要任务, 加强农机农艺融合, 落实完善政策, 培育发展主体, 促进技术创新, 建设人才队伍, 强化公共服务, 加快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科技水平、服务水平和安全水平, 推动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力争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 水稻栽植、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分别提高3个和5个百分点以上;农机社会化服务领域不断拓宽, 农机化科技应用水平进一步提升, 农机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 为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 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贡献力量。

二、工作重点

(一) 认真贯彻落实农机化法律法规政策, 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布局。

1. 推动法律法规政策落实。

配合全国人大认真做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立法后评估工作。加快完善《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配套规章制度, 加强宣传和指导, 推动条例的贯彻落实。制定发布《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2011-2015年) 》。组织开展《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贯彻落实情况督导、调研活动, 指导各地农机化主管部门落实完善农机化发展政策。加强与有关部门协调, 进一步促进农机化法律法规和各项政策措施落实。

2. 组织实施农机购置补贴。

争取扩大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规模, 适当扩大补贴机具品种范围, 将水产养殖机械、经济作物机械设备纳入补贴, 继续提高重点血防区及地震灾区县补贴比例, 提高大马力、高性能机具补贴额上限。配合财政部抓紧修订中央财政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资金管理办法, 进一步明确职责任务, 规范操作程序, 细化违规处理要求。完善补贴工作考评办法, 将工作绩效与资金安排挂钩。大力推进补贴管理软件系统普及应用。加强对农机购置补贴实施的监督检查。

3. 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布局。

指导各地贯彻落实农业部进一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布局工作方案, 引导各地通过合理确定购机补贴范围、补贴比例、优先次序和实施重点环节作业补贴等政策措施, 优先保证关键和薄弱环节机械化发展的需要。争取开展农机以旧换新试点。积极争取农机深松整地等作业补贴资金。整合现有资金项目, 加大对农机化示范区建设的投入, 深入推进农机装备结构布局优化调整工作。

4. 做好农业机械化基本建设项目管理。

协调有关部门, 及早落实2011年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项目投资, 新启动规划内部分县场的工程区建设任务。继续争取将农业机械化推进工程有关内容纳入《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等重大规划年度实施计划, 加大对农机化基本建设投入。加强基本建设项目管理, 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项目实施监督检查。

(二) 积极培育农机化发展主体, 进一步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

5. 发展壮大农机服务组织。

加强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的扶持指导, 规范和引导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健康发展。深入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示范建设活动。推动农机专业合作社与农机生产企业等开展“社企合作”。

6. 强化农机维修管理工作。

深入贯彻《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 规范农机维修经营审批事项, 大力推进农机维修人员职业技能鉴定。开展大中型拖拉机生产企业维修服务能力评定工作, 推广先进农机维修技术和农机节能减排技术。

7. 组织农机抗灾救灾。

密切关注异常天气和农业灾情, 迅速行动, 科学组织调度农业机械开展抢耕抢收抢种、改种补种、机械化病虫害防治作业, 积极参与兴修农田水利、修复损毁农田、抢运受灾物资, 减少灾害损失, 增强农业抗灾能力。

(三) 精心组织农业机械化生产, 加快推进薄弱环节机械化。

8. 组织开展重要农时机械化生产。

部署做好春耕”、“三夏”、“三秋”等重点农时农机化生产工作, 及时收集发布农机作业市场供需信息, 促进作业机具有序流动。扩大水稻、玉米跨区机收作业规模和范围, 积极推进农机跨区作业向机播、机插、植保等领域扩展。

9. 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及薄弱环节机械化。

认真抓好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示范项目建设, 适时开展项目监督检查。研究提出加快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措施。加快发展马铃薯、油菜、花生等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协调推进林果业、畜牧业、渔业和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

1 0. 组织开展农机深松整地作业。

发布《全国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实施规划 (2011-2015) 》, 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加强对秋整地作业进度的督导, 努力扩大农机深松整地面积, 提高作业质量。

(四) 大力加强农机化科技教育, 积极推进农机农艺融合。

1 1. 推动农机科研创新。

制定发布《全国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十二五”规划》。加强2009和2010年立项的行业科技和支撑计划农机化项目管理。编制“十二五”农机化行业科技项目计划。组织协调2011年农机化科研立项工作。

1 2. 推进农机农艺融合。

推动成立农业部农机农艺融合协调小组。建立农机农艺融合示范点, 推进各地农机农艺融合工作。组织研讨农机农艺融合的机制和措施。深入研究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路线。

1 3. 加大农机化技术推广力度。

制定发布《全国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十二五”规划》《全国设施农业工程技术与装备“十二五”规划》。组织召开全国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会议, 总结经验, 分析形势, 理清思路。指导各地全面完成基层农机推广机构改革与建设任务。编印农机化主推技术手册。加强对重点技术推广工作的检查指导。努力扩大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面积。开展设施农业装备技术示范单位建设活动, 努力提升设施高效生产和设施健康养殖科技水平。

1 4. 继续开展农机化教育培训大行动。

制定发布《全国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十二五”规划》。制定并指导落实农机化教育培训年度实施方案。培训100万新购机农民。认真组织实施阳光工程农机培训。加强农机培训体系建设和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开发工作。举办全国农机技能竞赛活动。

(五) 不断强化农机质量监管, 深入创建平安农机。

1 5. 开展农机化质量监督。

组织开展农机化标准的宣传贯彻实施工作, 制修订一批行业标准。完善农机投诉信息管理系统。开展农机质量调查和重点检查, 加强补贴机具质量监督。

16.做好试验鉴定和推广目录制定工作。

制定发布《全国农业机械化试验鉴定“十二五”规划》。组织完成《2012-2014年国家支持推广的农业机械产品目录》评审, 协调指导地方做好省级目录管理办法制定及目录制定工作。组织开展第三批农机鉴定机构部级鉴定能力认定工作。加强对通过部级鉴定能力认定机构工作质量的监督检查。

17.加强农机安全监管规章制度建设。

组织开展《农业机械事故处理办法》宣贯活动, 制定印发《拖拉机安全操作规程》、《联合收割机安全操作规程》《农业机械事故处理文书规范》, 起草《农机安全检验管理办法》, 促进农机安全法制化建设。

18.组织开展“平安农机”创建活动。

继续开展“平安农机”创建活动, 新增创建100个左右的示范县。争取投入改善农机安全监理设施设备条件。加强农机安全检验技术攻关研究, 加强事故及隐患分析研究。

19.提升农机安全监管水平。

积极推广免费管理的经验做法。采取措施努力提高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上牌率、 (下转11页) (上接13页) 检验率和驾驶 (操作人员持证率。严厉打击超标准发放牌证、跨区域发放牌证行为。开展安全标准执行专项治理, 加强设施农业装备安全监管。加强农机安全宣传教育, 组织开展农机安全知识竞赛。

(六) 切实加强自身建设, 努力提升推动农机化科学发展的能力水平。

20.加强农机化统计和形势分析。

推广应用农机化管理统计直报系统, 建立统计数据质量考评机制。做好2010年度农机化统计年报统计汇总和分析工作。继续组织开展农机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定期对农机化发展趋势做出分析预测, 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21.做好农机化信息宣传。

制定2011年农业机械化新闻宣传工作要点。在重点时段、重点媒体掀起农机化宣传高潮, 为农机化发展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加强对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和《中国农机化导报》等行业媒体的业务指导, 收集农机化网络舆情。大力推进农机化政务信息公开。

22.加强机关建设和行业指导。

2020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要点 篇7

2018年农业农村人才工作总体要求是:坚决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深入推进农业农村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着力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业农村人才队伍,汇聚全社会力量,不断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

一、加强农业农村人才科学管理

(一)完善农业农村人才工作格局。健全农业农村部农业农村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意识,落实“管行业就要管行业人才”的理念,推动形成部党组统一领导,人事劳动司牵头抓总,各有关司局、直属单位分工配合,全系统上下协调联动,全社会力量充分汇聚的农业农村人才工作格局。

(二)召开农业农村人才工作座谈会。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分析新时代农业农村人才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总结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

2件的地方积极开展职业农民职称评定试点。

三、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九)继续实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继续对第二批农业科研杰出人才给予专项经费支持,启动培养计划中期评估工作。继续组织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到贫困地区开展“基层行”活动,为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举办农业科研杰出人才高级研修班暨管理工作座谈会。组织农业科研杰出人才赴国(境)外访问研修。开展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团队和能力建设培训。

(十)依托农业科研项目、平台培养创新人才。充分发挥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学科群体系、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等平台和项目资源,在创新实践中发现、培育和凝聚创新人才,进一步壮大农作物种业、农业机械化、农业信息化、农产品加工、生态环境保护等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队伍。

(十一)加强高级专家选拔培养。做好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等各类农业领域高级专家的选拔推荐。举办农业领域高层次专家国情研修班和农业专业技术人员高级研修班,加强部高级专家库建设。完成博士服务团成员选派考核和“西部之光”访问学者、特培学员的接收、培养工作。

(十二)做好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组织开展第二批“杰出青年农业科学家”资助项目。深入实施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科英才特殊支持政策和“青年英才计划”、中国水产科学院“百名科技英才培育计划”、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十百千人才工程”等,促进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

(十三)做好农业引智工作。制定《农业农村部因公出国(境)培训管理办法》和因公出国(境)培训中期规划,进一步加强因公出国(境)培训宏观管理。实施好 2018年出国(境)培训项目和境外高端人才引进项目。加强农业引智成果宣传推广,支持重点引智基地项目实施,加强跟踪指导,扩大引智受益面和影响力。组织完成2019年度引智项目、2019—2020年因公出国(境)培训备选项目、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项目申报推荐等工作。启动建设海外人才工作站,搭建国内用人单位与国外人才间的需求平台。

(十四)做好院士专家农业企业工作站工作。组织院士专家团队深入工作站开展技术指导、联合攻关、人才培养等。面向种子种苗等企业,组织申报新建一批院士专家农业企业工作站,开展部分工作站阶段性考核验收。围绕特色产业精准扶贫,组织开展“院士专家农业企业行”活动。规范院士专家农业企业工作站管理,开展跟踪问效工作。

四、加强农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

(十五)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各省(区、市)利用补助项目资金,对全国基层农技推广机构 30% 的在编在岗人员,提供5天以上的脱产培训,对部分农技人员实行异地培训。引导地方采取“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等措施,将高素质人才引入基层农技推广队伍,为

6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为补充的职业素质和能力提升教育。充分发挥农广校系统作用,鼓励农业中高等职业院校等各类社会教育资源参与,统筹利用各类教育培训资源,深入推进产教融合,促进人才发展与农业农村发展深度融合。

(二十一)开展农村远程教育。聚焦“三农”发展重点、热点、难点,加强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资源策划的政策性和权威性,结合贫困地区项目开发和地方特色产业技术体系,策划产业扶贫系列选题,探索节目和课件创作新形态。继续利用全国农业远程教育平台,大规模开展农业科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全年举办 20期农科讲堂远程培训。做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专题教材制播,加强专题教材选题规划,全年完成 365小时专题教材制播任务,积极选送节目参加优秀课件节目评选活动。

六、加强农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二十二)完善农业技能人才培养机制。进一步加强农业职业技能鉴定管理,严格按照《国家职业资格目录》进行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工作。探索开展农业行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加强农业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管理和质量管理,进一步规范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流程。

(二十三)筑牢农业技能人才工作基础。组织开展职业技能标准制修订、培训教材编写和鉴定题库开发,加大农业新兴职业开发力度。加强职业技能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组织举办农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人员、质量督导人员和考评人员培训班。加强农业职业技能鉴定考务管理系统建设,实现网络化运行。

(二十四)搭建全国农业职业技能竞赛统一平台。推动建立农业职业技能竞赛统一平台,举办第一届全国农业职业技能大赛,做好各项竞赛活动的管理、服务和监督。研究出台《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办法》。

七、培养行业发展急需紧缺人才

(二十五)加强农村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开展合作社带头人培训,举办家庭农场管理人员和经营者培训班。开展农业产业龙头企业负责人培训和“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带头人培训。加强基层农村经管队伍建设力度,鼓励各地采取安排专兼职人员、招收大学生村官等多种途径充实基层工作力量。

(二十六)加强农业法治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农业系统法制骨干和基层执法骨干培训,举办3期全国农业行政执法培训班、1期地方法制骨干培训班,提高农业执法队伍素质。加强农业系统普法队伍建设,增强农业生产经营者的遵法守法意识。

(二十七)加强市场信息化队伍建设。围绕品牌强农战略,加快培养农业品牌人才队伍,提升品牌培育、营销、管理能力,举办农业品牌培训班。强化农业信息化与网络安全培训,依托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开展信息员培训,推进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全面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加大

10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负责人培训班 16期次,培训专业骨干人才1300余人。以职业院校、行业协会和产业基地为依托,加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规划设计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实用技能人才培养。加强农村创业创新导师培养,总结宣传一批农村创业创新秀带头人典型案例,组织开展全国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

(三十五)加强渔业渔政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渔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开展渔业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行动,培育提升一批休闲渔业带头人和管理人才。全面推进工程师、技师(“双师型”)水产技术推广人才培养。围绕“中国渔政60周年”主题,开展渔政比武练兵、执法资格考试等活动,提升渔政队伍整体形象。开展全国渔港监督与安全监管业务轮训。

(三十六)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人员和监管人员培训力度,举办3期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培训班、2期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骨干人员培训班、1期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管培训班和1期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业务师资人员培训班。加快推进《农产品食品检验员》国家职业标准开发工作,确定一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实训基地,加强市县检测人员技术培训。组织开展部县质检机构结对帮扶“双百”活动,提升县级质检机构检测能力。

(三十七)加强农业外事外经人才队伍建设。编制农业农村外事外经外贸人才培养办法,建立农业农村外事外经外贸人才库,国际组织初级专业官员储备人才库,推动信息化和动态管理。继续实施“扬帆出海”培训工程。继续开展农业对外合作科技支撑与人才培训基地建设。继续举办农业对外合作“猎英行动计划”校园招聘活动,探索农业走出去人才培养创新模式,联合国内知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加快推进“3+1”人才培养模式试点。

八、强化农业农村人才基础性工作

(三十八)推进农业农村人才工作信息化建设。完善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管理服务系统、农业职业技能开发信息化工作平台、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示范培训线上考核管理系统等建设,提高人才工作信息化水平。启用“农村实用人才之家”在线学习的平台,拓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交流空间。

(三十九)加大农业农村人才政策研究力度。围绕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有关重大问题,发挥中国农学会农业农村人才工作分会等作用,广泛组织各方力量,开展调查研究,提出政策建议。组织编制《中国农业农村人才发展报告》。

上一篇:空调制冷专业个人简历下一篇:春种大蒜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