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网络架构

2024-12-07

全媒体网络架构(精选8篇)

全媒体网络架构 篇1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蓬勃发展从根本上打破了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三大传统媒体的垄断局面, 媒体发展呈现出开放、融合的态势和“内容”、“渠道”、“用户”三者并重的格局, 媒体发展的新时代——“全媒体”时代已然来临。

全媒体时代, 一方面以广电行业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因媒体服务能力不足面临严峻挑战;另一方面新兴媒体因内容无序、传输低效的先天不足不能应对全媒体发展的需求。面对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局面, 广电总局从战略层面上提出了NGB概念, 旨在充分发挥广电自身优势, 从内容和网络两个核心层面提出全媒体发展的新构架, 承担引领我国下一代媒体发展的重任, 实现国家“三网融合”的战略目标。

一媒体发展的全新时代

报刊杂志、广播和电视作为传统的媒体形式一直在内容、渠道和受众上处于长期的垄断地位。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蓬勃发展, 传统媒体受到了全面的冲击, 地位逐步下滑, 面临严峻的挑战。随着数字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长足发展,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作为第四、第五媒体在内容、渠道和用户三个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 其无论行业产值和用户影响力已逐步与传统媒体抗衡。媒体发展进入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长期共存, 互相渗透、融合的全媒体时代。

面对全媒体的发展, 不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在思考发展的应对策略, 而全媒体不是简单的跨媒体连接, 而是共存互补, 有机结合, 强调的是特性不同、传播力不同、影响力不同的各种介质的聚合。因此, 我们应该建立一个适应全媒体发展目标的新型架构, 具有融合性、系统性、开放性的主要特征, 既协调“内容”、“渠道”和“用户”的三者关系, 又能体现三者的核心价值。

1. 全媒体发展目标

全媒体发展是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 满足用户的细分需求, 使得用户获得更及时、更多角度、更多听觉和视觉满足的媒体体验。因此, 我们认为全媒体应以向用户提供5A服务为发展目标, 即用户可以通过任何终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需要的任何质量的任何内容。这里所提出的质量既指内容质量, 也包括服务质量 (QoS) 。

2. 现有媒体的分析

全媒体发展5A服务目标充分体现了全媒体“内容”、“渠道”和“用户”的核心价值。现有媒体是否可以应对5A的服务目标呢?互联网内容的无序、网络发展的瓶颈问题, 在应对全媒体挑战上举步维艰, 备受诟病, 注定其无法成为全媒体发展的引领者。以广电行业为代表的传统媒体虽然在内容上具有先天优势, 但是其渠道传输特性影响了用户体验, 仅以内容上的台网融合和网络的双向改造仍不足以应对全媒体发展目标, 必须从战略层面上做出重大调整。通过对现有媒体的分析, 无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都不足以实现全媒体发展的需求, 因此需要重新构建适应全媒体发展需求的新架构。

3. 全媒体新构架

适应全媒体发展目标的新型架构, 应具有融合性、系统性、开放性的主要特征, 既能做到协调“内容”、“渠道”和“用户”的三者关系, 又能体现三者的核心价值。

从上文对媒体的分析可知, 互联网无法成为全媒体发展的引领者, 这就为广电行业提供了发展的机遇, 那么广电是否具有主导建立全媒体新架构的优势呢?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做简单分析:

(1) 内容优势

广电内容在数量上既有海量历史积累, 且制作量逐年增加;专业化制作队伍和对高清、3D等新制作技术的探索保证了内容质量的高水准。广电行业的内容优势, 可以为全媒体5A服务提供内容数量和质量的保障。

(2) 网络优势

广电网络拥有无线、卫星、有线相结合的全方位覆盖, 全网具有可以支持海量内容分发的带宽优势, 同时由于单向广播网点对多点的传输方式, 其传输经济高效, 网络建设成本低廉。广电行业的网络优势, 可以为全媒体5A服务提供随处获取内容的保障。

(3) 安全和导向优势

广电行业注重运用法律、行政、科技手段, 建立和完善包括内容和技术方面的监管机制, 形成了包括内容监管、播出控制和全网监控在内的完善监管体系。广电行业的安全和导向优势, 可以为全媒体5A服务提供服务安全的保障。

(4) 传播优势

广电行业的传播人口覆盖率高, 广播电视的传统收视习惯, 使人们对广播电视媒介有习惯性的依赖, 同时广电媒体以其真实的内容、正确的导向赢得了广大受众的信任, 形成了很强的公信力。电视在中国家庭的普及率高, 电视机通常安放于客厅中的重要位置, 随着电视终端的智能化发展、多屏服务和家庭网关技术的发展, 使广电在发展数字家庭服务上有着天然的优势。广电行业的传播优势, 可以为全媒体5A服务提供服务质量的保障。

综上分析, 广电行业具备提供5A服务目标的基本保障, 广电行业应充分发挥固有优势, 从战略上重组和调整, 融合互联网内容和网络优势, 寻求满足“用户为王”的解决方案, 承担引领我国下一代媒体发展的重任。

三NGB—全媒体新构架的解决方案

广电行业提出以内容整合和网络融合为核心的NGB为实现全媒体新构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同时兼具开放性、融合性和统一规划性, 具体表现在:

●以广电行业为主导建立开放的全媒体内容交易管理平台, 融合各类媒体内容, 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 降低内容流通应用门槛, 实现内容价值的回归和提升;

●依托广播电视网建设“智能融合媒体网”, 以智能引擎为核心融合广播网和双向网的优势, 匹配用户需求, 实现内容的高效送达。

广电应立足NGB实现全新的媒体架构, 引领我国下一代媒体的发展, 实现全媒体的5A服务目标, 实现国家“三网融合”的战略目标。

1. 全媒体内容交易管理平台

现在的电视和互联网在内容方面均存在诸多根本性的问题。传统媒体的困境在于, 以广告为核心收入来源, 内容本身免费提供, 且内容自给自足, 缺乏一个完善的内容交易体系, 内容流通性差, 内容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而互联网的困境在于, 以往所强调的传输民主化, 造成了内容的极大贬值。两者都忽视了内容生产者的权益以及内容本身的价值体现, 这种根本性的问题在现有的内容管理和交易模式下已经难以解决。

而要实现内容本身的价值, 实现真正的“内容为王”, 就需要通过构建全新的全媒体内容交易管理平台, 来对内容进行有序管理并保护内容生产者和内容版权, 让内容生产者成为自己内容财富的拥有者、交易者, 真正实现内容的价值。

全媒体内容交易管理平台是基于内容集成管理重心后移, 交易权利下放的构想设计的。即:内容的获取、集成、监控、分发均可在平台上完成, 媒体不需要全都自己建立这一整套的内容管理体系, 而是可以通过内容交易管理平台获得, 从而实现资源共享和高效利用。与此同时, 交易的权利下放到全社会, 通过公开透明的内容实时交易系统, 各种类型的媒体机构, 甚至个人, 都可以通过平台进行内容交易, 改变内容交易集中在媒体机构之间的现状, 扩大内容交易的规模。在这个基础上, 形成海量内容互联互通、可管可控的大内容体系。

全媒体内容交易管理平台的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

全媒体内容交易管理平台应建立统一的开放内容集成平台, 对内容从质量、版权、安全性等方面进行规范化管理;建立统一的公开内容交易体系, 规范内容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快速交易渠道, 通过统一专业的评估标准, 从海量内容中提取精品内容, 体现内容的核心价值。

(1) 内容集成体系

内容集成体系的建设目的是从源头提升内容价值。它全方位引入各种类型的内容, 通过对所引进内容的合理编排策划, 分发给各种类型的渠道和终端。在这个过程中, 内容标准统一化, 可以自动适配各种来源的内容以及终端。全媒体内容交易管理平台还将建立用户需求和内容使用行为监测, 用户使用行为反馈给内容集成体系, 实现按需集成。

(2) 内容管理体系

内容管理体系的建设目的是保证内容的安全可管可控。内容监管机构进一步强化对内容的监管体系, 形成不同内容机构之间、基于内容本身直接交易的合作体系, 跨区域、跨行业的内容合作和交易将成为常态, 对内容本身的安全性、版权问题等的管理也将不断强化和巩固。并通过实名制账户和有效的激励机制, 实现对用户的自发管理。

(3) 内容交易体系

内容交易体系在平台中处于核心位置。通过建立拥有统一交易标准的交易体系, 各种类型的内容均可以自由交易, 真正实现内容增值。不同等级的用户将海量的成品、半成品和素材内容上传到内容银行系统中;全媒体内容交易管理平台根据内容的各项指标为用户设定合理的价格区间, 用户自行定价, 或者用现金或者用虚拟的方式进行交易;实现对内容的点播、下载、素材使用、版权购买等多种行为。

(4) 小结

全媒体内容交易管理平台通过统一开放的内容集成、管理和交易体系, 降低内容的使用门槛、加快内容的交易流通、促进精品内容的生产, 最终实现内容的有效整合和价值提升。

通过建立全媒体内容交易管理平台, 我们解决了全媒体5A服务中对任何内容和任何终端的支持, 同时对内容质量提供了保障, 可以说实现了5A服务50%的目标;同时, 我们必须建立一个能够实现满足用户需求将内容高效送达的网络, 以实现5A服务中随时随地获得高质量内容的服务目标;这两者的有机结合, 才能实现全媒体发展的最终目标。

2. 智能融合媒体网

网络作为向用户送递内容的通道, 在全媒体发展中承担着衔接内容和用户的重要作用。通过建立全媒体内容交易管理平台, 我们解决了全媒体5A服务中对内容质量和对多终端支持的目标, 同时, 我们必须建立一个能够实现满足用户需求将内容高效送达的网络, 以实现5A服务中随时随地获得高质量内容的服务目标。

广播网作为传统网络, 由于缺乏灵活性和便利性, 业务形式单一, 使其很难向用户提供个性内容的传播。互联网的点对点传输方式由于存在内容冗余传输的先天缺陷, 共性内容的反复传输, 致其传输效率低, 服务质量和安全性难以保障。因此, 无论是广电网还是互联网, 都不能实现全媒体发展中对网络的要求。

基于信息传播的二八原则, 我们提出网络融合的全新解决思路:采用一种智能方式, 通过对用户的行为数据采集和分析, 挖掘出用户集中关注的共性内容;利用广播网承载共性内容, 提高共性内容的传输和覆盖效率并为双向网节省带宽;利用双向网承载个性内容, 为用户提供灵活便利的个性化需求服务;同时, 这种智能方式还可以整合全网运行, 实现动态资源调度。

基于这个全新的解决思路, 我们提出智能融合媒体网的概念, 即通过“广播网+双向网+智能引擎”的立体融合网络, 提供海量全媒体内容和用户个性化需求之间智能、高效的渠道服务。其总体设想是:

●同时支持信息纵向流动和信息横向流动, 即包含单向广播和双向交互两种信息传播形式;

●通过数据挖掘实时监控和分析用户对内容的“共性”和“个性”需求;

●根据数据挖掘和分析结果, 动态调整网络资源在“共性”广播和“个性”双向之间的分配, 以达到网络资源面向需求的最优调配;

●根据数据挖掘和分析结果, 进一步反作用于网络用户, 以引导用户需求, 实现最优信息传播效果;

●涵盖有线、无线和卫星等多种传输手段, 以实现用户全覆盖。

智能融合媒体网作为立体化的融合传输网络, 由广播网、双向网和智能引擎三大部分组成, 各部分职责清晰, 分工明确, 协同工作, 实现内容高效、经济、安全的传输。

(1) 智能融合媒体网主干层——广播网

用户关注度最高的共性内容通过广播网安全、可管控地传播到用户端, 实现内容的主动推荐和引导, 保证用户接收到高质量的媒体内容, 为双向网络节省带宽。

(2) 智能融合媒体网辅助层——双向网

用户泛在、离散的个性内容通过双向网传播, 实现个性内容的灵活、交互;为用户行为信息、网络信息提供收集渠道, 为前端智能分发提供数据决策依据;支持灵活多样的业务。

(3) 智能融合媒体网核心控制层——智能引擎

智能引擎是智能融合媒体网的核心, 其可有机提升网络的系统能力, 达到内容、用户与网络的适配, 实现资源统一调度。智能引擎主要由数据采集挖掘分析、智能关联决策和动态调度三大功能模块组成。

智能引擎以网络成本核算为原则, 对用户行为、媒体资源、网络状态和终端能力进行实时监控与信息采集, 通过数据挖掘分析来实现对业务形态、终端支持和网络控制等策略的有效决策, 在媒体资源、用户资源、网络资源与终端之间建立智能关联, 实现对用户喜好的智能感知、播发内容的智能推荐和媒体资源、网络资源的智能调度, 以满足用户的个性需求, 满足运营商降低网络运营成本与提高网络QoS的需求, 以及运营商开拓新型商业模式的需求。

基于上述架构的智能融合媒体网, 可以实现包括有线、无线和卫星在内的全网中进行统一架构, 构建有线+无线+卫星的立体化网络, 建立天地一体、全网协同传输的机制, 从而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全覆盖网络。

(4) 小结

“智能融合媒体网”针对未来信息、需求和网络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下一代网络发展方向, 即基于“单向广播+双向网络+智能引擎”的立体融合网络架构, 从而以灵活、高效、经济的方式满足了用户获取高质量、高可信度个性化内容的需求, 以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方式解决了网络发展所面临的网络流量、频率资源、建设成本和网络融合等问题。

四总结

本文在NGB的框架下, 基于开放融合的理念提出了全媒体的新构架, 以更好的用户体验、更低的网络成本、绿色的网络架构和支持更安全的媒体新业态, 充分发挥广播电视行业的优势。通过建立全媒体内容交易管理平台和智能融合媒体网, 实现全媒体“内容”、“渠道”和“用户”的三者并重;通过实现5A的服务目标, 重建广电行业在媒体内容和渠道的主导地位, 在三网融合中提升广播电视台和广电网络的地位和价值, 目标是构建我国下一代媒体新体系。

全媒体时代下的网络文学传播 篇2

关键词:网络文学  全媒体  发展趋势

进入到21世纪以来,地球因为网络而成为一个整体,传统的媒体形式也渐渐不能满足于人们快节奏的生活,随着新媒体形式的出现,全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只要连接在互联网中的用户,都有自由选择媒介表现形式的权利,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自己需要的媒体节目。”因此,人们更乐于在网络上宣泄自己的个性,网络文学也应运而生。从《第一次亲密接触》到《盗墓笔记》《鬼吹灯》,网络文学的出现似乎在向传统的文学创作形式发起挑战。从写作形式、传播方式、传播理念等各方面都有别于传统的文学创作。而在网络这样的一个平台上,作者与读者也可以更加平等、自由的进行交流。对于网络文学的兴起与发展,社会各界褒贬不一。无论如何,这种新的文学形式以及文学传播方式也为文学界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我们应该对于网络文学的现状进行细致分析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  网络文学的界定

文学就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以不同的形式(称作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和再现一定时期、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人们对于传统意义上的文学一般带有敬而远之的态度,认为只有文学家、作家才能创作出文学作品,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思想的进步与解放,产生了所谓的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或大众文学之分。一些文学作品开始走向平民化,所有喜爱文学创作的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发表自己的作品,一些网络平台如小说网、文学博客、手机、微博等也为这些作品的传播提供了可能。欧阳友权在《网络文学论纲》中说:“文学是在困境和低谷中走近近算机网络世界的。” 可见,走近网络也是给传统的文学创作寻求一条新的发展方向。

当下的网络文学可以分为两大种类,一种是将纸质的文学作品进行电子扫描或者人工输入,穿上互联网,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在网络上欣赏名家作品。但是,这只是改变了传统文学作品的传播方式,从本质上讲,它还属于传统的文学创作形式。对此,陈海燕在《网络小说的兴起》论述到:“所谓网络文学,按我的理解,一般是指主要发表在网络上(文学网站或个人主页)的各种类型的文学作品……”这种说法仅仅从传播方式上将网络文学与传统的文学形式进行区分,而忽略了文学作品本身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性等特点。

目前,学界普遍认可的网络文学界定是指,“由上网者在计算机上写作、在互联网上发表的原创文学。”这类文学作品是伴随着网络媒体发展起来的,它们不需要经过编辑的审核,作品内容不受局限,常常是即兴之作,语言轻松诙谐,贴近大众的审美情趣,让读者在轻松愉悦、嬉笑怒骂间体味世间百态。因此,很多人认为网络文学的前景很好,但也有人对网络文学的界定存有质疑,认为在互联网传播的原创作品大部分内容肤浅,没有很高的文化内涵,缺乏精神追求与时间积淀,导致作品丧失了人文性与思想性。他们认为,互联网只是一种传播手段和媒介,在互联网上传播的文学作品不应该失去其本质的的特征,如果失去了人文精神与审美内涵,那就不应该称之为文学作品。也有部分人对网络文学的存在持有宽容的态度。他们认为网络给人们提供了自由发挥、平等交流的空间和平台。综合来看,对于网络文学的界定,刘志礼认为:“网络文学就是借助互联网的技术延伸,以网络语言为特征,在计算机上完成供网民电子阅读欣赏的一种电子文学新形式。其中,传播渠道的‘网络化是构成网络文学创作与传播的本质特征。”

二  国内网络文学存在的问题

全媒体时代的特点之一就是文化、信息传播的自由,在网络环境中,文学作品的内容、主题、写作方法、语言选择都没有严格的规定,属于体制外的一种写作形式,这无疑降低了文学的高度,这一方面为文学爱好者提供了发挥的空间,另一方面也使网络文学作品的质量难以控制。

第一,从语言表达上看,一些网络文学作品语言粗俗,文学欣赏性不高。文学作品主要由文学化的语言构成,作者的思想、情感、经理、体验都蕴含在字里行间。语言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社会形态的变化而变化,因而,古今中外的文学家们无不重视作品语言的锤炼,优秀的文学作品语言往往能够历经千百年而成为经典并保存至今。而网络作品的传播速度极快,收费偏高,因此读者希望通过最简单直白的语言来获取作品信息。网络写手们使用一些简洁、形象、便利的语言来进行网络写作,数字、符号、字母等也频繁出现在网络作品中。这些词语流行性强,给网络读者阅读带来一定的方便,但是,由于很多新造词并不符合语法规范,因此,流传性不强,而且对于一些不常网上阅读的人群來说,很难理解这些网络用语。

第二,从创作手法上看,很多网络作品存在抄袭、雷同的现象。由于网络作品面向的受众群体层次参差不齐,大部分没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对作品的审美要求也不高,因此,很多作品模仿一些成名作来赚取自己的点击率。如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的接触》成名后,接下来就有很多模仿者出现,从内容上、体例上都相近。另外,作品题材也存在模仿化。在网络文学刚刚兴起之初,爱情小说、幽默故事普遍受到欢迎,这些文章内容轻松,语言诙谐,对文字水平要求不高,写作起来比较容易,作品数量较大,但是缺少精品。随着一些网络写手如安妮宝贝、慕容雪村、李寻欢、宁财神等的兴起,一些武侠小说、都市情感小说、历史小说开始在网络上兴起并流传,时下,虚幻、悬疑小说也在网络小说中占据一席之地。与传统文学创作相比,网络小说的创作题材范围较窄,很少涉及到社会现实问题,层次不高,模式化依然是现在网络小说的一大缺点。正如著名学者汤哲声说过:“模式化是其吸引读者的一个原因,一是模式的组合之中本身就充满了愉悦性,就如同玩弄变形金刚,玩弄者的兴趣并不在于它最后会变成什么形,而在于变形过程中各个模块的扭来扭去。二是读者的参与性,这些模式与大众的认知水平相一致。三是这种模式能够满足人性的基本欲望。”文学创作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需要不断的创新,虽然网络文学传播途径新颖、自由,但是传播内容单一、守旧,这种模仿式的创作模式制约了文学创作的发展。

第三,作品内容粗俗、格调不高。能够称之为文学作品的文章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审美性、人文性,而网络上流传的很多文章恰恰忽视了文学作品本身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为了吸引受众研究,刺激大众神经,使得网络在成为一个自由、平等、开放的文学传播平台的同时,也为一些低俗作品提供了栖息地。色情、暴力等不断刺激着人们的神经,挑战着伦理道德的底线,毫无根据的胡编乱造,泼妇骂街似的语言亵渎了文学作品的神圣,这些现象对网络伦理环境的负面影响很大,也不利于整个和谐媒介伦理的构建。

第四,缺乏经典作品。如前所述,网络文学的一大诟病即抄袭之风明显。从网络文学诞生开始至今,的确创作过一些风靡一时的优秀作品,但是数量很少,加之网络的现代化技术——复制、粘贴功能极为便利,使得一些作品抄袭、仿造起来方便、快捷。及时是那些曾经轰动一时的作品,在现在看来,不过是昙花一现,如《第一次的亲密接触》的成功就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它适应了网络文学流行之初,读者对这一崭新的传播形式的新奇感,但它并不是优秀网络作品的代表,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小说老套的故事情节、陈旧的内容构架已经渐渐被人们遗忘。惟有经得住历史推敲、时光积淀的作品才能称作经典。网络文学作品正是缺乏了传统文学作品深厚的思想性、深入的人文关怀、深切的社会分析,因而缺乏一定的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形式——网络文学如果不能有自己经典原创的作品出现,那么最终还是会被时代所淘汰。

最后,网络文学作品的研究者甚少,少有文学批评。目前,关于网络文学的批评大概有两类:一类是“尚处于建构中的网络文学在线;评论,以网络写手、读者为主,主要评论形式有点击、回帖、加精、开辟专栏等,他们构成了当下网络文学批评的主力军。”由此可见,网络文学尚未建立起科学、系统的文学批评。任何一种文学形式,都是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相结合的,没有专家式的批评,就不会促使经典作品的诞生。网络文学的品评者多为一些业余人士,他们的评价大多“停留在感觉和直觉层面,以对作品作抽象的概念性判断为主,精辟的长篇评论较少,”因此,网络文学批评尚处在初级摸索阶段,不能对这种文学形式的发展产生有效的推动作用。

三  我国网络文学的发展前景

任何一种新鲜事物的发展都是呈螺旋式上升趋势的,我们一方面看到了网络文学存在的问题,另一面,也应该看到其存在的价值以及发展前景。

少君1991年4月在《华夏文摘》第四期发表的小说《奋斗与平等》被认为是全球第一篇中文网络小说,而小说这种文学形式也是网络文学中最受欢迎的,它内容通俗、情节简单,语言幽默轻松,受到读者的欢迎。近年来,一些优秀的网络小说写手频频出现,也创作出了一些优秀的小说作品,种类也日益丰富,从传统的言情类小说到现在的历史小说、都市小说、悬疑小说、科幻小说等,一些优秀作品也被搬上银屏并制作成游戏在网络中流行,这一系列产业模式必将促进网络小说继续發展,也促使网络写手创作出更新、质量更高的小说作品。

除了小说之外,文学体裁中还有散文、诗歌的艺术形式。与小说比较,散文和诗歌的创作以及流传范围较窄,作品较少,这也是网络文学发展的一个空白。但是,网络诗歌、散文也不是毫无建树。“2000年后,国内网络诗歌论坛大量涌现,到目前为止大概已有500多家网站其中影响较大的有综合性诗歌网站诗生活,以丰富的诗歌资源著称的网站灵石岛……”可见,网络诗歌也在悄悄兴起。新老诗人可以通过这些网站交流心得,一些流派的争论也催生了人们对诗歌的关注,网络为诗歌的发展也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和机遇。2005年,“中国散文网”正式开通,这也为网络散文的发展提供了平台。由于全媒体环境下信息交流与传播的自由性,使得诗歌、散文这些抒发真性情的文学形式有了创新发展的机遇。而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网络、手机,受众群体越来越多,层次越来越高,这也促使很多诗歌、散文爱好者创作出精炼、优美的作品,以很好地继承、发扬这一传统文学形式。

参考文献:

[1] 王贞:《全媒体格局下电视直播系统在播音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

[2] 欧阳友权:《网络文学史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3] 陈海燕:《网络文学的兴起》,《小说评论》,1999年第3期。

[4] 刘志礼:《新媒体时代下的网络文学发展研究》,南京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3年第3期。

[5] 汤哲声主编:《中国当代通俗小说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 梁娅:《建构中的网络文学批评机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电视工艺系统的全媒体云架构设计 篇3

首先看一下全媒体的未来趋势和挑战。近几年来,移动终端和PC的发展已经超过了电视的发展,未来全媒体的系统设计中必须要考虑到多终端融合的问题。电视台除了开展传统的直播和广播业务以外,还开展了很多新的业务,如网络电视台、手机电视,IPTV等等。在面对全媒体的时候.在技术层面必须要考虑多种音视频格式和传输协议的支持;从内容层面,除了制作电视剧、电影以及综艺节目以外,还要考虑到互动、社交、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相关的业务。

接下来看现有电视工艺系统的架构。大多数电视台在数字化、网络化方面已经做得很好了,对直播电视的支撑已经非常成熟。同时,在面对全媒体挑战的时候,很多电视台在不同时候.分别建设了各种新媒体系统,如网络广播电视台、IPTV和手机电视等。但是,由于这些系统大多数是一边建设一边摸索,所以在现有电视台全台网和新媒体系统之间的连通性和统一协调性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大部分网络电视台还是采用收录电视台播出的直播节目作为主要内容来源。这种情况很难满足未来全媒体发展的要求。

最近几年,云计算的蓬勃发展大大改变了IT系统建设的方式,也为建设面向全媒体的电视工艺系统提供了新的选择和机遇。未来,云计算技术在电视台一定会扮演非常重要和关键的角色,电视台的媒体业务从生产、消费、传输都将基于云平台实现。事实上,电视台业务中.面向移动终端互联网业务的系统,很多已经是基于互联网和云平台实现了;传输方式大部分也是基于互联网的;只有电视内容的前期生产制作尚未基于互联网和云平台实现,未来节目生产制作也会搬到云上。当然.全面云化是一个远景设想,实际建设中不可能一蹴而就。电视台在建设全媒体云的过程中,会有多种不同的形式:

●电视台的私有云:O主要指的是电视台自主建设的采用了虚拟化和云计算技术的系统;

●电视台的专有云:其特点是租用公有云的机房和设备,采用云计算技术进行管理,资产不属于电视台所有,但资源的使用权专属电视台所有;

●公有云:主要指阿里云、亚马逊等公司提供的公共计算资源服务,

电视台制播业务所需的硬件资源会逐渐转移到私有云,专有云或者公有云,这个过程的快慢取决于两方面因素:一方面是电视台制播系统的IT化、IP化和软件化的进程,目前各个广电厂商已经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另一方面是IT技术的发展,主要是网络带宽和计算能力的增强。因为电视视频制播业务面临的是高码率、高存储、高计算能力的需求,对于云计算技术本身也是一个挑战。图1是电视台云的架构设计,电视工艺系统在云化过程中,会采用其中的一种、两种或者三种形式。

一般把云计算服务分为三层,基础设施层(IaaS)、平台层(PaaS)和软件应用层(SaaS)。全媒体的基础设施层虽然会存在私有云、专有云和公有云等各种形式,但中间的PaaS平台层应该同构,即采用完全相同的技术和标准。这样可以屏蔽下层基础设施层的各种资源的变化,实现对IaaS层资源灵活调配和弹性扩展;对上层的软件应用层提供统一的接口,保证无论基础设施怎么改变,应用软件都不需要重新开发。这一点对于保持电视台业务的长期稳定发展非常必要。在底层的IaaS层,电视台的专有云和公有云也应该保持同构.这样可以与公有云系统保持实时更新和同步。

下面以两个例子来说明如何采用全媒体云实现电视台的业务。首先看新闻制播业务。现有新闻制播的基本流程是:记者出去拍摄视频素材;台内自建采集系统,从互联网上抓取一些内容;以上内容送到台里的新闻制播系统中进行生产,得到的成品节目在电视频道播出;网络电视台会把播出的节目收录下来拆条,最后通过互联网在网站和移动终端上发布。这种模式造成了一个现象:首先发布新的新闻事件的往往是像网易这样的对新闻比较敏感的互联网企业,随后跟进的是其他互联网企业,接下来才是电视台进行报道,而网络电视台往往落在最后。这个现象其实是不符合全媒体生产要求的。采用全媒体云平台进行新闻制播的流程是:内容汇聚建在云平台上,无时无刻地从互联网抓取各种各样的新闻内容:同时自己采编的节目可以第一时间上传到全媒体云平台,基于云平台完成内容的编辑、转码等各种处理;处理以后的新闻视频可以直接在云平台上发布,通过智能CDN系统进行内容分发,也可以送到自建的新媒体系统,使得互联网终端可以及时看到新闻内容;在云上做的内容也可以送回台内,供全媒体新闻演播室和新闻制播系统使用。采用全媒体云平台方式有如下几个优点:首先,内容汇聚本身建立在云平台,就在互联网上,靠近互联网也就能快速获取最新的消息;其次,外出采访的内容,尤其是异地采访得到的内容可以及时通过云平台传到台内或者放在云平台上:第三,内容发布本身依托互联网,可以在互联网上进行快速发布;最后,从互联网抓取的很多内容并不是台内的资产,这一类的资源非常适合放在云平台上使用,希望保留时就保留,不希望保留就可以及时释放,从而充分发挥云计算平台的弹性计算的优势。其流程如图2所示。

另一个例子是全媒体云平台在综艺节目制作方面的应用。现在很多综艺节目都在外地拍摄录制(如《花样年华》),拍完以后可以先把低码率素材上传到全媒体云平台上.进行在线的云编辑,云转码,然后直接在互联网上做前期的发布。但发布的内容不是最终成片,而是发布各种花絮和节目宣传片,进行各种基于互联网的宣传推广和预热。同时,上传到云平台的素材可以做快速的视频编辑,生成EDL表,从而快速启动节目的制作。当高码率的素材在适当时候送回到台里以后,采用传统的后期制作系统,结合EDL表进行合成,可以提高节目编辑的效率。很多现有的综艺节目采用的是季播模式.根据收视情况,有的播出一年两年以后就不播了。传统模式为了制作节目需要准备很多的资源和系统,如果采用云技术,就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及时申请资源,不要的时候也可以把资源释放掉。这种阶段性的资源占用非常适合采用云平台。其流程如图3所示。

在全媒体云平台的实现方面,新奥特云视与阿里云和华通云数据三方合作,共同打造了OnAir云平台。阿里云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云计算基础设施提供商,而华通云数据则专注于CDN分发网络建设,二者共同构成OnAir平台的IaaS层。而新奥特云视则专注于PaaS层和SaaS层服务的提供,具体可以分为六部分:

●数字工厂:针对音视频做的各种处理,如转码、快编、技审等;

●内容服务:主要是提供内容的聚合、云存储,内容丰富以后可以提供交易支撑服务;

●运营支撑:该平台是可运营的,系统提供计费、产品管理和用户管理等服务;

●内容物流:底层的数据分发能力,会以直播视频服务、VDN分发和内容加速服务的方式提供给用户;

●应用服务:平台支持移动终端和PC的发布,除了标准应用以外,也可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应用,开发各种各样的APP;

●数据服务:平台把收集的终端用户的行为信息和音视频内容结合起来进行数据挖掘,提供数据服务。

除了以上六大类服务,针对广电管理部门的监管要求,平台提供内容监管接口,可以随时对内容进行审查。

云计算平台的技术架构方面,底层由阿里云提供以飞天OS为核心的基础设施的管理及系统安全、网络病毒库升级、数据库管理等公共计算服务;华通提供CDN接口。云视提供中间层资源管理接口,可以快速申请和开通虚拟机等计算或存储资源。上层提供面向音视频处理和广电业务的各种服务,如内容汇聚和数字工厂等。

高可靠性全台网网络架构探讨 篇4

随着节目制作技术不断发展,电视台的新业务不断涌现,高清、3D电视节目都对电视台生产制作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高效率高质量地实现这些业务,全台网络化制播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建设路径,在全台网络化后,各个关键的业务节点被打通,业务的网络化流动贯穿于整个节目的制作播出过程,而基础网络位于全台网主干平台的底层,作为连接全台各个业务板块的交换平台,承载着电视台的各类生产业务数据流量。它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无疑会对业务的稳定运行产生巨大的影响。

1 电视台网络可靠性现状分析

由于电视台业务的特殊性及敏感性,高可靠性是电视台网络架构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电视台网络的可靠性技术也是在不断完善发展中,在电视台网络化初期,采用一些简单的二层互通的方式,这时的IP网络还仅仅只是参与一少部分的业务,非网络化的生产方式仍然占据主要地位,在网络设计时,可靠性的要求对于网络设计者来说并不是个头痛的问题。而在今天,电视台全台网络化后,IP网络在电视台业务流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管是单网架构(IP网络)还是双网架构(IP+FC网络),任何节目流量迁移,都需要服务器事先在IP网络上进行信令信息的成功交互。可以说如果IP网络出现瘫痪,整个制播网络就会出现“一觉睡回解放前”的状态。这时的网络设计者已经遇到了很大的挑战。为了增加可靠性,最常见的就是增加冗余设备和冗余链路。这就是目前的大多数电视台全台网基础网络解决可靠性的方式。

2 新一代基础网络架构探讨

新一代的高可用的全台网应该是一个具备设备组件级、网络架构和协议的高可用性的网络。

2.1 设备组件级的高可靠

全台网的主干基础网络是整个网络的核心,它的可用性要求也是最高,不光要求设备的冗余,设备组件级的冗余也应在考虑中,选用的设备应具有充分的组件冗余性,同时产品架构设计上要满足电视台苛刻的可靠性要求。

设备级的可靠性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技术角度去设计实现。H3C数据中心级的交换产品非常契合电视台的业务特性,这类数据中心级的交换产品由于应用场景苛刻的高性能高可靠性要求,需要具备几个特征:

1.采用多级多平面的分布式交换架构;

2.将控制引擎和交换网板硬件相互独立,最大程度的提高设备高可用性;

3.组件冗余,包括双主控、多交换网板、多电源、双风扇等;

3.无阻塞的高速转发机制和大端口缓存,保障数据交换无丢包;

4.平滑升级的能力,支持未来40GE、100GE的以太网标准,确保投资安全。

可以看到数据中心级交换机和一般交换机相比有很大的不同,首先在架构上数据中心级交换机不仅要实现组件的全冗余,而且在控制和转发层面要做到完全的分离。再有就是针对数据中心特性的设计,比如突发流量的大端口缓存设计,保证在非编等业务时不会出现丢帧等问题。数据中心级交换机完全满足了电视台这种特殊的应用场景。

2.2 网络架构的高可靠

目前的电视台网络从汇聚到接入多采用VRRP+MSTP的技术,这种方式给管理员带来很大麻烦。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业内的领先厂家已做了大量的工作,实现方式也不尽相同,但虚拟化无疑是其中效果最好的方式之一,H3C公司在这一方面是业内的领导者,目前H3C公司的新一代主流交换机产品已经从核心、汇聚到接入交换机都能实现完全的虚拟化,可以将多台交换机完全虚拟为一台逻辑交换机,对外呈现出一个逻辑实体。

2.3 协议的高可用性

目前电视台的主干网络内所使用的路由协议多为OSPF,但OSPF路由协议的收敛时间非常缓慢,最长可达40s,这样漫长的收敛速度对重要业务是没法忍受的。

通过分析路由协议的收敛机制可以知道收敛时长主要在于路由检测机制,路由协议本身的检测机制无法实现快速的检测,要实现业务在路由故障后的快速恢复,必须借助新的方式,如BFD链路检测机制。BFD检测可以达到ms级,与物理接口和线路无关,是基于IP层的检测,各主流网络设备厂商的BFD完全可以互通,BFD能够与各种上层协议联动,如OSPF、BGP、VRRP、LDP等,极大提高了这些协议的收敛速度,它的收敛速度可以达到300ms以内。

BFD检测机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减小收敛时间的成熟技术,当然,实现协议的高可用性不仅只是BFD一种方式,三层协议和二层协议之间的配合、路由的规划等都直接影响到故障的恢复时长。需要针对具体的网络规模和功能进行设计。

3 结束语

全媒体网络架构 篇5

云计算自产生以来便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显著的变化,被称为继互联网之后最具革命性的技术变革。传媒业也是一样,云计算广泛地应用于传统媒体、新媒体,这为传媒业态的发展和竞争带来了显著的变化。云计算在未来的市场规模、发展潜力也开始得到传媒界的普遍重视,电视、报刊、网络等不同类型的媒体都开始积极推动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力求借助其促进自身的进步。

目前云计算技术已经贯穿于传媒的采集、生产、传播等不同环节,改变世界传媒业的发展形态与方式。以云计算融合传媒技术的进步为基础,媒介类型之间的界限已经越来越模糊,媒介融合的步伐愈演愈烈,全媒体将成为未来世界传媒行业的基本形态。

1 云计算与全媒体的发展趋势分析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因特网的超级计算模式,在远程数据中心,几万甚至几千万台电脑和服务器连接成一片。用户通过手机、笔记本、电脑等方式接入数据中心,按需进行存储和运算[1]。云计算技术对传统计算机构架具有革命性的改变,其使系统的计算能力、存储能力等由终端向服务器端的汇聚,从而极大地提升了资源的整体利用并提高了系统执行效率。目前,云计算技术已在全球范围进入实际应用阶段,对各行各业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全媒体是国内外对于媒体发展和融合后提出的新概念,国内学术界对全媒体概念从不同的角度有着不同的界定与表述,或认为全媒体是多种媒体的整合,或认为全媒体是一种全新的媒介形态。也有人认为全媒体是一种全新的媒介理念,在传媒应用层面主要体现为运营理念的转变[2]。不过对全媒体最为普遍的认识还是不同媒介形态的统一与融合,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数字新媒体都在努力摆脱单一形态,向着多元一体化的全媒体形态发展。

一般而言,就传播介质与传播途径而言,“全媒体”是除了具有“多媒体”的传统表现手法外,还通常包括报刊、广播、电视、手机和网络等多类媒介终端。其优势在于充分发挥了各类媒体形式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和定位,达到相互补充和产生合力,提供受众多样性的服务,为各种媒介形态的良性融合。该概念来自传媒业的应用层面需求,而新型媒体表现形式的不断出现、变化,以及媒体内容、渠道和功能等的相互融合,人们需要在使用媒体的概念时有更广泛意义涵盖的词语。“全媒体”概念在近年来有了极大的拓展,也越来越引起大众和业界的重视,并已在新闻传播、平面媒体和远程教育等行业和领域中得以广泛运用。

综合研究、分析我国当下传媒界发展现状,可以看出全媒体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与接受。从媒体企业的战略发展到业务布局等不同的层面都体现出了对全媒体发展形态的重视。在媒介内容生产环节,原来相互分割的媒体形态可以在统一的平台上进行编辑,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不同形态与格式的素材能够得到自由的组合、编排。不同媒介类型之间的融合程度也在逐步加深,全媒体之“全”的特性正在得到越来越明显的体现。“全媒体记者”、“全媒体编辑”、“全媒体战略”等成为了传媒业界及传播学研究者不断被提及的话题。全媒体的推广与普及,改变了新闻媒介信息采集、传播架构、媒介形式及采编流程,对传统的新闻从业者提出了转型发展的新挑战[3]。

虽然全媒体的发展趋势已经明朗化、清晰化,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在进一步的发展过程中注意与解决。(1)全媒体内容形态与传播渠道的结合程度还需要加强,目前许多媒介内容并没有根据不同传播渠道的特点进行再度编辑,而是同一内容的复制化传播。(2)传统媒体因为体制、历史原因存在着区域分割、类型分割的问题,比如我国三网融合的进程便远远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全媒体的充分发展。(3)全媒体的商业模式、盈利模式不甚明朗,目前我国除了实力雄厚的部分传媒集团、机构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全媒体布局,探索出较为成熟的商业盈利模式,还有很多传媒单位、公司还处于摸索之中。

2 传统媒体的基于云计算的全媒体化

云计算为传统媒体跟上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步伐提供了基础性的动力,而全媒体则为传统媒体的转型发展提供了思路。云计算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已经经历了几年的时间,尤其是私有云已经在诸多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改变着这些行业的发展动态。在传统媒体领域,电视与报刊便是云计算技术应用最为突出的两个领域。

云计算的存储、计算模式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广电媒体来讲,借助云计算不仅能够大幅降低硬件成本,还能够实现扩展传播渠道、丰富受众体验等多重目标[4]。但是“云计算”应用于电视领域并不是简单地改变终端硬件的使用形态,基于云计算的统一技术构架,不仅便于不同的部门与生产环节更高效地相互协调,也有利于同时编辑不同形态的素材内容,实现全媒体化的媒介内容生产。云计算还突破了传统广电传播方式的限制,能够基于互联网实现多元化的传播。比如山东广播电视台在2011年构建了山东“广电云”,大幅提升了山东网络电视台的运营水平,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全媒体传播系统。

云计算相关新技术的应用,势必给广电行业注入新的活力,为用户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节目、更好和更直观的体验[5]。与电视相比,报刊的采编与发行对技术的依赖程度相对要小一些,但在全媒体方面创新的急迫性却更强一点。因为报刊面临比电视更为严峻的生存挑战,所以报刊“思变”的探索也更为突出,从报刊版面变化、重视图片功能到“报网联合”,其媒介形态日益丰富。

对于报刊来讲,全媒体并不仅仅意味着图、文、声、画等不同媒体形态的综合利用,以及集团化运作下报纸、杂志、网站、手机报、移动客户端、微博、微信等多种传媒的统筹发展,而是要立足未来传媒竞争的要求,为受众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方案,全媒体的核心是智能媒体和智慧媒体,运用智能化来解决海量传播信息的弊端[6]。比如《京华时报》于2012年推出了《京华时报·云周刊》,将云计算技术与报刊内容创造性地结合在一起,总编辑李洪洋表示:“云报纸最大的创新与亮点在于,颠覆传统的生产方式,借助新技术手段以多媒体的形式表现以往很难用文字和图片精确表述的新闻、现场和信息”[7]。目前全国各地有条件的报刊都在尝试部署云计算技术,打造“云平台”,以此为基础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与市场需求开发出诸多具有个性化的全媒体传播方案。业界普遍认为,通过基于云计算的全媒体布局,报刊媒体能够在新的平台上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3 基于云计算的全媒体服务平台架构

传统媒体在向全媒体转型的过程中发现,全媒体的管理和运营与传统单一媒体有很大的差异,也面临了诸多的问题,主要包括:管理的数据量巨大,系统规模不断扩大;资源成本居高不下,资源利用率低;系统之间不能全部贯通,资源无序扩展;系统管理涉及很多专业知识和能力,对第三方技术支持依赖严重;应用和数据的安全无法有效保障。

基于全媒体管理和运营中面临的问题,本文结合最新的云计算技术设计了全媒体服务平台架构。在传统的媒体数字化解决方案的基础上,结合云计算的理念和技术,重点设计了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全媒体运营的核心平台,为传统媒体转型到全媒体的内容生产、内容管理及内容运营的技术支撑体系进行了全新的设计。

基于云计算的全媒体服务平台技术新架构,采用云计算技术统一管理全部的基础资源和数据中心。整合传统业务系统,以网络新媒体内容管理和对外服务为核心,重新设计业务流程和业务逻辑。定义标准的数据接口和技术规范,把媒体内容采集收录、内容编辑、媒资管理、内容编排发布等全媒体应用进行标准化和流程化集成,实现所有媒体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发布。全媒体服务平台的架构图如图1所示。

全媒体的服务平台架构一般可分为四层:

最底层是云计算基础资源层,包括服务器、存储、网络等云计算硬件资源,也包括对资源进行融合的基础软件,包括云数据中心管理系统,虚拟化软件、安全软件、中间件、数据库等。这一层把各种软硬件资源封装成云资源服务向上层提供。

第二层是媒体内容采集管理层,这里采用统一媒体资源库技术,把采集的媒体内容按照统一标准、统一技术规范进行编辑、编码入库,并形成媒体资源目录,可以供所有的内容发布平台调用和分发。

第三层是运营服务层,采用传统业务管理模式和大数据分析结合的方式,面向特定用户动态发布的模式,有效地采集和分析用户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推送发布内容,实现运营的效益最大化和服务的个性化。

第四层是终端和用户层,支持同一内容向网络电视、传统电视、网站、移动终端等多种终端的适配发布,并能根据网络状况和终端类型进行适配和优化。

4 全媒体服务平台架构的特点

本文针对全媒体的管理技术需求结合云计算技术研究设计了全媒体服务平台架构,架构基于云计算技术设计,具有技术领先和动态灵活的特点,能满足基于互联网的全媒体业务需求。

1)基于云计算技术实现了基础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并且实现了基础架构的灵活可变,采用软件定义数据中心、多级缓存等技术使数据中心的架构可以支撑互联网多媒体业务的高效发布需求。

2)架构设计了统一数据接口和标准规范,统一编码媒体资源,可与BOSS、CDN及已有媒体资源管理系统的结合,并能实现一次采集、集中编辑、多处分发。

3)针对不同媒资发布接口及不同类型的终端提供了统一多终端内容发布功能,轻松支持实现不同类型终端的内容适配发布,既能支持传统媒体,也能支持Android/IOS系统,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量。

4)支持用户多终端的互动和反馈,利用分布式大数据技术存储用户信息,能识别不同终端的同一个用户,并记录用户的各种行为,成为进行用户画像和分析用户喜好的数据基础。

5)运营服务层基于大数据和实时推送技术实现对用户对象的快速识别和判断,并能推荐其感兴趣的内容,提升用户体验和广告效果。

全媒体包括期刊的发展主要聚集在以下三个层面:

(1)全媒体的平台业务层

首先,在传播形式上是渠道的多样化,着眼点是内容的多渠道、多媒体、多平台的统一和实时发布,是对传媒形式的架构重新定义,更广泛地覆盖了几乎所有的跨界人群。

在内容与信息的采编上,可根据各异的媒体渠道特征,构建更便捷、合理和可行的采编流程,从而使得在信息内容形式和结构上形成本质的变化,更宽泛地满足了各类受众的不同阅读习惯和收视习惯。

在运营方面上,建立多平台架构,实现用户培养后,运营的终极目标是追求媒体的良性生存与发展。而随着多平台媒体形式的运行,新的商机不断出现,广告运营的业务会大幅提升和被重视,诸如在线交易、中介和专业服务渠道等的产生,媒体平台重点将向应用型转移,媒体的资讯内容将整合成商业元素。

(2)全媒体平台技术支撑层

全媒体平台的基础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包括软件编程技术、互联网技术、数据库技术、信息检索处理技术、音视频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和移动终端技术等。这些成熟技术保证了新媒体跨平台的建立,保障了新媒体平台的日常安全运行,使传统媒体得以向新兴媒体跨平台转型。

(3)全媒体平台应用层

全媒体的重点着眼于受众(包括作者)的需求,以及媒体内部人员的编务和运营等工作。为受众提供跨平台、及时的信息更新、个性化的信息定制、受众与媒体间的互动渠道及受众与受众间交流的专题社区。

5 结语

对于受众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用户来说,基于云计算技术能够为他们带来更流畅的媒体信息消费体验。云计算可以实现媒体资源的存储、操作转移到“云端”,受众不需要承担技术成本,而且还能方便受众随时随地个性化地收看、分享、评论,改变了传统的信息接受与使用方式。正如腾讯云副总经理纪顺友所表示:面向用户的云计算时代已来临,它不仅将降低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影响企业的商业模式,更将切切实实地改变着每一个人的生活。未来的某天,或者一个带通信功能的显示模块,就能承载着每个人的在线生活[8]。

云计算与全媒体,一个是传媒业发展所依赖的技术基础,一个代表着传媒发展形态,二者共同构成未来传媒行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两者之间的互动方式与程度将对传媒业态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特别是云计算被称为继互联网之后最具革命性的技术进步,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云计算作为基础性的技术动力将在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传媒的发展需要云计算技术的支撑,信息量的激增、传媒形态的多元、受众需求的增长都需要更为强大的技术保障,云计算无疑为未来全传媒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技术基础。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全媒体服务平台架构也会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推动全媒体在社会信息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摘要:云计算技术在传媒界的应用已经为业态发展和竞争带来了显著的变化。而且云计算在未来的市场规模、发展潜力及作用也开始得到传媒界的普遍重视。电视、报刊、网络等不同类型的媒体都开始积极推动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力求借助其促进自身的进步。全媒体是未来媒体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形态,单一形态的媒体市场的竞争中得到持久的发展。云计算和全媒体,一个是未来媒体赖以发展的技术基础,一个是媒体发展形态,正确认识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于媒介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云计算,全媒体,辩证关系

参考文献

[1]武志.浅议云计算的实现及未来的发展[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20)43-44.

[2]林玲,欧健,陈红.全媒体内涵及趋势分析[J].中国传媒科技,2012(6):2-3.

[3]郝红霞,刘峰.基于云计算的全媒体新闻人才创新培养模式探析[J].新闻大学,2014(6):116-123.

[4]徐幼雅,刘峰.基于云计算的广电全媒体内容生产方式探析[J].传媒,2014(1):49-51.

[5]樊磊,姜殿斌.基于云计算架构下的全媒体资产管理系统[J].电视技术,2012,36(22):63-65.

[6]张大鹏.全媒体环境下的报业生存之路[J].新闻世界,2013(6):122-123.

[7]商西.“拍我,拍我”云报纸留人驻足[OL].[2012-5-30]http://www.sootoo.com/content/289340.shtml.

全媒体网络架构 篇6

由中央电视台主办的2011年北京国际电视技术研讨会 (ITTC) 近日在京召开。新奥特公司出席主题峰会, 并由非编与数字媒体解决方案事业部副总经理张大勇做了题为《电视全媒体运营视频云架构》的主题报告。

张大勇先生在报告中阐述了新奥特公司结合多年来在视频领域的产品技术与服务经验, 以及云计算的理念与相关技术, 在原有数字媒体解决方案的基础上, 规划设计研发的全媒体运营四大核心云平台, 即经营管理、生产制播、集成分发、运营发布, 提出了基于云计算架构的高清全媒体运营的总体技术支撑架构, 并指出四大核心云平台是全媒体运营的基础, 全媒体运营在系统结构的规划设计和实践应用方面需充分应用云计算理念技术。

全媒体网络架构 篇7

DNA是一款面向数字业务的软件驱动架构, 具备开放和可扩展的特性。思科DNA将策略驱动的方法和软件战略扩展至整个网络 (从园区到分支机构、从有线到无线、从核心到边缘) , 为思科基于数据中心的以应用为中心的基础设施 (ACI) 技术提供了有效补充。

同时, 它也为企业带来了简化的基于软件的许可模式, 实现投资保护和灵活性。总之, 思科DNA全数字化网络架构不仅可为IT领导者提供所需的速度和控制能力, 还可提供更好的体验, 实现自动化并确保安全性。思科DNA构建于五大指导原则之上。

1.全面虚拟化:选择自由, 支持企业在任意地点运行任意服务, 而不受基础平台 (物理或虚拟, 内部或云端) 的限制。2.自动化设计:支持更轻松地部署、管理和维护网络及网络上的服务, 从根本上改变网络管理方法。3.无处不在的分析:提供有关网络运营、IT基础设施和业务的深入洞察。4.从云端交付服务管理:统一整个网络的策略和编排, 将云的敏捷性与内部解决方案的安全性和控制能力结合。5.每一层实现开放、可扩展和可编程:集成思科和第三方技术、开放API及开发者平台, 以支持丰富的网络应用生态系统。

在设计过程中, 为了让客户能平稳过渡到新架构上, 思科采取了“简化”和“自动化”的策略, 提供关键组件使DNA兼具优良的功能性和兼容性, 具体包括:开放的设备、SDN控制器、端到端安全解决方案、基于无线网的定位服务系统以及生产力提升工具。

全媒体网络架构 篇8

一 全媒体概念阐述

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使得媒体形式日益多样, 许多新媒体的出现既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也为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感官体验。手机视频、移动媒体视频等多样化视频媒体最大程度地利用了受众的碎片化时间, 而这些新媒体也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1. 全媒体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竞争与融合的产物

随着三网融合进程的加快, 传统媒体在各方面都受到了新媒体的冲击, 竞争日趋激烈。但同时, 各媒体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 独立状态的媒体几乎不复存在。新媒体对传统媒体既有继承, 同时也进行了发展。新媒体是传统媒体在网络上的一种变化形态, 但其在网络上建立起独有的适合网络的技术规范、管理模式和业务体系。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也相互融合相互竞争, 这样的融合构成了全媒体时代。

具体来说, 全媒体是指媒体及运营商采用文字、图形、图像、动画、网页、声音和视频等多种媒体表现手段, 通过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报纸、杂志、网站等不同媒介形态, 使用融合的广电网络、电信网络以及互联网进行传播, 最终实现为用户提供电视、电脑、手机等多终端的融合接收, 实现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接收任何媒体内容。即使用多媒体的呈现手段, 通过融合的媒介和网络, 传播媒体内容, 最终实现多屏接收的新的传播形式。[1]全媒体用多种传播方式来满足受众多种接收端的需求, 更及时、更全面、更方便地满足受众的视听体验。

2. 全媒体是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

全媒体产生于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在向宽带通信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推进的大背景下, 其技术功能趋于一致, 业务范围趋于相同, 网络互通资源共享, 能为用户提供广播电视、语音通话、网络数据等多重服务, 同时, 这三个行业基于网络技术融合出现业务的交叉与融合竞争, 从而演变出全新的产业形态。因此, 从广义上, 全媒体的内涵实质更注重的是按某种商业模式实际需求来合理布局所用的媒体 (渠道或媒介手段) , 以确保该商业模式的成功。[1]需要注意的是, 全媒体不单只是几种媒体的简单融合, 其内涵是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

3. 全媒体为电视台提供了更广泛的业务形态

立足于电视台的全媒体应包括所有提供电视观看服务的业务形态。电视业务的全媒体有自己的内涵和外延。其内涵是指全媒体所涵盖的业务具有明确的共同要素。这些共同要素包括:一般传播所涵盖的传播主客体、传播模式、传播内容形态和传输介质;电视传播媒体所特有的采集、制作、存储、播发和收看等重要环节;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它们与电视广告息息相关。全媒体的外延则是指其所包含的电视媒体业态能根据传输环节不同层面的属性 (如信号形式、传输模式、交互模式等) 差异进行分类。新媒体作为全媒体中的一部分, 在根本上改变了模拟信号传播体系, 从而使传播主客体、传播模式、传播介质等多个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1]

全媒体环境下产生了全业务概念, 包括广播电视业务、电信业务以及网络业务, 全媒体的消费方式在三网融合的促进下使消费方式也趋向于融合, 用户可以一个账单实现全业务;而全业务的产生也促使广电行业改变其管理模式, 即需要全域元数据的规范化。产业的纵向融合则体现在监管、业务与终端以及网络与技术的融合。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三网融合环境下的全媒体全业务融合进程。

三网融合环境下的全媒体

二 制播流程及架构差异化分析

1. 传统电视媒体的制播流程及架构

传统电视媒体在网络化时代之前一直都是点对面、单向一次性传播, 受众只能被动接受电视媒体的传播内容, 电视媒体播什么观众就只能看什么。广电行业的结构基本为广播、电视以及新媒体三大部门组成。这三大部门相互独立, 并不互联互通, 没有共享的节目源, 制作流程相对封闭。电视台最主要的收益来自于广告, 电视台的主要流程有采集、编辑、播出以及存储, 而制作播出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

2. 全媒体环境下电视台制播流程及架构

全媒体环境下的电视台与传统电视媒体在许多方面显示出了差异。

(1) 全媒体化电视台有统一互通的内部网络

要实现从传统电视媒体向全媒体电视台的转变, 首先要解决电视台内部的融合技术。传统电视媒体的内部网络都是独立工作的岛, 内部资源共享并不及时, 办事效率大打折扣。而全媒体电视台则有一个联通的内部网络, 所有资源都能第一时间上传并分享, 这就需要技术部门开通能跨越不同平台、不同网络、能实时生产和发布的网络系统。

(2) 全媒体化电视台制播流程改变

全媒体时代的电视台已经从“单一渠道采集、封闭式生产、点对面单向传播”的制播模式向“多媒体采集、共平台生产、多渠道分发”的全新制播模式转变。这种传播模式着重传播渠道和接收终端的多样性, 为受众提供了方便。传统媒体的制播流程是线性的, 从采集到制作播发呈现封闭直线状态, 而全媒体环境下的电视台则呈现出复杂的环式结构, 首次, 其延续和发展了传统媒体的制作流程和制作经验, 将其运用于全媒体的实践;同时, 由于全媒体生产的特殊性, 其采、编、播都呈现双向性, 用户成为生产流程中的一个环节。

分析图4, 我们可以发现电视台内全媒体内容的生产发布可分为内容采集、内容加工、内容分发、用户互动四个阶段, 对于内容的存储管理贯穿整个流程。

a.内容采集阶段

全媒体生产系统中的内容收录阶段主要分为如下几个流程:

信息汇聚。收集多渠道不同来源的数据, 包含短信、电话热线、手机客户视频上传、手机客户图片上传、手机直播流、外电接收、微博信息、互联网PC连入、WEB信息检索、收录等信息来源收集。所有信息汇聚成线索库, 方便统一管理。线索库中的内容由专人进行分配管理。

策划准备。线索汇聚分配后, 就要开始制作面向不同媒体的稿件编写和节目制作, 如任务计划、任务审查、外出采访、摄像等, 制定任务的新媒体宣传方式、编辑制作主题等。当明确计划后所需要的写稿和节目制作信息并不一定完整, 往往需要通过采访、补充信息汇聚、收录、媒资回调、上载等继续完善, 这时生产计划确定时创建的融媒体对象的数据继续被通过各种手段予以完善。

开始实施计划时, 各子任务相互迭代, 过程中互相造势, 随着生产过程推进和观众反馈随时响应, 将多次根据策划的反馈信息对任务进行调整, 逐步实现产品节目的输出。

b.内容加工阶段

全媒体生产系统中节目制作可以分为三类:文稿制作、节目制作和新媒体节目制作。文稿制作讲求时效性和多样性, 为后面的计划实施提供基础。节目制作则需要注意图像的质量、字幕编辑等问题;而新媒体节目制作则更注重快速编辑快速发布, 主要实现对多媒体问题的简单编辑。

全媒体生产系统内容生产加工流程主要分为:文稿管理、串联单管理、节目制作以及播出。串联单管理流程:串联单的编排修改需要审核通过才能进演播室, 它同时还能同步到新媒体的发布系统用于制播流推送。而节目制作以文稿为主线, 通过对新媒体素材的简单编辑随后发布。

c.内容分发阶段

完成生产的节目进入内容分发和交换阶段, 根据不同终端要求进行云分发处理。首先, 需进行分布式云转码, 转换成FLV、TS、MP4、3GP等不同媒体规格要求的视频格式, 根据电视、广播播出要求来选择相应的格式;对于网站、手机和移动终端等新媒体发布终端, 生产的节目内容发布到IPTV、网络电视、互联网电视、手机电视、移动电视等新媒体电视终端。而全媒体电视台的内容交换可以让用户充分参与。

d.用户互动

全媒体时代用户已经不单是受众, 更是制播环节中的一部分, 因此, 电视台与用户的互动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全媒体时代, 信息的传送者也是信息接收者, 信息接收者也可以成为信息传送者。观众接收信息后, 可以马上通过电脑、手机或移动终端等智能终端, 进行畅所欲言的评论, 形成新的信息传递给全媒体平台。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传播媒体都能在第一时间发布消息到全媒体平台。

最终, 全媒体环境下的电视台形成无明显且稳定结构的共享池方式。[2]在这种形态中, 大部分的用户都有可能同时作为内容的供应者和需求者, 节目生产流程的任一环节都能与其他环节对接。共享池结构中各实体之间关系的建立和调整非常方便, 简化了流程, 使得频繁变化的业务流程在共享池结构中变得可能。由于任何一个环节都可以调整更改, 因此这种系统非常灵活方便, 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

(3) 全媒体环境下电视台的系统架构设计

a.总体设计思想

传统电视媒体的经营主要是依靠广告在播出平台上获得一次性利润, 没有形成多元收入格局。而在全媒体时代, 电视将摆脱单一依靠广告收入的经营模式, 根据不同终端用户的不同需求, 付费点播、精准营销、套餐服务、内容定制、电视购物、增值服务等新的消费方式, 将成为电视经营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传统电视过去一直是面对单向传播渠道的一次性生产, 点对面的单向传播。面对多样化的新媒体形态, 尤其是日益增长的互动需求, 这样的生产传播模式很难适应全媒体发展的客观需要。电视媒体生产应从“单一渠道采集、封闭式生产、点对面单向传播”的制播模式向“多媒体采集、共平台生产、多渠道分发”的全新制播模式转变。

b.总体设计原则

系统设计应该遵循实用性、安全性、先进性、发展性、开放性和点面相容的原则, 总的说来, 系统设计应是敏捷、可信的。

c.系统总体架构

研究适应全媒体背景下的全台网络系统架构方法, 结合全媒体业务流程分析, 提出全媒体业务内容制作技术系统架构构建思路:按照节目采集、制作、保存、分发和发布等;针对全媒体环境下的信源采集与收录系统、内容生产加工系统、内容存储与管理系统、内容分发与交换系统、内容发布与监控系统、综合网络管理系统及相关辅助系统的架构方法和思路进行探讨和研究。

(4) 全媒体时代以用户为中心

电视台全媒体环境下, 其定位有了根本的转变。电视台从原来的宣传机构转变成了服务机构, 制播流程从封闭走到开放, 原本的电视受众成为了用户, 他们对电视有了更多的发言权和选择权。如果电视媒体只是简单的宣传, 并没有把服务做到位, 没有满足用户需求, 那么就很有可能失去这个用户。

(5) 用户参与到全媒体电视台制播流程中

用户的参与使得电视的消费方式不再是单向封闭传播的观看模式。互联网的介入使得电视媒体不单只是简单的制作播发机构, 它同时也成为一种社交手段。人们在电视上可以形成社交圈子, 好友之间能够方便进行视频内容分享、推荐与交流。

(6) 电视台全媒体化需要解决的问题

而实现全媒体的共享池结构就必须要解决接口的标准问题。接口标准包括两方面:内容分发方面通过标准接口调用内容生产系统的内容分发引擎完成;应用接口层则由视频内容根据实际业务类型, 向不同的全媒体终端提供不同的应用服务。接口统一后, 用户端通过各自网络连接到云网络视频服务平台的统一服务接口, 接口部分根据客户类型选择合适的服务提供者, 这样各类用户就能以透明的方式享受云平台提供的服务。[3]如果没有统一的接口, 那么全媒体的框架也不能实现, 因此, 建立统一的接口标准使内容能迅速传播是电视台全媒体化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

由于制播流程和业务流程的改变, 管理体系也需要适应新的流程。全媒体的内容制作流程多样且异变, 所以在管理时已经不是简单的线性管理, 而需要管理者进行多进程的管控。

同时, 由于新媒体制播平台向用户全面开放, 鼓励用户直接参与到采集、制作和播出领域。电视媒体的特殊性使得其需要对用户进行全面的监督和管控。新媒体用户具有流动性和虚拟性, 因此, 需要在各环节对用户进行管理:对采制过程中用户参与的管理 (用户回传、用户上载、用户直播、用户制作) 和播出过程中用户参与的管理 (用户数据采集、论坛、社区) 共同组成参与者管理体系。当用户点击屏幕时, 系统会自动对用户进行分析, 得出用户最常访问的信息, 从而判断用户喜好, 掌握用户动态, 同时掌握用户身份信息, 了解用户情况, 便于系统管理。

三 全媒体环境下的电视台转型的几点关键因素

1. 全媒体化电视台以业务进行台内组织架构的重构

由于全媒体时代电视台需要跨平台运营, 因此, 广电行业的组织架构也相应发生了变化, 不再按照媒体类型划分组织, 而是要按照业务流程和要素重构组织。

2. 电视台管理者需要转变观念, 以用户为中心

全媒体时代下的电视台管理者的观念需要有所改变。传统电视台作为信息的发布者, 其话语权不容置疑, 但随着网络化进程的加快, 报纸广播电视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源, 微博等促进了网络信息的发展, 网络电视提供了更多的视频选择, 用户对电视媒体有了更多的自主选择权, 因此, 用户成为了全媒体环境下电视台服务的对象。电视台需要改变传统的思想, 转而以观众为中心, 让观众体验更好的电视服务。

3. 全媒体化的电视台有更完善的收入结构

电视台通过为观众提供更优质、更多元化的服务来改变收入结构, 而不再是传统单一的广告收入。现在已经可以实现的收费服务有点播、账单支付等,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三网融合的深入, 将有更多收费内容出现在电视上, 优化电视产业结构。

4. 全台网一体化与制播流程的改变是全媒体化电视台的重要特征

从整体架构上来说, 全媒体环境下的电视台工作模式有所改变。传统电视台各个部门分工明晰, 相互之间有明确的界限, 因此信息的流动比较困难, 对电视台整体发展不利。而全媒体则要求电视台各部门之间的互联互通, 要求信息共享, 因此, 电视台内需要搭建公共资源平台, 实现接口的统一, 完成台网一体化建设。

全媒体环境下的电视台与传统电视台除了有以上的不同点, 最重要的不同点在于其制播流程的改变。传统电视台的节目制作流程为采集→编辑→播出→存储, 而全媒体化的电视台则保留了这些传统流程, 但同时又对其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

z全媒体化的电视台更为开放, 传统电视台封闭的制播流程已经不能适应。传统电视的制播链路呈现封闭状, 信息的来源单一;而全媒体化的电视台则有多重渠道的信息来源, 信息面更广更及时, 参与的人不再是台内记者, 普通人也可以是素材的提供者。

z全媒体化的电视台制播流程不再呈直线状, 环式链路成其特点。正如图4所示, 全媒体化的电视台相对于传统电视台有了新增的“用户互动”环节, 用户不再是简单的收看电视的观众, 他被纳入到电视台制播流程中, 使全媒体的电视台制播流程呈现全新的环状链路。用户可以全面参与到电视制作的前期内容手机、中期内容编辑以及后期内容发布, 成为整个流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结合其“开放”的特点来看, 全媒体化的电视台制播链路可以是任何人在任何环节都参与进来, 进而使得消息更迅速更全面。

面对全媒体竞争的新格局, 传统电视也面临着从台网联动、台网融合向全媒体发展的战略转型, 这一转型的重点在于实施五大核心转变, 提升全媒体竞争合力。如图7所示。

四 结论

通过对全媒体的分析, 我们可以总结全媒体是以受众为中心、以商业模式为主导、以平台为基础、以技术和产品为驱动, 通过追求多样的媒介形态和传播渠道, 用多元化、立体化的内容产品扩大受众覆盖面, 以获得新的发展优势和空间。[2]要实现全媒体化的电视台制播流程和构架就要做到台内融合, 而各类技术和接口的标准化规范化是融合的前提。开放的全媒体制作流程是其商业模式获得成功的有效保障, 而稳定的电视台全媒体构架和制播流程则是其最重要的生命线。全媒体时代已经到来, 电视媒体要与新媒体形成良性竞争, 相互促进, 共赢互利。

参考文献

[1]《网络制播环境下的全媒体全业务内容制编存播技术流程、管理策略及系统架构研究》,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项目报告

[2]《关于全媒体的探索研究》, 吴晓东、刘建宏、尚峰《广播与电视技术》2010, 12:24-24, 26, 28-31

上一篇:中国广电发展战略分析下一篇:智慧城市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