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型师资

2024-09-18

创业型师资(共10篇)

创业型师资 篇1

创业型教师是推进创业教育的关键

创业教育对人的创业能力发展, 特别是人早期创业意识的形成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时代的变化与发展已将创业教育推到了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前沿。职业教育要从传授知识与技能的阶段向既传授技能和方法, 又能满足创业者需求的方向发展, 这种高质量的职业教育需要高水平的创业型教师来完成。因此, 大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基本素质以及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 培养一支创业型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

创业型师资的基本特征

所谓创业型教师, 应是具备各种创业素质并能够胜任创业教育任务的教师。创业教育的实践性、经验性的特点, 需要既有创业理论, 又有实践经验的教育者胜任其教学工作。一位教师要成为创业型教师, 不仅需要具备较高的教学水平, 还需要具有创业能力。因此, 创业型师资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 其培养方式有许多具体问题值得探索与研究。

职业院校创业型师资的培养方式

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多数来自各高等院校对应专业学科的本科生、研究生等。无论是青年教师还是教学经验丰富的中年教师, 都或多或少地缺乏行业职业技术岗位实践经历和经验以及熟练的专业技能, 更缺乏创业经验和创业能力。因此, 职业院校培养创业型师资是形势所迫, 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建设创业型师资队伍, 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通过参加创业培训迅速提高创业知识水平

创业是一项系统工作, 创业者须具备相关的创业素质、创业知识及创业能力。教师的工作特点决定了教师的创业知识不是首先通过创业经验和教训获取, 而是首先通过参加创业培训获取。因此, 职业院校培养创业型教师的第一项工作就是要快速有效地提高教师的创业素质与知识, 并且应通过选派教师参加专业的创业培训班来实现, 具体途径有两种。

一种是参加国内外都有的创业师资培训专门机构组织的培训班。欧美一些国家创业教育比较发达, 对创业教育师资的培养也达到了较高的层次。职业院校可以选派教师到德国、新加坡等国家接受创业教育方面的培训, 取得各种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和培训结业证书。

另一种是参加国内创业师资培养机构组织的培训班, 水平也比较高, 职业院校可组织教师接受此类培训。通过创业培养, 教师可以迅速提高创业知识水平, 吸收大量创业教育的经验, 从而快速提升职业院校教师的创业知识水平。

(二) 通过校企合作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创业素质

职业院校大多需要与企业进行校企合作, 学校应充分利用这一平台来培养创业型教师。

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创业型教师, 不仅要求教师到企业中去提高业务水平和技能水平, 更重要的是提高教师的创业素质。因此, 学校选派教师到企业中去, 必须通过脱产或半脱产形式, 直接在合作企业挂职锻炼。教师通过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 增进对企业生产和产业发展的了解, 深化自己对于在专业领域进行创业的理解。教师通过企业实践、交流、指导、学习等方式, 能在最短时间内了解企业的需求。在此基础上, 教师可以通过思考, 进一步了解企业的经营模式、管理模式、赢利模式, 并结合自身的专业实际, 思考在自身专业领域内如何创业。学校应要求教师在挂职锻炼结束后, 提交一份在自身专业领域内如何创业的研究报告。

通过在企业锻炼, 教师应掌握自身专业应用领域内的前沿知识, 并掌握如何应用这些知识与市场结合, 从而为创业提供切入点和立足点。教师还应该在企业锻炼过程中思考企业的生产模式、经营模式、赢利模式等, 形成自己思考市场问题的方法, 从而提高自身的创业素质。

(三) 通过创业实践提高创业能力和水平

创业实践对人创业能力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有了创业经历, 哪怕是失败的经历, 就能够通过对自身经验及教训的总结更深层次地诠释创业理论。职业院校应建立长效机制, 为教师的创业实践创造条件, 鼓励和选派教师从事创业实践, 积累创业经验, 提高教师的创业能力和水平, 具体途径有以下几种。

自主创业型学校应鼓励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个人特点, 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 自主选择创业方向, 并给创业教师一定的鼓励和扶持。例如, 我校会计专业教师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 自主创建了账务代理公司, 计算机专业教师自主创建了网络服务公司, 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创业能力和水平。

学校提供创业平台型每个职业院校所设置的专业都是为社会服务的, 虽然职业院校所掌握的专业技术并不是研究性、开创性的, 但起码都是可服务于社会的服务性技术, 也就是说, 每个专业所学的技术都能在社会上有用武之地。因此, 职业院校可根据自身的专业和技术特点, 创建一些由学校经营管理的企业、公司等, 由学校选派教师负责其经营与管理, 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并对教师的业绩进行考核。例如, 我校利用计算机专业的设备及人才优势, 创办了代理网页设计公司、电脑经营部等, 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 指定教师进行独立的经营管理。职业院校的特点不是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 而是进行技术应用和服务。因此, 职业院校除了通过创建自己的校办公司、企业、经营部等传统模式提供创业平台, 在目前形势下, 更为主要且更加有效的一种创业平台是与国内外知名生产企业或专门从事外包服务的企业合作, 创建基于服务开展外包业务的公司。我校计算机专业在这方面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我校地处南昌, 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江西省信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非常迅速。未来5年, 江西将着力打造中部的重要信息产业基地, 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及科技园的发展, 打造以软件开发为重点的信息服务业集聚区。2009年, 南昌市被国家商务部、信息产业部和科技部命名为全国服务外包基地示范城市。其后, 南昌市加大了推动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力度, 设立了江西金庐软件服务外包园、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 (江西) 服务外包产业园、南昌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服务外包园、中兴服务外包产业园、江西北大科技园、江西清华科技园、江西慧谷·红谷创意产业园、湾里IT产业园、安博 (南昌) 服务外包产业示范园、国贸广场服务外包产业园、泰豪动漫产业园等11家市级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基于以上特点和优势, 我校计算机专业及时调整发展思路, 硬件上新购企业级服务器1台, 建立了数字化资源平台, 组建了数据输入与处理外包业务工作室、网页设计与制作外包业务工作室、图形图像处理外包业务工作室、广告设计与制作外包业务工作室, 积极与省内企业合作, 开展数据输入与处理外包业务、网页设计与制作外包业务、图形图像处理外包业务、广告设计与制作外包业务等外包服务业务。这些外包业务都有专门的教师负责, 独立进行生产经营。通过这些平台, 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创业能力和水平。通过学校提供创业平台这种形式进行创业, 既不影响教师原有的福利待遇, 又能分享到经营收益, 极大地降低了教师创业的风险, 教师大都非常乐于参与其中。学校提供创业平台型的创业方式, 是提高教师的创业能力和水平的一种重要方式, 也是能够大量培养创业型教师的一种方式。

教师参与型教师如不能自主创业或暂不具备创业条件, 职业院校可鼓励教师参与创业。教师参与创业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深度和广度也可根据教师自己的特点不做统一要求, 可循序渐进地发展。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特点, 先到学校创业平台中的公司或者校外公司中担任一定的职务, 从中学习创业知识, 提高创业素质, 等条件成熟后再独立创业。

摘要:创业型教师是推进创业教育的关键, 因此, 应分析创业型教师的基本特征, 研究创业型教师成长的一般规律, 并结合职业院校教师的实际情况, 探索职业院校培养创业型教师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职业院校,创业型师资,基本特征,培养方式

参考文献

[1]王永友.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基本框架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4 (11) :97-98.

[2]卢卓, 欧阳育良, 王华.广东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1 (11) :81-86, 91.

[3]胡晖.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 2010 (7) :39-40.

[4]刘林.职业院校应适度发展创业教育[N].人民日报, 2012-06-08.

浅谈职业学校创业教育的师资问题 篇2

关键词:职业学校;创业教育;师资问题

中图分类号:G5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5—0194—02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创业教育正在职业学校如火如荼地开展,把创业教育作为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而全力推进,而创业教育是否卓有成效,其关键还在于是否能打造出一支高素质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笔者最近参与一项有关职业学校创业教育的实践性研究课题,在该课题中,涉及职业学校创业教育的师资研究。为此,笔者针对创业教育的师资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到一些开展创业教育的职业学校进行走访。通过调查,发现创业教育的师资存在较多的问题,其中有三大问题:一是创业教育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二是创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及综合素质亟待提高,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落后;三是职业学校领导对以上两个问题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

首先,从数量上来说,创业教育教师严重匮乏,不能满足创业教育教学需求。目前在职业学校中,创业教育是作为德育工作纳入学校管理的,将创业教育作为德育课的课程内容进行贯彻和实施,所以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主要有两部分,其中主要的一部分是学校德育课教师,另一部分则是学生科(处)负责招生就业的领导和老师。但这两部分教师和领导本身并不是专门从事创业教育的,课业负担重,其他工作多,并且力不从心,不能适应创业教育的较高要求。另外,也尚未形成创业教育教学团队,教科研工作也没有正常开展。

其次,从质量上来说,创业教育教师无论是从专业知识结构上,还是从创业实践能力和经验上,都不能胜任创业教育。创业教育的内容丰富,涉及多学科、多种能力和较强的技术性等多种因素,因此创业教育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而现有的、薄弱的创业教育师资成为制约创业教育质量提高的重大因素。在职业学校中,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大多数是“纸上谈兵”,他们缺乏创业经验或体验,也缺少创业实践的条件和机会,在教学中很难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影响了创业教育的质量。

此外,在职业学校中,一些领导不重视也是导致创业教育师资问题的重要原因。虽然创业教育在职业学校中的推进力度越来越大,但有相当一部分职业学校的领导在创业教育的认识上有误区,对创业教育没有足够的重视,因而对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的建设也没有有力措施来予以保障。

二、产生职业学校创业教育师资问题的原因分析

职业学校的创业教育从开始提出,到宣传发动和起步,再到现在的大力推进,前后不到十年,对创业教育的认识和实践,也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出现创业教育的师资问题也是正常的,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创业教育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长期以来,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基本上是一种择业教育,其培养的目标也仅局限于是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学会某种专业中必备的通用技能以及相关的其他专业技能,使学生毕业出去能适应一定的职业,谋得一份工作。正是基于这样的目标定位,错误地认为职校生不适合创业,也没必要进行所谓的创业教育。这种观点认为职业学校学生年齡小,文凭低,素质差,没条件甚至不可能去创业,因而也不用开展创业教育,从而否定创业教育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其实,创业与学历并无必然关系,是否去创业以及创业成功与否,不取决于学历的高低。

另外,在一些开展创业教育的学校中,也同样存在对创业教育的片面认识,一种是把职业学校的创业教育狭隘地理解为就是教学生出去开公司,当小老板。而事实上,创业教育是职业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创业教育是着力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从而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展学生的思维。创业教育更多地着眼于学生的将来发展,全面提升学生包括创业在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由于职业学校管理者对创业教育观念上的分歧和认识上的偏差,导致创业教育的开展不能顺利推进,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也无从谈起。有些职业学校对创业教育只是应景式地排几个班的课程,或者干脆把创业教育作为选修课做些讲座。

(二)创业教育在我国的初创性,决定了创业教育师资的匮乏性

我国的创业教育尚属于萌芽阶段,创业教育还没有系统地纳入教育行政部门的教学安排中,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教育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等都在探索之中,也缺少系统性的教材和教学大纲,而创业教育对教师的理论要求,特别是实践要求都比较高,这就增加了教师从事创业教育的困难,影响了其从事创业教育的积极性的发挥,进而限制了创业教育教师的数量和水平的提高。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创业教育教师的培养渠道,主要是通过国家以及社会的培训机构培训,来获得创业知识和创业信息,模拟学习一些创业技能。这些培养培训班在培养创业教师方面功不可没,大大缓解了师资短缺的状况,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创业教育师资缺乏的问题,也满足不了创业教育对创业教师综合素质的较高要求。

(三)重理论轻实践的创业教育观,也是创业教师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重理论,轻实践是我国当前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创业教育方面也显得十分突出。

创业教育对教师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我们的教师大多是从学校毕业来到学校任教,缺少对创业理论的系统学习,更缺乏创业实践经验。

目前职业学校中的教师以传统面授法为主,缺乏案例分析和研讨交流的综合能力。现有的教师大都没有过创业经验,只是了解、精通自己专业方面的知识。因此,讲授创业教育课程,不仅对许多教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同时更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在调查中发现,许多教师都是边自学边教学。他们在从未有过创业体验的情况下,要完全吃透这些理论知识并很好地传授给学生,对于职业学校的教师来说,难度的确非常大。因此,缺乏有创业实践经验的教师,这是目前职业学校创业教育效果不好的直接原因。

三、职业学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

教师是创业教育的直接实施者,大力提高教师素质,努力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已成为当前职业学校推进创业教育的关键所在,这也是职业学校搞好创业教育的重要保证。

(一)“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创业教育要领导重视,教师积极,达成共识

首先必须重视创业教育,这是前提,而当务之急是抓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在当前,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指出:21世纪的青年除了接受传统意义上的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外,还应当拥有第三本教育护照——创业教育。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观念,不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而且突出了教育创新和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职业学校教育要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就必须纳入创业教育思想,并把创业教育作为学生的必修课,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还要“育人创业”,这才是职业学校教育培养人才的宗旨。在注重培养懂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的技术工人的同时,也注重培养他们成为掌握自己命运的创业人。现在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员工的首创精神、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的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而创业教育能极大地培养和提高职校生这些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创业教育能让那些敢于挑战自我,勇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闯出一番天地的青年人,真正感受到“创业充实人生,创业展现人生价值”的真谛,从而使职业学校教育向更高层次发展。

在今天的校园里播下一颗创业的种子,让明天的社会多一个创业之星,这是我们职业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也是职业教育事业所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因此,职业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在对创业教育的认识上要达成共识:高度重视并广泛开展。而只有首先有了这种共识,才能重视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也才能有促进师资队伍建设的措施保障。

(二)“走出去,请进来”,创业师资队伍建设走专兼相结合之路

由于过去的原因和鉴于目前的创业教师培养教育体制,职业学校创业教育的专门师资队伍,在短期内是无法壮大起来的。因此,建立以专职教师为核心、以兼职教师为主导的全程化创业教育意义师资队伍,是目前较为适合职业学校创业教育的一种模式。

为建立一支勇于创新和富于实践的“理实一体化”创业师资队伍,就要经常性地对教师进行培训,既要“走出去”,又要“引进来”,建立起多渠道的培训和交流机制。实际中,可以采取以下一些富有成效的做法:一是通过集中培训的形式,邀请创业教育专家来校对全体创业教育教师进行培训;二是通过合作培训的形式,选派优秀的创业教育教师深入企业,切实参与企业的生产、管理和市场开发;三是通过聘请一批有成功创业经历的退休企业家或有丰富创业教育经验的退休教师,作为稳定的校外教学师资;四是通过聘请政府部门的主管企业的官员、知名企业的老总、成功的企业家以及既有丰富的实际管理工作经验,又具备一定管理理论修养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作为创业教育的客座教授。此外,还可以请毕业校友中的创业佼佼者,把他们吸收进来担任兼职教师,他们自身在创业中的成功经验或者失败教训,对学生的启发和教育意义更大。这样的教学更贴近学生,也更容易打动学生。

为了培养专门的创业教育教师,也为了提高他们的创业教育教学水平,可以尽量多地参加由国家和社会培训机构举办的创业师资培训班。根据“中国创业师资网”的信息显示,目前社会上存在着四类师资培训:一是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的“教育部高校创业教育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二是团中央主办的“KAB创业教育项目师资培训班”,三是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办的“创业指导师培训班”和“SIYB(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项目”,四是其他社会机构主办的培训班,如北京光华慈善基金的“NEFT创业师资培训项目”等。

(三)“实践出真知”,努力提高创业教师的创业实践能力

创业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仅需要授课教师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教学技能,更需要具备丰富的创业实践经验以及较强的创业指导能力。事实上,在职业学校的创业教育教师中,有过创业体验和企业管理经历的教师非常少,许多授课教师虽然有一定的创业教育理论知识,但大多不熟悉企业的管理经营,更不懂(下转200页)(上接195页)得企业的运作和发展,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倾向于理论说教,即所谓的“黑板上开汽车”,只讲理论,不会实践。

为了提高创业教师的创业实践能力,更好地胜任创业教育,实践中可以借鉴以下做法:(1)像其他专业教师一样,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将这种挂职锻炼定期化,长期化,并加以规范化。(2)在创业教育方面,也要进行“双师型”队伍建设,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和要求创业教师考“创业指导师”和“职业指导师”。(3)积极参加创业实践活动。成功的创业者应具备多方面综合能力,包括创新能力、市场开拓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生产经营能力、决策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等。实践证明,这些能力不是老师课堂上教出来的,也不是在某种仿真情境下模拟出来的,而是在创业实践中锻炼出来的。创业教师首先自己要勇于实践,利用国家和社会鼓励创业的优惠政策,借助学校的条件,在校内校外积极进行创业实践,并带动学生进行创业活动,在实践中真正提高创业教育水平。(4)专门创业教师与具有创业实践经验的兼职创业教师结成互帮互学对子。兼职创业教师一般会有自己的企業,或者在企业经营管理多年,他们有着丰富的创业经历和实际的企业管理经验,而专门创业教师可能创业经验缺乏,但理论教学水平较高,专兼职创业教师结成互帮对子,正好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创业教育水平。

(四)“关心人,激发人,发展人”,创设良好的创业教育环境和有效评教促教机制

依靠制度来保障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这是职业学校创业教育的长久之策。创业教育也要像其他专业课程教学一样,应建立有效的创业教育的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营造领导重视、教师积极的良好的创业教育的育人环境。

为此,一是要建立科学的创业教育评价制度。制度建设是创业教育工作的重要基础工作,它是教师工作程序化和安全化的有力保障。依靠制度的力量推动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主要表现在工作量安排和绩效评估上。明确教学质量管理的组织结构,制定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和教学管理制度,完善教学质量反馈信息处理系统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分析系统。创业教育教师进行的专题讲座、指导学生创业实践、参与创业咨询的工作,可以有章可循地折算成教学工作量,为落实奖勤罚懒的制度提供依据;二是要建立有效的创业教育激励机制。建立起利益驱动机制,既是体现教师劳动的重要指标,也是促使教师主动、积极参与创业教育的重要动力。对在创业教育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按照既定的报酬标准予以奖励。同时,要为教师个人的进步拓展空间,对于教师在教材编写、论文发表、进修培训、经验交流等方面,除了金钱上给予鼓励,还应在软件方面创造空间以给予支持,如组织教师到同类院校或创业市场进行系列考察活动,建设创业教育教师的培训基地等等。利益上的激励机制建设增强了教学工作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创业师资队伍的建设能够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四、结束语

创业型师资 篇3

(一)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由来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最早可追溯到1973 年。这一年,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先后资助了四所高校进行创新教育实验, 协助其分别建立“创新创业中心”和“技术创新研究中心”等, 以负责技术创新课程的开设和学生技术发明与新产品开发等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从此之后, 在高校进行创业教育的先路被开启。40 多年来, 创业教育发挥了巨大作用, 美国的硅谷可以说是高校教育成果的体现。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而逐步开展起来的, 发展至今, 已有30 多年历史。

(二)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

1989 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1 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的报告中提出了创新创业能力问题, 并要求把创业能力提高到与学术性和职业教育同等的地位。在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中建立和完善创新与创业的教育体系, 更好地解决学术研究、创新创业、社会服务、职业发展的需求, 形成学校、学生、社会、用人单位四方面合作共赢的机制。因此创新创业教育不仅为高校和科研机构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研究人才, 为国家科技进步提供智力支持。同时更为社会培养具有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的企业家, 为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 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

(三)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

高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2015 年5 月份, 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文件中, 要求进一步加强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文件指出, 在高等学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 目的是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 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的人才为目标, 不仅以面向在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的教育, 更重要的是面向全社会, 有针对性地对那些计划创业、已经创业、成功创业的创业群体, 分类别、分层次、分阶段地进行创新思维培养和创业能力锻炼的教育。

二、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 师资队伍数量不足、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当前大多数高校创业师资队伍严重不足, 以专兼职为主, 兼职教师较多。大多数专职教师是从行政、学工转岗过来的, 创业理论和实践经验较少, 对创业教育教学的规律掌握较弱, 指导学生创业的能力较差等问题。大部分的兼职教师由有经济管理专业背景的教学岗位的教师、从事学生管理的学工人员、党政管理岗位的其他教师等组成。因为教学人员的流动性和不稳性, 常常会出现创业教育的不连续性等弊端。更重要的是, 按照创新创业教育对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法学等专业背景的综合性人才的要求, 此类人员非常缺乏。

(二) 高校创业教育的老师缺乏创业实践经验

创新创业教育学科的特点是实践性强, 除了要求教师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 还要求他们具备一定的创业实践知识。但是从现实情况看, 目前很多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师, 多数是从学校毕业应聘到高校工作, 没有创业经验的, 创业意识淡薄, 甚至对学生创业缺乏信心。他们所讲授的创业知识, 通常是通过自学从书本上获得, 往往是纸上谈兵, 对学生的创业实践不能全方位有效进行指导。侧重对创业理论的讲解, 采用的是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 课程考核也往往是一纸试卷, 主要考核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 往往忽视了对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引导和培养。教师教学内容的不全面及教学方法不合理, 会使教学效果降低, 并导致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难以提高。

(三) 创业教育教师的管理和考核机制不健全

通常情况下, 高校是按照教学岗位及工作量来对教师考核及奖励的, 但创业教育教师不仅需要课堂教学, 而且需要结合社会经济现实情况进行创业咨询。研究分析创业实战状况, 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 这是创业教育的特点决定的。按照目前的考核评价与奖励机制, 大大影响了创业教育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而使创业教育师资整体水平较低, 不能有效地开展创业教育。此外, 如前文所述, 很多高校的专职的创业教师数量少, 兼职教师数量多。因岗位的归属问题, 对兼职教师的管理以其所在系部或岗属为主, 对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教学工作缺乏规范性。

三、加强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措施

(一) 从数量、理论、实践三方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高校可以通过定期开展校内培训、校际交流、学习研讨、资格认证培训等方式, 加强了创业教育师资培训。笔者所在的学校在创业教师队伍中有SIYB讲师2 名, 教育部首批创业指导师4 名、三级创业咨询师5 名, KAB讲师36 名, PTT国际专业讲师12 名。大量的培训让这部分教师具备了在创新创业教育领域中找到自己擅长的方向进行努力, 并不断使自身能力得到提升。此外, 进一步加强“两栖型”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既吸引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家做兼职教师, 也推动高校创业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笔者所在学校充分利用与各人才中心的长期合作关系, 定期维护“就业创业指导导师”专家库, 聘请知名企业的经理、专家等担任创业团队的指导教师, 为创业活跃分子开展各类创业培训讲座, 激发大学生创业的热情;学校专门成立了学生职业发展协会、未来企业家协会等学生社团, 定期邀请优秀企业家、政府官员、专家等进行企业经营管理、企业文化、宏观经济形式等方面的讲座, 提升大学生经营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

(二) 加大资金投入, 提升创业教育师资团队专业水平

近年来, 学校为大学生创业园累计投入经费百万元, 用于师资建设中的软硬条件的提升, 有力地保障了创业实践基地工作的开展。高校还可以通过创办实体性质的实验室、试验型企业或实习基地等, 让教师充分利用这种教学实践平台, 不断运用专业知识, 转化科研成果, 同时也拓展自己的管理实践经验。每年投入数万元的创业教育专项基金, 来进行创业师资培训、创业基地建设、创业大赛扶持及创业项目立项及孵化等。另外, 为进一步加强就业创业工作研究, 提升专业化和科学化水平, 学校组织开展就业创业工作专题调研课题, 分重点课题、一般课题和立项课题等种类同时开展, 大大提高了教师研究热情和积极性。同时, 就业创业指导中心根据教育部《创业基础》教学要求制定教学大纲并统一课件, 自主编写了具有林业院校专业特色的就业创业教材, 进一步提升创业教育师资团队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水平。

(三) 完善创业教育教师管理、激励和考评机制

由于创业教育教师的工作性质有别于其他教师, 为保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健康发展, 高校要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师资考核监督工作机制、评价指标、环节评价等制度, 注重进行创新创业知识要点考核、学生创新能力考核、课程的实施、社会反馈等综合评价考核。学校可以通过成立由分管校领导担任组长, 学生处、教务处、校团委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 全面统筹、协调全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创业型师资 篇4

关键词:创新创业;师资培养;建议

创新创业是当今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崭新话题。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高的关键是建设一支创新创业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一、创新创业师资培养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已针对创新创业师资培养问题展开了系列研究和实践,如教育部在1999年发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率先提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概念,并于2002年在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召开“全国高校创业教育研讨会”,确定中国人民大学等9所高校作为创业教育试点单位。1998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引进针对社会中小企业主的SYB创业教育项目,SYB创业师资培养的号角在全国正式拉响。2005年我国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引进国际劳工组织的KAB创业教育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校创新创业师资培养活动,截止到2010年年底,我国已累计850余所高校参与了KAB项目,新增KAB创业师资182人,其中600多所高校开设了KAB基础课程,新增KAB创业教育基地47家,累计近百万大学生参加了项目活动。从整体来说,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已有所发展,但与国外创新创业教育相比,我国的创业师资培养还处于发展阶段,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结合我国创新创业师资培养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同仁们参考。

二、加强创新创业师资培养与训练的几点建议

1.改善高校创新创业环境。创新创业需要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因此,我们要改变认为实施创业教育仅仅是学校工作的观念,要把实施创业教育作为政府、社会和高校共同的责任和义务。高校创业教育的定位不仅仅在高校与学生个人之间,其根本在于社会的认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创业师资和大学生创业的外部环境,因此,我们需要培育和形成一整套完善的创业师资培养与服务的保障机制,为高校创业师资培养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和良好的氛围。①加强政府扶持职能,简化创业审批手续。可以说,政府在高校创业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应担负起倡导者和扶植者的重要角色,没有政府相关政策体系的扶持与推动,高校创业教育将流于形式,无法取得实效。我国政府针对为高校创业师资培养及大学生创业和服务的相关职能还相对滞后,例如各种相应审批手续繁琐,对创业者的各种相应限制太多,这导致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要花费太多的时间、精力去处理一些琐事,增加了高校创业教育的实施成本。②加大与风险投资领域的合作,拓展高校创业教育融资渠道。融资是决定高校创业教育能否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但目前风险投资的发展局限性也为高校开展创业教育设置了一定障碍,使大学生创业融资渠道太窄,难以使一些好的创业构思转化为现实的公司。政府部门要加强在支持高校创业教育实施方面的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为高校实施大学生创业活动扫清障碍,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持。政府可以联合银行、高校和企业设置高校创业基金,对有发展潜力的高校创业项目提供资金上和技术上的支持。如银行开设由高校担保的创业基金小额贷款,企业提供创业项目可行性分析和所需的技术等。政府应加强和企业、高校的密切合作,加快对高校创业创业成果的转化。给予采纳大学生创业成果的企业一定的投资、税率方面的优惠。这样,不但能够提高高校创业教育的热情,也能够推动企业转化高校创业成果的效率。

2.完善高校创业制度保障建设。高校创业师资的培养,离不开高校的制度支持与保障,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政策导向,就不会调动高校教师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走向创业师资的岗位。①学校必须在激励和奖励政策上给予倾斜。落实创业师资的工资、福利等各项政策,切实保障创业师资的利益,让这些教师能体会到作为一名创业师教师的好处与光荣,愿意到创业教师岗位上一试身手,才能有效推进创业师资队伍的建设。②建立二元、动态的跟踪考核评价方式。对创业师资的考核评价,必须改革传统课程考核方式,打破单纯以期末考试定成绩的做法,在课程考核方面要注重创业知识要点考核与学生创业能力考核相结合,考核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创业教育不单单对教师个人的教学效果采取随堂评价的考核方式,而且还要以课程为单位对整个教学团队包括课程体系设计、课程资源实施、社会反馈效果等进行评价考核。结合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置中理论课程、实务课程、实践课程等不同模块的特点,制定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的质量监控操作流程,形成一套完整的评价、监督与指导方案。同时,对创业教育的评价要从校内延伸到校外,从在学延展到毕业之后,建立毕业生就业创业情况跟踪调研反馈机制。这样二元、动态的考核评价方式才能为创业师资培养和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依据。

3.明确高校创新创业师资培养目标和遴选标准。随着创业教育的不断深入,加强创业师资培养越来越得到国家和高校的普遍重视,国内高校也竞相掀开了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研究和实践的热潮。教育部虽然已对加强高校创新创业师资培养提出了一些指导性意见,但对高校内部如何选择创业教师,创业教师应当具备哪些条件才能科学指导大学生的创业活动,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和规范性文件,因此,明确一个创业师资选择标准是高校培养创业教师面临的首要问题。①明确高校创新创业师资培养目标责任制。配合当前高校创业师资培养现状,高校开展创业教育,首要问题是构建一支专业基础理论与创新实践能力较强的“双师型”创业师资队伍,因此,我国高校创业师资队伍的培养目标是:以“构建一支综合素质高、创新实践能力强,能科学指导大学生创业实践,并为大学生创业活动提供专业咨询和服务的师资队伍”。②明确高校创新创业师资遴选标准。对于高校创业师资的遴选要遵循“专业扎实、专兼结合、拓宽渠道,注重实践”的原则,创业教师不仅要从高校内部精心挑选,择优培养,还要结合学校专业发展,从社会上广招贤才。因此,高校的创业师资应符合以下标准:①在专业领域内有一定学术造诣;②有过创业成功经历或参与企业营销策划的成功实践经验;③热爱大学生创业教育事业;④在企业经营、风险投资、财务管理等创业核心领域有独到见解,符合以上标准的专业人士都可以充当到高校创业师资培养的行列。

4.高校创新创业师资培养课程体系建设。强高校创新创业师资培养课程体系建设,是我们培养优秀创业师资的前提和保障。目前我国在创业师资领域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教材和系统的课程体系。但国外高校早在20世纪早期就开展了对创业教育课程的探索。美国是最早开设创业课程的国家之一,其于1919年就开始在大学设立创业教育类课程。1947年,哈佛商学院开设了一门正式创业课程——《新创业管理》。国外很多高校不仅开设了创业课程,还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完善课程结构。在美国有1600所以上的大学提供了2200门以上的创业课程,277个与创业有关的职位,44种相关的学术刊物,核心的管理杂志也对创业非常关注,有100个以上的创业中心。美国斯坦福商学院创业研究中心已经开发了21门创业学科领域的课程,特别热门的课程有《创业管理》《创业机会评价》《创业和创业投资》《投资管理和创业财务》《管理成长型企业》《高科技企业的战略管理》等。百森学院开设33门课程,仁斯里尔理工大学开设了20门课程,UC伯克利开设了23门课程。因此,中国高校有必要加强与国外大学在创业培训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并引进国外先进的创业教材和课题,不断完善我国创业教材建设体系,不断提升我国创业教育的质量和进程。[1]

5.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平台。配合教育部的有关精神,地方大学开始了关于加强校企联合,通过设立创业园、科技园、模拟公司等形式,积极开展创业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温州大学为例。温州大学设立了创业教育改革试点班,创业教育改革试点班吸收先进教学理念,突破传统教学常规,融入了多元化的教育方法,搭建了自己独特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平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设计模块化教学,形成师资的优势互补,校内师资偏重于理论课教学,企业兼职师资配合理论课教师侧重于创业实务教学;②实施项目制管理,引导不同专业学生依托各自知识背景,合理组建创业团队,参与实践学习;穿插角色扮演法,模拟公司各职能部门开展试点班各项管理工作;③突出实践教学,依托校内大学生创业园学生创业工作室以及校外创业实践基地,分专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实习实践,指导学生自主撰写调查报告及编写创业案例。例如组织学生到奥康集团,重点学习多元化的创业营销战略;到美特斯邦威集团,重点学习“虚拟经营”品牌连锁经营模式。④强化创业实习实践环节。实习单位主要有三类:一是商会企业,如温州市中小企业,全国各地的温州商会;二是校友企业,主要是近年毕业的校友所创办的成功企业;三是在校生在学校创业园内创办的、初具规模的企业。通过组织学生根据自身兴趣,选择担任商会会长助理、企业经理助理、企业主管助理、店长助理等形式进行创业实习、见习,鼓励结合毕业实习开展创业实习实践活动。[2]

总而言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离不开政府、社会、高校、教师、学生多方面的支持,同时,我国的创业教育还刚刚开始,需要积极借鉴国外创业教育的先进经验,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充分利用好国家现有的资源,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强化实践教学,加强企业合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推进我国的创业师资培养和创业教育的进程。

参考文献:

[1]黄兆信,曾尔雷,施永川.美国创业教育中的合作:理念、模式及其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10,(4).

[2]黄兆信,施永川.浙江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

创业型师资 篇5

关键词:云南高校,创业教育,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创新精神,激励机制,教育改革

陕西教育学院副院长、创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西部创业》主编文明撰文指出:当前我国创业教育存在“创业研究的力量和成果单薄、高素质师资严重不足、创业教材和课程开发滞后、创业教育的理念和方法相对落后、创业教育实训实践基础脆弱”五大瓶颈问题。而这五大瓶颈问题都与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有密切的关系。应该说, 创业教育成败的关键在于广大创业教育工作者。目前, 建立一支数量足够、质量优良的专兼职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已成当务之急。2010年6月11日云南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团省委联合召开云南省青年创业教育工作推进会。各高校的团委书记或副书记都参加了此次会议。借此机会, 课题组在会上向各高校负责团委工作的老师发放了“云南高校创业教育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30份, 回收有效问卷28份, 占发放问卷的93%。涉及云南省25所高校, 其中本科院校16所, 高职高专9所。本文将结合这次调研的数据, 分析云南省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并分析了原因。

1 云南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创业教育教师数量不足

创业教育于20世纪90年代末才进入我国高校。1999年, 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全国学联主办, 清华大学承办的首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成功举行。2002年4月教育部确定了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9所高校率先进行创业教育的试点工作。由于我国高校原来并没有创业教育专业, 也几乎没有从事创业教育研究的专家或教师。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都是从其他专业转行过来的, 他们对创业教育的目标定位、创业教育的内容、模式、方法等均不了解。因此要推进高校的创业教育, 必须首先进行创业教育的教师培训。从全国高校进行的教师培训来看, 其数量远远满足不了需求。据报道, 截至2008年11月底, 教育部唯一授权委托的“教育部高校创业教育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先后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业管理培训学院举办了六期, 为全国高校培养创业教育骨干教师总数不到1000名, 与全国2000多万各类在校大学生总数相比, 可谓是杯水车薪。云南高校创业教育教师的培训就更为落后。从2008年KAB (Know AboutBusiness) 创业教育 (中国) 项目师资培训工作总结来看, 全年共完成讲师培训班11期15个班, 培训学员367名, 而来自云南的学员仅有5人, 远远不如经济活跃地区、政府重视创业教育的省份, 如辽宁省112人, 浙江省74人, 也不如我们近邻广西壮族自治区40人。2009年4月, 在共青团云南省委的推动下, KAB项目走进云南, 至今已举办了七期师资培训班, 培训了全省16个州市、57所高校的项目讲师210多名。但与云南高校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教育需求相比, 还远远不够。据课题组对各高校负责创业教育的团委干部的调查, 每个学校接受过创业教育培训的教师少的只有2~3人, 一般的有5~6人。多的有20~30人。但总体来说, 师资的数量远远满足不了需求。从KAB项目创业教育项目的实施来看, 创业教育要达到好的效果, 必须实施小班教学。

1.2 创业教育教师质量不高

1.2.1 思想认识不到位

从课题组对云南高校负责创业教育的团委干部调查了解到, 绝大部分的教师认为创业教育应由就业指导中心、团委、学生会的老师负责, 有超过一半的教师认为经济管理专业的老师应对创业教育负责。只有28%的教师认为, 所有的教师均对创业教育承担责任。这说明高校对创业教育的宣传不够, 教师对创业教育的认识不到位, 教师的参与面不够 (见表1、图1) 。

从以下统计表2、图2可以看出近一半的云南高校未对专业课的教师提出创业教育的要求。这说明, 高校领导和教师对创业教育的认识还不够。

不少教师认为创业教育是培养少数学生成为企业家的“精英教育”, 是经营管理类教师的事;不少教师认为创业教育只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一部分, 是团委、学生会教师的事;不少教师认为创业教育是国家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应时之举, 是就业指导中心教师的事, 与己无关。

1.2.2 科研投入不够

从表3和图示3可以看出, 云南高校创业教育教师在理论研究方面只有一半多的申报了课题, 这方面本科院校申报的比率要比高职高专高出47个百分点。理论研究能为教学实践指明方向, 从全国范围来看, 其他发达地区的高校在创业教育方面发表的论文数量要远高于云南的高校, 且不少高校还成立了创业教育研究机构 (如创业教育研究中心、创业研究院或创业中心等) 。而从本次调查看, 云南成立创业教育研究机构的高校不足1/3。而且每年创业教育教师彼此交流的机会也不多。

据笔者从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创业教育”为关键词跨库检索结果, 其作者来自云南及作者来自全国的统计数量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 从全国范围来看, 对创业教育的学术研究呈快速增长的趋势, 公开发表的论文数从2004年的193篇增长到2009年的910篇, 每年比上一年分别增长5.7%、52.5%、51.1%、21.1%、59.9%。说明全国各高校教师、学者已越来越重视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而云南高校教师对创业教育的研究关注较少, 发表论文总数很少, 发表论文最多的年份也不超过10篇。且发展不稳定, 有的年份增长, 有的年份下降。从具体作者来看, 除两位作者发表了2篇相关论文外, 其他均只发表了1篇论文。这说明教师对创业教育的研究不具有持续性, 有的只是一时的兴趣。

另从云南某高校网上公布的本校科研成果的数据得出相同的结论。该校2004—2008年完成各类科研课题290项, 无一项涉及“创业教育”或“创新教育”。2007年该校各学院、各部门公开发表论文746篇, 涉及“创业教育”、“创新教育”的仅4篇, 占论文总数的0.5%。

1.2.3 知识结构不合理

在对云南省25所高校的调查中, 从表5可以看出, 具有经济学背景的创业教育任课教师只占2/3。而担任一些关于市场分析、财务分析、企业管理等方面的课程, 让没有经济学背景、仅仅经过短期的创业教育培训的团委等部门教师来担任, 教学质量是难以保证的。

创业教育是一门集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信息学以及经济管理、法律、金融等相关专业知识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 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素质。而目前云南省高校的创业教育教师大多是团委、学生管理人员、就业指导部门等承担, 他们缺乏一定的创业专业素质, 不能适应创业教育要求。即使是部分承担授课的经济管理类教师, 他们也都是从战略、管理、投资、小企业发展等方面转型而来, 对创业管理的研究不够, 对创业成功的规律把握不够, 使得创业教育质量不高。

1.2.4 教师缺乏创新精神, 教学模式和方法落后

教师的创新精神主要体现在科研创新和教学创新上。

在科研方面, 科研成果原创性少, 借鉴国外及他人研究的多。不少科研论文都是快餐式的“复制”、“粘贴”, 或说是“剪刀”加“糨糊”闭门造车之作, 缺乏长期的理论研究、实践调查、实验跟踪、自主创新。重复的观点比比皆是, 人云我云。更有甚者, 学术造假、抄袭、剽窃现象屡禁不止。2009年著名教育家、武汉大学前校长刘道玉在《彻底整顿高等教育十意见书》中呼吁对高等教育进行一次彻底整顿。其中他指出中国大学众多的出版社和学报成了“学术垃圾的生产地”, 应当砍掉2/3的大学出版社和学报。此观点, 虽然似有一刀切之嫌, 但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高校教师科研创新较少。教师自身无创新精神, 培养的学生难以具有创新、创业的精神。

在教学方面, 我国高校在教学改革和创新方面作了不少探索, 推出了案例教学、参与式教学、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等新的教学方法, 从全国范围来说, 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等教学方式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取而代之的是“启发式”、“引导式”、“创新教育”模式, 教学方法日益多元化。但云南高校由于对外交流不够, 教学方法变革总体进展较慢。那些新的教学方法只是教学过程中的点缀, 总体上大家还是习惯于“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灌输式落后的传统教学方法。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 教师照本宣科, 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知识记忆储存, 使学生养成平时学习不重视独立思考, 满足于期末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等习惯。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 不利于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人才、创业人才的培养。教学过程中的以教师为中心, 学生被动地学习, 其主体性受到极大的抑制。忽视学生个体差异性, 不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过分强调标准答案, 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想也容易雷同, 最终把千差万别的学生反复的打磨, 塑造成一个个标准产品, 缺乏个性、缺少思想、缺少创见。

1.2.5 实践能力弱

在对云南省25所高校的调查中, 从表6可以看出, 100%创业课程教师自己没有创业的经历, 这使得创业教育的课程大都是纸上谈兵。

1.3 创业教育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从表7可以看出, 创业人士承担课程的比率较低, 特别有近一半的学校创业人士承担课程的比率小于10%, 个别学校甚至没有举办创业人士的讲座。但从学生的调查来看, 他们更欢迎这样的讲座。创业教育教师队伍中占绝大多数比例的是负责团委或学生工作的老师, 经济管理专业教师参与创业教育的较少。

2 云南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云南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是云南高校教育管理存在问题的反映, 只有找到深层次的原因, 对症下药, 才能加快云南省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

2.1 云南高校领导思想认识不到位, 对创业教育重视不够

由于创业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 它是一个新鲜事物, 大家对它的认识还不到位, 包括高校的领导在内。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 云南高校领导对创业教育重视不够。在调查的25所云南高校中, 约73%的高校未建立独立的创业教育领导机构;32%的高校未制订大学生创业教育规划或实施方案;72%的未制订创业教育工作考核或评价制度;72%的未制订创业教育教师培训计划。而对我国高校而言, 某项工作得不到领导重视, 就缺乏相应的资源和有利的环境和制度, 搞好工作的难度就较大。

2.2 管理、激励制度跟不上, 创业教育教师无动力与归属感

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最早是从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开始起步的, 1999年由共青团中央会同相关部门开展了第一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至今已举办了七届。延续下来, 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一直就是各高校的团委或学生会负责。这种管理体制, 使得承担创业教育任务的主要是负责团委工作的老师, 其他部门老师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创业教育只是团委工作内容的一部分, 甚至可以说只是一小部分, 团委教师由于精力、知识结构等客观原因, 对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教学力不从心。对经济管理类教师而言, 他们在评定职称时, 申报的是经济学或管理学等专业的技术职称, 创业教育成为他们的副业, 从事其科研或教学, 对他们职称的评定没有多大的帮助, 对他们来说, 从事创业教育无动力和归属感。

教师的实践能力弱, 也与高校的管理与激励机制有关。现在云南高校绝大部分高校的教师都是从大学学习结束后, 就直接进入了高校任教。他们可以有到省外其他大学进修、深造的机会, 但很少有进入企业实践的机会。在对云南省25所高校的调查中, 80%的高校没有鼓励创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兼职的规定。

2.3 教育改革力度不够, 创业教育缺乏丰沃的土壤

创业教育是事业心、开拓精神的教育, 本质上是一种素质教育。开展创业教育, 实际上是大学生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一部分, 是高校把素质教育引向深入的一种新形式。许多高校的教师本人就是应试教育的受害者, 他们耳濡目染, 习惯性将照本宣科的传统教育方式延续到他们学生身上。虽然近几年推行素质教育, 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但是, 教育改革力度不够, 先进的教育理念还未深入教师头脑, 创新教学法还未变成教师的自觉行动, 教师主要还是停留在教学内容的传授上。不少教师认为创业教育与己无关, 那是学生会或团委或就业指导中心的事, 或者是工商管理专业教师的任务。不少教师自身缺乏事业心、开拓精神, 对学生的事业心、开拓精神的培养不够, 创业教育缺乏丰沃的土壤。

总之, 云南高校创业教育发展水平较低与创业教育师资力量不足密切相关, 提高云南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数量与质量已成当务之急。各级领导和部门必须高度重视此项工作, 切实提高创业教育教师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以及创业教育的技能, 推动云南高校创业教育的蓬勃发展, 为云南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结合云南高校实际, 可以考虑以下举措。第一, 加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宏观指导和支持力度。可借鉴其他省份经验, 制订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建设实施方案。第二, 加大高校教育改革力度, 在全体教师中普及创业教育思想精髓。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第三, 建立有效的管理和激励机制, 调动各类教师参与创业教育的积极性。学校要对从事创业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教学的教师在工作量、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与一定的倾斜。第四, 加大创业教育教师培训力度, 提高创业教育教师数量和质量。提高他们创业及创业教育的理论水平和创业实践能力。第五, 建立跨高校的创业教育研究机构, 加强创业教育的科学研究和实践交流。第六, 加强资源整合, 建立一支乐于奉献的兼职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兼职教师可以由优秀的企业家或有过创业经历的人担任, 还可以聘请技术专家、政府人员、经济管理专家、风险投资家等。

参考文献

[1]张玉利.创业教育的定位与教学方法[J].探索, 2006 (11) .

[2]文明.论我国创业教育的五大瓶颈问题与五点对策建议[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9 (3) .

[3]李春琴.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 2007 (11) .

[4]周秋江.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 2010 (4) .

创业型师资 篇6

一、美国创业教育概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这样定义创业教育的:“创业教育主要是培养一些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同时创业教育对于已经就业的人来讲也是至关重要的,由于用人单位不光是注重员工的个人技能,基于此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员工的创新理念、挑战精神; 新知识的吸收能力及个人技能; 还有员工的社交网络等。”[1]创业教育的核心内容就是塑造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其打破传统思维方式,创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其中主要是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及其创造水平。美国一个比较有权威的创业研究组织———考夫曼基金组织对现代创业教育给予新定义,其指出: 培养学生的创业教育不是一门学科而是学习阶段的必经之路,创业教育是让学生学习一种新的知识及其新的职业能力,从而在就业过程中发现一些为人们所遗忘的职位,或者是发现了别人举棋不定的商业项目并且自己付出实际行动成功地完成这个项目。创业教育的课程内容如下: 一是让学生学会把握一些创业机会及其对创业机会进行一系列的风险评估; 二是要让学生懂得科学地利用现有资源开办公司; 三是要让学生懂得公司的经营知识,例如什么是商业市场、市场营销又是怎样的,等等。

总而言之,创业教育是围绕创新而展开的一项教育项目,学生之间的相互竞争及其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创业教育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然后利用各种不同的教育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及相关的创业技能,以便学生们更好地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创业项目或者就业机会,从而加强学生们的社会应变意识。从另一种角度来讲,创业教育是社会变革的产物,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科学地整合了就业及择业的相关优势,随之再根据社会的实时变化,为大学就业开辟了一条新的出路,也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二、美国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经验

( 一) 利用博士项目促进创业教师的发展

目前,美国各个高校的创业教育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使其对从事创业教育专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提高创业教育的发展水平,培养出具有高素质创业教育专业的教师,这将是美国未来几年创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与基础。不论在本科还是在硕士学习过程中,创业教育的培养都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可是美国高校在培养创业教育博士生环节还是做得不够好。在1990 年左右,美国一些高校才把目光放在创业学博士项目培养上,创业学博士的培养可以提高创业知识的专业性。总而言之,在本科及硕士学习过程的创业项目与博士生学习过程中的创业项目有所不同。其中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在本科与硕士学习过程中主要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但是在博士学习过程中主要增强学生的创业理论知识。比如,斯坦福大学商学院中的创业博士生培养工作,其目的就是让学生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毕业之后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同时还可以培养出创业教育界的领军人物及其创业教育专业的专职教师[2]。根据本科及硕士学习过程中的创业实践性培养,从而促进校企的进一步合作,以便获得更多的创业基金,可是在博士学习过程中更是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所以,对于学校来讲更加倾向于校企合作,于是商学院的管理层更加注重培养本科及硕士学生的创业教育能力,而对于创业教育博士项目的发展不是太感兴趣。所以,要想创业教育更进一步地发展必须做好创业教育专业博士生的培养,这也是目前美国创业教育发展的新方向、新起点。

( 二) 建立创业教育岗位制度

为了扩大创业教育专职教师的发展规模,美国高校就设立了创业教育教师的职位。比如说,百森商学院阿瑟·布莱克创业中心就有14 位创业教育的专职教师; 麻省理工学院马丁·特鲁斯特创业中心有24 位创业教育的专职教师; 哈佛大学阿瑟·洛克创业中心有30 位创业教育的专职教师。对于创业教育的专职教师来讲,其可以分为助教、讲师、副教授及教授。比如,有一位从事相关工作研究的学者———杰罗姆·卡茨( Jerome Katz) ,他对177 位创业教育的专职教师进行了统计调查,结果显示有117 位是教授,40 位是副教授,11 位是助教,只有9 位是讲师[3]。对于创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创业教育教师的涉及领域也应该有所不同。比如,在斯坦福大学的“创业角”( Entrepreneurship Cor- ner) 就是由许多创业教育的专职教师所组成,其中专职教师由创业者、教育家、工程师及设计师组成。根据学校管理层的安排来看,这些创业教育的专职教师分配到相关院系,例如,斯坦福大学的“创业角”教师由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来管理; 有的创业教育专职教师由学校直接管理,例如,阿瑟·布莱克创业中心由百森商学院管理。不论是由哪一个部门来管理创业教育专职教师,其教师应该把创业教学及科研服务项目放在第一位。建立创业教育专职教师岗位制度,可以体现出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这也可以进一步促进创业教育专职教师的和谐发展。

( 三) 提高创业教师的综合素质

要使得创业教育专职教师和谐发展,美国教育部门对此采用系统性的培养模式,不仅重视教师的应聘环节,还要注重教师的专业素质,等到教师进入学校之后,学校管理机构可以对教师进行专业的培训。高校时常举行一些相关的创业活动以此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对产品销售来说,可以把教师分为几个小组,参与其销售店铺的选取、销售方式到资金估算、产品宣传等过程; 学校还激励教师进行创业; 除此之外,高校还应该派教师去参加一些校外的创业培训及其创业分析会; 高校在选取创业教育专职教师时,不仅邀请一些相关专业的教授,还应该聘用一些创业成功人士来做创业教育的兼职教师,他们可以为学生们分享自己的创业经历及其创业经验。与此同时,也应该不断提高创业专职教师的工作能力,从而促进创业教育专职教师和谐稳定发展,这也是高校发展创业教育的新模式。

( 四) 为了方便教师而制定相关的政策

1. 出台相关的休假政策有利于教师的校外创业。教师的学术性休假( Sabbatical Leave) 政策,在1880 年由哈佛大学首次实行,学术休假就是指创业教育专职教师可以带薪去研究与本专业有关的理论知识。然而斯坦福大学在此基础上,又制定了相对科学的休假政策,教师在整个的休假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去旅游,同时还可以为教师提供充足的校外创业时间。这种休假形式的提出,受到许多教师的欢迎,教师可以拥有丰富的创业时间。对于拥有创业想法的教师可以保留自己的教师岗位,在校外进行创业活动,但是高校有关部门规定: 这些校外创业的教师有一到两年时间可以离开工作岗位开展自己的创业项目。

2. 建立创业试验基地。美国高校的创业孵化基地可以为教师及学生提供创业实践机会,在创业孵化基地里学生可以成立自己的公司。如果有的学生要想加入到创业孵化基地中,必须由教师和学生组建一个创业小组,还要撰写相关的商业计划书、公司的简介以及公司的运行能力分析报告。因此在创业孵化基地里,学生可以更好地与教师交流探讨,并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提升创业教师的综合素质并设立创业基金会。美国高校可以为创业教育的专职教师提供创业机会,以此来带动教师的创业热情,基于此,还可以提高教师的创业素质。高校应鼓励教师去参加创业讲座、创业研讨会及其相关的创业教育的培训。比如,考夫曼在校园里设立的创业基金会,主要是帮助教师创业,其中含有教师进行创业教育时的资金支持、教师开展创业实践时的资金支持。

三、美国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一) 制定科学的教育模式

对于我国的创业教育来讲,应制定科学的教育模式,对此我们可以吸收美国在创业教育中取得的成就,在我国的高校中设立创业教育学科,其中还要开设本科、硕士、博士各个学位。这种制度的形成有以下优点: 第一,设立创业教育博士学位,可以为以后的创业教育提供教师; 第二,可以完善创业教育体系,以此促进我国创业教育的发展,使得我国的创业教育水平与世界接轨;第三,确定创业教育的学科领域,以便让人们知道创业教育,还要对外宣传创业教育,让人们去参与创业,解决社会上的就业压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在开设创业教育专业初期,要对不同学历的该专业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选取。对于本科学生来讲,其中相关要求不是太多,该专业本科学生的生源可以是高中应届毕业生、对创业教育感兴趣的大学生以及其他专业来选修创业教育的学生。这些学生主要学习创业教育的理论知识,因此,对于他们的创业实践课程要求并不是很严格,适合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推广。对于硕士及博士生源主要来自社会上有过创业经验的人,因为他们已经有了创业经验,所以他们所接受创业教育的目的很明确,不仅要加强自己的理论知识培养,还要提升自己的企业管理水平,从而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拥有过硬的理论知识,还有实践经验,成为一名合格的创业教育专职教师。

( 二) 建立有效的社会保障机制

大力号召社会各个部门加入到创业教育活动中来: 一是政府教育机构要完善创业教育专职教师的培训工作,经常举办关于创业教育交流活动; 二是有关教育机构要借鉴美国的创业教育经验,系统地培训创业教育专职教师; 三是实现校企合作制度,以便促进创业孵化基地的快速建设; 四是建立创业学术组织,作为创业教育专职教师的坚实后盾。高校还要加强创业教育专职教师的管理: 一是高校应该把重点放在创业教育的发展上,设立创业教育专职岗位,出台科学的教师管理机制,从而带动教师对创业教育的热情; 二是高校应该对创业教育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成立创业教育基金会; 三是各个高校要建立“创业中心”,给创业教育专职教师提供教学资源; 四是高校还要提升创业硬件质量,例如,加强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图书馆要增加创业书刊等。

( 三) 建立科学的教师培养机制

高校允许专职教师在校外创业,从而提升教师的知识水平。不断开展专职教师的培训课程,比如可以引进国外相关培训组织,对我国教师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从而提升教师的综合水平,更进一步地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聘请国际劳动组织的KAB( Know About your Business) 、SYB( Start Your Business) 的学者来高校进行创业知识讲座,同时让教师积极参与KAB及SYB的培训,并且制定免费的政策,从而可以让更多人来参与培训,以便扩大国内的创业教育的规模[4]。除此之外,不能仅仅对教师进行理论培训,还要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因此,需要采用美国的创业教育模式,高校要注重“产学研”项目的发展,提高教师的创业教育水平,以此也能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要让教师积极地参与到创业教育课题研究工作中来,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为我国的创业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

四、结语

美国创业教育注重教师的培养,给教师提供一个浓厚的创业教育氛围,高校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创业经验,政府机构制定科学的创业机制,并且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这些为创业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国的创业教育应该吸收国外的科学管理机制,与我国的基本国情相结合,建立一个科学的创业教育模式,同时完善创业教育的保障机制,提升创业教育教师的培养水平,打造出一个先进的教育团体,从而促进我国创业教育的发展。

摘要:美国在培养创业教育教师这一方面已经拥有成熟的经验,美国教育部门在此基础上又建立了博士生培养计划,这一计划的实施可以促进高校培养高素质的创业教育教师;政府出台关于这方面的许多政策,都有利于专职创业教师的培养;对于从事专职创业教师的录用及其相关创业教育教师的培训都有明确的标准。我国应该在借鉴美国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努力构建创业教育学科体系、提供坚实有力的保障体系、完善创业教师培训体系,提升我国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

关键词:美国,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经验

参考文献

[1]张宝,刘正宗.中美高校创业教育比较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2(4):49-52.

[2]苏晓华,董雪松.美国创业教育发展的借鉴及启示[J].对外经贸实务,2012(5):85-88.

[3]朱晓芸,等.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困境与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12(9):82-85.

创业型师资 篇7

关键词: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1988年柯林·博尔博士提出了“三本教育护照”概念:第一本是学术性的, 即文化科学知识的;第二本是职业性的, 即职业知识技术的;第三本是证明一个人事业心和开拓技能的。

创业教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首次提出来的, 被认作是“第三本教育护照”, 将创业教育提高到与学术性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同等的地位。

1 创业教育的现状和必要性分析

国外的创业教育比较成熟, 在大学经常有创业课程, 对学生进行理论的指导及实践锻炼。尤其是英国, 许多高校设立专门创业教育机构, 配备专职教职人员;在1975年就有8%的大学生在创业, 1990年已达13%, 到现在高校毕业生创业人数已占到了53%左右。[1]

至于国内大学生的创业问题, 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受到有关方面重视的。1999年6月13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简称《决定》) 颁布, 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200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 “积极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基层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要大力倡导高校毕业生发扬自强自立的精神, 在就业时不等不靠、不挑不拣, 勇于到市场经济大潮中拼搏竞争。”

创业精神是创新型人才重要的内在素质, 是高校素质教育对大学生培养的重要要求。认识和把握创业精神, 对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2]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创业研究中心高建教授提出, 应更广泛、更系统地开设大学生创业教育授课。他说:“创业精神是创新、进取、执著、学习, 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量, 这是所有大学生都需要接受的人生教育。”[3]

因此, 创业教育是社会发展对高校的必然要求;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然趋势;创业教育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的必要环节。

2 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现行教育体制和创业教育之间存在的问题

现行教育体制和创业教育之间存在的问题包括两个方面:

1) 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

一方面, 在目前的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大多是由学工部 (处) 和就业办公室在负责, 大部分的教师并没有考虑此类问题, 因此, 在专业基础和专业教育中没有或很少融入创业教育的相关元素;另一方面, 我国的高校的创业教育体系正在探索或建设之中, 包括:课程设置、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等。

2) 考核、奖励机制与创业教育

目前高校的考核激励机制一般是按照岗位及工作量来考核及奖励。而创业教育是一项综合性的教育工作, 既要很好的完成创业教育的相关课程, 更为关键的需要更多地接触社会及创业咨询工作, 为创业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实践支撑, 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因此, 创业教育教师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 但是按照当前的考核、奖励机制来说, 收益少、风险大, 影响了创业教育教师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而, 造成了创业教育师资整体水平低, 不能有效开展创业教育。

2.2 缺少“双师型”师资力量和企事业兼职教师

“双师型”的教师同时可以完成创业教育理论课和实践课, 是开展创业教育的真正力量。

中国的大部分高校关注的仍然是少数人的“创业活动”, 而不是多数人的“创业教育”[3];创业教育仅向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是不够的, 学生的能力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培养, 因此, 创业教育对高校师资水平、创新意识、拓展能力要求较高。而我国高校专职教师拥有深厚的专业理论功底, 但是与社会、企业严重脱节, 缺乏生产、建设、管理等方面的实践能力, 不能有效地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难于胜任创业教育能力培养的重任。

同时, 企事业单位的兼职教师的缺少, 造成了高校和企业之间的沟通缺少桥梁, 造成了, 使得创业教育的开展缺少了实践的基础, 又使得学生的学习缺乏实践的指南。

2.3 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缺乏资金

创业教育要想产生实效必须让学生多参与、多实践、多操作, 需要有实践设施和场所, 一方面需要社会相关企业、市场的配合;另一方面校园内也要有稳定的实习基地;同时, 建立“双师型”教师或教学团队, 需要不断地对教师进行培训。目前多数高校受自身办学经费的限制, 很难拿出充足的专项资金保障大学生创业活动的教学体系设施条件的建设及师资的培训。

另外, 由于难于评定创业学生的信用等级, 以及选定的创业项目无法获得风险投资者的关注等因素, 很难通过融资的方式获得资金支持, 也使得创业教育和创业活动难以开展。

3 高校创业教育环境下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些措施

3.1 建立有效的创业教育的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

考评制度作为教学活动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起着引领、导向和决策的功能,

对促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 学校应不断完善创业教育的教师考评制度, 创造和谐的教育教学氛围, 引导和激励创业教育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1) 制定规范、具体、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 明确创业教育教师的岗位职责、认定与管理办法。

2) 制定切实可行、科学的创业教育的考评机制。科学的考评制度是创业教育工作的重要基础, 是推动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有力保障, 其关键在于工作量的分配和教育工作的评价。包括: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和教学管理制度;量化考核指标, 并与岗位聘任相结合;合理量化教师从事各项创业教育的教学工作量;全面、公正、科学的学生评教、学院评教、专家评教的评教体系等。

3) 制定有效的创业教育的激励机制

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 既是体现教师劳动成果的重要指标, 也是提高教师主动性、积极参与创业教育的重要动力, 同时, 根据教师的贡献和成果, 合理拉开分配差距, 形成良性、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 才能够吸引和稳定优秀人才。

首先, 对在创业教育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 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以及按相应标准给予物质奖励, 其次, 为拓展教师个人的进步空间, 对教师在编写教材、发表论文、培训、学术交流等方面, 要予以积极的鼓励和支持;再者, 如组织教师到院校、企业的考察活动, 建设创业教育教师的培训基地, 给教师创造交流和实践空间。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建设能够增强教学工作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使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能够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3.2 加强“双师型”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适应创业教育的要求, 高校要切实搞好教师的培训工作, 加强教师培训和实践锻炼, 提高综合素质、创业基本素质, 建设“双师型”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是创业教育顺利开展的关键。

高校应从转变观念、更新知识入手, 使全体教师深刻理解开展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让广大教师树立创新意识, 为开展创业教育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应本着边学习、边实践、边培养的原则, 在教学实践中抓紧对专任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

1) 整合培训资源。“双师型”创业教育教师应充分利用全国教师培训基地、学校实训基地等内外部培训和锻炼资源, 发挥各方面的能动性, 设计和实施灵活多样的培训模式, 优化双师素质培养的效果。

2) 强化职业观念和实行下企业锻炼相结合, 突出企业实践。组织教师深入企业学习, 了解行业发展的现状和动态、企业的经营、生产或服务的工作流程以及新技术、新工艺的交流;参与企业项目的开发、服务等实际企业运营流程;开展关键技能的培训实习;从而加强专业教师对职业情境的认知, 积累企业情境的实际教学案例, 并推动创业教育教学改革, 促进创业教育的教学体系建设和完善。

3.3 积极吸引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家和管理者作为兼职教师。

在创业教育过程中, 创业实践活动的实战经验最容易获得创业学生的共鸣, 因此积极吸引创业实践者成为教师队伍的一员是加强师资力量的有效方式, 增加商业时间是一种趋势。美国高校聘请企业家、创业者等担任兼职教师, 一般以短期讲学、参与案例讨论、参加创业论坛等方式参与学校创业教育。如Intel公司的前任首席执行官、现任董事长格罗夫 (Andrew S.Grove) 从1991年就担任斯坦福商学院兼职教师, 每年秋季开1-2门课, 极大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大学还鼓励兼职教师与专业教师结成团队。斯坦福大学“创业管理”课程就由专业教授和客座教授两个老师一起讲授, 而“创业机会识别”和“技术创业”由三位有丰富创业和企业管理经验的客座教师共同开设。兼职教师还为选课学生组成的团队聘请业界资深人士担任指导, 提高了教学效果。

3.4 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创业实践教育平台

1) 深入挖掘高校自身资源, 为学生提供创业实战基地。鼓励学生以创业社团的形式参与实体管理和运营;运作模式上参照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 设计不同职能部门如:财务部、人力资源部等, 通过学生自己的分工协作来推动社团的经营、管理和发展, 从而在创业能力和创业企业管理能力等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

2) 加强校企合作。通过企业对科技发展的敏感性与需求性, 与高校合作共同开设具有特色的学科专业方向, 并建立学生创业实践基地, 提供实训条件。让企业管理者以实实在在的企业人充当高校大学生创业的指导者、培训者、评估者和激励者的角色, 如果在项目和资金允许的情况下, 甚至可以做高校大学生的创业导师。让学生获得企业在项目运行、财务管理、人力资源培训与管理、市场调研、产品开发等多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 为创业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3) 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 尤其是具有实用开发性的校企合作项目。鼓励专业教师根据自己的科研项目为本科生提供研究内容, 鼓励本科生有组织、有计划地参加课外研究项目。

4 结束语

师资队伍是当前推动我国创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条件, 要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创业教育的各项工作之首。同时, 师资队伍建设又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需要认真解决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开拓创新, 建立起一个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为高校创业教育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辰亮, 朱明霞, 王秋香.高校大学生创业现状及其引导对策研究[J].大家, 2011 (3) .

[2]张建民, 于晓飞, 范文兴.阳舒娟大学生创业素质、能力提升研究现状及展望[J].经济研究导刊, 2011 (4) .

[3]叶蔚.我国高校教师开展创业教育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0 (4) .

[4]韦平伟.加强大学生创业校园实训环境建设[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8 (22) .

[5]武鑫.高校进行创业教育的重要性[J].沧桑, 2011 (1) .

创业型师资 篇8

教育部近日下发《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高校建立弹性学制,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可以预见,一个高校在校学生创业的时代即将到来。要使高校在校学生休学创业的创新不能落空,除了高校与社会都需要机制的创新外,高中教育同样需要机制的创新,至少职业规划教育、就业教育、创业教育需要进入高中课程。允许高校在校生休学创业倒逼这些教育内容进入高中。

2013年有关机构对北京、上海、成都、西安、广州五个城市的高中生调查显示,中国高中生认为学习创业很重要,对学习创业也有兴趣,但在学校学习创业的机会较少。70% 的高中生表示对创业“有些了解”或“了解很多”; 81% 的高中生认为学习创业“有点重要”或“非常重要”; 71% 的高中生对在学校学习创业“比较感兴趣”或“非常感兴趣”。但学校尚未成为高中生创业学习的主要场所,只有18% 的高中生表示,在学校学习了创业课程。这些数字告诉我们: 中国学生期盼“创业教育”。

2007年创业课首次走进上海部分中学课堂。这门创业课让高中阶段的学生们更详细地了解了社会、企业和当今的就业问题,为他们今后选择专业、进行职业规划奠定了基础。这些孩子们希望将来能独立选择自己感兴趣、适合的职业,创业教育就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努力的方向。这些实践告诉我们: 中国学生需要“创业教育”。

因此,大力发展高中阶段在校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应成为学校教育的历史任务。

二、当前的困境:缺乏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离不开一支强有力的师资队伍,创业教育师资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保证。

当前我国高中阶段教学普遍存在着对创业教育目标定位不科学、对创业教育紧迫性认识不足、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不健全、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绩效评价不科学等诸多薄弱环节,制约着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制约着创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1.对开展创业教育的紧迫性认识不足

虽然教育部2003年,教育部在新课标中要求在政治课中加强现代经济学概念和分析,提供创业教育的内容。但一般高中学校普遍将绝大部分精力放在文化课上,对就业教育、创业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未将就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纳入教学计划,而对创业教育的认识还停留在可有可无的认知上,有相当部分教师没有明确的创业教育认识,认为创业教育与高校关系大,高中学校无所谓,搞创业教育是额外增加的工作量和负担。与创业教育呈现“两层皮”现象。可以说,当前高中学校中,具备紧迫创业教育意识并且能胜任这一工作的教师非常少。

2.现有师资先天不足,基础薄弱

创业教育本身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是集社会学、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及相关专业技术知识和能力的复杂学科,需要教师有较高的职业素质、 讲授技巧和职业实践指导能力。这种特点决定了创业教育需要理论和实践都很过硬的师资。

但是当前高中学校创业师资队伍却面临基础薄弱、先天不足的困境。 目前已有的创业师资多是学生管理部门兼职教学,大多缺乏创业实战经验,也少有企业工作经历。同时,因为创业教师多是兼职创业教学,创业教学也只能是附属性的工作。教师创业知识欠缺、创业教育规律把握不够、 应付了事,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三、着眼于未来:健全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1.积极转型,主动担当

创业教育作为一个新的研究和实践领域,从不为人所知到政府和社会积极推进,在中国也不过十来年时间。尽管不少学校积极开展创业教育, 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总体上教师队伍数量缺乏、质量不高。要通过宣传教育,使在校教师提高对创业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激发从教热情, 主动转型,变外行为内行,主动承担创业教学任务。

目前国内创业教育师资培训逐渐增多,主要培训模式有SYB培训、 KAB培训等。

SYB创业培训是国际劳工组织针对培养微小型企业经营者而开发的培训项目。全称是“START YOUR BUSINESS”,意为“创办你的企业”。由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开发,为有愿望开办自己中小企业的朋友量身定制的培训项目。经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引入我国后,经过近十年运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是为微小企业设计的一门课程。主要教如何创业,如何创办自己的企业。创业培训不仅使学员的就业观念发生转变,更激发了他们的创业意识,掌握创业技能,增强微小企业抗风险能力,使学员在短时间内成为微型企业的老板。

KAB培训由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国际劳工组织主办,北航创业管理培训学院承办的大学生KAB( know About Business) 创业教育项目师资班每年都吸纳许多相关教师参加培训。

同时还有社会应运而生的各类就业、创业指导教师培训和许多院校举办的相关交流研讨会

对于这些培训活动,学校都可以选派教师分批次的轮流参加,使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能提升创业教育认识,探索创业教育的基本规律,研究创业教育的基本方法。

2.把握规律,研究教法

开设该课程主要是向中学生播撒一种创新精神和企业家精神,它的特点是采用参与式、体验式教育方法,重在培养学生的三种意识,即改革创新意识、艰苦意识和价值意识。现有从事创业教学的师资自身面临的困境也有很多。例如,现有师资受传统教育观念和自身能力影响,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都不适应。习惯于灌输式教学,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对学生兴趣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忽略学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提高创业师资水平,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改变这种传统教学观念,变灌输式为互动式,让学生动起来。

3.完善机制,做好保障

学校要制定专门的政策,有倾向性地鼓励创业教育的优秀教师,既是尊重教师劳动的重要体现,也是促使教师主动、积极参与创业教育的重要动力。

学校要采取“内培外引”相结合方式,形成一支富有创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校内外创业导师队伍,建成创业教育教研组,形成合力,强化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创业能力。

学校要选拔培养创业教育学科带头人。组织创业教育骨干教师到创业教育开展的好的学校参观,感受浓厚的创业教育氛围,学习先进的创业教育经验,让学科带头人掌握先进的学科建设理念和施教理念,开阔专业带头人眼界。

学校要积极联系相关企业,建立创业教育社会实践基地。这将有利于创业教育有实效性的开展,它弥补了学生只知理论而不懂实战的空白,有利于学生走向社会,了解企业文化,熟悉企业规章制度,加强学生对企业创业艰辛的认识,而且能使学校的创业教育教学内容保持与企业的同步发展。

总之,建设好一支适应高中阶段创业教育教学需要的优秀师资队伍, 是一项工程,只有通过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自身共同的努力,才能完成。

摘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是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在教育。历史事实和时代发展都告诉我们,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应从高中阶段开始,有一支合格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就是前提。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篇9

内容摘要:培养高素质人才,需要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特色鲜明,相对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民办高校的当务之急。本文对双师型师资的培养作了一些调查研究,结合其他院校的情况,主要以民办高校为例,看“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现状并提出具体应对措施。

关键词:“双师型”师资 应对措施 民办高校

一.师资队伍现状

我们民办高校的教师多数是青年教师,本科或研究生毕业后就直接上讲台授课,多数老师取得了教师资格证,通过一定的努力,也取得了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其实这不代表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有了职业资格证书不能代表真正的出“师”,并不代表真正掌握了相应的技术,而技术才是职业教育的根本。要真正达到“双师型”水平,一定要在具体专业岗位上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其本质是要在相应的职业岗位上有具体的实践,而且是与时俱进的实践。因为职业是不断发展的,技术是不断创新的。在我校真正能达到“双师型”水平的人不多,故“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在我校更显得任重而道远。令人可喜的是,各民办高校领导均十分重视培养自己的“双师型”教师,各学院、各部门领导在积极思考贯彻落实具体措施,大家的一致意见就是要将师资培养作为一个重要工程去做,普遍认为大力提高竞争力主要依靠青年教师水平的培养和提高,以及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这些都说明各民办高校的领导已将“双师型”教师的培育放在重要位置。

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途径和方法

1.青年教师要自加压力,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学历层次,尤其是要逐步加强科研工作。学历和科研水平的提高从另外一个角度也衡量了一位教师水平的高低,这是一个基本的原始条件。

2.加强岗前培训,积极推行上岗职业资格证书制。从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看,民办高校的教师除应具有普通教育的教师资格之外,还应具备与所从事的教学工作相适应的实践工作经历或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等级证书。如为了学生的就业,诸多院系要求学生参加一些院内和院外的证书考试,那么,无论是缺乏实践经验的老教师还是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都必须到考证机构或企事业单位生产、管理第一线进行实习锻炼,掌握最新的操作技能,并应尽快考取相关的上岗证或专业技术等级证,把获证与实际技能锻炼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尽快投入到教学一线。

3.注重发挥学校现有的实验实训基地的作用。通过调研,笔者认为技术应用类的“双师型”教师应具有以下方面的素质:了解并掌握所授专业相对应行业的应用技术的动态,能够通过专业授课、实训、实习,使学生掌握就业岗位所需的应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具备肯动手、勤动手、会动手的操作习惯和实践修养,引领学生走“从书本到实践,再从实践到书本”的技能提升之路;能够教育学生形成相关行业的职业素养;能够通过应用项目的研究和应用技术的创新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技术创新、技术革新意识和能力。与许多民办高校IT类专业一样,我校也结合当今信息产业和社会的需求,适时将某些专业的教学计划作了修订,增加了《嵌入式系统》等相关的课程,学校也配备了相应的实验室,选派相应的专业教师进修学习嵌入式的专业知识,这就给这些教师提供了进行“双师”素质培养的机会。对于民办高校来说,这也是专业教师实现“双师型”的重要且经济的途径。

4.实施“校企”、“校校”产学研合作工程。学校应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一方面选派优秀青年教师赴相应工厂企业顶岗学习培训,使青年教师熟悉和掌握本专业、本行业前沿的发展态势;一方面邀请和吸纳工厂、企业有技术专长、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或高级技师等来学院任教,充实师资队伍,丰富教学手段,增强我院职业教育内涵,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同时,进一步实施“校企”合作,把企业的车间办到学校,把学校的人才输往企业,实现校企双赢;在特色专业和精品课程建设上,建议寻求与同类学校相近专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尝试跨学校去建立相关专业群,师资共享,互通有无,强强联合,共同发展。

5.建议学院加大资金投入和表彰奖励力度,对取得优秀成绩的年轻教师要及时地表彰,适时的资金投入是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具体落实到位的基本保障。“双师型”教师是办好民办高校的关键因素,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民办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通过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途径,可以造就一批学术精湛、学识渊博的“双师型”教师。民办高校应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科研单位挂职锻炼,并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申报科研项目或参与企业的项目开发。对在学术上有一定建树的教师要加大奖励力度。我校目前已创办了产学研中心,倡导并组织教师参加大学生创新活动,这一切无疑是“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重要举措。

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篇10

关键词:高职院校,双师型,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途径

一、引言

国外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特别是德国、美国、澳大利亚等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由于职业教育开展较早, 都已形成了符合本国特点的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 如美国的社区学院, 印度的软件兰领, 德国的学校工厂等都对本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积累了很多可供我们借鉴的成熟经验。

我国职业教育是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 高职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 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和知识的应用, 特别是师资队伍建设和评价上偏重理论水平的情况还比较严重。我国高职院校中还大量缺乏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 又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实际工作经验, 能指导实践操作的"双师型"教师。具有"双师型"素质的教师人数比例不高, 双师型教师来源单一, 培养力度不够, 这些已成为严重制约高职教育发展的"瓶颈"。

对此, 我们一方面, 要认真学习和借鉴国外高职教育的先进经验, 找出问题和差距。另一方面, 也要从国情出发, 结合我国实际, 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发展之路, 创新和提出符合我国高职教育发展需要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原则、思路和举措。

二、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现状分析

要解决"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问题, 必须要搞清什么是"双师型", 以及目前我们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的状况。

1、高职"双师型"教师标准

"双师型"教师是高职教育对专业教师的一种特殊要求, 即要求专业教师既要具有较高的文化和专业理论水平, 有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和素质, 又要有广博的专业基础知识, 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 一定的组织生产经营和科技推广能力, 以及指导学生创业的能力和素质。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即可认定为"双师型"教师:

(1) 具有讲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 累计有2年以上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 胜任本专业实践教学工作。

(2) 具有讲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 取得本专业非教师系列的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本专业的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 并具有半年以上相应行业的实际工作经历, 胜任本专业实践教学工作。

(3) 具有中级及以上非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的实践教学指导教师, 胜任本专业1门及以上专业理论教学工作。

(4) 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职教师, 主持市级及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科学研究课题, 并通过鉴定;或获省部级二等或市级一等及以上科技进步奖;或本人科技成果获技术转让费10万元以上;或在科技开发、科技服务方面获项目经费20万元以上。胜任本专业1门以上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工作。

(5) 在企事业或科研等单位取得中级及以上非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人员, 在高职高专院校任教1年以上, 胜任本专业1门以上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工作。

2、高职院校师资现状

虽然我国高职教育在改革开放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但由于起步较晚, 相对与日本、美国、德国等职业教育发达国家, 我们职业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 其中比较的突出的是师资队伍问题。目前, 我国高职主要面临的师资问题有:

(1) 师资队伍的结构问题。

目前师资队伍结构 (主要包括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 不合理。高职院校校龄多数不长, 师资队伍的梯队建设还不完善, 在年龄结构上表现为青年教师多, 中老年教师少, 断层现象严重。在职称结构上主要表现为初中级职称多, 高级职称少。

(2) 师资队伍的双师素质问题。

目前的双师素质不能满足要求。青年教师是当前高职院校教师的骨干力量, 相当比例的青年教师是由大学直接进入高职院校任教的, 这种"由校门到校门"的模式使他们没有机会经历工程实践方面的锻炼, 实际动手能力不符合高职教育的要求。

(3) 师资队伍的构成问题。

目前师资队伍兼职教师的比重大。为了解决专业教师不足的问题, 各高职院校往往聘请大量兼职教师任教, 兼职教师的加盟提高了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 缓解了师资素质和高职教育要求之间的矛盾。但是, 高职院校要成长壮大, 必须走"以我为主"的道路, 怎样实现教师队伍的自我发展, 实现自我"造血", 是一个重要问题。

(4) 师资队伍的管理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缺少一套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人员录用、培养、使用、管理的有效的管理体系。

三、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符合我国高职教育发展需要的"双师型"师资队伍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要坚持一定的原则, 并采取多样的途径和方式。

1、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原则

高职院校要增强人才意识, 营造宽松的人才环境, 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实施人才兴校工程, 牢固树立人才第一资源的观念和科学发展观。此外, 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应: (1) 坚持"优化结构、提高素质、发展内涵、稳定队伍"的原则; (2) 坚持以培养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和突出双师素质为重点的建设原则; (3) 坚持引进和培养双管齐下、专兼结合、合理利用社会能工巧匠智力资源和兄弟院校师资资源的原则。

2、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与举措

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要围绕"四个提高"、采取"四项举措"、抓好"四个环节"。

(1) 围绕"四个提高"

首先努力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 这是为人师表的根本;再则应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这是教育永恒的主题;其次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 这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最后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 鼓励教师进一步学习深造, 这是高职教育继续发展的动力。

(2) 采取"四项举措"

首先针对青年教师培养, 建立起完善的以老带新导师制度, 其次建立课堂教学竞赛制。通过这两个措施, 全面提高专业教师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理论水平, 教学科研及教学能力。再则建立工程实践双师制──就是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科研单位进行专业实践, 通过专业实践, 教师可以了解自己所从事专业目前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在教学中及时补充反映生产现场的新技术、新工艺;教师也可带着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请教, 在他们的帮助下提高推广和应用新技术开发的能力。最后, 建立以我为主专兼制:在立足自身"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同时, 可以吸引社会上其他行业的优秀人才投身到高职教育, 促进"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3) 抓好"四个环节"

高职院校要抓好教师的引进、培养、提高和管理四个环节。要注意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并注意抓好现有专业教师的培养和提高;学校管理时, 要建立全员聘任的灵活机制、考核评价的奖惩制度、优劳优酬的分配制度、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

四、结语

高职教育的优势就在于创建与众不同的、跟踪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专业, 这就有赖于一支有学术人才、技术人才领衔的"双师型"师资团队。可见"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对于高职院校的重要性。由于高职教育起步晚, 经费有限, 职业教育体制不够完善等问题, 建立起一支符合我国国情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还需要大家创造性的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董雅宏.对"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有关问题的探讨[J].教育探索, 2006 (4) :121~122

[2].许士群, 张荣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J].职业教育研究, 2007 (3) :62~63

[3].邬国全.职业教育"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职教论坛, 2007 (2下) :33~35

上一篇:行政追偿程序下一篇:集成电路功能验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