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语境

2024-08-13

动态语境(精选6篇)

动态语境 篇1

“隐喻” (metaphor) 作为科学表征的一种方式, 大量存在于科学研究中。近年来流行的“理想语言哲学”更强化了隐喻的作用, 认为隐喻是语言固有的本质的部分, 而不是从属于直接语言的程序, 隐喻理解取决于语境以及听者的思维模型。事实上, 尽管隐喻并不能为科学表征提供一个逻辑严密的推理基础, 但科学家可以借助于想象和创新, 通过隐喻建立起依托于相似性的连接, 或将两个事物置身于相似的语境或发生机制中加以解释, 从而达到对新事物的科学表征。因此隐喻在建构科学对世界的表征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隐喻表征的发生机制表现为隐喻的互动论, 其表征程序具有一定的层级性, 由于其互动性和层级性都是以语境关联的相似性为前提的, 因此隐喻作为科学表征的方式, 最终表现为一种动态的层级体系。换言之, “科学隐喻作为方法论的必然要求, 它是对客观实在的一种语境化把握, 而语境必然有特定限制, 只有语境的不断重构, 才能给定隐喻语境的存在及其把握实在本质的有效性。”[1]92

一隐喻的“互动论”

科学家通过隐喻“完成了对现实的某些部分的重新描述”[2]471, 从而为我们提供关于新事物的科学解释。然而, 任何关于隐喻的完善理论不仅应当阐明隐喻的发生机制, 还应当首先说明隐喻所涉及的语言程序在隐喻中所起的作用。那么, 澄清语言基础、类型层级和概念图表之间的关系就变得非常必要。隐喻的“互动论” (Interaction Theory) 可以解决以上问题, 因为大部分关于隐喻的实验数据与互动论是相一致的。

(一) 隐喻“互动论”的产生

事实上, 隐喻的系统化研究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 他认为, 所谓隐喻就是用一个词代替另一个词来表达同一意思的修辞手法, 这两个词具有对比关系, 因此这种观点被称为“对比论” (comparison theory) , 这个观点对西方修辞学随后两千多年的发展影响深远。然而, 19世纪兴起的逻辑实证主义却反对科学语言中的隐喻表征, 认为“科学说明在于理论语言和观察语言之间的逻辑概括、法则定律和字面意义上的演绎关系”[3], 而隐喻所关涉的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性, 并不具有严密的逻辑推理联系, 因而不能成为科学表征的恰当方式。与此同时, 英国哲学家理查德 (I.A.Richard) 则提出隐喻的“互动论” (interaction theory) , 认为隐喻是人们思维的重要方式, 它表现为不同思想间的互相沟通或不同语境间的相互转换, 隐喻意义正是在本体和喻体的这种互动中体现的。

在此基础上, 麦克斯·布莱克 (Max Black) 对“互动论”进一步发展完善。他认为, 任意关于隐喻的“代换”观点都是错误的, 例如, “隐喻陈述并非一个形式对比或者任意其他字面陈述的替换, 而是具有它自身的功能和效用的。”[4]37那么, 隐喻究竟是如何显示“本体”和“喻体”之间关系的呢?布莱克认为, 当一个被发现的或者被创造的更高阶的普遍超类型 (supertype) 术语被附加于“本体”之上时, 新的观点和知识就产生了。如果这些超类型已经存在, 它们总是在一个不同的掩蔽 (mask) 重构层级之后才被显示。因此, “与其说隐喻形成某些先行存在的相似性, 不如说隐喻创造相似性”[4]37。按照布莱克的观点, 隐喻由“主题” (primary subject) 和“副题” (secondary subject) 两部分构成, 前者提供了隐喻的“框架” (frame) , 而后者作为隐喻的“焦点” (focus) , 它应该是一个涵义系统, 认知主体在理解隐喻的过程中, 通过对这个涵义系统进行选择、压缩、强调和组合之后映射到“主题”之上, 然后“主题”则通过对“副题”的涵义系统进行过滤或筛选而建立起新的涵义系统, 譬如, 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即原子太阳系模型, 这个隐喻中, “原子结构模型”是主题, “太阳系模型”是副题, 通过比较而对“太阳系模型”涵义系统进行选择、压缩、强调和组合之后, 将其特点映射到“原子结构模型”上, 可能会得出“原子的质量基本上全部集中在原子核上, 核外电子绕原子核作轨道运动”这个新的涵义系统。

另外, 布莱克理论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常识系统” (system of commonplaces) , 他后来称之为“隐含复杂体” (implicative complex) , 它是与二阶系统或“喻体”相关的, 这些常识系统的观点后来被发展为语义学概念“域” (domain) 。实际上, 这些域、常识系统或隐含复杂体是缺省的, 它们的背景知识和原型知识包含在与每个概念类型相关的图式大纲组中, 于是, 隐喻将全部图式组转换成一个新的类型, 可见, 布莱克并不只关注隐喻本身, 他的互动论还考察了从不同的本体论视角研究隐喻的重述。正如纳尔逊·古德曼 (Nelson Goodman) 所说, 隐喻就是“一整套可替代的标签, 一个完整的组织结构, 形成了新的领域。全部过程只是:图式的转换、概念的迁移和域的转化”[5]。另外, 互动论还强调, 在隐喻用法中, 从不同的本体论视角重述“本体”涉及从不同域中新生的图式和概念图表所组成的紧密层级。

(二) 隐喻“互动论”的意义

隐喻的“互动论”强调了人的思维过程的隐喻性, 为科学表征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认知基础, 可以说, “隐喻是编织在我们的信念和欲望过程中的基本工具, 没有这个工具就不会有科学革命或文化的突进……”[2]470。因为只依靠数学语言和逻辑规则来建构科学表征并不现实, 还得借助于隐喻表征的方式, 在具有相似性的两个事物的互动中获得新的认知与理解, 确切而言, 这种相似性是语境的相似性, 隐喻将被认知的对象置于我们原有的概念框架所支撑的语境中进行解释和表征。

其一, 互动过程中喻体提供了一种观察本体的新视角。在隐喻的理解过程中, 本体和喻体的两个系统相互作用, 与喻体“相关的常识”通过“选择、掩盖或突显”本体的某些特征来重新组织本体, 语言手段就如一个模型, 只能向人们展示世界的部分层面, 而隐喻使人们改变这些模型并由此改变人们观察世界的方式。换言之, 隐喻可以改变人们对世界的表征并由此向人们提供新的关于世界的信息。“世界必定是处在某种描述下的世界———或某一视角下的世界, 而一些隐喻能够创造这样一种视角。”[6]例如, 在理解牛顿的物理世界时, 物理学家们通过把宇宙比喻为一个设计精巧而绝妙的时钟, 一旦启动, 宇宙就按照自然法则自行运转。“因为几乎一切多种多样的运动, 都是由最简单的、磁性的和物质的力引起的, 就像一架钟的一切运动都是由简单的重量产生的一样。”[7]这个隐喻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宇宙的机械论视角。

其二, 互动能够创造出相似性。隐喻互动论的产生, 在很大程度上, 是由于隐喻的“对比论”无法解释隐喻的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性。布莱克认为, 隐喻两项之间的相似性是创造出来的, 而且相似性的创造是受到限制的。对本体的重构不是随意的, 不能违反本体的原有结构, 我们应当对“客观相似性”和“经验相似性”进行区分, “客观相似性”是不存在的, 在两客体被经验和概念化之前, 它们无所谓相似或不相似, 只有当本体被概念化为喻体时相似性才被创造出来。“经验相似性”依赖于概念化并随概念化的改变而改变。例如, 魏格纳 (A.L.Wegner) 的“大陆漂移假说”就是通过在地球上的七大洲与一张撕碎的报纸之间创造相似性而进行说明的。这个隐喻所牵涉的语境关联体现在:七大洲的海岸线轮廓恰好吻合, 且彼此在物种、地质等方面具有连续性, 那么, 各大陆极有可能是由一个巨大的陆块漂移、分裂而形成的……这种情境恰好与一张撕碎的报纸相似, 如果撕碎成几块的报纸按照其参差的毛边拼接起来, 上面的字句仍然能前后连贯。

其三, 互动能够重组和创造出新的域。在创造相似性的过程中, 隐喻中的原有域得到重组, 并创造出新的域。隐喻是一个“真的类包含陈述” (a true class-inclusion) , 本体被纳入一个暂时的、非常规的新域, 而喻体既指称这一新创造的域, 又是这一域的原型分子。然而, 隐喻互动创造的第三个域并非暂时性的、非常规的或次要的, 而是根植于人们的长期记忆中的。因此, 可以说, “隐喻的广泛使用是人类发现新经验和熟悉的事实之间的相似性这种深刻天赋的游离见证, 新事物或新经验由于被归结到已确立起来的特征下而得到掌握。”[8]例如, 数学中最富含有诗意的螺旋线在自然界中具有广泛而普遍的现实表征:蜘蛛网、车前草的叶片排列、蚂蚁的运行轨迹等等, 另外, 天文学家通过对银河系的气体密度进行观测分析, 发现银河系也是星体以圆心呈螺旋状向外扩的, 甚至号称“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的意大利比萨斜塔的楼梯也是一个具有294阶的螺旋线结构。可见, 隐喻可以将陌生的、甚至是难以直接描述的事物与熟知的、可直接描述的“明示事实” (manifest facts) 相并列, 创造出二者语境关联的相似性,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认知概念。

二隐喻表征的层级性

隐喻互动论强调两个实体的互动关系, 这种互动是以相似性为前提的, 借助于这种相似性所建立起来的两者之间的语境关联, 我们将研究对象的数据、图像等通过隐喻性的科学文本表征出来。然而, 正如范·弗拉森 (Van Fraassen) 所说, 这种相似性并不意味着两个事物本身之间的直接相似, 而是指两者的关系的相似性, 即语境关联的相似性, 这就必然涉及隐喻表征的层级结构。实际上, 隐喻表征的层级性是以语义层级 (semantic hierarchies) 为基础的, 语义层级是指概念节点 (concept nodes) 之间的连接和联系, 分析语义层级的结构对隐喻表征的研究都是十分必要的。

(一) 概念关系的继承性

当代的主要哲学家已经开始关注概念的真正本质以及概念与集合或类别之间的关系, 因为用类包含来归纳语义网的特征时对概念的本质作了预设。然而, 根据概念的外延或类别来定义概念在整个20世纪都陷入困境:按照外延对概念进行分类意味着我们根据概念所指称物的类别来定义概念, 同时, 类别由它们所包含的个体所确定。

弗雷格于1892年提出了对概念的意义和所指进行区分, 他引入“意义” (sense) 的概念来解决大量的同一性陈述问题 (identity statement) :同一性陈述如“晨星等于暮星” (the morning star=the evening star) , 在认知内容上与次要陈述“晨星等于晨星” (the morning star=the morning star) 如何区分呢?他的回答是:当晨星和暮星的指称相同时, 两者的意义 (“早晨最亮的星”和“夜晚最亮的星”) 并不相同, 于是, 晨星和暮星在认知内容上是不同的。此外, 弗雷格还引入了概念“落在…之下” (falling down) 和“落入…之中” (falling within) 。当我们说某个物体是红色的时, 我们是指这个物体“落在红色这个概念之下”;而当说到红色是一种颜色时就引入了概念间的一个二级关系。因此, 客体对象“落在一级概念之下”, 而概念“落入二级概念之中”。弗雷格“落入…之中”的概念似乎已经表明一个高阶概念的层级, 它没有应用外延并且没有以类包含为基础, 然而, “落在…之下”与“落入…之内”的关系的真正本质往往并不清晰, 因此, 它也是难以实施的。

卡尔纳普于1947年也曾对意义和指称做了一个类似的区分, 不同的是, 弗雷格所关注的是概念的同一性陈述问题, 而卡尔纳普则专注于具有相同外延的两个不同概念的问题。例如, 尽管概念“心”和概念“肺”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但是它们可以有相同的外延, 例如, 对于所有X而言, 当且仅当X有一个肺, 那么X就有一颗心脏。换言之, 凡具有肺的一切事物也具有一颗心脏, 反之亦然。也就是说, 在这个语境下, “心”和“肺”两个概念享有相同的客体集, 然而, 按照卡尔纳普的观点, “具有一颗心脏”和“具有一个肺”具有不同的内涵, 他将“内涵”定义为它所表达的命题, 更确切地说, 卡尔纳普用外延和内涵来区分有条件的真值和必然的真值, 将句子的“外延”定义为它的真值。对于具有相同外延的两个句子而言, 它们必然是等价的, 而且, 对具有相同内涵的两个句子而言, 它们必定是逻辑上等值的 (L-equivalent) 。

然而, 事实却是, 即使两个句子的表达恰好具有相同的外延, 但很可能在另一个可能世界中, 这些特性却对应着不同等级的客体对象, 换言之, 它们指同一等级的客体对象就仅仅是一个条件上的事实, 它们所表达的命题并不必然为真, 二者的内涵不同, 因为并非所有具有“心”的事物必然等价于具有“肺”的事物, 它们仅仅是恰巧在我们的世界中等价而已。正如伦纳德·林斯基 (Leonard Linsky) 提出的批判, “这些模式是认识论的, 而非形而上学的, 卡尔纳普的概念‘内涵’没有与意义的任何认知角色相联系, 因为对于我们理解句子时所认识的事物而言, 究竟是什么确定了它是先验可知还是后验可知呢?这显然是有差别的。”[9]

蒯因认为“内涵”这个概念的流行引发了许多问题。首先, 与集合不同, 我们如何对内涵进行确证是不清晰的。例如, 集合确证仅仅涉及集合元素的问题:当且仅当两个集合具有相同的元素时, 它们是相同的。然而, 这样一个简单而清晰的标准并不适用于属性, 因为我们现在得依赖于这样的模式:当且仅当两个特性是逻辑上等值时, 它们才是相同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确证:当我们所知道的一切在整个世界中都为真时, 什么命题在所有可能世界中都为真?不过, 蒯因认为确证必然的真值是普通人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另外, 卡尔纳普对内涵和外延的区分是建立在一个预设条件上的, 即将模态系统合法应用于自然语言之上, 然而, 这么做的最大困难在于:当涉及指称上晦涩难懂的表达时, 这种指称将会失效。蒯因将我们能够不失其真值而代换其同一性的情境称为“指称上清晰的” (referentially transparent) , 反之则是“指称上模糊的” (referentially opaque) 。例如: (1) 9=行星的个数, 这是一个真实的条件性陈述; (2)  (9>7) , (指“必然地”) 这个也必然为真。接着, 我们可以根据代换原则用“行星的个数”来代替 (2) 中的数字“9”, 于是得到: (3)  (行星的个数>7) 。显然 (3) 是无效的。

此外, 蒯因主张“不存在分析陈述”, 即根本不存在“分析———综合”的划分。按照卡尔纳普的观点, 真命题或者是有条件的 (事实命题) 或者是分析的 (永真式命题) 。例如, “单身汉等于未婚男人”这个命题被认为在分析上是真实的, 即当且仅当两个概念逻辑上等值时, 它们是相同的。然而, 命题的意义并非由产生分析的真值所必需的条件集而确定, 相反, 意义是语言的经验特征, 因为任何术语的意义都是可修正的或“结构开放的” (open-textured) 。

综上所述, 概念间的关系不论从内涵还是外延上分析, 都涉及超类型 (supertype) 和子类型 (subtype) 的关系:子类型必然是对超类型的不可分的具体描述或说明;子类型与超类型的其他子类型必然是逻辑上彼此相关的;当且仅当某个超类型的两个子类型彼此都不互为具体说明时, 这两个子类型对于这个超类型是同阶的;子类型继承了其超类型的所有二阶特性。然而, 概念关系之间的继承性并不意味着没有问题:如果我们硬是将某个属性归属到最大的超类型中, 我们就会处于这样一个自相矛盾的境地———我们需要一个比最大的超类型更大的超类型。如果我们从未将特性归属到最大的超类型之下, 那么, 一切事物都不可能从未继承自它, 但是, 这样的话, 它是如何成为任意一种超类型的呢?

(二) 三角形层级的形成

如上文所述, 我们的概念关系是根据我们关于世界的模型与事物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而派生的, 而不能根据逻辑等价或必要条件来派生出概念的附属类别。实际上, 任何情况下的知识表征都应有一个数学结构以便能够反映概念关系和语义网的经验本质。语义层级的“三角形层级”形式或许可以满足这个条件, “‘三角形层级’其实就是一个直接的非循环图表, 这个非循环的图表有一些分离然后又聚合的分支, 它们准许某些节点具有相同的起点。”[10]另一个与类型层级相关的层级结构是布尔型 (数学体系) 的格架, 接下来的图1就展示了上述两种相对的层级结构:

布尔型格架的问题在于它准许概念类型间存在较多的关联, 但是, 这些关联是根据布尔型格架的数学结构而确定的, 而非根据我们为世界建模的方式确定的。对于任意一对已知的概念类型, 必定会存在一个最小的普遍超类型和一个最大的普遍超类型, 从而使得层级成为一个布尔型格架。这个结构的性质正是:在布尔型格架中附加上一些模拟的概念类型以填充中间的节点, 在此需注意的是:层级产生的原因是经验的而非先验的, 同时它也不是根据布尔型格架中的缺省节点而产生的。事实上, 只要假定层级的顶端有一个普遍超类型, 并且将每个底部节点都与一个普遍子类型相连起来, 以上的三角形层级就可能构成一个格架 (尽管并非一个布尔型格架) 。然而, 我们要求表征必须符合逻辑和数学形式, 而完全忽略所要表征的事物的真实次序。

此外, 一个直观的非循环结构可能只表征我们的概念图式中实际应用的那些概念, 而且, “三角形层级”也并不固守于一种特殊形式, 概念间的关系可以按照我们的概念框架所意指的任意方式而得出。因此, 一个三角形层级的表征结构的整体特性完全是由我们关于本体论依赖的真实信仰而建模的。

(三) 三角形层级的特征

由于类集合一般被定义为对象集, 我们并不能直接使用类集合来把握概念间的关系, 而且集合元素并不能对概念和属性的确证做出解释。同时, 语义网中的概念表征必须与一个概念的“意义”或“内涵”相对应, 而不是与“外延”相对应。因此, 三角形层级中类包含之间的外延关系会导致概念间层级的同一化。可见, 理出三角形层级中概念节点间的关系的特点非常重要。

首先, 我们来考察一下类包含失效的实例。实际上, 概念节点间的关系并非类包含的, 它能表征我们实际组织概念的方式。我们不妨用类集合对内涵集进行构图以便形成一个语义网:想象这样一个世界———当且仅当某物有形时, 它具有颜色, 即“颜色———形状”。在为这个世界所建构的层级中, “颜色”代表“红色”、“蓝色”、“绿色”等等的超类型, 而“形状”代表“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等的超类型。于是, 如果类集合被用来把握“子类型-超类型” (“subtype-supertype”) 的关系, 那么, 由子类型所表征的事物的类别就被包含在由超类型所表征的事物的类别之中, 如下图所示:

在概念化的整个指令系统中, 概念“蓝色”不会被归入“形状”之下, 同时“圆形”也不会被归入“颜色”之下。然而, 如果我们的概念是根据世界上事物的类别像这样被建构起来, 那么“颜色”的概念就等同于“形状”的概念, 由此将会得出:“红色”是一种“形状”, 同时“正方形”则是一种“颜色”。而这种荒谬性是由条件性事实 (颜色与形状是同延的) 和对集合的逻辑推算而导致的。

更重要的是, 我们的概念结构取决于我们关于世界的模型, 而非取决于类元素的条件性, 同时, 被映射在我们概念中的模型决定了类元素。如果有形而无色的事物消失, 那么, 我们是否会仅仅因为“颜色”和“形状”的类别变成同延的, 而就此认为它们是一致的呢?同时, 如果突然又出现一个无色的正方形, 我们是否会再次形成“颜色”和“形状”两个分离的不同概念呢?也许接下来所阐述的关于“确定性与可确定性”的关系能更好地把握“超类型与子类型”关系。

其次, 确定性与可确定性的关系, 就像子类型与超类型的关系一样, 常常被看作是一种特殊性。确定性 (例如“红色”) 比可确定性 (例如“颜色”) 更具体些, 换言之, “红色的”必然为“有色的”, 而“有色的”并不必然为“红色的”, 然而, 仅仅靠特殊性是不足以解释这个关系的;换言之, 表示“较小特殊性”和“较大特殊性”之间关系的术语并不能一贯地把握子类型与超类型的关系和确定性与可确定性的关系。例如, “蓝色”比“忧郁”更加具体, 但它并非“忧郁”的确定性, 而是“颜色”的一种确定性。

可见, 这种区分产生了一种层级次序, 以及关于绝对可确定性的观点, 而许多哲学家已经将这种绝对可确定性看作是一种类属普遍性, 因此, 除非一种确定性是另一种确定性的一个低阶的可确定性, 否则具有相同的可确定性的两个确定性彼此之间是不相容的。此外, 对于任意确定性术语而言, 除非与实体相应的绝对可确定性术语真实有效, 否则这个术语及其否定都不能表述这个实体。换言之, 确定性预设了它们的绝对可确定性;对于具有确定性的一个对象而言, 譬如说“红色”是它的谓项, 它就必定具有颜色。

三隐喻表征的动态性与语境

事实上, 三角形层级体现了隐喻概念间的静态关系, 接下来我们将转向隐喻的语义层级的动态方面, 以便深刻理解:不同语义情境中的层级变化将会引发什么样的语言变化, 而发生在层级中的这些变化正好可以说明语言的开放结构性, 同时也可以为我们把握这种开放结构的编程方式提供思路。

(一) 隐喻的动态类型层级 (DTH)

上文所述隐喻“互动论”涉及“属于同一家族系统中作为隐喻表达的语词意义间的转换”[4]45, 解释隐喻需通过引入关于“喻体”的新观点来改变图式结构, 隐喻改变了层级上的掩蔽 (mask) , 新的联系和节点出现而旧的则消失;因此, 隐喻可以通过改变特指事物之间的关系而产生新知识和观点, 而且, 新产生的隐喻超类型 (supertype) 或者会变成字面掩蔽的一部分, 或者可能会整个地消亡。因此, 类型层级随着学习和经验的不断变化而变化, 同时, 隐喻是扩展和完善类型层级的主要工具。因此, 如果我们想要表征主体的形而上学模型, 我们的类型层级在本质上就必然是动态的。

语境对于解释隐喻和直接言语都是至关重要的, 它所起的作用可以被表征为一套能够改变语义层级观的掩蔽。一个陈述是否是字面的或隐喻的取决于起作用的掩蔽, 或者取决于这个陈述所隐藏或者暴露在层级中的联系。事实上, 通过建立新的语义联系, 隐喻作为一个掩蔽的目的是根据本体论的工具所调动的新层级来重新描述本体, 即根据从另一个领域所产生的层级和相关概念图表而对一个领域进行重新描述;因为这些层级反映了我们的世界观, 我们将会以一个新颖的世界观来重新描述主体———不仅要表征看待主体的方式, 而且要表征世界或事态与构图或描述相符合。

一般而言, 隐喻总是给层级附加新的联系, 这往往导致概念域间的区别模糊化。隐喻的目的不是精确化, 而是提出概念之间更高层次或者更抽象的联系。另外, 字面语境之间往往在其掩蔽下具有更少的联系, 直接言语的精确性要求理清概念间的区别。隐喻陈述可还原为字面释义, 同时以更宽泛的域看待世界, 并且根据一个完全不同于直接言语的语义网来重新描述主体。这种方法有利于我们理解格里格和希利的“截尾假设”[12]:人们首先由作为表征工具的隐喻所引导而“走上了字面语言的花园之路”, 这样, 隐喻的字面程序就被开启然后否决。这种情况可以用“动态类型层级” (Dynamic Type Hierarchy) 解释为用一个已经存在于类型层级之上的字面掩蔽来分析隐喻, 然而, 除了现在主体被引导走上“隐喻的花园之路”, 同样的情况可能会发生在当一个隐喻掩蔽已经归位并且表征一个误导性字面陈述时。例如, “那是海产品陈列窗里的一条红鲱鱼 (a red herring) ”这个表达就直接使用了一个传统隐喻;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将“红鲱鱼”作为误导性的线索而不是作为“一条红色的鱼”来理解, 只有当我们听到句子的剩余部分时, 我们才能重新调整到一个字面的解释上来。于是, 我们所遭遇到的这种理解上的约束障碍正好表明, 类型层级需要一个新的掩蔽, 从而为类型层级创造一个新的节点。

(二) DTH模型中的语境关联

“语境”是指“用于解释话语的前提的集合”[13], 同时, 语境也包含着听者关于世界的假设的子集。因为一个人在任何特定时间的认知环境可能包含几个语境, 只有其中之一将会被用来理解一个特定的交际行为, 它是听者关于世界的假设的子集, 语境的变化即听者关于世界的假设的子集的变化, 它形成了明示行为 (ostensive act) 的认知效果的变化, 那么, 为了把握这些认知效果对DTH模型的影响, 我们必须对隐喻的DTH模型中的语境关联进行探讨。

接下来, 我们举例来对DTH模型中的语境进行说明。例如, 我们说“稀有气体是惰性的” (Noble gases are inert.) (1) , 这是一个生动的比喻, 它将有生命的物即人的特性归到无生命的物之上, 在类型层级中, “稀有气体”是一类化学元素, 属于非生物的域, 而“惰性的”是人的一种状态, 属于状态经验者即生物的范畴。“惰性”的“经验者”是“动物”, 同时, 顺着层级向上, “惰性的”也是一种“需要” (need) , 而“需要”即一种“需求” (requirement) , 如图3所示:

那么, “惰性的”概念图就解读为图4。

稀有气体是一类化学元素, 所以我们得出这个隐喻的两个域即“化学元素”和“状态”, 同时, “状态”又暗指了这些状态经验者的域:“动物”。因此, “惰性的”这个术语的使用就暗指了隐喻的喻体, 现在的任务是要在“稀有气体”与“惰性的”生物之间找到或创造一个更普遍的共同超类型 (common supertype) 。

我们将“惰性的”归为一种“动物”对休息的一种需求状态, 沿着层级向上, 生物与非生物都有“需求”, 而且“动物”和“化学元素”都是“物质”的子类型, 于是, 我们根据“惰性的”得出“需要休息的、状态稳定的物质”这个共同超类型。既然已经发现一个共同超类型, 那么隐喻掩蔽就开始起作用了, 它将“稀有气体”和“动物”都看作是某种需要休息的物质, 其层级如图5所示:

事实上, 对于“稀有气体是惰性的”这个句子而言, 稀有气体的本质特性是稳定的, 不易与其他元素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其他化合物, 那么“稀有气体是惰性的”这个句子的概念图表将会包含“惰性的”与“稀有气体”之间的一个链接。于是我们就得到一个新的概念图 (参见图6) 。

按照这种隐喻的表征方式, 把人的特质扩展到其他生物和非生物之上将是很容易的。类似的例子还有:“希格斯玻色子一直在跟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 “大自然是狡黠的、无限精致的”等等。但值得注意的是, 只有在能够找到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共同超类型时, 隐喻才起作用。在以上这个例子中, 层级的掩蔽并非字面的, 稀有气体并不能经验某种状态或者成为动作的载体, 但是这点并不影响我们理解隐喻, 因此, 这种语境的掩蔽“隐藏”了这样的事实:稀有气体不是动物。这样看来, 处理隐喻所需的机制与处理直接输入的机制并未分开, 但实现这个程序并不遥远。这两种情境下使用的相同机制有:寻求类型层级、限制术语、扩展定义节点、链接和简化。唯一的不同点是隐喻用法的限制条件改变了。

四结束语

随着科学创新和科学思想的发展, 隐喻的思维创造性在科学表征中的动态特点逐渐显现, 促使科学哲学家们开始审视隐喻的认知结构、思维机制和理论模型与语境的动态相关性。动态类型层级体系 (DTH) 正是以语境关联为基础, 将隐喻的概念图表、语义层级和互动论相综合而发展的一种新的科学表征方式。科学家通过隐喻对世界进行推论, 设计并解释实验, 然后在科学共同体之内进行交流, 并向科学共同体之外推广。这一科学表征的基本程序其实是:通过对隐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结构、性质、功能等进行类比, 在语境相似性的基础上对未知对象进行具体描述、合理推导或模型建构, 从而实现对未知对象的初步理解。例如, 电磁场理论正是麦克斯韦在法拉第的“力线”启迪下创立的, 通过电场或磁场与流体速度之间的类比, 确定了电场或磁场遵守流体力学的部分理论, 接着借用流体力学的一些数学框架, 推导出电磁学理论的雏形。可以说, 动态类型层级体系根据不同的语境关联对隐喻进行解释, 从而动态地产生新的类型层级中的概念节点和链接, 并对类型层级中的原有概念进行重新组织, 其中一些概念可能会变成类型层级中的基本部分, 而其他概念则可能会消亡, 这正是隐喻表征的类型层级动态性的体现, 其动态机制的根源在于语境关联的开放性。

总之, 隐喻丰富了我们对于科学世界的理解, 为科学理论的实践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隐喻的“互动论”为隐喻表征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隐喻互动所牵涉的概念间的继承性, 决定了隐喻表征的层级性, 这种层级性的建构又受语境关联的相似性的制约。同时, 语境的动态开放性决定了隐喻表征的动态类型层级体系的形成, 类型层级的动态性就表现为层级中的节点和链接随语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即语境关联的动态性使得隐喻表征具有某种开放性和活力。因此, DTH体系无疑是较为完善的隐喻表征方式, 它推动了科学表征发展, 从而也推动了科学哲学的发展。不过, 隐喻表征方式的探讨并不因DTH体系的提出而终结, 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我们认知世界的方式不断变化, 社会、文化和历史的语境也将不断发生变化, 这就为我们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因此, “将科学隐喻研究与语境论相结合……应当是未来科学隐喻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向。”[1]101

动态语境 篇2

动态语境观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从动态语境观的角度出发,通过和静态语境观与听力教学结合的对比,对动态语境能否帮助大学生提高英语听力水平进行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探讨.并就如何培养学生对语境反应和重构能力提出了建议.

作 者:邱晋 QIU Jin 作者单位:四川外语学院研究生部,重庆,400030刊 名:重庆教育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COLLEGE OF EDUCATION年,卷(期):21(2)分类号:H319.3关键词:听力教学 静态语境观 动态语境观 共有知识 语篇

动态语境 篇3

一、关于动态语境的主要因素

语言总是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使用,因此分析语言现象必须要把它和所依赖的语境联系起来。在语言使用过程中,语境的变化主要表现为:话语范围,话语基调和话语方式,这三个因素的动态变化,对语言沟通效果产生根本影响。

Halliday (朱永生,2005)把语境看作是语篇之外的情景因素,并把情景因素归纳为以下三种:

(一)话 语 范 围(field of discourse),即语言发生的具体环境,包括话题以及参与者参与的整个环境,其中话题可以是专业性的,也可以是非专业性的。语言交际可以有无数个话题,但并非任何时候、任何场合、在任何人面前都可以谈论任何话题,话题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别的因素的制约。

(二)话语基调(tenor of discourse),即参与者的角色关系。Poynton(朱永生,2005)认为,话语基调由三个变量组成:权利,接触和情感。权利涉及的因素包括地位、职业、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等。通常来说,在这些因素中占据优势地位的会在话语活动中处于主动的、支配性的地位,而另一方则处于被动的、受支配的地位。接触是指人之间是否经常有联系。接触的频率高就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因权利因素的差距带来的影响。最后一个变量是情感,也就是指一个人对某人某事投入情感的程度。投入的情感的多少在某种程度上能影响权利因素或接触因素带来的影响。

(三)话语方式(mode of discourse),话语方式是指语言本身所发挥的作用以及语言交际所采用的渠道和媒介。一般来说,话语方式分为口头交际和书面交际两种。如果从交际双方是否见面的角度来看,又可分成见面与不见面两种。交际双方选择的话语方式很可能会影响谈话的内容。

二、影片中动态语境因素对沟通效果的影响分析

影片中,主人公总能恰当地在三个语境因素之间相互转换,根据语境因素的变化选择相应的语言,使语言发挥出应有的效果。

(一)话语方式和话语范围的相互作用对沟通效果的影响。影片中,克里斯•加德纳虽然拿到了一张维特证券实习生的申请表格,但他知道,如果按照规定的话语方式填好表格交上去,只有高中学历的自己很可能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因此,他果断转变了沟通中的话语方式和话语范围—首先,直接向人力经理Jay twistle口头解释了虽然他只有高中学历,但可以很好地处理数字和人际关系,因此也就具备了一个证券经纪人的基本条件;其次,不断创造机会扩大话语范围。利用与人力经理同车时机,巧妙帮助其解决了魔方难题,通过另一种方式展示了自己的数字天赋,给维特证券的人力经理Jay twistle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并为最终获得宝贵的实习机会创造了条件。在语言沟通中,话语方式和话语范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灵活的话语方式可以有效扩展话语范围,使双方扩大形成共识的机会,必然对加强沟通效果产生积极的作用。

(二)话语基调和话语范围的相互作用对沟通效果的影响。克里斯•加德纳在出租车中与人力经理的对话是话语基调与话语范围相互作用的范例。在双方语言沟通中具有主导地位的人力经理Jay twistle一开始就确定了话语基调,始终沉浸于魔方游戏中,对加德纳的自我介绍毫无兴趣。见此情景,加德纳及时扩大了话语范围,主动放弃先前徒劳的介绍,向其表示自己能够帮助他解决魔方难题,最终依靠自己出色的数字天赋和执着精神,获得了人力经理Jay twistle的信任,为取得宝贵的面试和实习迈出了坚实一步。话语基调是语言沟通取得有效成果的前提。固有的话语基调往往可以通过扩大话语范围产生必要的情感共鸣,并反过来影响原有的话语基调,使语言沟通中处于被动地位的一方取得有利于自己的效果。

(三)话语方式和话语基调的相互作用对沟通效果的影响。在影片中,克里斯•加德纳由于种种原因错失了与退休基金CEO—Ribbon先生见面的机会。他有两种弥补的方式:打电话争取下一次的见面或见面争取。他知道如果是打电话的话,话语范围将局限于他的道歉,那么在话语基调上他也会处于一个被动状态,这也将几乎意味着他彻底失去这个潜在的大客户,不再有与他合作的机会,因为上一次见面机会还是因为Ribbon为了自己所支持的橄榄球队才给的。所以,为了尽力去争取这位至关重要的CEO,克里斯名为顺道实为特意去拜访了一下Ribbon先生。当面的交谈和真诚实意的道歉消除了因权利的悬殊带来的差距,Ribbon邀请克里斯一起去看球赛。正是在那次球赛上,克里斯结识了更多Ribbon的朋友,或者说是潜在的客户,为自己的成功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话语方式的改变带来了接触和情感等因素的变化,进而影响影响到言语活动中话语基调的定位。

语言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沟通参与者只有周密考虑话语基调、话语范围和话语方式这三种语境因素的相互关系,才能灵活加以运用,取得预期的沟通效果。

[1]常志婧.不得不说的“谎言”——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谎言”的语境顺应分析[J].科技信息.2011年32期

[2]张丹.语境研究略论[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动态语境 篇4

传统的高职英语教学中阅读理解很大程度上停留在理解阅读文本中的词汇及表达方式, 以解决习题为主要内容, 但往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少, 学生的阅读能力却未见提高。主要原因在于, 阅读理解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交际过程, 需要阅读者根据文本提供的信息, 与其已有的心理图式产生联系, 并随着文本信息的输入不断进行选择和假设, 调整心理构式。单纯的词汇及表达方式的理解不是能动的认知变化过程, 新的知识不能有效地纳入已有知识的认知图式, 因而不能促进阅读能力的增长。

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 (IEA) 提出阅读素养的定义, 强调阅读在学校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针对高职英语教学明确的目的性和指向性, 我们认为培养高职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任务在于引导学生不仅仅停留在理解表面文字, 而要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 通过积极自主的思考, 强调通过与文本的互动来获取信息。阅读者与文本之间的互动实质上是读者通过文本, 与作者的思想、观点之间的互动或者交流, 这恰恰体现了阅读过程中语境的动态性。研究如何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构建动态语境, 对于如何有效地培养其阅读素养也是一种新的尝试。

一、动态语境

传统语境观认为语境是一个客观存在的被适应对象。Verscheuren (2001) 指出在语言交际的过程中, 使用者能够做出恰当的选择, 是因为语言具有变异性、协同性及顺应性。在变异性和协同性的基础上通过恰当的方式做出符合交际需要的选择, 语言交际才能得以顺利进行。“动态语境”这一概念最初是由丹麦语用学家Mey在2001年提出, 同年, Sperber&Wilson (2001) 从认知角度提出“认知语境”。Mey (2001) 提出语境不是静态的, 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 它是言语交际时不断变化着的环境。动态语境指的是话语范围、话语基调和会话方式中的某一个、两个甚至所有三个因素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发生变化从而影响语言使用的现象。动态语境理论认为语境是一个心理构建体, 言语的发生实质上就是交际双方之间的互动过程, 语境就是在这个互动的过程中存在于双方大脑中的一系列假设, 它在交际过程中是一个变量。随着交际的进行, 语境发生发展变化, 交际双方不断对语境进行构建。 (何兆熊, 蒋艳梅, 1997) 一方面, 话语发出者通过有意识地操纵交际双方的“共有知识”, 建构有利于实现其交际目的的语境。另一方面, 话语接受者激活相关的“共有知识”, 或心理认知图式, 随着新信息的输入, 构建新的图式以有效地理解话语。

该理论主张教师在教学中以培养学生进一步的语境意识为主, 使他们学会在意义的理解和生成的动态过程中把握深层次含义, 借助动态的语境达到交际成功的目的。

二、动态语境的构建

高职英语阅读课堂的特殊性使阅读中的动态建构能够采用多种形式, 课堂的交际模式、动态规律以及学生的参与模式等都能影响动态语境的构建, (石翀, 2010) 从而影响学习者的思维和理解。

(一) 交际性的提问促进阅读素养的培养

高职英语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素养, 为成为积极的公民和终生学习者而进行阅读。因而, 作为阅读课堂上的一种主要形式, 教师提问应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使得文本信息的输入和学生观点的输出形成有机地结合, 从而促进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通过交际性的问答, 学生处于积极的交际模式中, 他们能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认知构式或者认知语境在不断发生变化。

阅读可以简单地分为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阅读前, 通过与文本相关的背景知识, 引导学习者激活已有的心理图式, 为与即将输入的文本信息相联系做铺垫。同时鼓励学生预测文本的主要内容, 采用提问的方式, 针对每一种预测进行比较。然后开始逐部分阅读文章, 学生已有的心理图式将与文本信息发生联系, 调整为新的构式。每阅读完一部分, 回过来进行思考, 根据已阅读的文本信息, 哪种预测最为可能。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背景不尽相同, 不同学生的预测也会各不相同, 此时扫除语言知识障碍并组织学生展开讨论, 通过教师引导促进生生之间的互动比单纯的教师讲授会更加有效。预测文章内容的同时, 教师可根据不同学生设计问题, 学生在文本中找到可靠的信息来解决教师所提出的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适当延伸, 使其乐在其中。同时引导学生意识到自己的理解发生了改变, 以及为什么会有此改变。

整个过程中, 学习者都在积极地与文本或者文本作者进行交流, 不断地调整和改变其认知构式, 从文章意义中建构意义, 无形中提高阅读素养。值得注意的是, 外语学习的特殊性决定了学生需要相对母语更多的准备时间组织语言和表达, 特别是对于高职的学生, 这就要求教师在该环节注意预留给学生恰当的足够的时间, 给予其表达方式更大的包容, 使学生能够享受阅读。

(二) 灵活的课堂活动促进阅读素养的培养

阅读课堂还可以采用很多灵活形式, 如做调查、创作故事、制作海报、广告手册等。以下分别以《新编实用英语》第二册五、六单元的课I为例。

第五单元的课文I Toledo:a Problem of Menus, 讲述的是在国外餐厅用餐时, 由于不同的饮食习惯而产生了误会, 课文比较容易理解。教师可以在阅读之前, 布置学生完成阅读后分组将课文改编成小短剧, 激励学生发挥创造性, 敦促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中来, 加强对文字信息的理解、使用和反思。阅读过程中, 学生会根据输入的文字信息, 调整认知构式, 揣摩人物当时的心理状态以更好地诠释他们的语言和神情。小组活动的另一个优势在于, 学生之间会相互讨论, 存在不同意见时会进行辩论, 或认真听取教师对语言知识的讲解, 查找相关依据支持自己的观点。学生各自的心理图式不仅和文字信息相联系, 还会与彼此之间的图式相联系及互动。

第六单元的课文I Visiting the Gateway Arch对大通道拱门进行介绍。文章涉及的生词较多, 句子结构较为复杂, 学生理解上存在一定困难, 建议活动 (如角色扮演——导游) 安排在文本讲解之后。文本讲解之前, 针对学生的背景知识进行检测, 并激活学生已有图式。阅读虽然不能仅仅停留在字面意义, 但字面意义的理解对于文本的理解至关重要。学习者看到阅读文本马上会联系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 与之发生联系, 然后才能进一步与其他认知图式相联系, 理解文本的非字面意义。另外, 针对导游这一特定角色, 学生在听到任务之后, 也会激活相关图式, 如导游会介绍景点哪些方面的信息, 怎么介绍, 等等。当文本的内容涉及到类似导游可能会介绍的信息时, 学生的心理图式即与文本信息发生联系, 开始构建新的图式, 对于自己如何介绍产生一定的概念。类似的活动一方面有利于对文本的理解, 另一方面, 帮助学生达到阅读的目的, 成为积极的阅读者。

三、结语

综上所述, 不论是交际性的提问或是其他各种形式, 它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点:学习者已有的认知图式和文本信息相联系, 并且不断地进行调整和改变, 这与“阅读素养”的主旨不谋而合。英语阅读中存在动态语境, 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动态语境构建亦能够促进其阅读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A.K.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M].London:Edward Arnold, 1978.

[2]Mey, J.L.Pragmatics:An Introduction[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2001.

[3]Verscheuren, 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2001.

[4]Sperber, D.&Wlison, 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2001.

[5]付蓓.英语阅读过程中的动态语境[J].基础英语教育, 2009 (4) :31-34.

[6]何兆熊, 蒋艳梅.语境的动态研究[J].外国语, 1997 (6) :16-22.

[7]石翀.综合英语课堂语境动态建构模式[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 (2) :134-135.

动态语境 篇5

关键词:语法教学,动态语境,教学策略,情景语境,有效结合

一、引言

目前, 在中学英语教学改革进程中, 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仍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对于语法课的讲授, 仍在实施“注入式”教学, 忽视了对学生语言技能的训练, 混淆了语法教学与语言能力的关系, 因此, 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 在教材与教学设计上多下工夫, 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 改革传统的语法教学模式。把静态的语法规则注入到动态的情境语境中, 使之有效结合, 达到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灵活运用的目的。

二、静态语法的传统教育方式

外语教学经过了多年历史, 形成了主要以下几种核心的方法: (1) 语法翻译法 (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 , (2) 听说法 (Audio-lingual Method) , (3) 直接法 (Direct Method) , (4) 交际语言教学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 (5) 任务型语言教学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 这几种主要的教学法在外语教学的发展史上都发挥了或正在发挥着各自的重要作用。经过历史的检验, 人们认识到在外语教学中不但应该重视语言规则、语法形式的教学, 而且语法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习者能够准确地运用语法形式在社会中进行良好的交际, 全面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那么怎样才能解决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二者兼顾的问题呢?这是一个摆在大家面前的新问题。

三、动态语境下的静态语法规则的契合依据

语境作为语言学概念, 是德国语言学家Wegener于1885年最先提出来的, Wegener告诉我们, 语言的意义是通过实际使用而产生的, 语言的意义也只有根据语境才能确定。1923年人类学家Malinowski第一次较系统的提出语境框架, 指出“语言环境对于理解语言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提出了情景语境 (context of situation) 这一概念, 又在1935年提出文化语境 (context of culture) 这一概念。伦敦学派的创始人Firth吸收了Malinowski的语境理论, 把语境概念引入语言学的研究, 并对情景语境作了进一步的阐述。系统功能语言学创始者Halliday进一步发展了Firth的理论, 并在其创立的系统功能语法中进一步完善了语境理论。美国社会语言学家Hymes结合语言课堂教学于1972年提出了“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这一概念, 并认为在交际能力包括的四个参数中, 第三个参数“得体性”与语境研究的关系密切。他对语境变量作了深入研究, 并将其归纳为Speaking。指出语境对于语言研究和使用的重要性。

在语法教学的过程中, 语法规则的传授如果只是以词、短语、句子等静态的形式进行教学, 通过操练而让学生死记硬背记住语法规则只会形成一个短期记忆, 而且不能够活学活用, 从而不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但是如果将这些抽象的语法规则转化为具体的语言事实, 在教学中根据具体的教学及其特点设计不同的语境, 在相应的语境中让学生自己去积极主动地感受和发现语法规则, 认识某一语法规则的具体使用情况, 并理解其语义限制和使用条件, 语法教学就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动态语境下的静态语法规则的合理有效契合

(一) 利用语篇的多种语法设计语境

语篇是含有一定语境的各种语法形式的有机组合。在语法教学中, 一些语法知识如:时态、冠词的使用、主谓一致关系以及非限定性动词的使用等都必须处于一定的上、下文语境中, 所蕴含的意义才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和理解, 学生方能灵活运用。如以时态教学为例, 在传统的语法教学中, 各种时态的教学基本上都是以句子的形式进行的, 时态之间相互区别的标志往往是句子中出现的一些标志性的词, 如:often, always, now, yesterday, just now等。这种形式的教学不仅使得学生不能够全面的掌握某个时态的用法, 而且也使学生不能够根据语义的需要正确的选择具体的时态。而如果利用具体的语篇进行时态教学, 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语言语境和大量的时态用法实例, 也能够充分展示各时态之间用法和意义上的区别。从而使学生能够在一个高层面上全面掌握时态的用法和意义。

(二)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设计语法规则和语境的交融

由于多媒体教学手段具有集文字、声音、图像为一体的特点, 因此利用多媒体可以为语法规则的学习和教学提供语言使用和交际的具体的情景语境。使枯燥、静态的语法知识变成有趣、立体和动态的生活场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语法教学中, 一些学生较难感知和掌握的语法知识, 如虚拟语气在虚拟条件状语从句中表示对过去、现在、将来的假设情况的用法, 由于平时接触和使用机会较少, 很多学生会产生遗忘或者混淆语法规则的现象。在使用《Look Ahead》教材作为辅材中, 我们不难发现多媒体教学资料是比较合理的语法和语境结合的强有力的教学手段。

(三) 利用现实场景设计语境, 达到语法在语境中合理运用

1. 真实情景法

真实合理的情境, 让学生在记忆和使用上有特殊的作用, 这也使语法知识由抽象变为具体, 从而使语法学习降低了难度, 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使他们学得快, 记得牢, 用的活。在学习句型结构“be+adj.+enough to do sth.”和“be too+adj.+to do sth.”时, 教师可让班内一高一矮两位学生A和B站在讲台上, 然后指着灯对他们说:“Try your best to reach the light.”学生A很容易地触到灯, 教师便指着他说:“A is tall enough to reach the light.”而学生B跳了几下都触不到, 教师可指着他说:“B is too short to reach the light.”

2. 实验观察法

实验观察法是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或者教师演示实验的方式, 用英语语言表达现场情境的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在完成实验或者观察实验的过程中, 完成语法的教学。-ing分词与-ed分词是中学英语语法的重点与难点, 许多学生对其之间的差异分不清。教师可以采用实验演示手段让学生观察其差异。课堂上, 教师演示水被烧开的过程, 当水沸腾时, 教师介绍短语boiling water;待水降温不沸腾时, 呈现短语boiled water, 并作喝水状。在这种生动有趣的氛围中, 学生不知不觉地掌握了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的区别:现在分词一般表示主动进行的动作, 而过去分词一般表示被动完成的动作。

3. 在任务活动中设计语法和语境, 完成语法由静到动的结合

语法教学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在完成课堂任务中进行, 这种任务以创设的情景或真实世界为背景。例如, 教学现在完成时的被动语态时, 教师可以设计以下任务:What has changed in the classroom?全班学生闭上眼睛, 六个学生按教师所给的字条上的要求行动, 如“clean the blackboard, turn on the light, open the front door”等;然后全班学生睁开眼睛, 观察教室内的变化, 让学生运用诸如“The blackboard has been cleaned.”等完成时的被动句子进行表达。

4. 在活动设计中形成新的语境促动语法的静

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感兴趣, 而兴趣又常常产生于活动中。当学生在活动中运用语言时, 其大脑的两个半球都在发挥作用, 对所学语言的感知和理解更加活跃, 思维更加深刻, 记忆更加牢固。学习要配以活动, 活动中必有交际。教师应把语法规则化为活动, 把教学过程化为交际活动, 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和主体意识都动起来。例如, 教师可以利用教师游戏活化规则。在学习if引导的虚拟语气时, 教师可设计“接龙有戏”“故事新编”, 即一个学生说完一句由if引导的表示虚拟语气的主从复合句, 下一个学生造句时需将前一个学生所说的主句内容作为自己从句的内容。然后连接所有句子, 形成文章。 (引至《Look Ahead》教材) 例如:

S1:If I were you, I would buy the computer.

S2:If I bought the computer, I would borrow some money.

S3:If I wanted to borrow any money, I would ask you for help.

S4:If you came to my house for help, I would keep my door closed.

在这种开放意义的操练活动中, 学生既练习了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又锻炼了思维能力与快速反应能力, 还加深了对所学句法现象的理解;同时, 在紧张的学习气氛中又不乏幽默与调侃, 从而使语法教学既轻松又有效。

五、结语

语法教学的方式很多, 但由于语法规则是相对静态的, 而语言的使用却是动态的, 因此语法规则的传授不能仅仅以机械性的、枯燥的操练为主, 必须使语法规则与相应的语言事实结合起来, 设计一种符合语法规则特点的语境来进行教学, 让学生在充满趣味性和直观性的语言环境中调动已有的知识体系去认识、感受、总结、练习语法规则, 在不同的语境中使语法知识的形式、功能和意义达到和谐的统一, 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学生语法知识的灵活使用能力, 使静态的语法和动态的语境有效的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龚亚夫, 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Willis.J (.1996) 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 Longman

[3].朱永生.语境动态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4].胡壮麟.语境研究的多元化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 (.03)

动态语境 篇6

关键词:英汉习语翻译,语境动态顺应,指导策略

1. 前言

语言是跨文化交际中最重要的手段。翻译作为一种语际交流活动, 则负责实现语言之间的转换。泰特勒指出:“好的翻译应该是把原作的长处如此完备地移注入另一种语言, 以使译入语所属国家的本地人能明白地领悟, 强烈的感受, 如同使用原作语言的人所领悟、所感受的一样。” (沈苏儒, 1998:120) 习语作为语言的精华, 与其他语言成分相比, 在体现语言的文化特征方面更有典型性, 因而更被广泛使用, 频繁出现在翻译中。例如, 2010年3月16日人大闭幕, 随后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引用道:“行百里者半九十。”简短精要地表达出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的放弃, 以及由此引申的下文坚持之意。翻译将其译为:“Half of the people who have embarked on a one hundred mile journey may fall by the way side.”译文直译为:在百里的旅途中, 有一半人会在途中放弃。这一翻译, 达旨明义, 为众多英语听众充分领悟。究其翻译策略, 应为依托文化这一大背景, 从语境出发, 做到翻译的动态顺应化, 即语境动态顺应。

2. 语境动态顺应

2.1 动态顺应

顺应论是比利时国际语用学学会秘书长维索尔伦 (1999) 提出的一种语用综观论。它从宏观的、全新的角度俯瞰语言研究的各个层面, 符合欧洲大陆哲学以“综合”的模式探讨有关问题, 把对语言的理解融入他的思想之中, 把语言看作生活的一部分。维氏对语言的描述和解释在四个维度上进行, 语境关系的顺应是其中之一。具体来讲, “语境关系顺应指的是语言的选择应与交际语境 (交际者、物质世界、社交世界、心理世界) 顺应” (杨平, 2001:21) 。

动态顺应则是顺应论的核心。“语言使用或选择过程中的动态性与时间、语境和语言结构密不可分, 并最终促成意义动态生成” (Versehueren, 2000:147—151) 。

2.2 文化语境

语境则是指语言的使用环境, 一般分为两层, 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内部语境指一定的言语片段和一定的上下文的关系, 外部语境指存在于言语片段之外的语言的社会环境 (《现代汉语词典》, 2005:1665) 。刘宓庆先生也描述过语境意义。他说:“任何词语、语句和语段都必须处在特定的词语联立关系即上下文 (context或the frame of words) 中, 又受到特定的、大于上下文、扩及相关的社会交际情景即广义的语境调节。因此语境是意义的基本参照系。孤立的词语的意义必然是游移不定的。” (刘宓庆, 2005:45)

而对于英汉习语翻译, 由于习语的文化性, 语境则更是进行翻译的必要参照。翻译英汉习语需要考虑句子的言语片段, 更要了解句子之外的社会环境, 即文化语境, 依托语境为参照, 做到翻译的顺应, 使听者得其言, 知其意。如汉语习语:“说曹操, 曹操到。”不考虑它的文化语境, 不进行语境顺应调整直接翻译的话, 则是:When we talk about Caocao, Caocao comes.对这一翻译, 听众恐怕并不能体会该句汉语的真正精髓, 不知Caocao是何人何物。同样, 在英语习语中一典型例句:“It rains cats and dogs.”如不进行适当的调整, 直译为:“下猫猫狗狗了。”恐怕这样的信息是汉语听众所无法接受的。

3. 习语翻译的语境动态顺应指导策略

英汉习语作为文化中的重要部分, 常常出现在交际过程中。习语有着很强的文化特征和语境意义, 要对其进行翻译, 需要认真对待, 慎重处理。汉语的习语多来自历史典故、中国本国的宗教信仰等, 而英语习语多出自古希腊罗马的神话传说和《圣经》中的故事等。因此在翻译时, 我们不仅要译出源语习语的形象、意义, 而且必须考虑习语承载的民族特色, 以及它们的地域色彩。所以在进行英汉习语翻译时考虑文化语境, 做到语境的动态顺应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我们将就具体例子进行分析。

“人山人海”怎么翻译更好些呢?如果我们不考虑文化语境, 直接采用直译的方法则是: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这样的中国式英语讲给英语听众, 恐怕他们是理解不了词本身所要传达的“人数众多”的意思的。因此, 根据语境顺应翻译为“There is a large crowd of people.”就确实传达出汉语要表达的意义了。

再如, 老百姓茶余饭后总爱东家长西家短的聊天, 聊到最后总不忘加一句话感叹:“这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这句话如果翻译成:“Every family has a difficult scripts to read.”这依然是难以表达汉语真实的感叹意思。在英语文化中, 有类似的句子可以用来与之对应, 可以翻译成:“Many families have skeletons in the closet.”意思是很多家庭的衣橱里都有骨骸, skeleton用来表示家里的烦心事。或者还可以翻译成:“Every family has its own source of shame.”意思就是说每个家庭都有他们的问题。这样的翻译听起来就明白多了。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也是我们中国人非常熟悉的习语, 一般用在宴会结束时。有一个翻译版本是这样的:There are no feasts in the world which do not break up at last.这在英语中是不太容易被理解的, 也很难体会其中的不舍之情。在英语中有这样一句习语, 用在这里也许更符合翻译的语境性, 以达到动态顺应的效果:All good things come to an end.意思是说所有的好事情都有结束的时候。这样, 在合适的语境中, 听众自然可以充分理解说话者想传达的意思。

汉语有些习语是与中国的宗教有关的, 如:“平时不烧香, 临时抱佛脚。”烧香、佛都是中国佛教中的术语, 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中人人都能理解它的意思。但是在翻译成英语时, 就必须考虑英语的文化语境, 在英语中, 人们是不太理解烧香拜佛是怎么回事的, 尽管很多外国人到中国旅游时看见过烧香拜佛的事情。因此在这个汉语习语的翻译中, 如果翻译成:“Whentimes are easy, we do not burn the incense, but when the troublecomes, we embrace the feet of the Buddha.”外国人听上去可能并不能完全明白其中的涵义。考虑到人们使用这句汉语习语的语境, 一般是指学生平时不认真学习, 到了考试前夕开始着急, 于是便用这句话来说教学生。因此可翻译为:If you study hard every day, exams will not seem overwhelming. (如果平时用功, 那么你考试的时候就不会有压力。) 这样就容易理解了。就翻译本身而言, 原文的意义是不提倡随意增减的, 否则就会被认为是不忠实的表现。但文本的意义常常并不是一目了然、直截了当的, 它有其自身的隐显问题。有些意义对于原文读者是不言而喻的, 不需要做附加说明, 因而常常隐藏在文本的字里行间, 隐藏在文本文字背面的文化语境里。

在英语习语中也有与佛有关的句子, 不过此佛非彼佛。西方很多国家, 特别是英美, 大多数人信奉基督教, 所以基督教中的主神经常出现在英语的习语中, 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这里有一则与西方宗教有关的习语:As poor as the church mouse。西方教堂是很普遍的, 中国现在也不少了, 但毕竟是从西方引进的, 因此在翻译这句习语时, “像教堂的老鼠一样穷”是不太适合的, 可能不了解的汉语听众还会困惑, 为什么教堂的老鼠就是穷的?因此, 相应地进行翻译的调整, 译为“一贫如洗”更好一些。

英语成语:“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也可以根据语境考虑采用变通的翻译。如以运动员为主要听众, 可译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而对工匠来讲, 翻译为“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则更合适一些。

有一句英语习语是广为人知的: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虽然在现在信息交流如此迅速的环境下, 将此习语直接翻译成“在罗马, 就按着罗马人的方式做”也是可以被汉语读者理解的, 但是在汉语的语境中, 翻译成“入乡随俗”更合适一些, 更符合汉语理解的方式。

4. 结语

作为各国文化的一个缩影, 习语翻译是比较困难的, 译者不仅要清楚习语的表面意思, 而且要考虑其内在涵义。在翻译习语时充分考虑习语所处的语境及译语的语境, 有利于翻译出可理解、可接受的习语。这需要译者在平时生活中对知识、对文化的不断积累。

语言可译, 习语亦如此。英汉两种语言各有其丰富的表现形式, 互译时从文化角度出发, 采用语境顺应策略进行动态调整, 能帮助译者更好地理解源语习语, 也能更好地找到将源语习语翻译为目的语习语的方法, 从而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宓庆.新编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5.

[2]沈苏儒.论信达雅——严复翻译理论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8.

[3]杨平.关联——顺应模式[J].外国语, 2001, (6) :21-28.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 (第五版)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

【动态语境】推荐阅读:

媒介语境05-11

视觉语境05-13

汉语语境05-17

解释语境05-29

语境知识05-31

时代语境06-07

国际语境06-09

阅读语境06-20

广告语境06-25

个人语境07-01

上一篇:道德教育体系下一篇:测温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