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产品

2024-06-27

全媒体产品(精选10篇)

全媒体产品 篇1

面对全新的市场环境和全媒体生态,与传统出版社编辑工作相比,出版社编辑在工作中承担着更多创新点,比如数字内容与传统内容的同步开发、数字产品的运营模式和盈利模式、图书开发和知识体系建设的衔接、教材产品的新形态等。出版社编辑已然成为了一个全能型的产品经理。然而,面对传统出版社编辑工作的思路,编辑的产品经理角色并未得到系统的展现。首先来看广义产品经理的角色定义为从市场调研开始,跟踪产品的研发、生产、包装、销售、广告等环节,实现对产品的全程管理。鉴于此,编辑的产品经理角色可以定义为从选题调研开始,跟踪图书的编辑、设计、印刷、发行、宣传等环节,实现对图书的全程管理。可见,编辑的产品经理角色会是综合型全面型的,不仅涵盖传统的编辑工作内容,而且涵盖全流程的工作思维,成为图书各个环节的“把关人”。

一、编辑的产品经理角色分析

编辑要理解产品经理的角色定位,编辑是图书的创意者、开发者、管理者、维护者。

1.创意者

编辑是图书产品的首要创意者。编辑可以从一个新选题开始,一个新书名开始,也可以从一个新作者开始,还可以从一个新项目开始进行图书的开发,编辑是第一手信息的选择人,也就是图书的创意者。没有好的创意,就没有后续优秀图书的诞生。创意者需要多根据一些现有销售数据和前沿新信息来支撑,同时创意者还需要进行一些产品的设计与规划。

2.开发者

编辑是图书产品的开发者。图书的出版过程是需要开发的,举例来说,图书的书名、内容、封面构思、版式设计等都是需要编辑来把握,然后进行开发。再就是编辑作为开发者还要对该出版领域的行业动态进行不断的判断,通过实时调整来改变开发状态。另外寻求合适的新作者与合作团队也是编辑的开发者角色的体现。

3.管理者

编辑是图书产品的管理者。从图书选题立项开始,编辑的管理角色就开始了,比如图书的出版周期安排多久?具体到编校时间、排版时间、印刷时间等都是需要来计划和安排的。另外编辑需要协调好各个流程、部门配合、上市发行、营销宣传等,这里说的就是如何管理好工作的节奏。如果项目较大,乃至整个项目成本也是需要编辑管理的。

4.维护者

编辑是图书产品的维护者。图书出版上市后,首次发行了多少,书店大体上架了多少,最后库存多少,需要编辑根据实际数据去具体分析,去分析图书的当前状态,这是编辑的初步维护。然后是书店的再次添货阶段,编辑就可以通过添货数量的多少来判断该图书是否满足读者的需求了,此时的数据为后续选题策划提供很好的参考基础,这是编辑的深度维护。另外关于编辑维护者的角色也体现在要维护好的作者团队和读者群上。

二、编辑如何做好产品经理的方法分析

编辑做好产品经理,要有产品经理的思维意识,结合图书产品特性,培育各方面能力,来适应产品经理角色。编辑还要有产品经理情怀,用心去经营这个领域。再就是持续的执著,并且具有挑错的精神,那么做好产品经理将不在话下。

1.编辑要具有产品经理的思维意识

编辑应该具有一些新的思维模式,根据当下市场情况,这里主要说的是:产品思维、互联网思维、创新思维、学习思维。

(1)产品思维:结合图书产品特性,编辑的产品思维首先应该以内容为主线,在图书内容丰富的前提下,通过增加一些新服务的方式来延伸产品的扩展度,拓宽产品的增值服务。举例来说,比如增加图书的VR系统模块,让读者在学习书本知识下,通过附加系统得到一些新服务,类似的有考试模拟演示、虚拟实验等。(2)互联网思维:结合当下互联网+潮流,编辑具备互联网思维应该是必备的。编辑可以通过互联网来挖掘新作者,通过互联网来推广图书产品,通过互联网来优化出版社工作流程等,这些是很必要的。(3)创新思维:创新是要不断地改变现有的工作模式,如果没有创新,新的成绩难以实现。现在的创新点很多,比如工作内容的创新、营销的创新、工作流程的创新。编辑工作也是一个面临多种创新的角色,举例来说图书营销可以用微信来推广,通过微信软文抓热点来推广宣传新产品,其他的如用产品推广产品,靠名人来推广产品等方式。(4)学习思维:编辑可以说是一个杂家,对很多方面的知识有所了解,随着社会科学的变化,编辑的知识体系应该有所更新才是。对待一个新稿件,与新作者的沟通,都会在新知识新思路上碰撞火花,这时需要编辑多学习,时刻保持学习的心态。同时,编辑应多认识新事物,善于洞察发现新的工作方式,在发现之后的实践工作其实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2.编辑要具有产品经理的多种工作能力

(1)内容编辑能力:作为一个编辑,最基本的能力属于文字语言能力。其次是要善于对编辑工作内容的管理,比如在作者和用户的文档编辑管理方面,统计和归类好各种数据;比如在宣传营销方面,编辑要经常性地撰写宣传文档工作。(2)技术能力:对于此能力,或许编辑认为具备这方面的能力并不重要,但是现在的编辑其实已然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多能选手,在各种问题处理上需要具有很多技术能力。比如说要熟练word,excel操做,统计发货数据、销售数据、库存数据、退货数据等,通过分析数据发现图书销售的各种问题,用数据与作者或销售人员沟通问题。再比如在营销时进行封面及作者的宣传,能够熟悉使用PHOTOSHOP或许更方便。(3)沟通能力:编辑的沟通能力首先是要如何与作者有效的沟通,比如及时反馈作者提出的问题,与作者沟通要坦诚,会巧妙地给作者提出意见,可以应用反话正说,明话暗说等巧妙的沟通方式。在沟通之时要注意三思而言,要有合适的礼节,要会写信。再就是编辑要学会与各个合作部门的顺畅沟通,与不同部门的沟通要采取对方能够理解的方式和术语,这要在充分了解对方的基础上才能得以实现,比如跟编辑有关的总编室、出版部、发行部等保持沟通。另外学会与人沟通要做到积极主动、换位思考、及时反馈。(4)项目管理能力:编辑的项目管理能力首先是项目的总体预算管理,比如项目大小、人员多少、预计出版周期、总共成本、项目任务池等。然后是项目的执行管理,比如给项目成员明确的任务单、工作目标、制定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时间拖延问题等。再就是项目的质量管理,比如制定好编加的规范、分环节分问题去发现问题、分类去解决问题、对问题要有两手准备。最后就是项目的档案管理,比如常见的选题方案、合同、稿件、规范性文件、技术标准、绩效评审文件、财务文件等,这些便于后期及时查找或者参考。(5)资源整合能力:这里说的资源整合能力首先是整合读者需求,通过需求的整合来策划产品满足读者要求。然后是整合各种内容资源,比如可以将一个选题点扩大成为更多的分支选题点。再就是善于整合作者资源,比如整合作者擅长的领域、作者相互的合作编写、作者相互用书、作者相互推介图书等。

3.编辑要有三心

概括来说编辑要将心比心、处处留心、有一颗粗糙的心,简称三心。将心比心可以理解为以最真诚的心去与作者交流,实事求是地站在双方的立场上解决问题,保持共赢。处处留心指在工作细节上发现问题所在、发现机遇所在。有一颗粗糙的心意味着坚持与坚强,遇到拒绝、遇到困难不要退缩,不要有一颗玻璃心。

世界在变化,出版业在变化,顺势而动,全媒体下出版社编辑要有产品经理思维,要有市场性思维。

摘要:在全媒体环境发展下,出版业面临竞争加剧,出版社编辑工作会具有更多的挑战性。本文根据出版社编辑工作性质,结合图书产品特点,提出了编辑要向产品经理角色转变,并介绍了如何做好产品经理。

关键词:编辑,产品经理,出版社

参考文献

[1].兰洁,唐圣平.策划编辑如何结合工作撰写论文[J].科技与出版.2016(03)

[2].姚顺.出版社策划编辑如何运作大型项目[J].传播与版权.2014(08)

[3].唐黎.产品经理对图书出版机制创新的借鉴——兼论图书策划人的作用[J].改革与开放.2002(01)

[4].蒋艳,宋吉文.图书产品经理能力模型分析[J].出版参考.2013(05)

[5].姚顺.改制转企后出版社编辑如何应对竞争[J].传播与版权.2013(07)

银行产品全解析 篇2

同样的,虽然股市疲弱不堪,基金募集困难,但银行理财产品却“财源滚滚”,普通个人产品几天之内募集上亿都很常见。连我去看房子,房产中介得知我在金融行业工作,都问我,那些利息很高的理财产品可不可以买?

我知道她指的是那些写着1个月利息3.2%,9个月利息4.6%(均为年化)之类的产品,的确,在银行存贷比压力下的如今,银行其实是被动的用各类方式吸引存款,甚至是赔本赚吆喝,当然,长远来看,这些存款都会带来收入,并不吃亏。同时,对投资人来说,也确实是有利可得。

把钱存银行,在高通胀背景下,永远是在缩水,寻找更好的途径是必然。股市没有赚钱效应,楼市也不适合炒作,银行从中分一杯羹很是自然。虽然我们绝大多数投资市场只能做多,但银行产品却在某种意义上可以做双向交易,使得不少产品能够在波动市中也有较好收益,这也是银行理财产品受欢迎的原因。

汇率、利率挂钩产品,这是银行最常用的用来吸收存款的产品,不少阿姨大叔便是被这种“高利率的存款”所吸引,开始了购买理财产品的路途。虽然这是一种挂钩欧元或者日元等外币或者利率的产品,但都是保本产品,且迄今为止,从未出现过未达到过预期收益的情况。也难怪经常被视为“存款”。

这种产品把可获得预期收益的条件放的非常宽泛,因而几乎不存在失效的可能性,因而虽然不严格,但确实可把其当做不同期限的存款来看待。一般从1个月、3个月,到半年、9个月产品均有。

在银行之中,投资人会发现,这些产品并不像一般银行存款一般,期限越长,“利率”就越高,有时候可能1个月的收益居然高于9个月,或者,即使有差别,也差别不大,于是投资人就自然希望购买一个月的产品,到期后再购买下一期。

但实际上,并非越短期越划算。首先,你购买此产品时,并不就是产品的收益计算起点,往往产品有两周的发售期,如果购买的早,可能在10天之后这笔钱才开始计息,而到期后也不是及时到账,会需要几天时间,这段时间的浪费对于1个月来说,就将近是50%的比例。其次,银行一般会把不同期限的产品交叉发行,并不会发完一只高收益的1个月产品紧接下一期,因为如此短期的产品往往也是为了短期募集资金的需要,就算接下来还有短期产品,可能利率也没那么高了,因而理想中的复利计算方式并不适用于此。何况,如果资金额不是很大,其实百分之零点几的差异并不大。

因而,如果有一笔钱希望购买此类产品,挑选的依据,一是看收益率,二是看自己需要的流动性。如果是一笔可能随时要用的钱,那么购买1个月的产品是适宜的,如果并不急需,可以放上一段时间,那么在收益率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期限相对长的产品,以完整的享受到一段时间内较好的收益。另外有个小窍门,就是一般在年底,或者过年前,银行一般都会有一些收益不错的产品推出,如果之前的资金在此时到期,就有机会有一个比较好的衔接。

全媒体产品 篇3

“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导下,《河南日报》在2015年全国两会报道中,在清晰把握不同媒介、平台自身属性的基础上,努力打通报纸、网站、微博、微信、微视之间的界限,加大对H5、微信墙、语音播报等新技术的开发运用,着力推出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全媒体新闻产品,通过纸媒报道全面创新、不同平台深度融合,尝试向融媒体集团转型,不断提升自身的传播力与影响力,不仅让更多的用户对两会实现了“穿越千里关注你”,也在探索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一、适应用户需要,用新媒体文风“倒灌”纸媒

人们从未像今天这样,如此方便快捷地获取信息和参与传播。“媒介即人的延伸”,麦克卢汉这一断语正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应验。从大众传播时代演进到自媒体时代,大众媒介“你说我听”的单向传播陷入尴尬境地。对传统媒体来说,如果固守传统不图创新,就意味着失语、缺位,就意味着死路一条。然而,在媒体融合过程中,传统媒体在传播理念上怎样实现转型升级?在文本表达上,应该向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靠拢?这些问题都需要媒体人深入思考、认真回答。

不同形态的传统媒体,总是和特定的新闻生产方式结合在一起,比如读报纸和看电视,文字和视频带给人们的观感作用于人体的反应不尽相同,因此传统媒体在功能上无法完全替代彼此。然而,互联网媒介能将不同的新闻要素集合在一起,综合承载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而且传播更为便捷,在功能上能够完全替代传统媒体[1]。因此笔者认为,媒体融合应该本着互联网思维进行,以互联网媒介为主体融合不同的新闻生产方式,这是融合发展可以遵循的现实路径和可行选择。在两会报道中,河南日报始终用互联网思维贯穿全程,通过报道理念、内容、形式、机制的创新,吸收了互联网文本表达的特点,让新闻变得易读、悦读,适合用户的阅读需求,努力发出河南“好声音”、传播社会正能量。

可读性报道提升亲和力。《两代汤圆“跑男”喜团圆一个不当首富当慈父一个把汤圆Duang到好莱坞》《河南自贸区这个可以有》《让总理对他连说了三个“好”农民政协委员老宋到底说了啥?》……今年《河南日报》上刊发的多篇全国两会“自选动作”报道,文风清新,散发出浓郁的生活气息,给读者带来不小的惊喜。此外,河南日报官方微信网友和驻豫全国人大代表、住豫全国政协委员互动的多篇报道,如《豫米看两会》等也登上了报纸版面,大大拉近了两会报道与网友的距离。

可视化编排突出悦读感。相较往年,今年《河南日报》更早推出全国两会专版,提前预热,营造氛围。两会版面按照不同的属性和报道重点进行规划,使报道条理清晰、内容丰富,努力给读者带来悦读感。在表现形式上,着重采用图片、图表、漫画等多种形式的图形化表达,将形式与内容有机统一在一起,凸显党报庄重大气而又不失灵动活泼的风格。在对政府工作报告解读的处理上,推出三个整版,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图表式解读,脉络清晰,关键词、关键内容一网打尽,使读者在短时间内就能对报告的主要内容了然于胸。

海量信息营造“两会场”。今年全国两会,《河南日报》共推出40多个两会专版,刊发相关报道近300篇,图片约80幅。开设“北京连线中原回响”“两会声音”“两会影像”“两会漫议”“今日关注”“两会话题”“两会故事”“两会短新闻”等十几个专栏,稿件体裁丰富多样。

独家报道增强关注度。《河南日报》以往的全国两会宣传中,往往是前方来什么稿,后方组版编辑照单全收,制作出的版面相对来说比较零散,主题不够突出,编辑意图难以体现。随着新闻竞争不断加剧,话题新鲜、内容独家的新闻报道大大强化了传统媒体在专业内容生产上的优势,成为媒体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构成。抢抓独家线索,做好独家报道,对后方编辑的综合业务能力要求更高,比如对线索价值的准确判断,寻找新闻事实的第二落点,对新闻资源的统筹把握与整合能力,等等。今年《河南日报》后方编辑积极主动设置话题议题,与前方记者沟通约稿,3月13日《河南日报》头版二题稿件《河南“好声音”出炉记》,就来自后方编辑的独家策划,报道刊发后,诸多网站、客户端等纷纷转载,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集团作战强化整体性。今年全国两会报道中,河南日报夜班总值班、新闻出版部主任与全体夜班编辑一改以往的编前会老传统,一方面,变报稿会为研讨会,将版面编辑汇报当天稿件的工作,放到河南日报编辑记者微信工作群中进行。机制上的扁平化调整,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在编前会上开展业务研讨,就集团内部媒体、同城媒体、全国其他省份党报三个层面的报纸,结合它们在两会报道中稿件、版面的出彩之处进行分析、讨论、点评、总结,大家充分发言讨论后形成文字,作为学习参考材料。这一工作机制大大提升了《河南日报》两会专版的出版质量。

二、打通线上线下,全媒体报道矩阵聚焦两会

今年的全国两会,河南日报报业集团首次推出全媒体报道阵容,除了纸媒报道外,官方网站和“三微”平台悉数上阵,多平台融合、多技术创新,使两会信息发布的数量、质量、速度得到保证,大大提高了两会报道的传播力、覆盖面和宣传效果。3月3日至15日,河南日报网站共发布两会相关新闻约400条,官方微博上开设的#两会豫报#话题阅读量超过80万人次,官方微信两会报道的阅读量和点赞数总体超过30万人次。

(一)内容上,不同平台各有侧重

今年的全国两会报道,《河南日报》在官方网站和微博上以直播形式,持续滚动发布最新新闻,同时在微信上发布深度报道,不同的平台在报道内容上各有侧重。

官方微信推出的《释永信、二月河和豫米“对话”:告老还乡可行吗?》《二月河:反腐话题“上餐桌”“进微信”说明啥?》《为了老乡的小康,河南代表向副总理晒“农民收入账本”》《总理连说3个好河南“农民委员”提了哪5条建议?》《河南大学校长连续8年为河南娃上大学鸣不平》等报道,结合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民生内容进行深度解析,河南元素随处可见。

(二)技术上,带网友“走进”全国两会现场

两会期间,河南日报官方微信先后推出了多个H5大型制作。如3月5日发布的《郑州航空港私密照大曝光|两年了,她出落得这么美》,3月6日发布的《本报巨献:郑州航空港这两年》《“郑欧班列”何以引副总理关注?看它的中兴之路!》等等,画面制作精良,文字解说到位,阅读量和点赞量都很可观。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媒体融合的一次全新尝试,今年河南日报官方微信在全国媒体中,率先尝试推出了由大豫网负责技术开发、《河南日报》提供内容支持的语音版微信播报。关注河南日报的微信公众号,手指轻点,就能听到代表委员在两会现场的真人原声。语音播报3月6日首期发布的报道《Duang!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在京探望咱河南北漂,原来这样唠家常》,3月7日的《“男神”科学家施一公和河南老乡“任性”对话,语音版来了》,3月8日的《张泽群“炮轰”收视率,还说要发红包!咋回事?快来听原声》等,很多人反映,自己的微信朋友圈被“刷了屏”。

(三)强调互动,让会场内外同频共振

媒体融合发展如何有效推进?对于传统媒体集团来说,“内容为体、技术为翼”的思路呼声很大。值得注意的是,在融合的大趋势下,这里的“内容”早已不局限于新闻信息,而是与时俱进,内涵更为丰富:既包括传统媒体生产出的有“专业范儿”的新闻产品,也包括来自受众的有传播价值的各种信息等。当下,传受互动作为有效提升传播力的重要手段,其意义和价值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为了让网友真正参与到两会报道中来,全国两会前夕,河南日报就组建起了“豫米观察团”。两会期间,记者将观察团中大家热议、关心的问题,直接带给代表委员,请代表委员回应、发表观点。再把这种互动整理出来,发布在微博、网站、微信和报纸上。通过微信群这一平台,让网友、前方记者、参会代表委员真正互动起来,给用户带来更解渴、更接地气的新闻产品。

三、融通不同传播形态,实现从“平面”向“平台”的转型升级

从一张报纸“包打天下”,到涵盖平面媒体、网站、移动终端在内的全媒体阵容,传统媒体集团要向全媒体集团转型,需要在全面、清晰地把握不同传播形态性质、功能的基础上,做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以内容融合为基础,在信息传播上占据主导地位,并逐步探索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其他方面的深度融合[2]。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借助这次全国两会报道,充分开发不同传播形态的优势和长处,互补互融、形成合力,在媒体融合发展这个时代课题面前,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

(一)微信等封闭式传播具有黏性效应,追求信息的质量

传播机制中,封闭式传播专指传受双方关系对称的一种传播形态,通常由内容的私密性与准实名制等条件约束而成。该传播方式较为典型的代表就是微信。

全国两会报道中,对于每天推送的一定数量的官方微信,河南日报着重强调信息的质量,将最为独家的信源、最为得力的记者、最有经验的编辑资源,调配到优质微信内容的生产链条中,借此黏住用户。

我们发现,无论是好友之间的信息、朋友圈传播还是公众号信息接收,微信的信息流通多是封闭区间内的点对点传播,这种传播形态会引发较为显著的黏性效应。因为封闭的区间本身就有助于“守牢”用户黏性,好友验证与订阅式关注又可以大大提升用户黏性。

(二)微博等开放式传播具有增值效应,追求信息的时效

开放式传播又称快捷式传播,是传播机制中较为简单的形态,以没有频率限制和范围限制著称,往往伴有不对称的传受关系和交互性。微博以时效性领跑全媒体矩阵,堪称这种传播方式的代表。

《河南日报》前后方记者抓住全国两会现场每一场全团审议代表发言的时机,写稿、润色、审稿、编发,各个环节分工协作,流水线作业,往往一位代表发言后一两分钟,相关微博就已经发布上网,极大地提高了信息的时效性。

微博内容的简短注定了其“轻阅读”特质,这本来就符合当下的阅读习惯。用户在接收到信息后,可以一键转发到开放的平台中去,叠加式的信息流动必将带来增值效应。

(三)客户端等聚合式传播具有应激效应,追求信息的深度

同一主题的信息,通过多种表现形式和表达手段整合传播给受众,在传播机制中,这种传播形态就是聚合式传播。聚合式传播往往集纳多种媒介中的资讯,经终端加工者整合、提炼、补充后,进行多层次、多维度、多元化的建构,将一个完整的形态推送给用户,当下流行的新闻客户端(APP),便是这种传播形态的翘楚。

受众在面对单一信息时,往往无法产生更多的心理改变,但面对聚合式传播(尤其是重大主题或热点事件的聚合)时,大脑思维会受到多重心理因素的刺激而产生应激反应,致使传播影响根深蒂固。可见,以新闻APP为代表的产品,应注重用好聚合式传播带来的应激效应,在内容生产时注重深度开掘、强化专题制作。

河南日报的新闻客户端正在筹建中。跟其他传播形态相比,客户端立足于打造全媒体平台核心,集纳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信息,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四)强化互联网思维,融通媒介实现化学效应

当下,各种文化思想交流交锋,舆论生态复杂多变,从根本上来说,媒体融合发展是为了提高主流媒体的引导力,抢占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这个意识形态的新的主阵地。毫无疑问,媒体融合是一场改革,是包括观念、体制、机制、管理、运营等在内的系统性转型,然而,内容融合是媒体融合推进的基础,与其他方面的融合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在实践中怎样做好内容融合,将不同形态的传播方式、不同的媒介和平台聚合在一起,实现互粉互融,从而壮大主流声音、提升传播效果,是传统媒体集团推进媒体融合的一个思路。

从这次全国两会报道的整体情况来看,河南日报努力在发掘纸媒、“三微”、网站优势的基础上,本着互联网思维,打通不同媒介之间的界限,将孤立的各传播形态灵活掌握、有机结合,从而“为我所用”,将各种效应最大化,生产出广受用户喜爱的新闻产品,让全媒体形态下的新闻产品不再带有显著的媒介界限,实现更广泛意义上的精确传播。

参考文献

[1]赵姗.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如何有效融合[N].中国经济时报,2014-09-24.

发展新媒体 打造全媒体 篇4

因此,传统媒体应认真研究微博,总结经验,探索规律,结合自身优势找到一套稳定、有序的管理办法,从熟悉、熟知到会使善用、可管可控,最终实现立足传统媒体,用好自媒体,发展新媒体,打造全媒体的目标。

首先,实现这一目标对于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微博具有很强的舆论影响力和社会动员能力,但由于缺乏传统媒体“把关人”的内容审核和正确引导,容易造成负面信息、非理性声音乃至谣言的传播泛滥,对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提出挑战。作为国家电台,中央电台有愿望、有需要、有条件也有义务,积极贯彻中央关于“积极推进主流媒体在微博客网站开设微博客,增强主流媒体的舆论影响和引导能力”的精神要求,通过跨媒介融合,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提高主流媒体公信力、影响力,发挥微博客的正面作用与社会效益。

尤其是在当今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要保持自己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仅仅在技术应用上“武装”自己还远远不够。已往的实践表明,微博是把“双刃剑”,如果使用不当,很可能会适得其反。除了会导致新闻失实、广告虚假、泄露秘密等传统媒体可能遇到的情况外,还会带来一些新的风险:比如员工个人言论与单位口径相悖,记者未经允许提前在微博上爆料,官方微博被盗用制造谣言等。要规避风险,就必须对微博的特性和法律风险透彻研究,通过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和工作流程,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最终通过微博的应用,增强话语权,提高引导力。

其次,管理好、利用好微博,对于贯彻落实“全媒体”战略和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十二五”期间,国家支持发展新兴文化业态,采用数字、网络等高新技术,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升级。近年来,中央电台充分把握传统媒体转型的重要时机,发展新媒体,建设全媒体,围绕“使命、创新、和谐、卓越”的核心价值理念,通过“台网联动”、“台网互动”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微博依托于互联网的海量信息资源和广泛受众群体,在品牌推广、业务拓展方面的巨大潜力与“全媒体”战略具有天然的契合性。可以说,对于当前的传统媒体而言,该不该使用微博已不是问题,如何用好,才是关键。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只有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才能保证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举个例子,据我了解,央广购物频道已经在新浪微博上注册账户,做起买卖,利用微博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直接进行广告营销,已经取得了很好效果。但是,如果我们没有摸清微博的特点,不注意法律意识的提高,不注重内部机制的规范,很可能就会出现虚假广告、不正当竞争等法律问题,而用户如果直接在微博上进行投诉,对商家诚信和品牌的破坏力更大。

这也提醒我们,要想将包括微博在内的新媒体应用发展成为广播产业的重要阵地,就要高度重视提高风险意识和建立自律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变挑战为机遇,变“粉丝”为市场,才能将自身优势与微博资源充分结合起来,以提升传统媒体在新媒体领域的“软实力”,并强化传统媒体在互联网世界的“硬支撑”。

(作者单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全媒体产品 篇5

报业的未来与出路

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研究员、中外媒体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唐润华提出, 清醒客观地认识报业的未来趋势, 是制定报业发展战略的前提。并对当前全球报业的基本形势进行了分析:欧美发达国家的报业持续大规模萎缩, 亚洲拉美一些发展中国家基本保持稳定。

唐润华通过统计数据分析, 指出报业在传媒市场中的份额和在受众中的影响力将呈逐渐下降趋势。其中互联网发展使受众的媒介消费习惯发生重大变化, 对传统的新闻信息传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报业萎缩将成为全球不可阻挡的潮流, 这一天必将到来。但是, 唐润华表示:“萎缩不等于消亡, 在萎缩到一定程度后将有一个相对小的生存空间, 报业消亡论未免言过其实了。”

“落实到各个报业媒体上, 其实‘关、停、并、转’四种出路, 选择哪种出路, 则需要报业媒体根据自身条件进行选择。”对此, 唐润华进行了详细阐述。

第一, 综合实力比较雄厚的报社可以实施转型战略, 从单纯的内容供应商转变为基于信息资源的集成服务商, 向各类用户和受众提供多媒体、多功能、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一方面是向新媒体领域拓展:通过整合内部资源及购并、合作等手段, 在保持传统纸媒市场份额的同时, 做大做强新媒体产品乃至产业。另一方面是向其他领域——重点是文化产业——拓展。

第二, 综合实力不够强大的报社力争做出特色:发挥自身优势, 打造特色鲜明、具有一定不可替代性的内容产品或服务, 争取在细分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或者在被强者收购时卖出一个好价钱。

第三, 既没有实力、也没有特色的报社最后只能关门停业, 现在能够运用两种方式就是延缓死亡到来的时间:一是利用好现有的资源, 包括社会资源, 争取市场收入以外的经济来源;二是利用包括裁员、再造采编流程等手段最大限度压缩运营成本。

因此, “全媒体”转型, 并不适用于每家媒体, 即便做“全媒体”也不是所有媒体都要做, 而要考虑自身, 有没有实力, 有没有必要, 有没有可能性。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传媒学院院长

用户需求是全媒体价值回归的真正落脚点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传媒学院院长杨溟在沙龙上对“云”、“大数据”、“官方微博”和“微电影”等2012年的热词进行了盘点, 并对传媒发展的趋势进行了判断, 提出了以下观点。

观点1:媒体往往什么都能做、什么都想做, 所以产品设计大而全, 全而无当。在微时代, 媒体的产品也要微化。如不能用一句话说清服务对象、核心需求和核心功能, 那么这个产品就已经失败了一半。媒体新产品的开发应该遵守以下原则:用最快速度开发出核心功能发布。传统媒体内部利益关系复杂, 周期过长风险就会放大, 故建议尽量用现成代码框架、开源项目等现成工具, 解决方案尽量简单化, 缩短产品开发周期。

观点2:用户需求是核心导向, 也是价值的真正回归。创新, 并不是指做别人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东西, 在现有的应用和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再整合也是创新。因此, 技术路线服务于商业模式是根本。

观点3:传统媒体死在信息过滥, 未来内容管理市场潜力巨大, 不亚于内容生产媒体。行业媒体转型具备这样的资源优势, 以数据挖掘、营销成为情报和增值服务商的机会增大。作为传统意义上的舆论监督的功能衰减, 小众服务和行业服务的黏度增强

观点4:活动的O2O全媒体整合营销将成为未来媒体特别是区域媒体的竞争必争之地, 核心在创意能力。媒体具有天然的资源整合能力、技术开发能力和应用能力, 但是媒体做活动时, 不能单纯依赖自己, 而要学会共赢、共享、共生的思维方式, 改变霸权时代的强势意识。

另外, 杨溟还提到, 行业报在媒体转型过程中具有天然的优势, 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资源上。行业报的资源和专业性可以更好地做数据挖掘和营销, 行业报可能成为一个情报所, 一个增值服务商, 而传统意义上公众舆论监督的功能会弱化。因此, 行业报在未来转型的过程中可能会对定位进行调整, 从提供大众服务转向提供小众服务和行业服务, 成为内容管理和营销企业。

融时代纸媒的“深度生存”

在沙龙上,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网络发展部主任栾轶玫女士结合事例, 为在场嘉宾和观众生动地展示了融时代新闻生产发生的几个变化:

1、“手机记者”新应用改革专业化生产;

2、“全民评论”革新舆论引导;

3、由于信息的云端存取, 用户在云端获取信息的时差接近于零, 导致媒介的竞争方式“独家报道之争”转向“独家阐释之争”;

4、大数据的深度挖掘改革深度报道的写作方式, 对交叉数据进行分析有助于记者使用“全息影像”的采写方式, 人和事件可以得到更加立体的呈现;

5、移动时代新闻的“结构化数据新写法”;

6、专业人士的非专业化操作。

据此, 栾轶玫提出了融时代纸媒的五种生存方式。

一、深度生存。纸媒的优势在于深度, 在“融时代”, 纸媒要做深度势必要将有线和无线网络的内容整合在一起。比如, 互联网在带来大量信息的同时也冲淡了信息的可信度, 媒体可以利用自身专业性的优势对这些消息去伪存真、证实辩伪。

二、观点生存。纸媒要从追求“独家报道”转向为追求“独家阐释”, 做一家有观点、有态度的媒体。

三、形象生存。在这样一个符号化、碎片化的时代, 形象对于媒介尤为重要, 如何树立一个独立、独到、独家且一脉相承的形象, 对于媒介的营销和生存是非常重要的。

四、时效生存。从前, 为了保证母媒的首发优势, 媒体在得到新闻之后第一时间选择在母媒上发布, 而新媒体方面则被许多新闻类门户网站抢占先机, 如今, “在新媒体做时效, 在母媒做深度”成为了很多媒体的选择。

五、真实生存。在这样一个“人人手中有话筒, 人人手持摄像机”的时代, 记者不但要强调身历其境的报道, 更重要的是调动现场UGC提供更多内容, 并将这些内容整合到报道中, 使得报道更加客观、真实、全面, 树立媒体公信力。

此外, 栾轶玫还特别提出“新新闻标准”。先前纸媒做深度的侧重点在于“why”与“how”, 而在目前“用户为王”的时代下, 需要更加关切受众的“feel“。

《汽车族》发行人、总编辑

聚焦价值链下的《汽车族》全媒体

《汽车族》发行人、总编辑孙刚女士, 以一个哲学家与小男孩的故事作为引子, 引发在场嘉宾和观众对全媒体的思考。那就是, 纸媒做全媒体必须返璞归真、回到自身, 整合、优化媒体现有的资源, 使资源产生价值达到最大化, 才是全媒体价值回归的核心问题。

在沙龙上, 孙刚以三个趣味与哲理兼备的句子, 结合《汽车族》自身的实践和发展情况, 生动地阐释了自己的观点。

“穿了马甲的蛇做不了千年龟。”

在做新媒体的前期, 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在做新媒体、全媒体, 但大多数都是换汤不换药, 所谓“新媒体”只是将传统媒体的内容用新的媒介方式呈现给大家而已。投入很多, 却陷入了“花了这么多的钱, 没有跟上新媒体的步伐, 反而成了鸡肋”的迷茫之中。

面对五花八门、种类繁多的新型媒介形式, 传统媒体还是要把目光聚焦在自身的核心价值上, 从“一股脑儿地做加法”逐渐转变为“有针对性、选择性地做减法”。

“王的盛宴仍在继续, 问题是, 今天的王是谁?”

在媒体市场化的今天, 要找到新媒体的盈利模式。孙刚在回顾来路时感慨道, 《汽车族》在做了很多具体产品之后才摸索出“先做企业的定制式服务, 使新媒体部从一个成本中心变为利润中心”这样一条适合自己的盈利模式。如果能更地树立盈利模式意识, 可能会做的更好、走得更远、更加可持续。

“上帝已经改变了约会地点, 我们还要在原地等待吗?”

当前, 媒介形态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随之而变的是受众的思维、生活、生存方式, 媒体的理念只有发生相应的变化才能谋求生存和发展。《汽车族》将自己定位为“汽车以及相关产业价值链上的服务机构”。目前《汽车族》从网站、移动客户端、线下活动、赛道方面均实现了盈利。孙刚认为, 全媒体不应该仅仅是人们挂在嘴边的概念, 资源优化整合能够为纸媒带来新的机会和新的利润。

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名誉理事长

全媒体价值回归之思

今天大伙儿议论的主题是“全媒体的价值回归”。最近, 我借到西南地区参加两个会议的机会, 与各地报社的同仁有所接触, 给我总的印象是, 今年报纸的广告明显下滑, 新媒体又赚不到钱, 一些人对全媒体的“价值回归”产生了某些困惑。

几年来, 报业在建设新媒体方面作了许多探索, 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投入也不少, 除了少数略有盈余外, 多数还见不到经济效益, 靠传统报纸的收入来买单。有人会说, 社会效益还是蛮大的, 确是这样, 但要知道没有经济效益的社会效益是不可持续的。无论是做得成功的也好, 部分成功的也好, 甚至失败的也好, 都需要冷静地回顾一下我们走过的路, 思考一下我们的经验教训在哪里, 以利再战。

我个人觉得, 最大的障碍还是个观念问题, 我们一些长期做传统媒体的报人, 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被打上了太深的烙印, 往往容易用发展传统媒体业务的思维和做法去建设新媒体, 以为将传统媒体的内容搬到新媒介上就成了新媒体了。就拿户外触摸屏来说吧, 我曾见到过多个户外显示屏系统, 大多仅仅是块显示屏而已, 展示的内容主要还是报纸的新闻信息, 运行的模式基本上还是传统的“我播你看”, 做了一阵子, 就没有后劲了。最近, 我在云南看到了一个户外显示屏系统, 给人眼睛一亮的感觉。他们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媒体搭台、厂商唱戏的做法, 将显示屏当作一个互动平台, 吸引合作者在上面做内容和服务, 以实现互利双赢;他们不仅展示新闻信息, 还提供老百姓所需的衣食住行娱等各种信息, 而且利用交互功能介入电子商务活动, 给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方便。这个系统现已发展到了3000块显示屏, 并且已开始实现赢利, 目前他们正在向6000块显示屏的目标努力。你看, 同样的屏幕和技术, 不同的理念和做法, 产生的效果就很不一样。

再一个问题就是要树立技术为先的理念, 重视技术的引领作用。长期以来, 技术在报业处于为新闻报道提供保障服务的“配角”地位;现在, 许多报人特别是报业领导开始认识到技术对主体业务发展方向的引领作用, 但在行动上还跟不太上。技术与业务的紧密结合是新媒体的特色之一。要做好新媒体, 不仅需要引进、采用先进的理念和先进的技术, 还要将先进技术与用户需求、赢利模式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 并以提高效益并实现赢利为最终目标, 不可为先进技术而先进技术, 更不可花钱买吆喝。在这方面, 往往市场化程度高的媒体做得比较好, 因为它们没有退路。

还有一个时机把握的问题。未来学家保罗·萨弗的“三十年法则”告诉我们:历史已经证明, 一种新的理念和技术产品完全渗入社会和文化, 一般需要约三十年时间, 第一个十年, 兴奋、迷惑;第二个十年, 潮涨、潮落;第三个十年, 成熟、推广。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并正确把握新媒体现正处在哪一个发展阶段, 既不要当“技术的近视者”, 也避免当“狂热的超越者”, 而要当冷静的探索者。对于正在探索中的新媒体项目, 看准了的, 该出手的就出手;看不准的, 该稳住的要稳住;花钱买吆喝的, 该收手的也要收手, 努力做到进退有据。

最后说一点, 现在大家都在说“全媒体”, 其实“全媒体”不是一个准确的概念, 更不应该成为每个媒体奋斗的目标。不要刻意地、一味地去追求“全”, 还是应在分 (分众) 、特 (特色) 、专 (专业) 、深 (深度) 上下功夫。什么都做, 可能哪一个都做不好;做出特色, 也许能杀出一条生路来。

中国电力传媒集团董事长、中国电力报社总编辑

把走“宽”的路走“深”

中国电力传媒集团董事长、中国电力报社总编辑白俭成结合中电传媒的一些情况, 道出了中电传媒从转企改制到转型发展的心路历程。2006年, 中国电力报社在行业报中率先进行转企改制, 2011年完成了改制, 现在更名为中国电力传媒集团。“原来我们做的比较‘宽’。酒店、房地产、文化艺术品投资、电影等这些传媒界比较‘热’的领域和事物我们都考虑过, 其中一些也做过。”

“电力报之前的战略是‘尽快地走向社会媒体’, 然而经过了五、六年的调整, 走上社会之后才发现‘狼’更多了, 而电力报还是一只‘羊’, 所以我们决定不往‘宽’走往‘深’走。”白俭成补充说:“不久前, 我们在董事会上决定关掉7个项目。”

“从去年年底开始, 中电传媒开始考虑自身发展的转型战略, 现在的战略目标是要做‘电力能源公用信息综合服务平台’。”从实际出发, 我们现在考虑的问题是, 围绕电力能源行业我们还能做什么?我认为, 新媒体是好事, 一个项目在获得社会效益的同时还必须具有经济效益, 能否盈利才是报社做新媒体的首要标准。

《参考消息》副总编辑

新媒体:不做是等“死”做错了才是找“死”

在沙龙上, 《参考消息》副总编辑范伟国对报刊做新媒体“不做就是等死, 做就是找死”这个说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我同意前半句, ‘不做就是等死’”范伟国说:“正视报刊市场的现状, 会发现所有的报纸目前都呈现下滑趋势。”究其原因, 是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对人们生活造成了影响, 改变了人的许多生活习惯包括传统的读报方式, 这直接对报刊零售市场造成了冲击。因此, 面对市场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 “报刊需要提供给读者一个更加适合他们的信息平台, 新媒体是一定要做的。”

再看后半句, “与其说‘做就是找死’, 我更倾向于‘做错了就是找死’这个说法。”范伟国说:“新媒体一定要做, 关键是怎么做。很多报刊做网站, 只是单纯把报刊内容全部提供给网站, 既没有盈利, 也没有可持续性。”所以说, 报刊做新媒体, 还是应该以市场需求为主导, 形式要变、手段要变, 更重要的是内容要变。

总而言之, 报刊在发展全媒体的时候, 大而全未必就是光明大道, 做出自身特色才是根本。报刊全媒体的价值终究要回归到核心竞争力上。

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数字媒体业务部咨询服务总经理

全媒体实践的路径探讨

全媒体时代已然到来

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爆炸、媒介纷飞的时代, 无处不在无所不及的媒介弥漫着我们的生活空间。我们身处其中, 主动地被动地、自觉地不自觉地接受各类信息和资讯的问候与互动。尤其在社会化媒体和移动互联网的崛起后, 本来视为垃圾的生活碎片时间, 经碎片化信息传播工具的点拨, 成为抢夺眼球战争中的黄金时间。社会化传播中, 我们每个人既是接收者, 又是传播者, 使得信息传播的路径越发难以循迹, 传播速度惊人, 释放着巨大能量。

还有一种不可忽视的传播方式, 就是非结构化数据的传播, 已经成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上重要的信息载体, 比如微电影、微博中使用长微博图表、动漫等形式, 正在逐渐形成一种新的表达方式, 在品牌创意传播、观点资讯表达方面带来了清新的展现, 其中蕴藏着产业化的能力和前景。同时, 非结构化数据也是“大数据”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研究对象。

新的传播形式拓宽了传媒渠道, 改变了媒介产业链, 媒介边界逐渐消融, “全媒体”的概念开始被广泛应用。从2007年的“全媒体”概念讨论期, 到2011年, 以南方日报、现代快报为代表的传媒企业构建了新型全媒体产业链、实现新的商业模式, 目前, 报业的全媒体已经进入了实践期, 相关业态初露锋芒。如图1所示。

全媒体传播与营销是传媒的价值落地点

1) 解读全媒体

对于全媒体及其业态的定义一直以来业界各有见解, 从我个人角度来看, 全媒体业务实践至少包括两个方面的解读:一是从外部的传播介质上, 如何根据自身定位、资源与实际能力, 适应目标市场客户的消费习惯与消费方式, 构建适合对路的传播媒介产品布局。有所为有所不为, 不是简单的全媒介堆砌, 也不一定是全产业链的大包大揽;二是从内部的运营机制上, 全媒体更多表达的是一种运作理念和工作制度, 如何打通各种介质产品之间的协作壁垒, 如何结合客户需求制定内容策划, 如何整合内部资源与流程以降低媒介产品单位成本。继而打造传媒与用户之间传播与互动的最佳实践, 营造传媒创意生产与客户互动相长的良好生态环境, 然后落地到具体的经营模式上去, 最终实现价值回报。

全媒体是一个理念, 也是一个过程, 我们期望能够通过全媒体实践路径的探讨, 帮助报业伙伴找到一条通向符合市场规律要求的传媒融合之路。

2) 全媒体传播和营销是全媒体价值落地的着力点

在全媒体传播时代格局下, 传媒机构的传播力、影响力、互动力是立身之本, 策划、运营、营销能力则是强媒之路。如果对一个传媒机构进行考量, 无论是党报、都市报, 还是财经报、周报、杂志等, 喉舌作用和市场回报是两个主要的考察点。全媒体传播体系的构建与发展, 在传媒传播力、影响力、互动力上得到价值体现和公信认同;而全媒体营销的开展与深化, 则改变以往单纯靠版面广告的赢利模式依赖, 促使媒体对全媒体整合营销的策划、运营能力上的提升, 从而在与各类外部媒体竞争时, 增强自身的客户吸引力和赢利能力, 创建全媒体架构下的营销新局面、新发展。如图2所示。

3) 产业边界消融, 经营格局发生变化

网络化和数字化技术催生网站、网络电视、移动APP、手机报、OTTTV、微信、微博等层出不穷的新的媒介形式, 拓宽了传媒渠道, 改变了媒介产业链和产业环境。原有的媒体边界正在消融, 报业、广电、出版等传媒集团纷纷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不断把新媒体纳入自身的经营格局。因此, 报业转型不仅要跳出自我的局限, 直面市场化新媒体公司的挤压, 也要与传统广电、出版比产业升级、市场争夺的速度。全媒体转型, 不是报业一个人在战斗。

全媒体业务实践的实施路径

1) 实施路径概述

根据企业变革实施的一般思路, 我们认为, 全媒体业务变革的实施路径需要从5个方面展开:从全媒体战略及业务模式的确定, 到组织架构与流程梳理的重塑, 从考评机制与办公环境的制定和设计, 到企业文化与业务培训的开展与实施, 以及全流程I T服务与项目管理, 涵盖了全媒体业务转型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全流程IT服务与项目管理, 是一个基础的信息服务平台, 作为一个链条, 贯穿始终, 践行全媒体业务变革的战略思想和管理思路。如图3所示。

全媒体战略是一面旗帜, 是企业所有目光和资源所聚焦的地方, 也是企业愿景与信仰, 指引着传媒企业符合自身的终极目标和发展方向。全媒体业务模式是行动纲领, 在业务模式规划中, 提纲挈领地描绘出全媒体业务开展所需要达到的目标与路径, 并指导各业务单元形成自己的作业手册。

我们根据服务报业的经验, 以及结合传媒融合的发展, 围绕报业全媒体业务, 有4大业务区块需要协调开展, 包括:全媒体内容生产、多形态媒介经营、全媒介产品营销、全通路客户管理等四大方面。传媒机构可以根据自身业务模式的规划需要及行动步骤安排, 制定相应业务发展布局。

在组织架构与流程梳理重塑一块, 要打破原有以版面资源、功能区隔为导向的机构组织方式, 这种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整合全媒体融合生产、融合产品包装、以及客户互动的需求, 需要向以产品为核心的组织架构形式转变。变革后的组织架构, 没有报、网、新媒体的条块区隔, 实现“以事件为中心”的全媒体报道模式, 以及内外互动的正反馈信息沟通机制。

在这里, 全媒体内容采集可以理解为信息收集与交互的汇聚点, 内容编辑更像是一个产品中心, 负责策划、包装等。视觉中心责任在于, 如何改善用户界面、如何提升客户体验等问题。技术角色负责大数据下的挖掘、项目管理以及日常的IT运维活动。

应该说, 报业向全媒体传播转变的直观表达, 就是换一种讲故事的方式, 从以前单一的媒介管道和单调的表现形式, 到利用多种介质和新媒体互动的特点, 让我们的媒体产品和媒体品牌更吸引人、更抓得住人。因此, 在流程梳理与设计上, 建议以业务模式规划中的媒体品类与产品定位为依据, 重新构建符合上述要求的业务流程, 以及角色划分与职责定义。

在考评机制与办公环境上, 可以结合具体业务模式规划安排, 结合媒介融合发展的运营思路, 设计出合理的位置空间安排, 真正降低全媒体业务转型后的沟通和协调的成本。

推荐的办公环境改造是轴辐式设计, 这个模型最初是用在航空运输领域的设计, 设置中心化的交换区, 实现高效率的物流交换。将这种模型应用在全媒体协作平台的办公环境中, 恰到好处地解决了物理空间上协同作战的难题, 最大化降低了沟通成本。

一个良好的顶层设计是业务顺利发展壮大的保障, 我们可以通过企业文化的宣传, 请进来走出去的培训与考察等措施, 改变与提升经营观念, 强化危机意识, 为全媒体业务转型多做热身, 结合自身业务, 放低身段去考虑全媒体格局下的变革或改良。

2) 全流程IT服务与项目管理

全媒体业务变革的落地, 离不开对IT业务系统的设计与实施;全媒体管理思路的执行, 必定要依赖一整套IT信息平台的支撑与保障。如果在业务变革的初始, IT服务角色尽早参与, 则能更好地协助决策层, 对前面提及的四个方面内容, 进行全面的调研、梳理、沟通、确认, 制定出一个方向明确、操作可行的实施方案, 做到路径明确、结构清晰、有章可循、有据可凭。因此, 以全流程的IT服务与项目管理为基础, 以IT业与咨询业的一般管理咨询思路为指导, 结合行业经验积累下来的方法论, 将是全媒体业务实施的全程信息化保障。

综合分析若干项目实施案例, 以及结合IT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成熟应用模式, 我们提出了“标准+架构”的全媒体IT支撑平台的工作方法论, 用来指导我们全媒体IT设计与布局。

这个方法论是以标准和规范为核心指导原则, 以业务架构为驱动, 统筹考虑与借鉴业界成熟的云计算、软件服务化SaaS、架构平台化、敏捷开发、大数据处理等诸多先进技术理念与应用模式, 实现IT基础架构和应用系统架构的先进设计。

在应用架构设计上, 所遵循的标准规范是CNML和新闻信息分类标准。这个标准规范是业界共享并达成共识的成果, 是保证应用架构开放性的基础。全媒体IT架构真正实现平台化总线化后, 未来可以根据全媒体业务发展的需要, 随需应变, 支持新业务快速及时、平滑无缝的上线应用。我们建构的全媒体平台将真正成为一个无边界的信息流平台, 实现业务系统相融共生, 和谐发展。

实施路径是全媒体最佳实践的保障

在传统的报业信息化建设中, 由于大多都是业务流程的数字化和出版工具的计算机化, 因此, 我们在“告别铅与火”“告别纸与笔”的历史变迁中, 没有遇到太大的阻力。一来是因为外面没有强敌, 没有遭遇行业巨变的压力;二来是系统确实带来个人的舒适度和便捷性提升, 大大解放了生产力。

而如今在全媒体业务变革的实践中, 我们遇到的不是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而是重新梳理新的传媒生产关系的问题。除了外部环境和行业竞争的剧烈变化与严酷现实, 以及内部经营压力的困扰, 加上体制机制的束缚与既得利益的阻挠, 如何跨越与变革, 如何找到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全媒体业务转型之路, 是摆在决策层面前的一道难题。

路在脚下, 亦须方法。我们认为, 五个方面的抓手, 即从全媒体战略及业务模式的确定、到组织架构与流程梳理的重塑, 从考评机制与办公环境的制定和设计, 到企业文化与业务培训的开展与实施, 以及全流程IT服务与项目管理, 是一个合理的可预期的全媒体业务变革实施路径。

全媒体产品 篇6

网络的出现不断改变着人们的阅读习惯,并导致报纸原有的读者对报纸的依赖度降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带来的冲击,促使我国传统报业集团开始思考转型之路,全媒体、多元化成为国内众多传媒集团的共同选择。

一、“全媒体”的内涵

“全媒体”并非我国首创,它由国外的“媒介融合”理论演变而来。我国的报业全媒体转型方兴未艾,在此之前,国外媒体就已经掀起了一场媒介融合浪潮:在美国,“坦帕新闻中心”将传统的报纸、电视台与网站融合为一体,一改过去媒体线性、单一的采编模式,采用开放式办公,将所有媒体工作人员集中在一个圆桌上统一部署;在英国,《每日电讯报》将原先独立的办公室模式,改成了报纸和网站的编辑记者共同办公的大平台模式。国外著名大报的变革给予我国报业以启发,且伴随新媒体的日益强烈的冲击,以南都报社、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四川日报报业集团等为代表的国内传统媒体也纷纷加快了全媒体转型的步伐。

然而,什么是“全媒体”?如何界定“全媒体”的内涵?目前我国学术界尚无统一定义,比较流行的有媒介形态说、媒介运营说、媒介整合说等。

上海交通大学姚君喜教授对全媒体这一概念作了较为全面的论述,他认为:从广义上看,全媒体即对媒介形态、生产和传播的整合性应用;狭义上看,全媒体是立足于现代技术和媒介融合的传播观念,综合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媒介内容生产、媒介的形态、传播渠道和方式、媒介营销观念、媒介运营模式等方面的整合性运用。[1]纵观我国传统报业的全媒体战略,媒介形态、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的整合性运用等方面表现较为明显,而媒介运营模式和媒介营销观念方面还处于摸索阶段,尤其在媒介营销方面尚未形成成熟完善的机制。下面,笔者将以南都全媒体为研究对象,试图探析我国报业全媒体转型的思路、方法,以及由此引发的更深层次的思考。

二、南都全媒体集群——我国报业转型排头兵

国内传统报业从2006年开始试水全媒体,从不同角度创新,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发展模式。例如,解放日报报业集团2006年推出4I战略,[2]实现在无线、宽频、户外等新媒体通用领域的完整布局;烟台日报传媒集团2008年组建“全媒体新闻中心”,通过建立崭新的“全媒体框架”,按照媒体的内在传播规律制作和发布新闻作品,再造内容生产流程,实现“报纸社”到“报道社”的转变;2011年1月,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中心成立,通过整合旗下四川在线、天府早报、华西手机报三大子媒体,全力打造一个全时段、宽受众、立体化信息传播的“媒立方”。可以说,我国传统报业的全媒体转型“百花齐放”,然而,目前这些全媒体转型还仅仅是一种表面的形式融合,从整体来看,我国报业的全媒体转型尚未形成气候,仍处在酝酿和摸索阶段,“全媒体”对大多数报业集团而言仍是新生事物。

南方都市报在传统报刊行业一直处于龙头地位,其卓越的办报能力与影响力为业界有目共睹。正是基于原有的积累和资源,2009年,南都报系提出了构建“南都全媒体集群”这一战略,[3]并取得了一定成功,成为国内报业全媒体转型的佼佼者,进而成为业界关注和研究的对象。笔者通过对南都全媒体转型实践的观察分析,梳理出南都全媒体集群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措施。

(一)跨区域办报

跨区域办报在国内报业中不算新鲜,早在上世纪90年代,跨区域办报就成为国内纸媒发展的一个战略途径。标志性的一个事件是,2003年11月11日,南方都市报社与光明日报报业集团联手打造的《新京报》在北京创刊。2006年8月,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发布《全国报纸出版业“十一五”发展纲要行动计划》,提出报业要跨地区发展,这一政策鼓励资金、人力充裕的报业集团跨区域办报。

跨区域办报就是在更大的区域内,组建一个更大的报业集团,强化自身品牌,扩大报业集团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实现资金、人力的市场重组,最终实现利润的增加。作为跨区域办报的先行者,南方都市报一方面在集团内部创办子刊,形成南方都市报报系;另一方面,南都与其他地区的传媒机构合作,积极尝试跨区域办报。南方都市报与云南出版集团公司合作改版的《云南信息报》就是跨区域办报的一个成功典范。

跨区域办报为南都开辟并巩固了一大批新读者群,进一步增强了南都的影响力,从而为全媒体集群的构建拓宽读者市场,为跨媒体和跨行业业务确立市场立足点,强化报系旗舰南方都市报的核心竞争力,为全媒体集群战略打下坚实基础。

(二)跨媒体合作

网络技术的发展决定了传统报业不可能闭门造车,像过去那样把目光停留在纸媒这一单一媒介领域显然是不可行的,未来的媒体之间的边界将逐步消失,任何一种纯粹的媒介形态都将不复存在。

全媒体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各种媒介形态的融合,以及媒介信息的共享。早在2009年,南都就与广东电台的新闻台合作,迈出了试水广电领域的第一步。2010年广州亚运会期间,南都与广州电视台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合作亚运报道。此外,2011年,南都利用都市报娱乐版这一优势版块,携手珠江电影频道,联合推出首档原创观点型娱乐节目《花港观娱》,《花港观娱》在珠江电影频道开播后,在业界和观众中引起不小反响。

面对日新月异的媒介技术,新媒体的多元张力极大程度地改变了媒体旧有的生产方式,以往传统媒体所倡导的“内容为王”的生产理念,已不再是必胜法宝,产品和渠道的价值提升到了更为重要的地位。南方都市报从2005年开始介入互联网,成立了自身的门户网站南都网,实现信息的及时发布与更新,在互联网领域占得先机,并试图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兴媒体领域扩大品牌影响力和媒体话语权。

手机、i Pad等移动终端的更新换代推动了自媒体的发展,作为受众的信息消费者同时也扮演着信息传播者的角色,移动终端用户的剧增,为传统媒体开拓了盈利空间。南都自2009年起,先后推出了可供用户免费下载的南都i Phone阅读终端、“南都报系阅读器”i Pad应用以及“南都Daily”新闻客户端,“南都Daily”新闻客户端在当年的“App Store年度最佳应用排行榜”上荣登报刊杂志类推荐首位。[4]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南都全媒体集群运管委总裁、南方都市报总编辑黄常开透露,2012年,整个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媒体业务收入已突破2.5亿,南都全媒体集群非报纸类广告的数字业务和增值业务收入初步统计可达到1.7亿元左右。发力互联网,抢占移动互联网战略高地,是南都全媒体集群在国内众多试水全媒体的报业中有不俗表现的关键原因。

(三)跨行业拓展业务

“跨行业拓展”被定性为南都全媒体的升级战略,通过向媒体外行业的拓展,打造品牌增值业务,实现传媒行业之外的新行业的产业增值。近年来,南都全媒体集群的跨行业拓展主要有以下表现:成立汽车、房产、视觉、经济等研究院;主办或承办各类讲座、盛典活动;与高校共建校园培养基地等。

众所周知,传统报业的收入来源主要依赖广告收入,尤其是汽车、房产等重点行业的广告,未来一段时间内,这一主要收入来源将继续延续。因此,南都成立自己的汽车、房产、经济研究院,为全媒体重点广告领域创收搭建了一系列平台,在宣传自身传媒文化的同时,也解决了广告创收问题。

可以说,跨行业拓展这一战略既可以从更多渠道锁定更多受众,提升集团品牌的人气,实现品牌创收,同时,又可以解决目前国内报业盈利方式过于单一的问题。[5]通过跨行业拓展,有利于整个全媒体集群突破本行业束缚,更加适应市场大环境的发展。

三、由南都全媒体集群延伸的几点思考

面对日益兴起的新媒体,我国传统报业的全媒体实践方兴未艾。南都全媒体集群是这一转型过程中较为典型和突出的媒体案例,综观南都全媒体转型实践,笔者有以下思考与总结:

(一)全面考量报业集团能力构建全媒体平台

我国传统报业发展不平衡,传媒机构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参差不齐,构建全媒体平台并不是所有传媒机构都能做到的。南都全媒体之所以能构建自身全媒体平台,顺利实施全媒体转型各项战略措施,很大程度得益于南都报系的原有积累。

对于一些能力有限的地方媒体,是否也要构建自身独立的全媒体平台呢?笔者认为不尽然。新媒体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传播内容的控制与平台以及渠道的控制这两者的分离。[6]全媒体化的过程是每个媒体必然经历的,这点不容置疑。但是,一个媒体的全媒体产品可以与内容包装商、渠道提供商等合作完成,通过产业重组和流程再造来弥补最初产生于传媒业之外的平台和渠道的技术难题。因此,对于一些自身能力有限的报业集团大可不必把目光聚焦在搭建全媒体平台上,而应该怀着合作共赢的心态寻求其他更好的实现全媒体目标的途径和方法。

(二)精心培养跨媒体、全能型人才

全媒体时代需要有全媒体意识的从业人员。南都自2010年3月起,即着手组建音视频部,并培养专门的出镜记者和主持人,专门从事音视频创作。在南都,评论部的评论员既可以是报纸评论版的供稿人,同时又可以担任南都网“全评论”视频节目的主持人,从而基本满足了全媒体集群对人才的新需求。

全媒体时代对传统媒体的从业者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培养跨媒体、全能型人才是适应全媒体转型的必然选择。需要注意的是,媒体从业者大而全的技能本领并不意味着放弃“术业有专攻”的专业水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记者编辑的全媒体思维方式,使他们在面对新闻题材时能有所判断和选择,在全媒体报道中迅速找到自己的准确位置。

(三)走多元商业模式

能否盈利是报业全媒体转型是否成功的重要检验标准。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胡正荣教授认为,全媒体是“综合媒介——细分媒介(专业化)——融合媒介”的过程。当前,我国媒介在“细分”这一步还不成熟,整个媒体行业的产业价值链没有完全建构。[7]南都全媒体集群虽然在新媒体盈利方面有所成就,但其具体盈利模式也还处在探索阶段。

面对此种媒介基础环境,全媒体集团不妨借道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尝试信息服务、购物、广告等多位一体的商业模式。南方都市报在App Store的不俗表现给予报业同行的一个启示就是,无线移动终端将是未来媒体拓展盈利空间的必争之地,传统媒体急需转变观念,在这一领域有所作为。

(四)宽松的政策支持

全媒体时代带来了许多新的复杂问题,过去“条块分割、分头管理”的制度已经不适应当下的媒介变革。南都全媒体集群立足广东这片开放的热土,有南方人“敢为人先”的魄力和眼界,因此南都报系能在短短十几年里成长为报业旗舰。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报业期待更加宽松的生存环境和相关政策支持。今年的全国人大十二届一次全体会议,通过决议批准撤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广电总局,组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这一决议也许为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吹响了号角。

参考文献

[1]姚君喜,刘春娟“.全媒体”概念辨析[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6):13-16.[2“]4I”战略即i-news手机报、i-mook网络数码杂志、i-paper电子报、i-street公共新闻视屏.[1]姚君喜,刘春娟“.全媒体”概念辨析[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6):13-16.[2“]4I”战略即i-news手机报、i-mook网络数码杂志、i-paper电子报、i-street公共新闻视屏.

[3]南都全媒体集群的整体战略思路是:首先做大做强报系旗舰南方都市报,通过实施南都跨区域办报这个基础,确保优先做好跨媒体集成这个核心,尝试拓展跨行业业务这个延伸,力图实现全媒体生产能力,全介质传播能力的跃升,构建起南都“全媒体集群”,真正做到“南都,无处不在”,最终实现全方位的全媒体运营.——曹轲,庄慎之,陈雨.南都全媒体集群构想[J].青年记者,2009(13):21-26.[3]南都全媒体集群的整体战略思路是:首先做大做强报系旗舰南方都市报,通过实施南都跨区域办报这个基础,确保优先做好跨媒体集成这个核心,尝试拓展跨行业业务这个延伸,力图实现全媒体生产能力,全介质传播能力的跃升,构建起南都“全媒体集群”,真正做到“南都,无处不在”,最终实现全方位的全媒体运营.——曹轲,庄慎之,陈雨.南都全媒体集群构想[J].青年记者,2009(13):21-26.

[4]许成均,林肇生“.南都Daily”——用探索触摸未来[J].中国记者,2012(1):110-111.[4]许成均,林肇生“.南都Daily”——用探索触摸未来[J].中国记者,2012(1):110-111.

[5]王超水,戴仲辉.探析南都报系的全媒体经营之道[J].新闻天地,2011(2):73-74.[5]王超水,戴仲辉.探析南都报系的全媒体经营之道[J].新闻天地,2011(2):73-74.

[6]彭兰.如何从全媒体化走向媒介融合——对全媒体化业务四个关键问题的思考[J].新闻与写作,2009(7):18-21.[6]彭兰.如何从全媒体化走向媒介融合——对全媒体化业务四个关键问题的思考[J].新闻与写作,2009(7):18-21.

4K家电产品全解读 篇7

1 何谓“4K”

4K概念源自电影工业, 是2K数字电影标准的换代产物。目前大多数数字影院使用2K电影放映机, 分辨率比电视、PC行业的1080p标准 (1920×1080像素, 也称为Full HD全高清) 稍高, 达到2048×1080像素。4K数字电影的标准分辨率是4096×2160像素, 水平和纵向的像素数量是2K标准的2倍。

对应1080p的换代标准其实是Ultra HD (超高清) , 分辨率为3840×2160像素。由于业界发现“4K”的宣传效果远比“UHD”要好, 现在也流行将UHD标准叫做4K了。因此只要显示设备、拍摄设备或视频文件的分辨率达到或超过3840×2160像素, 通常就可以打上“4K”的标签。

2 4K标准的优势

4K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由于像素数量是现在普及的1080p标准的2倍, 4K画面的清晰度也就大幅提高。观众可以从4K画面中体验更丰富的内容, 看清楚很多当前标准下难以区分的细节。以4K清晰度拍摄视频可以更好地还原场景, 并方便后期的放大、裁剪工作。从1080p进化到4K相当于过去从DVD进化到1080p, 是技术进步的必然趋势。

3 该买4K电视吗

目前, 几乎所有电视品牌都拿出了自己的4K电视型号, 很多型号的价格还非常优惠。那么, 现在是入手4K电视的好时机吗?答案是否定的。看电视的体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号源的质量, 想要体验到更高的清晰度, 4K级别的信号源是必要条件。

遗憾的是, 现在即便是1080p标准的信号源也并未广泛普及, 大多数用户观看的节目还停留在720p甚至DVD质量水平上;就连电影工业也仅仅是在最近几年才开始向4K拍摄标准转换。如果用户主要用电视看有线节目、在线视频、蓝光影片, 那么没必要为4K这个概念多花冤枉钱。通常来说, 一台55寸1080p电视的实际观看效果要比一台价格相近的50寸4K电视要好得多。

另一方面, 目前一些厂商推出的廉价4K电视并不是真正的4K电视。4K电视标准中所指的像素本来是RGB三色像素, 一台分辨率为3840×2160的4K电视应该有3840×2160×3个单色子像素。但是有些厂商故意混淆概念, 用WRGB (白红绿蓝) 四色像素排列的1080p面板伪装成4K面板, 推出的4K电视实际只有1920×1080×4个单色像素, 清晰度远不如真正的4K标准。此外, 多数廉价4K电视仍然在使用HDMI 1.4视频接口, 播放4K信号源时只能支持到30Hz的低刷新率, 对人眼不利;支持更高刷新率的HDMI 2.0只在少数高端机型上才能见到。综合考虑, 现阶段4K电视并不是什么好的选择。

4 如何对待4K平板、手机

1080p、1440p……智能手机、平板的分辨率竞赛还没有停止的迹象。已经有厂商计划在旗舰手机、平板型号上装配4K屏幕了。不过相比电脑显示器来说, 由于手机、平板的屏幕尺寸较小, 4K分辨率实际是一种浪费, 没有什么意义。在大多数应用场景中, 用户眼睛与手机、平板屏幕的距离都在20cm以上, 即便是双眼视力达到2.0的用户也难以看出1440p分辨率和4K分辨率的5.5寸屏幕的差异。这么高的分辨率反而会大幅拖累设备的性能, 影响用户体验。

全媒体产品 篇8

推出这款产品初衷是什么,受众从产品中能够读到什么,何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发挥影响力,产品设计和制作过程中使用了哪些技术手段,本刊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新华全媒头条的主创和制作团队。

传统媒体的新媒体思考

新媒体时代,如何书写深度报道

“深度报道”是深谙“内容为王”的传统媒体擅长的体裁之一,也曾被业界定义为体现传统媒体机构专业性和职业化水平的主要标尺;在新媒体语境下,如何做好深度报道,如何在操作层面践行中央关于“坚持内容建设为根本”的要求,如何在新媒体语境中讲好中国故事,从而提升内容的用户粘性,这是传统媒体机构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也是新华全媒头条团队在产品策划前萦绕在头脑中的一个课题。在此之前,业界普遍认为在拥有强大的媒介与信息集成能力的互联网面前,传统媒体的优势在于品牌和内容,商业模式的缺乏以及深度报道高居不下的成本,是令传统媒体望而却步的藩篱;在国外同行中:《纽约时报》付费墙模式的试水、《赫芬顿邮报》免费内容模式的探索都再次证明了“优质内容”对于新媒体时代受众、特别是追求独一无二产品和体验的年轻一代受众的吸引力。中央领导关于推进媒体融合发展要“坚持内容建设为根本”这一要求的提出,破解了疑虑,明确了方向;2014年下半年起,各媒体陆续启动了破冰之旅,深度报道是首先需要破题的领域。

如何有效打通两个舆论场

“两个舆论场”是新华社原总编辑南振中提出的著名论断,在作者做出判断的十多年后,网络媒体的高歌猛进在一个侧面证明了该论断的正确:在各级媒体的日常报道中,在重大突发事件的前后,在每一次网络焦点、热点事件的论争中,总是交织着主流与民间舆论场的博弈、合作与冲突,在这种形势下,作为肩负着传播党和政府声音以及主流价值观的传统媒体机构,在运用好、把控好两个舆论场,为党的新闻宣传报道大局服务,为人民群众的主张与利益张目,哪些值得坚持,哪些需要改变,哪些领域还亟待破题,亟需实践作答。

如何运用数字新闻与受众对话

上海大学影视学院的李建新撰文指出:数字时代新闻出版的一个核心理念是媒体与受众的对话,信息时代的普遍特征是信息泛滥与受众对高水平、高质量新闻信息依然保持旺盛的需求等现象长期并存,新兴媒体时代将成为受众与用户“按需消费”的时代,只要用户提需求,媒体就应想尽办法回应和满足,这也就是人们常说“以用户为核心”的互联网思维。在这场变局中,新闻机构的身份也正在发生变化,从单纯的信息发布者,变成了围绕“用户”的需求调查者、事实见证者、观点提炼者、信息聚合者和活动组织者……新闻的采编也正在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强势影响下,按照“数据闭环”的规律,对生成、采集、聚合、集成到数据挖掘和分析的过程中的数据进行系统梳理和全面整合,这些变化也必将投射到新媒体产品的组织形态上,媒体如何通过数字新闻手段与用户对话、如何提升与用户对话的质量和影响力将是考验媒体机构能走多远、去向何方的重大课题。

对话刚刚启动

“新华全媒头条”与“坚持以内容建设为根本”

新华全媒头条包括三个元素:“新华”、“全媒”、“头条”,从产品形态看,这是一款实现了文字、图片、图表、音视频、动漫、轻量化应用融合的全媒体业态产品,那么是不是可以说,全媒体形态就是它的核心特色呢?产品团队认为相对产品的全媒体形态而言,产品的核心特色是彻彻底底地践行“内容为王”:只有回归内容才能把这款产品打响、才能赢得广大受众和媒体客户;而对于“新华”二字而言,新华社的独特定位和报道资源是靠全媒体报道的方式体现出来的,是新华社多个编辑部、多种报道手段和多样媒体形态融合与合作的产物,“全媒”并不是把所有媒体要素生硬地捏合到一起,而是尽可能打通和融合其它新媒体元素,并将其作为“1+N”中的“N”,主打在新媒体舆论场中的落点,扩大报道的综合影响和延伸效应。和分散的新媒体报道不同的是,新华全媒头条能够把全社的报道资源盘活起来,让新闻素材和报道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和各得其所,通过“拆墙”和“并灶”解决条块分割、资源分散问题,使报道要素深度融合、各种资源充分共享,真正实现了三个“扣住”:扣住“新华”——国家通讯社的核心定位和社会责任,扣住“全媒”——符合现代传播发展趋势的媒体形态的整合和业务模式的创新,扣住“头条”——要做最重的产品、做纸媒上的镇版之作,做新媒体的热传之作。

一体化策划、一体化制作、一体化传播

从报道组织指挥流程上看,新华全媒头条是由新华社融合报道平台统一策划,按照“一体化策划、一体化制作、一体化传播”的思路组织起来的,新华社融合报道平台成员来自全社各个部门,知识背景和报道专长各有侧重,从策划选题开始,就进入一体化设计,和以往的“一体化选题”不同的是,新华全媒头条的一体化设计是从策划阶段开始,一直延伸到这款产品展示环节;以新华全媒头条的“农民工讨薪”的制作工序为例,根据该报道主题如何制作图片、图表报道,如何组织轻应用报道,如何站在用户和受众的立场上统筹各方资源和各个终端,团队把策划做到各类终端甚至不同品牌和平台手机的展示上;对于制作环节,融合报道平台主要负责指挥和策划,每天通过选题策划会确定选题制作部门和主责任单位,融发平台还将根据报道的特点,挑选最合适的文字记者、摄影和摄像记者组建成合作团队一体地完成制作;这种做法通过不同形态产品的制作以及多渠道一体化的传播,各平台展现各自特点,契合了分众化需求,开放、交互的传播模式吸引了大量新媒体用户的关注,有效满足了新媒体时代用户对新闻信息的多元化、参与性需求,打通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壁垒,实现了报道资源的融通和整合,有望成为未来报道组织实施的方向。

“1+N”和“N次加工”

从产品设计与运作模式上看,新华全媒头条 是按照“1 + N”模式运 作的 ,“1+N”模式指的是通过1篇重头稿件主打传统舆论场的影响,再发挥编辑团队合力,通过“N”篇其它媒体形态的稿件丰富并形成新闻报道的“波纹效应”与“震荡效应”,在新媒体舆论场上同步并扩大影响;这种产品包装思路能够解决传统媒体资源分割、部门分割等问题,通过一个着力点的挖掘,一组新闻采编报道资源的聚合,在舆论场上打出一系列影响,有效解决单一媒体、单一产品的新闻传播缺乏震荡效应和持久效应等问题。

对于一些吸引起受众注意力的突发事件、热点和焦点事件,新华全媒头条团队大胆融入了新媒体报道手法,用精耕细作的专业精神做报道。以不久前引起全国舆论广泛关注的“呼格案”为例,媒体竞争很激烈,如何把这样的报道做精、做细,做到各类受众都爱看?新华全媒头条团队尝试了运用微信公众号“定时推送”,提升报道的现场感和纵深感,把前方记者报来的内容以准时的推送方式,即时传递给新媒体市场;从“1”的角度来讲,要充分展示主打稿,从“N”的角度来讲,要充分地发挥全媒体元素,把过去一条稿子容纳不下的元素进行全方位展现,指挥前方记者采访呼格吉勒日图和赵志红等两个案子的各个细节,从报道指挥层面设定产品的形态、同步轻应用、微信等报道形态的实施推送,从而扩大了影响,实现了对传统报道的“N次加工”,把融合的理念贯穿并体现在策划、采集、编辑、加工等新闻信息报道的全流程,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

数字新闻:“新华全媒头条”的重要关键词

值得一提的是,新华全媒头条团队非常重视运用数字化手段,把“数字新闻”理念地运用在传统报道中,团队在选题、报道过程中使用了“互联网新闻监测系统”和“报道竞争力和影响力分系统”追踪网络舆情,分析报道的网络影响力。目前数字化的重点主要是解决全媒体形态“有与无”以及“融合汇聚”的问题;下一步,由于“全媒”涉及很多专业领域,团队还将在“全媒”的实现细节上下功夫;另外,还有一些课题需要实践作答,如何与网民互动,UGC视频的处理办法、如何及时有效地验证UGC、PGC信息内容的真伪;对于传统媒体来说,要做好这个工作不啻一场挑战,因为传统媒体要时刻“确保新闻真实性”和“做大影响力”两者间的平衡。

报道选题是依靠投票和大数据分析

区别于新华社过去推出的新媒体产品,新华全媒头条的一个重要特色是产品策划选题是依靠网民投票和大数据分析做出来的,这对于新华社采编报道是一个首创。在每个“头条”产品的策划初期,团队依据其选题方向在新华网、腾讯网等网站上投放问卷网民关注主题、设置报道议题,据团队介绍,该做法的优势有两点:首先,新华社核心报道资源可以针对社会热点发挥影响,将有关报道方向、选题的数据交给传统部门,发挥其引导舆论的作用;其次,通过UGC渠道获取的信息可以对传统报道实施反馈、影响、深化和丰富,力争形成闭环。以新华传媒头条今年1月中旬所做的足球选题为例,在腾讯上投放的问卷调查结果构成了报道的重要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为传统舆论场的演进指明了方向,在舆论场上形成了围绕“线索发现、报道采写、评估反馈”等环节的闭环。业界普遍认为,若将各种数据来源、数据采集方式、数据库、数据挖掘技术、数据模型和数据产品组成一个环状数据运营系统,将赋予传统新闻持续的创新动力,将新闻做成支持数据决策、数据挖掘的大数据新闻。

多元适配、多渠道发布、全终端传播

12月31日,新华全媒头条的首组报道围绕习近平主席新年贺词推出全媒体形态报道产品,包括文字稿《2015来了,习近平主席与你一起许下新年愿望》,图文互动稿《当2015叩门,我和你谈谈新年愿望》,手机应用产品《2015,大大的祝福来了》和幻灯片放映《十个中国人的新年愿望》等多种报道形式,分别在通稿线路、新华网和新华通网页、新华社发布等客户端、新华社发布和新华视点微信公号和微博进行了适配发布,新华每日电讯头版突出展示,网站和手机终端大量转发转载、得到了广泛传播,在受众中产生了很大反响,学界和受众认为:新华社近期推出的“2015习大大的祝福来了”“中国世纪”“凡人两难,你会怎么选”等“新华全媒头条”,结合不同媒介特色进行创意设计,并通过多渠道进行密集展示,有效地提升了报道的辐射力、影响力和可读性,实现了多种传播渠道立体传播效果。其开放、交互式的传播模式吸引了大量新媒体用户的关注,很好地满足了新媒体时代用户对新闻信息的生动化、多元化、参与化的需求。据了解,“新华全媒头条”团队吸纳了技术人员进行驻场开发,预置了与主题对应的轻应用模板,并按照不同的智能终端对展示效果进行调整,这种改变收到了成效。

对话影响中国

令人振奋的报道传播效果

通过360、腾讯等网站的统计数据分析,新华全媒头条推出后取得的影响力和传播效果令人振奋,以《领航中国——在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上,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述评》这篇新华全媒头条力作的影响力来看,在新华网的PV达274万左右,在“新华社发布”客户端的点击量达到日均43.9万,在新华网同名专栏的点击量达到317万;另外,在近期的“呼格案”和“赵志红庭审”等一些引起全社会瞩目的重大事件报道上,“新华社发布”客户端的点击量都达到910万;本月初,针对近期多地出现的出租车停运事件,新华全媒头条推出《出租车业改革,向垄断还是向“专车”下刀》,被数百家媒体采用,配发的调查和评论报道在移动终端和社交圈被广泛转载加评,数万网民参与讨论,这组报道直击百姓关注痛点和改革深层次问题,引发社会强烈反响,有效引导了舆论。

——新华全媒头条推出的《领航中国,在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上——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述评》和手机轻应用《2014,习主席和我们在一起的十个瞬间》,报道了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胸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大气魄治党治国治军,大手笔运筹国内国际大局,推动改革发展、内政外交等领域出现崭新局面。

——推出聚 焦近期多 地出现的 农民工讨薪事件,深度揭示农民工处于“生物链”最底端的现状,剖析解读“连环债”讨要难的复杂原因,根据权威采访提出解决困局的建议,专题融合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呈现形式,利用翔实的数据和扎实的调查采访,揭露背后真相,得到读者的好评;

——深入解读中纪委全会精神,推出《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释放反腐六大信号》被278家平面媒体采用,并成为媒体和社交圈传播热点,来自广东、山东的媒体来电希望“新华全媒头条”能长期保持解读深入、播发及时的特色。

书写媒体融合发展的历史

在与新华全媒头条团队的交流中,笔者发现,新闻改革、流程再造和体制机制创新是这场实践的题中之义,具有标志意义。应该说,当下传统媒体未能解决统筹传统媒体报道与新媒体报道双重属性的问题,未能在发挥影响力、保证报道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报道风格的融合,未能在形式上“合”的同时做到内容和风格上的“黏”和“浑然一体”。新华全媒头条团队认为,新媒体报道要有自己的新闻品格和风骨,“书贵瘦硬方通神”,如果品格和风骨不是通过自己的价值取向和最核心资源、最核心产品来展现,报道就没有做到位;如果说品格和风骨在“两个舆论场”未能叫响,也一定是因为报道的某一个环节有欠缺,尤其应杜绝在媒体语言和报道形式方面,一个是“真人”、一个是“镜像”现象的出现。其次,新闻报道的影响力不能单纯追求点击率和眼球率,要特别注意政治立场和舆论引导,不能让主体报道与新媒体报道自说自话,做成“主体全是正能量,新媒全是小清新”的话语体系;要牢记日常报道中话语体系的盲目跟随,将可能演变成为重大、突发事件中的失声和失语,引导舆论的观点和声音被新媒体舆论场所掩盖和吞没;应善于发现两个舆论场交互面,再从交互面中提炼交互点,将影响力体现出来,让两个舆论场的内容实现互联互通。

打造纸媒镇版之作和新媒体精品力作是永恒追求

自从中央提出媒体融合发展以来,传统媒体机构都有或大或小的动作,从融合方式来说,到底通过怎样的业务流程再造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融合,大家都还在探索,业界并没有一个定论。一些传统媒体在发展新媒体时,在产品用户体验和吸引眼球等方面做过一些包括改变报道文风和语言体系的尝试,如果我们把这称为“传统意义上的融合”的话,在与新华全媒头条的交流中,我们发现新华社融合报道平台与“传统意义上的融合”有比较大的区别。从新华社对这款产品的定位主要是履行职责,这就要求团队不仅要打造传统媒体的镇版之作,同时还要成为新媒体的热传力作。这就要求加大推出“硬新闻”、高端新闻和深度报道的力度,从这些报道中选出能够引人注目的新闻事件和话题,通过一种更符合现代传播方式的手段,发出在两个舆论场都能产生影响的声音,这就要求产品团队站在政治家的高度,站在符合新华社职责和使命的角度,也站在用户的立场,把观点提炼出来,把事实讲明白,把职责履行好;将打造纸媒和新媒体镇版之作,作为产品团队的信念和永恒追求。

记者采访手记

前不久,南方某省的省委宣传部就媒体融合发展提出了一份颇有分量的调研报告,这份报告指出:传统媒体机构在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工作中,普遍存在“重新兴媒体,轻传统媒体”“重物理反应、轻化学反应”“重单个项目,轻总体策划”“研发力量不足,技术攻关不够”“机制体制创新乏力,融合人才匮乏”等问题,导致一些媒体在推进融合发展的时候,存在“管理跟不上,网上正面声音不响亮”等尬尴局面;从新华全媒头条产品团队的融合发展实践来看,虽然产品尚处于“试验田”“孵化器”“示范园”等阶段,但已在创意策划、内容建设、舆论布局、体制创新、队伍建设、技术手段等若干关键领域做出了一个个成功的模板,通过“一体化指挥、一次性采集、N次加工、梯次生成、多元适配、多渠道发布、全终端传播、全媒体覆盖”等一系列采编制作、工作流程、产品运营、媒体推广的创新,担负起国家通讯社传达权威声音、反映民众意愿、回应社会关切、引导舆论热点的重要使命和职责。

全媒体背景下广播媒体的运作 篇9

关键词:车载收听 需求多元化 广告吸附 中国广播

中国广播的大好机遇已经到来。我们有些广播人过去是站在电视媒体面前,现在是站在新媒体特别是新技术发展带来的全媒体、多终端面前,被吓得半死,好像广播已经无路可走了。事实情况是什么样呢?先看三个数据:第一个数据,2011年8月,我国汽车已经达到了1亿辆,美国是2.85亿,我国已经是全世界第二汽车大国。按照国际社会标准,已经进入汽车社会的初级阶段。尤其是一、二线城市这一特点非常突出。第二个数据,我国一线城市的广播听众中,车载收听超过了居家收听,2011年上半年,全国36个城市的调查中,高学历听众占了46%,整体广播听众月平均收入高于这些城市全体居民平均收入的40%。第三个数据,2011年前三个季度,广播广告增长30%。

车载收听的高速膨胀,让广播业界出现了两个想不到:一是听众的需求多元化出乎人们的预料,二是车载听众对广告的吸附力之强出乎人们的预料。车载群体对广播收听的多元需求超乎人们的预期。相当一段时间里,人们对交通广播和车载收听这两个概念作了过于紧密的联系,似乎觉得车载收听主要是交通频率的事,于是乎在操作层面上,交通频率贪大求全,企图通吃,而其他频率虽然不乏适合车载收听的内容,却缺少对车载收听行为的系统研究,少有抓住车载听众耳朵的办法。2011年,我们对浙江、江苏、湖南、黑龙江、湖北等省的交通频率作了比较考察,这些交通频率的内容定位各有差异,湖南广播电视台交通频率因为垄断了省会城市长沙的交警指挥室信息资源,他们在早高峰时段内容上就有较多的路况信息播报;浙江、黑龙江等省级电台的交通频率因为与其他频率共享省会城市交警指挥室资源,前者以新闻资讯为主,后者以新闻与评论为主,新闻性更加突出;江苏广电总台交广网(交通频率),完全被排除在南京交警指挥中心之外,他们别出新招,早高峰以娱乐加资讯为主,突出娱乐。以上四家省级交通频率早高峰节目虽然内容定位不同,风格特色不同,但却殊途同归,全都做得很成功,市场份额高,广告吸附力大,跨进全国第一阵营。还有上海广播电视台音乐频率动感101,在上海年轻人心目中,这是最火的一家广播频率。这家完全由年轻人打造的音乐广播,以时尚动感的音乐占据了当地移动收听的最高份额,在上海地区16个广播频率的竞争中,占据了超过20%的移动收听市场,主流听众为15至35岁的年轻都市人。这个只有20人制作班底的频率,凭借对当地移动收听市场音乐需求的满足,打造了一个超亿元的创收平台。此外,通过浙江广电集团广播创新调研组对省市级频率节目的了解,以及他们对其市场份额和广告吸附能力的考证,我们看到,各地有着许许多多内容定位各不相同,又都对移动收听做得很成功的节目,比如:湖北交通频率的晚高峰买车、修车、评车的服务节目,江苏新闻广播的早间新闻评论节目、江苏交广网晚高峰的曲艺笑话秀节目……甚至出现了十分红火的广播相亲节目。哈尔滨电台文艺广播频率傍晚的相亲节目《缘牵有情人》相当红火,在当地广播市场19个频率的争抢中,获得了同时段20%的份额。

车载听众作为相对知性的收听群体,他们的消费能力比较强,他们对节目内容的需求多元化,需求量也相当大。由于车载听众的相对高学历、高收入、高消费的特性,他们的注意力对广告主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在不同市场份额换算成相同份额的条件下,以车载听众为主流群体的频率,其广告吸附力高于以居家收听为主流群体的频率6到10倍。如此大的广告吸附力的差距,如此重要的經营利好,远远出乎了业界的预料。

事实上,蓬勃发展的车载收听市场以及它的需求的多样性,大大吸引了当下中国广播业界的注意力,一个中国式的在大交通领域、大车载收听市场的类型化广播的格局正在形成。面对这一千载难逢的大好局面,我们不得不正视这样的问题:作为传统的交通频率,在从今往后的日子里,是想象着可以贪大求全、一口通吃呢,还是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形成特色,重点出击;作为其他的专业频率,面对迅速膨胀的车载收听需求,你应该已经有了参与拼抢的思路,但是你是否已经有了交通频率那样的经验和手段,能够去真正抓住车载听众的耳朵吗?现阶段,我们运作上的重点,就是要顺势而为,坚决抓住大好机遇,在这场拼抢中精准定位、极致运作,发展壮大。

当然,新媒体的分流和竞争已经活生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关于传统广播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是有许多事情可做的。总的来说,我们考虑三句话:积极关注,主动跟进,重点突破。广播是声音的媒体,在多媒体的发展中,声音永远是广播的核心竞争力。声音不仅是便捷的、省力的、解放眼球的,而且声音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与文字图片传播相比,声音传播本身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优势,世界上每一个人说话的声音与他人都绝不雷同。语音、语气、停顿、重音、遣词造句、表达习惯、表达节奏之中,都透露出声音背后的情绪、情感、价值观等信息。正因为这一点,借助声音传播的广播媒体,最能传声、传真、传情、传神。就广播与互联网的融合来说,核心就是两句话:把互联网的精华内容变成广播的音频;把广播的优质音频用互联网扩大传播。具体而言,从以下几个方面操作:一、打造音频特色化个性化服务,成为网络时代内容提供商;二、与互联网展开内容上的互动,扩大传统广播影响力;三、借助新媒体,为广播寻找新的生产要素,让一些网民同时成为广播的内容生产者;四、利用互联网改善传统广播的覆盖和收听条件,等等。其实,要做的事情很多,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发挥广播自身的优势——在音频内容生产上的先发优势、人才优势、内容优势,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把我们的音频生产做到极致。汇天下全媒体之精华,扬广播音频之独家优势,与新媒体互相放大,共同发展。

(作者系浙江广电集团副总编辑)

(本文编辑:刘浩三)

汽车产品全生命周期理论分析 篇10

关键词:汽车产品,全生命周期,理论分析

1 产品全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全生命周期是指产品从原材料采掘、原材料生产、设计、制造、包装、储运、使用与维修, 直至回收处理的全过程。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是指从系统获得的原料产品, 展示设计、运输、制造以及储存、产品操作、恢复处理以及修复, 进行整个过程的总体规划和科学管理。采掘阶段考虑原材料和资源, 及原材料生产环境对其的影响;在设计阶段, 考虑到产品的使用性能、可维护行、可靠性、环境安全、再制造、回收成本、进度和其他方面, 科学决策;实施一个全面严格的质量控制;在使用阶段, 在正确使用产品的同时, 充分发挥修复系统中的作用, 掌握故障的特点, 不断改进和提高维修保障系统的性能, 保证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性能和寿命的产品;在恢复阶段, 当时, 退役报废产品得到最大程度的再制造, 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小。产品生命周期的所有阶段的控制管理, 全系列产品, 对传统的“前伸”和“后延”管理的实现, 确保形成和发挥产品的使用性能, 满足产品的生命周期成本和环境友好性, 是发展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是指从系统获得的产品, 产品的生命周期设计是一个针对产品设计阶段的产品价值的全生命周期设计方法。产品生命周期可分为5个阶段:原料清洗准备阶段, 产品的设计和制造阶段, 清洁产品清洁循环阶段, 使用阶段是干净的, 产品的回收和再利用的阶段。在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中, 系统不断地吸收外界能量和资源及所有种类的废物排放。LCED是并行设计, 使用技术、环境与经济等影响因素, 在产品生命周期的考虑因素内, 使产品发挥出对社会的最大贡献, 对制造商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2 汽车全生命周期工程

设计、销售、制造、使用贯穿维修汽车从“生”到“死”整个生命周期, 备件、废料回收、, 二手车交易、拆除旧材料的循环回路, 这些链接是一个“线性链”, 但复合材料由多个环的半开放体系。整个社会经济的汽车系统, 存在一个大循环和两个小循环。大循环是指循环回路的制造-销售-使用-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废料-制造厂商。小循环是零配件供应、保养维护→汽车运行→旧车报废、拆解→零配件供应。

现阶段, 由于报废汽车的数量相对较少, 分散的报废汽车回收企业, 再加上系统分区, 现有企业缺乏活力, 该行业还不成熟。但随着未来汽车生产和库存的上升, 该行业将迅速发展。废旧汽车回收的项目和资源, 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回收, 涉及整个汽车行业, 因此, 系统必须进行整个汽车行业及相关领域。从系统的角度分析, 汽车循环经济体系可以分为以下五个子系统, 即, 汽车设计、子系统的制造和销售汽车、旧的系统维护和交易, 废旧汽车回收拆解子系统, 利用再生和梯级利用部分子系统, 车辆和物资回收利用处理系统。

2.1 新车的设计、制造和销售子系统

我们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 为了有效地回收报废汽车, 根据处理要求, 在汽车设计之初, 考虑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 最高和最低成本的产品制造的社会功能的追求, 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多数研究人员认为, 早期的产品设计决定了生命周期成本的70%至80%的产品生命周期。因此, 在新车设计和制造时, 车用材料、结构和制造汽车的工艺, 要求我们必须考虑回收利用和环境保护。所谓的绿色设计、绿色制造、绿色产品的概念, 这是对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2.2 旧车的维护与交易子系统

汽车的保养与维护的功能是确保道路车辆的性能可以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对系统关键功能的实现是建立在严格的车辆安全系统上, 确保维修备件的质量可靠。为了确保检测的公正、检测准确, 应该由中立的专业部门操作, 和适当的监督和保障体系的建立。

二手车交易子系统的功能是确保二手车交易秩序的顺利进行, 应首先确保汽车性能满足国家标准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那么我们应该确保二手车来源的合法性。从目前的汽车市场情况的前提下, 为满足上述要求, 二手车的交易可以防止销赃, 且能方便快捷的进行交易, 汽车维修和二手车交易一体化的产业体系是二手车回收的重要途径。

2.3 报废车的回收和拆解子系统

废旧汽车回收拆解子系统的任务是方便快速, 成本低地报废, 回收拆解汽车。为了建立现代大型汽车生产的汽车回收拆解系统, 应该从易于管理和方便高效的加工角度, 以解决现有市场手段和法律手段相结合的问题, 汽车回收拆解行业问题。任务之一是建立可回收的零部件加工、市场营销体系, 扩大普通的汽车企业的利润空间。在此基础上, 适当提高报废汽车的购买价格, 让利于报废车主。当前的任务二是遏制违法拆的车辆。在把握行业的规范化操作的同时, 根据目前国内废旧汽车数量不大, 拆解、回收产业更具特色的手工操作, 初投资小, 税收政策和其他手段, 有计划地支持一批骨干企业, 建立汽车回收可持续发展协调处理系统。

2.4 回收配件的再生和梯级利用子系统

梯级利用再生部分是拆解业重要的利润来源。梯级利用有两层含义:一是从等级高的车辆向等级低的车辆流动;二是从高消费水平用户或低消费水平地区用户流动。负责保证再生利用件的质量, 确保零件回收, 建立相应的质量保证体系是非常重要的。从零件性能和功能的角度出发, 建立相应的检验标准, 是建立基本成分的再生系统的有效性。这可以被认为是回收的部分, 按照下列条件分类:非可再生部分, 部分直接再生有条件的地方 (包括一些品种可以回收, 翻新的等级等) 。

如果上面的方法是可行的, 如何解决检测设备、技术等为企业带来的成本压力, 成为实施的重点。

2.5 汽车材料回收系统

废旧汽车不能直接、方便利用的材料, 包括钢铁、轮胎、玻璃、有色金属及其他橡胶产品和塑料, 海绵和其他有机材料, 我们还必须考虑回收利用的特殊问题, 建立汽车材料回收系统。

参考文献

[1]马全丽, 尹术飞, 王俊华.我国汽车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的污染物控制[J].汽车工业研究, 2002 (2) .

[2]李霞.生态设计: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视角[J].工业安全与环保, 2005 (6) .

上一篇:高校群体档案意识下一篇:战略财务监控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