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多媒体技术模式

2024-10-20

网络多媒体技术模式(精选12篇)

网络多媒体技术模式 篇1

21 世纪是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 人类的社会活动极大程度依赖于信息科技。多媒体及网络技术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一部分, 在教育改革中意义重大, 其应用于教学模式改革是新时期课程教学改革的需求, 对于促进学生发展、加强师生互动等均具重要意义。

1 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与传统媒体相比, 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改革使得传统教育方式及教学模式产生深刻变化, 教学质量及效率也进一步提升。传统教学知识的传授多注重语言及文字的描述, 注重知识的客观性, 大多情况下, 在课程教授时多存在如宏观宇宙及微观物质结构等抽象性知识, 采用传统教学模式难以使学生对抽象事物实现感官认知, 但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的应用可实现模拟仿真教学, 使教学结构实现有效整合[1], 促进教学活动进一步开展。

1.1 有效提升学生感官认知度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其感官认知主要包含视觉、听觉及触觉三种形态, 应用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可对各感官形态进行调节, 多媒体信息可有效适应不同感官的差异性, 将教学内容以更加丰富及形象的形态展现出来。同时还可采用文字、图片、视频及音乐等满足不同感官需求, 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升学习效率。

1.2 促进思维延伸

传统教学中教师多采用语言、文字等形式向知识接收主体传达相应信息, 但由于此类教学模式的限制, 导致学生在二维教学模式下掌握的知识有限, 难以对事物实现立体分析[2]。而将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引入教学中, 可使学生最大化调动感官, 将抽象逻辑思维及具体形象思维融合, 从而在学习中形成多维动态学习方式, 打破逻辑思维限制, 获得最佳教学效果。

1.3 有利于教学信息的双向交流

在现代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的应用下, 教师的角色逐渐产生变化。在远程教育中, 教师将不再只承担课堂教学主体这一教学职能, 而是作为远程教学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开发者参与教学。在远程教学中, 教师可向学生传达知识, 学生无需面对面便可在网络上表达自身对于知识的理解, 实现双向交流。在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应用中, 教师教学角色的改变并不代表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削弱[3], 相反, 在现代信息化发展的基础上, 教师在教学中除了需掌握传统教学中所需掌握的教学知识及教学手段外, 还需掌握一定的多媒体及网络技术、教育技术等, 转变思维, 提升教学能力, 从而保证教学效率。

2 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在教学模式改革中的现状分析

2.1 缺乏深度

目前, 众多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对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应用的合理性认知, 大多数教师均极端地认为只要运用多媒体及网络技术便一定会提升教学效果, 提高综合教学水平, 因此, 他们在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应用中多未注重其与教学知识及教学内容的有效整合, 在多媒体演示及知识教学中仅将课本中的相关知识进行教学演示, 缺乏对课本知识点的延伸与模式的转变。演示内容多采用文字展现, 学生在知识点学习时, 还未来得及浏览完所有文字, 教师便匆忙翻页, 因此, 此类呆板的、缺乏深度的多媒体教学活动难以充分发挥多媒体及网络技术优势, 导致教学内容缺乏深度, 难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2.2 难以实现学生及教师主体性的协调统一

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未合理理解与学生之间的教学及学习主体性关系。在传统教学模式中, 大多数教师将自己作为教学主体向学生传达知识内容, 而在多媒体教学中则认为要尽量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尽可能使学生多学、多说、多做, 弱化了教师的作用, 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在教学中使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完全取代教师, 使学生在学习中缺乏管束, 讨论问题言不对题, 缺乏师生之间有效情感交流, 导致教学活动开展问题凸显。

传统教学中, 教师可与学生面对面交流, 学生可实现系统认知且可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而在现代信息化社会中, 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多借助计算机或网络终端实现教学, 将原本直接的师生关系变得复杂, 教学中远程教育或一人一机教育模式会削弱学生及教师之间的联系, 效果可想而知。

2.3 过度重视多媒体教学资源

在教学中, 部分教师缺乏对多媒体教学及传统教学的综合认知, 在教学中过分依赖网络媒体资源, 不管是理论知识还是实验内容, 大多仅以图片或视频等形式呈现。但在具体教学中, 教学内容多包含大量知识点, 难以用单一的教学资源予以解决, 因此, 若教师在教学中仅采用此类方法及教学资源而未注重对课本资源的应用, 缺乏与课本知识的有效结合, 则会导致教学内容与课本知识脱节, 难以实现高效教学。

3 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在教学模式改革中的发展措施

3.1 多媒体及网络技术与教学理论知识需有机结合

在现代教学中, 教师应注重对多媒体网络技术与教学理论知识的有效结合, 知识的教育过程及教育内容具有灵活性及丰富性, 客观世界具有统一整体性。因此, 在最初知识认知过程中, 需将客观知识直接转变为感官体会, 对相关内容进行加工, 去除不合理及不相关的成分, 由表入里, 抽丝剥茧, 在认知中掌握合理发展规律, 培养理性思维意识, 高效解决生活中多种问题。

根据现代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及研究, 各教师还应注重对教育思想、教学模式的转变。任何一类先进事物在应用中均有其独特且擅长的领域。多媒体网络课型主要包含新授课型、研究课型及复习课型等, 各课型在选择中由任课教师自身及教学内容所决定。

在课型选择时首先需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合理选择, 在教学中若相关教学内容可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现高效教学, 便无需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对于理论性强、理解难度较大、学生无法自主完成需在教师讲解基础上理解的内容也无需采用多媒体网络教学。

而从任课教师自身情况来说, 教师随着教学时间的不断增长, 其自身教学经验也不断丰富和充实, 教学技巧及教学模式的应用也较为合理, 因此, 在多媒体教学时, 教师应转变教学思想, 针对自身教学优势运用不同媒体实现不同知识内容的教学。如年轻教师思想解放, 思维认知度较高, 具有冒险精神, 故此类教师可选择信息技术含量较高、难度较大, 但课程教学内容难度较小的教学模式;对于应用熟练的青年教师而言, 可选择较为困难的教学知识进行教学;而对于年龄稍长的教师而言, 此类教师信息水平较为低下, 可选择教材处理难度大的研究型等课型, 从而实现教学效率有效提升。

3.2 合理选择教学模式

教师在选择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时, 可针对不同的网络授课类型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

3.2.1 互动型

对于新授课型而言, 教师可选择具有一定交流性的互动网络教学模式, 此类教学模式在理论教学中可采用图片等方式, 借助网络优势使理论知识学习更加生动, 使学生在学习中更易掌握理论知识。同时在教学中还可使学生自己勾画知识框架, 在发挥自主能动性基础上增强对相关学科知识及操作技能的理解。在互动型教学模式应用中, 教师应注重与日常生活的融合, 密切联系生活, 避免理论与现实脱节。

3.2.2 信息加工型

信息加工教学模式在应用中多采用情景教学实现课程教授, 在教学中注重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可主要应用于活动课型。在情景设置中, 注重其优质化特性, 使学生在情景中搜寻并整理总结相关有效信息。网络资源在现代教学中具有重要教学意义, 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及新颖性, 因此,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可有效实现资源共享, 从而使课堂信息与现代化信息真正接轨, 不断提升学生的信息认知能力, 提升学习效率。

3.2.3 探究型

探究型教学模式多注重对相关知识的推理, 基本出发点是认为学生在现实问题解决中要比教师单纯教授的教学效果更为明显, 知识认知更为深刻且学习技能更加全面, 适合于研究课型。此类教学模式在具体应用时可反映最新的相关内容研究成果, 在课程教学具体应用中可明确教学结构, 掌握研究课题。教师可在教学中提出具体研究课题, 使学生在有限资料基础上设定假设结论, 然后采用一定方法对相关答案进行推测并反复验证, 最终得出结论。

探究型教学模式注重将课程学习内容及教学目标转化为探究任务, 使学生明确问题探究的意义。探究型教学模式多借助多媒体、网络技术, 从简单的电子邮件到复杂的学习系统均涉及到。此教学模式在具体应用中包含问题、资料、提示、反馈四个基本要素, 此要素相结合便可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可使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 在网络中通过多个途径查阅资料寻找答案, 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 注重主动学习。

3.2.4 自主学习型

自主学习型网络教学模式多应用于复习课型, 其三要素主要包含学生、教师活动以及教学平台, 此教学模式多用于远程教学及终身教学中, 也可用于课堂的复习及巩固, 如在课程教学结束后, 学生可于课后自行浏览教师课堂教学时的相关网页及内容, 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及教学内容的掌握。

3.2.5 多媒体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

一类教学模式是在长期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学生在长期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影响下已养成被动的学习习惯及学习行为, 短时间内难以改变, 因此, 教师在具体教学模式选择时应对多媒体、网络技术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有一个系统认知, 在教学时注重二者之间相互统一及相互结合, 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方式将多媒体辅助教学渗透入学生学习环节中, 应用多类教学策略及教学方法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推动思维发展及提升学习效果。

3.2.6 加强教师引导作用

教师是教学活动开展的核心, 是教学信息传达的主体, 在教学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 在现代教学活动开展中虽注重学生的主体性, 但在具体教学中仍不可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在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应用中, 教师需参与到情境创设、协作学习及意义建构等众多教学环节的指导, 因此, 在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应用中, 仍需注重教师的引导功能。

4 结语

综上所述, 随着现代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 我国教育与多媒体的联系日益紧密, 多媒体网络技术应用于教学模式是新时期课程教学改革的需求。但目前, 我国多媒体网络技术在教学中仍存在缺乏深度、难以实现学生及教师主体性的协调统一以及过度重视多媒体教学资源等问题。针对此问题, 教师应注重多媒体及网络技术与教学理论知识的有机结合, 注重教学模式的合理选择, 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升学习效率。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 多媒体及网络技术普遍应用在社会各个领域。对于现代教育而言, 多媒体及网络技术极大扩展了教育空间, 改变了教、学之间的单向关系, 对教育的不断发展具有重要促进意义。所以, 笔者主要以多媒体及网络技术为研究基础, 探讨其对现代教学模式改革的影响, 从而促进现代教学不断发展, 培养适应信息社会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多媒体,网络技术,教学模式,改革

参考文献

[1]欧文吉斯.浅析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及发展[J].通讯世界, 2016 (6) .

[2]刘利平, 刘丽洁, 刘红达.网络多媒体环境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探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0 (11) :118-120.

[3]于华忠.新课标下的多媒体网络技术与教学模式的改革[J].启迪与智慧 (教育) , 2013 (10) :6.

网络多媒体技术模式 篇2

多媒体教学网络与课程整合模式的探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领域把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运用到教学当中,构成了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这是现代科学技术影响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行为的必然结果,也是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改革与发展的必然结果。多媒体教学网络作为一种极富特色的信息传递媒介工具,可以成为极为有效的教学传输系统,依托这种传输系统可以构造满足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的数字化的学习环境,为包括自我规划、自我组织和自我评价的自主学习提供更优越的前提条件,形成更为有效的支持作用。

多媒体教学网络在远程教学中的运用有着许多媒体无可比拟的教学效果,在课程教学中的运用也显示了它独特的优势,但是,如果不能恰当地运用,它仅起到常规媒体的作用。如何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网络在课程教学中的作用,这是新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形势下,许多教师探讨的问题。

一、多媒体教学网络的基本特征

由于多媒体教学网络是集多媒体的长处与网络的优势于一身,是现代高新技术发展的产物,因此它具备许多传统教学媒体不具备的特征,但主要的最基本的特征有以下三点:

1.丰富的共享信息资源。多媒体教学网络融超媒体技术和超文本技术于一体,集图形、图象、图表、声音、文字于一身。学习者在链接或教师引导下,可以轻松自如地在丰富多彩的网络共享资源中根据自身需要获取知识,获得世界范围内的所有需要的信息,从而容易地进行自我规划、自我组织与调整的学习。这样的学习环境对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个性化的形成,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对实现教学过程要素关系的转变,对促进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从应试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向素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转轨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灵活的教学方式。网络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它的实时交互性。交互的方式有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和学伴之间。通过网络中的人机交互,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教师教为中心的模式,学生处在了教学的中心地位,教师不再是满堂灌,学生的学习应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学习,学生之间的交流也是自由的,不受任何约束的。在网络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主要是组织、调控,并以各种评价方式去帮助学生,至于学生学习步调、方式、进度、内容的数量和难易程度等则由学生本人决定,从而真正实现灵活的、多样的、个性化的教学。

3.多样的教学目标。学生个体差异,如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风格、学习起点等决定了教学目标的多样化,在传统教学中难以真正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而网络教学则克服了这一弊端。多媒体网络课程教学,带来了许多真实的情境,它不仅有教师用口头语言所不能表达的`内容,而且将生活中五光十色的现象带进了课堂,既促进了学生的知识学习,又促进了学生的“一般发展”。学生从网络中的大量原始资料中广泛吸收了各种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加深了学生各方面知识的内在体验,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说教灌输,可以在自主学习的轻松环境下实现教学目标的多样化。

二、多媒体教学网络与课程整合模式

1.多媒体教学示范模式

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面向全体学生讲授教学内容,教学仍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起主体作用,多媒体网络仅是常规媒体的替代物。在这里多媒体教学网络的作用仅表现在根据教师教学的需要提供所需声像、文字的资料。学生仍然处于被动地位,学习的过程仍然在教师的控制下进行,无论教师的语言多么生动形象,操作多么详细具体,仍是一种低效率、低质量的教学。与传统电教示范课的不同在于在一节课中教师通过讲一讲、演示演示,学生通过亲手操作一下、体会体会,并适时地穿插教师对学生的讲解辅导等多种

高中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探索 篇3

随着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学模式的一次跨世纪变革露出了曙光。和其它学科一样,英语教学开始从传统的教学模式向现代教学模式转变。其中,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尝试受到许多英语教师的欢迎。该教学模式在网络化多媒体教室中整合、开发、利用网上教学资源,借助CAI课件支持,进行英语教学改革。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迅速提高,对这种新兴的教、学方式普遍表示欢迎。

一、教学模式的反思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形成的,具体表现为,在某种教学环境中教与学各要素之间的稳定的关系和教学进程的结构形式。长期以来,我国英语教学基本上采用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由于班级规模偏大,通常每班50多人,课时偏紧,教师则需要在这段时间内完成精读(掌握语法,面对高考的应试),培养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听说能力。由于教学内容繁多,无暇顾及学生的口语和写作训练。在教学手段方面,大多数学校在过去的几年中,外语教学手段仍然是“教材+黑板+录音机”,未能营造培养语言实际交际能力的自然环境。在这种情况下,衡量学生英语水平的主要依据只能是应试成绩的好坏,而难以顾及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的语言能力。

我们教研组曾对我校进入高校的高中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向他们了解了他们进入高校之后的英语学习情况:只有百分之三十八的学生达到大纲规定进入大学英语一级学习的要求。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普遍差强人意。

基于这一实际我们开始了“高中英语报刊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探索尝试。整个探索过程在我们践行自主探究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构建知识的教学尝试,很多研究都证明,如果学生能自己构建知识,他们的学习将会更加有效,保持的时间会更长。

二、多媒体网络英语教学的可行性

我校从2004年起,加大对多媒体软硬件的建设力度,现在多媒体已进入每个普通教室,只有在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网络教室才能实现的多媒体视听教学手段,如今在每一间教室内都可以实现,老师可以在课堂上随时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组织教学。

通过使用丰富的图、文、声、像资源,通过真正的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课堂容量将大大增加,课堂教学效果也将大为提高,并有望产生质的飞跃。我们认为网络环境中新型教学模式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这一现代教育资源,学生的英语水平将会不断提高,网络将为教学注入新活力,开展新天地。

三、多媒体教学的主要步骤

⑴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中屏幕呈现教学功能,将教师根据课本制作的电子课件在屏幕上显示,集中讲解本课的重点、难点。随后插入选定的CAI课件内容和网上资源,帮助学生理解有关的知识。采用多媒体教学,学生可直接进入虚拟的现实世界和生动逼真的语言环境,不仅能较快掌握语言知识,而且能留下直观的印象。

⑵插入分组讨论,对教室的学生进行随机分组,教师事先拟定好小组讨论主题,粘贴到电子板上,每个小组的学生根据选定的题目通过文字进行交流讨论。在网络环境下,不同小组的学生可以同时进行讨论,彼此不受干扰,教师可以随时进入某一小组,观察该组成员讨论情况,或输入文字,参与当前讨论,评点学生的发言。分组讨论结束后,保存文字讨论结果。

⑶通过屏幕归纳总结各组讨论内容,对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问题进行讲评。讲时还可将典型的语言语法错误调出来加以回放。由于这种反馈间隔的时间短,比批改作业来得及时,学生普通反映切近实际,收获大,对自己的缺点看得清,改得快,记得牢。

四、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的优势

“英语网络多媒体教学课程”摈弃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而代之以学生为中心的积极实践的教学方法。整个教学过程按照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来设计,贯串着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的知识传授。教师主要起着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建构知识的目的。网络多媒体教学模式有着无可争辩的优质。其主要特点是:技术性强、资源丰富、主体性强、心理轻松。

五、多媒体网络教学课程面临的问题

⑴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有待加强

网络时代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应该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课堂设计者、环境构建者、活动组织者和参与者的角色转移。当前外语教师的整体素质还不能适应信息技术技能,不能凭借信息化条件从事教学方法与手段上的革新。另一方面学生的信息素养也不足,同样制约着网络教学的深化。

⑵教学方法的研究有待深入

网络多媒体技术模式 篇4

信息时代的外语教学改革应将当代外语教学理念和实践与最前沿的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结合起来, 建立最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立足于心理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的认知法和交际法, 从语言的本质出发, 代表了当代外语教学法的主流。它们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及主动交际的能力。认知法所依据的一个重要理论就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它是继行为主义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发展而来, 强调学生的认知主体地位, 认为知识的获得是学习个体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而不是靠教师的传授得到的。建构主义倡导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自我为中心的学习。学生通过一定的情景, 借助他人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知识。在这里, 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被称为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本文旨在探讨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 以这四大要素为依托, 以多媒体网络技术为媒介的高级英语教学模式。

二、多媒体网络技术辅助高级英语教学模式

(一) 模式概述

此模式将高级英语每个单元的学习分为三个阶段, 分别是自学+传授、角色扮演和课堂练习阶段。学生在每个单元所有阶段的表现都会计入平时成绩。平时成绩中还包括10分的课堂加分 (从0算起) 。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完全不参与知识的传授, 只是在不同阶段充当任务分配者、课堂活动组织者、课件与习题的设计及编辑者、资料搜集者、课堂监控者、成绩评判者中的一个或几个角色, 而学生则一直是课堂的主体。

(二) 模式分述

1.第一阶段:自学 +传授

课前, 教师先将课文分解为若干部分, 平均分配给若干个小组 (每组3-5人) 。每个小组选定一名组长, 负责将本组分配到的任务再下分到每个组员。每个组员借助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 (工具书、课文辅导书、网络、教师、同学) 分析、掌握所分到的段落中全部知识点, 并制成PowerPoint课件。课堂上, 每个学生按照文章段落的顺序依次上台介绍课件内容, 并回答同学提问。若回答有困难, 可以请座下同学 (也可以是提问者) 帮助。若帮助回答的学生回答正确或符合情理, 教师可在其课堂加分一项中加一分 (总共不得超过10分) 。若问题无学生能回答, 则由教师代答, 但应在展示者该阶段成绩里酌情扣分。若学生的问题都已问完, 或无人提问 (可能由于学生没有提前认真预习并思考) , 教师可以向座下同学提问。若被点到的学生无法回答或回答错误, 教师应在其该阶段成绩里扣除一定的分数。展示者在这一阶段表现的成绩由教师根据其课程准备充分程度 (课件涵盖内容及回答问题情况) 、PowerPoint课件设计和制作水平以及传授效果给出。

以上教学模式是对教师主导课堂的传统教学模式的颠覆。知识的传播者不再是教师而是学生。这样一来, 每个学生都能极大的发挥主观能动性, 去钻研自己的部分, 设想并解决一切可能会问到的问题。同时还不会忽略非自己负责的部分, 而是会认真预习课文, 提出问题并想方设法自己解决, 以求在提问环节中为自己加分, 也可以尽量避免被老师的问题难倒而扣分的尴尬局面。

2.第二阶段:

角色扮演 高级英语的学习不应仅仅局限于掌握课本中的知识, 还应通过涉猎与课文内容有关的题材, 扩展知识面, 深化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以及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角色扮演这一活动正是基于此目的而设计的。该活动需要教师运用PowerPoint或Word文档做出WebQuest课件, 组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章法的开展课堂活动。WebQuest是目前发达国家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课件制作形式之一, 通常包括五个部分, 分别是“介绍”“任务”“步骤”“评价”及“总结”。“介绍”部分简要介绍课堂活动的内容。教师最好在课件中表明该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使学生有意识、有动机的参与其中, 以达到最佳指导效果。“任务”中要明确的描述该活动。具体的操作程序要在“步骤”中给出, 越详尽、越细化越好。这样学生就能有章可循而不会感到不知所措。学生需要参考的网上资料的网址应以超链接的方式链接在具体的步骤中, 以方便学生查找。教师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 指导和帮助学生提取、组织、整合搜集到的资料。“评价”部分要给出具体的评判标准, 以使学生按照适合自己的标准要求自己。最后一个部分是“总结”。教师可以概述通过参与这个活动, 学生能够学到的东西;也可以附加一些问题, 以引发学生更深层次或更广范围的思考。

下面以《高级英语》第二册第四课肯尼迪总统的就职演说 (Inaugural Address) 为例, 介绍一种可以应用的角色扮演模式。其一为论坛形式:学生在课下四人分成一组, 各从戈尔巴乔夫 (苏联总统) 、卡斯特罗 (古巴总统) 、阿尤布·汗 (巴基斯坦总统) 、美国普通百姓四种角色中选一个扮演。扮演三国总统的学生从该国总统的角度评价肯尼迪的演讲;扮演美国普通百姓的学生则从美国大众的角度谈谈他们对这篇演讲稿的想法。扮演三国总统的学生可以从打开网页的内容中判断该国领导人对美国的态度, 扮演美国百姓的学生则可以从相关的记录中揣测美国百姓冷战时期的心理并推断他们对该演讲的反应。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具有引导性的问题来启发学生思考, 帮助他们从文章中搜寻有价值的信息以形成观点。经过研究、分析, 每位学生从所扮演角色的角度写一篇报告。报告中需包含明确的观点以及支撑的论据。待回到课堂上, 小组四人需进行讨论, 分享或驳斥对方的观点, 同时也在争辩中不断考验、修正自己的观点。经过一学时的讨论之后, 小组成员集体向全班做一个成果展示 (若当天讨论之后还有一个学时, 则将第三阶段提到展示之前) , 将他们各自经过研讨得出的观点以及支撑的论据以PowerPoint形式展示出来。除此之外, 学生还要提交小组讨论后的报告。学生该阶段的成绩将由教师根据报告及小组成果展示的完成情况综合评出。

这项活动是课文内容的延伸, 但又不脱离课本。教师通过特定场景的设置, 安排学生扮演给定的角色, 引领他们走进一个真实的历史环境, 借助多媒体的超链接功能为学生提供网络中可供参考的资料, 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加深学生对课文背景知识的认识, 引发学生多层次、多角度的探索和思考问题。此外, 通过撰写研究报告, 学生还能提高自己的写作、研究及逻辑思维能力, 从而为大四毕业论文的写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3.第三阶段:课堂练习

要真正掌握知识, 单凭课下自学和上课听讲还是不够的, 学生需通过做练习查漏补缺。这时, 教师可以利用Hot potatoes教学软件制作课堂练习题, 以及时考查学生对重点词汇、句子、修辞方法的掌握情况。习题可以以填空、搭配、选择、简答的形式出现。利用该软件编制练习题的优势在于: (1) 学生能够及时获得反馈。计算机能对学生作出的正确回答给予“即时确认”, 有助于鼓舞学生士气, 增强其学习动力;对于错误答案能予以指出, 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 改正错误。 (2) 该软件能够对每一个问题设置提示。 (3) 做题时需要使用鼠标拖、拽。这种做题形式更加生动, 表现力更强, 也更容易激发学生做题的兴趣。

三、结论

多媒体网络技术在高级英语学习中应用的方式是灵活多样的, 笔者在此提出的只是众多模式中的一种。它的最大特点在于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 以多媒体网络技术为媒介, 在课程设计中集学生间的竞争与合作为一身, 融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等建构四大要素为一体, 充分发挥学生认知主体的作用,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激发其学业成就动机;在锻炼学生英语听、说、读、写四项基本功的同时加深他们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 培养其对名篇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提高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 2000.36.

[2]杨志亭.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高级英语教学初探[J].外语电化教学, 2003, (6) 57-60.

[3]李振亭, 刘合英, 孔繁士.多媒体课件设计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37-38.

网络多媒体技术模式 篇5

海宁市南苑小学沈利凤

内容摘要: 文章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为突破口,改革课堂教学,阐述了教师引导下的、学生高度参与的、以培养创新精神为主要特征的阅读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和突出优势。操作程序包括“情境激趣,整体感知;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协作学习,讨论疑点;借助媒体,解决难点;迁移应用,拓展提高。”

关键词:网络阅读新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传统的阅读教学十分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课堂上,大量的时间用在串讲问理解课文内容上,学生自己阅读的时间少,主动探索的机会少。这样,不但难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探索创造能力和个性的发展被禁锢,而这正是二十一世纪有竞争力人才的关键素质所在。

我们在近几年的阅读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信息量大、交互性强、图像色彩鲜艳、动画和音响效果生动逼真等独特优势,努力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初步形成了教师引导下的、学生高度参与的、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主要特征的“导学探究,自主学习”的阅读教学新模式。

二、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在社会主义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它十分强调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认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用探索法、发现法去构建知识的意义。同时,它又非常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认为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2、现代教学论依据

发展性是现代教学论的核心观点,从赞科夫、达维多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到在我国引起深入研究的主体教育,其核心思想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促进各方面素质的自主发展。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整体综合的观点、发展的观点、主体的观点。现代教学论认为,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而且要发展学生的基本能力,发掘潜能,更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在多种活动中的创造性。

3、心理学依据

“导学探究,自主学习”阅读教学的心理学依据是迁移规律。“迁移”是已学知识在新课学习时的运用,是已有知识、经验对学习、掌握新知识的影响。自主学习课堂教学强调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学,让学生主动尝试,在充分自学,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师生进行共议。自学时,学生必须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掌握新知识,即知识迁移的运用。

三、模式的操作程序

“导学探究,自主学习”阅读教学模式以学生的自主参与为手段,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目标,其核心是在发挥教师指导作用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多媒体网络的辅助下,自主、能动、创造性地参与教学全过程,从而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的同时,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为形成有主体精神的创造型人才打下基础。现以《北京》一课教学为例,谈谈这一模式的操作程序。

(一)情境激趣,整体感知。

心理学实验明确告诉我们:在教学新知的过程中,如果能用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这一新知的具体形象,可以诱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加快学生掌握新知的速度。多媒体计算机的声、光、色、形能给学生以新异的刺激感受,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促使他们投入自觉的认知活动。

我在教学《北京》一课时,借助多媒体这样导入新课: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党中央、国务院的所在地,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到北京去旅游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事,同学们想去吗?这节课老师就带大家到北京去看看。接着,播放MTV式的录像,录像内容通过网络传送到学生机上。随着声情并茂的朗诵,画面展现出宽广的天安门广场、雄伟壮观的天安门城楼、巍然矗立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宽长的大街、造型新颖的立交桥、川流不息的汽车、鲜花簇拥的花坛„„孩子们陶醉在这迷人的美景和动听的朗诵之中,他们不但在兴趣盎然中整体感知了课文大意,而且对新课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为自主有效地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自主学习,发现问题。

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发现问题的能力是自学能力的重要部分。为此,我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段落结构、课文写法等方面质疑问难。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大意后,第二个环节是“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即利用计算机网络传送给学生学习提示,让他们边读边思,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这一环节,教师既要鼓励学生通过自学发现问题,把问题提得深,提得妙,又要引导学生把提出的问题归类,并安排好解决这些问题的恰当时间:有的问题与课文重点无多大关联,就让学生能者为师,简单回答;有的问题虽是重点,但必须在学习课文过程中或学完课文后才能解答的,则采用暂时存疑的方法;有的问题与课文重点有着紧密联系,学习课文前又能解决的,则趁热打铁,当即组织学生讨论解决。

有的学生自学《北京》一课后提出“闻名中外”是什么意思?天安门广场为什么闻名中外?对于这个重点问题,我马上组织全班学生讨论。结合学生的交流,我播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和五十周年国庆庆典的录像。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句子“北京城的中央是闻名中外的天安门广场”也就到水到渠成了,学生读出了自豪感。教师这样恰到好处地引导,不但解决了学生提出的问题,而且对学生进行了生动的思想教育,也使朗读训练落到了实处,使学生对课文有了更深的理解,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三)合作学习,讨论疑点。

第三个环节是“合作学习,讨论疑点”,即让学生借助课文内容和老师提供的多媒体课件,对上一环节中提出的与课文重点紧密相关、又有较高难度的问题在合作学习小组中进行广泛讨论,最后使问题得以解决。

教学《北京》一课时,学生在自学第二段后提出的疑难问题较多,自己又无法解决,我就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先引导学生明白这段是按方位顺序写的,再组织学生借助计算机网络传送的讨论提示和有关信息,开展合作学习。我给学生提供了多媒体课件,课件中存有天安门广场方位图及天安门城楼等五大建筑的图片,学生可以用鼠标随意移动这些图片,计算机会及时告诉学生图片摆放的位置是否正确。另外,课件还提供了课文中未作详细介绍的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及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等建筑的资料,有文字、图片、录像等,学生可以从中获得很多信息。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看了友情提示,明确了讨论要求后,立即利用计算机提供的资料进行合作学习。教师也参与其中,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在讨论中,大家各抒己见、互相争论、互相补充,使问题在广泛发表意见和争论的基础上达到统一。这样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特别是合作学习的能力是非常有利的。

(四)借助媒体,解决难点。

由于多媒体计算机集形、声、光、色于一体,给学生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学生在整体感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环节对课文内容已基本理解。因此,在合作学习之后,教师对课文内容无需多作讲解,只要借助多媒体大屏幕组织学生围绕重点、难点问题展开探究,通过引导、点拨,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这就是第四个环节“借助媒体,解决难点”。这里所说的难点有的是学生在自主学习时提出、在合作学习时未能解答的疑难问题,有的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提供全班学生一起讨论的问题。应该说,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阶段,我们在注重对学习过程进行积极引导的同时,更多的是强调学生的“学”,学生在各自的计算机上借助多媒体课件进行学习讨论、解决问题,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在“借助媒体,解决难点”阶段,我们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更多的是重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多媒体大屏幕上显示与难点问题相关的文字、图片、录像、动画等资料,组织全班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从而更省时高效地突破难点。

《北京》一课第二自然段按东南西北中的方位顺序介绍了天安门广场,其中介绍天安门城楼有4句话,也按方位顺序写得很有层次,分别写了天安门城楼、金水桥和汉白玉华表。学生借助课件,对天安门广场五大建筑方位的都已了解,但对这4句话理解尚感到有难度。为了引导学生读懂这几句话,更深刻地感受天安门城楼的美丽、庄严,教学中,我先让学生交流自己读了这几句话后的发现,有的学生发现天安门城楼很雄伟,汉白玉华表很精美。这时,我马上出示放大的城楼和华表图片,帮助学生理解“雄伟、精美”等词语,并指导学生把这句话读得跟书上写的、图上画的一样美。有的学生发现这几句话也是按方位顺序写。我在大力表扬的同时追问学生:同样按方位顺序写,这里的写法和前面在什么不一样?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的学生又发现,这几句与前面整体介绍时的写法不一样,它采用“一环紧扣一环”的方法。这时,我在大屏幕上显示相关的句子、图片、录像等资料,让学生边看屏幕边朗读这四句话,体会按方位顺序写的另一种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过多的讲解,只结合学生的回答,围绕重点、难点问题,借助多媒体计算机在大屏幕上直观地显示重点词句及相关资料,引导学生进行了探索发现学习,在突破难点上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迁移应用,拓展提高。

语言文字训练落脚点在于应用。在实际应用中,不但能强化训练重点,而且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读懂按方位顺序写的一段话,是《北京》一课的训练重点。因此,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安排了“迁移应用,拓展提高” 这一环节,要求学生仿课文第二段的写法,按方位顺序介绍自己的学校。计算机把学校的方位图传送到学生机上,要求学生先按方位顺序口头介绍自己的学校,再把文字输入计算机。为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我提醒学生:站在不同的观察点上,介绍的方法是不一样的。同时,还鼓励优秀学生除了按老师提供的方位图介绍学校外,自己另外选择一个熟悉的地方按方位顺序介绍。最后,我把好、中、差不同程度的习作通过网络发送到学生机上,进行讲评。我欣喜地发现,虽然提供给学生的学校方位图是一样的,但由于学生选择的观察点各不相同,写出的一段段话都有自己的特色。还有不少学生把自己的房间、教室及儿童公园等场所按方位顺序介绍得详略得当、清清楚楚。

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兴趣盎然地积极参与,他们的观察力、想像力、语言表达能力、尤其是作文能力都得到了发展。由于发挥了多媒体网络的优势,学生“打字”的速度远远超过“写”的速度,学生与教师一起赏析、评改,既缩短了写作和评改的时间,又能及时进行反馈,当即修改,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模式的突出优势

在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导学探究自主学习”阅读教学模式对传统的阅读教学带来了强大的冲击,有着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种种优势。

(一)有利于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导学探究,自主学习”阅读教学模式是“双主模式”的教学设计,它追求和谐、民

主的课堂教学方法,以教师的“引导”为手段,以学生的“发现”为目的,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高度参与之中,通过多媒体网络,自主地发现、探索、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从而完成阅读教学任务。在强调“主体发现”的同时,也辩证地强调了“教师引导”的重要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在“趣”字上动脑筋,使学生“爱学”;精心安排教学结构,在“导”字上下功夫,特别是为学生创设一个好的问题情境,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和解决问题的创造性,使学生“会学”;精心设计练习题,在“活”字上做文章,使学生“学活”。课堂教学过程始终很好地体现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有机结合。

(二)有利于实施创造教学。

“导学探究,自主学习”阅读教学是一种开放的、现代的教学模式,它能很好地调动师生的创新精神,体现以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它注重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主动探索为手段,以创造思维训练为主线来组织教学,通过引疑、激疑、质疑引导学生参与到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去,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积极主动地获得知识,树立创新意识,发展创造能力,具体表现在:

1、丰富学生知识,为培养创造力奠定坚实基础。

小学生已有的知识是创造力发展的材料和工具。多媒体网络中提供的大量信息有利于学生积累知识,从而为他们创造力的培养奠定基础。《北京》一课教学时,学生从多媒体网络中提供的有关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博物馆等大量的图片、文字、录像资料中积累了许多知识,才有可能创造性地介绍这些建筑。

2、营造了宽松气氛,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

网络多媒体技术模式 篇6

关键词:多媒体辅助可持续发展教学模式

一、引言

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张尧学在谈英语教学改革时指出:教育部将对大学公共英语教学进行重大改革,把现行的教师上英语课时主要是讲解语法、翻译和讲解课文为主的被动教学模式转变为综合应用为主的个性化、开放式和主动式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计算机教学模式,希望通过计算机等辅助手段营造出一个让学生感兴趣的、有积极性的、能够交互的真正切合学生需要的语言教学环境,有利于进行有的放矢教学。

2007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要求》明确指出“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改革应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尤其要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应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本文将针对国家教育部此次教学改革的具体要求,探讨新世纪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以提高学习者的语言学能力。

二、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可持续发展能力-网络多媒体教学的理论基础

传统的教学模式把学生看作是对外部刺激做出被动反应,即作为知识灌输的对象。传统教学模式因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而大大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现代学习理论的新发展--可持续发展学习理论,因其强调认知主体的内部心理过程,并把学生看作是信息加工主体的特征正愈来愈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可持续发展思想最初源于人们对资源和环境问题的深刻反思。在199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第一个《关于人的发展报告》对人的发展作了新的界定,使用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扩大了人的发展的内涵。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一-财富蕴藏其中》序言的开篇就强调指出教育在人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究其实质是指:既能满足当时的需要,又能保证其身心和谐,均衡,持久的发展力不受损害的发展。也就是说,谋求肉体与精神的和谐,身心发展的均衡、协调,从而有全面的,长久的,强劲的发展能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使人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因此教会学生学习是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着眼点。为此,我们可持续发展学习理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感性认知、主动学习、交互式学习,即:

1.学习是一种感性认知的过程。学习者不仅是被动接受信息刺激,学习过程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爱好,利用原有的认知结构,即知识和经验,对外部信息进行感性认知、选择、加工和处理的过程。

2.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的过程。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为自己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的至少结构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分析和综合从而达到资料的条理化的过程。

3.学习是一种交互式学习的过程。主动学习得到的资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发生相吸作用和排斥作用——相吸作用即主动学习得到的资料可以归纳到已有的知识范畴,丰富和扩大了原有的知识;排斥作用即主動学习得到的资料不能纳入已有的知识范围,需要变革已有的知识范畴,对新的资料进行概括和抽象,提出新的科学设想和假说。

可持续发展的观点顺应了外语学习者的认知规律。随着网络多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可持续发展教学理论日益与大学英语教学实践普遍结合起来,成为高校教育改革和多媒体英语教学的主要理论基础。

三、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模式:可持续发展与现代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完美结合

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知、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交互使用是可持续发展学习理论的核心内容。它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或者多媒体计算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感性认知的方式而获得。因此,一个交互的、不受时空约束的、自然的、友好的、开放的学习环境是可持续发展学习者的必须所在。而多媒体技术正好是创设这样的学习环境的最有效工具。它由于能提供友好、形象、直观的界面,提供大量图文声并茂的多重感官综合刺激,还能按照超文本方式组织与管理各种教学信息和学科知识,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是很有利的,也是其它媒体或其它教学环境无法比拟的。将这一技术与可持续发展学习理论结合起来,为建构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提供了新的理念。

1.可持续发展是感性认知

可持续发展的课程观强调用情节真实的、复杂的故事呈现问题,营造问题解决的环境,以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变事实性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主张用产生于真实背景中感性的问题启动学生的思维。以高职英语《英美概况》中的一篇文章“GEOGRAPHY OF THE UNITED KINGDOM ”的教学为例:

本课是一篇初步介绍英国地理、历史、文化知识的文章,对学英语者来说是篇重点课文。我的教学设想是以语篇教学为基点,运用直观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地图、图片或相关影视材料),避免说明文因缺乏故事情节而造成的枯燥感,在尽可能真实的语境下,有针对性地将图片、音像等资料科学组合,紧密与教材结合在一起,从而把抽象的语言知识转化为生动的画面和场景,使学生对本文中所体现的语言情境有更深的认识。首先,在课文导入阶段,以课文为画外音,分段分句制作幻灯片,并设置文字与画面同步播放,给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一个整体的感知;接着通过世界地图、欧洲地图和英国地图的幻灯切换,让学生对英国有一个准确的地理定位;然后分别以首都为中心,插播与其相关的标志性建筑及地理特征、人文景观等图片,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英国的文化、艺术、风土人情。而后,引导学生从快速阅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并借助地图及图表回答问题,到精读课文、掌握语言知识、引出课文要点、抓住语言难点;接下来组织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用所获得的信息进行讨论、交流,根据课文内容,结合地图描述英国。这时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能说、有话爱说,形成了一个良好的语言交际氛围。最后教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提供所在城市的基本信息,先让学生口头描述,而后让学生模仿课文文体,展开丰富的想象,写一篇描述所在城市的书面表达。这样教学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也有利于学生语言知识的巩固与提高,达到用语言进行交际的目的,体现了活学活用的特点。在本课的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给教学提供了一个宽阔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学生们由浅入深的感知课文提供的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体验到教学中活用教材的乐趣,充分真实地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圆满完成语言、能力、情感等教学目标。

可持续发展的感性教学把知识学习和具体情景联系起来,有利于发展学习者的认知灵活性,对知识作多角度的理解。由于它可以把某个知识的学习与多个不同的情景结合起来,学习者可以从有关情景中把握直接的知识背景,了解这一知识的复杂性及相关性,形成知识意义的多方面从组。这种感性的认知的学习,正是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无法比拟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倡基于互联网和校园网的多媒体教学,正是朝着感性认知学习的方向迈进。它要求运用虚拟现实技术,通过应用图形、声音和图像再造逼真的情景,建立起与真实环境相近的目标学习场景,使学习者身临其境,参与到该目标语言文化背景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和主动性,提高训练听和说的能力,在生动具体的情境模式中建构语言基本技能。

2.可持续发展是自主性学习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新的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模式应“充分强调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尤其是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由于多媒体网络技术环境下提供了大量形象生动的语言素材,大量的语言输入学习就交给了学生自己。课堂上,学生可以通过讨论发现并思考问题,创造性的发表自己的看法;课下,教师可以在校园网上建立有关英语学习的网页,为学生提供英语新闻、英语论坛等栏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语言水平、兴趣和学习风格选择学习内容,决定学习进度。这种自主的学习方式不仅体现了个性化的教学原则,且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符合外语学习的基本要求。

3.可持续发展是交互式学习

可持续发展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离不开“交互”。“ 交互式学习”有助于学习群体一起完成对所学知识的社会性建构。学习过程中,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展开交互式教学和合作学习。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软件如Microsoft Powerpoint等设计出以发展学生认知能力为主的、围绕本单元主题的合理方案,然后通过多媒体网络环境将所需的各种素材呈现给学生。此时,教师已从单纯的讲授知识转变为教学的设计者,课堂活动的导演者,学生获取知识的引导者。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通过多媒体网络设计的情境,与教师和同学进行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比如我们在学校每周六的晚上都开展的英语之角交流活动。同时我们在对同一问题用不同观点进行分析比较的过程中,学习者将超越自己的知识,丰富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完成对新知识的建构,提高学习者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学习交流留有时空。教会学生学习不能片面理解为学生个体依靠自己内化的知识与能力“闭门造车”,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对周围信息的搜寻、取舍和学习材料选择的辅助学习方法,为学生学会走出课堂去收集信息,主动交互式学习奠定基础。

四、结束语

感性认知的学习、自主性学习和交互式学习等,为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而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又为新模式的建立带来了技术支持。多媒体网络技术和可持续发展的完美结合为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为建构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开辟了新的道路。该教学模式不仅对传统的教学理论和教学观念提出挑战,且在形成新一代学习理论,可持续发展学习理论的同时,也逐渐形成了与可持续发展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新一代教學方法和教学设计思想。

参考文献:

[1]王琦,陈云涛《文化自觉: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8.12

[2]钱丽霞 可持续发展教育丛书《普通学校促进不同学习需要学生有效参与的策略》 教育科学出版 2008.6

[3]李红波《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开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3

[4]王建华《计算机辅助教学实用教程》高等教育出版2004.1

网络多媒体技术模式 篇7

1 媒体传播与技术进行和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

1.1 网络技术、新媒体、社会三者之间相互促进

第四次传播革命是网络技术的进步,人类正式迈入新媒体时代,在虚拟的互联网环境下,世界逐渐缩小为一个小村落,以光纤和卫星为介质,实现受众实时参与论述和反馈的双向互动。手机媒体是移动终端的代表,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人们能够通过手机随时随地获取信息,也可以通过手机实现远距离的交流。随着网络技术、现代化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信息传播质量不断提高,传播的方式日渐人性化,对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新媒体的不断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又促进了新媒体网络技术的进步,网络技术的发展又能够对新媒体的发展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网络技术的进步为新媒体的出现提供了一定的动力,但是新媒体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的需求。社会、网络技术、新媒体三者之间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1.2 新媒体的发展影响着社会模式的改革

网络技术环境下,人们承担网络信息的接受者和发布者的双重身份,以网络为平台,实现各种交流。网络媒体的出现实现了信息的全球化传播,同时也实现了实时、便利的双向互动。这种新的传播方式为社会民主化提供了一定的推动力。进入新世纪之后,网络技术的全面普及,与传统媒体之间相互结合实现了双赢的目标。信息传递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民众需求对其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媒体向人们提供一些积极的、常识的信息,传达精神,凝聚思想,同时人们也可以通过媒体全面地了解社会和一些相关政策,最大程度地参与社会的发展,享受一定的民主权利,为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2 新媒体传播模式分析

2.1 新媒体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新媒体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信息的权威性、可靠性以及及时性上,新媒体在传统媒体的基础特征之上,又衍生出符合网络技术环境的新特征。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增加了与受众的交流、提高了受众的满意程度以及信息的宽度和广度。使用价值是物体的本质特征,属于固有属性。以移动手机为例,普通手机作为通话工具出现,它的使用价值主要是相对于固定电话来体现的,但是智能机的出现,以网络技术为依托的信息传递得以实现,人们可以通过手机来获取各种信息,此时的智能机体现出了新媒体的使用价值。

2.2 模式解析

2.2.1 O2A模式:

属于一对多模式,典型的传统传播模式,比如电视、广播等。此模式的受众没有太大的差别,信息具有一定的统一性。

2.2.2 C2B模式:

属于上行传播模式,主要体现了受众对信息的主动需求,新媒体与受众之间存在一定的交流和沟通。二者的沟通主要以网络为平台,受众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来选择所需要的信息。

2.2.3 B2B模式:

主要用于企业对企业之间的信息传递,受众对上行企业的需求、对信息的下行需求都可以在此模式中体现出来,涵盖的范围比较广泛,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信息传播模式。

2.2.4 B2C模式:

与传统媒体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不同的是B2C模式是基于网络技术建立的,此模式下的信息传递与传统传播模式更加有效、直接、高效。

2.2.5 020模式:

是一种1对1模式,受众对应媒体,需求对应业务、事件对应处理对象。此模式对后台支撑实力、系统的继承能力较高,是新媒体实现点对点业务的基本传统模式,有助于提供个性化服务。

2.2.6 A2O模式:

能够实现将多事件、多功能、多任务的可控资源整合为一个用户、一个任务的服务功能。新媒体对信息的采集使用的就是A2O模式,实现了将复杂的信息简单化,提高了信息的传播效率和传播效果。

2.2.7 P2P模式:

人对人的传播模式,体现了双向互动的原则。交流双方能够打破时间、空间上的限制进行交流,提高了交流的灵活性。

2.2.8 全媒体传播模式:

此传播模式是在网络技术发展与受众需求的双重影响之下产生的。受众可以同时扮演信息接受者和信息发布者的角色,促进了多样化传播模式的发展。其以数字技术为载体,通过对媒体的整合,实现了信息采集、生产、发布等过程中的重新组合,最大程度上满足了受众的多样化需求。

以上8种传播模式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在实际的信息传播过程中,采用两种或几种模式组合实现信息传递。新媒体的传播模式既属于流程模式也属于服务模式,是发展的必然产物。

参考文献

[1]赵菲.基于网络技术的新媒体发展模式研究[D].陕西:长安大学,2014.

网络多媒体技术模式 篇8

1相关概述

1.1新媒体发展模式研究现状

媒体是指传播信息的媒介,在不同的时代,媒体的表现形式都不一样,但相同之处是传递某些方面需要的信息,科技的进步推动传媒形式的发展。21世纪主要是基于互联网技术为媒介的传媒形式。网络具有虚拟性、及时性,能非常及时准确的将信息加以传递,且损耗并不像传统媒体那样高, 鉴于此,该行业的发展自诞生以来取得了十分可观的成就。

笔者对权威统计数据资料的整理发现,美国“911”事件爆发一周内,每天通过互联网查询信息的网民有1.17亿人次, 其中CNN.com的日访问量就高达460万人次。2008年汶川地震爆发,仅需十几分钟甚至只有几分钟,消息的传遍全国, 保证了救援行动的顺利开展,最新的财经报道中明确指出, 我国互联网用户规模近9亿,是世界最大的网络用户群体。

尽管新兴媒体增长趋势惊人,但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些阻碍因素,客观问题更是始终困扰着媒体的经营者,无法使其更加完善的得以发展。

1.2新媒体发展模式研究意义

报纸、电视、广播是传统的三大媒体,而随着时代的发展, 网络技术的兴起更是衍生了诸如手机、互联网、网络电视等新兴媒体(本文主要以互联网的论述为主),这些技术大抵依赖于网络技术而逐步发展起来,所以与传统的传媒有很大的差别。虽然有其发展的优势,但毕竟发展的历史周期有限, 所以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

就我国新媒体的发展现状而言,与国外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的不足,虽然在近些年的发展中,也涌现出一批拥有国际竞争力的计算机品牌(如联想),但市场占有率还是比较有限,很多年轻客户仍然会以选择苹果、三星为主要导向, 究其原因还是由于我国该领域的发展还有待进一步的提升。 此外,我国网络的普及也远不如欧美发达国家,且使用网络的费用相比之下也还比较高。所以,只有对此现象进行深刻探讨,才能提出有效地针对性措施,促进其发展和完善。

2新媒体发展模式的优势特征

2.1市场规模大

网络微博既是新兴媒体之一,也是基于网络技术衍生的一种媒介形式,用户注册账号,即可以通过网络发表个人的想法。同时,还可以及时的查看新闻、视频进行娱乐和放松, 而随着其迅速发展,目前,中国已经在手写微博领域高居世界之最,且用户数量仍然在不断激增,而移动互联网用户更是8.72亿之众。网络的发达,真正意义上完成了地球村的构想,据Internet Live Stats公布资料显示,目前,全球网民数量超过30亿大关,基于这些数据的显示足以证明:新媒体发展模式的市场跨越地区,规模空前庞大。

2.2具有新思想

关于新媒体的优势特征,有学者曾做出科学、系统的调查, 得出新媒体发展模式的新思想,主要表现在:生产主体、传播通道、接收终道、消费方式等具体方面。生产主体主要是指新兴媒体的传播形式,个人可以成为新闻的创造者或主体, 不像从前那样由专门机构制造;就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而言, 传播通道新主要体现在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上,这种方式可以跨越地域,使信息快速准确;接收终道指信息可以通过电脑显示器、手机屏幕为传播媒介;消费方式在网络中主要指一些娱乐方式付出的物资。总而言之,新媒体发展模式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3新媒体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

3.1网络覆盖率有限

我国幅员辽阔,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很大程度的推进我国经济建设发展,使人民的物资生活得到保障,2014年国民GDP排世界第二位。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推动了我国网络技术的繁荣,但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丰欠程度的存在和地理环境的制约,导致我国网络覆盖率十分有限。一些偏远贫困地区的网络技术应用水平有限,导致新媒体发展模式在整体上不够完善。

3.2技术要求较高

基于网络技术的新媒体发展模式拥有诸多优势,也不可置否其具有相应地技术难度,在这方面无论是硬件设备还是软件技术,都是困扰我国当前技术人员的重要难题。就我国而言,网络技术的应用和普及都比较晚,以美国为例,上世纪就得到很大程度的普及,公园里就有网络连接设备的设计, 供公民使用,在技术研发上,硅谷更是世界最知名的相关元件研发单位,微软、谷歌更是享受世界知名度的相关企业, 此外创新意识的缺乏,也是阻碍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在技术方面要求过高,而实际生产无法满足需求,就需要大量依赖进口,自身获利在一定程度上被控制,最终后果是阻碍新媒体发展模式的正常发展。

3.3费用支出较多

“现在很多人,到什么地方先问‘有没有Wi Fi’,就是因为我们的流量费太高了!”这是总理对我国网络费用支出做出的重要总结,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暗示着我国基于网络技术的新媒体发展模式存在的又一重要阻碍因素。笔者通过调查发现,按照1G流量套餐计算,就移动网络而言,中国移动、 中国联通的费用分别为50元和80元,中国电信800M费用为50元,超过套餐部分则需要另行计费,而电脑宽带的费用从10 ~ 100M不等,价格主要集中在700 ~ 1300元/ 年,这些相比于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就显得很高。费用的支出高, 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网民对新媒体的使用。

4新媒体发展模式的建议

4.1加强重视程度

新媒体的发展,不仅仅要依靠经营者的自身策略,还需要社会各界予以关注,只有加强重视程度,才能使这些地区的网络技术得到普及,技术落后的现状也将得以改善。在加强重视程度方面,个人认为需要相关部门的倡导,加大投资力度,建立和健全基础设施建设,因为个人和单个集体的物资条件比较有限,所以需要各个部门能够协同合作,使相互之间的关注形成一股有效的合力,帮助和推动其发展。对资金的投入,主要是用于修缮通讯基础设备,这样便于网络的更好普及,此外还要适当对当地教育机构资助一定的电脑, 以保证教育公平,完善该地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学生对网络技术的掌握又可以在该地区推广,最终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4.2重点抓技术

正如前文所述,基于网路技术的新媒体发展模式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所以促发展的核心还是重点把握技术,至于技术条件跟上,才能使我国新媒体发展模式趋于完整。在技术方面,个人认为可以建立相关的科研园区,或者是企业之间协同创办技术研究机构,这样可以集结更大的财力,在资金上保证研发过程,而相互之间的合作关系,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浓郁技术研发的氛围,形成良好的竞争形势。此外,还不妨加强企业与高校之间的合作,高校拥有大量高素质专业人才,但缺乏锻炼机会,所以两者之间的合作,可以进行科学性的优势互补,最终达到双赢目的。

4.3严格规范行业

我国网络技术经营权有限,且网民数量呈现猛增趋势, 为了保证良好的网络秩序,所以在费用方面稍有不合理之处, 阻碍其正常的经营与发展。个人认为,针对这种现象,国家要加强重视,严格规范对其的管理,因为网络经营一般是国营企业,个人和集体无法撼动其地位,所以需由国家出面。 此外,技术方面也需要加以革新,因为只有技术的创新,才能真正意义上降低网络费用的支出。

5结语

总而言之,就我国当前网络技术的发展而言,还远远不够,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基于网络技术的新媒体发展,不少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新媒体发展模式对网络技术和媒体发展的重要导向作用,并实际投身其研发工作当中,但限于国情效果还并不十分明显,针对网络资源的有限性,如何能合理分配,促进新媒体发展模式的完善,已经成为时代课题。本文旨在促进其发展,限于学识,不足之处还望不吝指正。

摘要: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彻底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媒体被人们广泛的运用于传递信息、教育、娱乐及娱乐等方面,在网络信息爆炸的时代背景之下,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向。只有透彻地分析未来新媒体基于网络技术的发展模式和导向,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本文主要分析媒体对生活的重要意义,比较网络技术的新媒体模式,对其中常见的问题进行理论层次探讨,并提出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案,希望能促进其更好发展。

网络多媒体技术模式 篇9

一、多媒体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CALL, 即多媒体辅助语言教学 (Multimedia Computer-A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 即将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各种信息技术用于辅助英语语言教学的理论及实践。计算机辅助的多媒体大学英语教学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理论支撑:建构主义学习论 (construtivism) , 行为主义学习论 (behaviorism) 、以及认知主义学习论 (cognitivism) 。

(一) 建构主义学习论 (constructivism) )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重点关注人之于物的理解过程, 即人是“如何理解”, “如何知道”的认识过程, 其基本观点表明:学习者对于外部世界的各种客观存在, 主要是借由自身的学习经验来达成理解并和赋予意义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主要包括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四大要素。近年来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则充分体现并验证了了建构主义的理论优势。

(二) 行为主义学习论 (behaviorism)

行为主义学习理想论表明人的思维是一个借由“刺激--反应”间的过程联结起来的。其代表人物斯金纳 (Skiner) 一早提出的程序教学理论 (programmed learning) 表明计算机辅助教学初期都是以教师教学课件为主导的典型的由电脑呈现问题引发刺激环节, 进而由学生提供答案产生反应环节, 最后计算机再给予反馈形成信息强化环节的一个循环过程。这种教学模式能有效强化学生的学习认知, 其弊端是教师既是主导又是主体, 学生被动参与。

(三) 认知主义学习论 (cognitivism)

认知主义学习论认为学习者是学习过程的积极参与者, 是人主动作用于环境。其既注重人的思维刺激过程, 也关注人的学习理解过程。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使得计算机辅助教学向着智能教学系统转化, 从而衍生出新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设计原则的制定。

二、多媒体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授课优势

多媒体辅助应用教学集中采纳图、文、声、像并茂的立体感语言教学, 主要具备动感、直观、多样化的特点, 有利于使得知识信息的输人更加丰富生动, 极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参与主动性, 有效提高并改善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其优势主要表现如下。

(一) 灵活有效的教学手段为教师模拟情景式教学创造了便利。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参与课堂使得教师可以营造出模拟仿真的教学情景, 从而避免再以死记硬背的老办法来记忆英语单词和句型, 达到真正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教学目的, 特别是听说能力的强化正好体现出现代教育所倡导教与学之间的互动交流, 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二) 充分体现出“以教师为主导, 学员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老式的外语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板书和讲解需要花费大量时间, 实际授课信息量少且形式呆板;而网络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一方面可以大大增加英语课堂教学容量, 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充实, 而且其新颖活泼的教学形式更能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活动, 创设教学情境, 发挥学生中心作用, 改善了教学效果。

(三) 有效倡导了师生互动的新型学习模式。

多媒体辅助外语教学很大程度上丰富了英语第二课堂。网络环境下提供的海量的教学资源和便利的学习环境, 一方面使得教师有了更广阔的平台和更多的时间精力去设计课堂, 实现交互式教学方法, 另一方面也可以将学生从捆绑的课堂中解放出来, 匀出部分可以自主消化的课堂知识在课外完成。

三、多媒体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存在的几点问题

尽管大家公认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英语教学在众多方面优于传统教学, 但在实际的教学互动中教师还存在以下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一)

教师过分依赖现成课件或是对英语课本进行简单的复制, 一些教师把原有的课件年年拿出来复制照搬, 忽略了新学期新环境新学员存在的新的差异和问题, 对各种教学素材不能进行优化整合, 导致了另一种多媒体背景下的“照网宣科”现象, 丧失了教师主讲的创新功能。

(二) 教师应当注意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手段的时间比例。

有些教师为了能够吸引学员的注意力过于频繁地采用声、光变幻, 过于嘈杂的声音和华而不实的画面只会喧宾夺主, 反而适得其反、事倍功半。

(三) 教师和学生应注意课堂角色的转变。

在网络教学模式下, 教师的功能由传统的教书匠变成了现在的课程设计者, 课程进展的控制者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估者。而学生则成为情感的主动表达者, 知识的主动探索者, 技能的主动实践者。

综上, 我们发现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该注意恰当的使用多媒体课件,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调节学习节奏;同时真正意识到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多媒体教学手段只是辅助性的, 教师要真正把握好自己的主导地位, 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摘要:2007年教育部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修订版) , 其中明文规定:“现代信息技术以及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必须充分利用进各高等学校, 从而优化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伴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开展, 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支撑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其优越性可见一斑;同时各种问题在教学的交互过程中也相继暴露出来。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网络环境,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教育技术研究, 1997 (1) .

[2]冯奇, 万华.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的实验报告[J].外语界, 2003 (4) .

[3]秦乐娱.多媒体网络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 2004 (4) .

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探讨 篇10

步入21世纪,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 多媒体网络教学已经实现。本文从多媒体网络教学出发, 探讨多媒体网络教学的特点, 多媒体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比较, 进而探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

一、多媒体网络教学的特点

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基础是拥有多媒体网络功能的教室, 它有别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多媒体网络教学过程中, 教师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对学生授课, 这个教学模式里教师起着主导作用, 教师上课使用事先制作好的多媒体CAI课件辅助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他们的地位由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知识的受体逐步转变为知识的主体、学习的主体, 以及教学过程中的参与者。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使得教学模式带上很多新的特征, 主要体现在, 教师授课与学生学习不再受课程时间的限制和教学地点的限制;有别于传统的学校教学模式, 新的技术应用使得教学可以同时面向不同阶层的学习者。这些正体现了多媒体网络的共享、开放的特点。

二、多媒体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对比

多媒体网络技术引入教学, 使得传统教学模式发生了深层次的改革, 教学质量和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多媒体网络更是对学校教学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传统教学以教师授课为主, 学生为被动接受老师的教授内容, 局限在课本教材。这样的教学模式中, 教师主宰着整个的教学过程;主动学习方式的提出, 对传统教学有一定影响, 它要求学生自我组织并制定与执行学习计划, 以控制整个的学习过程, 并对学习进行自我评价。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并非前面两种教学模式的单一发展, 应该是两者的有机结合。

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下, 教师的授课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可以根据需要来安排教学时间, 制定教学计划。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针对学生的问题, 及时准确地给予反馈、解答, 并通过各种学习活动, 引导学生, 提高学生解决处理问题的能力, 由此可见教师在学生主动学习过程中的引导作用依然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对象分属不同的层次、社会背景、职业及地位, 因此对教师的自身素质要求较高, 往往一名教师难以独立完成这样的工作, 也就需要多名教师紧密合作, 协同教学, 以弥补个人能力的不足, 提高教学的效率, 更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

同样在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下, 对学生也有了更新的要求。学生需要与教师、同学更多的交流, 学生在传统的面对面授课环境下获取的知识量, 亦明显不能满足现在的教学模式中所获得的知识量。网络的巨大资源给予了学生更具潜力而丰富的学习环境, 同时也要求教师能提供更有效的获取信息的方法和策略。

三、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

1、更好地发挥多媒体优势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能促进教师改进教学的方式方法, 使教师的教学工作更具创造性, 更为出色。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单一、直接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形象、更直观, 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学校效率。把教师的教学与多媒体CAI课件的演示有机结合,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突出教学重点, 突破教学难点。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直接获取外界信息, 通过大脑的分析加工进而获得知识和经验。多媒体技术正提供了这样的一种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 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CAI课件中的文字、图像、动画、音乐、视频作用于视觉、听觉, 友好的交互活动更是极大地发挥了学生多个器官的协同作用。

2、互动教学平台的使用

目前具有多媒体网络互动教学功能的平台日趋完善, 常见的有深蓝易思多媒体网络教室、远志的纯软件版网络教室、凌波多媒体网络教室以及极域电子教室软件等。多媒体教室平台通过一套专门设计的软件, 纯软件实现, 安装简单, 维护方便;简单易用, 使用图形化界面, 每个功能都有相应的按钮, 操作一目了然, 教师一看就会, 轻松上手。这样的平台支持多种教学策略, 可将教师机的屏幕 (图像、动画、文字) 语音 (音乐等) 实时广播给任意指定的个别、部分或全体学生, 也可以让学生协同操作, 边看老师的演示边操作学习, 老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平台的“分组讨论”功能, 让学生协作完成一个学习任务。还有很多老师与学生互动的功能, 如“远程遥控”、“双向对讲”、“网上讨论”, 教师可以随时与学生机共用键盘和鼠标, 进行对话和可视化辅导, 这些都充分保障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互教学的实现。

结语

多媒体网络作为一种新生事物运用在教学中必然会产生些新的问题, 调整传统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因此对多媒体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讨有其实际意义。只有通过实践和探讨才能使多媒体网络与教学结合的道路走得更宽更远。

参考文献

[1]张新明:《远程教学系统设计研发》, 中国远程教育, 2001年。

[2]张明敏:《网络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年。

[3]扬学军:《现代教育技术》, 电子工业出版社, 1996年。

[4]高金岭:《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 1999年。

网络多媒体技术模式 篇11

关键词 多媒体;网络环境;英语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7-0147-02

1 前言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Internet的迅速发展和日益普及,网络资源作为教学材料受到语言教师的热烈欢迎。对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下英语教学模式的研究方面已经进行积极的尝试和探索,尤其是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研究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研究成果[1]。然而,关于中学英语教学模式的研究,尤其是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下中学英语教学模式的研究,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方面都相对缺乏,并且存在一定的不足,有待于进一步开展深入研究。

2 多媒体和网络化英语教学的优势

更新英语教学观念 在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下开展中学英语教学时,教师能够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Internet增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动画和影像等,并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图文并茂以及音像结合的教学内容。这打破了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的界线,将二者的内容和形式不拘一格,课内可以成为课外,课外也能放进课内。

变革英语教学方式 中学英语教学内容大致可以划分为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四类,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环境下,听、说、读和写的英语教学可以达到完美一体化。多媒体技术集图形、文字、动画和视频等于一身,学生可以随时练习英语听力,强化自己的口语,查阅与阅读和写作有关的材料,使得听、说、读和写能力快速有效地提高,最终实现英语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统一。

丰富英语教学资源 传统英语教学以教材为主,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满足教学要求。然而,网络环境下英语教学资源相当丰富,并能给学生提供一个交互式学习平台。多媒体技术集图形、文字、动画和视频等于一身,基于超文本和超链接等形式将各种信息组织起来便于英语教学,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资源库[2]。

活跃英语教学气氛 中学英语教学主要是在学校课堂内完成,课堂氛围是否活跃对英语教学效率具有重要影响。在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下开展英语教学,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更为开放和更加活跃的课堂教学环境。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和网络环境,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知识,学生敢于用英语进行口语交流,并收获英语学习的乐趣。

强化学生主体地位 在现代教育理念要求中,不仅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基于多媒体技术和网络环境辅助下的英语教学中,学生为主体,教师则扮演引导者的角色[3]。学生与教师可以平等地交流和沟通,进一步改善了师生关系,并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传统的课堂英语教学中教师被称作为班集体的领导者和传播者,而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下英语教学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根本目标。这就需要教师把学生划分为若干学习小组,组内多名学生就同一学习内容开展相互合作和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因此,团队精神贯穿英语学习的全过程,直至学习任务的完成。

3 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下具体的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按班级人数将授课班级分成若干学习小组,由于笔者授课班级基本为40~50人,可以分成六个学习小组(每组7~8人),每个学习小组选出一个组长。学习组长的职责是协调组员分工,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上课前一天,教师召开组长会议,安排布置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组长按照会议精神,传达给组内每一位成员。

课上“七步走”教学模式

1)复习所学内容。采用多媒体技术和Internet,教师把复习内容通过服务器传给每个学习小组,待小组完成以后,由教师随机抽取检验和点评。

2)创设学习情境。基于多媒体技术和网络环境,由教师制作出一个图文并茂和音像结合的优质课件,进而创设生动有趣的英语教学情境[4]。

3)提出学习任务。依据教学情境中所涉及的问题,由教师提出本节课拟要解决的学习任务。

4)细化学习任务。总的学习任务涉及内容相对较多,这就需要教师把学习任务分解细化成若干小任务。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小组内部通过团结协作和交流讨论等,共同完成每一个小任务。

5)完成学习任务。学习组长带领成员合并小任务,完成总的学习任务。

6)展示学习成果。学习任务完成后,学习小组间相互展示各自的学习成果,由教师进行初步点评,较差的小组可以借鉴和学习较好的小组。

7)评价激励学生。通过此种方式和渠道激励各个学习小组和成员,让每个学生都有积极上进的动力,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学校和教师仅凭期中和期终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弊端。

上述的“七步走”教学模式,包含了情境教学法、学习小组教学法以及分组讨论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而这些教学方法的融合贯通是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环境下实现的。

4 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下英语教学的局限性

“娱乐”和“学习”的困惑 过多使用多媒体和网络辅助英语教学,容易使中学生陷入是“娱乐”还是“学习”的困惑之中。基于多媒体技术和网络环境,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制作了大量精美的课件以及趣味横生的动画等,让英语课显得不那么枯燥无味,学生也兴致盎然。这一切似乎说明,中学生可以在娱乐中轻松地掌握英语学习。然而在英语教学中过分依靠作为技术手段的多媒体和网络,导致学生容易忘掉这么一个事实:英语学习必须依靠大量的听、说、读和写等枯燥而漫长的训练积累,才能有实质性的提高。

网络化自身的缺陷 在网络化时代,中学生在课堂以外的时间可以通过网络环境开展学习,但教师无法亲自监督学生的真实学习状况,许多学生只会沉迷于网络游戏中,致使网络环境下教师英语教学和学生英语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此外,教师在操作计算机教学时,难免会遇到学校停电或计算机死机等突发状况,若教师过度依赖网络化教学而未做其他准备,就会导致英语教学无法开展。

5 结语

以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使得中学英语网络教学成为语言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5]。将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渗透到中学英语教学的各个方面,优化各类教学资源,整合英语教学内容,并对教学方式和手段加以革新,让英语教学全程贯穿启发式、讨论式以及研究式的知识传授,以完成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下中学英语教学新模式的探索。需要说明的是,网络化英语教学虽有强大的优势,但终究不能完全取代课堂教学,两者相辅相成才能使中学英语教学更为有效。

参考文献

[1]江长姝.网络环境下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8):143.

[2]韩大军.网络环境下的中学英语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2):13-14.

[3]王怀瑛.网络环境下中学英语教学的尝试和探索[J].学苑教育,2012(16):88.

[4]何亚红.网络环境下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新西部,2014(32):149-150.

网络多媒体技术模式 篇12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小学教育,课堂教学

现代技术的发展,使得多媒体网络技术的数字化教学模式正被广泛应用,同时,也在学生群体中获得了热烈的响应,并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对于实现课堂教学的现代化,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逻辑能力,提高课堂小学效果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而,新时期下,构建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小学教学模式就显得极为迫切。

一、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优势

1. 灵“活”的教学课堂。

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一本书、一支笔以及一块黑本就完成了知识的传授,这种枯燥无味的授课方式不能很好的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内容的表述方面也显得生涩难懂,加大了小学生理解知识的难度。而采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来进行授课,利用多媒体技术营造出一个基于文字、图标、动画、声音于一体的课堂学习环境,极大的提高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原本枯燥的数学课堂内容变得形象生动,多姿多彩。同时配合良好的视听效果,极大提升了小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力和洞察力。

2. 延长了有效教学时间。

传统的授课形式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教学内容的板书,这就要求教师讲一些题目、图形在黑板上进行重复性的板书,不仅浪费了教学时间,也极大的增加了教师的教学负担,采用多媒体网络技术,通过课件的形式来板书内容,只需要通过鼠标点击就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的板书,利用PPT和Flash,在其中插入声音、动画等效果,极大的吸引了小学生。此外,电脑课件也能够长期保存,这就避免了在其他班级上课重复抄写的麻烦,实现了教学资源的高效利用。

二、多媒体网络环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多媒体网络介入到小学教学课堂中,是在教学改革和技术发展方面的不断探索和发展而来的。对于小学生数学课堂来讲,教师必须对多媒体技术做到熟练应用,努力搜集和筛选网络上的优质教学资源,进行资源的有效整合,优化课堂教学内容,从而在最大限度上来实现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高效性。作为多媒体课件的创作者和组织授课者,教师也应该帮助学生更好的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网络技术获得更为优质的教学资源和信息。师生之间不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一个共同体,教师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信息源,就目前多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应用还是存在一定的误区的,一些教师仅仅是简单的认为多媒体网络只是一个电教媒体,只是在网络上下载一些内容进行授课,或者只是在计算机房中进行授课就认为是多媒体网络教学。因此,首先要清楚认识信息和电脑的理念,要清楚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都可利用多媒体网络来对教学内容进行彼此间的探讨,从而有效提高教学内容,解决课堂难题,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交互性和集成性的有事,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欲望。

三、多媒体网络引入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探索

多媒体网络和小学数据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整合,指的是以多媒体网络为技术载体,在其营造的信息化环境中来完成课堂教学内容,实现信息资源、信息方法、网络环境与教学内容的融合,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发散思维。现代化的多媒体网络,突破了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提升了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将小学数学课堂内容和教学方式和信息技术想结合,将各教学要素和环节相互组合,产生聚焦效应,实现小学数学课堂的教与学。通常认为,课堂资源的有效整合的关键点在于教师的授课形式,具体体现将授课内容和信息技术的整合,来达到学习目标。

四、结语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现代化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和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充分发挥技术的先进性和便捷性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正被越来越多一线教师接受并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因此,基于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应用,实现了技术服务于教学的诉求,极大的提升了当前小学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何艳红.浅析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23).

[2]王粉娥.对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的反思[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06).

[3]吴石金.基于网络技术的教学新模式—课堂分层教学[J].高等教育研究,2003(03).

[4]林培榕.多媒体计算机网与数学教育[J].福州大学学报(自科版),2001(S1).

上一篇:第三方支付系统下一篇:再保险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