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制约体系

2024-08-23

监督制约体系(共8篇)

监督制约体系 篇1

根结底来源权力题于人们易在, 发社生会腐经败济。的有制权约力与必监关马系克中思的主地义位认须督有是制人约类, 政没治有, 生制活约永的恒权的力主容为经, 济政上治占权统力归治地位的阶级必然成为政治权力的主体。

一、政治权力制约与监督的必要性

1. 权力的二重性所决定。

权力具有二重性, 即能动性和腐蚀性。能动性表现为:政治权力是实现政治主体成员利益要求的凭借, 同时, 政治权力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反作用;腐蚀性表现为:人在权力过久的掌握过程中有腐化变质的可能性。政治权力的二重性决定了必须对之进行行之有效的制约和监督。

2.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所决定。

权力的制约与监督, 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问题之一, 政治的核心问题就是政治权力的构成问题。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原则。人民对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程度越大, 民主政治的实现程度也越大;反之亦然。与此同时,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为权力的制约与监督提供保障。

3. 党的执政能力所决定。

党的执政能力随着执政环境、执政目标和执政基础的变化而变化,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 拥有执政权, 执政权在建设时期主要表现为领导权。党的领导权也要接受人民群众和权力机关的制约与监督, 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必须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 必须有效地约束政治权力以减少腐败。

二、当前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

1. 道德对权力的约束力下降。

当前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 由于种种原因, 部分官员出现了大的理想的迷失和人生价值的错位, 出现一系列的权力腐败、贪污受贿、以权谋私等现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要大力加强政治伦理建设, 以德倡廉, 强化政治行为主体的道德约束, 使得政治行为主体从内心深处不愿贪腐, 从而抑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

2. 权力运行的法制化程度不高。

目前我国实施的对权力运行制约与监督方面所必需的法律、法规、条例尚不完备, 表现为:缺乏明确的监督标准和具体的实施细则, 从而造成实际监督过程中的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 影响了监督工作的严肃性和规范性, 也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

3. 权力结构不合理、运行程序不规范、监督体制不完善。

一些不均衡的权力分配势必导致权力不受制约, 运行受阻。权力的运行虽进行程序的制定却不依程序而运行, 甚至随意更改程序规则或是减免程序, 同样会使得权力机制无法得到强有力的监督与制约。严格缜密的程序制定和运行是对权力运行最基本的要求。另外, 监督依然是制约腐败的有力措施之一。当前, 我国一些部门监督缺乏实际权力、监督偏于事后监督、监督机构缺乏必要的独立性、监督和制约方向单一等问题, 严重影响了权力制约和监督体制的正常运行。

三、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的主要对策

1. 加强权力制约与监督的思想化建设。

思想建设很重要。一方面, 要营造社会制约与监督权力的整体氛围与环境, 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民主法律意识;另一方面, 要切实强化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意识, 从内心深处做到公正、廉洁、自律, 树立公职人员廉洁公正的道德形象, 从而形成全社会廉洁的风气, 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

2. 加强权力制约与监督的法制化建设。

确立宪法与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是重中之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是组织调整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运转的根本依据,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内活动。以法的形式明辨是非, 公正客观, 量化明确, 可以客观地衡量出国家公务人员是否遵纪守法、是否清正廉明、是否以人民的意志为转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为杜绝违法乱纪、徇私舞弊等腐败行为提供现实依据。

3. 完善权力结构、规范运行程序、加大监督力度。

主要从完善权力结构、规范运行程序、加大监督力度三方面入手。权力过分集中的结构, 组织运作过程中个别领导独揽大权, 势必难以开展有效的集体性的权力制约与监督, 因此要合理配置权力资源;权力运行的程序化程度的高低, 直接影响着权力制约与监督的有效进行;舆论监督的强大威慑力有效而直接地制约着权力的运用。因此, 完善权力结构、规范运行程序、加大监督力度, 缺一不可。

总之, 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 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改善市场竞争环境的必要手段, 不仅对党提高执政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也为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提供了前提和保障, 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肖华茵, 毛细荣.试论权力制约的理论及监督制约的基本方法[J].求实, 2005, (5)

[2]李英田.合法性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启示[J].长江论坛, 2004, (6)

[3]徐京跃, 周英峰.习近平强调:坚定不移把反腐倡廉建设引向深入[N].高层声音, 新华社, 2013-1-22

[4]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07年10月

[5]郑学年.健全权力制约监督机制的必要性和基本要求[J].管理学家, 2010, (7)

监督制约体系 篇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这突出了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且从顶层设计的高度提出了明确的改革方向和具体要求,对于我们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着力规范权力行使,从源头上防治腐败,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意义重大。

一、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正确行使权力,让权力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历来是我们党高度重视的大问题。我们党的领袖和党的文献,都对权力制约和监督有许多重要论述和明确规定。

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就指出:“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1945年,毛泽东在回答黄炎培提出的历史周期律问题时就提出: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20世纪50年代,邓小平同志阐述了“党要受监督,党员要受监督”的重要性,特别强调:“如果我们不受监督,不注意扩大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就一定要脱离群众,犯大错误。”1995年,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在我们党内,决不允许存在超越于党组织和党的纪律之上、不接受监督的特殊人物。”2011年,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把“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保证党和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重要内容。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2012年12月,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要问责,违法要追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2013年1月,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总书记还指出:“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会影响到领导干部的舒适度。问题是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都是党和人民赋予的,领导干部使用权力,使用得对不对,使用得好不好,当然要接受党和人民监督。不想接受监督的人,不能自觉接受监督的人,觉得接受党和人民监督很不舒服的人,不具备当领导干部的起码素质。”总书记明确要求:“各级党组织必须明白,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对干部的监督,是对干部的爱护。放弃了这方面责任,就是对党和人民、对干部的极大不负责任。”2013年4月,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我们的先人们早就认识到,反腐倡廉的核心是制约和监督权力。我国古代很早就有监察、御史、弹劾、谏官等方面的制度。这些制度有不少在历代反腐倡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我们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具有借鉴意义。”总书记的所有这些重要论述,都深刻表明了制约和监督权力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党的重要文献也都对正确行使权力作出了明确规定。党章总纲提出:“加强对党的领导机关和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不断完善党内监督制度。”在党章条文中指出:“不允许有任何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接受党内外群众监督的特殊党员。”“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自觉地接受党和群众的批评和监督”等等。1956年,党的八大对权力制约和监督制度进行了有益探索,如加强党对于国家机关的领导和监督,加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它的常委会对中央一级政府机关的监督,加强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对地方各级政府机关的监督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国家民主和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健全,党和国家各种监督制度也逐步得到恢复和完善。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这是我们党第一次对“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进行全面阐释。2003年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明确规定所有共产党员都要自觉接受党内监督。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党的十八大报告又明确要求:“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就使权力制约和监督的要求更加明确。

二、我国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既有独特优势又存在不少问题

我国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建立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之上,由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所决定,具有立足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着眼于长远发展、决策效率高、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独特优势,总体上符合我国国情,能够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进,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深入发展,随着党和国家各项领导制度和工作制度的日益完备,我们党和国家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也日益健全和成熟,能够比较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但要看到,在一些具体方面也存在一些不相适应、不够完善的地方,突出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权力配置和结构不尽科学,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之间有的没有形成相互制约。如有的部门和岗位权力过大,一个处几个人就有管着几千万元、几亿元甚至数十亿元资金的权力,并且随意性比较大。二是权力往往过分集中于主要领导干部手中,少数主要领导干部凌驾于组织之上,搞“一言堂”。三是权力边界不清晰。有的政企不分、政事不分,存在“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现象。有的部门之间职责交叉,有好处就抢,有责任就推。有的领导干部什么事都管,什么权力都敢用,随意插手工程建设、人事招聘甚至司法审判,为自己或亲属谋取私利。四是权力缺乏法制约束。有的权力不是依法设立,或者不是依法行使,有的领导干部常常因为程序违法而使工作陷于被动。五是权力运行过程不够公开透明,暗箱操作和“潜规则”问题突出。六是对权力的监督不够有力,各种监督的合力不强。党内监督制度特别是党的纪律检查体制还不够完善,其监督的权威性和实效性有待于进一步增强。民主监督、法律监督和舆论监督机制还不完善,人民群众参与决策和监督的渠道有待于进一步拓宽。七是制度不够健全,障碍和漏洞较多,存在“牛栏关猫”现象,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使权力没有受到有力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以致腐败现象时有发生。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中央纪委对制约和监督权力进行了新的探索,明确了一些新思路,采取了一些新举措。比如,制定实施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扫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特别是中央领导同志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形成强大的示范效应;深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取消和下放一大批行政审批事项;制定《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对防治腐败作出新的战略部署;大力加强党的纪律建设,严肃政治纪律,保证政令畅通,其中包括严肃组织人事纪律,顺利完成人大、政府、政协等换届选举工作;改进巡视工作方式方法,增强巡视监督实效性,以发现问题,形成震慑;加大办案工作力度,着力排查案件线索,既打“老虎”又打“苍蝇”;强化和规范网络舆论监督,拓宽人民群众参与反腐倡廉渠道;等等。这些重要举措,形成了对权力的有效规范、约束和监督,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也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肯定。

但是,进一步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是一个涉及面广的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与深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体制改革相适应、相促进,努力开创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党情民情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三、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所谓科学有效,就是不仅做到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给权力套上一个制度的笼子,还要做到权责一致、规范有序、相互协调、运行顺畅,促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

(一)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 按照决策、执行、监督的功能来区分不同性质的权力,同时又要求其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这是我们党在科学配置权力方面的一种创新。应当说,通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实践,我国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已经基本定型,在形成重大战略、规划长期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重大的积极作用。要进一步健全中国特色重大决策制度,完善重大决策的机制和程序,建立健全决策后评估和纠错机制,不断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凡是重大问题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都必须实行集体决策,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要进一步提高执行力,决定了的事情,就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有始有终。健全督促检查、绩效考核和问责制度,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位,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要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和舆论监督,整合各方面监督力量,确保权力行使到哪里,监督就跟进到哪里。

(二)完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坚持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要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改进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进一步理顺和规范党代会、全委会和常委会之间的关系,严格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更好发挥党代会和全委会的重大问题决策权,党委常委会的执行权和一般问题决定权,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监督权。要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既保证党和国家的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广泛凝聚全党全社会的力量,又尊重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党必须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并与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进一步理顺和规范党委与人大、政府、政协、司法机关以及人民团体的关系,支持和保证它们依法有效地履行职能。

(三)明确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职责权限,科学配置党政部门及内设机构权力和职能,明确职责定位和工作任务

要按照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职责权限,合理划分、科学配置党政部门及其内设机构的权力和职能,加大机构和职责整合力度,健全部门职责和人员编制体系,做到定位准确、边界清晰,权责一致、人事相符,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这些年来,一些地方分别进行了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建立权力清单和权力运行流程制度,效果很好。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以及简政放权精神,对权力进行审核确认,该调整的调整,该削减的削减,该限制的限制,该下放的下放,对超越法律法规范围的权力坚决予以取消,制定并向社会公布权力清单。要遵循减少层次、优化流程、提高效能、方便办事的原则,全面规范并公开权力运行流程,促使显性权力规范化、隐性权力公开化。要改革政绩考核机制,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作风转变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引导各地各部门及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政绩观,坚决破除唯生产总值的政绩导向,着力解决“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以及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实实在在地推动科学发展。

(四)改进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即“一把手”的责任重大,权力又相对比较集中,如果出问题,对一个班子、一个单位、一个地区乃至党的事业造成的负面影响和损失会更大。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对执政党来说,党要管党,最关键的是干部问题。这非常切中要害。大量事实也表明,地位越高,权力越大,就越应受到制约和监督,做到位高不擅权、权重不谋私。要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做到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不断增强巡视监督的威慑力和实效性。要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把行政监察渗透到行政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层面,深入开展执法监察、效能监察和廉政监察;发挥审计机关熟悉财政财务、精通查账等专业优势,加强对领导干部在经济决策、经济管理等经济责任方面的审计监督。

(五)改革党的纪律检查体制

党的各级纪律检查机关是党内监督的专门机关,纪律检查体制是否科学有效,关系重大。党章明确规定:“党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党的中央委员会领导下进行工作。党的地方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和基层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同级党的委员会和上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双重领导下进行工作。”在实践中,现行纪律检查体制与形势和任务要求还存在不相适应的地方。对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了改革纪律检查体制的具体举措。要求推动纪委双重领导体制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明确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在向同级党委报告的同时必须向上级纪委报告;明确各级纪委书记、副书记的提名和考察以上级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要求全面落实中央纪委向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党的纪检机构,实行统一名称、统一管理,派驻机构对派出机关负责,履行监督职责。要改革和完善反腐败协调小组职能,充分发挥好纪检、法院、检察、公安、监察、审计等机关和部门的职能作用,共同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六)健全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机制,重视运用和规范互联网监督

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必须受到人民群众的监督。各级领导干部要对权力、对人民常怀敬畏之心,习惯在“放大镜”和“聚光灯”下行使权力,自觉接受民主监督和群众监督,真诚欢迎各方面的意见和批评。要创造条件、拓宽渠道方便人民群众监督,坚决消除各种人为障碍,严肃惩处打击报复行为。法律监督是促使领导干部依法行使权力的重要保证。要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询问、质询、执法检查、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等监督职权,支持司法机关通过独立公正地行使检察权和审判权,防止和查处领导干部失职渎职、滥用职权等行为。从本质上讲,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的一种直接方式,具有其他监督手段无可替代的作用。当前,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微博、微信等通讯形式的广泛应用,网络舆论监督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群众传递信息、参与社会事务的重要渠道。要高度重视运用和规范互联网监督,建立健全网络舆情收集、研判、处置机制,对反映领导干部违纪违法的问题要及时调查处理,对反映失实的要及时澄清,对诬告陷害的要追究责任,对制造和传播网络谣言的要依法加以打击,推动网络监督走上法治化、规范化轨道,不断聚集和提升网络监督的正能量。

四、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构建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的必然要求。三中全会后,《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很快就要颁布施行。我们要坚持惩治和预防腐败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贯彻落实好新《工作规划》,更加全面深入地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一)加大查办案件工作力度,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 查办违纪违法案件,是惩治腐败的直接手段,也是从严治党的重要体现。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腐败现象在一些领域和部位仍然呈现易发多发的特征,特别是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稀缺等重要领域的大案要案频发,损害群众利益的事件时有发生,社会影响恶劣。坚决惩治腐败是我们党有力量的表现,也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愿望。因此,要遏制现阶段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势头,惩治这一手决不能放松。要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建立健全腐败案件揭露、查处机制,建立健全查办案件组织协调机制,做到有群众举报要及时处理,有具体线索的要认真核实,违反党纪国法的要严肃查处。要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对反映党员干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谈话提醒、诫勉、函询、教育,防止小错酿成大错。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做到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决不手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对李春城、刘铁男、倪发科、郭永祥、王素毅、蒋洁敏、李达球、季建业、廖少华等省部级干部进行立案调查,特别是对***、刘志军等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社会反响极大。这也再次向全党全社会表明,不管涉及什么人,不论权力大小、职务高低,只要触犯党纪国法,都要严惩不贷。

(二)完善防控廉政风险、防止利益冲突、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等预防腐败制度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反腐败成效的大小,既取决于惩治腐败的力度,也取决于预防腐败的力度。要健全防控廉政风险制度,针对重点对象、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逐步建立健全风险预警、纠错整改、内外监督、考核评价和责任追究机制,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要健全防止利益冲突制度,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着力解决公共资源配置、公共资产交易、公共产品生产等领域中利益冲突问题;进一步完善并严格执行公职人员行为限制和领导干部亲属经商、担任公职和社会组织职务、出国定居等相关制度规定,防止领导干部利用公共权力或自身影响为亲属和其他特定关系人谋取私利。要健全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推行新提任领导干部有关事项公开制度的试点,制定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抽查核实办法,加强报告核查结果的运用和违规惩戒力度;健全对国家工作人员配偶子女移居国(境)外的管理制度,制定配偶移居国(境)外的国家工作人员任职岗位管理办法,强化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监管。

(三)完善党务、政务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实施决策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

民主的基础是公开,公开是最好的监督。实践表明,暗箱操作容易滋生腐败,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能够有效防止腐败。要坚持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的要求,凡是经济社会发展重大事项、群众普遍关注事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事项、容易发生腐败问题领域和环节的事项,都要做到及时公开,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在党务公开方面,全面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党务公开,深入开展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工作。在政务公开方面,认真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深化财政预算决算、部门预算决算、重大建设项目和社会公益事业等信息公开。在各领域办事公开方面,包括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社会中介组织等,特别是教育、医疗、通讯、电力等公共服务单位,都要结合行风治理,进一步深化公开工作。要推进决策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和结果公开,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公开内容必须突出重点,挤干水分、拎出干货,让群众听到最想听到的,了解到最想了解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要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特别是建设更加完善的电子监察系统,推动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

(四)健全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不断提高反腐败法治化水平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是反腐倡廉的基本方式。这些年来,我们高度重视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还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仍然是需要着力解决好的重大课题和紧迫任务。要把从严治党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结合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采取先易后难的方法,切实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和反腐败国家立法,成熟一个出台一个,逐步形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反腐败法规制度体系,使反腐倡廉工作有法可依,不断提高反腐败法治化水平。要切实提高反腐倡廉法规制度执行力,建立健全保障机制,严肃查处违反法规制度的行为,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五)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必须全党动手。1998年11月,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了《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2010年11月,党中央、国务院又颁布了新修订的《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当前,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具体的、可操作性的举措少,致使工作流于形式;责任分解不够明确,检查考核不够深入,责任追究不够严肃,存在失之于软、失之于宽现象,等等。这严重影响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实效性和权威性。要进一步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各级党委必须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党委主要负责人必须承担起第一责任,加强党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把反腐倡廉工作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总体工作之中,统一部署落实、统一检查考核。各级纪委要履行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的职责,并认真履行好监督责任,不仅要分解、考核任务,更要严格追究责任。有权就有责,权责要统一。无论是党委、纪委还是职能部门,都要对具体承担的责任行为进行“签字背书”,对敷衍塞责、不抓不管而造成不良后果和恶劣影响的,要依照《规定》分清责任、严肃追究,该组织处理就组织处理,该纪律处分就纪律处分。

新闻舆论监督的制约与条件 篇3

舆论监督的制约

新闻舆论监督不应有禁区,凡是错误的倾向都应受到批评。人民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各级政府官员都是人民的公仆,与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所以不应该拒绝来自人民群眾的批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舆论监督很难开展,作用也非常有限。影响新闻舆论监督的因素很多,社会制约和内部制约是两个主要的方面。

“所谓社会制约,就是社会对新闻事业、大众传媒的控制、牵制和约束”。对新闻舆论监督的社会制约主要有——

观念制约。有这样一些观念:新闻舆论监督就是批评报道,新闻舆论监督会违背正面宣传为主的原则,新闻舆论监督不利于社会稳定,新闻舆论监督就是抹黑出丑。这些观念都不利于正确认识和开展新闻舆论监督,影响其作用的发挥,有必要加以澄清。

权力制约。是指利用某种特定的权力对新闻媒体及传播活动进行控制、牵制和约束的因素。主要是媒体的上级体系及其管理部门通过行使行政权力、执行宣传纪律对新闻舆论监督进行控制。权力制约有遵循新闻生产和传播活动规律的“一致性制约”,也有被监督方借助权力对媒体实施的“矛盾性制约”。现行的媒体本身是权力组织的一颗齿轮和螺丝钉,它所进行的监督不可能是异体监督。监督主体的地位不仅低于监督客体的地位,而且还受制于监督客体。中央媒体曝省级媒体以下的光,省级媒体曝市级媒体以下的光,市级媒体以下就只好批评街道卫生和村级干部的为政不廉了。这种监督层次向下位递移的现象,是值得我们注意和思考的。

关涉者制约。关涉者是指与媒体的生活、经营、传播活动有直接关系或与媒体及其职员的生存状况有间接关系的其他社会部门与单位。媒体既然生活在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大系统中,它不能摆脱与这些关涉者的利害关系,这必然会制约新闻舆论监督的触角,减弱它的效力。一些批评报道经过再三斟酌终于未能刊发,部分也是为了不得罪这些部门以免遭到不必要的麻烦,损害媒体本身的利益。此外,新闻舆论监督还比较多地受到法律的制约。

媒体自身内部的制约因素首先是内部管理体制的制约。管理层和采编者对新闻舆论监督的认识在理论上具有接近性,但是具体处理上存在较大差距。采编者付出艰辛劳动做出来的批评报道,管理层因考虑风险系数,可以轻易地找一条理由加以扼杀,采编者的积极性会受挫伤。揭露性的报道在国外通常被称为“调查性报道”,它是一种更为详尽,更带有评析性,更费时费力甚至冒险的报道。这就决定了它的高成本性。记者的采访比司法机关的侦破取证还难,斗智斗勇,历尽艰难,稍有差池,就会招来纪律制裁,或者不得不陪原告对簿公堂。这就意味着采访成本包括时间、经费、风险都远非一般性报道所能比拟。高成本、高智能作业应当得到较高补偿,但现行管理体制更多的是讲究平衡,不敢拉大收入差距,也没有给予必要的激励补偿和自主权,难以培养采编者的献身精神。其次是手段的制约。批评报道随机性大,客观事实是一个动态流变的东西,不能重现,而某些不能重现的细节、情境或语态有时恰好是支撑整个报道的关键。当事人不愿意甚至千方百计阻挠记者的追根溯源,知情人碍于种种顾虑不敢实话实说,媒体无法用现行手段来克服这种局限。尽管一些记者尝试“隐性采访”、“偷录”等种种技术手段办法弥补这些缺陷,但总是捉襟见肘,难如人愿。手段的制约使批评报道难以全面取证,这也是媒体常常会在“新闻官司”中败诉的一个原因。当然还有人员上的制约。搞调查性报道意味着要打破现状,干预阴暗面,挑战权势,大胆质疑,就现行队伍的力量和素质状况而言,尚未达到与之相适应的要求。

舆论监督的条件

目前,要完全摆脱上述的这些制约是不可能的。但要努力创造条件,尽可能变“矛盾性制约”为“一致性制约”。

创造一个更加民主公开的监督环境。过去只讲党和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现在开始实事求是地正视在具体实践中可能存在的一些矛盾,可以揭露腐败行为。这些理念上的变化对新闻舆论监督实践是有利的,但我们新闻媒体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舆论,较为重大的批评、揭露、监督、调查等不能脱离党的正确领导。

为新闻舆论监督提供法律支持。我国的舆论监督的困难,除了权力体制造成的壁垒,还与批评报道容易引起新闻侵权诉讼有关。媒体不得不谨小慎微,或者干脆绕道而行。这样将助长被监督者的气焰,恶性循环下去,社会的民主和法制将付出惨重代价。最高人民法院1993年《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和1998年《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两个法律文件的出台,就是对新闻舆论监督的有力支持。

建立新闻舆论监督的正确理念。新闻舆论监督并不等于批评报道。首先,批评报道是实施新闻舆论监督的基本方式和主要手段,但并不是所有的批评报道都有监督的本质特征,新闻舆论监督的核心是针对能行使的部门和人物的官僚主义和腐败行为。如果把以整个社会或公众为对象的批评报道理解为舆论监督,势必减弱新闻舆论监督应有的战斗力,使新闻媒体可能沾沾自喜于对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的批评。其次,新闻舆论监督与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并无冲突。正面宣传是指那些弘扬主旋律的褒扬性报道,其本身就包含着对假恶丑的鞭笞与批评,而揭露假恶丑的新闻舆论监督又强烈地表现出对真善美的呼唤与渴求,这只是一个金币的两个面,所以不能简单地用“以正面宣传为主”来限制新闻舆论监督。第三,积极的、善意的和实事求是的舆论监督不会添乱。如果一味护短,倒是会养痈遗患,最终乱得不可收拾。新闻舆论监督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一个宣泄的平台,使积聚在社会上的不良情绪得以释放,从而缓解紧张,活血化淤。通过对被监督者的揭露和抨击,人民群众拍手称快之余,还可以增进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和信心,实实在在地让他们感到:正义永远,腐恶必除。

(作者单位:《党的生活》杂志社)

浅谈权力监督制约对策分析 篇4

一、权力监督制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制度制定缺乏系统性, 研究和制定监督制度多, 研究和制定权力相互制约关系的制度少;二是制度制定缺乏科学性, 多数制度停留在表面浅层次上, 在发生某一问题时, 注重解决问题, 而忽视“问题之后问题”的解决办法, 制度修定的不及时;三是在权力行使过程中, 有程序不遵循, 许多制度流于形式, 制度落实不到位。四是权力行使过程中, 确保证决策权、执行权落实的多, 强调保证监督权落实的少, 公开透明度不够。

二、权力监督制约几点对策

(一) 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权力配置机制

一要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制约机制, 科学合理的权力制约机制是规范权力运行的重要保障。企业内部要做好权力的合理分工, 重点做好“一把手”权力的配置问题, 党政之间、正职与副职之间、上下级之间、各部门之间依法依规享有合理的权力, 使职权与责任对等, 对重大项目的审批、大额资金的使用、重要人事任免、合同签订、资金预付款的拨付等关键环节要实行会审会签, 对“三重一大”问题, 要实行集体研究决策, 坚决杜绝重大决策由个人说了数, 防止出现无责之权或无权之责。二要优化权力流程。对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和程序认真进行梳理, 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 以制度规定权力运行流程、规范权力的行使。三要实行风险防控。按照“有权必控、发案首控、风险强控”的工作思路, 对容易发生腐败的人、财、物等权力运行的关键点, 腐败问题易发的风险点, 建立健全相关防控措施和制度规范, 使权力运行的关键环节得到重点关注和防范, 确保权力规范运行。

(二) 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监控机制

首先要突出重点人群行使权力的监控。领导干部是权力运行监控的重点, 对领导干部实行立体式的监督, 做到对领导干部的任前、任期和离任监督并重;对领导干部的工作圈、生活圈和社会圈监督并重;对领导干部的纠正、诫勉和查处并重。推行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公开, 建立公开的具体制度和程序, 使其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 确保权力的运行公开、透明。其次要突出重点领域的监控。在人、财、物、工程管理等重点领域, 积极开展效能监察, 不断完善监督管理制度, 强化监督管理机制, 注重过程监控, 做到哪里有经营活动, 哪里就有监督制约措施。同时要强化岗位责任机制, 明确职责, 对其工作的完成情况实行绩效考评, 对考评不合格的, 要实行退出机制。

(三) 创新反腐倡廉具体监督制度

首先要积极探索完善集体领导和分工制度、信访制度、巡视制度和报告制度、干部述职述廉制度、询问和质询制度、罢免或撤换制度的规则与程序。其次要进一步健全党内通报、情况反映、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 健全决策失误纠错改正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确保监督制度具有完整性和可操作性。三要健全公开透明制度, 在建立健全预算执行管理制度的基础上, 实现过程、结果公开, 要不断完善和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强化内部控制制度、厂务公开制度, 定期开展经济活动分析与考核, 严格在权限范围内审批业务, 定期通报财务收支情况, 对工程建设项目、干部任用、资金使用、物资采购等重点业务, 积极推进网上公开和实时监督。四要不断强化源头治理配套制度。在物资采购、工程招投标、废旧物资处理等关键领域, 坚持和完善工程建设招投标、物资采购、不良资产处置等制度。五要健全监督网络, 不断完善监督体系建设, 将法律监督、程序监督、民主监督和组织监督有机结合, 将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有机结合, 进一步推进纪委、行政监察、财务审计“三位一体”的监督机制, 将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规范地纳入监督体系之中, 利用信息化和高科技载体, 扩大群众参与监督的范围, 有效发挥各个监督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形成人人参与监督的整体合力, 增强监督实效。六要完善群众举报制度。设立举报电话、举报信箱, 鼓励职工群众举报, 建立举报奖励制度, 同时要保护举报人合法权益, 并严格为其保密, 避免举报人遭受打击报复。

(四) 强化制度执行情况的监控

首先要把制度执行情况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明确领导干部在执行制度上的主体责任, 加强制度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和考核, 促进领导干部带头遵守和执行制度, 自觉接受制度的约束。其次建立健全廉政教育培训制度、定期学习制度、集中教育制度、领导干部有关事项报告、收入申报、廉政谈话制度和专题民主生活会制度等, 督促领导干部自觉学习制度、领会制度精神, 不断强化制度意识, 消除权高于法, 情大于法的特权意识, 筑牢遵纪守法的思想基础。三要加强考核评价, 要开展常规性和专项督查, 将考核结果与干部的年终考核、干部选拔任用、评先选优结合起来, 做到奖优罚劣。四要健全责任追究机制, 加大对违反制度的追究力度, 对于在执行制度方面不按程序办事, 甚至利用职权施加压力的要依法从严处理, 造成严重后果的更要严肃查处, 有效促进权力规范运行。

监督制约体系 篇5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发展,农村基层干部涉嫌违纪案件呈高发态势,反映农村基层干部违法乱纪的信访案件特别突出,有的甚至引起集体上访、超级上访。在当前情况下,如何遏制涉嫌违纪案件的发生,如何对村两委会干部的监督和约束?笔者认为,须从健全和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入手,构建全方位、多渠道的监督体系,规范村干部的施政行为,使其工作有序,办事有章,从而实现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

一、切实加强民主监督。

要让群众真正参与管理和监督村里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成立村民民主理财小组,把村民民主理财小组参与财务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理财纳入到财务管理的必经程序,纳入财务制度并严格执行;在村组财务支出管理中,统一明确一事一议和专项开支一票否决化的工作制度,对公益性、生产性等专项开支和大额开支预算由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村民民主理财小组定期对村干部使用资金的情况进行审核,从而把民主监督由过去的事中和事后监督变为事前监督;设立村务公开栏,定期将财务收支情况、大额资金使用、干部报酬、个人借款、水电费、招待费、车辆费用等一些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列项公布,增强财务工作的透明度。

益。聘请党性强、信誉好、有公信力的人担任廉政监督员,加强对村级组织及其党员干部的廉政监督。通过建立定期排查制度,督促村干部切实履行职责。对群众的各类信访件,要及时处理,及时收集各种苗头性、倾向性信息,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要加强重点核查,推动工作落实。县纪委要组织财政、审计等部门成立了重点核查组,加强对清理规范乡村财务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工作落到实处。核查组通过查看各乡镇“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登记台账、随机入村查看公示结果、现场询问村民等方法,核查出主要涉及财政资金收支科目列项、债权债务、固定资产核销等问题。对督导中发现的问题要求各乡镇及时整改。健全财务工作流程,规范会计档案管理和资金审批管理等制度,从源头上预防农村基层干部腐败问题的发生。

三、推行民主评议、测评村干部的工作机制。

国有企业权力的监督与制约 篇6

在我国国有企业权力监督与制约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政府行为对企业的治理结构仍有重要的影响。在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之后,国有企业的主要领导人员仍然由政府来任命,是原工厂制下领导班子的简单过渡。股东大会形同虚设,董事会成员大多是由原企业的厂长、书记和担任重要职务的副厂长组成,来自公司管理部门内部的内部董事占绝大多数,即使是有外部董事参加,也多由上级任命。我国国有企业董事会不能真正决定总经理人选。湖北省黄冈市的一个国有企业曾经出现过一件十分荒唐的事情,该公司的总经理居然“炒”了公司的董事长,这种在规范的公司制企业中不可能出现的现象居然在国有企业中出现了,不能不说是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中完全照搬西方私有制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一个弊端。

国有企业监事会形同虚设。虽然《公司法》规定,监事会有权检查公司财务,有权对董事、经理执行职务时违反规律、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行为予以监督,但监事会行使这两项职权往往需要律师、会计师等专业人员的协助,而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监事会可以聘请律师、会计师,也没有规定监事会聘请专业人员协助的费用由谁承担,这实际造成监事会行使职权无物质保障的结果。因此,监事会有时在国企中的地位实际上仅仅是一个摆设。

高度的一元化治理模式。由于国有企业经营者仍是国家干部、且董事长与总经理同等级别,因此许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的国有企业在选择治理结构时,为避免由于董事会和总经理的“两张皮”造成的矛盾和减少代理链,都选择董事长兼总经理的一元治理结构。从运行情况来看,一元化的企业治理结构进一步弱化了企业内部决策监督机制。

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

当前,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主要有以下几种典型形式:

在职不正当消费。国有企业厂长经理的这部分在职消费的灰色收入约占普通职工收入的40倍以上。也就是所谓的“穷庙富方丈”和“有亏损的企业无亏损的厂长”的现象。

经营上的恶意经营行为和职务犯罪。在企业的采购、销售等行为中,出卖企业利益,收取对方给予的回扣;以自己的亲友的名义开办企业,与所掌握的国有企业建立业务联系,通过高价买进,低价卖出等手段,把国有资产转移到自己手中;以向境外投资的方式,转移国有资产,然后在境外侵吞国有资产等等。

企业信息披露不透明、不真实、不及时、不规范。公司经理层人员利用与操纵财务,通过设立两套账目虚列成本、费用,隐瞒收入,少计利润,以逃避税收。有相当一部分隐瞒了巨额亏损,产生了虚假繁荣。

经营上的短期行为和经营政治化。企业经营者在投资决策、融资决策、权利分配决策上急功近利,只为谋求眼前个人利益,不顾企业长远发展,过度投资和重视进度,使各项耗用的资产得不到充分的补偿,追求企业虚假繁荣,假产值、假利润,热忠于搞形式主义,表面文章。只唯上,不唯实,出现了亏损越多,升职越快的现象。

完善国有企业权力的监督与制约机制的对策

对照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分析我国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造过程,可以发现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之后,国有企业权力的监督与制约并没有完全构建,公司治理结构的决策权、管理权、监督权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三权分立格局更未形成,必须采取相应对策。

改善股权结构,实现大股东结构多元化

一是将部分国有股权转为优先股。国有股是中国特有背景下一种股权安排,其非流通股与优先股相同。因此可以考虑将部分国有股转化为优先股是保证国有资产的收益,需要指出的是,优先股是在按照固定利息优先享有对公司收益的分配权的目标,是以放弃对公司的有关控制权为代价的,该办法虽然名义上不能减少国有股的比例,但国有股的控制权却削弱了,这将有利于促使公司的治理结构改善和对企业权力监督和制约,保证公司效益的持续提高。

二是建立制约国有股权委托机构的机制。国有股权委托机构,一般是国务院某一主管部门(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或国有控股公司。要使他们有压力、有动力严格考察经营者的经营能力,有效监督经营者的经营行为,制订明确的经营者选聘解聘标准,确保所有者到位。为此,我们可以引入两种机制:首先是竞争机制,即组建若干个国有控股公司或持股机构,每个国有控股公司的规模不宜过大,然后把他们推向市场,相互竞争。经营业绩好的控股公司或机构可以吸收更多的国有股权,扩大规模,其主要的管理者可以留任或升职,并可按一定方式和比例分享企业剩余收益;经营业绩差的控股公司或机构则要面临向其他委托机构转让国有股权以缩减规模的压力,并且其主要管理者要受到免职或降级的行政处理。其次是破产机制,即若由于控股公司所委派经营者经营不当而导致所属企业经营困难甚至破产,进而引起控股公司资不抵债的,应允许该控股公司破产或被其他委托机构接管,其负责人也应随之下台。

三是必须对产权进行改革。因为国有资产管理部门选拔经理的标准,不是纯粹的资本的标准,也不是市场的标准,而是各种因素参杂其中,但最重要的是所谓的“德”,其标准与党政机关的干部没什么差别。其实,市场经济中的国企只需要企业家,不需要圣人,可在目前产权体制下,不是圣人有可能就是犯罪嫌疑人。因此,产权改革是绕不过去的一条必由之路。有的同志认为国有企业最主要的是管理问题,只要选好一个领导班子,把管理抓上去,国有企业就可以搞好,实际上,这是两个问题,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替代关系,管理是永恒的主题,是做任何企业经营发展的基础,但管理要想长久发挥作用,还有赖于产权改革。不能把产权改革简单地说成是国有资产的流失。如长虹的倪润峰的复出及退休多少说明了这些问题。当然,企业并不是“一股就灵”、一改就灵,但是没有产权改革,其他的一切就都不灵。

规范和强化董事会的职能。

董事会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和企业权力监督与制约机制中,处于中心位置,促使董事勤勉诚信,克尽职守,增强董事功能是建立有效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也是企业权力监督与制约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是建立外部董事和独立董事制度。中国国有企业应逐步建立外部董事和独立董事制度,大幅度增加外部董事,特别是一定数量的独立董事,而且这些董事应是社会名流与贤达人士,有专业知识、经验丰富、并具有独立判断能力,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中享有相当大的声望与地位。公司决策一旦造成失误就会对他们的名望和利益造成损害,这就要求他们必须尽心尽职,为公司效力服务;同时由于他们所拥有的专业知识与丰富的经验,对公司的重大项目的决策能从更高层次上着眼、从更科学角度上把关。外部董事除来自社会名流之外,还应允许有关的管理公司、咨询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向股份公司委派,因为它们也具有专业知识和自己的切身利益,董事会决策失误或出现问题也影响他们的社会形象与自身利益,因而相信把它们引入董事会也能发挥良好的作用。设立外部董事的方式可适当灵活,可以是长期的,也可以是阶段性的;可以是全职的,也可以是兼职的,但首先应当保证其独立性。可由这些董事组成或牵头组成专门委员会,如财务委员会、工薪委员会、提名委员会等等,使其有专门发挥作用的场所。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践来看,已建立外部董事和独立董事制度的国有企业对大股东的行为已形成一定的监督与制衡。

二是建立董事会的自我评价体系和对董事的纪律监督体系。董事会应该定期评估自身的工作程序、工作业绩和决策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改进自身的工作。独立董事的引进和董事会自我评估委会员的设立将促进评估工作的进展。除了将董事会整体进行评估外,公司还应该重视对董事个人业绩的评估,包括董事为公司工作时间的多少,董事是否充分了解公司的情况,是否对公司发展提出了前瞻性的思考,是否对经理的提案提出有洞察力的见解,是否有重大决策失误等等。对董事会、尤其是对董事个人的评估有助于督促董事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公司的业务、更好地履行董事职责,避免出现董事只挂名不干事的现象。与此同时,强化对董事职责、义务的法律监督。国有上市公司经营中出现不少违法、违规事件,如非法挪用资金炒股、编造虚假的交易、篡改会议记录等等,大多数经理层的类似行为都是在董事会知情或默许的情况下进行的,董事会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多数情况下证监会只处罚了违法的公司,而对负有责任的董事没有追究责任。事实上,除非董事能证明经理在刻意作假,自身也是受骗者,否则董事应该对公司的违法行为负责。中国法律应该明确董事的义务,对董事在不同情况下应该承担的责任做出详细的规定,并指明什么人可以代表公司对违法董事提起诉讼。

建立有效的分权制衡机制。

公司与传统国有企业的运行机制完全不同。传统国有企业所有者在企业之外决策,企业设立统一的“领导 班子”,强调“一元化领导”,决策机制是“厂长(经理)负责制”;在公司制度下所有者进入企业,实行分责、分权、制衡体制。决策机制是股东大会的一股一票,少数服从多数;董事会集体决策与个人负责相结合的机制。

在公司治理中既要防止所有权侵犯经营决策权、经营管理权;也要防止经营决策权、经营管理权架空所有权,排斥监督权。股东对董事会不满意时,可以更换董事会,但不应该、也没有必要替董事会做决策。同样,董事会对经理不满意,甚至可以更换更适合的人,但没有必要替经理指挥生产管理。只有公司的所有者、经营决策者、经营管理者、监督者恪尽职守,又不越位,才能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使企业富有活力。其中所有者负责而恰当地行使最终控制权是良好公司治理的基础。

为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就要科学地配置公司的控制权,确保分权——分责——制衡的有效性。要保证股东大会的最终控制权,保证董事会独立决策权,保证经理自主经营管理的权力。董事会成员与经理人员不能过分重合,以确保董事会不被经理层所控制,能以公司和股东利益为取向主持公司的经营决策;大型公司不仅应有外部董事和独立董事,以强化对经营层的监督,维护小股东和利益相关者的权益,而且董事长与经理不要一人兼,以确保董事会对经理的有效监督。职工代表依《公司法》进入董事会、监事会,使职工以法定形式参与公司的决策和监督;对涉及职工经济利益的决策要建立公司与工会的平等协商机制,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国有独资公司应设立外派监事会。如此等等,确保在公司治理机制中没有不受约束的人,从而保证公司的有效运转。

加强监事会的权威性。

我国目前最普遍存在的一种情况是:监事会实际只是一种摆设,根本不能履行监督职能,因而目前我们亟待强化和规范监事会的职能,使之不只是一种空架子。

首先,监事会的监督职能要注意事前预警,而不是事后的处置。监事会应将防止经营者的失误放在首位,以减少出资者的损失。其次,监事会的人员选择和组合应该严格和科学,必须挑选那些懂经营、善管理、会理财的专门人才参加监事会,决不能把监事会当作一个安置闲散人员的机构。监事会成员,尤其是监事会主席应该由熟悉企业财务、科学技术、法律政策、经营管理知识和被监督企业的资产运营等情况且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担任,而且各种专门人才应有一种合理的匹配,优势互补形成整体效应。再次,加强对监事会本身的管理,强化监事的责任。正如列宁指出:监督机关如果“通过要依靠被检查机关的施舍过日子”,“就丝毫没有威信”,它应该“具有最大限度的独立性”。监事履行职责的情况应由委派方或股东会进行考核,每年一次,考核评估的结果决定监事的去留,并由此确定监事的报酬。监事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要独立于监督客体之外,在公司章程中对监事的履行职责应有明确的要求和可操作的考评评价标准,对于因监督不力,经营者失误带来公司损失的,在追究经营者责任的同时,也要监事会承担连带责任。最后,加强监督力度,扩大监督权限。监事会除了《公司法》规定的公司业务管理方面的监督权外,还应有对企业综合评价的权利,监事会应按照政府有关法律法令评价企业的经营效益和企业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状况,并就有关问题向经营者提出咨询,为股东会的重大决策提供依据,通过对公司的综合评价,反映公司经营绩效,从而提出对经营者、管理者任免及奖惩的建议,还应赋予监事会对经营管理者的弹劾权。对于不称职的董事,监事会有权向股东会提出弹劾议案,对于不称职的经理,监事会也有权向董事会提出弹劾议案。

国有企业领导权力监督和制约的法治化

对权力运行实行全程监督和制约。全程监督和制约是确保权力良好运行的必要手段。一是从授权源头抓起,干部的选拔是关键一环。要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和选拔企业领导的标准,认真考核选拔企业的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建立用人责任制,把好提拔任用关;二是对权力的运行过程进行制约。掌权者在相对独立地运行权力的过程中,能否积极忠诚地依法用权,为民用权,权力的效能能否得以充分展现,最重要的一条是对其运行整个过程,特别是重要事件、重要环节的监督制约,以便及时发现、纠正权力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偏差。企业必须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尤其是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商品购销、基建管理、人员调配、奖金分配、决策程序、议事规则等制度。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企业的重大问题的决策必须经过领导班子集体讨论,既要保证企业领导人的高度指挥权,又要发扬民主、科学决策、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要坚持基建工程和物资采购招标、分配住房、劳动用工、房屋租赁、干部任用等公示制度。企业领导要自觉执行收入申报、礼品登记、重大事项报告、企业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报告制度,切实使企业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三是对权力运行后果进行制约,即对阶段性的重大要事和卸任时的监督和检查。对后果的监督要褒善惩恶,并作为对其升降的主要依据。上级主管部门要制度严格,对企业领导任期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对造成经济损失的要查明情况,追究责任。

加强对“一把手”监督的针对性。这里的“一把手”专指国有企业的总经理。对国有企业“一把手”的监督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须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环节,当前要特别监督的三个方面的权力:一是重大事项决策权。重大事项必须由领导班子按决策程序、议事规则集体研究决定,不能由“一把手”个人说了算;二是重大项目投资决策权。凡重大项目决策,要进行可行性研究和专家论证,严格按照决策程序办事;三是重要人事干部管理权。凡单位内部干部使用、调配,都必须严格执行干部管理工作的有关规定,由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不能由“一把手”暗箱操作,要建立用人失察追究责任制度;四是大额资金的审批、使用。要按照管理权限分头通过“新老三会”议事机构;五是疏通党委班子的监督渠道。党委班子自我约束机制是党内监督机制也是对“一把手”监督中的重要环节。邓小平曾指出:“对领导人最重要的监督来自于党委本身”,班子内部监督渠道的畅通,取决于党内权力的分解,取决于民主集中制原则的贯彻执行和厂务透明程度与落实双重组织生活会的情况。要在班子成员中通过民主生活会等正常的组织生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实行相互监督并切实监督到位。把决策、管理、监督三权有效分离,改进班子成员相互间的监督,防止至高无上,不受约束的权利主体存在。

通过正确处理好“新老三会的关系”实施监督和制约。处理好“新三会一层”(即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老三会”(即党委、工会、职工代表大会)的关系。要体现制约原则,即在各司其职、协调关系前提下,加强“新老三会”之间的制约,分别建立起相应的约束机制。“老三会”成员进入“新三会”,通常可以采取以下方式:一是党委负责人通过法定程序进入董事会,条件具备的可实行党委书记与董事长一肩挑,交叉任职。政府主管部门作为国有资产代表,不得担任董事长,以免新的政企不分。二是纪委负责人依法定程序进入监事会,条件具备的可以兼任监事会负责人。三是职代会应推选一定数量的职工代表或工会会员进入“新三会”或以股东和职工代表双重身份进入“新三会”,为便于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新三会”对“三重一大问题”的议事程序应调整为,由董事会向党委会汇报,听取党委会的意见和建议,党组织应加强对企业的政治领导。董事会决策前首先应听取职工代表大会意见和建议。董事会将党委和职工代表大会意见、建议提交股东大会讨论通过,监事会、职代会和纪委对重大问题的执行情况实施监督,并将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股东大会和党委会,从而实现新老三会既互相促进,又互相制约的构架。

建立健全以厂务公开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民主监督机制。厂务公开包括:一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改革方面的事项。二是涉及职工利益的事项。三是与企业内部党风廉政建设有关的事项。厂务公开的内容广、层次深,扩大职工参加民主管理的范畴,疏通参政渠道,使经营者和权力部门的权利受到群众监督。实行厂务公开虽关键在领导,但也需调动职工群众积极性,使职工经济利益和企业经济效益对称,克服名义上当家作主的现象,在产权制度上给职工以主人翁地位,使其成为企业真正的主人。一是积极创造条件方便群众监督。企业各级纪检监督机关应大力宣传有关信访监督的规章制度,公布受理机关的地点和举报电话,设立举报信箱,建立接待群众和现场办公制度,使群众监督有章可循,同时使群众随时随地都可以反映问题。二是认真处理好信访工作。信访监督是群众对企业监督的一种主要和基本形式。由于信访者的构成、信访内容、信访流向和发起信访的时间和空间均不受限制等特点,因此信访监督是一种最广泛最便捷的群众监督形式。上级党组织,纪委要通过信访处理,对下级领导班子成员实施监督。对重要信访事项的办理,应当督促检查,直至妥善处理。三是要把群众监督转化为专门机关的监督,群众监督往往不会对被监督者直接产生作用,只有通过把群众监督转化为党政纪监督、法律监督、党组织监督、法人治理机构中决策监督、执行的参考和依据方式,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政府权力清单制定的监督与制约 篇7

关键词:政府权力清单,监督,制约,行政权力,总体要求,特点,建议,全面深化改革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 我国政府权力清单制度也得到了大力推行。“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 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为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必须进行现代化国家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健全, 必须对现代国家管理能力进行有效提升。2014年2月, 国务院再次取消与颁布多项行政审批内容, 其中行政审批事项为64项、子项为18个, 通过建立权力清单, 可推动政府简政放权步伐的不断加快, 这也是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政府权力运行规范与限制的重要措施。作为各级政府履行职能的手段, 权力清单是将服务目录提供给人们的方式, 为提高服务质量, 应进行责任清单的合理配置。现阶段, 制约与监督权力的运行, 在于有关体制机制的建立与健全。要求各级纪检监察单位必须对政府权力清单监督职能贯彻落实, 进行相关监督检查体制机制的合理制定, 将督促贯彻执行权力清单管理模式看做政治纪律工作, 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可靠保证。

一、政府权力清单制度推行的总体要求

(一) 指导思想

政府权力清单制度推行的指导思想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同时, 应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根据资源配置中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与政府职能发挥, 应对政府、市场、社会三者间的关系进行科学分析, 一政府职能转变、治理能力提升为重点, 进行政府职权清理与职责履行工作的开展与研究, 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权力清单、权力运行流程加以公开, 实现行政权力的科学配置与规范行政权力公开运行, 形成完善的政府职能体系。

(二) 基本原则

1、职权法定原则。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为政府行政权力的根本来源, 如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就无法实施政府的行政权力, 为此必须重视职权法定原则, 将不合法的行政权力重点纳入到清理范畴。

2、简政放权原则。资源配置中应将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在社会事务管理中则需将社会力量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以此将政府就近管理、亲近群众的优点发挥出来, 以此将政府向市场、社会放权的力度不断加大, 达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

3、便民高效原则。权力运行流程的优化, 可对办事环节最大限度减少, 是办事程序简化、办事效能有效提升的保障。政府权力清单制定中, 坚持便民高效原则, 可优化服务内容, 为群众提供便利。

4、公开透明原则。政府行使行政权力, 必须向社会公开权力的多种信息, 如基本内容、运行流程等, 应确保该过程的完整性、准确性, 并接受社会监督。

二、政府权力清单制定的监督与制约的内容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 地方各级政府与其相关部门必须大力推行权力清单制度,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 公开权力运行程序。全国人大会议记者会上李克强总理明确提出, 应做好简政放权工作, 在权力清单加大推行力度的同时, 应对权力边界加以界定, 避免滥用权力现象的出现。部分学者认为, 公权力监督与管理力度提升的基础为权力清单制度的推行, 也就是说, 权力清单是政府公共权力监督与制约的新起点。针对此项改革, 相关部门必须由理论、实践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 权力两面性是权力监督制约的基础。权力不仅具有侵犯性、腐蚀性, 还具有整合性与强制性, 是大型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权力分化思想最早出现于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的权力职能分工中, 其认为, 议事机能、行政机能与审判机能为所有政体的三大构成要素。权力监督制约机制等内容则由波利比阿首次提出, 其萌生于古罗马元老院下的有限民主政体内。马克思则认为, 人民是一切权力的来源, 只有人民能够监督权力,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权力监督与制约的目的。伴随国民经济的发展, 我国逐步建立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原理, 并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权力监督、制约方案。通过长期理论研究与政治实践, 政府权力清单制定了监督与制约方法, 通过建设法治政府, 强化行政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 对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全面推行, 做到依法行政、依法行事。也就是在立法工作完善的基础上, 进行行政决策机制的建立与健全, 通过民主决策, 实现政府法治水平的有效提升。

(二) 权力清单制定的外部法治环境。在政府权力清单监督与制约中, 应围绕落实政府机关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 健全各个部门相关法律法规, 加强行政执法权力, 对政府职责履行方式进一步完善, 为政府、市场、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同时, 政府机构应自觉接受人大监督, 对执法检查、专题询问与专题调研等工作积极配合, 为政府职权履行创建有利条件。建立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对代表议案、质询高度负责, 并做好办理工作。

(三) 权力清单制定的观念转变。根据行政权力运行规范与便民高效需求, 政府单位保留权力事项中, 应对内部运转环节最大限度地减少, 实现权力运行程序优化与工作责任明确、强化的目的。从“权力清单”到“责任清单”对政府职能部门权限划分。通过管理理念转变、工作方式改进, 可实现监管制度的建立与健全, 加快实现政府管理方式的转变。同时应充分了解政府、社会关系, 做好处理工作, 对社会组织管理制度加以创新, 做好社会组织培养与监督、制约工作, 以此对政府权力清单制度的推行提供可靠保证。

(四) 权力清单制定的责任机制。通过权力清单与运行程序动态调整机制的建立, 可按照执法依据与政府单位职能转换, 对监督内容定期修整与改善。同时根据相关程序公布确认, 实现职权管理“三化”, 即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并与政府机构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相结合, 进行行政审批、便民服务、政务公开、效能监察等多功能体制的建立, 以此全面、实时监控权力。与此同时, 必须进行违法行政责任追究制度的建立与健全, 对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现象严格惩处, 提高行政管理效率。

三、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的建议

政府权力清单制度的推行, 不仅要对当前行政管理任务充分考虑, 更好重视权力清单制度的长远目标。遵循中共中央指导精神, 应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法加以借鉴, 尽可能推行行政清单制度, 并进行监督、制约行政权力长效机制的科学建立, 为此, 笔者对政府权力清单监督与制约机制的建立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 在地方实践经验总结的前提下, 实行全国改革相关指导意见。该意见应对统分结合原则进行充分把握。第一, 总指导思想的明确, 对关键性问题提出相关要求。如清权时做好减权工作。权力清单形成中, 应做好清理、确认行政权力工作, 还应做好行政权力下放与取消工作。其次, 统一行政权力分类标准, 确保所有地区具备统一标准。最后, 扩展地方改革自主空间, 鼓励地方政府单位根据权力清单进行与之相适应的内、外部监督、制约机制的建立与探索。

(二) 开展权力清单长效监督、制约试点工作。作为权力清单制度推行的重要条件, 应在实践中加大监督与制约力度。通过实践, 对长效监督、制约机制的建立提供合理、有效方案, 为权力清单工作的实施提供可靠保障。

(三) 宣传力度的不断增强。现行行政管理思维方式与行为惯性为权力清单制度推行的最大障碍。为实现政府权力清单监督职的贯彻落实、为达到简政放权的目的, 必须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参与改革、支持改革、理解改革。做好权力清单宣传工作, 对构建社会治理背景下权力清单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为实现全面深化改革, 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 必须重视监督、制约机制的建立。为此, 本文在充分了解政府权力清单推行指导思想的基础上, 分析其特点, 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以此依法转变政府职能, 实现监督、制约政府权力清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孙柏瑛, 杨新沐.地方政府权力清单制度:权力监督制约的新探索[J].行政科学论坛.2014 (06)

[2]程文浩.国家治理过程的“可视化”如何实现——权力清单制度的内涵、意义和推进策略[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4 (09)

[3]吴建南, 马亮, 杨宇谦.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动因、特征与绩效——基于“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的多案例文本分析[J].管理世界.2007 (08)

[4]俞道融, 齐宁, 关鑫, 王天依, 陈杰.地方政府权力清单制度法治化研究[J].理论界.2015 (04)

[5]李任杰, 王伟.简论“权力清单”及其对政府权力的制约[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4 (04)

[6]罗亚苍.行政审批权力清单制度评析及完善——以国家税务总局2014年第10号公告为分析模板[J].中国行政管理.2014 (08)

[7]李和中, 罗春明.以建立完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廉政清单为路径构建法治政府[N].辽宁日报.2015-04-14 (005)

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的对策分析 篇8

【关键词】权力;权力制约与监督;制约机制

针对我国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现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探索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的基本规律及对策,以求完善我国的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机制,构筑牢固的反腐倡廉防线,从而增强党的执政能力。

一、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的制度化、法制化建设

要有效地对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使其按照人们所希望的途径和方式运行,产生理想的效果,必须借助制度的威力来达到约束和规范权力运行目的。制度建设本身是一项规模宏大、内容庞杂的系统工程。从加强对权力运行的权力制约与监督的角度出发,当前应该高度重视的对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的制度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依法授权制度、规范从政行为的各项规章制度、政务公开制度、收入财产申报制度、决策制度、行政审批制度、干部人事制度等。

监督制约和法制实际上是一个向题的两个方面,监督制约是措施,法制是保障。要“建立健全一套拒腐防变的制度,加强党内监督和人民监督,同一切消极腐败现象进行毫不留情的斗争”。这说明要使权力受到有效的监督与制约,必须加快法制建设,使之走上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轨道。不受法规限制的权力是腐败的根源之一。为此,必须制定相应的法律,对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加以约束。一是要建立限制公职人员权力的法律制度,严禁擅权、越权和侵权行为。二是要建立任用干部的法律制度,坚决克服“任人唯亲”这个最大的腐败现象。三是要建立健全国家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和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的法律制度,以有效地约束领导干部在办理个人重大事项上滥用职权。四是要建立健全专门监督与惩治腐败的法律制度,使党纪、政纪、法纪的执行有章可循。此外,还应规范保护举报人以及打击诬告者等法规,以保证监督与制约的有效性与权威性。

为了改变我国目前立法不及时、不配套、不一致和不便操作,以及执法上存在以权代法、以言代法、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局面,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的预防立法。在我国的法制体系中,采用事后追惩性的居多,而事前预防性的限制性规定则较少,也缺乏用法律的形式强化权力运行的方式、责任形式等预防性功能的法律。事实上,在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运用法律手段对权力行使者设置种种预防性义务,以限制其权力的行使范围,减少或杜绝滥用权力现象的发生,不失为一项成功的经验。第二,完善法律的配套措施,改变目前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中“有法难依”的状况。第三,以立法形式强化司法机关的监督制约机制,改变目前监督不力的局面。第四,急需制定一部适合我国国情的权力法,科学地处理党政关系;理顺中央政权同地方政权的层级关系,找到集权与分权的适度点;正确处理权与法的关系,也只有在法律支配权力的实践中,才能在人们的头脑中牢固地树立起法大于权力的观念。总之,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才能使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建设置于一个较为合适的法制环境中进行。

二、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的思想建设

主要是肃清各种错误认识,通过思想教育、道德培养和文化熏陶等,提高人民群众的公民意识,启发掌权者的内在信念,提高政治思想素质,使正确的权力运行规范逐步在思想上内化,进而对自身的行为进行约束。为此:

一方面,要营造普遍监督制约权力的大气候、大环境,必须搞好以下工作:一要广泛宣传宪法,提高人民群众的公民意识。同时要在全体公民中坚持普法教育,使广大人民真正树立当家作主的民主意识,提高监督权力的能力和水平。二要充分发扬民主,实行政务公开,畅通人民监督渠道。要克服对人民来信来访的“叶公好龙”态度,坚决依靠人民群众实行监督。三要广开言路,发挥民主党派和群众团体的监督作用。要真正使它们成为各阶层群众利益的代表。各级党政领导机关要坚持与它们政治协商,对它们合理的批评建议应积极采纳。四要加强舆论监督。注意运用现代化手段,对典型的腐败现象,适时适当予以公开曝光,不断营造监督制约权力的社会氛围,形成强大的社会压力,使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分子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另一方面,强化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意识,自觉接受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监督。首先,要大力肃清封建特权思想影响,自觉接受监督。使每个党员领导干部都要牢记权力是人民给的,要视监督为帮助、支持和关爱,主动把自己置于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之下。其次,要正确对待群众的信访举报和批评建议,主动接受监督。使领导干部对群众的反映、批评和意见,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能因为信访举报和群众批评意见中有不实之词,甚至有错误之处,就拒绝接受批评和监督。相反,应当引导群众正确行使民主权利,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及时化解矛盾、改进工作,把群众的批评和监督纳入健康的轨道。再次,要努力克服好人主义思想的影响,积极参与监督。当前,有的同志对参与监督顾虑重重,或者怕遭打击报复、怕“引火烧身”而不敢监督;或者怕反映问题得罪人而不愿监督;也有的由于不了解有关程序和规定,想监督而不会监督。凡此种种,导致一些地方和单位好人主义盛行,明哲保身吃香,监督制约乏力。每个党员领导干部既是被监督者,同时又是监督者。作为被监督者,应该自觉接受监督;作为监督者,对其他党员干部包括领导干部的行为都有权利、有义务进行监督。“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初,无欲则刚。”只有去掉私心杂念,才能一身正气,无私无畏,积极参与批评和监督。

三、健全和完善对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的体系

健全和完善对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的体系,主要是扩大对权力运行的监督与制约的内容,转变对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的单一方向,完善一系列对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的机制等。

(一)对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大系统,就整体而言,它包括:系统内部的对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包括执政党内部的监督机制,国家政权内部的制约监督机制;系统外部对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包括人民政协、社团组织、新闻舆论和人民群众等社会力量的监督。完善对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的基本策略是:通过立法,确立人大在整个监督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明确规定各监督主体的权限与范围,尤其要科学界定党委同人大、政府之间的职责权限;强化党内监督,确保纪委独立行使监督权,使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是党内最为重要的三大权力;我们应遵循邓小平关于“权力不宜过分集中”的思想,明确划分党内的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并使之相互制约,构成一个协调的统一体;建立健全违宪审查制度;建立人大对同级政府财政监督审查制度;加强审计监督 ,把审计监督作为问责与弹劾的依据;充分发挥司法监督在惩治腐败,整肃贪贿的职能等。

(二)努力实现五个转变即:自上而下的单向制约,转变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有机结合的双向制约;由权力内部的自我监督,转变为内外监督的协调统一;由单纯的事后查处,转变为全过程、多功能的综合监督制约;由缺乏规范的监督,转变为具有明确标准和实施细则,具有可操作性的监督制约;由专门机构的监督为主,转变为专门机构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监督,变监督的封闭型为开放型,努力提高监督的公开化程度和透明度。

上一篇: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论文下一篇:幼儿教育多媒体教学