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制约

2024-05-24

资源制约(精选10篇)

资源制约 篇1

当今社会, 知识和信息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 经济、政治、法律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的正常运作和不断进步都离不开信息资源的支撑。随着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平台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给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滞后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无法满足迅速发展的社会需求,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会的发展进步。

一、档案意识问题

现阶段, 档案事业的发展滞后于社会发展, 主要体现在:档案工作方式传统, 现代化办公技术应用程度偏低, 工作效率不高, 档案工作的社会吸引力长期处于工作正常发展要求之下。对于这些问题, 业界内部一直归咎于社会意识, 虽然说物质决定意识, 但意识对物质的影响, 也是不能忽略的。如果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有效服务于现代社会的经济文化等事业的发展, 社会必然会给予档案事业应有的评价, 这时社会意识就成为促进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因素, 可见社会档案意识是影响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的成效成败的前提因素。

二、思维定势问题

传统思维定势对档案事业的影响。档案工作的使命在于通过为社会提供档案信息服务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在不同社会阶段, 社会对档案信息服务的要求是不同的, 在传统社会条件下, 档案信息服务的方式主要为实体性档案信息服务, 档案信息大多以印刷型文献为主要载体形式, 包括档案原件、复制件以及档案文献汇编等。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 现代信息技术, 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 大大降低了人们获取信息所需耗费的成本, 并且大大提高了获取信息的效率。与此形成对比的就是档案信息在传统思维模式下, 依然把这种依赖旧的载体而存在的档案信息服务模式作为档案信息资源利用的主体, 这大大限制了档案信息的传播效率, 致使异地传播困难, 时间耗费大, 信息共享程度低。这些限制因素很容易导致人们放弃对档案信息的获取, 转向其他的渠道, 从而使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难以开展。

三、档案利用模式问题

长期以来, 档案界一直把保护档案的物质安全视为自身的主要责任, 而在信息化时代, 档案部门的主要职责在于促进档案信息的传播与社会利用。在网络环境下, 社会获取信息的费用降低, 效率不断提高, 而档案信息落后的开发利用模式, 让人们获取档案信息并不那么容易, 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就很容易被忽略, 现在网络信息资源跨时空、多领域、全视角的共享利用模式, 让档案信息的共享理念和创新迫在眉睫。随着社会发展进步, 科技创新, 尤其是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平台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改变了旧的开发利用模式。首先, 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 使人们存储和处理海量信息成为可能。以前, 由于档案载体的巨大数量和庞大体积, 以及纸质档案为主体的旧式档案处理能力的有限, 档案工作人员不得不对档案信息进行处理, 但这种处理在信息时代是否合理有效, 人们很难做出判断。其次, 借助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使社会和个人自主的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成为可能。人们借助计算机和网络可以在很短的时间, 在方便的地点, 用较低的费用, 比较容易地获取与自己所需相关的信息, 并且按相关程度来排列, 非常容易进行选择。再次, 现代科学技术进步迅速, 交叉学科蓬勃发展, 使得人们在利用档案信息时呈现多学科相交叉的整体性。档案工作人员队伍的构成与其信息处理能力的有限性使得那种旧的档案信息的筛选出现很多的漏洞, 从而给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带来不利影响。因此, 与之相适应, 档案部门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工作应该偏重于对档案信息进行必要的原流性处理, 使之更真实地反应档案信息形成之初的风貌;社会大众则渐渐参与到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鉴定和选择中去, 使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拥有互动性。

资源制约 篇2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以省水利厅、省引黄局负责同志及水利专家为主要成员,以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为技术顾问的“加快转型发展解决水资源瓶颈制约问题”调研组,主要围绕如何破解水资源瓶颈制约,为山西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水资源支撑展开调查研究。为突出调研的重点,便于省委、省政府据此做出决策,本调研分为“山西省供水保障能力及山西大水网建设”、“山西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山西省城乡统筹供水体制构建及政策创新”和“山西省万家寨引黄工程扩大供水量”四项子课题。在综合子课题调研成果的基础上,形成本调研报告。

一、我省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面临水资源瓶颈的严重制约

(一)山西水资源概况

干旱缺水是山西的基本省情。全省近10年平均降水量473 mm。水资源总量占全国的0.4%,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全国人均值的17%。我省分属黄河、海河两大流域,其中黄河流域占62%,海河流域占38%。我省绝大多数河流呈辐射状自省内向四周发散,山西也因此称为华北“水塔”。全省多年平均用水量60亿m3,其中地下水利用量为40亿m3,占2/3;地表水利用量为20亿m3。按照用水分类,全省城乡生活用水9亿m3,工业用水15亿m3,农业用水35亿m3,生态用水1亿m3。2009年全省人均供水量174 m3,为全国平均值的40%;城镇生活人均日用水量99L,为全国平均值的46%。这两项指标均处全国最末位。

(二)水资源瓶颈制约的主要症结

1、地表水利用不足,工程性缺水问题突出。全省地表水总量年均72亿m3,其中48亿m3流出省境。各主要流域地表水开发利用率仅为30%左右,还达不到低开发率的上限(40%)。地表水利用不足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调蓄汛期来水的水库工程。全省现有水库总数739座,库容53亿m3,总库容为全国的0.8%。与周边省份相比,河南水库总库容396亿m3,河北156亿m3,北京100亿m3,内蒙古、陕西的水库总数及总库容均远超过我省。不仅如此,山西水库大多建于上世纪50~60年代,现在已有三分之一左右库容被泥沙淤积,调蓄量不到河川径流量的十分之一。山西这样一个高原台地、降雨多集中于7、8两月的省份,如果没有一定数量的调蓄和调水工程,水资源很难得到有效利用。

2、地下水严重超采,供水结构不合理。1971年全省地下水年开采量约为11亿m3,到2005年开采量已达40亿m3。大同、忻定、太原、临汾、运城5大盆地地下水均严重超采,超采区面积约为6500km2,浅层地下水已基本疏干,深层地下水水位每年下降2至30m不等,有的水井深度已超过1000m。全省19个岩溶大泉3个完全断流,2个基本断流,12个流量严重衰减。地下水是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宝贵的战略资源,一般年份应该充分涵养与有效保护,遭遇干旱年份用于保障应急。从用水结构讲,也应该是以地表水利用为主,以地下水利用为辅。而我省恰恰相反,三分之二为地下水,三分之一为地表水。这种用水结构如得不到根本扭转,山西一旦出现类似光绪年间连年特大干旱,河流干涸,地下无水可抽,我们将失去以地下水资源来保障经济安全、社会稳定的最后手段。

3、采煤对水资源造成严重破坏。水煤共生,水在“楼上”,煤在“楼下”。采煤直接导致含水层破坏、水量漏失、水质污染为不争的事实。每开采1吨煤影响、破坏2.48 m3水资源。全省按年煤开采量7亿吨计,每年就要破坏17亿m3左右的水资源。目前,我省采矿区及周边都存在水位下降、水井报废、泉水断流的突出问题。

4、黄河水资源利用远远不够。国务院分配山西年可耗用黄河水量43.1亿m3,目前我省在黄河干流年提水量仅为4.5亿m3,而其他沿黄各省都已达到或超过分配指标。内蒙古用水超过分配指标12亿m3,并多次向我省商借黄河用水指标。

(三)我省转型跨越发展对水资源需求的分析与预测

根据省委书记袁纯清同志在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山西省“十二五”期间GDP要年均增长13%,到2015年全省GDP达到1.7万亿元,工业年均增长超过15%,城镇化率达到55%。水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刚性需求,目前全省供给能力仅为60亿m3左右。据此,即使采取严厉的节水措施,全省总需水量仍将达到85亿m3,缺口25亿m3。按照年均增长15%的速度,预计2015年全省工业用水量增加12亿m3,达27亿m3;按照2015年55%的城镇化率,城镇人口将增加315万人,需增加供水2亿m3,加之原有城乡人口供水水平提高,城乡居民生活用水量将增加4亿m3,达到13亿m3;预计“十二五”末,农业灌溉面积增加200万亩,达到2100万亩,灌溉用水量增加7亿m3,达到42亿m3;生态用水量将增加2亿m3,达到3亿m3。

综合分析,我省面临的水资源瓶颈制约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供水总量不足的瓶颈制约。供水量存在较大缺口,支撑和保障1.7万亿的GDP及55%的城镇化率,需要新增25亿m3的供水量。二是水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瓶颈制约。经济较发达、适宜发展煤化工的地区缺水严重,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与能源、矿产资源等工业发展布局不相匹配。三是水管理体制不顺的瓶颈制约。“城乡分割、部门分割、多龙治水”的水管理体制造成的体制性缺水,增加了解决水资源瓶颈制约的难度。

二、山西破解水资源瓶颈制约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措施

根据我省转型跨越发展对水资源支撑与保障能力的要求,针对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主要障碍,山西破解水资源瓶颈制约的基本思路应该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实施兴水战略,以保障转型跨越发展用水为目标,优化配置水资源,努力增加供水量,构建管水用水新体制;以加大利用黄河水为重点,西引黄河、东抓拦蓄、腹部盆地调水节水并重,用好国家分配我省的黄河水量;新建一批蓄、引、提工程,建成覆盖全省六大盆地和主要经济中心区的十大供水体系,形成“两纵十横、六河连通,纵贯南北、横跨东西,多源互补、保障应急,丰枯调剂、促进发展”的山西大水网。到“十二五”末,全省供水能力从现状的 60亿m3提高到85~90亿m3,有效满足我省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的用水需求;全省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由“水瓶颈”向“水支撑”的转变,为我省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可靠的水资源保障。主要措施是:

(一)充分拦蓄地表水

通过完建“十一五”确定的35项应急水源工程,新建晋中东山供水等一批调水工程,提高现有供水工程实际供水能力,使“十二五”末境内地表水供水能力由目前的20亿m3增加到37亿m3,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率51%,达到中等开发利用程度。我省“十二五”期间拦蓄工程建设的重点,一是长治吴家庄水库。该工程位于黎城县浊漳河干流上,为一座蓄水3.64亿m3的大型水库,水库建成后可以满足长治盆地今后较长时期的需水要求。二是新建晋中东山供水工程。从晋中东部的石匣、关河、云竹等水库调水至晋中盆地南部人口密集、经济活跃的介休、灵石、太谷、祁县、平遥5县市。吴家庄水库和东山供水工程水源地均处水量较为充沛的漳河,是目前我省海河流域出境水量最多的河流。建设吴家庄水库和实施东山

供水工程,不仅可实现长治盆地、晋中盆地水资源的有效配置,而且对我省跨省河流的水权占有具有战略意义。

(二)加大利用黄河水

黄河流经我省西部与南部边界,是我省极为重要的水源保障。我省要切实加大黄河干流水资源开发利用,用好国家分配我省的黄河水量,“十二五”末黄河干流水的利用量将由2009年的4.5亿m3增加到24亿m3。

1、扩大万家寨引黄工程供水量

规划“十二五”末万家寨引黄工程供水量从2009年的0.9亿m3增加到8亿m3以上。首先要扩大南干线供水量。一要全面推进关井压采。太原市关闭348眼自备井,全部用引黄水置换,年供水量增加0.66亿m3。二要加快供水配套工程。完善太原市城区供水配套工程,建设阳曲县和清徐县两条支线,年供水量增加0.78亿m3。三要实施汾河生态供水,年供水量1.5亿m3。采取以上措施后,南干线供水量将达3.85亿m3。同时,要抓紧抓好北干线建设。北干线将于2011年10月建成,配套工程正在同步建设。“十二五”末,北干线供水量可达到4.77亿m

3。其中,向大同、朔州城市和工业供水2.41亿m3;向左云县供水0.36亿m3;通过桑干河向东榆林和册田水库补水,增加桑干河灌溉和生态用水2亿m3。

2、发挥禹门口和浪店提黄工程的供水能力

“十二五”期间,通过建设禹门口东扩工程、禹门口一级站扩建工程和西范东扩工程,提黄能力达到66 m3/s,年供水能力12亿m3;浪店水源工程(含尊村和夹马口提黄工程等)提黄能力达到65 m3/s,年供水能力11亿m3。主要措施是:对沿黄的禹门口、夹马口、尊村、大禹渡和用黄河水置换汾河水的西范和汾南6处大型泵站进行更新改造;继续推进禹门口、夹马口、尊村和大禹渡等大型灌区以及元上、回龙、杨范等中型灌区的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将禹门口供水工程的供水范围扩大到曲沃、襄汾、侯马、翼城。

3、加快实施西山沿黄地区黄河水利用工程

按照王君省长的要求,今年省政府启动了西山沿黄地区黄河水利用工程,范围包括忻州、吕梁、临汾三市沿黄的11个县,其中国家级贫困县9个,省级贫困县2个。“十二五”期间,在西山沿黄地区建设提黄灌溉工程145处,发展灌溉面积122万亩,同时利用其中的90处工程来建设306处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河曲龙口工业供水工程、兴县循环工业园区、临县三交工业园区和柳林高红工业园区等7项工业供水工程。这些工程设计年供水量4.5亿m3,其中农业供水3亿m3,工业供水量1.5亿m3。

4、积极争取黄河古贤和碛口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建设

黄河古贤水利枢纽位于吉县古贤村附近的黄河北干流,坝址在壶口瀑布以上10km。水库设计总库容160亿m3,坝高199m,正常蓄水位640m,水电装机210万千瓦,年发电70亿度,枢纽工程总投资400亿元。该工程具有较大的供水、发电、生态效益。工程建成后,汾河下游和运城盆地的500多万亩提黄灌区可以实现自流灌溉,彻底解决脱流问题;还可新发展400多万亩自流灌溉面积;运城市、临汾市的城市生活、工业用水短缺问题可以稳定解决。该水库回水到临县的碛口镇,形成长210km的湖泊和湿地,可极大改善我省西部沿黄地区的生态环境。该水利枢纽的水电站和管理机构已经确定设在山西一侧。

黄河碛口水利枢纽工程位于临县碛口镇上游5km处,控制流域面积43.1万km2,是黄河干流梯级开发规划中的骨干工程。总库容124亿m3,正常蓄水位785m,电站装机容量180万千瓦,年发电量47亿度,枢纽工程总投资300亿元。该工

程具有较大的发电、供水效益,可为工业和城市供水4亿m3。该水库库区与古贤枢纽相连,可形成从忻州保德县至临汾吉县长达400余公里的湖泊和湿地区,使我省西部沿黄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彻底改变。

(三)有效涵养地下水

涵养地下水的主要措施:一是新建地表水源工程能够满足需求的灌区,严禁开采地下水;二是在地表水源覆盖的城市供水管网范围内,除保留生活用水井外,其它地下水井全部关闭;三是建设地下水监控系统;四是实行水权分配。关闭的开采井应加强管理和维护,在遇到严重干旱时启用,作为应急水源。“十二五”末,全省包括黄河干流提水在内的地表水供水量将达到61亿m3,为有效涵养地下水创造条件。在保障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的同时,用地表水置换12亿m3的地下水开采量,其中5亿m3用于置换超采地下水量,7亿m3用于涵养补充地下水,在全省范围实现地下水止降返升,地下水开采量减少到28亿m3,用水结构得到显著改善。

此外,还要加大空中水资源的开发力度,扩大人工增雨规模,抓好人工增雨基地建设,“十二五”期间努力使全省年均人工增雨量达到20亿m3以上。

(四)构建“两纵十横”山西大水网

根据山西的自然地理条件,水系的天然分布情况,主要区域供水体系的布局,以黄河干流和境内汾河、沁河、桑干河、滹沱河、漳河六大主要河流和区域性供水体系为主骨架,通过建设必要的连通工程,形成“两纵十横、六河连通”的山西大水网。

第一纵:黄河北干流线。北起偏关县老牛湾,经已建的万家寨水利枢纽,规划的碛口、古贤水利枢纽,南至风陵渡,全长763km,多年平均径流量280亿m3,构成山西大水网的一条天然纵向水道。

第二纵:汾河~涑水河线。以汾河为主干,通过已建的万家寨引黄工程南干线将黄河与汾河连通,远期通过黄河古贤供水工程将汾河与涑水河连通,最终可形成近千公里、纵贯山西南北的又一条纵向水道。

第一横:朔州~大同线。连通黄河、桑干河、册田水库,向朔同地区供水。已建工程主要有册田水库、东榆林水库和册田调水工程。在建的万家寨引黄工程北干线设计年提水量5.6亿m3,除通过管线向朔州和大同供水外,其余水量可通过七里河进入桑干河输送,向东榆林和册田水库补水。

第二横:忻州~阳泉线。自万家寨引黄工程南干线宁武县周家堡支洞口,经滹沱河支流阳武河,将黄河水自流到滹沱河,经坪上水库或王家庄水库与龙华口水电站的连接管线,从龙华口水电站提水至盂县县城,可自流到阳泉市区。在建的坪上应急引水工程和龙华口水电站,年供水能力可达1.5亿m3。

第三横:晋中北线。自潇河上游通过在建的松塔水电站调节向西连通汾河,向东通过已建的昔阳县龙门口引水工程连通滹沱河支流松溪河,主要向晋中北部供水。在建的松塔水电站设计总库容0.98亿m3,年供水量0.3亿m3。

第四横:吕梁线。西起黄河碛口,通过黄河碛口供水工程经横泉水库与三川河连通后,穿越关帝山进入文峪河,经柏叶口、文峪河两座水库调节,东至汾河,向吕梁山区及平川四县供水。在建的柏叶口水库年供水能力1亿m3,龙门渠引水工程年引水能力0.18亿m3。

第五横:晋中~长治线。通过晋中东山供水工程将清漳河、浊漳河与汾河连通。在建工程泽城西安水电站(二期),具有0.5亿m3的供水能力。规划晋中东山

供水工程,设计年供水量1.13亿m3,浊漳河黎城吴家庄水库工程,年供水能力0.8亿m3。

第六横:黄河古贤~临汾~运城线。通过拟建的黄河古贤供水工程将黄河古贤水利枢纽与汾河、涑水河连通。该线供水区是山西主要的粮棉基地,灌溉面积750多万亩,煤炭、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制造等工业发达。

第七横:临汾~晋城线。通过引沁入汾工程和张峰水库供水工程连通汾河、沁河、丹河。新建的张峰水库设计供水能力2.07亿m3,和川取水输水工程年供水能力1亿m3,在建的五马水库设计供水能力420万m3。

第八横:黄河禹门口~翼城线。西起黄河禹门口,经禹门口东扩工程东至汾河流域翼城县。在建工程包括禹门口东扩工程、禹门口一级站扩建工程和西范东扩工程,主要为北赵引黄工程和西范东扩工程113万亩灌溉面积提供水源。

第九横:黄河~涑水河线。通过浪店提黄工程与黄河小浪底调水工程将黄河和涑水河连通。已建浪店水源工程,设计灌溉面积190万亩。规划的黄河小浪底调水工程设计年提水能力1.7亿m3,扬程260m。该线建成后,可满足涑水河供水区的需水要求。

第十横:黄河三门峡~小浪底线。为黄河风陵渡以下的天然河道,包括黄河干流三门峡水库和小浪底水库库区河段。已建工程主要有大禹渡提黄工程,设计灌溉面积31.4万亩,最大扬程330m。

以上“两纵十横”山西大水网,供水区总面积7.66万km2,占全省总面积的49%,覆盖六大盆地、11个中心城市、70个县(市、区),受益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72%,占全省GDP的83%,有效灌溉面积占全省的76%。35项应急水源工程完建后,大部分线路的框架即可拉开,十大区域性供水体系初具雏形。“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吴家庄水库、晋中东山供水工程和禹门口东扩三大工程,山西大水网将进一步得到完善,供水量和安全性得到较大提高。2015年,大水网地表水供水量可达到43亿m3,较现状增加26亿m3,有效灌溉面积增加200万亩,正常年份和一般干旱年份可满足供水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水要求。严重干旱年份和特大干旱年份动用地下水储备水源,增加外调水量,可保证城乡生活用水和关系国计民生的生产用水。

与此同时,“十二五”期间还将做好民生水利和水土保持及水生态修复等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全面普及自来水,力争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以上。二是加快农田灌溉工程建设,为农业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2015年实现农村人口人均一亩水浇地的目标。三是加快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再建设4456座水保淤地坝,为山区群众增加旱涝保收的沟坝地,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20万亩,治理度达到59%,林草恢复度达到31%,减少入黄泥沙量1.5亿吨。四是加快以汾河为重点的生态修复与保护,修复河道自然形态,维护河流健康生命,使山西母亲河汾河实现长流常清;加强河流水资源的统一配置与管理,加强入河排污口的水质监测,改善河流水质;加强对汾河、桑干河、沁河、滹沱河等主要河流源头的保护,使全省主要河流水质达到水功能区划规定标准。

三、我省水利转型跨越发展的资金保障、政策支持和体制机制创新

(一)资金保障

按照正在研究编制的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全省拟建工程约需中央和省级投资320亿元,加上引黄后续项目30亿元,约需资金350亿元。

主要包括:一是大水网建设项目,需80亿元;二是西山沿黄145处泵站需32亿元;三是小型水库及河道治理需80亿元;四是大中型灌区与农田水利及饮水

安全资金需68亿元;五是水土保持需40亿元;六是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需20亿元。以上六大部分除大水网按项目计算外,其余项目按投资强度计算。

按照现有资金来源,中央投资和各种水规费征收可解决190亿元,省级发改、财政可安排65亿元。剩余95亿元的资金缺口建议通过以下措施筹集:一是提高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用于水利建设的比例,按每年增加7亿元计算,五年可解决35亿元;二是社会融资建设水利工程解决30亿元;三是延期水资源补偿费专项用于引黄工程,解决资金30亿元。

(二)政策支持

1、实行严格的关井压采政策。抓紧编制并组织实施关井压采规划,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限制地下水开采。并建议通过省人大立法的形式推动这项工作。特别是引黄水已经到达的太原市和即将到达的大同、朔州两市,要坚决完成关井压采任务。

2、实行有效的水价调节政策。建议责成省物价局、水利厅等部门,抓紧制定完善以差别水价和阶梯式水价为重点的水价政策。自备井的水价要高于城市公共供水和回用水的价格,回用水的价格要高于污水处理成本且低于公共供水价格,逐步形成公共供水、自备井、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四水”价格联动机制。

3、全面建立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议修订完善水资源费征收政策,全面开征水资源费。逐步提高水资源费的征收标准,特别是对超采区的用水户,要大幅度提高地下水资源费征收标准。为保证足额征收,建议由目前水利厅负责征收改为由地税部门负责代征。

4、实行优惠的黄河水利用政策。为确保山西黄河水权,在目前沿黄地区工业利用黄河水有限的情况下,建议先通过农业灌溉途径把黄河水利用起来,储水于农。鼓励兴建引黄工程项目,优先列入水利工程建设计划。逐步提高补贴标准,调动农民提黄灌溉积极性。

5、实行严格的节水政策。强化节水政策措施,加强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指标分类核定,定额管理,节奖超罚。对高耗水建设项目,实施严格的产业准入标准和整改要求。积极鼓励支持地方和企业,加强污水处理能力建设,促进水循环利用效率。

(三)体制机制创新

1、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通过特许经营的办法,全面放开水利建设市场。所有新建大中型水库、水电、污水处理、供水等工程,都可以由用水大户和其他民资外资企业投资入股建设。大型水库既可以政府投入为主、实行绝对控股,也可以政府参股、实行相对控股,还可以民资投入为主,明确民资的社会责任。中小型水利工程,鼓励民资占大股,允许其优先用水、优惠价用水。

2、提高城乡供水市场化水平。进一步开放城乡供水经营市场,深化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盘活水利资产,实行公司化运作。推进引黄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积极组建供水、排水和污水处理回用为一体的城市水业集团。农村供水工程要走管理专业化、供水商品化、服务社会化和持续利用的新路子。

资源制约 篇3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制约因素

人力资源管理不不仅仅是停留在对理论的研究,更重要的是要应用于实践,由于组织中的各个员工都发挥着作用,且不同的结构在职责和管理方式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国内外学者对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推动着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

一、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划分

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研究很多学者都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认为有几种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第一,从管理的目标来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可以分为以下四类,分别是职业型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人事管理及综合性人才培养模式管理。企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会选择合适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第二,从管理过程来说,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也可以分为四类,分别是最佳人力资源管理、职业型人力资源管理、组合型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人力资源管理等;第三,从管理内容上看,管理可以分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外部人力资源管理和专业性人力资源等;第四,从管理方式上看,有开放性人力资源管理和经验型人力资源管理两种。

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选择制约因素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选择对于一个发展中的企业是非常重要的,适合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不仅会促进企业的发展,还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反之则会阻碍企业的正常运营。本文认为有以下五种因素限制了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选择,分别是企业战略、所有权、企业规模、企业文化、企业的生命周期等。

1.企业战略

企业战略可以说是企业的长期计划以及实现这一计划的过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选择首先受到企业战略的影响,导致企业战略发生改变的因素比较多,例如企业的发展规划、企业发展模式、企业发展方向、企业经营的理念、企業的整体定位等,因此,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要结合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来制定和设计,无论是内部和外部都需要符合企业的发展,否则不仅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由此可知,企业的战略因素与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应该是相互促进和相互影响的。

2.企业的所有权

如果企业的所有权不同,那么企业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环境也会有较大的差距,例如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之间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就有着较大的差距。在国有企业中,各个管理岗位的工作人员的待遇有可靠的保证,但是管理理念落后,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而民营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就有了更多的灵活调整,且结合企业情况,很多资源得到了有效的运用。所以,不同的所有权可能直接影响着人力资源管理的选择,对员工的针对性也就从管理模式中体现出来。

3.企业规模

企业的规模越小,其注册的资金和所需要的员工数量也比较少,此时就需要比较紧凑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企业组织结构也很简单,没有繁琐的流程,然而企业的管理制度方面也存在着欠缺。而对那些规模较大的企业,在发展中可能会涉及更多的人力和资金,管理制度完善,这样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选择也就相对比较规范,对系统的人力管理的需求越大,以促进整个企业的持续稳定的发展。

4.企业文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白日化,不仅需求核心技术的竞争,更多的还要靠企业的人才和文化的竞争。人力资源管理在不同的文化中也会有不同的管理模式,例如在我国崇尚的是中庸之道,而美国则讲究自由竞争,更强调个性和法治。所以,很明显,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和美国的就有很大的差别,因此企业文化的不同也会影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选择。

5.企业的生命周期

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不同的生命周期有着不同的选择,在企业的创始初期,资金和人员都不充裕,此时就需要保证核心人才的有效运用,所以企业也会尊重人才,可能不会设立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而以技术性人才为主,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活动也无法全面展开。而在企业的发展阶段,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份额都会有较大的提升,此时员工的数量也在扩大,此时需要建立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将人力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综上所述,影响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因素除了文中讲述的几点之外,还有很多的因素限制着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选择。通过本文对限制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及其选择制约因素的研究,不难得出,任何企业在选择人力资源发展模式的过程中,都需要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企业的宏观和微观环境,综合多方面的因素来选择最适合的管理模式,以促进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蕾,董芸.试析高师院校人力资源的管理模式 -- 以牡丹江师范学院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1(7):92-94.

[2]邹建.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管理模式与收益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23):142-143.

[3]韦恩F卡西欧,陈春花,刘祯等.基于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的科学问题[J].管理学报,2013,10(3):322-325.

[4]高飞,王曦,徐巍.浅析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转变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素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7):264-264.

资源制约 篇4

一、我国资源环境问题浅析

1. 矿藏与植被资源的高消耗

从资源禀赋方面来看, 我国并无明显的优势。数据显示, 我国耕地、石油、淡水、铝土矿、天然气、铜矿石以及铁矿石等各类战略性资源虽然总量较大, 但与世界人均水平相比远远不足。以煤炭资源为例, 我国煤炭储量极为丰富, 但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67%, 人均资源占有量存在整体性不足。此外不少传统生产企业技术水平较低, 粗放型经济的发展导致资源高投入, 不仅造成极大浪费, 同时也引发严重的污染问题。

2. 环境污染问题

我国大气污染问题较为严重, 其中以烟尘、二氧化硫气体以及废水排放污染为主要表现。国家环保部《201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 我国2013年74个重点城市中, 仅有拉萨、海口以及舟山三个城市空气质量达标;2013年全国平均雾霾日数高达35.9天, 而2012年则仅为17.6天。雾霾持续时间长, 覆盖面积广, 导致更为严重的污染与危害。

二、环境资源问题的应对策略

1.充分利用讲座以及宣传栏等各类方式广泛普及个人生存发展与整体资源环境之间关系的知识讲座, 加强全民环保意识, 引导民众形成积极的节约意识以及正确的消费观念, 同时还应鼓励民众自觉监督政府环保措施的落实情况以及企业生产行为是否规范。

2.企业在以往经营过程中, 其经济活动产生的环境污染受环境外部性特点的影响而不会直接投射在产品成本中, 因此不少企业置环境污染问题以及生态平衡问题于不顾, 盲目追求发展, 不考虑环境承载力, 将大量的废气废渣以及废水排入周边河流、湖泊等地表水体, 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事故, 不仅导致生态平衡受损, 同时也对当地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 企业应树立社会责任感, 在正常生产、创造利润价值的同时还应兼顾环境保护问题, 应充分认识到自身生产行为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 并加大环境投资, 鼓励研发绿色生产技术, 生产并推广环境友好型产品, 通过充分的技术研发实现经济转型, 调整能源结构更趋于合理, 最终由以往以资源高投入为主的粗放型生产发展模式转变为现阶段集约型经济模式, 通过不断创新、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来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3.政府也应积极革新观念, 推行环境保护优先, 经济发展并行的合理理念。应充分利用立法手段来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并应重视和完善环境立法工作, 有效保障环境法律法规的落实与监督;应善于通过经济手段来解决环境资源问题。过度利用资源必将导致环境质量恶化, 进而对社会产出价格造成影响, 所以应视具体情况征收环境税, 并将固体废物排放、水污染以及大气污染排放物纳入征收体系中。同时应合理设置环境税税率, 确保其既能够对污染物减排的边际成本做出反映, 确保污染物排放代价比企业采取减排技术措施所耗费的预期边际成本更高;同时还应充分考虑宏观经济层面以及产业竞争力对税率水平造成的影响, 适当扶持关键性部门, 提高其国际竞争力, 以有效缓解经济冲击。应针对环保产业发展制定出相应的优惠政策, 此类政策应切实可行, 以便于从投资信贷、价格以及税收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支持与优惠。

三、结语

国民经济的发展固然需要保持一定增速, 然而这种发展必须兼具效益、质量以及可持续发展性, 应基于环境承载力来调控经济增长速度, 一旦经济增长速度与环境承载力失调, 则难以持久。因此, 我们应基于环境资源现状来推动经济前行, 以可控的污染排放、较少的资源投入以及可承受的环境损害作为发展的代价, 使经济实现最优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范斐, 孙才志, 王雪妮等.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复合系统协同进化模型的构建及应用——以大连市为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3, 33 (2) :413-419.

[2]梁小珍, 刘秀丽, 杨丰梅等.考虑资源环境约束的我国区域生猪养殖业综合生产能力评价[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3, 33 (9) :2263-2270.

[3]杨晓庆, 李升峰, 朱继业等.基于绿色GDP的江苏省资源环境损失价值核算[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4, 30 (4) :533-540.

资源制约 篇5

一、自然资源对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制约

经济增长离不开自然资源的供给,因为它是经济增长的重要要素。土地资源为农业提供劳动对象,为经济增长提供食品和原料,矿产资源为经济增长提供能源和原材料;环境也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清洁的地面、洁净的水源和新鲜的空气不仅有益于健康,还能使经济增长在特定环境容量所设置的限度内有效地实现。

我国自然资源在总量上可称为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人均资源相对短缺,是资源小国。特别是我国目前正在经历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这一过程正是经济结构显著转换的过程:一方面由农业为主的结构转向以工业为主的结构,另一方面在工业结构中消耗能源、矿产资源较高的重工业部门显著增长。这种结构转换对自然资源形成巨额需求,从而使本来就相对不足的自然资源更为紧张。

就土地资源来说,一方面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另一方面由于在工业化过程中兴办工厂和建设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的需要,使可耕地的面积日趋减少。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由1949年的27亩减少到目前的13亩,只及世界水平的25%。更为严重的是由于长期不注意改良土壤培植能力,使土地资源质量下降,这种土资源的危机已经成为困扰我们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如不注意解决,农产品的供给将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对农产品日益增加的需求。

就矿产资源来说,矿产品消费的增长率快于经济增长率是工业化时期的一般特征。尽管目前我国人均矿产品消费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但矿产消费量却增长迅猛,许多矿产品消费量已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但在另一方面,我国人均主要矿产资源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0%,受矿产资源储量制约,勘探和开采能力限制,矿产品供给的增长十分缓慢,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就环境资源来说,环境吸收污染容量是有限的,现在环境的恶化已经成为人类文明进程的最大障碍,温室效应、臭氧层的破坏、酸雨、水资源危机、土地沙化、森林锐减、有毒化学品污染、垃圾成灾等,是环境恶化的主要表现。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发达国家,但在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也不能不受影响。特别是在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为了追求经济增长,常常顾不上环境保护,在引进投资项目时,往往忽视保护生态环境。如不加以重视,最后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当人们庆贺经济这棵大树结出累累硕果的同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却被破坏的十分严重,百孔千疮。

总之,经济发展长期实行的基本上是大量消耗资源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致使资源利用率不高。我国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耗是日本的5倍,美国的3倍,耕地每年减少500万亩,水资源浪费更为严重。这种以大量资源消耗支撑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使我国已经面临着资源严重短缺,国民经济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由于许多自然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必须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依法保护和合理使用自然资源,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实现永续利用。

二、改善自然资源的供给条件

面对由自然资源供给不足造成的要素供给不均衡,人们不是无能为力的。自然资源供给对经济增长设置的界限不是不可以改变的,借助投资和技术进步,劣等地可以成为优等地,沙漠可以变成绿州,低品位矿产可以提高其品位和利用程度,通过发展科技还可以发现新材料和替代品,借助价格机制,可以用相对丰裕的资源替代相对稀缺的资源。

一般来说,发达国家可依赖其充裕的资本和先进的技术克服自然物质不足,但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自然资源稀缺的缓解受到资金和技术的很大限制。一个国家越是不发达,资金供应越是困难,自然资源供给的数量和质量便越是重要。就目前来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不能不考虑由自然资源供给条件设置的自然界限,不能不考虑资源的充分而有效的利用,以期实现经济的均衡增长。但是,即使是在资金总供给不足的条件下,国家也应引导各个经济主体调整投资结构,增大对自然资源的投资比重,改善自然资源的供给条件,实现经济增长要素的均衡供给。

长期以来,我们和其它发展中国家存在的共同性问题是对自然资源投资重视不足。这固然同资金总供给不足有关,但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发展中国家开发较晚,其土地及其它自然资源暂时相对较多,因此,有限的投资在各种要素间配置时往往偏重机器设备的投资而忽视对自然资源的投资;二是发展中国家实行速度型发展战略,因此投资在产业间的配置上偏重于加工业,导致了加工工业高速增长,因而自然资源供给的缺口越来越大;三是自然资源投资是长期投资,行为短期化的投资者没有向自然资源投资的积极性,所有这些都表明经济增长要素供给的不均衡,归根到底还是由投资的不均衡所致。

要向自然界取得资源,首先就需要向自然界投资,根据自然资源的特点,对它的投资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通过投资开发新资源,另一方面是通过投资改良土壤和其它自然资源的生长条件,使其产生人工肥力或提高其品位,增加优等资源的供给,从而提高自然资源的生产率。因此在目前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条件下,不仅要增大财政资金投向自然资源的份额,而且还要采取有效的刺激手段调动各方面增加对自然资源投资的积极性,如确定由投资产生的自然资源级差收益归投资者;保证投资者能较长期经营他所投资的自然资源,以便得到长期投资的效益;通过调整农产品、矿产品的价格,使投向自然资源的投资能体现等量资金得到等量利润的要求等等。

资源制约 篇6

一、不同种类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人力资源的管理模式, 针对不同的划分标准, 有其不同的种类。到目前为止, 关于划分标准主要有4种, 分别是针对管理目标的标准、针对管理过程的标准、针对管理内容的标准和针对管理方式的标准。对于第一种标准, 分为职业型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人事管理以及综合性人才培养模式这四种管理模式;对于第二种划分标准, 划分为最佳人力、职业型人力、组合型人力资源管理以及职能人力资源管理这四种管理模式;对于第三种划分标准, 可以将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划分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外部人力资源管理以及专业性人力资源管理这四种管理模式;对于第四种划分标准, 可以将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划分为开发型和经验型人力资源管理这两种管理模式。

不同的管理模式各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针对不同的情境, 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管理方法, 选择与之协调、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降低企业运营过程中的人力成本, 在最少的投入上实现最大的利益化, 达到资源的高效利用。在谈到管理模式的划分, 本文将进一步谈谈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选择过程中的制约因素。

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选择及其制约因素

1. 行业技术特征

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选择过程中, 考虑的因素比较多。此时, 要想解决问题, 就必须首先解决主要矛盾。我们在进行相关选择时, 行业技术特征因素就是首选因素之一。不同的行业技术特征, 决定了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具体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就是当行业技术的变化速率以及相应的密集度均较高时, 这时的人力资源选择模式应该选为承诺型。与此同时, 若二者程度均较低时, 此时选控制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则更为恰当。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决策, 是因为行业技术的特征关系到人力资源的分配, 成本的调控。若它选择不正确, 则会使企业效益受到损害。

2. 企业规模

除了上述的行业技术特征之外,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不能小觑, 那就是企业规模。企业规模决定生产及销售运营的快慢, 不同的速度也就对应着针对人员配置不同的管理模式。企业规模小, 对不同人的管理针对性强, 很容易能够发现问题, 对症下药。相反, 企业规模较大时, 人多嘴杂, 一般不便于管理, 这样就考虑企业管理者的人力资源管理艺术了。人多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生产率和扩大影响面。但是, 倘若一个人出现关键问题, 很可能出现“一着不慎, 满盘皆输”的惨状。为此, 对于企业规模较大的情况, 要将人力资源组织化, 制度化, 责任细化到每个人, 并给予及时地监督, 切忌“大锅饭”, 要做到任务有专人, 责任有人担。

3. 企业文化

优秀的企业离不开卓越的团队, 卓越的团队离不开强大的团队精神。团队精神外化到企业就是企业文化。人之所以能区别于其他动物就是因为人是有意识有思想的, 意识分为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 非理性因素通过调节理性因素起作用。二者均会影响人的活动。在企业里, 影响员工工作态度的意识就是企业文化。好的企业文化, 能够让员工感受到积极向上, 奋勇工作的热情和动力。相反, 较差企业的企业文化几乎为零, 只有打卡, 罚款, 没有快乐, 没有欢笑, 整个企业死气沉沉, 这样的企业是没有发展前景的。因此, 企业在制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时, 要有相应适宜的企业文化与之对应, 从而更好促进企业人的发展, 提高企业效益。

4. 企业性质

不同的企业性质往往也决定了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不同。对于我国的公有制企业来讲, 应用内部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比较普遍。对于私有职业来讲, 例如非国有企业, 由于竞争力比较激烈, 多采用控制型和承诺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用以控制成本, 提高员工承诺。

三、企业如何选择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首先, 在选择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之前, 应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进行分析, 这是选择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基础。主要应该考虑当前人力资源管理的执行情况, 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绩效影响等方面。通过现状分析, 能够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情况进行把握, 从而为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选择提供依据。

其次, 当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有深入了解后, 企业就应结合内外部影响因素对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选择。这就要求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类型以及影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选择的内外部因素进行分析, 综合比较, 选择最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最后,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要与时俱进, 根部不同的情况要做出必要及时地转变, 好与之适应, 目的就是让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这种力量持久、强劲地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四、结语

综上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选择至关重要, 意义重大。它对企业的发展壮大起到至关重要作用, 它的正确选取不容忽视。在选择过程中, 要充分考量其中的制约因素, 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发展情况, 做到有的放矢。

参考文献

[1]邹建.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管理模式与收益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4, (23) :142-143.

[2]韦恩, 卡西欧, 陈春花, 刘祯等.基于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的科学问题[J].管理学报, 2013, 10 (3) :322-325.

资源制约 篇7

1 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1.1 城市工业总产值中煤炭产值比重过大

由于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过程中过度依赖煤炭资源的开采以及初级加工,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造成了产业结构的整体单一性甚至畸形的问题。具体表现为这样三个方面:①第一产业以传统的粗放式传统农业生产为主, 生产效率较低, 而第二产业则以煤炭资源的开采及初加工为主, 三产业则主要是针对煤矿区域的初级商业性服务为主;②城市整体产业发展结构表现为“第一产业发展较轻、第二产业过度、第三产业不完善”的特点;③煤炭产业是整个城市GDP贡献来源, 导致城市产业结构表现为明显的“中间大, 两头小”的问题, 使得城市经济结构比较脆弱。

1.2 煤炭产业以开采和初加工为主, 技术含量较低

当前, 我国大多数的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煤炭产业主要是以煤炭资源开采以及初加工为主, 通常以煤炭筛选与洗选、炼焦、发电等工业为主, 而且煤炭的初加工行业在城市的煤炭加工与生产过程中占较大的比重, 其他技术含量较高的煤炭深加工、精加工产业则相对落后, 清洁产品开发利用效率低、综合利用率低以及产品附加值较低的问题。这直接造成了城市产品在市场竞争能力低下, 利润空间较小的问题, 不利于整个城市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另外, 弱小的市场竞争能力也使得城市的煤炭产业在抵御市场风险及宏观调控方面的能力处于劣势。

2 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主要目标

2.1 实现主导产业链的逐步延伸

主导产业链的延伸主要是实现产业的上下游发展, 即在单一的资源采选基础上进行下游的深加工。长时间的发展使得煤炭资源型城市具有产业的积累优势, 应该在既有的资源优势基础上通过分析市场的实际需求, 利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改造的方式实现煤炭产业的纵向发展, 并逐步提高产品的加工深度, 使得既有的产业链得到拓展, 实现煤炭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因此, 煤炭型资源城市应该发展除燃烧、电力、炼焦产业之外的其他产业, 逐步向煤炭液化、气化、煤制甲醇、二甲醚等化工产业发展, 并逐步形成新的产业。

2.2 实现产业多元化发展

对于煤炭资源开发成本较高或者资源相对枯竭的资源型城市, 应该首先摆脱对资源的过度依赖, 逐步建立起具有独立生态结构的新兴产业, 实现煤炭主导产业的升级和转型。发展过程中, 利用煤炭资源开发过程中长期累积的资金、技术以及人才, 也包括国家政策与资金支持等相关因素, 在城市产业发展转型的时期, 选择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新兴产业予以支持和发展, 彻底改变传统的单一煤炭资源型产业结构形式, 形成多个独立经济生态结构并存的格局, 实现资源型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2.3 实现工业产业园区经济的循环发展

煤炭产业园区的循环经济必须基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基本原则, 通过将资源的高效利用作为基本核心, 采取低消耗、高效率以及低排放的产业发展技术, 形成符合基本科学发展理念的可持续经济发展形式。煤炭资源型城市应该采取合理配套的方式耦合工业产业园区之间的生产方式, 依据自然的生态方式进行循环, 并逐步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流动的整体结构, 使得能源、物料以及产品在各个园区中顺利循环流通, 实现对工业废物的再循环利用, 在促进园区经济发展的同时, 减少能源消耗与排放。

3 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制约因素

3.1 城市区位的限制

所谓的城市区位就是指该区域的人类活动, 尤其是以人类活动为基础的经济活动的具体组织状态和形式。它囊括了城市地理位置、交通形势以及在更大区间内所处的地理位置等元素形成的一个复杂概念。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中, 企业在投资以及组织生产的过程中是基于成本的最小化以及利润的最大化为基本原则进行区位选择的。而煤炭资源型城市因为随着资源的消耗以及人们消费意识的改变, 使得他们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在成本和利润方面不再具有优势, 而且缺乏新型的人才和技术的支撑, 导致其他的高科技行业不愿意进入到煤炭资源型城市中。基于此, 煤炭资源型城市应该通过资金、政策以及技术支持等予以优化, 提高城市区位的软实力。

3.2 沉没成本的制约

所谓的沉没成本就是指在投资承诺之后没有得到完全补偿而造成的成本损失, 即投资之前的机会成本大于投资后的机会成本的差额。包括两个基本含义:①承诺的投资成本没有通过价格转移或者再出售价格的方式得到有效补偿而损失的成本, 即经济性沉淀成本;②契约安排下权利承诺, 终止之后没有得到补偿的相关利益, 即制度性沉淀成本。正是因为沉淀性成本而导致在煤炭资源型市场中出现了新型产业投资不足、投资过度以及产业刚性等问题, 具体表现为:①专用性资产逐步累积形成的沉淀成本;②国有煤炭企业巨额的经营负债造成的沉没成本;③地方政府制止传统煤炭资源企业推出造成的沉没成本。

3.3 科技水平的制约

首先, 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导致城市功能的缺失。因为资源型城市在建立之初是基于国家集中投资而建立起来的, 根据资源的发展形势而建设, 这直接造成煤炭资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表现为煤炭产业过重, 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较轻的不合理格局。这种产业结构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正逐步成为城市发展的障碍。同时, 煤炭资源型城市在建设初期还承担了整个城市的部分建设功能, 在城市管理、城市建设以及城市功能建设方面具有一定的功能。但是, 随着煤炭资源企业效益降低, 其对城市建设功能开始逐步弱化, 导致煤炭资源型城市功能开始缺失。

其次, 新型技术人员缺失, 技术储备严重不足。煤炭产业的大部分劳动力主要来自于城市周围的农村地区, 其接受教育程度较低, 而且技能主要以体力劳动为主, 大多数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以引进为主。但是, 煤炭资源型城市工作具有生活环境差的问题, 尤其是在资源枯竭的情况下, 人才自主择业和流动的最终目的都开始偏离煤炭资源型城市。这直接造成了城市产业转型人才缺失的问题, 使得产业转型过程中的技术消化与吸收能力、自主研发能力不能得到保证, 限制了煤炭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

摘要:进一步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 努力实现城市产业经济转型, 已经成为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当务之急。本文首先以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目的为出发点, 在探讨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 分析了当前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 结合当前市场经济发展基本模式, 提出了煤炭型资源城市实现产业转型的三个可行性目标;最后, 分析了影响煤炭资源型城市实现产业转型的制约因素, 以期可以为煤炭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的顺利实现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煤炭转型城市,产业转型,产业制约

参考文献

[1]张文进, 马秋芳.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探析——以淮南市为例[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4, 16 (4) .

[2]王静峰.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路径研究——以云南省曲靖市为例[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2, 31 (6) .

资源制约 篇8

然而, 农村体育资源的开发与配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农村社会的政治、文化、经济以及农民的生活方式都将深刻影响到我国农村体育资源开发与配置。因此, 本文在掌握我国体育资源开发与配置的研究动态的基础上, 以我国农村体育开发与利用的实际现状为出发点, 从系统的角度对农村体育资源开发与配置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 尽可能的去寻找减少其制约因素的对策与方法, 更好地促进农村体育的快速、健康发展。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我国农村体育资源开发与配置的制约因素。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检索中国期刊网查阅近年国内核心期刊与本论文相关的研究文献, 并对文献资料进行整理, 从中提取精华作为本研究的主要参考依据。

1.2.2 专家访谈法

走访、咨询有关社会体育和农村体育研究方面的专家, 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与实践支持。

1.2.3 系统分析法

通过对农村体育发展现状及农村体育资源开发与配置的制约因素进行系统的归纳与分析, 从而有针对性的找寻农村体育资源开发与配置过程中的制约因素。

2 农村体育资源开发与配置的制约因素分析

2.1 历史原因

我国城乡差距较大, 农村社会、经济等发展水平落后于城市, 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 农村体育的发展状况也不例外。这种状况的形成有着其深刻、久远的历史背景。

2.1.1 历史屏障——“城乡二元结构”的传统制度

“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体制”是以二元户籍制度为核心, 包括二元就业制度、二元福利保障制度、二元教育制度、二元公共事业投入制度在内的一系列制度体系。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就逐渐形成了“城乡分治, 一国两策”的“二元经济体制”格局。在这种制度安排下, 国家实行人为的城乡隔离政策, 固定农业人口, 来保证粮食供给, 同时避免劳动力大规模地涌入城市, 其本意是适应优先发展城市工业的需要。这一制度的实施与当时我国经济发展是相适应的。改革开放以来, 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对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但这种改革似乎并没有消除传统的城乡二元分割局面, 反而进一步扩大了城乡之间的差距。

城乡二元的传统制度安排下, 城市体育设施由国家拨款投资, 优先发展, 而农村体育则由县、乡 (镇) 财政负责, 投入不足, 使得城乡体育差别的不平等要素流动加剧, 突出表现在农村公共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村民获得的体育福利性服务远远落后于城市, 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十分突出。这在客观上造成了城乡居民享有体育资源的不平等和不平衡。因此,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传统制度安排是造成了我国体育资源开发与配置的最大历史屏障。

2.1.2 基础薄弱—农村体育发展政策的滞后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始终把发展经济作为首要目标, 但是, 由于非农产业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 城市对经济发展贡献大, 而农村对经济发展贡献小。因而各级政府往往采取一些有利于城市发展的政策, 农业发展并非始终如一地排在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优先地位, 这就造成了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落后, 也造成了我国农村体育资源配置的失衡。在我国体育发展战略和实施政策中, 形成了“重竞技, 轻群体”的发展路子。从举国体制的正式形成到《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标志我国的社会体育与竞技体育进入了全面协调发展的阶段。但事实上, 社会体育得到了一些重视, 而竞技体育仍然是我国体育发展的政策中心。

在社会体育发展政策性动力不足的情况下, 农村体育却成为社会体育发展的弱点和难点。国家曾颁布过一些发展农村体育的文件, 但由于政策规定性不强, 引导作用弱化, 在客观上造成了农村体育资源的现有存量不足, 特色体育资源边缘化, 农村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意识薄弱, 资源配置的政策严重滞后, 弱化了农村体育资源配置的基础条件。

2.2 宏观政策

首先, 在我们国家, 所有与体育有关的政策基本上都是有利于城市体育的发展, 而农村体育往往被轻视, 很多偏远农村根本没有锻炼的活动场所和任何体育经费。但是城市体育却有很好的政策作保障, 场地、资金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其次, 农村居民对保持健康手段的选择上, 睡眠、饮食等基本生活方式是农村居民保持健康的主要手段, 而把参加体育锻炼作为保持健康手段的人却很少。而城市居民选择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却很多, 这是由于城市居民文化和生活水平较高, 自然就对于医疗卫生、体育锻炼和营养补充等更加看重。再次, 各城市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群众体育管理机构, 还设立了群众体育的专 (兼) 职机构和配备人员。而在农村, 还很少见到群众体育管理组织和机构, 乡镇尚且如此, 具体到村庄就可想而知了。

可以看出, 社会体育与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相比较, 在国家政策中的地位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明显的处于劣势地位。因此, 一定程度上说, 现行宏观政策仍没有打破“重竞技体育、轻社会体育”、“重城市体育、轻农村体育”的局面, 势必对开发与配置农村体育资源产生误导影响。近年来, 国家体育总局推出了促进农村体育发展的活动, 农村体育资源正在逐渐得到开发, 国家也通过宏观调控对农村体育资源实施配置。然而, 改变农村体育落后的现状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发展时间和空间, 需要持久的政策支持。

2.3 经济发展水平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经济还不是很发达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农民整体生活水平较低, 纯收入少,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日益加大, 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在农村地区表现得更加突出。这也成为阻碍农村体育资源合理开发与配置、农村体育事业快速发展的根本因素。

2.3.1 农村体育资源的存量受制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据调查, 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 学校基本都有锻炼场地而且对城市居民开放, 那么除学校外, 社区的锻炼场所也有较多, 据统计:有篮球场的社区占32.4%, 有网球场的社区占12.6%, 有羽毛球场的社区占28.7%, 24.3%的社区有其它场地设施。虽然这些数据已经远高于农村。在大部分农村, 农村学校的锻炼场地基本上就是整个农村的锻炼场地, 并且多数场地基本上就是篮球场和乒乓球场或者就是一块空地, 极不规范, 器材也残缺不全, 因此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和影响。由于我国农村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程度不同, 农村与城市体育资源的存量也表现出较大的不同。突出表现在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在数量和质量上分布极不均匀。

因此, 一般情况下, 经济发展条件好的地区体育资源的存量就丰富;反之, 经济发展条件较差的地区, 体育资源的存量就较贫乏。可以看出, 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制约着农村体育资源的配置。

2.3.2 农村体育消费的水平受制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据我们的调查发现, 我国农村居民体育消费结构以实物型消费 (运动服装类、体育器材类) 为主, 参与型消费 (健身消费类、体育医疗类) 、观赏型消费 (门票观赏类、报刊图书类) 为辅。其中有83%的农村居民年平均体育消费在100元以下, 有11.6%的农村居民年平均体育消费在100~200元之间, 有5.4%的年平均消费在200元以上。而且, 在影响农村居民体育消费能力的因素中, 经济收入是首要因素 (42.2%) , 其次是没有时间 (25.1%) , 第三位的是缺乏消费场所 (18.5%) , 以上分析表明了提高经济收入是提升农村居民体育消费能力的首要条件。

一个地区居民收入水平决定体育消费水平, 当地经济发展的水平又决定居民收入水平。一般来说, 体育事业经费的投入、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以及人们的体育消费水平等方面是经济发展水平对群众体育影响力的主要表现。其中, 从有关资料发现, 城乡居民体育消费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

2.4 农村居民群体素质

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农民空闲下来的时间也就越来越多了, 而且可以自由支配。但是由于农民整体的文化程度偏低, 观念落后, 农村组织开展的体育锻炼活动又较少, 扭秧歌、划旱船、踩高翘等民俗民间体育娱乐活动已经越来越少, 甚至在一些农村已经很难看到, 结果导致一些封建腐朽思想乘虚而入。

2.4.1 农民整体文化素质偏低

良好的基础教育和文化水平反映我国农民整体水平的基本素质。虽然我国政府对农村教育重视程度的加大了, 以及党的教育方针在农村的贯彻落实, 广大农民的文化素质整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 现时期我国农民整体文化素质仍不容乐观。长期以来农村经济基础相对薄弱, 文化建设相对落后, 乡村农民思想解放的步伐缓慢, 小农经济意识、计划经济观念和封建迷信思想仍不同程度的存在, 农村居民生活理念、以及精神风貌比较陈旧, 造成现代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难以深入农村居民的意识中, 这些必然制约对农村体育资源的需求和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 影响了农村体育资源开发与配置的速度。

2.4.2 农村居民健身观念落后

由于农民的文化程度较低, 他们对体育的理解和认识封建思想的影响。农村居民只占有很少的体育资源, 基本上没有参加体育锻炼活动的意识, 对体育的作用和功能认识不足, 缺乏自觉锻炼身体的积极主动性。特别是身体健康, 没有疾病的中青年人, 由于务工与务农繁忙, 如果没有组织, 他们是极少参加健身活动的。农村居民中认为没病就不需要锻炼, 他们的健康意识还停留在没病就代表身体健康的水平上, 认为劳动就是体育运动, 农民参加体育锻炼就是“不务正业”。这一切都表明农村体育健身意识淡薄和落后。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历史因素、宏观政策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因素、农村居民群体素质因素是我国农村体育资源开发与配置的主要制约因素;历史因素主要体现在“城乡二元结构”的传统制度和农村体育发展政策的滞后两个方面;“轻农村体育、重城市体育”的宏观政策因素也制约农村体育资源开发与配置;经济发展水平因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制约了农村体育资源的存量配置以及制约了农村体育的消费水平;农村居民整体文化素质偏低与健身观念落后作为农民居民群体素质因素的两个方面制约着农村体育资源开发与配置。

3.2 建议

第一, 强化农村体育工作的法制化、制度化建设;第二, 健全体育与健康观念的引导机制, 激发农民健身需求, 增强农民健身意识;第三, 加快农村经济转型, 提升农村体育资源的开发与配置的效率。

摘要:农村体育资源开发与配置在农村体育资源的宏观布局、农村体育发展的速度与规模中起着关键性作用。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系统分析等方法, 在掌握我国体育资源开发与配置的研究动态的基础上, 以我国农村体育开发与利用的实际现状为出发点, 从系统的角度对农村体育资源开发与配置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 研究发现:历史因素、宏观政策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因素、农村居民群体素质因素是我国农村体育资源开发与配置的主要制约因素。最后针对其制约因素提出三点建议, 以便更好地促进农村体育的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村,体育资源,制约因素

参考文献

[1]黄英.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酌根本路径[J].鞍山社会科学, 2008, 29 (2) :88~91.

[2]田雨普, 等.我国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的战略[J].体育学刊, 2008, 25 (1) :6~8.

[3]胡庆山, 王建.新农村建设中发展“新农村体育”的必要性、制约因素及对策[J].体育科学, 2006, 26 (10) :21~25.

[4]于军, 范世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下制约山东省农村体育发展的因素及对策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 2008, 44 (5) :36~39.

资源制约 篇9

河南省土地总面积16.55万平方公里, 人均土地面积0.17公顷, 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5;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413.71亿立方米, 人均水资源量约427立方米, 只相当于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5;已发现的矿种为127种。

二、缓解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制约的对策

1. 构建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经济体系。

优化河南省的经济结构, 将经济结构由资源开发型转变为资源加工型。一是依托省内外资源, 在完成国家资源开发地域分工任务的同时, 建立起具有较强实力的资源加工生产体系。二是在加强基础建设的同时, 继续大力加强农业生产, 不断提高主要农产品产量, 尽快建立以节地、节水为中心的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体系。三是振兴传统加工工业部门, 尽快建立以节能、节材为中心的资源节约型工业生产体系, 大力发展能够带动产业技术进步的各类产业, 尽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四是继续推进信息化建设,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逐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体系, 同时完善有利于资源交流和高效利用的生产力布局, 壮大中原城市群并带动其影响区域快速发展, 强化陇海、京广两大经济发展带, 发展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块状经济。

2. 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主要是对资源进行保护性利用, 合理有偿地开发, 通过市场化运作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使用, 实现资源收益最大化、利用效益最优化、管理秩序制度化, 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最终实现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为此, 要积极推动能源、资源产业的市场化改革, 建立科学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结构;以土地使用权、探矿权、采矿权、水权市场建设为切入点, 建立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水资源转让机制和矿产资源开发机制;鼓励民营经济参与资源开发, 努力形成市场配置资源新机制;采取市场运作方式, 实行资源使用权公开向社会招标拍卖、挂牌出让, 使用者能够通过竞争来获取资源使用权。通过市场运作与政府引导、调节、服务的有机结合, 使河南省的资源开发逐步走上市场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轨道。

3. 规范资源开发秩序。

一是加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力度, 尽快制定相关地方性条例, 规范市场秩序, 坚决杜绝各类违法行为, 促进资源的有序、高效开发和利用。二是加大执法力度, 严肃查处资源开发过程中的违法事件, 树立法律法规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促进资源开发向规范化方向发展。三是加大对资源开发利用的社会性管理, 政府要进行制度设计, 建立能源、资源审计制度, 与现行的环境评价制度共同构成社会性管理的新框架, 在资源开采、加工、运输、消费等环节建立全过程和全面节约的管理制度, 引导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 加强战略资源储备体系建设, 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遏制浪费资源、破坏资源的现象, 扩大资源整合的广度和深度, 使资源开发向科学规划、合理开采、规模生产和集约经营的方向发展, 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

4. 积极推进资源开发利用的体制创新。

一是加强政府对资源利用的引导和管理, 建立部门协调的管理机制和反馈机制, 形成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合力。二是积极引入绿色GDP指标考核体系, 用可持续发展的指标考核地方政府的政绩。三是充分利用市场机制, 发挥经济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配置资源、提高资源管理效率的独特效果, 明确产权关系, 积极培育环境资源市场, 建立合理的环境与资源价格体系, 合理运用各种经济手段进行资源管理, 鼓励企业积极参与资源的有效利用与保护。四是通过经济杠杆, 推动资源节约, 倡导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循环经济模式和绿色消费方式, 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5. 提高资源接续能力。

实施虚拟资源管理战略, 充分利用已有的技术成果, 减少实体资源的省内消耗, 对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的初级产品调出加以控制, 缓解部分紧缺资源的供需矛盾。可以利用河南省丰富的非金属矿产资源, 大力开发推广陶瓷、人造复合材料等材料, 减少钢铁用量;利用河南省相对丰富的铝资源和较强的铝加工能力, 以铝材代替部分铜材;推广应用复合肥料和微肥, 提高单位肥效, 减少对磷的依赖。政府有关部门应积极组织相关机构, 从系统分析的角度研究缓解河南省部分资源缺乏的具体措施, 研究虚拟资源战略与河南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资源安全、生态环境建设与生态环境安全等之间的关系, 并且提出相应的战略对策和政策建议。

6. 强化资源节约意识。

资源制约 篇10

1 湖南高校旅游资源的特色分析

1.1 校园环境优美

湖南各大高校都比较重视校园环境建设, 力求自然美、生活美、建筑美、艺术美、教育美的统一。许多高校被评为“花园式校园”、“园林式单位”, 有的还被评为全国单位造林绿化单位。如湖南大学坐落在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的国家4A级风景名胜岳麓山风景区, 前临“漫江碧透”的湘江水, 后倚“万山红遍”的岳麓山。湘潭大学, 伟人的故里, 风景秀丽, 依山傍水。最佳景观有“三山”:秀山、慧山、泉山;“两水”:画眉潭、琴湖;“三园”:泽园、沁园、静园。以上列举的这些部分高校都具有风光秀丽、景色宜人的特点, 高校风景是魅力无穷, 很具有开发的潜力。湖南省高等院校凭借自身丰厚的资源在开展旅游方面独具优势。

1.2 校园文化浓郁

优秀的校园文化可以潜移默化地陶冶人、启示人、激励人、塑造人, 同时也是各大高校旅游资源的精髓之所在。如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校训是毛泽东亲笔题写的“要做人民的先生, 先做人民的学生”, 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湖南农业大学的校训是朴诚奋勉、求实、创新, 这一校训激励着农大学子不断追求进取和拼搏向上的精神。湖南女子学院“懿德睿智、笃行臻美”的校训鼓舞着一批又一批女大学生们独立自强、全面发展。这些都是宝贵的无形的旅游资源, 可以让游客在游览、参观高校中深深感受着催人奋进的校园文化, 产生强烈的认同感。

1.3 校园活动丰富

每所高校都会定期举办各种文化活动、比赛, 大学里的艺术活动总是搞得热热闹闹、满园生辉, 如具有欣赏和观看价值的各种文艺晚会、校园歌手大赛、话剧表演、配音比赛、富有文化意味的书法比赛、PPT制作比赛、各类演讲、学术报告、体育活动等, 这一切将给旅游者留下高校特有的校园文化情感体验, 从而给让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1.4 校园建筑和雕塑独具特色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商学院、教务处办公楼等建筑, 受前苏联建筑风格和西方古典主义巴洛克式风格的影响, 既有厚重感, 又讲究装饰和趣味变化, 其中也包含着对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元素的吸取等, 都是这些高校所特有的。

2 湖南高校旅游资源开发的制约因素

2.1 高校和游客都还未形成良好的开发意识

在人们的意识中, 很少有人会把高校作为一种旅游资源, 只认为其是人才培养的摇篮, 是科技研究的基地, 而没有看到高校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虽然有些人自主参观了高校, 但也只是走马观花的游览和浅层次的欣赏, 没有形成系统、细致的参观, 无法深入感受到高校的文化内涵。

2.2 宣传力度不够, 整体品牌形象有待提升

由于一直对高校旅游功能的忽视, 湖南高校在旅游形象提炼、旅游形象宣传方面存在较大的空缺, 与其所拥有的丰富的旅游资源不相匹配, 不能形成对湖南省城市旅游的有效补充。对于大多数旅游者来说, 并不知道高校的旅游价值, 不了解高校蕴藏的丰富的有形或无形的旅游资源, 很难激起旅游者的旅游欲望。

2.3 缺乏市场意识以及市场化运作手段

高校的旅游功能并未被充分认识, 在开发的过程中, 散客游主要是依靠游客的自主旅游。景点之间缺乏有效的系统整合, 游客与高校之间缺乏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 没有设置专门的旅游机构来开发和管理校园旅游, 缺乏对游客的规范化引导, 没有形成校企合作的开发模式, 影响了旅游者对高校旅游的价值判断, 从而影响其对高校旅游的消费。缺乏较为成熟的市场运作机制是重要的制约因素之一。

2.4 高校的设施设备与承载量的矛盾

湖南省部分高校在基础服务设施方面有待进一步改善, 如食堂小、可容纳的人数较少, 停车场所缺乏, 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有些高校土地利用不当, 造成一定的土地资源闲置或浪费。一旦大量游客涌进校园, 对学校一些设施设备势必会造成一定的压力, 这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2.5 对校园环境的破坏

由于游客的素质参差不齐, 当大批游客进入校园时, 无法保证每位游客都能爱护校园环境。例如, 湖南科技大学的樱花节, 四月是樱花盛开的时节, 但许多游客在欣赏科大“樱花节”美景的同时, 随手摘花、攀登树木的现象也随处可见, 个别游客甚至因贪图照片的美感, 大力摇曳树枝, 致使落下“樱花雨”。因部分游客素质不高而带来的“樱花劫”, 不仅对樱花是一种严重的损害, 更对学校的环境带来了一定的破坏。

3 湖南高校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3.1 湖南高校旅游开发原则

(1) 突出校园特色的原则。每所高校在开发自身旅游资源, 设计具体的旅游线路时, 应结合自身资源的特点, 在充分挖掘自身的特色资源的基础上, 对每种资源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整合, 设计出具有较强吸引力的旅游线路。如湖南大学在设计旅游线路时就可以以千年学府——岳麓书院为核心景点进行设计。 (2) 加强宣传, 树立自身品牌的原则。在游客来学校参观游览前可以给每位游客发放学校的宣传手册, 让游客在参观之前, 对学校有一定的了解, 并在旅游者心中形成原生形象, 刺激旅游的欲望。等游客参观完校园时可以发放一定的纪念品, 如校园风光宣传片光盘等, 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从而创造一定的品牌效益。 (3) 加大旅游相关设施建设, 建设环境友好型校园原则。加强旅游基础建设, 大力培护旅游资源, 如在处理好教学科研与旅游的关系的基础上, 将原来基本不对外开放的图书馆、实验室、体育馆、节庆事件等完全或部分对外开放, 以加强校园旅游的科普功能和提高其文化内涵。加强旅游配套设施建设, 提高旅游综合服务能力。这样一系列的举措不仅让游客受益, 同时也让在校的教职工和学生受益。 (4) 效益兼顾, 实现多赢的原则。高校旅游的开发是其教育功能的延伸。笔者认为, 湖南省各大高校旅游产品的开发对社会大众的意义重大, 可以让游客在参观游览时接受高校文化的熏陶。同时, 高校旅游不只是高校本身一方的事情, 而涉及到方方面面, 是高校、政府部门、旅游企业等各领域之间相互合作、彼此协调的产物。高校应注重加强与地方政府部门、旅游企业和其他高校之间的配合与协作, 并加强高校与所在区域各个旅游景区 (点) 的联合, 实现多赢的局面, 共同致力于湖南省高校旅游的发展, 也为打造湖南旅游大省起助推作用。 (5坚持强化管理, 减少负面效应。旅游环境保护工作应多谈“防”, 少谈“治”, 各个高校应突出“防胜于治, 防先于治”的管理思想, 使旅游环境保护工作宏观地贯穿旅游规划、开发, 发展和巩固等各个阶段, 避免高校旅游开发与发展中重产值、轻环境的短期行为, 避免“亡羊补牢”式的管理手段。通过采取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措施减少学校在开发旅游资源产生的负面影响, 从而实现校园旅游产品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2 根据湖南高校地域特色进行旅游形象策划

(1) 千年学府——岳麓书院是湖湘文化的发祥地, 它传承久远, 学风远播, 著名理学家朱熹、张栻在此设坛讲学, 创立了全国颇有影响的“湖湘学派”, 宋代全盛时期曾有“道林三百众, 书院一千徒”之誉, 时称“惟楚有材, 于斯为盛”。从明末起, 岳麓书院造就了王夫之、魏源、曾国藩、左宗棠等一大批旷世人才。因此, 笔者认为湖南大学可以以岳麓书院和岳麓山作为旅游形象策划的基点, 将湖南大学的旅游形象定位为“名山脚下的千年学府, 百年名校”。 (2) 湖南女子学院是建国后第一所全日制女子普通高等学校, 是全国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全国三八红旗集体、湖南省文明单位、湖南省文明高等学校、湖南省园林式单位、湖南省公民礼仪素质教育基地, 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题写校名, 原国家主席刘少奇的夫人、时任全国政协常委王光美曾担任名誉校长。湖南也是近代中国妇女运动和女性教育的摇篮, 培育了向警予、蔡畅、杨开慧、丁玲等巾帼英雄, 她们敢为人先的湖湘精神薪火相传。因此, 湖南女子学院可以将旅游形象定位为“走进湖湘女儿国, 领略女院风采”。

3.3 湖南高校旅游产品设计

3.3.1 根据旅游的六大要素开发湖南高校旅游产品

(1) 根据“食”要素, 所选的去处应是校园内的食堂, 让旅游者“食”出高校的餐饮文化。学校可以根据当地的风味做各种小吃, 使游客一饱口福。 (2) 根据“住”要素, 首选的去处则是校园的宿舍, 假期可以腾出学生宿舍供住宿, 有些旅游者住惯了大床可能从来都没有睡过上下床铺或者是想重新体验学生时期的感觉, 这种睡觉体验对他们来说也是具有一定吸引力的, 真切感受大学生的生活。 (3) “行”这一要素主要涉及到交通的便利性, 大部分高校道路都是四通八达的, 游客既可以步行也可以乘坐交通工具进行游览。 (4) 根据“游”要素, 既包括对校园中的自然旅游资源的游览又包括对校园中的人文旅游的参观学习。对于校区较大或者有分校区的学校, 建议开辟旅游专线, 这样既方便了游客又不会影响学校正常的工作学习。合理规划旅游观光路线, 将学院的文化和特色在有限的时间里充分展现出来, 从而树立其品牌和形象。 (5) “购”要素在高校旅游中, 专指游客可购买具有纪念意义的校徽、拥有独特文化涵义的校训徽章、纪念学校的邮票、有校名的各种学习用品、小物件等。例如北京大学就有专门的营销点, 卖有北大标志的笔记本、书签、明信片, 还有指甲刀等。 (6) “娱”要素强调的是高校旅游产品要有一定的自主参与性。高校的校园活动还是非常丰富多彩的, 如假面舞会、书法大赛等。同时学校的体育馆、健身房等场所也可以对游人开放, 使他们在参观学习之余, 不忘健身。

3.3.2 根据湖南各大高校的旅游资源类型开发旅游产品

(1) 校园生活休闲游。以组织游客主要是上班族前来参加高校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在缓解压力的同时满足了上班族对校园生活的向往。 (2) 湘文化体验游。来自省外的游客或国外的游客到了湖南省就会想了解地方传统文化及地方文化特色和精神, 开展高校旅游有利于游客更全面的了解湖南文化的精髓所在。 (3) 毕业生回归游。往届毕业的学生由于工作繁忙, 很少有机会返回母校, 有着强烈的想回母校看看的愿望。统一邀请校友进行故地重游, 既满足了他们的愿望, 又增进了学生和学校的深厚感情, 同时也增加了学校的客源。

摘要:高校在开发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应该注重保持高校校园环境的原真性, 挖掘高校旅游资源特色, 解决高校旅游开发中的商业化、盲目性等问题, 这样高校的旅游开发才能实现其社会文化效益。而湖南高校文化旅游资源丰富, 特色鲜明, 开发前景较好。

关键词:高校旅游,资源特色,制约因素,开发对策

参考文献

[1]董振翔.东北林业大学校园旅游开发浅析[J].中国电子商务, 2013 (10) .

【资源制约】推荐阅读:

制约作用05-16

行业制约05-26

休闲制约06-03

制约方法06-25

社会制约06-29

制度制约07-25

制约理论07-25

制约效应07-30

制约生产08-01

优势、制约08-14

上一篇:地面整合的力量下一篇:镇痛泵在骨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