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团队

2024-09-27

师资团队(精选8篇)

师资团队 篇1

摘要:体育教育是大学教育中极其重要的部分, 对现代人才的形成也担负十分重要的责任。笔者在本文中就大学体育教学的特征和对师资队伍的要求, 对当前所存在的部分问题做出了分析, 提出了自己的独特建议, 其目的就在于为大学体育教学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大学体育,研究,师资队伍,师资团队,队伍建设

大学体育是大学教育中的一门基础课, 在我国的大学教育中所占的地位极其重要。师资水平如何将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 也对所培养的人才质量也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人才的标准也在持续提高, 当然也对大学教师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但是现实情况是怎么样的呢?随着大学的扩招, 其办学规模也在持续地扩大, 然而, 相应的师资队伍建设并没有跟上, 还存在着部分问题。为此, 笔者本着解决这些问题而撰写本文, 给广大同仁提出部分建议。

一、在现实体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教师的结构不够合理

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不是教师的年龄结构不够合理。当前, 各个大学的体育老师基本上都是以年青人为主, 特别是很多都是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当然, 他们也有一定的优势——工作积极性比较高, 精神力也比较充沛。但他们也存在着诸如教学经验不足、课堂的操控能力不高等不足。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青黄不接的现象。其二就是性别结构不太合理。相当多的大学体育老师的男女不平衡。其三就是学历和职称结构不太合理。在这一结构当中, 学历和职称普遍偏低, 高学历、高职称所占的比例不高。其四就是教师来源结构不太合理, 合理的来源结构应该是来源广泛, 单一的教师来源对优化教师结构和活跃学术氛围都不利。

2、教学研究水平不高

教学研究是整个体育老师的弱项。教学研究水平对每门学科的发展都是相当重要的, 教学研究的成果既来自于实践, 也指导着实践。体育老师很多在读书期间都是相当重视体育的锻炼, 而文化知识水平就相对不高。他们在踏入工作岗位后, 很多老师都相当重视教学内容和环节, 而忽视了自身对教学工作的总结和反思, 导致自己的教学效果不十分明显, 相应的他们的教学研究和创新的水平就不高, 最后他们的教学就很难有深度。

3、教学负担相当重

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有所不同, 体育老师所教的班级量大, 因此, 他们的教学负担就相当重, 使得他们没有多余的时间去思考自己的教学研究和创新。

4、教学手段不多

体育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的运动水平, 最为重要的还是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然而, 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 体育老师们基本上都是把运动技能的传授作为教学的重点, 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做得很少, 这很不科学。

二、当前大学体育老师所要面对的挑战

1、现代大学体育老师的知识结构要合理

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教学体制的进一步完善, 对新时代大学生的整体素质要求更高, 相应地对大学体育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注。因此, 大学体育老师不能只是某一项体育运动的示范者, 体育课再也不是以前那种一个球一只哨的课堂。这就要求广大的体育老师要与时俱进, 持续地拓展自身的知识结构。其一, 要求体育老师要把握更新更多的体育相关知识, 不但要有体育教学的实践经验, 还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其二, 体育老师还不能把自己的知识局限于本专业上, 还要使自己拥有一定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等方面的知识, 以能在体育教育中向学生渗透必要有人文关怀, 能与学生成为朋友。

2、大学体育老师还要有强烈的人格魅力

道德品质是作为一名体育老师所必须的, 老师要在这方面给学生以示范, 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做到既教书也育人。所谓道德就是协调人与社会以有人与人之间的行为规范。在大学体育教育活动中, 老师要时时潜意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3、大学体育老师要具有教学创新的能力

事物的发展必须要创新, 当然体育教育要发展, 也需要创新。因此体育老师必须要强化自身学习提高, 自学积极地参加体育改革活动, 强化自身实践和理论的研究, 科学认识体育改革当中发生的问题和矛盾。更新教学理念,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水平。

三、关于加大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建议

1、强化师培工作, 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的前提。以老带新的培养方式可以使年青教师们成长迅速, 使之成为勇担重任的中坚力量;采取学历提高、锻炼实践、短长期进修以及交流学术等等方式, 可以促进广大中青年老师充当教学工作的中坚力量。使师资队伍形成合理的老中青、高中初的年龄和职称结构。

2、进一步培养大学体育老师的职业道德及品质素质

优秀的职业道德和品德已成为现代人良性发展的必要要素, 整个社会对人的职业态度、职业观念、职业技能、职业作风以及职业纪律都有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大学的体育老师就必须拥有优秀的职业道德和品德素质。只有满足了这些条件的大学体育老师才有可能工作热情、主动、周到、耐心, 才能做到改正和正视自身的不足, 才会心甘情愿地接受其他人的监督, 最终才会促进自身的发展。

3、拓展自身的知识结构以及知识面

大学体育老师的知识结构普遍是由体育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以及一些相关知识所构成, 他们的能力主要包括教学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组织能力三方面。培养大学体育老师的重点就在于培养他们的科学文化水平、敬业精神、观察能力、运用知识能力以及取得信息能力上。目前, 国内的教育所实施的改革就是针对结构的改革, 其重心就是针对老师本身知识结构的改造。促进体育老师从技能型向智能型、单一型向复合型、厚重型向创新型转变。

4、教学模式的改变

提升人才培养能力, 提高大学体育教学水平, 就要求大学体育老师必须提升大学生的体育素养, 促进大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观念, 培养和发展他们的个性。为实现以上目标, 我们就必须转变以前陈旧的教学模式, 强化体育的学科创建, 提高大学体育老师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以及协作能力, 可以采取拓展他们的知识结构、鼓励提高自身学历等等方式进行。

5、引进教师要做到科学与合理

要引进大学体育老师, 事先要依据教学实际的需要做好科学与合理的规划, 计划体育项目时要以学生特点和地区特征为依据, 同时还要考虑学历、职称以及项目等等各种因素, 做好师资队伍的长期规划。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S].教体艺[2002]13号.

[2]陈聆.解读新课程[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2.

[3]季浏.体育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4]石鸥.课程改革中的若干问题[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4.

[5]周瑞琪.对新《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思考[J].武汉体院学报, 2003 (5) .

师资团队 篇2

一、指导教师的条件

1.热爱祖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工作负责,作风严谨,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能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2.最近8年在医疗第一线工作,具有中级以上医疗或教学系列专业技术职务的临床医师。第一阶段培训指导小组负责人。指导教师小组成员,确因需要,可有小部分高年资主治医师担任。第二阶段的指导教师,除具有副高以上职务外,必须是已经指导过住院医师第一阶段培训,在科研中有一定造诣的专家。3.身体健康,能坚持日常工作。

二、指导教师的职责

1.指导教师应在职业道德及精神文明等方面成为住院医师的表率,言传身教,不仅要指导住院医师做好临床工作,更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提高住院医师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

2.熟悉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的内容,根据方案中对住院医师在政治思想、临床实践、技能操作、专业理论和外语、临床教学、科研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对每位住院医师制定出具体培训办法,指导他们进行规范化培训,监督住院医师完成培训方案所规定的各项指标和要求。对第一阶段的住院医师,应指导他们熟练掌握二级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指导他们正确掌握询问病史的技巧和规范体格检查方法;指导他们正确书写各种病案记录,如入院病历、病程记录、手术记录、转科记录、出院记录、门急诊病历以及各项检查的申请单、处方等;指导他们熟练掌握诊疗技术的规范操作。对第二阶段的住院医师,在加强“三基”训练的基础上,指导他们学习本专业的有关著作,掌握专科常见病和部分疑难病症的理论和诊疗技术,指导他们正确书写专科记录。3.承担临床住院医师专业理论课的教学,组织有关讲座,指导他们了解本学科的新进展。4.指导住院医师的实践工作,帮助他们提高思维、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与病人沟通、取得病人合作的技巧,提高临床诊疗技能的准确性和熟练程度。5.负责安排和指导住院医师的教学实践。6.指导和评价住院医师撰写论文和综述。

7.对住院医师在接受培训过程中登记手册的填写情况,应给予指导和检查,并将其在培训中的表现记录在册。

8.根据需要,指导相关学科住院医师的培训工作。

9.根据《方案》要求,做好住院医师的轮科考核、年度考核和阶段考核工作。副高以上指导教师应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临床住院医师阶段考核的命题、评卷和临床技能考核工作。10.负责对本人带教的住院医师学员进行本科室轮转期间的业务管理,尽可能保 证学员完成本专业规培要求的内容和标准(接诊病种和技能操作的最低例数)。11.加强对学员的培训过程指导,包括:接诊患者、询问病史;体格检查;病历 书写;病例分析;无菌技术、技能操作;临床思维能力;沟通交流技巧等。

12.负责每月对本人带教学员进行月考核;对出科学员进行培训手册审核、出科 考核。

13.在培训带教过程中发现问题,根据情况及时上报科室规培秘书、科主任或临 床培训中心。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科主任/科室秘书职责 科主任/科室秘书职责:

1、负责对本科室轮转学员的考勤管理;

2、负责对在本科室轮转的学员进行带教指定(为学员指定带教老师);

3、负责对在本科室轮转的学员进行培训手册的科室审核;

4、负责督促和监督各带教老师每月带教职责完成情况

5、负责组织成立本科室规培考核小组,对出科学员进行临床实践技能的考核评 价(使用出科考核临床实践技能所对应的评分表进行考核)

师资团队 篇3

一、加强师德修养建设,树立崇高的职业意识

教师的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一项崇高而伟大的职业,它要求教师不仅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更是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和职业修养的人。高尚的思想道德,崇高的理想信念,无私的奉献精神,积极的专业追求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为此,我们引导教师牢固树立“五种”意识和积极发扬“五种”精神。“五种”意识,即以人为本的育人意识、一切为了学生的服务意识、当学生表率的模范意识、勇于创新意识和团结合作意识。“五种”精神,即终身从教的敬业精神,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刻苦钻研的探索精神,不甘落后的拼搏精神,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为了落实这五种意识和五种精神,学校制定了学习制度。学习内容:《中国师德手册》《中小学教师道德规范》《廉江二中教师教育教学要求》等。学习时间:每周政治思想集中学习时间与各学科业务学习时间。学习形式:理论与实践结合。个人自学与集体学习结合,个人写学习实践体会与谈心得结合,党支部学习与党员带头承诺结合。这些学习活动,掀起了教师建设师德的热潮,营造了校园“讲学习、比奉献”的浓郁氛围。其次,学校实行工作量化管理,增强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为增强教师的强烈事业心和高度责任心,学校制定了教师岗位完成责任制并实行量化管理。每新学期,学校把教师需要完成的岗位责任分化为若干小项,通过教师自控和学校调控手段,要求教师按时按质完成。采取教师个人自评、级组初评、学生民主测评相结合的形式。具体考核评价教师岗位责任完成状况,并把结果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称评聘、评先评优的主要依据。每学期期中、期末各考核一次。这样能有效地促进教师的内化和自我促进,增强了自身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再次树典型。形成示范效应作用。每年学校利用师德标兵、巾帼十优、十优青年岗位能手、高考先进个人等评选活动,树立一批德才兼备的教师典型,并将他们的先进事迹整理成册在学校的广播、宣传橱窗或学校网站进行宣传表彰。利用典型的示范辐射作用,以点带面,推动教师“人人学榜样、个个争先进”活动的深入开展。全校教师的师德修养得到全面提高,从而牢固树立了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甘为人梯的职业意识。

二、加强教师业务素质建设,炼就精湛的专业技能

我校站在战略高度长远规划教师队伍的培养与发展,要求教师的职业从经验化走向专业化,要求教师更新观念,转换角色,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努力培养成为学者型、研究型、专家型的新时代的高素质的人民教师。

1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首先,我们以新课改、新教材学习培训为契机,引导教师学习教育教学新理念、新思想,树立先进理念,转变观念角色,以适应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要求教师做到坚持一个宗旨、转变三种角色、构建三样课堂。坚持一个宗旨:教师的作用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转变三种角色:教师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引导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课堂教学是师生双向互动的活动,而不是教师的“一言堂”。构建三样课堂:传授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相结合的课堂,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因材施教的课堂。

其次,组织、支持教师参加各类型的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学习。学校成立学习培训领导小组,教导处、办公室负责安排组织,每学年都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方案,构建培训网络,统筹安排教师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学习。培训工作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层次进行,形成了教师岗位培训,学科带头人培训,省级教学骨干培训队伍。为落实培训效果,学校严格要求培训对象在培训结束后写一份有质量的心得体会。并在全校教师会议、科组业务学习活动、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中传达、交流,或为全校教师上汇报课,以实现不同层面培训资源的最大共享,构建全民参与的培训体系。

再次,关心、鼓励教师个人学习,主要抓好两个学习,一是学历进修,学习本学科专业知识,二是学习教育教学论著。学习方式为个人自主学习和集体导学相结合。学校安排专项资金,建立一个专为教师服务的电子阅览室。建设校园互联网,资金扶助每名教师购买一台电脑,为方便教师学习提供切实保障;以学科组为单位,每科组订购2~3本学科教学专著,在科组业务学习中学习交流。这些活动措施,既让教师养成了学会学习、热爱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又有效地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

2开展校本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知识。我们开展三个层面的校本培训。学校层面校本培训:新招聘的青年教师及新调入学校的教师,要求先培训,后上岗。在教导处、教研室的组织下,先集中培训学习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课堂教学模式,领会学校倡导的教育教学思想精髓后反复观摩骨干教师示范课,学期中再上汇报课,接受课程培训考核。以确保新进教师一年顺利上路、三年站稳讲台、五年基本成长。科组层面校本培训:实行导师制,开展师徒结对“一帮一”活动。具体做法:以学科为单位,每名骨干教师带领一名学徒,周期为三年,导师负责学徒备课、上课、教案书写、课后辅导的跟踪指导。周期限满,学校评选优秀导师和优秀学员,从而促进了师徒的教学相长。级组备课组集体备课,具体做法:备课组长统筹安排,以教材单元或章节为单位,安排好每一单元备课的中心发言人,要求提前一周备课,每周一次。备课后要求落实五个统一:统一教案、统一教法、统一进度、统一资料、统一测试,以实现集体智慧的共享。我们通过多层次、多元化的校本培训活动,让教师的学科思想在交流中相互碰撞,在碰撞中变得深刻,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业务素质,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3加强校本研究,提高教师专业技能。近几年,我们结合学校生源实际,加强校本研究,探讨特色教学,形成了“因材施教、开发潜能、体艺见长”办学特色,提高教师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开展公开课活动,推动教师课程研究。重点开展优质课的评选活动,并抓好“四课”,即青年教师汇报课、学科带头人示范课、新课改专题研究课、教师基本功竞赛课。每学期坚持开展“四写”活动:写教案和课后反思、写一份优秀课例、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写一份工作总结,并开展优秀教学设计和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其次,结合新课改和学校的“因材施教、体艺见长”办学特色,开展专题教研活动,促进教师教研科研能力的发展。由教研室组织召开科组长会议,商讨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集思广益,寻找解决途径。如特长班和普通类教学方式与学法指导取得较好成效,积极参与省、市、县教育局教研室组织开展的课题专项教研活动并取得很好的研究成果,学校给予经费支持并对课题有突出贡献的集体或个人给予奖励。这些活动,为教师的专业水平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同时也加快了学者型、研究型教师的成长步伐。

三、改革完善用人制度,整体优化教师团队

在师资队伍建设实践中。我们解放思想,大胆尝试,改变管理制度,以激励与发展为原则,多渠道使用人力资源,建设和谐教师团队。

1打破排资论辈制度,创新用人机制。坚持用人所长,用人唯才的原则,建设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公平竞争极大激发了教师的工作情和积极进取心。

2实施循环教学,建立激励机制。以往,教学经验丰富或骨干教师长期任教高三毕业班课程,而一些有水平、有拼劲的年青教师只能任教高一高二,形成千好干坏一个样的工作环境,严重挫伤了部分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为此,我们完善教师的考核办法,将工作业绩与奖励挂钩,按业绩实施循环教学并形成制度,以制度管理人、约束人,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自主发展、自主提高。

3敢于压担子。对年青教师,学校给他们压担子,鼓励他们挑担子,让他们任教毕业班的课程,承担公开课、研讨课的教学任务,承担部分课题研究任务。一批年青教师在挑重担中脱颖而出。

师资团队 篇4

一、重视选拔, 是组建一支精干团队的前提

学校领导要有一双识才的慧眼, 精选敬业奉献、师德高尚、业务能力强、教学实绩突出、在学生中有较高威望的骨干教师充实到班主任队伍中去, 淘汰那些“出工不出力”的“老大难”班主任, 从而组建一支精干得力, 喊得响, 做得好的班主任队伍。我们在选拔班主任时, 在《中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标准的基础上注重下面几点: (1) 有较强的政治理论素质和高尚的思想品德及良好的心理素质。 (2) 热爱班主任工作, 责任心强, 纪律性强, 有敬业、奉献精神。 (3) 热爱学生, 善于理解教育学生。 (4) 坚持原则, 有一定组织能力, 性格大方开朗。 (5) 时间充足和家庭关系良好。事实证明, 只要有一个素质好的班主任, 就会培养出一个朝气蓬勃、团结、健康向上的班集体, 就会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特别是教师聘任制的实施, 我校尝试了班主任优先 (一级) 聘任, 突出班主任在学校管理中的地位。班主任选定后, 学校领导要与他们签订责任书, 明确权利和义务, 使其在自己的“领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加强培养, 是磨炼精干团队的关键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科学, 更是一门艺术。任何一名优秀班主任的成长不仅需要时间的磨炼, 更需要持续的学习和不断的培训。我校在努力培养提高班主任素质方面基本形成制度化、规范化。一是坚持按照“先培训、后上岗, 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 每学年初和新班主任上岗之前, 由学校组织学习培训。每学期有计划地组织班主任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班主任工作理论, 提高教育理论水平, 同时结合当前的形势和任务学习有关文件和决定, 明确任务和责任, 增加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自觉性。二是制定了《班主任工作职责》《班主任量化考核细则》及《班主任奖惩条例》, 强调了班主任在每天学生早操、课间操、眼保健操、早晚自习、晚上就寝及集会、清洁大扫除时必须到场查看, 了解情况, 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 研究和改进教育方法。三是每月召开一次班主任工作研讨会会, 给班主任搭建一个平台, 使班主任能定期开展研讨, 在研讨中出真知, 在研讨中长见识, 在研讨中出效率。四是每期召开一次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对学校评比出来的“优秀班主任”作专题经验介绍, 组织班主任学习班级科学管理方法, 研究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 共同探讨教育方法, 通过交流, 共同提高。并鼓励班主任总结经验, 撰写经验文章或教育科研论文, 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五是对新任班主任的年青教师, 考虑到他们工作热情高、有理想, 但缺少工作方法和经验, 则分别指定一名有经验的班主任作为指导教师, 进行传、帮、带, 让他们尽快从受教育者进入教育者的角色。通过加强对班主任的培养, 全面提高了班主任素质, 特别是工作能力明显提高, 使班主任队伍综合素质不断上升。在工作中使多数班主任从经验型逐渐发展到具有理论指导的现代管理型, 克服了班主任工作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使班主任工作逐步走上了系统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的轨道。同时, 使班主任对自己工作的地位、作用、任务和职能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促进了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的更新, 增强了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规范管理, 严格考核, 是塑造精干团队的核心

树立科学发展观, 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对班主任工作进行公正合理且科学的评价考核是我们始终不懈探讨的内容之一。经过多年的运作和一直以来的不断完善, 我们制定了班主任工作量化管理月考核细则。按工作内容把班主任工作划分任务完成、思想教育、纪律管理、卫生管理、寄宿生管理、文化建设、日常工作、奖励等几大类, 对班主任的“德、能、勤、绩”进行考核。检查、记载是学校政教处对班主任工作管理的重要内容, 也是对班主任考评、奖励的重要依据。我校对班主任实施量化评分考核制度, 对于班主任日常工作的检查, 由行政值周每天检查记载;班级纪律, 包括早晚自习、就寝、集会、出勤情况、清洁卫生, 由值周教师和值周学生及校学生会检查记载;学生违纪情况由纪检部配合政教处检查、处理、记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经过量化评分, 每周小结, 每月总评, 与班主任每月津贴挂钩, 全期期末总评, 作为评选先进班集体和文明班集体的依据, 与班主任学期目标奖挂钩。通过这些工作, 增强了班主任老师的责任感, 同时, 对于班务工作中如学生的思想教育、班、团工作、班级主题活动、黑板报、学生德育量化考评等工作的开展情况, 政教处每月进行一次详细的检查记载, 期末收齐归档, 作为德育资料长期保存。并把评价结果作为一年一度评选先进、表彰奖励、晋级晋职的依据, 克服班主任工作中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 以对老师们的工作产生积极的促进效应。

四、评比奖励, 提高待遇, 是激发精干团队的有效手段

坚持班级评比表彰, 是对班级学生的鼓励, 同时也是对班主任工作实绩的认定。评比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 对于先进班级的评比, 我们制定了量化评分的《班级月评和期评考核细则》及《班主任个人表现月评和期评细则》, 如班级月评从班级纪律、日常表现、学生出勤、参加各种活动情况、宣传、治保、卫生、三操等方面进行考核记分, 班级期评从常规管理、班级巩固率、班务资料、班上学生成绩、公物爱护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评分, 班主任个人表现从组织班级思想教育、个人出勤、班上纪律表现、组织活动、劳动等方面进行考核评分。根据班级期评考核得分经学校研究评出先进班集体, 每年在评选推荐上级先进集体时, 在校级先进班集体中产生, 一学年结束, 根据班主任两期个人期评得分评出校级优秀班主任, 在推荐上级优秀班主任时, 在校级优秀班主任中产生, 原则上从高分到低分, 择优推荐。评选先进采用这种办法, 客观、透明度高, 没有评上先进的班主任也口服心服, 而且也容易找到差距继续努力。同时, 学校非常重视班主任的待遇, 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 逐年提高班主任津贴, 现每月班主任各种津贴累计已达150元以上。另外, 还把班主任工作成绩和表现情况作为晋级、晋职、评优、入党、提干的重要条件。学校每年对评选出来的先进班集体、优秀班主任进行大力表彰、奖励。召开隆重的表彰大会, 在热烈的气氛中, 大力倡导学先进、赶先进, 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激发了教师育人的积极性, 使奖励起到了教书育人、奋发向上的激励作用。

五、做好班主任坚强后盾, 是打造精干团队的重要保障

农村中学留守儿童多, 家庭教育空白, 加上受校外影响大, 思想复杂。特别是有的家长不仅不配合学校教育, 反而责怪教师。有时我们的班主任“出力不讨好”。这就给我们的班主任工作带来一定的压力。学校领导特别是政教部门要能理解班主任工作, 经常交流。不仅学会听班主任倾诉, 而且要深入一线调查研究, 与班主任共同解决困难与问题。学校领导要运用好教育部出台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的“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 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规定, 做好班主任思想工作, 并给予班主任有力支持。树立班级管理工作就是学校的管理工作, 学生的问题就是工作上的问题, 特别是“有难同当”的意识, 让班主任对学生教育想管、敢管。

师资团队 篇5

1.了解教师

了解团队中每个成员的特点、所需,是对团队进行有的放矢管理的前提。 因此,每学期初我们开展教师个人发展专业规划调查,再结合日常的观察和沟通,将团队中的教师分为几种类型,如专业技能出色,个人实力雄厚,但个人主义较强,配合度不高的教师;配合度好, 态度谦和,但主动性差,自我创新能力薄弱的教师;遇事沉着冷静,但缺乏工作热情,总是不温不火的教师; 个性爽直,待人诚恳,但语言沟通技巧差的教师;能埋头做事,工作高效,但不善于传授经验的教师;做事速度快,但细节意识缺乏的教师。 针对不同类别的教师, 我们进行不同的引领, 让他们在团队中都能愉快工作和成长。

2.分层要求

幼儿园根据对不同层次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了解,结合幼儿园的三年发展规划,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不同的具体要求,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和教研活动,使不同层次的教师都有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都能获得实实在在的发展。 对工作不足5年的青年教师提出的要求是“一年起好步,两年一过关,三年一技能,四年一展示,五年显身手”,重点指导他们做好教育教学常规工作。 比如,对新手教师,我们专门开展了带班行为规范化研讨活动(见下页表格)。 对工作5~15年的中青年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他们向区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的方向努力,帮助他们逐渐形成个性化的教育教学特色。 对工作15年以上的教师,则要求他们在课题研究上有突破,在家长工作上有创新,并做好独当一面的充分准备, 随时在全新的工作岗位和环境中展现自己的才智,做好传帮带。

3.合理放权

师资团队 篇6

一、对“双师型”师资团队的分析

当前,人们关于“双师型”师资团队的理解有以下几种:(1)“双职称型”:在获取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职称的同时,获取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其中教师职称为讲师、教授与副教授等;(2)“双证书型”:获取财会专业从业资格证书以及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资格证书,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员,其中从业资格证书包含:注册会计师和注册税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与律师等;(3)“双能力型”:既能开展财会专业理论教学工作,又能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4)“双融合型”:具备以上两项的教育人员,被称之为“双融合型”教师。

二、中等专业学校财会专业“双师型”师资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中等专业学校财会专业“双师型”师资团队建设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对“双师型”师资团队的概念认识不足:如拥有多年工作经验和自行完成各项财会活动的教师,即认定为“双师型”教师;(2)“双师型”专业财会教师人才的匮乏,如外聘财会教师,拥有充足的实践操作经验,但缺少与之相对应的理论知识;(3)“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较低,如国家政策上未重视“双师型”财会教师人员的重要性。

三、提高中等专业学校财会专业“双师型”师资团队建设效果的有效措施

(一)对“双师型”师资团队判定标准进行确定

在“双师型”师资团队建设过程中,对教师的认定标准需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其主要认定标准包括:具备教师资格,并且拥有副教授、讲师等职称的相关证书;具备相关职业资格,例如:会计师、经济师等,同时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职业能力。只有满足以上几点要求,才能正确认识“双师型”教师的真正意义,并不是拥有“双证书”“双职称”就属于“双师型”教师,无论证书和该专业是否存在联系,也不管教师自身职业能力和相关证书是否一致,均无法利用单一的方式对“双师型”的标准进行定位。

(二)实行内部培养外部引进的方式

中等专业学校中,对于“双师型”师资团队建设工作,可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的两种方式,加快建设进度。其中内部培养是指:对于中等专业学校中现有的财会专业教师应强化继续教育的作用,同时为财会教师构建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定期开展教师的培训工作;外部引进是指:采用财会专业人才优惠的政策,加大财会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使其对现有的财会专业师资队伍进行充实,逐渐由理论教师向实践教师的角度转变。

(三)构建财会教师激励制度

为了加快财会专业“双师型”师资团队建设,中等专业学校相关管理人员可为财会教师构建完善的激励制度,利用对教师工作环境的改变,使其能够对自身的工作方向与目标进行准确定位,从而树立财会教师终身学习与培训的理念。另外,成立财会教师标准认定组织,利用专业组织的构建,制定且完善“双师型”财会教师职称的评价标准,同时国家政府可在资金与政策上对专业组织的构建提供有利支持。

(四)加大“双师型”财会教师的培训力度

中等专业学校需在制度和资金等方面实施政策优惠。投入一定费用应用在名师、优秀团队的建设中,对其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以及锻炼空间,将改善团队整体学术水平、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的重点,积极引入博士或硕士等高学历人才,并对其进行有计划的培训,将其派送至国外中等专业学校进行学习,让教师拥有较强的国际意识,进而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总之,在中等专业学校财会专业中,“双师型”师资团队的建设,实现了理论教师向实践教师的过渡,实现了财会专业学生的综合发展。着眼于中等专业学校财会专业教学改革工作,其主要体现工学结合的优势,通过建设“双师型”师资团队的方式,使中等专业学校成为输送技能型财会人才的重要载体。

参考文献

[1]李俊华,李业明,陈婷.护理类中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以贵州省人民医院护士学校为例[J].职业教育研究,2013(2):69-70.

[2]徐哲.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以大连市为例[J].继续教育研究,2013(1):82-84.

师资团队 篇7

1 广开渠道创作教师发展的良好环境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畜牧兽医分院 (以下简称分院) 畜牧兽医专业于2004年成为院级教改试点专业, 2005年被评为院级优秀教改试点专业, 2009年被批准为院级重点专业, 2010年被批准立项为市级特色专业, 2012年被批准为省市财政支持重点专业加以建设, 成为四川省培养畜牧兽医大专人才的摇篮。

分院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现有专兼职专业教师130余人, 其中专职专业教师38人, 高级职称以上16人, 硕士以上学历19人, 全国优秀教师1人, 成都市劳动模范1人, 成都市科技特派员7人, 荣获成都市“正大”奖7人, 成都市大中专学生社会实践三下乡优秀指导教师9人, 成都市农牧系统“三八”红旗手1人, 3位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农业职业技能大赛”分别获二、三等奖。专职专业教师中有1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教师26人, 12位教师长期活跃在生产一线, 兼任企业的老总、技术总监、技术顾问和技术人员。

结合教务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师的要求, 畜牧兽医分院对畜牧兽医专业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1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高校职业教育教师的工作是平常的, 但平常中更需要从事这一工作的教师具有强烈的爱岗敬业精神, 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 坚持乐教勤业、育人为乐、无私奉献的责任感, 立志在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科研岗位上做出更多贡献的使命感和荣誉感。分院每学期通过各专业教研室会议和分院的政治思想工作大会组织教师们学习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等文件, 以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 同时大力宣传张丽莉等重大典型师德楷模的先进事迹, 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 健全师德考评制度, 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聘用和奖惩的首要内容, 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1.2 提升学历学位进修

教师基础文明的教养程度决定着他们胜任工作的程度。分院通过制订相关政策, 一直鼓励教师进行提升学历学位进修, 目前, 畜牧兽医专业的专职教师中博士3人, 在读博士3人, 硕士16人, 在读硕士3人。

1.3 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

根据分院发展需要制订人才引进计划, 有针对性地引进在行业中有一定声誉、实践动手能力强的高职称专业技术人员;同时, 根据教育教学工作需要, 让引进的人才明白来校以后的具体岗位目标与任务, 达到以事业留人才的目的。近年来, 畜牧兽医专业从行业生产一线、科研院所引进有多年一线工作经历的高级兽医师、副教授共计6名充实到专职教师队伍中, 担任专业带头人、教研室主任等工作, 让这些高层次人才把自己的专业技能应用于教书育人、科研及社会服务和校企深度合作等方面, 让畜牧兽医专业的“双师”教学团队更具活力和社会影响力。

1.4 实践动手能力培养

组织教师实践锻炼是高职教师在职培训的重要形式, 是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实践教学能力和实现“双师”素质的有效途径。在现代畜牧业跨越式发展的大环境下, 分院制订了《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畜牧兽医分院教师实践锻炼管理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 。《办法》中明确规定教师的实践锻炼经历是作为选拔院级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国内外访问学者等培养资助对象的必备条件之一。《办法》中明确要求年轻教师定期到校内外生产实训基地参与实践锻炼和轮流指导学生生产性实习;同时分院利用教育部师资培训平台要求教师利用暑假到省内外的大型企业和高等学校建设的职业教育教师培训基地进行企业顶岗锻炼和国内培训, 如2012年暑假分院选派9名畜牧兽医专业的骨干教师到山东、江苏参加动物疫病检测新技术、标准化养禽生产新技术、生物技术、宠物养护与疫病防治技术的企业顶岗锻炼和培训。分院在推进国际合作办学的过程中, 近2年利用机会选送畜牧兽医专业高学历高职称的专业人才到荷兰、英国学习国外畜牧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 提升职业素养与业务能力, 贮备和培养畜牧兽医专业领军人物和骨干教师。目前, 畜牧兽医专业的“双师”素质教师比例提高到90%以上。

1.5 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

要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把教育的内容转化为学生自身的素质, 教育方法、途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分院近年来对全体教师开展了知识结构、教学技能、课程资源利用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职业教育教学科研能力、课程开发能力的能力等8个方面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分院近几年每年都选派几十人次的专业教师参加国内外与高等职业有关的各种教育教学培训, 如2012年选派畜牧兽医专业教师到海南参加全国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暨教学资源库与专业建设专题研讨会, 到美国俄勒冈大学参加综合行政管理培训等培训。

2 外聘兼职教师, 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教育部2012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进一步明确允许职业院校自主聘用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师, 在职称、待遇上打破限制。因此, 为了更好地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畜牧兽医专业近年来从社会生产一线聘请专家学者、技术人员、能工巧匠等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较强的技术人才作为兼职教师。目前, 畜牧兽医专业已拥有100余人的兼职教师队伍, 这支队伍在专业建设指导方面、强化学生的实践环节以保证职业教育质量方面、促进工学结合和校企深度合作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

师资团队 篇8

蒋鸣和:NOC活动秉承的是一种“草根精神”, NOC活动提供的是“草根”比赛的平台。因为它贴近教师, 所以受到教师们的广泛欢迎。

今年NOC活动有一个重大的举措 (也是一个理念, 我一直想要实现的理念) :教师不单单要参加比赛, 不单单是“被比赛”, 还要做评委。我一直说, “草根精神”得以体现, 是因为教师的参与。而NOC活动除了创新就是要接近教师。

今年我们在桂林培训时, 进行首次裁判 (评委) 现场考核, 报名的老师很踊跃。我们就把历年活动中表现特别优秀的教师, 逐渐吸纳到我们的评委队伍, 改进评委队伍的结构。我认为如果符合“草根精神”的比赛, 评委中的一线教师比例要超过60%, 甚至到70%。这样比赛就真正成为我们一直说的一个愿景——成为教师自己的比赛。实践证明, 这几年来, 参赛人数越来越多。比赛的赛项也继续增加。我预计今年参赛的人数会达到近几年来的最高峰。此次教师项目苏州决赛参赛人数近八百人, 再加上教师项目 (教学实践评优) 无锡决赛参赛的人数, 我估计将超过一千二百人。一千二百是个保守的数字。今年教师比赛的规模要比去年翻一番。然后再是创新。只有适应我国教育信息化广泛应用这个新阶段, NOC活动才能够走在前面, 才能成为引领教师展示实践成果的平台。我想NOC活动搭建起这样一个平台, 将会越办越好。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NOC活动秉承创新、实践的精神走过七年。每年都有或多或少的变化, 都有促进师生创新与实践能力进一步被开发、挖掘的创新赛项出现。那么, 您认为第七届NOC教师决赛与往届相比, 有哪些不同?

蒋鸣和:我国的信息化工作已经走过十年。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新阶段。我认为新阶段应该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就是要继续坚持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我们基础教育工作的主线, 也是教育信息化的主线, 是要坚持运用信息技术去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

我想新阶段要面向学生。但是, 不单单是面向学生这一个群体。例如, NOC活动既是面向学生的比赛, 也是面向教师的比赛。而教师的作品好不好, 归根结底是看作品是不是促进了学生能力的发展。我想这是我们创新的立足点。还有一个创新立足点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提倡建设创新型国家。从国家发展的意义上来说, 教育信息化要尊重信息技术发展的新趋势。要及时地把新的技术应用到我们的教育教学当中去。这也就证明邓小平同志所说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一些新的技术得到运用, 这使得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功能得到扩展。例如, 我们现在一直提倡启发式教育, 基于问题的学习。那么新技术就可以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构建一个这样的环境, 是启发式教学的环境, 也是促进师生互动、交互的环境。

上一篇:旅游英语的授课方法下一篇:寿命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