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力量整合

2024-09-09

师资力量整合(精选12篇)

师资力量整合 篇1

2013年将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非常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中,我认为基础教育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各种教育力量的整合,整合将成为基础教育创新发展的潜动力。

一、整合的意义

区县教育中心是区域的教研中心、科研中心与培训中心,如何将教育中心的发展与教师的发展、学校的发展与区县教育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较长时间的思考,我发现教师个人的发展、学校的发展、区域教育的发展,都经历了从合格达标到特色发展,再到关注品质、追求卓越的发展过程。为此,我提出了“区县教育中心建立教研、科研、培训三位一体研究型文化中心”的构想,依此引领教师发展、促进学校发展、规划区域教育发展的工作思路。

二、整合的方向

为发挥教育中心的示范、辐射与服务功能,各区县教育中心要打造研究型教育文化。

第一,教育中心每位教师必须拥有研究能力,主要包括捕捉教育教学信息的能力、深入教学一线调查研究的能力、组织协调教研和科研活动的能力、不断自我学习提高的能力、概括总结教育教学经验的能力、开拓创新的能力等。

第二,研究型教育文化,要求教师的教学设计主要是围绕着如何让学生进行研究、探索和思考而进行的,而研究、探索和思考是教师工作的主要形式,教学过程则是教师研究、探索和思考结果的外化。

第三,研究型教育文化,要求学生有效的学习是围绕着研究、探索和思考展开的,研究、探索和思考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学习品质、能力,从而为他们的终身学习、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四,研究型教育文化主导下,教师和学生的研究与探索都是主动的,而现实教育中,往往是被动的。

三、整合的维度

学校教育是一个研究与学习相统一的实践过程。各区县教育中心的师生员工要在研究中工作、在研究中学习,通过研究实现教育教学、学校管理和各项服务的科学化、现代化,最终实现学校教育的最优化。

第一,办学思想与办学特色。办学思想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是学校的顶层设计。要凝聚全体教职员工的智慧,遵循教育方针,提炼自己的办学思想,并给出深刻的阐释,从而取得共识,指导教育中心的发展。要把研究型教育文化作为办学思想,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有机融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公民。

第二,执行力文化系统的强化。教育中心把“科研兴校”作为学校发展的指导思想,并对学校管理体制进行优化与调整,确立以“研究型教育”来推动和促进创新发展的战略。

第三,形象力文化系统的优化。学校的形象文化系统包括:建筑景观文化、特意设计的形象文化、发自内心的行为文化和课程文化。另外,学校中还有其他一些物质文化,如专业展室、校本教材、校服等。

第四,建立研究型教育文化。建立“问题一研究一对策”研究机制,以课程文化建设为切入点,凸显学生文化,改造教师文化,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与行动能力,在行动研究中渐进式推进素质教育。改变教师的生存方式,转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他组织向自组织的转化,建立一种生态性教育文化,实现学校的生存价值。教育中心的教研员和科研员都要在研究中工作、在研究中学习,通过研究实现教育教学、管理和各项服务的科学化、现代化,最终实现学校教育文化的最优化。

师资力量整合 篇2

交通运输装备与海洋工程学院

救助与打捞工程 2010-1

赵雷

学号:2220102212

我观中国海洋力量整合问题

摘要:在我国海洋力量整合之前,海上执法力量分散,重复检查、重复建设问题突出,执法效能不高,维权能力不足。2013年,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将原国家海洋局及其下属中国海监总队、原公安边防海警部队、原农业部中国渔政、原海关总署海上缉私警察的队伍和职责整合,重新组建国家海洋局,并以中国海警局名义开展海上维权执法,同时接受公安部业务指导,这是无疑是一个历史性的跨越。然而,此次改革利弊如何,笔者在本文中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国家海洋局 海洋力量 整合 效率

一、国家海洋局概况 1.1、国家海洋局简介

国家海洋局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管理的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其最早,是根据1964年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24次会议决议成立的;负责管理海域,制定相关政策。2013年,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将原国家海洋局及其下属中国海监总队、原公安边防海警部队、原农业部中国渔政、原海关总署海上缉私警察的队伍和职责整合,重新组建国家海洋局,并以中国海警局名义开展海上维权执法,同时接受公安部业务指导。

1.2、国家海洋局机构职责

(一)负责起草内海、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及其他海域涉及海域使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科学调查、海岛保护等法律法规、规章草案,会同有关部门组织拟订并监督实施海洋发展战略以及海洋事业发展、海洋主体功能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经济发展、海岛保护及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等规划,推动完善海洋事务统筹规划和综合协调机制。

(二)负责组织拟订海洋维权执法的制度和措施,制定执法规范和流程。在我国管辖海域实施维权执法活动。管护海上边界,防范打击海上走私、偷渡、贩毒等违法犯罪活动,维护国家海上安全和治安秩序,负责海上重要目标的安全警卫,处置海上突发事件。负责机动渔船底拖网禁渔区线外侧和特定渔业资源渔场的渔业执法检查并组织调查处理渔业生产纠纷。负责海域使用、海岛保护及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海底电缆管道铺设、海洋调查测量以及涉外海洋科学研究活动等的执法检查。指导协调地方海上执法工作。参与海上应急救援,依法组织或参与调查处理海上渔业生产安全事故,按规定权限调查处理海洋环境污染事故等。

(三)负责组织编制并监督实施海洋功能区划,组织拟订并监督实施海域使用管理制度,组织开展海岸线和沿海省际间海域界线勘定工作,组织起草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人工岛屿、设施和结构的建造、使用管理办法并监督实施。

(四)负责组织拟订海岛保护及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按规定负责我国陆地海岸带以外海域、无居民海岛、海底地形地名管理工作,制定领海基点等特殊用途海岛保护管理办法并监督实施。

(五)负责组织开展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按国家统一要求,组织拟订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标准、规范和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制度并监督实施,制定海洋环境监测监视和评价规范并组织实施,发布海洋环境信息,承担海洋生态损害国家索赔工作,组织开展海洋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相关工作。

(六)负责拟订海洋观测预报和海洋灾害警报制度并监督实施,组织编制并实施海洋观测网规划,发布海洋预报、海洋灾害警报和公报,建设海洋环境安全保障体系,参与重大海洋灾害应急处置。

(七)负责组织拟订并实施海洋科技发展规划,拟订海洋技术标准、计量和规范,组织实施海洋调查,建立推动海洋科技创新的机制。

(八)负责组织开展海洋经济运行综合监测、统计核算、评估及信息发布工作,研究提出优化海洋产业结构的政策建议。

(九)负责开展海洋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参与涉外海洋事务谈判与磋商,组织履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南极条约》等国际海洋公约、条约和协定,承担极地、公海和国际海底相关事务。

(十)承担国家海洋委员会的具体工作。承办国务院、国家海洋委员会和国土资源部交办的其他事项。【1】

二、国家海洋局重组改革 2.1、重组改革的方案内容

我国现行海上执法力量分散,重复检查、重复建设问题突出,执法效能不高,维权能力不足。为加强海洋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有必要整合海上执法力量。方案提出,现国家海洋局及其中国海监、公安部边防海警、农业部中国渔政、海关总署海上缉私警察的队伍和职责,将进行整合,重新组建国家海洋局,由国土资源部管理。

同时,方案还提出,设立高层次议事协调机构国家海洋委员会,负责研究制定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统筹协调海洋重大事项。国家海洋委员会的具体工作由国家海洋局承担。

2.2、国家海洋局重组改革后的变化

在国家海洋局重组之后,其主要职责变更为:拟订海洋发展规划,实施海上维权执法,2

监督管理海域使用、海洋环境保护等。国家海洋局以中国海警局名义开展海上维权执法,接受公安部业务指导。【2】

三、国家海洋局重组改革后的效率问题

重组国家海洋局,集中相对执法权,意义十分重大。海洋局对海洋执法事务,进行属地化综合,可以解决不同部门职责分散、重复及飞机舰船重复购置、人员队伍重复建设等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国家海洋力量的运营效率,还能为国家节省大笔钱财,可谓一石二鸟。

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海洋执法和搜救不同于陆地执法和搜救,投入大且事物相对分散,一次任务初级,如果仅仅完成单项任务,成本收益性价比不高,浪费很严重。很多国家的经验是,组建国家海岸警备队。这不仅可以和国际接轨,还可以解决领海权利的国际争端、为保护海洋战略资源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平时期主要进行海上演练和搜救任务,战争时期还可以作为一支强大的海军预备队,甚至直接参与到海洋战斗中,如此可以充分地发挥这支队伍的作用,为国家减少了许多冗杂的编制,可以节约大量人力物力。【3】

不仅如此,想要更加完善地去保护我国海洋权利的能力,光靠地方政府和分散在各个部门的路上执法力量的海洋延伸,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所以,组织海洋执法的“国家队”,以国家的力量和资源更能够胜任间距的海洋保护和维权重任。

然而,从另一方面来看,执法权集中未必一定有效。因为每一项执法,其实都是很专业的。在陆地上,很多执法权基本上都分散在各个部门。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在中央层次成立陆地局,然后成立国家陆地委员会,来协调统筹整个陆地的执法。海洋也是一样的,把它变成一个省,没有必要,也是不现实的。因为这个“省”地域太大,而且和陆地关系太密切,很难分割。把它变成一个局,集中所有的执法权,结果还是需要各个省来进行管理。海洋执法权相对集中之后,虽然管理上集中了,但海洋和陆地密不可分,依然需要陆地每一个地区的政府的强力支持,而这不可能都事事去找国家海洋委员会去协调。这和外交部很像,虽然相对集中力各个部门的外事和地方的外事,然而在全面开放的年代,各个部门和地方依然会有自己的“外交”活动。所以,海洋执法权集中虽然有利于国家层面开展海洋保护,有利于国家利益的实现,但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就有可能因此削弱,因为这样的集中垄断了其他部门和地方的必要的海洋职能,恐怕会得不偿失。【4】

四、总结

在我国海洋力量整合之前,长期以来,我国的海洋管理特别是海洋执法力量分散,关于重复检查、效率不高等方方面面的议论很多,很多人都说是“五龙治海”,甚至是“九龙治海”。此次改革将众多的海洋力量进行整合,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诚然,在过去,我国海洋处于多个部门进行海上执法的状态。现在进行了整合,中国海警局的设立表明,我们国家在管理海洋、维护海洋权益方面,从体制上进行了探索和提高。同时,对于改变我国海上执法比较分散的状态也有重要作用。此前,我国的海洋执法部门存在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情况,海洋管理体制不成熟,导致海洋管理存在重叠和盲点,管

理比较困难。比如遇到渔业维权问题时,海监受限于执法范围,但渔政又出现执法能力达不到的情况,这样就可能出现盲点。成立中国海警局是我国在海洋机构设置上的突破,意义重大,在我国海洋管理历史上是个里程碑。在我看来,这只是我国海洋力量不断壮大、海洋管理体系不断完善的一个开始。

此次重组改革不仅意义深远,还十分符合“十八大”提出的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有利于这个目标的实现。体现了我国在海洋事业发展中,保持战略发展节奏的举措,同时也是对海洋争端频发的一个回应。由于近年来我国海洋争端频发,海洋执法应对不足,改革后,客观上能提高海洋执法力度和效率,更好地维护海洋权益。国家海洋权益的维护本质上要靠科技和经济发展。就拿当时比较热门的钓鱼岛事件来说,由于当时我国海洋力量混杂,各种活动都需要纷杂的手续,许多申请都很难快速地解决和实行。故而许多科学家赴钓鱼岛进行科学研究的申请迟迟得不到相关部门的认可和批准,这无疑严重阻碍了我国对于钓鱼岛周边海洋环境的研究和发展。而相比之下,日本不仅批准这些科研活动,还大力鼓励其科学家到那里去做科学研究,因此日本研究钓鱼岛的论文很多,而我国则是寥寥无几。所以,很多科研人员希望国家海洋局在改革之后能够更多地支持和鼓励这些科学研究活动。不仅如此,在另一方面,如此还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国家海洋委员会主要是协调统筹的作用,因为我国的涉海部门有很多,国家海洋局属于主体部门,其他还包括农业部、交通部、环保部、科技部等十几个部门均涉及海洋管理。从海洋生态保护方面讲,海洋生态的破坏可能不仅仅是海洋自身因素,也可能是沿海陆地的生态破坏造成。在环境监察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环保部门“不下海”、国家海洋局“难上岸”的问题,所以两部门的协调尤为重要。以食品安全监管为例,当发生一个卫生事件时,中央会设立一个食品安全小组,涉及医疗、工商、市场管理、公安等多个部门。国家海洋委员会承担的是类似功能,涉及海洋管理、建设、规划、战略发展时,需要一个更高的部门统筹协调。把不同部门的责、权、利进一步整合,更好地进行海洋的综合管理和开发。所以说,成立国家海洋委员会符合我国国情,这是我国海洋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海洋机构的改革是有机地统合,而不是机械地整合,海洋和陆地有不同的水文特征,出现管理上的交叉是常有之事,需要一个更高层次的机构来统筹协调。在其他国家,涉海部门往往也有多个,不同国家采用不同方式,有整合一起统一管理的,也有分散管理的。按照中国目前经济发展的水平,以及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需要,设立有综合协调能力的委员会,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5】

中国海警局隶属于国家海洋局,单从形式上来看,它只不过把之前分散的力量整合起来,共同进行海上执法,总体会保持行政执法、公务执法的职能。而美国的海岸警备队、日本的海上保安厅、韩国的海上警察厅有军事化的特点,属于海上警察部队,它们有时担任军事执法的职能。所以,从力量上来讲,两者还是没有可比性。但是,中国海警局接受公安部指导,边防海警的加入,对于海洋巡航执法的力度的确会加大,毕竟边防海警属于武装力量,巡航的船只上会配有武器,海警具有一定的纪律性和战斗力。而这只是我国海洋力量发展的第一步,这支队伍任重而道远。

还有一点,此次改革还有利于我国海上搜救体系的完善和搜救能力的提升。作为一名救捞人,我十分高兴。而对于是否应该将海事局和救捞系统统一划归新的国家海洋局的领导的问题,我认为不能操之过急。应该等重组改革后的国家海洋局真正运营一段时间以后,在大 4

家都能够清晰地看到改革后的成果之后,在考虑这个问题。否则,如果一次性将所有的相关海洋力量统一合并,可能会造成机构庞杂不利于管理的混乱局面。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让我们拭目以待,我国的海洋事业一定会日新月异,更加繁荣昌盛!

五、参考文献

力量和敏捷的整合 篇3

新包围套件带来更加运动,更加富有侵略性的视觉效果,这其中包括新的前保险杠,更突出的前大灯,流线型的车身以及极富动感的车尾,整个车尾以新的后扰流器和新增的4个排气尾管既满足了运动的设计,还能与汽车的后半部分完美地融合到一起,4根后消声器排气管、后裙进气口和后扰流器三者构成一个完美的整体

动力系统的升级也是Abt Sportsline公司最擅长的工作工程人员从入门级的1.8L涡轮增压TFSI发动机入手,利用ABT升级组件将最大动力从160hp提高到200hp最大扭矩增加到310Nm 当然,还有更强的升级套件将其最大动力进一步提高到240hp。

师资力量整合 篇4

收录日期:2012年3月1日

职业技术教育是一项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基础性工作, 经济社会越发展, 职业教育就越凸显其重要性。当前, 包头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新阶段。建设“中国西部经济强市”的宏伟目标要求职业教育及时跟进, 培养大批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理论同时具备实践操作技能的蓝领来担当此重任。但我们在对包头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中发现, 还有不少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并加以解决。

一、当前包头地区中职教育教师资源面临的问题

(一) 老教师职业倦怠情绪严重, 新教师缺乏应有的工作动力。

中职学校因为招生难, 就降低门槛;因为降低门槛, 生源质量就差。目前, 包头地区中职学校的学生基本上来自于没有考上普通高中的初中毕业生, 有的甚至是中考升学率的“拖油瓶”, 被劝离校, 混迹社会。他们或者学习态度不端正, 或者有难以祛除的不良习惯。年龄偏小、综合素质偏低, 在初中班级里属于后进生 (笔者只谈现状并无歧视之意) , 有的是思想品德问题, 有的是态度和方法问题。入学后不久, 便暴露出诸多如组织纪律观念淡薄, 经常迟到, 早退的问题;由于学习基础差, 上课听不懂, 作业不会做, 学习没兴趣, 以致产生厌学情绪;言谈举止不文明, 染有不良习气, 时常出入游戏厅、歌厅;为数不少的在校生沉溺于不健康的书刊、录像中, 常和社会上不良青年混在一起吸烟喝酒, 甚至打架斗殴;没有明显劣迹的学生习惯于原来的保姆式教育方式, 养成了被动学习、被动接受式的“被看管”的习惯;自我控制能力及自学能力低下, 入校后不能适应新的学习环境;由于是独生子女, 又没有升学压力, 普遍缺乏进取心, 学习上缺乏主观能动性, 畏难情绪严重。鉴于上述情况, 我们许多教师进课堂如上战场, 维持课堂纪律的时间超过讲课时间, 教学计划无法完成。在对自己职业抱有很高期望值和面对现实无法缓解的工作压力下, 教学情绪低落,

对包头中职学校师资整合优化的思考

□文/郅玉玲

(包头财经信息职业学校内蒙古·包头) 对社会、学生和自我的认知方面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 疲于应付, 得过且过, 职业倦怠已经成为老教师中普遍的问题, 并且在蔓延和影响着中青年教师。

中职学校师资力量配备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 且新老教师存在严重的断层已是多年来不争的事实。为解决这一问题, 各校近年来从各种渠道补充了一部分新生力量。新教师的到来降低了教师队伍的平均年龄, 也带来了新老教师在价值观念和教育理念上的碰撞和难以融合的新问题。“80后”的新教师大多是家里的独生子女, 在经济上缺乏独立性, 没有为生存而拼搏来加快自我发展的动力, 有的甚至属于“靠老”、“啃老”一族, 工作靠父母关系进入学校, 上下班自驾车, 有的甚至是高档轿车, 这样在客观上就拉开了“以老带新”的“情感距离”。表现在工作中缺乏动力, 和学生拉老弟兄, 标准不高, 要求不严;在与中老年教师相处中, 奉承讨趣有加, 学习借鉴不足。

(二) 职教理念滞后, 缺乏自我发展和创新意识。

在中职教育理念上, 自上而下还存在着误区。从学校定位上讲, 有的学校认为中职教育是“捡垃圾”的活儿, 做的是普高和专科院校不愿意做的工作, 出力不讨好;从领导层面上讲, 有的领导认为中职学校是初中后进生的“收容站”, 要把他们管理好, 培养成社会有用之才是“强人所难”, 根本办不到;从教师思想上讲, 有的教师认为, 中职教师就是“看孩子”, 只要不出事、不闹事, 自己的工作就算完成了。另外, 一个普遍的看法是中职教育就是一种学历教育, 只要学生能够顺利毕业, 顺利拿到文凭就万事大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 与职业教育紧密联系的人口、企业、政策等外部因素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而包头市的中职学校虽几经变革, 但还是国家拨款的事业单位, 教师收入差别不大, 教学过程弹性不小, 教学测评与就业市场脱钩, 教师缺乏忧患意识和竞争氛围, 更缺乏大的环境与发展的视野, “子不贵, 母不荣”, 对外部情况的变化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羞于启齿, 长此以往漠不关心, 责任心淡薄, 缺乏自我发展和创新的动力和意识, 抱着“把国家给的工资拿到手, 能过中等小康的生活就心满意足”的态度和学生一起混日子。

(三) 中职学校内部管理机制和导向问题挫伤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从目前各中职学校的工作重心来看, 所有活动以招生为首要目标和第一要务。全员招生并把招生指标落实到每一位教师, 搞得人人自危。学校教职工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为争夺生源互相诋毁, 大大降低了中职学校在社会和学生家长心目中的地位和整体形象。内部管理着眼于留住学生而背离了教育的原则;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基础参差不齐, 为照顾基础差的学生教师一再降低课程难度, 所学的理论知识无法指导实际操作。长此以往, 离“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原则越来越远;在教师管理方面缺乏科学客观的考核评价体系, 许多教学认真、严格大胆管理、不会迁就取悦学生的教师在评教中反而成绩很低, 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校本教研”活动缺乏针对性, 老教师没有带教的舞台, 青年优秀教师没有展示和发展自我的平台。

(四) 教师知识构成陈旧, 操作技能与工作岗位脱节。

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直接指向企业中的某一个工作岗位。因此, 在教学中要贯穿理论与实操并行的双重教学体系。而目前我们中职学校的新老教师大多是由校园到校园, 已有的知识陈旧过时, 再加上学校管理的封闭状态和教师自身的惰性和畏难情绪, 使得理论与实践“两张皮”。

二、解决问题的途径

(一) 提高中职学校教师准入门槛, 提升中职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包头中职教园区即将建成投入使用, 为中职教资源优化整合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师资力量优化整合上, 要充分利用园区整体管理的优势。首先, 要建立起专兼结合、动态组合、专业互补、区域合作的教师资源库, 使包头地区的中职教育师资力量集中优势, 合理利用;其次, 将那些知识老化、观念落后、发展空间不大的教师逐步从教师岗位过渡到行政岗位。要把好教师“入口关”, 真正把那些接受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热爱和立志从事中职教育教学、有一定的企业工作经历的“双师型”人才引入;再次, 鼓励青年教师充分利用现代高新科技手段, 提高效能, 提升魅力, 创造品牌。

(二) 中职学校教师待遇应与普教看齐。

目前, 包头地区中职学校教师的工资最低, 不但与普教无法相比, 甚至低于中等效益的企业, 再加上前面所述的“心理煎熬”和横向对比产生的心理不平衡使学校很难留住人才。把这个问题带入中职教园区矛盾会更加突出。因此, 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尽快提出解决方案;其次, 在中职学校建立针对教师的心理疏导机制, 及时化解矛盾, 用科学的方法为教师解压减负。

(三) 创新教师管理体制, 突破师资管理的封闭状态。

首先, 要走出去。一是选派有潜力、学力功底扎实的教师到专门的学校培训, 使之深入掌握中职教育的规律和要求, 胜任主干课程的教学;二是选派实践性较强的科任教师定期轮流到企业去挂职顶岗。其次, 要请进来。一是从企业聘请一线熟练工人、技师进课堂, 讲授实用性较强的内容, 指导实操训练;二是聘请其他普通高中或高校的教师进课堂, 讲授部分基础性内容。再次, 要多和其他培训机构交流, 就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进行探讨, 互相促进, 彼此砥砺, 共同提高。

教师是学校的核心资源, 把教师的积极性真正调动起来, 必将为中职学校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摘要:以培养技术操作人员为目标的中职教育, 对经济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包头地区中等职业教育从2003年开始经历了两次较大的结构调整, 在中职教育资源综合合理利用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 随着中职教育内部、外部市场竞争不断加剧, 中职学校在生源、教育理念、师资队伍、教育模式以及教材编纂等方面暴露出诸多问题。为此, 本文从整合优化资源角度, 提出几点看法。

关键词:中职教育,师资整合,优化资源

参考文献

[1]孔祥富.多元智力理论视角下的中职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4.

[2]尤家荣, 陆荣林.从科学发展观谈中职教学中的“必需、够用”[J].新课程:教师, 2010.

[3]张春玲.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及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2.

[4]李芹, 谭辉平.政府在高职产学合作教育中的角色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 2006.2.

[5]梁忠义等.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引论[M].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2.

师资力量整合 篇5

级联防组织,实行干警包办片区,并与乡镇政法(综治办)、统战(宗教办)、派出所干警、武装部、司法所、信访办、应急民兵、调解员、协警员、片区民警以及村治保主任、十户长等基层维稳力量形成互动,从而有效整合了辖区各警种力量,强化了乡、村值班、备勤,巡逻社会面的控制,提高了快速反应能力。全面开展群防群治,落实治安防范措施,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式和构建“平安**县、和谐**县”的新特点。形成上下联动的维稳工作大格局,助推“创安”工作延伸到乡(村)每个角落,为确保我县社会政治大局稳定奠定了基础。

一、**县基本概况

**县属于典型的农业县、有县无城,南北长500公里,东西宽20――150公里,国土面积4.03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占95%,沙漠占3.7%,绿洲占1.3%,耕地面积39.2万亩。人均耕地1.5亩。县辖10乡、1镇、1场(县园艺场)、196个行政村,215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4.63万,居住着维、汉、哈、回、藏等13个民族,其中维吾尔族占99%以上。是一个偏远、贫穷落后的县之一。

二、具体做法

(一)警务区(室)建在最基层。

为加强对基层维稳工作的领导与管理。**县按照地委要求,率先在全地区将村级治保主任在业务上归口派出所管理,在每个村建立警务室。为了便于对警务室的管理,按照每3-4个临近村建一个警务区,并配齐配强责任民警,片区民警管理3-4个村的警务室。目前,由于警力不足,警务室主任由各村治保主任负责。每个警务区最多管辖3-4个警务室,每个警务室管理约45个十户长,同时配齐配强警务区民警,由警务区民警管理管辖内的3-4个村的治保主任,各村治保主任直接管理本村“十户长”和民兵。警务区民警通过加强对警务室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及时了解、掌握警务区内基本情况,收集情报信息,定期排查、分析社情动态,开展经常性的治安检查,严格按照宗教管理条例,进行落实、监督,收缴本辖区非法音像制品、非法出版物,依靠基层组织,开展防范宣传,增强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有效地维护警务区管辖内的治安秩序。

警务室主任全面负责警务室的工作,协助警务区民警开展工作,建立健全警务室各项基础工作台帐。组织本村“十户长”、民兵队伍对本村的重点场所、重点路段的检查、巡逻,并做好巡逻登记。遇有重大情况随时向警务区民警汇报。各村“十户长”积极动员、组织本村群众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减少各类刑事案件和可防性案件以及治安灾害事故的发生。在加强信息交流和工作联系上,实行“十户长”定期汇报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制订每周定期向村警务室主任(村治保主任)汇报工作制度,村警务室主任每周定期向警务区民警汇报上周开展工作情况及本周工作计划;警务区民警负责辖区警务室主任的管理工作,每周将警务区工作情况向当地派出所领导汇报,派出所每周及时将辖区情况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各村治保主任直接管理本村“十户长”,形成“层层有人管、户户有人抓”的格局,使各村维护稳定、综合治理工作进一步得到加强和巩固。

(二)加强农村“十户长”管理,促基层维稳队伍作用发挥

**县按照“属地管理、连片划分、居住就近”的原则,注重从“三老”人员、优秀民兵、离退休干部和爱国宗教人士村民中,每十户推选出一名“十户长”,确保“十户长”思想政治在素质过硬。2007年,按照民兵“三个过一遍”的要求,对全县“十户长”也进行了“三个过一遍”活动,(即:政治是否合格过一遍、能力是否胜任过一遍、作用是否充分发挥过一遍),结合农村低保工作,把能干事、想干事、干成事的农民纳到十户长队伍中来,新调整十户长2000余名。按照统一25元标准发放补贴。对选用的“十户长”采取以会代训和利用冬闲时机进行定期不定期的专门培训,明确主要担负维稳、综治工作的信息员;平安村创建的监督员;十户农民的管理员;村委会值班、备勤的巡逻员。制定了“十户长”管理办法,要求“十户长”每周向所在警务室主任汇报工作。并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实行动态管理,做到定人、定位、定责任,将作用发挥与经济补贴挂钩。实行每月考评一次,评比结果在村委会进行张榜公示,乡(镇)综治办对评比结果逐个核查后,汇总上报县政法委、综治办领取补贴。县委每年从县财政拨出55万余元的专项经费,加上地区每名“十户长补助5元,给每个专职农民”十户长“以每月25元的生活补贴。由县政法委、综治办根据各乡(镇)

考评情况进行发放。乡(镇)综治办发放生活补贴的方法是对当月表现差的”十户长“扣发补贴或进行调换。拿部分《村规民约》违约金和扣发的补贴用于表彰奖励经村委会评选出来的优秀”十户长“,促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发现问题、搜集各类信息的能力逐渐增强。农村”十户长“在做好辖区内十户的防范工作和法制宣传工

作的同时,积极配合村治保主任了解所辖”十户“家庭人员情况及社会关系情况,切实做到情况清楚。

二是维护社会稳定意识明显增强。通过对基层”十户长“的宣传教育和专门培训,不断从思想上、生活上对其进行关心,全县”十户长“维稳意识明显增强,积极主动为基层社会稳定工作服务。

三是成为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目前,农村”十户长“已成为基层维护社会稳定的主要力量。各乡镇不仅在维稳上,而且在计划生育、教育等各项工作中也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是党和政府最基本的末稍神经,在维护社会稳定和加快辖区经济发展进程中起到了梁纽带和党的政策喉舌作用。

(三)兵民联动,服务经济建设

为加强社会稳定工作,提高防控能力,**县对全县应急民兵实行”三个过遍“活动,清除政治思想不坚定、工作能力不强、素质差的民兵5名,并把民兵纳入城市低保,解决了后顾之忧。各乡镇分别建立了一支15-20人的名民兵巡逻分队,共计138名民兵巡逻分队享受了”农转非“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待遇,始终长期担任重大节日和非常时期的战备值班、备勤巡逻等任务。并把村级治安分队队员均纳入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之列。对基层民兵我们实行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民兵综合管理模式。注重加强民兵队伍的设施建设,配备了必要的应急装备和通讯工具,制定了详细的处突预案,适时组织进行拉练和开展大清查活动,提高武装民兵整体防控效能。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民兵应急调控机制。已实现了社会预警、社会动员、应急处理整体联动的正规化基层民兵队伍。组织基层民兵重大节日、敏感期值班、备勤、巡逻、义植树、开荒造、修路、修建防渗渠等活动,在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农村经济建设中起着积极作用。

**县极力整合基层维稳力量,呈现出”五性“特点:一是统一性。在各乡镇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组织、协调下,各职能部门围绕基层综治、维稳、平安建设及集中整治工作统一部署、统一全行动、统一处理群众来访、统一排查调处矛盾纠纷、统一组织开展平安建设等各项工作;二是整合性。把有关部门力量进行整合,不但壮大了维稳力量,而且形成了抓稳定工作的整体合力;三是综合性。其职能及履行手段、方法、措施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四是协调性。通过建立协调联动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更好地凝聚其部门齐抓共管的合力;五是辐射性。其组织网络、责任体系延伸到村一级,其功能辐射到整个辖区。

三、取得的成效

2007年**县在各级党委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整合基层维稳力量取得明显的成效。一是**县巴格其镇布坎拜村两名”伊禅教“派人员因病先后去世,来自各地参加葬礼的群众达到4000余人,在通往该村的交通要道车水马龙,人员川流不息。为妥善处理该事件,**县充分发挥基层维稳队伍在农村维护社会稳定积极作用。尤其是宗教人士兼职的”十户长“在主持葬礼和墓地讲经,时间安排、讲经内容都能按照政府要求有序进行;农民”十户长“负责对各自管理的十户做思想工作,要求农户听从政府指挥,注意安全,以防人多拥挤发生意外事故,协助乡(镇)干部、公安干警维护现场秩序;同时”十户长“的家属积极主动上门做好死者家属的抚慰工作,两起葬礼在”十户长“积极参与和各部门共同努力下顺利结束。二是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平时学习、开会、出外勤工等活动,各村注重以十户为单位,加强交流,生活有困难扶一把,科技致富拉一把,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使他们之间的思想沟通了、联系紧密了、感情融洽了,有事互相通气了,也缓解了村委会管理村民的难度。三是发挥口舌作用。由于**县严把政审观,把政治思想强,觉悟素质高,又有一定文化的群众纳入”十户长“队伍,这些人通过短期培训,成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员,提高了宣传效果,加快了宣传速度,使党的民族政策声声入耳,件件入脑,也无形中提高了农民群众辨别是非的能力,更加坚定了维护社会稳定信心。**县破获的多起盗窃案件都是基层维稳队伍的”十户长“在走家窜户宣传中发现的线索,并及时提供给相关部门。由于情报准确及时,为处理各种事件赢得时间。四是在开展的”三项整治“专项行动中,基层维稳队伍治保主任和十户长配合行动,教育群众积极上缴非法反动宣传品41210余件。**县拉依喀乡古再玛农场宗教人士买提巴克·阿吉经培训教育后,主动上缴存放多年的非法书刊8本;带有宗教色彩的挂图3张,英阿瓦提乡、色格孜库勒乡、罕艾日克乡30名村民主动上缴”伊扎布特“反动组织散发的非法反动宣传光盘57张,其中有1名民兵,2名享受低保的农民;五是开展多次大清查行动,基层维稳定力量积极参与其中,发挥了他们地点熟、情况明、人员清的作用。为大清查工作提供了准确的情报信息。目前,基层维稳力量的作用进一步得到充分发挥和使用。

2008年初,县政法委、综治办又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办法和措施,下发了《**县基层维稳队伍管理手册》、《警务区民警工作职责》、《警务室工作制度》、《警务室主任职责》、《警务区(室)民警、治保主任、十户长联系制度》以及《警务区、室考核工作制度》,逐步使基层维稳队伍走上正规化的管理轨道的。

四、存在的问题

一是**县警力严重不足,目前还达不到一室一警。

二是各乡镇的集体积累资金不平衡,对警务室的投入不也不平衡,办公设施配备不齐全。

三是基层维稳队伍人员素质较低,作用发挥不平衡。

四是十户长补贴发放上存在问题,从以往发放情况来看,干好干坏一个样,统一足额发放补贴,这样不利于调动”十户长“工作的积极性。有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民被选 上”十户长“后,认为补贴少,要求高,琐事多,也看不上25元钱,也不管事;生活条件相对差的农民被选上”十户长“后,即愿拿钱,也愿干事,工作积极性高。

五、今后工作思路

一是按照今年年初制定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用制度进一步管理好、使用好基层维稳队伍,使其逐步趋于正规范化、正常化。

二是加强对基层维稳队伍的培训力度,采取多种方式,集中、分散等形式以及以会代训和利用农闲时机进行定期不定期的专门培训,明确主要担负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职责。

三是建立有效的基层维稳队伍督查、奖惩激励机制。就如何进一步发挥好基层维稳力量,尤其是”十户长"作用,我们计划选择两个乡(镇)进行试点工作,对发挥作用好的基层维稳人员在足额发放补贴的基础是重奖,对工作不尽力、不愿干事的人员不予发放补贴,并给予适当的经济处罚,深入的探索一条切实、管用的基层维稳队伍管理办法。

柯颖德:公关与广告的整合力量 篇6

奥美公共关系国际集团公司中国区总裁。柯颖德在奥美公关工作了近19年,其中近10年是在奥美公关北京工作,并担任奥美公关中国区董事总经理职务。“柯颖德卓越的领导力让奥美公关与众不同。”奥美公关全球CEO Marcia Silverman这样评价。

前瞻观点:奥美向来以“360度品牌管家”著称行内。在为品牌进行的360度管理中,公关能做到广告做不到的事情。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公关只有正确地进行、并且与其它的手段如广告,整合起来,才能发挥无穷大的力量。

要真正看清公关是什么非常不容易。公关业从它诞生那天起,就有许多五花八门的定义。简单地讲,我认为公关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它是针对特定目标对象群,建立共同价值,以赢得信任的科学。这个特定的目标群可以是政府或是意见领袖;可以是企业内部员工,也可以是普通消费者。而且一提到公关,就一定要讲到品牌。

奥美认为,品牌主要是由六大资产构成:产品、形象、商誉、顾客、渠道和视觉。而所谓360度品牌管理,就是说要在与消费者接触的各个点上宣传你的品牌。作为品牌传播的一种手段,公关能做到什么呢?它可以利用第三方的认证,为品牌提供有利信息,从而教育和引导消费者。

广告当然很重要,但它绝不是塑造品牌的全部。广告由于时间和花费的限制,它往往只传送单一的信息,公关可以规划不同层面的信息,用这些信息引导和教育消费者。而且广告是自己讲,公关是让别人议论你,评价你。广告可以带来知名度,但不能建立持久的信任感。当然目前在中国还有点特殊情况,大部分消费者会认为做广告多的企业,信任度也高。

当一个企业遇到信誉危机时,公关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其实不只是企业对外需要公关,对内也一样。一个公司要形成一种理念,要让所有的员工都能认同并执行这个理念,同样需要沟通、传播,当然也就需要公关。实际上,我们会经常为一些客户做内部的公关业务。

在这里顺便提一下危机公关,有效危机公关的目的其实是杜绝危机的发生。有效的危机公关始于快速和负责任的反应,那些认为只有当危机发生的时候他们才需要处理危机的公司,将在危机来临时措手不及。

有人曾经问我,大公司是否需要请公关公司,它完全可以自己成立一个公关部来进行日常公关活动。但事实是,对大企业而言,专业公关公司的优势在于,它熟悉不同的行业,而这些不同行业的经验可以帮助一个企业塑造自己的品牌,像国际公关公司具有国际经验,另外还有我前面讲过的,公关不仅是对消费者的,还有企业内部的公关、危机公关的日常培训等。

现在广告和公关已经进入了整合传播的年代。“360度品牌管家”一直是奥美的独到之处,也是实现整合传播的一种方法。奥美所倡导的“360度品牌管家”是以一种与众不同的方式思考和工作,它强调一种多功能部门的密切合作,为品牌制作出最有创意的传播方案。奥美通过360度品牌传播,精心布置消费者与品牌的接触机会,以加强消费者的品牌经验。在消费者和品牌之间建立一种长久与相互信赖的关系。这要求我们首先要了解消费者内心的想法,了解客户,了解所服务的品牌的需求,然后设计出可行的方案,品牌的传播可以通过公关、广告、直销、促销等方式去实现。

师资力量整合 篇7

关键词:企业管理,非正式组织,整合

引言

现在是互利的时代, “共赢”和“多赢”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我们在经营事业时, 通过资源整合, 以达到让彼此的事业都做大做强的目的。整合就是利用, 当今世界是一个竞争与合作共存的时代, 我们要清楚:做小事靠自己, 做大事靠大家。企业的运作也不例外, 它要通过对人、财、物的整合以达到资源的充分利用, 通过对组织各种力量的利用, 使各种力量都朝企业的总目标前进。要想充分发挥非正式组织的力量, 就必须对它做细致的解剖。

1.非正式组织的概述

组织是指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 按一定规则和程序而设置的多层次岗位及其有相应人员隶属关系的权责角色结构。企业要高效运作, 充分实现目标, 就必须要设计出合适并且结构合理的组织形式, 其结果就是正式组织的形成。然而, 我们会发现, 无论组织设计的理论如何完善, 设计人员如何努力, 人们都无法规范组织成员在活动中的所有联系, 都无法将所有这些联系纳入正式的组织结构系统, 在几乎任何一个经济社会单位中, 都存在着一种非正式的组织。

非正式组织的形成不像正式组织那样有组织的规定, 人事制度和权力、义务的限制, 早在梅奥的“霍桑试验”中被提出, 它是人们在共同的工作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以感情、喜好等情绪为基础的松散的、没有正式规定的群体, “酒逢知己千杯少, 话不投机半句多”“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等都是对非正式组织的真实写照。非正式组织本身有自己的“领袖”人物, 有不成文的、成员共同遵守的规则, 以感情的奖励或惩罚来约束其成员的行为, 组织成员可以在非正式组织中获得无法在正式组织中得以满足的心理需要。在企业的运行中, 非正式组织的作用是无法忽略的, 企业的有效管理必须要把非正式组织纳入其管理范围, 正视它在组织中的地位, 使其成为企业管理下组织力量整合的润滑剂和又一动力。

2.非正式组织的特点

非正式组织是伴随着正式组织的运作而产生的, 区别于正式组织的严格, 有自身的点。

2.1非正式组织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非正式组织的组织成员有相似的特征和共同的心理需求, 由于种种相似的特点而走到一起, 如相似的学历、相似的经历和相似的兴趣爱好, 人们在这样一个非正式的组织中找到共鸣, 心理上得到了很大的安慰和满足, 也在这里得到帮助并形成友谊的纽带。非正式组织中有自己核心的“领袖”, 他不像正式组织的领导那样有组织赋予的权利, 只是因为自身的人格魅力吸引着身边的人团结在他周围, 得到成员心理上的尊敬和爱戴, 成员自觉地服从他的领导和命令, 会自觉地形成一种“抱团”的现象, 呈现出自卫和排他的特点。

2.2非正式组织的信息传递畅通、迅速。

我们在生活中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 往往“小道消息”都走在前面。任何事情在未经正式组织公布之前我们都会听到关于它的一些风风雨雨, 无论是对是错, 都让我们惊讶于它的畅通和迅速, 这缘于非正式组织成员之间的情感交织, 他们往往知无不言, 言无不尽, 信息传递迅速也就显而易见了。但是, 这种“小道消息”往往带有非常明显的感情色彩, 有些是对信息的真实反映, 而有些却是扭曲事实。

2.3非正式组织隐蔽性强, 稳定性弱。

非正式组织的成员比较广泛, 不像正式组织那样有明确规定的部门、权利和责任, 其成员都是自发组织形成的, 几乎每个组织成员都或多或少的参与非正式组织, 形式比较灵活, 覆盖面也非常广, 渗透在正式组织的各个方面, 其隐蔽性很强。但同时, 人们会随着自己感情的变化而离开或参与到别的非正式组织中, 马斯洛的社交需要中提到, 人是一种社会动物, 都希望被接受或得到尊重、有归属感, 那么他便会在生活工作中寻求别人的注意、关心、接纳和友爱, 然而, 一旦发现在一个群体中难以得到满足时, 便会寻求另一群体, 这样非正式组织的成员可以随意的离开或加入, 可能一个小小的事件就会改变其成员的构成, 它的稳定性很弱。

2.4非正式组织有强有力的群体规范。

非正式组织是以感情为基础建立的, 它对成员的要求不像正式组织那样有明确、严格的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 但它也有自己不成文的、无形的、严厉的群体规范。在一个非正式组织中, 群体成员都有自身墨守成规的规则, 有力地规范着群体成员的行为, 对于那些遵守和维护规范的成员, 非正式组织会予以赞许、欢迎和鼓励, 而那些犯规的成员, 非正式组织会通过嘲笑、讥讽、孤立等感情手段给予惩罚。

3.非正式组织的利与弊

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对组织而言是一把“双刃剑”, 它给组织带来利益的同时也会阻碍组织的发展和目标的实现。

3.1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

3.1.1可以满足组织成员的需要。

梅奥在《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一书中提到, 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除了物质需要之外, 还有社会、心理等方面的需要, 而非正式组织的形成恰恰满足了人们的某些需要。工作之余的接触会有友谊的产生, 消除孤独感, 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 可以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需要, 从属于某个非正式组织可以满足他的“安全”“归属”的需要。这类需要的满足, 对人们在工作中的情绪和工作的效率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3.1.2有利于增强正式组织的凝聚力。

人们在非正式组织中的频繁接触会使得相互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和谐, 形成感情上的交流, 给予困难者帮助, 帮助弱小者提高, 促成人们相互合作的精神, 它能够弥补正式组织僵化的格局造成的沉默, 给员工带来心理上的满足, 从而形成归属感, 那么他便会以组织为“家”, 忠诚的为企业服务。

3.1.3非正式组织能达到有效的沟通, 有助于信息的传播。

非正式组织间是成员都是以感情为基础, 自发的形成, 他们之间接触频繁, 关系密切, 沟通畅通, 不像正式组织的沟通大多是命令式、强制式的, 下级向上级报告也多是报喜不报忧, 多数情况下都不能达到有效地沟通。非正式成员间没有职位和权力的层级限制, 那么在沟通时便没有任何的限制, 能够把自己的想法真实的表达出来, 达到有效的沟通, 问题也就很容易被发现, 从而得以解决, 虽然非正式组织的信息传播渠道是非正式的, 但却可以作为正式渠道的补充。

3.2非正式组织的消极作用。

3.2.1非正式组织的目标或利益与企业的目标或利益相悖时, 非正式组织会对企业的目标或利益起破坏和干扰作用。

3.2.2非正式组织要求成员一致性的压力, 往往会束缚成员的个人发展。非正式组织不成文的规范, 多会产生一种“从众现象”, 禁止异类的出现, 大多数人会随波逐流, 少数有想法的也会被其他的成员以感情的手段所扼杀, 从而就束缚了成员的个人发展。

3.2.3非正式组织会抵制正式组织的变革, 形成组织的惰性。非正式组织是一个个无形的“小圈子”, 约束成员并惩罚“异类”, 当有人触犯了正式组织的规章制度时, 非正式组织的成员会加以庇护, 逃脱组织的惩罚, 久而久之, “随大流”的现象便形成了人们的惰性, 只求安逸而不思进取, 更缺乏创新。而变革一般都会改变企业的组织结构或人员的配备, 人的惰性或者来源于人们求稳定和求安全的心理等无形的因素, 会滋生出对变革的抵制情绪。

4.对非正式组织力量的整合

非正式组织的存在不以人们的意志而转移, 无论领导者的意愿如何, 正式组织的结构如何的严谨, 人员的配备如何的精湛, 职位设置如何的完整, 都无法消除非正式组织的存在, 这是任何组织设计都无法避免和回避的问题。在企业管理中, 非正式组织是把“双刃剑”, 企业领导者在充分认识的情况下, 应发挥其积极作用, 通过管理手段把消极作用转化为积极作用, 化解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冲突, 降低其对组织的危害, 使其朝着组织所期望的目标发展。因此在对非正式组织力量的整合时, 应采取正确的措施:

4.1端正对非正式组织的态度。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首先应正确认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和必要性, 非正式组织普遍存在, 一旦形成, 作为管理者就要正视它的存在, 客观地接受它。其次要允许乃至鼓励非正式组织的存在, 为非正式组织的形成提供条件, 并努力使之与正式组织吻合, 比如可以安排性格相投、有共同语言的人在同一部门或相邻的岗位, 使他们能频繁接触;组织郊游、联欢等活动来促进组织成员间感情的交流, 让人们工作之余可以常与别人聊天, 甚至是发发牢骚, 来消除因工作而产生的心情郁闷和工作压力, 重新以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工作中。

4.2通过建立和宣传正确的组织文化来影响非正式组织的行为规范, 引导非正式组织提供积极的贡献。非正式组织一经形成, 正式组织既不能使用强硬手段镇压或取缔, 这样只会适得其反, 当然也不可以放任自流, 这样会有产生消极影响的危机。那么, 企业领导者就要用正确的机制来加以引导。许多管理学者在近期的研究中发现, 不少组织在管理结构上并没有特殊的优势, 但却取得超常的成功, 其奥秘就在于有一种符合组织性质和活动的组织文化。组织文化属于软文化的范畴, 组织通过有意识的培养和宣传组织文化, 来影响成员的工作态度, 使他们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的共同目标尽量吻合, 从而引导他们自觉地为组织目标的实现积极工作。正确的组织文化可以帮助每一个组织组成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 如果说正式组织有合理的结构, 严格的层级关系, 那么组织文化则更容易被非正式组织所接受。

4.3树立领导者的人格魅力, 完善体制, 加强管理。一个企业有个好的领导者就等于成功了一半!组织所赋予领导者的权利往往不是真正的“控制权”, 员工可能对你只是口服心不服, 暗地里也会反对你, 优秀的领导者一定有着让人叹服的人格魅力, 他必须有海纳百川的胸怀, 以身作则的品质, 以一身正气和人格魅力取信于人, 这样才会使得员工都忠诚的追随, 在加上完善的体制, 有效的绩效薪酬制度和激励措施, 就从根本上消除了非正式组织滋生的土壤。

当然, 要使非正式组织为企业所用, 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具体措施远不及这些, 比如重视非正式组织领袖人物的地位, 信任并委托一定的任务, 利用他的权威唤起非正式组织成员的“公民行为”, 从而稳定组织并调节人际关系。总之, 就是要软化非正式组织对正式组织的冲突, 引导其行为与企业总体目标的一致。

总结

总而言之, 在当今社会精神文明高度发展, 由情感维系的非正式组织在企业的组织结构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它既有积极的一面, 也有消极的影响, 企业管理中组织力量的整合如果忽视它的存在, 就很可能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埋下隐患, 那么企业应趋利避害, 充分发挥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 为组织的高效运转提供动力, 真正做到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两方力量的有效整合。

参考文献

[1]王玉莲.组织行为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2]周三多.管理学原理[M].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3]陈春花.管理沟通[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

[4]赵西萍, 宋合义.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0.

师资力量整合 篇8

关键词:农村老人,养老,政府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 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 比2000年上升2.93个百分点, 并且大约60%生活在农村。可见, 中国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 中国老人尤其是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正在凸显。并且,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必将变得越来越突出, 变得越来越敏感:一是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推进, 进入城市的劳动力会越来越多, 农村老人的家庭养老方式日益解体;二是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农村中生育水平明显下降, 独生子女的家庭越来越多, 老人需要赡养与赡养老人的物力、财力和人力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三是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 老弱病残留守农村。而如何解决农村老人养老问题, 也日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事实上, 正如人人都有孩提时代一样, 人人都会步入老年阶段。所以, 我国历来就倡导尊老爱幼, 社会上历来就有儿童的养育问题和老人的赡养问题。不过, 在现实生活中, 似乎有这样一个规律:儿童的养育一般不成问题, 即使有问题也相对容易解决, 而对老人的赡养比起对儿童的养育问题来说, 那就严重得多, 解决起来也复杂得多。这是什么原因呢?本人认为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 从情感上来讲, 人们更愿意接受儿童。儿童处于生命的初始阶段, 往往能给人以活泼可爱的感觉, 老人处于生命的垂暮之年, 往往给人以老气横秋的感觉。其次, 人老了, 劳动能力逐步丧失, 为他人所作的贡献必将越来越少, 给家人和社会带来的负担必将逐步加重。儿童则不然, 许多父母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 在孩子身上寄托自己的希望, 所以愿意在子女身上奉献自己的一切。同样的道理, 社会对老人的关注往往会少于对儿童的关注, 更加少于对青壮年的关注。尤其是在生产力还不够发达的国家和社会, 这种关注更是显而易见的。我国就经历过甚至还正在经历这样一种阶段。

目前, 我国农村老人的生活状况不容乐观。大多数农村老人几乎生活在“真空”中, 一部分农村老人甚至处于自生自灭的生存状态, 主要体现在:一是农村老年人较少得到政治上的关心。虽然国家有老年人权益保护法, 但是老年人权益受到侵犯的现象时有发生, 同时侵权事件发生之后很少能够得到有效处理。二是农村老年人很少得到生活上的关心。照理来说, 人到老年, 应该好好休息休息了, 但是在农村, 老年人却成了种田耕地的主力军, 年轻人不是进城务工, 就是不愿也不会下地干农活。并且, 相对于自己的子女和其他年轻人, 农村老年人的衣食住行条件都差得多, 农村中“儿女住楼房, 老人守茅房”的现象并不少见。这一方面是老年人节俭的生活习惯使然, 另一方面也是老年人在加重社会地位偏低所致。三是很少得到情感上的关心。农村老年人一般常年与子女分离, 几乎没有娱乐活动, 只有孤独和寂寞常常与他们作伴。四是很少有医疗上的保障。农村老人最怕的是伤风感冒。一方面是由于医疗费用昂贵, 农村老人难以独立支付。另一方面是就近很难有令老年病人信得过的医院和诊所。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 农村家庭对老年人疾病关心不够。一般来说, 如果是小孩得病, 一般比较重视, 如果是老人, 则认为花那么多钱不值得。所以感冒病痛来袭, 他们要么强忍病痛外出医问药, 要么徒手与病魔做斗争。从理论上来讲, 这是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相背离的, 也是与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相背离的。

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角度来看, 解决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已经到了十分关键和紧迫的时期。2011年6月20日,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部署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经验交流会议上指出, 我国将在全国范围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 并加快新农保试点进度, 本届政府任期内基本实现制度全覆盖。这是党和政府的重大惠民政策, 是健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大制度建设, 也是解决农村老人养老问题的一个重要举措。解决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看起来简单实际上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需要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第一, 政府在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方面应主动担当。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因此政府一定要坚持做到以人为本, 真正有一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心。要主动把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作为自己工作的重要内容。如果说发展一方经济是为了人民, 那么解决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更是为了人民。解决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 政府都必须发挥主导作用。这中主动作用, 主要体现在从法律上加以规定, 从资金上加以支持, 从行动上加以组织, 从理论上加以宣传, 等等。

第二, 要转变农村的养老观念。依靠家庭和子女养老是我国的传统。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生育水平下降, 独生子女在客观上很难独自完成赡养父母的任务。所以农村老人的养老观念也要进行转变。要从主观上减少对子女的期待, 从思想上变“依靠子女”养老为“依靠自己”养老, 从“依靠家庭”养老转变为“依靠社会”养老, 只要政府和社会能够给自己提供养老方面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 自己就应该乐于接受, 并积极配合。同时, 全社会要努力创造条件为老年人安度晚年提供各种制度的、物质的和精神的社会化服务。

第三, 从空间上建立覆盖乡村组的养老网络。要解决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 除了家庭和老人自身的努力之外, 基层党支部、村委会、妇联的作用就更加直接和重要。乡镇委员会、村委会以及各级村民小组都应当成立“关爱老年人”工作领导组, 由专人专门负责这项工作。同时, 乡一级要建立敬老院, 重点负责解决五保老人的养老问题;村一级要建立幸福院, 重点负责解决本村特别困难的老人养老问题;组一级要建立互助组, 重点负责解决家庭条件较好, 生活基本能够自理的老人的养老问题。有的村子中还可以组建流动看护组, 根据每名老人的实际要求, 上门服务, 每日流动地对老人进行看护。

第四, 要建立国家、集体和个人相结合的融资渠道。从全世界来看, 凡事有农民的地区, 农民收入都普遍较低。所以, 没有公共财政的大量投入, 没有政府的支持、参与和主导, 任何国家的农民养老保障制度都不可能顺利建立并正常运行。因此许多国家在建立农民社会保障时, 大都采取工业反哺农业的办法, 对农民养老保险给予大量的财政补贴, 或直接由财政出资给予养老保障。就我们国家目前经济发展状况而言, 现在应该已经基本具备解决农村老人养老资金的能力。中央政府与省、市、县、乡级政府应该联动, 主动承担农民老人养老费用的至少50%;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由村集体负担一部分养老费用, 不足的部分由老人自己或者子女承担。此外, 还可以发动社会力量建立农村特困老人救助基金, 通过社会捐助或发行彩票的形式筹集资金, 多渠道解决农村特困老人养老困难。也只有在政府主导之下, 实行多管齐下, 才能解决农村老人养老中最重要的瓶颈———资金问题。

第五, 从实际出发解决农村老人养老的人手问题和场地问题。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 解决了资金问题, 还需要解决人手和场地问题。从降低成本这个角度出发, 乡和村一级可以租赁闲置的校舍、厂房、民房等房产资源, 进行改造和维修整理, 作为老人养老场所。这是目前解决农村老人养老场地问题最有效的办法。至于人手问题, 就乡一级的敬老院, 应该以向社会招聘有一定工作技能的人员为主, 工作人员的工资主要由政府负担。对于村一级和组一级的养老人手, 可以在本村聘请那些年龄60岁左右, 身体状况较好的老人来承担照料任务。因为在农村, 60岁~70岁的健康老人仍然存在一定的劳动能力, 可以从事基本的劳动, 进行日常的生活照料。在本村聘请年龄60岁左右, 身体状况较好的老人来承担照料任务, 给予他们适当的报酬, 这样既可以增加从业老人的经济收入, 又可以降低受助人员的成本支出。有些地方在养老院内部实行以老养老方式的看护, 让身体状况相对较好的老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照顾身边的老龄同伴, 这种方式既促进了老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也可以消除生活习惯等日常差异带来的影响。还有的地方采取储蓄养老时间的形式, 即对看护人员提供的服务, 养老机构不支付现金报酬, 而是对其所承担的工作进行考核和计时, 并以存折的形式加以储蓄登记, 待其进入养老院后凭存折上储蓄的时间, 免费享受看护和养老, 这样做可以大大地降低养老院的开支和入住老人的经济负担。这些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方式都值得借鉴。

第六, 要重视农村老人的医疗问题, 使得农村老人病有所医。农村老人由于年轻时迫于生计, 透支体力, 很少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 到了老年时期一般患病率较高。大部分老人都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炎等一些疾病。加之农村普遍收入都比较低, 农村老年人居住比较分散, 缺医少药、看病就医难的问题比较突出。大多数老人都是自己去找草药或找土医生。这样势必影响他们的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政府和社会要重视解决农村老人的医疗问题, 尤其是要重视孤寡、贫困、失能老年人的医疗保障问题, 以满足他们基本的生存要求。比如, 乡一级卫生院应该建立农村老人与医护人员的联系卡, 使老人能够真正做到“病有所医”。要在农村老人中加大卫生健康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 大力开展健康知识教育, 使农民尽早告别不良的生活卫生习惯, 采取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有条件的地区要定期对农村老人开展健康检查, 使他们无病早预防, 有病早治疗。

第七, 要加强孝德文化教育, 营造有利于农村老人养老的良好氛围。解决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 不是说有政府的主导, 有了社会的努力, 就不需要老人的子女后代出力了。事实上, 老年人对于子女后代在情感上的依恋是其他任何方式都无法代替的。所以,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 要继续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养老的传统美德, 使老人的子女后代主动地积极地关心、理解和照顾老人, 报答他们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同时, 农村基层组织要重视留守老人与子女的亲情联系工作, 让外出务工的子女认识到他们有义务对不在一起生活的父母提供物质上和精神上的赡养扶助, 包括日常生活中的关心帮助、体贴安慰, 甚至可以采用农村养老赡养协议书形式, 以强制性发挥家庭成员的重要作用。此外, 农村基层组织可以牵头组织农村老年协会, 倡导建立低龄老人照顾高龄老人的互助互济组织;还可以牵头组织青年志愿者队伍, 多方面解决农村老人的生病照料问题, 使老年人能感受到天伦之乐, 从而安度晚年。

注释

师资力量整合 篇9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中, 对“标”的解释第三条是“标志;记号”。从字面上看, “标”是表识, 是记忆的一种符号或记号。“识”字首要的意义在于“知道”“认识”, 并且有“认得”“识别”的进一步要求, 也就是形成与互动对象的沟通。本文中, 笔者把借助文字 (电子文档上、纸张上等呈现出的) 及人体内部语言编码之后发出的有声语言, 甚至音乐、配乐片花等都纳入到广播电台的标识体系中。简言之, 广播电台现在亟待完成被识别的“快”沟通过程, 也就是每一次被听见, 都能被识别, 从而完成其深入人心, 锁定收听的诉求, 因此标识对包括广播在内的媒体等事物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本文将以中国之声为例分类阐述广播的标识。

一、框架标识

框架标识是贯穿于全天节目中的标识, 是每一次当你听到 (除了播放歌曲的情况) 就几乎能马上识别出来的。笔者常常听到这样的话“这家电台太失败了, 主持人说了这么长时间的话, 我还不知道是什么电台呢!”毫无疑问, 受众对立刻获取电台名称等相关信息是有期待的。

(一) 电台节目名称的简洁化及高度统一化

2004年1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频率经过重新打造, 以“中国之声”的呼号正式开播。从清晨6点到子夜0点, 十八个小时中节目单上的八个栏目名称让人一目了然地感受到其“新闻贯穿始终”的节目总体格局。除了清晨6点《国防时空》, 晚上20点《小喇叭》这两档特殊类型节目外, 其余十七个小时均为标准意义上的新闻节目, 如:0.5小时《新闻和报纸摘要》、2小时《新闻纵横》、12.5小时《央广新闻》、1小时《全球华语广播网》、0.5小时《全国新闻联播》、0.5小时《直播中国》。名称上的减少为受众记忆扫清诸多障碍, 对中国之声及其下的央广新闻大标识的概念形成相当有益。扎伊翁茨指出, 曝光效应具有“巨大的适应意义”。它是一种可以预定我们的吸引和依恋倾向的“硬件”现象。广告商和政治家们充分利用这种效应, 即使人们对某一商品或者候选人没有什么强烈感情, 仅仅通过简单重复, 也可以增加商品的销量或得票率。[1]因此, 整合标识在单位时间里的重复出现, 对受众意识强化起到积极作用。

有一个著名的儿童故事, 讲的是一只名叫“小红嘴金黄毛叔叔爱阿姨疼的小亲亲”的小鸡, 它可是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 也正因此才有了这么一个长名字体现它的特殊性, 可这样的特别长名字在关键时刻却让它送了命。因为等叫完它的名字再提醒它危险到来来不及呀!故事简单, 寓意却很深远。对广播人整合节目, 打造大品牌标识也颇有启示作用。

(二) 栏目建构上的标准化模式

行成于思, 毁于随。建构包括设计、构建、建造, 是反映事物完成的全过程。设计是方案形成前的综合科学的考量与决策;构建是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建立;建造是严格规范化执行的过程。中国之声的全天节目无疑是精心建构的产物, 其中标识概念是极其鲜明的。

笔者以2012年5月16日上午9:00—9:30央广新闻节目的组成内容为例:ⅰ、0.5分钟片花———ⅱ、1.2分钟主持人李新、贺家播报半小时内内容预告七条, 全天关注内容四条———ⅲ、0.3分钟广告两条———ⅳ、5分钟中国之声第一时间、第一链接连线记者、编辑———ⅴ、1分钟四条广告———ⅵ、3.3分钟主播播报十一条短新闻———ⅶ、2分钟八条广告———ⅷ、2.2分钟连线国际新闻编辑———ⅸ、3分钟连线中央台记者———ⅹ、2分钟连线美国观察员———Ⅰ、0.2分钟广告一条———Ⅱ、2.2分钟连线特约观察员———Ⅲ、2.7分钟主播播报九条短新闻———Ⅳ、2.2分钟用声音记录中国———Ⅴ、2.2分钟八条广告。

半小时节目的15个组成部分被至少14个节点分开, 以上建构是中国之声央广新闻轮盘的典型模式, 可以看出, 中国之声追求的是快节奏、有深度、拓广度的强标识。半小时关注的主播信息共计二十条, 深广度新闻四条, 片花、口播宣传中国之声及专属垫衬音乐至少20次之多。即不到两分钟就会听到一次广而告之的“中国之声”, 除此之外, 此时此刻的新闻播报方式, 特约观察员的身份、声音及对新闻的解读形式, 用声音记录中国小栏目也是很具标识性的。这正是标识意识渗透建构及节目内容本身的积极做法, 频率高而不扎眼, 凝炼、柔韧地陪衬, 做到了与节目整体融合得恰到好处、浑然天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主持人预告“近日全天还将重点关注”这个部分。美国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尼尔·波兹曼曾经指出:人们相信观众喜欢变化, 排斥复杂, 一个典型的30分钟节目里, 一般会播15到20个故事。这种方式得到两个“有趣”的结果:1.观众难以去思考一个事件;2.观众难以去感受一个事件。[2]学者的研究在提醒受众的同时, 也把责任很显然地交给了新闻从业者, 尤其是广播电视人要警惕并且避免这样的结果。中国之声全天铺开的预告无疑是给受众带来了更多思考的空间, 从这一点上可以再次感受中国之声的勇于担当, 它打破了过去新闻几乎平均分配时间的格局, 编导根据新闻时间本身的特殊属性及重要性等对它们进行了处理, 有的一两句话、有的稍后播出、有的详细解读、有的深度报道。这样的安排从框架标识的设置上更有着积极的意义。在信息爆炸的时代, 对媒体而言, 最吸引受众的不是信息的多少, 而是信息的筛选、挖掘及提炼后的价值性。预告+预告+解读1+解读2+解读3等, 是当日新闻标识形成的过程, 也是其新闻产生价值的过程。

标识化正是中国之声团队合力的体现, 听中国之声的广播, 不论主持人、主播还是记者、编辑, 他们的光芒都被整个频率的光芒掩盖, 而中国之声人却又无一不为自己是团队成员而自豪。因此, 这标识的光芒来自聚沙成塔, 百川成海的效应。

毋庸置疑, 名称简洁统一、节目建构标准规范的中国之声标识降低了受众选择的费力程度。施拉姆先生的或然率公式显示:选择的或然率=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费力的程度”指获取媒介信息内容和使用传播途径的难易状况;“报偿的保证”指传播的内容满足选择者实际需要的程度。[3]设想, 在报偿的保证相同的情况下, 费力的程度降低, 选择的或然率自然就是一个较高的数值。这就再次印证了强有力标识的价值。

除了框架标识之外, 我们还能在中国之声的声音世界中感受到情感标识、活动标识等, 作为积极有益的补充, 它们为中国之声的品牌影响起到了添砖加瓦的辅助作用。

二、情感标识

如果说框架标识是硬性的, 那么情感标识则是柔软的。阿德丽安娜·翠吉亚尼书《穿手工鞋的女人》, 封面上有两行字“有爱的设计才能打动人, 有爱的人生才会有前进的动力。”对媒体亦然, 温暖、灵动、以人为本才能走得远。

人们不但有自我服务的倾向, 而且还表现出佩勒姆等人研究出的自我中心主义:我们喜欢与自己相关的事物, 潜意识中与自己有关的人、地方和其他东西。扎伊翁茨认为, 情绪相比于思维是更即时的东西, 人们大概能记起喜欢或者讨厌的事或人, 但却意识不到喜欢或者厌恶他们的原因。[4]从这个观点出发, 可以认定, 情感标识性的声音对广播品牌增益的意义是尤为重要的。

“用声音记录中国”系列纯听觉广播纪录片, 是中国之声的情感标识牌之一。“流动的声音档案, 难忘的中国之声”这一片花依旧紧扣频率的大概念、大方向, 深情、具象的有声语言、纯美柔缓的音乐、真实质朴的音响保证了“用声音记录中国”的高品质。这是以草根人物为主角的广播纪录片, 每天都在中国之声节目中滚动播出, 它选取微观叙事的方式, 贴近普通受众的生活, 从心理学上看, 符合接近性更容易产生喜欢的规律。“用声音记录中国”, 编导从偏远山区到城市村镇, 从坚守保护传统文化的民间老艺人到自发组建无线电应急救援队的年轻人, 个人化的视角不仅在情感上深深打动着无数受众, 也在精神上给人们以指引, 传递人间的真善美。享受聆听的过程, 受众情动心动之时自然将之作为情感标识, 回味后则是下一次的期待。

相比中国之声让同行及受众感受到的编导负责制形式, 目前福建新闻广播走的是另外一条主持人负责制的道路, 除了整半点播出的《新闻整点听》、《半点连线》、《名人一言谈》节目框架标识外, 各档节目形态各异。在节目框架标识不够凸显的情况下, 其他类型标识的打造就显得尤为重要, 它也成为频道整合形象的关键。比如在广告创意上寻求突破, 其为联通设计的广告是多个统一风格, 不同主角的版本, 格式统一为:先对文艺复兴时期欧洲音乐家、画家人物个人及成就的介绍, 而后提及联通, 并表达出联通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西奥迪尼在他的《影响力》一书中提到影响力发生的6个原理, 笔者以为欧洲著名艺术家出现在广告词中运用的是喜好及权威两个原理, [5]借一位大众熟悉的贝多芬等大师之名, 用铿锵有力的交响乐传递情感。这样的情感标识牌是具有震撼力的。

关注《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的观众们一定对镜头中那些具名的小人物有着天然的亲切感, 而这种亲切是从编导心中传递而出的, 而编导又是从那些对食物抱有亲切感恩之心的小人物身上获得的。良性温情的情感传递正是这部纪录片成功的关键点之一。

在心理咨询中有个专业名词“共情”, 它对咨询师的要求是:能够设身处地体察来访者的情感, 进而走入其内心世界, 为其打开心结。对媒体而言, 情感唤醒也需要做到共情, 真善美视角、艺术化处理而成的情感标识才是具有传播力的。

三、活动标识

通常情况下, 整体定位及具体节目如果是考虑成熟确定下来的, 就不容易也不适合做太大、太频繁的变化。中国之声目前的框架形式得到了业内专家及受众的认可和喜爱, 如何在不变中注入新元素, 制造新标识以增强其生命力呢?除上文提到的情感标识外, 笔者以为活动标识的作用亦不容小觑。做看得见的广播早已成为了业界的共识, 立体宣传在商业领域开展得如火如荼, 作为常年为他人做宣传的媒体自身其宣传也迈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以活动为标识夸大品牌影响力及亲和力成为了突破常规带来频率新鲜气息的有效手段。

中国之声强调“以责任, 赢信任。中国之声, 责任之上”的社会形象, 因此中国之声春运特别报道《温暖回家路》、《安全》公益宣传活动、大型公益报道《中国湿地报告》等活动都让受众更直观地感受到中国之声广播人肩负责任的忙碌身影。以近期的《中国湿地报告》为例, 中国之声人深入湿地探访, 用眼睛看, 用耳朵听, 用心与湿地人交流, 在红军长征曾走过的若尔盖湿地;在世界上最大黑嘴鸥繁殖地辽宁红海滩;在西藏那曲麦地卡湿地。记者在看、在问、在思索然后形成一篇篇激荡人心的报告。这样的活动, 其现场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搭建一方舞台, 但活动在记者真情的行走中传递出的保护湿地的使命感是能起到良好示范效应的。其连续的系列活动报道在中国之声平台播出时, 受众听到了活动, 也听到了呼吁。这样的活动标识是受众喜欢的, 实实在在的, 精神内核丰满的。

各地电台在活动标识的设计上也有出彩的地方, 例如福州人民广播电台音乐频道的《晚安宝贝》栏目推出的“帮妈妈找回梦想活动”, 该活动标识不仅引起了小听友们在学校的热议, 还得到了老师、家长的肯定与赞许。“帮妈妈找回梦想”后来不仅成为了《晚安宝贝》栏目的活动标识, 也被放大成了频道的活动标识。再如, 福建新闻广播推出的“1036能量午餐”活动是在每天中午对的哥赠送五十份营养午餐。该活动在引起其受众目标的哥群体极大关注的同时, 也倡导了健康饮食, 传递了尊重服务行业劳动者的观念。

以上活动本身都秉持传递频道核心价值的使命, 是频道框架标识及情感标识的外延, 它们的典型特征是:走出直播室, 直接接触受众, 实现更亲近的交流, 更真诚的互动。作为一种标识, 它的前期有着在频率中的, 甚至是多媒体助阵的立体式宣传, 即较高频率的广度宣传;执行的中间阶段有着连续的相关报道;结束后有较完整系统的总结报道等等。也正是在这样的执行过程中, 活动被放大, 其影响被增强, 标识效应才得以显现出来。当然, 实际的报道频道及形式等根据各频率实力状况及活动类型各异。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经过多年研究绘制出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 遗忘是遵循一个先快后慢的规律, 刚刚接触学习的东西会在较短时间内被遗忘大半以上, 之后遗忘的速度渐渐放缓。不论是框架标识, 还是情感标识、活动标识, 其意义都在于增强品牌认知及识别度, 继而得到受众认可、喜爱, 甚至成为受众的谈资, 从而使得频率品牌影响更大, 实现更强社会效益, 创造更高经济效益。各类标识设计上的简洁统一、科学地高频率展现都是把握了遗忘规律, 框架标识中新闻的预告、全天关注的预告;情感标识及活动标识的多次播出及多角度分阶段报道等, 它们共同完成的就是记忆的四个阶段, 识记、保持、再认及回忆, 形成了有效记忆也就实现了频率与受众的有效沟通。相信不同媒体设计出适合自己的标识并科学运用, 一定能够让品牌树立得更加坚实而强大。

摘要: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背景下, 被推向市场的传媒既要争取自己的话语影响力, 也要整体做大并争取自己的市场份额。单就媒体而言, 如何在社会上发出自己的声音及整合力量打造自身标识是至关重要的, 标识打造主要包括相对固定的节目总体框架的打造, 也包括灵活机变、时效性强的情感标识和活动标识。

关键词:标识,中国之声,品牌

参考文献

[1][4]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M].张智勇, 等, 译.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6 (1) :314, 313.[1][4]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M].张智勇, 等, 译.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6 (1) :314, 313.

[2]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258.[2]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258.

[3]卢金婷.标题党现象成因的或然率公式解析[J].东南传播, 2012 (5) :64.[3]卢金婷.标题党现象成因的或然率公式解析[J].东南传播, 2012 (5) :64.

师资力量整合 篇10

1 主要做法

1.1 抓组织机构, 明确责任分工。

省、市、县各级农业部门都成立了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进村社”活动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明确了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 分管领导具体抓、直接负责, 层层落实责任到人的管理机制, 建立了“进村社”活动部门联席会议制度, 各相关部门及农业部门内相关科室紧密配合, 各司其责打总体战, 为“进村社”活动的迅速启动和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2 抓措施落实, 制定工作方案。

四川省农业厅牵头制定了“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进村社’活动方案”, 明确了以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为重点, 制定好居家环境整治、农田生产环境整治、道路和水源等公共卫生环境整治的目标任务、工作内容、责任分工、进度安排和保障措施;及时印发了“关于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 全省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暨“进村社”活动实行厅领导分片包干制, 每个市 (州) 明确1至2个相关业务处室作为责任单位。

1.3 抓典型示范, 突出工作重点。

按照实施方案, 四川省农业厅迅速落实任务, 精心打造示范典型, 全省涌现出了苍溪县江南村和茶店村、洪雅县青杠坪、丹棱县梅弯村、广元市利州区和平村和元山村、乐山市中区程扁村等一大批环境治理典型村。各市 (州) 纷纷召开“进村社”活动现场会, 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黄彦蓉副省长对“进村社”示范区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1.4 抓氛围营造, 开展宣传培训。

四川省农业厅在厅局域网、四川农业信息网上开辟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进村社”活动专栏, 在电视、报纸等媒体上开展广泛宣传。截至2010年4月底, 报送省城乡环境综治办周报30期, 主办《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进村社”活动简报》47期。部分简报内容被省城乡环境综治办采纳, 编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简报》。各市 (州) 结合项目实施, 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简报、宣传条幅 (横幅) 、墙体广告等, 开展各类专项宣传和培训, 营造了浓厚的社会氛围。绵阳、广元、泸州、眉山等还创办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村社”专刊或专报。通过宣传培训, 各地开展了“村社是我家, 美化家园靠大家”“人人动手, 户户参与”等村社环境治理主题活动。

1.5 抓“四个结合”, 创新工作机制。

一要坚持乡村清洁工程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坚持乡村清洁工程建设与改善人居环境相结合, 实施改厨、改厕、改圈、维修农居、美化环境等综合措施, 加大清洁村社、优美村社建设力度。二要将面源污染防治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相结合。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契机, 坚持面源污染防治与产业发展相结合, 大力改善农业基础条件, 夯实农业发展后劲。大力开展硬化村组公路、修田间作业道、改山坪塘、维修引、排灌渠系等建设, 使项目区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较大改善。三要坚持面源污染防治与先进农耕农艺措施相结合。按照“节约增效、农民增收、控制污染”的总体思路, 大力推广应用科学施肥技术、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技术、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和畜禽粪便污水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 切实减少农业污染物排放。四要将宣传工作与“进村社”活动相结合。利用会议、广播、电视、板报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 用数据说明宣传的效果和力度, 做到宣传到哪里、“进村社”活动就要走到哪里。

2 基本经验

2.1 领导重视是搞好“进村社”活动的关键。

四川省农业厅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进村社”活动高度重视, 任永昌厅长亲自挂帅, 其他厅领导主动请缨, 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村社”活动的关键时期, 多次召开厅党组会、厅务会和专题会, 及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研究对策与措施;厅各相关业务处 (室) 积极参与, 17个业务处 (室) 分工明确, 共同协作, 迅速打开了治理工作局面。事实证明, 领导重视和支持的市 (州) 、县, 工作开展得有声势、有亮点、有成效。

2.2 结合项目是搞好“进村社”活动的抓手。

坚持“进村社”活动与乡村清洁工程、标准粮田建设、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农村沼气建设、大中型养殖场沼气工程、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等项目结合, 落实资金, 保证目标任务的完成和“进村社”活动的顺利开展。事实证明, 有农业项目作为有效载体和抓手, “进村社”活动得到了有效推进。

2.3 长远规划是搞好“进村社”活动的基础。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进村社”活动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四川省农业厅在制定“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进村社’活动方案”的总体方案和各个子方案都明确了2009年至2011年的工作任务和目标。事实证明, 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 动员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环境综合治理“进村社”活动, 并使之成为主体, 才能营造清洁、整齐、优美的城乡环境, 不断取得“进村社”活动新成效。2.4制度建设是搞好“进村社”活动的保证。一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四川省农业厅与其他6个相关厅局建立的联席会议制度确保了各厅局间沟通顺畅, 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研究、协调“进村社”活动中的重大问题、全局性措施, 为共同搞好“进村社”活动奠定了良好基础。二是建立周报制度。自2009年6月起, 四川省农业厅一直坚持每周上报全省“进村社”活动进展情况, 确保上级部门及时掌握工作动态。三是建立督查制度和目标考核制度。通过督查及时发现各地治理薄弱环节, 有力促进了各地治理工作的开展;通过目标考核, 增强做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四是建立信息报送评比制度。为加大治理工作的宣传力度, 四川省农业厅每月对市 (州) 农业局报送信息等资料的数量和质量进行综合评分, 并对排名靠后的市 (州) 亮红灯, 予以警醒。五是制定村规民约。一些村社制定了环境整治村规民约, 建立并推行环境卫生检查评比公示奖励制度, 从而形成村民自治长效机制。

3 下一步工作安排

各地要深化认识, 加强领导, 健全制度, 再添措施, 突出“五十百千示范工程”、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建立完善长效机制3个重点, 深入开展“除陋习、树新风”专项行动, 努力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进村社”活动全面提升。

3.1 进一步明确职能职责, 突出工作重点。

结合农业部门自身工作职能, 要重点抓沼气建设, 实现农民居家清洁;重点抓清洁生产, 实现农田生态良好;重点抓源头治理, 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在区域上, 要重点抓“一线一部两区一基地”, 即交通沿线, 城乡结合部, 农民集中居住区、现代农业示范区, 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3.2进一步加强协调配合, 发挥牵头作用。各级农业部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指导下, 对外加强与卫生、环保、交通、水利、畜牧、广电等部门的配合, 对内强化各业务科室和综合科室的协作, 发挥各自优势, 共同搞好“进村社”活动。3.3进一步强化示范建设, 抓好带动引导。各级农业部门在农村沼气建设、乡村清洁工程、秸秆综合利用、测土配方施肥、农村机耕道建设、农田废弃物回收处理、残膜治理、标准化生产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方面, 都要打造示范带, 建立示范点, 落实示范户, 充分发挥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大力推广典型, 交流成功经验, 积极探索新模式。

3.4 进一步依托项目资金, 加大整合力度。

无论是农业基本建设项目, 还是财政专项项目, 无论是中央、省级资金项目, 还是市、县级资金项目, 都要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记其功”的原则, 有效整合, 整体打造, 综合示范, 共同推进村容村貌的改善。

3.5 进一步抓好宣传培训, 提升环保意识。

一要抓发动, 做到深入人心, 努力营造良好氛围;二要抓培训, 做到提高素质, 引导农民广泛参与;三要抓机制, 做到巩固成果, 确保农民长期受益;四要抓奖惩, 做到赏罚分明, 充分调动积极性。

3.6 进一步做好信息报送, 塑造先进典型。

师资力量整合 篇11

3月14日,IBM在上海召开了“2008 IBM Lotus走近你协作年会”,并对外发布了IBM Lotus在2008年度的战略以及一系列面向企业协作市场的最新策略、产品及合作。

“‘企业Web 2.0’将会给用户带来丰富的内容以及社交网络与聚合工具。IBM将会继续推进这个市场向前发展,因为以社区为中心的沟通与协作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必须。”IBM软件集团大中华区Lotus软件总经理萧耀民表示。自从去年IBM Lotus首次发布了Web 2.0社交软件以来,IBM就一直在不断地完善Web 2.0技术在协作软件平台中的应用。

“Web 2.0技术在协作软件平台中的应用是为了能够帮助企业实现盈利,在目前人力资源全球分布的情况下,通过更好的协作才能够增加企业盈利的能力,而通过‘企业Web 2.0’可以帮助用户把广泛分布的人和工作的场所联结在一起。”IBM软件集团Lotus高级协作开发副总裁Dennis King说。

为更好地推进“企业Web 2.0”,IBM宣布将推出Web 2.0方面的新工具——商务聚合软件IBM Lotus Mashups,借助这款软件,即使是没有任何技术背景的非IT人员也可以轻松地实现企业级聚合。

“IBM希望把在企业协作方面的经验传递到中小企业中去。当然,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给他们提供一个简洁的、便于操作和使用的产品。”Dennis King表示。

为此,IBM在会上公布了一项关于Lotus软件的扩展计划,帮助中小企业提升他们的办公系统,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资源投入到自身的业务发展中。据悉,该计划主要包括IBM Lotus Foundations小型企业软件服务器和“Bluehouse”Web交付服务软件。

“我们为中小企业提供的这些产品不仅是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可以满足业务需求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不需要任何IT维护人员和技术人员就可以获得更多的用途。”Dennis King说,“同时,很重要的一点是开放的标准。我们提供的是一个基于开放标准的基础平台,我们鼓励其他的合作伙伴可以推出一些创新性的产品融入或是集成到我们的平台上。”

另一方面,IBM宣布将在未来3年内在统一通信市场投资超过10亿美元,并为用户提供更为便捷自主的统一通信协作能力。

IBM战略性地将统一通信与协作结合了起来,以支持更广泛的创新,并改变用户的合作方式。除了与在统一通信市场领先的思科、北电等展开战略合作外,还正在扶持一批新的渠道合作伙伴,以便让世界各地的企业都能够更轻松地购买和使用IBM的UC2平台——Lotus Sametime。

此外,IBM还宣布将与Ubuntu、红帽和Novell等软件厂商展开合作,继续支持开放,为选择开放平台的客户提供桌面管理和支持。

师资力量整合 篇12

还有诸多在河北省境内、境外召开的学术会议, 都不可或缺地浸润着傅向华教授勃发的激情和挥洒的汗水。谈及过往, 傅向华教授抚了一下他那顶颇有学者风度的长发深沉地说:“我所做的这一切, 目的只有一个——整合全国业界力量, 让河北乃至华北地区的心脏病的‘防’与‘治’等各项工作根基更加稳固, 水平逐步提升, 真正成为防御疾病, 捍卫民众健康的坚固‘长城’!”

于是, 采访, 就围绕着傅向华教授的这句铿锵宣言开始了……

邯郸长城会, 近百场讲座异彩纷呈

采访一开始, 傅向华教授的话题首先触及了刚刚落幕的“第五届华北长城心脏病学会议暨河北省心血管病学分会2012学术年会”。他介绍说:“本届会议是华北地区及河北省心血管界各位同仁直接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大会, 也是华北地区唯一的跨省联合心血管学术交流平台。是由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河北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和河北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办的, 会议规模宏大。之所以说‘宏大’, 是因为这届会议吸引了华北地区和河北省主要城市的30家医院共同参与协办。会议学术氛围浓厚, 胡大一教授在会上做了《坚守、转折, 推动中国心血管医学科学发展》的主题报告, 介绍了国内外慢病防治的新理念和新策略, 并根据我国国情进行分析和阐述, 对河北省慢病防治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前任主任委员王方正教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韩雅玲教授、马长生教授, 天津市心脏学会主任委员万征教授、山西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王凤芝教授以及全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方全、吴宗贵、于波、郭静萱、张抒扬、吕树铮、华伟、吴印生、丛洪良、李广平、荆全民、高传玉、吕吉元、李学文等教授参加大会并分别做了精彩学术报告。我们河北省著名心血管病专家马淑平、王士昌、刘坤申、齐晓勇、张建新、王冬梅、王庆胜、李拥军、崔炜、夏岳、肖文良、魏庆民、郭艺芳、郭靖涛、李森林、李星涛、姜志安等教授及天津、山西、内蒙古100余位著名心血管病学新老专家也结合我省心血管病研究进展和热点问题进行了103场专题发言或主持会议。大会着眼于本地区临床实际需求, 以有益于本地区心血管疾病防治水平提高的办会宗旨, 结合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 着力探讨临床上关注且急待解决的问题, 注重心血管疾病防治的普及和规范化要求, 结合国内外成熟的技术和知识, 促进了华北地区心血管疾病防治普及和规范化发展。”

傅向华教授继续介绍说:“本届会议精心设置了国家级心血管继续教育课程《经前臂桡/尺动脉微创化冠脉介入治疗》。组织建立了冠脉介入论坛分会场, 讨论冠脉介入病例24例, 涉及左主干病变、CTO病变、分叉病变、并发症、血栓病变等领域。由于学术气氛十分浓厚, 代表的参会热情空前高涨, 共完成讲座近百场。来自河北、山西、内蒙古、天津的10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历时3天的大会安排紧凑、内容新颖、会风端正、学术氛围活跃、会场秩序井然, 深受与会专家和代表的好评。”

据记者了解, 在这次会议上, 傅向华教授在繁重的会务工作之余, 还做了“重视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急性低血钾”、“多支血管病变血运重建策略”以及“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新进展”等多场讲座和病例报告, 不仅和与会者分享了他多年来的学术研究成果, 还充分体现了河北省近年来心血管病诊疗水平的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 使与会者受益匪浅。

借此机会, 傅向华教授还向记者简要回顾了此前历届“华北长城心脏病学会议”的情况, 据他介绍, 首届华北长城心脏病学会议暨河北省心血管病学会2008年会于当年9月25日至28日在河北省秦皇岛市举行, 共有来自华北地区和全国的600余位代表参会。胡大一、王方正、霍勇、葛均波、韩雅玲、傅向华、王凤芝、李广平、赵兴胜等50余位国内外知名专家举行了55场专题讲座和病例讨论。会议进行热烈的学术交流的同时还举行了以“know your risk! (知道你的风险!) ”为主题的“世界心脏病日”活动。第二届华北长城心脏病学会议暨河北省心血管病学会2009年会于当年12月18至20日在石家庄市召开, 由胡大一教授和傅向华教授担任大会主席, 由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河北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办,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承办, 系迄今华北地区空前规模的心血管学术盛会。大会精心设置了国家级心血管继续教育课程。那届会议共完成讲座98场, 来自各地的近千名与会代表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此外, 与会代表在大会主席胡大一教授、傅向华教授的带领下, 进行了戒烟宣誓和签名活动, 起到了心血管病医师做戒烟、控烟模范的带头作用。大会期间适逢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大夫以身殉职七十周年和毛泽东主席发表《纪念白求恩》七十周年, 大会为此专门举办了毛泽东主席《纪念白求恩》光辉论著和白求恩大夫语录及图片展, 使广大与会代表在学习专业知识技术的同时, 进一步弘扬了白求恩精神。第三届华北心脏病学术会议暨河北省心血管病学会2010年会经过积极的筹备, 于当年11月19日至21日在唐山市举行。会议邀请多位我国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莅临讲学, 介绍国内外心血管病研究的最新进展, 对心血管领域热点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和交流, 以追求学术共识, 提高临床水平。第四届华北心脏病学术会议暨河北省心血管病学会2011年会于当年11月18日至20日在石家庄举行。经过几年的发展, 会议已成长为华北区乃至全国心血管界各位同仁直接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品牌学术盛会。历届会议始终贯彻坚持学术、强调应用的原则, 秉承“公益、规范、预防、创新”的办会理念, 以“健康理想, 理想健康”为主题, 针对华北地区心血管病流行病学特点和慢病防治工作实际, 结合心血管疾病临床热点和难点进行研讨, 为广大心血管医师提供了重要的学习交流平台。

简要对“华北长城会”的历年情况做了回顾之后, 傅向华教授说:“就刚刚闭幕的第五届会议而言, 与会代表对大会组织工作, 课程设置以及内容安排非常满意;与会的国内知名专家也对华北地区、尤其是河北省近年来心血管病防治事业取得的长足进步表示由衷的祝贺, 一致认为华北长城心脏病学会议已经构建成华北乃至全国的心脏病年度品牌大会, 具有广阔的学术平台和光明的前景!”

全力以赴, 让白求恩精神辉耀“最高水平盛会”

据记者了解, 此外前不久的2012年的6月14日至17日, 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办,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河北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具体承办的“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在石家庄市隆重召开。这次会议是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每年举办的唯一重点会议, 是代表着当今中国心血管病领域学术进步与发展的高水平学术盛会。

作为会议承办单位的具体会务工作者和代表之一, 傅向华教授从会议的申办到筹备, 全力以赴, 殚精竭虑, 倾注了大量心血, 最终不但使这届会议在开幕前备受关注和期待, 还在落幕后令与会者倍感满意和留恋。

谈及这届盛会的筹办往事, 傅向华教授款款回忆说:“由于‘中华医学会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是代表着当今中国心血管病领域学术进步与发展的高水平学术盛会, 因此, 本届大会学术日程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各学组专家精心选定, 并邀请了国内著名专家、学者就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血脂及介入心脏病学、结构性心脏病、影像技术及女性健康等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专题讲座和交流。会议形式丰富多样, 设立有著名老专家冠名讲座、专题报告、青年医师演讲比赛, 同时还公布了国内大型临床研究结果报告, 充分展示了我国心血管病领域的临床研究与学科发展水平。大会还设立了多个交叉学科论坛, 并与国际一流学会接轨, 举办CSC-ACC/AHA和CSC-ESC高端国际交流, 鼓励学术争鸣和实践比对, 设立了热点辩论、疑难病例讨论等内容, 着力讨论和解决目前心血管病领域诊治中的难点、疑点、热点问题, 并结合中国医疗实践, 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心血管病防治的先进理念和技术。会议期间隆重举行了第四批专家会员的授予仪式, 举办了面向基层医生的继教大讲堂和面向社会的科普大讲堂, 坚持戒烟控烟宣传以及基层义诊宣教等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术和社会公益活动。同时, 较前几届会议相比, 本届大会还以‘防控NCD, 我们在行动’为主题, 特别增加了针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方面的内容……最终, 大会实际参会人数达到了3500人, 发表论文2000余篇,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13个亚专科学组共组织专题讲座405场次, 成为历届全国心血管病大会参会人数最多、规模空前的大会, 也是代表当今中国心血管病领域学术进步与发展的高水平学术盛会。”

谈到这里, 傅向华教授加重语气说:“石家庄是‘白求恩精神’和‘两个务必’重要论述的发祥地。70多年前, 白求恩大夫在华北这片热土上树立了一个医生志愿者‘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医学人文楷模。白求恩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之魂的组成部分, 也是医学界一面不朽的光辉旗帜。而且, 医学人文理念也是‘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年会’一直坚持和倡导的;因此, 在新的历史时期, 我们更需要继续学习和发扬白求恩精神, 勇于承担对患者和社会的责任, 承担我们对生命的郑重承诺, 共同努力开创中国心血管病防治工作的新局面!”

在采访中, 傅向华教授对于会议承办过程的种种艰辛和劳累“不屑一提”, 在记者的再三追问下, 他才十分谦逊地说:“实际上, 在今天看来, 与白求恩精神相比, 与‘两个务必’的要求相比, 我们所做的这些工作, 只不过是一名医者应尽的‘份内’之事, 根本不值一提……”绕开这个话题, 傅向华教授反而对这次学术盛会对河北乃至华北地区心血管病学的进一步发展所带来的契机而“津津乐道”。

傅向华教授诚挚地说:“能够有幸承办如此高水平的学术会议, 实际上也是河北省近年来心血管病专业不断发展的一种体现。由于河北省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区和‘重灾区’, 我们河北省也历来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心血管疾病防治工作的开展, 本次大会的召开不仅是我省心血管病专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也是对我省近年来心血管病专业发展的高度评价, 并将有力推动我省心血管病事业的发展……”

河北最早科室, 创下多项“第一”

采访前记者了解到, 现在以傅向华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 始建于1958年 (当时为心血管专业组) , 是河北省最早建立的心血管病专业科室, 并与河北省心脑血管研究所组成院/所合一的、省内最大的心血管研究机构, 是河北省唯一的卫生部评选的心血管内科专业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卫生部急性心肌梗死规范化救治项目首批定点单位和卫生部首批冠心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作为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优先重点发展科室, 自心血管内科建成以来, 其门诊病人数量和住院病人数量始终位居河北省第一;同时还是河北省第一家获得心血管病专业硕士、博士授予权的教学培训单位, 现为河北省“重中之重”学科, 河北省教委重点学科, 河北省卫生厅重点发展学科, 卫生部首批冠脉介入培训基地, 全国心血管病临床药理基地, 国内最早开展临床路径的医院, 美国心脏学院 (ACC) 继续教育中国医院基地和中华心血管杂志远程教育基地。

经过50余年的学科建设和发展, 如今,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专业首席专家心血管病专业已经形成了由博士、硕士组成的完善的学科梯队和优秀的人才储备, 组成了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和河北省领先水平的一流心血管病医师队伍, 每年完成各种心导管手术2000余例, 总体水平和技术在河北省乃至华北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提及学科建设情况, 傅向华教授介绍说:“我们以河北医科大学雄厚的研究基础为依托, 河北医大二院心血管内科已经建立了系列、稳定、连续的研究方向, 建立了以临床研究和临床基础应用研究相结合的科研体系, 多项研究在国内乃至世界居于领先地位。近年来, 我中心承担各级科研课题60余项。近5年来, 我中心累计发表SCI论著和摘要86篇;仅在2012年的世界心脏病大会上, 我院就发表收录摘要40篇 (其中以傅向华教授为第一作者的摘要28篇———记者注) , 分别位列参加投稿单位和投稿作者的第三位。近3年来, 我们获得了河北省科技进步奖等奖项12项, 另有多项厅局级奖励。”

谈及该科室的专业特色, 傅向华教授介绍说:“我们领先开展了经前臂桡/尺动脉途径微创性冠脉介入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在省内建立第一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绿色通道, 并在国内领先应用经桡/尺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在全国领先开展心室同步性研究、多点生理性起搏、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起搏治疗等临床研究和技术推广, 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记者此前了解到,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名医辈出, 提及这些, 傅向华教授自豪地说:“我院著名心血管病老前辈都本洁教授是我国德高望重的心血管病专家, 是我省心血管病学会第一任主任委员, 为我国及我省的心血管医疗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崔炜教授系我院副院长, 曾率先在国内开展肺动脉血栓碎击术、超声引导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压闭术, 并在冠心病、瓣膜病、先心病及肾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方面具有较深造诣。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李拥军教授也是我院副院长, 现担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青年委员, 卫生部冠脉介入培训基地导师, 是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擅长冠心病、心肌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高血压病等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 对冠心病的经皮冠脉球囊扩张及支架治疗、阵发性室上速的射频消融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临时或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等有较深的研究。我院还有著名心血管病专家都军教授、心血管病专家和医学教育家郝玉明教授、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刘凡教授等专家、学者, 均在各自的领域, 在临床、教学、科研等方面, 做出了诸多令业内瞩目的非凡成就……”

如数家珍般地把该院的学界翘楚简要介绍了一遍后, 作为学科带头人的傅向华教授, 却闭口不谈自己。记者理解为这是一位学者的谦逊和低调, 但手中掌握的有关傅向华教授的资料之中, 却详尽“暴露”了他在自己的学术领域所取得的累累成就。

上一篇:小儿腹泻病的合理治疗论文下一篇:实验室管理中化学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