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整合的力量(共8篇)
地面整合的力量 篇1
2013年将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非常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中,我认为基础教育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各种教育力量的整合,整合将成为基础教育创新发展的潜动力。
一、整合的意义
区县教育中心是区域的教研中心、科研中心与培训中心,如何将教育中心的发展与教师的发展、学校的发展与区县教育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较长时间的思考,我发现教师个人的发展、学校的发展、区域教育的发展,都经历了从合格达标到特色发展,再到关注品质、追求卓越的发展过程。为此,我提出了“区县教育中心建立教研、科研、培训三位一体研究型文化中心”的构想,依此引领教师发展、促进学校发展、规划区域教育发展的工作思路。
二、整合的方向
为发挥教育中心的示范、辐射与服务功能,各区县教育中心要打造研究型教育文化。
第一,教育中心每位教师必须拥有研究能力,主要包括捕捉教育教学信息的能力、深入教学一线调查研究的能力、组织协调教研和科研活动的能力、不断自我学习提高的能力、概括总结教育教学经验的能力、开拓创新的能力等。
第二,研究型教育文化,要求教师的教学设计主要是围绕着如何让学生进行研究、探索和思考而进行的,而研究、探索和思考是教师工作的主要形式,教学过程则是教师研究、探索和思考结果的外化。
第三,研究型教育文化,要求学生有效的学习是围绕着研究、探索和思考展开的,研究、探索和思考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学习品质、能力,从而为他们的终身学习、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四,研究型教育文化主导下,教师和学生的研究与探索都是主动的,而现实教育中,往往是被动的。
三、整合的维度
学校教育是一个研究与学习相统一的实践过程。各区县教育中心的师生员工要在研究中工作、在研究中学习,通过研究实现教育教学、学校管理和各项服务的科学化、现代化,最终实现学校教育的最优化。
第一,办学思想与办学特色。办学思想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是学校的顶层设计。要凝聚全体教职员工的智慧,遵循教育方针,提炼自己的办学思想,并给出深刻的阐释,从而取得共识,指导教育中心的发展。要把研究型教育文化作为办学思想,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有机融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公民。
第二,执行力文化系统的强化。教育中心把“科研兴校”作为学校发展的指导思想,并对学校管理体制进行优化与调整,确立以“研究型教育”来推动和促进创新发展的战略。
第三,形象力文化系统的优化。学校的形象文化系统包括:建筑景观文化、特意设计的形象文化、发自内心的行为文化和课程文化。另外,学校中还有其他一些物质文化,如专业展室、校本教材、校服等。
第四,建立研究型教育文化。建立“问题一研究一对策”研究机制,以课程文化建设为切入点,凸显学生文化,改造教师文化,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与行动能力,在行动研究中渐进式推进素质教育。改变教师的生存方式,转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他组织向自组织的转化,建立一种生态性教育文化,实现学校的生存价值。教育中心的教研员和科研员都要在研究中工作、在研究中学习,通过研究实现教育教学、管理和各项服务的科学化、现代化,最终实现学校教育文化的最优化。
地面整合的力量 篇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即“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这个重要论断,明确了统筹城乡发展与推进村镇建设的关系,拓宽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
第一,“两个趋向”重要论断为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
“两个趋向”重要论断是以中共中央在新形势下对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思想认识和政策取向上的理论升华,深刻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体现了对解决“三农”问题的巨大决心和勇气。
经过二十几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全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65万亿元,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达到85以上,财政收入达到2.63万亿元。我国已经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
近几年,由于中央坚持了“多予、少取、搞活”的方针,采取了坚决措施直接支持“三农”工作,“三农”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局面,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农村改革迈出重大步伐,农村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展。
“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为落实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对正确把握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新阶段后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缩小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解决“三农”这个艰巨课题,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二,加强农村工作是协调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
近几年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加大农业税收减征力度,加大对农民补贴力度,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进步支持力度,加大对粮食生产财政支持力度,加大对农村社会事业和扶贫开发支持力度,进一步调动了农民以及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在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我们相信,随着这些措施的进一步落实,农业和农民工作将取得更大的进展。
“三农”问题是城乡发展不协调的产物和表现,当前相对于农业和农民工作,农村工作的进展还不太大,农村落后面貌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城乡差别还在进一步加大,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农村工作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及其本身的复杂性,还没有得到各方面的应有重视,还缺乏系统的指导思想、解决思路和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历史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没有农村的同步发展作为基础和支撑,农业、农民问题将很难得到真正解决。加强农村工作是协调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正是基于此,中央最近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
第三,村镇建设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城镇化历程,是以人口转移为基本特征的。我国9亿急于享受现代文明的中国农民向何处去,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个难题,小城镇和新农村作为农村人口蓄水池的巨大作用也再一次凸显出来,努力推进乡村城镇化――县域内农村人口向建制镇和集镇集中的过程,是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必由之路。
在中国社会,城市是一小块,农村是一大块,农村问题远比农业和农民问题更为复杂和深刻。我国农村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发展状况参差不齐,人均资源多寡不均,风俗习惯各不相同,深层社会结构和伦理结构错综复杂,中华文明的精华与封建的糟粕并存,这是世界上情况最复杂、历史最悠久的农村社会之一。但是,迄今这一事关农村社会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制度性的问题尚未得到广泛关注和认真解决。
村镇包括村落、村庄、集镇和建制镇,是农村各类聚落的统称。农村经济、社会、文化,乃至整个农村面貌都集中体现在村镇上,农村工作的核心和最终成果也具体反映在村镇上,村镇代表的是农村发展的整体水平。村镇建设是农业发展、农民生产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和具体体现,是“三农”工作的关键环节和结合点,也是改变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的重要抓手和着力点。大力加强村镇建设是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必由之路,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第四,推进村镇建设健康发展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
我国农村拥有9亿多人口,每年建设投资数以千亿计,房屋建设量多年一直保持在7~8亿平方米左右,带动延伸产业对GDP的贡献在1万亿元以上,是全世界最大的乡村社会,是全世界最大的建设市场,也是拉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之一,在新农村规划、农宅设计、建筑材料与施工、环境建设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版权所有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整体经济社会面貌虽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广大农村地区依然是基础设施落后,脏、乱、差现象较为普遍。100多亿平方米的农村住宅建设没有能够形成面貌一新的新型农村社区,没有形成相关领域和行业的产业化平台,没有形成能够持续提供就业岗位的产业集群,没有形成文化教育科技发展的坚实基础,在许多地方农村成为假冒伪劣产品的倾销地,重度污染企业的转移地,农村水源、大气、土壤的大范围面临污染以及水、土地、能源、原材料等资源浪费严重。
解决中国“三农”问题尤其是农村问题,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艰巨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整合社会各界力量,发挥所长,共同为解决“三农”问题贡献智慧和力量。村镇建设作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需要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支持。当前,社会各方面对村镇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高,各种社会团体在促进村镇建设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地面整合的力量 篇3
关键词:企业管理,非正式组织,整合
引言
现在是互利的时代, “共赢”和“多赢”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我们在经营事业时, 通过资源整合, 以达到让彼此的事业都做大做强的目的。整合就是利用, 当今世界是一个竞争与合作共存的时代, 我们要清楚:做小事靠自己, 做大事靠大家。企业的运作也不例外, 它要通过对人、财、物的整合以达到资源的充分利用, 通过对组织各种力量的利用, 使各种力量都朝企业的总目标前进。要想充分发挥非正式组织的力量, 就必须对它做细致的解剖。
1.非正式组织的概述
组织是指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 按一定规则和程序而设置的多层次岗位及其有相应人员隶属关系的权责角色结构。企业要高效运作, 充分实现目标, 就必须要设计出合适并且结构合理的组织形式, 其结果就是正式组织的形成。然而, 我们会发现, 无论组织设计的理论如何完善, 设计人员如何努力, 人们都无法规范组织成员在活动中的所有联系, 都无法将所有这些联系纳入正式的组织结构系统, 在几乎任何一个经济社会单位中, 都存在着一种非正式的组织。
非正式组织的形成不像正式组织那样有组织的规定, 人事制度和权力、义务的限制, 早在梅奥的“霍桑试验”中被提出, 它是人们在共同的工作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以感情、喜好等情绪为基础的松散的、没有正式规定的群体, “酒逢知己千杯少, 话不投机半句多”“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等都是对非正式组织的真实写照。非正式组织本身有自己的“领袖”人物, 有不成文的、成员共同遵守的规则, 以感情的奖励或惩罚来约束其成员的行为, 组织成员可以在非正式组织中获得无法在正式组织中得以满足的心理需要。在企业的运行中, 非正式组织的作用是无法忽略的, 企业的有效管理必须要把非正式组织纳入其管理范围, 正视它在组织中的地位, 使其成为企业管理下组织力量整合的润滑剂和又一动力。
2.非正式组织的特点
非正式组织是伴随着正式组织的运作而产生的, 区别于正式组织的严格, 有自身的点。
2.1非正式组织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非正式组织的组织成员有相似的特征和共同的心理需求, 由于种种相似的特点而走到一起, 如相似的学历、相似的经历和相似的兴趣爱好, 人们在这样一个非正式的组织中找到共鸣, 心理上得到了很大的安慰和满足, 也在这里得到帮助并形成友谊的纽带。非正式组织中有自己核心的“领袖”, 他不像正式组织的领导那样有组织赋予的权利, 只是因为自身的人格魅力吸引着身边的人团结在他周围, 得到成员心理上的尊敬和爱戴, 成员自觉地服从他的领导和命令, 会自觉地形成一种“抱团”的现象, 呈现出自卫和排他的特点。
2.2非正式组织的信息传递畅通、迅速。
我们在生活中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 往往“小道消息”都走在前面。任何事情在未经正式组织公布之前我们都会听到关于它的一些风风雨雨, 无论是对是错, 都让我们惊讶于它的畅通和迅速, 这缘于非正式组织成员之间的情感交织, 他们往往知无不言, 言无不尽, 信息传递迅速也就显而易见了。但是, 这种“小道消息”往往带有非常明显的感情色彩, 有些是对信息的真实反映, 而有些却是扭曲事实。
2.3非正式组织隐蔽性强, 稳定性弱。
非正式组织的成员比较广泛, 不像正式组织那样有明确规定的部门、权利和责任, 其成员都是自发组织形成的, 几乎每个组织成员都或多或少的参与非正式组织, 形式比较灵活, 覆盖面也非常广, 渗透在正式组织的各个方面, 其隐蔽性很强。但同时, 人们会随着自己感情的变化而离开或参与到别的非正式组织中, 马斯洛的社交需要中提到, 人是一种社会动物, 都希望被接受或得到尊重、有归属感, 那么他便会在生活工作中寻求别人的注意、关心、接纳和友爱, 然而, 一旦发现在一个群体中难以得到满足时, 便会寻求另一群体, 这样非正式组织的成员可以随意的离开或加入, 可能一个小小的事件就会改变其成员的构成, 它的稳定性很弱。
2.4非正式组织有强有力的群体规范。
非正式组织是以感情为基础建立的, 它对成员的要求不像正式组织那样有明确、严格的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 但它也有自己不成文的、无形的、严厉的群体规范。在一个非正式组织中, 群体成员都有自身墨守成规的规则, 有力地规范着群体成员的行为, 对于那些遵守和维护规范的成员, 非正式组织会予以赞许、欢迎和鼓励, 而那些犯规的成员, 非正式组织会通过嘲笑、讥讽、孤立等感情手段给予惩罚。
3.非正式组织的利与弊
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对组织而言是一把“双刃剑”, 它给组织带来利益的同时也会阻碍组织的发展和目标的实现。
3.1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
3.1.1可以满足组织成员的需要。
梅奥在《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一书中提到, 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除了物质需要之外, 还有社会、心理等方面的需要, 而非正式组织的形成恰恰满足了人们的某些需要。工作之余的接触会有友谊的产生, 消除孤独感, 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 可以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需要, 从属于某个非正式组织可以满足他的“安全”“归属”的需要。这类需要的满足, 对人们在工作中的情绪和工作的效率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3.1.2有利于增强正式组织的凝聚力。
人们在非正式组织中的频繁接触会使得相互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和谐, 形成感情上的交流, 给予困难者帮助, 帮助弱小者提高, 促成人们相互合作的精神, 它能够弥补正式组织僵化的格局造成的沉默, 给员工带来心理上的满足, 从而形成归属感, 那么他便会以组织为“家”, 忠诚的为企业服务。
3.1.3非正式组织能达到有效的沟通, 有助于信息的传播。
非正式组织间是成员都是以感情为基础, 自发的形成, 他们之间接触频繁, 关系密切, 沟通畅通, 不像正式组织的沟通大多是命令式、强制式的, 下级向上级报告也多是报喜不报忧, 多数情况下都不能达到有效地沟通。非正式成员间没有职位和权力的层级限制, 那么在沟通时便没有任何的限制, 能够把自己的想法真实的表达出来, 达到有效的沟通, 问题也就很容易被发现, 从而得以解决, 虽然非正式组织的信息传播渠道是非正式的, 但却可以作为正式渠道的补充。
3.2非正式组织的消极作用。
3.2.1非正式组织的目标或利益与企业的目标或利益相悖时, 非正式组织会对企业的目标或利益起破坏和干扰作用。
3.2.2非正式组织要求成员一致性的压力, 往往会束缚成员的个人发展。非正式组织不成文的规范, 多会产生一种“从众现象”, 禁止异类的出现, 大多数人会随波逐流, 少数有想法的也会被其他的成员以感情的手段所扼杀, 从而就束缚了成员的个人发展。
3.2.3非正式组织会抵制正式组织的变革, 形成组织的惰性。非正式组织是一个个无形的“小圈子”, 约束成员并惩罚“异类”, 当有人触犯了正式组织的规章制度时, 非正式组织的成员会加以庇护, 逃脱组织的惩罚, 久而久之, “随大流”的现象便形成了人们的惰性, 只求安逸而不思进取, 更缺乏创新。而变革一般都会改变企业的组织结构或人员的配备, 人的惰性或者来源于人们求稳定和求安全的心理等无形的因素, 会滋生出对变革的抵制情绪。
4.对非正式组织力量的整合
非正式组织的存在不以人们的意志而转移, 无论领导者的意愿如何, 正式组织的结构如何的严谨, 人员的配备如何的精湛, 职位设置如何的完整, 都无法消除非正式组织的存在, 这是任何组织设计都无法避免和回避的问题。在企业管理中, 非正式组织是把“双刃剑”, 企业领导者在充分认识的情况下, 应发挥其积极作用, 通过管理手段把消极作用转化为积极作用, 化解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冲突, 降低其对组织的危害, 使其朝着组织所期望的目标发展。因此在对非正式组织力量的整合时, 应采取正确的措施:
4.1端正对非正式组织的态度。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首先应正确认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和必要性, 非正式组织普遍存在, 一旦形成, 作为管理者就要正视它的存在, 客观地接受它。其次要允许乃至鼓励非正式组织的存在, 为非正式组织的形成提供条件, 并努力使之与正式组织吻合, 比如可以安排性格相投、有共同语言的人在同一部门或相邻的岗位, 使他们能频繁接触;组织郊游、联欢等活动来促进组织成员间感情的交流, 让人们工作之余可以常与别人聊天, 甚至是发发牢骚, 来消除因工作而产生的心情郁闷和工作压力, 重新以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工作中。
4.2通过建立和宣传正确的组织文化来影响非正式组织的行为规范, 引导非正式组织提供积极的贡献。非正式组织一经形成, 正式组织既不能使用强硬手段镇压或取缔, 这样只会适得其反, 当然也不可以放任自流, 这样会有产生消极影响的危机。那么, 企业领导者就要用正确的机制来加以引导。许多管理学者在近期的研究中发现, 不少组织在管理结构上并没有特殊的优势, 但却取得超常的成功, 其奥秘就在于有一种符合组织性质和活动的组织文化。组织文化属于软文化的范畴, 组织通过有意识的培养和宣传组织文化, 来影响成员的工作态度, 使他们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的共同目标尽量吻合, 从而引导他们自觉地为组织目标的实现积极工作。正确的组织文化可以帮助每一个组织组成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 如果说正式组织有合理的结构, 严格的层级关系, 那么组织文化则更容易被非正式组织所接受。
4.3树立领导者的人格魅力, 完善体制, 加强管理。一个企业有个好的领导者就等于成功了一半!组织所赋予领导者的权利往往不是真正的“控制权”, 员工可能对你只是口服心不服, 暗地里也会反对你, 优秀的领导者一定有着让人叹服的人格魅力, 他必须有海纳百川的胸怀, 以身作则的品质, 以一身正气和人格魅力取信于人, 这样才会使得员工都忠诚的追随, 在加上完善的体制, 有效的绩效薪酬制度和激励措施, 就从根本上消除了非正式组织滋生的土壤。
当然, 要使非正式组织为企业所用, 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具体措施远不及这些, 比如重视非正式组织领袖人物的地位, 信任并委托一定的任务, 利用他的权威唤起非正式组织成员的“公民行为”, 从而稳定组织并调节人际关系。总之, 就是要软化非正式组织对正式组织的冲突, 引导其行为与企业总体目标的一致。
总结
总而言之, 在当今社会精神文明高度发展, 由情感维系的非正式组织在企业的组织结构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它既有积极的一面, 也有消极的影响, 企业管理中组织力量的整合如果忽视它的存在, 就很可能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埋下隐患, 那么企业应趋利避害, 充分发挥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 为组织的高效运转提供动力, 真正做到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两方力量的有效整合。
参考文献
[1]王玉莲.组织行为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2]周三多.管理学原理[M].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3]陈春花.管理沟通[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
[4]赵西萍, 宋合义.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0.
地面整合的力量 篇4
整合力量,发挥大案要按领导小组职能
近日,星子县纪委成功查处了一起贪污受贿案。接到群众举报后,县纪委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专案组,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谋划,统筹安排,确保案件查办工作顺利完成。在该案件的查办过程中,通过整合各方面资源,从协调办案力量、解决办案难题入手,不断优化专案组工作方向,完善办案工作机制,抽调经验丰富的办案人员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其次,该案件查办难度大,案件牵涉到一些社会人员,其不配合调查,造成了外围调查取证的困难,星子县纪委发挥大案要案领导小组联合办案职能,整合人力物力,汇同公安、检察院、法院、审计局,顺利完成外围取证调查,从而保证了案件的顺利查办。在县委的领导下,在纪委领导班子的大力支持下,办案组克服种种困难,历时两个月,该案件顺利告破,取得了市纪委的肯定和广大群众的好评,强有力的震慑了腐败分子,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腐败分子得到了查处,百姓拍手称快,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应和社会效应。
地面整合的力量 篇5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中, 对“标”的解释第三条是“标志;记号”。从字面上看, “标”是表识, 是记忆的一种符号或记号。“识”字首要的意义在于“知道”“认识”, 并且有“认得”“识别”的进一步要求, 也就是形成与互动对象的沟通。本文中, 笔者把借助文字 (电子文档上、纸张上等呈现出的) 及人体内部语言编码之后发出的有声语言, 甚至音乐、配乐片花等都纳入到广播电台的标识体系中。简言之, 广播电台现在亟待完成被识别的“快”沟通过程, 也就是每一次被听见, 都能被识别, 从而完成其深入人心, 锁定收听的诉求, 因此标识对包括广播在内的媒体等事物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本文将以中国之声为例分类阐述广播的标识。
一、框架标识
框架标识是贯穿于全天节目中的标识, 是每一次当你听到 (除了播放歌曲的情况) 就几乎能马上识别出来的。笔者常常听到这样的话“这家电台太失败了, 主持人说了这么长时间的话, 我还不知道是什么电台呢!”毫无疑问, 受众对立刻获取电台名称等相关信息是有期待的。
(一) 电台节目名称的简洁化及高度统一化
2004年1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频率经过重新打造, 以“中国之声”的呼号正式开播。从清晨6点到子夜0点, 十八个小时中节目单上的八个栏目名称让人一目了然地感受到其“新闻贯穿始终”的节目总体格局。除了清晨6点《国防时空》, 晚上20点《小喇叭》这两档特殊类型节目外, 其余十七个小时均为标准意义上的新闻节目, 如:0.5小时《新闻和报纸摘要》、2小时《新闻纵横》、12.5小时《央广新闻》、1小时《全球华语广播网》、0.5小时《全国新闻联播》、0.5小时《直播中国》。名称上的减少为受众记忆扫清诸多障碍, 对中国之声及其下的央广新闻大标识的概念形成相当有益。扎伊翁茨指出, 曝光效应具有“巨大的适应意义”。它是一种可以预定我们的吸引和依恋倾向的“硬件”现象。广告商和政治家们充分利用这种效应, 即使人们对某一商品或者候选人没有什么强烈感情, 仅仅通过简单重复, 也可以增加商品的销量或得票率。[1]因此, 整合标识在单位时间里的重复出现, 对受众意识强化起到积极作用。
有一个著名的儿童故事, 讲的是一只名叫“小红嘴金黄毛叔叔爱阿姨疼的小亲亲”的小鸡, 它可是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 也正因此才有了这么一个长名字体现它的特殊性, 可这样的特别长名字在关键时刻却让它送了命。因为等叫完它的名字再提醒它危险到来来不及呀!故事简单, 寓意却很深远。对广播人整合节目, 打造大品牌标识也颇有启示作用。
(二) 栏目建构上的标准化模式
行成于思, 毁于随。建构包括设计、构建、建造, 是反映事物完成的全过程。设计是方案形成前的综合科学的考量与决策;构建是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建立;建造是严格规范化执行的过程。中国之声的全天节目无疑是精心建构的产物, 其中标识概念是极其鲜明的。
笔者以2012年5月16日上午9:00—9:30央广新闻节目的组成内容为例:ⅰ、0.5分钟片花———ⅱ、1.2分钟主持人李新、贺家播报半小时内内容预告七条, 全天关注内容四条———ⅲ、0.3分钟广告两条———ⅳ、5分钟中国之声第一时间、第一链接连线记者、编辑———ⅴ、1分钟四条广告———ⅵ、3.3分钟主播播报十一条短新闻———ⅶ、2分钟八条广告———ⅷ、2.2分钟连线国际新闻编辑———ⅸ、3分钟连线中央台记者———ⅹ、2分钟连线美国观察员———Ⅰ、0.2分钟广告一条———Ⅱ、2.2分钟连线特约观察员———Ⅲ、2.7分钟主播播报九条短新闻———Ⅳ、2.2分钟用声音记录中国———Ⅴ、2.2分钟八条广告。
半小时节目的15个组成部分被至少14个节点分开, 以上建构是中国之声央广新闻轮盘的典型模式, 可以看出, 中国之声追求的是快节奏、有深度、拓广度的强标识。半小时关注的主播信息共计二十条, 深广度新闻四条, 片花、口播宣传中国之声及专属垫衬音乐至少20次之多。即不到两分钟就会听到一次广而告之的“中国之声”, 除此之外, 此时此刻的新闻播报方式, 特约观察员的身份、声音及对新闻的解读形式, 用声音记录中国小栏目也是很具标识性的。这正是标识意识渗透建构及节目内容本身的积极做法, 频率高而不扎眼, 凝炼、柔韧地陪衬, 做到了与节目整体融合得恰到好处、浑然天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主持人预告“近日全天还将重点关注”这个部分。美国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尼尔·波兹曼曾经指出:人们相信观众喜欢变化, 排斥复杂, 一个典型的30分钟节目里, 一般会播15到20个故事。这种方式得到两个“有趣”的结果:1.观众难以去思考一个事件;2.观众难以去感受一个事件。[2]学者的研究在提醒受众的同时, 也把责任很显然地交给了新闻从业者, 尤其是广播电视人要警惕并且避免这样的结果。中国之声全天铺开的预告无疑是给受众带来了更多思考的空间, 从这一点上可以再次感受中国之声的勇于担当, 它打破了过去新闻几乎平均分配时间的格局, 编导根据新闻时间本身的特殊属性及重要性等对它们进行了处理, 有的一两句话、有的稍后播出、有的详细解读、有的深度报道。这样的安排从框架标识的设置上更有着积极的意义。在信息爆炸的时代, 对媒体而言, 最吸引受众的不是信息的多少, 而是信息的筛选、挖掘及提炼后的价值性。预告+预告+解读1+解读2+解读3等, 是当日新闻标识形成的过程, 也是其新闻产生价值的过程。
标识化正是中国之声团队合力的体现, 听中国之声的广播, 不论主持人、主播还是记者、编辑, 他们的光芒都被整个频率的光芒掩盖, 而中国之声人却又无一不为自己是团队成员而自豪。因此, 这标识的光芒来自聚沙成塔, 百川成海的效应。
毋庸置疑, 名称简洁统一、节目建构标准规范的中国之声标识降低了受众选择的费力程度。施拉姆先生的或然率公式显示:选择的或然率=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费力的程度”指获取媒介信息内容和使用传播途径的难易状况;“报偿的保证”指传播的内容满足选择者实际需要的程度。[3]设想, 在报偿的保证相同的情况下, 费力的程度降低, 选择的或然率自然就是一个较高的数值。这就再次印证了强有力标识的价值。
除了框架标识之外, 我们还能在中国之声的声音世界中感受到情感标识、活动标识等, 作为积极有益的补充, 它们为中国之声的品牌影响起到了添砖加瓦的辅助作用。
二、情感标识
如果说框架标识是硬性的, 那么情感标识则是柔软的。阿德丽安娜·翠吉亚尼书《穿手工鞋的女人》, 封面上有两行字“有爱的设计才能打动人, 有爱的人生才会有前进的动力。”对媒体亦然, 温暖、灵动、以人为本才能走得远。
人们不但有自我服务的倾向, 而且还表现出佩勒姆等人研究出的自我中心主义:我们喜欢与自己相关的事物, 潜意识中与自己有关的人、地方和其他东西。扎伊翁茨认为, 情绪相比于思维是更即时的东西, 人们大概能记起喜欢或者讨厌的事或人, 但却意识不到喜欢或者厌恶他们的原因。[4]从这个观点出发, 可以认定, 情感标识性的声音对广播品牌增益的意义是尤为重要的。
“用声音记录中国”系列纯听觉广播纪录片, 是中国之声的情感标识牌之一。“流动的声音档案, 难忘的中国之声”这一片花依旧紧扣频率的大概念、大方向, 深情、具象的有声语言、纯美柔缓的音乐、真实质朴的音响保证了“用声音记录中国”的高品质。这是以草根人物为主角的广播纪录片, 每天都在中国之声节目中滚动播出, 它选取微观叙事的方式, 贴近普通受众的生活, 从心理学上看, 符合接近性更容易产生喜欢的规律。“用声音记录中国”, 编导从偏远山区到城市村镇, 从坚守保护传统文化的民间老艺人到自发组建无线电应急救援队的年轻人, 个人化的视角不仅在情感上深深打动着无数受众, 也在精神上给人们以指引, 传递人间的真善美。享受聆听的过程, 受众情动心动之时自然将之作为情感标识, 回味后则是下一次的期待。
相比中国之声让同行及受众感受到的编导负责制形式, 目前福建新闻广播走的是另外一条主持人负责制的道路, 除了整半点播出的《新闻整点听》、《半点连线》、《名人一言谈》节目框架标识外, 各档节目形态各异。在节目框架标识不够凸显的情况下, 其他类型标识的打造就显得尤为重要, 它也成为频道整合形象的关键。比如在广告创意上寻求突破, 其为联通设计的广告是多个统一风格, 不同主角的版本, 格式统一为:先对文艺复兴时期欧洲音乐家、画家人物个人及成就的介绍, 而后提及联通, 并表达出联通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西奥迪尼在他的《影响力》一书中提到影响力发生的6个原理, 笔者以为欧洲著名艺术家出现在广告词中运用的是喜好及权威两个原理, [5]借一位大众熟悉的贝多芬等大师之名, 用铿锵有力的交响乐传递情感。这样的情感标识牌是具有震撼力的。
关注《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的观众们一定对镜头中那些具名的小人物有着天然的亲切感, 而这种亲切是从编导心中传递而出的, 而编导又是从那些对食物抱有亲切感恩之心的小人物身上获得的。良性温情的情感传递正是这部纪录片成功的关键点之一。
在心理咨询中有个专业名词“共情”, 它对咨询师的要求是:能够设身处地体察来访者的情感, 进而走入其内心世界, 为其打开心结。对媒体而言, 情感唤醒也需要做到共情, 真善美视角、艺术化处理而成的情感标识才是具有传播力的。
三、活动标识
通常情况下, 整体定位及具体节目如果是考虑成熟确定下来的, 就不容易也不适合做太大、太频繁的变化。中国之声目前的框架形式得到了业内专家及受众的认可和喜爱, 如何在不变中注入新元素, 制造新标识以增强其生命力呢?除上文提到的情感标识外, 笔者以为活动标识的作用亦不容小觑。做看得见的广播早已成为了业界的共识, 立体宣传在商业领域开展得如火如荼, 作为常年为他人做宣传的媒体自身其宣传也迈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以活动为标识夸大品牌影响力及亲和力成为了突破常规带来频率新鲜气息的有效手段。
中国之声强调“以责任, 赢信任。中国之声, 责任之上”的社会形象, 因此中国之声春运特别报道《温暖回家路》、《安全》公益宣传活动、大型公益报道《中国湿地报告》等活动都让受众更直观地感受到中国之声广播人肩负责任的忙碌身影。以近期的《中国湿地报告》为例, 中国之声人深入湿地探访, 用眼睛看, 用耳朵听, 用心与湿地人交流, 在红军长征曾走过的若尔盖湿地;在世界上最大黑嘴鸥繁殖地辽宁红海滩;在西藏那曲麦地卡湿地。记者在看、在问、在思索然后形成一篇篇激荡人心的报告。这样的活动, 其现场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搭建一方舞台, 但活动在记者真情的行走中传递出的保护湿地的使命感是能起到良好示范效应的。其连续的系列活动报道在中国之声平台播出时, 受众听到了活动, 也听到了呼吁。这样的活动标识是受众喜欢的, 实实在在的, 精神内核丰满的。
各地电台在活动标识的设计上也有出彩的地方, 例如福州人民广播电台音乐频道的《晚安宝贝》栏目推出的“帮妈妈找回梦想活动”, 该活动标识不仅引起了小听友们在学校的热议, 还得到了老师、家长的肯定与赞许。“帮妈妈找回梦想”后来不仅成为了《晚安宝贝》栏目的活动标识, 也被放大成了频道的活动标识。再如, 福建新闻广播推出的“1036能量午餐”活动是在每天中午对的哥赠送五十份营养午餐。该活动在引起其受众目标的哥群体极大关注的同时, 也倡导了健康饮食, 传递了尊重服务行业劳动者的观念。
以上活动本身都秉持传递频道核心价值的使命, 是频道框架标识及情感标识的外延, 它们的典型特征是:走出直播室, 直接接触受众, 实现更亲近的交流, 更真诚的互动。作为一种标识, 它的前期有着在频率中的, 甚至是多媒体助阵的立体式宣传, 即较高频率的广度宣传;执行的中间阶段有着连续的相关报道;结束后有较完整系统的总结报道等等。也正是在这样的执行过程中, 活动被放大, 其影响被增强, 标识效应才得以显现出来。当然, 实际的报道频道及形式等根据各频率实力状况及活动类型各异。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经过多年研究绘制出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 遗忘是遵循一个先快后慢的规律, 刚刚接触学习的东西会在较短时间内被遗忘大半以上, 之后遗忘的速度渐渐放缓。不论是框架标识, 还是情感标识、活动标识, 其意义都在于增强品牌认知及识别度, 继而得到受众认可、喜爱, 甚至成为受众的谈资, 从而使得频率品牌影响更大, 实现更强社会效益, 创造更高经济效益。各类标识设计上的简洁统一、科学地高频率展现都是把握了遗忘规律, 框架标识中新闻的预告、全天关注的预告;情感标识及活动标识的多次播出及多角度分阶段报道等, 它们共同完成的就是记忆的四个阶段, 识记、保持、再认及回忆, 形成了有效记忆也就实现了频率与受众的有效沟通。相信不同媒体设计出适合自己的标识并科学运用, 一定能够让品牌树立得更加坚实而强大。
摘要: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背景下, 被推向市场的传媒既要争取自己的话语影响力, 也要整体做大并争取自己的市场份额。单就媒体而言, 如何在社会上发出自己的声音及整合力量打造自身标识是至关重要的, 标识打造主要包括相对固定的节目总体框架的打造, 也包括灵活机变、时效性强的情感标识和活动标识。
关键词:标识,中国之声,品牌
参考文献
[1][4]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M].张智勇, 等, 译.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6 (1) :314, 313.[1][4]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M].张智勇, 等, 译.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6 (1) :314, 313.
[2]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258.[2]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258.
[3]卢金婷.标题党现象成因的或然率公式解析[J].东南传播, 2012 (5) :64.[3]卢金婷.标题党现象成因的或然率公式解析[J].东南传播, 2012 (5) :64.
地面整合的力量 篇6
1 国外先进的推广模式
如何建立有效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笔者认为可以借鉴国际上成功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美国采取联邦农业技术推广局—州立大学—州农业技术推广站和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的“三位一体”模式, 使农业技术推广率达85%, 农业科技对农业增长贡献率达80%;法国采取国家—地方—农场公私合作的三级技术推广体系, 使其成为世界第二大农副产品出口国, 农产品产量居欧盟第一位;日本采取中央—县级—基层相对独立的农协会提供“一站式”服务的推广模式, 使其成为世界上农业现代化、集约化程度发达国家之一。
2 整合科技力量
重庆市畜牧科学院在借鉴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创新探索。该院从有限的预算项目经费中拿出一部分专项用于建立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旨在实现“科技成果能应用、推广体系可持续、产业能力获提升”的目标, 进行了技术创新与技术推广有机结合、科技服务满足产业发展需求、建立科技成果快速转化运用新机制探索, 达到解决“三农”问题、精准扶贫的目的, 在三科 (科研单位、科研成果、科技推广单位) 与三农 (农村、农业、农民) 之间架起了一座“重要桥梁”———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团队。
团队建立是以区域不同产业发展为导向建立不同农业技术推广团队;以“技术研发” (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科技人员) 加“技术推广” (区县基层技术推广人员) , 二者人员比例为1:3~10, 由首席专家负责制的稳定的组织结构;以严格每月到养殖场技术服务汇报次数及解决技术难题为考核制度;以服务到位考核合格给与适当报酬为激励机制。依据重庆农业产业发展需要, 结合重庆市畜牧业发展现状已组成了7个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团队, 即猪遗传与繁育团队、猪的营养与饲养团队、猪兔疫病防控团队、草食牲畜团队、家禽团队、蜂业团队、蚕业团队。七个团队分工协作, 围绕生猪、牛羊、家禽、蜂蚕、兔等物种, 面向动物遗传资源、营养与饲料、畜禽生产、疫病防控、环境工程、食品工程等方向, 开展技术集成、技术示范、科技培训和信息服务, 为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服务, 解决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
3 三农需求
我们实践创新的技术推广体系, 是应新农村建设、农民对科技、新阶段发展所需而实践。
3.1 新农村建设对推广体系的需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问题是发展, 科技发展只有真正转化为生产力才可以满足新农村建设需求。为此, 需要深入建立健全农村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并承担其应有只能, 包括对农村聚才、育才、用才环境进行优化, 提高农民群众科技应用水平, 加强其科学文化素质, 培养一批直接为三农服务的科技管理人才。
3.2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对科技需求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 鉴于农民惧风险、生产规模效益低、文化素质不高等导致资金缺乏和积极性偏低等问题的束缚, 农民对技术来源和科技需求应专业化和多样化。因此, 就要组成一支多样化、专业化的推广队伍来满足农村各产业发展需要, 所以我们的七个服务团队既有分工又有协作, 使其职能全面实现。
3.3 新阶段对农业技术推广理念、制度、方式与方法变革的要求
(1) 要求农业技术推广组织明确职能、科学定位。国家推广体系的主要职责是重大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推广, 提高农民素质, 引导农民科学经营。履行技术质量监测等职能。
(2) 要求农业技术推广组织面向市场和农民, 自下而上开展工作。因此需要一对一、面对面的技术服务。从而了解农民需求什么, 明白该研究什么, 最后知道怎样诱导农民自觉走上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素质发展农业和农村的道路。
(3) 要求推广的方式和方法创新。要应用日本速水教授的诱致性技术变迁原理, 科研、教育、基层技术人员一起积极探索引导示范户和带头人, 进一步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 指导农民专业协会工作, 达到小生产对接大市场的目的, 进而增加农民的收入。
地面整合的力量 篇7
关键词:农村老人,养老,政府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 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 比2000年上升2.93个百分点, 并且大约60%生活在农村。可见, 中国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 中国老人尤其是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正在凸显。并且,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必将变得越来越突出, 变得越来越敏感:一是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推进, 进入城市的劳动力会越来越多, 农村老人的家庭养老方式日益解体;二是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农村中生育水平明显下降, 独生子女的家庭越来越多, 老人需要赡养与赡养老人的物力、财力和人力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三是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 老弱病残留守农村。而如何解决农村老人养老问题, 也日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事实上, 正如人人都有孩提时代一样, 人人都会步入老年阶段。所以, 我国历来就倡导尊老爱幼, 社会上历来就有儿童的养育问题和老人的赡养问题。不过, 在现实生活中, 似乎有这样一个规律:儿童的养育一般不成问题, 即使有问题也相对容易解决, 而对老人的赡养比起对儿童的养育问题来说, 那就严重得多, 解决起来也复杂得多。这是什么原因呢?本人认为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 从情感上来讲, 人们更愿意接受儿童。儿童处于生命的初始阶段, 往往能给人以活泼可爱的感觉, 老人处于生命的垂暮之年, 往往给人以老气横秋的感觉。其次, 人老了, 劳动能力逐步丧失, 为他人所作的贡献必将越来越少, 给家人和社会带来的负担必将逐步加重。儿童则不然, 许多父母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 在孩子身上寄托自己的希望, 所以愿意在子女身上奉献自己的一切。同样的道理, 社会对老人的关注往往会少于对儿童的关注, 更加少于对青壮年的关注。尤其是在生产力还不够发达的国家和社会, 这种关注更是显而易见的。我国就经历过甚至还正在经历这样一种阶段。
目前, 我国农村老人的生活状况不容乐观。大多数农村老人几乎生活在“真空”中, 一部分农村老人甚至处于自生自灭的生存状态, 主要体现在:一是农村老年人较少得到政治上的关心。虽然国家有老年人权益保护法, 但是老年人权益受到侵犯的现象时有发生, 同时侵权事件发生之后很少能够得到有效处理。二是农村老年人很少得到生活上的关心。照理来说, 人到老年, 应该好好休息休息了, 但是在农村, 老年人却成了种田耕地的主力军, 年轻人不是进城务工, 就是不愿也不会下地干农活。并且, 相对于自己的子女和其他年轻人, 农村老年人的衣食住行条件都差得多, 农村中“儿女住楼房, 老人守茅房”的现象并不少见。这一方面是老年人节俭的生活习惯使然, 另一方面也是老年人在加重社会地位偏低所致。三是很少得到情感上的关心。农村老年人一般常年与子女分离, 几乎没有娱乐活动, 只有孤独和寂寞常常与他们作伴。四是很少有医疗上的保障。农村老人最怕的是伤风感冒。一方面是由于医疗费用昂贵, 农村老人难以独立支付。另一方面是就近很难有令老年病人信得过的医院和诊所。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 农村家庭对老年人疾病关心不够。一般来说, 如果是小孩得病, 一般比较重视, 如果是老人, 则认为花那么多钱不值得。所以感冒病痛来袭, 他们要么强忍病痛外出医问药, 要么徒手与病魔做斗争。从理论上来讲, 这是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相背离的, 也是与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相背离的。
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角度来看, 解决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已经到了十分关键和紧迫的时期。2011年6月20日,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部署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经验交流会议上指出, 我国将在全国范围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 并加快新农保试点进度, 本届政府任期内基本实现制度全覆盖。这是党和政府的重大惠民政策, 是健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大制度建设, 也是解决农村老人养老问题的一个重要举措。解决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看起来简单实际上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需要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第一, 政府在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方面应主动担当。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因此政府一定要坚持做到以人为本, 真正有一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心。要主动把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作为自己工作的重要内容。如果说发展一方经济是为了人民, 那么解决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更是为了人民。解决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 政府都必须发挥主导作用。这中主动作用, 主要体现在从法律上加以规定, 从资金上加以支持, 从行动上加以组织, 从理论上加以宣传, 等等。
第二, 要转变农村的养老观念。依靠家庭和子女养老是我国的传统。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生育水平下降, 独生子女在客观上很难独自完成赡养父母的任务。所以农村老人的养老观念也要进行转变。要从主观上减少对子女的期待, 从思想上变“依靠子女”养老为“依靠自己”养老, 从“依靠家庭”养老转变为“依靠社会”养老, 只要政府和社会能够给自己提供养老方面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 自己就应该乐于接受, 并积极配合。同时, 全社会要努力创造条件为老年人安度晚年提供各种制度的、物质的和精神的社会化服务。
第三, 从空间上建立覆盖乡村组的养老网络。要解决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 除了家庭和老人自身的努力之外, 基层党支部、村委会、妇联的作用就更加直接和重要。乡镇委员会、村委会以及各级村民小组都应当成立“关爱老年人”工作领导组, 由专人专门负责这项工作。同时, 乡一级要建立敬老院, 重点负责解决五保老人的养老问题;村一级要建立幸福院, 重点负责解决本村特别困难的老人养老问题;组一级要建立互助组, 重点负责解决家庭条件较好, 生活基本能够自理的老人的养老问题。有的村子中还可以组建流动看护组, 根据每名老人的实际要求, 上门服务, 每日流动地对老人进行看护。
第四, 要建立国家、集体和个人相结合的融资渠道。从全世界来看, 凡事有农民的地区, 农民收入都普遍较低。所以, 没有公共财政的大量投入, 没有政府的支持、参与和主导, 任何国家的农民养老保障制度都不可能顺利建立并正常运行。因此许多国家在建立农民社会保障时, 大都采取工业反哺农业的办法, 对农民养老保险给予大量的财政补贴, 或直接由财政出资给予养老保障。就我们国家目前经济发展状况而言, 现在应该已经基本具备解决农村老人养老资金的能力。中央政府与省、市、县、乡级政府应该联动, 主动承担农民老人养老费用的至少50%;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由村集体负担一部分养老费用, 不足的部分由老人自己或者子女承担。此外, 还可以发动社会力量建立农村特困老人救助基金, 通过社会捐助或发行彩票的形式筹集资金, 多渠道解决农村特困老人养老困难。也只有在政府主导之下, 实行多管齐下, 才能解决农村老人养老中最重要的瓶颈———资金问题。
第五, 从实际出发解决农村老人养老的人手问题和场地问题。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 解决了资金问题, 还需要解决人手和场地问题。从降低成本这个角度出发, 乡和村一级可以租赁闲置的校舍、厂房、民房等房产资源, 进行改造和维修整理, 作为老人养老场所。这是目前解决农村老人养老场地问题最有效的办法。至于人手问题, 就乡一级的敬老院, 应该以向社会招聘有一定工作技能的人员为主, 工作人员的工资主要由政府负担。对于村一级和组一级的养老人手, 可以在本村聘请那些年龄60岁左右, 身体状况较好的老人来承担照料任务。因为在农村, 60岁~70岁的健康老人仍然存在一定的劳动能力, 可以从事基本的劳动, 进行日常的生活照料。在本村聘请年龄60岁左右, 身体状况较好的老人来承担照料任务, 给予他们适当的报酬, 这样既可以增加从业老人的经济收入, 又可以降低受助人员的成本支出。有些地方在养老院内部实行以老养老方式的看护, 让身体状况相对较好的老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照顾身边的老龄同伴, 这种方式既促进了老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也可以消除生活习惯等日常差异带来的影响。还有的地方采取储蓄养老时间的形式, 即对看护人员提供的服务, 养老机构不支付现金报酬, 而是对其所承担的工作进行考核和计时, 并以存折的形式加以储蓄登记, 待其进入养老院后凭存折上储蓄的时间, 免费享受看护和养老, 这样做可以大大地降低养老院的开支和入住老人的经济负担。这些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方式都值得借鉴。
第六, 要重视农村老人的医疗问题, 使得农村老人病有所医。农村老人由于年轻时迫于生计, 透支体力, 很少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 到了老年时期一般患病率较高。大部分老人都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炎等一些疾病。加之农村普遍收入都比较低, 农村老年人居住比较分散, 缺医少药、看病就医难的问题比较突出。大多数老人都是自己去找草药或找土医生。这样势必影响他们的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政府和社会要重视解决农村老人的医疗问题, 尤其是要重视孤寡、贫困、失能老年人的医疗保障问题, 以满足他们基本的生存要求。比如, 乡一级卫生院应该建立农村老人与医护人员的联系卡, 使老人能够真正做到“病有所医”。要在农村老人中加大卫生健康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 大力开展健康知识教育, 使农民尽早告别不良的生活卫生习惯, 采取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有条件的地区要定期对农村老人开展健康检查, 使他们无病早预防, 有病早治疗。
第七, 要加强孝德文化教育, 营造有利于农村老人养老的良好氛围。解决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 不是说有政府的主导, 有了社会的努力, 就不需要老人的子女后代出力了。事实上, 老年人对于子女后代在情感上的依恋是其他任何方式都无法代替的。所以,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 要继续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养老的传统美德, 使老人的子女后代主动地积极地关心、理解和照顾老人, 报答他们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同时, 农村基层组织要重视留守老人与子女的亲情联系工作, 让外出务工的子女认识到他们有义务对不在一起生活的父母提供物质上和精神上的赡养扶助, 包括日常生活中的关心帮助、体贴安慰, 甚至可以采用农村养老赡养协议书形式, 以强制性发挥家庭成员的重要作用。此外, 农村基层组织可以牵头组织农村老年协会, 倡导建立低龄老人照顾高龄老人的互助互济组织;还可以牵头组织青年志愿者队伍, 多方面解决农村老人的生病照料问题, 使老年人能感受到天伦之乐, 从而安度晚年。
注释
地面整合的力量 篇8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社会的结构发生了一定变化,出现了一部分相对弱势群体,本课题为了便于按职业配额抽样调查,按弱势群体的社会成因不同细分为:贫困农民、贫困老人、失业与转岗的城市贫困者、残疾人、不幸家庭的未成年人、流入城市的劳工队伍、高校在读的特困大学生及其他贫困者和难以被认同的特殊人群等。
1 如何解决弱势群体问题
关心和支持弱势群体是党和政府的一贯政策。近年来,党和政府更加重视弱势群体问题,加大了关心和帮助弱势群体的力度。从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等等多方面为弱势群体提供了保障与支持。
弱势群体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弱势群体被分化基本上是在或大或小的范围中竞争所造成的。毫无疑问,弱势群体被分化,其自身也存在着问题,因此,要解决弱势群体的问题其自身也要作出努力。
1.1 弱势群体自身要转变观念,走出心理误区
人的心理决定着动机,动机又决定着行为,通过激励行为过程则可实现目标。现实社会弱势群体被突出显示出来,极易产生诸多消极心理,其具体表现如下:一是压抑心理,感觉到压力是正常的,但是面对压力无所适从就会导致压力变为压抑,从而形成对人的本能的一种负面制约,并发展为明显的受挫感,它会导致人们采取一种异质的反抗行为,包括逃离、反抗甚至自杀。二是孤独心理,孤独心理是在人们缺乏社会支持与社会交际时的一种心理感受。被社会分化的弱势群体,由于基本生活无法保障、基本权益无法维护、基本交往无法实现,则很容易被环境所孤立,产生孤独心理,于是他们用冷漠的态度对待一切,一旦这种孤独感程度加深,就会产生一种绝望心理。三是恐惧心理。由于弱势群体的心理承受力比较脆弱,因此,对强势压力的恐惧心理反映也就比较强烈,在竞争中寻求职业、岗位屡屡失败,对自身乃至社会发展丧失信心,他们在市场经济大潮下处处逃避和退缩。四是依赖心理。部分弱势群体人员希望自己的生活由民政部门负担、由国家承担,于是产生了依赖国家、政府的惰性心理。他们要改变自己的想法,要积极适应市场经济,转变观念,把“等、靠、要”,期待着政府“输血”的思想改为提高和改善自己的“造血”功能,这样才能有美好的前景。客观现实如此,则必然产生上述心理。问题的关键是这些心理对弱势群体改变其弱势境遇有害无益。弱势群体应尽早地转变观念,走出心理误区,勇敢地面对现,提高自身素质,开辟创业渠道,促成自身转化。
1.2 提升自身素质,增强自身实力,适应社会发展
从弱势群体自身来看,他们之所以“弱”,是因为他们自身综合素质不高,具体表现在缺乏获取财富的能力以及维护权利的能力方面。从一定意义上讲,拥有参与分配要素的量与所分配财富的量是成正比的,我们所说的弱势群体缺乏的就是可参与分配的要素。拥有要素的多少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某个个体的素质,那么对于弱势群体来说如何才能取得更多的要素呢?在当今中国从劳动力类型来看,既有知识、信息经济时代的劳动力类型,又有工业文明时代的劳动力类型,还有农业文明时代的劳动力类型,三种劳动力类型同时存在,这就决定了当今中国社会结构呈现三级阶梯的格局。因此对于弱势群体来说,要改变自己贫困、落后、被动的局面,一方面要加强基本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培训,努力提高自身劳动力素质,把自己锻炼成既有强健的体魄又有丰富知识的新型劳动力,这样才能扩大就业能力,拓展就业范围;另一方面要勤俭节约、合理消费,积累资本,自主创业,还要学会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我,即要有维权的意识和能力。这是弱势群体改变自身境遇的又一个重要方面的内容。弱势群体一般是综合素质不高的人群集合体,缺乏维权意识和能力也是他们普遍的特征,但弱势群体真正能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太少,因此,弱势群体通过补上法律知识这一课来增强他们的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对于促成他们转化也具有特殊的意义。
1.3 弱势群体应尽自己的所能,科学合理的承担社会责任
我们生活在比较繁华和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相比教而言偏远的农村人口就是弱势群体,他们的经济收入较低,发展相对较慢,我们有责任为他们创造条件,为他们致富开绿灯,他们可以进城务工,交换农副产品,从政策上享受优惠,但同时他们也要承担社会责任,通过自己的努力,勤劳致富。但有些社会责任他们同样要承担,比如有些下岗人员,政府为了照顾其就业,允许他们自食其力,发挥特长从事经营活动,以解决他们的生活来源,但有个别人员乱摆摊设点,不注意环境卫生,影响道路交通,影响城市环境,同样是没有尽到社会责任。还有我们身边的贫困学生,可能因为家庭经济困难,与其他人相比,属经济的弱势群体,但他们不是自强、自立,靠自己的努力创造条件和改变环境,而是自暴自弃,没有把握难得的学习机会。身边的事例很多,但总归一句话,就是不论强势还是弱势,每个公民都有尽社会责任的义务。弱势群体也是全人类的一部分,他们同样被赋有生存、发展和享受的权利,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他们暂时的贫困与落后,并非政府、社会所愿意,亦非他们自己所愿意。作为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我们大家要关心他们、关爱他们,注意他们,不能忘记他们。但作为社会弱势群体,更要自强、自立、同时要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2 结语
因此,在政府、社会以及弱势群体自身三方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建立牢固的社会安全网,合力解决弱势群体的问题,对保障人权、维护社会稳定、建立和谐社会、保障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摘要:弱势群体的保障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在以西安市弱势群体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在解决弱势群体问题中他们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这对加快构建和谐西安具有重要意义。
【地面整合的力量】推荐阅读:
师资力量整合09-09
危险的地面杀手05-27
地面工程的病害与治理09-04
地面气象观测的初步认识07-23
混凝土地面裂缝的预防06-03
石油天然气的地面建设08-26
地面翻新片的打磨处理类型10-12
园林景观中的地面铺装10-25
地面警示胶带的颜色代表什么意义09-28
地面找平的施工步骤流程详细介绍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