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多媒体资源

2024-10-06

网络多媒体资源(共12篇)

网络多媒体资源 篇1

一、多媒体资源库的设计背景

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给现代教育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多媒体网络教学则是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应用。如何利用现有的各种教学资源建设多媒体教学资源库, 是学院信息化建设极为迫切的任务。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 为计算机网络实现高速传输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为多媒体技术的网络化应用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建设基于校园网的多媒体网络教学方式正在各大高校中迅速发展, 比如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的网上精品课、网上虚拟实验室、网上互动答疑平台等。研究基于校园网的多媒体资源库的建设正成为教育技术与网络教学的首要任务。

二、多媒体教学资源库的现状

目前, 我国高校在不同程度开展了多媒体教学与网络教学, 在这个形式下也带动了多媒体教学资源库的发展, 但我国的多媒体教学还处于初级阶段, 难免使多媒体教学资源库的发展存在很多问题。

1. 多媒体教学资源库等于多媒体资源库。

现有的比较常见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库, 其实本质上是一个多媒体资源库, 并没有所谓的教学作用, 它只是一个存放资源的地方, 虽然多媒体教学资源库的一个作用就是存放多媒体资源, 但它却有教学这个较为重要的作用存在。

2. 多媒体资源的紧缺。

多媒体教学资源库能存放多媒体资源, 但其内容却很少, 多数多媒体资源都是相对重复的。

三、多媒体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构建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资源库建设平台, 利用网络技术能将异构分布的各种高性能计算机、数据服务器、大型检索存储系统等通过网络连接集成, 对所有资源统调和使用, 实现计算资源、数据资源和服务资源的有效聚合及共享, 是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 完善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有效方法。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资源库应用平台基于OGSA架构的网络应用平台, 主要由分散在网络节点中的多媒体集群服务器组成。应用平台为用户提供统一的Web访问接口。网络系统中的资源调度服务器将负责完成多媒体资源的查找、动态服务的创建、资源的调度、访问资源的定位、生命周期管理等工作。最后用户将根据此动态访问实例对多媒体教学资源进行访问。网络平台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中的各种现存网络资源, 分散访问请求, 避免网络拥塞, 提高服务质量, 提高教学资源库的利用率及灵活性。

1. 教学资源库平台的架构设计。

网络教学资源库中的资源管理是整个校园网教学资源库的基础和关键的部分, 它为网络的上层应用提供底层支持。

网络环境下多媒体教学资源库资源的调度过程:

(1) 用户经过身份论证, 通过网络资源访问接口向资源调度模块发出一个访问请求。

(2) 请求被插入到用户请求队列中, 此时用户还没有真正获得网络资源的分配。

(3) 资源调度模块在完成一个资源调度分配周期后, 将从队列中接收新的访问请求, 并对其进行资源分配。在资源分配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

首先在资源目录服务模块中查找待分配资源的信息。如果查找成功, 将进人下一步;如果失败将返回错误信息给用户并结束本次资源分配调度。

其次, 在网格环境中, 可能不止一个网络节点能对用户的访问提供服务, 例如有多个网络节点能提供英文在线视频服务。为了提高服务质量 (QOS) , 资源调度模块将根据网络节点的服务连接数、网络节点的权值进行负载均衡。

再次, 经过负载均衡处理后的访问将被定位到一个具体的网络节点。资源配置模块将进一步完成动态资源访问请求中涉及到的其他相关配置, 如生命周期的确定、服务器URL参数的确定等工作。最后成一个针对具体服务节点的访问请求实例, 并将其插入到访问实例请求队列中, 完成此次资源的分配流程。

最后, 用户将根据资源访问实例中的信息通过校园网对资源进行访问。

2. 资源目录组织结构。

资源目录服务是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应用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主要负责管理网络环境下节点资源的注册、发现、查找、更新等服务, 它为信息的查询与任务的分配提供支持。

3. 资源调度。

网络环境下多媒体教学资源库资源的调度与负载均衡也是直接影响网络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在实际运用中, 设计了一种基于最小连接数的加权轮叫调度算法。该算法基于服务器最小连接数与网络节点的权值 (根据服务器的服务能力设置相应的权值, 设为1, 2, 3, 其中1表示服务能力最强, 进行综合调度。

四、结论

在校园教学资源库系统中, 目录的组织, 资源的调度是应系统的基础和核心, 通过对他们的合理组织与安排可以有效的解决教学资源库建设中出现的内容庞杂凌乱, 缺乏兼容性和系统性, 资源分类不规范, 不利于规划、管理和使用等现象。利用网格的共享特性更能实现不同类教学资源的整合, 提高开放性与交互性。网格环境下的负载均衡与QOS也使网络访问更为流畅, 使教学资源库成为高校开展教学科研的重要平台。

网络多媒体资源 篇2

隐性网络化学习资源与多媒体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多媒体教学课件与互联网的发展和迅速普及,使现代多媒体技术正经历着一场网络化的革命.面对这众多的网络化学习资源,学习者究竟该作何选择、怎样择优为己用?本文通过例证分析说明隐性网络化学习资源与多媒体在网络化学习中的.独特优势与作用,从而有依据和目的的促进隐性网络化学习资源的生成,更大限度地发挥隐性网络化学习资源和多媒体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优势与作用,促进大学英语教学网络化学习的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作 者:张微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公共外语教研部,黑龙江,佳木斯,154007刊 名: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JIAMUSI UNIVERSITY年,卷(期):26(3)分类号:H319.3关键词:多媒体 网络化学习显性知识 隐性知识

网络多媒体资源 篇3

【关键词】多媒体;网络资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摄影摄像技术专业是我院在2012年申报成功的“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优势专业项目”。在专业建设总体目标中明确提出“以培养学生的摄影摄像技术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构建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合理的课程体系”;“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等。《影视心理学》是我院摄影摄像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展开的。

一、《影视心理学》课程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内容上存在理论太多太难、时效性差和缺少针对性等问题

《影视心理学》是一门运用心理学理论来探讨影视传播活动的规律、影视创作者与受众的心理特征的理论课程。它涉及了色彩学、声学、美学、大众传播学和心理学等多个领域。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与影视创作、传播活动相关的心理学理论,了解受众在参与影视传播活动中的心理反应规律,为从事影视传播心理研究、影视内容分析、影视原创性开发等相关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该课程的理论性和综合性特征很强。对于高职生而言,这是一门有一定难度的理论课程。

由于没有专门针对高职生的教材,我院使用的是本、专科通用教材《影视心理学》(彭玲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对于高职生而言,该教材纯理论性的东西显得太多太难,如第四章涉及到了符号学,第五章涉及到了“声音意象”和“图像意象”等较难理解的概念等等。

该教材由于版本较早以及著者自身的专业和视野的限制,用来印证相关理论的影视作品普遍存在时效性较差或经典性不足等问题。以教材中所引用的部分中国电影为例,有些老电影虽然曾经影响很大,但时过境迁,已经很难引起90后高职生的兴趣,如《祝福》(1956)、《林家鋪子》(1959)、《我们村里的年轻人》(1959)、《野火春风斗古城》(1963)、《冰山上的来客》(1963)、《地道战》(1965)、《天云山传奇》(1981)和《人到中年》(1982)等。同时,教材中对这些作品的片段或整体进行的一些解读,往往也缺少对摄影摄像技术专业的针对性,所以学生观看或解读这些视频的积极性普遍不高。

(二)教学方法单一、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

该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其核心就是“讲授”,即尽可能多地给学生讲解理论知识。这种方法也是中国最传统的“传道、授业”的方法,它能最大限度地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但是这种方法最大的弊端是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抑制了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探究创新的兴趣和能力,不符合现代教育教学要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的要求。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课堂比较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对课堂的参与度降低,学习效率下降。教师在讲台上辛辛苦苦地讲,学生们在讲台下认认真真地玩几乎成了一种课堂常态。长此以往,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被淹没在了无休止的“讲授”之中。

(三)学业评价方式单一、重结果轻过程

传统教学中该门课程对学生学业评价的主要方式是终结性评价,即把基础知识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课程考核的方式以期末闭卷考试为主。这种评价方式注重一次性评价,即终结性评价,却忽视了对学生学习与学业发展过程中动态的评价,即形成性评价。注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却忽视了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的互相评价等。这种学业评价方式造成的后果往往使学生重视最后的终结性评价,不重视课堂教学,缺乏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和感受,很难产生成就感。这种状况反过来又进一步加大了教师课堂教学的难度和阻力,打击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教”与“学”的对峙,或者进入“不愿学——不愿教——更不愿学——更不愿教”的恶性循环。

二、基于多媒体和网络资源的《影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内容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1.适度增删教材内容

“课堂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按照明确的目的、循序渐进地以掌握教材为主的一种教育活动。”[1]“教材是一种系统的书本知识,是他人的实践经验。”[2]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从而最终喜欢教材、用好教材,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适度增删。增加了部分较实用的内容,如在第四章第一节中增加了“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教学内容,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记忆效率,应对各种考试;在第八章(心理分析理论与影视传播)中增加了多数学生都比较感兴趣的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和“性本能理论”等。删掉了与摄影摄像技术专业距离较远或者对高职生太深奥的一些章节,如第四章第二节“再现原理”(该节内容涉及了“符号学”)和第五章“声音的认知”等。

2.教学内容的“直观化”

教学内容的“直观化”体现的是直观性教学原则。夸美纽斯曾指出:“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那就是说,应该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面前,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等。”[3] 荀子也曾经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俗语也常说“百闻不如一见”。直观性原则让学生对抽象的知识或理论变得感性,变得形象而具体,有助于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积极性,从而减少学习抽象概念或理论的困难。

“直观教具繁多,一般可分两类:(1)实物直观,包括各种实物、标本、实验、参观;(2)模象直观,包括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录像带、电视和电影片等。”[4]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大量使用的图片和视频等即属于模象直观教具。

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多媒体设备的不断更新,为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内容的“直观化”提供了技术上的有力支持,而日益丰富的网络资源可以随时提供各种模象直观教具的下载,为教学内容的“直观化”提供了教学资源方面的有力保障。

包括各种图片和高清视频等在内的大量模象直观教具的使用,使得课堂教学中“让图片发声,让视频说话”基本成为现实。让图片和视频等直接印证理论和阐释理论,从而让抽象的理论和知识最大限度地“直观化”了。以教学过程中使用的部分外国影视作品为例:在讲解第一章中“感受性的变化”时播放了《感觉剥夺实验:彻底隔离》(2008年BBC播出节目)部分段落。在讲解第二章中“光的寓意与抽象”时播放并解读了《十分钟大师》中的《距托那托十二英里》。在讲解第三章中的“色彩思维与联想”时放映了《黑泽明之梦》中的《梵高的画》和《红色的富士山》等。在讲解第四章中的“记忆的推理性”时,播放了《尼罗河上的惨案》(1978;导演:约翰?吉勒曼)结尾片段。在讲解第六章中的“审美心理距离理论”时放映了《十分钟大师》中的《狗没有地狱》。在讲解第八章中的“心理分析理论”时播放并解读了《沉默的羔羊》(1991;导演:乔纳森?戴米)等影片。对于图片这种模象直观教具的使用更是几乎贯穿于每一个章节和每一堂课,如在讲解第六章中的“审美移情理论”时就展示了大量松、竹、梅的图片和绘画等。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方法的改革目标是:逐步向以互动式教学为主,互动式教学方法与其它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向转变;力图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从以课堂为主向课内外结合转变。

1.教学方法改革的关键问题

互动式教学的实施是这次教学改革的关键点之一。互动式教学就是通过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在教学双方平等交流探讨的过程中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进而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从单纯接受者的角色转变为学习过程的主体。换句话说,就是从“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开展互动式教学的基本前提和条件。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文化和传统观念的影响,互动式教学的实施難度很大。例如,由于师道尊严等传统文化基因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角色和定位有一个转变和适应的过程;对于这种新型课堂,教师驾驭或掌控的度究竟应该如何把握;还有对教师的知识面等等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总之,教师将面对更大的困难和挑战。对于学生,由于受到含蓄、内敛等东方传统文化和美学特质的长期影响,要养成在大庭广众之下踊跃发言敢于表达的习惯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

2.开展互动式教学的心理学依据

心理学依据之一:耶克斯—道德逊定律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动机与成绩之间有密切的关系。著名的耶克斯—道德逊定律指出:动机水平或唤醒水平与成绩水平之间成倒U型关系。因此,当动机水平中等时,成绩最佳。[5]动机是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行动的原因。所以,给学生适度的压力,激发其学习的动机,就有可能“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

心理学依据之二:默里的需要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默里认为:需要是个体行为动力性的源泉,是个体行为所必需的。由于需要和个体的不平衡状态相联系,在一般情况下个体总是处在一种不平衡状态,因此需要经常推动着个体活动的进行。默里还认为:人类动机是个人的需要(人的特征)和压力(环境特征)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其中需要是倾向性的因素,压力是促进性的因素。个人需要和环境影响相结合,决定一个人的行为。[6]互动式教学能刺激在学习方面的个人需要,通过营造课堂气氛也能给学生一些环境方面的压力。

心理学依据之三:马斯洛的需要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类有5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7]互动式教学与传统的讲授法相比,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尊重需要。

3.开展互动式教学的几种具体做法

一是课堂上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体验,并加强对学生提问的频度和广度。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可以引导学生去做一些思考,增强心理上的体验。加强提问的频度能让学生有一定的紧迫感;加强提问的广度则是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不挑肥拣瘦,让学生有一种公平感,使他们感到一种受到尊重的满足感,从而增强其学习的内在动力。实行这些措施的结果是:课堂上打瞌睡的少了,玩手机的少了,认真听课的多了,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多了。

二是让学生试着去“当老师”。就教材中某些重要的知识点、重要理论或是看过的视频,让学生在课下进行充分的准备,上课时让学生站到讲台上,面对全体学生“开讲”。每个学生都要上讲台,每人一般3-5分钟,可以直接讲解,也可以一边播放自己制作的课件(PPT)一边讲解,相当于每个学生要讲一个“微课”。讲完之后,其他同学可以提出问题,最后老师简要点评,并按照A\B\C\D\E五个等级给该同学打分,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这种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过过“当老师”的瘾,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而老师坐在下面成为配角。这种活动每个班每次大概需要3个课时,每学期大概搞三四次。

三是开展小组讨论。老师就某个知识点、某个重要理论或者刚看过的某个视频等提出问题,然后当堂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一般以前后相邻的四个学生为一个小组,讨论数分钟之后,每个小组推选一个代表直接站起来或者到讲台上发言。时间比较紧张的时候,老师也可以只抽查几个小组,然后进行总结。

四是提交纸质作业。该门课程学习期间要求学生提交四五次纸质作业。内容是他们为上讲台“当老师”而准备的“讲稿”、微影评或者是小组讨论的发言稿等。字数从几百字到一千字不等。根据作业质量,按照A\B\C\D\E五个等级打分,也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4.互动式教学的延伸

以上几种互动式教学的具体做法不但向课堂要效率,而且实际上把教学从课堂延伸到了课堂之外,因为无论是应对老师的提问还是直接上讲台“当老师”,他们都要在上课之前做好准备。因为他们的表现不但有老师给出的“显性评价”(包括打分),而且还有全班同学对他的“隐性评价”。这种“隐性评价”虽然不直接变成分数,但是会对一个人在班级群体里的形象、威信和影响力等产生一定影响。这就逼迫他们在上课之前要做好准备。在课前做准备,除了教材,现在的网络资源几乎是一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这样就把学习从教材延伸到网络。

(三)学业评价方式的改革

为了掌握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状态,检验本课程的教学效果与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对本课程学业评价方式进行了改革。

学业评价方式逐步向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向转变。形成性评价包括到课情况(考勤)、课堂互动、课堂练习或课外作业等;终结性评价主要指期末考试。本课程考核采取百分制,由平时形成性考核和期末终结性考核两部分组成。改革的具体目标:考核成绩由平时形成性考核大约占30%,期末终结性考核大约占70%逐步向平时形成性考核大约占60%,期末终结性考核大约占40%转变。

参考文献:

[1]傅道春编著.教育学:情境与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第258页.

[2]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第199页.

[3]张焕庭编.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第49页.

[4]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第228页.

[5]M·艾森克著,阎巩固译.心理学——一条整合的途径[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第826页.

[6]叶奕乾,何存道,梁宁建主编.普通心理学[M].1997.第447-448页.

[7]叶奕乾,何存道,梁宁建主编.普通心理学[M].1997.第448页.

网络多媒体资源 篇4

1. 丰富性和多样性。

海量的网络信息资源分布于世界各地大小不一形式各异的网站, 为学习者提供了内容丰富多彩、表现形式各异的海量共享资源和信息获取环境, 它们既有时事新闻也有经典书籍等, 既有文档资料、图片也有视频、音频等, 异常丰富多彩。

2. 传播速度快, 增长迅速、更新及时。

网络信息资源比较传统的信息资源, 在传播、更新、复制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网络资源是一种数字化信息, 其传播从传统的“原子流”变成了“比特流”, 传播速度非常快, 是其他任何形式的信息传播方式所无法比拟的。数字化资源制作周期短, 增长迅速, 同时处在不断消亡更替变化之中, 更新及时, 往往能及时反映当今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等领域的发展动态。

3. 具有开放性和共享性。

网络是开放和自由的, 具有很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 是真正意义上的“全天候媒体”, 使得网络资源跨越了时空和实体的限制, 具有高度开放性和共享性, 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检索和查询任何形式的信息, 并根据自己的需要下载和使用信息, 具有和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

4. 交互性。

网络是一个动态体系, 各个领域、形态各异的信息节点交错纵横, 融为一体, 形成复杂的信息网络, 其智能化程度和交互性越来越高, 用户可以在各信息节点之间随心所欲的选择和跳转。

二、网络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大, 网络化学习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 但还很不成熟, 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有待改进和提高。

1. 资源管理没有统一的标准, 缺乏稳定性。

互联网是开放的, 各网站通过TCP/IP (网络传输控制/互联网协议) 连为一体, 具有很大的自由度, 处于无序和不稳定状态, 信息的地址、链接及内容处于经常变动之中, 信息更迭、消亡无法预测。同时, 由于缺乏质量控制、管理机制以及统一的信息标准和规范, 网络信息呈现出繁杂、混乱现象, 给用户选择、利用资源带来了困难。

2. 信息迅猛增长, 取舍难度不断增加。

据国务院信息办公室统计, 截至2005年我国互联网上注册域名至少有2592410个, 网页总数为2601901378个, 网页平均字节数25.9 KB, 平均每个网站字节数是9 6 9 4 6 K B, 数量之大可见一斑。从海量资源中检索出自己需要的信息变得越来越困难, 对一线教师来说, 常常会有大海捞针, 无从下手的感觉;学生更是由于缺乏及时正确的引导, 常常把大量宝贵的时间浪费在一些商业或者娱乐性网站上, 甚至由于迷恋不健康的网站, 耽误学习甚至走向犯罪。

3. 学习过程难于控制。

由于没有固定的地域和时间的限制, 教师不再对学生的行为拥有绝对指挥和控制权, 虽然可以通过网上答疑、讨论等手段沟通信息并适当调整学习方式和进度, 但没有面对面的交流, 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处于一种无组织状态,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过程、掌握程度等都是失控的, 这增加了教学与管理的难度。

4. 政策缺陷。

网络是最近一段时间迅速发展起来的新生事物, 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没有到位, 使得网络资源的利用受到诸多限制, 另外还有收费、版权等问题也给很多人在因特网上学习造成了困难, 这也影响了网络化学习的发展步伐。

三、多媒体数据库的特点

1. 强有力的数据建模能力。

数据模型是以实际事物数据特征的抽象来刻画事物, 描述事物数据表象及其特征, 帮助人们研究设计和表示应用的特性及完整性约束的完全数学定义的概念集合, 是数据库的基础。

2. 新的查询技术。

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查询语言功能 (提供一种特制查询语言或具有这种语言能力的服务) , 如图形浏览器、语义查询、实时查询、时间联接与索引等;二是查询优化策略, 如语义查询优化、时间查询优化、整体查询优化 (对一个查询的集合产生单个查询计划, 而不是各查询计划的集合) 技术等。

3. 支持元数据处理。

许多工程型应用是数据密集和不断发展变化的, 要求提供自由地改变和更新有关应用语义和结构的工具, 以及支持维护关于应用数据本身的专门数据记录, 包括关于数据的所有权、建立时间、用途、变更历史等。

4. 数据存储与共享。

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可以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 如传统数据、图形、过程、规则、事件、控制信息等;二是能够 (假定有相应的权限) 存取和修改数据, 不管以何种形式存在何处。

5. 现代事务管理。

包括事务的模型 (如复合数据模型) 、特征、实现技术 (如基于优先级的调度策略) 和提供交互应用界面, 如各种工具的图形接口、图形数据结构、对数据库或模式的图形浏览式存取、语义联系的可视化说明及应用本身 (如各种C A D等) 的处理等。

四、利用多媒体数据库技术对网络资源进行科学管理

多媒体数据库是数据库和多媒体技术的有机结合, 是当前网络应用中最广泛地技术之一, 借助它可以完成对网络信息资源的有效存储、科学组织与管理, 较好地解决当前网络资源管理中存在的混乱局面, 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

1. 信息组织与管理——信息重组。

近年来, 多媒体数据库技术在理论和实现技术上, 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在商业管理、工业生产等领域都有数据库管理应用系统的成功案例, 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也日趋成熟。

利用多媒体数据库技术对网络资源进行重组是我们管理资源的有效途径。所谓重组, 就是根据特殊的需要对网上资源进行定向搜寻与重新组织, 以便为特定用户提供服务。重组的目的主要是为解决网上信息资源量大、分布零散、变化快、质量良莠不齐等而导致的网上搜索困难问题。

信息重组主要包括:一是利用搜索引擎, 搜索网上的有用信息;二是把网上的半结构化信息重新建构, 使之成为结构化知识单元;三是使用标准化的数据库查询机制和数据分析工具, 挖掘数据深层信息;四是将搜集到的有用信息重新组织和编排, 分门别类并加入有效索引后形成便于用户管理和使用的多媒体资源。

2. 信息存储与组织模型建立。

在利用多媒体数据库对网络资源进行重组和有效管理时可以借鉴柯林斯 (A.M.Collins) 和奎连 (M.R.Quillian) 共同提出的语义记忆模型。它是一种层次化网络化模型 (如下图所示) , 在里面有许多代表一定事物和意义的概念及其所具有的特征信息, 每一个概念在网络中的位置叫节点, 各个节点之间连接形成网络, 每个节点只与和它有关的特征信息相连以及它所属的范畴或包含的成员相连, 人脑对语义的记忆就是通过对接点的对比和比较将其组织起来并以网络形式分层存储和记忆的。它是人脑记忆概念及其联系的基础。

在这个模型中, 处在最高层上的“动物”具有“有皮肤”、“能活动”、“吃食物”、“呼吸空气”等特点;动物包括“鸟类”、“鱼类”等, 它们也各具特点;鸟类又包括“燕子”、“金丝雀”等, “鱼类”又包括“鲨鱼”、“鲑鱼”、“鲤鱼”等, 它们又各有自己的特点, 如鲨鱼能咬人、是危险的而鲑鱼是粉色的、可食用等。反之, 各具特点的“鲨鱼”、“鲑鱼”、“鲤鱼”等又都同时具有它们的上属事物“鱼类”所具有的信息特征;“燕子”、“金丝雀”具有“鸟类”的所有特征等。各种事物和它们的特征信息共同构成了一种树状的分枝结构。

多媒体信息资源数量繁多, 类型多样, 各具特点, 我们在将这些信息资源进行组织、管理时首先必须将各种信息资源概念化, 形成一个个具有特定信息特征的知识单元, 按其所具特性的不同分门别类地进行处理, 然后考虑到各知识节点间特定的联系有机的组织在一起, 形成便于管理和使用的信息网络。

以试题库的组织和管理为例, 首先我们要通过对网络资源的元数据 (试题) 进行分析, 找出元数据的基本信息, 如名称、编号、关键字、媒体类别、大小、创建时间、作者等, 其次要按学科、年级、题型、分值等进行分类, 最后借鉴语义记忆模型将各元数据进行著录和组织, 形成题库。一个好的数据库的形成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维护, 题库建成以后需要不断的修正、改进和补充, 优胜劣汰, 不断提高题库的质量。

另外, 在资源组织的同时应为用户提供合理的应用程序界面, 以便于管理和使用资源。仍以题库为例, 题库应设立信息导航系统, 各子库之间应实现无缝连接等, 这样才能使重组的多媒体资源库更接近学校教学的需要, 更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和资源库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董晓华等:一种基于网格的教育资源管理模型[J].计算机科学, 2007第3卷第8期

[2]程智:关于从因特网上获取教育资源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 2001第9期

模块2 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应用 篇5

模块2 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应用

活动2 用问卷星了解学情

反思与分享

1、小组之间分享问卷星的使用体会?

使用问卷星很方便快捷,操作简单,很容易就能统计到各种数据,对一些难题,都能容易的搞定。

2、除了用来开展问卷调查以外,问卷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还有什么用途?

在教学中能统计各种数据,能统计学生的爱好,兴趣,等一类,能很有效的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

活动3 用XMind整理教案编写思路

反思与分享

1、小组之间分享思维导图软件的使用体会?

思维导图可以应用于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学习、写作、沟通、演讲、管理、会议等,运用思维导图带来的学习能力和清晰的思维方式会改善人的诸多行为表现:(1)成倍提高你的学习速度,更快地学习新知识与复习整合旧知识。(2)激发联想与创意,将各种零散的智慧、资源等融会贯通成为一个系统。(3)形成系统的学习和思维的习惯,你将能够达成众多你想达成的目标,包括: 快速的记笔记,顺利通过考试,轻松的表达沟通、演讲、写作、管理等等!(4)向你喜欢的优秀人物学习,并超越你的偶像和对手。使用者的评“使用思维导图是波音公司的质量提高项目的有效组成部分之一。

2、除了用来整理教案编写思路以外,思维导图软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还有什么用途? 对于我们学习时笔记的升级有着巨大的帮助。其丰富的色彩、简洁清晰的脉络为我们的大脑进行一次清理。另外由于采用了“关键词”方法,我们就会经常思考所学内容的关键点,并很容易地了解所学各项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而在每次学习结束之前,也可以用思维导图的方式为自己总结学习过的内容,从而大大增强记忆效果。在课后也可以采用思维导图进行课程内容的总结和复习。

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与资源应用--作业本

活动4 主题网站的教学应用

反思与分享

1、在本节学习中,我们了解和体验了一些教育主题网站,您有什么感受?请简短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并和同伴交流。

资源很丰富,而且很实用,操作简单快捷,方便,能被很好地利用。

2、在您的工作中,一定也会收集了一些非常实用的教育主题网站,请和小组内的同伴进行分享,并把大家分享的优秀网站名称、网址写在下面的横线上,每人至少分享三个。

中国统一教育网 VS远程信息网 学信网

活动7 PowerPoint在教学中的应用

反思与分享

1.你最常用的课件工具是什么?特点是什么?

PowerPoint像其它大部分演示文稿软件一样,文字、图像、影片和其它物体被安置在个别页或“幻灯片”上。“幻灯片”类似品是个参考对象,相等于幻灯机。随着PowerPoint和其它演示文稿软件的使用,幻灯机日渐淘汰。幻灯片可以打印或(经常)投影于银幕并可随演示者命令导览。介于幻灯片之间的转换类型可以指定多种方式的动画,就如同在幻灯片本身上出现一样。整体演示文稿设计可由母板来控制;而从整体的结构,至每个幻灯片的文字,可利用缩略图来编辑。可被存储和运行的演示文

2.普通教师有必要成为课件制作高手吗?

有必要,因为有很多高效课堂展示需要做课件,这些课件必须自己亲手做,才能发挥到最好的水平。

3.在难以掌握课件制作技术的情况下,怎样开展多媒体教学?

多学多练,虚心请教别人,最好是参加培训好好学。

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与资源应用--作业本

活动8 QQ软件在教学中的应用 反思与分享

1.在教学工作中使用QQ,你认为哪个功能最好?与同伴进行交流分享。

QQ能很方便快捷的与其他人交流,并且可以发邮件,还可以发送一些文件,QQ空间还可以转载一些文章,图片,资料,还可以关注一些新闻,有趣的事,笑话,及重大的事件。2.以小组为单位,探讨QQ的其它教学功能。

整合多媒体资源 打造有效课堂 篇6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多媒体中图、文、声、像并茂,运用它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的音乐背景,把学生带进愉快的学习环境,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例如,我在教学 “认识钟表”这一内容时,一开始出示小明起床的画面,并伴有闹钟的铃声,让学生说说“小明什么时间、在做什么?你是怎么知道小明起床的时间的?”学生一下子被这一画面及声音吸引住了,个个认真观察抢着回答,从而很顺利地导入了新课,引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又如,在教学 “认识人民币”时,在讲新课前,先播放两段影片:一段是人们在超市买东西的情形;一段是人们排队买包子的情形。这两个情形,是学生在生活中常遇到的,学生就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播完这两段影片后,老师自然而然的把学生引入到“认识人民币”的教学中。这样,运用多媒体将学生从课外引入课堂,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促使学生自主探究,也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揭示过程,探究规律,是有效教学的核心

抽象的数学概念学生不易接受,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清晰地展示或无法观察到展示过程。而多媒体技术集声、光、色、动等于一体,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闪烁、移动、变形等功能,使学生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轻松而高效地理解概念的内涵。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24-8时,计算机画面上先出现小棒,两捆和四根怎样减去八根,学生可以先自己操作,试一试怎样减,探求方法。接着,按一下正确答案,出现画面:画面上出现两捆零四根小棒和一只小猪,按照学生摆的方法,小猪把一捆小棒拆开,再把四根小棒合在一起,拿去八根小棒,等于十六根小棒。小猪边做边说,再加上适当音响和音乐。这个过程,学生可以亲自操作,可以亲眼目睹这,认识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关键就是不够减的向前一位借一,在个位上加十再减。在一系列的动态过程中,学生可以反复操作,抓住重点,从而得到正确结论,学会知识,完成教学任务。这一环节,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表象,促进知识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化,启发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形象演示,突破难点,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小学生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多媒体教学能够模拟仿真,化抽象为形象。它能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将学生带进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的教育情境,从而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认识难度,变难为易。《圆的面积》一课把圆转化成长方形是推导圆面积公式的关键,而“化圆为方”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利用实物展示等传统教学方法总是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而借助多媒体电脑展示,一切难点都简单了!先把圆16等份,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在闪烁拼成的近似平行四边形的上边,突出弯曲感,强调是“近似”的平行四边形。接着把圆32等份、64等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在闪烁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上边与前一条边比较,得出越来越直的结论,拼成图形更接近于长方形。通过以上多个层次的演示,采用逐步逼近的方法,加上教师适时的引导,让学生通过媒体动画拼成过程的演示发现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则越细,拼成的图形就越来越接近长方形。在操作中实施转化,既向学生渗透极限思想,又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这一动态直观的转化过程有效地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直观的线段闪动、跳跃、移动等手段充分演示思维过程,化难为易,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下自觉地形成表象,并运用表象进行推理,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习效率。

四、人机交互,自主探究,是有效教学的追求

网络多媒体资源 篇7

网络中多种媒体信息的爆炸式增长, 不仅有图形、文本等静止媒体, 视频、音频等连续媒体也日益增多, 这必将导致复合型多媒体文件的出现。在远程教育的异步教学方式中, 教师如何基于网络方便有效地组织、合成、浏览、检索这些多种媒体格式的有机信息, 并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展示给学习者, 学习者如何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主进行多媒体资源的动态合成与学习, 是提高网络教学效率的关键。

本文着重研究在网络教学支持平台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动态合成多媒体学习资源的功能, 一方面让教师方便地上传和合成教学资源, 可视化地制作多媒体内容, 并能够灵活地编辑已经合成好的资源信息;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 创造个性化的学习环境, 建立学习档案, 尽可能地节省网络空间, 使资源充分共享, 提高网络传输速度, 并在此基础上降低开发成本。

二、功能结构分析

教师用户在动态合成资源时, 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合成, 一种途径是在合成之前把需要合成的教学片断上传到平台中, 然后进行合成;另一种是直接从资源库中检索选择需要的教学片断进行合成, 确定好需要合成的多媒体教学片断后, 根据幻灯片和视频或音频的播放时间, 设定片断之间的播放顺序和持续时间, 选择合适的播放模板, 即可预览合成效果, 并可以对合成的内容进行编辑。

教师在服务器端动态合成资源。合成多媒体资源的功能结构图如图1所示:

动态合成功能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

学生在客户端通过设置学习档案进行自主学习, 其功能结构如图3所示。

自主学习时, 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档案查看自己事先添加的多媒体学习资源列表, 随时可以播放合成好的网络课程, 或查看每个教学资源的详细信息。在自己添加的学习资源中, 学生可以自由组合教学资源。比如:学生可以把某个视频、音频或者对某个主题感兴趣的几张幻灯片进行动态合成, 合成时可以设定播放顺序和播放时间, 这一点跟教师动态合成的不同之处是, 学生自由组合的合成资源在退出平台后, 合成记录将不被保存, 只限于学习者在线学习的时段, 学习者在某一个时间段进行学习时, 可以先作好学习计划, 设置每个学习主题的学习时间段, 到时间系统自动转换, 学习完毕后, 合成片断的逻辑播放信息消失, 只记录对某个学习主题的学习时间以及学习进度。

自主学习功能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

三、合成资源的集成显示

网络课程作为合成资源是利用SMIL技术来集成显示的, 合成资源的集成显示涉及到SMIL文档的播放方式和同步播放时的展示布局。用播放器播放SMIL文档时, 有两种显示方式, 一种方式是在网页中提供播放文件的URL地址, 另一种方式将播放器嵌入到系统的Web页面中, 然后在网页中显示相应的资源内容和相关的操作。在网页中实现嵌入式播放时, 需要考虑浏览器和嵌入式播放器的通信方式, 浏览器与嵌入式播放器有两种通信方式:使用Netscape插件或者使用Microsoft公司提供的ActiveX控件。由于Netscape浏览器没有提供对ActiveX的支持, 同时Internet Explorer不支持Netscape插件, 考虑到用户端可能使用不同的浏览器, 在实现时不但要考虑浏览器和网页的兼容问题, 而且在设计界面布局的同时需要考虑播放器窗口的布局和显示大小。用代码控制网页时可以同时支持Netscape插件和Active控件, 从而创建跨平台的网页。

1. 浏览器和网页的兼容

单独使用ActiveX控件时要使用标签<object>并且附带很多参数, 需要提供正确的calssid参数, 不同的播放器calssid值是不同的, RealPlayer的calssid值是CFCDAA03-8BE4-11cf-B84B-0020AFBBCCFA, (QuickTime的calssid值是02BF25D5-8C17-4B23-BC80-D3488ABDDC6B, Windows Media Player的calssid值是6BF52A52-394A-11d3-B153-00C04F79FAA6) 。将SMIL文件的地址指定给RealPlayer的SRC属性, 即可播放SMIL文档。

单独使用Netscape插件时, 除了使用<embed>外, 与ActiveX的方式类似, 这种方式需要为插件指定元文件, 并把此元文件的MIME类型指定给src参数, 浏览器根据MIME类型决定使用哪种插件, 并将指定的参数传给播放器。不同的播放器MIME类型不同, RealPlayer播放器使用的是后缀名为.rpm的MIME类。rpm文件指向实际SMIL显示的元文件。

同时使用两种方式时, 需要将标签<embed>放置到<object>中。浏览器通过ActiveX使用对象 (object) 标签的内容, 同时忽略embed标签。浏览器使用Netscape插件, 忽略对象和参数标签, 使用embed标签中包含的信息。

下面的代码是嵌入RealPlayer的代码:

代码不仅包括对象标签, 而且在对象标签中包含一个embed标签, 因为这两种嵌入方法使用不同的方式指定参数。所有的参数必须被指定两次, 一次是为对象标签指定, 使用<param>标签中的name和value;另一次是为embed标签指定, 参数直接在embed标签中指定。

2. 在网页中嵌入SMIL显示

在网页中嵌入SMIL显示的最简单的方式是嵌入特定的播放器, 然后在嵌入的播放器中播放SMIL显示, 集成信息都在同一个播放器中播放。这种方式需要使用SMIL布局嵌入文件, 布局代码全部写在SMIL文档中, 播放器调用时, 播放窗口根据SMIL文档中的布局划分区域, 不同媒体类型的文件在播放器窗口的不同区域集成播放。

另一种方式是在网页中划分区域, 在不同的区域中为每一个SMIL显示嵌入一个对象, 每一个嵌入的播放器在自己的播放区域播放相应的文件, 集成信息分散在网页中的不同的播放器中同步播放。这种嵌入方法的布局方式和第一种的布局方式是不同的, 不是采用SMIL布局, 而是采用HTML布局嵌入SMIL文件, 每一个嵌入的播放器必须拥有region参数, 它的值是SMIL文件中指定区域的名字。用HTML布局时, 可以通过表格划分区域, 在表格中嵌入对象, 每一个对象拥有自己的表格, 或是使用相同的表格单元, 也可以在不同的框架中嵌入对象。使用这种嵌入方法时, 必须要把SMIL文件中的布局部分删除, 否则会出现播放错误。

以下代码是在SMIL文档中进行设计的一种布局方式:

以上代码把播放器窗口划分为三个播放区域:视频播放区, 幻灯片播放区, 文本播放区。播放器会根据布局方式, 在不同的区域播放不同类型的媒体文件。

四、利用定时功能控制播放关系

动态合成技术中主要是通过让用户设置各个媒体文件的开始播放时间和结束时间来实现各种教学资源的动态组合, 因此, 同步播放技术可以采取定时功能来控制播放关系。

下面以JSP技术实现动态控制SMIL文档中的播放关系为例, 阐述如何动态的实现不同组合方式的同步播放。

假设程序已经默认一种显示方式和展示布局, 且视频和图片或文本同步播放, 图片之间顺次播放。

以上代码主要是通过定时的方法来控制各个文件的播放, 没有用到并行播放和顺次播放的相互嵌套, 只用了并行标签。视频播放的开始时间默认为合成资源播放的开始时间。for循环语句控制每一个文件类型的各个播放参数, 程序先判断文件类型, 然后决定播放的区域, 根据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决定每个文件播放的持续时间, 文件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的大小决定了各个文件是并行播放还是顺次播放。这只是其中的一种播放方式, 利用JSP技术和嵌套方式可以实现多种播放关系。

五、结束语

本文只是对多媒体素材的初次合成进行了研究, 但是对于合成资源的再次合成甚至多次合成的技术没有深入研究, 例如:初次是合成一节课, 还可以将每节课合成某个单元或一章的内容, 甚至合成一个学期的内容, 形成一门课的章节结构。合成资源之间的有机联系, 清晰展示了它们之间的知识结构。这样教师就可以方便地组织和更新自己合成的教学信息, 同时也方便学生浏览学习课程的知识点和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参考文献

[1]Synchronized Multimedia Integration Language (SMIL 2.0) -[Second Edition]http://www.w3.org/TR/2005/REC-SMIL2-20050107/

[2]张平, 蒋凡.在网上用SMIL实现多媒体同步[J].计算机应用, 2001, (5) .

[3] (美) Steve Mack.流媒体宝典[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3.

[4]SMIL与媒体素材建设.http://www.chinaet.org/COMMUNICATIONFIELD/bbs/printpage.asp芽BoardID=4&ID=678

[5]杨晓江.网络教学中的多媒体同步技术[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12) .

[6]Jane Hunter, Suzanne Little.Building and Indexing a DistributedMultimedia Presentation Archive using SMIL.[EB/OL].http://archive.dstc.edu.au/RDU/staff/jane-hunter/ECDL01/ECDL01.html

[7]陶洪久, 王振华, 柳健, 田金文.SMIL在流媒体播放中的设置与应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2002, (6) .

网络多媒体资源 篇8

1 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活动。其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教学模式单一, 教学过程程式化。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 “教师———粉笔———黑板———录音机”构成了整节课的全部。教师往往在讲台上不停地讲, 很少或从来不与学生互动, 从而上演“独角戏”, 存在“一言堂”、“满堂灌”等现象。而学生却被要求被动地记笔记, 背单词, 套用句型, 养成了机械的学习习惯。在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下, 鲜活的语言变成了抽象、枯燥的知识点, 生动、活泼的语言交际活动变成了机械、呆板的模仿。老师和学生之间缺乏互动与沟通激励, 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被剥夺了, 从而导致一些学生丧失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忽视了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在传统的英语课堂上, 教师是课堂的主宰, 一切都以教师为中心。教学内容以对语法、词汇等语言点的分析、对比为主, 学生只是被动、机械地记忆教师所讲、所写内容。这种教师讲, 学生听, 辅以有限的、机械的语言操练活动只是强调了语言知识的习得, 却忽视了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学生几乎没有锻炼自身语言能力的机会, 从而造成了“聋子英语”、“哑巴英语”等现象。

1.3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

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 学生一直是被牵着鼻子走的,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思维定式, 如果没有教师监督和指导就不知自己该学什么、该怎么学等。另外, 进入大学后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 没有了高考的压力和激烈的竞争, 很多学生找不到学习目标, 慢慢放松了自己。再加上大学的考试一般都比较简单, 很多学生平时不用功只要在考前突击一下就可以及格, 这都给学生造成了误导, 学生不再主动预习、复习, 学习兴趣逐渐降低。

1.4 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少, 不利于教学相长。

在传统的模式下, 课堂上一切以教师为中心, 教师以讲解知识点为主, 没有时间与学生互动, 而课下教师又忙于私人事务忽视了与学生的交流, 教师无法了解学生的感受, 得不到及时的信息反馈, 也就无法找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从而无法反省自己的教学, 做到教学相长。

2 基于网络多媒体资源的大学英语教学可操作模式

一直以来,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灌输的对象,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就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从而大大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建构主义理论认为语言学习是学生对目标语建构自己对它的理解的过程, 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 是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的深刻理解。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 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 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种学习理论也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和欢迎。而现如今丰富的网络多媒体资源为建构主义理论的实践提供了可能, 基于网络多媒体资源的大学英语教学可采取以下尝试:

2.1 课堂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软件设计出以发展学生元认知能力为主的、围绕本单元主题的合理方案, 然后通过多媒体网络环境将所需的各种素材呈现给学生。此时, 教师已从单纯的讲授知识转变为教学的设计者, 课堂活动的导演者, 学生获取知识的引导者。在学生与教师的协作过程中, 学生获得教师的帮助, 教师获得学生的信息反馈。

2.2 网络化的教学模式。

目前, 网络资源十分丰富, 教师可以随时从网络上下载有利于创造情境的资源, 丰富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同时, 网络资源也为学生提供了与课文相关的背景知识、词汇例句等, 这些资源形式多样, 信息量大, 能使学生更全面、更便捷地把握所学知识。网络化的教学模式下, 师生可以创设虚拟的场景进行交流;学生之间可以通过网上英语角或英语论坛等进行英语会话或协作。而且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语言水平、兴趣和学习风格选择学习内容, 决定学习进度。

3 基于网络多媒体资源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优势

3.1 基于网络多媒体资源的大学英语教学为学生创造了建构知识的真实性的情境。

多媒体网络辅助的大学英语教学通过图片、文字、音频、视频加大了对学生的感官刺激, 使得教学变得形象化、立体化和生动化, 创设了界面友好, 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情境”教学环境, 不但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又能充分表现教学内容, 突出重、难点, 引导学生积极探索, 主动学习, 能使学生在解决真实的问题中建构自己的知识, 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同时多媒体英语教学形式新颖, 时代特色鲜明, 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弥补大班上课只听教师讲授的单调枯燥的缺点, 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3.2 基于网络多媒体资源的大学英语教学可

以最大限度地实行个性化学习,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它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时空限制, 构建了一个无限开放的教学空间, 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开展学习。同时学生可以按自己的水平和需要自由选择学习材料, 设定目标, 决定自己的学习进度。而且学生通过自测反馈的信息, 可以立即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 发现问题, 以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内容。在这种模式下,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能够通过教学活动的安排体现出来, 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也能得到充分调动;其创造力, 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也能得到开发与培养, 从而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3.3 基于网络多媒体资源的大学英语教学模

式中师生、生生能够更好地互动, 将学习者带入真实或创设的情境中, 使学生能够与同学、教师或专家学者进行交流、对话, 能够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环节中, 从而使学生在相互帮助、相互学习中合作完成任务, 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从而适应了21世纪对新型英语人才的要求。

总之, 随着社会的发展, 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弊端日益明显, 已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 而基于网络多媒体资源的教学模式却顺应了外语学习者的认知规律, 有利于更好地搞好大学英语教学, 从而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的、满足社会需求的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学科教育, 1998 (1) .

网络多媒体资源 篇9

1 在视听说教学中的运用

多媒体教学手段将直观生动的形象与声音结合起来, 动静图像融合文字交互出现, 提高学生注意力并激发其学习兴趣。

听、说能力的培养一直是大部分学生的无法逾越的障碍,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缺乏正确的发音训练方法以及有效的听力训练方法, 在大量的练习无果的情况下, 学生们或大大降低了对英语听、说的兴趣, 或干脆就放弃。在网络和多媒体辅助的教学模式下,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演示并教授正确有效的发音和听力方法, 从而从根本上帮助学生找出问题的症结, 重塑对其对英语听、说学习的信心。

其次, 丰富的网络资源便于教师搜索和精选符合教材内容的形象、真实、生动的多媒体资源, 将生活中现实的一幕幕搬上了讲台, 这种情景再现的教学模式不仅能调动课堂气氛, 更能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

多媒体教材使“人—计算机”对话得以实现, 在学生解决英语学习问题的过程中, 计算机能对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情况给予及时的反馈。如《新视野大学英语》和《新标准大学英语》视听说的教学环节中, 每道听力问题, 在输入答案后都有语音提示答案是否正确。这类及时的反馈消息能激发学生的挑战心并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思考。而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只需要进行电脑操作和思维引导, 使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参与者和发言者。

2 在综合教程教学中的运用

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 11%来自听觉。也就是说, 即使是在综合教程课程, 适当结合视觉和听觉的教学手段能更有效地传授知识。通过对视觉和听觉的感官刺激让学生获取比单一地听教师讲解更大的信息量。课本上枯燥乏味的文字, 在多媒体课件和视频的帮助下, 变成一个个生动直观的影像及画面, 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课本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在此基础上, 教师在备课时可以选择相关的拓展内容进行延伸, 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 并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性思考。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得到了比较明显的提升, 由被动教授的状态转变为积极参与思考的状态, 在实现教学目的的前提下提高了教学成果。

大学英语授课以英语授课为主, 对学生的英语水平有一定的基础要求。对于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 如果课堂上没有明确的指示或引导, 他们很可能不知所云容易开小差。多媒体课件能够帮助教师演示课堂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 明确每个教学环节的内容和具体操作方式帮助有疑问或不明白的学生了解并跟随教师的授课, 从而克服学生感觉听课难这一问题。

3 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自主积极性方面的运用

在21世纪这样一个信息时代, 能熟练的掌握和运用网络和多媒体不再只是对广大高校教师的要求, 同样也是对现代学生的一种新型自主学习模式的要求。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推荐并指导学生学会使用并掌握网络和多媒体资源, 并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进行运用和实践。比如:在每个单元的学习前一周, 教师应鼓励所有学生借助网络查阅大量与单元内容相关或衍生的知识, 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和收集, 剪辑视频文件, 制作相应的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 让学生上台分享和交流他们的学习体会和心得。这样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在真正的意义上实现“以学生为中心”, 还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特别是对信息的理解分析、发音及语言的表达能力,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俗话说:“兴趣是最大的老师”。英语学习也同样如此, 在相对繁琐和枯燥的大学英语课堂学习之余, 应鼓励学生利用网络和多媒体资源进行兴趣的培养及文化知识拓展的学习。如英文歌曲、电影、电视剧、英文小说报刊等, 都是非常轻松和实用的自学材料。但是, 由于资源太过于庞大, 如果选择的资源对英语水平的要求较高, 对学生不仅不能起到培养兴趣的作用, 反而会打击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因此,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平均水平, 向学生推荐一些与其能力相当或稍高的资源, 引导其进行自主学习。

4 在促进教师团队建设方面的运用

全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不断的学习和跟新对现有教学资源的了解和运用, 鼓励和提倡教师通过参加培训或学术交流不断提高和完善教学手段及教学模式, 并通过教学的实践和科研, 不断探索和发现其优势和劣势, 使其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鉴于网络和多媒体教学资源的丰富性, 为了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避免了重复建设, 大量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可以通过网络资源共享。但是不同教师对相同的授课内容有相似或不同的理解和拓展, 因此教师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改动和完善下载的多媒体课件。

5 结语

网络和多媒体教学模式为传统的英语授课模式注入了新的活力, 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 增加了课堂趣味性, 还为学生自主英语学习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并为教师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的提高指明了新的方向。不过值得强调的是, 网络和多媒体教学模式仍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教师授课模式, 因为选材, 制定授课目的、授课内容和授课安排才是决定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王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在英语课堂上的实践与思考[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 2.

[2]徐明城.多媒体技术对教学的作用和影响[J].现代情报, 2006, 10.

[3]杨洪敏.利用多媒体的特点, 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5, 6.

网络多媒体资源 篇10

关键词:网络媒体,传统媒体,影响和冲击,合作发展

引言

近些年, 网络发展及其迅速, 生活中各个领域都受到网络发展的影响, 当然新闻界也不例外。网络的迅速发展给传统媒介的人们带来了恐慌。有些人甚至大喊“狼来了”。但是从现实的情况我们不难看出, 网络媒体虽然给传统媒体带来冲击, 但是同时也带来了机遇, 正是网络媒体的出现使得传统媒体产生危机观念, 于是传统媒体开始变革, 开始适应这个变化多端的世界, 从这个角

地址的需求导致了地址分配方式必须使用自动化分配, 这样对网络中的DHCP服务器也提出了极高的性能和可靠性要求, 如何提高DHCP服务器性能不足, 成为物联网应用的一个难题。另外IPv6没有注重服务的可用性与安全性, 很有可能会增加重大的网络安全威胁, 比如IPv6采用IPSec加密, IPSec并不能够处理IPv6网络中的所有漏洞问题, 但是攻击者可以利用加密机制, 利用防火墙和IPS无法检测加密内容的特点, 绕过这些设备, 直接向服务器发起攻击。因此需要在实践中改善IPv6协议的安全性能。

5) 物联网需要各种通信网络的融合

在技术上, 通信技术协议众多, 包度来看我们不得不说网络媒体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新的生命力。而2005年的纪念性的重大事件“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这一专题的报道更体现了媒体间的合作。这篇论文, 就是想通过现在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发展的一些现实情况, 来呐喊, 网络与传统媒体不仅仅是竞争对手, 双方只有合作互补有无才能实现最终的共赢, 同时我也想论证:只有新闻界摆正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关系, 才能促进双方媒体的发展, 才能实现共

括前面介绍的无线通信网络和有线通信网络各种协议标准, 还有物联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各种技术标准等等。由于厂家的不同, 终端、设备、网络标准都可能不同, 因此会形成多种网络差异化的局面。目前物联网很难对各种行业的网络形成统一的业务提供平台。如何有效整合各种网络协议, 就成为物联网不可绕过的一个问题。

4总结

物联网带来的这次科技革命里, 通信网络发挥着重大的作用。物联网的发展也带动了通信网络的发展, 通信网络也需要适应物联网的发展要求不断演进, 最终构建起物物通信与人人通信相赢。

网络出现伊始, 受众尚未形成网上看新闻的习惯, 但是在几次重大的突发事件发生之后, 人们开始接受这种新兴的媒体。尤其是震惊中外的911事件, 美国遭受恐怖袭击的事件是在网上率先传播的, 其影响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内网络就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访问, 而一些著名的新闻网站也一度出现了登陆不上拥挤不堪的地步。网络因其传播的实时性、交互性, 内容丰富性, 声音、图像、多

融合的泛在网网络和业务体系。

参考文献

[1]施志勇, 王雨, 罗国栋.基于IMS构建物联网的构想.《移动通信》.2011

[2]唐雄燕.电信运营商的云计算与物联网发展策略.《中兴通讯技术》.2011

[3]沈苏彬.物联网技术架构.《中兴通信》.2011 (1) .

[4]赵慧玲, 吴广颖, 梅承力.移动核心网络技术发展探讨.《移动通信》.2010 (7) .

(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510630)

媒体并举的优势, 迅速异军突起。同时它的及时和多方位报道一时间使这个新兴的媒体成了人们追逐的目标, 它的蓬勃发展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但这一切并不意味着纸媒体末日即将来临。纸质媒体在许多方面仍占有一定优势。传统的大报、大刊、历史大部分长达几十年, 有的甚至近百年, 而我国网络媒体历史最长也不过3年。相当的读者还是依赖纸质媒体, 也习惯于传统的阅读方式。在争取读者方面传统媒体仍占有一定优势。

纪念抗战60周年, 可以说是全国一个重大的活动, 无论是新兴的网络媒体还是传统媒体, 尤其是纸质媒体都集中优秀采编力量对这一重大历史题材进行专题报道。这也是新旧两种媒体准备充分的一次交锋。各自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同时这也是他们未来生存形式的预演。但是我们从中不难看出这两种媒体的竞争虽然激烈, 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泾渭分明的界限也在逐渐消失, 交汇点是二者都是信息的提供者。中国的传播生态正发生深刻变化,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利用各自的优势相互合作, 它们之间的融合已是大势所趋。

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 这是个严肃而政治性极强的主题, 如果单单依靠网络媒体的力量恐怕是远远不够的。首先在人才上, 网络媒体不具有传统媒体所具备的大量的记者。在经费上, 网络媒体不可能把大量的财力投放在单一的选题上。这对大多数网站来讲是两道难以逾越的“深沟”。在今天的重大新闻的采访和报道成本越来越高的情况下, 网络媒体中, 只有那些雄厚资本的商业网站, 或是传统媒体与网站联手行动才能支付这笔开销。一般的网站是没有这个资本的, 更没有专业人才去完成这类重大的采访报道。而对于网络来说它作为媒体, 有许多优势:其采编、排版、校对、出版、发行等工作全在网上进行, 根本不需要和印刷厂打交道、不需要和邮局打交道。在获取信息的快捷性和阅读的方便性、多媒体性以及交互性、查找的容易等方面, 因此, 在此次报道中许多传统媒体都选择了网络媒体作为自己的合作伙伴, 如《广州日报》和《华商报》、网易等媒体合作, 加强了报道与读者的互动性。实现强强联手。

其次, 新兴的网络媒体从某种程度上赋予了纸质媒体新的生命力对于报纸来说版面的局限性是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每天出版一次而未能充分显示报纸的特点和优势, 而互联网异军突起, 为纸媒体的发展提供了有力得补充。所以新兴的网络媒体德发展对于纸质媒体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说, 网络的崛起对于纸质媒体, 是机遇多于挑战的。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的报道中。对于传统的纸媒体来说, 网络媒体的介入使之变的鲜活生动起来。如新华社的新华网, 新华网的栏目有:“最新报道”, “纪念活动”, “暴行实录”, “亲历抗战”, “重要论述”, “战史一页”, “抗战名将”, “国际援助”, “图片故事”, “访谈连线”, “抗战启示录”, “抗日歌曲”。扩充了传统纸媒体的空间、补充了传统纸媒体的不足, 此外还有《中国青年报》的中青在线、《人民日报》的人民网等等媒体。

竞争、整合是事物变化发展规律的总体趋势, 使事物不断更新变化和发展。媒体也不例外, 传统媒体是昨天的产物, 网络媒体是今天的产物, 明天的媒体变革又将怎样, 还得从今天开始。在现代社会里, 传统媒体仍然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网络媒体也迅速崛起, 对社会的贡献同样不可磨灭;它们都能够适应时代的需要。追随时代, 各媒体的发展、进步也不断满足人们在瞬息万变的信息当中对各种传播信息地索取与运用手段越来越多样化、便捷化;人们对信息需求的增长使得新旧媒体的共生有了充足的土壤环境。而只有让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充分结合, 发挥出各自鲜明的特色才可以创造出最大的传播效果。

虽然媒体网站拥有传统媒体强大的采编队伍, 但在人才结构上和主流媒体网站网络宣传政策性强、专业技术要求高的状况不相适应, 尤其缺少管理、经营、技术专才。而网络媒体在这方面却拥有相当的水准, 二者相辅相成取长补短正好可以弥补各自的劣势。在网络经济遭受寒冬的时候相关的行业也会受到牵连, 但是我们看到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已经被人们接受, 在网络不景气的时候进行全面的横纵向联合已经是发展的需要, 跨媒体经营的策略已经被提出, 在传统媒体触网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些网络媒体开始把目光也投向了传统媒体, 相互融合正是发展的需要和最大的助推器。因此融合才是发展的硬道理。

运用多媒体资源辅助语文课堂教学 篇11

【中图分类号】G ?摇【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6A-0069-01

多媒体技术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教学改革和农村教育发展的必然。在农村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活动主要依靠教师、教科书、黑板和粉笔来实现,而多媒体技术通过声音、图像、文字、动画等形式展现了教学内容,丰富了教学手段,为师生提供了多元的、双向的、平等的、积极的交流平台。下面笔者谈谈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小学语文教学的几点做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把分析课文、归纳段意、总结中心思想作为文章的重点和难点,这是传统的教学。其实,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来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例如笔者在教古诗《寻隐者不遇》时,了解到诗歌是以“答”的形式展现教学内容,但是“问”却隐含在“答”中。因此为了让学生能体会到“答”与“问”的必然联系,笔者就把这首诗的教学重点确立在朗读和体会诗意上。在选取多媒体课件时,注重选取诗人慢慢向松树下的童子走来的FLASH课件,当两人相遇时,便播放童子的回答,而此时的诗人却是一脸的吃惊和木讷,但课堂上学生似乎无动于衷。于是笔者转而先让学生读,再让学生观看FLASH ,然后表演,学生此时恍然大悟:诗中有“答”,何以无“问”。笔者接着因势利导,让学生细读,慢读,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出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合作、探究,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之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地位,他们不仅找出了诗句的“问”,还能流利地说出诗意。可见,恰当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能形象逼真地展现文本意境,学生注意力集中,学习兴趣很浓,学习过程轻松活泼,充分体会语文朗读中的乐趣,激发对语文问题的思索、理解和掌握,提高了读的能力。

二、展现文本场景,启发学生思维

思维的创造性是衡量思维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良好的思维能力不是凭空而生的,它依赖于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与一个人的思维素质所受的训练密切相关。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抽象与理论的结合,还是艺术与生活的有机结合。

在农村,特别是西部的农村小学,课文的很多内容是学生很难见识到的,例如《青蛙看海》一文,“海”对于学生来说,那是很难理解的。因此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就能把“海”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还可以把“海”和“陆地”的平面图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就能直观地看到“海”的大。而青蛙去看海,本来就是一件普通生活中的小事,教师提出:“青蛙怎么能看到大海?青蛙看到大海了吗?青蛙是怎样看到大海的?”《青蛙看海》的故事就能拓展开了。此时,教师要为学生开拓思维空间,帮助学生破除因循守旧的思想,增加思维的自由度,鼓励学生探索,启发学生发现问题,互相讨论,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还可以启发学生根据课件上的内容进行角色表演,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这样做既具体形象地展现了事物,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观察力,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艺术欣赏能力,从而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精选课件,充分展示语文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农村小学,由于多媒体设备的配备不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正确地选择课件,才能充分地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才能把抽象的语文知识转变成形象直观的、浅显易懂的生活化语言。对此,教师要积极地为学生创造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条件和环境。特别是农村的小学,由于学生的知识面比较窄,获取知识的渠道比较单一,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来辅助语文教学,选好课件,创设优良的教学和学习环境,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例如,在教学《寻隐者不遇》时,笔者结合多媒体的强大功能,借助FLASH再现当时童子的“答”而无诗人的“问”,启发学生发现其中的问题而自觉、主动地去诗文中找出诗人的“问”。学生通过思考和探究,自己不但会问,而且也理解了诗意,更体会到了诗中隐者的品质。这种活泼的教学画面唤起了学生美的情感,这种美的意境大大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也向学生展示了语文知识的形成过程。

总之,在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极大地冲击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还极大地节约了语文课堂教学资源,提高了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网络多媒体资源 篇12

关键词:多媒体,互动式教学,交际能力

一、互动式教学的概念

互动式教学即交际式教学(communicative approaches),形成于20世纪60至70年代,此理论的提出给当时的语言研究,尤其是外语教学研究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并且自该理论提出至今,以其为基础的交际式教学法仍是外语教学界讨论的热门话题。在外语教学探索过程中,新的语言理论层出不穷,但是交际式教学法的重要地位与其对语言教学发展的影响依然可见,尤其对长期以语法知识为重,以记忆为主要方法的外语教学观念的转变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交际式教学理论由美国社会语言学家Dell Hymes在1972年发表的《论交际能力》一文中提出。Hymes认为,语言学习的目的是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主,并且语言学习是为了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语言文化的能力,也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言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具备目标语言思维习惯。因此,仅仅熟练掌握语法并不能使学生在真正的社交环境中恰当地使用语言。语言学研究也不能只局限在研究说话者的语言知识水平层面,还应注重对说话者交际能力的培养。这种能力包括使用恰当的语言形式,而不仅是指语言形式的知识(惠金兰2009),也就是要培养学生在社会交际中具备逻辑性思维,在适当的语言环境(场合)说出恰当的语言,达到交流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学内容符合交际需要,教学过程交际化。比如,新课标人教版英语教材Go for it!的编著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每单元设立主题,围绕主题设计了许多练习,要求教师和学生进行讨论以及互动交流。这种方式不同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也不同于将课堂交予学生的“翻转课堂”形式,它需要教师与学生都充分参与其中,并且各自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有创造性的互动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形成目标语言思维习惯。

教学实践证明,互动是英语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方式,它符合学科的本身属性。语言学习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交流,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但是,在实施互动交流式教学方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在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下谈交际,就好比在陆地上教学生学游泳一样(惠金兰2009)。同时,课堂中使用的许多教学素材为中国教师编写,不可避免存在教材内容与真实语境有所脱节的情况。另外,语言具有与时俱进的性质,当前课堂内容大多仅限于教师与课本的静止传递。而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引入与网络在线平台的搭建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弥补这些互动式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二、英语互动式教学引入多媒体网络环境的利弊

(一)引入多媒体网络环境的优势

多媒体网络(Multimedia network)指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既包括文本、图形、声音、图象、动画等,也包括把这些媒体结合在一起的超媒体技术。它具有互动性,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可以形成人与机器、人与人及机器间的互动,还可以形成互相交流的操作环境及身临其境的场景。人们根据需要对其进行控制,其中,人机相互交流是多媒体网络的最大特点,也因其多样性使得多媒体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比如,被引入课堂,尤其是语言教学中,从方法和形式上改变了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更从观念、过程,以及师生角色诸多层面赋予教学新的含义。

前文中提到,Hymes主张语言学习的目的是培养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简单概括为:能组织符合语法规则的句子;能在相应的场合使用恰当的语言;能够判断语言的可接受性,了解语言是否在实际交流中经常被使用。但是,课本内容由于其固定性和静止性无法完全满足实际交流过程中多变的需求,而多媒体网络资源恰好可以作为补充。

1.提供大量的互动素材

互动式教学主体需要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中进行,而且学生要想使用合乎语法规则、正确的句子,就要多说多练,这就需要有丰富的材料提供足够的互动素材。网络是巨大的共享资源,能够满足各种形式的素材要求,丰富生动的教学材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可以将接收到的各类信息结合所学的语言知识,在与教师互动的过程中反复锻炼。比如,在人教版Go for it!教材八年级下册Unit 1 2b中,教师讲课文之前可以先安排学生观看电影127hours,这部电影恰好与课文内容相吻合,而且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人物的表情、动作以及状态的展示更好地理解素材所要传达的信息。接下来,教师可以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方法请学生尝试用简短的英语表达自己在电影中看到的场景、明白的道理和印象最深刻的地方等,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感,然后教师再引领学生进入课文的学习。这样,学生将自己的感情融入课文,既对课文内容印象深刻,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避免陷入套式思维以及“哑巴英语”的困境,使整个教学过程在开放的状态中进行。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拓展,并且在多说多练的过程中逐渐提升了组织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网络从形象的感知向抽象的思维过渡,它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式适当地表现和提示知识的内在规律,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把许多宏观和微观的、瞬间的或漫长的、简单的或复杂的事物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发展的同时,逻辑思维也得到相应的发展,解决了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张振瑜2006),使学生的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共同提高。另外,教师与学生辩论、寻找答案的过程,也是教学相长、自我完善的过程(张宁2006)。

2.为英语互动式教学提供语境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使学生能在适当的语境中表达得当,对语言使用有很好的判断力,就需要学生对真实的语境文化有所了解,即熟悉在哪种场合针对哪种身份的人用什么样的语言。比如,在一些特定的场景,如学校、机场、邮局、医院等,需要学生接触到的教学素材为原语境的,真实自然的,没有经过刻意加工的,如果没有网络多媒体,很难建立真实的语境。通过网络多媒体,学生可以浏览、收听原语境的音频,了解在原语境文化下人们在各种场合如何运用语言以及做出何种反应。比如,学生可以收听或者观看类似于BBC的音频、视频节目,它们涵盖了时事新闻、文化、艺术、历史、科技等各个领域的内容,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于一体,这些英语资源以纪录片、采访、专题讨论等形式出现,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在没有真实语境的外语学习中,长期接触原母语素材对培养学生直接用英语思维思考无疑是最便捷的办法。另外,学生也可以配合网络资料直接浏览,或者下载阅读目标语言国的文化背景知识,更好地理解文化差异在实际交流中出现的不同行为与表达。教师在实际课堂互动中可以组织学生根据原语言环境的素材,组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个人话题演讲和情景模拟等活动,从而使学生更为深入、透彻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文化接纳能力,促使学生在相应场景做出正确的判断。

3.为师生提供交流平台

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教师需要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交流机会与交流形式。只有在实际交流中才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调动自己的知识、思维、情感等因素,从而实现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进步。随着科技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已经能够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第三方等各个对象的多形式交流。网络技术帮助人们在各种交流平台实现图片、声音、视频的即时传输,这为学生不受时空限制地融入英语交流环境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因此,教师在平时上课之余亦可以引导学生自行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并且可以随时通过网络实现课后辅导,或者直接在线授课;学生亦可以通过网络向教师提问,或者开展班级讨论以及课后知识在线分享等活动。比如,目前翼课网的在线教学,提高了课堂的开放性与机动性。另外,在课堂之外,学生也可以通过人机互动方式自主练习听力,或者通过网络与目标语国的网友练习口语,进行文化交流。多媒体网络技术将学生置身于真实自然的英语交流环境,在提高交际能力的同时,逐步培养了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

(二)引入多媒体网络环境的弊端

多媒体网络技术以其开放性与多样性为语言教学课堂注入了许多新的元素,尤其以其素材的丰富性增强了教学的互动性,并且利用越来越先进的手段和技术使学生在语音、词汇、语法、文化背景知识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进步,同时,其与互动式相结合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多媒体网络技术在具备一定优势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面对的是电脑或者投影仪屏幕,教师扮演着资料“播放员”的角色,在利用其方便快捷的特性的同时,学生和教师容易形成对多媒体的依赖性。这一点笔者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深有体会,在尝试利用多媒体教学期间,由于经常做课件,教学内容基本都是利用电脑键入之后在课堂上直接播放,一段时间后,在板书过程中,笔者发现不能准确快速地反应单词拼写,这就要求教师适当调整多媒体工具的使用范围。另外,由于多媒体网络的快捷性,学生通常可以直接获取完整的资料,也就是直接快速地获得所需要的结论。而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跟着教师的板书一步一步地得出结论,在过程中养成自主思考的习惯,这样可以照顾到大部分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反应调整板书的速度和授课节奏。所以,归根到底,多媒体网络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工具是用来辅助教学的,并非越多越好,教师应当有选择地保留传统教学方法。最后,亲其师,信其道。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还要考虑学生的心理感受,所以,在授课过程中教师的示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身体语言的感染力等都是不能被忽视和取代的。

综上所述,理想的教学应该将多媒体网络资源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结合在一起,将教师的主导性与多媒体网络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惠金兰.2009.高中英语教学中交际能力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广东教育(教研版),(4):70-71.

张宁.2006.互动式教学法的应用[J].北京教育(高教版),(12):39-40.

上一篇:区域性集中采购下一篇:现代科技的伦理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