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气象观测的初步认识

2024-07-23

地面气象观测的初步认识(精选13篇)

地面气象观测的初步认识 篇1

地面气象观测的初步认识

摘要

本论文主要站在地面气这个角度出发,研究地面气象观测的一个基本情况,基本的特质以及所存在的问题研究,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地面观测气象的一个稳定性和有效性的发展。做好探究如何实施地面气象观测的一个具体化步骤和标准化的实施过程,便于地面气象观测的操作性和可行性研究。关键词:地面 气象 观测 研究 分析

1、引言

对于地面气象来说,主要是进行研究,研究天气的构成与地面之间的一个具体的联系,所以是涉及到多样的地面气象观测的仪器设备。对于这些仪器设备以及在具体的气象观测现实中怎样做好具体的操作就是一个必须分析的点。

2、地面观测的途径和因素分析

对于现在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来说,科技的发展促进了现在地面气象观测水平的一个提升,现在的气象观测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人工测试也就是目测,另外一种就是自动测试,也就是机器的测试。不同的测试方法也就是有着不同的优势和劣势。

3地面气象观测的六要素分析

对于说到不同方式的地面气象测试来说,比如无论是人工测试还是机器测试,都有着不同的做法,但是对于地面气象观测的六要素分析还是一致的,都是促进了地面气象的一个分析发展的。只有做好这几方面的一个稳定发展才是一个重点分析对象之一。3.1 气温

气温是最为基本的,只有知道了气温才能够很好的促进地面气象的一个预测和研究,气温高的话,天气相对来说是比较温和暖和的。气温和气压其实是呈反比的。3.2气压

气压指的是空气的一个力度和压力,气压越低说明的是空气越不好存在着更多的不好不稳定的天气因素的存在。比如对于地面气象测量来说,气压温度计的使用就是发挥了这个作用的。

3.3湿度

湿度也就是空气里面的含水量,含水越多,代表存在的水分就越充足,针对现在的一个湿度与气温的对比,地面气象观测需要注意好不同时刻的一个湿度的比对率,从而进行研究和分析。3.4风速

对于风速的测量其实也是考虑了两者因素,也即是人工风速的测量,风向的改变会严重的影响到地面风速的一个改变。3.5风向

风向很大程度上面会改变着天气的一个分析,风向在转变的过程中,其实就是风向改变地面测量因素的一个影响之一。3.6降水

降水的多少很明显是受到影响的降水在整体的一个气象里面的研究是很明显的,为此需要做好相应的一个降水因素的准备,降水的因素是影响着地面气象测量的一个过程的。

4、地面气象观测的具体过程分析

其实对于地面气象等的预测来说最先开始是需要元数据的一个整合分析的,借助机器设备的一个元数据的整合从而达到一个层面上的总结和观测,研究某个具体的顶层气象测试来说,本地面站属于基本站,白天人工定时观测次数5次(08、11、14、17、20时),天气现象保持08时—20时连续观测,夜间不观测,早上8时需判断夜间的天气现象。自动观测资料传输频次为每5分钟一次。同时还有涉及到了相应的多普勒雷达回拨图和卫星云图。对于卫星云图的一个使用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之一。

针对现在很多的气象观测问题和机器设备的一个更新来说,温度和湿度以及降水等问题都是地面气象研究的最为基本的一个步骤之一。对于现在新型的观测设备来说,结合自动的人工的观测也是成为一个必要了。

比如对于云的观测,利用好云层变化就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之一了。如果要是云里面的水汽含量不变的话,那么其实空气就会降温冷却,假设云里面的水汽含量发生变化的话,那么空气就会温和的降温和升温。所以运用好这点其实对于地面的气象预测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线索之一。

5、地面气象预测数据准确性分析

基于本论文研究的地面气象这个角度,从不同的影响因素出发,结合现在很热门的机器探测仪器,做好地面气象预测的工作就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之一了。为此比如我们使用的卫星云图,其实就是一个保证数据准确性的一个保证之一,其实现在很多数据来源都是前面所表述的元数据那些的一个来源经过。所以数据的稳定性就是需要随时处理好各种影响因素的前提下去深入研究的。

6、总结

针对现在复杂多变的天气情况来说,做好地面气象的预测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研究测量和观察地球大气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以及大气现象的方法和手段。其中涉及到的是大气气体成分浓度、气溶胶、温度、湿度、压力、风、大气湍流、蒸发、云、降水、辐射、大气能见度、大气电场、大气电导率以及雷电、虹、晕等。对于大气的稳定和温度因素等的研究,其实就是研究复杂多变的天气因素的预测情况。地面气象的压力是很不稳定的,为此就需要做好一个具体的机器仪器设备的检查。目前,气象部门已在陆地上建设了高密度气象观测网,这样更好的稳定了地面气象的观测。

地面气象观测的初步认识 篇2

1 爱岗敬业, 加强业务技能学习

气象测报员必须热爱本职工作,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测报员的思想是否端正以及对测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着测报质量。由于测报工作技术性强、时间分散, 必须有熟练的业务技术作保证, 要熟练掌握观测技术, 熟记操作流程, 遵守值班制度;还要勤于学习和思考, 坚持疑难问题反复学、新的规定及时学、季节转换提前学;坚持每月例行学习与季节性学习、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三结合”。

2 认真坚守岗位, 严把质量关

牢记自己的上班时次, 班前注意休息, 做好充分准备;班中坚守岗位, 做到按时巡视仪器:初步判断云状, 知晓仪器读数;特别是冬季溶冰和雪埋地温表, 观测前一定要处理好;及时排除仪器故障, 避免各种仪器带“病”工作。平时工作注意把好质量关, 做到日清日结, 认真检查校对每天的数据记录, 出现异常情况时正确处理并记于备注栏;注意自记纸的整理、极值的挑取要准确;人工站与自动站每个时次的数据进行对比。维护好观测环境、仪器设备, 校对好每天记录, 以减少异常记录备注的内容, 从而简化月报表制作, 降低出错几率。对于报表预审员, 要养成好习惯, 上好自己班的同时, 逐一校对前面所有班次的记录。气簿上和自记纸上记的以及微机里录入的全部数据都要根据规范及相关规定复查1遍, 如云、能、天、压、温、湿、风、降水、日照、蒸发、地 (草) 温及冬季的雪深等项目。此项工作量虽较大, 但只要坚持人机结合预审, 重点检查微机无法审核出的问题, 并做到旬清月结, 从而使月初制作审核月报表时相对容易。

3 对比查找矛盾, 发现处理问题

进入系统启动机审程序, 对机器审核提出的疑问逐一进行分析并妥善处理。如:气压最高 (最低) 比前一天20:00低 (高) , 最小相对湿度比前一天20:00大时, 应查看自记纸, 若因器差引起则视为正常;若是计算错误则重新挑取。云量与日照对比, 全天云量少或无云, 结果无日照, 若是日照计小孔被堵或日照纸涂药不当, 日照应作缺测处理。云状与天气现象对比, 特别是春夏季, 云量、云类变化都很快, 对流云的降水应记为阵性降水, 云状与天气现象的配合要合理。另外, 还需分析极值与定时记录是否有矛盾;能见度与天气现象是否符合规范;降水量与天气现象出现时间是否吻合;蒸发与日照是否符合天气变化规律;季节转换和特殊天气现象有无错漏或矛盾;疑误 (缺测) 记录及更换仪器是否备注或备注是否正确;月内出现的灾情是否在纪要栏记载。

4 运用多种原理, 消除疑误

综合运用气象学、天气学、气候学原理, 根据气象要素的时空变化规律和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 分析判断观测数据是否合理;对于各种异常数据, 根据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及相关业务规定, 分析处理是否正确、恰当。当审核出记录异常偏高或偏低时, 考虑是否为天气系统影响, 若无天气影响则检查是否有人为因素和仪器本身原因造成[4,5]。对于自动气象站可以从分钟数据的变化进行判断;对于有自记记录的要素可根据自记迹线变化情况进行判断。

5 留意常见错误, 避免重犯

日常工作存在的问题或出错的类型主要在仪器、记录、报表等3个方面。一是仪器方面。温湿传感器安装不够垂直;虹吸雨量计维护不够, 锈蚀严重, 笔尖虹吸不到零线或未到10.0 mm时即虹吸, 摩擦力太大而发生突跳;曲管地温表有氧化现象;水银气压表水银太脏而未清洗;日照计安装不水平;深层地温传感器与线管距离太远, 信号线裸露太多。二是记录方面。因强降水影响蒸发量按缺测处理时, 未量取余量;在雨季每月没有将虹吸雨量计中盛水器内的自然排水量进行1~2次测量并将结果记在自记纸背面;更换人工站仪器时未在气簿中备注;云状后加了括号记录云量;大雾漏记最小能见度;日照纸统计错误;长时间记录同一种云;纪要栏内容在报表与气簿不一致;多点小数点或小数点不清晰;清洗仪器造成部分时段分钟数据异常或缺测;自动站数据异常时未在气簿中备注;人工站值班日记不够规范, 错漏字太多。三是报表方面。封面封底未按要求填写;自动站报表备注漏写人工目测或器测代替的项目;上跨或下跨降水量错输或漏输;日最高 (低) 值比定时记录低 (高) 未作处理;误输天气现象、云量、云状等人工输入项目;备注日期或备注事项簿表不一致;测报软件统计风时有错或出现时间与记录有矛盾, 人工未检查修正;自动站记录与人工站部分资料记录不一致;无雨有量、有量无雨、自记有量而定时无量、定时有量而自记无量、自记雨量与定时雨量相差过大未作相应处理;地温误读5℃或10℃;3个观测站次月1日2:00地温值计算有误;记录有缺测未按要求用其他记录代替或代替数据有误。

6 善于总结, 吸取教训

从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小事做起, 树立良好的心理素质, 正确对待客观环境和荣辱得失。工作中尽量不要被情绪和心理因素影响。有些人心情好时错情少;心烦意乱, 错情就会接踵而至。能上班容易, 上好班难;少出错容易, 长时间不出错难。只要从事测报工作, 出错在所难免, 出了错情, 决不能为此背上包袱。关键是要认真总结, 吸取教训, 胜不骄败不馁, 让出现的错情不再重现。

参考文献

[1]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3.

[2]朱建华.测报工作中不可忽视的几个细节[J].广东气象, 2009, 31 (2) :61-62.

[3]蒋运志, 曹久才, 焦文红.关于稳定与提高农气测报质量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19) :276-278.

[4]刘小容, 罗锡浪.如何提高地面气象观测质量[J].广东气象, 2008, 30 (6) :61-62.

对地面气象观测的探讨 篇3

關键字:提升综合气象观测数据质量。

引言:气象观测是气象业务工作的基础。地面气象观测是气象观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天气预报、气象情报、气候分析、科学研究和气象服务提供重要的依据。在地面气象观测中自动站观测数据处理更是气象观测的核心内容,因此提高数据处理能力对于提高地面观测数据的准确性,为气象预报提供准确信息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地面气象观测的概述

地面气象观测是对地球表面一定范围内的气象状况及其变化过程进行系统地、连续地观察和测定。按照气象站和观测网的类型,国家基本站观测的要素有现在天气、过去天气、风向和风速、云量、云底高度、能见度、气温、相对湿度、气压、降水、积雪、日照和或太阳辐射、土壤温度、蒸发、冻土、电线积冰等,以上全部要素都可用现有的仪器进行测量。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发展规划将集约优化地面观测场自动观测任务和设施,具备自动运行和远程监控功能,具有地面观测、数据采集、运行监控、通信传输、质量控制和实景监控等功能。

二、地面气象观测中出现的问题

1.有关降水量保持及时准确的处理问题

(1)固态降水或固态、液态降水交替出现:凡随降随化的,翻斗雨量传感器仍正常使用。不能随降随化的,应及时将承水器口加盖,加盖期间对应小时和分钟降水量需按缺测处理,待固态降水结束后取盖;因加盖影响的各定时观测时次(8、14、20时)的降水量采用人工雨量筒观测数据。夜间非守班时段出现固态降水,待8时巡视时,应及时对夜间21-07时正点加盖时次数据维护。(2)有关滞后降水的问题:降水停止后,有时候会出现一些降水量,一般判断两小时以内的为滞后降水,滞后降水需累加到降水停止的那分钟,滞后降水发生的当前时次删除滞后分钟降水,并对影响时次再次进行数据质控维护。夜间非守班时间,由于天气现象不连续观测,夜间不考虑滞后降水。(3)做好降水仪器维护可极大提高准确度:启用前,进行安装校准。每周检查承水口水平、高度情况。每一个月要按时检查,及时处理过滤网里的垃圾一面等以免堵塞管道,要加倍的注意使节流管保持通畅。翻斗内壁不要用手或其它的东西擦试,避免沾上油污,通过加强维护可极大提高数据准确度。

2.关于蒸发量值产生误差的原因

我们在对于蒸发量的研究中发现,影响蒸发量的因素有很多。但

是经过归纳和总结我们不难看出,在众多因素中,风速和日照时数是最主要因子。温度和湿度次之。而蒸发速度在温度饱和差大,温度高、风速大的情况下变快。反之,则慢。仪器的影响。在目前各地气象站使用的测量蒸发的设备中,E-601B 型蒸发器由于器口面积大,安装高度低,其测量结果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但自动化使用超声波测距或红外测距后,风力大小而引起的水面波动是产生误差的重要影响因子。相比之下,另外一种测量仪器——小型蒸发器,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当有强降雨产生时,雨水落到蒸发器内会使蒸发器内的水溅出,导致所测得的蒸发量值偏大。同时,如果不及时从蒸发器中取水,也会导致蒸发器内的水外溅,甚至溢出,后果十分严重。

三、强化地面气象观测业务的措施

1、建立适应预报服务需求,结构完善、功能先进、布局科学、质量可靠、运行稳定的基层气象台站现代观测业务,实现综合观测自动化,显著降低观测员业务工作量,建立现代观测业务流程、观测规范和规章制度,建立完善的全国现代气象观测业务。争取在基层气象台站观测业务全面实现自动化、人员队伍实现精干高效,为气象业务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2、优化业务流程,合理配置观测业务发展资源。使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分工更合理、运转更协调、功能更完善等。最后就是人才队伍的建设。地面气象观测改革与调整需要一大批与自动化观测相适应的综合业务人员。观测员要从传统的观测员向“天气监测员”、“装备保障员”、“质量控制员”转变,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新时期、掌握现代化观测系统的观测人员。

3、强化人才素质教育。人才队伍建设是现代气象事业发展的保障,广大观测员要努力适应观测业务改革,多学、多看、多实践,实现一岗多职、一专多能。通过加强对观测员的培训力度,逐步向观测装备运行监视、设备维护维修、资料分析和质量控制、观测产品制作的转变,组织编写与基层台站自动化、集约化观测业务相适应的系列培训教材,实现观测员队伍的整体知识更新,切实实现气象观测业务改革。

4、严格执行地面气象观测的规章制度,增强测报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在进行地面气象测报工作时,应该要完全按照这个规范准则进行。地面气象测报是一项技术性比较强的工作,对于气象测报的数据要求十分严格,准确性要求也很高。为了确保气象测报工作的准确性,在日常工作中对于具体的工作有专门的规章制度,具体工作中应该严格地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提升综合气象观测数据质量。

5、及时进行问题的分析和总结。对于气象测报出现测量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对于出现的误差,要及时进行处理。对属于气象测报人员职业道德的问题要加强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严格按照气象测报工作的管理规定对员工进行严格管理,加强测报人员的团队协作能力,从思想教育方面着手,可以有效地杜绝这类问题。对属于运行过程中的各种误差,要加强设备运行监控,如果误差过大要进行调整,使得测量仪器能尽量实现故障早发现,早修复,运行故障率小,提高数据可用率。

四、结束语

做好本职工作是每一个气象工作者的责任,更好的完成气象工作是我们不断努力的方向,深入了解气象各方面的业务知识有助于我们在工作中更全面的发挥自己的能力,把握好每一个环节,将气象事业推向更加繁荣是我们每一个气象工作者终身为之奋斗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2004版;中国气象局编制

[2] 《气象仪器和观测方法指南》(第六版)

[3]何春燕;浅议地面气象观测的几个要素[J];科技与企业;2011。

[4]张明阳;气象测报地面信息化数据处理技术[J];网络导报,在线教育;2012。

地面气象观测的初步认识 篇4

地面气象自动观测系统的维护与故障处理

随着大气监测自动化系统建设全面展开,越来越多的自动气象站投入了业务运行,维护保障自动站设备的正常运行成为气象技术装备工作的.新问题.针对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的日常维护、仪器检测的方法.针对在其运行中出现的故障,进行原因分析,并找出解决办法.

作 者:刘明峰 朱会芸 作者单位:福建省永安市气象局,福建永安,366000刊 名:科技风英文刊名:TECHNOLOGY TREND年,卷(期):“”(15)分类号:P4关键词:自动气象站 维护 故障判断

地面气象观测的初步认识 篇5

(试行)

第一条 为充分发挥地面气象观测从业人员工作积极性,鼓励地面气象观测工作创先争优,促进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质量提高,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观测工作优秀集体及地面气象观测业务相关从业人员优秀个人的推荐、申报、评审、通报等活动。

第三条 优秀集体申报条件

(一)台站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质量达标,地面气象观测质量综合指数居省(区、市)内前列。

(二)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出色完成各项任务,在重大气象业务服务活动中成绩突出,在同类台站中具有良好的先进示范作用。

(三)台站人员总体业务素质高,全年未发生重大责任性差错、事故。

(四)观测场建设和设备布设符合要求,台站探测环境满足《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及相关规定要求。

第四条 优秀个人申报条件

(一)热爱本职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努力钻研业务,在实际工作中发挥技术骨干作用,工作成绩突出;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没有出现责任性差错、事故。在业务改革、重大业务服务过程中表现突出。

(二)个人地面气象观测质量优异,所在台站或单位地面气象观测质量达标、仪器运行稳定可靠。

(三)在国家、省(区、市)组织技术测试、劳动竞赛类技能竞赛活动中成绩优异、年内有专业技术论文发表或省级以上技术总结交流者优先。

(四)全年承担地面气象观测工作总值班数不少于本台站或单位年人均值班数。

第五条 各省(区、市)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优秀集体申报数量控制在全省(区、市)地面气象观测台站总数的2%以内(不足50个台站的省份可申报1个),优秀个人申报数量控制在全省(区、市)地面气象观测业务从业人员总数的10%以内。

第六条 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优秀集体和个人每评选一次。各省(区、市)气象局负责本省(区、市)优秀集体和个人的申报,每年2月底前将上一《全国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优秀集体和优秀个人申报名单》、《全国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优秀集体申报表》和《全国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优秀个人申报表》(附表)报送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会同人事司负责审批。

第七条 中国气象局对评选出的“全国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优秀集体”、“全国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优秀个人”予以通报表扬,颁发奖励证书。优秀个人奖励可作为个人考核和职称晋级的依据之一。

第八条 各省(区、市)推荐及申报材料应真实可靠,有弄虚作假现象的,一经查实,取消该省(区、市)当年申报资格,并通报批评。对已获得优秀的集体和个人,如出现重大违法、违纪事件的,将取消相应“全国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优秀集体”、“全国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优秀个人”称号。

第九条 各省(区、市)可根据当地实际,制定省(区、市)级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优秀集体和优秀个人考核办法,开展省(区、市)内优秀集体和优秀个人考核工作。

地面气象观测的初步认识 篇6

自动气象站与人工观测记录出现差值大于规定标准时,应结合天气现象、测报软件、自动气象观测系统中的数据采集、供电、数据传输等综合分析,找准问题原因,及时采取相应解决方法,提高自动气象站采集数据的`可靠性和人工地面气象观测记录的准确性.

作 者:乔中丰 吕娟 作者单位:乔中丰(子洲县气象局,陕西子洲,718400)

吕娟(榆阳区气象局,陕西榆林,719000)

浅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篇7

1 地面气象观测常见的问题

在地面气象观测中, 由于一些客观的、非客观的因素, 导致地面气象观测常存在一些问题, 其中包括地面气象观测仪器问题, 观测仪器问题通常表现在自记忆器的稳定性能方面, 温度计、湿度计、气压计都是常见自记忆器, 常见仪器问题主要表现为温度计的调整非常困难, 测量值与实际值偏差较大;气压计测量有时候也不够精确, 而且误差过大的时候, 不容易进行调整。雨量器、日照纸有时候也会出现一定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新旧雨量器的测量值会存在一定的偏差, 通常情况下, 新的雨量器测量值偏高;日照纸的正反面都有刻度, 所以每次涂药的时候很可能模糊了刻度, 给读数造成一定的困难。水银气压表通常也会伴随着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为当水银槽的玻璃罩上出现水银氧化物的话, 就使读数变得困难了。

另外, 在地面气象观测时, 还会出现一些具体的问题, 比如说极值不正常影响日极值挑取;各种辐射值之间存在矛盾时, 净辐射值就会异常, 影响判读的准确性;极值与正点值出现矛盾的情况、气象站降水记录不正常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2 地面气象观测应注意的细节和规范

2.1 做好地面气象观测的记录工作

做好地面气象观测的记录工作是做好地面气象观测的重要工作内容, 由于地面气象观测是一项非常零碎的工作, 所以必须将所有的观测结果记录好, 而且记录工作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比如说对于夜间雨后露的记录, 可以在观测站设立夜班组进行观测记录, 而且如果上半夜出现少量降雨, 不能急于做记录, 必须将所要记录的植物叶片上的雨水去除之后, 再等到早上观察到的水珠才可以记录为露。之前的雨水清除工作是为了提高记录的准确性。

2.2 做好观测人员的仪器交接工作

仪器交接是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观测仪器在观测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仪器保管和检查存在问题, 就会严重影响观测工作的正常进行, 所以地面气象观测人员必须树立观测仪器的保护意识。观测人员必须要做好仪器的交接工作, 在仪器交接时一定要对仪器进行全面的检查, 不过有的时候、有些工作人员在交接仪器时, 不注意检查仪器, 这会导致观测仪器损坏和故障时没有人发现,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 就会对正常的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产生很大的影响, 而且这也会造成出现问题无人担责的现象, 这也不利于工作人员之间的和谐关系的建立。

2.3 做好地面观测仪器的巡视工作

做好地面观测仪器的巡视工作也是地面气象观测中的重要环节, 在地面气象观测中, 只是凭借做好观测仪器交接工作是不够的, 还必须加强对运行仪器的检查力度, 只有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各地面气象观测部门要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巡视仪器, 如果在巡视过程中发现问题, 一定要及时地做好记录, 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特别是对于巡视人员可以解决的问题, 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将问题解决好, 只有这样才能将损失降到最小。要建立严格的仪器巡视制度对巡视人员进行严格管理, 如果巡视人员没有做好本职工作, 就要采取必要的处罚措施, 通过这种方式让每个观测仪器巡视人员都树立责任意识, 做好仪器运行情况的记录工作。

2.4 地面气象观测人员要做好本职工作

地面气象观测的准确性与观测人员有着直接的联系, 所有观测人员在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中, 都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每个气象工作人员在上班时间都要做好气象记录, 要清清楚楚地交代自己的观测记录, 这样可以方便下一班观测人员的查阅。而且观测人员需要在交接班时, 严格地检查自己的记录, 以防出现任何遗漏和错误。准确记录是每一个观测人员必须要做到的, 而且为了促使观测人员能够更好地投入到记录工作中, 就需要建立相关的责任制度, 通过该制度可以更好地规范观测人员的工作态度和行为。

另外, 地面气象观测是一项较为特殊的工作, 很多观测人员很可能出现厌倦思想和情绪, 给该项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 所以一定要时时刻刻地端正观测人员的工作态度, 让他们时刻拥有高度的责任感。

3 结语

总而言之, 地面气象观测是一项重要的、复杂的工作, 该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及时地解决, 而做好该项工作的关键在于做好一些细节工作, 而且观测人员还需要遵守相应的规范, 只有这样才能最终保证该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逐渐地解决该项工作中现存的一些问题。

参考文献

[1]田敬生.浅谈新《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学习和使用体会[J].江西气象科技.2014 (02) :19-20

[2]茆金祥.正确理解新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风观测规定[J].气象.2014 (12) :26-27

做好地面气象观测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8

【关键词】地面气象观测;分类;记录

气象观测资料的准确对天气预报、气象情报和气候分析等科研活动的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不断提高气象观测报告的质量是气象观测工作一直以来的侧重点和难点,这就要求观测员要不断提高整体素质,对环境变化、气象探测设备特点对测报资料的影响有清晰的认识,笔者在这里就日常观测工作中一些常见的规范与常见现象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观测场

观测场即用于地面气象观测的场地。地面观测活动的大部分项目都在观测场内进行(除气压外)。观测场面积应以大小为625㎡的正方形场地为佳,有平整的浅草覆盖,并以1.2m左右高度的白色稀疏栏杆围列。场地内工作仪器的置放应遵循东西成行排列、南低北高的原则:测风仪器安装在最北面,风速感应器距离地面的高度为10m;由于百叶箱的通风效果良好,又有较好的防阳光辐射效果,气温和湿度的测量仪器应考虑置放在两个百叶箱内,测温元件和地面的高度为1.5m,以此保护箱内仪器和测量记录不受影响;雨量计和蒸发器置放于百叶箱南侧,器口离地面距离均为0.7m;观测场的南侧是地温场地,用以安装日照和辐射等测量仪器。观测场周围环境应开阔,保证观测工作不受局部地形与建筑物的影响。

2.地面气象观测的分类

地面气象观测包括天气观测、气象观测和其它一些特定的观测活动。

2.1天气观测将为天气分析和预报提供天气绘图报资料

通常情况下其定时观测时间为北京2、8、14、20时每天4次或8、14、20时每天3次。在台风季节,受台风影响的地区还要进行加密观测。

2.2气候观测

我国气象部门规定,气候观测应和天气观测的定时一致,气候资料每天以北京时间20时为日界,根据温度、湿度等仪器的自记录,以小时为单位整理其读数,统计合计量、挑选24小时内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并在月终和年终的时,统计地面气象观测的月报表和年报表。

2.3其他观测

应特殊专业或者任务要求开展的观测。例如部分台站为民航系统承担了专业航空天气观测的任务,为其提供相关的航线气象资料。

3.地面气象观测中的常见现象

3.1器差值

器差指气压、气温以及相对湿度的实际测量值和自记值之差,在正常工作状况下的仪器,其值总会在一定范围内作规律的窄幅变化,但是有时候会出现过大的器差值。在仪器状态良好,工作人员操作规范的情况下,自记仪器的滞后性是导致器差偏大的首要原因。因为自记仪使用周期较长,灵敏度会随之降低,进而滞后性增大,因此当环境要素的变化增大时,器差绝对值的区间也明显扩大。

3.2干、湿球温度

据湿球湿度表测试原理我们知道,通常情况下湿球温度总是低于或等于干球温度—这个温度值是经仪器差订正后的数值。但是,当空气湿度过大或有雾的时候,与此相反记录的现象也偶有发生,即湿球温度比干球温度略高。在这种情况下空气湿度很大,干球和湿球温度表的测值相当接近,加之湿度过大致使干球球体表层潮濕、两支湿度表性能的微小差异,湿球温度就会略高于干球温度。此时的温度计算应将干、湿球温度视为相同值。

3.3最低气温和最低地温

通常情况下我们测得的地面最低温度比最低气温要低。但是在夜间阴天且伴有降水的情况下,会出现地面最低温度比最低气温要高的记录。究其原因,是因为在雨水天气的夜间,地表层面辐射的冷却强度减弱了很多,与此同时,降水使土壤湿润,热容增高,地面降温速度变慢,最低地温就会高于最低气温的记录就会产生。再者,如有冷空气的影响,气温降速也会大于地温的降速,更会导致最低地温高于最低气温。

3.4降水

一般情况下,实测降水量与自记降水量是相符的,而实测降水量与自记降水量是相对应的,但是,在工作记录中经常出现没有实测降水量却有自记降水量的记录,此数值一般为1mm,这主要是因为降水后雨量计的滞后性所致,也有可能是雾、霜、露等湿度较大的天气状况引起。

3.5定时降水量与蒸发降水量

一般而言,定时降水量与蒸发降水量是相对应的。但是只有定时降水量,却无蒸发降水量记录的情况也会发生。出现这样的现象,对两者的观测时间差异成为主要原因;而无定时降水量却出现蒸发降水量现象的原因亦是如此。

3.6积雪和雪深

一般来说,若某日天气现象有积雪,那么该日就有雪深。但是,由于积雪与雪深数值采集时段的差异性,出现有积雪却无雪深的记录是正常的,也是被允许的。

3.7 E601型蒸发量

因为处于蒸发水面上空的饱和水汽压通常都大于实有水汽压,所以日蒸发量多为正值。但有时候也会有负值的记录现象出现。日蒸发量数值为负的情况通常出现在湿度较大的阴雨天气,蒸发量的数值在这种情况下较小,而且在测定了蒸发降水量以后,雨量瓶内壁上附着的降水量残余等因素也会对蒸发量造成影响,从而导致负的日蒸发量的出现。

通常,蒸发量的负值是一个很小的量。

3.8 E601型蒸发量与小型蒸发量

小型蒸发量比E601型蒸发量要高的现象是相当普遍的,这是由仪器本身的结构、安装的高度和仪器工作环境的差异所引起。但是有时也会出现E601型蒸发量大于小型蒸发量的现象。

4.结语

地面气象观测是一项繁琐而严谨的科研活动。作为观测人员,首先要尽职尽责,还要有过关的专业能力,努力提高观测资料的“三性”,更要不断完善和增强观测方法以提高观测结果的精确性;在遵守场地维护和仪器使用规范的同时,要密切注意环境变化,消除任何可能破坏观测环境、影响观测质量的不良因素。

【参考文献】

[1]宇辉.提高地面气象观测目测项目的判别技能[J].山西气象,1997(04).

[2]张晓澜,花彦春.气候站夏季地面气象观测注意事项[J].黑龙江气象,2004(04).

[3]杨洪涛.地面气象观测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J].气象,1991(07).

[4]阮玲云,郑莉萍.地面气象观测新规范学习要点[J].现代农业科技,2010(12).

[5]刘助.地面气象观测概述[J].气象,1975(10).

[6]罗树如,胡玉峰,刘钧,王柏林.自动气象站综合探测网的构建[J].气象科技,2006(02).

地面气象观测的初步认识 篇9

关键词 地面气象观测;农作物生产;农业

中图分类号:S16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24--02

农业的发展与自然环境和气象变化息息相关,因此,做好地面气象观测工作非常有必要。通过地面气象观测,农民可以提前了解当地某一段时间内的气象状况,提前做好预防,避免或减轻气象灾害对农作物生产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保障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可以说,地面气象观测是促进我国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笔者根据多年实践经验,简单分析地面气象观测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

1 地面气象观测简介

1.1 地面气象观测的概念

地面气象观测又称为地面观测,是最早的一类气象观测方式,现如今已经非常普遍和常见。简单来说,地面气象观测指的就是在各种地面观测平台上利用一系列气象仪器和人眼目力来观察和测量天气现象及气象要素等的方法和技术。在过去没有气象仪器之时,人们全凭目力和感觉来判定各种气象状况[1]。例如,通过目力可以观察到风和云,通过感觉可以感受到干、湿、冷、热等;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气象仪器被不断研发制造出来,17-18世纪,欧洲率先在这些气象仪器的基础上组建了气象观测网,而到19世纪末随着通信网络的出现和发展又组建了系统的气象台站网,这就是地面气象观测的前身。现如今的地面气象观测结果需要在一个国家、大区乃至全球范围内进行分析和比较,这就对气象站的位置、观测的时间、项目及方法、观测结果的记录和传递方式、气象仪器的精度和使用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此,世界气象组织和国家气象部门都对其做出了统一的规定。

1.2 地面气象观测的内容

现阶段的地面气象观测能够及时准确地预报各类灾害性天气(干旱、水涝、冰雹、霜冻、高温和低温等)、定期监测各种农业气象(气候信息、土壤信息、水文信息等)、预测各类农作物的情况(农作物的生长状况、产量等)。通过对以上内容的观测,可以让农民及农业相关部门提前根据气象状况而对农作物进行一定的保护、对生产计划做出一定的调整,保障农业生产不受影响[2]。

2 常见气象灾害对农作物生产带来的影响

2.1 干旱

干旱一般发生在春季和夏季,这时期自然降雨量较少,而农作物的生长却需要大量的水分,当仅有的水分被农作物吸收干净之后,土壤就会发生干旱,导致农作物生长减缓,种子难以发芽,幼苗难以发育,严重者甚至还可能会造成农作物枯萎死亡。

2.2 水涝

如果长时间处于降雨天气,农作物长期见不到阳光,就会导致农作物生长减缓,最终造成农作物只长茎叶不结果实、根部缺氧发生糜烂、纹枯病肆虐等,严重影响到农业生产效益。

2.3 冰雹

冰雹灾害有大有小,具体应看冰雹的大小,较大的冰雹能够对农作物产生较大的危害,导致农作物的叶子和果实等受损。

2.4 霜冻

如果天气冷空气较强,就会产生霜冻寒潮,而一些抗寒能力较弱的农作物受到霜冻影响后就会停止发育,最终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

3 农作物生产对地面气象观测的要求

3.1 要遵循平行观测原则

地面气象观测必须要认真为农作物生产而服务,在这一过程中,观测人员应当要遵守平行观测的基本原则,即在观测各类农作物生长发育状况的同时,也要对农作物的生长环境进行密切观测,两者的数据资料必须要保持同步,并且要具有可比性。

3.2 点面结合进行观测

在进行地面气象观测的过程中,选点一定要科学合理。通常情况下,要选择那些能够代表同一种农业气象类型的地方作为地面气象观测点,并根据所得的观测结果数据来推算出同一类农作物生产的大致情况。

3.3 保持观测的科学性和长期性

地面气象观测必须要在观测地段和观测项目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才能够进行,并且要保障观测项目及所使用的观测方法和观测仪器等都科学合理、符合科学性的要求,这样才能够确保观测结果的准确性[3]。再者,地面气象观测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只有长期不间断地进行地面气象观测,才能够时刻为农作物生产提供有效的气象预报。

4 地面气象观测对农作物生产的作用

4.1 有效预防气象灾害

通过地面气象观测,能够使农民和农业相关部门提前知道将要来临的各种气象灾害,从而及时做出有效的预防,对农作物实施有效的保护,避免当气象灾害真正到来时对农作物产生较大的影响,保障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例如,当地面气象观测提前预测到干旱将要来临时,有关部门可以提前准备人工降雨;当提前预测到冰雹将要来临时,农民可以提前用大棚保护农作物。

4.2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通过地面气象观测,农民可以更加科学地种植农作物,大大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农民的工作量却可以有效减少,便于农民业余去做一些其他副业,以增加收入来源[4]。

4.3 促进我国农业发展

地面气象观测在农业生产当中的应用大大促进了我国的农业发展,它使我国的农业生产变得更加科学化和现代化,并带动了各行各业的经济发展。

5 结语

综上所述,地面气象观测对农作物生产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影响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因此,必须要得到足够重视。

参考文献

[1]郑东齐,徐正芬,游儒蔚.新时期地面气象观测对农业生产的意义[J].农技服务,2015(2):105.

[2]任素萍.地面气象观测对农业生产的影响[J].中国农业信息,2014(11):103.

[3]宁惠芳,张志富,范邵华.浅析《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的演变及对资料质量控制的影响[J].青海气象,2014(3):53-56.

[4]房世波,韩国军,张新时,等.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其适应[J].气象科技进展,2011(2):15-19.

浅析地面气象中的电线积冰观测 篇10

关键词:地面气象观察,电线积冰,规范

1 电线积冰架观测工具

1.1 电线积冰架

通常情况下, 电线积冰架是由两组支架构成, 一组东西向, 一组南北向, 两组间距离以方便操作、相互不影响为佳, 一般在150~200 cm之间。每一组支架总长大约为280 cm, 由两根导线和两根支柱组成。支柱材料一般取用的是50 mm×50 mm×5 mm规格的角钢, 导线材料取用的是长为100 cm、直径为φ4 mm (又称8号) 的铁 (钢) 丝, 在距两端端点5 cm处弯成直角。东西向支架和南北向支架上的两根上导线, 称为“第一对”导线;两组支架上的下导线, 合称为“第二对”导线。此外应备用两根导线, 以对积冰重量测定时调换待用。

1.2 观测辅助工具

观测辅助工具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合页箱。主要是用来装从导线上截取的积冰物 (见图1) 。其长度一般为25 cm, 两端是封闭的且成圆筒型, 筒是两半, 采用合页将一边连接。金属筒的直径, 通常采用25 cm和15 cm两种。每一规格的合页箱应配有两个, 一个为南北向导线使用, 另一个为东西向导线使用。为防止混淆记录现象的发生, 在合页箱外需注明方向。②量杯。一般采用毫升 (ml) 量杯, 用于对积冰重量测定。③台秤。用来测定积冰重量, 单位为克 (g) 。④外卡钳。用来对积冰厚度和直径测定。⑤米尺。用来对积冰厚度和直径测定。⑥手锯、鱼尾钳、三棱刮刀、喷灯。用来对积冰进行切割和清除。

2 电线积冰观测和记录

2.1 积冰过程的观测记录

2.1.1 积冰形成初期

在积冰开始形成时, 须分方向将开始时间和冻结现象符号记载在观测簿的 “记事”栏;当积冰全部消失时, 须把终止时间记下。冻结现象是雨凇或者湿雪冻结的, 用∽符号记载;为雾凇的, 采用v符号记载。倘若两者同时形成, 应将两者符号并记;若其先后相继形成, 起止时间和符号的记录方法都与“天气现象”栏的规定相同。如果积冰持续到次日, 则当日的终止时间应以20时止, 并在次日再一次将冻结现象记载在“记事”栏中, 开始时间以20时起。

2.1.2 积冰形成后

在积冰形成后, 应时刻注意“第一对”导线上的积冰变化状况。为了观察方便, 可将其一端的小段冰层随时予以清除干净, 再看这段导线是否有冰层形成, 来识别它的变化情况。当积冰达到一定数量, 根据天气条件估计本次积冰是否达到最大程度, 假如此状况继续保持下去会导致大崩塌的情况, 则此时应立即测量“第一对”导线上积冰的最大厚度、直径以及重量, 并将记录分别在相应栏上填入。当然积冰的形成以及变化是较为复杂的, 有时可能会出现导线的一个方向上有积冰, 而另一方向没有;或者两方向积冰起止时间不一样等等。遇到这样的情况, 应分别将两个方向的积冰进行测量并记载。

2.2 积冰测量方法

2.2.1 积冰直径和厚度的测量

测积冰直径是指垂直于导线的截面上冰层积结的最大数值线, 包括导线直径在内;积冰厚度是指在导线截面上垂直于积冰直径方向上冰层积结的最大数值线。在测定过程中, 应先张开外卡钳两脚尖, 对着选定的冰层部位, 然后慢慢将脚尖收拢向冰层靠近, 使两脚尖间距和冰层的直径相等。最后将卡钳两脚尖的距离用米尺进行测量, 准确至1 mm。随后根据此方法立即对冰层的厚度进行测量。通常冰层的表面不完全整齐, 因而导线上各个冰层点的截面有所不同, 在测量时应注意区别对待 (见图2) 。通常情况下, 应对导线的中央部分进行测量。如果冰层上存在较大的隆突, 但隆突数量不多, 且稀疏分布, 测量时可以根据多数冰层的截面进行测定;如果隆突很多, 密密分布, 在测量时, 应根据隆突的大小进行平均。

2.2.2 积冰重量的测量

所谓积冰重量, 主要是指1 m长导线上的冰层重量。在对雾凇重量测定时, 应先将合页箱下半部分张开, 让导线从选定的冰层下方伸过去, 使其嵌入合页箱横壁上适当的缺口位置, 再扣上合拢合页箱上半部分, 导线上的冰层就有25 cm长的一段进入箱内, 让合页箱连同冰层暂时挂在导线上。然后, 用刮刀、喷灯等着手除去导线两端绊钉上的冰层, 再用两手握住导线两端, 把导线连同挂在上面的合页箱一起水平地取下来。假使冰层很坚硬 (如雨凇) , 则应在套上合页箱之前, 用锯在选定的冰层上锯两个切口。切口彼此距离25 cm。每个切口应分别向导线端点方向适当扩大 (可用钳子将冰夹碎) , 使合页箱能在导线上扣合, 并恰好将25 cm长的完整冰段扣在箱内。把导线连同合页箱从积冰架上水平地取下来, 随即把备份导线挂到积冰架上。然后将合页箱带回室内, 待冰层融化后, 取出导线, 把水注入毫升量杯, 量得的数值就是25 cm长的冰层重量值 (g) 。再将此值乘以4, 即得1 m长导线的冰层重量。若有台秤, 也可将带回室内的合页箱直接称量, 然后扣除合页箱和导线的重量 (应事先称好, 并标明重量值) , 即得25 cm长冰层段的重量;再将此值乘以4, 便是1 m长导线上的冰层重量。

参考文献

[1]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S].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3.

[2]牛生杰, 周悦, 贾然, 等.电线积冰微物理机制初步研究:观测和模拟[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1, (12) .

地面气象观测新规范学习要点 篇11

1 总则学习要点

总则是整个观测规范的总体要求, 它确定了观测工作的共性要求和规则, 学习总则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自动观测各项目同时在“0.0”分采集正点数据。要素观测上没有时间差, 相互配合更客观;地温和雪深的人工观测时间调整到45~60 min进行。

(2) 自动站按采集器内部时钟进行数据采集。采集器每小时对计算机进行时间校正, 当需对自动站系统进行时间校正时, 必须针对采集器的内部时钟进行调整。

(3) 自动观测系统对供电、防雷、防水等环境要求高, 因此与自动观测仪器密切相关的配电、防雷和仪器的接地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4) “自动站仪器技术性能”中的“准确度”, 要求≥95%的“观测误差”落在“准确度”范围内。对明显的“野值”, 应按“异常”记录处理。处理时注意与大气本身的“脉动性”相区别。

2 气象要素观测的学习要点

在气象要素观测中, “新规范”对部分观测项目内容进行了调整和修改, 并对仪器维护和记录的订正查算做了具体规定, 较大篇幅地增加了新型观测仪器的结构原理和安装维护内容。因此, 在学习“气象要素的观测”时, 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随着观测仪器的发展更新, 充实了大量新型观测仪器, 应掌握新仪器的探测原理、安装和维护要求, 并正确处理和掌握同类仪器之间的区别, 以及探测结果可能出现的差异。

(2) 能见度观测给出了“夜间灯光能见距离与白天能见距离的关系表”, 日常业务中, 注意区别不同条件下 (黄昏和凌晨、月夜、黑夜) 同一目标物所反映的能见距离的差异。

(3) 视程障碍现象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 为满足服务需求, 在天气现象的观测中, 增加了雾和沙尘暴的等级定义, 以及“扬沙”、“浮尘”现象起止时间的记录[1,2,3]。当出现能见度<1.0 km的视程障碍现象时, 需记录该天气现象的最小能见度。

(4) 规范了“备注”和“纪要”栏的填写。其中“备注”栏主要记载台站沿革、环境变化, 以及特殊情况处理的说明。“纪要”栏主要记载台站所在行政区域发生的、与天气气候有关的事件, 如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原来在“备注”栏记载, 现在改为在“纪要”栏记载。

(5) 为确保气候学对降水观测资料的精度要求, 自动站记录作为“正式”记录后, 20∶00—08∶00、08∶00—20∶00时定时降水量仍由人工观测, 雨量传感器记录只作为降水强度记录。

3 记录处理和报表编制的学习要点

根据新技术发展的需要, 2003版“新规范”在记录处理和报表编制方面的修改原则是:增加了计算机编制报表内容, 对较复杂的数据处理规定予以删除或简化, 以满足人工观测、自动观测记录处理的不同需求;统计规定和处理方法上尽量减少人工干预和判别的有关规定, 以适应计算机处理技术要求;统计项目、报表格式等尽量与原规范保持连续和统一, 减少不需保留的中间结果;对疑误记录、缺测记录的处理进行合理的简化, 以便于操作处理。因此, 该部分的学习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为确保统计值的可比性, 自动站除进行24次定时统计外, 还进行02∶00、08∶00、14∶00、20∶00 4次定时统计, 且天气气候概况应使用4次定时统计值。

(2) 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 (A、J文件) , 由原始观测数据、数据质量控制标识, 以及相应台站附加信息构成。其中数据质量控制标识由质量控制码段和更正数据段2部分组成, 以记载每组观测数据的质量认定和更正处理情况。

(3) “新规范”明确计算机检查观测记录数据质量的方法和内容, 台站应根据本站具体情况, 修改审核规则库, 且台站审核的重点应放在未实现“机审”内容的审查和“机审”疑误信息的处理上。

(4) 简化疑误 (或特殊情况) 记录的处理方法, 取消记录加“ () 、*、>、<”等处理规定。其中疑误记录经分析判断, 认为基本可用, 可按正常记录处理;疑误值较稳定的疑误记录, 需进行订正处理, 如各类水银温度表的断柱、示值超出刻度的外延读数等;疑误记录存在不确定性时, 应按缺测处理, 如最低温度表酒精柱中断等。

(5) 在定时观测时, 不论是人工站, 还是自动站记录缺测, 首先应考虑用其同类实测记录替代, 其次考虑用补测记录替代。正常使用的人工观测仪器和自动观测仪器的观测数据, 都可作为正式记录[4]。当自动站记录发生缺测时, 仅在02∶00、08∶00、14∶00、20∶00 4次 (或3次) 定时观测和其他发报观测时次进行补测;当某一定时数据 (降水量、风向除外) 缺测时, 用前、后2个定时数据内插值代替;当连续2个或2个以上定时数据缺测时, 不能内插, 须按缺测处理。

(6) 当降水自记迹线有缺测时, 若无法从自记纸上直接计算出缺测时段的累计值, 则按缺测处理。“新规范”删除了用实测值减正常迹线量代替的规定。

(7) 日照时数全天缺测, 若当天可能有日照记录时, 则按缺测处理, 而不能用前、后日照记录代替。

(8) 在人工站与自动站平行观测期间偶然出现的缺测现象中, 可能采用同类记录相互替代。但如果长期替代, 就失去了平行观测的意义, 故应保证仪器正常运行, 或积极采取措施修复故障仪器。

(9) 降水自记记录 (或自动观测分钟降水量) 有缺测时, “缺测时段”人工观测的定时降水量记录, 应参加各时段年最大降水量的挑取。

摘要:介绍了地面气象观测新规范的学习要点, 包括总则学习、气象要素观测学习、记录处理和报表编制学习等内容, 以为地面气象观测把握理解新规范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面气象观测,新规范,学习要点

参考文献

[1]李文选, 李静.气象台站地面观测场地的选择与仪器的安置[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17) :309.

[2]段宝敏, 许嘉玲, 贺春江, 等.地面气象观测仪器更换注意事项[J].气象研究与应用, 2008, 29 (1) :13.

[3]傅志伟, 程义武.多普勒雷达实时回波在地面气象观测中的应用[J].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08 (2) :59-60.

地面气象观测的初步认识 篇12

关键词 地面气象观测;完善措施

中图分类号:P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27--02

1 地面气象观测的概述

地面观测是指在地面观测平台上,借助于目力和仪器对天气现象以及相关气候要素进行测量和观察的方法与技术。对地面气象观测来说,是凭借目力以及相关仪器对近地面的大气状况及其变化情况进行系统、连续观测的技术手段。地面气象观测主要包括降水量、日照时数、大气压力、风向、风速及蒸发量等气象要素[1]。除了大气压力外,地面气象观测都在观测场内进行。而高空气象观测是对大气中不同高度的气象状况借助于测风气球、无线电探空仪器、气象火箭、气象卫星和气象飞机等进行观察和测定。随着气象技术的不断更新以及气象仪器的创新发展,气象观测逐渐向着自动化遥控的方向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地面气象观测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2]。

2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工作现状

2.1 观测水平不熟练

如果观测人员的目测水平不高,再加上经验欠缺,很容易出现人为误差。尤其是在观测水平能见度、云量以及云底的高低时,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于观测人员的目测水平,由于对观测基本技术掌握不够透彻,使一部分观测数据出现误差,严重时还会粗心地将密卷云当作层积云进行观测。

2.2 观测人员的责任心不强

通常情况下,观测员在对地面气象进行观测时只需要一个人独立完成。在对相关气象要素进行观测时如果不严格按照有关规范操作,在很大程度上将会对观测的工作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尤其是对夜间气象进行观测时,其技术难度更大,工作条件十分艰苦。此时,需要观测人员具备有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以及良好的工作态度。在实际的地面气象测报工作中,由于观测到的各种气象要素的种类繁多,需要记录的数据也有很多,计算、编报和抄写等相关环节较多,导致了工作量极大,如果粗心大意很容易使工作出现错误。当前,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工作中还有一些观测人员的责任心不强,在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中不严格要求自己,对工作不仔细、认真,在工作中很容易出现疏漏,对测报工作质量将会造成严重影响。

2.3 缺乏对技术规范的掌握

组织和实施地面气象观测工作的依据是气象技术规范。在实际的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中,如果观测人员对规范不能够正确理解、掌握的不透彻,就很容易出现错误情况。例如,一些观测人员对地面气象观测的标准、起止时间、间隔时间记录的规范理解不深,需要进一步加强,还有一些观测人员对能见度纪要栏记录以及天空不可辩雾、轻雾、天空可辨雾等天气现象之间的转换记录的关系,以及正点观测时间内出现极端灾害性天气现象的观测记录等相关的技术规范没有进行很好的理解和掌握,经常会出现技术上的错误。

2.4 专业理论基础薄弱

对地面气象观测工作来说,其工作的专业性很强,如果观测人员不具备有相关专业理论基础知识作为支撑,对观测到的各种气象要素信息是很难进行准确判断的。当前,部分观测人员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够重视。例如,云的演变规律、生成原理及云和其他天气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等知识的掌握欠缺,通常情况下,会有降水和云状性质、强度等要素在观测的过程中判断错误的现象出现。

3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工作的完善对策

3.1 提升业务意识

对观测人员来说,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是枯燥并且繁琐的工作,在观测的过程中,对工作的严谨性也有着较高的要求,需要观测人员具备有优良的工作作风以及高尚的职业道德,能够爱岗敬业,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可以吃苦耐劳,有责任心,不管天气条件多么恶劣,可时刻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对各种气象要素的变化密切监视,要准确、及时地对数据信息进行记录以及编写发报,对工作要认真等。对气象部门的各级领导来说要将地面气象测报工作重视起来,多关心工作人员的生活,提升观测人员的业务意识,充分调动观测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2 提升观测人员的专业水平

当前,大部分观测人员的专业技能有限,对气象观测知识不能进行很好的积累,在地面气象观测业务中只是一味地利用测报仪器,当观测仪器出现故障问题时就开始不知所措,对于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较为缺乏。所以,对观测人员来说,要加强对测报知识的学习,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同时,要与其他的观测人员做好沟通交流,避免错误问题的出现,影响观测质量。另外,气象部门可以邀请专业的气象观测人员,定期对观测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使观测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得到提升。气象部门还可以指派优秀的观测人员作为代表,到省市级以上的气象部门去学习他们先进的观测手法等,回来之后将先进的经验传授给其他的工作人员。此外,气象部门还可以指定奖罚措施,对于优秀的观测人员给予奖励措施,而对于工作态度不端正的观测人员给予处罚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观测人员的观测能力。

3.3 加强观测仪器管理

当前,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工作具有多样性以及复杂性的特点,对相关仪器设备的管理也成为了自动气象站的难题。通过结合山西省夏县气象局对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工作的实际情况,不难发现,在气象观测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因相关仪器设备故障而对观测工作造成影响。因此,这种情况需要引起夏县气象局的高度重视。此外,观测仪器是否可以正常工作还对气象观测结果的准确性直接产生影响,所以,为了防止因观测仪器损坏而引起观测结果错误,对观测仪器加强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对于观测人员在当天下班之前需要系统的检查每项班内工作的完成情况,并且向接班人员交代清楚每项具体的情况,避免因自己的疏忽而导致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不应该加大接班人员的工作量;相关部门需要制定出一系列系统以及全面的气象设备管理制度,不管是观测仪器质量的管理,还是对观测仪器的日常维护都需要有相关的条例以及措施作为支撑,只有这样,才能使观测仪器可以正常、高效的运转。

3.4 对业务制度不断进行完善

当前,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工作涉及了很多环节,每个环节的观测质量都会对观测结果产生直接影响。为了保证每个环节的观测质量可以达到相关标准,需要相关部门不断建立健全业务制度。同时,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完善。在建立健全气象观测业务制度时,应该将各种技术标准、业务规范、业务流程三者进行统一,提升观测资料的适用性;为了充分增强观测业务的内在质量,还应该对地面气象观测业务的监督、质量管理以及检查工作进行强化。在制定好相关业务制度后,气象部门必须严格要求观测人员对业务制度进行落实和贯彻,要让规章制度进入到每个观测人员的心中,使地面气象观测工作的质量不断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海花,樊丽坤,张英,等.谈地面气象观测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农业,2012(30).

[2]王彬彬,田立英.浅谈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2(8).

关于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缺测的处理 篇13

地面气象观测是利用目力或借助仪器对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进行连续的、系统的测量和观察, 并及时、准确的采集、上传观测到的原始数据, 经过计算机处理后得到数据文件, 是气象部门开展天气预报、气候分析、气象信息、气象服务和气象科学研究的重要参考依据。

2 加强观测仪器日常维护和管理

做好观测仪器的相关事宜的日常维护和管理, 是降低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缺测率的有效措施之一。

2.1 人工站仪器日常维护管理

观测员要做好日常观测仪器的管理工作, 定时认真巡视仪器以及时获得仪器是否在正常工作。其中雨量器在长期运行中极易出现异物堵塞引流管而导致雨水不能顺利进入翻斗中, 发生降水观测数据缺测、误差等现象, 因此要经常保持仪器清洁, 确保引流管管道畅通;当温度计双金属片上存在异物以及湿度计毛发脱钩、自记笔墨水用完等都会造成观测数据的缺测, 应在仪器日常维护管理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和处理, 有效减少因仪器自身故障原因引起的数据记录缺测。

灾害性天气来临前, 要特别注意事先检查仪器是否正常并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在专用雨量筒和蒸发器上加适宜盖子以防止强降雨天气蒸发器、雨量筒内水向外溅出, 降水结束后应去掉盖子保证蒸发量数据的准确;采用连通器原理在蒸发器旁放置广口瓶, 并用橡皮管与蒸发器连接, 避免降雨量过大时蒸发器内水向外溢出, 解决蒸发器记录失真问题。夏季, 雷雨大风天气应取下百页面上防鸟罩并加固百页箱门锁;遇高温要观测1次最低记录, 于20时将地面温度计收回放置阴蔽处降温后再将其放回原处;发生风雹等强对流天气前, 要在温度计、湿度计等地面裸露仪器上加罩防雹网罩, 待降雹结束后立即去掉, 避免仪器被损坏而出现观测数据缺测。

2.2 自动站的仪器管理

自动站仪器的日常管理和清洗维护也是降低数据缺测率的有效方法之一。降雨天气, 雨量记录迹线会因浮子室摩擦力增大产生突跳, 而虹吸雨量计的承水漏斗有杂物、雨量自动记录迹线异常时都会导致数据记录缺测, 因此应保证日常自动站浮子室内壁的光滑整洁, 使浮子上下运动自如, 同时降低自记笔位突跳上升又回落造成的雨量记录缺测。清洗仪器装置的过程中应加少量润滑剂, 使浮子室面上的自记笔尖和固定直杆连接处保持一定的润滑性, 保证其在工作中自由滑动。

通过每晚20时对自动站观测数据与人工观测数据的对比分析, 可及时从自动站仪器观测数据异常中发现是否存在电源不稳定、接口松动、采集器故障等异常, 如对比数据出现分钟数据连续1h和整点数据连续3h不正常时, 即可判定自动站仪器出现故障, 连续跟踪并逐步检查, 针对检查分析的原因及时排除仪器故障, 如果不能排除故障, 应及时报告并尽快安排技术人员维修或更换。

3 技术处理措施

3.1 温、湿度记录数据缺测处理

受仪器损坏或误读等原因影响, 造成干湿球温度、湿度观测数据缺测时, 通常应以干湿球温度和整个气象监测范围内水汽压指标值与相对湿度之间的关系为依据, 反复查读干湿球温度数据以获得较为准确的数据。一般有以下几种常见情况需作处理: (1) 人工站相对湿度和温度观测缺测时, 可利用人工观测的相对湿度和气温值反复查读求得水汽压和露点温度值。 (2) 当人工观测气温数据缺测但相对湿度未缺测时, 应在备注栏内标明水汽压和露点数据以自动站记录为准。如果某一时刻整个观测过程中温度、露点、水汽压数据均缺测, 仅有相对温度数据有记录, 那么应选取上一整点和下一整点检测到的温度指标数据对该时刻温度数据进行还原内插, 即可得到该点温度数据, 然后通过反复查读后获知水汽压数据和露点温度数据, 并将数据输入观测记录文件中, 这种还原内插法可减少3个观测数据的缺测。

3.2 蒸发量数据缺测技术处理

大面积强降水天气过后极易出现蒸发量数据异常问题, 观测员应针对这种现象采取不同技术措施进行加工处理。当缺测数据持续1h以内时, 观测员可采用处理湿度温度指标还原内插法, 选取上一整点时刻与下一整点时刻间的蒸发量数据求得替补值;如果蒸发量缺测持续时间超过1h, 应将该日蒸发总量数据进行缺测处理, 然后在OSSMO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上选择A文件维护菜单, 在列表中19~20时栏填写观测的蒸发量数据, 而其他时间段则以“—”代替蒸发量观测数据。蒸发量指标日合计栏中由人工观测的日蒸发总量数据填写即可代替, 否则当日蒸发总量观测数据就会被作缺测处理。

3 加强观测员知识学习技术水平提高, 避免数据缺测记录

作为一名地面气象观测员, 应加强气象知识学习, 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 坚持定时例行学习和培训, 通过自学和集体学习、理论与工作实践相结合, 做到不懂不会就问、就学, 善于总结, 勤于积累, 差漏补缺, 正确领会有关观测规范和技术规定, 保证全面提升业务知识, 提高观测业务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并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气象观测工作重要性, 做好观测场仪器日常管理和维护, 保护观测环境不受人为及动物等破坏, 及时维修和更换损坏设备, 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 认真分析异常并正确排除故障, 确保人工站观测和自动站正常工作。

摘要: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是否完整、准确是评定地面气象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做好观测仪器的相关事宜的日常维护和管理, 正确处理缺测数据处理以及加强学习、养成规范的操作习惯和工作作风是降低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缺测率的有效处理措施。

关键词: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缺测,处理,仪器维护,规范操作

参考文献

[1]王超球, 程案真, 黄琳, 等.广西地面气象资料缺测原因与解决堞对策[J].贵州气象, 2012 (01) .

上一篇:我的猫咪100字作文下一篇:农民合作社上半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