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和谐

2024-08-22

制约和谐(共3篇)

制约和谐 篇1

摘要:文章旨在从系统论出发, 从经济学视角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看作一个复杂系统, 分析目前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和谐现象的经济影响因素, 从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诸多因素中, 找出哪些因素是导致社会发展不和谐的主要因素, 哪些是次要因素, 从而使得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关键词:系统论,和谐社会,制约因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从系统论观点看, 任何地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过程中, 必须要理顺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 协调各子系统, 从而实现整个社会总体效益最大化, 并走上持续发展的轨道, 因此, 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现有的科技文献中, 有关和谐社会的定性分析, 社会学、哲学等领域研究的内容已较多。而有关和谐社会建设的系统分析、系统评价、系统建模等定量研究的文献较少。笔者旨在从系统论出发, 从经济学视度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看作一个复杂系统, 分析目前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和谐现象的经济影响因素, 从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诸多因素中, 找出哪些因素是导致社会发展不和谐的主要因素, 哪些是次要因素, 从而使得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一、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经济因素分析

系统论认为, 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整体功能, 如果其结构不合理, 必然导致系统的整体功能下降。社会结构是指在社会发展的某一阶段社会中存在的各社会阶级或阶层之间的关系。社会结构是社会的框架, 社会结构合理是社会和谐的前提。社会结构不合理, 必然会把社会距离拉大和社会矛盾激化;反之, 社会结构合理, 社会距离适当, 社会矛盾也会比较小。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社会管理、社会整合、社会控制的难度比较小, 成本比较低, 和谐社会容易构建。

对于系统而言, 它都包含有许多种因素, 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决定了该系统的发展态势。社会和谐发展是涉及到社会、经济、自然的复杂问题, 为了研究方便, 简化问题, 笔者从经济结构、贫富差距、社会财富分配、社会福利、环境等不同侧面分析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经济因素 (见表1) 。

由表1可知, 造成目前社会不和谐现象的经济因素主要有:

1.贫富差距扩大。

我国社会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由于收入差距扩大导致出现社会阶层中贫富差距扩大, 中等收入阶层人数相对较少。而社会发展的相对理想模式是中等收入阶层人数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 整个社会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例如, 发达国家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一般为60% , 而我国中等收入人口比重大约只有7%左右。虽然从7%与60%的比较可以看出“中等收入人口比重”这个指标能够充分说明我国目前贫富差距之大的形势很严峻, 但由于从目前的统计数据很难获得该指标每年较为准确的数字, 因此, 利用中等收入人口比重来测算社会结构很难实现。而且在我国目前对于中等收入的标准没有明确的界定。这为研究社会和谐发展增添了障碍。本文选择基尼系数作为描述我国社会结构的贫富阶层扩大、中间阶层人数较少这一现状的定量指标。因为基尼系数是世界各国广泛认同和普遍采用的, 是国际公认的描述区域内部居民贫富差距的一个较好的定量指标, 它反映居民之间贫富差异程度的定量指标, 可以较客观、直观地反映和监测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 预报、预警和防止居民之间出现贫富两极分化。

按照国际惯例, 基尼系数在0.2以下, 表示居民之间收入分配“高度平均”, 0.2~0.3表示“相对平均”, 0.3~0.4为“比较合理”, 同时, 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 认为0.4~0.6为“差距偏大”, 0.6以上为“高度不平均”。我国居民的基尼系数在2000年超过0.4的警戒线, 达到0.414, 从1984年的0.24到2005年的0.47, 在20年的时间翻了一番, 足以表明随着我国GDP的快速增长, 贫富差距逐渐扩大的趋势。目前我国在解决温饱问题后, 社会总产品丰富而普通百姓却没有获得相应的满足感, 幸福指数下降。居民对义务教育、医疗保险、社会保障、社会治安、司法公正、环境保护等社会公共品的需求与社会公共品短缺低效的矛盾已成为当前社会矛盾激化的主要原因。

2.城乡发展的不和谐。

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两个指标5年的具体数值来看,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2000—2004年分别为2253. 4元, 2366. 4元, 2475. 6元, 2622. 2元, 2936. 4元。5年内,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始终在2000~3000元, 而且还远远达不到2000 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6280 元的一半。由此可见,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与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较低, 表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是相对滞后的。同时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对我国贫富差距扩大的趋势影响最大。

3.产业结构的不和谐。

首先, 第一产业GDP、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 也是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目前我国地方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和产出都不理想的状态是导致农民不增收, 从而导致贫富差距扩大的重要影响因素。从5年的具体数据来看, 第一产业GDP的平均年增长速度为8. 39% , 而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的年均增长速度为1. 37% , 这显示地方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增长远远小于农业GDP的增长。实际上目前地方财政资金紧张, 几乎没有能力对农业发展给予资金支持在我国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而农民长期的低收入、高负担, 使得几乎没有资金积累以投入农业。因此, 要改变农业投入不足、第一产业GDP增长缓慢、农民不增收的现状必须从政策上给农业以支持, 从而快速增长第一产业GDP, 提高农民收入, 增加地方政

府对农业的投入及农民自有资金的投入能力, 最终能够形成良性循环。其次, 消除一个地区贫困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发展经济。GDP的增长应该为消除贫困做出贡献, 也就是说伴随着GDP的增长基尼系数应该呈下降的趋势。而我国的情况却恰恰相反, 随着我国GDP的快速增长, 基尼系数却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而且上升速度很快并已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有5年的时间。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 产生的新的增加值在向社会的分配过程中有不公平的因素, 使得财富向少数人聚集。随着时间的延长, 出现了贫富差距扩大的现象, 并最终导致社会结构产生新的划分。

4.人与自然的不和谐。

首先, 从5年的具体数据来看, 能源消耗明显扩大, 甚至超过了GDP的增长速度。可以预见, 如果今后能源消耗的增长速度继续超过经济增长速度, 那么能源供给是难以支撑的, 最终将会出现不仅经济增长难以实现, 而且社会也难以承受。因此, 从这个角度看该指标对社会发展具有显著影响是合理的。另一方面, 我国能源消耗的主要部门在第二产业, 而第二产业产生的GDP占我国GDP的主要份额, 这也说明我国的经济增长还是以过多的能源消耗为代价。所以, 我国要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必须降低能源的消耗, 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因此,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经之路。其次, 从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用于科研的财政支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用于社会福利的财政支出指标看, 这4项指标都是有关社会事业发展的指标, 表明他们对于和谐社会发展的制约作用较小。这也暗示,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 消除社会的不和谐因素。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政策体系

1.建立全方位的支农扶农政策, 实现农民增收, 缩小城乡差距。从税收、信贷、社会保障、医疗、教育、法律等各个方面完善支农扶农各项政策, 发展农业生产力。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农民进行经济、法律知识的免费授课与培训, 提高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严格监管农资市场、严惩坑农害农行为。

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转移, 加快服务型社会建设。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加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就业指导, 加强农民职业培训;鼓励信用社、银行给予农民低息小额贷款, 鼓励农民开办家庭经营性第二三产业。

3.建立更加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社会分配秩序, 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督和管理, 适当提高低收入行业的工资水平;同时, 强化国家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通过完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扩大就业、关注特殊群体利益, 加强对贫困群体的直接救助与扶持力度。

4.坚定不移地走资源节约型社会之路。降低单位产值能源消耗量,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 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

5.建立机会平等的环境机制。机会平等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社会对人们利益的满足能够与他们对生产的贡献成正比地增长, 即贡献愈大, 社会对其回报也愈高, 以激发最大多数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初次分配注重效率, 再次分配注重公平, 通过税收和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社会财富再分配。用公民平等、机会平等、资源开放、公平竞争的公共政策, 开辟不同社会阶层社会流动的合理通道, 尤其是向上流动的通道, 使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实现良性、公正合理的互动。与此同时, 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 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邓志伟.“和谐社会”浅说.上海大学学报, 2005 (2)

[2].王键刚.坚持“小康社会”、“和谐社会”一起抓的科学发展观.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5 (4)

[3].文平.建立和谐社会.南风窗, 2005 (1)

[4].朱庆芳.从指标体系看构建和谐社会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中国经贸导刊, 2005 (8)

[5].国家统计局课题组.和谐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研究.统计研究, 2006 (5)

制约和谐 篇2

文明的起源和进步是与人类的实践活动, 包括对自然界和社会改造的实践活动相联系的。物质文明的进步使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它把人类带向更加远离自然状态的人造世界;精神文明的进步使社会行为理性化程度不断提高, 它把人类引向越来越崇高的思想境界。制度文明作为联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中介, 充分发挥了其整合作用和协调功能, 使两个文明实现了比较协调的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两个车轮的协调发展, 必然推动城市文明历史不断地从矛盾走向和谐。城市的和谐使每一位城市居民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心, 既关注和追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权利, 同时也尊重其他成员生存和发展的权利的关系。社会和谐作为城市发展理性化的选择, 它的发展促进更加宽广的公平环境、诚信环境和管理环境。和谐的城市环境, 不仅能使资源得到公平合理的分配和利用, 而且能使城市的各项社会资源的效益最大化, 推动城市文明的继续和发展。城市社会的和谐发展, 必然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城市的和谐发展, 必然促进作为个体的自然人与社会群体的和谐, 使人的素质不断提高, 人与人的关系不断改善。

2 现代城市发展中社会和谐的主要制约因素

城市是人类群居的集合体, 从社会学和法律学的角度看, 必然存在普遍的矛盾冲突。

2.1 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群体事件

目前, 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和转型期社会矛盾的日益复杂, 我国社会正走向群体事件多发阶段, 经济领域的矛盾尖锐化, 各种观念交错影响, 引发群体利益矛盾呈扩大化、复杂化的趋势, 频繁引发群体事件, 成为当前人民内部矛盾中的主要矛盾。矛盾冲突的对抗性不断增强, 司法机关成为矛盾的焦点, 干群矛盾成为矛盾的难点。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群体行为本质上属于人民内部矛盾, 城市作为人口高密度的聚居地, 适当的环境条件提供了群体行为的良好条件, 使得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率远较农村多。改革开放后, 大量的农民工进城务工, 引起市民与之磨擦、冲突的群体事件日益增多, 也已成为影响城市和谐的重要因素。

2.2 社会信用受挫产生诚信危机

城市的和谐发展必须以互动的社会结构与内在要素的萌发才会生长起来, 这内在要素就是诚信与道德的相互行为。一定程度上, 它的发育与国民道德建设是同步的, 道德建设程度有多高, 城市和谐的程度就有多高。诚信起作用的程度和方式随着人们的社会关系的不同而变化。城市化程度越高, 对诚信、信用的要求也越高。而诚信的程度越高, 也就越有利于城市中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有利于人们利益的安全和发展。诚信的观念和原则本来就是在人们追求利益的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人们的逐利活动往往各行其是, 只顾自己, 不管他人。这种相互冲突的结果是既损害他人, 又损害自己。“货悖而人者, 亦悖而出”。这样下去必然是混乱和无序, 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欺诈也自在其中。使绝大多数人的愿望不能实现, 甚至适得其反。

2.3 弱势群体扩大造成权益失衡

改革中的弱势群体是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转型而分化和显现出来的一个特殊群体, 他们由于失去发展机遇和客观条件, 在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权益维护、竞争能力等方面处于困难和不利境地。在城市中, 该群体主要是下岗职工、失业人员、低素质人员, 以及非公有制企业中部分妇女、中老年人、待业青年、打工者和郊区农村的贫困农民。这些弱势群体大多数年龄偏大、文化偏低、技能单一、身体较弱、观念守旧, 缺乏与时俱进的思想和能力。但他们自身存在的种种不足一定程度上也是历史留下的, 个人无法承担的改革成本, 势必成为社会的责任, 成为影响城市社会中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因素。

2.4 社区功能不足导致管理混乱

在现代城市社会内部, 人群高度异质性, 邻居的概念越来越淡。特别是受“单位制”的影响, 城市居民的生活重心不在居住地区, 而是在工作单位, 与单位存在着极强的依赖关系。但是随着市场体系对各领域的侵入, 企事业单位越来越专注基本目标的实现, 开始改变对职工生活大包大揽的状况。例如一些单位把家属委员会完全交给政府管理, 企事业单位逐步退出职工的生活领域等等。这些都促使“单位人”开始向“社区人”的转变, 也促使城市居民社会生活的重心由单位到居住地区的转移, 这些原本由单位承担的功能被剥离, 却没有一个成熟的社区管理机制来承接, 造成整合困境。居民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 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一个社区居住, 但与居住地结成什么样的关系却不是个人所能选择的。目前, 我国城市社区出现了几个并行的、功能重叠的群众性自治组织, 如社区服务中心、居民委员会、家属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及物业管理公司等, 从而形成繁杂的管理体制和不同的运行机制, 导致居民思想混乱、行为冲突及资源浪费, 影响社区乃至整个城市管理事业的健康发展, 影响改革进程的深化和改革成果的进一步扩大。

3 城市发展中社会和谐的促进与发展

影响城市和谐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 促进措施也各自不同, 作为正在迅速变化的中国城市社会, 在改造城市居住自然环境同时, 注意根据时代的特点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 加强居民的思想道德建设, 扶助弱势群体, 强化社区管理, 以促进城市社会的和谐发展。

3.1 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是当前的重大政治课题和紧迫的政治任务, 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基础, 也是城市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人民内部矛盾是一个复杂的矛盾系统。其中既有利益矛盾, 又有是非矛盾, 以及实际工作中大量复杂的具体矛盾, 解决不同的矛盾所采取的方法也各不相同的, 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坚持总体把握、统筹兼顾、协调解决的方法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3.2 努力加强诚信建设

要使诚信为本在城市社会蔚然成风, 必须有正确的利益导向和利益机制, 使诚信成为有力的竞争手段, “诚者自成”。信用登记、信用评估和信用监管等各个方面的制度都要有利于保护和鼓励诚实守信者, 有利于打击和惩罚作假行骗者。要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 不使制度束之高阁、流于形式。要切实宣扬、倡导正确的价值观念。特别是城市的管理者, 必须身体力行, 对各行各业作出表率, 对于作出的承诺或达成的契约, 务求守诺、践约, 切不可马虎、随意。要尽力维持政策的适当稳定, 切不可轻易变动。如果情况确实发生了重大变化, 确实有必要对以前的承诺、契约、决定作出调整, 应及时向有关方面做必要的说明, 以使其理解。要及时进行协商, 达成谅解, 做出调整。

3.3 大力扶助弱势群体

帮助弱势群体, 要有具体的可操作措施, 要在全社会形成一个良好的关爱互助环境。首先, 要形成共同关爱改革中弱势群体的环境。其次, 要开展工程救助, 使改革中弱势群体成为一个动态群体。再次, 要进一步扶助弱势群体青少年, 强制适龄青少年入学。第四, 要调整收入分配政策,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3.4 继续完善社区管理

制约和谐 篇3

一、《沙郡年记》创作背景

1909年阿尔多·李奥帕德从耶鲁大学林学专业毕业以后,一直从事与土地、森林相关的工作,还买下了位于威斯康辛河畔的一个废弃的农场,居家嵌入这个农场的一座破旧的木屋里。在此后的十几年时间里,他在这里观察自然的变异、思考土地的命运。其间写成了《沙郡年记》一书。阿尔多·李奥帕德提出了“土地伦理”观念,认为人类对土地应该摒弃征服者的姿态,换以平和谦恭的态度,寻求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这也为后来发展起来的生态中心主义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阿尔多·李奥帕德的观点并没有引起普遍的认可,其原因主要在于美国所固守的传统观念是开发和征服自然,而这与阿尔多·李奥帕德提倡的与自然共存的观念显然是有悖的,并且,美国刚经历了经济危机,也要依靠发展工业和开发自然资源挽救经济衰落的局势,因此,对于环境保护这一说法是难以接受的。然而,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兴起了环境保护运动,阿尔多·李奥帕德的思想才逐渐地被大众所接受,时至今日,他的思想依然对于现实的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阿尔多·李奥帕德的生态思想

在《沙郡年记》中,阿尔多·李奥帕德描述了作者在威斯康辛州农场里一年十二个月份中对于纯粹自然界的所观所感,同时,也记述了在美国其他州对于野外生活的见闻,最后将其观察和感受加以提炼和升华,形成了他完整的生态保护思想体系。作者证明了从前人类支配自然这一观念的错误性,提倡寻求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这其中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提出大地共生体的观念,二是提出生态平衡的关键是在物种的相互制约中寻求一种和谐。

1. 大地共生体

大地共生体中的“大地”是广义上的含义,包括了土地、土地上的动植物以及荒野等一切自然资源。李奥帕德认为,人类与自然应该是一个共生体中地位等同的分子,在这个共生体中,各成员之间应当是相互尊敬和尊重的。此前人类对于自然的开采和利用是建立在不平等地位的基础上的,在自然面前,人类一直保持的是一种支配者和征服者的姿态,仅仅根据经济价值这一单一标准来衡量自然万物。而这就使得人类在整个征服过程中毫无节制,肆意剥夺自然中生物的存在权利,从而破坏了自然的生态平衡。这样的做法对自然,对人类本身都是无益的。作者列举,在历史上,“大多数征服者最终都要落得失败的下场。”究其原因,作者认为“征服者”往往对于社群知之甚少,却武断地以个人意志决定社群的运转。因此,在李奥帕德的生态思想体系中引入了与伦理的关联,认为人类与土地、人类与动植物之间的关系也是伦理道德的一部分,因此,人类对待土地以及动植物的行为已经成为道德问题。

2. 制约中的和谐

在确定了人类与土地以及土地之上的动植物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之后,作者进一步解释了他们相互关联的方式,那就是在制约中寻找和谐。在《沙郡年记》中,李奥帕德引入了“土地金字塔”这一概念,这是源于生态学中的一个术语“生态金字塔”。也就是将大地共生体中的所有成员根据其食物种类排列在金字塔的不同层面,这样以食物链作为连接的关系是个庞大的机构,其稳定性就在于各物种之间的“既合作又竞争”的运转模式。要使这种模式正常运转,就唯有保持各层中物种的完整性,这样才能使之相互制约,否则断层的金字塔只能倒塌。因此,这种“既合作又竞争”的运转模式即是在物种间相互制约中寻求一种和谐。

为了证明这种制约中和谐的重要性,作者在《沙郡年记》第三章“地景特质”部分提到一个故事,篇名叫做“像大山一样思考”。这里讲述的就是人类曾一度为了保护鹿群的数量而射杀狼群,以为狼群的消失会是猎人黄金时期的到来,然而,在狼群减少之后,呈现的确是鹿群在山坡“踩出纷乱的小径”、“吃掉了所有灌木、草甚至是细枝嫩芽”的情景。由此可见,对于某一资源的过度开采或者对于另一资源的过于保护都是有违生态完整性的,一旦金字塔中某一层的物种数量大量增多或者减少,都有损于整个金字塔的稳定。

此外,作者还用事实证明了保留野地的重要意义。“野地是一种自然资源,它只会萎缩,而不会扩展。”野地的存在不仅仅在于其经济价值,而且在于它所孕育的内在文化。由于之前美国价值观的影响,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评价都是以经济价值为标准的,而野地就成了科学研究、休闲娱乐等等的基地,造成大量的野生动植物的大量萎缩。“1909年,我第一次到西部的时候,几乎在每个大山区都能看到灰熊……而如今(19世纪三四十年代)……大型哺乳动物急剧萎缩在与加拿大接壤的狭长地带。”人类的开采和休闲户外运动造成了野地的萎缩和野生动植物的减少,这是不可逆的过程,保护野地势在必行。

如果用一个标准来衡量人类对于自然所采取的行动正确与否的话,那就是作者生态思想中的精华观点———“只有当某种措施可以保持生态群落的完整性、稳定性以及美好性时,它才是正确的,反之则是错误的。”生态平衡,不在于各物种的绝对安全和繁荣,而是保证生态群落完整性使各物种之间在相互依赖的基础上相互制约,从而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

摘要:《沙郡年记》是阿尔多.李奥帕德的代表作。作者以自然写作的方式描述了在乡村和美国各州的见闻,提出人与自然是“大地共生体”中的组成部分,生态平衡即是保持社群的完整性,使其在相互制约中寻找一种和谐。

关键词:大地共生体,完整,制约,和谐

参考文献

[1]阿尔多.李奥帕德.沙郡年记[M].孙健,崔顺起,丁艳玲,译.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5.

[2]杜萌雅.利奥波德《沙乡年鉴》中自然观念的传播过程分析[D].保定:河北大学,2010.

[3]方红.环境伦理观与社会语境———对比研究《老人与海》与《沙乡年鉴》[J].当代外国文学,2010,(4).

【制约和谐】推荐阅读:

制约作用05-16

资源制约05-24

行业制约05-26

休闲制约06-03

制约方法06-25

社会制约06-29

制度制约07-25

制约理论07-25

制约效应07-30

制约生产08-01

上一篇:数据库的开发下一篇:测绘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