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的语境

2024-07-22

共同的语境(精选3篇)

共同的语境 篇1

商务英语作为一种专门用途英语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 有其特殊性。商务英语, 顾名思义, 是商务和英语的有机结合, 内容涉及到商务活动的方方面面。不仅仅需要具备英语语言、商业知识、商务技能等, 商务英语人才还应具备的知识涉及管理、贸易、法律、财会等。在商务活动中, 商务英语专业术语是从事商务活动中常见的情况。此时, 对于商务英语专业术语的翻译, 若已知其固定意义, 看起来似乎其翻译非常简单, 但放在语境中按常用的固定含义理解不通。在全球经济的大背景下, 经济、金融类的文件、新闻和报导等语言形式更加灵活多变。大家所熟知的商务英语专业术语意义有所变化。商务时文常有行文简洁、概念缺省、结构空白、非常规隐喻、语义模糊、语义嬗变等用法。因此, 对于其专业术语的释义更应根据其所在语境, 探究其在文中的意义。

1 语境参数理论

参数 (parameters) 既是一个参照体, 又是一个变量。在研究问题的时候, 引入“参数”的目的在于量化研究对象, 与研究对象相关事物中的一个或一些叫自变量, 另一个或另一些叫因变量。在研究中引入参数将增加研究的真实性、可靠性。语境 (context) 即语言环境, 它包括语言因素, 也包括非语言因素。语境这一概念最早由波兰人类学家B.Malinowski在1923年提出来的, 他在给Ugden和Richards所著的The Meaning of Meaning一书写的补遗中, 第一次提出“语境”这个术语。他将语境分为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王建平先生从语用学的角度给语境下了定义:“语境是人们在语言交际中理解和运用语言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或不表现为言辞的主观因素”。语境, 包括语言的文化背景、情绪景象、时空环境等, 语境的引入一方面可以使得多义的语言符号趋向单义, 另一方面, 语境可以使得语言符号衍生出其所蕴含的意义, 从而增生出其语境意义。

语言学家、翻译家Nida提出, 翻译语境必然包括源语言参数 (parameters of source language) 和目的语参数 (parameters of target language) 。在他看来, 两种语言一旦被置于不同文化之中, 要对其进行翻译解释, 必须在其所在的语境中建立庞大的参数体系, 而这些参数便成了翻译的命脉。毫无疑问, Nida的思想是语境参数化研究的萌芽。对于语境理论的研究, 国内外语言学家各有不同。Malinowski (1935) 提出上下文、情景和文化语境;Firth (1950) 认为一个言语交际系统包括言语交际的主体 (发话人和收话人) 、话语、信息传递渠道、外部环境等几项基本因素;胡壮麟提出语境研究三元化的设想, 即语境包括语言语境、交际双方使用语言时的情景和文化知识 (背景知识、百科知识、社会文化知识、现实世界知识) ;何自然将语境认定为言语交际所依赖的环境, 并认为语境包括语言环境、人们交际时共处的社交语境和交际双方各自不同的认知环境, 即各自不同的经验、经历、知识等足以影响交际认知的种种情况。van Dijk提出语境的认知模式观, 认知语境是一个心理建构体, 是人们能够理解、感知并推断的一系列事实或假设所构成的集合。为了对语境加以描述、分析, 考察语境参数如何从语义和语用层面影响人们对话语意义的理解, 他进而提出语境参数 (contextual parameters) 的概念, 将社会语境因素纳入基本语境参数范畴。

2 语境参数理论在商务英语专业术语释义上的应用

对于商务英语专业术语的释义, 若只看起表面意义, 忽略其所处的语境, 则可能导致望文生义, 对其理解有误。因此, 对于商务英语专业术语的翻译, 要深入分析其宏观、微观语境参数, 还应与分析其上下文语境参数, 进而对文中的多义、歧义、模糊、语义嬗变、结构缺省等加以识别。充分考虑参数所具有的映射、增益、填补、完型、制约、同化、语义嬗变、范畴概念的缩小、扩大、转义等认知机制 (曾利沙2011) 。以下为专业术语在特定语境下的不同释义:

1) Balance Sheet:The world's biggest banks paint on a vast canvas.Many operate with a single, gloabl balance sheet, raising money where it's the cheapest and investing it where earns the highest return.So in certain countries, banks can have more liabilities than assets.Regulators allow them a free hand on assumption that if one of their national operations runs into trouble, the home office will quickly route it all the funds it needs. (Bloomberg Businessweek, September, 2013)

语用语境参数理论对其进行分析:根据科林斯高阶英汉双解词典, balance sheet的意义为a written statement of the amount of money and property that a company or person has, including amounts of money that are owed or are owing.Balance sheet is also used to refer to the general financial state of a company即资产负债表。要分析该商务英语术语的语境化释义, 将从其关联性语境参数的宏观、微观语境及其语境嬗变机制进行分析, 如下所示:

因此, 通过对balance sheet这个商务英语专业术语进行宏观、微观语境参数的分析, 并联系其上下文, 从而得出恰当的释义。宏-微观关联性语境起着限制制约功能。如事件因果参数“世界各大银行在全球的统一做法”对缺省概念填补或结构空白语义扩展起着导向性作用。在根据其上下文关联语义, 得出balance sheet在文中并非指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而是各大银行在当今事件背景下的统一做法, 即银行在“全球统一的融资投资方式”。

2) Markets:Markets dance to the tune of easy money:US default fears have been overlooked in many markets.The Yellen put is proving to be even more seductive than either the Bernanke or Greenspan... (Financial Times, October, 2013)

Market的词典释义为:an occasion when people buy and sell goods;the open area or building where people meet to buy and sell goods;business or trade;Equals stock, the future marke.根据宏-微观语境参数关系及语境嬗变理论机制对其进行如图2分析。

通过对markets在文中的宏观和微观语境参数, 以及其所处的上下文进行分析可知, market在此处的意思不是常见的“市场”, “期货市场”等意思, 根据其语境, 将其理解为“投资者”。由此可见, 语境参数理论对于商务英语专业术语的翻译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3 结束语

有些商务英语专业术语由于使用频繁, 很容易使人们不去深究其含义就草率地根据其原本常用意义而对其作出释义, 这就导致了望文生义。但经仔细推敲, 就会发现这些看似熟悉的词, 由于其所处文章的语境不同, 其意义也大相径庭。为了避免在商务英语术语的释义上造成错误的理解, 出了掌握商务方面相关的专业知识, 熟练的掌握商务术语的意义, 还应根据具体语境, 分析这些商务专业词汇在文中的细微变化。在遇到文本中多义、歧义、模糊、语义嬗变、隐喻等情况时, 灵活运用语境参数理论, 灵活的掌握商务英语术语的使用。

摘要:商务英语专业词汇原本有其固定的意义, 然而在特定的语境中, 其意义将于其原本释义有所不同。商务术语所处的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等等以其各自不同的功能影响着商务术语的释义。该文主要从语境参数理论出发, 通过对具体例子的分析, 阐述商务英语专业术语在具体语境的不同释义。

关键词:语境参数,商务英语专业词汇,释义,例子

参考文献

[1]Gutt E.August.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xt[M].Manchester:St.Jerome Publishing, 1991.

[2]Hornby A S.牛津高级英汉双解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9.

[3]van Dijk T A.Discourse and Context:A Sociocognitive Ap-proach[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4]胡壮麟.语境研究的多元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 (3) :161-166.

[5]周锰珍.论语境因素与商务文本翻译的择义理据[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 (11) :56-58.

[6]曾利沙.主题关联性社会文化语境与择义的理据性[J].中国翻译, 2005 (4) :36-40.

[7]曾利沙.从语境参数论看范畴概念“活动”英译的实与虚[J].上海翻译, 2011 (2) :1-6.

[8]曾利沙.基于语境参数观的概念语义嬗变认知机制研究——商务英语时文教学理论与方[J].外语教学, 2011 (6) .

共同的语境 篇2

今年1月,元旦后上班第一天,在北京卢沟桥附近的二七厂冰雪项目训练基地,国家领导人驻足细览“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果展”。曾经,冰雪运动不进山海关。如今,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从关外走向全国,从冬季走向四季。“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的实现,为青少年强健体魄打下坚实基础,为全民健身运动注入强劲活力…… 冰雪运动的火炬在神州大地点燃,国家领导人深刻指出:“从体育强国到健康中国,人民的健康、人民的体质、人民的幸福,都是一脉相承的。这是全面小康、全面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它的意义,小中见大。” “这将永远改变全球冬季体育运动的风貌。”巴赫感叹说,“如果没有中国人民的支持,北京冬奥会不可能收获如此卓越的成功。”

2月19日,他宣布将奥林匹克奖杯授予全体中国人民。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来自河北阜平县的“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用希腊语唱响奥林匹克会歌,大山里纯净的童声令人陶醉。 北京携手张家口举办冬奥会,是国家领导人从国家战略来考虑的,“京津冀协同发展,通过发展冰雪产业带动区域脱贫振兴,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努力交出冬奥会筹办和本地发展两份优异答卷。” 塞外小城崇礼,过去一到冬天时常大雪封山,如今是世界瞩目的滑雪胜地,被外媒推荐为全球旅游目的地。借着“冬”风,每5个当地人中就有1人端起“冰雪饭碗”,脱贫摘帽,走向乡村振兴。崇礼的故事,正是“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一条京张高铁,联结起京张“一小时经济圈”,“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还有潜力无限的“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落一子,满盘皆活。

冬奥盛会的精彩不只在赛场,更写下区域协同发展的大文章。 国家领导人曾形象地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就像是一个弹射器,可以推动我国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飞跃式发展。” “冷资源”拉动“热经济”。北京首钢园将开展全民健身、体育赛事、商业文化活动,打造新时代城市新地标;北京延庆区将推动冬奥、世园、长城联动发展,促进冰雪科技、新能源等产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河北张家口市打造冰雪装备制造业基地,冰雪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冰雪市场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共同的语境 篇3

经过勤学苦练, 梅兰芳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一位教师在教学中是这样指导的:

师:经过勤学苦练, 梅兰芳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小朋友们, 在学习中、生活中, 你经历了哪些事情, 最后终于成功了?用上“终于”说一句话。

生:这部电影终于看完了。

师:喜欢看这部电影吗?

生:喜欢。

师:一般喜欢做的事情不用“终于”。

生:这本书我终于看完了。

师:用了多长时间?

生:三天。

师:三天完成一件事, 可以用“终于”。把时间放进去说一遍。

生:这本书, 我用了三天时间终于看完了。

……

师:“终于”一般说做某件事情不容易, 做事情的时间比较长。

另一位教师在教学中也对这道练习进行了指导。

师:小朋友们, 起初梅兰芳的眼睛没有神儿, 后来却会说话了。为什么呢?完成下面的填空练习。

师父说梅兰芳的眼睛没有神儿, 他就_____, 眼睛终于v。

生:师父说梅兰芳的眼睛没有神儿, 他就常常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或者紧盯天空飞行的鸽子, 日子久了, 眼睛终于会说话了。

(师出示:师父说梅兰芳走台步的姿势不够优美, 他就_____, 走台步的姿势终于_____。)

生:师父说梅兰芳走台步的姿势不够优美, 他就每天练习踩高跷, 日子久了, 走台步的姿势终于优美了。

……

师:要想成为一名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除了练眼神、台步, 还要练什么? (教师在教学第2节时补充了梅兰芳学习京剧时的相关资料。)

生:嗓音、手势、表情。

师:的确如此。“台上三分钟, 台下十年功。”小朋友们, 你们觉得梅兰芳练功怎么样?

生:不容易, 很刻苦。

师:再读读课文最后一节, 体会一下。 (生自由读)

师:你在学习、生活中, 有没有像梅兰芳这样经过努力取得成功的事?能用上“终于”说一说吗?

生:我练了三个月, 终于学会骑自行车了。

师:三个月, 时间是够长的, 不容易, 可以用上“终于”说。能具体说说是怎样学的吗?

生:我每天晚上放学回到家, 就在门前的路上练习, 摔了许多次, 终于学会了。

……

【评析】

1援源于文本语境, 实现阅读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终于”一词读来给人一种沧桑、负重之感, 学生在用它说话之前一定要能够真切感受到“终于”背后的“不容易”, 才能更准确地进行说话训练。显然, 案例1只是为说话而说话, “终于”一词在学生的心中是抽象的、干瘪的, 没有生命气息的。

如何让学生真正触摸到词语的温度?案例2中,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回顾文本内容进行练说。在练说中, 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发展, 同时再次为一代京剧大师勤学苦练的精神所震撼, 此刻, “终于”一词的沧桑感、负重感已经深深扎根于学生的内心深处。

2援回归生活语境, 在说话中实现言语能力的提升和对自我心灵的审视

上一篇:新闻节目的创新和发展下一篇:手术室规范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