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及网络技术与教学模式的改革

2024-06-21

多媒体及网络技术与教学模式的改革(共11篇)

多媒体及网络技术与教学模式的改革 篇1

《多媒体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讨

<多媒体技术>是一门涉及面很广的`计算机专业课程,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该文分析了<多媒体技术>课程的特点,并对当前<多媒体技术>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结合笔者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提出了若干关于该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措施.

作 者:范永全 蒋良劲 FAN Yong-quan JIANG Liang-jin 作者单位:西华大学,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四川,成都,610039刊 名:电脑知识与技术英文刊名:COMPUTER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年,卷(期):5(7)分类号:G434关键词:多媒体技术:教学改革 研究与探讨

多媒体及网络技术与教学模式的改革 篇2

1 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与传统媒体相比, 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改革使得传统教育方式及教学模式产生深刻变化, 教学质量及效率也进一步提升。传统教学知识的传授多注重语言及文字的描述, 注重知识的客观性, 大多情况下, 在课程教授时多存在如宏观宇宙及微观物质结构等抽象性知识, 采用传统教学模式难以使学生对抽象事物实现感官认知, 但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的应用可实现模拟仿真教学, 使教学结构实现有效整合[1], 促进教学活动进一步开展。

1.1 有效提升学生感官认知度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其感官认知主要包含视觉、听觉及触觉三种形态, 应用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可对各感官形态进行调节, 多媒体信息可有效适应不同感官的差异性, 将教学内容以更加丰富及形象的形态展现出来。同时还可采用文字、图片、视频及音乐等满足不同感官需求, 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升学习效率。

1.2 促进思维延伸

传统教学中教师多采用语言、文字等形式向知识接收主体传达相应信息, 但由于此类教学模式的限制, 导致学生在二维教学模式下掌握的知识有限, 难以对事物实现立体分析[2]。而将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引入教学中, 可使学生最大化调动感官, 将抽象逻辑思维及具体形象思维融合, 从而在学习中形成多维动态学习方式, 打破逻辑思维限制, 获得最佳教学效果。

1.3 有利于教学信息的双向交流

在现代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的应用下, 教师的角色逐渐产生变化。在远程教育中, 教师将不再只承担课堂教学主体这一教学职能, 而是作为远程教学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开发者参与教学。在远程教学中, 教师可向学生传达知识, 学生无需面对面便可在网络上表达自身对于知识的理解, 实现双向交流。在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应用中, 教师教学角色的改变并不代表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削弱[3], 相反, 在现代信息化发展的基础上, 教师在教学中除了需掌握传统教学中所需掌握的教学知识及教学手段外, 还需掌握一定的多媒体及网络技术、教育技术等, 转变思维, 提升教学能力, 从而保证教学效率。

2 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在教学模式改革中的现状分析

2.1 缺乏深度

目前, 众多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对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应用的合理性认知, 大多数教师均极端地认为只要运用多媒体及网络技术便一定会提升教学效果, 提高综合教学水平, 因此, 他们在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应用中多未注重其与教学知识及教学内容的有效整合, 在多媒体演示及知识教学中仅将课本中的相关知识进行教学演示, 缺乏对课本知识点的延伸与模式的转变。演示内容多采用文字展现, 学生在知识点学习时, 还未来得及浏览完所有文字, 教师便匆忙翻页, 因此, 此类呆板的、缺乏深度的多媒体教学活动难以充分发挥多媒体及网络技术优势, 导致教学内容缺乏深度, 难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2.2 难以实现学生及教师主体性的协调统一

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未合理理解与学生之间的教学及学习主体性关系。在传统教学模式中, 大多数教师将自己作为教学主体向学生传达知识内容, 而在多媒体教学中则认为要尽量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尽可能使学生多学、多说、多做, 弱化了教师的作用, 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在教学中使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完全取代教师, 使学生在学习中缺乏管束, 讨论问题言不对题, 缺乏师生之间有效情感交流, 导致教学活动开展问题凸显。

传统教学中, 教师可与学生面对面交流, 学生可实现系统认知且可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而在现代信息化社会中, 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多借助计算机或网络终端实现教学, 将原本直接的师生关系变得复杂, 教学中远程教育或一人一机教育模式会削弱学生及教师之间的联系, 效果可想而知。

2.3 过度重视多媒体教学资源

在教学中, 部分教师缺乏对多媒体教学及传统教学的综合认知, 在教学中过分依赖网络媒体资源, 不管是理论知识还是实验内容, 大多仅以图片或视频等形式呈现。但在具体教学中, 教学内容多包含大量知识点, 难以用单一的教学资源予以解决, 因此, 若教师在教学中仅采用此类方法及教学资源而未注重对课本资源的应用, 缺乏与课本知识的有效结合, 则会导致教学内容与课本知识脱节, 难以实现高效教学。

3 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在教学模式改革中的发展措施

3.1 多媒体及网络技术与教学理论知识需有机结合

在现代教学中, 教师应注重对多媒体网络技术与教学理论知识的有效结合, 知识的教育过程及教育内容具有灵活性及丰富性, 客观世界具有统一整体性。因此, 在最初知识认知过程中, 需将客观知识直接转变为感官体会, 对相关内容进行加工, 去除不合理及不相关的成分, 由表入里, 抽丝剥茧, 在认知中掌握合理发展规律, 培养理性思维意识, 高效解决生活中多种问题。

根据现代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及研究, 各教师还应注重对教育思想、教学模式的转变。任何一类先进事物在应用中均有其独特且擅长的领域。多媒体网络课型主要包含新授课型、研究课型及复习课型等, 各课型在选择中由任课教师自身及教学内容所决定。

在课型选择时首先需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合理选择, 在教学中若相关教学内容可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现高效教学, 便无需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对于理论性强、理解难度较大、学生无法自主完成需在教师讲解基础上理解的内容也无需采用多媒体网络教学。

而从任课教师自身情况来说, 教师随着教学时间的不断增长, 其自身教学经验也不断丰富和充实, 教学技巧及教学模式的应用也较为合理, 因此, 在多媒体教学时, 教师应转变教学思想, 针对自身教学优势运用不同媒体实现不同知识内容的教学。如年轻教师思想解放, 思维认知度较高, 具有冒险精神, 故此类教师可选择信息技术含量较高、难度较大, 但课程教学内容难度较小的教学模式;对于应用熟练的青年教师而言, 可选择较为困难的教学知识进行教学;而对于年龄稍长的教师而言, 此类教师信息水平较为低下, 可选择教材处理难度大的研究型等课型, 从而实现教学效率有效提升。

3.2 合理选择教学模式

教师在选择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时, 可针对不同的网络授课类型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

3.2.1 互动型

对于新授课型而言, 教师可选择具有一定交流性的互动网络教学模式, 此类教学模式在理论教学中可采用图片等方式, 借助网络优势使理论知识学习更加生动, 使学生在学习中更易掌握理论知识。同时在教学中还可使学生自己勾画知识框架, 在发挥自主能动性基础上增强对相关学科知识及操作技能的理解。在互动型教学模式应用中, 教师应注重与日常生活的融合, 密切联系生活, 避免理论与现实脱节。

3.2.2 信息加工型

信息加工教学模式在应用中多采用情景教学实现课程教授, 在教学中注重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可主要应用于活动课型。在情景设置中, 注重其优质化特性, 使学生在情景中搜寻并整理总结相关有效信息。网络资源在现代教学中具有重要教学意义, 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及新颖性, 因此,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可有效实现资源共享, 从而使课堂信息与现代化信息真正接轨, 不断提升学生的信息认知能力, 提升学习效率。

3.2.3 探究型

探究型教学模式多注重对相关知识的推理, 基本出发点是认为学生在现实问题解决中要比教师单纯教授的教学效果更为明显, 知识认知更为深刻且学习技能更加全面, 适合于研究课型。此类教学模式在具体应用时可反映最新的相关内容研究成果, 在课程教学具体应用中可明确教学结构, 掌握研究课题。教师可在教学中提出具体研究课题, 使学生在有限资料基础上设定假设结论, 然后采用一定方法对相关答案进行推测并反复验证, 最终得出结论。

探究型教学模式注重将课程学习内容及教学目标转化为探究任务, 使学生明确问题探究的意义。探究型教学模式多借助多媒体、网络技术, 从简单的电子邮件到复杂的学习系统均涉及到。此教学模式在具体应用中包含问题、资料、提示、反馈四个基本要素, 此要素相结合便可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可使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 在网络中通过多个途径查阅资料寻找答案, 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 注重主动学习。

3.2.4 自主学习型

自主学习型网络教学模式多应用于复习课型, 其三要素主要包含学生、教师活动以及教学平台, 此教学模式多用于远程教学及终身教学中, 也可用于课堂的复习及巩固, 如在课程教学结束后, 学生可于课后自行浏览教师课堂教学时的相关网页及内容, 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及教学内容的掌握。

3.2.5 多媒体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

一类教学模式是在长期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学生在长期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影响下已养成被动的学习习惯及学习行为, 短时间内难以改变, 因此, 教师在具体教学模式选择时应对多媒体、网络技术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有一个系统认知, 在教学时注重二者之间相互统一及相互结合, 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方式将多媒体辅助教学渗透入学生学习环节中, 应用多类教学策略及教学方法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推动思维发展及提升学习效果。

3.2.6 加强教师引导作用

教师是教学活动开展的核心, 是教学信息传达的主体, 在教学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 在现代教学活动开展中虽注重学生的主体性, 但在具体教学中仍不可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在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应用中, 教师需参与到情境创设、协作学习及意义建构等众多教学环节的指导, 因此, 在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应用中, 仍需注重教师的引导功能。

4 结语

综上所述, 随着现代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 我国教育与多媒体的联系日益紧密, 多媒体网络技术应用于教学模式是新时期课程教学改革的需求。但目前, 我国多媒体网络技术在教学中仍存在缺乏深度、难以实现学生及教师主体性的协调统一以及过度重视多媒体教学资源等问题。针对此问题, 教师应注重多媒体及网络技术与教学理论知识的有机结合, 注重教学模式的合理选择, 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升学习效率。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 多媒体及网络技术普遍应用在社会各个领域。对于现代教育而言, 多媒体及网络技术极大扩展了教育空间, 改变了教、学之间的单向关系, 对教育的不断发展具有重要促进意义。所以, 笔者主要以多媒体及网络技术为研究基础, 探讨其对现代教学模式改革的影响, 从而促进现代教学不断发展, 培养适应信息社会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多媒体,网络技术,教学模式,改革

参考文献

[1]欧文吉斯.浅析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及发展[J].通讯世界, 2016 (6) .

[2]刘利平, 刘丽洁, 刘红达.网络多媒体环境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探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0 (11) :118-120.

多媒体及网络技术与教学模式的改革 篇3

关键词:教改 多媒体 网络技术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3(c)-0185-01

目前,各大院校都在进行教学改革,计算机文化基础作为一名公共基础课,也在改革之列中。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军事对高科技人才的需求,士官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中对多媒体的依赖也越来越多,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普遍应用也给教育、教学带来了改革的条件。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再只一味地应用“课本+板书”这样相对“落后”的教学手段,也可以适当的进行一些改革和更新。尤其是在教学改革的探索阶段,“起点决定高度”,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直接申请建立小网络教室,充分利用多媒体及网络技术进行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学。

1 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在教学实践的特点

1.1 可以利用信息的多重化,提高学员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

人的感知行为主要包括视觉、听觉和触觉这三种,如果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从视、听、触三个方面对学员进行三重感知的训练,一定可以对以往的教学方式进行一定的冲击。

利用多媒体技术使得教学内容从单一的、以直线展开转变为直观、形象的展示,从而更能激发学员学习的学习积极性,引发学员学员学习的兴趣。

1.2 可以利用信息的多维化,满足学员思维的多维化

将多媒体技术中的视、听、触三维感观引入课堂教学,可以更好的让学员突破抽象逻辑思维,使学员的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完整的结合,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与学习效率。

1.3 可以利用信息的全方位化,实现学员发散创造性思维

将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可以将多维的课堂教学媒体信息用于超媒体结构实施有效的组织与设计。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灵活多样、生动逼真、便于控制的特点,使全方位的多媒体立体信息空间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运用,从而引发学员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发散学员的思维,并满足学员个性化学习的要求。

这种媒体与电脑技术的完美结合,可以促进学员感官与想象力相互结合,以全方位的立体空间产生出前所未有的思维空间与创造灵感。这种充满创造性的学习过程,是其它任何一种教学媒体所无法比拟的。

1.4 可以利用信息的双向化,实现教学信息的双向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员教、学员学,整体过程是灌输式的。充分发挥了教员的主导作用,但是学员的主体地位却没有体现,以往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教学是教室学理论,大机房练操作,时间跨度大,教员也无法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学员操作的全部情况,也无法进行及时地个别辅导。上机成了学员自己的活动,仿佛与教员无关。教学过程基本处于“失控”状态,学员与学员间、学员与教员间缺乏足够的交流与合作,与计算机这门操作性、合作性较强的课程不相容。而网络技术的应用,就可以在小教室中使得教员在中控机上及时了解到学员上机操作的具体过程,了解学员的活动情况,同时利用双向交流的功能进行学员之间进行交流对话、经验介绍,从而大大提高了学员学习计算机文化基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使每名学员都能吃“饱”吃“好”。

2 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在教学实践的理论支持

教育远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与复制,这样只会让后人所学知识“越来越少”,客观世界中的事物是一个各具侧重、相互联系丰富多彩的整体。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的引入,可以带来教育理论、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的大变革。但是如果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的运用不在教学理论指导下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就不能发挥其优势。

3 多媒體与网络技术在教学实践的不足

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中的应用,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挑战,会带来一次大变革,但它不会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我们不可以唯多媒体与网络技术论,认为它们就是教学的全部和唯一,从而否定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是不科学的。

多媒体与网络技术虽然在其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但它仍不具备表达方式的全部优点,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员的手势、表情传递的内容和情感是多媒体与网络技术所无法实现的。

制约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的关键问题是海量多媒体信息的存储与管理,这些信息该如何管理、如何存储,是一个相当大的问题,因为不可能让每名教员都自己拿出硬盘空间来存储这些内容,其中重复的内容会带来空间的浪费,能不能运用“云存储”技术解决,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多媒体及网络技术与教学模式的改革 篇4

物理课堂教学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专业性的教学模式。物理课堂教学最有效模式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演示引导为辅,课后巩固为补充。相继经历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改革性的以演示实验为主题的教学尝试;应用多媒体的开放性的以实验探究为主题的教学改革,最后发展成为借助多媒体技术,灵活实用的实验探究型教学模式。物理教学的每一次变革,都是物理教学认知水平的一次提升,都是物理教学认识的升华。传统的物理教学方式

传统的物理教学方式比较单调,教师在讲台上慷慨激昂地讲述,学生在座位上小心翼翼地听着,手中的笔不停地写着。我们通常称为“填鸭式”教学。教师依据自己的教学思路,一步步将知识塞给学生,通过大量的习题加以强化。学生花费很大的气力来背诵、理解知识,模仿教师的解题思路。通过“题海战术”取得一定的成绩。学生是解题的能手,模仿的高手,但是在知识的社会应用中,却成为知识的“傻子”,不能精确有效地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物理知识只存在于课本中,课本外浑然不知有物理。例如:学生熟练地记住水的比热容比沙子、泥土的比热容大,但是不能有效解释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很大,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的生活现象。学生把物理的学习完全作为一种学习,忽略了物理是来源于生活,最终应用于生活的本质。传统教学着重培养了学生的忍耐力,提升学生的定力,学生的课堂纪律性好,但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不适合新教学发式的转变。

多媒体技术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基本表现有以下几种情况。①教师用word、PPT等手段制作了简单的物理知识框架,配备大量的例题、习题。教师省掉了板书知识框架和抄例题、习题的时间,教师的教学进度加快了,讲述的题目更多了,学生抄的知识点更多了,这是一种“包袱”式的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学生毫无讨论交流的机会,受到了更加严厉的“迫害”。②教师的教案、例题、习题直接通过展示台投影在屏幕上,学生面对整版教师的“真迹”,毫不思索的做笔记,教师讲授的知识点更是汹涌澎湃,学生唯一言语是“老师等一下,还有几行没有抄完”。③教师讲课不使用多媒体,作业、考试时疯狂的使用,屏幕上投影着满满题目,学生不停地抬头低头,哪有时间思考,最后还是相互抄袭占多数。改革性的以演示实验为主题的教学尝试

物理学科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各阶段物理是有不同的特点。初中是趣味性物理,高中是推理性物理,大学是深究性物理。教育的每个阶段都会对学生进行一次筛选,学生终究会适应物理的特点。物理的起始阶段是初中,针对学生喜欢观察社会现象的特点,在知识允许的条件下,教师创设与物理知识相关的演示实验,通过教师的现场动手操作,学生的观察,最终得到实验数据,教师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进而有效地推出实验结果。讲述大气压存在时,马德堡半球实验是最好的例证。教师携带实验器材:马德堡半球、抽气机,在教室进行现场试验。教师利用抽气机逐渐的抽取马德堡半球里面的空气,学生在教室进行多次的对拉,以此来验证大气压的存在。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参与了教学,教师的进行了有效的演示,最终有效地证明大气压的存在。相对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讲,这无疑是一种提高。演示性的教学尝试对学生实验技能的提高是有限的,学生只是教学中活动的帮手,没有真正的去思考实验的原理,也没有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忽略了学生探索性思维的发展。

多媒体技术在改革性的以演示实验为主题的教学中的应用如下:①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从网络上下载物理课程相关的视屏或Flash,直接投在屏幕上,组织学生观看,进而说明知识内容。这是一种“裹足”式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学生听听声音,凑凑热闹,毫无动手经验,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②教师象征性地摆出实验器材,讲述实验的步骤,陈述实验现象,归纳实验结论。郑重地打开多媒体,将事先准备好反映实验现象的视频或Flash播放。这是一种“造假”式的多媒体技术应用,物理知识的严谨性、科学性被学生否认,学生会说:好假呀,好假呀。以实验探究为主题的教学方式

实验探究型的教学模式促进了物理教学思维的改变,引起了物理教学的进步。探究实验要求学生、教师都有一定的知识底蕴。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一定的自我监控能力和创新能力。现代初中阶段物理教学压力增大,教师在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有效开展探究性实验,容易造成教学实践中教学进度的仓促,全国同科类的交流平台缺乏,优秀的资源和成功的方案短缺,实验探究型教学是大范围内推广,在小范围内交流,阻碍了物理教学方式的真正改革。

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发展弥补了物理教学改革中的难题,有效地促进了物理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师的应用表现在以下方面:①教师制作或借鉴相关的实验课件,通过实验步骤的逐步推进,注重知识的汇总,提高实验探究课的效果。学生顺着实验步骤,纠正偏差,理顺过程,总结物理规律。②学生提出探究问题,设计探究方案。教师将有效的探究方案投在屏幕上,邀请学生来评价和修正,并促使探究的开放性和科学性。学生有收获知识的成就感、快乐感,教师有传递知识的轻松感。这就是我们渴求的“互补”性教学方式。

多媒体及网络技术与教学模式的改革 篇5

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改革初探

对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通过运用幻灯片提高英语词汇教学,创设计情景扩展学生词汇,充分利用语音室提高英语听力口语,应用计算机学科题库加强检测等.

作 者:高频 作者单位:兰州商学院外语学院,甘肃,兰州,730020刊 名:凯里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UTHEAST GUIZHOU NATIONAL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26(2)分类号:H319.1关键词:多媒体 大学英语 词汇教学

多媒体及网络技术与教学模式的改革 篇6

网络、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及负面效应规避

将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引入外语教学,改变了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给外语教学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应当从理论上认识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正面效应,同时也要认识其负面效应,以便在使用时趋利避害.

作 者:孙慧 张爱华 SUN Hui ZHANG Ai-hua  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刊 名:山东外语教学  PKU英文刊名:SHANDO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JOURNAL 年,卷(期): ”“(4) 分类号:H319 关键词:网络   多媒体   外语教学   负面影响  

多媒体及网络技术与教学模式的改革 篇7

一、多媒体与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模式的特点

随着互联网与计算机的普及,多媒体与网络外语教学模式给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现阶段增添了一个亮点。多媒体教学不仅提供了真实的语言情景,而且开展了人机互动,师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网络教学通过因特网与电子邮件更广泛地开展真实的思想及语言交流活动。基于多媒体与网络教学模式使学生既可以与电脑互动,又可以通过电脑开展与其他学生的对话,甚至可以与世界各地的人联络。网络教学使学生大量地阅读,随时可听语言材料,并进行写作练习。鉴于多媒体与网络教学的特点,与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相比,前者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二、多媒体与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模式的优势

多媒体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是建立在以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控制基础上的一种教学关系。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创造性地为学生构建多途径、多方式学习知识的开放教学环境,学生借助于多媒体技术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其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1. 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传统的教学模式可归纳为“教材+板书+录音机”,教师上课形势单一,主要采用讲授法。而且教师受到课时的限制,在课堂上很难有时间对课文作旁征博引式的深入分析,泛泛地讲解文中的某些语言点。而这很难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更难调动学生的积极听课状态。

随着网络信息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多媒体与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把填鸭式教学变成了过程演变式教学。学生从过去只能理解文章中某些语言点,变成能够抓住文章的脉络,洞悉段落之间的连接方式,从整体上掌握文章,通过自己对相关情况的分析,按照西方人的思维逻辑,得出自己的结论。这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培养了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多媒体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语言与音乐能有效地帮助学生了解与感受所学语言国家的社会与文化。英语学习者的最大困难之一是他们不能身临其境地了解所学语言的社会与文化,会因文化差异而在理解与使用英语时感到困难。然而多媒体则能以多种形式全方位地影响学生的感官,教师通过多媒体进行文化导入,使他们从感性与理性两方面感受到该国的社会习俗与文化,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

3. 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基于多媒体与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在这一新的模式中,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主题学习,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了人机之间的交互学习。

4. 符合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该教学模式也充分考虑了学生个体的个性化教学。在进行整个网络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英语基础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英语语言等级进行学习,可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兴趣等选择学习主题。这既有利于缓解语言教学中两极分化现象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带来的压力,又有利于优秀学生的进一步提高。因此,该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5. 改善了教学环境和教学内容。

随着计算机与网络的推广使用,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已经成为光盘和网络课程等不同载体组成的立体化教材。网络技术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突破了书面教材的界限,实现了资源共享,教师可以随时调用网络中的相关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直观的学习参考资料,这适合课堂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等多方面的需求,提高了教学效率,创造了现代教学环境。

三、多媒体与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 多媒体教学背离语言教学目的,信息量无限扩大。

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的使用,导致信息量的无限扩大,学生在有限的课时中无法分清教学内容的主次。不少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教学时走入了这一误区:把课件制作得色彩艳丽,场面壮观,或者只是一些字、词、句、语音片段及一些画面的堆砌。这样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反而画蛇添足,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浪费学生的时间和精力。

2. 多媒体环境下老师与学生缺乏情感交流。

在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课堂上常常会看到这一现象:教师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键盘、鼠标和屏幕上,成了多媒体课件的操作员和解说员,忽略了学习的主体———学生。在授课过程中,过多依赖多媒体,减少了讲解份量,认为只要多媒体课件动画生动、色彩和谐,就可以使学生接受知识。由于教师对多媒体使用不当,忽视了学生的反应,课堂教学主次颠倒,师生之间自然缺少感情交流,不利于知识的传授。在这种缺少交流的课堂上,教师所具有的优秀品质不能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教师的人格力量很难直接感染学生,不利于学生高尚情操的培养。

3. 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课堂节奏过快,优势难以实现。

在多媒体教学实践课堂中,教师经常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多媒体包含的信息量大,画面变化速度快,只能给学生瞬间的感官刺激,学生听讲解就不能记笔记,记了笔记就不能很好地听讲,没有时间理解分析。多媒体教学的节奏过快,常常会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大脑疲劳,接受知识的能力大大下降,以这种方式获得的信息,将是转瞬即逝,无法得以巩固。长此下去,整个课程的学习质量就会出现危机。

4. 与教材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和学生学习成果跟踪管理软件开发滞后。

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现在很多高校都配备了自主学习教室,但是由于经济发展区域的不同,目前国内只有为数很少的高校可以使用这种软件对学生每天的学习进度进行追踪管理。并且大学英语软件系统价格比较昂贵,无法及时更新,因此,许多自主学习教室流于表面形式,没有被充分运用。

四、多媒体与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存在问题的对策

1. 大学英语老师应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课堂教学是教书育人的一个环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教学过程,师生之间不仅需要知识交流,更需要情感交流。英语情感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中以人为本,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有意识地激发和调动学生有利于英语学习的积极情感因素,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自信心、主动性和目的性,提高英语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教学中的师生共同参与并和谐发展,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发展的方法。

由于受到多媒体设备播放的影响,有的老师在上课时往往坐着讲课,这会降低教师讲解时表述效果的生动性,缺乏对学生的感染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能够站立走动,在肢体语言的帮助下激情投入,利用自己的教学艺术调节和改善课堂气氛,就能提高多媒体与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增进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2. 教学中应“抓大放小、主次分明”。

英语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主要在课堂。教学大纲和教材中的指导思想和要求,只有在课堂上才能得到具体的体现。课堂也是教师和学生交流的主要场所,是教师控制学生情感因素、协调学生学习行为、保证语言输入质量的地方,同时也是学生获得主要的可理解的目的语输入,如教材内容、教师语、同伴语等的重要场所(束定芳,庄智象,1996)。

多媒体与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中,不仅要提倡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模式,同时还要坚持并强调课堂教学的核心地位。因此,教师在课堂讲解上要让学生学会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引导学生从词、句层次上升到语篇层次。不能仅仅满足于课堂上学几个单词、短语、句型,而忽视对文章的整体理解把握。

3.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网络平台的设置应加强合作交流,资源共享。

制作多媒体课件是一件费时和比较昂贵的工作,加之目前很多外语教师缺乏这方面的训练,使运用多媒体进行语言教学受到限制。因此,应大力培训教师,统筹资金开发课件,开展校际合作与交流,实行互通有无的办法。

总之,多媒体与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提高了课堂效果,但如果使用不当,就会弄巧成拙,影响教学质量。因此,教师要在把自己的个性教学与新模式新理念下的课堂相结合,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积累教学经验,力求收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共同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出一份力。

摘要: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 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模式给外语教学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本文阐述了多媒体与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优势, 并对该模式在运用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多媒体与网络环境,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模式

参考文献

[1]束定芳, 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试行) [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11.

[3]莫锦国.关于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J].外语电化教学, 2002, (10) .

多媒体及网络技术与教学模式的改革 篇8

【摘要】21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与信息科学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触及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在教育教学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高中语文教学自新课改以来,一直在寻求理论及方法上的突破与创新,然而,将多媒体资源与高中语文教学整合在一起,便是这一突破的最佳方式之一。文章在对二者整合必要性进行探究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教学案例,对高中语文教学与多媒体技术整合途径及方法加以探究。

【关键词】语文教学 多媒体技术 资源整合 新课改 途径及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0-0128-02

引言

传统的语文教学当中,单凭教师通过对教材内容的讲解,所触及到的信息种类比较单一且乏味,久而久之,便会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倦意。而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能够通过视频、音频、图片等多种形式做到对教学信息的展现,不仅加大了信息量,还可以用不同方式展现出来,从而在扩大学生知识面的同事,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将高中语文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整合,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调动学生积极性,符合新课改教学的要求。

一、高中语文教学与多媒体技术整合必要性

(一)多媒体技术应用日趋广泛

依靠于信息技术存在的多媒体技术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发展最为迅速的一门技术。多媒体技术在应用当中,是集计算机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动画处理技术、文本处理技术、声音处理技术等多种技术于一体的技术手段。近年来,其借助互联网、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有效实现了全球内的联网及资源共享,因此并广泛应用到了教育、金融、医疗、军事等各个领域当中,在实现提升办公效率的同时,也在渐渐的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对于教育行业来说,多媒体技术在教学应用当中,能够利于视频、文本、图片等多向载体,为学生做出一系列的课件展示,从而在丰富课堂内容、提升课堂效率等方面上有着充分的优势。因此在倡导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显得十分必要。

(二)教育改革蓬勃发展

传统教育发展不足及多媒体技术发展的同时,新课改等一系列的教育改革也在蓬勃发展与进行当中,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当中,需要在教育观念及教学模式上进行更新,从而满足时代的发展需要。另外,素质教育的开展,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对社会所需的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语文教学需要做到对教学思想及观念上不断更新。在此之际,将语文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有效整合,能够做到对当前教育改革需求的满足,利用多媒体技术,不论在内容上、形式上还是师生交流方式上,都能够为语文教学创造很好的教学条件。因此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已经渐渐成为语文教学的主要模式,并在教学当中起到重要作用。

二、高中语文教学与多媒体技术整合途径

(一)使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听课能力

高中语文的一些知识较为抽象,单凭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很难让学生做到知其然与知其所以然。一方面这是受到学生自身阅历及自身经验不足之外,另一方面还受到抽象概念得不到具体化的限制,致使学生的听课效率达不到去。而在语文教学中,做到对多媒体技术的整合时,便能够将这些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视频、音频、图片的形式变现出来,做到化抽象为具象,弥补教师语言不足的同时,促进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有效理解,从而做到对学生听课能力的提升。笔者在新安中学高三(2)班讲述《宇宙的未来》这一课时,因为宇宙的概念较为复杂、抽象,学生难以在听课时进行理解,因此笔者对宇宙黑洞、星系等图片、视频进行收集后,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这些资料展示出来,从而使得学生对宇宙有所认识,这样学生在听老师讲解时,便能够容易理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使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写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当中,读与写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读能够为写作能力打下基础,同样的写作也是对阅读的总结。学生写作能力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其阅读能力所决定的。因此对于中学语文教师来说,在语文教学当中,需要将阅读与写作进行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两者共同发展。而要做好这一点,需在语文教学中,做到对多媒体技术的有效应用。例如,笔者在新安中学高二(19)班讲述《林黛玉进贾府》时,便是一次以阅读促进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尝试。笔者先是利用多媒体技术,用课件为学生展示了贾府上下人物间的关系,从而使学生对人物脉络做出了解,从而激发学生林黛玉进贾府后发生事件的讨论,得出在写作过程中,需做到理清脉络,方可前后连贯。

(三)使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语文教学当中,课文阅读可谓是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对于一篇课文阅读来说,若是教师能够在师生互动的情形下,将其讲解,并使学生愉悦的接受,便可以称作为教学的成功。多媒体技术在应用到语文教学当中,能够运用图片与音频结合的方式,将阅读内容生动的展示出来,从而让学生能够进入到由画面、声音构建的一种情境当中,在调动学生理解阅读内容积极与主动掌握与理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笔者在讲述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一文时,先是运用情境教学的方法,在运动多媒体音频技术播放夏日荷塘蛙声四起的同时,营造热闹的气氛,从而与作者的孤独形成对比。然后再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下,说出自己脑海中存在的感受。在这个环节结束之后,笔者再运用课件展示的方式,展示出夏日荷塘的一些风景图,并配备录像,从而达到先声夺人的教学效果。在课件生动的对课文进行朗读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对后面的课文阅读起到有效的铺垫效果。

三、高中语文教学与多媒体技术整合方法

(一)正课教学需多应用黑板教学

不论运用何种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依旧需要以教师为主体,因此在语文教学当中,一旦学生与教师完全依赖于多媒体技术来进行上课时,便不能在语言上进行沟通,也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够为学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从而忽视了对语文实践教学的认识。因此,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应用当中,应该是一种辅助作用,而不是完全代替了教师的黑板授课。教师在通过黑板授课时产生的肢体语言、表情语言及言语语言,都是向学生传递信息的有效途径,另外,教师在进行黑板授课时,还能够与学生发生情感上的交流,从而对学生的思维与心理活动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而这些交流及信息传递,都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若是在教学中单纯的对多媒体技术进行应用,则会使师生之间的交流途径失效,从而丧失课堂教学的意义。因此在语文正课教学时,一定要以教师的黑板教学为主,千万不能对多媒体技术进行滥用,适当的采取多媒体技术来开展语文教学,不仅满足学生的兴趣及感官上的需求,还不会使学生丧失想象能力,从而做到对语文教学与多媒体技术整合所形成关系的有效处理。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学生课外学习

课堂教学毕竟仅仅只有45分钟的时间,若是在这45分钟内,完全运用多媒体技术来为学生提供一些视频、音频上的展示,则会造成课堂时间的大量浪费。因此,为了能够使多媒体视频、音频等技术的有效展示,教师应当采取课内与课外有效结合的方式,让教师在课堂讲课过程中,对一些多媒体能够找到的资料,引导给学生,从而让学生在课后能够对这些资料进行找出来,并进行观看与课外学习,从而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还能够帮助学习对信息的把握及对有效信息的搜索,对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提升,具有极大的帮助。另外,学生在课外时间,还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举办一些“辩论会”、“读书交流会”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利用多媒体创造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热情及学习兴趣,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奠定基础。例如,笔者在新安中学高二(2)班讲述苏轼悼念妻子的词《江城子》之前,让学生借助自己的智能手机及MP4等播放设备观看央视的《百家讲坛》中有关苏轼的相关视频,从而使得学生在学习之前,就能够对苏轼一生的遭遇有所了解,从而便会在正式教学当中,对这首词的讲解。

(三)灵活运用多种多媒体技术

任何教学模式的开展,都忌讳单一模式的进行,同样,运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语文教学过程同样如此。单一运用多媒体技术来为学生播放视频或图片,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审美疲劳,丧失学生对多媒体教学的兴趣,从而使得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本来具备的优势难以发挥出来。因此,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应用当中,应当做到对多种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根据需要为学生展示图片、视频、声音、文字等多媒体应用,从而使学生在听课过程中能够做到多种感官并用,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总结

信息时代的来临,素质教育、新课改等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多媒体技术必然会成为当今学科教学的重要工具。多媒体技术带来的视频、音频等感官体验,在对学生理解、节约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等方面有着诸多优势,然而在语文教学与多媒体资源整合当中,也有一些弊端因素出现。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时,应当做到正确引导,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将多媒体作为语文教学的辅助手段,从而不断改进、不断优化,将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极大程度发挥出来,帮助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的提升,满足教学改革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亢德琴. 新课改下语文教学与多媒体技术整合策略的初探[J]. 文理导航(上旬) 2010年第9期第33页

[2]李健. 语文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整合[J]. 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32期第112页

[3]徐凤珍. 乱花渐欲迷人眼——谈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误用[J]. 中学语文 2010年第24期第103页

化学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整合 篇9

化学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整合

于 兵

大城县第一中学,河北 廊坊 065900

在化学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建立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实践、多探究的新型教学模式,以培养素质全面、有竞争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既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学习上的重点和难点,又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

一、化学教学与多媒体技术整合,促进教师在教育理念和教学形式上发生转变

1.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树立新理念,使自己成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参与者。改变传统的、陈旧的教学手段,使教师成为教学的创造者、开发者,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建立多实践、多探究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师要认识到化学教学与多媒体技术整合,就是要使自己从原来的知识“讲授者”的角色,自然地转换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监督者。

2.学生地位的转变

新课标为每个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切实参与到教学中来,一切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教师要认识到化学教学与多媒体技术整合,能让学生进行个别化学习和选择性学习,能将学生由传统教学的单纯听讲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转变到自主学习与积极探索知识的主体地位。在多媒体技术环境中,教师要尽可能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和能力层次,设计、选取适合学生的化学知识和学习方式让学生来进行学习。

3.教学过程的转变

教师必须认识到,使用化学教学与多媒体技术整合,能使教师在多媒体技术环境下灵活地应用各种教学资源和课件来为教学服务,指导学生应用各种化学资源和课件来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活动。化学课上,教师可使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播放自己创作的或下载的化学课件,给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的化学知识,增大化学课的教学容量,还可在课堂上创设出恰当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生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来学习化学知识,从中去发现知识、理解知识和自主构建化学知识体系。这样充分地调动起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有更多、更自由的机会去探索化学知识,培养独立获取新知识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4.时间、空间的突破

化学教学与多媒体技术整合,在时间和空间上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模式,使化学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书本、教室和实验室,使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延伸和扩展。在多媒体技术环境下,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教案和课件发布在校园网或Internet的中学教学网站上,供学生在课余时间上机查询和使用,给学生的预习、复习提供了良好的课外学习环境。学生和教师可以建立电子信箱,跨跃时间和空间,利用网络中的在线讨论与不同人群进行交流,相互讨论,相互合作,逐步学会共同学习。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帮助,提供不同的有价值的学习资料,交流不同的学习体验,实现资源共享。

二、化学教学与多媒体技术整合具有良好的优越性

1.多媒体技术可以模拟抽象的化学知识和微观知识

多媒体技术能把文字、声音、图像、音像、动画等传播方法集于一体,并赋与教学信息传播的交互功能,它把各种信息通过细致的手段完美地结合。中学化学中有一些化学概念及原理比较抽象,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学生难以理解。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动画模拟,能形象生动地表现微观粒子的运动特征,变抽象为形象,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微观世界,更容易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理解化学原理,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多媒体技术可以展现难以操作的实验和危险性实验

中学化学中有一些较复杂、有危险性、要求高、难以操作的实验,教师可以把他们制成多媒体课件。比如,高中化学中的实验室制取氯气实验,由于氯气有毒,实验室里如果没有通风橱,实验就没法做。在教学中可以把这一实验制成课件来教学,使学生一目了然,这样就避免了实验的危险性。

多媒体及网络技术与教学模式的改革 篇10

沈 涤

(上海师范大学 机电信息工程学院,上海 201418)

摘 要 本文讨论基于宽带多媒体网络课件的模式选择、网络网络课件结构和脚本设计以及素材制作。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教学 模式 课件 设计

Abstract:

The article discuss wide-band web-based multimedia courseware mode and structure of web-based courseware , It also discuss design of script and how to use material.Key words CBE

MODE Courseware Design

论文分项: 网络化学习的教学设计 主题:网络课件设计

作者姓名:沈涤 服务单位::上海师范大学机械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邮政编码:201418 联系电话:021-5712593

57122372 电子邮件:shendi@21cn.com 宽带网络多媒体课件的模式、设计与开发

摘 要 本文讨论基于宽带多媒体网络课件的模式选择、网络网络课件结构和脚本设计以及素材制作。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教学 模式 课件 设计

Abstract:

The article discuss wide-band web-based multimedia courseware mode and structure of web-based courseware , It also discuss design of script and how to use material.Key words CBE

MODE Courseware Design

当前,多媒体技术与Internet的结合已有了突破性进展。Progressive Networks(PN)公司在网上推出了两种最新的应用软件Realaudio和Realvideo。前者用于实现对声音的实时压缩与还原,后者则用于实现对视频图像的压缩与还原。随着数据压缩与还原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用普通电话线路传送较高质量的视频图像将成为现实。因此,PN公司两大应用软件的推出意味着可以在低速、窄带的电话网络环境下享受到高速、宽带光纤网络环境的多种信息服务。

同时,随着宽带IP技术发展,许多大的网络服务供应商纷纷 组建基于TCP/IP的宽带IP网络,随着带宽的增加,特别是全光网铺设,网络将以更快的速率传输更多信息,网上VOD,远程实时协同工作,包括计算机远程教学与计算机远程医疗,会变得更加任意、更有效。现在,我们还探讨网络的窄带、宽带技术,而在不久的未来,网络都是宽带网。就如上海热线II和美亚在线提供宽带IP业务,目前只应用于在上海市一些小区和智能大楼,而在将来会推广到全市、全国。

计算机网络对教育有巨大的影响,网络教育发展日新月异,各种网校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许多大学也相继设立网络远程教育学院。而计算机教育应用的发展趋势是多媒体化与网络化。现在随着网络正由“窄带”向“宽带”转化,教育正在由“模拟”向“数字”教育过渡。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教育更能显示出她的优越性,但网络教育发展依赖网络课件,因为网络课件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所以网络课件设计离不开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应把网络课件的制作放在整个教学系统中去考虑,即用现代教学理论中教学设计、教学模式和教学活动的原理,指导完整网络课件制作过程中模式的选择、整体的策略和具体的制作等问题。本文是通过设计《大学物理》网络课件来研究设计网络课件过程。

1.网络CAI模式的选择:

网络CAI模式反映了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活动时,完成各个教学子目标所表达教学内容的交互方式。合理地选择模式,可使制作出的课件质量及应用在教学上的效果都得到提高。

第一要根据网络课件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选择相应的教学模式。如果课件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解决某类问题的能力,则可采用模拟观察或问题求解模式(如物理实验);如果课件的目标是传授概念、规则、原理等(如物理公式),应该使用操作练习模式。

第二要根据教学内容差别,对于不同特征的教学内容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选择与其相适宜的CAI模式,这样可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要观察物理实验则可采用模拟观察模式。

第三要根据考虑学习对象的特征,不同的年龄阶段自身的思维结构和心理发展是不同,为收到好的学习效果,应采用不同形式进行教学。如儿童的智力发展是从感知、动作开始,在活动中感知动作逐渐内化而构成直觉思维、具体思维,最后达到逻辑思维、理性思维的特点。选择模式时应尽可能采用操作练习与游戏智力模式。而大学学生进入逻辑思维、理性思维阶段,游戏智力模式不宜多用。

根据认知领域教育目标的分类思想,以及加涅把学习内容复杂程度按层级进行划分,循序渐进的累积学习思想;再根据施兰姆多媒体组合设计原理,结合CAI课件各种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交互方式不一样的特点。可建立内容—目标—CAI模式三维选择坐标,一目了然地表述模式选择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相互关系,从而,更易于把握课件的模式选择方向。

2.网络CAI课件结构的设计

网络CAI课件结构的设计就是设计一种方案把课件中各个局部的教学单元联系起来。

教育信息的组织结构形式有线性结构、分支结构和网状结构等。传统的文字、录音、录像等教材的信息组织结构都是线性和有顺序的。网络CAI课件是一种超媒体结构,采用非线性网状结构来组织教育信息,不要求人们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提取信息。依据超媒体结构的特点,制作课件时要避免传统教学观念中线性和有顺序性的约束,而要发挥类似人类思维联想记忆的超媒体非线性结构优点,使制成的CAI课件在教学过程中有独特的风格。设计网络CAI课件的系统结构,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设计网络课件的封面要形象生动,标题要简炼,由于本文研究基于宽带网络,应该充分发挥宽带网络的特点,画面要生动活泼,这能引起学生兴趣。CAI课件导言要阐明教学目标与要求,介绍使用方法,呈现课件基本结构。

(2).根据课件的主要框架及教学功能,确定课件的主菜单和各级子菜单及按钮,实现所表达内容转换的顺利跳转。课件运行过程中应做到随时能结束退出。

(3).将教学内容划分成若干个知识单元,并确定每个知识单元的知识点构成及所达到的教学目标。

(4)根据不同的知识单元,设计相应的屏幕类型,使相同的知识单元具有相对稳定的屏幕风格,并考虑每类屏幕的基本组成要素。

3.网络CAI脚本的设计

网络课件的脚本设计与网络课件的结构设计,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总体上看,都是对网络课件的宏观控制,体现网络课件制作前的策略过程。但脚本包含网络课件结构设计,且是通过文字、图象把课件制作方案具体地表现在脚本卡片上。对无能力独立完成网络课件制作的教师,写脚本是不可缺少的环节。脚本既是制作的依据和出发点,又是它的归宿,脚本的质量将决定网络课件的质量,没有科学准确、构思严谨的脚本,就很难制作出高水平、高教学效益的网络课件。

网络课件脚本设计一般是先根据需求来确定系统的目的,定义系统的功能与界面,然后以屏为单位确定系统的逻辑结构,选择媒体形式和确定每种媒体的信息量,最后形成详细而完整的制作脚本。具体步骤可按目标设计—表现方式的选择—网络课件结构设计—形成脚本—脚本卡片设计这样的顺序进行。

4.网络CAI素材的制作。

素材是课件组织中的核心,教育信息传递的实体。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4.1 文字的编辑。文字是最基本的媒体,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

(1)文字内容要简洁、突出重点,应以提纲式为主.对一些文字材料,如名称解释、数据资料等,可利用软件中热字、热区交互功能,阅读完后自行消失。

(2)解题的过程要随着讲解逐步显示,这样有利于学生抓住重点。

(3)要采用合适的字体、字号。文字内容的字号要尽量大,一般50号以上为好,字体要醒目,一般应采用宋体、黑体和隶体。对于文字内容中标题和重点内容,要用不同的字体、字号、字形和颜色加以区别,还可通过闪烁加不同颜色显示,以引起学生重视。

(4)文字和背景的颜色搭配要合理,以醒目、易读,长时间看后不累为佳,一般文字颜色以亮色为主,背景颜色以暗色为主。几种具有较好视觉效果的颜色搭配方案是:白色/蓝色、白色/黑色、白色/紫色、白色/绿色、白色/红色、黄色/蓝色、黄色/黑色、黄色/红色等。

4.2 图形与图象的获取。

图形和图象是CAI课件中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可以从图形和图象中理解许多其它形式难以表达的内涵,图形和图象的获取可以用Windows98操作系统中自带的屏幕抓取功能,也可以用绘图软件绘制,还可以利用扫描仪和数字相机输入到计算机中形成相应的图象文件,或利用视频卡、超级解霸软件等捕捉图象。为了得到理想效果,可以使用Photoshop图象处理软件,对输入的图象进行裁剪、拼接等各种优化处理。常用图象文件的扩展名为.BMP、.TIF、.GIF、.JPEG等。

图形和图象设计时应注意图象的内容要便于学生观察。复杂图象要逐步显示,有利于学生把握重点。在不影响显示效果的前提下图象尽量简单,否则会影响系统的显示速度。

4.3 音频的制作。

CAI课件中的音乐与直观的视觉形象相辅相成,合理地加入一些音乐和音响效果,可以更好地表达教学内容,有利于学习者大脑保持兴奋状态,使视觉思维得以维持。同时还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习兴趣,调节课堂的紧张气氛,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

人声配音通过话筒、声卡可直接在计算机上录制, 音乐和音响效果声可以从光盘上得到。声音录制时,其中参数采样频率和采样位数,决定声音文件所占空间的大小,应适当选择。常用声音文件扩展名为MID、WAV,前者文件占用存储空间较少。

音乐和音响效果的设计应注意:

(1)音乐的节奏要与教学内容相符。

(2)音乐的音响效果不能用得过多,用得过度反而是一种干扰信息,效果也适得其反,如教师讲解题目时,用音响效果就是一种干扰。

(3)背景音乐要舒缓,不能过分的激昂,否则会喧宾夺主。

(4)要设定背景音乐的开关按钮或菜单,便于教师控制。

4.4 动画和视频的制作

动画和视频以动态表现信息,其手法最具魅力,动画和视频对于移动的、与时间相关的信号处理或图形表现尤其有用。如物理实验中微观解释在课堂教学中较难表述的。可用3D Studio、Flash等制作动画。一些物理实验可通过摄像机拍摄制作为视频文件,也可从VCD光碟或录像带中取得。

5.制作网络CAI平台的选择

制作网络CAI平台的选择是网络课件制作的关键步骤,网络课件制作时平台选择得当,可起到事半功倍作用。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知识点,应选用适当的软件制作平台。

制作多媒体课件通常采用Authorware 或洪图等,本文作者采用NetSchool系统,该系统是基于IP技术多媒体课件开发系统,因此,很容易地制作出声色并茂的网络多媒体课件。

目前,网络教育刚刚起步,网络教学停留在对传统课堂教学的补充上,但网络特别是Internet在学与教过程中的优势,已被教师共识。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坚持用教育科学理论指导网络课件制作实践,网络教学中高质量的课件将不断推出,为培养跨世纪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材教育,提供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多媒体及网络技术与教学模式的改革 篇11

教师们知道,学生若对某门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一种专心学习的“内驱力”,就会进入一种主动探究的学习状态,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开放式的知识宝库,蕴藏着取之不尽的丰富资源,再加上多媒体设施进入课堂,充分发挥了声、光、图、色、影的综合效力,为学生创设了更为直观形象的学习情境,大大激发了他们的求知兴趣。下面仅就利用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设施辅助初中语文教学,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养眼.生趣

过去的语文教学方式一般是:让学生感受“文本”想象、分析、归纳、表述(口头、书面)、巩固练习。遇到那些具体介绍某一事物的文章时,这种学法就显得很单调、枯燥,学生的学习状态也相当被动。现在有了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设施,情势发生了很大改变。如我们在学习法布尔的《绿色蝈蝈》一课时,课前,先告知学生:让我们一同去寻找蝈蝈,看谁找到的那只最漂亮。于是孩子们就千方百计地去寻找,去研究。实际上,授课前我们就已经共同走近“文本”探究“文本”了。而在过去,这一过程只是在课堂教学中才得以实现。

我确实花了不少时间去网上寻找蝈蝈,终于在辛苦得来的大量图片中筛选出一只浑身翠绿,有着鼓溜溜大眼睛的帅气蝈蝈,还有一只玲珑剔透,造型生动的“冰糖蝈蝈”。当制成的课件一展示出来,就赢得了孩子们的一片喝彩声。他们戏称“大眼睛”的为“蝈蝈王”。一看就喜欢上了,自然探究起来也格外来劲。他们除了仔细观察蝈蝈的外貌外,还十分认真地研究了它的生活习性、嗜好以及科学工作者们对它的评价等,小图片带来了大收获。学习方式也由原来静止的、被动的转变为动态的、主动参与式的。

二、体验.感悟

多媒体设施介入课堂,也加快了课堂教学的进程,在各单元知识点强化练习或总复习时运用课件辅助教学,使课堂教学节奏紧凑,教学效率提高,为四十五分钟“扩容”。课文中一些比较复杂的说明、描写部分,过去要费许多口舌也不一定说清楚,现在却变得好理解多了。如《斑羚飞渡》一课中最激动人心的场景 — 老斑羚要用自己的身体为小斑羚做“踏板”,这是以牺牲生命为代价的飞渡,是课文中最关键的情节。在组织学生阅读的基础上,我们又从网上下载了用Flash制做的课件,动画式展示了斑羚飞渡这悲壮一幕。小斑羚顺利飞渡之时,正是老斑羚跌落深谷的那一刻,小斑羚连续不断的成功飞渡伴随着老斑羚令人心碎的咩咩声,令孩子们惋惜不已,他们的心灵为老斑羚们无私的牺牲精神所震撼。这种惊心动魄的效果是单纯用口头语言描述所无法得到的。

三、情感.激荡

在激发情感方面,多媒体教学设施也发挥其独特的优势。如学习《贝多芬》一课时,我用多媒体播放“命运交响曲”,提示学生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在反复倾听的过程中,他们听出了这位伟大的音乐家的忧伤、孤独与痛苦,也听出了当命运之灾降临时,他内心汹涌的波涛声,那是他对艺术执着的热爱与追求,旋律中回荡着这位音乐巨人要与命运抗争的决心与誓言。良好的多媒体音响效果,丰富了学生的视听体验,使他们对人物的内心世界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当课文内容涉及到孩子们比较陌生的事物时,多媒体课件也显示出其直观展示的长处。如学习《安塞腰鼓》一课,先连续播放粗犷豪放的演出画面,让学生看到了“一群茂腾腾的后生们,发狠了,望情了,没命了的擂鼓狂舞”,感受黄土高原上人们的旺盛活力,体会腰鼓的火爆热烈风格,一边引导他们倾听鼓声,那能“使冰冷的空气变得燥热,使恬静的阳光变得飞溅,使困倦的世界变得亢奋”的鼓声,确是有着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学生的情绪迅速升温,激动、兴奋起来之后,再来朗诵课文,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个性.活力

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创造一种适合学生成长的教育,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然而,学生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他们各自的学习起点、反应速度、记忆品质、学习方式以及对新事物的认知、领悟能力都存在很大差异,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很难顾及到这种差异,因而也就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利用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却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使学生实现个性化的学习。如我们利用计算机网络的双向性,了解学生的心理及现状,便于有针对性地启发学生,由于没有面对面的顾虑、拘束,学生多数能放开胆子说出心里话,教师可适时点拨、鼓励、解答问题。

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互动性,我还鼓励学生按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学习内容或学习方式。如通过网上信箱检查学生的作业,帮助爱好写作的学生批改作文;同爱做课件的学生交流资料、图片等,使他们打心眼儿里喜欢学习语文。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下,一些学生不再把学习看成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饶有兴致的事,故而乐此不疲,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释放与展示。

五、探究.拓展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并逐步形成能力的过程。这种学习方式通常是围绕一个需要探究的问题展开的。如在进行语文综合活动《戏曲大舞台》的教学过程中,先布置学生搜集资料,去网上、报刊杂志上搜集,或采取现场观察、采访有经验者等方式,探究什么是戏曲?戏曲在我国的形成?厦门的地方戏曲有什么剧种?在什么地方表演?有什么特色?有哪些著名剧目等。围绕着一个大主题“辐射”出来的许多小问题展开专题性研究。计算机网络为学生开展这种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其一是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利于学生快捷地搜集信息;其二是信息的多样性需要学生去判断、选择、归纳、整理,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在探究中有意识地将学生的目光引向人生,引向历史,引向生活,引向自然,在探究中纵横开拓,开阔视野,使语文课的学习有了更加厚重的文化内涵。

六、会用.用好

在用多媒体设施辅助教学时不能滥用课件。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课型、所有的课文都适合用计算机辅助授课。教师应视实际情形定夺。如一些议论性、说明性的文章就不一定采用多媒体课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更应注意不能远离甚至脱离“文本”,于无意间省略了学生对书面语的体验过程,导致他们对语言文字的反应迟钝,排斥、厌烦, 甚至领悟力下降。学生一旦对课件产生了依赖性, 只对图片发生兴趣,便降低了对文字的敏感性,想象枯竭,影响了语文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

上一篇:如何定义市场调研问题下一篇:突出十抓强化安全质量大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