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气象(共12篇)
地面气象 篇1
近年来, 随着各行各业现代化的飞速发展, 在现代气象业务中, 基层气象台站的气象测报业务自动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新的业务装备不断增加, 数据采集和处理的信息量剧增, 同时又面临着工作领域不断拓展、业务人员数量偏少等现实困难。如何加强和改进气象测报管理和运行组织, 以适应新阶段地面气象工作需要, 本人结合我站的工作实际, 从各项规章制度的建设、人员队伍建设以及工作措施等几方面提出几点分析。
1 加强测报业务制度建设
我们知道, 任何一个机构组织的正常运行, 必定需要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来规范, 而且, 所制定的制度还应该根据形势的发展不断的加以改进和完善。制度的执行要更做到严肃性与灵活性的统一。作为基层台站的地面测报业务人员, 每天都要在各项规章制度的约束下进行操作。规章制度执行的好不好, 直接影响到县站的业务质量, 也体现了业务管理者的能力。各站的制度要装订成册和上墙, 每位测报业务人员要认真学习和熟悉。
1.1 设立奖惩制度
为做到奖优罚劣, 在共同提高待遇的基础上应区分业务人员的不同工作业绩和对集体的贡献大小。不但要认真执行上级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 而且本单位、本部门还要制订更加细化的奖惩制度,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业务人员的各方面积极性。
1.2 制定完善的业务流程
基层气象台站的业务流程不仅是业务人员的工作时间节点、步骤、任务等的需要, 也是保证气象记录“三性”的需要。业务流程不但应包括时间跨度较长的年、季、月的业务流程, 还应包括每周、每班乃至每次定时观测的业务流程。
1.3 应急预案
在气象观测过程中, 测报人员经常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 比如仪器设备突然故障、通讯网络不畅、突然断电、发生重大灾害性天气等。对于这些突发事件, 业务人员应有明确的应急预案, 能够在规定时间内按照预案中的步骤有条不紊地去处理和操作, 这样遇到紧急情况就不会手忙脚乱, 不会处理。在现阶段乃至未来, 地面测报业务较之从前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 各项人工观测项目已经逐渐被自动观测仪器所替代, 观测员也在向质控员、网络维护员转变。
2 加强测报业务队伍建设
党的“十七大”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 要坚持以人为本。只有坚持以人为本, 才能更好地调动业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才能充分发挥大家的潜能和创造力。加强气象测报业务人员队伍建设也应该坚持以人为本。
2.1 加强岗位培训, 继续完善测报上岗证制度
业务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地面测报人员的岗位培训, 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考核时, 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要同时兼顾, 对考核不合格的人要坚决实行待岗再培训;应尽量选调那些工作责任心强、细致严谨、敬业心强的同志到气象测报岗位上。
2.2 加强岗位学习, 全面提高人员素质
现代气象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 所有气象业务人员都要加强学习。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 各单位和业务管理部门要加强这方面的组织与培训, 促进测报业务人员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近几年来, 通过组织自学和在职学历教育, 基层气象测报人员的学历和工作能力已大为改观。
2.3 加强思想工作, 关心测报人员的生活
基层台站的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好测报人员的思想工作, 帮助他们树立大局意识, 要妥善处理好业务人员、管理人员、科技服务人员三者利益关系, 切实关心测报业务人员的生活、职称评定等切身利益, 使测报人员能安心工作、愉快工作。
3 具体工作建议
目前我省气象台站都已经实现了自动气象观测, 各站日常工作中执行的都是《自动气象站业务规章制度》, 日常测报工作中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3.1 自动站设备和仪器巡视
自动气象观测开展以来, 有的观测员认为只要每个正点前检查采集器、主机的运行状况即可, 没必要到观测场去巡视。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观测员不但要按时到观测场巡视仪器, 保证现有人工观测仪器的正常运转, 而且当遇有疑难问题自己解决不了时要及时报告, 按应急预案采取措施。因为人工站数据是用来与自动气象站数据进行对比的参照, 同时也是自动气象站的最后备份。巡视时应特别注意检查通信传输程序CINS和双路由传报程序的工作状态, 每次要点击打开通信传输程序, 查看传输任务完成情况。
3.2 当面交接班
目前有部分测报人员有随意提前或推后交接班, 还有人不当面交接班。这不仅不符合规定要求, 而且易造成责任事故。业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当面做好“四交接”, 交接班以双方签字为准。
3.3 按时检测防雷设施
自动气象站设备安装后, 防雷设施的设计施工、避雷带的接地电阻值应达到要求标准, 而且每年应进行一到二次防雷安全检测;地沟电缆要特别注意防水、防鼠, 近几年很多台站自动气象站故障多数都与遭雷击、连接电缆因受潮霉变、鼠咬致线路短 (断) 路有关。
3.4 仪器设备备份
为保证自动站正常运行, 自动站的设备应与人工站一样采取双备份形式, 各站在条件允许情况下, 应按要求做好自动站设备的备件备份。数据处理微机要专机专用, 业务计算机都应有备份机, 并按规定每日做好数据备份和操作维护。安装防病毒软件和杀毒软件;当前台站较为突出的还是电源问题, 关键设备要接不间断电源 (UPS) 设备, 台站要配备发电机, 并加强维护保证UPS和发电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结束语
目前地面气象业务是气象基层台站比较重要的一个部门, 如何做好基层台站的地面气象业务管理, 保证自动站正常运行, 保证基层台站的业务人员能安心工作, 从而保障气象业务现代化的运行, 是立足于长远的一个重要任务。
摘要:地面气象工作是气象的基础业务, 提高气象观测数据的有效性、准确性, 都对气象事业有很大影响根据;目前县级气象台站测报业务管理的实际情况, 分析其存在的问题, 就其问题提出了几种管理意见与分析, 尽可能减少基层业务工作中的失误, 保证气象业务现代化正常运行。
关键词:县级,业务管理,自动站
参考文献
[1]自动站气象业务规章制度, 2012.
地面气象 篇2
关键词:高等数学;教学方法;教学质量
高等数学是高等学校理工类、经济类和管理类等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必修课,它既是重要的工具课,又是重要的基础课。该课程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还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运算能力等任务,其教学质量在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占有相当突出的位置。高等数学课程不仅对学生后继课程的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另外,高等数学的基础性地位也决定了它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领域及其他学科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很多情况下起着决定性的影响。现在,高等数学日益成为各学科和工程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力工具。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强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倡导以“主动、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高校高等数学教师在该课程的教学中起到主要的引导作用,教师教学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高校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目前高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起主导作用的教师与起主体作用的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影响了高等数学教学质量,从而影响学校人才培养质量。2.教学方法与手段单一,难以满足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目前,高等数学的教学,基本以讲台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教与学的关系是指导与被指导、命令与服从的关系,而不是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关系。在教学方式上,现在的高等数学教学主要采用从概念讲述到定理证明再到例题讲解这种“注入式”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采用较少,影响学生数学素质和创新思维的培养。3.考试方式与手段单一。现在高等数学主要是采用“期末一张纸”终结性考核方式,这种考核方式过于单一,不能很好地体现学生的学习质量。4.教师负担偏重。目前,各高等院校的高等数学课程基本都是采用大班授课,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教师整天忙于备课、讲课、批阅作业等,工作压力很大。另外,各高校虽然经常强调高等数学课程重要,但许多高校都是重科研、轻教学,教学的专任教师的待遇远远比不上科研教师的待遇,这样使得许多教师根本不想花费太多的时间去对学生进行教学总结、课外辅导和教育,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1.正确定位高等数学任课教师角色。首先,高校应该真正重视各任课教师的地位,提高他们的工资待遇,不能只停留在理论上。其次,任课教师也须转变教学观念,凸显高等数学课程在大学专业人才培养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在教学中全面贯彻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养成等目标,不断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另外,高等数学课程教师在向学生传递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的同时,还要不断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2.发挥数学竞赛和数学建模竞赛在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引领作用。探讨数学竞赛、数学建模竞赛和数学教学有机结合的切入点,发挥数学竞赛和数学建模竞赛在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引领作用,充分调动师生参与数学教学改革的积极性。3.根据专业需要进行高等数学的教学。目前,各高校基本都已经根据自身的办学情况,制定了各校的培养目标。高等数学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应根据培养目标制定教学目标,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另外,高等数学课程应根据各专业的不同需求,及各专业学生的不同的数学基础和学习能力,把学生分成若干层次,高等数学教师依据各层次的学生的学习要求制定各层的教学目标,设置不同的教学过程,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以顺利完成高等数学课程的培养目标。4.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场所,课堂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程的教学质量。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气氛的调节又是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高等数学课程本身具有连续性强、理论性强的特点,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产生疲倦甚至厌倦的心理,为了防止学生在上课时产生疲倦,在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使用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调节课堂的沉闷气氛,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多采用启发式教学,多从简单易懂的问题入手进行教学,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并自觉自主地进行学习,从而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5.进行教学反思,添加课外辅导和教育。由于高等数学课程理论性强,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目标不是很明确,所以学习动能不足。要提高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高等数学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教学反思。另外,高等数学教师还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建议和意见,要安排好课外作业、辅导答疑。例如,学校可以编写统一的练习册供学生练习,编写的练习册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难易适中、题量适中,且最好能增加一些创造性思维的作业,让学生通过练习,既能有效地掌握所学知识,又能增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为了提高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效果,高校教师要鼓励学生多问,并为学生提问提供尽可能的方便,适当地安排辅导答疑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笔者所在学院就在每学期开学之初都安排学院所有上高等数学课程的老师进行本学期的辅导答疑,另外,现在网络方便,任课老师也可以通过电话、电子邮件、QQ、微信等方式与学生交流,鼓励学生随时提问,不遗留问题。6.教师要有饱满的热情,充分准备好每一堂课。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积极的态度和认真负责的精神,也是影响学生的重要人格品质。高校教师在管理好课堂教学外,课后也要经常与学生接触交流,多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既拉近与学生之间距离,也有利于学生进行该门课程的学习。另外,除了课堂上的教学之外,教师还要多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要,对学困生要进行适当的鼓励,加强必要的辅导,需要时可以给部分同学进行额外的辅导课,用自己的耐心和认真负责的态度打动学生,从而激励这些学困生的学习动机,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进一步消除两极分化;对学习热情高且成绩好的同学,可以加强引导,按照专业要求和兴趣方向,鼓励他们通过自学等形式,拓宽学习内容,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同时,鼓励他们参加各类形式的数学竞赛,进一步激励他们的学习热情。高校教师可以通过成立互帮小组或讨论小组的形式,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时间互相帮助,讨论数学在本专业的应用情况,共同提高大家的学习成绩和增强大家的学习兴趣。7.推进考试改革。改变以往高等数学“期末一张纸”终结性考核方式为形成性(过程)评价与终结性(目标)评价相结合方式,建立按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等综合评定课程成绩的新模式,推广网络化考试系统。8.加强高等数学教学与专业知识的联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适当地增加一点高等数学知识与专业相关的应用问题,在这个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学习高等数学的作用,另一方面又与专业知识联系起来,这样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学有所成。
三、小结
本文依据笔者多年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经验,详细分析了目前高校高等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高等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希望能对高校高等数学教学的任课教师提供一些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地面气象观测新规范学习要点 篇3
【关键词】地面气象观测;新规范;学习要点
【中图分类号】P4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9-0311-01
目前我國的地面气象测量所遵循的规范是1979年的版本,当时是由我国的相关气象管理部门,根据“立足当前,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兼顾历史,方便实用”的基本原则进行编写的,在该规范的编制的过程中,充分的考虑了人工观测的方式和现代化的测量仪器对该规范的适应,使得其能够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为我国的地面气象的观测所用,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但是随着我国地面气象测量的发展,该规范中的一些内容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的地面气象观测的需要,由此产生了新的观测规范。从内容上看,新旧规范具有一致性和连续性,所以在对新规范的学习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充分的考虑从新旧规范的对比的角度进行学习,可以达到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的效果。下文中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对新规范的学习要点问题进行阐述,以期能够为广大的同仁提供一个合理的参考建议。
1、总则学习要点
总则作为整个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的概括性内容和总体的要求阐述部分,应该引起广大同仁的重视。只有认真的掌握了总则的内容和要求,才能更好的进行具体的分则的学习。下文中笔者将从几个方面,谈谈总则学习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首先,要在地面气象的观测过程中,注意自动观测的正点数据的采集,并且采集时的要求必须处于“O.O”上。同时,还要保证数据采集的过程中,没有时间差对观测结果的影响。
(2)其次,在地面气象观测的过程中,自动站的采集数据的时间要按照其内部时钟来进行,也就是说在数据采集时,任何人不得随意对其时间进行按采集器内部时钟进行数据采集。采集器每小时对计算机进行时间调整,以免影响数据采集的规律性。
(3)再次,在地面气象观测的过程中,自动观测系统要做好相关的防雷、防水维护,并保证系统的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也即是说要保证地面气象观测的观测环境的合理性。
(4)最后,在地面气象观测的过程中,要严格的控制“自动站仪器技术性能”的准确度,也就是说要严格的执行国家有关规范中标准,达到的≥95%的“准确度”。如果发现观测结果存在较大的误差,要及时的检查观测环境和设备的运行状态。
2.气象要素观测的学习要点
在地面气象观测的过程中,对各种气象要素的观测规范的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具体的气象观测要素的规范直接影响着观测的结果。下文中笔者将结合新规范中的内容,对一些更改和变动的气象要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学习过程中的重点注意内容,希望引起广大同仁的重视。
(1)首先,在地面气象观测的过程中,现代化的设备和仪器的应用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也是未来的地面气象观测的发展方向,所以有关的工作人员要认真的掌握各种新型仪器的工作原理已经安装和维护方式,因为这将成为影响地面气象测量的3L-个新的要素。
(2)其次,在地面气象观测的过程中,能见度的不同是影响观测结果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所以工作人员在进行实地的观测的过程中,应该按照统一的“夜间灯光能见距离与白天能见距离的关系表”,来处理不同的能见度条件下的观测结果之间的关系。
(3)再次,在地面气象观测的过程中,视程障碍现象对于观测的结果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所以工作人员在实地观测的过程中,应该重视不同的视程障碍因素对于能见度以及观测结果的影响,避免由于视程障碍导致的观测结果的缺测率的增加。
(4)其四,在地面气象观测的过程中,新的规范对于“备注”和“纪要”的填写情况有了进一步的规定,这是传统的规范中所没有的,因此也应该引起有关工作人员的重视。也就是说在进行具体的地面气象观测时,要在“备注”中详细的天气和环境的变化情况,而在“纪要”栏中则将工作人员的主要操作事项进行描述。
(5)最后,为确保气候学对降水观测资料的精度要求,自动站记录作为“正式”记录后,20:00-08:00、08:00-20:00时定时降水量仍由人工观测,雨量传感器记录只作为降水强度记录。
3、记录处理和报表编制的学习要点
根据新技术发展的需要,2003版“新规范”在记录处理和报表编制方面的修改原则是:增加了计算机编制报表内容,对较复杂的数据处理规定予以删除或简化,以满足人工观测、自动观测记录处理的不同需求;统计规定和处理方法上尽量减少人工干预和判别的有关规定,以适应计算机处理技术要求;统计项目、报表格式等尽量与原规范保持连续和统一,减少不需保留的中间结果;对疑误记录、缺测记录的处理进行合理的简化,以便于操作处理。因此,该部分的学习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为确保统计值的可比性,自动站除进行24次定时统计外,还进行02:00、08:00、14:00、20:004次定时统计,且天气气候概况应使用4次定时统计值。
(2)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A、J文件),由原始观测数据、数据质量控制标识,以及相应台站附加信息构成。其中数据质量控制标识由质量控制码段和更正数据段2部分组成,以记载每组观测数据的质量认定和更正处理情况。
(3)“新规范”明确计算机检查观测记录数据质量的方法和内容,台站应根据本站具体情况,修改审核规则库,且台站审核的重点应放在未实现“机审”内容的审查和“机审”疑误信息的处理上。
(4)简化疑误(或特殊情况)记录的处理方法,取消记录加“( )、+、>、<”等处理规定。其中疑误记录经分析判断,认为基本可用,可按正常记录处理;疑误值较稳定的疑误记录,需进行订正处理,如各类水银温度表的断柱、示值超出刻度的外延读数等;疑误记录存在不确定性时,应按缺测处理,如最低温度表酒精柱中断等。
(5)在定时观测时,不论是人工站,还是自动站记录缺测,首先应考虑用其同类实测记录替代,其次考虑用补测记录替代。正常使用的人工观测仪器和自动观测仪器的观测数据,都可作为正式记录。当自动站记录发生缺测时,仅在02:00、08:00、14:00、20:004次(或3次)定时观测和其他发报观测时次进行补测;当某一定时数据(降水量、风向除外)缺测时,用前、后2个定时数据内插值代替;当连续2个或2个以上定时数据缺测时,不能内插,须按缺测处理。
(6)当降水自记迹线有缺测时,若无法从自记纸上直接计算出缺测时段的累计值,则按缺测处理。“新规范”删除了用实测值减正常迹线量代替的规定。
(7)日照时数全天缺测,若当天可能有日照记录时,则按缺测处理,而不能用前、后日照记录代替。
(8)在人工站与自动站平行观测期间偶然出现的缺测现象中,可能采用同类记录相互替代。但如果长期替代,就失去了平行观测的意义,故应保证仪器正常运行,或积极采取措施修复故障仪器。
(9)降水自记记录(或自动观测分钟降水量)有缺测时,“缺测时段”人工观测的定时降水量记录,应参加各时段年最大降水量的挑取。
地面气象 篇4
1 功能介绍
正点地面观测数据维护是为适应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和报文调整, 取消天气 (加密) 报而设置的功能, 以实现人工定时观测数据维护和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异常时的人工干预。
正点地面观测数据维护的内容包括当前时次的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人工观测数据, 以及本时次的有关统计值, 考虑到应急加密观测和各省对累积降水量的需要, 设置了指定时段累积降水量的输入功能。为方便对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的人工监视, 同时以表格滚动的方式列出与本时次统计值相关的全部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窗口画面的右上角的时间为时间选择, 其初值取自计算机系统时间, 根据需要修改年、月、日、时可以选取任意时次的数据进行维护, 时间均为北京时, 日界均以北京时为准, 观测中习惯的24时, 在北京时制中以0时给出。当选取的时间为计算机系统时间之后, 在选取时间之后会给出“计算机系统时间为所选时间之前, 确认吗?”的提醒, 需要观测员进行确认时间选取是否正确, 界面如图1所示。
2 界面中数据读取流程
操作人员在界面右上角选定需要的时间确定后, 软件从基本数据库B文件和自动气象站采集数据Z文件、R文件读取数据[2]。数据读取的过程是:首先检查B文件中有无该时次的记录, 若该时次的记录存在, 则读取有关数据, 显示在相应表格和输入项中;否则, 不从B文件取值。再从自动气象站采集数据Z文件、R文件中读取该时次记录, 当同一项目已从B文件读取了数据且该数据不为空 (含统计值) 时, 则仍以B文件中的数据为准, 当未从B文件读取数据或从B文件读取的值为空时, 则以Z文件中的数据为准, 由于Z文件中没有海平面气压, 在读取Z文件数据时, 会自动根据Z文件中的各相关观测数据计算得到相应时次的海平面气压 (相关观测数据缺测时, 则不计算) ;对于逐分钟降水量, 若B文件中没有该时记录, 则从R文件中读取, 否则以B文件中的记录为准 (包括原B文件中为空的情况) 。对于当前时次和过去时次的全部数据, 均按上述数据读取过程读取。
在读取B和Z、R文件后, 当小时降水量与分钟降水量从两类文件中读取的不一致时, 若属B文件中无该时次的记录或该时记录对于自动站观测数据除小时降水量外均为空, 则直接用Z、R文件的记录填入“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和“分钟降水量”的表格中;若B和Z、R文件数据不一致的内容, 相应单元格的背景用黄色给出, 此时, 应认真分析原因, 选择是继续保留B文件中的数据, 还是用Z或R文件中的数据读取显示在“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和“分钟降水量”的表格中。需要改变读取的数据源时, 选取“读取”行的相应单元格, 即会给出下拉列表, 对于小时降水量有两个选项, 即“B文件”和“Z文件”, 对于分钟降水量也是两个选项, 为“B文件”和“R文件”, 通过下拉列表给出的内容进行选取。确信选取的数据源正确后, 必须点击本窗口右上角的“×”按钮, 将此窗口关闭, 所选取的数据便会填入“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和“分钟降水量”的表格中。
最后进行相关统计, 包括各时段的编报降水量 (3、6、12、24小时) 、过去24小时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过去12小时地面最低温度、过去6小时的极大风速及其对应风向, 这些值无论是否属原天气 (加密) 报需要或达到标准, 均自动统计得到。对于“编报降水量”各文本框中的值, 当使用降水传感器时, 若过去对应时段自动站逐小时降水量正常, 则对应文本框的值以自动统计得到的值为准, 考虑到微量降水自动站暂时不能记录的情况, 当自动统计得到的值为空, 而对应文本框有值时, 自动统计值不替代文本框中的值;若应时段自动站逐小时降水量有缺测且对应文本框值为空时, 则用缺测代替, 否则“编报降水量”对应文本框保留原值;若未使用降水传感器, 均以B文件中的值为准, 当时统计时段的值输入人工雨量筒观测的累积值。
3 数据正常时维护方法
在各定时观测时次, 手动输入能见度、云、天气现象、定时降水量等人工观测值, 进行详细检查后, 按“质控与数据保存”按钮, 会自动形成新格式的13段数据的长Z文件到“AWSNET”文件夹中, 数据通过CNIS传输软件进行传输到指定的路径中。在非定时观测时次, 软件会自动从B文件中读取相关数值, 形成长Z数据文件, 通过CNIS传输软件自动进行数据上传。
4 异常数据判断和处理方法
4.1 软件判断过程
在每个正点时刻, 当自动关窗数据出现异常或从审核规则库中监测到疑误数据时, 业务软件SAWSS软件会进行给出十来秒的报警提醒, 表明软件在做系统内部自动质量控制时检测出当前时刻数据有异常情况, 并将检测到的相关疑误信息结果写入到SAWSS软件中的日志文件中[3]。若业务人员错过直接在界面上查看的时效, 可以从LOG日志文件中来调取关于异常报警的信息进行查询。为了方便对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人工审核, 设置了正点观测值与小时内逐分钟值的比较功能, 当焦点处在当前时次行的降水量、气温、相对湿度、本站气压单元格时, 按住“Shift”键, 点击鼠标的右键, 则会在“分钟降水量”窗口上面给出对应要素该时次的逐分钟要素值 (包括正点后10分钟的值共70个数据, 这些数据来自于自动气象站采集分钟数据R、T、U、P文件) 和对应曲线 (考虑到值的变幅, 为方便起见, 各要素值均减去该小时内的最低值给出) 。在分钟数据的表格中, 选取某一区域, 则会自动统计出该区域的最高、最低值, 以方便人工对小时内极值与分钟值一致性的审核。通过曲线变化, 可以很方便对的逐分钟值变化合理性的审核。对于降水量, 则给出的是选取区域的累积值。同样, 很方便的对小时累积量与逐分钟值之和一致性的审核。
4.2 异常数据处理方法
当气温、湿度、气压要素在正点有异常时, 点击对应小时值的相应单元格, 界面中自动弹出自动气象站要素的分钟数据, 按相关规范规定要求用前后10分钟记录代替异常值。原则是:若正点前10分钟内有数据, 则用正点前10分钟接近正点的数据代替;若正点前10分钟内的分钟数据也缺测, 则用正点后10分钟内接近正点的记录 (除极值项和时累积值外) 代替。即:优先用正点60分钟数据代替>正点前后10分钟数据代替>人工观测数据代替>内插计算求得的数据[4]。
当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出现异常时, 须用人工观测值替代时, 可直接在相应单元格输入人工观测值。对于需要经仪器差订正的器测数据或需查算得到的要素值 (包括气温、湿度、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本站气压、地面温度、地面最高温度、地面最低温度、5~320 cm地温) , 按如下方法处理:将焦点移至要处理数据的单元格, 点击鼠标的右键, 可弹出“人工器测值替代自动气象观测值”小窗口, 在此窗口中输入仪器的读数值, 也可输入经过仪器差订正后的值, 这由选取的观测值类别确定, 不再像原“定时观测”中在输入值后加入特定标识, 对于湿球温度值, 还可以是“读数并结冰值”、“结冰经器差订正值”、“相对湿度值”或“毛发值”, 特定标识会在“订正后值”列的对应单元格的数据后自动加入。只要在“观测值”的“值”的单元格输入数据, 当焦点离开此单元格时, 则会用此值替代自动气象站观测值。对于本站气压、海平面气压、湿度计算值, 则是在关闭此弹出式表格框时, 替代自动气象站观测值。点击此弹出式表格框右上角的“×”按钮, 即可将此表格关闭。对于本站气压, 当气压表感应部分拔海高度与自动站气压传感器拔海高度不一致时, 在计算得到气压表高度上的本站气压后, 软件会自动将该值订正到自动站气压传感器拔海高度上。若自动站相对湿度缺测, 需要用人工观测方式的值代替湿度记录时, 此时软件会将人工观测的气温、湿度值一并替换到“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的表格中, 按规定气温仍应保留自动站观测值, 此时需再由人工将“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气温单元格中被人工替代的气温值改回自动站观测值, 因此而出现相对湿度与自动站气温反算水汽压、露点温度不一致的情况, 按规定这是允许的。
5 结语
当出现异常数据时, 业务人员一定要仔细分析、冷静面对、快速判断, 如果在数据上传时刻前无法完成质量控制保存, 先关闭CNIS通讯传输软件, 以免造成之后长Z正点数据文件以更正标识再次上传。可待正确处理好相关数据后, 进行质控与数据保存后生成长Z数据文件, 再打开CNIS通讯传输软件, 及时上传正确的长Z文件。以上所述, 可供广大地面业务人员在地面气象观测实际工作中参考借鉴, 以便在正点数据维护操作过程中熟练掌握, 有效的保证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初期的业务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1:1-3.
[2]中国气象局监测网络司.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系统软件操作手册[Z].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5:58-96.
[3]李黄, 自动气象站实用手册[Z].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7:223-408.
冬季地面气象观测探索的论文 篇5
在不同的.地点进行气象观测,需要不同的观测指标,特别是观测器材对观测地点的要求,要符合冬季气象观测的要求。最典型的观测点指标有地面平整、视野开阔、地形简单及无障碍物影响等。具体到实际观测,观测点要保证不小于20m×20m,地面覆盖物不能超过19cm的高度,周围隔壁物要避免辐射产生影响,可以选择白颜色的物体或者涂抹白漆等。
2。2障碍物影响指标
我国对气象观测制定了明确的障碍物指标,障碍物的遮挡仰角小于5。71°时,基准站围栏距离要超过障碍物高度的10倍;障碍物的遮挡仰角小于7。13°时,气象站围栏距离要高于障碍物高度的8倍。工作人员要详细了解这一指标,按照环境指标进行处理。
3冬季地面气象观测需要注意的问题
地面气象 篇6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生活质量、环境质量,气象与人的生活密不可分,人们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与气象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对气象问题的关注较之以往更深更广。气象观测是气象工作的基础,而地面观测则是气象观测的重要构成,也是对人们影响最大,对人们的生活最能直接体现的部分。地面的观测为天气预报、气象信息、气候分析、科学研究和气象服务提供重要的依据,地面观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气象预报的质量。
关键词:气象;地面测报;制度;资金
中图分类号: P41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4.20.0058
1 气象测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测报人员知识结构更新不及时
现在的科技发展是日新月异,一些新的材料、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更新换代,气象测报领域也同样面临着新旧交替、知识结构不断更新的局限面,地面气象测报是气象系统最基本的业务,一些地方基站,往往人员缺乏,一人要承担多项工作,工作量大,头绪多,业务管理人员往往陷在具体工作中,得不到常态化的培训,没有时间进行业务学习,而对一些新的业务流程及新知识、新技术了解较少,知识结构更新不及时,工作方法不改变,效率得不到提高,对测报工作有一定的影响。另外由于人员的缺乏,也影响队伍的稳定及业务水平的整体提高。
1.2 气象地面测报制度执行力弱
针对于气象地面测报的管理,多数地方都有相应的规章制度,但在具体执行时,还有很多不到位、执行不严的情况存在,有的时候甚至还有违反制度的情况发生。比如值班人员有时脱岗;仪器维护不及时,有应付了事的情况存在;交接班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交接不及时不定时。由于制度执行过中存在折扣现象,所以在气象测报中常出现仪器故障得不到及时检修与维护,记录中断、缺测、迟测、漏测、漏报等情况时有发生,影响测报的准确与预报的质量。
1.3 人员队伍结构不科学
多数地方的气象台站,都存在人员短缺的情况,当然也有的地方人员过多,但专业测报人员却不多。测报人员岗位不稳定,人员时常变动,一些地方的台站存在测报专业人员与非专业人员轮岗的情况。另外有很多基站的测报人员呈老化态势,知识结构也随之老化,加上培训及自主学习的机会较少,所以一些年龄偏大的测报人员在体力、知识结构、工作方法上都跟不上新时代气象测报发展的要求。再加上专业人员的缺乏,很多地方台站的气象测报人员,不仅要承担测报业务,还要承担预报、农气、人影、财务、技术保障等工作,有的身兼数职,呈疲劳状态,心理和生理上都难得放松,影响测报的质量。队伍配备的不科学,不合理,直接影响测报工作的质量及人员业务能力的提高。
1.4 测报设备落后时代的发展
由于资金、人员、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很多地方的气象台站的设备更新缓慢,一些高科技的新产品、新设备无法投入到实际的气象测报中,这严重影响了地面测报的及时、准确、全面。当今的时代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对气象测报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测报的高效性和系统性,要达到这些目标和质量,没有高科技设备的支撑是完成不了的,所以测报设备的硬件软更新及人员知识结构、操作方法的更新尤为重要。
2 提高气象测报工作质量的对策
2.1 完善激励机制
对地面气象测报工作要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在职称评聘、岗位晋升、工资待遇、福利奖金等向观测人员倾斜,提拔干部按照选拔任用干部条例,重视基层工作经验等。同时,还要注意保持相对稳定的测报队伍,若岗位轮换过于频繁,不利于测报业务的持续发展和质量的稳步提高。
2.2 加强测报管理
地面气象测报工作是由数字来反映成绩的,气象观测员每天要接触上千个数据,很容易出现差错。因此,测报管理工作必须精细、到位,要求管理人员要把好质量统计关和原始记录书写计算关。要做到统计真实并及时上报业务管理部门,发现不规范或有疑义立即查问,重大问题及时反馈给当地管理部门或上级业务管理部门。
2.3 抓好培训提高业务能力
参加有针对性的集体业务学习,可以快速提高测报人员业务理论水平、掌握新的业务技术。要坚持召开质量分析会,分析错情,讨论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利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做好测报管理工作。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测报管理部门要做好学习安排、学习服务、问题答疑等工作,通培训、讨论、研究等多种形式,提高测报人员的业务能力,保证测报的质量。
2.4 加强气象仪器使用维护
气象观测记录是否具有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跟气象仪器的安装正确与否和平时维护有很大关系。如温、湿度计感应部分沾满灰尘,会破坏感应的灵敏度,使记录失真;气压表水银面的严重氧化会使水银面调整不正确;地温场地土壤板结,地温表安装不正确,也会使记录失真。在测报工作中,由于仪器安装不正确或不注意平时维护,造成记录中断、失真或缺测的现象时有发生,要加强业务学习和培训,熟练掌握新的仪器的使用维护,提高气象观测记录的代表性、准确性和比较性。
2.5 在人员引进及设备更新上加大资金投入
加大气象测报方面的资金投入,保证设备的更新与维护,做到及时、稳定、保质保量,同时要加强专业气象测报人员的引进,确保新老气象人员的知识结构合理搭配及平稳过渡,不至于断档,保证气象测报水平的稳定及不断提高。
浅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篇7
1 地面气象观测常见的问题
在地面气象观测中, 由于一些客观的、非客观的因素, 导致地面气象观测常存在一些问题, 其中包括地面气象观测仪器问题, 观测仪器问题通常表现在自记忆器的稳定性能方面, 温度计、湿度计、气压计都是常见自记忆器, 常见仪器问题主要表现为温度计的调整非常困难, 测量值与实际值偏差较大;气压计测量有时候也不够精确, 而且误差过大的时候, 不容易进行调整。雨量器、日照纸有时候也会出现一定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新旧雨量器的测量值会存在一定的偏差, 通常情况下, 新的雨量器测量值偏高;日照纸的正反面都有刻度, 所以每次涂药的时候很可能模糊了刻度, 给读数造成一定的困难。水银气压表通常也会伴随着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为当水银槽的玻璃罩上出现水银氧化物的话, 就使读数变得困难了。
另外, 在地面气象观测时, 还会出现一些具体的问题, 比如说极值不正常影响日极值挑取;各种辐射值之间存在矛盾时, 净辐射值就会异常, 影响判读的准确性;极值与正点值出现矛盾的情况、气象站降水记录不正常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2 地面气象观测应注意的细节和规范
2.1 做好地面气象观测的记录工作
做好地面气象观测的记录工作是做好地面气象观测的重要工作内容, 由于地面气象观测是一项非常零碎的工作, 所以必须将所有的观测结果记录好, 而且记录工作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比如说对于夜间雨后露的记录, 可以在观测站设立夜班组进行观测记录, 而且如果上半夜出现少量降雨, 不能急于做记录, 必须将所要记录的植物叶片上的雨水去除之后, 再等到早上观察到的水珠才可以记录为露。之前的雨水清除工作是为了提高记录的准确性。
2.2 做好观测人员的仪器交接工作
仪器交接是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观测仪器在观测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仪器保管和检查存在问题, 就会严重影响观测工作的正常进行, 所以地面气象观测人员必须树立观测仪器的保护意识。观测人员必须要做好仪器的交接工作, 在仪器交接时一定要对仪器进行全面的检查, 不过有的时候、有些工作人员在交接仪器时, 不注意检查仪器, 这会导致观测仪器损坏和故障时没有人发现,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 就会对正常的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产生很大的影响, 而且这也会造成出现问题无人担责的现象, 这也不利于工作人员之间的和谐关系的建立。
2.3 做好地面观测仪器的巡视工作
做好地面观测仪器的巡视工作也是地面气象观测中的重要环节, 在地面气象观测中, 只是凭借做好观测仪器交接工作是不够的, 还必须加强对运行仪器的检查力度, 只有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各地面气象观测部门要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巡视仪器, 如果在巡视过程中发现问题, 一定要及时地做好记录, 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特别是对于巡视人员可以解决的问题, 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将问题解决好, 只有这样才能将损失降到最小。要建立严格的仪器巡视制度对巡视人员进行严格管理, 如果巡视人员没有做好本职工作, 就要采取必要的处罚措施, 通过这种方式让每个观测仪器巡视人员都树立责任意识, 做好仪器运行情况的记录工作。
2.4 地面气象观测人员要做好本职工作
地面气象观测的准确性与观测人员有着直接的联系, 所有观测人员在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中, 都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每个气象工作人员在上班时间都要做好气象记录, 要清清楚楚地交代自己的观测记录, 这样可以方便下一班观测人员的查阅。而且观测人员需要在交接班时, 严格地检查自己的记录, 以防出现任何遗漏和错误。准确记录是每一个观测人员必须要做到的, 而且为了促使观测人员能够更好地投入到记录工作中, 就需要建立相关的责任制度, 通过该制度可以更好地规范观测人员的工作态度和行为。
另外, 地面气象观测是一项较为特殊的工作, 很多观测人员很可能出现厌倦思想和情绪, 给该项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 所以一定要时时刻刻地端正观测人员的工作态度, 让他们时刻拥有高度的责任感。
3 结语
总而言之, 地面气象观测是一项重要的、复杂的工作, 该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及时地解决, 而做好该项工作的关键在于做好一些细节工作, 而且观测人员还需要遵守相应的规范, 只有这样才能最终保证该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逐渐地解决该项工作中现存的一些问题。
参考文献
[1]田敬生.浅谈新《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学习和使用体会[J].江西气象科技.2014 (02) :19-20
[2]茆金祥.正确理解新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风观测规定[J].气象.2014 (12) :26-27
浅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篇8
1 地面气象观测常见的问题
在地面气象观测中, 由于一些客观的、非客观的因素, 导致地面气象观测常存在一些问题, 其中包括地面气象观测仪器问题, 观测仪器问题通常表现在自记忆器的稳定性能方面, 温度计、湿度计、气压计都是常见自记忆器, 常见仪器问题主要表现为温度计的调整非常困难, 测量值与实际值偏差较大;气压计测量有时候也不够精确, 而且误差过大的时候, 不容易进行调整。雨量器、日照纸有时候也会出现一定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新旧雨量器的测量值会存在一定的偏差, 通常情况下, 新的雨量器测量值偏高;日照纸的正反面都有刻度, 所以每次涂药的时候很可能模糊了刻度, 给读数造成一定的困难。水银气压表通常也会伴随着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为当水银槽的玻璃罩上出现水银氧化物的话, 就使读数变得困难了。
另外, 在地面气象观测时, 还会出现一些具体的问题, 比如说极值不正常影响日极值挑取;各种辐射值之间存在矛盾时, 净辐射值就会异常, 影响判读的准确性;极值与正点值出现矛盾的情况、气象站降水记录不正常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2 地面气象观测应注意的细节和规范
2.1 做好地面气象观测的记录工作
做好地面气象观测的记录工作是做好地面气象观测的重要工作内容, 由于地面气象观测是一项非常零碎的工作, 所以必须将所有的观测结果记录好, 而且记录工作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比如说对于夜间雨后露的记录, 可以在观测站设立夜班组进行观测记录, 而且如果上半夜出现少量降雨, 不能急于做记录, 必须将所要记录的植物叶片上的雨水去除之后, 再等到早上观察到的水珠才可以记录为露。之前的雨水清除工作是为了提高记录的准确性。
2.2 做好观测人员的仪器交接工作
仪器交接是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观测仪器在观测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仪器保管和检查存在问题, 就会严重影响观测工作的正常进行, 所以地面气象观测人员必须树立观测仪器的保护意识。观测人员必须要做好仪器的交接工作, 在仪器交接时一定要对仪器进行全面的检查, 不过有的时候、有些工作人员在交接仪器时, 不注意检查仪器, 这会导致观测仪器损坏和故障时没有人发现,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 就会对正常的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产生很大的影响, 而且这也会造成出现问题无人担责的现象, 这也不利于工作人员之间的和谐关系的建立。
2.3 做好地面观测仪器的巡视工作
做好地面观测仪器的巡视工作也是地面气象观测中的重要环节, 在地面气象观测中, 只是凭借做好观测仪器交接工作是不够的, 还必须加强对运行仪器的检查力度, 只有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各地面气象观测部门要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巡视仪器, 如果在巡视过程中发现问题, 一定要及时地做好记录, 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特别是对于巡视人员可以解决的问题, 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将问题解决好, 只有这样才能将损失降到最小。要建立严格的仪器巡视制度对巡视人员进行严格管理, 如果巡视人员没有做好本职工作, 就要采取必要的处罚措施, 通过这种方式让每个观测仪器巡视人员都树立责任意识, 做好仪器运行情况的记录工作。
2.4 地面气象观测人员要做好本职工作
地面气象观测的准确性与观测人员有着直接的联系, 所有观测人员在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中, 都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每个气象工作人员在上班时间都要做好气象记录, 要清清楚楚地交代自己的观测记录, 这样可以方便下一班观测人员的查阅。而且观测人员需要在交接班时, 严格地检查自己的记录, 以防出现任何遗漏和错误。准确记录是每一个观测人员必须要做到的, 而且为了促使观测人员能够更好地投入到记录工作中, 就需要建立相关的责任制度, 通过该制度可以更好地规范观测人员的工作态度和行为。
另外, 地面气象观测是一项较为特殊的工作, 很多观测人员很可能出现厌倦思想和情绪, 给该项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 所以一定要时时刻刻地端正观测人员的工作态度, 让他们时刻拥有高度的责任感。
3 结语
总而言之, 地面气象观测是一项重要的、复杂的工作, 该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及时地解决, 而做好该项工作的关键在于做好一些细节工作, 而且观测人员还需要遵守相应的规范, 只有这样才能最终保证该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逐渐地解决该项工作中现存的一些问题。
参考文献
[1]田敬生.浅谈新《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学习和使用体会[J].江西气象科技.2014 (02) :19-20
[2]茆金祥.正确理解新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风观测规定[J].气象.2014 (12) :26-27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问题分析 篇9
在气象工作当中,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在具体实施过程当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
1.1 强降水过程当中深层地温记录突变
在炎热夏季,强降水天气是非常多的,由于降水造成的深层地温现象诱发突变状况经常发生。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起初会有强降水,随后从某一刻开始,深层地面温度是持续性上升,甚至会以每小时增加2℃的增长,接下来会在连续2~3天的时间逐渐恢复到原来数值。针对深层80/160/320 cm的地温而言,正常时期内每天发生的变化并不显著,大致上只有0.1℃~0.3℃的改变。受到降水的影响,在地温比较高的夏季,强降水会将地表面的热量逐渐渗透至地下,从而诱使深层地温发生突变,即便地温的改变存在一定异常,可是对地温变化的一种真实性展现,为此,对其进行正常处理即可。
1.2 蒸发器中水的溢出或溅出
一般情况下,强降水的出现会造成蒸发器中的水出现溅出或溢出的现象发生,使得记录真实性丧失。要想解决蒸发器中水的溢出问题则可以使用一个大体积的广口玻璃瓶,瓶子口使用瓶盖盖紧,由盖中央通过一根试管,试管浅露,瓶盖的另一端使用橡胶管连接起来,在发生强降水前期,需要将广口玻璃瓶橡胶管与蒸发器倒水小嘴连接起来,以此,蒸发器当中多余的水便会流入至玻璃瓶当中,从而保证记录信息的真实有效。为避免蒸发器中水出现溅出的现象,需要在蒸发器中配置一个加高罩,使用一口径20 cm、高15 cm的金属圆圈,其上口缘与蒸发器的上口缘是完全相同的,呈现出刀刃形态。在由强降雨发生的时候,可将加高罩扣至蒸发器的铜圈上,以此能够最大限度上降低蒸发器中的水溅到外面的可能性。在此需要提醒的是,在强降雨逐渐减小或停止的状态下,加高罩要在第一时间去掉,避免最终记录数据的精准性受到不良影响。
1.3 有关蒸发量的问题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当中,对蒸发量造成影响的因素是非常复杂的,其中,日照时数、温度、风速、湿度是最为关键的要素。在强降雨发生的情况下,如果雨水落至在蒸发器当中,会造成蒸发器中的水溅出来,这样就会造成蒸发量的测量结果失真,存在数值过大的现象。若未能在第一时间把蒸发器当中的水取出,那么会造成水溅出,甚至还会出现溢出的情况,最终的记录数据无法计测。一般情况下,在天气状况大体相同的情况下,连续几天的蒸发量测量数据不会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如果发生异常情况,可通过公式进行测量数值的估算,查看最终记录数值的正确性,或把计算结果乘以2,后与实际测量数值进行比较分析,如果其中偏差高出20%,那么则需综合对蒸发量造成影响的一系列因素与现实中的天气状况做出综合性的浅析;若偏差较小,则可以按照正常情况做出相关处理;若误差比较大,那么就需要按照缺测处理,这样才能够使得测量结果的精准性与有效性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保证。
2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问题解决措施
为促使地面气象观测结果的精准度达到气象部门的基本准求,更好地为相关业务部门提供服务,则需对于地面气象观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注重起来,同时,制定相关完善的问题解决措施。
2.1 强化观测设备的科学管理
受到气象观测复杂性、多样化的影响,观测设备的管理是一项繁重而艰难的工作。通过具体调查发现,气象观测的整个过程当中,观测设备的故障而引发的各类问题经常出现,为此,要对此问题加以特别的注重。除此之外,观测设备是否能够正常运作直接关乎着最终气象观测结果是否精准,所以,强化对观测设备的科学系统化管理非常关键,这是预防因观测设备问题引发最终观测结果出现失真的一种有效方法。为此,观测工作人员需要在下班前期对每项工作的实际完成情况做出系统性的检查,把当前的情况与接班人员交接清楚,以免因自己一时的疏忽引来一些问题;对此相关单位需制定完善化的气象观测设备的管理制度,做好设备的日常管理与定期维护,唯有如此,才能够促使观测设备各项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2.2 完善业务制度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在实施的每一个环节当中,其对最终的观测质量都关乎着最终气象观测的最后结果。所以,要想保证每一环节的测量质量达到基本的观测标准,则需创建完善化的业务制度,同时确保该制度的真正落实。创建完善的气象观测业务制度,促使各项业务规范、技术标准与业务流程的统一实现,不断强化气象观测资料的可用性。为促使观测业务内在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需不断加强地面观测业务的质量管理、监督与系统性检查。在此基础上,各企业需对观测工作人员的执行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督,确保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够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真正意义上促使地面气象观测工作质量得以显著性提高。
2.3 增强业务意识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总是枯燥无味的,并且各项工作十分繁杂,所以,对各项工作进行严格要求非常有必要。为此,观测工作人员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与优良的工作作风,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热爱工作,坚守职业道德,要明白自己身上所肩负的重要职责,能够确保不管遇到怎样的天气,都能够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密切对天气的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可在第一时间准确地对气象观测结果做出记录且在第一时间进行发报。与此同时,气象部门领导要对地面气象观测工作加以特别重视,贴近实际地去关心观测工作人员的工作与日常生活,增强观测工作人员的业务意识,培养观测工作人员勇于奉献、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最大限度上调动观测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能动性。
3 结语
伴随着目前各部门对地面气象观测工作注重度的日益增高,强化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工作的进一步规范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未来的日子,只有不断地提升地面气象观测工作质量,才能够更好地应对突发的天气变化,这对观测工作人员而言有着巨大的挑战。为此,气象观测工作人员要努力学习更多新的业务知识,以促使气象观测工作的规范化、观测结果更为精准,与此同时,需本着敬业的态度认真执行地面气象观测相关技术标准,最大限度上降低观测结果失真发生的可能性,从而促使我国地面气象观测工作质量得到全方位的提高。
摘要:地面气象观测指的是系统持续性地对地球外表具体区域内的气象情况与所发生的具体变化做出的系统性观察与测定,同时可在第一时间精准地进行气象数据的采集与传输,为气象信息、气象服务天气预报等供应所需的数据信息。接下来,文章针对地面气象观测业务问题进行系统性分析,希望能够促使地面气象观测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地面气象观测,问题,分析
参考文献
[1]海花,樊丽坤,张英,等.谈地面气象观测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农业,2012(30):119-120.
[2]王彬彬,田立英.浅谈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2,32(8):168.
[3]杨大军.当前地面气象观测业务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农业与科技,2012,32(11):140.
[4]樊静.地面气象观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7):59.
地面气象观测新规范学习要点 篇10
1 总则学习要点
总则是整个观测规范的总体要求, 它确定了观测工作的共性要求和规则, 学习总则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自动观测各项目同时在“0.0”分采集正点数据。要素观测上没有时间差, 相互配合更客观;地温和雪深的人工观测时间调整到45~60 min进行。
(2) 自动站按采集器内部时钟进行数据采集。采集器每小时对计算机进行时间校正, 当需对自动站系统进行时间校正时, 必须针对采集器的内部时钟进行调整。
(3) 自动观测系统对供电、防雷、防水等环境要求高, 因此与自动观测仪器密切相关的配电、防雷和仪器的接地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4) “自动站仪器技术性能”中的“准确度”, 要求≥95%的“观测误差”落在“准确度”范围内。对明显的“野值”, 应按“异常”记录处理。处理时注意与大气本身的“脉动性”相区别。
2 气象要素观测的学习要点
在气象要素观测中, “新规范”对部分观测项目内容进行了调整和修改, 并对仪器维护和记录的订正查算做了具体规定, 较大篇幅地增加了新型观测仪器的结构原理和安装维护内容。因此, 在学习“气象要素的观测”时, 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随着观测仪器的发展更新, 充实了大量新型观测仪器, 应掌握新仪器的探测原理、安装和维护要求, 并正确处理和掌握同类仪器之间的区别, 以及探测结果可能出现的差异。
(2) 能见度观测给出了“夜间灯光能见距离与白天能见距离的关系表”, 日常业务中, 注意区别不同条件下 (黄昏和凌晨、月夜、黑夜) 同一目标物所反映的能见距离的差异。
(3) 视程障碍现象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 为满足服务需求, 在天气现象的观测中, 增加了雾和沙尘暴的等级定义, 以及“扬沙”、“浮尘”现象起止时间的记录[1,2,3]。当出现能见度<1.0 km的视程障碍现象时, 需记录该天气现象的最小能见度。
(4) 规范了“备注”和“纪要”栏的填写。其中“备注”栏主要记载台站沿革、环境变化, 以及特殊情况处理的说明。“纪要”栏主要记载台站所在行政区域发生的、与天气气候有关的事件, 如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原来在“备注”栏记载, 现在改为在“纪要”栏记载。
(5) 为确保气候学对降水观测资料的精度要求, 自动站记录作为“正式”记录后, 20∶00—08∶00、08∶00—20∶00时定时降水量仍由人工观测, 雨量传感器记录只作为降水强度记录。
3 记录处理和报表编制的学习要点
根据新技术发展的需要, 2003版“新规范”在记录处理和报表编制方面的修改原则是:增加了计算机编制报表内容, 对较复杂的数据处理规定予以删除或简化, 以满足人工观测、自动观测记录处理的不同需求;统计规定和处理方法上尽量减少人工干预和判别的有关规定, 以适应计算机处理技术要求;统计项目、报表格式等尽量与原规范保持连续和统一, 减少不需保留的中间结果;对疑误记录、缺测记录的处理进行合理的简化, 以便于操作处理。因此, 该部分的学习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为确保统计值的可比性, 自动站除进行24次定时统计外, 还进行02∶00、08∶00、14∶00、20∶00 4次定时统计, 且天气气候概况应使用4次定时统计值。
(2) 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 (A、J文件) , 由原始观测数据、数据质量控制标识, 以及相应台站附加信息构成。其中数据质量控制标识由质量控制码段和更正数据段2部分组成, 以记载每组观测数据的质量认定和更正处理情况。
(3) “新规范”明确计算机检查观测记录数据质量的方法和内容, 台站应根据本站具体情况, 修改审核规则库, 且台站审核的重点应放在未实现“机审”内容的审查和“机审”疑误信息的处理上。
(4) 简化疑误 (或特殊情况) 记录的处理方法, 取消记录加“ () 、*、>、<”等处理规定。其中疑误记录经分析判断, 认为基本可用, 可按正常记录处理;疑误值较稳定的疑误记录, 需进行订正处理, 如各类水银温度表的断柱、示值超出刻度的外延读数等;疑误记录存在不确定性时, 应按缺测处理, 如最低温度表酒精柱中断等。
(5) 在定时观测时, 不论是人工站, 还是自动站记录缺测, 首先应考虑用其同类实测记录替代, 其次考虑用补测记录替代。正常使用的人工观测仪器和自动观测仪器的观测数据, 都可作为正式记录[4]。当自动站记录发生缺测时, 仅在02∶00、08∶00、14∶00、20∶00 4次 (或3次) 定时观测和其他发报观测时次进行补测;当某一定时数据 (降水量、风向除外) 缺测时, 用前、后2个定时数据内插值代替;当连续2个或2个以上定时数据缺测时, 不能内插, 须按缺测处理。
(6) 当降水自记迹线有缺测时, 若无法从自记纸上直接计算出缺测时段的累计值, 则按缺测处理。“新规范”删除了用实测值减正常迹线量代替的规定。
(7) 日照时数全天缺测, 若当天可能有日照记录时, 则按缺测处理, 而不能用前、后日照记录代替。
(8) 在人工站与自动站平行观测期间偶然出现的缺测现象中, 可能采用同类记录相互替代。但如果长期替代, 就失去了平行观测的意义, 故应保证仪器正常运行, 或积极采取措施修复故障仪器。
(9) 降水自记记录 (或自动观测分钟降水量) 有缺测时, “缺测时段”人工观测的定时降水量记录, 应参加各时段年最大降水量的挑取。
摘要:介绍了地面气象观测新规范的学习要点, 包括总则学习、气象要素观测学习、记录处理和报表编制学习等内容, 以为地面气象观测把握理解新规范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面气象观测,新规范,学习要点
参考文献
[1]李文选, 李静.气象台站地面观测场地的选择与仪器的安置[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17) :309.
[2]段宝敏, 许嘉玲, 贺春江, 等.地面气象观测仪器更换注意事项[J].气象研究与应用, 2008, 29 (1) :13.
[3]傅志伟, 程义武.多普勒雷达实时回波在地面气象观测中的应用[J].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08 (2) :59-60.
地面气象 篇11
摘 要 气象观测是气象工作的基础,地面气象测报是气象观测的重要环节,地面气象测报数据的准确性是气象工作正常开展的前提,因此,针对地面测报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对策。
关键词 地面气象测报;测报质量;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P41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21--02
地面气象测报工作是气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气表面一定范围内的气象变化过程进行观测,采集、上传数据,为天气预报及气象科研等项目提供可靠信息。我国地面气象测报工作在2012年实施地面测报改革业务、观测业务改革调整后,气象测报在在测报质量和速率上有明显地改善。但同时,新设备的引进,新技术的应用对测报人员也提出了新的高要求。因此,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程序化地发挥地面气象测报业务在现代化气象事业中的关键支撑作用,成为当前气象部门所面临的新的挑战。
1 地面气象测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地面测报制度不完善,管理力度薄弱
地面测报工作制度还不够完善,在各个工作环节部位还存在缺陷,使测报人员不愿执行新法规,影响测报的整体质量。在地面测报工作中,气象部门缺乏管理能力;在日常工作中,不能按照相应规章制度,测报人员素质不高不能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和业务流程而导致设备故障和观测失误,监督管理方面缺乏措施,沟通和协调不足,工作人员抱有侥幸心理,积极性不高,违观操作现象时有发生,测报工作频发失误[1]。
1.2 地面测报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偏低
地面测报工作人员之间缺乏激励和竞争制度,导致工作人员缺乏敬业精神和进取心。测报工作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测报质量。而新设备和新技术应用的投入,与测报人员的工作能力产生冲突。测报工作人员缺乏定期培训,专业技能水平不高,工作态度不端正,接受新知识理论和实践操作方面的能力较低,不规范操作使得错误频出,直接影响测报结果的实用性。
1.3 工作权责不明确,地面气象测报工作记录简略化
在地面气象测报工作中,关于工作人员应当负的责任没有明确规定,工作人员往往身兼多职,不仅要值班,还要处理工作中的日常事务,导致值班时精力无法集中,工作频频出错。在气象测报工作中,气象仪器逐渐取代人工测报,工作人员的懈怠懒惰导致气象观测记录中看不到全部的记录。
1.4 测报技术设备不足
仪器设备是地面气象观测的硬作,地面测报业务工作中对设备的使用,监测设备不能及时更换和匹配,由于个别工作人员消极的工作态度,仪器的保养和维护不能按照设备保养说明去操作,使设备在运作过程中出现故障并致使设备寿命缩短[2]。现代化的测报对设备的依赖性较高,导致测报设备不能适应现代地面测报的要求。
2 提高地面气象测报工作质量的对策
2.1 提高地面测报人员专业水平,加强测报队伍建立
测报人员要注重测报知识学习,工作态度认真负责,不断充实自己的业务水平,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积极性,提高地面测报工作的质量,防止缺测、迟测、漏测和漏报现象发生。此外,测报人员还要定期参加工作培训,熟悉地面气象观测仪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丰富知识体系。与同事交流工作经验,通过讨论发现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且寻求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学习其他单位先进的测报经验,取长补短,借鉴工作质量突出的测报站的制度、管理和技术等。
气象部门要实行一定的奖惩制度,对于工作态度端正,工作积极进取的测报人员给予一定奖励,对于消极不思进取的工作人员给予适度的处罚,增强测报工作人员居安思危的意识,帮助测报工作人员提高业务能力,适应新技术的应用发展,满足地面测报工作的发展需求,提高地面测报工作的质量。
2.2 强化地面测报规章制度,完善单位管理
大部分的地面测报失误都是由于规章制度缺失和管理制度不完善造成的。不完善的制度致使工作态度懈怠,导致气象数据不能实现正常传输。因此,严格的气象测报规章制度和和完善的单位管理制度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正在实施的规章制度,坚决禁止测报工作人员的迟到早退,上班时间不得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保证工作时能全身心地投入。交接班制度要规定交接班时检查所有仪器的运转和接收信息情况,查看值班日志,相关报表和文件必须及时清点,防止数据的丢失,在接收报表和文件后要签字确认,责任落实到人,避免工作出现问题和不必要的损失。同时,规章制度要规定合理的工作流程,控制后地面测报工作的质量。建立激烈制度,不姑息玩忽职守导致测报质量出现的问题,增强员工危机意识,提高敬业精神,严格落实到位。采用绩效工资和资金方式,对优秀的测报工作人员奖励,这些措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出现工作态度懒散的现象。
2.3 提高测报工作的技术手段
提高测报仪器的科技含量是测报工作提升效率与正确性的最直接有效的举措。政府部门要提高对气象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力度,投入足够资金引进先进的仪器设备,提高测报工作的技术手段。气象观测仪器的管理及维护是保证地面气象测报工作正常进行的基础。工作人员在测报工作过程中要按照规章制度和维护说明对仪器设备定期维护和清洁。
2.4 做好地面气象测报月报表的预审工作
月报表的预审是地面气象测报工作的重要内容,可以为今后的地面气象测报工作提供参考,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测报工作的质量。因此,要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对审计库信息及时更新,比较气象要素的数据与其极端值是否吻合或者存在矛盾,发现不一致的地方,参考原始记录,及时做好数据的修正工作,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2.5 完善网络监控平台
组织地面测报工作人员对监控平台的数据进行定期维护确保系统数据的准确性,及时发现数据问题,解决并确保检测平台数据的准确性,为测报工作的高质量完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2.6 做好应急预案,熟练掌握流程
要制定合理的应急方案并熟练掌握,在进行人工编报如果受到一些不可控制因素影响,即可启动应急方案,这样就可避免观测软件出现故障问题。此外,观测站比较常遇到3种故障:供电、网络通信和设备故障。因此,观测站要配备发电机。出现网络通信故障,應该马上到现场检查维修,确保编报工作顺利持续进行。设备故障要及时自动修复程序或者更换零件。
3 结语
地面测报工作要在过程中不断改善,对相关制度和技术进行完善,不断提高测报人员的业务素质,认真对待工作中存在的以及潜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研讨和预防。测报工作人员要本着精益求精、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提升面测报工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海花,樊丽坤,张英,等.谈地面气象观测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农业,2012(30).
[2]叶尔兰·木斯塔帕.如何避免气象地面测报中的错情[J].中国农业信息,2013(3).
提高地面气象测报质量的思考 篇12
1 地面气象测报存在的问题
1.1 地面测报人员缺乏工作素养
地面测报工作对人员的要求比较高, 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工作素养与观测结果有很大的联系。观测人员的情绪及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都会影响工作质量。因此, 具备良好的工作素养是做好地面观测工作的基础。首先, 稷山县地面气象探测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储备太少, 工作人员的学习能力不强, 不能够自觉地在工作实践中总结经验, 增强自身的专业技能和水平。其次, 工作人员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不高, 投入在学习上的时间很少[2]。根据气象事业的发展现状, 大部分的工作内容都由仪器设备完成, 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同时也降低了他们对工作的积极性。在工作中出现一些特殊情况或问题就容易被难倒, 对紧急情况的应对能力太弱。再次, 工作人员对专业领域的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较弱。对一些特殊的天气情况不能够做出正确判断。大部分人新员工缺乏工作经验和良好的工作习惯。老员工缺乏创新意识, 使观测工作很难向更精准的方向迈进。最后, 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不足, 经常在工作中出现简单明显的错误;有些人员对天气情况的记录不够认真, 使工作流程和内容越来越往简单化的方向发展;还有些工作人员会自行的修改观测的记录, 不能履行自己的责任。这些因素严重地阻碍着地面气象探测工作的开展。
1.2 地面气象探测设施老旧, 影响气象观测的结果
近几年, 社会的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 大多数行业都已经进入了自动化模式, 仪器设备代替了大量人类的工作, 而地面气象测报工作的大部分内容同样需要借助仪器设备来完成。所以, 仪器设备的质量以及工作效率对观测结果有着很大的联系。目前, 稷山县把大部分的经济主要投入到当地的社会建设中, 在地面气象测报的仪器设施上的投入比较少, 稷山县的气象探测设备比较落后, 其工作性能也远远不如之前。设备在工作中经常性的出现故障, 影响着工作的效率和探测的结果。因此, 要提高地面气象探测质量, 首先应保证设备仪器的可使用性。
1.3 地面气象探测工作没有完善的管理检查制度
地面气象探测部门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 导致部门内部的工作出现混乱, 效率不高。另外, 检查工作没有落实到位, 使工作经常出现纰漏或错误。目前, 稷山县地面气象探测工作依然坚持着原有的运行模式和制度, 但是随着社会各行业的不断发展, 气象工作较之前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之前所建立的制度在很多地方存在着不足, 对检查工作的重视度不高, 各部门工作衔接的不够, 导致工作质量不能够提高。因此, 要促进气象事业的发展, 必须要有严格健全的管理制度, 并且督促工作人员严格的执行制度的要求, 降低外界因素对工作质量的干扰程度。
2 提高地面气象探测工作质量的对策
要想提高气象探测质量, 就必须深度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 并制定出有效的方案, 并认真执行。下面对如何解决已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2.1 加大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
有较高的工作素质, 不会因外界的打扰而影响到工作质量。通过对工作人员的调查发现, 观测人员的现状还远远不能达到与工作相符合的水平[3]。因此, 气象部门应加大对探测人员的专业知识的培训力度, 激发他们对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增强他们对工作的积极性。气象部门可以多组织一些交流经验的活动, 让员工之间互相分享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或者有效的工作方法等, 形成一个互相学习, 互相督促进步的氛围。
另外, 气象部门应在部门内定期的开展技能培训的活动或讲座, 邀请一些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针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 为工作人员提供有效可行的解决方法。另外, 可以罗列探测工作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措施及使用仪器设备的注意事项, 并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对工作人员进行指导。
2.2 加大对仪器设备的维护力度
气象探测工作对设备仪器的性能要求过高。设备仪器的效率决定着探测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因此, 工作人员必须对设备仪器工作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并认真对待设备维护工作。仪器设施的维护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第一, 使用仪器设施之前, 要认真详细地阅读使用说明书, 了解其中含义, 并严格按照要求来使用或安装。第二, 在进行观测之前, 要首先检查仪器设施是否正确的安装, 排除影响工作质量的问题。第三, 在每天的工作中, 要定时对仪器设施进行全面检查, 确保其性能的稳定。第四, 在工作中, 如果水银气压表出现问题, 工作人员的观察视线不能和水银柱一致, 以免对观测的结果造成误差, 影响到观测的质量。第五, 地面气象探测工作对计算机的使用时间长久, 要定期对其进行杀毒处理, 防止病毒入侵, 对数据造成损害。另外, 计算机中不能下载与工作无关的软件。
2.3 建立完善的管理检查制度
健全的制度是保障工作能够完整运行的关键, 也是约束工作人员行为的依据, 对提高工作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气象部门必须要根据工作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工作管理制度, 并要求工作人员严格执行。制度要包含仪器的使用和维护、工作人员的日常行为、观测的过程以及后期的数据处理和传输等多个方面。气象部门不但要对探测结果进行严格的检查, 也要及时的关注工作过程, 在过程中发现问题, 要及时的制止和改善。
3 结语
近些年, 虽然地面气象探测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但是仍然有提高的空间。气象部门应做好管理工作, 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 建立完善健全的制度, 使气象事业能够做的更好。
参考文献
[1]原廷泽.关于如何提高地面气象测报质量的思考[J].农家科技旬刊, 2014 (9) .
[2]邓圣.关于提高地面气象测报质量的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5 (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