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团队建设(共8篇)
师资团队建设 篇1
摘要:体育教育是大学教育中极其重要的部分, 对现代人才的形成也担负十分重要的责任。笔者在本文中就大学体育教学的特征和对师资队伍的要求, 对当前所存在的部分问题做出了分析, 提出了自己的独特建议, 其目的就在于为大学体育教学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大学体育,研究,师资队伍,师资团队,队伍建设
大学体育是大学教育中的一门基础课, 在我国的大学教育中所占的地位极其重要。师资水平如何将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 也对所培养的人才质量也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人才的标准也在持续提高, 当然也对大学教师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但是现实情况是怎么样的呢?随着大学的扩招, 其办学规模也在持续地扩大, 然而, 相应的师资队伍建设并没有跟上, 还存在着部分问题。为此, 笔者本着解决这些问题而撰写本文, 给广大同仁提出部分建议。
一、在现实体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教师的结构不够合理
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不是教师的年龄结构不够合理。当前, 各个大学的体育老师基本上都是以年青人为主, 特别是很多都是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当然, 他们也有一定的优势——工作积极性比较高, 精神力也比较充沛。但他们也存在着诸如教学经验不足、课堂的操控能力不高等不足。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青黄不接的现象。其二就是性别结构不太合理。相当多的大学体育老师的男女不平衡。其三就是学历和职称结构不太合理。在这一结构当中, 学历和职称普遍偏低, 高学历、高职称所占的比例不高。其四就是教师来源结构不太合理, 合理的来源结构应该是来源广泛, 单一的教师来源对优化教师结构和活跃学术氛围都不利。
2、教学研究水平不高
教学研究是整个体育老师的弱项。教学研究水平对每门学科的发展都是相当重要的, 教学研究的成果既来自于实践, 也指导着实践。体育老师很多在读书期间都是相当重视体育的锻炼, 而文化知识水平就相对不高。他们在踏入工作岗位后, 很多老师都相当重视教学内容和环节, 而忽视了自身对教学工作的总结和反思, 导致自己的教学效果不十分明显, 相应的他们的教学研究和创新的水平就不高, 最后他们的教学就很难有深度。
3、教学负担相当重
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有所不同, 体育老师所教的班级量大, 因此, 他们的教学负担就相当重, 使得他们没有多余的时间去思考自己的教学研究和创新。
4、教学手段不多
体育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的运动水平, 最为重要的还是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然而, 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 体育老师们基本上都是把运动技能的传授作为教学的重点, 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做得很少, 这很不科学。
二、当前大学体育老师所要面对的挑战
1、现代大学体育老师的知识结构要合理
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教学体制的进一步完善, 对新时代大学生的整体素质要求更高, 相应地对大学体育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注。因此, 大学体育老师不能只是某一项体育运动的示范者, 体育课再也不是以前那种一个球一只哨的课堂。这就要求广大的体育老师要与时俱进, 持续地拓展自身的知识结构。其一, 要求体育老师要把握更新更多的体育相关知识, 不但要有体育教学的实践经验, 还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其二, 体育老师还不能把自己的知识局限于本专业上, 还要使自己拥有一定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等方面的知识, 以能在体育教育中向学生渗透必要有人文关怀, 能与学生成为朋友。
2、大学体育老师还要有强烈的人格魅力
道德品质是作为一名体育老师所必须的, 老师要在这方面给学生以示范, 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做到既教书也育人。所谓道德就是协调人与社会以有人与人之间的行为规范。在大学体育教育活动中, 老师要时时潜意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3、大学体育老师要具有教学创新的能力
事物的发展必须要创新, 当然体育教育要发展, 也需要创新。因此体育老师必须要强化自身学习提高, 自学积极地参加体育改革活动, 强化自身实践和理论的研究, 科学认识体育改革当中发生的问题和矛盾。更新教学理念,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水平。
三、关于加大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建议
1、强化师培工作, 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的前提。以老带新的培养方式可以使年青教师们成长迅速, 使之成为勇担重任的中坚力量;采取学历提高、锻炼实践、短长期进修以及交流学术等等方式, 可以促进广大中青年老师充当教学工作的中坚力量。使师资队伍形成合理的老中青、高中初的年龄和职称结构。
2、进一步培养大学体育老师的职业道德及品质素质
优秀的职业道德和品德已成为现代人良性发展的必要要素, 整个社会对人的职业态度、职业观念、职业技能、职业作风以及职业纪律都有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大学的体育老师就必须拥有优秀的职业道德和品德素质。只有满足了这些条件的大学体育老师才有可能工作热情、主动、周到、耐心, 才能做到改正和正视自身的不足, 才会心甘情愿地接受其他人的监督, 最终才会促进自身的发展。
3、拓展自身的知识结构以及知识面
大学体育老师的知识结构普遍是由体育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以及一些相关知识所构成, 他们的能力主要包括教学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组织能力三方面。培养大学体育老师的重点就在于培养他们的科学文化水平、敬业精神、观察能力、运用知识能力以及取得信息能力上。目前, 国内的教育所实施的改革就是针对结构的改革, 其重心就是针对老师本身知识结构的改造。促进体育老师从技能型向智能型、单一型向复合型、厚重型向创新型转变。
4、教学模式的改变
提升人才培养能力, 提高大学体育教学水平, 就要求大学体育老师必须提升大学生的体育素养, 促进大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观念, 培养和发展他们的个性。为实现以上目标, 我们就必须转变以前陈旧的教学模式, 强化体育的学科创建, 提高大学体育老师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以及协作能力, 可以采取拓展他们的知识结构、鼓励提高自身学历等等方式进行。
5、引进教师要做到科学与合理
要引进大学体育老师, 事先要依据教学实际的需要做好科学与合理的规划, 计划体育项目时要以学生特点和地区特征为依据, 同时还要考虑学历、职称以及项目等等各种因素, 做好师资队伍的长期规划。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S].教体艺[2002]13号.
[2]陈聆.解读新课程[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2.
[3]季浏.体育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4]石鸥.课程改革中的若干问题[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4.
[5]周瑞琪.对新《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思考[J].武汉体院学报, 2003 (5) .
师资团队建设 篇2
一、指导教师的条件
1.热爱祖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工作负责,作风严谨,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能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2.最近8年在医疗第一线工作,具有中级以上医疗或教学系列专业技术职务的临床医师。第一阶段培训指导小组负责人。指导教师小组成员,确因需要,可有小部分高年资主治医师担任。第二阶段的指导教师,除具有副高以上职务外,必须是已经指导过住院医师第一阶段培训,在科研中有一定造诣的专家。3.身体健康,能坚持日常工作。
二、指导教师的职责
1.指导教师应在职业道德及精神文明等方面成为住院医师的表率,言传身教,不仅要指导住院医师做好临床工作,更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提高住院医师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
2.熟悉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的内容,根据方案中对住院医师在政治思想、临床实践、技能操作、专业理论和外语、临床教学、科研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对每位住院医师制定出具体培训办法,指导他们进行规范化培训,监督住院医师完成培训方案所规定的各项指标和要求。对第一阶段的住院医师,应指导他们熟练掌握二级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指导他们正确掌握询问病史的技巧和规范体格检查方法;指导他们正确书写各种病案记录,如入院病历、病程记录、手术记录、转科记录、出院记录、门急诊病历以及各项检查的申请单、处方等;指导他们熟练掌握诊疗技术的规范操作。对第二阶段的住院医师,在加强“三基”训练的基础上,指导他们学习本专业的有关著作,掌握专科常见病和部分疑难病症的理论和诊疗技术,指导他们正确书写专科记录。3.承担临床住院医师专业理论课的教学,组织有关讲座,指导他们了解本学科的新进展。4.指导住院医师的实践工作,帮助他们提高思维、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与病人沟通、取得病人合作的技巧,提高临床诊疗技能的准确性和熟练程度。5.负责安排和指导住院医师的教学实践。6.指导和评价住院医师撰写论文和综述。
7.对住院医师在接受培训过程中登记手册的填写情况,应给予指导和检查,并将其在培训中的表现记录在册。
8.根据需要,指导相关学科住院医师的培训工作。
9.根据《方案》要求,做好住院医师的轮科考核、年度考核和阶段考核工作。副高以上指导教师应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临床住院医师阶段考核的命题、评卷和临床技能考核工作。10.负责对本人带教的住院医师学员进行本科室轮转期间的业务管理,尽可能保 证学员完成本专业规培要求的内容和标准(接诊病种和技能操作的最低例数)。11.加强对学员的培训过程指导,包括:接诊患者、询问病史;体格检查;病历 书写;病例分析;无菌技术、技能操作;临床思维能力;沟通交流技巧等。
12.负责每月对本人带教学员进行月考核;对出科学员进行培训手册审核、出科 考核。
13.在培训带教过程中发现问题,根据情况及时上报科室规培秘书、科主任或临 床培训中心。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科主任/科室秘书职责 科主任/科室秘书职责:
1、负责对本科室轮转学员的考勤管理;
2、负责对在本科室轮转的学员进行带教指定(为学员指定带教老师);
3、负责对在本科室轮转的学员进行培训手册的科室审核;
4、负责督促和监督各带教老师每月带教职责完成情况
5、负责组织成立本科室规培考核小组,对出科学员进行临床实践技能的考核评 价(使用出科考核临床实践技能所对应的评分表进行考核)
师资团队建设 篇3
关键词:双元 师资 教学团队
引言
双元制是被世界认可的德国的职业教育模式,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利用已有的条件和实践经验,成功吸取了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精髓并运用到人才培养中,形成了双元制本土化人才培养模式――“定岗双元培养模式”,其特色之一就是“双元”师资专业教学团队。本文将以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教学团队为例,重点介绍“双元”师资专业教学团队的必要性和其模式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一、“双元”师资专业教学团队的必要性
所谓的“双元”师资教学团队指该团队成员是由企业培训师即“企业元”和具有“双师型”的学校教师即“学校元”组成。该模式整合了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资源,体现了不同机构和部门的合作,实现了优势互补的培养模式,实现“1+1>2”的良好效果。该文中的教学团队作为高校教学组织的一种形式,它主要以某一专业或者某一课程为域而组成的,它的核心目标只有一个,以提高某一专业或者某一课程的教学质量为目标,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是教学团队取得成功的关键,那为什么要建设“双元”师资专业教学团队呢?
首先,从学生角度来看,来读高职的学生都希望自己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学一技之长;当然,高职教育的目标也告诉我们,高职教育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它突出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如果没有懂得理论的专业教师,培养的高职生只能是“知其然,不知所以然”的操作工;反之,没有实践技术过硬的企业培训师,培养的高职生只能是眼高手低的书呆子,所以,为了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为了实现真正的“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我们在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实践过程中,逐渐意识到建立“双元”师资专业教学团队是必走之路,而且是通向良好教学效果的一条光明之路。
其次,从教师角度来看,我们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数是本科及以上学历,经历的是传统的学科教学体系,在动手实践方面存在很大的欠缺,一个教师要想同时成为理论教学专家和技术操作能手恐怕难以实现,这也是当前高职教师的“先天不足”;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每个学科的知识更新换代都很快,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而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我们不能要求教师对某一学科中的每个领域都要精通,及时教师再努力,也不能做到某一专业样样吃透,正如“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所以,只要教师做到博而专就可以,而不能强求教师做到“万事通”。在该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之间的知识互补来实现。
最后,高职教学的模式需要“双元”师资专业教学团队。随着高职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高职教学活动倡导项目化教学,一个完整的项目必然要包含理论与实践双重内容,即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为一体的项目化教学。如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汽车发动机的项目,培训师对汽车发动机的加工流程和生产工艺非常熟悉,但可能无法解释“怠速”对汽车发动机的影响及可能出现的结果;而高职学校的教师也不知道他们讲授的汽车发动机的理论在制造工艺或加工中会出现的具体问题。因此,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高职教育要在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完成全部教学活动,就迫切需要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即包含懂得理论的转任教师,又有实践丰富的企业培训师。
二、“双元”师资专业教学团队模式探索
良好的团队应该达到“1+1>2”的良好效果,那如何实现该目标呢?“双元”师资专业教学团队模式起到决定作用,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确定“双元”师资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目标和内容
在成立“双元”师资专业教学团队时,最为关键的一点是树立共同的目标。共同目标是团队成员的动力,体现团队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通过我们的调研和研究发现,共同目标的制定要考虑团队成员的特长和个性,结合专业发展、系部发展甚至院级发展,从而发挥或开发团队成员的最大潜能,实现团队的可持续发展。如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双元”师资专业教学团队,在考虑团队成员的性格、专业特长外,还重点结合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定岗双元”培养模式,甚至将3年后升格本科也考虑其中。
同时,一个优秀的团队必须有明确的任务或内容,才会有实施的载体。经过调研兄弟院校和分析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的情况,结合我院的特色,考虑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发展,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成立的“双元”师资专业教学团队主要内容有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改项目、科研项目等方面,实现“产——学——研——用”一体化。
2.“双元”师资专业教学团队结构建设
优秀教学团队的一般结构,即包括团队带头人、教学研究骨干、青年教学梯队、辅助教学人员组成,同时要考虑年龄、支撑、学历等因素。而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成立的“双元”师资专业教学团队,具有“两双”特点,分别是:一是具有“双带头人”,一个来自企业一线的实践专家,一个是学校专业负责人。“双带头人”很好的实现了“1+1>2”的效果,因为来自企业一线的带头人了解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最新技术和应用,学校的专业负责人了解教育领域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情况,两者实现对接,保证了团队发展的良好方向和理念。另外一双是“双师资”,即有50%团队骨干成员来自企业培训师,50%团队骨干成员来自学校,骨干成员是团队的中坚力量,也是团队的中流砥柱,该“双师资”保证了团队目标的实现。
当然,团队中的年龄、职称、学历分布成金字塔型,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成立的“双元”师资专业教学团队成员情况分布见表1。
3.“双元”师资专业教学团队运行模式
任何团队的运作都有自己的模式,适合自己的即为最好的。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成立的“双元”师资专业教学团队在运作中主要体现了职责明确、建立了沟通机制以及奖惩办法的实施。职责明确主要强调了团队成员的分工,从而避免了扯皮事件的发生;我们知道,沟通是管理的重要工具,在团队的工作过程中,为了实现共同的团队目标,必然需要团队成员的配合,这些都需要通过沟通来实现,正如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所言:“未来竞争将是管理的竞争,竞争的焦点在于每个社会组织内部成员之间及其与外部组织的有效沟通上”。所以,我们通过定期召开碰头会议、建立QQ群、电子邮件等沟通方式达到良好的个沟通效果。另外,奖惩机制的建立有效的督促了团队成员工作的积极性,合理的团队奖惩制度是一个团队是否具有活力的重要因素,也是一个团队领导能力的一种体现,通过团队成员民主讨论,最终形成了奖惩制度,从而使团队成员的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nlc202309012252
4.“双元”师资专业教学团队内涵建设
任何企业都要自己的企业文化,任何团体也要形成团体的文化,因此,教学团队也不能缺少文化建设,即内涵建设。我们都希望自己呆在有归属感、共同感的团队中,在团队中能够充满关心、信任,这就是良好的团队内涵建设。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成立的“双元”师资专业教学团队经过几年的努力,实现了团队成员的“个人愿望”积聚在团队的“共同愿景”的旗帜下,将个人发展目标与学院、专业建设的发展目标相结合,形成共臝意识,充分发挥个人努力所无法产生的巨大创造力。
三、“双元”师资专业教学团队的一点思考
任何团队建设都有不足的地方,结合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双元”师资专业教学团队的实际情况,以及国家级教学团队的要求,我认为我们的“双元”师资专业教学团队应该进行完善,具体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学院专任教师的职称比例有待调整。由于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年轻教师偏多,职称比例也偏低,实践经验偏少,导致无论在教改项目还是科研项目中,都显得有些单薄,该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和完善学教师培养的机制来改善,每学年按计划分步骤组织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外出学习。学校对成长起来的骨干教师实行动态管理,发挥骨干的作用,给他们委以重任,如担任课题负责人、带徒弟等,让他们的特长充分地展示出来,从而让其快速成长起来。
其次是学院专任教师的教学工作量较大,在提升自我素质方面缺少时间。由于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师教学工作量较大,很多年轻老师缺少了最佳的进修机会或是自我素质提高的机会,有较少的精力和时间放在教改和科研上,从而影响团队在教改项目、科研项目等方面的发展。
最后是搭建各种平台,构架教师专业成长的展示空间,学识、技能、才华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我挖掘与激励性展示。通过各种平台的搭建,展示团队成员的才艺、成果,让其在成功中成长。
参考文献:
[1]刘宝存.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促进本科教学质量提高田.中国高等教育,2007.
[2]罗伯特.欧文斯著,窦卫霖等译.教育组织行为学(第七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杜,2011.
[3] 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E]. 教高〔2007〕2 号,2007 年2 月17 日.
[4] 陈向东,唐晓峰,沈萍武. 武汉大学微生物学系列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的特色与建设思路[J].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通讯,2010(3).
[5]房喻等.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不断提升课程教学质量[J]. 中国大学教学. 2012(1).
师资团队建设 篇4
一、重视选拔, 是组建一支精干团队的前提
学校领导要有一双识才的慧眼, 精选敬业奉献、师德高尚、业务能力强、教学实绩突出、在学生中有较高威望的骨干教师充实到班主任队伍中去, 淘汰那些“出工不出力”的“老大难”班主任, 从而组建一支精干得力, 喊得响, 做得好的班主任队伍。我们在选拔班主任时, 在《中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标准的基础上注重下面几点: (1) 有较强的政治理论素质和高尚的思想品德及良好的心理素质。 (2) 热爱班主任工作, 责任心强, 纪律性强, 有敬业、奉献精神。 (3) 热爱学生, 善于理解教育学生。 (4) 坚持原则, 有一定组织能力, 性格大方开朗。 (5) 时间充足和家庭关系良好。事实证明, 只要有一个素质好的班主任, 就会培养出一个朝气蓬勃、团结、健康向上的班集体, 就会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特别是教师聘任制的实施, 我校尝试了班主任优先 (一级) 聘任, 突出班主任在学校管理中的地位。班主任选定后, 学校领导要与他们签订责任书, 明确权利和义务, 使其在自己的“领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加强培养, 是磨炼精干团队的关键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科学, 更是一门艺术。任何一名优秀班主任的成长不仅需要时间的磨炼, 更需要持续的学习和不断的培训。我校在努力培养提高班主任素质方面基本形成制度化、规范化。一是坚持按照“先培训、后上岗, 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 每学年初和新班主任上岗之前, 由学校组织学习培训。每学期有计划地组织班主任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班主任工作理论, 提高教育理论水平, 同时结合当前的形势和任务学习有关文件和决定, 明确任务和责任, 增加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自觉性。二是制定了《班主任工作职责》《班主任量化考核细则》及《班主任奖惩条例》, 强调了班主任在每天学生早操、课间操、眼保健操、早晚自习、晚上就寝及集会、清洁大扫除时必须到场查看, 了解情况, 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 研究和改进教育方法。三是每月召开一次班主任工作研讨会会, 给班主任搭建一个平台, 使班主任能定期开展研讨, 在研讨中出真知, 在研讨中长见识, 在研讨中出效率。四是每期召开一次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对学校评比出来的“优秀班主任”作专题经验介绍, 组织班主任学习班级科学管理方法, 研究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 共同探讨教育方法, 通过交流, 共同提高。并鼓励班主任总结经验, 撰写经验文章或教育科研论文, 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五是对新任班主任的年青教师, 考虑到他们工作热情高、有理想, 但缺少工作方法和经验, 则分别指定一名有经验的班主任作为指导教师, 进行传、帮、带, 让他们尽快从受教育者进入教育者的角色。通过加强对班主任的培养, 全面提高了班主任素质, 特别是工作能力明显提高, 使班主任队伍综合素质不断上升。在工作中使多数班主任从经验型逐渐发展到具有理论指导的现代管理型, 克服了班主任工作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使班主任工作逐步走上了系统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的轨道。同时, 使班主任对自己工作的地位、作用、任务和职能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促进了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的更新, 增强了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规范管理, 严格考核, 是塑造精干团队的核心
树立科学发展观, 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对班主任工作进行公正合理且科学的评价考核是我们始终不懈探讨的内容之一。经过多年的运作和一直以来的不断完善, 我们制定了班主任工作量化管理月考核细则。按工作内容把班主任工作划分任务完成、思想教育、纪律管理、卫生管理、寄宿生管理、文化建设、日常工作、奖励等几大类, 对班主任的“德、能、勤、绩”进行考核。检查、记载是学校政教处对班主任工作管理的重要内容, 也是对班主任考评、奖励的重要依据。我校对班主任实施量化评分考核制度, 对于班主任日常工作的检查, 由行政值周每天检查记载;班级纪律, 包括早晚自习、就寝、集会、出勤情况、清洁卫生, 由值周教师和值周学生及校学生会检查记载;学生违纪情况由纪检部配合政教处检查、处理、记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经过量化评分, 每周小结, 每月总评, 与班主任每月津贴挂钩, 全期期末总评, 作为评选先进班集体和文明班集体的依据, 与班主任学期目标奖挂钩。通过这些工作, 增强了班主任老师的责任感, 同时, 对于班务工作中如学生的思想教育、班、团工作、班级主题活动、黑板报、学生德育量化考评等工作的开展情况, 政教处每月进行一次详细的检查记载, 期末收齐归档, 作为德育资料长期保存。并把评价结果作为一年一度评选先进、表彰奖励、晋级晋职的依据, 克服班主任工作中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 以对老师们的工作产生积极的促进效应。
四、评比奖励, 提高待遇, 是激发精干团队的有效手段
坚持班级评比表彰, 是对班级学生的鼓励, 同时也是对班主任工作实绩的认定。评比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 对于先进班级的评比, 我们制定了量化评分的《班级月评和期评考核细则》及《班主任个人表现月评和期评细则》, 如班级月评从班级纪律、日常表现、学生出勤、参加各种活动情况、宣传、治保、卫生、三操等方面进行考核记分, 班级期评从常规管理、班级巩固率、班务资料、班上学生成绩、公物爱护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评分, 班主任个人表现从组织班级思想教育、个人出勤、班上纪律表现、组织活动、劳动等方面进行考核评分。根据班级期评考核得分经学校研究评出先进班集体, 每年在评选推荐上级先进集体时, 在校级先进班集体中产生, 一学年结束, 根据班主任两期个人期评得分评出校级优秀班主任, 在推荐上级优秀班主任时, 在校级优秀班主任中产生, 原则上从高分到低分, 择优推荐。评选先进采用这种办法, 客观、透明度高, 没有评上先进的班主任也口服心服, 而且也容易找到差距继续努力。同时, 学校非常重视班主任的待遇, 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 逐年提高班主任津贴, 现每月班主任各种津贴累计已达150元以上。另外, 还把班主任工作成绩和表现情况作为晋级、晋职、评优、入党、提干的重要条件。学校每年对评选出来的先进班集体、优秀班主任进行大力表彰、奖励。召开隆重的表彰大会, 在热烈的气氛中, 大力倡导学先进、赶先进, 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激发了教师育人的积极性, 使奖励起到了教书育人、奋发向上的激励作用。
五、做好班主任坚强后盾, 是打造精干团队的重要保障
农村中学留守儿童多, 家庭教育空白, 加上受校外影响大, 思想复杂。特别是有的家长不仅不配合学校教育, 反而责怪教师。有时我们的班主任“出力不讨好”。这就给我们的班主任工作带来一定的压力。学校领导特别是政教部门要能理解班主任工作, 经常交流。不仅学会听班主任倾诉, 而且要深入一线调查研究, 与班主任共同解决困难与问题。学校领导要运用好教育部出台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的“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 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规定, 做好班主任思想工作, 并给予班主任有力支持。树立班级管理工作就是学校的管理工作, 学生的问题就是工作上的问题, 特别是“有难同当”的意识, 让班主任对学生教育想管、敢管。
师资团队建设 篇5
一、对“双师型”师资团队的分析
当前,人们关于“双师型”师资团队的理解有以下几种:(1)“双职称型”:在获取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职称的同时,获取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其中教师职称为讲师、教授与副教授等;(2)“双证书型”:获取财会专业从业资格证书以及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资格证书,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员,其中从业资格证书包含:注册会计师和注册税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与律师等;(3)“双能力型”:既能开展财会专业理论教学工作,又能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4)“双融合型”:具备以上两项的教育人员,被称之为“双融合型”教师。
二、中等专业学校财会专业“双师型”师资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中等专业学校财会专业“双师型”师资团队建设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对“双师型”师资团队的概念认识不足:如拥有多年工作经验和自行完成各项财会活动的教师,即认定为“双师型”教师;(2)“双师型”专业财会教师人才的匮乏,如外聘财会教师,拥有充足的实践操作经验,但缺少与之相对应的理论知识;(3)“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较低,如国家政策上未重视“双师型”财会教师人员的重要性。
三、提高中等专业学校财会专业“双师型”师资团队建设效果的有效措施
(一)对“双师型”师资团队判定标准进行确定
在“双师型”师资团队建设过程中,对教师的认定标准需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其主要认定标准包括:具备教师资格,并且拥有副教授、讲师等职称的相关证书;具备相关职业资格,例如:会计师、经济师等,同时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职业能力。只有满足以上几点要求,才能正确认识“双师型”教师的真正意义,并不是拥有“双证书”“双职称”就属于“双师型”教师,无论证书和该专业是否存在联系,也不管教师自身职业能力和相关证书是否一致,均无法利用单一的方式对“双师型”的标准进行定位。
(二)实行内部培养外部引进的方式
中等专业学校中,对于“双师型”师资团队建设工作,可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的两种方式,加快建设进度。其中内部培养是指:对于中等专业学校中现有的财会专业教师应强化继续教育的作用,同时为财会教师构建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定期开展教师的培训工作;外部引进是指:采用财会专业人才优惠的政策,加大财会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使其对现有的财会专业师资队伍进行充实,逐渐由理论教师向实践教师的角度转变。
(三)构建财会教师激励制度
为了加快财会专业“双师型”师资团队建设,中等专业学校相关管理人员可为财会教师构建完善的激励制度,利用对教师工作环境的改变,使其能够对自身的工作方向与目标进行准确定位,从而树立财会教师终身学习与培训的理念。另外,成立财会教师标准认定组织,利用专业组织的构建,制定且完善“双师型”财会教师职称的评价标准,同时国家政府可在资金与政策上对专业组织的构建提供有利支持。
(四)加大“双师型”财会教师的培训力度
中等专业学校需在制度和资金等方面实施政策优惠。投入一定费用应用在名师、优秀团队的建设中,对其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以及锻炼空间,将改善团队整体学术水平、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的重点,积极引入博士或硕士等高学历人才,并对其进行有计划的培训,将其派送至国外中等专业学校进行学习,让教师拥有较强的国际意识,进而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总之,在中等专业学校财会专业中,“双师型”师资团队的建设,实现了理论教师向实践教师的过渡,实现了财会专业学生的综合发展。着眼于中等专业学校财会专业教学改革工作,其主要体现工学结合的优势,通过建设“双师型”师资团队的方式,使中等专业学校成为输送技能型财会人才的重要载体。
参考文献
[1]李俊华,李业明,陈婷.护理类中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以贵州省人民医院护士学校为例[J].职业教育研究,2013(2):69-70.
[2]徐哲.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以大连市为例[J].继续教育研究,2013(1):82-84.
师资团队建设 篇6
近年来,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各行各业对物联网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巨大。物联网专业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决定了物联网产业所需的人才既要有传统的理工科专业功底,还需精通多领域、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专业人才。由于我国物联网专业建立的时间短,物联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的阻碍。其中,建立一支结构合理、融合多学科知识、实践应用能力强的师资队伍成为物联网专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1]在对我国高校物联网专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物联网专业教学团队在物联网师资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并提出团队建设的几个切入点,旨在推进物联网师资队伍的建设,从而提高物联网人才培养水平,促进我国高校物联网专业建设。
二、我国高校物联网专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物联网工程专业自2010年教育部首次批准开设以来,已有350多所高校开办了该专业。物联网专业融合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微电子、自动化等多个学科,国内大多数高校的物联网专业是由计算机、网络工程和通信等专业衍生而来。由于专业起步比较晚,无论是师资还是硬件设备几乎都是从零开始。[2]因此,大部分院校的物联网专业在教学方面普遍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是师资力量薄弱。物联网专业的授课教师与实验技术人员具有物联网行业从业经历和知识背景的较少。相比其他专业,物联网专业对师资要求更高,更需要精通多学科相关技术的人才;
二是配套教材匮乏。目前的物联网专业有多门专业课程难于找到合适的教材,教师授课前需要花大量时间收集和整理资料,且学生课后复习缺少依据,对知识的理解形成阻碍;
三是教学实践环节滞后。物联网专业实践性强, 对实验设备要求高,大部分高校的还没有建立专门的物联网实验室。教学过程重理论轻实验,部分专业教师自身缺少生产或工程实践的经验,一些较复杂的新型实验设备,对教师的技能要求也较高,难以指导学生进行综合性的实践。[3]
上述的三个问题的核心在于现有物联网专业师资的知识结构较为单薄,缺少能够融合多种学科的高级人才。虽然可以通过多渠道外引、机制化内培等方法改善物联网师资力量,但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建立一支多学缘结构的物联网教学团队对快速推动师资队伍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三、高校物联网专业教学团队的作用
教学团队建设是改善师资力量的重要推动力,高效的教学团队在构建师资队伍工作中将发挥重要作用。[4]建立一支老中青搭配合理、多学缘结构的物联网专业教学团队对开展物联网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编辑出版专业教材、培养青年教师、鼓励教师进修等方面可以起到积极作用,进而提升师资力量的整体水平。
1.建立团队合作机制,开展教学研究。通过建立物联网专业教学团队,可促进团队成员间的合作,各取所长,实现教学水平的提高。专业教学团队还可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进一步改革物联网专业教学内容和方法,推动物联网专业教材的编辑和出版。
2. 教学团队建设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从学科角度来看,多学缘结构的教学团队可以将知识共享、学科交叉,将不同学科背景和知识结构的教师集中起来分工协作,形成优势互补。从年龄角度来看,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帮助青年教师的成长。与此同时,老教师也可以从年青教师那里分享到更新知识和观念。因此,教学团队为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四、物联网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
教学团队的建设形式是多样化的,可以涉及教学改革的各个环节,如教师队伍建设、实践平台建设、学科竞赛等都可作为教学团队建设的切入点。[5]
1.物联网教学团队要有明确的团队目标。物联网专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与其他成熟的专业有所不同。在制定教学团队的目标时也应区别对待。应针对物联网专业自身的特点,结合学校优势学科,依托学校的专业特色和行业背景。并借鉴国内外先进理念和方法优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培养方案开展研究与教学活动。[6]以教学团队推进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建设, 打造一支研究水平高、教学质量好、符合产学研用要求且在同类院校领先的教师团队。以天津科技大学物联网教学团队为例,其依托轻工行业背景,立足服务区域与地方经济发展,以将物联网专业建成具有轻工行业特色的物联网工程示范专业为目标。通过制定明确的教学团队目标,极大地提升了团队成员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2.物联网教学团队的教师队伍建设。团队的教师队伍应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与无线通信、 信号与信息处理、人工智能、通信工程、工业电气自动化等多种专业,通过各专业的融合,不断丰富课程教学内容,促进了不同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推进,使学生受益面大大拓宽。通过培训、挂职、学术合作、交流等方式提高团队成员的教学研究水平,拓展专业领域视野。通过引进行业企业的专家等方式补充团队力量,帮助学生实时了解物联网行业的最新研究与应用,开拓学生的视野,指导学生更专业地进行未来职业规划。以天津科技大学物联网教学团队为例,其团队主要以天津市特聘教授为引领,以行业专家为辅助,以硕博教师为教学研究主力的阶梯式团队。同时, 基于学科建设基本特征和需求,优化团队教师的年龄分布、学历层级和职称架构,开展团队成员能力水平提升建设。通过团队良好的海内外优势学缘,拓展学科与海内外优秀大学、500强企业等合作渠道,获取最新专业研究成果。
3.物联网教学团队的网络教学平台建设。通过教学团队推进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实现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学校网络软硬件硬件资源,搭建网络学习空间,建立多维度教与学通道,实现课程资源在线共享;建立网络教学资源库;同时,加大图书馆网络资源建设,建设电子阅览室,不断增加网络专业资源。增加教师学生网络在线互动。积极参与慕课(MOOC)建设,设计课程模式,精准授课内容,选择优秀授课教师,逐步实现专业核心课程在线开放式授课。同时,建立学生实验课程设计的作品库,面向学生、教师开发, 作为教学科研的参考资料。开展多种模式的教学改革实践,充分发挥产学结合的优质教学资源优势。
4.物联网教学团队推进教学改革。教学是个动态的过程,教学团队需要坚持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相结合,不断推进教学改革。立足服务区域物联网产业发展,提出创新的人才培养方案,规范和构建一个体现学科发展趋势和企业人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将具有物联网应用和创新能力的需求纳入培养方案,制定新的教学计划、培训方案和实习计划,优化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体系。关注专业领域最新技术,补充和完善课程教学大纲,全面更新和优化教学内容。以教学团队推动教材建设,鼓励出版具有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的精品教材,加大对教材建设的投入,设立教材建设专项基金用于规划教材的编写、出版及评奖。
5.物联网教学团队加强校企合作。利用校企合作共建平台,吸收企业参与课程建设,使教学内容密切结合生产实际;实行课程负责人制,将课程建设业绩纳入教师年终考核、评奖评优。应加快多元化、多样性校企合作步伐,广开思路、注重落实,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IT企业,构建校企合作联合育人平台。此外,不断丰厚延伸校企合作内容与内涵,吸纳相关企业/行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校企的全面融合,建立互动机制。
6.物联网教学团队指导学生竞赛。以开放实验室为支撑,以高水平教师为导师,以科研项目为载体,搭建大学生工程实践创新平台。组建学生创新团队,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团队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竞赛活动,并实现新的突破。
五、结束语
构建物联网专业教学团队,形成团队成员间的强强联合和优势互补,可以对物联网师资队伍建设起到快速推动的作用。随着专业教学团队的不断努力探索,将逐步改善我国物联网专业师资力量薄弱、配套教材滞后等问题。然而,物联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任重而道远,物联网专业教学团队的发展还应当确立一个长远的规划,这些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研究与实践。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校新开设的物联网专业普遍存在师资力量不足、配套教材滞后等问题。对专业教学团队在物联网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作用进行分析,以天津科技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实践经验为例,探讨以专业教学团队推进物联网师资队伍建设具体实施方案。
关键词:物联网专业,教学团队,师资队伍,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桑潇.物联网专业师资队伍构建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13):176-177.
[2]刘涛.高校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考[J].物联网技术,2014,(4):76-78.
[3]田新志.应用性本科院校物联网专业建设及发展的思考[J].科技资讯,2013,(34):156-157.
[4]王正斌,汪涛.高校教学团队的内涵及其建设策略探讨——西北大学教学团队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1,(3):75-77,86.
[5]刘建凤,武宝林.高校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3,(4):80-82.
师资团队建设 篇7
1.了解教师
了解团队中每个成员的特点、所需,是对团队进行有的放矢管理的前提。 因此,每学期初我们开展教师个人发展专业规划调查,再结合日常的观察和沟通,将团队中的教师分为几种类型,如专业技能出色,个人实力雄厚,但个人主义较强,配合度不高的教师;配合度好, 态度谦和,但主动性差,自我创新能力薄弱的教师;遇事沉着冷静,但缺乏工作热情,总是不温不火的教师; 个性爽直,待人诚恳,但语言沟通技巧差的教师;能埋头做事,工作高效,但不善于传授经验的教师;做事速度快,但细节意识缺乏的教师。 针对不同类别的教师, 我们进行不同的引领, 让他们在团队中都能愉快工作和成长。
2.分层要求
幼儿园根据对不同层次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了解,结合幼儿园的三年发展规划,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不同的具体要求,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和教研活动,使不同层次的教师都有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都能获得实实在在的发展。 对工作不足5年的青年教师提出的要求是“一年起好步,两年一过关,三年一技能,四年一展示,五年显身手”,重点指导他们做好教育教学常规工作。 比如,对新手教师,我们专门开展了带班行为规范化研讨活动(见下页表格)。 对工作5~15年的中青年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他们向区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的方向努力,帮助他们逐渐形成个性化的教育教学特色。 对工作15年以上的教师,则要求他们在课题研究上有突破,在家长工作上有创新,并做好独当一面的充分准备, 随时在全新的工作岗位和环境中展现自己的才智,做好传帮带。
3.合理放权
师资团队建设 篇8
蒋鸣和:NOC活动秉承的是一种“草根精神”, NOC活动提供的是“草根”比赛的平台。因为它贴近教师, 所以受到教师们的广泛欢迎。
今年NOC活动有一个重大的举措 (也是一个理念, 我一直想要实现的理念) :教师不单单要参加比赛, 不单单是“被比赛”, 还要做评委。我一直说, “草根精神”得以体现, 是因为教师的参与。而NOC活动除了创新就是要接近教师。
今年我们在桂林培训时, 进行首次裁判 (评委) 现场考核, 报名的老师很踊跃。我们就把历年活动中表现特别优秀的教师, 逐渐吸纳到我们的评委队伍, 改进评委队伍的结构。我认为如果符合“草根精神”的比赛, 评委中的一线教师比例要超过60%, 甚至到70%。这样比赛就真正成为我们一直说的一个愿景——成为教师自己的比赛。实践证明, 这几年来, 参赛人数越来越多。比赛的赛项也继续增加。我预计今年参赛的人数会达到近几年来的最高峰。此次教师项目苏州决赛参赛人数近八百人, 再加上教师项目 (教学实践评优) 无锡决赛参赛的人数, 我估计将超过一千二百人。一千二百是个保守的数字。今年教师比赛的规模要比去年翻一番。然后再是创新。只有适应我国教育信息化广泛应用这个新阶段, NOC活动才能够走在前面, 才能成为引领教师展示实践成果的平台。我想NOC活动搭建起这样一个平台, 将会越办越好。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NOC活动秉承创新、实践的精神走过七年。每年都有或多或少的变化, 都有促进师生创新与实践能力进一步被开发、挖掘的创新赛项出现。那么, 您认为第七届NOC教师决赛与往届相比, 有哪些不同?
蒋鸣和:我国的信息化工作已经走过十年。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新阶段。我认为新阶段应该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就是要继续坚持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我们基础教育工作的主线, 也是教育信息化的主线, 是要坚持运用信息技术去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
我想新阶段要面向学生。但是, 不单单是面向学生这一个群体。例如, NOC活动既是面向学生的比赛, 也是面向教师的比赛。而教师的作品好不好, 归根结底是看作品是不是促进了学生能力的发展。我想这是我们创新的立足点。还有一个创新立足点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提倡建设创新型国家。从国家发展的意义上来说, 教育信息化要尊重信息技术发展的新趋势。要及时地把新的技术应用到我们的教育教学当中去。这也就证明邓小平同志所说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一些新的技术得到运用, 这使得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功能得到扩展。例如, 我们现在一直提倡启发式教育, 基于问题的学习。那么新技术就可以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构建一个这样的环境, 是启发式教学的环境, 也是促进师生互动、交互的环境。
【师资团队建设】推荐阅读:
师资团队09-27
心内科规培师资团队职责05-24
职教师资建设08-29
师资队伍建设07-26
师资建设规划08-01
高校师资队伍建设06-11
大学校长师资建设07-27
师资队伍建设措施10-18
中职师资队伍建设论文05-14
小学师资队伍的建设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