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育媒体

2024-10-11

网络教育媒体(精选12篇)

网络教育媒体 篇1

在远程教育发展的历史过程中, 可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代是以印刷教材为主要特征的函授教育;第二代是以综合运用印刷教材、广播电视、录音、录像等多种媒体为特征的广播电视教育;第三代则在利用印刷教材、卫星电视的同时, 将计算机通信网络引入远程教育领域, 即以计算机网络的实时交互双向通信为特征的现代远程教育[1] 。尤其是近年来国际互联网的迅速发展, 使得网络教育几乎成了现代教育的代名词。相比之下, 广播电视教育一下子成了“明日黄花”, 大家一窝蜂地去研究以多媒体、网站、网页、网络课件、网络课程等网络教育的新鲜事物。这种“喜新厌旧”的风气在国内教育技术界尤甚。其实, 作为教育媒体的广播电视教育具有许多网络教育所不及的优点, 如快速的传播性、极好的可视性、丰富的艺术性和深厚的人文性等等。这几年随着网络宽带化的进展, 促使网络教育媒体也向着具有电视教育媒体的特点发展。正如第一代的函授教育至今也没有被抛弃一样, 广播电视教育媒体依然以它独有的魅力, 正滋生在网络新媒体的“温床”上。

1广播电视教育媒体的发展历史

广播电视教育媒体是在无线电广播发明以后, 随着20世纪中叶电视的发明而产生的, 它将远程教育带入了一个视听一体学习方式的新阶段[2] 。这种在电视上出现主讲者特写镜头的方式, 作为与传统教学相对应的一种授课方式, 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采用, 越来越多的开放大学 (Open University) 在世界各地建立起来。目前, 根据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规划, 由中国教育电视台建设和管理的中国教育卫星宽带网, 集电视、语音、IP数据广播节目于一体, 提供双向非平衡交互服务, 并与地面的中国教育科研网 (CERNET) 高速连接, 构成了天地合一的、具有交互功能的、全国规模最大的远程教育网络。应当说, 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主体的国家远程教育系统, 仍然是以广播电视教育媒体为主体, 并辅之以网络教育媒体, 以弥补电视媒体交互性的不足。

2广播电视教育媒体的特点

正如安东尼·贝茨 (Antony.Bates) 认为的那样, 媒体一般是灵活的和可替换的, 并不存在某种“超级媒体”, 所有媒体都有其长处和短处, 而且一种媒体的长处往往正好是另一种媒体的短处[3] 。对于某些具体的教学目标来说, 还是存在某种媒体, 其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媒体, 即不同的媒体有不同的专长。各种教学媒体既有共性, 又有个性, 为了追求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我们应该很好地研究、鉴别它们的特长和优势。

2.1 电视教育媒体的技术优势

近年来, 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 电视图像的清晰度由原来模拟电视的300线提高到数字化逐行扫描电视的600线, 高清晰度电视可达1 000线以上的分辨率, 无论从视听效果还是从屏幕大小都是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4] 。电视媒体具有良好的传播性, 可以借助于卫星进行大范围、远距离传送, 或直接接收, 或再行转播, 技术上都很容易实现, 且能保持较高的音像质量, 具有很强的技术优势。

2.2 电视教育媒体的教学优势

电视教育媒体视听合一, 既能反映静态事物又能体现动态情境, 它能够形象地表现自然界和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事物, 声画并茂, 情态逼真, 给人一种如临其境的感觉, 所以具有客观真实性。电视教育媒体的信息来自客观实物, 通过运用多种电视技术和艺术表现手法, 可以充分显露事物的本质属性, 使其内容、形式、效果更加完美。电视画面语言的特点之一就是包含的信息量大, 短短几秒钟的时间就可以表现用较大篇幅的文字都难以表达的内容, 而且可以展现纵深性内涵的信息。

2.3 电视教育媒体蕴涵丰富的艺术性与人文性

我们知道, 电视教材的影像采集与编辑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不仅需要专业的技术和设备, 而且还需要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制作人员来进行制作, 这样保证了教材不仅具有教学性而且还具有一定的艺术性, 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教授了知识也潜移默化地进行了艺术的熏陶, 而不是像现在的网络教育那样, 谁都可以做课件。另外, 与网络教学媒体相比, 电视教学媒体更富于情感性和人文性。因为教材里面是活生生的人和事物, 教师的讲课过程尽管是以科学知识的传授过程为主, 但仍然蕴涵着浓厚的人间情感的交流与沟通, 包括精神、道德、文化等等, 即我们通常所说“教书育人”中的“育人”作用。应当说这是传统教学形式中的精华, 而电视教学媒体较好地传承了这一精华。也就是说, 人是最重要的, 人与技术的结合是最好的, 纯技术的东西只能排在第三位。因此, 电视教学更适合人间情感的交流, 是一种更适合普通教师的教学方式。

3网络教育媒体的优势及其对传统教育的影响

1998年5月, 联合国新闻委员会正式提出:互联网已成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从此, 互联网媒体以一种后来居上的架势, 并以“一年相当于传统产业六年”的速度发展着, 其势头强劲, 大有压过传统媒体取而代之的势头。德国作家尼古拉斯·鲍恩用一句话高度概括了网络的独特个性, “直到现在,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政府或别的什么人能够拒绝或想拒绝这个电子文明世界里的怪物。她新奇的自由性、便利性和挑战性, 掩盖了她潜在的强暴性和危险”[5] 。

3.1 网络教育媒体的优势

(1) 检索便利。

网络媒体可以利用特有的数据库功能, 把以往的信息集中在一起, 并向访问者提供一个友好的检索界面, 以便人们检索到以往信息。

(2) 信息发布范围非常广泛。

网络媒体中的信息可以通过国际互联网络全天候、24小时不间断地传播到世界各地。全球受众可以在世界上任何地方的Internet上随时随意浏览网络媒体信息。

(3) 能让访问者有如身临其境。

网络媒体的载体基本上是超文本、超媒体的格式文件, 能让受众亲身体验网上冲浪的乐趣。

(4) 可自主选择需要的信息。

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都具有传播的强迫性, 不管受众是否需要, 都会强行灌输到他们脑中。而网络媒体则属于按需选择, 不需要彻底浏览, 可以实现自由查询。

(5) 内容更新的高时效性。

传统媒体发布信息有一定的周期, 信息一旦发布很难更改, 而网络媒体上的信息则能随时变更内容。应当说, 网络媒体的出现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了全方位的变革, 教育和学习当然也是首当其冲的。它冲击了传统的教育和学习方式, 对传统的教育模式和学习方式提出了挑战, 也使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发生了转变。

3.2 网络教育媒体对传统教育的影响

(1) 学习方式的转变。

建构主义者认为, 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地记录外界信息的过程, 而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 学习是按自己的需要、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进行的, 而网络教育媒体为向个别化学习方式的转变提供了一个可以实施的平台。

(2) 学习环境的转变。

网络教育媒体为个别化学习提供了更好的环境。传统教学的课堂环境是以教师为中心, 学生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在网络环境下, 学习过程是以学生为中心的, 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就像走进了“自助式餐厅”, 你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 大家“吃”同样量的东西, 不管你是否“吃”得下。

(3) 学习模式的转变。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讲, 学生听, 很少有交流的机会, 而网络教学媒体则改变了这种状况, 为协作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基于建构主义思想的新的学习模式的应用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

(4) 教师、学生角色的转变。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 一切以教师为中心, 教师的作用是传道解惑, 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传递与接受的关系, 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而在网络教育媒体的环境下, 教师的角色将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设计者、组织者、辅导者和管理者, 学生则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5) 学习时空的转变。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 学生集中在学校里学习, 学习时空受到很大的限制。而网络教育媒体提供的则是一所无形的学校, 一切学习活动都可以在网上进行。网络上的一切资源都是共享的, 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可以进行自由学习, 不受时空的限制。

4网络教育媒体的缺陷与不足

4.1 技术的瓶颈使网络教育媒体信息的呈现主要是文字和图片的网页形式

尽管国际互联网的功能是比较完善的, 但由于技术上的一些瓶颈, 仍然使网络信息的传送不尽如人意。目前的Internet网带宽仍然不够, 这使得一些大信息量的多媒体信息难以在网上可靠传送。虽然宽带网接入技术在发展, 但并没有彻底地解决问题。因此, 目前网络教育媒体的表现形式主要是以文字和图片为主的网页形式, 这实际上是电子版的图书教材, 如果仅靠它来完成学习过程, 恐怕难以胜任。

4.2 基于Internet网络的教育前提是需要学习者有主动学习的自觉性

网络教育的交互过程是通过人机交互的方法来实现人与人的交互, 这是计算机网络的重要特征。反过来也说明了在网络教学实施的过程中, 师生的互动性是不强的。教师的监控作用基本为零, 这就需要学生具有主动学习的自觉性。这在低层次学习阶段是很难达到的。

4.3 网络教育媒体不能形成传统课堂教学特有的学习氛围

在传统教学的课堂上, 教师的一个眼神、学生的一个反应、一举手一投足皆在大家的视线之中。教与学的交流, 师与生的沟通, 形成了课堂教学特有的学习氛围。而在网络教育媒体中, 这样的氛围是难以形成的。因此, 学习的进程难以控制, 学生学习的动机也较难激发, 更难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

4.4 网络教育媒体的交互环境可能导致人间情感的淡漠

前面提到网络教育媒体的交互环境是通过人与计算机的交互而间接实现的。当学习者面对冰冷的计算机交流时, 所面对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并不是在一个共同的真实时空下, 而是在一个虚拟的时空中。在这样的时空中, 人们很容易隐藏真实的面目, 令虚拟的空间里充满虚伪和欺骗, 久而久之会导致人间情感的淡漠。网络教育媒体的最大不足就是缺少传统教育过程中那种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 而作为第二代的电视教育媒体与网络教育媒体的恰当结合就可以弥补这个缺憾。

5网络教育媒体与电视教育媒体的融合已是大势所趋

受目前网络技术的限制, 网络教育媒体主要以文本加图片的形式表现, 这使得它的教育教学功能并不完善。而它所缺少的正是电视教育媒体的优势所在, 因此二者之间的结合就是不可避免的了[6] 。利用网络教育媒体交互性强的特点, 可以弥补电视教育媒体单向传播的缺失, 利用电视教育媒体可视性强的特点, 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参与和人文内涵的培养, 从而构成一个既虚拟、又真实、有反馈控制的现代教学系统。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过程分为同步实时教学和异步非实时教学两类, 同步实时教学就是通过远程视频会议或音频会议来实现的, 其实质就是电视媒体形式的直播教学过程, 同时还可以利用网络传送文本的交互信息, 使教学双方实现有效的实时交互。异步非实时教学则包含两块内容, 一是利用视频点播实现在其他任何时间里点播储存在网络服务器上的电视教学内容, 仍是利用电视教学媒体的形式;二是利用网页、教案、课件等形式完善教学的全部内容与过程, 完成的是文字教材、指导书、练习与检验等功能。随着网络宽带化及视频传输技术的发展, 融合于网络教育之中的电视教学媒体的应用将越来越多, 并将成为网络教育媒体中的最主要成分。作为教育技术的专业人士, 我们极有可能“重操旧业”, 让电视教育媒体发挥更大的教育功能。

6Internet环境下电视教育媒体与网络教育媒体的融合

我们知道, 电视信息数字化以后其数据量是巨大的, 且目前因特网带宽还不够要求, 所以将电视媒体搬到网上并非易事, 它是在一系列技术发展的支持下才能实现的[7] 。随着经济的发展, 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也越来越大。在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校校通》的大背景前提下, 使得能将两大教育媒体融合在一起的各项技术得以充分的发展。

6.1 视频压缩技术对两大媒体的融合起着基础性作用

在十多年以前, 几乎没有人会相信视频信息数字化以后还能在网络上传输, 因为数据量太大了[8] 。随着视频压缩技术不断发展, 从H·261、H·263、MPEG、MPEG2到MPEG4等压缩格式的发展, 压缩比越来越大, 图像质量越来越好。如果没有视频压缩技术的发展, 电视信息在网上传送是不可能的, 它是两大媒体实现融合的基础。

6.2 流媒体技术对两大媒体的融合起着关键性作用

在互联网中, 通过媒体播放器, 接收到连续不断的数据包, 而不必等到完全下载后再收看视频直播、点播节目。这种能保证视音频流和数据流不间断地提取和传输的技术, 称为流媒体技术。这是一种新型的视音频压缩技术, 常用的有SDI和SDTI (MPEG) 等。流媒体技术在IP网络的数据传输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6.3 宽带网技术对两大媒体的融合起着决定性作用

将电视媒体融合于网络以后, 网络媒体表现为具有图像、声音、文字、图片、数据等多媒体信息的形式, 其数据量仍然是很大的, 要通过宽带网接入才能够保证高质量的传输。因此, 宽带网的建设就是一个迫切的问题。在宽带网上, 因为有足够的带宽, 可以减少视频流的断续现象, 并能快速地传递文件和信息, 流畅地观看网络电视节目, 不受时间的限制。总之, 一个宽带化的多媒体网络, 对两大媒体的融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按时间的顺序来给媒体断代, 广播电视媒体是第三代媒体, 而网络媒体是第四代媒体。但是, 并不意味着后一代媒体的产生就是对前一代的否定或取代, 即使是取代也是一段漫长的过程。在这段漫长的过程中, 不断发生着融合、进步与消亡, 优点被汲取, 缺点则被淘汰。在教育领域, 也不能把广播电视教育的手段看成是过时的手段。各种教育媒体都有其优越之处, 只有优势互补, 才能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教育媒体和网络教育媒体的优势,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综合利用, 才是现代大教育的观念。

参考文献

[1]张秀梅, 丁新.中外远程教育发展历史分析与比较[J].中国电化教育, 2006, (4) :27.

[2]朱谦.韩国教育技术热点[J].开放教育研究, 2003, (4) :54-56.

[3]南国农, 李运林.教育传播学 (第二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4]付庆军, 霍新南.插播型电视教材设计制作及应用[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16) :209-211.

[5]抗文生, 刘承萱.电视教材的摄制与编导[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2.

[6]钟志贤, 杨蕾.论网络时代的学习能力[J].电化教育研究, 2001, (11) :22-27.

[7]于素云.素质教育下的电化教学手段运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 1999, (4) :9-12.

[8]梅龙宝.基于校园网络视频点播学习环境设计与教学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 2003, (5) :65-67.

网络教育媒体 篇2

与传统的音视频设备采用的工作方式不同,网络媒体依赖IT设备开发商们提供的技术和设备来传输、存储和处理音视频信号。最流行的传统的SDI(串型数字)传输方式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网络交换特性。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才可能利用SDI创建类似以太网和IP(因特网协议)所提供的部分网络功能。所以,视频行业中的网络媒体技术就应运而生。

目录定义优势定义

网络媒体和传统的电视、报纸、广播等媒体一样,都是传播信息的渠道,是交流、传播信息的工具,信息载体。

优势

网络媒体 资源发布 优势网络媒体资源发布

以网络吸引眼球,以网站推动营销。

1、各大 门户网站 、论坛 (如 新华网 、人民网 、新浪 、搜狐 、网易 、TOM 、千龙 、腾讯 等网站)以及 博客 等有优势;

2、通过网络的整合传播和新闻事件的密集炒作,达到宣传企业的目的。

3、行业:网媒传播范围涉及各大 时尚网 、快消、游戏网、数码网 、通讯网 、体育网 、医药网 等。

4、(高附加值的撰稿服务: 专业 撰稿 ,资深记者组成,在 IT 通讯、医药 、时尚 、快消等行业拥有丰富的运作经验,擅长综述、新闻、评论、导购稿等等)

提供 软文发布 、软文撰写、软文特定时间的导向传播,全行业媒体营销与效果分析;事件营销与效果分析,媒体监测,简报制作,效果分析。

(中国传媒第一网站,打造中国最大的媒体联盟站)

新浪 ,搜狐,网易,腾讯,人民网, 中华网 , 中国网 , CCTV , 雅虎网 , 和讯网 , 阿里巴巴 , 慧聪网

京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TOM, 21CN , 艾瑞网 , 新民网 , 易观网 等

还有时尚行业,IT 行业门户网站超低价发布.

中国传媒网 ,企宣中国, 凤凰网 等 50 家国家一类新闻网站强势收稿 20 元 / 篇 (含口、超链)收录超好

上百家 1-10 万粉丝、50-70 万粉线、70-100 万粉丝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名人资源;另有上百家 人人网 红人资源、开心网 红人资源。

新浪和腾讯大量微博号,1-100 万微博资源,中国传媒网。

网络媒体 - 传统媒体品牌传播的局限性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互动与整合 篇3

【关键词】网络新闻 传统新闻 整合

一项调查表明,在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后,70%的人会再利用传统媒体验证所获信息的准确性。网络时代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信息传播媒体的迅猛发展,网络媒体丰富了公众表达,但也带来了信息碎片化、表达情绪化等问题,传统媒体的报道被网络广泛转载而影响“放大”,形成舆论压力。在网络时代,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形成良性互动,发挥整合作用。

一、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良性互动

在互联网上,用户可以在新闻网站、社区、论坛、博客、网络电视、电子杂志等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信息传递的交互性使用户不再是简单的接收方,主动权掌握在了用户手里。同传统媒体不同,在网络媒体上所有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主角,人们还可以通过网络媒体进行再教育,人们对网络媒体的参与热情和参与需要也在不断增长,交互式服务的优越性将日益明显。

传统媒体如广播、报纸、电视等都是在固定的地点和活动空间进行传播活动,它们都需要大量的现代化设备和大批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新闻信息采集、编导以及相关的技术人员,因此传统媒体只能在媒介组织中进行新闻信息的制作、传播工作。网络媒体则不同,它的传播主体既可以是专业的机构,如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也可以是非专业的个人,也就是说每个用户都可以是传播者,信息不再是归属哪个传播媒体独有。

与网络媒体相比,传统媒体也能满足受众了解信息的要求,但因其自身有很多局限性,使传统媒体在进行新闻报道时经常用一种由上对下的方式,受众的意见难以反馈、要求难以满足。而网络媒体的用户具有相当大的自由性和主动权,互联网上这种传播平等化的趋向无疑使传统新闻采编的视角发生了变化。

1、网络媒体的信息优势

传统媒体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能无限制地传播信息。而网络媒体从根本上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全世界都可以进入开放的信息空间。通过互联网,时间和空间不再是信息的障碍,无限的传播范围使得传统意义上的国界不复存在,形成了信息跨国界、跨文化、跨语言的虚拟空间,使人体验到了身临其境的感觉,相对传统媒体来讲,网络媒体还拥有即时性、大容量等优越性。

互联网上信息的即时性与持久性。网络媒体使新闻的时效性与持久性得到结合。较报刊前进一步,广播电视的现场直播使零时间新闻发布成为可能,但这并没有真正解决新闻的时效性问题。时效性是新闻价值重要的评判标准之一。长久以来,人们对于时效性的认识不清,更多地关注新闻信息本身发布的及时性,而忽视受众接收新闻的及时性一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闻信息时效性的要求不仅要及时,更重要的是确保需要这些新闻信息的人群能够随时接收到。网络媒体非常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因为网络新闻不仅具有即时性,同时具有持久性的特征。网络新闻是可存储的,它不同于广播电视新闻转瞬即逝,也省去了保存报刊的麻烦。新闻媒体可以在网络上开办专题或专栏,集合与某一事件有关的新闻信息,使浏览者对事件的发展有全面的把握。

互联网上传播速度的快捷使得传统媒体的新闻采编面临挑战。网络媒体没有截稿时间,所发布的信息是即时的、不受限制的,是一种“全天候”的发稿方式。由于全球时差的变化,互联网上信息的发布交叉纵横,其优势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而相对于互联网的即时采访、即时发稿的快捷,传统的新闻采访写作的速度较慢。

网络媒体信息量庞大,传统媒体无法相比。从信息的容量来看,互联网上的信息可以用“无穷无尽”来形容,用户在互联网上对信息可以进行自由选择,单纯从获取信息的角度讲,网络媒体比传统媒体有更强的竞争力。互联网广阔的空间让用户更加深入地了解新闻背景、解释新闻,这使得传统的新闻报道方式面临着挑战。传统媒体的传播范围受到时间、地理、天气等条件的限制。而互联网上的信息传播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任何人在任一台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上发布信息,世界各地的用户都可以获得该信息,这就对编辑和记者在对新闻价值的判断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他们在对新闻的处理上不得不更加迅速、全面、周到。

网络媒体使新闻信息传播呈个人化发展。现在,互联网上的个人化新闻服务已显示出其发展潜力。互动性使互联网可以根据用户事先选定的范围将新闻直接发到其个人电子信箱,可以按用户要求的时间和顺序播报视频新闻和其他节目。在因特网上,越来越多的网站都提供了形式多样的个人化服务。

2、网络媒体发展的局限性

网络新闻媒体以其崭新的魅力和强大的传播优势令世人瞩目,如信息丰富、快捷、全球传播、滚动式发布动态信息、自由交互,加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互动,形成立体展示信息、内容等,给看惯了传统新闻传播方式的人们以耳目一新之感。然而,在它显示优越性的同时,暴露出来的问题也不可避免。

虽然网络的普及使新闻信息传播快捷,但由于网络新闻信息源的多样化等,网上时常出现“出尔反尔”式的辟谣新闻,使人们对网络新闻的信任度下降。部分新闻网站缺乏对稿源的核实机制,信息传递中的无意失误与有意曲解,致使以讹传讹的信息出现在网络上。同时互联网的发展,增强了媒体与受众的互动性,受众更容易表达观点,但相伴随的是缺乏权威性。信息源、受众的高度个人化、私人化,以及传播方式和传播格局的多样化和多元化,使新闻的真实性、隐蔽性、可控性和可靠性随之降低,使受众对真实信息的信任程度也大大降低,这与新闻的基本精神如求实精神等背道而驰。

相对于传统新闻传播,网络新闻传播中的受众是无中介的直接与信息源联系,自主选择性大大增加,传统新闻媒体所起到的层层把关的舆论导向和信息过渡作用大大减弱。网络新闻传播无国界的窗口使不同意识形态、政治立场、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的信息大量涌入,为某些不良信息资源的泛滥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性。这些使得官方新闻宣传的公正性及引导舆论,承担社会责任方面的难度大大增加,而且面临失去大量受众,削弱新闻宣传报道权威舆论导向功能的危机。同时由于互联网立法的滞后,网络犯罪带来的社会问题,使正常的网络新闻传播秩序受到影响。

虽然网络新闻媒体越来越具有独立媒体的特点,时效性强、选择个性化,更容易形成专题。这些优势是传统媒体不具备的。然而网络新闻信息的获得有它自身的依赖性,使他们忽视现实生活中具有新闻价值的真实的第一手材料、事件。同时浮躁的从业作风和职业道德的淡化,使他们放弃独立发现新闻的精神,不愿意深入生活作出独到的发现。

二、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整合

网络媒体自身存在的局限性,使得我们对网络新闻应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它作为多种新闻媒体的一员而存在,并不能取代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而一统天下。两者存在发展的关键并不只在于是以纸张或光电技术电脑数字技术作为未来新闻媒体传播的基础,而在于在一个信息传播越来越多元化、多样化的世界里两者之间是否找到整合点,从而在竞争中互相依存、优势互补,共同求得发展。

1、两者信息内容的互惠互利

未来媒体的竞争,不只是传播技术和信息包装的较量,也不只是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的较量,而应该“原创信息”的较量。传统媒体在“原创信息”方面具有优势,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规范性的做法,比如新闻表述的客观与公正,新闻需要得到证实,新闻必须交代来源等等。这些特点要求,使得传统媒体新闻的可信度得到了保证,这也给两种媒体的互惠互利的整合带来了保证。

两者的整合,表现在网络新闻需要依靠传统新闻媒体的内容、信息资源等充实自己的视频窗口,丰富自身的内容。而传统新闻媒体可以利用网络新闻的快捷、滚动发布等优势不断扩展自己的内容。在这个方面,传统媒体除追求讲究实效外,更追求具有准确、质量、品牌和信誉的原创性新闻,而这正是网络新闻所缺少的。

2、两者各具优势取长补短

众所周知,传统新闻媒体报道拥有庞大的受众群体、稳定的记者队伍,新闻信息来源非常广泛,这些都是网络媒体所不具备的。传统新闻媒体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中长期逐步形成的政治属性与政策环境、机构组织与人才网络等方面的固有特质和优势,促使传统媒体更为有效的占有新闻信息资源。网络媒体则以资讯快捷和海量的信息资源见长。两者之间的整合做到取长补短应是一种理智的选择。

传统新闻队伍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朝着新的形式发展,如多媒体互动、电视新闻网上互动、突发性新闻的滚动报道、网络新闻背景的组织等等。这些都是传统新闻媒体利用网络,巩固自己权威地位的举措。

3、两者技术上的优势互补

新闻传播媒体发展到今天多媒体的争奇斗艳,引起这一系列变革的因素是传媒技术的进步。再新的技术都是相对的、不断变化的。网络新闻传播所具有的技术优势一旦被传统媒体所认识、所掌握,传统媒体可以利用网络技术优势,在市场化的新闻竞争中,成为充分公众化、社会化并承担巨大社会功能的综合信息传输媒介。在新科技的浪潮中,在媒体多元化的嬗变整合中,网络新闻与传统新闻媒体之间的界限将被打破。

相对网络媒体而言,传统媒体拥有令网络媒体艳羡的内容品牌、相当庞大的受众群体、稳定的专业记者队伍,新闻来源非常广泛,这些都是网络媒体在短期内所望尘莫及的。网络媒体在不能完全自己采编、制作新闻的情况下,还须依靠传统媒体的内容、人力资源等成长。网络媒体现在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还将继续依托传统媒体而发展。因此,越来越多的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走上了合作之路。

(作者单位:安徽广播电视台)

责编:姚少宝

电视媒体与网络媒体融合研究 篇4

1 电视媒体与网络媒体融合的必然性

电视媒体、网络媒体的融合,不仅仅是来自理论的探讨,更多方面是实践上的意义,这种融合需要的是多层次、多角度和多方位的,应该在观念上先做革新,并以理论为先导,以技术为具体的支撑。

与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相比较,网络媒体有着以下几个特点。

数量大。大数据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各种设备、终端产生的实时数据,拥有大数据的平台企业例如网络就会产生PB量级或者EB量级的数据。数据会以成千倍的级别上升,至2015年年末,全球的数据量已经超过了8 ZB。

数量种类多。传统的数据都是便于储存的、以文本为主的结构,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图片、音视频、日志都已经逐渐攀升到数据结构当中,甚至已经占据了60%的比例。数据类型越多就要求数据平台具有更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

数据处理速度快。大数据时代的计算框架建立在云计算之上,依托高速运转和集群的方式,通过分布式处理,以数据流的形式快速传递在信息系统之间,为用户构建了高效的数据库,适应大多的应用程序。

它有效地集合了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的优势,集图像、文字和声音为一体,真正地做到了多媒体传播[1]。网络媒体传播更具互动性,互联网将网络上的信息融合成为一个世界范围内的超级信息市场,在这里的信息,可谓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除此之外,电视媒体、网络媒体的融合也是满足各自发展需求的途径。保持电视媒体个性需要进一步提升电视作为主流媒体的优势,加大电视传播的含金量,需要尝试与多种媒介融合,实现相互交融和相互渗透。电视媒体的信息传播基本上是一个单向、定时、定量的,在网络中,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快速、方便地选择信息,在互联网运作过程中,真正地达到随心所欲。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媒体之间的相互融合、优势互补,才能够打造更广阔的市场,弥补以往单媒体存在的缺陷。

2 电视媒体与网络媒体融合的策略研究

2.1 实现差异化竞争

最好的竞争应在业务许可的政策下进行差异化竞争,以此打造自身个性化发展。这种发展策略应交给消费者进行选择,如果业务太过于趋同,就会显得没有竞争优势。在市场上没有融合,就会只有竞争而没有合作,加大不规范竞争的监管难度。法律法规作为传统的应对策略,市场需要有这种强制力,政府部门要尽早地确立相关的法律法规,不仅在产业链上要保证商家的利益,营造良好的市场秩序,确保网络与电视媒介融合中的内容是健康的,具有合法性。这种管理方式也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刻板的法律通常难以满足层出不穷的媒体新形式的管理需求,所以在营造差异性市场竞争氛围时,也要懂得顺应市场的发展规律,及时调整监管的政策。

2.2 推动新业务的创新与开发

我国当下的有线电视担任了政府的喉舌职能,其存在也需要一些公益性的项目作为支撑。国家的政策保护了广电媒体生产内容的合法性与专业性,但是广电媒体也不能就此止步不前。广电媒体要及时认清楚自身发展的优势,懂得角色转换的方向,拓宽在新媒体环境下与网络融合的方向和内容,提升自身运作的专业化[2]。当下,各个频道的同质化现象严重,专业频道的有关内容还需要做到进一步的锤炼,在运营的过程中,会受到有关政策、内容限制等因素。我国的广电媒体需要积极融合高清、点播、回看等业务,实现互动方面的标清、高清等产品优势。

2.3 打造节目特色

网络电视、互联网电视机都在积极与传统媒体、新媒体实现联动,其融合借助了网络的资源汇聚优势。互联网比电视媒体的用户规模相对要稳定一些,电视媒体要积极探索互联网的运营特点并及时调整自身的经营策略。例如:一些音乐、交流社区等网民活跃的区域,网民在其中担任了受者与传者的双重身份。电视媒体可以把握其中的交流意见和互动信息,与受众实现更深层次的互动,以此来整合自身的品牌形象。

在新媒体环境中,传播不再局限于单向,它可以朝着双向、多向的方式发展,传播信息具有良好的交互性[3]。例如:在新浪微博上有一条新闻引得受众关注,那么受众就可以参与下方评论,发表自身意见,让信息的发布者可以有效地了解到受众的信息反馈。电视节目也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整合自身的节目形式,实现电视节目向网络互动的方式靠拢。

2.4 提升编辑素养

在网络媒体时代下做一名媒体从业者,已经不能单单地从传统媒体的角度来做准备。要想更好地生存于这个时代背景下,就要将网络媒体的特点融入到工作当中,积极迎接未来的挑战,这也要求了媒介职业人的职业转型,从传统媒体走向网络媒体,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升当下媒体传播的质量。

与传统的媒介时代不同,网络媒体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实现了多种媒体的整合运用,诸多新媒体平台资源共享,通过音频、视频、图片等多种网络处理技术,让编辑、制作、发布融为一体,使得媒体平台业务之间的关联、共享更加紧密[4]。这一特点强调了电视媒体从业者需要拥有更敏捷和熟练的网络媒体技术应用能力,要学会如何利用网络媒体的电视捕捉方式、制作技术和文字编评。

3 结束语

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结合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网络媒体中的受众大多为年轻人,网络媒体的表达方式也更贴合年轻人的需求,对于电视媒体来说,既需要向网络媒体靠拢,同时也不能失去自身的特色。电视媒体如何定位自己,利用更好的表达方式来适应当下新的传播环境,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摘要: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以往传统媒体的发展方式不得不向新媒体低头。人们的生活方式已经很大程度上被网络媒体改变,新媒体以一种所向披靡的姿态走向了家家户户。所以,如何实现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融合已经成为当下媒体行业发展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文章主要介绍了电视媒体与网络媒体融合的必然性,并进一步分析了电视媒体与网络媒体融合的策略。

关键词:网络技术,传统媒体,电视媒体,网络媒体,融合,策略

参考文献

[1]戴程.全球化视野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问题研究——以电视媒体网络媒体为例[J].新闻界,2009(2):60-62.

[2]李瞳.论电视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融合——从凤凰卫视《戈辉梦工厂》传播方式的发展走势分析[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S1):117-119.

[3]吴宁.社交电视:电视媒体与社交媒体的融合之路——以电视与微博的互动为例[J].中国电视,2015(4):109-112.

网络教育媒体 篇5

行历史教学初探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社会各界都在提倡给学生减负,不能占用学生的休息时间,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毕生都要研究的课题,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计算机硬件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正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课堂教学手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多媒体课件已逐渐成为提高高效课堂的有效手段。为了适应这种形势,在近年的历史教学中笔者利用internet互联网查找教学资料,使用多媒体网页软件制作的课件组织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结合笔者在实践中的经验和体会,谈谈在历史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网技术的粗浅的认识。

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成才的起点”。将从媒体计算机引进课堂,是目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而实用的手段之一。学生只有对本学科知识产生了兴趣,才能有探求这门学科的欲望,而这种兴趣的激起则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声、像、图、文并茂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的注意,唤起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使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与课堂教学融合在一起,来思考和探究历史知识的奥秘。用

多媒体网络课件的制作软件dreamweaver、frontpage、powerpiont、flash创建的动态多媒体课件,是基于internet浏览器的html格式的教学辅助课件,借助计算机和投影仪在课堂上进行多媒体教学演示,声、像、图、文并茂的教学情境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及对教材的理解有极好的作用,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的气氛,还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课堂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授>一课时,笔者在课前先要求学生利用网络查找有关抗日战争初期的各个重大事件:如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等资料,了解台儿庄战役的历史背景。然后在上课时首先播放电影>的片断,学生很快被战争场景吸引。接着结合电影开始的地图>分析指出:1937年12月,日本帝国主义已经侵占了上海、南京、太原等重要城市(用红色动态很醒目的显示这三座城市)。接着日寇又从南京和山东分两路以南北两个方向向徐州进发(日军进军路线用绿色箭头动态表示)学生一下就被所看到的内容吸引住了。在多媒体课件中依次显示启发式提问:

1、日寇向徐州进军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按照地图马上可以得到结论:日寇为了连接华北和华东战场,最后侵战整个中国。

2、徐州保卫战的指挥官是谁?

学生马上回答预习过的知识: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

教师用鼠标点击超链接的源端点“李宗仁”,屏幕显示超链接的页面,即显示李宗仁先生的照片及其生平简介。教师对该内容作了讲解后,切换回原来的地图,屏幕继续显示提问:

3、徐州东北三十公里处的一个战略要地是什么地方? 学生回答:台儿庄。

根据以上播放电影>。让学生结合教材讲一讲战斗的壮烈场面并播放录像加渲染,再由学生分析归纳敌我双方为何要争夺台儿庄、血战台儿庄的重要意义。学生兴趣被激发起来,争相发言,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造的历史课教学情境,能较好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的意识。而且多媒体课件以能较好的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能突破时空的限制,变静态为动态,在说明历史事件、概念、史实时简明准确,省时省力,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

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适时归纳总结,精讲巧练 每当新课讲授完成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课本中所学的内容归纳整理、巩固提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经过自已思考理解,消化吸收课文中的知识要点后,将所学的知识归纳总结,然后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提纲、图示、表解等快速显示一遍,梳理已学过的知识,指导学生认识各知识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加深对己学知识的理解。用多媒体课件可把时间跨度较大而且分散在课本各章节中的历史事件联系起来,脉络清晰,一目了然,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

用多媒体软件制作的课件,不但层次分明、结构清晰,而且最大的特点是具有人性化的交互功能。教师可以边演示课件边提出根据教学目标任务设计的有层次、有次序的练习题。练习题在内容安排上也应该尽可能从多角度、多层次去启发学生思考,弥补他们知识上的不足;形式除常见的填充、列举、选择、排列、简答等题型外,还可以使用比较、讨论、判断说明、归纳选择、综合归纳等题型。练习题难度应适当,一部分题目可带有迷惑性,以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兴趣,巩固他们学习的历史知识。在学生回答完问题时,可在屏幕上显示“您答得真好!”“您再认真地想一想”等赏识激励化评语,使学生既学得生动有趣,又能记忆牢固。对于比较浅显难度不深的习题应该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习题的解答,而对于有些难度较大的问题,教师可在关键处适时点拨,加以引导。

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探索历史研究性学习方法 目前internet互联网以其丰富的内涵、快捷方便的特点,迅速地成为历史研究性学习中的重要手段和媒介。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选择有关历史知识的研究专题,主动探究和亲身体验历史知识的奥秘。在网络环璄下,以历史研究专题的任务驱动为核心,以利用internet互联网为获取信息和交流资料的手段,从而使学生完成历史知识的建构,是提高学生获取历史知识、应用历史知识和自主(或协作)学习能力的较好的途径之 一。

在这种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为主体,以历史研究性专题为任务驱动以以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环境和网络资源为学习手段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完成基本的历史知识的学习,更主要的是还使他们学会了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方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终身学习有能力。

网络教育新媒体的特点分析 篇6

关键词:网络教育 新媒体 特点

一.网络教育新媒体的概述

网络教育新媒体是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产物,以其便捷性、灵活性、开放性、高速性的优势渗透到生活各个领域,它颠覆了传统教育的单一模式,为教育者和学习者提供了一个不需要时间与空间限制的交流平台。

之所以对网络教育新媒体进行分析和研究,是因为互联网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涉及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不少新兴媒体涌现出来,使得信息的传播发生了颠覆性的变革。这种变革为教育者和学习者获取知识、进行交流、了解世界、开拓视野提供了多元化的渠道。

二.新媒体在网络教育中的应用

1.网络教学视频。网络教学视频是新媒体的一种,利用网络快速传播的优势发布教学视频,对受众者进行指导教育,它与传统教育的区别是,传统的教育的方式是教师和学生面对面的交流,这种交流并不能顾及到每一位学生,也不能根据某一位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专门的一节课,这大大局限了学生自身的发展;而网络教学视频打破了传统教育固有的传播方式,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接受教育,打破了时间和空间对于教育教学的局限性,并且能够更合理的利用教学资源。

2.电子图书。电子图书数据是一种以电子文件的形式存储在云端上,以数字化的方式进行传播阅读的图书。电子图书数据库的优点还便于复制、检索、备份,并且价格比纸质图书便宜,最重要的是全球性同步可以随时随地的阅读喜欢的书籍,来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3.互联网+教育。随着现在社会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潮流,人们对互联网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使其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当下,互联网的应用比比皆是,使人们逐渐意识到传统媒体的弊端,从而更加依赖互联网的应用。互联网+教育的出现将打破传统意义上的学校和老师的含义,信息化的发展使得优质的教育资源不再局限于仅仅的几所院校,“名师”不再只存在于高校,“择校”这一词语也将从词典里消失。

三.网络教育新媒体的优势分析

1.网络教育新媒体传播知识的便捷性。网络教育新媒体通过网络传输知识,有了互联网和终端设备就可以找到最新的公开课程,也能通过校园内网收看到任课教师的授课视频,尤其是随着近年来,手机、掌上电脑等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手机和掌上电脑越来越智能化,完全可以满足学生随时随地上网学习的需要,给学生即时学习提供了诸多便利。这些都体现了网络教育新媒体在传播知识时的优势—便捷性。

2.网络教育新媒体传播知识的丰富性。网络教育新媒体具有信息和知识传播量广泛、内容丰富的优势。电子信息时代的同学们对于信息和知识的传输速度和传输量都有很高的要求,而网络教育新媒体恰好满足了广大同学们的这种需要。

3.网络教育新媒知识的共享性。传统的教育模式主要是老师或者教育者主动的传递信息,学习者是被动地去接受信息,很难主动对学习情况进行反馈,同样,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由于授课任务较重,过多地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学生的知识接受和反馈情况。

四.网络教育新媒体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1.难以检测学习效果。在新媒体运用中更多的是主动而非被动,所以这对其运用者也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没有了老师这一驱动者的鞭策,使用者尤其是青少年的学习效果将会大大下降,因为新媒体的反馈效果不够完善,更多的是需要使用者去积极进行学习,但却无法规范的检测使用者的学习效果。它的传播方式更多的是让需求者自己去探寻,而不是一股脑的推给使用者。

2.网络干扰信息较多。随着互联网覆盖率的提高,受众可以随意地在网上发表自己的看法,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与匿名性,且在网络教育中由于使用者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受限制,这就为网络学习中虚假信息的存在提供了条件。

3.网络传播不可控。在网络时代里,信息的传播是无法控制的,一条信息被放在网络上会被迅速传播,每个人可随意观看,媒体无法自行控制点击率,发布者也可以随意发布视频,虽然受众范围广泛,但是也导致了受众范围的不合理性,使许多人尤其是青少年在利用网络教育新媒体学习的同时,也接触到一些不良信息,从而危害了受众者的身心健康,甚至扭曲受众者的学习观和价值观。网络传播的这一自由化,使得我们在关注新媒体优势的同时,更应去注重它的弊端和不良趋势,将其危害性减少到最低。

网络媒体对电视媒体的冲击简析 篇7

1 网络媒体对电视媒体的冲击的主要表现

最近几年,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 网络媒体开始进入了千家万户, 并逐渐的被社会所普遍欢迎, 自网络媒体出现之后, 传统媒体所受到的冲击开始变得越来越大, 同时其市场范围也开始逐渐缩小, 之所以出现上述状况, 主要是由两者之间的优劣对比所导致的。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讲, 网络媒体具有传播渠道广泛、传播内容丰富、传播范围大和创新度高的优势, 而传统媒体由于不具有上述优势, 因此必然受到网络媒体的冲击。

由于受网络媒体的冲击较为严重, 因此, 为了避免对自身的发展造成更大的影响, 很多电视媒体目前已经开始逐渐向网络媒体方面发展, 目前的网络新闻传播便是这一趋势的一大表现形式, 同时, 除了网络新闻传播外, 很多电视媒体也都开始着眼于通过开设网站的形式来加大对自身的宣传力度, 以获得更多的关注, 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 电视媒体所开设的网站无论从内容还是传播方式来讲, 都与电视媒体上所传播的一般无二。因此, 从某种程度上讲, 网站内容只是对电视媒体内容的重播, 并没有任何创新, 同时也正是因为如此, 开设网站的形式一般而言是无法真正的支撑电视媒体以使其能够与网络媒体所抗衡的, 而其影响力也就无法真正的与网络媒体比肩, 或超过网络媒体。

总的来说, 网络媒体对电视媒体所产生的影响或冲击主要表现在商业方面, 大量的调查结果显示, 目前很多互联网用户之所以选择互联网这一平台, 主要是因其信息的多样化, 而用户的主要目的则是为了通过互联网获取更多的多元化信息, 而相对于网络媒体来讲, 电视媒体则无法做到这一点。正因为网络媒体具有如此大的优势, 所以, 如果电视媒体想要使自身能够获得更加长远的发展, 就一定要实施相应的措施以抵御互联网的冲击, 而目前而言, 最为积极有效的解决措施, 便是对自身进行创新, 否则, 电视媒体发展的步伐将会受到及其严重的阻碍, 同时也将很难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2 电视媒体的主要优势及其如何与网络媒体进行融合

从目前的趋势分析, 网络媒体相对于电视媒体来讲具有很多显而易见的优势, 但这并不代表电视媒体一无是处, 相关人员及部门只有详细的分析并了解电视媒体的主要优势, 才能够从其优势入手, 来促进其与网络媒体的融合。

2.1 电视媒体的主要优势

首先, 相对于网络媒体而言, 电视媒体所具有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人力资源与内容创造方面。在人力资源方面, 由于电视媒体出现的时间较早, 发展历史较长, 因此必然较网络媒体所积累的人脉更广, 在人力资源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在内容创造方面,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 大多数网络媒体会通过与电视媒体合作的方式去共享其信息, 出现这种状况主要是由网络媒体信息渠道的局限性所导致的, 因此, 大多数网络上的新闻等, 主要来源便是电视媒体, 因此可以看出, 在新闻的发布方面, 网络媒体主要还是依靠于电视媒体的, 因此可以说, 电视媒体是具有内容创造方面的优势的。

其次, 相对于网络媒体而言, 电视媒体具有更加强大的公信力。由于电视媒体的发展历史更长, 人们对电视媒体的接触也更多,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 电视媒体已经成为了权威信息发布媒介的代表, 而网络信息虽然具有多元化的优势, 但由于其发展历史较晚, 同时也缺乏相关的管理措施, 因此其公信力较电视媒体相比还是存在很大程度的不足的。另外, 网络媒体的覆盖面也是无法与电视媒体相比拟的。

从上述的内容中不难看出, 电视媒体相对于网络媒体来讲, 还是具有相当程度的优势的, 除了其人力资源广, 内容原创性更强外, 其公信力与覆盖面也是网络媒体所无法匹敌的, 同时, 由于电视使用较为方便, 因此可以说, 其对观众的智力要求也并不是很高, 所以, 尽管网络媒体的出现对电视媒体带来了严重的打击, 但从整体上看, 电视媒体还是具有很大的优势的。

2.2 如何将电视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在一起

2.2.1 影响两者互相融合的因素分析

从目前的情况看, 电视媒体在整个信息传播领域内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 同时, 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 其领导地位仍然会一直保持, 但网络媒体的出现对其所造成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相对于电视媒体而言, 网络媒体具有更高的技术性。因此, 促进两者共同发展的最好的方式便是将两者融合在一起, 只有这样, 才能使电视媒体与网络媒体两者能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想要达到两者之间完美的融合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付出相当大的努力才能完成, 同时, 还需要国家或有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 而只有做到上述几点, 才能使我国的电视媒体与网络媒体逐渐的相互消化, 最后融合在一起。同时, 两者之间的融合还需要具有相当高的专业素质的人员才能完成, 因此, 如果难以找到专业素质足够高的工作人员, 其融合过程必将十分困难。

2.2.2 将两者互相融合的策略分析

1) 注重信息整合和发布渠道的多元化。电视媒体的信息在通过网络媒体进行传播时需要进行适当的加工, 因为网络媒体具有更强的互动性, 突出用户的参与性。比如现在开始出现的数字电视, 将其和网络进行有效整合, 就可以使之成为能够上网的电视机。

2) 注重优势互补。电视媒体存在着信息传播较为滞后, 而且受到时空限制。而网络的交互和实时传播特点, 就能够解决电视媒体的这些缺陷, 进而对电视媒体的缺陷进行弥补。这也能够有效的提升电视媒体传播形式的多元化, 同时也能够有效增强媒体的服务功能。

3) 注重资源上的共享。电视媒体经过多年的发展, 已经积累了丰富的人才, 而且品牌、信誉度都已经完善, 强大的采编能力如果应用到网络媒体中, 必然让网络媒体如虎添翼, 进而产生巨大的增值效益。

3 结论

综上所述, 随着网络媒体的出现, 电视媒体所受到的冲击开始变得越来越大, 将两者放在一起比较, 相互之间均具有自身的优势, 因此, 为了使两者能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就一定要加大力度促进两者之间的融合。相关人员及部门要排除一切可能阻碍两者融合的因素, 同时实施相应的策略, 以使电视媒体与网络媒体都能够得到更加长远的发展, 使我国人民获取信息的方式能够获得更加广泛的拓展。

参考文献

[1]侯雨昕.广播电视媒体应对新媒体冲击的策略[J].新闻传播, 2012 (4) .

新媒体时代网络媒体的舆论力量 篇8

以报纸、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重点打造新闻网站、政府网站, 能够在保障信息资源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通过优势互补, 可以加快信息的传播、丰富信息传播方式, 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的新旧媒体对网络舆论的传播有重要的引导作用。通过网络舆论可以进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建立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 引导社会道德取向, 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在新媒体时代, 需要重视网络媒体舆论的力量, 正确地在新媒体环境下引领社会思潮。

1 网络舆论场及其基本特征

互联网的发展极大扩大了人们的舆论空间, 每个网民都可以借助新媒体参与重大事件讨论, 发布网络信息。

1.1 参与主体的多元分层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 截至2015年12月, 我国网民规模达6.88亿, 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 951万人, 互联网普及率为50.3%, 比2014年12月提高2.4个百分点。我国庞大的网民数量, 造成网络舆论声音嘈杂, 一些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道德的声音对网络舆论有着不良影响。目前, 网络舆论主要由个人和组织构成, 如普通网民、大学生群体、组织机构、意见领袖、市场化媒体等都是网络舆论的发出者。意见领袖对舆论有重要引导作用;一些市场化媒体机构, 是舆论的重要推手, 不断地对热点事件进行挖掘和追踪。

1.2 议事热点的碎片化分布

社会热点问题往往是社会舆论的重要讨论内容。我国全面深化改革, 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多元化, 社会观念冲突和热点事件频发, 碎片化特征显著。在社会舆论的分布领域上, 社会民生、司法执法、反腐等都是网络事件频发领域。随着农村网民的快速增长, 分布的领域从城市到农村、从东部到西部, 都是社会舆论覆盖的区域。农村信息化的加速, “三农”问题成为社会舆论讨论的热点。

1.3 信息传播载体的多样化融合

新媒体环境下, 网络媒体发挥了重要作用, 传统的广播、电视、报纸等依旧是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 通过与新媒体的整合, 加速了信息的传播。数字杂志、数字电视、新闻网站、政府网站实现了信息渠道大大拓宽。微博、微信改变了信息传播挨踢的形式, 自媒体成为社会舆论传播的“新宠”, 对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1.4 利益诉求的功能凸显

群体事件发生后, 民众存在多样化的诉求, 民众利益诉求和政府回应存在脱节, 人们的诉求无法及时满足, 降低了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此外, 信息公开机制不健全, 决策处置不及时、决策处置不当等情况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 民众更倾向于将目光投向网络舆论。另外, 网络舆论开放性比较高, 一些网络热点事件引起人们围观之后, 迫使政府加快利益诉求回应机制建设。

1.5 舆论引导的难度加大

社会舆论的参与者都有自己的想法, 渴望进行表达。大学生在网络围观的过程中, 有些人认为网络是虚拟的, 难以进行监管, 一些人可能会不注重自己的素质, 在进行网络围观的过程中随波逐流, 不够理性。

自媒体的公开和即时性, 是网民能够随时随地地参与到热点事件的讨论和发展中, 网络围观推动了网络群体事件的发展, 传统主流媒体难以主动应对。信息传播渠道的拓宽, 网民能够及时参与到舆论的发展中, 反应速度远远超过主流媒体。同时新媒体的大量使用, 也造成了信息真实性的降低, 一些别有用心之人的言论可能会带来人们恐慌心理。

2 影响新媒体时代网络媒体舆论力量因素

2.1 公众自我议程设置

随着网民的围观, 网络舆论不再是“乌合之众”, 公众在热点事件发展过程中开始自设议程。网民对热点事件常常能够发出比较相似的声音, 网络舆论发展呈现多角度、多层次、无中心、真实与虚拟互动的状态。

在过去传统媒体对议程设置有着牢牢地控制权, 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 议程设置被越来越多地掌握在网络媒体受众手中。网络传媒对议题进行不同程度的报道, 能够支配受众议题, 引导舆论。

网络自我设置议题得到社会的关注之后, 传统媒体随之进行跟进报道, 引发更大范围的关注和讨论, 议程设置得到延伸和补充。

2016年“王娜娜事件”高度类似曾经轰动全国的“罗彩霞案”。王娜娜被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录取, 但却被别人冒名顶替。此事件随着网络媒体报道之后, 迅速得到大量关注。随后网民开始各种讨论和追踪, 成为自设议程话题, 随着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报道, 周口职业技术学院注销了假王娜娜的学历信息。

很多大学生在关注此事件的过程中, 心中充满正义, 想通过发表一些言论来伸张正义, 导致大学生偏向于迎合一些论述和观点, 借此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念。

2.2 网络媒体舆论监督

网络媒体随着人们的关注, 能够发挥舆论监督的职责。新媒体的发展, 匿名网民不断成为舆论监督的主体, 网络意见突破时间和地区的限制, 挑战者传统媒体的舆论监督能力。网民在网络上进行匿名宣泄, 发表对一些事件的看法和意见, 形成了较大的舆论压力, 实现网络舆论监督的功能。

网络的开放、匿名、隐蔽性, 使得更多地人敢大胆地说出自己的心声, 新媒体下人们内心的公平、自由、民主意识得到激发, 不仅仅针对某个人、某个企业, 还可能针对党和政府, 甚至掌握公权的单位和个人成为了舆论监督的对象。由于舆论的监督, 能够督促监督对象回归本位, 网络监督的主题和客体朝着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

2.3 网络媒体舆论意见的反馈

有的媒体在进行信息传播过程中由于受到权利的约束, 对舆论反馈不能顺畅进行, 新媒体下公众舆论的开放性, 使得被歪曲的舆论意见反馈中断, 在舆论反馈过程中逐渐消失, 对舆论的监督和引导作用自然无从谈起。

网络媒体改变了过去靠一个强势媒体“发号施令”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个别媒体领导对舆论的引导能力大大降低, 减少了权力对舆论的干扰。网络开放性, 使得每一位网民都成为网络舆论的受众和传播者, 传播的时效更短, 网民意见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在网络中形成对现实舆论的整合。

网络是把双刃剑, 大学生在参与网络舆论的过程中, 会受到网络舆论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伦理道德观念对一个人有着重要的影响, 决定着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大学生在参与网络舆论的过程中, 不同的思想观念发生冲撞, 不再去屈从于某个个别媒体的声音, 在开放的舆论世界里表现出“多元”的观点。

2.4 网络媒体舆论引导与整合

网民常常对社会舆论进行碎片化的理解, 对事件缺少全局的把握, 容易情绪化采取非理智行为, 有时不进行调查就盲目发表言论或者采取措施, 一些狂热的网民会进行人肉搜索和人身攻击, 侵犯了他人的人格尊严, 这种行为不得不引起我们重视。

因此, 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对舆论进行整合和引导。需要网络媒体自身、传统媒体在进行舆论监督时, 实事求是, 恪守职业道德保持底线, 不侵犯他人的人格尊严, 不触犯法律;网民要用事实说话, 用过程说话, 用当事人说话;政府依法对相关舆论主体进行监督管理, 营造准确、全面的舆论环境。

参考文献

[1]李德顺.媒体融合时代的舆论形成问题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 2013.

[2]肖文涛, 黄学坚.全媒体时代网络舆论场力量对比失衡问题探析[J].中国行政管理, 2015 (8) :6-12.

[3]周聪聪.网络时代传统媒体争取舆论主动权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2013.

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竞争与融合 篇9

一、传统媒体的构成及特点

传统媒体指的是传统的媒介和传统的互动方式的媒体, 包括电视、广播、唱片 (各类碟片, 磁带等) 、图书、报刊和其它印刷类出版物。

其中, 报纸媒体传播速度较快, 信息传递及时;信息量大, 说明性强;容易保存, 可重复阅读;读者在阅读上可以自选喜欢的部分先阅读, 不喜欢的忽略;一般情况下大多报纸历史长久, 且由党政机关部门主办, 在群众中素有影响和威信, 消息准确可靠度较高, 刊载的广告也使消费者更有信任感。但是, 由于报纸的信息量大, 在一个版面中, 只有标题醒目的新闻才会得到更多的关注;同时, 由于印刷表现形式单一, 是印刷成本最低的媒体。

杂志媒体的读者不如报纸多, 但分类较细, 专业性较强;由于用纸比较好, 一般杂志版面安排灵活, 颜色多样, 印刷精美保存期较长。但是由于杂志是定期刊物, 发行周期较长, 周刊、月刊、季刊甚至年刊, 因此时效性较差。

相比之下, 广播媒体可迅速将讯息传递给受众, 由于广播用电波传递, 发射简单, 不受天气、交通、自然等空间限制, 即使自然条件复杂的地方也可以收到。受众收听也比较方便, 可随身携带, 且各个层次的受众都容易接受, 波及面更广。但是, 广播内容瞬间消失, 传播方式单一也是其自身缺点。

电视媒体的直观性强, 视听结合, 有较强的冲击力和感染力, 但受众受个人环境影响大, 传播效果难以掌握。电视机不能随身携带, 需要特定环境才能观看。电视节目由电视台编排, 受众被动接受, 不能像报纸杂志一样自选顺序和详略, 只能通过换台选择。

二、网络媒体的特点

作为新媒体, 网络媒体迅速占据了传播界的半壁江山, 自然有着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首先是时间上的自由, 报纸杂志等都有固定的发行周期, 且节目板块安排有一定规律, 不能随时发布。电视虽然可用滚动字幕传递信息, 但一般是短消息, 不能声形并茂。相比之下, 网络消息可以随时更新, 完全没有截稿时间的概念。一天更新多次, 可以满足受众要求。其次是空间上的广阔性。传统媒体受到地域限制, 一个地区只能阅读本地的报刊, 收听本地广播节目, 即便是电视也只能看国内各省台。但是, 通过网络, 则可以看到全世界的任何开放网站, 也让网络受众有了全球化特征。同时, 在新闻传递方式上, 网络不仅有文字, 还有图片和视频, 基本囊括了传统媒体的各类表现形式。此外, 网络信息传递具备双向性, 网站在刊载一则新闻后, 都有评论栏供网友评论, 可以第一时间掌握受众对本事件的看法, 受众既可以成为接收者又可以成为传播者。这是网络媒体带来的变革, 改变了只有媒介组织才能够制造大众舆论的传统局面。

三、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竞争

在采访手段上, 报纸杂志记者用记录, 回到报社成稿, 再排版印刷出版;电视记者摄像回到电视台制片、配音;与此同时, 网络记者在采访现场便可通过电脑完成采编, 抢先发布。一般情况下, 传统媒体的记者有着明确分工, 记者们按照所负责的领域捕捉新闻, 记者必须掌握该行业的专业知识, 才有可能成为“专家记者”, 但是也造成了偏科的局面。相比之下, 一般的网站都是综合信息, 各类信息都要有, 这也要求记者各领域都要涉及, 相对全能。在传播方式上, 传统媒体需要依靠信件和电话与受众沟通, 本质上仍是新闻的单向传播。而网络媒体可以通过开通评论, 即时地让受众参与对新闻事件的评论, 还可通过受众之口传播。

传统媒体仍未灭亡是因为其传统优势。报刊杂志有近200年的历史, 广播有过百年的历史, 即使电视媒体产生也有九十年的历史, 这些年人们形成的接收新闻的方式是不会轻易改变的。传统媒体具备着信息和人才资源优势, 拥有成型的采写摄影编辑队伍, 电视台的名牌主持人对公众的影响极大, 这些都是网络媒体短时无法达到的。

四、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

为使各自更好地发展, 传统媒体需要利用网络新环境找到生长点, 网络媒体也需要吸纳传统媒体多年发展的经验。

作为传统媒体的老大哥, 很多纸媒借助网络推出了电子报, 得到了很多受众的认可。逐渐, 网站依托报纸建立了公信力后, 可利用网络无限的空间, 发布更多的新闻, 随时更新消息, 不必再等到次日, 以此与广播、电视竞争。

网络广播, 这一词汇的诞生, 打破了广播受地域局限性的缺点, 开辟了网上信息传播的新形式。很多广播节目都在节目进行中同时关注广播网络平台, 网友可以通过网络发表对节目主题的看法, 也可以通过网络参与主题性谈话, 分享自己的故事, 而不是单纯依靠广播热线, 通过网络省时省钱的做法, 无疑大大增加了听众参与的热情。

电视上网后, 可弥补受众自主选择节目的缺点, 网络电视不仅可以回放还可以点播, 受众可随时通过网络收看电视台已经播过的节目, 电视台不再只受电视剧的约束, 人们外出时带着电脑本, 即可随时随地观看, 是网络媒体帮助电视走出了家门。网络电视开通后, 因为有了自由选择的主动性, 得到了大批网友的认可。

网络媒体也通过转载传统媒体更为准确、深度的报道, 增强了网站信息的公信力, 很多通过传统媒体衍生出的新的网络媒体也具备了先天发展优势。

网络新闻媒体的主流媒体之道 篇10

一、网络新闻优势

网络媒体是传播信息的渠道, 是交流、传播信息的工具, 信息传播的载体。

1. 传播范围最广

网络新闻有别于传统的新闻媒体形式, 传统媒体所受的局限性较大, 报纸往往针对于本省的新闻传播, 电视和广播则主要是国内的传播, 没有国外电视信号是收不到国外的相关新闻的, 而网络新闻则可以通过英特尔浏览接收和传播来自于世界各个角落的新闻和信息, 传播范围的辐射面远远大于传统媒体。

2. 新闻时效性强

按照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 报纸最短的新闻信息更新周期是一天, 要看到及时新闻按时间周期来计算, 报纸的新闻传播最少要等上一个晚才能看到新闻, 电视和广播如果有现场新闻也需要借助专业的现场设备, 准备及时的直播也是需要后期编辑直播, 涉及调动的工作人员的数量大, 导播、责任编辑、摄像、主播、记者等等, 这样就带来大量的工作, 并且延后了传播的时间, 而网络新闻能够第一时间陈述所发生的事情, 并且及时地更新和追踪报道, 也能为网民提高快速、及时、有效的相关背景情况的查询, 例如奥运会就是实例, 网络新闻为奥运会提供了时时更新的奥运比赛状况, 并且网民可以及时地通过多途径了解奥运会的赛事情况, 包括视频、图片、文字等。

3. 信息数据量大

传统媒体的报纸所涵盖的信息受到版面的制约, 电视和广播则受到播出时间的限制, 每次新闻播出的数据和信息都是非常有限的, 而对于网络新闻媒体来说, 时间、地域和版面都是不受限制的, 一个9G的硬盘可以存储45亿汉字的信息量, 可以用“世界上有多少信息, 网络上几乎就有多少信息”来形容。在网络上可以储存巨大的信息量, 而且在同时间内可以对相关信息进行归档、分类, 也能通过关键词进行相关搜索, 这相当于一个共享的文献库和资料库。

4. 新闻交互性强

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是单向的, 观众、听众都是受听者, 只能是单向地接收信息, 而作为网络新闻媒体, 既可以接受信息也可以通过网络来分享信息、传递信息, 发表自己的感想感悟, 这样, 新闻信息的传播就有了更多的活力, 相关新闻的思想交流面也更广, 让新闻的传播更有社会性和广泛的舆论性, 也提高了受众的参与性和平等性。

5. 网络媒体传播方式多样

传统的媒体新闻, 报纸基本以文字和图片的方式, 而电视和广播多为音频、视频的现场播报居多, 虽是多媒体呈现却是单向的。但作为网络新闻媒体的传播这些多样的方式都能包含在其中, 这样能够更全面真实地反映出其新闻价值。网络新闻始终借助的是无线传输和信号传播, 都是有一定安全性需要考虑的, 所以在技术上也要加大力度提升其技术水平。

二、真正让网络媒体成为主流

网络新闻媒体相对与传统媒体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但也并不能太过于乐观, 而要避免其缺陷, 最大限度发挥优势, 让网络新闻媒体成为主流。

1. 建设高素质网络新闻人才队伍

很多记者在报道一些社会影响力事件时, 往往会加入一些个人主观色彩的认定情况在其中, 而当某天此事件得到还原时, 广大民众才知道其事件的真面目, 在报道撰稿时, 要绝对保证事件的属实, 不臆造不乱编, 要实际要客观。如果经常胡编乱造随意在网络上发布消息, 为了追求其时效、速度和影响力, 会让民众对于网络新闻的公信力受到质疑, 而不再信任网络新闻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 建立网站的社会公信度

当然, 作为新闻单位必须加大力度约束其行为, 在追求时效、社会效应及利益最大化时应严肃把关。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对不良之风进行纠正, 保证其行业有序正常高效的发展。网络新闻的传播必须更注重真实性, 让网络新闻真正得到民众的认可, 让网络媒体成为新闻传播的主流。

3. 贴合实际情况突出网站特色

随着网络媒体的不断发展, 网络新闻编辑们都在重新思考和审视网站创办之初确立的“权威为民、方便准确、有用有趣、澄清鉴甄”的办网理念, 更加坚决地执行“最宽广的眼界, 更独特的视角, 全息传播信息”的办网方针。随着“传递正能量”逐渐被传媒网的编辑们普遍认同和践行, 网站的选稿编稿质量不断提升, 这样更有利于网络媒体新闻的传播, 能让主体之路的进程更顺利更畅通。

4. 走媒体融合道路

对于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不应该割舍和放弃, 这是通过实践验证传承的, 对于年纪稍长的人, 他们非常认同和已经习惯这种获取新闻的途径, 传统媒体尽管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但是在网络新闻媒体的发展中, 也应该继续借助传统媒体的优势, 谦虚谨慎的发展网络媒体, 并尽可能地进行各种媒体的大融合, 让更多的人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网络新闻的传播形式, 并让网络新闻媒体在不断完善和改进中真正成为主流媒体。■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 新闻媒体介质从最早的报纸、广播到电视, 而今网络也是一直在革新和变化之中, 当今时代的新闻传播更需要的是一个传统媒体向网络媒体转变的过程, 如何让网络媒体成为主流, 本文主要就网络新闻媒体的主流媒体之道进行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新闻,网络媒体,主流媒体

参考文献

[1]刘娜娜.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台网站的互动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1]刘娜娜.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台网站的互动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

[2]文蕴蕴.报刊与网络媒介融合中的经营发展对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2]文蕴蕴.报刊与网络媒介融合中的经营发展对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

网络教育媒体 篇11

关键词:传统媒体;网络媒体;融合;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3-0009-01

一、传媒行业现状及趋势

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一向被称为四大媒体,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这一格局,代替杂志被称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我们称之为“新媒体”,过去的四大媒体统统被冠之以“传统媒体”,现代经济与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新兴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的出现呈现井喷的态势,媒介的多元化也促使人们的选择更加多元化,传播从传统的传者中心转向受者中心。新兴媒体的迅速崛起伴随的是传统媒体的衰落,传统媒体的信息资源、广告资源、受众资源将被进一步“瓜分”,竞争的烽烟不息,媒介大战愈演愈烈。那么面对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一轮又一轮的冲击波,传统媒体是否已经走到了寿终正寝的一天,新兴媒体较之传统媒体的优点和长处在哪里?传统媒体如何在江河日下的当下完成自救并华丽转身?

二、传统媒体为什么不可取代?

传统媒体虽然在新兴媒体的强力冲击下,面临着受众的流失,但是传统媒体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将不可被网络媒体所取代。

(一)报纸。报纸是最早出现的大众传播媒介,已经独领风骚百数年。报纸在时效性上虽然不及电子媒体,但却有成本低、记录性好、便于反复阅读以及易保存的优点,而且读者的选择性也比较强,可以自由安排时间挑选内容进行阅读,以及针对性比较强,有其固定读者群,加之多年来在受众群中树立的真实、可靠的形象,有权威性。因此很多受众在其他媒介上遇见不能确定的问题时,会第一时间想到拿报纸来进行核对。这些都是报纸媒体的显著优势。

(二)杂志。虽然和报纸一样,杂志同样属于大众传播媒介,但是杂志市场更具有细分化、专业化的特征。杂志本质上是最适合分众化的情感纸、专门纸,最适合进入人们的私人空间,最适合与人们的情感产生亲密接触。“阅读杂志是一种亲密的、投入的体验,满足个人的需要,反映个人的价值观。”

(三)广播。广播媒体对听众文化水平的要求不高,受众收听方便,接收介质简单,占用空间小,价格便宜,同时只需要动用一种感觉器官,受众在通过广播接收信息的同时还可以兼顾做其他事情,互不影响。就媒体而言,因其只涉及声音传播,制作相对简单快捷,信息传送时效快,另外很容易笼络一批忠实听众,每档栏目均会有不同程度的支持度。

(四)电视。电视媒体作为主流媒体,担负着重要的宣传责任。它的传播速度快、内容多元化,节目图文并貌且生动形象,动作和声音同时刺激感官。且电视媒介的传播范围广、传播介质普及率高,有着深厚的观众缘和较固定的收看群体,对人们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网络媒体的强大优势

从网络的发展历程中看,网络媒体从海量信息、自由互动、电子邮件、网络博客、全球同步等方式逐渐打造了传统媒体无法与之争锋的强势资源。如果用一句话来概述其特征,那便是“更高、更快、更强”。

(一)内容丰富,信息海量。传统媒体由于版面和固定播出时间的局限,报道的内容,信息的吞吐量也极其有限,而网络媒体既无版面限制,又可随时发送的特点使信息的海量传播成为可能。任何你想到的内容都可 以通过网络中的各大强势搜索引擎进行寻找。单就信息承载量来说,传统媒体难以与海量信息的网络媒体相抗衡。

(二)传播迅速,范围极广。我们知道“新闻”的定义即“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网络媒体的即时报道使得新闻的时效性得以保证,新闻工作者可以第一时间发布信息,受众可以第一时间了解事实真相,这一切都是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同时网络媒体让人们所赖以生存的地球,真正地、名副其实地成为“地球村”。 它既有广播电视媒体传播新闻信息快捷之长,又无广播电视传播新闻信息覆盖面有限之短。网络所到之处,也就是新闻信息所到之处。它既不受国家疆界的空间限制,也不受刊播时间的限制,网络媒体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且传播范围广的显著特点。

(三)便于互动,反馈及时。传统传播过程是以传者为中心的,大众传媒占据着话语生产的主导地位,人们虽然可以对媒介所传播的内容进行选择性接收和选择性理解,但是由于受制于表达渠道的匮乏,受众的声音往往十分的弱小。而网络媒体为网民提供了各种表达自己声音的平台,有利于网民自主参与话语生产和话语阐释。网络媒体的用户反馈功能使用户广泛、主动地参与网络传播,网民在发表自己意见的同时还可以自主解读媒体提供的信息,并能够在网络中与其他网民进行交流,形成合力,对媒介的话语生产形成制衡的力量。在某种程度上,网络已经逐步的接近“观点自由表达”的状态。美国学者威廉·哈森在《世界新闻多棱镜——变化中的国际传媒》中说:“实际上,‘受众’这个词本身也正在过时,因为它暗含一种被动接受的含义。”

(四)博采眾长,多媒体传播。网络媒体还可以集多种传播方式于一身,融合各种传播媒介的优点,方便地实现了多媒体传播,做到图文声像并茂。这样的传播优势使得其相对于其他传统媒体来说更具有吸引力。

四、媒介共栖与融合

以上我们分别谈了几种常见的大众传播媒介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在新的媒介环境下,优胜劣汰是生存之道,竞争才会催生技术的变革和新的传播工具的诞生,但是竞争的结局不一定要非此及彼,在经过了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激烈碰撞过后,媒体生态环境的变化也由最初的动荡逐渐转变为动态守恒。网络媒体在自由竞争的环境中找到了生存之路;传统媒体也在新的启发下再次用新的“生长点”来支撑自身的“相对优势领域”。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的合作成为必然,媒介融合也变成大势所趋。

浅谈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竞合 篇12

媒体间的竞合是指基于合作基础上的可以实现互利双赢的特殊竞争博弈。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异军突起, 传统媒体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新旧媒体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将在竞争和融合的过程中全面体现。

二、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较量

(一) 新媒体的探索发展

1.传统媒体的固有地位。传统媒体即传统的大众传播方式, 主要针对逐渐兴起的网络媒体而言, 主要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等。作为传统的主流媒体相对于网络媒体等多媒体来说, 虽然受空间和时间的局限, 但是传统媒体的地位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并不会被网络媒体所替代, 相反在与网络媒体的整合和互动中重新大放异彩。

2.网络媒体的兴起。1998年5月,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联合周新闻委员会上提出:在加强传统的文字和声像传播手段的同时, 应利用最先进的第四媒体——互联网 (Internet) 。自此开始, “第四媒体”的概念正式得到使用1。微博、微信等网络媒体悄然影响着一般的传统媒体, 网络媒体突破了二维或平面传递信息和服务的桎梏, 传播方式更加自由。在信息交互的方式中, 传播主体更加多元化, 从而传播信息也呈现碎片化的现象。

(二) 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

1.对传统新闻的采编写作、实践操作的冲击。首先, 以数字式多媒体编辑设备和技术为基础的非线性编辑方式, 完全突破了传统的线性编辑方式和观念2, 非线性编辑方式可以将任何文本穿插编辑, 进行实时沟通, 并能长时期保证质量的储存内容。其次, 网络媒体的编写丰富了新闻写作方式。以微博为例, 在内容传播上除了使用文字以外, 还利用图片、视频片段甚至创作三维动画更加清晰形象的向受众传递信息。

2.对传统广告时空局限, 被动灌输的冲击。传统广告一般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上投放, 不足之处有:一是深受空间和时间的局限, 传递范围有限。二是交互性不强。网络媒体的出现使得广告投放打破时空限制, 可以在世界各地宣传广告, 不再担心因错过广告时间而错失受众, 定位更加精准并在受众主动选择下随即订单。

3.对传统媒体受众垄断地位的冲击。进入Web2.0时代后, 互联网实现了“全民上网”到“全民织网”的转变。消费者从传统媒体转向更有特色, 更加个性化定制的新媒体。网络媒体将受众从传统媒体的手中抢走一部分, 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垄断受众地位, 实现了市场分流。

三、媒体融合的趋势

(一) 传统媒体的自身优势

1.传递内容注重深度及深刻性。基于版面和时空的制约, 传统媒体对信息的传播会进行仔细“筛选”。传统媒体在新闻采访和写作上花费时间更多以求内容的深刻, 对事件进行深度报道并进行评论以引导受众在了解一个新闻的背后挖掘出更为深刻的新闻点。

2.公信力与权威性无法超越。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首要特性, 然而网络本身所具有的虚拟时空性使受众不能完全相信网络媒体的宣传与信息传递, 在公信力和权威性层面上来看, 网络媒体的可信度大打折扣。2013年首届“中国传媒公信力论坛”发布的“转型期的中国传媒公信力”数据显示, 传统媒体的公信力远远高于网络等新媒体。

(二) 网络媒体的自身优势

1.传播的便捷与即时性。网络媒体提供给受众的是快捷方便的“新闻快餐”。在新闻的“时效性”的层面上, 网络媒体远远高于传统媒体。以微博为例, 不论是记者还是其他传播群体, 拥有一部手机则完全可以将新近发生的新闻以140字数之内阐述清楚并快速发出。

2.与受众的双向互动。进入数字化时代, 媒介的碎片化导致受众的碎片化, web2.0时代的到来与重拾碎片化的受众出现受众重组, 聚集出新的形态从而产生SNS网络社区。移动社交的迅速发展基于它的双向互动性, 受众地位上升, 双方交流增强、互动频繁, 关系拉近向多样化发展。

(三) 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融合的必然性

1.媒体发展是强大动因。每一种新媒体的出现总是建立在旧媒体的基础上, 取其精华并将其升华。新媒体发挥着原本传统媒体的优势又补充完善了传统媒体的不足。媒体发展促使媒体融合, 它们互相制约、相互监督从而和谐存在能够持续发展。

2.市场的刺激及受众的需要。消费者的需求是市场的导向, 他们的“消费”最终决定了媒体存在的模式和状态。对于新媒体来说, 分众化特征尤为明显, 受众的兴趣和现实需要在整个价值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影响作用。随着经济发展带来的大众精神需求的不断增加、要求的严苛, 媒体融合刻不容缓。

四、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融合策略探析

(一) 思维方式层面

1.创新开放。传统媒体发展的历史沉淀积累已深, 不可避免地形成约定俗成的传播模式和思维定式。但是若想在科技发展的当下占有一席之地, 必须要改变坚守已久的经营理念, 自我完善改革出新。然而网络媒体也不应止步于目前的先进, 更不能夜郎自大故步自封于网络编制的圈子里, 应该在承认传统媒体的优势的基础上进行整合。总而言之, 实际改革之前必须在思想层面上认识到融合的必要性和急迫性。

2.树立公信力及权威性。相比于新闻的时效性, 受众更不愿意接受的是“欺骗”。因此, 在思想上注重真实的可贵, 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与道德规范是每一个信息传播者的底线。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都应该在树立与增强公信力和权威性上下功夫。

(二) 实际操作方面

1.优势互补, 一体发展。传统媒体有着网络媒体不可企及的权威性, 网络媒体也有着传统媒体望尘莫及的即时性。既然彼此都无法取代各自的位置, 学习对方优势做到互补进步, 在一体发展的模式下才有可能达到媒体间互利双赢的局面。

对于传统媒体, 首先应该继续发挥自身优点, 在新闻报道中以深度全面为主体, 保持内容的真实性。其次, 报纸、杂志、电视等传统媒体应该借鉴网络媒体交互性的优势与受众进行沟通, 从而使受众感受到自身的存在感进一步提升媒体的知名度和好感度。

在媒体交融的发展初期, 新媒介配合旧媒介是媒体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例如, 湖南卫视凭借“超级女声”树立了娱乐品牌的新标杆, 不仅赢得的良好的口碑, 还在观众互动和盈利模式上大下功夫。在湖南卫视的成功就是传统的电视媒体借助腾讯QQ和手机短信的力量。“超级女声”是国内最早将电视媒介与网络等新媒体融合在一起的新式互动娱乐节目之一, 直到现在这样的媒介融合还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对于网络媒体, 首先也应该发挥自身传播广泛迅速、个性十足的优点。在此基础上更应该借鉴传统媒体的绝对优势, 增加自身原创性内容。在真实报道的基础上, 发挥多媒体的独有优势及引擎检索功能, 更符合受众的个性化偏好。

2.注重内容的呈现。各式各样的纸质、电子版面形式是吸引受众眼球的第一要素。然而真正使受众感兴趣并能产生持续关注的却是内容的呈现。凤凰网基于当前“海量”和“质量”的博弈背景下, 凤凰新媒体的理念, 第一是锁定主流人群;第二是好的内容由精英制造, 这是凤凰新媒体对自己内容创造的新定位;第三强调的是组合传播模式, 这样的战略定位促使凤凰新媒体得以稳定持续地发展。

(三) 多媒体融合的营销方式的整合传播

一档综艺节目《女神的新衣》则将产品、价格、通路和传销信息融入沟通平台上, 以各种媒介的整合运作作为传播手段。这样看来, 在整合营销传播中消费者处于核心地位, 整合营销的核心工作是培养真正的“消费者价值”观, 与那些最有价值的消费者保持长期的紧密联系。这就需要媒体间融合进行整合营销传播, 体现了“整合”的重要性:媒体提供的接触点越多, 消费者接受信息的可能性越大, 相比单纯线上线下的思维效果大大提升;在媒体日益发展的今天还需特别关注媒体发展的趋势, 把握消费者接触的媒体种类、怎样接触、媒体喜好程度等方面, 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将移动营销终端发展为品牌的用户体验整合平台, 而不只是单纯的线上的互动模式。

参考文献

[1]金甦.纸质媒体与网络媒体的博弈与竞合[J].出版广角, 2014 (18) .

[2]李怀亮.新媒体:竞合与共赢[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8.

上一篇:兴趣习惯下一篇:体验学习之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