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科技

2025-01-08

农业农村科技(精选12篇)

农业农村科技 篇1

最近, “多功能农业装备与设施研制”重大项目在北京举行总结会。据悉, 该项目已取得了一批重大标志性科技成果。初步搭建了我国大功率拖拉机, 包括数字化设计、试验检测、可靠性强化、智能控制的产业链技术自主创新平台, 完成了147 kW拖拉机及配套复式作业装备自主化开发, 改变了长期以来依赖进口的局面, 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7项。

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农机制造大国。农业装备产业稳步快速发展, 支撑了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52%, 进入中期发展阶段。发达国家农机化发展历程表明, 农业机械化进入中期阶段, 必然是农机工业进入加快发展的起点。

“十二五”时期, 国家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 明确了农业机械化水平到2015年要由目前的52%达到60%左右, 预计2020年达到65%, 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据科技部有关人员介绍, 即将发布的国家“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专门把“智能农业装备与设施”列为农村科技计划领域的重大专题, 充分表明了国家对于农业装备产业科技发展的高度重视。

此次会议正式启动的“现代多功能农机装备制造关键技术研究”, 将围绕大型多功能农田作业装备、农机智能装备、设施农业装备、小型轻便作业装备、畜牧业装备与设施以及产地商品化处理装备六大重点方向展开攻关。

农业农村科技 篇2

农业科技园带动新农村建设分析

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和探索,农业科技园区已成为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平台,一方面,农业科技园区作为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科技成果转化及现代农业生产的示范载体,对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构建起现代农业产业化生产和经营体系,引导农业与农村现代化发展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对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意义重大;另一方面,农业科技园区实现技术密集与资金密集结合,构建起现代农业产业化生产和经营体系,对引导农业与农村现代化发展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1、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现状和成效

我国农业科技园在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从无到有,从不太规范到逐步规范、成熟,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发展活力。“首先,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有效地推动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示范和应用。其次,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对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起到了显著的作用。据远景设计研究院了解大部分试点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运用“公司+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模式,带动和引导周边地区农民应用农业新技术成果,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中的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带动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再次,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带动了周边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通过园区建设和产业带动,大大促进了周边地区新品种、新技术的普及和设施农业的发展,加快了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步伐。最后,引进和卵化出大批科技型龙头企业,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2、农业科技园区带动新农村建设的原理分析

本文由:远景设计研究院整理提供(专注古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农业规划、旅游规划)

2.1产业带动——“生产发展”的原理分析

通过在园区进行设施农业、畜牧水产养殖和休闲观光等产业示范,带动周边地区的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学习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农业设施管理,掌握高科技农业的技术操作概念,为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在周边地区发展高效种养业和休闲观光业打下基础。园区通过发展种子种苗产业,为周边地区农民提供优质、价廉的蔬菜、花卉种苗,使农民通过发展园艺产业而增加收入。

园区通过发展主导产业,建立农业专家大院,发挥园区龙头企业的作用,形成产业带动,为带动周边地区新农村实现生产发展,提供重要载体。在园区建立和发展主导产业,包括设施农业、种子种苗、畜牧水产养殖产业、农产品加工和休闲观光等农业产业。

在农业专家大院的指导下,园区建立农业生产和中试示范基地,大力引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在农业生产和中试示范基地进行技术示范,园区对周边地区的农民实现产业带动,都是通过园区内的示范农田的示范作用,带动周边地区的千家万户农民,根据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的要求来进行的。

2.2收入带动——“生活富裕”的原理分析

农业科技园区通过产业带动,在园区发展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中试基地建设,吸纳周边地区的农民来园区就业,促进农民向农业向关联产业转移,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农业科技园区通过市场需求带动,开展就业人员的技能培训,使农民通过培训,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相应的专业技能和农业设施管理方法。园区以产业带动和市场需求带动的形式,提高了农民的市场竞争力,增强其进入市场的能力。通过多种形式的带动,园区产生收入效应并作用于当地农民,为农民提供实现高效经营、就业、创业等的平台,最终促进农民生活富裕和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2.3示范带动——“社会发展”的原理分析

农业科技园区发挥园区龙头企业的主体地位,依托农业专家大院示范推广现代农业科技,有力地带动了农村社会发展。一是通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发展循环农业,改变村容村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从而促进了周边农村的“村容整洁”;二是通过挖掘农村文化、开展农民培训,推动农村精神文明进步,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从而推进了“乡村文明”;三是通过创新园区体制机制、发展农村合作组织,增加了农民的民主意识,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推动了农村“管理民主”。农业中介组织是政府与农民之间的重要沟通渠道,有利于保持农村社会稳定。

3、总结

农业科技园区带动新农村建设,是走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发展模式,作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平台和载体,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和完善,在产业带动、收入带动和示范带动三方面的带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发挥了其在新农村建设中在生产、生活和社会领域的显著效应,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和趋势。

农业科技园区视作区域农村发展的增长极,发挥着优势产业集群的组装集成功能,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结合当地政府提供的政策和机遇,充分利用自身集中优势资源的能力,转化先进要素为现实生产力,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实现区域经济的良性循环发展。作为龙头企业组装集成和孵化培育的平台,农业科技园区在带动一、三产业发展方面,能够联合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高校、科研机构等社会资源,形成工业带动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较完善的产业链条,实现产业联动和工农业融合发展的规模效益;另一方面,在园区内的各类产业的吸纳和带动下,农业科技园区能有效吸收当地农户向非农产业转移,改善农村当地非农就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

作为农业新技术推广和示范的平台,农业科技园区对当地区域的科技带动作用明显,主要采取农业推广体系和专家大院等形式,提高大多数农户应用新技术的能力,从而提高普通农户的生产效率。

在农业科技园区的区域带动作用下,园区内核心区可以与示范区和带动区乃至更广阔的周边地区进行技术、产业、资金的对接和交流,达到影响和辐射周边地区农户的目的,并显著提升周边农村地区的社会效益。

农业农村科技 篇3

把“信息化”列入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抓手之一

2013年的“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战略部署,简称“四化同步”。而在2012年的“一号文件”中,提出的是“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可简称为“三化同步”,说明了“信息化”并未作为2012年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抓手。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则增加了“信息化”,要加快落实“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四化同步”的战略部署,从而把“信息化”提升到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也正好说明了“信息化”不再只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动力,也是现代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手段。

因此,在今后一个时期,要积极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通过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装备现代农业,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通过信息技术与现代农业的结合,以信息化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加快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实现农业产业化管理方式的重大转变;通过信息化拓展现代农业产业化活动的空间;通过信息化增强农业生产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构建具有现代特征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通过信息化整合各种要素资源,共建平台,健全农业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提高农产品市场流通效率,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广东地处中国南疆,毗邻港澳,是全国经济强省、人口大省、农业大省。2012年,预计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692亿元,农业增加值2873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3.8%和3.9%。广东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特色农业、高效农业,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凸显,农业结构不断得以优化,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

近几年来,广东实施“广东省农村信息直通车工程”、“广东省山区信息化工程”、“金农工程”等重大农业农村信息化项目,广东农业农村信息化逐步走上了“政府主导、系统规划、统筹协调、有序推进”的健康发展轨道——电子信息产业稳步发展,软件业务产业产值连续20年居全国首位,信息技术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信息化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全省固定电话用户达3203.4万,移动电话用户达9577.1万,用户规模和业务量均居全国首位;有线电视网用户达1704万,其中数字电视用户929万,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达到98%,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互联网各项应用指标居全国前列,其中互联网用户达5324万,居全国首位,普及率达55.3%,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接入行政村的“村村通”工程顺利完成,电信网联通至20户以上的自然村。

信息平台开发整合力度不断增强。广东省积极推动整合社会的“三农”信息资源、专家资源、科技资源、市场资源、服务资源和政府组织资源,建立省、市、县多级数据中心,包括农业科技、生物种质资源、农产品市场价格、农业气象、特色农产品、农业专家等30多个门类的数据库及近1000个涉农网站群,实现了“三农”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制度。

信息服务体系日益健全。由省科技厅、经信委、农业厅、组织部等部门构建的省-市-县-镇-村多级互联互通的农业农村信息综合服务体系,全省有1000多个县镇信息服务中心、2万个村级信息服务终端站点向广大农民开放,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服务终端实现农村社区全覆盖。基层农业信息服务网络还进一步延伸到全省2225个农业龙头企业、671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55000个农村经纪人及中介组织,农民信息致富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信息化人才队伍逐渐壮大,持续开展的“百万农民学电脑”、“农村中青年农民信息能力培训”、“农村信息直通车信息员培训”、“信息员网上继续教育培训”等培训活动,每年培训人数达30多万人,凝聚了15000人的基层信息服务队伍和500多人的农业专家。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信息化进程的全面加快,广东农村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发展环境日益优化。广东农业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和农业信息化水平的明显提高,使得农业农村信息化为广东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改善农村发展环境和丰富农民生活内容提供了重要支撑,成为信息惠农、科技强农的重大民生工程。

提出加大“科技驱动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2013年的“一号文件”的目标是“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创新添活力”。为完成这一目标,必须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政策扶持力度、科技驱动力度”这“三个力度”,“力度”不足,则“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最终目标就会难以实现。文件明确指出,在我国粮食产量实现“九连增”,农民增收实现“九连快”之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始终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首要任务。必须毫不放松粮食生产,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着力强化农业物质技术支撑。在这里,“科技驱动力度”就体现在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体现在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决定力量,无论现在,或者将来,都必须把发展现代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依靠发展现代农业科技,“驱动”农村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不竭的、强劲的动力。

因此,2013年和今后一段时期,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仍然需要强化和凸显科技创新对农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体现在:

农科政策:要建立起稳定的农业科技创新财政投入和增长机制,重点支持农业行业基础性、公益性、共性技术的研发;

良种良法:加大对良种良法补贴的力度,对体现广东区域优势和岭南特色的农业主导产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设立专项以予扶持,加快农业科技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及时快速应用于农业生产;

nlc202309021727

产业升级: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结合广东区域优势,加快水稻、生猪、家禽、水产、花卉、特色蔬菜和岭南水果、玉米、甘薯、花生、甘蔗、茶叶等农业产业的技术全面提升和产业均衡发展。

智慧农民:加快农业科技生产实践与实用人才培养,支持农业高校和农业科研院所参与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扩大“农村创业青年培训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村实用技能培训班”、“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各种形式的农村实用人才投入,依靠科技武装和信息技术,培养科技型、实践型、信息型、知识型的新型智慧农民。

首次强调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要从基层做起

2013年的“一号文件”明确指出,“提升食品安全水平,要改革和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加强综合协调联动,落实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监管责任,加快形成符合国情、科学完善的食品安全体系;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强化农业生产过程环境监测,严格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使用管理,积极开展农业面源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食品安全检测室(站)建设,补助检验检测费用;健全基层食品安全工作体系,加大监管机构建设投入,全面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上述文字,可以用8个字来概括:“完善体制体系,抓好源头基层”。

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人民福祉和社会发展稳定的重大公共民生问题。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一直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难题。“从田头到餐桌的污染”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而在中国这个问题尤为严峻。

当前,处于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已经进入食用农产品事件高发期和矛盾凸显期。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总体上得到了有效提高,但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仍不容乐观,相继发生了一系列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食品安全问题,依然严重威胁着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尤其是2008年的三鹿集团“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2009年的海南“毒豇豆”事件、青岛“毒韭菜”事件、2010年江苏的“面粉增白剂掺石灰”事件以及2011年的双汇“瘦肉精”事件、上海浦东区的“染色馒头”事件、沈阳“毒豆芽”事件等等,这些触目惊心的农产品食品安全事件,则更加深刻地反映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严峻性和艰巨性。频发的食用农产品安全事件,使得我国现有的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面临空前挑战,政府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的职责和作为也受到严峻的考验。这些食品安全问题,在给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的同时,也给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及农业基础地位的稳固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

分析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失效的成因,主要有七个方面。一是政府监管失灵,二是监管部门职责不明确、协调性差,三是基层监管基础薄弱、支撑不力,四是监管体系不完善,五是监管制度不完善,六是农产品生产经营分散,七是监管环境尚未形成。

因此,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失效问题,关键是“完善体制体系,抓好源头基层”。必须在改革和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制、加强政府监管部门能力建设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包括行业协会、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新闻媒体以及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消费者在内的多元社会主体的作用,全方位参与监管,逐步形成政府主导下的“政府—市场—社会”多元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第一,加强政府行政监管能力建设,完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宏观管理体制,提高监管技术水平,加大执法和惩处力度;第二,放权市场,推动农民、农业企业等生产经营者自我约束;第三,建立食用农产品安全第三方监管体系,充分发挥农业行业协会、新闻媒体和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监督作用;第四,从调动消费者维权积极性、为消费者提供维权上的便利、定期发布信息引导消费三方面提高消费者个人的维权意识。

总之,政府在农产品安全监管上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必须发挥主导性的作用。但农产品安全监管领域,政府不是也不应该是唯一主体。既加强政府监管部门的能力建设,又集中社会力量,充分发挥包括行业协会、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新闻媒体以及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消费者在内的多元社会主体的作用,进行复合治理。

(作者系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研究所书记、研究员)

农业农村科技 篇4

1 安徽省农业科技取得较大发展

安徽是农业大省, 省政府向来十分重视农业科技的发展, 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十五”期间, 安徽省主要农作物新品种经省品种审定通过的有200个, 经省科技厅登记的农业科技成果428项, 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00多项;良种覆盖率和农产品优质率明显提高, 2005年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的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94%、86%、75%, 全省优质水稻、优质专用小麦、优质油菜比重分别为50%、40%、91%, 畜禽规模化养殖占25%, 名特优水产品占38%;建立国家品种育种分中心3个, 品种原种基地6个;农业科技推广深入开展。在“十五”期间, 平均每年推广100多个农业新品种和0.13亿多hm2次的先进适用技术, 超级水稻推广面积达40万hm2, 抗虫棉面积占90%。

2 安徽省农业科技发展面临的任务

安徽是国家重要农产品供给大省之一,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保障农产品安全供给应成为我省农业科技发展的首要任务。我省农业科技发展应能够促进主要粮食作物持续增产, 培育和推广优良品种, 提高优良品种的覆盖率, 扩大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的经济作物、畜产品、水产品的优良品种的种植面积, 构建优良品种种养技术体系;结合安徽各地的具体的资源优势, 培育具有地方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名特优农产品, 提高这类产品的生产技术研究开发水平;扩大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现代工程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农产品生产上的研究与应用。

农业科技发展要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为目标。虽然我省农业资源丰富, 但农产品加工技术比较落后,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 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 而且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普遍偏小, 大企业、大集团少, 农产品加工滞后于农业发展, 加工技术装备弱, 绝大多数农产品以初级产品形态进入市场, 造成我省农产品附加值低, 影响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效益。因此要提高具有规模优势的大宗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含量, 研究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的加工和功能食品开发技术以提高我省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农业科技发展要以维护农业、农村的生态安全为根本目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工业化的发展, 农村生态问题日益严峻。实现农村生态安全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需要依靠科技进步来缓解资源环境压力。要开发资源节约型 (节地、节水、节能) 农业技术, 降低农业的生产成本, 减少农业生产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优化配置农业生产要素, 降低要素投入, 研发农业投入品节约控制技术;对农村广泛存在的居民点污染, 农业废弃物污染等严重破坏农业生态安全的污染现象进行治理, 以农业科技为依托, 寻求农业废弃物处理利用技术;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技术, 对农村生态脆弱区治理修复的生态工程技术等, 应成为安徽省农业科技发展的根本目标。

3 安徽省农业科技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3.1 机遇。

党的惠农政策为农业科技发展提供的强有力的后盾。2000年, 农民收入问题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上受到高度重视, 会议期间,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这句话被写进文件;此后, 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提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200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求对农业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 强调以人为本;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 指出我国从总体上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发展阶段。近年来, 中央高密度兑现“重农”承诺, 以城带乡、反哺农业的步伐已经启动, 并不断加快。2005年初, 中央发出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10月,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十一五”规划《建议》, 专题叙述了建设社会新农村的目标和任务。同年11月28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在研究2006年农业和农村工作时指出, 2006年要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任务,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党的一系列的惠农政策, 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撑, 也促进了农业科技的发展。

农业科技发展的内在推动力为农业科技发展注入力量。进入新世纪以来, 新的农业科技革命迅猛发展, 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的速度不断加快;多年来经过农业科技体制改革, 安徽省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农业科技体系, 创立了一批科技发展平台, 拥有较丰富的人才资源, 具备了进一步发展农业科技的基本条件。

同时, 安徽省是农业大省, 也是水利大省, 国家持续不断地加大农业投入和扶持, 将有利于安徽省争取更多的农业支持, 为农业科技发展提供较为充足的资金来源;安徽省靠近我国三大发达经济区域之一的“长三角”经济区, 随着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加快, 安徽省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联系日益密切, 区位优势进一步增强。安徽省临近地区不仅经济发达而且与安徽经济互补性强, 有利于扩大安徽省外向型农业和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 优化农业生产要素配置, 促进安徽省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3.2 挑战。

农民收入水平低, 2006年, 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969元, 虽然比上年2005年增加328元, 增长12.4%, 扣除物价因素, 实际增长11.5%, 但是这个收入水平还是偏低;生态环境恶化逐步加剧, 许多动植物品种濒临灭绝;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全省仍有一些乡镇没有公路;特殊的自然、区位条件, 决定了我省水旱灾害频繁, 由于农业投入的不足, 农业基础设施相对滞后, 全省50%的耕地、60%的人口和75%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在江河洪水威胁之下;农业科技基础较差。农业科研教育投入严重不足,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线断、网破、人散的状况依然存在;全省乡镇农技推广站大部分农技人员知识老化;农村城镇建设落后等问题, 给我省农业科技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压力。

4 发展安徽农业科技,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

4.1 高度重视, 全社会共同关心。

农业科技发展不仅仅是农业自身发展问题, 更是事关整个经济发展全局性问题。各级农业行政部门和科研、教学、推广单位要充分认识农业科技发展的重大意义, 把农业科技工作摆在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真心实意地关心农业科技的发展。各个地区可以根据本地区、本单位特点实际, 制定切实可行的科技发展规划, 明确工作任务和目标, 采取有力措施,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和转化。同时要加强宣传教育, 强化科技人员自主创新和主动服务的意识, 奖励长期在农村工作和从事农业科研的专业人员, 帮助农民学科技、用科技、依靠科技增收致富, 提高农民用科技的意识和能动性, 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农业科技创新、支持农业科技发展的良好氛围。长期以来, 农村成了贫穷落后的代名词, 提起农业, 提起农业科技, 许多人十分漠然, 甚至很多农业院校和农学专业毕业的人员也对本专业没有足够的兴趣, 甚至抛弃本专业而“转行”, 这种漠视农业的情况在相当一部分人的思想深处依然存在, 所以要通过宣传教育, 营造一个关心农业、农村, 支持农业科技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4.2 加大投入, 促进科技进步。

安徽省目前农业科技发展落后的原因之一是长期以来对农村投入的力度不够。沿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线索, 不难发现, 农村基本上是在为城市“输血”, 加上农村基础设施落后, 公共物品供给严重不足, 很少有企业愿意到农村投资, 这样就使得农业这一比较利益就很低的部门所能获得的资金就更少了。资金供给的不足, 是造成农业科技发展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 多渠道并存的多元化农业科技投入体系。要形成以政府为主的投入渠道, 加大公共财政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 确保农业科技基础建设、成果转化、技术推广的资金需求。要鼓励和引导企业增加科技投入, 通过科技项目带动, 促进产学研联合创新, 使企业逐步成为农业科技投入的重要主体, 要积极创新方式和方法, 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商资本投入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逐步形成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益的农业科技投入格局。

4.3 改革农业科技管理体制。

如前所述, 安徽省农业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这种农业科技管理体制不利于农业科技发展, 因此, 从发展我省农业科技的重大战略任务出发, 积极推动农业科技管理体制的创新, 是实现我省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举措。

首先要改革安徽省目前的科技项目立项制度和经费投入方式。应根据新阶段农业发展的需要和农业科技创新的要求, 改变项目小而全、多而重复的状况, 尤其是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 应集中相应的经费, 组织跨部门、跨行业、跨学科的协作攻关, 争取重点突破。应根据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组织科研力量研究涉及新型农业物种, 食品消费安全, 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项目, 促进科研与生产有机的结合。

其次改革农业科技成果的评价机制, 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真正的科技含量和实际应用价值。要按照科技面向经济建设、面向生产、面向创新的要求, 建立一套规范的评价指标体系, 完善评估方法和评估程序。对基础性研究成果, 评价应侧重于项目的原创性程度;对应用性研究成果, 应着重考评其对农业发展的作用, 应以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为主要标准。

最后, 农业科技管理体制创新还要从强化内部管理入手, 引入竞争激励机制, 深化内部改革。对农业科研人员实行竞聘上岗, 严格考核, 实行持证上岗制度, 促进农业科研人员加强学习与实践, 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掌握现代科技与服务技能, 以适应市场需求。同时要制定优惠政策及激励机制, 放宽放活科技人员, 鼓励和支持他们去领办和联办各类专业协会及服务实体、农业示范园区 (场) 等, 让科研人员能够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农业农村科技 篇5

2015农业农村科技重大专项

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为推进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加强对农业农村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促进我市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充分发挥科技的引领支撑作用,现提出2015农业农村科技重大专项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农业农村重大科技专项计划是宁波市科技计划重要组成部分,其项目由相互关联的若干课题组成。

一、指南方向

(一)主导农业新品种培育及配套技术

围绕水产、粮食、蔬菜、畜禽、林木、果品、中药材等我市主导产业或特色产业农产品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新品种选育、种养殖成套技术及设施、病害防治、加工与储运等产业链中的相关关键环节,开展重大成套共性关键技术集成研究,通过项目的实施,相关产业科技成果达到省内领先水平,建成一批示范基地。

(二)农村与农业信息化

以促进农村信息服务的网络化、普适化、可视化为目标,研究适合村镇特点的社区网格化管理和综合服务支撑平台

技术,研究村镇社区治理与事务管理、便民服务等多源、多种类的数据规范与融合技术,研发低成本、可移植、支撑网格化的社区服务支撑平台,其示范点省内领先。

以推进农业生产经营的信息化、数字化、精准化为目标,面向主要水果、设施蔬菜、集约化养殖畜禽水产品等农产品,围绕生产、加工、包装、储藏、流通等供应链全程开展数字农业与精准农业关键技术和产品的集成示范。

(三)海洋资源开发

围绕海洋环境、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浅海滩涂综合开发,开展共性重大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相关科技成果达到省内领先水平,建成一批示范基地,为实施海洋战略提供科技支撑。

(四)农业农村“五水共治”

围绕农业农村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中的相关环节,开展重大科技创新和成熟实用技术集成应用研究,示范点应具有一定规模、具有示范性,为“五水共治”提供技术支撑。

二、实施周期 一般为3—5年。

三、组织与管理

(一)各归口管理部门应加大项目的组织凝练工作,根据本指南方向,结合本地优势产业和学科优势提出重大专项需求和牵头、参与单位、首席专家、课题负责人及项目总体

目标、经费概算等。

(二)专项按照“平等自愿、优势互补、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分解落实项目目标任务、课题专项经费。加强项目课题组间的衔接和协调,定期组织工作交流、现场考察和检查互评,每年对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考核和总结,注重发挥各课题组组长的作用。

(三)鼓励项目及课题组加强国内外科技合作,积极引进市外先进技术、优势资源和创新人才,加强产学研紧密结合。同时建立机制,对离岗超过一年或科研工作不力的项目组成员要作出调整。

四、申报要求

(一)申报形式,重大专项以项目整体形式申报,项目负责人负责项目申报总协调,项目下设若干课题,各课题可有不同单位承担,课题负责人可由外单位人员承担。

(二)申报主体

1、申报单位在本市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企业注册2年以上,有比较健全的科研管理、财务管理和知识产权管理等制度;在国内同行相关领域已取得较突出的创新成果,具有明显的创新能力、研发优势和发展潜力;通过研究开发,在3-5年内具有明确的应用或产业化前景,能够形成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对产业发展发挥重要的引领与支撑作用。

2、农村“五水共治”、农村信息化项目,原则上由具有公共事务与中介推广服务能力的企事业单位承担。其注册资金、前期承担科技项目不作要求。

(三)项目负责人的条件

在本市有固定工作单位,具有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开拓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诚信记录良好,年龄原则上不超过55周岁。主持市级以上科技项目。

五、其他

(一)申报企业需有较强的研发经费投入保障能力,其中承诺的自筹部分经费应高于市本级申请经费的3倍。

归口部门有配套经费承诺的项目,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已经列为基层政府重点工作,有一定前期基础的民生工程项目优先支持。

(二)专项应注重经济与环境效益,与市外单位联合申报的项目,专利、论文、申报奖项等第一完成单位应为宁波市企事业单位。

奇趣农业科技 篇6

染出来的彩色鸡法国东部一家养鸡场的科研人员极富想像力,他们把一种植物性染料注入一些将要孵化的鸡蛋内,竞孵化出蓝、紫、青、粉、红等毛色的小鸡来,这些五颜六色的彩色小鸡一投放市场就大受欢迎。

养鸭灭蝇加拿大的科研人员发现,在猪、牛圈里养鸭,可有效控制传播多种疾病的家蝇,从而大大减少杀虫剂的使用和畜病的医疗费用。实验表明,饲养4~5只麝香鸭的猪圈与不放养鸭的猪圈相比,前者的家蝇数量可减少80%~98%,且母鸭的工作效率是公鸭的3倍。

让害虫倒胃口要想让害虫不吃植物,就得让它失去胃口,於是美国一家生物技术公司就利用土壤中一种叫做Bt的细菌,合成一种能让昆虫的胃破裂的蛋白质,只要将这种对人体无害的细菌作为杀虫剂喷洒在作物上,就能使害虫大倒胃口。目前,研究者又開始了下一个目标的研究,就是让植物自己合成这种蛋白质。

农业农村科技 篇7

1 农村留守妇女开始逐步成为农村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力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改革开放后开始实施, 从而致使城乡一体化以及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 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 城市工作的收入比在农村进行农业生产的收入要高。因此, 许多的农村青壮年开始纷纷涌入城市, 他们的妻子则留在农村, 承担照顾老人、孩子和庄稼的任务, 农业女性化开始逐步成为我国农村地区的趋势。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科技的发展, 在我国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 农村妇女开始起着巨大的贡献, 她们的农业科技素质的高低, 也就关系到一个农村地区经济增长。不难推测, 如果现在农村留守妇女的农业科技素质高, 那么农村留守妇女就可以利用现代的农业技术, 增加产量, 提高收入, 从而推动新农村建设。因此, 加强对农村留守妇女的农业科技技术培训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但却是让农业健康平稳发展的重要手段。

2 培养农村留守妇女的农业科技素质是妇女自身提高的需求

从我国农村目前农民的文化程度来看, 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的主体仍是初中文化水平, 而农村家庭由于受封建思想的影响, 不重视女子读书, 因此留守妇女的科技文化水平就是受教育程度更低的群体。由于科学文化素质偏低, 对新技术、新知识的接受能力低, 这样就严重的挫伤了农民投入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这种培养不单是培养她们的文化水平, 让她们有接受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 更是让她们有一门专业技能, 这样, 在城乡一体化完成时, 在她们离开时, 依旧可以依靠进入城市做诸如家政服务之类的工作, 这样可以减少由于城乡一体化, 剩余劳动力增多给国家带来的负担, 也能有效的增加农村家庭收入。

3 加强对农村妇女的农业科技素质培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

新农村的建设目标是要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和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这样的目标与发展就需要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其关键点和根本措施在于提高广大农民的素质, 只有有文化、懂知识、懂技术的农民, 才可以肩负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任。因此, 培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的农村留守妇女, 加强培养她们的学习能力、生产能力、创新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基础, 农民只有掌握大量的农林耕作科学技术, 才能更好的提高生产率, 才能推进农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才能适应发展农村现代化的要求。总而言之, 培养农村留守妇女这样一个作为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的群体的农业科技素质,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

4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要求

从现代社会的发展来看, 人力资源开发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人力资源可以说是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 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就必须培养大批有文化的、有能力的新型农民, 做到把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只是目前, 我国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 无论是现代化的程度, 还是对科学知识的接受能力, 与发达国家相比都有很大差距。同时, 农村留守妇女的农业技术培训的比例更低, 这使大量人力资源得不到有效的配置, 从而造成了大量的浪费。

5 结语

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当前的重大历史任务。面对宏伟目标和现实情况, 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妇女科技素质的提高, 结合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 做到把提高农村留守妇女的农业科技素质放在所有农村工作的首位, 努力提升农村留守妇女对现代农业科技技术的应用, 从而努力做到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吕志.农村留守妇女科技素质培养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 2011.

[2]焦峰, 李英华.农村留守妇女农业技术培训原则及模式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 2012.

农业农村科技 篇8

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的过程。科技创新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农业科技创新是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它通过对生产力诸要素的物化,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科技与劳动者融合,使劳动者的技能提高;科技物化为劳动资料、创新的生产工具,使劳动手段更加现代化;科技发展使劳动对象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提高了农业劳动对象的效能和效用;科技创新的生产工艺使农业生产工艺流程更先进;科技进步优化了生产要素组合,使农业生产过程的组织形式更加科学合理;科技创新提高了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使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方法更加科学化,手段更加现代化[1]。

新时期,党中央发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号召,开展农业科技创新,建设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多年来关于农业的中央1号文件,都对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明确指示,因此,研究新时期农村经济的农业科技创新支撑问题,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理论界对农业科技创新的研究非常盛行。笔者通过维普数据库,以“科技创新”为关键词进行检索1989年至2010年5月期间的文献,发现涉及科技创新的文章就有26440篇。其中,涉及农业科技创新的文章有1090篇,其中探讨农业科技创新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的文章有18篇,而用现代统计理论和实证方法进行研究的文章尚未发现。笔者试图通过统计理论方法对农业科技创新与农村经济之间的关系作一实证研究。

2 数据

本文的数据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农业科技创新的数据;二是农村经济的数据。农业科技创新数据我们选择国家知识产权局1986-2009年的专利统计数据,取统计数据中的历年农林牧渔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授权数量(ZL,单位:件,以下简称“农业专利”)作为代表。

农村经济数据的选取既要考虑指标的科学设定,又要考虑数据的可获取性。本文按照农村经济的5个重要因子来确定指标,即:产出、投入、生产者、生产环境、农民生活。其中产出由第一产业产值(YC,单位:千元/人,按全国乡村人口计算)、粮食产量(LS,单位:千克/人,按当年全国人口计算)、棉花产量(MH,单位:千克/人,按当年全国人口计算)、油料产量(YL,单位:千克/人,按当年全国人口计算)三个指标代表;投入由农村固定资产投资(TZ,单位:千元/人,按全国乡村人口计算)、财政支农资金(CZ,元/人,按全国乡村人口计算)两个指标代表;生产者由第一产业就业人数(LL,单位:人/百人,按全国乡村人口计算)、农村劳动力中的农民大学生数(DX,单位:人/百人,按乡村劳动力计算)两个指标代表:生产环境由农业机械总动力(DL,单位:百千瓦/百人,按全国乡村人口计算)作为代表;农民生活由农民人均纯收(CS,单位:千元/人,统计部门抽样调查数据)、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XX,单位:千元/人,统计部门抽样调查数据)两个指标作代表。(见表1)

注:①数据来源:根据1986至2009年各年中国统计年鉴及统计公报整理;②“★”为根据平均发展速度测算数据

3 分析

3.1 因子分析

在现实的统计分析中,我们收集的数据中不同变量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变量之间信息的高度重叠和高度相关给统计分析研究带来麻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减少变量的个数。当然这样做也会导致变量信息的丢失。如何做到“两全其美”,因子分析法应运而生[2]。

因子分析的核心是用较少的相互独立的因子反映原有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实际上是对原有变量进行重组,即将原有变量中的信息重叠部分提取并综合成因子,进而最终减少变量的个数。因子分析的前提条件是原有变量应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一般相关系数应在0.3以上。本文所涉及的农村经济指标有11个,要研究农村经济与农业科技创新的相关性,必须对农村经济众多指标进行简化处理。

我们首先对农村经济11个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农村经济各项指标的相关矩阵(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除了粮食与其他指标之间相关性很低以外,其他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大多在0.6以上,0.3以下的比例很少。本量表还通过了KMO检验和Bartlett的球形检验。KMO是Kaiser-Meyer-Olkin的取样适当性量数,KMO取值在0和1之间,当KMO值愈大时,表示变量间的共同因素愈多。当KMO>0.5时,就适宜进行因子分析。在99%的置信水平下,本案的KMO值为0.713,表示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另外,Bartlett’s球形检验的卡方值为697.08 (自由度为55)达显著,代表母群体的相关矩阵间有共同因子存在。因此,上述数据适合于因子分析和进一步分析。通过分析,得到2个因子(见表3),这两个因子的贡献率分别为73.193%和15.454%,累计贡献率达到88.647%,超过了85%的要求。它解释了农村经济11个指标的大部分信息。

表4列出了两个因子(F1、F2)在农村经济各项具体指标上的载荷。从表上看出,F1在一产、棉花、油料、投资、财政、纯收、消费、动力、大学生9个指标上载荷较高和很高,说明因子F1解释了这9个指标的大部分信息。F2则解释了劳力这个指标的大部分信息。至于粮食指标则由F1解释了小部分信息。

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估计因子得分系数,主成份得分系数矩阵如表5。根据该矩阵的数据,可以得出如下因子得分函数。

F1=0.127YC+0.120LS+0.108MH+0.042YL+0.137TZ+0.139CZ+0.121CS+0.126XX+0.106DL-0.021LL+0.131DX

F2=-0.025YC-0.5510LS-0.093MH+0.287YL-0.091TZ-0.116CZ+0.004CS-0.024XX+0.084DL+0.492LL-0.056DX

SPSS软件自动根据上述因子得分函数计算出样本相应的因子得分,其得分用于后面的分析。

3.2 农业科技创新与农村经济综合指标关联性分析

上述因子分析法,将11个农村经济指标浓缩为2个综合指标,从而简化了分析过程,减少了分析的工作量。这样便于我们对农业科技创新与农村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表6列出了全国1986-2009年农业专利数据和农村经济因子得分数据。

从表6中可以看出,全国农业专利数与农村经济因子得分F1的大体趋势是一致的,我们可以假定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正相关关系。因此,选用皮尔逊(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和双尾检验法(2-tailed)对表6的农业专利的数据和因子得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如表7。

从表7可以看出,在99%的置信水平下农业专利与农村经济的相关系数(F1)为0.948,呈高度相关。这是因为农业新技术的应用,可通过改良品种,提高品种的抗旱、抗寒、抗虫、抗病能力,实现增产增收;可创新种养模式,提高种养水平;可以实现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水等自然资源,提高资源的产出效率;可以拓宽资源的范围,实现资源的有效替代,有效缓解现有资源的约束;还为科学控制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开展科技减灾提供基本手段。农业科技创新可提高农业科技管理水平,农业科技推广效率,信息化服务水平,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总之,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是明显的。至于第二因子F2则和农业科技创新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107。这是因为F2主要是反映农村劳动力指标的,二者呈负相关是有意义的,因为越是科技创新,所需的人力会越少,粗放型生产模式逐步被集约型、精准型、科技型模式所取代。

**表示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

3.3 农业科技创新与农村经济各项具体指标的关联性

上面我们分析了农业科技创新与农村经济的综合指标的关联性,下面分析农业科技创新与农村经济各项具体指标的关联性。

①** 表示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双尾检验);*表示在0.05水平上显著相关(双尾检验);②分析方法:Pearson 相关性。

表8展示了农业专利与农村经济各项具体指标的相关性。农业专利与一产、投资、财政、消费、大学生五项指标的相关性均达到90%以上,呈高度相关。农民纯收和农业机械总动力两项指标与农业专利也有较高的相关性。说明农业科技创新对促进农业和农民增收,吸引资金投入,刺激农民消费,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农业专利与粮棉油三项指标的相关性不高,说明我国农业生产仍存在“靠天吃饭”“靠政策刺激”的因素。我国自然灾害的平凡发生,如1949-1993年全国农业受灾面积达2000万hm2,成灾面积1100 hm2,20世纪80年代全国农业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分别达到2500万hm2和1400万hm2,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很大。由于自然灾害、价格剪刀差和政策失衡等因素的影响,从2000至2003年我国粮食连续4年减产。从2004年开始,国家实行粮食直补政策,让农民看到了种田的希望,从2004年开始,粮食生产逐年回暖,产量又逐年上升。至于劳力指标与农业科技创新的相关性低的原因上面已经已有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4 结论

(1)农村经济各项指标大多相关度较高,且通过了KMO检验,适合采取因子分析法对各项指标进行降维。通过分析得出了两个因子,这两个因子在农村经济的11个指标上的累计贡献率为88.647%(表3)。说明这两个因子解释了农村经济各项指标的大部分信息,用它来分析是有科学根据的。

(2)农村经济综合指标(因子得分)与农业专利数存在明显的正向相关关系。说明农业科技创新对农村经济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农村经济对农业科技创新也有反向的促进作用。而农业科技创新与劳动力指标呈负相关,说明农业科技创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业生产的粗放性问题。因此,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条根本途径。农业科技创新,应作为十二·五期间各级党委、政府统筹城乡发展和做好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3)农业专利数与农村经济的大多数具体指标有很高和较高的相关性,说明农业科技创新对农村经济的支撑作用十分明显。同时我们应当看到,农业科技创新与粮食等种植业指标的相关度不高,说明我国农业生产仍未摆脱“靠天吃饭”的因素。因此唯有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才能战胜自然灾害,促进农业稳产、高产,从而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真正实现社会全面小康[3]。

5 建议

(1)建立农业科技创新技术研发和应用的“零距离”接触的研发应用模式。

我国农业科研与应用长期存在的“两张皮”的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好。笔者认为应建立农业科技创新技术研发与应用的“零距离”接触的研发应用模式。要从项目立项、成果评价、农业科研机构评价、职称评定、经费支持、奖惩规则、岗位职责等多方面着手,形成比较完善的研发应用模式。对农业科技创新应用项目而言,应用对象不明确的不得立项;应用方案不合理的不给与经费支持;成果评定要加大应用效益的分量,不得搞学术至上;农业科研单位要跳出高墙深院,与乡村、田头、场院“零距离”接触。农业科研成果研发从一开始就与应用密不可分。

(2)培育自动吸纳农业科技成果的“土壤”和“温床”

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需要合适的“土壤”和“温床”。集约化、规模化的农业生产组织和实体是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应用的适宜“土壤”和“温床”,要在自愿的前提下,进行农业资源要素的重组,形成规模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现代化管理的格局。要加大农村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力度,使集约化生产经营,由具有创新头脑的人来领头,有较高素质的人才来管理。这样的“土壤”和“温床”才有可能成为不断吸纳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终端。政府和社会要形成有利于“土壤”和“温床”成长的坏境。在农产品市场上要实行优质优价,建议国家现有的粮食直补政策要逐步向优质倾斜。国家对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好的农业企业和农业实体,要像奖励节能汽车的研发和生产销售一样,进行奖励。

(3)建设传播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最后一公里”支撑体系

上述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与应用的“零距离”接触,只能解决局部的、部分农业生产的成果应用问题。由于农业科研机构毕竟数量有限,成果有限,不可能一揽子解决量大面广的农业生产经营中的新技术推广应用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建立农村信息支撑体系,也就是要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要通过建设实用的信息服务平台、通畅的信息通道、多途径、傻瓜化的信息终端、灵活的信息服务模式、直观有效的现场服务方式,使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渗入田头地角。只有这样,农业科技创新的效果和效益才能被放大。

(4)切好农业科技投入这块“蛋糕”

一方面我们要进一步认清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大农业科技投入这块“蛋糕”的分量,使这块“蛋糕”够切。目前我国农业科研投入只占农业总产值的0.4%,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1%),低于30个低收入国家0.8%的水平,与发达国家2.37%水平相差较大。笔者认为应将这块蛋糕提升到世界平均水平。另一方面要在如何“切”好上做文章。要调整农业基础性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的投资比例,国外发达国家这三者的比例为1:10:100,而我国三者间的比例严重失调,技术开发与成果转化的经费不足,比例太低,应尽快予以调整。

总之,只有把农业科技创新这篇大文章做好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才能健康稳定发展。

摘要: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农村经济各项指标进行降维,进而探讨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与农村经济的关联性,可为制定和实施十二五规划和领导决策提供参考。选取了1986-2009年全国农林牧渔专利授权数据和农村经济相关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就农业科技创新与农村经济的关联性进行了探讨,得出若干结论。

关键词:农村经济,农业科技创新,专利,关联,农村信息化

参考文献

[1]王茵.关于农业科技创新的若干思考[J].科技创业月刊,2005(3):22-24

[2]任志安,景治中.经济分析实验教程[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农业农村科技 篇9

1 农业信息化的战略意义

1.1 农业信息化建设是农业现代化的趋势

人类农业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 即古代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而每一次的巨大发展都伴随着生产资料的进步。在20世纪70、80年代, 农业现代化概括为“农业四化”, 即农业机械化、水利化、化学化和电气化。80、90年代则进步为现代化的农业设施、现代化的农业科技、现代化的农业管理。而如今在21世纪, 包括生产水平、农村经济水平、农业物资投入、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农业科技与教育、农村环境等都成为了农业发展的研究方向。无论农业发展如何进步, 这其中必定伴随着科技创新成果的引用, 创新型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的引入, 才能提高农业生产力, 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

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光纤和卫星通信技术的普及而被广泛运用于各行各业。这一全新的生产力, 不仅对农业现代化有着跨时代的意义, 更对国民经济的进步有着重大的影响。可以说没有农业信息化, 就没有农业现代化。农业信息化就是通过资源、信息、技术的整合投入, 使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 操作自动化, 经营管理网络化。农业信息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一环, 也是伴随信息技术进步而产生的更加先进的生产方式。

1.2 农业信息化是应对激烈国际竞争和食品安全问题的需要

1.2.1 对于目前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现状, 各国纷纷将科技实力的竞争当做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

我国建国以来也秉承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国策。而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各国现代化最为关键之一。农业的发展随着科技革命正向着信息化转化。在这场农业科技制高点的争夺战中, 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 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 都在进行农业科技体制的和运行机制的建设, 都在加大农业科研的投入, 加大农业科技创新的力度。

1.2.2 WTO贸易规则下的国际竞争更加爱激烈, 使各国国内市场国际化, 这其中也包括农业国际化

在农业国际化的趋势下, 各国对科技含量高和附加值高的农产品需求越来越高, 对农产品食品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要求我国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必须有大的提高, 这对与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既是挑战, 又是机遇。

1.2.3 食品安全问题也呈现出国际化的态势

转基因技术作为未来人类科技进步的一个方向, 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而农业对转基因技术的应用是目前最为广泛的行业。对于转基因农产品的安全性和危害的研究还需要时间。我国的转基因技术研究也处于起步阶段, 对于部分国际进口转基因农产品的话语权和引进机制, 都需要逐步掌握和完善。目前我国科技领域和民间学者对于转基因玉米、黄豆、种子的争议从未停止, 真正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就在于农业现代化, 就在于信息的对等。而农业信息化就是要让我们再农业科技领域有话语权, 让我们在食品安全领域有着科技的后盾。

1.3 农业信息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求吉林省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 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为“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为吉林省农村经济发展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应该清楚的认识到, 建设现代农业离不开农业科技创新, 离不开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只有加快吉林省农业信息化的步伐, 才能实现吉林省农业现代化, 才能提高吉林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才能保证吉林省农村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

1.4 农业信息化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1.4.1 在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几大农业领域里

农业信息化的空间还很大, 妥善利用信息技术提对高农业生产管理水平、提高资源利用率、增进产业附加值和增强市场竞争力上有着巨大的空间。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发的200多个农业专家系统, 使得全国有800多个县700多万农户收益。该系统仅在北京示范区, 就使肥水资源利用率提高8%~10%, 单产提高8%~10%, 生产成本降低5%~7%, 其中新科技应用对生产的贡献率就达到60%左右。因为信息化不仅简化了流通环节和交易费用, 还对市场的风险有了一定可控性, 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1.4.2“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增收

近几年农民增收难度越来越大, 增长点少。对于市场信息掌握度的提高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对农民生产经营有着科学有效地导向作用。农业信息化保证了农业信息的畅通, 资源的优化配置, 提高了产业附加值, 农民直观面对市场, 最终从多角度实现增收。

2 吉林省农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吉林省虽然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 农业占GDP比重很大, 但是与南方及部分国家相比, 农业信息化水平有明显不足。农民缺乏市场信息的引导, 从而使生产经营有一定盲目性, 甚至会出现今年某一种农作与赚钱, 明年都种植该作物的盲目种植现象。这种从而降低了农民面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对于投入产出比没有一个科学可行的参考。具体吉林省农业信息化现状如下:

2.1 农业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前期进行的农业信息的投入与学习, 使农民科学意识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农民看到了短期收入存在满足于现状, 不再接受前景更长远的农业技术。主观上不把精力放在现有的信息化成果上。同时因为农民整体科学素质偏低, 导致了上有政策才接受新的科技成果, 自己不主动利用信息化资源和新的科学技术的现象。个别农民过分依赖自己多年的经验和传统生产方式, 对科技培训人员存在抵触等心理。

2.2 农业信息化的经费投入不足

科研经费投入不足。吉林省对农业信息化的投入满足不了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对科技的需求。农业服务系统经费不足, 现有的信息化资源并没有从高层面和广度上推广。部分信息化体系建设没有后期跟进资金, 无法保证项目的完整有效实施。经费的不足导致农业信息化工作人员掌握的科技教育资源不足, 水平得不到提升。

2.3 农业信息化人才不足

省会长春市每个乡镇拥有高级职称的高级农业人才平均不到1人。农业专业人才流失严重。农业信息化实用人才更少, 无法实现针对农民农业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 生产力水平低。农村专业人才及农民收到的培训频率和质量低。

2.4 信息体系基础设施薄弱

服务网络的建设不全面。农业信息资源没有有效的让农民掌握。

2.5 各个乡镇的信息化工作单位服务意识不足

没有有效的利用现有的信息化资源及网络。

2.6 信息传播手段不足

没有利用好现有的网络资源和信息终端。农村针对农民的信息化相关会议少, 广播少。没有有效利用宽带网和手机资源, 并且没有利用智能机广泛普及的趋势利用好智能手机。

2.7 对农村信息化应用系统开发不足

的运营机制缺失, 相关研究机构和学术成果不足。可参考的成功案例少。

3 国外农业信息化现状

从部分国家的农业现代化现状可以看出, 其在农业信息获取和处理、农业系统模拟、农业生产管理、农业专家系统、农业计算机网络、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农业信息实时处理等方面,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吉林省可以以其成功经验为参考, 研究适合吉林省的区域信息化推广方案。

3.1 美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美国坐拥全世界最多的服务器, 是目前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第一大国。在其强大的信息技术和市场经济背景下, 农业信息化水平目前处在世界第一位。美国从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发展入手。建成了国家农业统计局、经济研究局、世界农业展望委员会、农业市场服务局、外国农业局为主的强大政府信息机构。上至国家下至地区, 建成了一个规模完整和有效运行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由此使美国走在了农业现代化的最前方。

3.2 荷兰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荷兰的农产品出口国位居全球第二, 仅次于美国。油菜、土豆、小麦的单产量居世界前三。在传统农业优势的基础上, 荷兰充分利用农业信息化趋势。荷兰开发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全程安全链”技术系统, 成为了现代农业信息化应用的成功典范, 提升了农业竞争力。荷兰农业信息化同教育系统结合, 有效地实现了农业技术的研究与推广。提高了农业科技成果转换率, 并为农业输送了大量掌握农业科技的高素质人才。

3.3 以色列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以色列是资源高效集约化应用的典范。以色列地域资源匮乏的先天劣势下,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及科技投入。实现了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对农业科技基础教育的大力投入, 使农业推广人才掌握了新技术研发的能力, 同时又将这类人才资源运用在农业信息化建设当中, 培养出了一大批即懂技术又懂推广的现代化农业精英。

4 对吉林省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4.1 完善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模式

现有模式有政府导向模式、民间经营模式、联合经营模式、集约经营模式。其中联合经营模式可以再校企、临省、国外院校研究机构、农业优势国家项目合作上制定可行性方案。

4.2 充分利用12个现有的农业数据和应用系统

投入资金扩大信息化规模。依托国家信息化政策和工程项目, 利用数据通信网络, 加大农业信息化进程。开发现有乡镇信息服务站, 投入计算机、人才、网络平台。形成农业信息网在农村一线实现信息资源的实际利用。

4.3 官方的农业信息平台要更加专业化, 农业技术要更加全面, 考虑建立在线专家咨询服务系统、在线专家预约系统

信息平台内容更新要紧紧跟住国内各省农业科技信息推广进展, 设立国外农业信息窗口。在信息平台功能以对农民服务为主的同时, 把平台建设成专家交流平台, 农业项目招标平台。将平台运营市场化。农业信息平台制作手机APP服务系统, 实时更新最新农业科技及成果项目等,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做到服务到每一位农民。

4.4 提高吉林省现有农业信息人才的综合素质, 开展农业科技专家咨询及培训

同时培养新鲜血液, 增加农业信息从业人员数量。以满足农业信息化的要求。为农业信息化人才投入教育资源, 包括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信息化技术培训等。并提供农业信息化实践机会。培养大批熟练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农业人才, 为吉林省农业信息化的长远发展做准备。

4.5 政策和资金上鼓励民间咨询机构、科技类企业开发自己的信息化服务系统, 制定自己的信息化推广方案

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提高利用率。通过将农业信息化建设灵活的交给市场经济, 依托吉林省现有农业优势, 将吸引省外甚至国外优质的农业资源投入到吉林省。

4.6 建立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系统

农业科技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科学制定针对吉林省实际情况的农业科技创新评价系统, 将为吉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全面且科学的大数据支持。依托吉林统计局的数据库, 以吉林农业领域统计年鉴、农业经济发展目标数据等数据。建立一个科学可行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系统。可以为吉林省今后农业现代化提供可持续的动力。该系统对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价值的贡献有着巨大潜力。该系统应具备分析功能、评价功能、监测功能、进化路线分析功能、市场分析功能等主要功能。该系统的建立应该遵循如下原则:

4.6.1 系统性原则

现代化农业建设是一个多维度多层级的复杂系统。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到开发研究再到科技成果转换, 是一个复杂而又庞大的系统。所以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系统必须从系统上层设计的高度, 建立完整的体系框架。其功能要全面, 要能系统客观的反应吉林省各项农业指标, 从而为吉林省下一步农业现代化规划提供有价值的数据。

4.6.2 科学性原则

该系统要在科学的基础上考虑指标元素及指标结构的合理性。要从尽可能最多的指标反应我省农业现状。要有绝对性与相对性指标、总量指标与均量指标、动态指标与静态指标。每一个层级要全面, 不能丢层, 每一层要有对比要有独立的指标。

4.6.3 对比原则

吉林省独立的科技创新评价系统要与国内同系统有相同的指标含义, 统计口径和标准保持一致, 从而保证指标的可比性。通过横向纵向的综合对比, 通过对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使得该系统成为对本省有益, 对国家有益的系统。

4.6.4 可行性原则

指标选取要具有综合性指标的特点, 保证数据的可操作性和可靠性。有效利用现有同级系统和数据的同时, 补充科技和农业进步的新兴指标。把各项指标量化为可操作的定量数据。其评价结果必须具备科学性和可信度。

5 总结

本文先阐述了农业信息化的战略意义, 再对吉林省农业信息化进行了概述, 参考了国外农业信息化的案例, 最后提出了几点促进吉林省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建议。旨在为吉林省农业信息化建设提供可行的研究方案。

摘要:吉林省做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省, 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建设已然处在战略性的高度。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离不开农业科技创新, 而农业信息化的建设是农业科技创新的基础。本文就吉林省农业基本水平的的现状, 参考了国外现代化农业的现状, 对吉林省农业科技创新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文章还对当前形势下吉林省农业信息化建设提出了几项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吉林农业,农业信息化,趋势,农村经济

参考文献

[1]刘金爱.农业信息化与现代农业发展[J].生产力研究, 2009 (24) .

[2]李靓.吉林省农业信息化与农业发展实证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1 (24) .

[3]李波.长春市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M].2013.

[4]易信.说说美国农业信息化[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1 (24) .

[5]武敏.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M].2006.6.

农业农村科技 篇10

农业科技成果指的是在农业的各个领域中, 通过调查、研究、试验、推广、应用这几个步骤所提出的能够推动农业科学技术进步的, 具有明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并且通过鉴定或者被市场机制所证明的物质、方法以及农业科学技术人才通过脑力和体力劳动所创造出的并得到有关部门鉴定和认可的知识产品的总称。

农业科技成果通常分为两类, 一类是知识形态的成果, 例如科学决策、生产组织经营管理、技术经验的总结等, 它们的共同特征是非物质化的, 称为软技术成果。另一类是物质形态的成果, 例如农作物良种、合成化肥、农作业机具等, 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可用的有形的物体或材料的反映, 称为硬科技成果。农业科技成果是农业科学技术的产物, 在现行的科技成果管理机制下, 只有通过政府部门鉴定和研究后同意批准的成果才能被称作是科技成果。

二、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特点

(一) 周期性与复杂性

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是将农业中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可用的生产力, 这个转化过程包含多个阶段, 例如农业科技项目的提出、研究、成果鉴定以及成果推广与应用。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中设计的转化要素和环节较多, 受自然条件与社会条件的双重制约, 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二) 选择性和市场性

由于被研究出的农业科技成果大多数都是在实验田中取得成功的, 这并不意味可以进行大规模的成果推广。每项农业科技成果的生产过程都是十分复杂的, 要受自然环境、资源以及人文因素等多种条件的影响, 因此在推广过程中对推广地区具有很大的选择性。一般情况下, 要对推广地进行考察, 看其环境是否适宜科技成果的推广, 要做到因地制宜。另外, 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要想取得成功, 市场是其动力所在, 农业科技成果能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主要在于其成果是否有经济价值。农业科技成果所带来的社会效用大, 那么则能够被快被推广, 反之亦然。

三、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对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 有利于改革农村经济体制

农业科技成果之所以能够被推广, 取决于其本身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 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效用, 在生产上具有可行性等。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有利于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转变过去传统的粗放型经济为集约型经济, 深化农村科技体制的改革, 促进农业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 从而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质量。在对科研项目的提出上, 要选择具有实际功效、应用性强、能够带来明显经济效益的, 在项目的研究进程中要加强管理监督, 进行成果鉴定时, 应该充分发挥科研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 进行严格的审核鉴定。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是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实际相结合的, 针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存问题和实际需要立项研究, 做到农业科技成果因地制宜, 才能在当前农村的发展中起到功效。

(二) 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

农民是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实施主体, 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有利于提高农民科学文化水平, 增强农民采用科学技术的意识, 从而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目前,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村各户自主经营生产, 作为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实施主体, 在接受农业科技成果的同时, 必须要建立在会用的基础之上。基于农业科技成果带来的巨大优越性, 为了使得自身能够充分运用科技成果, 大量农民会产生学习科学文化的积极性。就国家而言, 一方面国家加大了对农村教育资金的投入,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 切实做好九年义务教育, 扫除文盲和半文盲, 提高全体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另一方面, 国家对农村进行税费改革, 从而减低农民负担。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 切实开展对农民的继续教育, 加强农民的科学技术水平。除此之外, 国家还要加强对农民的心理教育力度, 增强农民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在对农民进行教育的过程中, 深入农村进行调查研究, 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方法宣传农村科技成果, 增强农民采用科学技术的意愿, 从而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整体推广, 缩近农民与农业科技成果之间的距离, 有利于农业科技成果在当前农村经济中发挥良好的作用。

(三) 有利于健全农业发展体系

农业科技成果的的推广有利于健全农业发展体系, 完善农村经济发展活动的运行机制, 从而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农业科技成果在农村经济活动中的运用, 能够改革传统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弊端, 建设适应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模式。一方面, 加强了对农业发展体系的改革和建设, 将农作物植被保护、土地和畜牧、水产以及农机等农业要素进行专业化的设置划分, 将不同的要素合并为有机整体, 促进运作过程的秩序化, 完善了农村经济活动的运行机制。另一方面, 培养了大量的农业推广组织, 将农业生产与市场紧密结合, 使其运行机制灵活高效,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除此之外, 还发展了大量农村科技企业来推进农业科技成果的发展, 不仅可以为农民提供就业岗位, 还能够从各方面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激励他们能够根据农业发展对技术的需求来不断提升自身的实际能力。

四、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我国应该重视农业科技成果对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将农业科技成果运用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各个层面之上, 改革传统的农村经济体制, 加强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健全农业的发展体系, 使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最终能够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促进当前农村经济的又快又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翠林, 张保军.浅析影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及对策[J].农业与技术, 2010, (2) .

[2]徐鹤群.浅议影响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主要因素及解决对策[J].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3, (12) .

[3]许国平.加强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推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09, (4) .

农业新科技 篇11

近日,由甘肃五谷种业有限公司(联系电话:0943-5532332)自主研发育成的玉米新品种“五谷704”,经第三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定通过。“五谷704”丰产性突出,在适种地区,较国内玉米种子界“大哥大”的“郑单958”更具优越的增产性能,成为甘肃省第二个通过国家审定的玉米新品种,对提升甘肃省种业竞争实力和种业科技创新能力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同国内走俏的玉米品种相比,“五谷704”玉米新品种丰产性、稳产性、耐密性、抗逆性等表现突出。在西北春玉米区试验对比表明,“五谷704”出苗至成熟比“郑单958”早3天,株型紧凑,密度每667平方米(1亩)可达5000~6000株。抗大斑病和茎腐病,粗淀粉含量高达73.89%,蛋白质含量9.05%。适宜在甘肃、宁夏、新疆和陕西榆林、内蒙古西部地区春播种植。

(甘肃 李准)

2012科技创新:破译西瓜、番茄遗传密码

2012年,我国在农业科技创新上结出了累累硕果,其中,西瓜、番茄等蔬果遗传密码的破译,成为2012年农业科技创新的亮点。 2012年11月25日,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联系电话:010-51503033)传来好消息,我国科学家主导绘制完成了世界第一张西瓜基因组序列图谱,成功破译西瓜遗传密码。另外,2012年由来自中国、美国、荷兰、以色列等14个国家的300多位科学家组成的“番茄基因组研究国际协作组”,经过8年多的努力,终于完成对栽培番茄全基因组的精细序列分析。

(北京 黄兰)

杂交油菜新品种“汉油8号”通过国家审定

陕西省汉中市农科所(联系电话:0916-2216991)自主选育的甘蓝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汉油8号”,2012年12月27日通过了第三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定。

“汉油8号”品种适宜推广区域为长江上游的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和陕西汉中、安康的冬油菜主产区。

“汉油8号”是陕南迄今为止唯一通过国家审定的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油菜新品种。汉中市农科所也是陕西省继咸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之后第二家获得国家审定油菜品种的市级农业科研单位。

(陕西 王志刚)

我国海水珍珠养殖业可望重焕生机

记者从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获悉,由该所研究团队领衔培育的我国海水珍珠的一个新的育珠贝类——马氏珠母贝“南科1号”品系,近日通过了由广东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组现场验收。验收表明,这一新品系的成活率、优珠率等大幅提高,标志着一度面临种群退化的我国海水珍珠养殖业可望重新焕发生机。验收结果表明,“南科1号”品系在湛江的徐闻、雷州完成了种苗养殖生产和育珠,具有壳厚、软体部结实、成活率高、育珠性状优良等特点。经过在广东、广西和海南等地进行养殖和育珠试验,得到了众多珍珠养殖专业户的好评。

( 广东 蓝月)

浙江慈溪成功培育出棉花新品种“慈杂6号”

前不久,棉花新品种“慈杂6号”在浙江省金华市举行现场会。据悉,“慈杂6号”是继“慈抗杂3号”、“慈杂1号”之后,慈溪市培育成功的又一个转基因棉花品种。该品种由慈溪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和浙江大学共同合作研发,并通过了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据慈溪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工作人员介绍,“慈杂6号”转基因抗虫棉为中早熟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品种。该品种经过10余年育种以及近7年在全省各地的试种比对,被证明是一种集抗虫、抗病、优质、省工等优点于一体的棉花新品种,表现出了良好的结铃率和丰产性,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浙江 黄程 孙云东)

河南省水稻新品通过国家审定

河南省新乡市农科院继成功培育河南省首个超级稻“新稻18”之后,培育的水稻新品种“新科稻21”近日正式通过了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成为河南省自主培育的第6个粳型国审水稻品种。

该品种适宜在河南沿黄、山东南部、江苏淮北、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

据河南省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负责人、水稻专家王书玉介绍,“新科稻21”品性优异,适合在黄淮稻区大面积推广。该品种属粳型常规水稻品种,株高96.4厘米,穗长15.5厘米,每穗总粒数125.7粒,结实率82.7%,千粒重25.8克。中抗稻瘟病,抗条纹叶枯病。另据了解,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培育的“郑旱10号”和原阳县鑫科种业有限公司培育的“原旱稻3号”两个旱稻新品种,也通过了国家审定。

农业农村科技 篇12

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最根本的问题是资金,农业技术要充分发挥其农业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作用,前提是要有资金的充足投入。农村金融发展制约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应用、制约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制约农村资金需求主体科技应用能力的提高,从而影响着农业科技的进步。要想破解“三农”问题,必须以农村金融的发展作为着手点,目前农村金融机构推广的精准扶贫、双基联动正是基于这一观点。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科技进步的影响现状进行深入研究。

1 文献综述

近年来,农村金融发展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问题,但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科技进步的实证研究并不算多。曹冰玉、雷颖[1]基于1985—200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的实证分析,认为我国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村金融发展有着推动作用,而反向作用不明显,因此,我国农村金融深化改革应该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为导向,实现农村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宋春光、那娜[2]认为,合作性金融对中国农业技术效率的提高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而政策性金融支持对农业技术效率的作用不明显。刘玉春、修长柏[3]运用1981—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农村金融效率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有显著的影响,而农村金融的规模和结构与农业科技进步相互影响则有很强的滞后效应。肖干、徐鲲[4]认为农村金融与农业科技进步关系紧密,表现在农村金融结构、农村金融规模与农村金融效率与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姚耀军[5]分析了农村金融发展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关系,但其研究是针对全国所有行业范围的考察,未能就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方面的农村金融贡献以及地区差异进行分析。尹雷、沈毅[6]基于1991—2009年的面板数据研究表明,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并存在着区域差异。完善农村金融发展的落脚点是促进农村金融趋于平衡发展。张乐柱、李锦宇等[7]基于1982—2010年广东省统计数据表明,广东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技术进步存在长期均衡协整关系,但两者仅具有单向格兰杰因果联系,即农业技术进步是农村金融发展效率的granger原因,而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和效率均不是农业技术进步的granger原因。陈治国,辛冲冲等[8]认为新疆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和发展效率存在着长期的正相关关系,且农村金融规模与发展效率是农业科技进步的格兰杰原因,而农业科技进步却不是农村金融发展规模与发展效率的格兰杰原因。

2 样本选择与指标测算

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以我国大陆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为截面单位,2001—2014年14个时序样本点为研究期间构造面板数据。其中地区划分按1986年“七五”计划公布的东中西部划分方法,东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福建、山东、广东、海南、上海、江苏、浙江;中部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西部包括:甘肃、广西、贵州、内蒙古、宁夏、青海、陕西、四川、新疆、云南、重庆(由于西藏地区数据缺乏,故未将这一地区的数据纳入分析范围)。

农村金融指标的原始数据来自《中国金融年鉴》、Wind数据库、中经网统计数据库、《中国保险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农业科技进步、农村固定资产投入水平的原始数据均来自国家统计局国家数据网站;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的原始数据来自《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对外开放程度、农村居民家庭收入水平及工业化程度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

2.2 农村金融发展指标选择与水平测度

2.2.1 农村金融发展指标选择

通过整理有关农村金融发展的文献可知,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测度主要从规模、结构和效率三个维度入手。在农村金融结构与效率测度上,文献之间并没有很大的差别,而在农村金融规模的测度方法上,学者们各抒己见。因此,为了确定农村金融规模的测量方法,选取14篇均使用了农村金融规模指标的代表性著作,如表1所示。

同时,进行了专家访谈工作,通过访谈了解到并不存在农村存贷款这一口径,结合已有文献与专家意见,得到以下量化方式:

农村金融规模rfsit=农村金融机构存贷款总额/农村GDP。农村金融机构主要包括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村镇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的数据。同时,以“第一产业GDP+乡镇企业增加值”来近似代替农村GDP数据。

农村金融结构rfcit=农业类保费收入/农村金融总资产。反映金融市场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发展水平与竞争程度。

农村金融效率rfeit=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农村金融机构存款。它反映金融中介将存款转化为贷款的效率,属于金融中介效率。

2.2.2 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测度

从表2看出,东部农村金融发展规模(rfs)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农村金融结构(rfc)均值最大,东部地区均值最小,说明农业保险在东部的发展最弱。而中部地区发展效率均值最大,东部地区最小。综上所述,东部地区仅农村金融发展规模高于中西部地区,而在农村金融结构与农村金融发展效率方面,相比于其他两个地区,都处于弱势地位。

2.3 农业科技进步水平测算

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农业科技进步水平,Malmquist指数方法是目前国内外用得最多的方法。本文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是基于投入导向的Malmquist指数法,假设规模报酬可变(VRS),使用的软件是DEAP2.1。

注:由于难以获取农村GDP而选用第一产业增加值代替的文献,归结为以GDP计量。

数据来源:根据Stata12.0软件测算而得。

图1是2001—2014年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情况,从总体上来看,中国各地区农业全要素变化呈现东、西、中依次递减的趋势,东部地区农业全要素年均增长率为2.0%,高于中部地区的1.3%和西部地区的1.9%。各区域农业全要素增长率基本都是增长势头,极少的省份出现倒退状态,其中年均增长率超过3%以上的省份主要是:东部地区的北京4%、天津3.5%、海南4.6%及江苏3.8%;中部地区的吉林4.1%及黑龙江4.1%;西部地区的陕西5.9%。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出现倒退的主要是:东部地区的河北-0.1%;中部地区的山西-0.2%及安徽-1.6%;西部地区的贵州-0.2%,这说明,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状态与区域经济背景密切相关,东部地区形成了事实上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高增长区。

数据来源:根据DEA-Malmquist指数测算而得。

3 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科技进步影响的回归分析

3.1 计量模型的设定

考察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科技进步的影响作用,即解释变量为农村金融规模(rfs)、农村金融结构(rfc)和农村金融效率(rfe),被解释变量为前文DEA-Malmquist指数测算的TFPCH。但由于农业科技进步受除农村金融发展之外的很多要素的影响,因此,为增强模型的拟合度及显著程度,引入农村人力资本水平(edu)、农村固定资产投入水平(cai)、对外开放程度(open)、农村居民家庭收入水平(inc)、工业化程度(ind)做为控制变量。

考虑到被解释变量滞后期对当期的影响,在模型中加入被解释变量的滞后一期为解释变量。同时,为减轻异方差带来的负面影响,对所有指标均取对数,综合后,选用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如下:

上式中,下标i和t分别表示第i个省份和第t年,用tfpit表示第i省第t年的农业科技进步水平,用rfsit、rfcit、rfeit分别代表第i省第t年的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发展结构、发展效率。ηi表示不随时间变化的第i个省级单位界面的个体差异;εit表示随机扰动项。

3.2 实证结果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Sargan检验结果说明工具变量有效;AR(2)检验说明一阶差分后的残值不存在二阶自相关。也就是说本文的模型设定是合理的,在确保模型设定合理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评价GMM估计的可靠性和滞后阶的稳定性,本文采用前文介绍的IPS检验来验证面板残差是否平稳,进而确认面板回归不是伪回归的结果。从表4可以看出,所有面板残差的概率P值均小于1%,这说明各个面板残差均具有平稳性,GMM估计的结果真实可靠。

农村金融规模系数度量的是农村金融规模的扩张对农业科技进步的影响,东、中、西部地区系数分别为0.318 8、0.171 5及0.247 8,并且显著。东部地区对农业科技进步的促进效应大于中西部地区,原因应是东部地区金融规模水平相对较高,能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以及东部地区的区域基础条件好于中西部地区,能为农业科技的进步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而西部地区金融规模系数高于中部地区,可能是近些年西部大开发的成果。总之,中西部地区的农村金融发展规模相对于东部地区还是较为滞后。

注:***、**、*分别表示在显著性水平1%、5%、10%下显著;括号内为T统计概率值;AR(2)检验的零假设为回归方程扰动项不存在二阶序列相关;Sargan检验的零假设为工具变量是有效的。

注:括号内为W统计量的P值。

农村金融结构系数度量的是农村金融自由化以及金融竞争对农业科技进步的影响,东、中、西部地区系数分别为-0.009 8、-0.336 8及0.088 5,在计量上均不显著。前文已知农业保险在东部及中部地区的发展弱于西部地区,且三个区域的农业保险发展均处于初级阶段,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势力相对较小。这说明在我国,农村金融结构还处于初级阶段,农村金融市场还不够成熟,银行类金融机构与非银行类金融机构互利互惠、相互竞争的局面还没有形成。

农村金融效率系数反映了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提升对农业科技进步的影响,在三个地区的影响都显著,且均为正值,东、中、西部的系数分别为0.2896、0.168 6及0.135 7,由前文可知,在农村金融效率发展方面,中部地区处于强势地位,而东部处于弱势地位,但对农业科技进步的影响系数东部大于中西部地区,可能是因为虽然中西部地区农村金融中介将存款转化为贷款的效率高,但缺乏“质”的提高,农村银行类金融机构并未按照效率优先的原则投入到资本回报率较高的行业,使得虽在“量”上处于领先地位,但在“质”上,却并没有提高,从而不利于农业科技进步。相反,东部地区虽然在“量”上处于弱势,但在“质”上却超越了中西部地区。

4 对策建议

虽然农村金融已经初步形成了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等农村银行类金融机构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分工协作的金融服务体系,但是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农村金融市场发展尚不成熟,并影响到了农村金融对农业科技进步甚至是农业发展的影响。因此,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为视角,为了更好地促进农村金融发展,还需在以下方面加强工作。

加强农村金融发展、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合理配置农村金融资源。由于风投公司不具有市场准入条件,目前仍由农村银行类金融机构发挥这一职能,因此,农村银行类金融机构要顺应时代,推行投贷联动,辅以政府财政资金支持,更好的扶持农村小微企业的发展。

关注农村保险业的发展,积极发挥农业保险的风险保障与分担作用。首先应当建立以提供经济补偿为宗旨,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其次,引导民间成立合作保险机构,由具有相似保险要求的主体组成组织,所有者利益共担;再次,商业保险应当更多的进入农业保险范围,提供更丰富的保险险种。从而形成多元化的保险体系。

上一篇:生活方式的中国趋势下一篇:零售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