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系统

2024-10-20

第三方支付系统(精选12篇)

第三方支付系统 篇1

摘要:在第三方支付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 本文通过比较分析, 结合第三方支付的发展现状, 以及其对央行支付系统运行及职能发挥的影响, 提出了央行支付系统在当前现状下的应对策略, 为促进我国支付体系建设, 规范支付市场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意见。

关键词:第三方支付,互联网金融,支付系统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 在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 大大促进了全社会支付方式的多样化, 较好地满足了市场经济下日益多元化的支付需求, 完善了社会支付体系。我国互联网金融主要有3种模式, 即第三方支付、互联网融资和互联网理财。然而, 无论是互联网融资还是互联网理财, 最终必须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资金结算, 所以说, 互联网金融发展基础是第三方支付。

一、第三方支付业务发展现状

第三方支付指基于互联网, 提供线上 (互联网) 和线下 (电话及手机) 支付渠道, 完成从用户到商户的在线货币支付、资金清算、查询统计等一系列过程的一种支付交易方式。截至2015年9月, 我国获得央行支付牌照的第三方支付机构达270家。据Wind资讯发布的数据显示, 2014年全年, 中国第三方支付机构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达8万亿元, 同比增长50.3%。

一是第三方互联网交易量快速增长。第三方支付市场出现了一批像支付宝、财付通、银联在线支付、快钱、汇付天下等知名的以互联网支付业务为主营业务的支付企业。Wind资讯数据显示, 2013年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金额达53 730亿元, 较2009年增长9.72倍;2009年至2014年之间, 每年环比增长速度最低的在46.8%, 最高的则达到118.1%, 见表1所列。

二是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额占社会商品零售额比例逐年提高。2008年, 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额为976亿元, 仅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2.39%。随着第三方支付机构及业务的快速发展, 其交易量快速增加, 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比例也不断提高。2014年, 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额达到80 767亿元, 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30.78% (如图1所示) , 比2007年提高了29.74个百分点, 这也说明, 第三方支付在促进社会消费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二、第三方支付对央行支付系统的影响

(一) 第三方支付正在冲击传统的支付结算, 对央行支付系统业务发展产生影响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大数据技术的发展, 信息不对称的现象显著下降, 搜寻成本得以大幅降低, 使得互联网企业掌握了独特的信息优势, 对央行支付系统的业务造成一定影响, 尤其是跨行小额支付业务往往先通过第三方支付进行结算, 最终轧差后才通过央行支付系统进行清算, 明显抢夺了央行小额支付系统和网上跨行清算系统的业务。以央行小额支付系统为例, 2007年央行小额支付系统业务量为0.88亿笔, 2013年则上升到10.4亿笔, 增长11.76倍;2007年, 互联网支付业务量为8.96亿笔, 2013年则上升到150.01亿笔, 增长16.73倍。2007年央行小额支付系统与互联网支付业量的比例为1:10.1, 2013年则上升到1:14.4, 业务量差距上升了3.3倍。互联网支付业务的增速和比例变化情况都说明其对央行小额支付系统的冲击程度比较明显。

(二) 第三方支付资金数据流未纳入央行支付系统, 可能导致货币政策失灵

中国现代支付体系是社会资金流动的“大动脉”, 为经济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快速、高效的资金转移通道。这些资金的转移行为蕴含着资金流动的来源、去向、金额等丰富信息, 反映了社会资金流动的真实规模和特点, 对国家宏观决策有着重要的数据参考作用。但第三方支付机构没有接入央行支付系统, 导致其资金数据流很难被央行准确掌控、衡量和统计, 这使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偏差增大, 货币政策传导的不确定性增强, 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央行通过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的能力。同时, 第三方支付的虚拟电子货币与央行基础货币的组成部分“流通中的通货”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 第三方支付的发展扩大了基础货币的范畴, 但目前的统计分析和政策研究均未将虚拟货币考虑在内,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统计数据的不准确和政策制定的偏差。

(三) 第三方支付变相行使最终清算人职能, 可能导致金融风险失控

在第三方支付发展之前, 所有银行间的清算均需要通过央行清算, 包括银行卡 (银联) 的清算, 通过央行作为最后贷款人, 确保了金融支付的安全和支付市场的稳定。而现阶段, 部分第三方支付机构对于其互联网的线上收单业务, 主要是银行卡的清算, 均通过其业务平台下和各银行机构间的联网, 便可进行最终清算, 并且绕开了银联。也就是说, 第三方支付机构利用各用户打入到其虚拟账户的结算资金对各银行机构进行最终的轧差清算, 因此, 也具备了中央银行的部分清算职能, 也具备了成为完全的银行卡清算机构的能力。但此清算是建立客户在其虚拟账户的资金上的, 具有较大的危险性, 一旦发生挤兑, 未能正常清算, 则只能由银行机构作为最后贷款人, 容易出现支付风险, 影响金融稳定。

(四) 第三方支付改变了传统的清算渠道, 可能导致央行监管失效

在传统货币体系下, 客户的跨行支付只能通过“银行—中央银行—银行”的路径。在第三方支付机构加入后, 还可能通过“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银行”的路径来处理, 明显增加了支付体系的复杂性。在这种情况下, 央行对整体支付系统管理难度明显加大。一是新型支付组织在网上交易、银行卡POS机刷卡交易和小额跨行资金划转等零售支付业务方面, 对商业银行或传统清算组织存在较强的替代效应, 带来了零售支付结算业务的金融脱媒。二是大量新兴支付方式将线下业务转由线上处理, 脱离了原有的业务处理方式, 造成原有规则的不适用和监管上的空白。三是以支付业务创新为纽带, 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相互渗透、相互融合, 对我国现行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体制构成了挑战。

三、对策建议

(一) 明确监管主体, 出台互联网金融监管法规

要在《中国人民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保险法》等有关法律中明确各种互联网金融模式的监管主体, 明确人民银行作为第三方支付体系监管主体的法律地位和监管职责, 建立互联网金融监管部门联席会议制度, 出台互联网金融管理系列规章制度, 加强对第三方支付等互联网金融的管理。在提高支付效率的同时, 完善风险控制与监测手段, 保持支付体系稳定与健康发展, 推动支付结算工具和业务的创新与发展。

(二) 加强日常监管, 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

一是将第三方支付的发展纳入宏观审慎监管的框架中, 各相关监管部门要加强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日常监管, 有效防范第三方支付的系统性风险。二是要充分考虑第三方支付对实体经济发展和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 将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交易金额及虚拟电子货币业务量纳入到货币统计监测范畴、货币政策制定和研究过程中。三是第三方支付机构要建立可疑支付交易报告制度, 同时培养基层央行专业人才, 加大对第三方支付机构反洗钱工作的监管。四是加大对第三方支付机构客户沉淀资金的管理, 防范出现支付风险。

(三) 创造宽松环境, 推动互联网金融发展

互联网金融具有互联网的基因特征, 并对现有的传统金融经营方式形成颠覆性的影响, 这些创新和突破对于监管是一种挑战, 使得监管理念和监管制度要随着互联网金融的飞速发展而不断与时俱进。我国互联网金融目前处于起步发展时期, 应当为其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 给予正确引导和规范, 使其能够健康发展, 助力经济的增长。尤其要促进支付系统的多元化发展, 构建多种功能互补的支付组织, 实现政府与民营支付组织的并存, 推动零售支付的创新。

(四) 建立技术安全标准, 确保第三方支付安全

目前, 我国虽然已出台电子支付有关规定, 《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对第三方支付采用的信息安全标准、技术标准、业务标准也提出了具体要求, 但这些规范不仅分散, 而且滞后于网络支付业务的发展。亟须建立统一的国家层面的技术安全标准, 这一标准应涵盖防范系统风险和业务风险的专业中介组织维度、第三方支付同业组织维度以及企业内控管理维度。

(五) 建立业务处理规范, 维护消费者权益

第三方支付业务处理规范至少包含以下内容:明确第三方支付服务组织的交易行为;明确第三方支付服务组织的经营行为, 防范因第三方支付组织擅自挪用客户在途结算资金而形成支付风险和信用风险;明确第三方支付服务组织建立完善的信息强制披露制度。

参考文献

[1]谢清河.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 2013 (49) :29-36.

[2]刘士余.促进我国支付服务市场健康发展[J].中国金融, 2014 (17) :9-12.

第三方支付系统 篇2

“随着市场的细分和差异化竞争,第三方支付多元化发展的时代即将来临”。

距离9月1日第三方支付企业申领牌照的大限不足月余,但一场线上线下支付领域的暗战早已展开。

支付宝主推的“快捷支付”推出仅半年有余用户数便突破 万,但随即面临中国银联的强势进攻;专注于线下支付业务的拉卡拉和专注于做网上基金销售平台的“天天赢”等,也忙着开疆拓土……

业内人士透露,目前正在静候央行第二批牌照下发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已达一百多家,随着第三方支付市场的细分和差异化竞争,一个多元化发展的时代即将来临。

支付宝银联暗战

作为首家推出无卡支付的第三方支付企业,支付宝在去年底推出“快捷支付”后,凭借其庞大的电商账户体系迅速累积起了越来越多的用户数和交易量。

截至目前,快捷支付签约合作的银行已达123家,合作上线的银行达到91家。除了浦发银行,快捷支付已完成了全面覆盖。此前迟迟未与快捷支付 “结盟”的招商银行预计也将在9月份完成对接上线。目前,“快捷支付”用户数已突破2000万,交易笔数占支付宝整体交易的比重也已提升到36%。

支付宝副总裁樊治铭信心满满的说:“快捷支付的时代正在来临。如果说通过网银跳转进行支付是网上支付的 1.0时代,快捷支付就是网上支付的2.0时代。”

但作为传统线下支付老大的中国银联并不甘心。今年6月8日,中国银联在京宣布联合相关各方推出“银联在线支付”和“银联互联网手机支付”两项新业务,依托现有银行卡交易清算系统,建立起自己的无卡交易处理平台。

由于银联具备的先天优势和“国字号”背景,在推出无卡支付仅月余,中国银联便以迅速与160家银行签署协议,并有73家银行接入。同时,在商户方面,银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接连吸引京东商城、苏宁易购等知名商户,投奔到“银联在线支付”麾下。

一家独大不现实

种种迹象显示,银联誓要将已在线下非常成熟并形成垄断优势的发卡行、收单行和银联三方架构起来的支付体系全盘照搬到线上,并希望其成为线上“联网通用”的新规则。

“银联想要一家独大不太现实。规则也不是谁想制定就能制定的了的,还得市场和用户说了算。”支付宝相关人士针锋相对的指出,线上支付需要庞大的 账户体系做支撑,而支付宝依托淘宝拥有巨大的客户群和账户体系,仅仅是这一项就很难被撼动。“用户不是一朝一夕便能迅速得来,账户体系构建是一项长期而复 杂的系统工程,短期内很难有什么作为。”

支付宝人士的观点得到了独立第三方咨询机构易观国际资深分析师张萌的认同。

“据我们近期观测的数据,银联在线支付上线后,互联网在线业务的交易规模确实有一定变化。”张萌告诉 记者,“银联在线”是整合了中国银 联旗下各分、子公司相关业务而成的,把以前分散的业务量累积在一起,份额自然会上来。“目前他们排名第三,仅次于支付宝和财付通。不过银联在线目前主做的 还是批量代收付、企业等业务,个人业务较少,量也不多,短期内难以累积太多,需假以时日,

手机支付日盛

不仅仅是传统的互联网电子商务,一个值得关注的全新领域———手机支付也越来越风头旺盛。

目前,银联已开始大面积联合银行,开始推动手机、互联网、自助终端、固定电话、智能电视等多渠道支付应用。

特别是手机支付,银联目前已经推出“银联互联网手机支付”,用户通过安装在手机上的客户端,注册并关联银行卡,即可完成支付。据悉,银联已与多 家银行和手机运营商签订移动支付业务框架协议,并已在APP STORE和ANDROID MARKET等应用商店上架。而未来现场支付还可实现在非接触POS机上用手机“嘀卡支付”。银联方面透露,今年底前争取实现非接触式快速支付。

不仅仅是银联,工行、建行以及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都推出了手机金融支付平台。

支付宝则于今年7月推出了专门针对线下实体商户的手机条码支付,只需一台能够接收条码的智能手机,依托支付宝账户,便能实现“现场购物、手机支付”功能。不断开发新领域

第三方支付市场还呈现出业务领域差异化竞争的态势。

譬如汇付天下以网络直销基金为主,财付通则依托腾讯庞大用户资源专攻机票、酒店、虚拟产品等的网上支付,拉卡拉以线下的网络便民金融服务为主攻方向。随着越来越多的支付企业加入战团,新的领域将被不断开发。

快钱公关部韩珊珊此前对 记者表示,获取牌照之后,快钱除了在基金保险航空以及电子商务等行业继续发力之外,有可能会往线下超市等行业发 展。易宝支付CEO唐彬则称,除了数字娱乐、电信、教育等优势行业,今还将继续拓展新的领域,力求打造全方位的“综合型电子支付企业”。

“多元化的竞争格局一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不过很多领域仍处于起步阶段。”张萌表示,以手机支付为例,碍于技术和安全性等问题,手机支付当前更 多的只能是实现游戏、娱乐等支付上,电商这块都还没怎么做起来。“用户习惯还需要培养,这需要时间。但可以预见的是这一定是未来一个主要的发展方向。”

相关报道

价格战或将陆续上演

随着竞争的日渐激烈,价格是一个绕不开的环节。

此前曾掀起波澜的京东商城终止与支付宝合作一事,据传就是因为支付宝收取的手续费太高导致。

尽管各支付企业对费率讳莫如深,但价格大战似乎已一触即发。随着越来越多的第三方支付企业介入线上线下支付领域,利用价格这个有力武器进行市场 抢夺已不可避免。譬如支付宝推出的手机条码支付率先举起了价格“大刀”,向每个商户提供每月2万元的免费额度,超出部分按照5%。计算,这一费率仅为传统 POS机收单方案的1/2到1/6。

“小商家本小利薄,请不起POS机,现金使用率高也由此而来。支付应该是基础服务,应该不与商家争利,给消费者便利。”支付宝无线事业部总经理 诸寅嘉表示。实际上,抛开这些冠冕的理由,支付宝向传统银联收单业务发起冲击的意图体现无疑,而低廉的手续费无疑将对垄断市场下备受商户诟病的高费率带来 一定冲击。因为,有商业界人士透露,刷卡成本已成为商户继房租、人工成本、电费之后的第4大支出,不少商家缴纳的手续费已经占到经营利润的5%-10%, 这些都让不少商家越来越感到包袱的沉重,这从早几年多地爆发罢刷银行卡事件就可略见一斑。

第三方支付系统 篇3

在银联电子支付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联”)不断的攻势下,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支付宝”)总裁邵晓锋不得不苦思良策。

2009年10月27日,支付宝宣布开通中国台湾地区的VISA卡支付业务。这意味着,今后台湾地区用户使用当地发行的带有VISA标志的信用卡,就可以直接通过支付宝付款,在淘宝网上进行购物。台湾也成为继香港之后,又一个开通支付宝VISA卡支付业务的境外地区市场。

业内分析,在银联对第三方支付的围剿之下,支付宝避开锋锐,其全球化路径正在慢慢显示出来。“让境内买家的钱流出去,让境外买家的钱流进来”,邵晓锋喊出的这句口号清楚地显现了支付宝全球化的两大主要方向。

诚信体系风向标

在网络经济高速增长的刺激下,网络支付观念日渐深入人心。境内消费者想走出去海外购物,境外消费者想走进来国内购物,电子支付平台成为打通这双向需求的关键环节。

为了扩大在电子支付领域的影响,支付宝一方面联手中国银行推出境外收单业务,帮助境内消费者在海外网站购物;另一方面不遗余力地为境外消费者在国内购物提供便利,邵晓锋先是拿下香港,然后进驻台湾,市场区域不断拓展。

据悉,此次台湾地区VISA卡支付业务开通后,当地用户使用台湾发行的带有VISA标志、开通3D认证的信用卡,在淘宝上购物时,可以直接选择支付宝付款一在收银台的“网上银行付款”选项中直接选择“VISA”支付,按照提示操作就能完成支付。

“推出此合作,便于中国的网购市场更好地被境外买家发现和了解。”一位支付宝相关负责人告诉《IT时代周刊》。据了解,VISA卡业务在香港和台湾开通后,总计覆盖了两地的18家银行。

同时,随着与阿里巴巴B2B合作的企业间海外支付的上线,支付宝可借力进入更多海外领域。上述负责人还透露,支付宝目前已经在海外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布局,其中更看好东南亚市场。

地域接近,生活习惯近似,文化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东南亚市场无疑是支付宝海外拓展的最佳选择。“每个国家的经济情况,支付基础设施都跟国内不一样,需要我们在了解当地情况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做布局。”邵晓锋表示。

“这要看其是否有足够大的海外客户资源,如果没有资源,市场导入期会很长;此外要看海外客户是否能接受它的结算方式。”一位电子商务分析人士对本刊记者指出。

据了解,香港的莎莎网、台湾艺游馆、日本的Jshoppers、澳大利亚Paymate等网站都已支持使用支付宝付款,支付宝商家已经遍及多方。VISA支付手段的应时推出,为拉动境内外消费者购买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外,随着3G牌照的发布,邵晓锋也在着力无线支付,而“手机支付宝”可能是支付宝的另一张牌。据悉,支付宝的手机客户端软件正在测试,今年有望推出。

中国消费者的网络消费行为正是在支付宝解决了网络信任难题后开始出现疯狂放大的。

正望咨询发布的《支付宝商业案例及用户研究报告2009》表明,因为信任支付宝,近8成用户增加了网上购物频率。支付宝树立起了网络购物市场上的诚信标杆。

银联的野心

一直以来,由于交易方便快捷,在特定服务收费上较传统存缴费更为低廉,第三方支付在我国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其市场规模已经今非昔比。同时,由于支付产品的同质化和盈利模式的单一,近几年电子支付市场成了一片红海。

易观国际近期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第二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到1307.7亿元,其中互联网支付达1244.4亿元,环比增长20%。

银联支付的目的很明了——抢滩第三方支付市场。作为中国唯一银行卡组织“银联”旗下的全资控股子公司,也是国内唯一一家拥有政府背景的第三方支付企业,银联支付的身份不可谓不显赫,实力不可谓不强大。也因此它被人称为第三方支付的“国家队”。

沉寂7年后的2009年,银联以其独特的渠道优势和强大的资本实力大举进攻第三方支付市场,挑战支付宝的用户黏性优势。银联支付首先进入的是公共事业性缴费、教育和通信等同样拥有政府背景的领域。在电子商务三大主要领域的选择上,它明确表示以B2C为主,B2B为辅,不做C2C。

9月份,银联支付宣布与当当网联手,成为继财付通、快钱、YeePay(易宝)、首信易支付之后,当当网引入的又一家第三方支付平台。同时,银联酝酿已久的手机支付也相继在全国多个省市推出。在“国家队”的围剿下,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的价值链受到冲击在所难免。

面对进一步加剧的市场竞争,支付宝力图避开锋锐。“银行做得好的业务,我们不会去做。”邵晓锋表示,他们正尝试差异化竞争。全球化就是首先打出的一张牌。

业内有观点指出,随着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电子支付必然会出现市场细分,支付行业必须顺应专业化革新发展的趋势,针对不同领域的不同用户要求,为用户和商户提供更安全、更高效的个性化在线支付服务,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电子商务全球化

作为全球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之一,支付宝的全球化被阿里巴巴掌门人马云看成是从支付宝一出生就注定的方向。如今,时机成熟了。

来自支付宝的统计显示,每天约有超过400万次的类似交易行为发生在支付宝平台上,日均成交金额超过了7亿元。它占据了国内第三方网上支付市场的半壁江山,但支付宝的全球化更被各界看成是公司发展的必然方向,其发展历程也让业界越来越意识到电子支付作为电子商务基础服务的价值。

对此,邵晓锋表示,电子商务一定是全球化的。继香港和台湾之后,支付宝希望在更多地区突破电子商务跨境支付的瓶颈问题,为推动中国电子商务的全球化铺路。

第三方支付企业一直在不断开拓电子支付的应用领域,一方面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共同协作,另一方面也迅速向各行业渗透扩散,越来越多的企业相信电子支付将带来巨大利益。据专家介绍,未来的电子支付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动向是不再局限于网上购物,而是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推出了一个生活助手的概念,也会为一些类似航空、彩票、数字娱乐、SNS(社交网站)等等一些网站提供在线服务。”支付宝金融合作部总监葛勇荻表示。支付宝总裁助理樊治铭也指出,随着中国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电子支付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电子商务基础设施。

曾对支付宝作过考察的中国企业评价协会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鲁志强认为,“目前中国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中国赶上发达国家为数不多的行业之一。”

“自2006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万亿元大关以来,每年以高于70%的速度持续增长,预计2010年将达15万亿元。”APEC电子商务工商联盟主席、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主任刘俊生作出分析。当然,高速成长的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并未进入成熟期,面对不断膨胀的市场需求和越来越精明的买家卖家,未来的竞争必定是多元化的,中国电子商务在新一轮航海战线里也面临更多挑战。

第三方支付系统 篇4

1 高校传统收费方式的缺点

高校传统收费方式主要包括:现场收费、委托银行代扣款、汇款转账等。现对每种方式做具体分析。

学校全日制学生学杂费一般采用银行卡账户扣款方式。财务部门需要提前与学生签订银行自动转账缴费付款授权书,并获得学生银行卡账号,整理代扣款数据提交委托行,扣款后需要跟进异常银行卡信息,整理己扣款数据,打印分发票据,工作量极大。

各种报名费、考试费、会议培训费等通常采用现场收费方式。这种方式需要学生本人在指定时间内前往现场缴费,耗时较长。一个几千人的临时收费项目,高校财务部门往往需要配备大量人力集中处理,从逐个收费、开据缴费票据到现场安保及指引等工作,整个流程繁琐,效率极低,还存在错收、漏收或收到假钞的风险。事后对己缴费人员及未缴费人员的统计也较困难。由于财务部门人力有限,学生电费、水费、网络费等则经常由各职能部门代收代缴,既难以规范,又不能及时将款项上缴,存在极大财务隐患。

部分收费项目如果缴费对象多在外地,则通常以汇款转账方式收取。这种方式是收费对象将钱款直接转入学校账户,同时需要缴款人来财务部门确认入账并开具缴费票据,或由财务部门将缴费票据寄出。由于学校业务量极大,财务部门需配备专人进行清理,逐笔确认转入款项入账,工作琐碎且容易出错,效率不高。

以上传统收费方式只局限于收费本身,对收费数据的整理、统计、分析不足,己无法满足财务管理需求。

2 高校网上支付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1 可行性分析

如今,电子商务日新月异,给整个社会带来巨大变革,网上消费规模日益壮大。2014年,我国第三方支付交易量约23万亿元,2015年预计将超过30万亿元,第三方支付市场进入成熟期。因此,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实现高校网上支付业务必然可行。高校作为前沿文化阵地,网络信息化建设和应用速度快,范围广,大部分老师和学生的网络消费习惯己经形成。财务部门应着力推动高校网上支付系统的建设和使用,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实现高校收费项目精细化管理和对收费过程全程监控,实现各类收费数据的查询统计、对账入账等功能,既方便师生,也解放劳力,还可将更多精力放到收费管理和数据分析上,以提高财务工作质量和效率。

2.2 基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高校网上支付系统缴费流程

第三方支付平台是指具有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机构与各大银行签约后,提供商家与银行支付结算系统对接的交易结算平台。第三方支付平台因其能够安全便利地实现银行、商家、消费者间的资金流转、结算等服务,己经成为B2B、B2C交易及其他电子金融服务的重要支付结算中介。高校借助第三方支付平台构建网上支付系统,实现网上收费服务,其缴费流程如图1所示,其具体缴费流程如下:(1)缴费对象登录学校网上支付系统,查询应缴费信息;(2)缴费对象点击应缴费项目后,跳转到第三方支付平台;(3)缴费对象在第三方支付平台页面选择相应的银行、卡种类等,实现缴费;(4)第三方支付平台将缴费对象的支付请求发送给指定银行,进入银行支付页面进行缴费;(5)银行根据接收到的银行卡卡号、支付金额、支付密码等信息,从银行卡划扣款项,并将划扣的结果信息回传给第三方支付平台和缴费对象;(6)第三方支付平台将缴费结果信息传送给学校网上支付系统;(7)学校网上支付系统将缴费结果告知缴费对象;(8)第三方支付平台根据协议在约定时间内将扣除手续费后资金转到学校指定账户,并提供差错交易处理等后续服务;(9)第三方支付平台作为独立的机构与各签约银行进行对账、清算,并及时处理银行差错交易。

从整个缴费流程来看,缴费对象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可以选择任意银行机构缴纳款项,学校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定期(一般是一天)结算缴款,第三方支付平台成为学校、缴费对象、银行间的信用中介,并提供安全快捷的接口平台,使学校构建网上支付系统成为可能。

2.3 高校网上支付系统的整体架构

基于第三方支付平台构建高校网上支付系统,对学校收费数据进行全面统计和管理,既要适应学校收费特点,又要方便缴费,还应特别注重网上缴费的安全性。因此,高校网上支付系统的整体架构应分为三个层面:网络服务层、后台管理层和数据层,如图2所示。

网络服务层为用户缴费提供服务。校内用户(教工或学生)以统一身份认证,经由校园网关登入,校外用户则利用身份证或条形码等信息登入。缴费用户在这里能看到本人的缴费信息、支付状态及相关公告通知,缴费平台24小时全天候开放。缴费用户通过网络服务层的缴费信息页面,点击缴费,跳转第三方支付平台实现支付,并获得己缴费报告信息。

后台管理层集中了网上支付系统的各个管理子模块,由学校财务部门指定专人进行管理。管理模块包括收费项目管理、收费结果维护、收费结果查询、票据打印、对账入账管理、日志查询及系统管理等。收费项目管理模块实现收费项目的确立、审批、收费名单导入、启用及关闭等功能。收费结果维护模块实现收费名单维护、退款审批、退款处理的功能。收费结果查询模块实现己缴费名单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票据打印模块实现对票据的管理、打印、分发等信息的管理。对账入账管理模块实现收费项目与银行对账、账务系统己入账数据对账的功能。日志查询模块实现对登录日志、交易日志、数据库备份日志等的管理功能。系统管理模块实现对系统接口、人员权限、收费部门、系统代码的管理功能。后台管理层不仅是简单的收费项目管理,而是对所有收费数据、票据信息、学校整体收入的管理和运用,可以为财务管理提供准确详实的数据分析报告,为高校预算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数据层包括网上支付系统的后台数据库、防火墙、支付接口及业务接口。数据库及防火墙的设置应充分考虑财务信息安全。支付接口是根据签订的相关协议经由合适的网络通讯协议实现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衔接。业务接口则实现网上支付系统与学校各业务系统的数据传输,主要业务系统包括学费系统、教务系统、招生系统及各业务单位的管理系统,可根据实际需求逐步开发,以实现缴费数据实时更新及回传,便于管理。

针对高校网上支付业务系统的特点,在系统开发实现过程中尤其应关注信息安全问题。目前,计算机黑客经常利用各种技术攻击网络,盗取账号和密码。为降低网络交易风险,可将用户身份绑定校园卡,实行实名注册,杜绝校外人员对系统进行攻击。缴费时,采用客户预留支付信息,可有效避免“钓鱼网站”,防止用户银行卡账号、密码等私人资料泄露。也可以采用校园卡绑定银行卡或使用校园卡对应电子账户支付的方式,有效降低由于卡片丢失、密码丢失带来的风险。使用安全随机动态软键盘,有效防止木马程序窃取用户密码。此外,还可引入数据加密、数字证书等安全机制,进一步完善高校网上支付系统的整体安全。

3 结语

高校网上支付系统的运用将大大提高收费管理工作效率,具有不限时间、不限地点缴费的优点,与传统收费方式相比,其便捷性和安全性也显而易见。在项目初期运行阶段,应坚持逐步切入,稳妥推进,传统缴费方式与网上缴费方式结合运用的模式。在逐步磨合中不断改进、完善系统,在保障数据准确性、安全性、完整性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数据的实时交互和有效共享,提高财务管理效率,使资源利用更为合理有效。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财务规模不断壮大,高校收费项目也日趋多元化。本文着重探讨基于第三方支付平台高校网上支付业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以提高产高校财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第三方支付系统 篇5

2014全国两会之后,央行进一步加大了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力度。近期,随着主流支付机构线下二维码支付和“虚拟信用卡”业务被暂停,央行披露《支付机构网络支付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以及央行宣布处罚10家支付机构等一系列动作的刺激,第三方支付市场霎时间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而实际上,互联网金融真的要“遇霾”了吗?对此,国内领先的金融服务提供商银汇通支付表示:“从央行对于上述举措的回应可以看出,其强调‘鼓励互联网金融发展创新的理念、方向、政策始终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这个信号是积极的,开放的。同时,作为第三方支付企业而言,也必须要认识到,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是一个孪生体,二者要在最大限度上作出平衡。无论怎样颠覆的创新,都要建立在强大的风险控制与安全保障体系之上,切不可越红线。”

监管来了第三方支付何去何从?

事实上,互联网金融监管将触角伸向第三方支付业务,其主因是基于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主要特征所决定的。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主体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传统金融机构触网,又被称为金融互联网;另一部分是互联网平台与金融融合,接近于纯粹意义上的互联网金融,主要以第三方支付机构平台为代表,从事互联网支付和代销金融产品业务。

传统金融机构开展的金融互联网业务,遵循的仍然是线下严格的金融监管要求,因而风险相对较小。而第三方支付机构从事的线上业务,虽然与线下金融业务没有本质区别,但无须承担线下的金融监管要求,在客户数爆发式增长下,这将存在巨大的金融风险隐患。同时,在我国征信环境、互联网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的情况下,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更是尤为凸显。

第三方支付系统 篇6

关键词:第三方支付;公信力

第三方支付作为新兴的网络支付模式,近年来发展迅速。根据易观国际发布的《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蓝皮书》显示,2009年,国内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规模接近6000亿元人民币。针对这个极具潜力的市场和相关经营问题,央行根据其现状于近日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来规范和引导该支付产业的进一步健康有序的发展。这些约束究竟对目前的第三方支付市场有何作用,第三方支付的公信力将受何影响,将引起人们的关注。

一、有关央行颁布的新政策

随着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业务范围、规模的不断扩大,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第三方支付领域一些固有的问题逐渐暴露。如,客户备付金的权益保障问题、反洗钱义务的履行问题、支付服务的安全问题,以及违反市场竞争规则、无序竞争问题等,要解决这些问题仅仅依靠市场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通过必要的法规制度和监管措施及时加以预防和纠正。在这样的前提下,央行于6月21日公布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

该政策首先明确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的定义,即非金融机构在收付款人之间作为中介机构提供的货币资金转移服务,包括网络支付、预付卡发行与受理以及银行卡收单等。在这一定义下,第三方支付企业从事的网络支付服务被包含在内;其次,政策规定对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实行业务许可制度。今后,非金融机构只要符合相关规定的,都可以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从事相关业务。政策对该证的数量不做限制,鼓励所有具有资质的非金融机构在支付服务市场中平等竞争。准入条件的限制还可以使整个第三方市场的现有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一些不够标准的企业可以通过合并的方式,使自己的业务得以延续;而大的企业则通过吸收,壮大自己的实力,从而使整个行业得到更快的发展;再次,政策详细规定了可以获得许可证的条件,从出资情况、业务设施到反洗钱措施、资信要求,以及对许可证时效进行限定。可以看出,央行对于从事第三方支付的企业在经营条件和对整个支付流程的负责程度上都有较高的要求。这样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支付过程中的风险,使企业提高警惕。

新政策的出台,对于规范第三方支付市场有着重要作用,也影响着第三方支付发展的各个方面。

二、第三方支付的公信力

公信力最基本的定义,是指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公共组织面对时间差序、公众交往以及利益交换所表现出的一种公平、正义、效率、人道、民主、责任的信任力。从经济管理角度看,公信力如同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以信任为起点,以信用为评价内容,以信誉度、权威性和影响力为表现内容,其核心是公众对公共组织的信任、信赖和公众通过社会体验所形成的综合评价。针对网络经济的特性和网络效应对互联网企业的影响,将公信力研究延伸至了第三方支付平台,这对于评价买卖双方共同信任的网络交易支付,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公信力,就是指第三方支付平台因赢得公众信任而拥有的社会影响力,它的主体是社会公众,客体是第三方支付平台,常用第三方支付的信誉度、行业的权威性、和社会影响力来衡量。

在第三方支付领域中,较好的公信力不仅可以使其更好地取信于社会,开展业务,而且可以抵御支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系统性风险,保护买卖双方的权益。因为消费者在购买第三方支付的服务时,注重于企业较好的评价信誉,这是由网络的虚拟性和人们消费时对路径的依赖决定的。公信力作为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就体现于此。消费者对第三方支付公信力的认同,可以使整个系统在运作过程中更加注重安全性的投入和防范,降低系统风险。

三、新政策对第三方支付公信力的影响

在新政策出台之前,第三方支付一直处于政策边缘。因为在国内,只有金融机构可以从事支付业务,进行资金的支付流转,所以到目前为止,第三方支付企业从事的支付业务在一定程度上讲仍不是合理的。这对于其公信力的评价有很重要的影响。

第一,新政策明确了公信力评价的前提条件

公信力运用于行业中,是人们对该行业服务的一种认可和信任。新政策的出台规范了第三方支付行业从事支付服务的资格。许可证制度的建立,使得该行业运行有法可依,消除了人们对该行业发展的质疑,确保了其业务的合法性。

第二,新政策增强了第三方支付的信誉度

在许可证制度下,能够获得准入资格的企业都要符合相关的限制条件。如,注资额度、对于风险的控制和相关措施、经营时间、特别的对于客户备付金的处理做了详细的规定。这些规定本身对于消费者来说都是一个保障和接受该企业服务时的一种参考;对于第三方支付企业来说,能满足相关规定本身就说明了企业的实力和经营状况。许可证的获取是企业品牌的一种象征,是企业在该行业服务的资历和信誉的保证,代表了第三方支付行业的信誉程度是经过国家相关机构认可的,增强了其行业可信度。

第三,新政策增加了第三方支付的权威性

新政策的出台是第三方支付行业的法律保证。这使得它与其他行业一样,在遇到问题时有相关依据进行处理。同时,在行业发展受到阻碍时,可以凭此得到保护。在其指引下,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将是强而有力的。

第四,新政策有力于扩大第三方支付的社会影响力

早在2005年有关第三方支付的牌照发放问题就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虽然现在新政策正式颁布了,但是不同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对于该政策的回应各不相同,人们对此事的评价也褒贬不一。同时,新政策的出台将有利于消费者运用网络支付的行为的发展和扩大,这也会使人们更加的关注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发展和有关业务的实施。这些行为都证明了第三方支付在人们生活中的影响力在进一步加大。

参考文献:

[1]尹晓娟.关于第三方支付平台公信力的思考[J].经济研究参考,2010,(23).

第三方支付系统 篇7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 电子技术飞速发展, 互联网在我国得以普及使用。伴随着互联网的深入民间, 电子商务在我国迅速发展。人们体会着足不出户网上购物的巨大便利性和乐趣, 然传统的电子商务的发展带来在线支付的两大难题:一是, 由于商业银行如果逐一对成千上万的商户开设支付网关接口, 其成本太高, 所以, 众多分散商户难以实现与所有商业银行之间直联进行资金结算。另一个是, 由于网上消费者对所欲购买的货物只能通过卖家在网络上提供的信息得以了解, 货物的性能优劣等信息, 对消费者来说并不能完全知晓, 这就产生了电子商务中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由于很多买卖双方都只是一次性交易, 双方之间难以建立信任关系:买方在收到货之前不知道货物真实情况, 不愿先付款;卖方在收到货款之前, 不愿意先发货。买卖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阻碍了交易的顺利完成, 市场失灵严重。

第三方支付的诞生完美地解决了这两大难题。一方面, 在难以自行建立网关接口的商业银行与商户之间, 第三方支付企业通过先开发与商业银行的支付网关接口再去连接商户的方式为两者架起了一座桥梁;另一方面第三方支付为买卖之间提供了可靠的信用担保, 买方在选购商品之后付款到第三方支付账户, 第三方支付企业便通知卖方发货, 在买方确认收到货之后, 第三方支付企业再付款给卖方。整个交易顺利完成, 第三方支付担保交易方式有效地解决了电子商务流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提高了市场的运作效率。正因为这一巨大优势, 第三方支付市场在网络支付系统中迅速扩大, 巨大的发展前景吸引了众多商家的参与。

二、第三方支付与银行的关系分析

据中国互联网络中心2008年的统计, 全国参与网络购物的7400万网民中, 采用电子支付的占71.3%, 而在这部分人群中, 运用支付宝进行电子支付的占76.2%, 也就意味着在网民中大约有54.3%的人群使用支付宝进行网上支付 (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中心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 。支付宝作为第三方支付市场的领军企业, 与银行的竞合关系在极大程度上代表了第三方支付与银行关系的趋势。

1. 第三方支付与银行的竞争关系: (1) 业务市场之争

支付结算是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 第三方支付的问世及壮大, 无疑侵蚀了商业银行的支付结算市场。广大消费者由于第三方支付的便利及低成本, 广泛地适用于商品购买、通讯费充值、水电费等公共事业缴费等, 第三方支付与商业银行在支付结算领域的竞争日趋扩大。

不久前, 央行第二代支付系统 (俗称“超级网银”) 已正式运行。针对传统商业银行不能网上跨行转账支付, 加入系统的银行实现了自身网银与央行系统的互联, 可实现跨行支付、一站式管理所有账户等功能, 极大地便利了消费者的网上支付需求。对第三方支付市场的冲击不容小觑。

(2) 资金之争

资金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对经营资金的银行来说更是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然而, 由于网络买卖双方在完成交易过程上, 资金流会在第三方账户上短时间的停留, 在此期间, 这些汇集的钱就成为支付宝账户的资金沉淀。在B2C、C2C领域部分交易支持信用卡付款, 不乏一些人通过第三方支付从事虚假交易、恶意套取银行信用, 给商业银行带来资金成本压力信用风险增大等新的经营问题。

(3) 存亡之争

随着支付宝的市场快速扩大, 实力日益雄劲, 支付宝开始发放小额贷款, 这无疑会抢占银行的贷款市场。但是, 在支付产链中, 第三方支付企业只是支付渠道, 对资金的流向却毫无控制力, 资金必须依靠银行得以账户兑现。如果银行终结用户的银行账户, 支付宝账户也自然封冻, 可以说, 银行掌握着支付宝的“生杀大权”。另一方面, 随着第三方支付企业在网络支付市场上的开拓, 市场日趋成熟与完善, 公众对网络支付的认知度到一定阶段时, 银行如果介入第三方支付, 依靠自身的金融垄断优势, 无疑第三方的生存市场会受到大幅挤压。

2. 合作关系:

第三方支付与银行之间并不是绝对的竞争, 竞争中的合作更是两者求得共赢的良策。

(1) 互利合作关系。支付宝创建之初, 便携手国内外诸多银行建立了合作关系。一方面, 支付宝的存在需要以网络银行为支撑;另一方面, 支付宝解决了网上交易的安全信用问题, 同时, 支付宝的广泛使用拓宽了网络银行的客户渠道。

(2) 银行为第三方支付解决资金沉淀问题。支付宝作为第三方支付, 巨大的日交易额导致大量的资金沉淀。为避免违法运用这些资金的嫌疑, 支付宝的资金交由工商银行进行托管, 并出具《客户交易保证金托管报告》对外公式支付宝平台资金的归属与流向, 确保公众停留于支付宝账户资金的安全。

(3) 第三方支付为银行提供低成本资金。第三方支付在电子商务流程中扮演的资金结算功能, 资金实际上仍然流转在商业银行体系的大池子中。就商业银行系统内部之间的竞争而言, 更大程度地争取沉淀资金的市场份额, 是商业银行低成本吸收资金来源拓宽、负债渠道的一条有效途径。

三、总结

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 是电子商务在我国兴起的产物, 更是与完善我国金融网络紧密联系。综合以上分析, 第三方支付与银行将在长期内处于竞争合作关系。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的兴起, 重新定义了银行的地位与功能, 对银行而言, 即使挑战又是机遇。两者之间在短期内不存在完全存亡之争, 然二者的博弈将是一段时间的常态。双方应从大局的角度考虑, 在竞争中合作以求共同进步发展, 从而为电子商务、网络经济乃至实体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摘要:随着世界电子技术的发展, 网络支付为广大消费者带来巨大的便利性, 第三方支付系统的出现解决了网络支付的安全问题, 近几年得以迅猛发展。本文将探析银行与第三方支付系统在市场发展与争夺方面的竞争与合作关系。

关键词:第三方支付,网络银行,竞合关系

参考文献

[1]周元英.支付宝业务扩展生猛, 银行合作态度转变微妙[J].IT时代周刊, 2009, (1) .

[2]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课题组.第三方支付沉淀资金问题及监管[J].南方金融, 2007, (9) .

第三方支付系统 篇8

银行卡信息变成一束光, 通过手机闪光灯, 可以在无卡、无网络的情况下不受支付额度的限制完成支付, 光子支付技术近日率先被平安银行所应用。

光子支付是指通过一束光来实现授权、识别及信息传递的支付技术。光子支付能克服电磁捕获及干扰, 每次发射的光呈动态变化。在现场实际操作中, 用户下载平安银行口袋银行App, 绑定平安银行卡, 点击支付功能, 手机对着POS机上的光子支付感应器照一下, 其他环节与刷卡支付无异。在成本方面, 商户只须花几十元在POS机上加贴一枚硬币大小的光子支付感应器, 即可完成设备升级。此外, 平安银行也正在研发通过光子支付技术实现无卡ATM取现, 下一步将投入测试使用。

点评:从传统远程支付、NFC近场支付、二维码支付、声波支付、蓝牙支付, 到光子支付, 移动支付产品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 移动支付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第三方支付系统 篇9

移动支付作为一种新兴的电子支付方式, 以其受到时间、地点限制较少的优势在电子商务领域彰显出巨大的潜力。作为移动支付的需求方, 接受并使用移动支付应用的用户群在产业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许多研究以用户作为调研对象, 从技术接受相关理论出发, 采用技术接受模型 (TAM) 对用户的使用意愿进行实证检验 (P.G.Schierz et al., 2010) , 并表明感知易用性对移动支付早期使用者影响更显著, 后期使用者则更关注感知有用性 (C.Kim et al., 2010) , 还有学者将将技术接受模型和创新扩散理论 (IDT) 相结合, 研究结果表明感知交易便利性与感知交易速度显著影响感知有用性 (Chen L, 2008) 。此外, 如何留住并促进用户持续使用是移动支付运营商盈利的关键, 故有学者采用信息系统成功模型 (ISSuccess Model) , 研究结果表明服务质量是、系统质量是影响用户信任及满意度的主要因素, 而信任, 流量和满意度决定了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 (T.Zhou, 2013) 。

然而, 用户的支付意愿却鲜有文献进行分析或实证检验。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 截至2014年6月, 国内移动支付用户规模已达2.05亿, 针对潜在市场进行开发的同时, 探究现有用户群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则显得必要。本研究总结归纳了现有文献中对用户行为, 尤其是对现有及潜在用户群支付意愿产生关键影响的四类因素, 并以移动支付的供给方为视角, 选取无线淘宝及支付宝钱包作为第三方移动支付的代表性平台, 根据其移动支付市场份额“野蛮”增长进行实证检验。

二、支付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很多学者关于移动支付用户行为进行诸多探讨分析, 最初认为安全性、消费者的主观因素是阻碍移动支付业务迅速发展的关键, 随后发现移动支付的普及还受到消费者的信任程度等促进因素以及高效快捷等因素的影响, 同时消费者的自身因素也是影响他们使用及持续使用移动支付的原因。综上, 可将影响用户支付意愿的关键因素归为四类, 即安全、便捷、场景构建丰富度以及优惠因素。

(一) 安全因素的影响。

安全风险, 被定义为用户在使用移动支付过程中可能承受的损失 (Featherman, 2003) , 众多学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 这一风险是用户关注度最高的因素。根据计划行为理论 (TPB) , 信息与信念决定了消费者的态度, 而使用态度将直接决定用户的支付意愿 (Paul, 2010) 。

有关研究报告显示, 2013年有约78%的中国网民认为支付宝钱包是很安全的, 历次更新升级情况也表明, 在支付安全方面, 支付宝做出的变动并不大。但调查显示, “提高交易安全性”被62.4%的被调查者认为是移动支付需要改善的问题, 位居所有问题首位。因此, 移动支付安全问题仍为影响用户支付意愿的重要因素之一, 继续加强改进支付安全性能依旧是今后的一个重点[1]。

在安全性方面, 可以主要细分为三点影响:对交易安全进行前期保证降低用户支付风险, 完善后期服务降低用户对其损失无法赔付的担心, 注重界面设计及增加云端数据保护措施降低用户隐私信息被追踪盗用的风险。

在第一点上, 支付宝钱包14年第二季度移动GMV环比增长39.0%, 与其新增包括“脸部识别”、“声纹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的保障, 动态二维码支付等措施是分不开的。

技术革新是对交易安全的前期保证, 而客服与售后的完善程度则是不可忽视的后期保证。比PC端更快捷、更周到的客服与售后服务将是增强用户支付信心, 提高其使用移动端支付黏性的又一举措。纵观阿里移动端的历次更新, 可以发现其在这一方面做出的改变并不是很多, 因此“改善客服与售后”同样是对于移动端用户支付行为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

此外, “安全”与“隐私”通常是共同出现的, 在当下, 从年轻化、知识化的消费群体到追求新潮使用移动支付的中老年用户群, 对隐私问题的关注程度愈来愈深, 而对个人信息被无端追踪或盗用所产生的厌恶情绪也呈愈发增长态势。因此, 增加云端隐私数据的保护措施, 改善客户端隐私数据界面, 优化输入信息流程对用户支付意愿将产生积极影响。

(二) 便捷因素的影响。

根据TAM, 感知有用性及感知易用性是对用户的使用态度产生积极作用的两方面最主要因素。而以往的研究表明, 促进用户使用移动支付的关键因素, 是移动设备使用户具有支付时间和空间的独立性 (N.Mallat, 2007) , 这种实际易用性作为移动应用最大的优势, 除应用界面清晰的符号、图形、功能键的设计, 流畅的操作体验外, “便捷”这一概念同时开始兴起。根据Venkatesh (2003) 对便捷性的定义, 其起源于基于资源的便利条件, 即对使用某项服务所需资源的可接近性, 对移动端便捷性的感知将直接影响用户的支付意愿[2]。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 移动互联网业的蓬勃发展造就了新的工作与生活方式, 同时也造就出一批新消费主义群体, 他们希望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 使生产者和供应商以最便捷的方式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鉴于此, 在移动端便捷性方面, 主要包含支付快捷与移动端自身的便利性优势两大部分, 这两部分因素从不同的角度对用户支付意愿产生积极影响。

经过将近两年迅猛发展, 支付快捷程度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 而支付宝钱包也推出了众多可以提高移动支付快捷度的功能。这些功能一部分是广泛的与银行进行合作, 引导用户将移动客户端变为可移动的ATM自动取款机, 另一部分将远程移动互联网支付与近场支付各自的特点和优势相结合, 基本实现使用远程网络或其他新型技术也可以面对面便捷支付的功能。这些功能的推出, 使其在移动支付市场刚步入快速发展的成长期时就已有了领先优势。

此外, 当整体使用过程代表了最佳的体验时 (体验流畅度提高) , 用户可能会感到莫大的享受, 希望再次使用这一应用, 其持续使用意愿及支付意愿 (Lwin, 2007) 均会显著提高。移动端自身便利性即是从这一角度提升用户体验, 进而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识、接受、使用移动支付应用, 同时使已在使用移动支付应用的用户更高频次的使用, 支付的意愿及机率均显著增长。

从技术角度, 形成线上线下结合的机制体系, 通过条码, 语音及二维码等多重搜索、动态比较线上线下价格迎合了用户求实、选价的消费心理。对用户这一心理需求的满足, 将会诱发他的支付或购买动机 (冯建英等, 2006) 。此外, 与传统冗杂的广播式推送方式完全不同的是, 利用LBS或ibeacon技术, 可交互糅合时间、地点等维度的信息, 更精准、更丰富的进行推荐, 从而进一步优化使用体验, 提高用户满意度, 通过促发其理性动机及感情动机 (冯丽华, 2010) 对支付意愿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

从情感角度, 线上线下更深入的交流与沟通成为必需。除传统如分享会、驴友会等运营类互动交流外, 借助ibeacon技术对社群的发现与聚合进行感知, 实时的交流与反馈, 将促进信任和真实性形成, 同时有利于对社群进行价值筛选, 沉淀真实用户, 成为维系社群生存的纽带。更加完善的移动应用便利功能将使诸如旅游、餐饮等擅长O2O运营的社群催生出更多的创新, 在颠覆传统经营模式的同时满足用户求新、求异、好奇的心理 (王朝辉, 2003) , 促进其进行消费。

(三) 场景构建丰富度因素的影响。

兼容性, 即应用的更新创新是否与用户原有的价值观, 当前需求和生活习惯相一致, 是吸引用户使用的一个关键创新点。Plouffe (2001) 等学者研究表明, 当移动支付应用与用户的生活习惯, 或与用户购买商品或服务的方式相适应时, 其作为显著提高TAM模型预测能力的有效延伸因素, 将直接促进用户的使用意愿并影响其进行消费 (Y.Lu et al., 2011) 。精准了解用户需求, 并给出对应场景的解决方案即是“兼容性”在移动支付领域的具体表现。因此, 场景构建的丰富程度, 与用户生活相结合的紧密程度, 是引导更多消费群体进行支付的关键。

所谓场景, 不仅包含如打车、超市商品购物等线下个人日常生活场景, 同时也涵盖以特定需求为基础建造的意义层面的场景, 如在十一、春节等重要节日中用户存在的与平时生活习惯相异的特定消费需求, 以及由线上社交活动形成的新型社群的消费需求。这两类场景通过满足用户的不同消费心理对其消费意愿产生积极作用。

线下支付场景支持得更加丰富, 除提供票务购买、生活缴费等服务外, 还有更多的与线下商家合作, 增强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摒弃单一的移动电商支付模式, 全方位的培养用户移动支付的消费习惯, 将支付范围扩展到线下广大的本地生活服务[3]。

此外, 线下丰富的场景构建是以技术为依托, 由五种技术力量, 大数据、移动设备、社交媒体、传感器和定位系统 (R.Scoble&S.Israel, 2014) 的联动作用来形成物联世界。因此, 利用更精确的蓝牙感知定位设备, 把技术能力迅速推广普及到线下, 让用户对周边环境产生感知, 同样是线下场景化的构建不可缺乏的元素。商场、营业厅、演播厅将因为精准定位的部署而变得更具场景性、互动性, 从而使线下逛街, 手机支付成为更多人的消费习惯。

用户生活中的某个环节某种生活方式某种特定需求, 都可能造就一个特定场景, 因此, “双十一购物节”、“春节红包”等, 都是意义层面的场景构建。这种以节日为基础的意义场景构建, 着重对理念进行包装营销, 激发用户潜在消费欲望。数字时代下用户追求较高层次的心理需求满足, 注重通过消费来获取个性的和精神的愉悦、舒适及优越感。因此, 别具一格的阐述方式将带来积极的框架效应, 而过多的在每个节日进行没有新意的促销将反而造成移动支付用户的疲惫甚至导致用户的流失。

此外, 布局社交网络, 开展社会化电商同样是丰富交易场景, 完善用户体验的一项重要举措。绝大多数用户在利用其闲暇时间时, 会选择登陆其相关社交账号来浏览新鲜的资讯或信息, 与社交网络合作, 可以将用户的消费可能延拓至每一个碎片化的时间。据易观智库《电商营销市场现状及趋势解读》数据显示, 与广告相比, 消费者更相信来自于熟人的推荐及评价, 有77.9%的用户通过社交化购物网站成功购买过商品。同时越来越多的专业小团队在专业垂直的领域为用户提供更高品质的体验, 形成稳定的小社群团体, 这其中包括餐饮、书店;作家、摄影师、手工艺人等, 粉丝经济带来的收益从2014年第四季度移动端交易额64.3%的环比增长率就可见一斑。

(四) 优惠因素的影响。

直观来说, 不同程度的优惠一直是企业进行营销时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 在移动支付领域也不例外。不同的优惠方式及力度直接影响用户使用移动端进行支付的满意度, Y.F.Kuo (2009) 等学者多项研究结果表明, 用户满意度是影响其持续使用及支付行为的重要因素。

在推广新功能或新服务时, 与千奇百样的优惠手段相配合, 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2014年初的打车之争为例, 如果没有起始时期两家对于用户打车的高额补贴, 相信快的和滴滴打车是不会在短时间内达到如此迅疾的扩散增长速度的。

但是, 在已有功能基础上开展的实质性优惠活动方面, 如促销、折扣、减价等, 消费者几乎都已是“身经百战”的老手, 无论多强的优惠力度, 用户的支付意愿似乎都难以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然而以近两年春节期间分发红包的微信以及效仿微信, 以微博为平台发放红包的支付宝为例, 两者均依托社交网络不仅将大量用户群迁至移动端, 并创造出全网营销、全民支付的态景。因此, 创造可以“晒”、“秀”、“哄抢”的娱乐氛围, 在给予用户优惠的同时, 更具趣味性的为用户带来“爽”与“乐”的体验, 迎合了当下全民娱乐, “玩”的心态, 将广泛而有效的带动用户以移动支付应用作为媒介去进行消费。

三、结论与启示

国内移动支付产业用户与交易规模近两年的爆发式增长, 与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进一步合作、线上电子商务企业与线下传统企业由割裂排斥到相互促进等因素都是紧密相关的, 如何进一步提升用户使用黏性, 避免移动端的虚高增长, "诱惑"用户更多的使用移动客户端去消费以占据更高的市场份额, 将直接关系到未来移动支付服务提供商的发展。本文综合已有文献的研究及案例分析结果, 得出以下几点主要结论:

第一, 移动支付的安全因素通过影响用户信念, 改变用户使用态度, 从而直接影响用户支付意愿;

第二, 便捷因素包含支付快捷与移动端自身便利性优势两方面, 分别通过改善用户感知有用性及流程流畅度对其支付意愿产生积极作用;

第三, 场景构建丰富与否, 是能否引导更多消费群体进行支付的关键, 其中不仅包含对线下生活场景的拓展, 同时也包含满足用户在特定情况下特殊需求的意义层面上的场景构建;

第四, 适当的优惠方式直接影响用户满意度, 从而进一步决定其是否进行支付或消费。

从上述研究结论中, 可以看出移动支付用户支付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形成过程, 基于此, 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用户支付意愿, 刺激其进一步消费:

第一, 在以技术保障交易安全的同时, 提供更为完善的售后服务, 增加对用户隐私信息的保护力度, 增强用户支付信心;

第二, 覆盖更广、支持更多的相关网站支付, 同时借助ibeacon技术和大数据分析, 向零散用户推荐更符合其心意的商品, 并进一步利用该技术, 对基于一定关系维系的社群进行价值筛选, 从而精准营销;

第三, 开辟更丰富的线下支付场景, 使移动支付进入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 另外以社交网络为平台依托, 创造可以“品”、“玩”的富有新意的娱乐场景, 满足用户的特定需求, 激发其支付意愿。H

参考文献

[1]P.G.Schierz, O.Schilke, B.W.Wirtz.Understanding consumer acceptance of mobile payment services:an empirical analysis.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2010, 9 (3) :209-216.

[2]C.Kim, M.Mirusmonov, I.Lee, 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factors influencingthe intention to use mobile payment.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0, 26 (3) :310-322.

第三方支付系统 篇10

一、第三方支付平台跨境支付业务发展状况

跨境支付规模。我国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跨境支付业务是在2009年由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进行的, 当时国内进行跨境支付业务的平台主要是浙江支付宝公司和深圳财付通公司。经过几年发展, 到2011年我国国内最大的跨境支付业务平台支付宝公司, 每年的跨境支付总额达到6亿美元, 这仅仅只占到全国跨境支付的5%, 其余的数百亿美元的跨境支付业务由第三方的支付平台PayPal所垄断。

跨境支付种类。我国国内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跨境支付方式主要是通过与国内银行进行合作, 进行网上银行的支付, 主要包括有购汇方式和收汇方式两种。购汇方式是指我国境内持卡人员在境外进行消费时提供的人民币进行结算、外币结算服务方式;收汇方式是指第三方支付平台为境外的电商企业提供对应的外币收入时的人民币进行结算方式。

机构经营模式。按照我国现在第三方支付平台在跨境支付业务的主要经营模式来看, 可以分为三类主要的经营模式。第一类是主要针对跨境电子购物、B2B外贸的第三方支付平台, 例如我国的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二类是不仅仅涉及跨境电子购物、B2B外贸, 同时涉及境外存取款、刷卡消费等金融服务的支付机构如银联;第三类是在全球范围内布局发展比较成熟的提供境内境外支付业务的第三方企业如PayPal。

二、第三方支付平台跨境支付业务的主要流程

第三方支付平台跨境支付业务购汇流程。国内的消费者登录境外的电商平台并在平台选择下订单, 电商平台在将订单支付信息发送到第三方支付平台, 第三方支付平台对消费者的信息进行校验, 国内消费者与第三方支付平台通过人民币的方式对相关订单款进行结算, 结算后, 第三方支付平台通知电商平台已经收到订单款, 境外电商平台进行发货及提供相关服务, 消费者获得对应货物或服务后, 通知第三方支付平台, 第三方支付平台通过银行将对应款项进行外汇结算, 交易结束。

第三方支付平台跨境支付业务收汇流程。境外的消费者登录境内的电商平台并在平台选择下订单, 电商平台在将订单支付信息发送到第三方支付平台, 获得消费信息后, 第三方支付平台对境外消费者的信息进行校验, 境外消费者与第三方支付平台通过对应的外汇方式对相关订单款进行结算, 结算后, 第三方支付平台通知电商平台已经收到订单款, 境内电商平台进行发货, 以及提供相关服务, 境外消费者获得对应货物或服务后, 通知第三方支付平台, 第三方支付平台通过对应合作银行将对应款项进行人民币结算, 交易结束。

三、第三方支付平台跨境支付业务中存在的问题

在跨境电商模式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业务容易出现虚假的交易问题。跨境电子商务的支付是通过第三方的支付公司进行交易, 第三方支付公司无法对交易双方账户的具体信息, 并且无法为个人办理相关的对外支出申报。如果将第三方的支付公司作为统一的外汇单位进行支付给境外方, 这就没法证实交易双方的真实信息, 无法审核交易资金的来源, 出现了监管的漏洞。这样一些不法分子可以通过其进行境外的洗钱活动及一些黑钱的转移等, 增加了国际犯罪的风险。

由于第三方支付平台跨境支付业务兴起不久, 对应的相关法律并没有出台, 使得对于其监管处于真空状态。国内一些第三方支付企业在没有取得国内的支付资格, 可以通过与国外的银行合作, 通过账号共享等方式, 实现跨境的支付, 而现在我国根本没有相关的法律和措施对境外的支付机构进行监督和管理, 这使得跨境第三方支付的监管处于灰色地带, 给一些第三方支付企业利用监管漏洞进行违规操作提供了机会, 这对于以后跨境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第三方支付平台跨境支付业务存在支付金额限制。我国的第三方跨境支付仍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 国家税务局和中国银行还没有相配套的制度措施, 所以至今仍没有比较规范的制度对跨境支付进行规范管理。由于我国规定当跨境贸易总额超过3万美金的需要提供相关税务凭证, 但是第三方支付企业是集中大量中小企业的合款进行支付的, 无法提供对应的税务凭证, 所以当支付金额超过3万美金, 第三支付企业无法进行办理。

四、第三方支付平台跨境支付业务的管理措施

加强对于第三方跨境支付的信息审核。首先需要对跨境的包裹信息的进行审核, 要求第三方支付机构将其对应的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实物信息的报关单提供给银行, 以便银行对其真实性进行审核。第二, 加强对于跨境网络虚拟货物的交易审核。由于类似网络音乐、电影、游戏货币、账号等跨境虚拟交易不备实物进出口审核信息, 因此将该类跨境交易归类为服务交易, 对于该类虚拟货物的交易需要严格进行备案、对其支付收汇、付汇进行严格管理, 对跨境虚拟货物的外汇收付进行及时监督;第三, 搭建第三方跨境电商信息平台, 通过多部门协商, 共同建立相关的第三方跨境电商信息平台, 及时利用平台对交易双方的信息进行管理, 以保证交易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对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规范化管理。为了避免第三方支付在跨境支付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我们需要在下面三个方面进行加强。第一, 第三方支付企业建立比较完善的自律制度。对于第三方的支付企业跨境支付仍处于初步阶段, 发展迅速, 需要进行一些探索和尝试, 但同时也需要行业内严格的自律制度来解决一些可能遇到的问题, 例如上文中提到的, 对于支付双份身份信息的不确定性, 交易双方的信用记录问题等, 第三方支付企业可以在双方注册之初就建立严格的审核制度, 对其信息的有效性进行较为严格的审查, 同时记录每个用户的交易历史和信用记录, 实现对交易双方的安全保障。第二, 及时指定相关的法律规范, 使得第三方支付方式的监管有对应的法律和规范作为依据, 仅仅依靠第三方支付企业的自律是完全不够的, 需要我国相关部门加快第三方支付企业跨境支付方式的立法进程。

完善国内信用体系。跨境电子商务信用体系涉及了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 因此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信用体系就需要参考已经建立比较完善的美国及欧洲国家的信用体系的建设情况, 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来进一步建立自己的信用体系, 从而实现对于我国跨境电子商务规范化和制度化。主要需要完善的有以下几方面:第一, 针对跨境电子商务建立信用体系。我国相关的监管部门需要严格查出跨境电子商务中的侵权、欺诈, 以及假冒伪劣产品, 建立我们自己的跨境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并且通过第三方的管理机构, 对相关企业的信用评级、信用交易保障, 以及信用征信提供综合的一体化服务, 协助建立我国的跨境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第二, 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跨境电子商务可以采用现代化的信息处理技术, 对于跨境电子商务整个交易流程来说, 无论是网上信息的传递、网上交易、网上结算还是最后货物的送达, 这些都对相关企业的信用记录产生影响, 所有的过程都会有历史记录, 可以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对于所有的这些过程进行监管分析, 从而可以对所有交易双方的信用情况进行分析处理, 保障跨境交易的过程;第三, 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意义重大。首先, 跨境电商平台可以对在自己平台上的货物质量提供保证, 这可以参考国内的电子商务平台如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平台。其次, 跨境电商平台可以引入一些高信誉的优质商户, 提高商家的信用质量。还有跨境电商平台可以对日常各个企业, 以及商铺的交易情况进行分析管理, 可以分析出各个商户的信用情况, 有助于跨境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的建设。

五、小结

对于第三方支付平台跨境支付业务监管问题, 我们必须要遵循逐步发展、循序渐进的原则。在进行相关试点操作时, 一定要以有利于第三方支付业务发展和支付业务监管为基础, 结合现代计算机信息化技术进行跨境支付业务的结算。同时也要保证跨境支付业务中信息传递、存储和交换中的独立性和安全性, 推动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跨境支付业务快速发展, 促使我国第三方支付企业从被动监管, 转变为积极主动参与相关规则措施的制定。

摘要:随着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 第三方支付平台跨境支付业务也随之发展起来, 由于发展时间较短, 发展速度过快, 在第三方支付平台跨境支付业务中许多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对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产生了阻碍。本文通过研究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跨境支付业务发展状况, 并整理分析出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跨境支付业务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提出解决对策和措施。

参考文献

[1]刘娟.小额跨境外贸电子商务的兴起与发展问题探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电子商务物流服务创新[J].对外经贸实务, 2012, (02) :89~92.

[2]王外连, 王明宇, 刘淑贞.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现状分析及建议[J].电子商务, 2013, (09) :23~24.

[3]刘嘉旻.出境电子商务海关监管模式初探——以企业对消费者 (B2C) 电子商务贸易方式为例[J].上海海关学院学报, 2012, (05) :58~63.

[4]陈曲, 林铠燊.第三方支付企业跨境发展初探——以支付宝为例[J].特区经济, 2013, (09) :208~210.

[5]黄永江.关于构建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及支付外汇业务管理体系的研究[J].金融会计, 2013, (07) :22~29.

[6]王为人.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及对中小外贸企业的影响[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 2006.6.

[7]赵佳英, 郑称德等.我国电子商务商业模式动态演变:基于内容分析法的纵向研究[J].情报杂志, 2013, (3) .

[8]王杏平.跨境电子商务与跨境第三方支付管理探究[J].支付创新, 2013, (10) .

[9]姚海放.电子商务中第三方支付平台安全监管的法律规制[J].专题研究, 2010, (9) .

第三方支付之争 篇11

支付宝连失阵地

近日,业内盛传第三方支付牌照发放将于5月23日有所定论,但日期已过,牌照依然没有发放,而市场格局却千变万化,“江湖老大”支付宝的行业地位已遭撼动。5月8日起,联华OK卡停止在支付宝的应用。5月17日,京东商城CEO刘强东也宣布与支付宝的合作停止。5月18日,上海农工商超市宣称其发行的“便利通”卡停止与支付宝的合作。对于和支付宝“分手”,京东商城董事局主席刘强东表示:“支付宝的费率太贵,为快钱等公司的4倍,为此京东一年将多支付五六百万元。”

支付宝是否收费太高?对此说法,支付宝方面表示,收费多少根据商户规模决定,之前,有业内人士称,支付宝扣率为总消费金额的千分之四。记者看到,有网友给京东商城算了一笔账:“如果‘2010年京东交易额为100亿元人民币’数据不假,按刘强东所称‘支付宝的占比为1%~2%’来计算,京东全年通过支付宝完成的交易额为1亿~2亿元人民币,那么千分之四的扣率意味着,你付给支付宝只有40万~80万元!你却说一年多花500万~600万!”看来,收费太高一说,或许并非属实。

电商“觊觎”支付市场

本报记者从艾瑞咨询处获悉,今年一季度中国第三方网上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到3650亿元,环比上涨3.2%,同比涨幅达到102.6%。如今支付牌照即将发放,其合法性也将得到解决,所以说这些企业想进入第三方支付市场,才是支付宝频遭“分手”的直接原因。

网商和支付宝闹“分手”费用问题或许只是一方面,真正的原因,可能是对于第三方支付市场的觊觎。在宣布京东将终止与支付宝的合作后,刘强东就透露,目前京东已与银联进行合作,共同开发支付工具,该工具将在两个月内推出。百联更是高调宣布,与支付宝终止合作的原因在于百联将涉足第三方支付业务,目前百联自建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安付宝”正在申领牌照。而农工商超市方面也表示,将出资1.5亿元自建第三方支付平台“便利通”,目前正在向央行申请第三方支付业务牌照。

江湖纷争,亟盼定论

5月23日,筹备两年之久的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在北京举行成立大会,之前,业内盛传此次会议会颁发第三方支付牌照,可结果却让人大失所望。

央行发布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从去年9月1日起施行,首次对非金融机构从事网络支付、预付卡发行与管理、银行卡收单等支付服务的市场准入、行政许可、监督管理等事项作出明确规定。按照规定,《办法》实施前未经批准但已从事支付业务的非金融机构,要在《办法》实施后1年内依法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逾期未能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的非金融机构不得继续从事支付业务。

第三方支付系统 篇12

有第三方支付企业人士对记者感叹, 银联推广无卡支付竟然如此之快。截至目前, 中国银联已与157家银行签署业务协议, 并已有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民生银行等60家银行接入无卡支付服务平台, 以支持“银联在线支付”和“银联互联网手机支付”两项无卡支付业务。此外, 还有花旗、东亚等外资银行也加入了该平台。

就绝对数量而言, 签约银联的银行数量目前已经高过与支付宝快捷支付合作的银行数量。此时, 距离中国银联正式推出这两项服务也仅过了不到一个月。

同时, 中国银联预计至2011年底, 将有200多家银联境内成员机构实现接入。

或对第三方支付造成冲击

“现在无卡支付没有统一标准, 各个发卡行都是各自为政, 很是混乱。银联这么一做, 并且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么多签约, 动作快得有点反常。”一位支付圈内人士告诉记者, 现在支付圈普遍担心银联无卡支付会对第三方支付造成冲击。

据了解, 此次银联推出的无卡支付平台无需用户开通网银便可以直接进行网上支付业务, 并且货到付款时并不需要提前向第三方账户划款, 而是由银行来提供预授权担保。

电信运营商支付企业有关人士表示, 这种支付形式就是抵制支付宝的一种方式。

上述业内人士还表示, 银联官方的性质是个非盈利组织, 并且是个标准制定者, 以这样的身份来推出这样的业务, “就显得有点暧昧了”。或者说, 银联是为了制定标准, 并希望在这一领域像线下支付一样——一家独大。

有分析人士指出, 银联此举将在交易模式和市场占有率上对第三方支付企业造成两大冲击。在上述领域, 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优势会明显弱于金融机构, 银联此次推出的这种模式和交易习惯一旦被市场认可, 支付宝以及其他的无磁无密的公司在交易的前置条件和操作流程上会受到银联的制约。“金融机构蚕食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市场, 就变得并非不可能了。”

此外, 还有支付圈内人士对自身的地位也表示担忧。他告诉记者, 类似支付宝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只能迎合发卡方, 而银联是有能力去要求发卡方去迎合自己。

对此, 艾瑞分析师程善宝表示, 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企业的核心优势, 在于其担保交易的功能、庞大注册用户数量, 以及基于此之上建立起来的品牌优势。然而在以上的诸多方面, 银联在线支付业务已经表现出强有力的替代能量。虽然银联的直接服务对象并不是商户和用户, 但表面上的非直接竞争, 难以掩盖银联与支付宝为代表的支付企业之间的实质竞争关系。更为重要的是, 银联在业务层次上要较第三方支付更加底层, 其对支付行业所产生的影响要更加深远。

不过当记者致电询问业务实际进展时, 中国银联的客服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只有中国农业银行、上海银行、花旗银行等的部分银行卡开始此类业务, 其他银行还在等备中。

第三方必经的重生之路

据悉, “银联在线支付”可为用户网上缴费、信用卡还款、境内外网上购物等诸多网上业务提供支付服务。用户通过网络、手机方式订购商品和缴费, 无需刷卡, 只需提供卡号和相关认证信息就可完成支付。在此前的现场演示中, 该平台的两个功能优势受到关注:一是用户在网上支付时, 避免了利息损失和资金挪用风险;二是该平台已经与铁路网上售票电子支付系统对接, 日前已经开始接受京沪高铁网上购票。

对此, 有第三方支付企业表示, “网银支付有可能会从此灭亡”。

程善宝表示, 银联的“国”字品牌、可实现多银行接入以及成熟和标准化的服务体系等优势造就了银联在这一领域的超强竞争力。他认为, 银联此次大力推出在线支付业务, 表明银联已经开始重视自身在该领域的业务发展, 并且已经形成了较为清晰的战略发展路线。

不过, 有业内人士表示, 这或许是第三方支付企业必经的重生之路。

上述第三方支付企业人士表示, 对于银联的这个做法, 现在所有支付公司的态度还不明确;是配合着接入银联, 还是自己单独去跟银行通道商谈, 也都未有表态。由于银联的“野心”十分明显, 所以“就看银行和支付公司买不买账”。

6月29日, 支付宝在其官方博客上发表声明, 支付宝将在7月1日的广州网货会上发布一款创新的低成本手机支付产品。

据悉, 该产品无需任何硬件投入与改造, 数以百万计的微型商户就可便捷、安全收银, 同时, 基于在线支付技术可以大大降低交易成本。这意味着今后支付宝不单可以支持网上购物, 用户去便利店买冰激凌也畅通无阻——只需带上手机。此项业务将支持Android、i Phone、Symbian三大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

上述举动, 被业内人士看作是第三方支付企业产品开始进军线下市场的先兆。有资深互联网分析师表示, 这就是移动客户端应用的魅力所在, 线上线下都可以进行支付。

支付宝的相关人士表示, 此次推出的线下收单产品, 与银联、POS并不发生直接关系, 电信运营商也只是提供通道。该产品基于P2P方式收付款, 而手机是其媒介载体。而这一技术比Square的门槛要低, 并不需要外挂硬件。该人士还透露, 对于用户来说这一业务的手续费或为零。

对此程善宝也表示, 只要做好用户体验、创新服务和市场开拓, 民营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市场份额前景还是十分乐观的。

分析师观点:

无卡支付已成行业发展必然趋势

上一篇:高中物理分层教学下一篇:网络多媒体技术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