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制约

2024-09-21

语境制约(精选5篇)

语境制约 篇1

“一语多解”这个反映言和意关系的千古难解之谜, 如同古希腊神话中的斯芬克司之谜一样叫人捉摸不透。吕叔湘先生在《语文常谈》中说得很透彻:“语言, 也就是说话, 好像是极稀松平常的事儿, 可是仔细一想, 实在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说话同吃饭走路一样平常, 正是因为说话, 才使人类具备了区别其它动物的特征。谈到言与意的关系, 吕先生又说:“语言的确是一种奇妙的神通广大的工具, 可又是一种不保险的工具, 听话人的了解和说话人的意思不完全相符, 甚至完全不相符的情形是常常发生的。”

谁也不会毫无目的地张嘴说话, 故如何利用语境的解释功能来理解话语含义, 便成了人类言语交际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舍此将无从沟通思想。

一、语境

语境是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 也是语言交际所依赖的环境。何谓语境?“语境”一词, 一般认为是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1923年首次提出的, 他区分出两类语境:一是情景语境, 二是文化语境。张弓先生在《现代汉语修辞学》中指出:“所谓语境, 包括社会情境、自然环境及上下文。分析起来有: (1) 联系说话时的情境; (2) 利用时间、地点等条件; (3) 利用自然景物特点; (4) 适合说话人和听众读者的关系; (5) 适应听众读者的情况; (6) 照顾上下文的关系等项。”[1] (P2)

王德春先生在《修辞学词典》中指出:“言语环境, 指使用语言时与言语行为有关的各种因素构成的实际情境, 即使用语言的环境, 简称‘语境’。语境的客观因素有: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主观因素有:身份、职业、思想修养、处境、心情等。这些因素对使用语言都有影响和约束作用。”[2] (P184)

二、上下文的制约

我们认为, 微观上语境是作品中的上下文, 从语篇的构成上看, 它包括篇、段、句、词语等。字、句、章、篇之间相辅相成的特点, 正是上下文语境制约的结果。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有这样一段话:“夫人之立言, 因字而生句, 积句而成章, 积章而成篇, 篇之彪炳, 章无疵也;章之明靡, 句无玷也;句子清英, 字不妄也;振本而末从, 知一而万毕矣。”[3] (P384) 字、句、章、篇之间相辅相成的特点, 正是上下文语境制约的结果。

在运用语言中, 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受着语境的制约。俗话说的“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就是交际时必须重视和依据语境。生活的语言处于一定的语境中, 惟有结合具体语境才能准确把握。“杜鹃”是一具有两个不同意义的词, 只放进句子中语义才能分化。例如:看杜鹃。如果分别加上“开了”和“叫了”就会成为两个不同语境的句子, “看杜鹃开了”和“看杜鹃叫了”。脱离了一定的上下文, 究竟是表面字义还是引申义不清楚, 一旦进入语境就清楚了。没有上下文就会产生随意性, 也可能产生歧义, 语境对词义有解释作用。语境使词义单一化、具体化同时也增加了词的临时性意义。

在古代的诗词歌赋的酬唱中上下文的制约作用特别明显, 往往还以此来测试文思和口才。“上下文”是一个宽泛的概念, 如前面提到的“杜鹃”在上下文中的确切含义。上下文是就语言内部说的。

三、语境的确定性和补充性

语境制约着语言的选择和运用, 同时语言交际也会对语境产生作用, 语言交际的不同阶段, 语境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人类的言语交际就是一种有目的、求效应的言语活动, 交际双方都在一定的语境中通过话语来传达或揣摩对方的言语意图, 从而做出各自的反应, 其表达和理解的中介就是语义。在相同的语境中, 同一句话由不同的人说出, 意思不完全相同甚至完全不同, 即使出自一人之口, 不同对象听来意思也不大一样甚至相反。所以“言者无意, 听者有心”, “言者意在此而听者误以为在彼”等偏离意图的现象时有发生。

语境有确定作用, 表现为对言语的确切含义作出判断和选择。语境还有补充的作用, 这常常表现在可以对句子省略部分给予补充。

上下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确定一个歧义句在该语境中的确切句义。例如:

(1) 来了三个机关的干部, 你去准备三张椅子。

(2) 来了三个机关的干部, 你去准备二十来张椅子。

“来了三个机关的干部”我们可有两分析:

(1) 来自机关的三个干部

(2) 来自三个机关的干部

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歧义, 但我们通过下文准备椅子的数目, 来分析是 (1) 义还是 (2) 义, 来准确地知道这话的真正意义。

句子有时省略, 其实也受语境制约。例如:

(3) (……) , 鲁迅是日语, 傳雷是法语。

(4) (……) , 约翰是日本女人, 汤姆是韩国女人。

乍一看, (3) (4) 句的句义有问题:鲁迅是人, 怎么能说“是日本语”呢?约翰和汤姆都是西方男人的名字, 怎么会成了日本和韩国女人呢?事实上, 它们是省略了上文, 如果有了上文, 句子就可以成立了:

(3) 许多大学者都精通外语, 鲁迅 (精通的) 是日语, 傅雷 (精通的) 是法语。

(4) 这两个美国人都同外国女人结了婚, 约翰 (娶的) 是日本女人, 汤姆 (娶的) 是韩国女人。

四、环境的制约

社会环境是语境中最为复杂的因素, 因为社会环境本身是复杂多样的。社会环境主要包括一个社会的政治制度, 社会的经济面貌, 社会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环境等。语言虽然不是上层建筑, 但与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根据话语含义和交际场景的关系, 义与境的结合是由抽象向具体的回归, 也是人类语言特性的使然, 我们称为“义境融合”。义境融合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义境交融, 以境明义;另一种是“境”中有“义”, 可以补足话语含义的语义空白。一词多义使词在具体语境中内涵更加丰富, 语言具有很强的收缩性。第一种见得非常多, 具体说一下第二种。例如:《三国演义》写赤壁之战前夕诸葛亮与周瑜共商破曹的对策时, 各人在手掌上写一个“火”字, 都蕴含了“用火攻破曹”的寓意;夜间长途跋涉, 正愁没处投宿, 同伴中有谁突然惊叫一声“火”, 又借助当时的场景蕴含了“前面有人家, 可望有落脚处”的意思;消防队员乘着疾驶的救火车朝报警方向开去, 突然有谁遥指某处高喊一声“火”, 结合当时的场景又蕴含了“那起火了”的意思;两位抽烟伙伴掏出烟来正要送往嘴边, 其中一位摸了摸衣袋说“火”, 场景中又蕴含着向对方借火点烟的意思……[4] (P195) 这几个场景中, “火”都是名词充当独语句, 都留下了很大的语义空白, 又达到了互相交际的目的。

还譬如在古代, 天子的配偶叫“后”, 诸侯的配偶叫“夫人”, 大夫的配偶叫“孺人”, 士的配偶叫“妇人”, 而庶人的配偶叫“妻”。这就是在不同的环境中, 有着不同称谓的词“后”“夫人”“孺人”“妇人”“妻”, 但是所代表的意义都是老婆的意思。

五、时间、场合的制约

言语交际者要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论述, 什么时候该说, 什么时候不该说, 要注意“时机”。《论语》说:“言未及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说话者要避免以上的几种情况。《荀子》也作了进一步的阐发, 对交际对方的修养、语言、行为等方面的选择, 这都属于制约语言的范畴。从时间、交际者的身份考虑, 会达到语半功倍的效果。

古代学者对言语表达者要注意“场合”也作了一定的论述, 他们认为不同的场合要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论语》中说:“邦有道, 危言危行;邦无道, 危行言孙。”说话者要谨慎小心, 避免“祸从口出”。

伴随语境指的是言语交际中的伴随因素所构成的语用环境。言语交际时的手势、表情、姿态, 动作交际时的身距, 等等, 都对言语表达有一定的制约。面部的“五官”都是传情达意的器官, 翻眼、瞟眼、翘嘴、努嘴、歪头、点头都与人的内心思想感情紧密相连。动作、姿势、手势都显示说话者的某种倾向, 要善于把握。

“无规矩不成方圆”。语言这个特殊的社会现象也不例外。语言运用的原则, 也必须从小单位说起。从字到词到句子然后是完整的篇章, 只有一步步地掌握才能达到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鲜明性。话语理解者要根据语境进一步思考, 排除歧义, 丰富词语的涵义。语境使词义单一化、具体化, 可以增加词的临时性意义, 词的解释在上下文中更能确切地表达出来。语境对语言的制约是多方面的, 说写者要考虑到时间、地点、对象、文化环境、民族心理等多方面, 才可以真正地做到运用自如, 达到交际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黄伯荣, 廖序东.现代汉语上 (增订三本)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7.

[2]钟雨.语言的学习与运用[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1987, 7.

[3]陈汝东.当代汉语修辞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8.

[4]吕叔湘.语文长谈[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0, 9.

[5]刘焕辉.言与意之谜[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9.

[6]刘焕辉.言语交际学 (新订本) [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6, 5.

[7]李挺.语言运用的常规突破及其语用制约[J].邵阳学院学报, 2003, 01.

[8]张弓.现代汉语修辞学[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3, 2.

[9]王德春.修辞学词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87, 4.

[10]冯广艺.语境适应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 9.

语境制约 篇2

旅游景点名称英译中的语境制约及应对策略

语境即语言所处的环境.语境是翻译的基础,翻译取决于语境.旅游景点名称作为一种特殊的语境,它既有一般语境所具有的.因素,又有景观语境和旅游者语境的特点.其翻译不但受景观语境和旅游者语境的制约,而且还受翻译语境的制约.因此,翻译旅游景点名称时应适应宏观语境和微观语境.

作 者:陈凌燕 傅广生  作者单位:桂林工学院外语系,广西,桂林,541004 刊 名:广西社会科学  PKU英文刊名:GUANGXI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11) 分类号:H159 关键词:语境   旅游景点   翻译   语境制约   语境适应  

语境制约 篇3

关键词:立法翻译,双语境,策略与方法

法律翻译向来高度重视对原文信息的忠实传译, 由此产生了两类观点, 一类是既要忠实于原文信息, 又要忠实于原文形式。传统的“严格直译” (黄巍, 2002:11) 以及李克兴的“静态对等”理论 (2010:59-65) 即持此种观点 (后者还强调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本功能, 因而更加科学) 。实践中, 此类译文往往尽量保留原作的语言形式特征, 极端情况下会产生文理不通、逻辑不清的弊病。另一类观点试图调和对原文的忠实和译文可读性之间的矛盾, 承认译者具有一定程度上的阐释空间, 例如霍恩比, Vermeer, G mar等 (引自屈文生, 2009:89) 。纽马克也认为, 法律翻译具有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两面性 (2001:47) , 译文表述方面的归化观点 (黄巍, 2002:13;刘林, 2004:400;王建, 2004:110) , 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此种观点的支持。这类译文可读性较好, 但也有导致原文信息遗漏、畸变的风险。

上述观点虽然各有其合理性, 但似乎经验成分多, 理论阐释少。理想的法律翻译, 应该使读者既能精确捕捉原文信息, 又付出较小的认知努力, 因而需要在忠实与可读性之间实现最佳配置, 在意义与形式之间做出正确取舍与变通, 至于何取何舍, 则需要科学的参数比照。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篇与语境理论为指导, 以翻译是一个译语语篇构建过程为假设, 分析、描写了制约语篇构建的语境要素, 以期从理论层面阐释忠实与可读的关系, 从实践角度探寻相应的翻译方法。

1 翻译是一个根据语境构建语篇的过程

1.1 交际、语篇与语境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 语言以交际为基本功能, 交际以语篇为基本单位。所谓语篇, 就是能够在特定的环境 (语境) 中起着特定作用, 完成特定工作的语言片段 (Halliday&Hasan:2012:10, 15) , 即以言行事的语言单位。因而, 有语言交际必有语篇产生, 交际必须有目的 (或作用) , 语篇生产根据交际目的进行。

现实生活中, 语境总是先于语篇而发生的 (5) , 交际之所以成功, 在于语境为言语行为参与者提供了大量表意信息, 人们能够通过情景语境预测对方要说什么 (9) 。也就是说, 语境使语篇意义的表达和解读成为可能, 也为语篇意义提供了规约。

语境包括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文化语境是比情景语境更为广阔的语境, 是“以整体的形式决定了在具体的情景语境中如何解释语篇” (47) 的文化因素的总和。情景语境是语场、语旨、语式三要素的具体配置。语场大致可分为社会行为和行为目标两要素;语旨包括参与人角色、双方关系和社会距离等;语式指语言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交际者期待语言在该情境下能为他们做什么:语篇的符号结构、语篇地位、相应语境中的功能, 书面的还是口头的, 修辞模式如何, 语篇能够说服、说明还是教导等 (12;58) 。

总之, 语境对语篇意义与形式的选择提供制约与比照参数 (文化规约、交际行为、交际双方、交际工具等) , 参数之间通过复杂的相互联系和千变万化的配置影响着具体的语篇构建。

1.2 翻译交际的核心任务

翻译因克服文化与语言障碍的需要应运而生, 天然具有交际性, 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交际, 翻译的中心任务自然是语篇构建, 因而, 我们可以假定翻译就是一个语篇构建过程。

翻译的跨文化、跨语言特性, 使得这一语篇构建过程非常复杂, 涉及两种语言、两个语篇、两个文化语境、两个情景语境, 两个交际过程, 译者的核心工作, 就是对各种关系的分析与判断, 并在此基础上确定语篇构建的策略和方法。

原语语篇既没法采用“拿来主义”直接使用, 也不能做代码转换似的翻译。作者使用原语语篇表达意义, 是由于作者与原语读者共享相同的语境, 原语语篇能够实现作者的交际目的。而翻译任务产生时, 时空条件、交际目的、交际对象、交际语境都发生了变化, 因而译者无法照搬原语语篇进行交际, 而必须结合交际任务, 分析新的交际环境, 构建新的语篇。

然而, 翻译的本质却要求两个语篇之间在内容与形式上具有特定的密切联系, 虽然做不到等同, 但却不能差之过大, 译者必须对原文的内容与形式的做出正确的判断、取舍与变通, 而这一切, 都不是任意的, 都要受到语境的制约。

2 立法翻译中的语境分析

所谓立法翻译, 就是立法语篇的翻译, 是一个以立法语篇为基础, 通过构建新的语篇实现交际目的的过程。

2.1 立法语篇的语境

立法语篇, 是对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成文法 (刘金国, 舒国滢, 1999:26) 的语言实现和语言学称谓, 也就是说, 成文法就是语言学视角的立法语篇, 立法语篇就是法学视角的成文法, 二者同为一体, 兼具法学特征与语言学特征。

法理学认为, 成文法是法的正式渊源 (67-71) , 具有规范性 (法的功能) 、国家意志性 (立法机关代表国家制定) 、国家强制性 (国家暴力机器保证实施) 、普遍性 (即“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普遍有效”) 和程序性等法的一般性特征 (27-35) 。鉴于立法语篇与成文法的一体性, 这些特征同时体现了立法语篇制作的语境信息。

首先, 国家意志性、国家强制性和普遍性, 决定了立法语篇适用的法域往往具有独特的文化特征, 例如英中两国, 一个属于英美法系, 一个近于大陆法系, 同时又是中华法系的承继者。这就是说, 立法语篇受到其所在法域的文化, 尤其是法律文化、立法文化的制约, 各文化之间可能差异很大。

其次, 法的特征体现了立法语篇制作的情景语境, 即体现了语场、语旨、语式方面的具体配置。

法的规范性决定了立法语篇的语场。由于“法是调整人们的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 (27) , 立法语篇必然是对人们的社会行为和社会关系 (而非是私人行为和私人关系) 的描述, 并提供行为规范;其目标, 就是对人们的行为或社会关系予以调整。调整的具体内容包罗万象, 视部门法不同而异, 诸如婚姻、买卖、暴力、行政行为等, 不一而足。

国家意志性、国家强制性、普遍性决定了立法语篇的语旨。法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 体现了国家对人们行为的评价” (29) , 由“国家强制力为最后保证手段” (31) , 且“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普遍有效”。因此, 交际参与人有两方, 一方是语篇的生产者, 由立法机关作为代表, 另一方是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的所有人, 立法者有暴力机器做后盾, 处于交际强势, 社会公众处于服从地位, 是交际的弱势, 双方关系并不平等, 且交际双方社会距离大, 互不熟识。

法的程序性以及其他特征反映了立法语篇的语式。法律一旦按照法定程序完成, 便应在立法机关的刊物或者有关刊物上公布 (164) , 因而使用的是正式书面语言, 立法者希望语篇能够反映出自己的权威地位, 确保国家意志得到遵守, 同时希望语篇结构合理、意义明确、清晰、全面, 提供恰当的信息, 实现规范社会行为和社会关系的目的。

总之, 立法语篇的语境决定了立法语篇的文化独特性, 要求语篇结构清晰、科学, 表意精确、清晰、精炼、直白、专业 (Haggard, 2004:4-9) , 且文风庄重, 能够体现作者权威, 以实现语篇对社会行为与社会关系的“规范功能” (Sarcevic, 引自李克兴、张新红, 2006:11;Haggard, 2004:10-12)

2.2 立法翻译中的双语境制约

立法翻译过程中, 作者与原文读者的同语同文化交际, 变成了译者通过译语语篇与译文读者的交际, 原语语篇必须摇身一变, 使用新的语言, 在新的文化语境中再现其意义。译文读者身处译语文化语境, 思维受控于译语文化基因, 却必须努力理解译语语篇表达的原语文化规约下的原语语篇意义。交际成功的关键, 就在于译者能否构筑最佳语篇, 实现相关交际目的。

如果把翻译视为一个译语语篇构建的过程, 那么“欧陆解释派哲学”观的翻译理论中的交际三要素“作者—文本—读者” (王寅, 2007:569-580) 便成了“译者-语篇-读者”这一前景化交际过程, 而“作者—语篇—读者”则被背景化, 因为译者的语篇构建行为, 是“译者—读者”交际过程中的行为, 译者需要更多考量自己和译文读者的交际目的。

根据有关研究和实践, 笔者认为, 立法语篇的翻译行为, 一般因为读者 (专业法律人士) 了解域外法律制度的需要而启动, 译者以满足这种需要为具体交际目的:介绍国外的立法思想和立法制度, 以供学习、吸收、移植先进法律制度和思想 (藤超、孔飞艳, 2008:42;Deborah Cao, 2008:103;李振宇, 2006:206;宋北平, 2012:320-334) , 或者为潜在的可能受到该立法影响的人 (例如域外投资、工作、学习者) 提供指导。这样, 译者的翻译活动不再是立法过程, 不面向国家管辖范围内的所有社会公民, 而是那些出于自愿而阅读该语篇的人, 译者与读者地位平等, 不再体现国家意志性、强制性和普遍性。

据此, 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第一, 译语读者需要的语篇, 必须要反映出“作者-原语读者”的交际全貌, 即作者如何通过立法语篇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的, 为实现这一目的, 身处译语语境的译语读者会根据个人认知模式努力设想原语语境, 以更好地理解译语语篇。在译语读者眼中, 译语语篇应该具有“模拟的”规范功能, 即使已不再具备法律效力。所以, 译者一方面要根据忠实原则努力译出原语语篇信息, 同时还要提供原语语境信息, 确保译语读者正确理解。第二, 从“译者-译语读者”交际的角度, 译者的交际目的是提供具有信息功能的语篇, 译者使用的语言, 要使身处译语语境中的读者能读懂, 或者经过合理努力后可以读懂。

因此, 作为翻译中心环节的语篇构建, 既要展现原文调整的各种社会关系, 以及相关法律行为的条件、制裁、后果等, 又要在逻辑结构、语言表述、语气风格上尽量贴近原文, 要使用书面立法语言, 还要保证译语读者的充分理解。译语语境赋予译者对原语语言和信息适当变通的权力, 原语语境则要求译者忠实于原文的内容与形式;译语语境决定了译文构建的宏观策略, 制约着过度直译现象, 原语语境是对译者变通的牵制, 将变通限定在交际可以顺利进行的度内。在二者合力的作用之下, 译文既要保证读者的理解, 又要保证信息的准确、全面。这样, 忠实与可读性的矛盾, 至少有了一个理论上的解释。这种双语境制约下的翻译过程可以图示如下 (见图1) 。

图中的双箭头表示双向的往复互动, 虚线汉字与箭头表示背景过程, 实线的表示前景过程, 线段表示两个语篇的某种关联关系, 上端的语境指原语语境, 下端的指译语语境, 两者都包括文化语境与情景语境 (但为方便计, 情景语境中的交际参与人, 即作者、译者、读者另行标出) , 上端的“读者”和“语篇”为原语的读者和语篇, 下端的为译语读者和译语语篇 (图2同) 。从译者角度看, 译者结合原语文化语境与情景语境, 对“作者-读者”交际形成体验认知, 获取原语语篇意义, 进而通过适宜的翻译策略在译语语篇中表达出来。而译语读者会努力将自己放在原语读者的角度, 竭力还原“作者-读者”交际的原貌。这样, 译语语篇既需要体现“译者-读者”交际, 又需要体现“作者—读者”交际, 因而受到很大的制约。

但在双语立法的情况下, 交际参与人共处同一文化语境, 作者与译者面向共同的目标读者, 因而译者的语篇构建所受制约要小得, 如图2所示。

文学翻译和科技翻译尽管也受到两个不同语境的制约, 但是由于作者和译者的交际目的是相同的, 文学语篇是为了美学感染力, 科技语篇是为了传递科技信息, 因而翻译主要是为译语读者和作者搭建交际的平台, 而不需要特意反映作者与原语读者的交际, 这似乎意味着译者具有更大的自由度。而在科技翻译中, 由于语场事关自然规律, 两个文化语境表现出了极大的共性, 译者的制约更小, 因而降低了译者的工作难度。

3 立法翻译的语篇构建

语篇与语境的关系是双向的, 语境能够决定语篇意义, 制约语篇构建, 语篇也可反映语境 (Halliday&Hasan, 2012:36) , 体现语境因素。译语语篇同时受到两个语境的制约, 决定了译文可读性与忠实性共存与调和的原则, 而译语语篇本身, 则应当以适当的方式反映出两个语境的因素, 实现译者和译语读者的交际目的。

首先, 面对双文化语境的制约, 译者往往需要补充相关语境知识, 解释语境差异, 确保交际顺畅、信息无误, 这往往体现为超额翻译。以特拉华州普通公司法第101条为例:

Any person...may incorporate or organize a corporation… by filing...a certificate of incorporation...

画线部分常见的译文有“章程”“注册证书”“公司注册证明”“公司登记执照”等, 也可直译为“设立证书”, 但是后四个术语在中国公司法中似乎并无使用, 让人似懂非懂, 或者以为是一种与国内殊异的文件。若译为“章程”, 但该文件只有“章程”的部分内容和功能, 其他功能在美国公司法中由“bylaws”实施。鉴于此类差异, 译者可以用“章程大纲”定名“certificate of incorporation”, 用“章程细则”译“bylaws”。因为此处并没有出现“bylaws”, 译者应加注说明。这样, 译语语篇有了“互文性”, 译语读者洞见了原语语境, 正确接受了信息, 译者也实现了交际目的。

其次, 要体现双语场, 也就是体现语篇的“内嵌”规范功能的信息功能。虽说译语语场是译者向读者的介绍与说明, 原语语场是作者对读者行为的规范与说明, 但两语场涉及的内容都是相同的, 译者按原文忠实描述, 一般不会产生大的问题, 但有时候语言差异可能会导致某些内容的畸变, 因而下笔之前, 译者往往需要洞悉作者的交际目的, 如下例:

The name of the corporation…shall contain 1 of the words“association”“company”“corporation”“club”“foundation”“fund”“incorporated”“institute”“society”“union”“syndicate, or“limited” (or abbreviations thereof...) ...

文中引号内的单词, 如果直译成汉语 (比如将画线单词都译成“公司”) 则会产生逻辑混乱:怎么会出现两个“公司”?译者笔误还是作者笔误?为什么不删除重复词?还有abbreviations (缩略语) 一词, 即使译语读者知道“公司”等汉语词语没有缩略语, 在译文中也显得不伦不类。其实, 作者只是列举公司名称中的用词, 而不是表达概念, 我们不妨集译者“阐释”与作者“规范”于一身, 翻译如下 (徐文彬, 2010:3-4) :

公司名称应当……包含“association” (社团) , “company” (企业, 公司) , “corporation” (公司) , “club” (俱乐部) , “foundation” (基金会) , “fund” (基金) , “incorporated” (公司) , “institute” (学会;研究所) , “society” (协会) , “union” (联合会) , “syndicate” (财团, 辛迪加) , “limited” (有限) 等字样或者缩写形式……

再次, 要反映双语旨, 要求译者行文时处理好几个交际参与人的关系。译者要明白译文读者为谁, 尽量按照译文读者的背景知识和语言习惯行文。同时, 要模仿作者的口吻用词造句, 只有在必要时才出面解释, 而译文读者很清楚交际对象是译者, 但他会努力站在原文读者的角度去理解作者的含义。

最后, 语式方面, 要求使用读得懂的立法语言构建读得懂的立法语篇。翻译交际的跨语言性, 产生了方言的改变, 如果盲目直译原文的用词和结构, 很可能产生病句和“怪句”。因此, 立法语言应是符合或者基本符合目标语规约的立法语言, 包括常套句和术语。例如, 英文中常用if, unless, where, when, in case等引导的从句或短语表示条件, 汉语中表示条件最常用的句型就是“的”字句, 我们可以借用来翻译条件 (李克兴, 2008:71-77) 。英文中是没有“的”字的, 因而不是直译。同理, 其他常套句如“把”字句, “对于”句等也可以借用。这样, 表述的归化既满足了达意的需要, 体现了译者的介入, 又传递了作者-原语读者的关系和交际行为。同时, 也证明了语言归化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例如宋北平就认为, 不少法律英语译成汉语后难以理解, 往往是没有本土化或者是本土化不够造成的 (2012:320-334) 。

4 结语

语境制约 篇4

词语是语言中可以自由运用的最小的单位, 没有具体语境, 就无法确定词义, 有了具体语境的制约, 才可以确定词义。“字无定义, 故无定类, 欲知其类, 必先知其上下文为何尔。”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 (B.Malinowsky) (1946:309) 指出:“语境是决定语义的惟一因素, 舍此别无意义可言”。 (They regard context as the sole determiner of meaning without which meaning does not exist.) 在不同的语境中, 同一个词语常常用法不同, 意思也不同。因此要想准确翻译原文, 译者首先应当仔细推敲原文, 在语境中把握每一个词语的具体含义, 然后在正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从目的语中寻找与之相匹配的表达方式, 忠实地传达原文的意思, 再现原文的风格。一词多义的存在必然要求译者在翻译实践中使用一词多译。翻译中的选词精当一方面取决于译者对于原文语境的理解正确与否, 另一方面又决定了译文能否忠实再现原文的风格。然而词义的选择不是随意的, 它受到语言环境的制约。语言环境包括很多因素。对于语境的内涵, 国内语言学家有不尽相同的分类: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按内容把语境归为现实的语言环境和广义的语言环境;马林诺夫斯基把语境分为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英国语言学家哈利戴把语境因素归为场景、交际者和方式三个部分。尽管语言学家对语境的分类有所区别, 但总体概念大同小异。本文作者认为根据语义与语境关系的疏密, 可将语境分为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

二、语言语境与一词多译

语言语境是指某一语言单位 (一般指词) 所处的句子, 或狭义上下文, 以及在某种情况下对此语言单位的语义产生制约作用并有密切关系的前后句子、段落乃至前后的章节甚至整部作品的相关内容, 或广义上下文 (文本上下文) 。狭义上下文和广义上下文对语义均有一定的影响和约束作用, 在翻译过程中是语义理解和选词的必要依据。请看以下例句:

1. 和许多大家的仆人一样, 他很懂事, 尤其是很懂礼节。 (Act I:8)

Like most servants in big houses, he is shrewd and has faultless manners. (Act I:9)

2. 繁:……我自己有一个儿子, 他才十七岁——恐怕刚才你在花园见过——是个不大懂事的孩子。 (Act II:174)

FAN:…I’ve got a son, just seventeen—you may have seen him in the garden when you came in—not particularly bright. (Act II:175)

在不同的语境中, “懂事”可以表示, “bright”“i ntelligent”“sensible”“shrewd”等意思。在例1中, 提到的对象是鲁贵一个仆人, 另外后面半句又有补充说明“懂礼节”;这样的限制使得“懂事”的意思变得十分的具体了:鲁贵的懂事指的是他在主人面前很“精”, 知道该做什么, 不该做什么。而例2所提到的对象是一个“十七岁”的“孩子”。前后文的这些提示也使得“懂事”的意思清楚明白:孩子太小, 想法过于简单, “浑浑噩噩”的。如果再能联系到书中前面的情节发展, 读者对于这个词语的言下质疑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繁和鲁贵谈到四凤的时候暗示家里仆人基本都是男性, 像四凤这样的漂亮女佣容易让年轻的少爷们动情。她的儿子周冲少不更事, 也喜欢上了四凤。在繁看来, 二者身份悬殊, 周冲的这种情愫幼稚又愚蠢。所以通晓了广义和狭义的上下文后, “bright”无疑是最合适的译词, intelligent虽然语义上十分接近, 却偏重于智力方面的聪明, 无法反映出周冲的天真幼稚。

3. 鲁贵——她的父亲——在沙发旁擦着矮几上的银烟具。 (Act I:6)

Her father, Lu Gui, is polishing the silver cigarette-box on the low table in front of the sofa. (Act I:7)

4. 四:…… (忽然) 老爷出门穿的皮鞋, 您擦好了没有?…… (Act I:10)

FENG:… (Suddenly.) Have you cleaned the master’s shoes that he’ll be wearing to go out?… (Act I:11)

5. 周:关上。 (擦眼镜) 这屋子不要底下人随便进来, 回头我预备一个人在这里休息的。 (Act I:112)

Zhou:Shut’em. (taking off his spectacles and wiping them.) I don’t want the servants running in and out of this room all the time.I shall be resting in here presently and I don’t want to be disturbed. (Act I:113)

汉语中的“擦”根据动作对象的不同, 以及动作轻重不同可以用多个英语词语来翻译。当对象是银烟具的时候, 目的是让金属变得光亮起来;而擦皮鞋包括去除灰尘, 上油等工序, “老爷出门穿”的, 那是要打理的干干净净的;“擦眼镜”, 指的是用布抹去灰尘。看似简单的“擦”, 王佐良先生却在上下文语境中琢磨出了它们之间的细微区别, 分别选用了最贴合英文词语来polish, clean, wipe来对应不同的具体语境。

语言语境对词义的限制是直接的, 词语搭配的变化和前后句的衔接照应都会给词义造成一定的影响。语言语境的限制要求译者必须对译文的上下文进行反复推敲。即使是同一个词语, 也要在具体的语境中仔细辨别, 切不可在翻译选词上机械对等。

语境不是一成不变的, 因此词义也不是固定的。动态的语境必然产生动态的词义, 这也就要求翻译要顺势而译。

三、非语言语境与一词多译

非语言语境是指与作品内容有关而在文本中却无具体书面文字形式的附加语境因素。附加语境因素是多方面的:在社会文化环境方面, 它包括有关作者的观点和知识, 有关的史地知识及有关的风土人情、传统习惯等;在交际环境方面, 它包括作品中人物的知识修养及说话者与受话者的表情、姿势、语气、语调等。这些因素可以通过音像效果充分体现。因此, 电影、电视、戏剧、广告的翻译要比纯书面文字性的翻译更能体现交际语言因素的优势, 言外之意, 弦外之音也能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请看下面例句:

6. 繁:他倒是惦记着我。 (停一下, 忽然) 他现在还没起来吗?

四:谁

繁: (没有想到四凤这样问, 忙收敛一下) 嗯——大少爷。

四:我不知道。

繁: (看了她一眼) 嗯? (Act I:64)

FAN:Humph, he would be. (After a pause, suddenly) Isn’t he up yet?

FENG:Who?

FAN (rather taken aback by the unexpected question, but hastily recovering herself) :Why—er—Master Ping.

FENG:I don’t know.

FAN (casting a swift glance at her) :You don’t? (Act I:65)

7. 冲:我一向什么都不肯瞒着您, 您不是一个平常的母亲, 您最大胆, 最有想象, 又最同情我的思想的。

繁:嗯。

冲:妈, 我要告诉您一件事——…… (Act I:76)

FAN:Go on, then.

CHONG:I want to tell you something——…… (Act I:77)

在原文中的这两段对话中, 剧中人物繁漪用不同的语调分别表达了叹词“嗯”的各种含义。第一个拖长尾音的“嗯”表达了她短暂的惊慌迟疑, 四凤的突然发问似乎惊醒了她, 周萍不是她的那个“他”。王佐良先生用英文中对应叹词“er”很好地实现了这一交际功能。而接下来地升调“嗯”, 表达了繁的质疑:以你 (四凤) 和周萍的暧昧关系, 你怎么会不知道呢?这种言下之意单凭“er”无法达到, 因此在英译时用重复对方回答来进行反问能更好地在语用上实现功能对等, 使人物对白的言下之意得到了充分的保留。而例7中, 周冲要告诉母亲一件事情, 而繁用“嗯”表示她在听着, 等他接着往下说, 而英语中“go on”能很好实现这一交际功能, 实现了语义上的对等。王佐良先生通观全文并对剧中人物语气语调和神态把握得十分准确。“嗯”的一词多译成功地刻画了繁漪陷在对周萍的畸形爱恋中难以自拔的那种痛苦的形象。她和周冲的对话则又映射出她作为母亲慈爱的一面。

非语言语境对词义的制约是间接的, 深层次的。只有深刻体会原作所塑造人物的喜怒哀乐, 才能在译文中实现“一切照原作, 雅俗如之, 深浅如之, 口气如之, 文体如之” (王佐良, 1989) 。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词义自然也不是固定的。动态的语境必然产生动态的词义, 从而要求翻译要顺境而译。

四、结语

综上所述, 语境与翻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语境制约翻译, 翻译依赖于语境。戏剧翻译又不同于普通文本的翻译, 戏剧文本无注解, 台词翻译要琅琅上口, 适合舞台演出, 此外还要符合剧中人物的身份地位。这对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 他要对原文所处的具体语境做出透彻分析从而正确地理解原文。然后, 他要创作出在语言语境与非语言语境层面上与原文相当的译文从而让译语读者和观众获得最接近原语读者和观众的感受。《雷雨》英译本中的一词多译很好地说明了译者在选词时候只有顺应语境才能真正地实现功能对等。

摘要:由于语境的制约, 一词多义现象普遍存在。译者在翻译中面临的一个难题就是要确定词语的具体含义从而寻求最贴切的译文。这样的翻译过程是和语境息息相关的, 从正确的理解到译词的选择都是在具体的语境中实现的。本文试图通过《雷雨》英译中的一词多译来说明语境对于翻译选词的制约作用。

关键词:语境制约,《雷雨》,一词多译

参考文献

[1]Moore, R.H.Context in Introductory Reading on Language.Stageberge:Aholt Rinhart and Winston INC, 1963.

[2]Nida Eugene A.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 in Translating.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3]Ogden C.K.and I.A.Richards.The Meaning of Meaning.New York:Harvest, 1946.

[4]曹禺 (著) , 王佐良, 巴恩斯 (译) .《雷雨》:汉英对照.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1.

[5]冯广义.语境适应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

[6]胡壮麟.语境研究的多元化.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 (5) :122-166.

[7]牛强.语境新探—试论语言语境的解释与制约功能.中国翻译, 1997 (5) :31-33.

[8]石云孙.论语境.语境研究论文集.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2:486-490.

[9]王佐良.翻译:思考与试笔.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10]西植光正编.语境研究论文集.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2.

语境制约 篇5

任何语篇都是特定文化语境下的产物, 烙有作者对现实世界的主观认识、体验、感受, 并反映作者的思维和个性特征。它既反映作者的时代特点, 又反映作者的个体差异。在进行语篇翻译时, 必须从作者认知世界的方式、文化、思维差异等跨文化语境因素进行考虑, 合理地进行双语语际转换。要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进行整体和局部分析。也就是要“从大处着眼, 从小处着手” (Think globally, act locally) (曾利沙, 2007) , 既从整体上来把握篇章的主题以及主题倾向;又要从细节方面把握段落、词句, 准确遣词造句;同时还要符合一定的社会文化语境。

语篇翻译基本操作流程:

第一步就是要从宏观方面把握源文 (Source Text) 的主题。主题的确立实际上是一个抽象、概括的过程。这一过程, 也就是对整个语句序列的语义信息进行归纳与组织 (陈忠华, 2004:185) , 在确定主题后, 再来寻找各个次级主题。次级主题围绕着主题在文本线性发展中得到进一步扩展, 并形成主题倾向。按照曾利沙 (2006:65) 的观点, 所谓主题倾向, 即在主题规约下的认知逻辑导向, 并以次级主题结构形态在文本局部中得到体现, 是作者表现意图结构链上各节点的逐步展开, 各次级主题之间具有内在认知关联性。各层次主题按照性质以及语用关系, 在语篇发展中形成以下动态语用效果:

从宏观层面分析源语 (source text) 主题、主题倾向以及关联性社会文化语境后, 接下来就是要对段落结构进行分析。不同文化语境下的语篇结构是有差异的, 欧美国家属于盎格鲁—萨克森文化, 这种文化思维模式, 常常开门见山地把主题句置于段首, 文本线性发展也是由抽象、概括走向具体明晰。具有意合性特征的中文语篇, 段落结构主题句的位置具有自由度, 可以出现在句中, 也可以是结尾。这与中国传统哲学的整体观、综合思维和模糊思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译者在处理中译英时, 应当对句子顺序进行适当调整, 将主题句移至段首, 使其符合英语受众的语言文化心理。

段落结构弄清楚之后, 就可以从微观角度对源语 (source text) 进行准确解读并寻找最佳措辞。要考虑到不同社会文化语境下的指称类化和泛化问题、双语思维形态差异、语义预设以及词义的析取、泛化与缩小等问题。

2 英译文个案分析

下面笔者以张培基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中的《渐》的英译文为例, 论述社会文化语境下译文的翻译策略, 并就译文进行个案分析。

首先让我们从宏观方面分析丰子恺这篇散文的主题、主题倾向以及社会文化语境。“丰子恺的散文, 多为关于艺术、儿童和人生的感怀和颖悟。以探究人生和自然奥秘为主, 且受佛教思想影响, 带有玄思色彩的。《渐》是丰子恺的一篇富有哲理性的议论散文, 文章以自我的情感体验和观察为基础, 抒写个人的见解和主张, 它通过对人的生命历程中渐变规律的描述和分析, 揭示时间的隐秘性和欺骗性, 告诫世人要珍惜时间, 把握渐变, 坚持做一个明达、谦让、平和的人, 呼吁社会的谦让与和平”。

首先, 应当理清全文思路, 把握文章内容。全文主要思想沿着以下轨迹行走:

人生阶段变迁→人生境遇转变→季节的转换→儿女成长→植物花开→昼夜的更替→渐的作用→渐的本质—时间→渐的外在表现;“大人格”、“大人生”的人, 不为“渐”所迷, 不为造物主所欺。由此我们可以确定它的主题:渐的本质为时间的微妙变化。

主题确定了, 文章标题也就确定了。对于标题的翻译, 在语义和语境下能够找到对等词汇时, 就采用直译法, 如Bacon的On study (《论读书》) ;不能对等翻译的情况下一般采用意译法, 也即译出文章的主题来。对《渐》的标题翻译, 张培基先生直译为Gradualness, 笔者认为字面的含义是译出来了, 但它的意境却没有译出来。“渐”在汉语文化语境里具有丰富的含义和深刻的寓意, 频繁出现中国古诗词中, 譬如“乱花渐欲迷人眼”、“衣带渐宽终不悔”、“渐黄昏, 清角吹寒”等, 是极具有诗情画意的一个字眼。具有汉语思维的人, 在阅读“渐”时候往往能够体会到深刻的意境和神韵, 而对应的“Gradualness”源于“gradual”, 在英文里属于一个修饰限定词, 不是一个中心词, 不能单独作为标题来表达完整含义, 更别说能产生什么意境出来。故把“渐”译为“Gradualness”只能是勉强地形似而神不似, 很难向具有英语思维的读者传达作者的意图和写作目的。既然很难找到单独对应词来直译《渐》这个标题, 就只能从主题翻译角度进行意译。例如, 可试译为The subtle fading of time/As time drags on/Time crawls/The true nature of time/The trick of time。

从宏观层面分析了语篇的社会文化语境、主题以及主题倾向后, 就要从微观层面对文章作出最佳解读, 从指称类化、泛化、语义预设、词义析取, 以及双语思维形态差异等几个角度咬文嚼字, 寻找译文最佳措辞了。

2.1 社会文化语境制约下的指称类化和泛化

指称类化和泛化是指指称词“你、我、他”等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语境下发生指称类化嬗变, 指向特定的群体。例如曾利沙 (2006) 把“他饮他的花酒”中的“他”译为others, 指社会上公款吃喝、纵情于声色犬马的一类人 (others) , “我喝我的清茶”中的“我”进行泛化处理后, 译为第三人称a person (泛化) 。

《渐》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 而“散文的叙述的方式如果按照叙述主体的人称不同, 可以分为第一人称叙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叙述。第一人称, 叙述亲切自然, 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 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第二人称, 能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 便于感情交流;第三人称, 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 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 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王周平2010) 。

丰子恺《渐》这篇散文中, 除了在文章后面的“我们虽已经历数十寒暑……”、“我们曾在红蜡烛底下守候水仙花的开放”、“我觉得时辰钟是人生的最好的象征了”等几处出现了第一人称之外, 大多数情况下都没有出现叙述人称, 而是就事发表议论, 比较客观地反映生活。对于这种无人称叙述词出现状态下的翻译, 到底是以第一人称, 还是以第三人称进行类化、泛化处理更好呢?张培基的译文似乎有点难以把握, 在第一、二、三人称之间不断进行转换, 令人感觉人称上有点混乱。譬如:

例1我们虽已经历数十寒暑, 但在围炉拥衾的冬夜仍是难于想象饮冰挥扇的夏日的心情。

译文:Though we have gone through several dozen years, yet on a winter night when we sit around a fire or lie in bed, we can hardly imagine how we would feel on a summer day consuming cold drinks and fanning ourselves busily, and vice versa.

例2昼夜也是如此:傍晚坐在窗下看书, page上“渐渐”地黑起来, 倘不断地看下去, (目力能因了光的渐弱而渐渐加强) 几乎永远可以认识书页上的字迹, 即不觉昼之已变为夜。

译文:The same with daylight gradually fading into night.When you sit by your window reading a book towards the evening, you will find the words on each page“gradually”becoming blurred...

例3造物的骗人, 使人留连于其每日每时的生的欢喜而不觉其变迁与辛苦, 就是用这个方法的, 人们每日在抱了日重一日的牛而跳沟, 不准停止。自己误以为是不变的, 其实每日在增加其苦劳!

译文:The creator uses the same trick to make you so obsessed with life that you become oblivious to its changeableness and hardships.You are kept jumping over the ditch nonstop day after day with the growing calf in your arms...

译文评析:从以上三个例句我们可以看出, 译文对叙述人称未明示的句子用第二人称you进行人称类化 (如, 傍晚坐在窗下看书, 黎明凭窗) , 而叙述人称为中性时用第三人称 (如parents, their children) , 在叙述人称代词明示时采用第一人称we。中文作为意合性语言, 这种叙述人称在同一篇散文里出现也是很常见的, 但是英文作为形合性语言, 讲究语法和结构连贯, 就未免有点指称混乱、矛盾的感觉。从认知逻辑角度, 笔者觉得何不对那些未明示叙述人称都统一改用“we”来相称, 不是给人更亲切感觉吗? (如When we sit by window reading a book towards the evening) 作者借农夫抱牛犊跨过小沟的故事, 来泛化到人们都像农夫一样受造物主的蒙蔽, 每日负重抱牛。译文在处理叙述人称时把“人们”翻译成了“you”, 是把人称进行了类化——像农夫那样一类人。其实受造物主骗的是你我等芸芸众生。所以笔者认为倒不如把此处的“人们”泛化为“we”来得亲切。

2.2 社会文化语境下语义预设

语义预设是指某种潜在的已知信息, 或是先设和前提, 是交际双方共同认可的背景知识。在交际中中表现为一种认知推理 (曾利沙, 2006) 。

例4巨富的纨绔子弟因屡次破产而“渐渐”荡尽其家产, 变为贫者;贫者只得做雇工, 雇工往往变为奴隶, 奴隶容易变为无赖, 无赖与乞丐相去甚近, 乞丐不妨做偷儿……这样的例子, 在小说中, 在实际上, 均多得很。

译文:Fiction and reality abound with instances of a goodfor-nothing young man from a wealthy family“gradually”ruining his family by repeating business failures and becoming in turn a poor wretch, a hired labourer, a slave, a rogue, a pauper and a thief.

译文评析:纨绔子弟, 旧指那些富家子弟成天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人。语义预设是他们除了吃喝玩乐, 什么事情都不做, 他们家产的荡尽原因又怎么是“business failures”?破产了就一无所有, 怎么还能屡次破产呢?既然是破产了, 当雇工、奴隶、无赖、乞丐或偷儿都是有可能, 又怎么还要轮流 (in turn) 一步一步去当呢?在汉语意合性思维里, 人们是可以接受这样的说法, 但在讲究逻辑关系的、作为形合性语言的英语里, 必然会造成逻辑认知上的困惑。

试译为:Fiction and reality abound with instances of a young good-for-nothing from a wealthy family“gradually”losing his family fortune and degenerating into a poor wretch, a hired labourer, a slave, a rogue, a pauper or a thief.

2.3 社会文化语境下词义的析取、增补与删减、泛化与缩小

例5在不知不觉之中, 天真烂漫的孩子“渐渐”变成野心勃勃的青年;慷慨豪侠的青年“渐渐”变成冷酷的成人;血气旺盛的成人“渐渐”变成顽固的老头子。

译文:Through the process of imperceptible gradual change, innocent kids become ambitious youths, chivalrous youths become unfeeling grownups, aggressive grownups become mulish old fogeys.

译文评析:人生渐变四部曲:孩子 (kids) →青年 (youths) →成人 (grownups) →老头子 (old fogeys) 。形容词体现的渐变:“天真烂漫”对应的英语词汇有innocent、naïve、carefree等, 考虑到孩子的特点是思想单纯、无忧无虑, 故而翻译成innocent、carefree比较到位。“慷慨豪侠”含义有大方、行侠仗义等特点, 故译为generous、chivalrous。冷酷:冷淡苛刻、残酷无情、毫无同情心, 在此处指年轻人装酷, 对任何事情无动于衷的样子, 故而要对中文词义进行缩小, 取它的中性含义unfeeling。血气旺盛形容人血气方刚、精力旺盛, 译为vigorous、aggressive。

为了体现人生渐变四部曲, 源文用了四个打引号的“渐渐”特别强调, 而译文中只是用非常普通四个的“Become”, 丝毫没有体现出人生各个阶段“渐变”的特点。孩子用grow up into青年, 青年mature into成人, 成人deteriorate into老人, 则能比较到位地体现作者的用意。

“顽固”一词对应的英语单词有Stubborn、Obstinate、Headstrong、Mulish。其中Mulish含义为as stubborn as a mule, 选择mulish修饰the old man, 不仅突出了老人的极度顽固, 而且更加形象、生动, 使读者产生联想而忍俊不禁, 同时又觉无可奈何。

例6阴阳潜移, 春秋代序, 以及物类的衰荣生杀, 无不暗合于这法则。

译文:The unnoticed mutual replacement of opposites, the change of the four seasons and the survival or extinction of species-all is imperceptibly governed by this law.

译文评析:“阴阳”属于文化缺省, 是中国传统文化所独有的, 翻译成汉语拼音yinyang, 并增补适当的释义为佳。

试译为:The subtle shift of Yin and Yang,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Forces, the succession of seasons, the prosperity or weakness, survival or extinction of species are all governed imperceptibly by this law.

例7我们虽已经历数十寒暑, 但在围炉拥衾的冬夜仍是难以想象饮冰挥扇的夏日的心情;反之亦然。

译文:Though we have gone through several dozen years, yet on a winter night, when we sit around a fire or lie in bed, we can hardly imagine how we would feel on a summer day consuming cold drinks and fanning ourselves busily, and vice versa.

译文评析:经历数十寒暑, 指的是在世上活了很多年的意思, “数十”在中文是个虚数, 并非具体的数字。冬夜不记得夏日的热, 夏日不记得冬夜的寒冷时的心情。这一“热”一“冷”, 虽然中文没有明示, 但在英文里应该予以译出, 以形成对比。

试译为:Multi-years we may have survived on the earth, yet on a cold winter night, when we sit around a fire or lie in bed we hardly remember how we feel on those hot summer days when we enjoy the cold drinks and cool ourselves with fans, and on a hot summer day, vice versa.

2.4 社会文化语境下的双语思维形态差异

由于思维形态的差异, 在某种语言里被视为理所当然的事情, 在另一种语言里就未必了。社会观念和文化习俗的不同, 反映到作品中也会产生很大差异。比如汉语中许多不合情理逻辑的语言表达, 只能从意合性特征找到合理的解释。进行汉译英时, 要特别注意在社会文化语境下, 汉语的意合性与英语的形合性差异性。

例8因为其变更是渐进的, 一年一年地, 一月一月地, 一日一日地, 一时一时地, 一分一分地, 一秒一秒地渐进……

译文:...Since the change takes place by slow degrees—year by year, month by month, day by day, hour by hour, minute by minute, second by second...

译文评析:汉语时间顺序是由大到小, 而英语正好相反。而且从认知逻辑来看, 既然变更是渐进的, 那应该先是从秒来改变, 然后是分、时、日、月变, 最后才是一年一年地变。所以在将汉语语篇翻译成英语语篇时, 要特别注意英文时间、地点都是由小到大的顺序。

例9歌剧中, 舞台上的如花的少女, 就是将来火炉旁边的老婆子。

译文:Beautiful young ladies starring in an opera or stage show will someday end up becoming grannies moping their remaining years away around a fi re.

译文评析:“歌剧中, 舞台上”不是指两个供选择的独立的概念, 而是“上演歌剧的舞台上”。尤其考虑到作者创作此文的时代背景, 正是歌剧流行的时期。“火炉旁边的老婆子”在汉语文化语境中的含义, 大家都明白就是围着灶炉做饭的家庭主妇了。但是在英语文化语境里, 恐怕就不能让人与家庭主妇产生语义关联了, 欧式壁炉主要是用来取暖用的, “grannies moping their remaining years away around a fi re”让人感到理解上的认知困惑。

试译为:In an opera, beautiful young ladies starring on the stage will someday end up becoming grannies moping their remaining years away around the kitchen.

例10然而在乘“社会”或“世界”的大火车的“人生”的长期的旅客中, 就少有这样的明达之人。

译文:But few will be as sensible and considerate when making the long journey of life on board a big“social”or“global”train.

译文评析:乘“社会”或“世界”的大火车, 汉语意向性思维语境中理解是没有问题的, 比喻“在社会或世界的大舞台上”, 但照搬中文直译出来, “social”or“global”train对于欧美形合性思维的人来说, 就很难产生语义上认知关联了。

试译为:But few people in the society or even the whole world can keep sensible and considerate throughout a lifelong time.

3 结束语

语篇翻译是在原作基础上进行语言再加工的书写过程, 也是围绕着一些概念和命题进行线性展开的过程。因其难以把握, 翻译的不同策略也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的。在翻译时要做到从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 (Think globally, act locally) , 从宏观角度分析、寻找主题以及主题倾向, 合理安排篇章的结构。从微观角度来字斟句酌、咬文嚼字寻找最佳解读, 从而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语境下进行合理的析词、取词, 以便达到译文既被目标受众所接受, 又不违背源语的精神和风貌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忠华等.知识与语篇理解——话语分析认知科学方法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181-187.

[2]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 (第二辑) [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152-158.

[3]曾利沙.主题倾向与社会文化语境关联性融合——兼论译者主体性的外在动因[J].外语教学与翻译, 2005 (7) .

【语境制约】推荐阅读:

制约作用05-16

资源制约05-24

行业制约05-26

休闲制约06-03

制约方法06-25

社会制约06-29

制度制约07-25

制约理论07-25

制约效应07-30

制约生产08-01

上一篇:白藜芦醇下一篇:颈椎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