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推进平安畅通县区创建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要点(共5篇)
在全市推进平安畅通县区创建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要点 篇1
一、进一步把握工作重点
近年来,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构建“政府领导、公安主管、业主负责、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防范事故新机制,在强化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中取得了新的突破。自2002年以来,我市道路交通事故各项指标连续五年控制在省市政府指标以内,有力地保障了全市安全生产状况保持稳定并趋于好转。
为进一步加强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力争实现全市交通事故三项指数三年“零增长”的目标要求,今年上半年市政府专题召开了推进创建平安畅通县区活动暨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会议,并提出了平安畅通县区创建工作的阶段性目标,要求长兴和德清县在今年率先达到“平安畅通县区”标准。经过两个多月的工作实践,长兴县抓住道路交通特别是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这个重点,构建事故预防机制,在平安畅通县区创建工作中走出了坚实的步伐。一是领导重视,政府在人员、装备、经费等方面予以保障;二是公安主管,交警队伍发挥主力军作用;三是建立可运作的工作机制,取得了明显效果。各县区要认真学习,结合今天会议精神和要求,采取并落实各项行之有效的措施,确保把道路交通事故、伤亡和经济损失降下来。
加强道路交通特别是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是保障农民群众交通安全,促进新农村建设,打造“平安XX”,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近年来,随着农村道路康庄工程的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的推进,全市实现村村通公路、基本实现村村通公交。特别是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经济各种交流活动日趋频繁,农民的出行频率大大增加,农村人流、车流、物流量快速增长。尽管各级党委政府越来越高度重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但是由于诸多因素,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缺失严重、农村交通管理力量薄弱、农民群众交通安全意识淡薄、交通违法行为频繁等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还依然存在,农村显见性交通安全隐患增加,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十分严峻。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市共发生各类事故1301起,死亡211人,受伤1377人,直接经济损失876万元,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14.91%、9.05%、8.87%、15.06%。其中,道路交通事故1179起,死亡179人,受伤1374人,直接经济损失185.37万元,分别占总量的90.62%、84.83%、99.78%、21.16%,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9.03%、8.21%、8.40%、12.32%;其中,农村道路交通事故512起,死亡82人,受伤611人,直接经济损失72.83万元,分别占道路交通事故的43.43%、45.81%、44.47%、39.29%,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12.38%、5.75%、11.58%、14.05%。由此可看出,我们加强安全生产特别是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但事故总量仍然很大。道路交通安全是安全生产的重点,也是今年人大执法检查的重点。
各级各有关部门务必要始终站在打造“平安XX”、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进一步充分认识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牢牢抓住道路交通特别是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这个重点,扎实推进全市平安畅通县区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
深入推进平安畅通县区创建工作,是确保全市实现道路交通事故三年“零增长”的重要载体,是推动事故预防责任落实的主要抓手。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市里的统一部署,坚持“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业主全面负责,全社会广泛支持”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降事故、保安全、保畅通”的总体目标,以“城市保畅通、农村保安全”为创建工作重点,进一步落实预防道路交通事故“五整顿、三加强”措施,加强基层基础工作,遏制事故多发势头。重点要强化六方面工作。
一是坚持道路规划先行。规划是城市发展的灵魂,也是交通事业发展的先导。建设安全、畅通的交通网络,必须规划先行。各地要高度重视交通规划,编制的规划要有针对性、操作性。规划按程序制定后,要自觉维护规划的严肃性,严格按规划执行,避免各种随意行为。同时,要建立和完善保障规划实施的体制机制,确保规划发挥好应有的作用。
二是加快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最近几年,交通基础设施供求紧张的情况越来越显现,人们对交通需求的增长速度,是我们几年前所没有料到的。各地要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加快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城市要重点抓好建设畅通便捷的交通网络,在农村要着力解决好交通安全基础设施严重缺失的问题。要加快农村道路交通“安保工程”建设,确保在九月底前完成,同时要加强维护,逐步提高标准。
三是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平,首先要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各地要重视科技投入,虽然短时间内不能建成完善的智能化交通管理体系,但要有一个总体规划,分步建设。现在市里已经有了大量的投入和非常好的基础,各地也要按照创建工作的要求,加快建设进度。
四是强化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从当前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来看,事故的发生主要是交通违法引起的,这说明我们依法严管的力度还要加大,依法严管的力量还要加强。各地要通过加强多部门的联合整治,联合共管,切实加大对超速行驶、客车超员、机动车无牌无证、低速载货汽车和拖拉机载人、酒后驾驶、骑乘二轮摩托车不戴头盔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严厉查处,确保路面行车秩序得到根本好转。
五是深化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各地要积极参照长兴经验的做法,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真抓实干,切实抓好“三大管理平台、三大责任体系、三支交管队伍”建设工作。各县区要成立起以“县区、乡镇、行政村”三级管理网络为核心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体系,重点抓好乡镇交通安全工作站的建设,并充分发挥好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职能作用。要切实加强农村交警中队、派出所交通管理警务组、公安驻农业局(农机)联络室、乡镇交通安全工作站的联系、协调和沟通,积极开展部门工作联动,实施部门协作共管,着力解决影响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适当增加警力,组建队伍,加强监管,确保农村道路交通安全。
六是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各地要围绕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以“关爱生命、安全出行”为主题,以交通安全宣传“五进”(进农村、进社区、进单位、进学校、进家庭)活动为载体,加强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的普及教育。要充分发挥沿道路的村委会、居委会的作用,建立交通安全村规民约,有效预防交通违法行为。要引导交通参与者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树立安全交通意识,形成文明交通习惯。各级安委办要会同宣传部门,排出媒体宣传计划,切实加大社会舆论宣传教育力度。
三、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
平安畅通县区创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对照《XX市创建平安畅通县区活动实施方案》的工作目标、任务措施和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加大投入,认真考评,确保全市平安畅通县区创建工作纵深推进并取得实效。
一要切实加强领导。各县区要把平安畅通县区创建工作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继续完善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并将这一有效组织协调机制覆盖所有乡镇。各县区政府要定期听取平安畅通县区创建工作汇报,研究解决涉及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重大事项。各乡镇要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定期研究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通报道路交通事故情况,认真落实各项措施。各有关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公安交警要发挥主力军作用,形成创建合力。
二要切实落实责任。各县区政府要切实履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责任,把平安畅通县区创建工作目标任务和道路交通事故安全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乡镇、街道和村、居委会,落实到各部门、各单位。各乡镇和街道要结合“平安乡镇”创建活动,督促各单位、各村组建立落实交通安全制度和组织机构。各级政府和市创建平安畅通县区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对创建工作情况的督查,并适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督指导,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促进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责任和措施的落实到位。
三要切实加大投入。要把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作为各级政府的一项重点工作,提供必要的人员、装备和经费保障。在各地资金使用都比较紧张的情况下,要把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投入作为财政预算的一个重点,保障平安畅通县区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要通过市场化运作,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对道路及配套安全设施建设和养护的投入,争取在硬件上缓解道路交通供求矛盾。要加快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装备建设,扩展科技含量,不断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效率和水平。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网。
四要切实考核评价。各地要把平安畅通县区创建工作纳入对各级政府的工作考核范围,把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考评内容,对发生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实行一票否决。市政府将适时组织对各县区的创建工作进行考评,各县区政府也要对所辖乡镇、街道以及各有关职能部门进行考评。对发生的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要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和市政府有关规定,查清事故原因,分清事故责任,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相应责任。
平安畅通县区创建工作情况总结 篇2
为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更好地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根据省、市人民政府对“平安畅通县区”创建工作的通知精神及要求,我县“平安畅通县区”创建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按照“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社会联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降事故、保安全、保畅通”的总体目标,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协同作战,扎实开展工作。2008年全县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96起,死亡18人,受伤46人,直接经济损失68740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次数减少6起,下降6%,死亡人数增加7人,上升64%,受伤人数增加8人,上升21%,直接经济损失减少21765元,下降24%,事故指数呈两升两将趋势。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机制,切实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我县将创建“平安畅通县区”活动作为“平安**”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强化组织领导,不断完善各项工作机制,狠抓各项工作落实。
一是建立健全创建工作组织领导机构。为确保“平安畅通县区”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县政府决定由县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平安畅通县区”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在此基础上,各乡镇和职能部门按政府要求及时组织开展创建工作。县政府及时对工作变动的县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进行了调整,各乡镇也及时对工作变动领导小组成员、农村交通安全管理员作了相应的调整,做到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专人负责,齐抓共管。
二是明确“平安畅通县区”创建工作的目标和任务。按照《玉溪市创建平安县区实施方案》的要求,县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领导小组召集县预防道路交通事故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负责人、各乡镇、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召开会议,明确创建工作的总体目标,对各乡镇、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和任务作了明确的安排部署,并要求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以确保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是不断建立和完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机制。为切实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完善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责任制、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考评奖惩制度,明确了各乡镇、部门、村(居)委会的职责和任务,做到一级抓一级,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建立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分析全县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研究制定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对策和措施,安排部署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建立了公安交警、交通运政、路政、农业农机四部门联动机制,提高了综合管理治理能力;建立了公安派出所参与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工作机制,弥补了交警部门警力不足,农村交通安全管理失管、漏管面大的问题;充分利用好“四支队伍”,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抓好基层基础工作,不断扩大交通安全宣传的范围。
四是加强督促检查。为确保交通安全各项工作和“平安畅通县区”创建工作落到实处,收到成效,县政府多次抽调相关部门人员组成检查组,对各乡镇、部门开展工作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县预防道路交通事故领导小组办公室经常组织人员深入各乡镇、部门和派出所进行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五是针对道路交通事故高发的势头,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县长、分管副县长专门召开常务会议研究对策和措施,抽调交警、运政、路政、农机四部门组成联合执法组征对五个乡、镇的重点路段、重点时段、重点车型、重点违法开展联合执法,对客车超员、超速、危险化学品运输车无证经营、低速载货汽车、拖拉机违法载人、无牌无证、驾乘二轮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等严重违法行为进行专项整治。
六是启动冲麦收费站、象鼻山交通安全检查服务站对过往客车、危险化学品运输车、大型货车实行24小时监控,对过往客运车辆、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实行逢车必查,逐车登记;向大货车驾驶人发放提示卡提醒广大驾驶注意路况信息。
二、加大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力度,进一步提高广大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意识和守法意识。
在“平安畅通县区”创建活动中,我县公安交警部门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各有关部门积极参与、密切配合,以交通安全宣传 “五进”工作为主线,以农村、学校、企业、客运单位、危险化学运输企业为重点,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开展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
在全市推进平安畅通县区创建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要点 篇3
加快推进交通大物流建设
——在全市推进大物流建设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
(2009年9月8日)
同志们:
现代物流业是现代服务业的核心产业,是经济转型升级的主导产业,已上升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交通运输业是物流业的基础和支柱,现代物流业是交通运输业转型升级的目标和科学发展的方向。国家、省都对促进现代服务业和交通物流业发展作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市政府这次召开全市推进大物流建设现场会,就是贯彻国家、省战略部署,加快推进我市现代服务业和交通大物流建设的重要举措。
昨天下午,我们认真听取了省道路运输管理局张平平局长的大物流辅导讲座,实地观摩了浙江天啸物流中心;刚才,天台县人民政府、路桥区交通局及两家重点物流企业分别作了经验介绍,开阔了理论视野,丰富了实践内涵。因此,这次会议既是大物流建设的学习会、交流会,又是动员会、抓落实会。叶阿东副市长还要作重要讲话,希望大家会后认真学习领会,狠抓落实。
下面,我代表市交通局党委,讲三点工作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差距,凝聚加快交通大物流建设的共识
近年来,物流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新业态,在我们交通运输领域不断从概念上升为理念,从认识转化为实践。在各级政府的政策引导下,全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广大运输企业确立起向现代物流业转型的发展目标和工作导向,展开了积极的实践和探索,打下了加快交通大物流建设的工作基础。特别是去年以来,省、部对交通大物流建设作出了紧锣密鼓的部署,进一步明确了发展目标和工作方针。去年初,省交通厅提出了建设“大港口、大路网、大物流”三大目标,并上升为省委省政府决策;去年9月,省委作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决定,召开全省服务业工作会议,随后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的若干意见》;去年11月,省厅召开全省交通大物流工作会议作出专题部署,王建满副省长提出了“交通抓物流责无旁贷,交通部门要坚决抓、坚定抓、坚持抓”的工作要求;去年底,交通运输部出台《关于加快现代交通业的若干意见》,专门就积极促进现代物流发展提出了三条意见。我市在认真贯彻实施上级一系列决策部署中,系统性地开启了交通大物流的新发展。
一是政府组织引导职能到位运作。市政府成立了台州市交通大物流建设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落实了专门人员;完成了《台州交通大物流建设实施方案》编制,明确了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完成了省、市物流龙头企业和重点扶持物流基地的评定申报,上报台州市物流园区、临海综合物流园区为省级重点扶持物流
基地,评定申报10家重点扶持物流龙头企业,其中综合类3家,基地类2家,小件快运1家,危险货物运输1家,农产品物流1家,普通货运1家,仓储类1家。同时,我们创新公路建设规划编制理念,将公路干线规划与物流基地规划统筹考虑,与港口、铁路、航空等综合运输体系充分衔接,编制了《台州市公路干线与物流基地布局规划》,已经市政府批准实施。
市政府要求各县(市、区)政府都要制定出台财政扶持、税费减免、信贷支持、解决用地等优惠政策,积极支持现代物流企业发展。天台、玉环等地已经行动起来,天台县先后出台了两个《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工业用地方式解决了天啸公司的物流用地问题;玉环县出台了扶持物流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二是交通物流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全市现有货运站场9个,比2005年增加5个,占地面积500多亩,比2005年增加了5倍多。这些站场通过不断整合运输资源,拓展服务功能,开始按照现代物流理念转轨提升。如路桥区,在东、西、南三个区块规划建设三个联托运中心,引导110多家运输企业、170多家个体运输工商户驻站经营,有效整合了零散的物流资源,并成立路桥区物流协会,加强行业自律,促进规范经营,为传统运输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变奠定基础。
运输网络内联外扩,专线快运成为我市货物集散的主要组织形式。目前直达货运快速专线400多条,精品专线10多条。除台湾、港澳、西藏等省区外,其它省市均可直达。
三是道路货运运力结构得到快速调整与优化。全市现有营运货车75457辆、162359吨,分别比2005年增长了533%和342%。其中厢式货车8197辆,比2005年增长了875.5%;营运重型货车4076辆、81936吨,比2005年分别增长了595.6%和936.7%,重型货车总吨位占全部货车总吨位50%以上,比2005年的比重增加了6倍多。
四是运输企业转型加快,道路物流服务链初步形成。随着近几年货运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和现代物流理念的广泛宣传,我市道路物流服务已基本涵盖了干线运输、快件速递、专业运输、仓储、配送、搬运装卸等物流链基本内容。涌现出了天啸物流、山鹰物流、陆通物流、朝阳危货物流等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强实力的交通物流龙头企业。同时物流链积极向农村延伸和覆盖,如台运集团构建由一个平台、三个中心站、十一个网络站、六百个小网点组成的临海农村物流网络,为三农提供质优价廉的物流服务。
随着道路物流业的起步和较快发展,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明显提高,五年来新增就业岗位5万多个,到2008年底,全市道路物流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2008年全市货运企业缴纳税收 1.95亿元,比2005年增加1亿元多,对地方财政收入的贡献显著增大。
我们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更应清醒地看到,由于基础薄弱,我市物流业的总体水平还相当落后,与全省物流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发展交通物流业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与问题严峻存在,物流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能力既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也不适应传统运输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型升级的要求。主要表现在:
一是物流基地建设滞后。衡量一个区域的物流业发展水平,最重要的指标有三个:即物流基地水平、物流企业水平(包括规模、装备、新技术应用等)、信息化水平。其中物流基地是硬件,是基础,是前提,没有硬件支撑,作为现代物流标志的网络化、信息化,也就缺乏载体、无从依附。总体上看,我市物流基地规模小、功能不全、设施设备落后。这是我市道路物流业发展的瓶颈,也是台州物流业发展水平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是交通物流业组织化和规模化程度低,市场集中度不高。我市专业化物流服务的比重低,多数停留在货物运输、代理、仓储、专线运输等传统的物流业务方面,而在流通加工、库存管理、物流信息服务和物流成本控制等物流增值服务,尤其是在物流方案设计以及全程更高层次的物流服务等方面还没开展起来。我们现有几家作为龙头企业来扶持,只是基于总体水平低下具有相对规模和实力而言。真正意义上的龙头企业,是以供应链服务理念运作、全面实行信息化管理,能起示范性作用、引领台州道路物流业发展方向的大型交通物流企业,至今全市还没有一家。
三是信息化水平低,“现代”特征不明显。互联网、信息化是“现代”的根本标志,当前任何生产经营活动都离不开信息网络,现代物流业就是“物”与“信息流”的有机组合,依靠强大的信息网络支撑,既提高物的流动效率,又降低物的流动成本,因而具有传统运输业无法比拟的竞争优势。目前我市多数物流企业,受财力、物力、人力等条件限制,还没有使用计算机软件管理,仍停留在手工操作阶段,先进的电子数据交换、自动识别条码技术等更无从谈起。大多数企业只是在名称上把“货运”改为“物流”,只有少数企业可以说是进入了向现代物流业升级的起步阶段。
四是物流业扶持政策尚未到位,行业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近年来,国家和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优化物流业发展环境,但在市、县一级予以细化并出台具有操作性扶持政策的不多。如税费方面,物流企业与一般工业企业几无区别;如用地方面,由于没有进行全省、全市范围的统筹协调,已列入规划的物流园区、物流基地,往往因土地指标不落实而无法新建或扩建。
五是物流人才缺乏,难以适应向现代物流转型升级需求。现代物流是技术性强、操作性要求高的管理活动,从业人员必须是管理类和技术类相结合的复合人才。目前我市交通物流企业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普遍较低,货运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不足,难以达到现代综合物流业务要求。人才匮乏已成为交通物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现代物流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现代物流已成为推进区域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信息化,进而提升经济整体素质和区域竞争力的重要举措。针对目前我市运输行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程度低下,交通物流的有效供给不足,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物流资源整合进展较慢,物流综合服务能力还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和发展要求。我们必须要切实提高对加快发展交通大物流重要意义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大物流建设放到重要议事日程,统筹交通建设与运输服务协调发展。
总体上要把握好二点:一要立足于交通本职工作。交通运输是物流产业链中的核心功能,与现代物流的关联度最强。我们提大物流不是说要牵头搞物流,而是要把物流的理念融入到交通运输中,转变交通发展方式,紧紧抓住建设大物流的机遇,把握当前宏观政策调整的时机,加大推进力度。作为运输的主管部门,要紧紧抓住物流供应链中运输这一基本环节,不管物流行业管理体制如何变化,我们的基本职责不变。二要发挥综合交通优势。主动衔接综合交通体系,发挥台州的港口优势、道路运输的网络优势、水运的成本优势、铁路的效率优势等,加快构建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综合运输体系相配套的交通物流体系,以现代物流的理念提升交通运输发展水平,发挥交通对于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关键作用,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加便捷的交通运输服务。
二、理清思路,明确要求,落实交通大物流建设的目标任务
当前我市交通发展正处于综合性突破的节骨眼上。一方面,大路网建设面临新突破。通过近两年干线路网布局规划调整和前期工作强势启动,全市现有20多个重点项目推进到促开工的关键阶段,新一轮建设高潮正在兴起,大干苦干三、五年,有望从根本上改变我市交通道路落后状况。而大路网的建设和完善,归根结底是服务于物流,为“货畅其流”创造条件、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大物流建设迎来新机遇。从宏观形势来看,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倒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我们交通运输业更紧迫地推进大物流建设,把握住当前宏观政策调整的时机,加快促进交通经济转型升级;从我市交通发展格局来看,大路网、大港口建设加快,将为大物流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保障,甬台温铁路通车,带来公铁、水陆联运体系新变化,拓展了我市交通大物流的规划思路和发展空间。要基于这个背景,明确我们交通大物流建设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实施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省、市政府关于现代服务业、物流业发展的指导方针,围绕省厅现代交通三大建设目标,把加快交通大物流建设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紧密结合起来,把扩大物流业总量与经济转型升级、优化运输结构、提高行业增加值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台州市场经济活跃的优势,以物流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培育、物流信息化建设和城乡配送网络建设为主要抓手,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通过规划引导、政策引导、服务引导,用现代物流理念、组织方式、技术改造提升传统运输业,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台州交通物流产业,实现交通运输业由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努力建立起货畅其流、快捷经济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通过五年努力,明显提升物流业的增加值,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占GOP的比重,使交通运输业走出一条集约化、规范化、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重点构建“三个体系”,使我市交通物流业发展适应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一是完善以物流园区为核心、物流中心为骨干、配送中心为基础、农村物流站点为补充的物流节点网络体系;二是形成服务国际物流、区域物流、配送物流的龙头企业体系;三是建成现代物流公共信息服务体系。
(二)目标任务
1、加快交通物流基地建设
围绕服务全市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今后5年,培育建成2家省级综合物流基地、6家市级重点物流基地,成为公共型物流中心;每个县(市、区)建设1-2个县级综合物流基地,成为公共型物流配送中心。2009年,完成3个基地建设,建成浙江天啸物流中心,浙江山鹰物流中心,玉环陆通物
流中心;完成临海江南物流中心扩建项目;完成2个客货运一体站建设;完成台州物流园区评估并进入实质性建设启动。
2、培育现代物流龙头企业
实行市、县(市、区)分级培育龙头企业,市级交通物流龙头企业按运输类、站场类和综合类等业务领域,分类择优加以培育扶持。今后5年,培育8-12家服务台州区域经济、具有省内影响力和示范、品牌效应的市级现代物流龙头企业;每个县(市、区)培育2-3家服务县域经济和农村物流的县级龙头企业。
通过龙头企业的市场整合能力、示范效应,带动全市交通物流企业提升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促进我市交通物流企业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提高组织化程度。
3、加快物流公共信息系统建设
鼓励物流企业使用公共信息平台并安装使用物流通用软件,设立通用软件试点企业。引导、扶持企业根据自身业务模式,对通用软件进行适当调整,对信息化人员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初步实现物流信息数据交换、公共信息发布、标准及代码共享、货品物流状态跟踪等公共应用服务。同时加强物流公共信息系统与口岸、海关等部门及相关企业、协会物流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物流行业的信息化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4、构建干线快运网、区域集散网、城乡配送网
努力实现公路、水路、航空、铁路运输方式的相互配套,合理衔接,充分发挥公路运输灵活、便捷、门到门服务和水路运输运量大、运价低的优势。以干线公路网络为依托,通过股权合作、品牌联盟、零担运输网络和专线网络结盟等方式整合物流资源,构建规模化、品牌化、高效化的干线快运网。完善市内小件快运网络,构建快运信息公共平台,推动小件快运标准化,同时充分利用小件快运现有资源,发展城市和农村物流配送网络,形成城市物流和农村物流配送一条龙服务,形成联动效应;积极探索城市物流配送新模式,鼓励发展专业配送、集中配送、协同配送,构建便捷化、品牌化城乡配送体系。小件快运网络要延伸到60%以上的乡镇。
5、优化运力结构调整,促进节能减排
优化运输组织结构,大力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网络化运输,提高运输组织效率。通过政策引导、扶持,引导运输车船结构向大型化、标准化、专用化、清洁化和节能减排型车辆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厢式运输、甩挂运输和汽车列车,降低物流成本,降低社会能耗。今后5年,厢式货车、重型货车分别比2008年增加180%和200%以上。
6、大力推进交通物流诚信和安全体系建设
加强物流市场诚信和规范建设,开展物流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和物流企业诚信度评定,通过物流公共网络或其他公共平台及时向社会公布物流企业诚信记录;建立道路物流企业和从业人员信用档案,引导市场
主体城信经营,打造诚信行业。健全失信惩戒制度,建立主管部门、行业管理机构和行业协会相结合的监督机制,加大监管力度,遏制恶意竞争,维护物流市场秩序。加强营运车船、货物和驾驶员的安全管理,推广应用GPS等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打造安全物流。
三、加强领导,健全机制,保障大物流建设的目标任务完成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推进力度。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大物流建设工作的领导,成立大物流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进行深入的动员和部署,研究制定本区域大物流建设目标任务,出台扶持政策和措施,有序推进大物流建设的各项工作。要积极主动向当地政府汇报,争取在政策、资金、土地等要素方面给予重点支持。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在管理上形成合力,在投入和建设上整合资源,合力推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二是明确责任分工,狠抓工作落实。要结合当地实际确定一批大物流重点建设项目,制订具体工作计划,明确责任分工,落实工作部门和人员,各县(市、区)交通局每年年底要将大物流建设工作总结报告市局。要健全责任体系,加强考核与督查,将大物流建设的主要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单位,并列入工作目标考核。建立大物流建设绩效评价考核机制,加大对重点建设项目的考核和督查力度,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经常研究,真正把交通大物流建设作为现代交通发展的战略重点。
建立项目跟踪、监督机制,对省、市级重点物流基地建设项目、物流技术改进项目要分解任务、责任到人,经常检查工作情况,并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出现的资金配套、征地拆迁、技术障碍等问题。同时要高度重视和加强项目建设信息的收集工作,建立定期跟踪、汇报机制,坚决查处擅自变更用地性质等违法乱纪现象。
三是加强政策扶持,加快工作推进。按照“突出重点、扶优扶强、统筹推进、分级负责”的原则,对物流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培育、物流公共信息系统建设中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建设和技术创新项目,在技术改造项目、节能减排项目等方面予以支持,并在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情况下,通过简化年检年审手续、推荐行业先进、企业等级评定、企业信用考核等行业管理方面予以支持。
四是规范市场秩序,优化发展环境。加大对交通物流市场的监管和执法力度,规范物流企业的经营行为,严厉打击无证经营、欺行霸市、恶性竞争等违法行为,为交通大物流的发展创造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良好环境。
五是抓好人才培育,提升综合素质。各级交通部门和物流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物流专业人才的培育和引进,为大物流建设提供人才保障。通过引进物流职业经理人、高校物流专业毕业生、组织物流从业人员在岗培训等途径,引进和培养企业急需的创新型、技能型人才,不断提高物流行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六是强化舆论宣传,形成良好氛围。要注重大物流建设的宣传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主题地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及时反映大物流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和促进作用,发动群众共同关心、支持、参与大物流建设工作,为大物流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在全市推进平安畅通县区创建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要点 篇4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大会,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全省精神文明建设表彰暨文明创建推进会议精神,总结2021年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动员全市在新的起点,进一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力争经过三年实干苦干,誓夺第X届全国文明城市。刚才,X同志解读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三年行动计划,这个计划是经市委常委会研究制定的,各地各部门要认真组织学习,切实抓好贯彻落实。四个重点涉创单位作了表态发言,思路很清晰,措施很具体,讲得都很好。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找准短板,进一步坚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信心和决心
近年来,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惠民”,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融入X各项事业当中,以创建促发展、增活力、强管理、提形象、惠民生,使城市变得“净起来、亮起来、绿起来、美起来、文明起来”,促进了文明创建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迈出了历史性步伐。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我市有X个单位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东沟镇茅圻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市实验小学被评为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在全省精神文明建设表彰暨文明创建推进会上,我市第七次蝉联X省文明城市,X个乡镇、X个村(社区)、X个单位、X所学校、X个家庭分获省级文明乡镇、文明村(社区)、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荣誉称号。特别是X年我们开展了全国文明城市冲刺,文明城市创建迈上了新的台阶。总结X年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突出的成效主要体现在:
(一)城市品质显著提升。
我们坚持“五城”同创,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等,通过以上城市创建活动,极大提升了X城市品质。投资X亿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工程,建成了凤凰大桥等一批重大交通工程,完成了X等重大园林绿化项目建设。这些城市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极大提升了X城市品位,完善了城市功能,提升了城市形象。(二)市民获得感显著增强。
将文明城市创建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集中整治X个老旧小区,拆除违建亭棚X个,新装社区路灯X盏,清除卫生死角,去除“牛皮癣”,疏通下水道,市民人居环境极大改善。在交通主干道实施护栏工程,实行斑马线车让人,交通秩序明显好转。农村垃圾综合治理成效显著,改造旱厕X所,推进X个“美丽乡村”试点建设。大力开展“霹雳行动”,创新和加强社会综合治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在去年第三方测评问卷调查中,市民对创建文明城市的支持率达到X%。(三)市民素质显著提高。
从基本素养、基本行为、基本规范抓起,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四德”建设,制定《X市民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编印《X市民文明手册》,推出“X文明X条”,建设道德讲堂、市民学校和志愿服务站点,一方面通过加强教育引导,另一方面通过发动市民广泛参与,市民文明素质得到显著提高。去年中央文明办测评组问卷调查期间,广大群众积极配合,热情接待,体现出市民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和城市荣誉感、良好的文明素养和精神风貌。可以说,创建让广大市民对城市的归属感越加强烈,对这座城市更加热爱,市民的文明素质得到充分展示。(四)干群拼搏精神充分展示。
在去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冲刺期间,机关干部深入社区,走村入户搞宣传,撸起袖子大扫除,广大市民主动请缨、争做志愿者,冒酷暑、做劝导,无私奉献、热情参与。全市上下干群同心,通力协作,迎难而上,奏响了一曲气势恢宏的创建大合唱。充分展示了X干部群众同心同德、同行同向的团结精神,奋发图强、奋勇争先的进取精神,敢于担当、敢于创新的拼搏精神。我们既要看到X文明城市创建所取得的成绩,但更要看到我们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并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明确下一步创新工作重点。总结前期创建工作,主要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城市基本功能和基础设施存在短板。专业性的文化设施建设滞后,美术馆、科技馆、体育馆等场馆还不达标。农贸市场、公共停车场、商业街等生活配套设施建设滞后,还需加紧建设或提档升级。二是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有待改进。常态管理不精细。体制机制不顺畅,部门职能权限交叉,管辖界限不清晰。与城市建设发展和文明建设相配套的规章制度、管理办法等不健全,现有的规章不能严格执行。三是市民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准尚需提升。一方面,部分市民生活习惯和文明意识亟待培养,教育引导群众的办法不多、能力不强,志愿服务、市民学校、道德讲堂等活动缺少支持和保障。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居住创业,引导他们树立全新的文明生活理念还需一个过程。四是常态长效的创建机制尚未形成。创建工作用力不均,缺乏持之以恒的韧劲,存在着验收年抓得紧,前两年抓得松的现象。加分指标不多,一些国家级荣誉称号的争创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我们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并不仅仅是为了赢得一块牌子,X当前迈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航空大都市的宏伟目标需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我们要有历史责任感,要有时代担当,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虽然X年我们没有实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目标,但不能灰心,不能气馁。从去年创建成功的X个地级文明城市来看,基本上都是经过了久久为功、多轮创建才成功夺牌。城市文明非一朝一夕之功,是一个不断改进提高的过程,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过去创建工作所取得的成就,充分认识到目前所处的方位和优势,特别是X年,全市上下团结拼搏,克难攻坚,我市文明城市测评成绩在全国排名X位,排在襄阳、十堰之前。可以说,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更接近于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目标。
二、锲而不舍,攻坚克难,一以贯之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从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形势看,省内包括X有X个城市获得文明城市提名,比上一届增加了X个。全国其他省份也将新推荐一批先进城市参与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竞争。我市要在新一轮创建周期中成功夺牌,不仅要继续巩固扩大省内领先优势,还要瞄准全国前列目标,在全国排名争先进位。刚才,新功同志对今后三年具体目标和主要工作作了安排,目标很明确,各项任务很具体。这里,我再强调几项重点工作:
(一)在对标精准创建上下功夫。
坚持对标找差距,特别是针对失分项,要认真分析原因,逐个制定措施。一要对标建设标准,配套完善城市功能设施。对标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标准,分实施科技馆、群艺馆、美术馆、青少年宫建设。对标道路设施标准,规划建设海绵城市和地下综合管廊,优化街区路网结构。对标无障碍设施标准,在居住区、公共建筑、城市主次干道及公厕配套设置无障碍设施。对标消防设施标准,建设补齐老旧小区消防安全设施。对标照明设施标准,补装和维护背街小巷和居民楼道照明设施,实现主干道和街巷道路装灯率达X%。对标交通设施标准,配置完善行人过街、人车分离和停车场等交通设施。二要对标环境标准,建设宜居美丽城市。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提升空气优良天数。加强水环境保护,消除建成区内河港、湖泊黑臭水体和白色垃圾。开展城乡清洁行动,抓好国省干道、河道沿线和城乡结合部等部位环境集中治理。主城区重点整治江碧路、吴楚大道等路段重载车抛洒等问题。高标准建设提升城市园林绿化,进一步提高建成区绿地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三要对标管理标准,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针对创建工作中存在的短板,谋划实施交通秩序、“牛皮癣”、洗车点、楼顶广告、出租车营运、废旧物资回收、狗患治理等专项整治工作,综合推进社区改革、乡镇环境等综合治理,改善城市环境面貌。尽早研究出台油烟治理、居改商、“门前四包”等城市管理规章制度,依法依规管理城市。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市政设施运行管理、交通管理、治安管理等智慧城市建设投入,提高城市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四要对标民生需求,加快推进社区改革。坚持以解决群众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为最大着力点,将文明城市创建与解决民生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增进群众福祉。推动社区管理综合改革,激发社区工作活力。推动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加强小区物业管理,引导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二)在提升文明素质上下功夫。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短短的X个字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基础工程、灵魂工程。一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记下来只是第一步,关键是在贯穿结合融入上下功夫,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把核心价值观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实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产生活,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制度保障等方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坚定信念、外化为自觉行动。二要大力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提高市民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升城乡文明程度。贯彻实施《X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推广普及“X文明行为X条”,给市民行为立规矩、定标准、设“红线”,用法律的强制力深化道德建设。三要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精心组织评选X市道德模范、美德少年、X楷模等先进典型,培育挖掘推出国家级、省级道德模范,通过道德模范巡讲巡演、座谈交流、事迹报告等形式广泛开展学习宣传活动,用典型的感人事迹和人格力量激发市民见贤思齐、崇德向善。四要推进志愿服务和诚信建设制度化。健全完善制度,支持和发展各类志愿服务组织,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持续深入开展。加强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治理,健全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联动机制,开展诚信主题实践活动,定期公开发布失信“黑名单”,让失信者无地遁形。五要提升文化软实力。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精心保护承载城市文化的古楼街、十字街等历史街区,观音阁、摩崖石刻等历史遗迹,西山等历史景点,留住X特有文化特色。加大文艺精品创作力度,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群众语言,创作有温度、有力度、有高度的文艺作品。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扶持实体书店和图书漂流亭的发展,开设贴近群众的读书场所,建设“书香城市”。(三)在夯实基层基础上下功夫。
以文明城市创建为龙头的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校园、文明家庭“五大创建活动”是一项改造社会、共建共享美好生活的系统工程,要协调推进,形成文明创建的整体效应。一要推动行业窗口展示城市文明。着力提高员工素质,涵养职业操守,培育职业精神,完善规章制度,树立行业新风。重点推动与群众生活关系密切的窗口行业文明创建工作,开展诚信经营示范街、十星级窗口、文明餐桌示范店、服务明星等具有行业特色、职业特点、工作特性的创建活动,自觉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良好形象,提供文明优质服务。二要推动城乡一体共建城市文明。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深化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的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建设美丽田园、道德乡村。注重挖掘茅圻、万秀、熊易等村湾乡风文明建设经验,推动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创新发展乡贤文化,发挥红白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道德引领作用,推动村规民约的制定、修订和实施,建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三要推动优良家风支撑城市文明。更加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以“家和万事兴”为主题传承良好家风和家训,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家庭文明新风尚,以良好家风支撑起好的社会风气。四要推动校园育人播种城市文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强化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弘扬良好校训校风,创建文明班级、文明宿舍,形成良好育人氛围。(四)在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上下功夫。
市民是城市的主人,是城市建设、城市发展的主体。要切实增强市民的主人翁意识,广泛动员市民支持和参与文明城市创建。一要抓机关带干部促社会。坚持党旗领航,机关单位带头,党员干部示范,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带头参与志愿服务、卫生保洁、社区共建,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以实际行动影响带动群众积极投身文明城市创建的生动实践。二要抓窗口带职工促行业。贯穿“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宗旨,在车站、政务服务大厅、旅游景区、餐馆旅店、公交车、出租车等窗口,开展公共文明引导教育,推进文明行业、十星窗口建设管理,使行业单位成为展示文明X城的窗口、成为教育引导文明X人的阵地。三要抓学校带学生促家庭。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公共文化服务提升等方面,对照文明城市创建标准逐条落实,抓出成效。要以“小手牵大手”这种独特形式和有效载体,深入开展“文明一起走”等活动,让校园处处绽放文明花,让家长个个争做文明标兵。四要抓社区带居民促街镇。推动文明社区、文明楼栋、文明村塆、文明居民等创建,增加居民责任感、归属感、荣誉感,厚植群众基础。多搭建市民学校、家长学校、道德讲堂等居民便于参与的教育平台,多开展“我们的节日”、百家宴等居民乐于参与的创建活动,激发居民主人翁意识、家园情怀,推动创建工作更加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人人参与。三、强化责任,完善机制,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常态化、长效化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是搞搞突击就能创建成功的。各级各部门要克服厌战情绪,增强必胜信心,总结经验,扬长补短,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推动各项创建工作常态化、长效化。
(一)压实责任,以更大的力度推进创建。
要适应新时代精神文明创建的新形势,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早谋划、快启动、再出发。会上印发了文明城市创建三年行动计划、“九大工程”,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总的施工图、任务书。各地各部门要把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要迅速把奋斗目标化、清单化,把战略任务工程化、项目化,把创建责任明细化、具体化,每个月干什么、每个季度干什么、每一年干什么,都要有明确细致的安排。党政主要领导既要挂帅,更要出征,对本地区、本部门的创建任务、难点问题、薄弱环节、应对举措做到心中有数,不能当“甩手掌柜”和“二传手”,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自觉担当推动创建深入开展。(二)强化合力,以更优的制度支撑创建。
创建文明城市决不是某一个人、某一个部门的事情,而是全市上下共同承担的职责。为更好推动创建工作,从今年起,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市创建指挥部调整为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市X—X年文明城市创建,每月研究调度一次创建工作。要进一步建立完善“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文明委统筹协调、职能部门各负其责、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相关部门要发挥各自优势,整体联动,拧成一股绳,形成一股劲,合力推进创建工作。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坚持条块结合、属地为主,坚决杜绝责任悬空、推诿扯皮现象发生。各单位要及时把创建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总结出来、固化下来,形成常态化模式,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向更广范围、更深层次迈进。(三)广泛宣传,以更浓的氛围推动创建。
坚持“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惠民”,通过多种途径把广大市民发动起来,形成全民参与、城乡联动、全域同创局面。要适应“微时代”特点,运用互联网和微博、微信、微视频、微电影等新媒体新介质新应用,使创建活动互动起来、活跃起来,营造浓厚创建氛围。要全市齐动员、全民齐动手,将各方力量调动好、各类资源整合好、各种关系协调好、各方面作用发挥好,让文明城市的创建工作家喻户晓,不断增强市民的认同感和参与度。(四)加强督办,以更实的作风狠抓创建。
创建文明城市来不得半点虚假,实打实的工作就要硬对硬地干。口号喊得响亮,不如把事办得漂亮。决不能搞花拳绣腿、光说不练,决不能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能有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决不能有打好一仗就一劳永逸的想法,决不能有差不多、过得去的态度,决不能满足于不掉队、不摆尾。要加大督查督办力度,坚决不搞高高举起、轻轻落下。要采取定期与不定期检查、明查与暗访、抽查与全面检查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对照各单位任务逐项督查,对评估检查结果进行公开,确保按照时间节点有序推进。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创文办要及时下发问题清单,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完成时限,实行整改销号。要强化工作考评,将创建工作纳入目标责任考核、文明单位考核、干部实绩考核,严格兑现奖惩。对各区、开发区、街办和重点行业单位,要每季度组织第三方进行文明指数测评,以测促创,推动文明创建工作常态长效化。在全市推进平安畅通县区创建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要点 篇5
同志们:
这次工业重点项目现场会暨全市推进工业化工作会议开得很好。42家企业汇报了生产经营情况。培模同志全面分析了工业经济形势,提出了下一步的任务。明华同志还将作重要指示,希望大家深刻领会,认真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全面分析形势,进一步增强抓好工业经济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工业的发展,作出了“主题是发展,主攻是工业”的重大决策,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又下发推动全市重点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意见,支持工业加快发展。突出主攻工业,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这是市委、市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审时度势,在全面分析形势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部署,是实现衡阳加快发展的一项基础工程。从目前形势看,我市推进工业化进程取得的成绩令人振奋,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一)从全市经济的运行现状看,工业已经成为我市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近年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指示精神,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着力推进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大经济运行调控,推进产业集群发展,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推进国有企业改制,推进县域工业发展,工业经济快速发展。2005年,全市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190亿元,增长11.5%,“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4.3%,工业增加值占到全市GDP的33%,工业对GDP的贡献率达到33.8%。特别是规模工业发展迅速。2005年,规模工业完成增加值123亿元,增长24.6%,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份额达到65%。规模工业企业达656家,比“九五”末增加333家。工业优势产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优势产业崛起,输变电制造、盐化工及精细化工、钢铁冶炼及管材加工、汽车及零配件、有色金属冶炼及深加工等五大重点产业实现产值171亿元,完成增加值57亿元,实现税金5.4亿元,分别占全市规模工业的45%、47.7%和47%。今年以来,全市工业经济继续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一季度,全市工业对GDP的贡献率达52.3%,拉动经济增长6个百分点。实践证明,工业已经成为我市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
(二)从经济增长的现实基础看,我市工业加快发展的条件已经具备。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我市工业已经成功走出了困境,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一是发展思路进一步明确。今年初下发了《关于推进工业重点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即“1+5”文件,明确了重点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制定了扶持重点产业加快发展的财政、国土、金融支持政策,从政策层面上强化骨干企业、名牌产品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资源整合发展。从目前执行情况看,重点产业集群、重大项目集聚对提升全市工业整体水平的效果日益显现。据统计,目前全市重点产业集群中已拥有骨干企业31家,集聚上下游中小企业280多家,去年完成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的68.2%,税收增量占规模工业税收总增量的72.6%。今年1~4月,全市重点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和实现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5%、50%以上,预计这种发展势头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将进一步强劲。二是体制机制进一步理顺。国企改制使一批企业焕发了生机。目前,市属国有企业已批准进入改制程序189家,占国有(集体)企业总数的82%,完成验收101家,盘活各类资产32.8亿元。一批企业实施“挂大靠强”,焕发了发展的活力;三是企业的技术装备和生产水平大幅度提高。“十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工业技术改造投入120亿元,年均增长25%。今年,全市新投资规模在5000万元以上在建工业项目36个,总投资额46亿元,这些项目主要集中在重点产业链上。其中:衡钢集团投资7.3亿元、年产20万吨的大口径石油管加工和35万吨热处理两条生产线,建滔化工投资5.4亿元、年产10万吨离子膜烧碱和10万吨聚氯乙烯项目,福建三安投资2.2亿元、年产200万吨采选矿工程,耒阳煤矸石火电站投资6亿多元、装机容量12万千瓦等一批重大项目正处于紧张施工建设之中,竣工投产后将对重点产业的发展壮大产生重大作用。四是工业企业“挂大靠强”来势看好。在抓好重大在建项目的同时,市委市政府继续注重引进战略投资者。据市经委统计,工业方面,年内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在谈项目26项,总投资74.4亿元。年内拟谈招商储备项目21项,总投资38.36亿元。目前正在配合长丰集团与奥地利麦格纳公司就汽车变分器驱动系统合作项目进行洽谈,并初步达成在衡合资建厂意向,项目投产后将形成年加工20万台套变分器生产能力;中钢集团近期拟投资5亿元对衡冶进行技术改造、产品升级,项目竣工后新衡冶将成为国内一流的冶金矿山装备研发生产企业。这些因素,将促使我市工业在更高的层次上成长壮大,工业加快发展的条件已经具备。
(三)从我市工业化存在的问题看,必须加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近几年来,我市工业经济总体水平有了比较大的提高。但是,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也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和不足。一是产业规模不大。全市没有一个产业群年产值上100亿元,重点产业所属企业没有一家年产值达到50亿元。二是产业技术素质不高。设备陈旧老化现象严重。一些企业包括一些大中型企业的技术设备大多是八十年代的水平,企业和产品没有竞争力。工艺落后,产品开发能力弱,工业产品中新、高、精、尖产品较少。三是产业发展投入不足。良性的投融资体系没有建立,自然融资功能不强,项目发展后劲不足。四是产学研衔接不紧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速度慢。人才外流现象严重,产业发展缺少本土智力支持。五是发展不平衡。工业经济的增长主要依赖于少数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区域,多数行业和众多的中小企业及小城镇工业增长相对缓慢,发展不平衡问题十分突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就在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所谓新型工业化,新在不同于早期高投入、高消耗的增长模式,新在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要立足现实基础,发挥已有优势,不能另起炉灶。必须延伸产业链条,催生产业集群。必须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必须要立足于惠及全市人民,促进劳动力转移和城乡居民增收。从这个意义上说,抓新型工业化就是抓先进生产力。要充分认识,工业化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要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发达国家上百年走过的工业化过程,决不能走传统工业化的老路,必须按照中央10号文件的总体要求和原则,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座谈会的精神,根据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不断丰富其内涵和模式,始终不渝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狠抓工作落实,切实抓好关系工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推进工业化进程,核心问题是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在几个关键环节求得突破,取得实效。
(一)要加大优势产业建设力度。衡阳推进工业化必须整合优势,依托优势立产业,集聚发展创特色。当前,我市已经出现了一批好的和较好的企业,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孤立的、分散的单兵前进模式。如何使这些好的、可以形成龙头的企业带动衡阳中小企业发展,是今后几年要着力解决的问题。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市委、市政府为推动重点产业发展,进行了多次深入的调研和讨论,推动五大产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性意见已经出台。最近召开的全省推进新型工业化座谈会上,印发了全省推进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将我市五大产业纳入了全省50个优势产业集群。全市各级各部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大幅度提高重点产业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占全市工业税金的比重、占全市就业人数的比重。一是要明确发展目标。到2010年,五大重点产业总产值达到540亿元,比2005年增长2.2倍,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65%;工业增加值达165亿元,比2005年增长1.9倍,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66%;实现利税54亿元,比2005年增长2.1倍,占规模工业利税总额的65%;实现税收22亿元,比2005年增长3倍;完成技术改造投资150亿元,占工业总投入的50%;五大重点产业所属骨干企业中,产值上100亿元的企业达1户,产值上50亿元的企业2户,产值上10亿元的企业17户,产值上亿元的企业50户;专业化配套率达60%;二是要分解工作任务。要将重点产业发展目标进行认真、科学、具体的分解。按照市里的部署,到2010年,输变电产业年产值要突破90亿元,实现利税9亿元以上;盐卤化工及精细化工年产值要突破100亿元,实现利税10亿元以上;钢铁冶炼及钢管材加工产业年产值要突破140亿元,实现利税14亿元以上;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年产值要突破100亿元,实现利税10亿元以上;有色金属冶炼及深加工产业年产值要突破110亿元,实现利税11亿元以上。各个优势产业要围绕重点骨干企业,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实现加工增值。三是要抓好项目建设。要围绕重点产业发展,实施一批重大工业项目。抓好风顺车桥技改、长丰六和铝轮毂、耒阳煤矸石电厂、湘能金杯电缆等在建项目建设,争取尽快投产。抓紧做好水口山铅酸电池、三安矿业、上海神龙矿业、建滔化工“双十”工程等项目的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要加大工业技改项目的实施。要抓紧实施特变电工的直流新型输电换流变压器、水口山的高纯锌铅与铍铜合金、亚新科的电控喷油泵总成、乐福地的医药包装材料、无线电总厂的智能阀门定位器、泰豪通信的现代通讯装备车、镭目科技的连铸全流程自动检测与控制系统、金隆中科的电子式互感器等项目,并争取一批项目纳入国家中部地区老工业基地改造范围。
(二)要加大园区建设力度。各级各部门要不断提高我市工业园区建设、引资、发展的速度与质量,进一步优化引资发展平台,把市“一区两园”和各县市区工业聚集区打造成为优势产业聚集区。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已经研究了全市工业园区规划问题,对工业园区的工业用地布局、综合交通、绿地系统、景观、基础设施以及综合防灾等方面都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在国家开行安排我市第三批的贷款中,市委已经研究,安排3.8亿元用于三个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各个工业园区要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基础设施建设面积不得少于1平方公里的要求,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工作进度。二要培育园区产业特色。各工业园区要尽快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良好的配套环境,推动大项目入园、中小企业跟进,更好地促进产业集聚式发展、企业协作化生产。要紧紧围绕当地的资源优势,加快产业对接,主动承接沿海主导产业的扩散并做好配套,吸引核心骨干企业入园建厂,带动其他配套和相关企业进园发展,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深加工及应用项目,延长产业链,形成各具特色的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要着力打造光电工业、生物制药和医疗器械、外资三个特色园区。白沙工业园用好科技部“国家火炬计划输变电装备产业基地”和“湖南省输变电特色产业基地”平台,做大做强输变电产业。松木工业园要依托建滔化工、俊杰化工等优势企业,做大做强盐卤化工产业。三要加大项目进园力度。白沙、松木两个工业园的设施建设与招商引资要齐头并举,当年建设,当年引资,当年见效;各县市区工业集聚区要提高单位土地投资强度,引进一批资金量大、科技含量高、没有环境污染的大项目好项目;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要率先在基础设施、引进项目、提升服务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真正建设成企业发展的载体、产业集聚的基地和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尽快进入国家级开发区行列。
(三)要加大企业改制力度。今年是国有企业改制全面攻坚的一年,省里对省属国有企业今年完成整体改制,实行“倒计时”。市委、市政府已经明确,要举全市之力,基本完成全市国有企业和国有工业企业的改制任务。一是加强调度,分类指导,基本完成市属国有工业企业改制任务。根据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分类指导、因企施策的原则,市改制办与各企业主管部门反复衔接,对全市尚未验收终结的162家企业,逐一分析,按照五个一批的原则进行了分类,即破产终结引资做强12家,破产终结转让重组94家,破产终结关闭销户12家,经营盘活6家,维持稳定38家。各主管部门已向市委市政府递交责任状,关键的问题是抓好落实,快速推进。我们各级各部门要对照名单,多思考自己要做什么,能够做什么,按照自己的目标责任,对每一家企业都要有详细的方案和时间表,要加大力度,加强调度。已批复的企业不能停留在方案上,必须进行实质性的启动。要限定改制审批时间和组织实施时间。二是加大政策性破产和依法破产的力度。国家已经明确,政策性破产将在2008年前“关门”,新的《破产法》即将出台,清算程序,资产处置方面将会有大的调整,依靠国家政策来推进改革空间越来越有限,留给国有企业改革的机遇和时间已经不多了。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以只争朝夕的态度,以锲而不舍的精神,抢抓机遇,加快进度,将我市国企政策性破产和依法破产工作抓快抓好。要坚决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6〕3号)》。并加强与国家、省有关部门的衔接,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确保已列入2005年实施计划的7家企业尽快批复,力争9家企业进入2006年国家政策性破产计划项目名单,并尽快启动实施。抓紧做好依法破产工作的协调衔接,全力以赴搞好依法破产工作,凡是符合破产条件的国有、集体企业在今年上半年要全部立案,年底之前要终结,法院和金融机构要继续给予大力支持。三要加强国资监管工作。加强监管国有企业,增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活力。扩大国有独资、国有控股企业经营业绩考核试点,加强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提高监管效能。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和运营体系,健全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经营业绩考核等制度,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四是要实现企业离退休人员、分流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要求坚持“属地管理,业务部门指导,相关部门配合,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平衡过渡”和“人随事变,费随事走,资随人转,整合机构,共驻共建”的原则,力争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市城区和县市区内基本实现企业离退休人员、分流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在企业改制的同时,同步推进社区建设。
(四)要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党中央、国务院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这是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和世界经济发展大势作出的重要判断,是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根本性战略部署。我市工业发展中产业发展水平不高、产业结构不优、竞争力不强,一些企业自主创新意识不够强,自主创新能力比较弱,产品科技含量较低、附加值不太高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要增强工业的发展后劲,必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业发展水平。一是要推进技术创新。引导企业转变经营观念,加大科技投入,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实现自主创新。引导科研人员将眼光转向市场,转向企业,研究有市场潜力的成果,推出有经济效益的技术。搭建科研院所与企业对接的平台,畅通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渠道,大力支持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促进科研力量与产业力量的有机结合,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实现双赢共荣。二是要推进管理创新。要继续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改进政府管理方式,增强公共服务能力。要推动企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的创新,提高管理水平。三是要推进品牌创新。衡阳的产业基础优势能否得到发挥,关键在于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企业要在生产工艺、产品性能等各个环节不断创新,要善于学习、引进和消化,要在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上多下功夫。
三、解决突出问题,努力突破工业发展的瓶颈制约
在推进工业的过程中,各级党委、政府的第一位的职责,就要做好工业经济运行的协调和组织服务工作,急企业所急、想企业所想、帮企业所需,切实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问题。从衡阳的实际情况看,当前,必须有力突破三个瓶颈:
(一)要突破资金瓶颈。加速推进工业化,投入不足是最大的问题。解决资金瓶颈问题,一是要加大力度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要继续争取将我市列入国家老工业基地改造计划,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争取一批企业进入政策性破产的笼子。要用足用好省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政策。这次省委、省政府将我市列入了“3+5”城市群发展战略,并将我市五大产业列入了全省50个产业集群范围。我们要用好这些政策,争取省更多的资金支持。二是要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这种趋势已逐步显现出来。但我们必须看到,这种产业转移的机遇不为衡阳所独有,在机遇面前是人人平等的。关键看我们能不能抓住机遇,创造条件主动承接这些产业转移的项目。各级干部特别是园区的干部要增强招商引资的能力,全力以赴抓招商。招商引资要突出“三为主”的方针:以工业项目为主,大项目为主,项目进园区为主。既要集中力量引进战略投资者和战略合作伙伴,又要重视中小企业的引进,实现招商引资在大项目上有突破、在总量上有大幅度提高。要突出工业领域“链条式招商”,依托已形成的优势产业、龙头企业,促成项目配套、群体落户。要突出招商的主要区域,主动融入“泛珠三角”和华南经济圈,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为了鼓励招商引资,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对招商引资中介人的奖励办法,目的是要调动全市各界的积极性,实现全民动员,全民招商引资。三是充分发挥本地金融作用。当前我市金融运行情况总体较好,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贷款增速下降,存差不断扩大。今年前4个月,我市的各项存款比年初增加58.9亿元,增长9.5%。但贷款仅比年初增加14.5亿元,增幅为5.03%。我市存差由2000年底的70亿元、2004年底的208亿元,扩大到2005年的280亿元,今年前4个月更达到了330亿元。一方面,银行的这部分盈余资金没有出路,另一方面是全市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目前,全市新增贷款除主要集中在衡钢等42家垄断行业的骨干企业和事业单位,这些企业和单位占全部新增贷款的65%以上。许多中小企业贷款十分困难,甚至根本贷不到款,发展受到严重影响。金融机构也失去了更多、更大的发展空间。要强化金融创新,解决衡阳存差问题。要加强金融安全区创建,形成良好的信用环境。要通过政府搭台,促进银企合作。要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建设,按照“政府发起、民营为主、有限风险、规范管理”的原则,发展民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逐步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四是要激活社会投资。按照“经济以民营为主,投资以民间为主,企业以民办为主”的思路,引导民营企业加大投资力度,在全市催生培养一批规模大、效益高、成长性好的民营企业。
(二)要突破人才瓶颈。目前,从我市来看,人才总量不多,结构不合理。我市人才总量29.6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只有16.9万人,占57%,专业技术人才中,教育、卫生、文化系列又占了85%以上,工业方面的人才不足,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复合型人才、高新技术产业人才、涉外经济专业人才更是奇缺。要制定优惠政策,拓宽引才引智渠道,引进一批高素质的技术和管理人才;要充分发挥衡阳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优势,就地培养人才。目前,在衡高校学生超过6万人,衡阳已成为湖南主要高校聚集区之一。全市职业学校学生突破6万人。要始终坚持以就业为主导,以培训为重点,以服务工业化为主要目的,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培养实用型人才,促进地方产业经济的发展;要完善人才选拔和激励机制,形成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创业氛围。要培育和造就一批企业家队伍。衡阳需要一批在企业改制、市场竞争中培育、成长起来企业家。要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真正优秀的企业家是社会的脊梁。要使企业家在全市有政治地位、经济地位,成为职业企业家。十六大提出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企业家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尊重。我们要保护企业家及其他公民的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政府要创造优良的经济发展环境,提供适宜企业家成长的土壤。
(三)要突破环境瓶颈。经济的竞争,说到底是经济环境的竞争。要想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中掌握主动,就必须下决心创造一流的经济发展环境。目前,我市发展环境仍然不优。一是职能部门手续办理难。项目业主反映与过去相比,无论在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方面,都有所改进,但离优质服务和各职能部门的公开承诺还有一定距离,反映集中的问题有:“一个窗口”办证,“一条龙”服务没有真正到位;有的职能部门工作效率不高。有单位反映,为了办理一项报建工作,在一个职能部门跑了二个月才办理;二是存在问题协调落实难度大。这几年来,市委、市政府虽然加大了对项目存在问题的协调力度,但很多决定事项落实不理想,如有一个项目,市政府市长办公会议、政府常务会议和专题会议去年前就作了研究,至今仍有一些问题难以解决;三是职能部门检查多,动辄停工或罚款,影响工程进度。一些部门乱收费、乱罚款,造成行政乱作为,影响很坏。四是阻工现象严重。当地村民强买强卖、强行参运、强揽工程、超标准索取补偿,达不到目的就阻工,有些问题虽经协调得到解决,但对正常施工造成了影响,拖延了工期。下一步,要进一步加大经济环境治理力度。一是要加大宣传力度,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形成客商为重、企业至上的服务理念,在社会上形成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舆论环境和人文环境。二是进一步优化行政服务。要强化政务中心的权威,全面落实“双章制”、“委托代办制”和“一审一核制”,坚决杜绝体外循环。三是要探索建立保护企业正常生产的制度,如建立重点企业优先办理有关手续的“绿卡制”、规范部门检查制度、限期审批制度等。四是严肃查处典型案件。对不作为、乱作为、破坏经济环境的行为从严查处,一查到底。对相关的责任单位责任人,从重、从严予以处罚,主要抓四个方面的典型:一是阻工闹事、强买强卖、强揽工程、强行参运的典型;二是拒不执行市政府优惠政策的典型;三是手续办理中服务态度恶劣,效率低下,拖延时间,索拿卡要的典型;四是对施工环境矛盾处理不得力,有失职渎职行为的典型。这几项工作,要以两办督查室牵头,市监察局、优化办、重点办、公安局配合进行。对发现的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手软。
四、强化工作调度,形成工业经济加快发展的良好氛围
(一)加强领导,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发展是第一要务。市委、市政府发展的思路已经非常清晰,对各项重点工作都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当务之急是如何围绕发展,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狠抓落实。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围绕市委、市政府以产业集群为重点,推进工业经济加快发展的重大决策,做到一切为了发展,一切服从发展,一切体现发展,真抓实干促发展,将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操作落实到位。
(二)强化考核,确保各项任务的完成。今年,要力争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29亿元,增长15.3%;规模工业完成总产值500亿元,增长28%,增加值完成145亿元,增长22%,产销率达99%。这个目标,是在我市工业连续几年快速增长的基础上制定的,是一个高标准要求的目标。但是,这个目标也是建立在发展基础逐渐夯实情况下的目标,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明确责任,认真实施各项专项目标考核的要求,力争超额完成任务。要强化各项目标考核,坚决兑现各种奖惩措施,确保全年任务圆满完成。要加强对工业园区开发建设实行的专项目标考核,促进全市工业园区快速发展;要强化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协调领导小组职能,对重点签约项目,要按照“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模式建立项目跟进责任制,确保项目履约率;要健全国企改制目标管理责任制和督查督办制度,切实抓好国企改制工作。
【在全市推进平安畅通县区创建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要点】推荐阅读:
在全市项目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09-04
在全市村庄河塘整治推进工作会议的讲话05-27
在全市党建工作推进会上的交流发言07-25
在全市审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要点11-17
宋国权市长在全市重点项目建设暨招商引资推进会上的讲话10-14
市长在全市企业上市推进会上讲话05-19
在全市食品安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要点06-13
在全市四民社区创建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2-01
在全市城市拓展暨经营城市现场会上的讲话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